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科学的教与学论文,本文共16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小学科学的教与学论文

小学科学的教与学论文

从小学自然的性质和内容来看,自然学科研究的是学生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是自然界中的客观实体。它的任务是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其研究对象与小学语文、数学等其它学科有显著的区别。因此这就决定了自然课的“教”与“学”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方法。

近几年,我们曾对市区和乡镇几十所小学进行过调查,听过几十位自然教师的课。从整个小学自然教学的状况看,大多数教师能够把握自然教学的特点,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但自然教学整体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农村小学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一是无专职教师。把自然列为“副”课,认为可有可无。让教语文或教数学的教师兼教自然。由于长期无专职自然教师,造成自然教学水平不高。二是无观察实验。由于教师忙于“主”课教学,便无心也无精力研究自然的教法与改革,甚至不进行观察实验和基本的技能训练与操作。三是无正确教法。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进课堂向学生灌输“知识”,不注意能力的培养,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答案,“教”的枯燥无味,“学”的毫无兴趣。四是无良好效果。由于教师教学目的不明确,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用科学的能力,也就不能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虽然靠死记硬背也会得到高分,但这样的效果对学生来说则是收效甚微。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是未来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我们就必须以一流的基础教育去迎接21世纪的挑战。这种教育必须是以科学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先进教育。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技术产品的竞争,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与民族素质的竞争。小学自然是一门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提高小学自然课的教学质量,对培养科技人才幼苗,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提高小学自然教学的整体水平,必须重视和加强小学自然的“教”与“学”。

一、明确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兴趣

搞好自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认真研究和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只有在吃透大纲精神和了解教材编写依据及意图的前提下,仔细分析钻研教材,才能准确把握知识点及重点和难点,自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和形成良好品质。其中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并使之转化为强烈地求知欲望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和主要标志。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怎样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地学习。要想让学生“学好”,必须使他们“好学”。自然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了趣味性,它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只要教师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正确引导和启发,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强烈地求知欲。

二、搞好观察实验重视技能训练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本途径。不进行观察和实验,就不能完成自然课的教学任务。现在自然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重视对学生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学生与外国的学生相比较一个突出的弱点就是实际操作能力差,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自然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参加具体的实践和操作,不但要学到科学知识,而且应亲自参与和感受其经历过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自然教学中不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的原因一是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备和教具,另一原因是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不会进行必要的观察实验及操作。为此,我们市教委下大力气在全市各小学进行了教学仪器设备的检查和配套工作,并由我们进修学校负责分期举办全市小学自然实验教师培训班,对小学自然教师及实验员进行了系统地培训和考核。这两项工作的开展对我市小学自然的教学质量有了极大的促进和提高。

三、把握教学特点

教给学生学法不同学科,由于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研究的对象不同,就导致了教学各有不同的特点和方法。自然课研究的对象自始至终都是学生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所以它面广而生动有趣。内容虽广,但深度较浅。由于这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便决定了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直接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具体的自然事物而不是书本。课本的主要作用是确定教学内容,帮助和启迪儿童更好的认识自然事物。因此在自然教学中应据不同课型和不同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法。使教师的“教”有利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各种能力只有在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才能够得到充分地训练和发展。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才能,指导学生学会自己学。不仅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教给他们感知、认识、研究自然事物的具体方法和搞科学的过程、程序和途径。让他们学会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这样才能够使他们逐步地学会独立地进行学习,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矗

四、改革考试方法加强素质

教育目前,影响自然教学质量的另一原因是自然课考试的方式和方法。虽然我们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已强调了好多年。但一些地方具体实施的却并不怎么好。就自然课的考查和考试而言,由于现在大都实行笔试和百分制,才导致了一些学校只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内容而不重视技能训练的实践活动。不进行观察实验和操作照样考高分,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必须改革自然课的考查和考试方法。要根据自然课的特点,把实际的基本技能及实践操作与笔试相结合,既考书本知识,又考操作技能。而这一问题的实施应由各地教学主管部门进行有效的调控与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小学自然的“教”与“学”,把教学质量真正搞上去。

浅谈小学《科学》论文

对于小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而言,人文素质是关于“人类认识自己”的学问,“做人的根本在于品质培养”。小学阶段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学科渗透德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小学科学是人的一种社会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其与道德之间存在共性。要使学生从小懂得民主平等、集体合作、团队精神、遵守规则等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准则,就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科学文化是现代人文精神形成的资源宝库,我们要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充分挖掘和利用。科学教育要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弘扬科学精神,崇尚理性,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以下,笔者就如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谈谈看法。

一、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促进教学有效性

所谓教师的人文素质,是指教师培养学生时“个体”所必需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化教育力有机统一的综合素养。高度地融合这三个要素,教师的人文素质才能产生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人文知识为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材料支持,人文精神为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动力支持,人文化教育力为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技术支持。[1]

要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就要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要以充满“尊严、责任、敬业、自觉、和谐”的人类精神和“严师、爱国、进取、诚实”的人文理念促进在职教师知性意行的和谐发展,实现“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为首要内容”的教师教育目标,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自觉实施素质教育,克服传统教育中的“重理轻文,重课本轻实践、重功利轻素质,要害是轻人文素质”的倾向,主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采用探究式、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

