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先学后导和谐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论文,本文共1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先学后导和谐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先学后导和谐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一、背景与认识

广饶县实施城区资源整合,将位于城区内的2所乡镇初中和2所小学整体合并成立了广饶县英才学校。由于是整体合并,学校成立后,我们面临着空前的压力。教师:年龄老化,素质整体偏低,240名教师,平均年龄40.3岁,30岁以下占6.2%,40岁以上占52.1%;学生:生源92%以上来自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且成绩好的学生都择校到了条件较好的学校。当时全县共有20所初中,合并前的两所初中中考成绩分别名列全县倒数第2、3名。

一所承载着领导重托和全县人民期望的崭新的现代化学校(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总投资1.3个亿),却是这样的一个基础!困难和挑战面前我们没有退路,只有走改革与创新之路,才能破茧成蝶、浴火新生,打造成一所管理规范、理念超前、质量一流、人民满意的现代化一流名校。为此我们开始了积极的探索与创新之路。

二、探索与创新

1.公开选拔中层领导

新学校成立后,迅速组建一支结构合理、肯于奉献、有领导才能、充满活力的中层干部队伍,是学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原来4所学校仅中层以上领导(级部主任)就有68名,怎么安排这些人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胆量。于是我们本着“以前的模糊,未来的清楚”,不看过去,不唯学历,在全体教职工中公开选拔中层领导干部。所有在编正式教职工都可以公开报名、竞聘演讲,教工打分,评委考察,纪检领导监督,这样25名德才兼备的中层领导经过公开选拔,竟聘上岗。近两年的实践证明,我们的这次人事改革是成功的,新的领导层敢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为全体教职工树立了榜样,为学校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2.艰难的教改之路。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成立后,迅速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务之急。于是,学校制定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方略。我们走出去,汲取外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改经验,走进杜郎口、洋思、潍坊及当地一些教改先进校,仅杜朗口我们就连续去了两批,先后100多人。,我们在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指导下,开始尝试构建“先学后导”式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放弃自己已经使用了一、二十年,已经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学习和使用这种全新模式,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尽管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合校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部分老师年龄老化、职业倦怠、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等原因,还是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出现了很强的抵触情绪,甚至有的老教师我行我素,教学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面对这一情况,为了凝聚人心、鼓舞干劲:一是文化引领。我们提出了“建一流名校、创英才品牌”的办学目标,确立了“和融共进,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及一整套办学理念,并逐步强化广大教职工对学校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增强对学校发展的信心。二是措施促动。我们通过进行校本教研、开设教师论坛、组织观摩研讨、参加各类培训、举办讲课大赛、褒奖课改先进、加强合作交流,克服了课改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了教师的课改意识。三是制度规范。我们根据“先学后导式和谐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建立了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并修改完善了《教师考核办法》和《教职工奖惩条例》。学校大力支持课改教师参与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足够的经费,创造学习机会,推荐外出讲学,促进了课改的顺利进行。同时,不使用新模式的教师,各级各类评优活动学校一律不予推荐。目前“先学后导式和谐高效教学”课堂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三、模式

1.课堂理念:以生为本,先学后导,全面发展。

“学”有两层涵义:一是要求教师事先对文本知识进行结构化学习,对学生和课程做出科学分析和问题预设;二是要求学生课前对文本知识进行结构化预习,围绕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等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对课程内容尽可能做出结构化分析。“导”是指对学生自主合作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具体有三层涵义:师生互导、生生相导和生本联导。

2.课堂理想:富有人文情怀,充满智慧挑战,洋溢生命活力。

3.课堂性质:启智、生态、人文。

启智:激活思维,开启心智,萌生智慧。

生态:回归教育本真,关注持续发展,提升生命质量。

人文:以师生发展为本。

4.课堂灵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5.课堂载体:一体三单,即成长共同体、问题导读单、问题生成单、问题训练单。

6.教学策略:

◇先学后导,以学定导,以导促学。

◇问题为主线,评价为手段,任务驱动为途径。

◇培养自觉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关注过程,体验成功,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成长。

7.基本课型:

我们知道,学生的认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惟其如此,教学方法“单一”是课堂大忌。多样是新课程的追求,因为只有多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有效教学使我们走上了课型多样的平台。有效教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发现生成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拓展评价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发展就是在这个过程的循环往复中进行的。于是,我们采用了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为目的的“问题发现课”;以师生共同备课、合作生成问题为目的的“问题生成课”;以自主合作探究、实现三维达标的“问题解决课”;以巩固提高、拓展提升为目的的“问题拓展课”;以学生搭台、学生唱戏为目标的“问题展评课”;集发现、生成、解决、拓展、训练于一堂的“综合解决课”等。教师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与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不同的课型。

“先学后导模式”课型多样,工具数种,看似繁杂,常常使人望而止步,实际上这是一个比照传统教学模式省时、省力而且高效的模式,我们的老师甚至喊出了“辛苦一星期,幸福一辈子“的口号。意思是我们寒暑假各组织一周的集体备课活动,全校所有学科、所有年级的老师就可以一辈子不用品尝备课之苦。这话虽有些过分,但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之后的欣喜可见一斑。就课堂教学来说,看上去大家要面对五个不同课型的实施,其实课堂的基本动作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课堂任务。比如,“问题发现课”的任务是:长远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养成预习习惯,而课堂任务是在个人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生成小组问题;“问题生成课”的任务是在个人与小组问题的`基础上生成班级问题;“问题解决课”的任务则是要解决学生与教师共同备课生成的问题;“问题拓展课”是在复习巩固的基础上,实现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延展与提升;而“综合解决课”则是集“问题发现、生成、研讨、拓展、训练等各种教学动作于一体”,实现对三维目标的达成。任务的确不同,但是完成这些任务的动作却是几乎相同的。这些共同的话语是相辅相成的七对关键词,那就是“氛围与情境”、“目标与任务”、“自主与个辅”、“交流与合作”、“展讲与展示”、“训练与指导”、“归纳与延伸”。教师在模式实施过程中,若能处理好这七对关键词的关系,课堂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8.教学环节:创境领标——自学生疑——交流展示——点拨引导——拓展反思。

