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课题教学反思,本文共2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课题教学反思

李文娟

本节课的课题是V-ing as adverbial .因为本节课是在下午第一节课进行,学生精神状态不佳等因素。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导入部分引用歌曲,学生都很熟悉,并且很有活力的一首TFboys的歌曲进行导入。并通过造句PPT展示,复习V-ing做主语、宾语、宾语补足语、表语和定语。在复习之前学的现在分词用法的基础上,引出现在分词作状语用法。在引领探究部分,为了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探究掌握V-ing as adverbial的用法,从探究一到探究五的题目设置也是由易到难,并结合练习来达到掌握的目的。最后训练检测部分也是结合高考考查形式,有针对的进行训练高考分词作状语的考查形式是以语法填空、短文改错以及作文高级句式考查的。因此训练检测部分的题目设置也主要从这三个方面练习。

一、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点较好的做法:

1.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的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重难点突出,并能够结合高考考查形式。

2.导入部分设计较好。能够把复习的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歌曲相联系,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英语语法。

3.对于生成问题处理较好。在课堂中有很多生成的东西,这些生成东西处理好了,会成为一节课的亮点。

二、本节课也有不足和有待改善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板书没有设计好,有些凌乱。

2、语法课最好是把句子呈现在黑板上,这样学生看得更清楚。

3、对于有些名词的解释应在课前告知学生,比如,什么叫逻辑主语。

总之,本节课我基本上能够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注重语言的实际综合运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和快乐。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小组互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了,主体精神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小课题教学反思

小课题培训进行到这里,大家对于以前的很多困惑都找到了解决方法。在胡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这批新来的教师也从最初不知道什么叫小课题研究,到现在能够从日常教学工作中真正做到把小课题搬到课堂上,进行实践探索,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收获。

近段的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去找小课题?如何给小课题命名?如何进行小课题的教学反思?如何把小课题搬到实际课堂中去进行解决等。还记得我的小课题名字是《思想品德课中,学习目标有效落实的研究》,最初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指导,如果一节课结束学习目标并没有落实到位,我觉得这节课是失败的。不管课堂的效果如何精彩,让学生学到知识才是最终目标。

在培训过程中,收获最大的就是关于课题诊断方面的’。对于一节课每个老师都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讲课角度。同样在一节课中,由于授课老师的不同,或者说是授课对象的改变,一节课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我们上课观看了王老师的授课视频,就从中找到了很多有关教学的想法,自己也尝试着写了一个小课题,我觉得这一点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很有帮助的,如果不能很好洞察其他老师上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那么自己对于教学的敏感程度就不能提升,从而找不到自己课堂的毛病。

而对于课题研究我还有一定的疑惑,在我的小课题实践过程中,学习目标的落实实践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这最主要是从课堂教课中获得的,我觉得个人的相关书籍阅读方面还有欠缺。只有实践的内容,没有理论的指导,这就好比只有个人经验,而没有领导方针一样。所以在学习目标落实这一方面总缺少深度,下一阶段我将会把注意力放在专业书籍阅读方面,以及对于不同班级的学情了解把握方面。

由于我教的是整个年级,分为创新班和普通班,所以在每个上课效果和方法是不一样的,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和检测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就要针对不同的班级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但前提条件是不脱离大纲要求。所以在下一阶段我希望自己在这方面有一定的进步,也渴望有相关老师的指导。

这节课体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整节课上重点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层推进,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主体,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说为主。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识字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学习天性,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自主识字的需求,引导学生在自 主、合作的过程中掌握汉字,注重教给学生的识字法,引导学生发现掌握汉字的规律和方法。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工具书等,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 喜欢的方法识字,养成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并最终实现独立识字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为一个个“发现者”和“探索新知”的小主人,“生活处处皆汉字”,养成 在生活中识字的好习惯,使识字教学之路变得更轻松、更快乐。在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会越来越喜欢汉字,并能逐渐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进而提高了独特识字的能力,为以后的语言文字知识、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中选用3个词语进行说话练习,做到了学以致用,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的效果最好。教师鼓励学生组词、写句子,在读和用中巩固识字。

本节课的不足是,低年级老师要有亲切感,用的就是儿童语言,要尽可能地轻松幽默,态度要大方,慈祥,给孩子们一种信赖感。而我严肃,对孩子的回答未并及时给予相应的表扬,未能让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研究课题