二、挖掘小学《科学》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主要采取渗透模式,即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的课程之中,通过各门课程的实施,化整为零地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与目标。[2]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使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对世界产生完整的认知观念,具有观察和了解科学的能力,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从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看,《科学》教材注重内在价值在课堂上的体现,因此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有着较宽的人文视野,而这些正是科学教学的返璞归真。教材除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之外,一个突出的新特点便是增加了诗歌形式的科学美文,几乎每册都有两三篇诗文。如,“土壤和生命”单元的首页上写着:土壤是为伟大的母亲/她的孩子有的很小很小/有的却很大很大/从小花小草到千年古树……/从黑色蚂蚁到白象红马……/地球上亿万个生命/都在她温暖的怀抱中成长。又如,“植物的种子”一课中有一首“蒲公英的歌”: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谁也不知道/我的快乐和向往/风儿风儿/带着我飞向远方。[3]这些优美的小诗充分展示了科学与文学的交融,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表达了科学中的人文之美。

从科学课程的理念看,“通过让每个学生获得必要的和足够的成功,通过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品味科学家发现的喜悦,让学生用情感、智慧和理性去体味成功的滋味和价值”。[4]《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自我评价和培养学生自行探究的能力来让学生品味自豪感。学生通过独立的研究,对某个问题进行自圆其说,成就感和满足感能够培养学生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打破条条框框对人思维的限制,从根本上预防和消除精神压抑,不断地使学生振奋精神,以一种登山者的姿态投身科学探究活动,也使学生越来越乐观自信,朝气蓬勃,进而形成性情之美,升华为一种人文精神。

从科学课程的性质看,“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将“细心地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5]这一提法既体现了人文素质教育在当前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对生活在这样时代的人所必须具有的科学素质的高度关注;又体现了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全面性要求,即不但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更要全面发展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能力等方面的整体素质。

三、彰显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人文性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这就是说,从人文的维度上,科学探究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授受和智慧的开启,还应包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人文内涵的彰显,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支撑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彰显科学课堂教学的.人文性,教师就要蹲下来教科学。

首先,营造“共享”氛围,建构人文性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改革呼唤着“共享”式的师生关系。人文理念指引下的“共享”过程,要求师生彼此敞开心灵、沟通接纳、吸引包容、互动分享。在“共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而教师则是“平等中的首席”,承担着学生“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作用。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不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这样的师生关系,正是科学课程标准中所积极倡导的理想境界——“学生是小学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小学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其次,凸显“现实”意味。组织人文性的探究内容目前在新课程统领下的每门学科都比较注重人文性,学科教材的编写上都增设了许多充满人文色彩的内容。科学教材也不例外,既有朗朗上口的儿歌,又有充满诗情画意的科学小诗……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还应该基于学生生活现实而创造性处理教材的内容。从而能有效接轨学生的生活现实,有效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氛围,让每个参与教学活动的人都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特别是精神上的满足。

四、发展“做中学”科学实验项目,推动人文素质教育

“做中学”科学实验项目是一项重大的教育改革,它以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为切入点,进而对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进行改革,结合科学课程的实施和各类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的进行,使儿童从小培养正确的科学意识、科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动手动脑。才能心灵手巧。”

“做中学”项目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小组学习,体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通过交流讨论,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科学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做人。要发展“做中学”科学实验项目,推动人文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应加强科学史人文价值的开发。

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的主线,是科学教育的基石,它蕴涵着巨大的教育价值,是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科学教育应打破历史事实的硬壳,展现科学历史事实内在的精神价值,凸现自然科学对整个人类精神领域的巨大影响。通过科学史教育,展现自然科学所蕴涵的理性精神与求真意识,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以及公平精神和宽容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科学与人类精神生活的密切关系。“今后在科学教材中应加强科学技术方面和人文学科方面的内容,穿插一些科学家故事,讲述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坚韧精神,这些都是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渗透与融合的有益尝试。”《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科学史实例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看到,科学事业是富有哲理的,社会性的活动,是充满人性的。

通过对科学认识活动过程的历史考察,追溯科学理论和知识的本源与演变,能够使学生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已有的科学知识,由此从宏观上加深对科学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观念,以弥补学科科学教育之不足。科学史教育注重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与历史发展的辩证统一,因而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科学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发展基本规律的认识水平,同时起到“以史为鉴”、温故知新的作用。学习科学史,可以感受和发现科学家们在探求科学真理活动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了解他们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从而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熏陶和教育。

“做中学”科学实验项目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通过对儿童探究能力的培养,为今后初中、高中实施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科学》课程改革打下基础,而且这种探究学习方式深深地影响了儿童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有助于在学校乃至社会形成“爱科学、做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文化氛围。发展“做中学”科学实验项目,将为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教与学的思考论文

幼儿科学教育探索是从幼儿身边事物开始的,主要有正规活动、非正规活动及偶发性活动等。开展怎样的科学活动有意义?教师什么时候介入是指导?什么时候介入是干扰?科学教育中“教”与“学”的矛盾如何解决?本人在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实践案例,对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一、选择有意义的正规活动主题