四、成就与成效

1.学生变了

◇学生变得大胆、自信,交往能力强了。

◇学生爱看书了。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提高了。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了。

◇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了。

◇学生思维创新的能力提高了。

◇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增强了。

◇学生迷恋网络和网络小说的转变了。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了。

2.课堂变了

◇成为“基于问题”提升能力的课堂。

◇成为“以生为本”共同成长的课堂。

◇成为“张扬个性”阳光开放的课堂。

◇成为“积极参与”和谐高效的课堂。

◇成为“多边互动”亮点纷呈的课堂。

3.老师变了

◇教学观念更新了。

◇科研意识浓厚了。

◇教学合作有效了。

◇教学行为优化了。

◇教学付出收获了。

《手上的舞蹈》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先学后导式和谐高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列入了市教科院《课程与教学校本研究丛书》并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校本课程的有效性研究》、《周记式作文教学研究》分别获、省教研室课题成果一等奖,100多篇论文获得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4.学校变了

◇师生面貌昂扬向上。

◇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专家充分肯定,家长广泛认可,社会高度评价。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成为引领全县乃至全市义务教育的一面旗帜,连续两年被县政府表彰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政府表彰为“全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教学工作示范学校”,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科研兴校先进单位”等,并被确定为全国少儿素质教育示范基地、中国青少年太阳能研究基地、全国机器人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重点实验学校、山东省学校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五、问题与展望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现阶段,我们的“先学后导式和谐高效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例如多种课型模式的建立、学习工具单开发的最优化、成长共同体综合评价、学科长作用的充分发挥、基本模式下教师主动性发挥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精细化,在此提出,也期望得到上级教科研部门、专家和同仁的指导帮助。

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英才人正以高昂的热情、务实的作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智慧和汗水书写英才学校辉煌灿烂的明天。

课内课外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裴善金

(安徽省含山中学)

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以人为本,而在实际教学中面对的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个体差异较大,兴趣爱好各异,如果这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肯定不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内课外知学生所想,给学生所需,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有的内容较枯燥、乏味,我们要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课堂上有时提一个问题,老师话还没说完,有部分学生就已经报出答案,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需要反复讲解才能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独创性的见解,使学生主动地掌握现成的知识是每个老师所追求的目标,如何才能解决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这种尴尬局面,我认为以下四个策略非常重要。

一、巧妙导入策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导入阶段是将学生的注意力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的阶段。但是如果你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教师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因此在备课时,教师一定要把物理问题与涉及的生活问题联系起来,要把所教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入新课时,教师可以采用联想、启发、推断等不同的语调,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渴望,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较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如,在讲做功问题时,导入新课时我问学生,人走路时静摩擦力对人做功吗?很多学生认为静摩擦力向前,位移也向前因此错误地认为必做正功。在给出正确答案后学生议论纷纷,甚至有疑问,难道初中学的做功条件和高中不一样,此时进入新课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浓厚。

二、互动探究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探究能使学生投入高层次的认知加工活动,而且随着问题解决过程的展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都会发生新的变化,他们的认知策略和认知技能会逐渐得到发展,智慧水平会得到提升。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主动认知获得充分的发展,为此课堂上可分三步走:

1.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探究

教师要创设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充分的参与探究中,实现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的协调发展。其具体方法有: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活动尝试错误或成功,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2.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互动探究

在互动探究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具有民主、平等的特性,通过交流与合作,师生之间达成共识。

3.教师要鼓励学生体验互动探究

在互动探究中,教师应培养学生以质疑和批判思维为标志的探究能力,体验真实的互动探究,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独创性的见解,使学生主动地掌握现成的知识,积极地开动自己的思维,主动地参与到对知识的内容与形式的构造中去。

三、分层互促策略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做课堂的统治者,要由学生学习的管理者变为合作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做学习的主人。心理学家布鲁纳讲:“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课堂上展现一定的情景,能够使学生感到直观有趣,学习情绪倍增,能够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留给学生充分的生成空间,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让每个人都跟着老师的节奏去听课,要让这节课人人都有收获,如果哪个学生一节课上下来,觉得没意思,我想他是不会去认真听讲的,在新课问题设置方面我坚持“1+1+1”模式。即1个概念理解的问题,1个基础达标的.问题,1个能力提高的问题,当然在课堂上不可能每个学生能把三道题都理解,一般情况下我会只解答前两个问题,剩余的一个问题学习基础好的可当堂解决,基础薄弱的可课下去解决,这样一节课下来,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习题课讲解时,我会精选3+3,即3道有梯度的题目和类似的3道题,上课时我会以小卡片的形式发放题目,这样便于学生收集和整理,尽量不要在黑板上抄题或用多媒体上习题课,这样学生较累,效率很低。总之,在课堂上要以学生的情感态度为重,教师充当学生的引路人,把时间让给学生,把学习权交给学生。努力让每位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教学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四、不断拓展策略

学生的个体差异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师只有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在作业布置方面可采用不断拓展策略,首先老师要走进题海,了解学生中普遍用的课外资料,然后加以归纳、总结,作业布置题量不能过多,但一定要典型,根据所要巩固的内容把一个基础题拓展成3~4个学生容易犯错和不太懂的内容,千万不要不加以筛选,随便任务性地布置一下作业。所拓展的题目不能太难,也不能过分容易,应难易适当,学的东西太难,学生无法理解,就容易烦躁,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当然也不能太容易,学习的内容如果只是限于将过去的东西简单重复,不需要再花费什么努力,注意力必然涣散,所学的内容过深或过浅,学生索然无味,这样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参考文献:

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

【摘要】通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学习评价的改革,突出关注学生的发展,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殿堂,成为学生学德习才、增长心智、拓展视野、立志腾飞的摇篮。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关注学生发展;实践