提高初中学生地理析图能力的研究

开课班级

初一年三班

公开课课题

《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开课时间

4月27日

精 彩 片 段 与 分 析

气候是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难的内容之一。其中,“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和“气温的变化和分布”同是认识“世界的气候”的基础

本节教材内容分别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降水的变化”承载了“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这一标准。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了解“降水”“降水量”“降水柱状图”等概念。第二部分“降水的分布”承载了“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量分布特点”这一目标,这需要学生了解”等降水量“的概念

区域降水量受纬度控制、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要明白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降水的。首先要明确降水是怎样形成的。所以,我们设计了实验观察和相关探究活动。研究降水量对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虽然教材在”世界的气候“一节中有”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关内容。但我们还要学生了解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了解。

庆安小学王波

《认识角》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内容。角是 “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的空间观念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学生的空间观念还不强,所以教学时我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动手做中发现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进行,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整节课下来,学生不仅积极参与主动获取新知、同时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反思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体会:

一、基于学习基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首先情境的设置很真实、有趣。教学伊始,从“猜一猜”的游戏引入,把猜图形作为导入,由于角是从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中抽象出来的平面图形,使学生感受到从图形外面露出的“角”猜出答案,运用了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孩子,这样的效果会远远比教师营造的童话氛围更具真实性。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给吸引了,也在自己动脑猜的过程中享受着的数学的趣味。三角形、五角星、长方形、圆是孩子非常熟悉的,以此开始本课,既让孩子不会觉得很难,又让他们初步体会了生活中角很常见。

二、合理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教学中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摸一摸、找一找、做一做,让多种感官合作来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表象。在初步认识“角”之后,让学生通过“活动角”进一步理解角是有大小的。通过亲自操作,学生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学生发现:比较角的大小,其实是比较角中间叉开的`大小,而不是比较边的长短。比较完了之后再让学生玩一玩活动角,让其感受到,两条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这样设置以后,学生比较的时候不再看边的长短了,而是知道要看哪个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这样避免的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让我体会很深的还有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溶入学习中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更大的探索欲望。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知识学数学。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师的教学充满形象、声音、色彩,就能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使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我运用微课视频《角的认识》,从学生熟悉的剪刀,钟面,红领巾引入,将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上,从生活中引入,逐步确立“角”的表象,从而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演示去除实物中角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取角的本质属性,引出角的图形,帮助建立角的表象,向学生动态的演示“形物”的分离,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在进行角的大小比较时,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比较角的大小方法掌握不够,认为老师的活动角两条边更粗更长角就更大,无形中,在学生心里就把比较角的大小与平时比较物体的大小统一起来了,只要是长的,粗的,就比我的角大。形成了这种错误的认识之后,我就思考,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是一个生成的问题,怎样灵活的运用这一生成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形成正确的比较方法呢?于是我就选择了分两步走,先比较大小差别明显的两个角,再比较两个一样大,但边不一样长的两个角,利用课件平移展示,大小不明显的角,通过使两个角直观地移动与重合,让学生清楚地看出两个角的关系。同时发挥录屏软件的作用,制作了视频《红角蓝角比大小》充分显示了多媒体的优势,达到了最佳的效果,从而使得学生掌握比较方法。

当然,在这节课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教师的语速过快,评价语言不及时等。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改正不足,逐步完善自己。

庆安小学 于欢乐

“认识时分”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时分秒”的第一课,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好玩、爱动、注意力易分散,而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物体表现出来。单位之间的进率也较复杂,因此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怎样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

回顾我执教的《奥运开幕》一课,我从以下几点反思:

一、思得【成功之处】

1.以贴近儿童生活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在彰显学生学习主体的同时,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在学生已经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学习认识时间之前,先通过简单的’复习让学生明确认识时间的方法,为后面的认识分做好铺垫。

3. 利用多媒体,使抽象的时间问题变得具体形象,易于学生接受。由于学生年龄小,对抽象的时间问题不易理解,而对一些具体形象的事物却记得特别牢固。所以我在教授1时=60分的时候采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分针、时针一步一步的演示,水到渠成地明白了1时=60分。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记忆深刻。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较好的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演示、观察和操作,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掌握时间单位间的进率,使学生学会了看钟表上表示的时间,并学会了记时间的方法,初步建立了时间观念。

三、思失【不足之处】

1.对课堂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对前面的讲授环节处理的过细,学习的太慢,所以练习部分显得仓促,巩固不够。

2.课堂上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由于时间和自己情绪的紧张因此对于有些学生出现的问题纠正不及时。

四、思改【再教措施】

1.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力争更高效。在课堂时间的安排上更加合理,把前面的讲授环节安排的紧凑一些,给后面的巩固练习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把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

2.低段的课堂形式应该更加丰富多彩一些,课件要更贴近学生,让课堂更加活泼轻松一些。

3.在对于学生的评价上,应该形式更多,更准确,更富激励性,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

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还要更加努力学习,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争取在今后纠正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在教学工作中慢慢成熟起来!