正规活动一般是指教师根据可接受性、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等原则,制订教育活动计划和活动教案,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教学活动。近年来,我县城区教师对科学教育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大家认同正规活动中既要有可控性又要有灵活性,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度,允许幼儿以不同方式去感知、观察、操作,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答案,使可控性与开放性互相配合协调运用,为幼儿的科学活动创设多样新颖的探究环境。

实践表明,有意义的正规活动主题能使幼儿积极进行科学探索,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要精心设计正规活动中的每一个问题,问题要富有启发性,既可以启发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可以从单一方向层层深入地激发幼儿思考。单刀直入,简明扼要的提问,多鼓励少命令,让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之下愉快地进行探索性思考,幼儿“学”的兴趣浑厚,使教育活动真正融于幼儿生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幼儿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作用于同一种材料,用同一种方法作用于不同材料,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将自己操作过程的发现及结果与大家分享和交流。这样,幼儿在操作活动中,随时有新的发现和想法,善于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要说的话也多了。

如在玩沙水游戏中,物体的沉浮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这时教师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可以从主题《认识沉浮》入手。什么东西会沉在水里?什么东西会浮在水面?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为幼儿准备了4组材料,有塑料、木块、铁块、瓶子等丰富的材料,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充分的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机会,让幼儿自己选择小组进行活动,自己去摆弄,利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当幼儿观察到铁块等东西在水里会沉下去,木块等东西在水里会浮起来时,教师请各组组长相互介绍他们组的情况,交流分享各组的经验。什么物体会沉下去?什么物体会浮起来?经常给幼儿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在观察中分析,幼儿在对比中发现有的东西沉在水里,有的东西浮在水面的现象,并由此感受到水的浮力。通过这样有效的指导,幼儿对“沉浮”的知识有了较系统的全面了解。不少幼儿还想办法把铁块、橡皮泥、瓶子等沉下去的东西也浮起来,教师及时给予鼓励,从而使幼儿的思维向纵深层次发展,在探索过程中理解、解释科学现象和概念,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通过多次诸如此类的众多实践,“学习是建构知识,而不是传递知识”“知识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的观念逐步被教师的内心所接受。教师不同的“教”有不同的效果,我们要有目的地去选择其长处,改进不足的一面。“教”要为教学内容的实施和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服务,要保证每个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积极参与,那就要选择有意义的正规活动主题,才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和创造性。

二、把握非正规活动契机,进一步延伸正规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为一次有限的集体教学时间,是难以照顾到孩子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的千差万别的。”教师也要立足于幼儿日常生活,把握好科学教育的契机,挖掘幼儿内在潜力资源,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已知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在正规活动开展前或结束后,适当安排非正规活动作为正规活动的延伸,采用个别、小组、自由结伴、集体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思考、动手做实验等,给幼儿以充分的时间,强调幼儿积极参与操作,转变教师组织者、传授者的角色。

如小班幼儿在经过“认识鸭子”活动后都能说出小鸭子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会模仿小鸭走路的律动。除此以外,有些幼儿还会提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小鸡为什么不会游泳而鸭子却会游泳?”在以往,教师会急于把结果告诉幼儿,现在教师则是提出建议:“我们到饲养角看看吧,比一比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看谁说的有道理。”通过观察幼儿会进一步发现“鸭子的羽毛又密又厚,还涂了层油似的不会被水所浸湿,这是与鸡不同的;在水里,鸭能向小船一样浮在水面上,它的脚趾间还有一层蹼,在水里一划一划像船桨一样,这是鸡没有的。”说明小朋友探索到了小鸭游水的原因所在了,了解小鸭子外形特征与其它因素的因果关系,从而显露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幼儿的发现和探索能力也启发了教师,因此,教师正好反过来引导幼儿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从而活跃了幼儿的思维,使幼儿能发挥较大的积极性,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普遍提高。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并遵循了幼儿科学教育的客观规律,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三、关注幼儿兴趣,抓住偶发性活动时机

偶发性活动是针对偶然发生的事进行科学教育。如幼儿都喜欢的玩具易坏,遇到这种情况,以往教师就把它扔了,而现在教师会耐心地关注幼儿的兴趣,抓住教育时机,启发幼儿想办法自己修理,看能提出几种修理方案,并让尝试实施自己设计的修理方案,或拆卸一些带有机器的玩具,并使它发出声响,改变形状,这样就将以往的消极教育行为转化为积极的教育行为。

又如夏天雨过天晴,有时小朋友会高兴叫起来“快看,天上有座彩色的桥。”按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课”才是学习的时间,以前教师会忽略幼儿偶发事件中提出的问题和想法,现在教师能及时抓住偶发性活动的契机,不嫌麻烦,立足幼儿日常生活,重视随机引导,及时果断地处理偶发事件,告诉小朋友“那不是桥,是彩虹。因为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组成,太阳光照到这些水雾里,小水滴会把太阳的七种颜色折射出来。下雨后,空气中有无数细小的水滴,太阳光照到这些小水滴上,就出现了彩虹。”并且当场做实验,使幼儿能越来越多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幼儿潜力很大,把握时机,“教”得适时,比课堂上言语教授效果好得多。