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问题情境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联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世界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步领悟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感受成功,增进自信。”突出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其中问题情景放在首位,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情境,挖掘新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人文素养,注重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创设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能看到但必须跳一下才能够着,得到了又有新目标出现”的情境中,让学生数学学习空间逐步扩大的过程中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通过学生自身的数学活动,建构对数学知识理解,发展思维能力。开展数学实验,创设合情推理的教学平台,减少机械式的学习活动,更主动地引进实验观察、猜想与探究的活动内容,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因而数学教学每一环节中,要注重创设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数学活动的时空,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尝试解题,体验数学,领悟数学。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自主发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交流、推广,整合知识,反思探究,互相启迪,产生新的思维火花,明理创新,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长期以来,通过测试或考试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的标准往往只注重解题的结果的唯一性,在追求规范划一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思想、个性,淡漠了创新的欲望。

因而,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摒弃过去那种只注重分数,“一卷定终生”的做法,而是多渠道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应关注学生取得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应做到:知识评价与能力评,认知评价与情感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实施课堂观察评价方法:课堂观察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非常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留心学生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注意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课堂上我们常设法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给学生思考,看看学生是否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能够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并清晰、熟练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与观点,以此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与灵活性。 建立学习成长电子档案:遵循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原理与方法,对实验班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实行成长电子档案评价方法。整个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由选择,只提出一些建议。由学生自行安排,收集的内容为学生自己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自己最满意的作业,典型试题的’研究小成果,一道习题的多种解决与妙解,感触最深的学习体验,探究性活动记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日记,给老师的建议等,使成长电子档案变成与教师交流的一种工具与途径,从而使学生逐渐对成长电子档案产生兴趣,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第二阶段是规范要求,不断完善。第三阶段是反思提炼,总结推广,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为手段的先进评价育人功能。运用档案袋评价法,建立学生个体学习成长电子档案,收集相关信息与数据,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各种学习评定表、测试成绩、竞赛成绩、获奖情况、学习反思、问卷调查、他人评价等动态内容,按单元、月份或学期及时进行量比与定性、评价与总结,促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能有意识的注意自己在解题能力、思维能力、努力程度、进取过程、兴趣、态度、情感等方面的表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

建立可操作的多样化、多元化评估体系:设计学生课堂数学学习情况评定表、学生单元、学期学习情况评定表,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数学学习评价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以及家长评。指导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态度、价值观、方法与能力以及合作交流意识和素质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再结合家长的家庭作业反馈、观察记录情况等,逐月比较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表现好的给予肯定和奖励,对表现少好的及时与他交流沟通和鼓励,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通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学习评价的改革,突出关注学生的发展,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殿堂,成为学生学德习才、增长心智、拓展视野、立志腾飞的摇篮。

和谐教育思想与课堂教学实践论文

和谐理想是古今中外先哲及今贤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它渐行渐近而又永无止境,是人类渴望追求理想和幸福的一种表达。课堂教学是学生成长关键的、主要的、不可替代的场所,和谐教育思想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这一微观层面的实施来落实。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和谐教育的思想就成为“和谐教育”成败的关节点、生长点。下面就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和谐教育思想谈几点策略意见。

一、创设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师教授目标的达成,学生身心发展的实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课堂气氛。创设开放的、民主的课堂氛围,首先要关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心理渴求,以尊重学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是宽容学生,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因而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过错,对学生的不足和过错给予春风拂面般的宽容,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波澜,从而敬佩教师、信服教师,并以努力学习来回报教师。再次,与学生民主的对话与交流。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看待,与学生平等交流和对话,重视学生的感受和所想所学与所得,以此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二、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

自从人文主义哲学家培根喊出那句改变世界面貌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后,知识的力量确实无与能比。近代以降,知识正以魔力般的力量改变着世界,让世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当今时代被冠以“知识经济时代”,可见知识的巨大威力。知识对国家、民族的未来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对个体,尤其对中学生来说,那是决定其未来命运的法宝,无论怎样强调甚至夸大知识对中学生的作用都不会过分。但是我们部分教师不懂得社会是一个多维结构体,人是知、情、意、行的复杂生物体,人没有知识是不行的,但仅有知识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人除知识外,还需要丰富的情感世界、坚定的意志品质、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人是注定要过丰富的精神生活的。虽然知识对人的情感形成、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又需要情感来引领,行为需要价值观来控制和调节。如果在教学中“片面发展知识,没有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跟进,学生可能会成为知识的怪兽”,造成人生的悲剧。和谐教育思想要求不以知识的发展损害学生情感世界(精神世界)的发展,学生认识水平的发展与学生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要相互和谐。

三、教与学的节奏和谐统一

节奏,原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规律性、反复性、间歇性等特征是世间万物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是世间万物的固有属性。 教态节奏指教与学双方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间节奏、语言节奏、教法节奏、进度节奏等方面的个性和风格特征,它是具体的、个别的。教与学的节奏具有个性特点,因而教与学双方的节奏时常表现出矛盾、对立的一面。教与学节奏相适应,和谐共进,教与学双方主体则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教的节奏主体的.教师会觉得课讲得生动有趣,得心应手;作为学的节奏主体的学生会感到听老师上课如沐春风,知识内化快,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在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获得、生成上会有质的飞跃。反之,如果教的节奏不与学的节奏和谐,则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效果可想而知。长此以往,会导致师生双方产生心理问题: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师生双方甚至产生对立、淡漠甚或产生麻木的情感,这是非常危险的。

四、优生与学困生各展其长和谐发展

由于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小班教学对当下的教育来说(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仍然是不可企及的乌托邦理想。目前大多数中学的班额都在60―80人之间,每班90―100个学生也是常有的事。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差异,这是规律。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有个取舍问题,是照顾优生,还是学困生,抑或中等生?照顾一部分学生的发展而漠视甚至牺牲另一部分学生的发展是不人道、不正义的,也是不可取的。和谐教育思想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不能以促进一部分学生的发展而牺牲其他学生的发展。因而要求教师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过程都要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情况,使自己从事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发展不同层次学生之所长,补不同层次学生之所短。避免学困生的日益边缘化,更要对其作好心理调适,预防学生成人后出现去“社会化”、边缘化的生存心态。