一、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探究展示表达阅读收获。

本文的教学中,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度,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主动合作的.意识,大胆表述的能力,使得香菱的人物形象,内心世界,宝钗、黛玉的人物性格的揣摩都合情合理,从而使学生感受了文化的魅力,提升了其文学素养,培养了其语文阅读、分析表达迁移多方面的能力。

二、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活动体验表达对人物的理解。

《香菱学诗》一文的教学,基础建立在文本上,地位建立在平等上,方法建立在探究上,整体体现在对话上,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交流,使其语文的能力得到张扬,成功的喜悦得到飞扬。

三、学生在思考中,通过拓展创新学以致用。

在本次教学中,能把课文当作例子,让学生迁移,甚至让学生悟出了学语文的秘诀,多读、勤记、勤奋、刻苦、大胆创作等,这些都还次之,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敢思、敢说、敢于走进课文,又能跳出课文,毫无拘束,放胆直言,这正是做学问之要义,也正是我们应该倡导的语文精神。

四、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在教学中,发现了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了解不多,即使是《红楼梦》,学生全书读过的寥寥无几。这给我很大的触动,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多品佳作,提高语文水平。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一课是我参加姬家一中,高陵四中大学区的参赛课题。参赛地点在高陵县姬家一中,为了设计出一个符合学生实际学情的,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教学设计。直到比赛前夕,我还在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比赛时,与学生的互动很好,课堂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获得了听课老师们的肯定,下面对整堂课的课堂教学做一反思。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是电学中第二个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进行定量测量综合实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对于完成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有一定的难度。本节重点: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的方法,区分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难点: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步骤。本节实验与前面做过的探究实验相比较,更突出了实验探究过程及实验过程中应思考的问题。通过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实际功率的理解,从实验角度使学生了解电流、电压如何影响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在课堂教学中做得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1.新课引入从学生生活经验中创设问题情景,从学生思维冲突中引出本课题。让学生看灯泡,说出它们的瓦数并用生活体验判断60w的灯泡与25w的相比较,哪个会更亮?并出示两个台灯,通过让学生对比两灯泡的亮度,质疑: 60w的灯泡一定比25w的灯泡亮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电功率。

2.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在引导学生设计试验时,我先给学生回顾了电阻的公式R=U/I,再复习了电功率的公式P=UI,分析了两个公式的相同点是都有U与I;不同点是计算方式的不同。测量灯泡的电阻可用伏安法,那么测量电功率也可用伏安法。它们的试验器材,电路图,连接方式都是一样的。这样通过对测量灯泡电阻试验的回顾来展开测量电功率试验教学。

3.理顺了实验原理、计算电功率的公式、实验器材、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连接电路图时应注意的事项、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的选择、表格的设计后,为学生探究实验清理了障碍。

4.通过对比实际电压和额定电压、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能更好的使学生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5.由功率的大小联系到生活中用电器的耗电.让学生意识到节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6.将试验中出现的电路故障以投影的方式展现,让学生讨论分析解决,教师只提供可能的位置和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现象排除故障,进一步加深对电路方面通路、短路和断路的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因为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由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前置知识铺垫,逐步深入,层层梯进地展开试验探究活动;使得原本没有做过分组试验的学生们很顺利地设计了电路,连接电路,并测出数据,最后还分析数据,总结得出结论。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本课还有做得不足的地方:

1.有些小组仪器使用不太熟练耽误了实验时间;而有的小组在做实验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去做,损坏了小灯泡,以至没有得出实验数据。很多学生的实验失误出现在对电表的使用上,包括电表的连接、量程的选取、数值的读出等,所以练习对电表的使用,仍是实验的关键。

2.因为学生的基础薄弱,要展开探究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过多,学生沿着老师的思路去探究,具有一定得局限性;如何给学生多些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尝试、发现、创新”地过程中来?如何多渠道、多方位让学生进行探究,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度?这是我课后反思的最多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教学实践和反思中,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完善我们的教学策略,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使学生“乐学、会学”,在不断地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小课题过程性资料(教学反思)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反思

邑区渭丰中心学校 董泓

《山沟里的孩子》是一篇语言优美,极富感情色彩的叙事散文,描写了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赞颂了山里的孩子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这篇课文短小而充满情感,但是它的内容又与平原地区孩子们的生活有较远的距离。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呢?