无论是正规科学活动,还是非正规科学活动或者偶发性科学活动,三者的教育目的是共同的,教师的指导平衡点都是要落到幼儿身上,都是为了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但三者又有区别,三者中正规科学活动的可控性较强,开放性较弱,而非正规科学活动及偶发性科学活动的开放性较强,可控性相对较弱。可控性和开放性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结合。

我们应“从幼儿的发展规律中了解‘怎么学’,在引导幼儿的发展中把握‘教 ’。”什么时候教师介入是指导?什么时候介入是干扰?这都需要教师要学会把握一个度,在深入开展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矛盾。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与学的和谐论文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指的是在与生俱来的天赋基础上合后天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下,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在德,智,体诸方面获得积极地,持久的,稳定的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外语教学的目的越来越突出培养外语交际能力,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fazhan并最终使其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课堂教学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怎样创设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自始至终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那么如何在英语实际教学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教与学和谐发展呢?下面我就谈一谈。

一、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式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我们知道,在课堂上师生关系的主导是教师,教师用什么态度对待学生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的参与。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交际也就更为活跃。哪些不成功的教学案例也不是我们教师不平等对待学生,而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自己不自觉地态度对学生的影响,也没有注意到一些细小的情节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

1、教师过于低估学生的创造力,讲解包办过多。学生回答问题刚出现困难就代学生说出“标准”答案,也不管学生真想表达的事什么,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焦急过程中,教师过多打断学生的思路,引导过多,纠错过多。你要学生与你交流,就该允许有不同的想法和信息存在,学生和你是平等的对话者。

3、教师对一些“差生”比较漠视,从不或很少提问,关注这部分学生,打击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还引起整修课堂气氛的恶性循环。

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提出了学校领域内师生交往的四种形式:

A、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效果较差。

B、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效果较好。

C、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效果较好。

D、教师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并且促使所有成员双向交往,效果最佳。

我认为进行理解单词、词组等基础知识传授时可用B形式。简单句型操练、会话练习时可用C形式;而在一定情景下灵活应用知识点和句型是用D形式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组织应用,特别是C和D两种形式应是课堂上主要交往形式。

三、做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而不是灌输者

外语教学中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去了解另一个语言的民族,另一种语言思维世界,而不是单纯的训练学生“说话”。

1、依托肯本,充分利用教材,深层发展语言能力。

2、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常用方法有直接法,听说法,全身心活动法等,也可以采取游戏等手段,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协调促进。

3、创建活动课,以需求促发展,延伸课堂教学。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产生使用英语的需求,可以十分有效的延伸课堂教学,极大的促进听,说能力的发展。

四、积极采用各种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与学和谐地发展,达到良好的效果。

1、课堂上尽量尽量使用英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得源动力。带着兴趣去学习和带着压力,负担去接受所取得的结果是完全不同德。课堂上我尽量全部采用英语进行教学,使学生进入语言氛围,让他们了解英语的美丽。

2、多用鼓励性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自信是成功的基础。成功后的喜悦和满足,是学生产生自信的动因。在教学过程中,赞扬的功效远远大于批评和不作评价。对于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每一次大胆的回答,我都会给予充分的,恰当的鼓励。

3 、以丰富的练习手段巩固,发展兴趣

在教授完新知识和多层次训练后,我们应以丰富的练习手段来巩固,发展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通过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激发,巩固,保护和带动就会使小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持久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小学生的短暂兴趣变为长期兴趣。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这样才能使教与学和谐地发展。

小学科学教学方法论文

一、改革教法,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

教育教学的规律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任何课程的关键心理倾向。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尤其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这是科学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小学科学课与小学语文、数学相比,课程安排的时间较少,每周基本上只有两节课,如果其他的课程作业较多的话,学生就会忽视科学课,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课程的浓厚兴趣,对于提高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呢?设置教学悬念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创设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中,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植物呼吸出来的是什么》这节内容时,我没有直接采取讲授的方式进行授课,而是通过创设悬念,让学生到课外通过实验进行自我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能够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而且学生也能从实践活动中激发兴趣,获得知识,提高了能力,这比单纯的教师讲课要有效的多。

二、充分利用教材,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用教材的意识,通过开展科学的探究活动来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的时候,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具体情况,来安排相关的活动。其实科学探究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即提出问题、设置计划、安排实验、操作实验、分析论证、评价交流与总结经验。在探究过程中不必要全部包含这七个方面的内容,只要适合科学探究,可以只涉及部分的内容,从而提高科学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在新的科学课程改革下,科学课程的教材编制也体现了用教材的理念,从而给予了教师和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例如,科学教材中“生命”一章的学习,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学生所熟悉的动植物来进行研究,而不一定要研究教材中的例子。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学生科学探究的`对象,因此,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要做到随机应变,根据学生实际来进行科学教学。