五、全面发展与天赋优势突出和谐发展

从人类有教育行为以来,全面发展就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党的教育方针也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但是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全面发展”的涵义。全面发展不是全面的均衡的发展,它是指学生的情感、能力、知识结构、伦理价值观、审美情趣的每一个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而且一个方向(方面)的发展不能以损害、牺牲另一个方面的发展为代价。全面发展“不仅不反对特长优势,反而鼓励发展学生的特长优势”。可以说,没有特长优势和个性的学生,虽然各方面都较好,也不能认为是全面发展了,因为全面发展不能以牺牲特长个性为代价。

第斯多惠早就要求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和谐培养”的关系,他批评那种主张全面发展但不顾天赋特长的思想。以全面发展而掩盖天赋特长的培养,结果培养的人才程式化,造成人的扁平化,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发展的悲剧。从根本上说,把每个人放在全人类来看,个体都是片面的,而且可以说都是片面的发展;普遍发展的人,只有在全人类中才能找到,在一个人身上是找不到的。第斯多惠指出:如果我们能重点培养人的天赋,那么人便会达成自己的使命,这种人将是幸福的。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成为全面发展而又天赋特长突出的人,即和谐完美的人,由此构成的社会将是和谐完美的。

中师学前教育钢琴高效课堂实践与探索论文

【摘要】要提升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在加强师资建设。学前教育教师的质量过关,才能引领学前教育走向更好的发展。中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旨在培养具备钢琴演奏技能的幼儿钢琴教师。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有针对性,本文提出几点构建中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高效课堂的建议,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堂;教学改革

众所周知,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生迈向教育大门的第一步。学前教育的质量对人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对学前教育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先后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其实,要提升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在加强师资建设。学前教育教师的质量过关,才能引领学前教育走向更好的发展。中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旨在培养具备钢琴演奏技能的幼儿钢琴教师。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有针对性,本文提出几点构建中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高效课堂的建议,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构建中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高效课堂的建议

(一)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

要使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能适应未来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需要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

第一,中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堂必须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乐理、弹奏等知识节能,从入学起,学生就应该接受钢琴弹奏方面的训练,提升眼、耳、手的灵敏度,以便在弹奏钢琴时,全身都能有机配合。

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钢琴弹奏基本技巧,使学生反复训练音阶判断,熟悉各种音调形式,使弹奏出来的钢琴曲悦耳动听。

第三,教师还要训练学生的钢琴弹奏指法,使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随时都能弹奏出美妙流畅的钢琴曲,给别人带来审美享受。

(二)优化钢琴教学内容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幼儿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师学前教育专业要根据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设置课程内容,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针对性,体现在钢琴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内容,使学生对钢琴课充满激情。

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安排学科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打牢理论基础。

第二,教师要对学生加强钢琴技能训练,使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学会创作,弹出具有自己个性的钢琴曲。

第三,鉴于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所以中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多练习弹奏幼儿钢琴曲,如《蜗牛与黄鹂鸟》《泥娃娃》等,学会简单的儿歌伴奏技巧,学生才能胜任日后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

(三)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正所谓“教学无法,贵在得法”,在钢琴课上,教师应该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第一,教师要使用示范讲解法,这是最基本的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钢琴学习基础。在授课之初,教师要对学生实施准确的钢琴示范演奏,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钢琴曲的演奏状态和音乐特色。示范结束后,教师为学生详细讲解弹奏要领,然后安排学生练习,在学生练习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演奏进行密切观察,注意细节,不放过学生的任何一个错误。

第二,当学生对钢琴曲具有一定的演奏基础后,教师可以引入竞赛法,学生普遍具有好胜心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钢琴比赛,这样不仅能锻炼锻炼学生的钢琴弹奏熟练程度,也能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在紧张的竞争氛围中提升综合素质。

第三,教师还可以引入“师徒制”,即将钢琴演奏技巧好的学生任命为“小老师”,让他们对其他同学进行教导,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提前体验当老师的感受,对他们日后就业大有裨益。

(四)加强教学反馈

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钢琴课堂中,教学反馈必不可少。教师可以引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总评等形式。

第一,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弹奏一整首钢琴曲,学生弹奏完毕后,教师让他自己评价自己的弹奏表现,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进而查缺补漏。

第二,教师还要安排其他学生对该同学的演奏技能进行点评,这样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第三,学生自评和互评都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评,要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接着以委婉的语言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再接再厉,不断进步。

二、结束语

在学前教育事业不断改革的今天,中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堂也要加强改革,要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幼儿教师,加强钢琴教学改革,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胜任未来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要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入手,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1).

[2]钟武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现状与培训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6(9).

[3]王建华,唐敏.浅议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方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6(9).

[4]何志颖.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5).

[5]陈姝娟,李晖,蒋菊.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新探[J].教育探索,2007(12).

[6]王兢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对策[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8).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摘要:随着初中教育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物理作为初中阶段基础能力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面临着改革的挑战。如何构建物理高效教学课堂,完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成为当前初中物理教育教学研究和探讨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意义,然后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的方式方法和途径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究,以期为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学习效果

0前言

高效课堂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物理教学是初中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学生物理知识能力、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学科。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对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果以及促进学生更好全面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构建物理高效教学课堂,从而切实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高效课堂的含义

高效课堂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有着自身独特的内涵和特点,对高效课堂的评价或者是衡量是通过学生能够在一定教学时间内(一般是指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知识量的多少和有效性来判断的,过去认为教师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讲知识的认识是对高效课堂的认知偏差。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高效率”,具体的说,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用尽可能少的精力和物力获得尽可能大的效果。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学课堂效率最大化,这主要是指学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获得的知识量。课堂内外的学习负担、课堂容量是其主要的内容要求。其次,课堂效益最大化也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主要是指通过高效课堂对学生受到教学和教育所影响的积极程度,这些主要集中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习能力提升以及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和学习兴趣养成等方面。