1、借助媒体,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在网上收集到的图片资料拉近学生与本文的距离,为学生的读书学文做了良好的铺垫。

2、以读代讲,理解感悟。

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针对文章的特点,我把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作为重点,以此带动语言文字的阅读训练。与此同时,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借助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入情入境,拉近学生与文本内容的距离,组织学生用读读、画画、议议等方法来阅读课文,将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感,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文字再借助媒体来充分感悟山沟里的’孩子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情感。如:在第一部分引导学生体会山沟孩子学习的艰苦生活时,指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天还没有亮”“翻过”“由…变…”等词语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中感悟学习之苦,在朗读中培养语感。由于课文的1、2自然段与3、4自然段在写法上比较相似,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充分感悟1、2自然段后,我引导学生用学习1、2自然段的基础上自学3、4自然段。教学时我让学生比较学习,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了解课文写法上的特点,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

3、适度拓展,情感升华。

在学生充分体会山沟里的孩子这样艰辛的学习就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金钥匙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表达出当时的真情实感,我设计了一个说话写话的练习,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练笔的机会,更主要的是使得学生把学习课文后的真情实感都表露出来了,也使得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山沟里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家乡能够改变穷面貌,为了实现他们的理想而刻苦学习的精神。这样很好地做到了将听、说、读、写相结合,进行了有效的适度的拓展练习。不在为学教材而教教材,而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是语文,我们应随时学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学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由于多媒体辅助手段运用恰当,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学的很认真,很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学生的情感也与文本达到了共鸣,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但美中不足的是教学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让学生体会山沟里的孩子上学是如何困难,条件是多么艰苦,对孩子们坚强、勤奋,乐观的精神挖掘的不够深。在诵读课文的时候不应该只是用深沉的语气突出他们生活的艰苦,还应该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山沟里别样的风景和别样的成长。课后,我思索着,一篇文章中藏着多种元素,老师需要去挖掘,这样才能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

教师小课题研究公开课教学反思2

教师小课题研究公开课教学反思

研究课题

提高初中学生地理析图能力的研究

开课班级

初一年三班

公开课课题

《日本》

开课时间

4月27日

精 彩 片 段 与 分 析

《日本》一课是世界地理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国家,能否学好、是否有兴趣学关系到以后的世界地理学习,因此,上好课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课中,为讲述日本地理特征的感性知识,采用大量的直观教材,如各种地图、景观图、视频资料,尤其是各类地图和课本插图的使用,使理性的知识感性化,做到“将知识搬到图中去”,以读图为主线展开教学,充分发挥图的直观教学作用。视频、动画、代表性图片等强大的信息的`呈现,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复杂的地理变化过程生动、直观地演绎出来。形成鲜明的印象,而且使教学深入浅出,使学生容易记忆和理解日本的教学内容。

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图片方式从位置、地形、气候方面为学生作了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分析,可以达到化解难点,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但是也不能简单讲解。特别是对初中学生来讲,一节课接收这些知识确实难度很大。教学中要注意方法规律的总结和指导,一定注意化繁为简。

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我预先设定的研究内容之外的东西,这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很有帮助。

1、学生的课堂参与不只在于是否参与了课堂讨论。许多人都认为,课堂热热闹闹的,学生积极踊跃,每个人都争先恐后、迫不及待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就是参与度高,就是高效课堂。的确,在讲课比赛中,在公开课上,在录像课上,确实非常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但是,日常教学中,每一节课都热热闹闹、斗志昂扬也是不现实的。毕竟,课文本身就不同。比如,我们在高一新入学时讲文言文,讲文言文的语法,状语后置啊、宾语前置啊、定语后置啊……学生以前并不懂,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而且又较难的内容,一脸的茫然状,让他们热情热闹地和你配合是很难的事情。这时,我就发现,学生在认真地记笔记,认真地思考你的问题,即使答得不对或者因为怕说错小声嘀咕,这也很好。说不出来,却在认真地记,认真地思考,在竖着耳朵听老师的讲解,这不也是在参与课堂吗?看到学生这样的表现,我是欣慰的。