三、注重学校资源的有效利用

学校资源最主要的就是科学教材,它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全面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提供了最基本的科学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不但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还可以利用到实验操作中,甚至教师可以开放学校的实验室,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和素养。科学探究要想落到实处,科学实验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学校实验室就是最好的场所。有的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操作,会起到良好的效果,而有的实验并不是一次就能够完成的,要想进一步探究知识,学生必须要进行多次实验来探究。因此,开放学校的实验室,允许学生自主实验,是最好的科学学习手段。在这样的实验中,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实验所必须的材料,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进行自我实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实验中,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奇思妙想,通过合作互助,来探究和发现一些科学现象,掌握在科学教材中所不能学到的知识,既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科学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网络、图书室的的优势,拓展信息收集范围。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难以解释清楚,比方说有的学生提出了:有没有外星人?地球以外水星、火星、木星上都有什么东西等这些问题,都是科学教材所没有的。为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让学生从图书室中去查阅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科学认识水平。另外,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也是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的重要手段,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让学生探究更多地未知领域,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四、在具体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究

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经验相对浅薄,认知能力相对低下,实践锻炼的机会又比较少,其脑海中大都是一些具体的形象的思维意识。要想使小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到相应的知识,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提高认识,获得知识。而科学课程中的知识大都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且难以理解的现象,他们渴望去解开知识的奥秘。对于这样的科学知识有着独特的情感,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并且这样的科学知识都是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的,都发生在学生的身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生活资料,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良好情感。例如,在学习《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这部分内容时,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浮力现象已有了初步认识,知道石头、铁块、钥匙等会沉入水底,而木块、泡沫、树叶等会漂浮在水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生活经验,将学生引入到科学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和实践,亲自用石块和木块进行对比试验,从而引出科学问题:为什么石块会沉入水底,木块会漂浮到水面?学生面对这样的现象自然会产生探究的欲望,激发探究的兴趣,从而让自己主动探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科学认识。总之,小学科学课程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小学科学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逐步转变教学思想,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科学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科学能力。同时,小学科学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用丰富科学的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通过熟练的教学技能来提高科学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新时代的小学生具有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

树干为什么是圆锥状的?圆锥状树干有哪些好处?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

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植物的茎有支持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其他养分的作用。树木的茎主要由维管束构成。茎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质部木纤维承担,虽然木本植物的茎会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茎的木纤维数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树木茎的横截面面积一定。接着,我们围绕树干横截面面积一定,假设树干横截面长成不同形状,设计试验,探索树干呈圆锥状的原因和优点。

经过实验,我发现:(1)横截面积和长度一定时,三棱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最大,横向承受力最小;圆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不如三棱柱状物体,但横向承受力最大;(2)等质量不同形状的树干,矮个圆锥体形树干承受风力最大;(3)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影响着树木横截面的形状和树木生长的高矮。近似圆锥状的树干,重心低,加上庞大根系和大地连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稳度更大;(4)树干横截面呈圆形,可以减少损伤,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的袭击。同时,受风力的影响,树干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似,不管风力来自哪个方向,树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树干不易受到破坏。

实验反映了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1)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状物体,具有最大纵向支持力,其形态可用于建筑方面,例如角钢等;(2)横截面是圆形的圆状物体,具有最大的横向承受力,类似形态的建筑材料随处可见,如电视塔、电线杆等。

在我的观察、试验和分析过程中,逐渐解释、揭示了树干呈圆锥状的奥秘,增长了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应用,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初步学会了科学观察和分析方法。

问题:我们要砍伐多少树木?

发现问题:

我们每天在纸上写作,而这些纸都是由树木转变而来;我们每天用的卫生纸,也同样是树木制造出来的;我们有时在餐厅使用的一次性筷子,也是树木的一部分……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一年要用多少树木做的东西?我们一年要砍伐多少树木?

调查结果:

大约1万年以前,地球约有60多亿公顷的森林覆盖着近1/2的陆地,而现在只剩下20多亿公顷了。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每年1700万公顷的速度,急剧减少着,相当于每分钟我们都会失去一块足球场大小的热带森林。

每年全球纸张产量与用量已达3.2亿吨,假如以每吨纸需砍伐4棵平均树龄的树木作原料的话,那么1年就有近13亿棵这样的大树从地球上消失。

历史上,森林曾覆盖了地球陆地面积的2/3,进入20世纪以后森林减少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假如照此发展下去,用不了多少年,全世界热带森林资源就可能被毁坏殆尽。

让我们呼吁: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双筷子……把更多的森林资源留给子孙后代!

一天,我在门前玩耍。忽然,我看见有一大群蚂蚁在搬骨头,我发现在骨头上的蚂蚁最多,骨头旁边有像“一”字形的黑色的细条,我仔细地看了一下,原来是蚂蚁在“排队”从洞中进出,它们非常有次序的排着“队”,我看到在来回的队伍当中,有一些搬了粮食回洞中的和一些才从洞中出来的互相用触角相碰,似乎在说些什么?碰了一会儿,就立刻走开。我忽然看见有一只没有触角的蚂蚁,它一路上没有和其它蚂蚁相碰触角,一路上又东撞西撞的。疑问就从这儿开始了!为什么没有触角的’蚂蚁就不能和同伴进行沟通,也认不得路了呢?