2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教学课堂,除了要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和能力之外,还要通过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渗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高效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在适应新时期物理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及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的说,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高效课堂的开展能够为新时期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思路。通过高效课堂建设,能够促使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知识更加丰富,同时在刺激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方面也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能够有效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实现“学生中心”的课堂教学要求,在促进教师教学理念转变、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更加有兴致、有动力,能够有效实现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认同感,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另外,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建设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能够从学生角度出发促使学生从自我知识学习需求方面提高对物理学习的自主性,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物理教学进行生活化处理,通过生活化教学能够更进一步地提升学生对物理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物理学习过程中,最终实现教学效率提升的根本目的。

3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

3.1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是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教学方法和途径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在体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方面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自主、合作、探究”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原则。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掌握和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其次,要结合物理教学内容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在主题的确定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要素,也就是说小组合作研究的主题是学生感觉学习困难的地方,或者是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质疑的地方,在主题确定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纳入到主题确定的主体当中,让学生确定小组合作主题。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物理是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一个“新”学科,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没有已有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教师要充分做好指导、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物理学习方法和途径。最后,小组合作学习还要对合作研究后的内容、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也就是要做到有效交流,通过学生汇报、教师总结的方式更加强化知识的’认知学习。在《杠杆》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然后组织学生对“用弹簧秤大象体重”为探究主题,对杠杆知识进行学习。先用弹簧秤出大象体重为教学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各个学习小组对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请学生从课堂上找到生活中属于杠杆的工具,然后每个学习小组选出代表来进行展示,动手操作找到的杠杆工具,选出学习小组代表发言。然后引导学生对“跷跷板”、“撬起地球”等实物和理论进行探究,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杠杆知识的认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有效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提升知识教学有效性方面也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3.2运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方法是一种学教相结合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验教学手段等激发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巧妙应用实验操作、视觉效果、动作模拟和情感渲染等方式创造出一种符合学生特点的、能够有效提升物理教学效果的情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情境教学活动,提高物理教学课堂教学效率。首先,通过问题开展问题情境导入教学,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具有很强的欲望,尤其是在新知识的学习方面具有很强的探究兴趣,问题能够快速引导学生掌握课堂教学的重点,例如在学习《分子热运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进行情境导入“你能说说香薰灯的原理吗?”,刺激学生对该问题的探究欲望。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情境导入的一种重要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能够模拟、演示教材中的实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3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

促进物理教学生活化是高效课堂构建的一个重要方式,物理实际上是一门十分有趣的教学课程,其中很多教学内容都能够用来解释生活中发生的现象和规律,因此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对周围生活中遇到的事物进行观察,或者是将生活中的物品或者是器材等引导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电与磁》这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晚上关灯后脱衣服产生的静电进行分析。同样的,海市蜃楼、雾霾、冬季结冰等现象都可以被应用到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尝试解释、分析探究。例如在《太阳能》这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家中的“太阳能热水器”、道路上的“太阳能路灯”等生活中实例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3.4基于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开展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对知识具有很强的探究欲望,但是对新知识的学习也是比较畏惧的,尤其是物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都是很高的,这就导致很多刚接触物理学习的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出现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性,教师需要从当前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出发,对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进行激发,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等相关特点进行分析,然后结合物理教学的实际开展针对性强的物理教学。例如当前初中生在网络、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方面具有很强的认知,教师可以从这一点出发,通过构建网络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教学等方式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4结论

初中物理教学是初中课程体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动下,教师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和兴趣化教学等方面采取措施,构建高效教学课堂,不断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海东.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5):209-210.

[2]黄长述.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学习(中),2014(10):21.

[3]魏煜.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中),2014(11):103.

[4]张丽芳.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11):184.

[5]刘超.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与评价,2015(6):35.

[6]刘佳.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少年,2015(19):146.

[7]李树军.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少年,2015(26):119.

[8]卢树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3):65.

打造高效高中语文课堂质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关键词】质量,探索,实践,课堂,语文,高效,高中,打造,

在社会中进行交际,言语是必备的运用工具,主要有听、说、读和写等几方面,语文作为每个社会成员必须使用的工具,是人们在信息、思想、感悟、工作和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的表达用具。

近年来,信息传播得到技术性的飞速发展,语文的交际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要学习、感悟语言,运用语文去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审美情操的培养,弘扬我国民族和人文感悟。语文负载人类文化交际职能,这是语文的最新职能定位,使语文教学的发展有了一个新的方向。要统一语文作为交际和人文的两种职能,则应在教学实施中注意二者的结合,在抓好语文基础学习的基础上加强语文的熏陶作用。培养学生使用语文作为工具的能力,给予学生信息、思想、感悟的感染。

二、语文的新课程标准要求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要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为主。学生作为语文学习和语文发展的针对主体,语文课程一定要按照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语文课程的特点,关注学生差异和需求,满足其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语文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要注重及时给予学生正面、客观的评价,以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探究性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充分展开,有利于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和素质。

三、打造高效高中语文课堂质量的策略

1.转变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在新课改和新课标的作用下,其定位由原有的传授知识转变为与学生共同学习、参与和合作:要做到,改变原有教学方式中学生被动学习知识为学生主动接受,以语文教学作为进行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建构过程;改变教师只传授语文知识为共同参与、协作,树立灵活的教学观念,教师也已不是传统的教学控制、支配者,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学习环境,制定适应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评定教学成果,引导、组织学生自主、自觉地开展语文;创造学生的语文学习氛围,创新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语文课堂上的质疑能力。事实证明,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发问或是质疑教师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语文包括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一个产生疑问、提出疑问,随后解决疑问的过程。学生有疑问,才有了学习和探究的兴致,教师才能够恰当地切入以解惑。教师必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把自己的疑问拿出来大家讨论,老师可适当补充,这样学生既能主动发言,又学会了探究学习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形成方法。