(2)增加课前提问环节有助于学生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语文是人文类学科,重在学生的阅读体验,给学生以熏陶,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所以,语文课在正式开始讲课文之前,好像没什么东西可以回顾可以复习的,但是语文除了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以外,还要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我试着在每节课开始前都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提两三个小问题,效果还不错。比如,讲诗歌单元,每节课前提问三五个学生的背诵,问《蜀相》中写景的角度,问《雨巷》的典型手法,叫学生到黑板前去写《阁夜》里的易错字。讲到古文单元,我会就上节课所讲,提问重点句子的翻译,借以检验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记住了里面的语法现象、重点实虚词,也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自从有意识地增加了课前提问环节,学生在课前准备时不在无所事事了,他真的开始准备了,上课时也不用担心哪个学生在睡觉在走神,都听得记得很认真,这不也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一种表现吗?

(3)设置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讲《沁园春・长沙》,我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湘江美景;讲《雨巷》,给学生找背景音乐,让他们配乐朗诵;讲《再别康桥》,让他们反复诵读里面的语段,体会这者的感情;讲《荆轲刺秦王》,让他们演绎“廷刺秦王”这个情节;讲《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让学生模仿梁启超的.开场白……这些课堂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产生一种印象,语文课时时有惊喜,没上课前对语文课就有了期待,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4)填鸭式教学向提问式课堂过渡。我的备课发生了变化。教学时间长了,对必修一到必修五的课文都比较熟悉,教案都写了很多本。但是我再重新讲必修五时,并没有直接照抄照搬老教案,用老课件。我给自己定目标,不能每年都把课文讲成一个样,十多年没有一点变化。因此,固有的现成的备课资料成了我的一个参考,每次备课,我先钻研教材,钻研完教材就思考上课思路,尽量把课文的精华部分设计成合适的问题供学生探索思考,给学生更广阔的舞台。比如讲《再别康桥》,我就设置了一个大问题,问学生“都说徐志摩诗歌写得好,这首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又是他的代表作品,这首诗真的写的那么好吗?你觉得呢?你最喜欢那一小节,说说理由。”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线串珠,串联起整首诗。经典之作,学生喜欢哪一小节的都有,如果有学生说不到的,教师采取一些小的调控手段就可以了。

小课题过程性资料XXVI―教学反思(二)

教学反思

――韦晓花

本学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运动变化的观点在教学中的应用很普遍, 如指数函数随自变量的变化函数值也在不断变化,这是运动变化的观点在函数教学中的体现,几何图形也是如此,如线段向一个方向延伸,就会发展成为射线;射线向另一方向延长就会发展成直线。又如射线绕它的端点进行旋转就构成角;角的终边不断旋转就会变化成直角、平角和周角。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图形的运动中有变化,从变化可看出图形的’联系、区别及特性。

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教学中也比较常见,在几何的知识中经常会遇到计算问题,对形的研究却离不开数。数学知识中,我们将线段的长度用数量表示,也会利用方程的方法解决余角与补角的问题。因此我们对几何的学习不能与代数的学习截然分开,在形的问题难以解决时,发挥数的功能,在数的问题遇到困难时,画出与它相关的图形,可以给问题的解决带来新的思路。从几何的第一节课起,就应当注意数形结合,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理论联系实际,数学的理论来源于实际生产,所以从实际事物中容易抽象出数学模型。数学的产生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因此学习数学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尤其是几何的学习更离不开实际生活。一方面要让学生知道线和角,都在生活中有比较多的原型存在,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才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小课题过程性资料XXV―教学反思(一)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教学反思

――韦晓花

综观本节课,存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合理地对教材进行了个性化处理,挖掘了教材中可探究的因素,促使学生探究、推导。例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一,是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到一般的情况,激励学生进行猜想,再进行论证得出;而第二个公式并不象书本上那样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从习题中进行归纳总结得到的。这样处理教材,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2、本节课主要采用观察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同时采用设计变式题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具体问题的引入,使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创设情境,重在启发引导,使学生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掌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学会观察、归纳、反思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借助几何直观进行思考,揭示研究对象的性质和关系,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市级小课题过程性资料之二十二( 教学反思 )

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应用到日常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反思

长安区职业二中 张敏珍

通过远程教育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下面就“在技术支持下,利用数字教育资源与软件进行英语课堂讲授的实践任务”的’主题,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感受。

作为一名农村多年从事中学英语教育教工作的我来说,由最初的一块黑板,一根粉笔和一本教科书发展为现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可谓是课堂教学领域里发生的一件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欣喜不已!