从这儿起,我便左思右想,但实在想不出来,便去问同学,但是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这是大自然的定律!”但是,我心里却暗暗发誓:我一定要破解这个谜底,我便去那个洞口放了一块奶糖,那些蚂蚁闻到了香味,就跑了出来,我捉了三四只放进瓶里,回到家,我把瓶子放在桌子上,把捉到的蚂蚁依次倒了出来,把其中一个的触角剪掉,只看那个蚂蚁东倒西歪,摔了下来,而那几只蚂蚁在“沟通”,而且走路走得很平衡。

从这次实验中,我发现:蚂蚁在日常生活中,走路、沟通、平衡度等都少不了触角。蚂蚁的触角用处可真大呀!

一天我把涂改液用完了,我就想到涂改液里面那个东西是什么?我就打开来看,呀!怎么有个铁块呀!难道这就是涂改液的奥秘,我想:怎么会是铁块?我一定要弄明白!

首先我去问科学老师,可科学老师给我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啊?你回去研究研究,可能是跟铁块接触有什么关系,回来告诉我。”这个迷我一定要搞清楚。放学了,我就回家问老爸。我说:“老爸,老爸,你知道涂改液里面是什么吗?”老爸说:“你是不是把涂改液打开了?”我兴奋地说:“是的,为什么是个铁块?”老爸说:“因为涂改液会凝固,所以才会放一个铁块,才能充分搅拌。”我有点不相信就自己做实验。我用一个瓶子在瓶子里面放入涂改液然后,再放入铁块,几天后我看了看瓶子发现果然有点凝固。我再摇了摇,果然真的充分搅拌了!这下我相信老爸说的是对的。知道了以后我告诉科学老师。

知道了涂改液的奥秘,我又多了一个科学知识,我非常地高兴,因为终于解了这个迷,涂改液的奥秘我知道了!

我具有一颗好奇的心,什么事物总能吸引我的眼球,总能牵动我那好奇心。

记得那是我上三年级时候的一个中午,我自己下楼玩儿,发现工人们正在搬运东西。看到工人们努力地搬运重重的石头:“嘿呦,嘿呦!”我也不由自主的也走了过去。恍惚间,听见一个工人说:“我们这样搬石头又累又慢,我们还是换种方法吧!”“好,那……怎么办?”“我们可以利用杠杆原理来搬起重物。”“嗯,我看行。”只见那个工人把一根木棍插到一块儿巨大的石头底下,几个工人齐心协力很轻松的就把那块儿大石头翘起来了,我觉得很神奇,连眼眨都不眨的盯着这些工人把一块儿块儿大石头搬起来。

回到家后,我立刻查阅了相关书籍,了解到: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哦,我明白了,原来我们的生活中玩儿的跷跷板,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呀!”。

当然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奥秘,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有很大发现。

今天我陪妈妈去超市,妈妈买了很多东西,回来的时候,里面的鸡蛋有几个已经碎了。我想再没有比鸡蛋更脆弱的东西了,我拿起一个,生气地看着它,捏了一下,它没有碎掉,于是我又多用了一点力,它还是没有碎,我开始慢慢加大自己的力气,到后来用尽全力狠狠地捏它,但它居然还是完好无损。我好奇怪,这么易碎的鸡蛋,为什么我这么用力捏它,但它却不破呢?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说,这个问题你自己去探讨吧。

于是我打开电脑寻求答案。很快,我就百度到了鸡蛋为什么用手捏不碎。原来,小小的鸡蛋,虽然壳很薄,但是它是椭圆形的,有无数个拱形,能承受很大的力,大于人的握力。当你捏它时,它会把你使出的力量均匀分布到整个鸡蛋表面,它的受力面积大,压强就小,所以捏不碎。而在平时,比如在鸡蛋的搬运过程中,妈妈磕鸡蛋的时候,只要用力一碰,它就很容易破碎,因为受力面积小,只在一处受力。

我又多明白了一件事情,原来只要你愿意做个有心人,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学问。

今天,我和小组 其他同学一起做了个科学课的浮沉实验。实验前我们准备了很多实验用品,一个大水盆,水,塑料泡沫,空牙膏管,小药瓶,橡皮泥,海绵,鸡蛋,曲别针,土,六根长铁钉和两根短铁钉。我们的实验是先往大水盆里装一些水,然后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浮沉并改变它们的浮沉。不过,我们要先猜测它们的浮沉。