①打破语文思维定势:要教会学生从相反的角度发现问题,产生逆向思维。指导学生从传统的习惯性思维中突破出来,以新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用辩论的眼光看待语文学习和其他事物的本质,进而发现问题。

②引导学生梳理语文思维: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会引导学生发展思维,梳理问题。要设计适当的语文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多方向思维,让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把问题引向纵深,并最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③挖掘难点:教师要在教学中挖掘学生思维的亮点,提出学生产生问题的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新课改下的语文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善于以疑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促使学生发现、探究和突破疑难。

4.突出评价学生的探究学习成果。教师的正面、鼓励性的评价能够有力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评价内容里突出学生探究成果的`评价,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创新,鼓励并肯定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成果。

四、打造高效高中语文课堂质量的具体实施

1.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与学生有效互动。教师要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注重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把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表达权给予学生,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具体如下:开始的导语:语文课教学刚开始要学生自行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导入语,要求语言要精练且突出重点,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的内容上;字词解释,新课教学前布置学生预习,弄清课文的生字和生词,使学生在课前就熟练掌握课文的生字词。

2.把教学课堂的内容让学生主讲。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语文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语文课的主讲,课前要辅导学生,使学生与教师一起备课,建筑教学所用资料和参考书,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意愿使用教学用具。要求学生讲课后要进行总结,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有效的完成了与学生的互动,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邓伟忠.“高效”路上的追寻——浅析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12).

[2]玄艳霞.新课改视野下建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11).

[3]唐勇.高中语文高效教学的思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7).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

摘 要: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是当前每位中职语文教师都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从实际出发,从教学观念、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关系、学生学习习惯等方面探索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以供同行商榷。

关键词:语文能力;课堂教学;教学实效

职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阵地,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日显重要,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中职课堂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职业教育“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和训练,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但当前职业院校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明显滞后,很多教师还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语文课程也一样,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没有效果的教学行为。要提高中职语文课教学的质量,培养出能够满足不同专业需求、能够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学生,只有根据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本人在多年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探索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

一、树立“以生为本,以能为先”的教学观念

教学过程中的模式、行为和手段都是由观念来决定的,对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的改革创新必须先进行观念的革新。当前,不少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一些误区,如,重视结论,轻视过程;重视共性,轻视个性;重视独立,轻视合作等。这些思想灌注到中职语文课堂上,必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严重的制约性,可能直接抹杀了学生存在的合作与创新意识。

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必须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规律,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使之与新的社会需求相适应,要注重将“以人为本,以能为先”的教学理念贯穿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在授课准备、组织教学、反思成效、能力检测等环节,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结构、认知水平与认知方式①,使教学活动的中心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在教学活动方面,教师要充分应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任务驱动法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式,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相互合作学习,将知识恰当有序地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语文职业实践能力,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索和学习,提高教学实效。

如今中职学生个性鲜明,好动不好静,好说不好写,好实际不好空泛理论,因此教师需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工作实际相联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在中职生刚入校的时候,可把握他们好奇的心理,介绍一些学生熟知的作家如郭敬明、韩寒等在他们同龄时的写作成就,激发学生的进取心;重点的知识点可用游戏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本人在教授“说明方法”时,先简要介绍常见的说明方法,再展示一些实例,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抢答游戏,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明显;适当时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更能调动不同层面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本人教授《海报的写作》时,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设计一份图文并茂的校园海报,并在班上张贴展示,学生非常感兴趣,参与热情高涨。

在教学活动中要不吝啬对学生的赞扬,让学生有自信,在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课堂上要适当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使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相关内容,自觉汲取有用的知识。

三、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和态度直接影响知识的接受与实践效果。如果一个学生对教师表现出抵触的态度,那么这个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对教师给予一定的信任和尊重,学习中会积极配合

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习效果。大多数中职生的学习基础不扎实,在学习中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学生的表现会让教师感觉到无可救药,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如果一味地说教、批评,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厌烦,逐渐出现逆反心理,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的不良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走进学生群体中,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课堂中有意创造出一个轻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宜用赏识的眼光、信任的微笑与学生进行亲切交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将会间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四、培养学生主动与合作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日积月累养成,且短时间内不容易改变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令学生终身受益,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当前,自主学习能力是人们就业、转岗、再就业的必备条件。为了实现自我价值②,每个人都应以前所未有的自觉性去学习。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出自主学习的空间,多引导学生思考,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如,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教师宜精讲,引导学生跳出课文,阅读《红楼梦》全书或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堂学习要循循善诱,尊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权与学习方法的自主权。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互相交流、相互合作的学习习惯,是日后工作沟通的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可让学生有更多的互相交流机会,使学生共同参与在学习中,体验相互合作后成功的乐趣,从而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索与获取。如,教授《雷雨》《项链》等文章时,可让学生分团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文内容,并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让学生在团队的合作中,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也让学生感觉到团队的力量,促进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

五、加强教学中专业特色的渗透融合

多数中职学生在学习中都只重视专业,忽略文化基础课,因此,中职语文教师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各专业学生的特点,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专业为突破口,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出来。如,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宜列举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语文教学实例;对机械专业学生,就应注重与机械相关的语文知识内容。语文教学中,只有把基本能力训练和专业相结合,突出专业性,让学生明白语文知识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才能让学生对语文教学重视起来。语文和专业教学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而且满足学生未来岗位的需求,使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参考文献:

汤多勤。关于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几点思考.新课程:教研,2011(06):50.

周子龙。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神州:中旬,(08):75.