从此,课堂教学不再显得枯燥乏味,而是有声有色,图文并茂,学生可以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与合作等方式,来密贴配合老师,出色地完成教学的三维目标,在世界各地畅游,亲身体验成功的感受,甚至课外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成功的感受!单词记忆也不再让学生头疼!例如:袋鼠(kangaroo)这个单词,先用图片,结合图片,给学生总结出一句话,“袋鼠抗(kang)了一块(a)肉(roo),进了一个洞”。学生觉得新奇,读两遍,就不知不觉地记住了。另外,

学生们相互之间通过感知、交流、体验,使其引起共鸣,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顺利完成教育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不断地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的去服务教学,服务学生!

“小课题”《圆柱的认识和表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庆安小学 刘 楠

这节课的内容是复习简单的平面图形,课本第36~39页的内容。通过搭一搭、数一数、折一折、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化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对于这节课的设计其实是我在平时教学这个单元中,发现孩子在学习中比较难掌握的地方,以及在练习册和考试中易错的地方,我整理了一下,同时结合小课题然后利用微课,提高课堂效率,进行了一个对本单元进行复习的总结拓展课。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通过猜一猜,画一画,数一数,搭一搭的实践活动,让孩子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利用微课让学生对简单的平面图形的认识进行巩固加深,同时为今后学习各图形的边,角的特征,以及周长,面积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我们组里这学期的教研专题是促进学生乐学善思的好习惯,在这节课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实践体验以及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维度的教学,但对联系生活这方面相关较少,同时由于学生活动时间把握不准确,以至于课堂节奏前松后紧,后面拓展练习没有出示,在今后我会注意当有较多学生活动时的课堂节奏的把控。

今天在高一14班进行了一节必修2第四章《区域工业化与产业转移》的公开课,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对这节课的备课已经准备了两个礼拜,希望能取得一个比较好的教学结果。 这堂课,我重点关注了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对教学内容的安排

本节课是立足于复习工业区位的基础上,在设计的时候,首先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复习工业的区位条件;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3.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我选取了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对区域的影响做为讲课的重点。在学习了必修2工业部分的基础上对某区域进行整合、分析和应用。《产业转移》这节课尽管是以东亚这个区域为例来说明产业转移的现象,但产业转移实际上在其他区域都在或者已经发生。区域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某个特定的区域而学习,而在于明白区域研究的`方法,为独立研究其他区域做准备。所以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学习东亚但不拘泥于东亚成为我选取教学内容的宗旨,我带领大家把关注的视野扩大到了很多其他的区域(如英国、美国、中国、广东等)。

其次是对教学目标的确立

这里的产业转移主要指第二产业即工业的转移,工业的区位因素在必修2工业一章中已有涉及,对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分析第二产业对区位的要求,以及什么样的区位对某工业影响较大,学生已有基本的知识储备。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课标要求可以看出,东亚产业转移细节的知识点并不是教学的重点,通过教学理解这种经济活动的本质原因及影响,并且能够将其迁移到其他区域是我们要达成的目标。据此,我确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不同产业转移的因素,并且能将其灵活运用。

第三是对教学方法的运用

1、突出案例分析在教学中的作用。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所以本堂课中运用最多就是各种案例,而不同的案例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了不同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上课中引用的案例主要有三个来源。一部分是同学们自己列举的符合要求的案例(导入新课时,我要同学们列举我们身边的外资或者合资企业,近几年安康市组织周伟的县城发展“飞地经济”,是一个典型的产业转移案例,学生都有切身的感受,相对容易理解,这些案例更贴近大家的生活实际),接着我们再用他们自己找到的案例(如本田汽车与广州汽车合资)来分析这些企业生产转移的原因。同学们找案例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判断什么是产业转移的过程,以他们自己找到的案例对产业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他们更能理解和接受。另一部分案例来自于上一章“珠三角工业化”的内容,用学过的知识来举例,易于接受,又建立起了知识横向的联系。引用旧知不只是简单的引用而已,更在较高的层次重新认识以前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案例来自珠三角最近的时事要闻(如上半年广州丰田车的投产,可口可乐在惠州的工厂落成等),这些鲜活的案例不仅切合当前教学的需要,而且让大家知道只要留心,身边处处有地理,学会用地理的眼光、地理的思维方法来看待身边事物,这正是新课标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体现。