我们认为能浮起的物体的物体有塑料泡沫,空牙膏管,小药瓶。会沉下去的物体有橡皮泥,海绵,鸡蛋,曲别针,土,铁钉。我们先把塑料泡沫放进水里,它就浮起来了,我们 把空牙膏管放进水里,它却沉下去了。这时,科学老师走进来了,往空牙膏管中 放入空气,于是它就浮起来了。我们又把橡皮泥放进水中,结果它沉下去了。科学老师让我们把橡皮泥做成船形,结果它真的浮起来了。我们又把小药瓶,海绵,鸡蛋,曲别针,铁钉分别放入水中,结果小药瓶和海绵浮起来了,鸡蛋,曲别针和铁钉沉下去了。然后,我们要改变它们的浮沉。我们先把铁钉插进塑料泡沫里,想让它沉下去,但是它浮起来了。我们往小药瓶里加了一些土,小药瓶沉下去了。我们又把曲别针绑在海绵上,想让它沉下去,但是它却浮起来了。不久,这个有趣的实验就结束了。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科学课是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的一门学科,是一门教会充满好奇心、求知欲极高的孩子怎样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影响孩子一生的学科。怎样才能做好科学教学活动呢?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黄汝君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用科学思维获取知识的过程。小学科学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探索中走近科学,感受科学,认知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通常只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科学教育变成科学知识的教育。

好奇心的保护与培养科学是讲究理性的,科学课程教学时需要关注学生理性态度的培养,但同时也要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保护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而非一刀切,揠苗助长。

和谐的班级氛围的营造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给学生以积极的肯定,允许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和验证,营造活跃的班级气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以及敢于向权威质疑的态度。

回归自然与生活教师对小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应该要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大自然是个活的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背景、实实在在的事物,刺激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

例如,在“液体和固体”这一单元,笔者回归生活,给学生讲了一个炒菜锅里油起火的小故事。笔者并不是马上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留给学生一段时间思考,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进行猜想。

当学生提出用水去浇油锅里的火等想法时,笔者并不急于否定,而是肯定其中一些好的想法,最后才解释:救火不一定都是用水的,油着火时不能用水,因为油轻水重,往锅里浇水油火就会迸出来,不但灭不了火,而且容易引起更大的火灾;火燃烧需要氧气,油锅着火后迅速把锅盖上,当锅中的氧气没了时,火也就灭了。

教师组织引导作用的发挥小学科学课程的很多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思路不清晰、研究无程序,教师埋怨教学时间不够用,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引领学生的办法不当。有些教师过分“放任”而不是“自主”,什么时候该进行指导,什么时候该放手,他们并不清楚。

虽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并不代表着“放羊”。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必要的帮助,介入过早或引导过多都会阻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指导或过晚的指导则可能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的状态,则会削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些教师则完全是“包办”。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模式难以转变,教学中还是以教师的说教为主,师生之间不能形成持续、深入的讨论,学生和学生之间也课程资源。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学生头脑中概念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反复揣摩思考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字、词、句上下工夫,才可能产生实效。用课件演示更多代替学生的阅读,忽视学生与课本的交流,会带来学生理解能力的降低。

对媒体的使用不能忽视学生的参与一书中说到,新课程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教学过程是师生沟通和交往的过程。新课堂的追求,并不是一种崭新的东西,而是原本就该有却被人忽视的东西,是在知识、技能、技巧、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

因此,要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教学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学生到底理解得如何,思维是否有条理性,口述表达是检验的方法。

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化抽象为具体,重新展现形象,并创设一个人人有话可说、有话敢说的气氛。学生的课堂练习可以通过投影展示给全班同学,及时暴露问题。教师在每一课件的适当位置给予学生思考与活动、讨论的时间,既让学生积极参与,又注意到学生的学习反应,克服因人机对话造成的情感淡薄的问题。

同时,如能让学生操作一下多媒体,学生一定有成就感,对数学兴趣培养很有帮助,真正做到耳到、眼到、手到、心到、口到。

多媒体的使用要适度多媒体的使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理性的东西提供直观的素材,最终抵达理性精神。而有的教师把多媒体作为活跃课堂气氛的工具,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误认为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通过实际例子创设问题情境,以致滥用多媒体。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成为打造有效课堂的有力助手,教师要与时俱进,合理利用,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浅谈小学科学教学黄汝君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用科学思维获取知识的过程。小学科学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探索中走近科学,感受科学,认知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

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通常只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科学教育变成科学知识的教育。好奇心的保护与培养科学是讲究理性的,科学课程教学时需要关注学生理性态度的培养,但同时也要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保护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而非一刀切,揠苗助长。和谐的班级氛围的营造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给学生以积极的肯定,允许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和验证,营造活跃的班级气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以及敢于向权威质疑的态度。

回归自然与生活教师对小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应该要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大自然是个活的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背景、实实在在的事物,刺激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例如,在“液体和固体”这一单元,笔者回归生活,给学生讲了一个炒菜锅里油起火的小故事。

笔者并不是马上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留给学生一段时间思考,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进行猜想。当学生提出用水去浇油锅里的.火等想法时,笔者并不急于否定,而是肯定其中一些好的想法,最后才解释:救火不一定都是用水的,油着火时不能用水,因为油轻水重,往锅里浇水油火就会迸出来,不但灭不了火,而且容易引起更大的火灾;火燃烧需要氧气,油锅着火后迅速把锅盖上,当锅中的氧气没了时,火也就灭了。