作者简介:

陈凤笑,女,1973年出生,汉族,广东新会人,本科毕业,语文讲师,主要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

先学后教当堂反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传统的教学理论对学生认识迁移的能动性估计不足,以为学生脑子里是一张白纸,如果教师不讲清道理,做出示范,学生就无从练起。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教师认识到这种观点不适应培养高素质的新人,特别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型能力,它的缺陷很多。其一,讲解缺乏针对性,很容易导致满堂灌;其二,容易使学生刻板地按照教师的模式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不利于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三,这种教学方法的信息流通是单向的,信息反馈很不及时,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和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为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创新,我校开展了“学—议—导—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可惜,自从代高中以来,学校高中生源差,学生看课本内容都很困难,教学进度完不了,只好又恢复了老套的教师讲的教学模式。可是教学质量低,效果不好。学校领导和老师都很着急,一直在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自从去年学校学习清徐二中的教学模式以来,针对我校的学生各种情况,不改革势必会被淘汰,固坚定了教学模式改革的信念,初步在初中实行了改革,小见成效。今年全体高中老师及教学领导又观摩了新绛高中的学案教学,促动很大,上下齐心协力又在高中大力推广。此时又激发了我在高中学生中探索的激情。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反馈”的主要特点是:

(一)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学习基础的差异,教师灵活选择适当授课方式、授课态度,以做到“因材施教,学有所长”。

(二)让学生根据学案自主学习,一般是让学生通过看新课的内容,先试着领会并做从未讲过的新课的练习。不理解的小组合作交流达成共识,再不理解的教师针对学生“卡壳”的地方加以讲解;同时各小组派学生代表要展示学习成果。展示中其它小组可提出本小组不同的见解。教师也要做适时点拨。

(三)当堂反馈,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问题,而且还会自己解决问题,直至让学生掌握最好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及正确的学习规律,即学——议——导——测,最后反馈。得益于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以前所带的初中班级的成绩与初一同年级的班级比较均分高出好多。下面我来谈一谈“先学后教,当堂反馈”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好处。

学生先学更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过去我认为教师课讲得越多、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好,掌握的知识就越牢固,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更高。可我没想到,这样做会造成很多学生只是被动学习,不愿主动的学习,当然也造成了不动脑的习惯,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讲得多反而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先学后教,当堂反馈”却不是这样,平时老师需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后就尝试着做一做新课的练习,不会的再看例题的解答或四人小组讨论,基本能较好完成练习题。这个过程是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学会了。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大,课堂效率更高。

我所带的初中024班的王昕同学亲口告诉我“老师,上小学时,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虽然天天在学校,但我从未认真考虑过一个题,我的课外活动时间都是在老师的办公室度过,我知道他们都是为我好,但我大脑中仍乱七八糟,老也学不会老师辛苦教过的东西,总是被人歧视。上了初中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学习,您让我们自学时,我没干别的,也就跟着看书,逐步的我会做课后练习题了,作业也不用抄同学了的了,即使偶尔不会,也会主动问同学。我也怕落在别人后头,也怕别人瞧不起。”通过一番发自肺腑的谈话,进一步证明了“先学后讲,当堂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享受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先学有利于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问题是长期困扰教师的老大难问题,虽然目前有许多转化后进生的经验,但能做到大幅度收效还不容易。“先学后教,当堂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解决了后进生问题。学生先学反而能缩小差距、转化后进生,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教师在课堂上重点对学生“卡壳”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加以精讲,便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辅导后进生。

2、小组学生互相讨论的过程,实际上是好学生帮助后进生的学习的过程。

好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基本都明白了,而后进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与好学生讨论、交流,自然也就明白了。在这个环节上我做了大量工作,首先我建立“一帮一”制度,即一名好学生必须帮助一名后进生,而且要出成绩。这样的’规定,后进生当然无可非议,好学生及其家长就有意见了,我从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好学生及其家长的想法有了大的转折。他们明白了能把别人教会自己才是真会,且能进一步加深自己对习题的理解,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022班李楠(年级最后一名)同学在一次自学完课堂内容时,我请她起来回答问题,她都回答对了,这时在座同学的眼光都是异常惊讶。很小一件事,课后我及时抓住它进行正面教育之后,好学生也发现了后进生的潜力,充分感受到当小“老师”的乐趣,积极响应“一帮一”制度。从此我们的后进生有大幅度的转化,不及格人数明显减少。解决后进生问题光靠老师一个人是不行的,要充分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助后进生,转化效果就会非常明显。

3、后进生在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别人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好所学知识,自己也不敢落后,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

4、这种做法能增强后进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了后进生自学的能力,他们进步就会明显,就会与班内中等学生去抗衡。

“先学后教,当堂反馈”是一种很适用的教学模式。这与学校倡导的“学—议—导—测”教学环节相吻合,完整地体现了我们五十四中学的教育理念:抓基础教学,巩固课堂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当堂反馈”的学习潜能。因为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讲出来。所以,我坚信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只要努力探索,锐意改革,拼搏进取,就会为新的数学教育改革开辟一条新路子,开创一个新局面,新天地。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阐述了课堂导入的作用;分别从“质” “量”“度”三个方面总结了导入的`原则;详尽分析了导入的四个步骤;并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提出了五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

初中课堂教学中导与学的和谐发展论文

“为学习设计教学”这一当代美国杰出的教学设计理论家R.M.加涅提出的名言,言简意赅地指明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归根结底是为了使学生能更高效地学习。而教学策略是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有效方式,是决定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探讨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如何贯穿教学策略这一理念,有助于帮助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中如何贯穿教学策略这一理念,有助于帮助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中渗透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设计能真正达到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的目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学记》就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思想更强调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以人的发展为本,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教师的发展同等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洽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下面就策略中“导”与“学”,谈谈本人的实践、体会。

一、“导”与‘学’的和谐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步骤中

(一)诱导试学

1.教师诱导入课

教师精心设计课前活动,或是谜语、游戏,或是一首诗、一段曲,或是新闻事件、身边小事,诱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

2.学生尝试学习。

教师按教材特点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建议试学范围,让学生自读教材内容、图表、材料解决试学内容。最好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留待生生、师生合作探究。

3.教师了解试学请况

可以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可以确定电型,个别谈话;还可以巡视检查等。教师对学生的试学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下面有针对性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引导探学

1.教师进行教学再设计

在学生试学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本节课的目标、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性的调整或设计教学程序,创造性的选择教学方法,创造性的启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2.教师因势利导