2、重视问题在课堂中的运用。

设计巧妙的问题不但可以加深对目前教学内容的理解(如在讲完汽车行业对市场的要求以后,马上提出问题“企业为什么不在本国生产,在国外销售呢?”引导学生思考影响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的因素),也可以成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不但问题的设计要比较巧妙,提问时的语气、时机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在某同学分析东亚地区日韩产业转移到中国东部的原因时,他关注了中国东部吸引产业转移的因素,但忽视了日韩产业之所以要转移出去的推力,所以在这时要及时地问他“这部分为什么要离开原生产地呢”)。

上完课后,再次回顾整个课堂,发现了很多不足和缺憾,当然我很高兴自己发现了这些“缺陷”,总结经验才能进步嘛。

(1)在构建知识体系方面还不够系统,对于知识框架的构建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主建立;在讲解工业分散的时候,没有把其与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予以区别,只是将它们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应该再强调一下,产业转移既有类似于成本,市场之外的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它的范围要大于工业分散,工业分散只是它的一部分。

(2)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关注的还不够多,虽然对学生也有提问,但是对于学生的纠错方面,还不够深刻。

(3)授课语言的积累需待加强,对于知识的承转过程中,缺乏一种水到渠成的顺畅,感觉很生硬。

(4)教学经验还要继续积累,对于在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还是缺乏应有的灵活性。

(4)板书问题,板书在设计过程中,缺乏美感、层次性,在学生更改后,要用明亮的粉笔颜色予以表明,要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

综上,是我对自己这一节公开课所做的分析与反思,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越做越好!

《掌声》教学反思

西安市未央区西航三校 张爱英

《掌声》一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从此变得乐观开朗。这篇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谈的叙述后面饱含着一个充沛的情感主题:文章中“掌声”代表着鼓励、尊重,代表着“爱”。全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英子的神态与动作。因此,如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怎样通过英子的外在动作、语言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情境诵读中入情,在切己体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呢?我反思教学过程,觉得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成功:

一、对教材进行了深入分析,做了精妙的设计。

教学片断一:配乐范读课文,做好情感铺垫。

《掌声》这篇课文讲的就是我们同学间的事情,故事很感人,张老师想先读

给大家听,请同学们打开书,边看课文边认真倾听,想想哪些地方也打动了你?

通过我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学生直接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及表情,进而仔

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拉近了老师、学生及文本的距离。

教学片段二:释词读句,巧妙导入。

1、“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姿势”。认读词语,正音释词。

出示句子:“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读完以后问:你了解小儿麻痹症吗?

2、老师介绍小儿麻痹症,引出落下残疾的英子。

教学片段三:先抓首尾,再探中间。

1、学生初读课文后,交流: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你在哪里找到的答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学生:寂寞、不自信、孤单)

2、刚才同学们说英子自卑、孤单,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它概括了英子的这些表现,哪个词?大家找一找!(学生:忧郁)

3、她就这样一直忧郁下去了吗?没有?你从哪里知道她没有一直忧郁下去?(生:她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4、英子是那样自卑、忧郁,后来却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是什么使英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

默读课文的2、3自然段,划出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句子。

教学片段四:抽丝出茧,对比理解。

1、课文两次掌声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是支持、鼓励;第二次是称赞、表扬)

2、对比两个“一摇一晃”。

出示: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的走上了讲台。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的走下了讲台。

问:大家看,这两句话中都有“一摇一晃”这个词语。同一个词语,同一个姿势,英子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让学生领会英子的内心变化,从而体现掌声对英子深远的影响。

二、挖掘教材空白点,学会通过人物的外在表现揣摩人物心理,激发思维。

教学片段:“掌声”处填白

师:同学们, 你们的掌声这么热烈这么持久,你们肯定是想借这热烈持久的掌声对英子说什么吧?

生:英子,你不用害怕,你一定会讲好。

生:英子,你不要自卑,我们会支持你。

生:英子,你不要难过,我们不会笑话你。

三、拓宽教材精神领域,把爱化做支持、鼓励、表扬、赞许。

在这篇课文中,英子因为同学们的两次掌声改变了性格从而也改变了人生。课前阅读提示说掌声是一种爱的表现,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掌声远远不是一个爱字能包括的,它还能细化成支持、鼓励、表扬、赞许,从而也教孩子们明白在生活中我们能把掌声送给更多像英子这样需要掌声的人。

上完这节课,我从中领悟到:语文是学生精神栖息的家园,语文最终的意义是对学生心灵的滋润、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尽显个性地在文本里绽放智慧的花朵,愉悦、兴奋地在课堂上做生命的飞翔和超越。

本课教学是教研组长示范课,虽然有很多值得欣喜的成功之处,但也还存在许多细节的瑕疵,以后还需要认真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

西航三校 刘颖

《找骆驼》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同时,又是一篇传统经典的课文。主要情节是:一位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在路旁向一位老人打听,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仅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判断,使商人找回骆驼。因此,《找骆驼》一文既具有故事性也富有哲理性,让学生们饶有兴趣,也比较容易学懂。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是: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在读文中理解老人是怎么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以谈话导入的方式开课:想听故事吗?一边欣赏图片一边想,这是个关于――的故事,引出骆驼,引导学生读准驼的字音。在初读课文之后,我让学生简单地讲述课文主要说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随后,我以一个问题引出老人的发现――“老人没有见过骆驼怎么会知道骆驼的去向呢?”学生思考交流。黑板出示相关句子“老人看见什么了”“老人知道什么了”。在熟悉老人的观察和发现后,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两种句式进行转换,如:因为老人看见了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所以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之所以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是因为老人看见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再进行句式的转化过程中,学生已经充分熟悉了骆驼的特点,也感受到了,老人“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经过老人的分析,商人果然找到了丢失的骆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总结出老人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分析的人。也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做细心的人,学习养成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下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自己觉得在指导学生分角色读文这一环节上有收获:首先我安排同桌两人配合读,告诉孩子老师要找找哪对读得好,读得像?提示学生在读书时可以加上动作、表情。再分别请两组学生上台表演,学生及时做出评价,是否体现出商人的着急,老人的稳重,不紧不慢等等情感。课堂上因孩子入情入境的朗读而笑声连连,孩子们读得更加开心。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规定:“中年级的学生要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说话是写话的基础,而三年级又是从说到写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就很注重学生说的训练。在这一课时中,我重点抓住老人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之间这个因果关系来进行说话训练,如把课文10段内容变成“因为……所以”的句式。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积累了语言。

从上课的效果来看,我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明显的是缺少个性化阅读,读得还不够深入。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当然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同样阅读一个句子、一段课文,学生和教师的感受很可能大相径庭。同时,因为时间关系,我只是让学生说出了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与发现,两三个孩子简单说了说,浅尝即止。我在课后进行反思,觉得还应该结合本单元的习作内容:观察日记,做一下当堂写作的小练笔。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阅读向写作的迁移,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写的综合能力。

关于小课题的反思

关于小课题的反思小课题培训进行到这里,大家对于以前的很多困惑都找到了解决方法。在胡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这批新来的教师也从最初不知道什么叫小课题研究,到现在能够从日常教学工作中真正做到把小课题搬到课堂上,进行实践探索,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收获。

近段的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去找小课题?如何给小课题命名?如何进行小课题的教学反思?如何把小课题搬到实际课堂中去进行解决等。还记得我的小课题名字是《思想品德课中,学习目标有效落实的研究》,最初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指导,如果一节课结束学习目标并没有落实到位,我觉得这节课是失败的。不管课堂的效果如何精彩,让学生学到知识才是最终目标。在培训过程中,收获最大的就是关于课题诊断方面的。对于一节课每个老师都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讲课角度。同样在一节课中,由于授课老师的不同,或者说是授课对象的改变,一节课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我们上课观看了王老师的授课视频,就从中找到了很多有关教学的想法,自己也尝试着写了一个小课题,我觉得这一点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很有帮助的,如果不能很好洞察其他老师上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那么自己对于教学的敏感程度就不能提升,从而找不到自己课堂的毛病。而对于课题研究我还有一定的疑惑,在我的.小课题实践过程中,学习目标的落实实践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这最主要是从课堂教课中获得的,我觉得个人的相关书籍阅读方面还有欠缺。

只有实践的内容,没有理论的指导,这就好比只有个人经验,而没有领导方针一样。所以在学习目标落实这一方面总缺少深度,下一阶段我将会把注意力放在专业书籍阅读方面,以及对于不同班级的学情了解把握方面。

由于我教的是整个年级,分为创新班和普通班,所以在每个上课效果和方法是不一样的,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和检测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就要针对不同的班级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但前提条件是不脱离大纲要求。所以在下一阶段我希望自己在这方面有一定的进步,也渴望有相关老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