“导”的条件是“因势”,是对学生在试学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思维、心里等诸多障碍,教师将其归纳总结,作为学生探究的目标,然后用画龙点睛和排除障碍此方法加以点拨、引导,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完成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 3.学生合作学习

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在试学中自己没有发现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研究探讨。

(三)开导活学

这里的“开导”指为学生广开学习的渠道,“活”包括两次含义:一是练习的设计要活,

二、学习与生活的结合要活

1.练习设计要灵活

首先“练”要贯穿整个教学中,是使课堂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达到掌握知识、提高素养的目的。其次要明确这里的“练”是广义的概念,是指训练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活”要求教师的练习设计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数量、难易度都要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有创意、有新意,提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来学习,在形成能力的`同时培养个性,达到情感与认知的统一。

2.学习与生活结合

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学了为现实生活服务。广泛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拓展学习的渠道,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长才干、学做人。

三、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具备一定的驾驭课堂、教材教法的能力和教学机智

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教法,吃透教材,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不断进行教学再设计,最终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二)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课堂气氛

这是教学的基本条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教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积极关心学生的内在需求、动机和发展;学生也信任老师,与老师在情感上相互接近。

(三)教师进行教学再设计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

这一环节具有隐形的特点,隐藏在教师的大脑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在“试学”“探学”“活学”中出现的诸多变化和需求,随机调整教学活动,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想。

初中课堂教学策略中的“导”与“学”是互动、互助,交替进行和发展的。我们一旦解决了师生的和谐发展关系,教学就变成了一种是审美艺术,此时的教学不仅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实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这是教学的理想境界。

职校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教育论文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我们学生不仅应该具有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和敏锐反应的大脑,还应该具有能够适应现代高速且现代化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体质。但基于职校教育的特殊性,它没有与义务教务与高等学校相同的齐全的配套措施和保护力度,职校学生毕业后所享受的待遇等也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职校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很多需要关怀的地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存在着明显低迷的情况,职校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亟待转变。为此,我们深刻分析了职校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该问题所要做的多方面改变,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经找到了提升职校体育课堂改革质量的主要症结并且为此付出了积极的实践乃至最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些都值得为职校体育课堂的质量改革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职校体育教学实践

高职学校体育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其本质在于为健康,良好的体制服务,并且我们要立志于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所承担的重要使命远远超出了高职学校教育现状的承载范围。在当今中国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等学校教育愈来愈完善的状况下,高职教育不知不觉被遗忘在落寞的角落里,没有良好的教学质量,没有良好的学生心理氛围的营造,这些都给职校体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职校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等待着巨大的提升。

一、职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

当今的职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主要在于改革课程的设置,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由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要求体育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心理的调节下进行的,学生对于技术动作的掌握以及心理素质的形成都要通过认识活动以及顽强的意志来实现,因而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被提到一个什么重要的位置上,根据权威机构调查得知,约有百分之十六的学生患有恐怖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以及情感危险等心理症状,另外,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都严重阻碍了职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提升职校体育教学课堂质量的方法研究

针对职校体育学生心理存在许多的脆弱或者不安以及学生对体育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比较低迷的现状,我国的职校体育课堂教育应尝试着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改变:首先,要紧紧围绕教材对职校体育学生提出的要求,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一定要在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尝试着多安排一些新鲜的,富于乐趣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完成一个完整的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过程,可以由对体育机械的理解转变成一个饱满的理解的过程。针对许多女生不爱动的特点,上课时可以尽量安排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运动,比如游戏等等,同时,可以在联系中设置一些竞争性的项目,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比较欢乐的氛围中完成上课的内容,同时尽量使得他们可以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我们应该大力进行体育研究性学习,尽最大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来说,教师们可以在上课的时候采用提问的方式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性思维,但是对于这种形式我们要对要点进行一个一个的启发从而更好的一步一步的深入,绝对不能操之过急。在提问过程中还应该积极肯定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继而可以合理的完成动作,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做到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一来,教学质量不自觉的就提高上去了。在提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否则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很严重的负担,因而,选择一些比较新颖有趣,较强诱导作用教学手段进行诱导从而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提高教学的效果。再次,教师们要正确分析错误动作产生的心理因素,具体做法在于,课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犯的错误选用一些简单的,学生能够做到的动作进行练习,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材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会动作的信心和迫切感,在上课期间,教师应该尽量用轻松,优美,准确的动作为学生进行示范,这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避免许多因为心理因素而照成的错误动作,另外,要加强对学生的保护与帮助,增强学生的安全感,继而避免因为恐惧心理而照成的错误动作,把伤害事故的发生降到最低。教师在纠正学生错误的动作时也要循循善诱讲清楚道理,学生一旦练习失败也要对学生进行热情的鼓励和耐心的帮助,这样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再次进行尝试的勇气以及改正错误的信心。从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完整的顾忌到了学生的切实情况,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必然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职校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更好的抚慰学生心理上的恐惧与胆怯,同时还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职校体育教育课堂改革所取得的明显实效分析

按照以上方式实施下来的多样化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效果产生了很明显的对比,在适当时机对学生的体制体能进行抽查和测试,其内容包括身高标准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握力体重指数,男1000米(女800米)跑,五十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或仰卧起坐)等项目,一年后,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后的学生的体质体能成绩为优良,及格(合格)等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传统教学,与之相对应的,成绩为不合格(不及格)者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传统的教学,这是职校体育课堂改革值得欣慰和推广的最强有力的证据,更是职校体育课堂改革所取得的明显成效的实践砝码。

总结:职校体育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学生自身的状况是我国体育教育应该改变的重中之重,针对职校体育教育主要存在的学生运动积极性不高以及学生心理存在的一些畏惧胆怯等问题,采用上述方式进行课堂改革,结合改革后取得的显著的成效,我们完全可以进行大力推广与实施,争取把职校体育教育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李涛,依据“个性差异”实施高校体育特长教学【J】,山东体育科技2001,23(2):47~48

[2]凌国钊,体育教学应加强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6,(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