教师组织引导作用的发挥小学科学课程的很多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思路不清晰、研究无程序,教师埋怨教学时间不够用,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引领学生的办法不当。有些教师过分“放任”而不是“自主”,什么时候该进行指导,什么时候该放手,他们并不清楚。虽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并不代表着“放羊”。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必要的帮助,介入过早或引导过多都会阻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指导或过晚的指导则可能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的状态,则会削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还有些教师则完全是“包办”。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模式难以转变,教学中还是以教师的说教为主,师生之间不能形成持续、深入的讨论,学生和学生之间也课程资源。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学生头脑中概念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反复揣摩思考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字、词、句上下工夫,才可能产生实效。

用课件演示更多代替学生的阅读,忽视学生与课本的交流,会带来学生理解能力的降低。

对媒体的使用不能忽视学生的参与一书中说到,新课程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教学过程是师生沟通和交往的过程。新课堂的追求,并不是一种崭新的东西,而是原本就该有却被人忽视的东西,是在知识、技能、技巧、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

因此,要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教学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学生到底理解得如何,思维是否有条理性,口述表达是检验的方法。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化抽象为具体,重新展现形象,并创设一个人人有话可说、有话敢说的气氛。学生的课堂练习可以通过投影展示给全班同学,及时暴露问题。

教师在每一课件的适当位置给予学生思考与活动、讨论的时间,既让学生积极参与,又注意到学生的学习反应,克服因人机对话造成的情感淡薄的问题。同时,如能让学生操作一下多媒体,学生一定有成就感,对数学兴趣培养很有帮助,真正做到耳到、眼到、手到、心到、口到。

多媒体的使用要适度多媒体的使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理性的东西提供直观的素材,最终抵达理性精神。而有的教师把多媒体作为活跃课堂气氛的工具,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误认为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通过实际例子创设问题情境,以致滥用多媒体。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成为打造有效课堂的有力助手,教师要与时俱进。

一、创新科学课堂教学方法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一位教师上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电磁铁》是这样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同学们,我昨天买了一个海豚穿过环的玩具,你们想看吗?”然后,该教师打开电源,让学生看小海豚穿环的动作。

这时,就有学生好奇地问:“小海豚是如何刚好钻得进环里面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探究发现只有在通电的情况下,小环才会吸引着小海豚穿过去。

这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为什么在通电的情况下小海豚会穿过圆环?教师就能很轻松地引入“探究电磁铁的性质”的知识。

(二)调整教材内容顺序,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使用教材或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养蚕》这一单元时,可以根据农村的养蚕季节和养蚕所需时间来合理安排科学教学内容的相关顺序,如在养蚕季节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认识桑树,到养蚕户家观察蚕的各个生长阶段,从而让学生认识蚕的生活习性、特点,完成“养蚕”这一单元的学习。

(三)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式调整教学方法,确保能按照学生的具体需求来授课。

例如,同样是教学《水和空气》这一内容,在较为活跃的班级,我们可以组织辩论赛,让学生通过辩论“空气有没有重量”这一论题,并通过教师的点拨,用天秤、充气球等实验来证实等方法,最终得出“空气是有重量的”这一论点。

在较为沉闷的班级,我们就要用“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吗?”“有什么办法证明?”“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装空气?”“测量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可以用什么仪器进行?”等问题循循诱导,以达到教学目的。

(四)关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

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要想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关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时,教师鼓励学生用鼓、锣、小木棍、笛子和塑料尺等做实验。

实验时,要求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发声时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学生通过做实验和观察实验得出:“这些东西没有外力作用时它们不会发出声音,它们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但发出声音时会有振动”的结论,进而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二、充分利用本地教学资源

农村有着丰富的科学课程资源,如农田、草地、山林、池塘、河流都是学生学习科学的自然环境资源。

另外,农业新产品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改良,以及农业病虫害的防治等都可以为学生学习科学课提供丰富的人文资源。

因此,农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资源,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蜗牛》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把课堂移到田间地头,让学生在田里、小河边寻找蜗牛、田螺、福寿螺等软体动物。

等学生找得差不多时,就提出“这些软体动物的生活习性、身体特点、食物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以及教师的解答中了解这些动物,达到教学的目的。

最后,引导学生分辨和了解“哪些蜗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田螺和福寿螺有什么区别”“如何消灭对农作物有害的福寿螺”等,并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帮助家长科学种植农作物。

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用。

三、合理设置课外活动

科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程的开放性”,科学教学不应仅限于课堂内,还应该把其延伸到课外。

科学课不应该把课堂的`结束作为教学的结束,而应该把课堂的结尾作为连接课内外的纽带,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引导学生做好课外观察和探索的工作。

如“观察种子发芽”这一实验就可以安排学生观察自家的谷子、绿豆、大豆等常见种子的发芽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促进理解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总结

总之,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活用教学资源,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杜庭汇 单位:百色市凌云县伶站瑶族乡中心校

一、课外实践,科学课堂教学的延续

科学课堂教学中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性合作探究,在观察、实验等操作活动中验证猜想、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

但是,有些探究活动由于材料、时间、空间等限制,在课堂上无法组织,这就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实践探究。

例如,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我看到了什么》《校园的草木》《水生植物》时,由于空间地理位置的限制,我们无法将一些观察实验材料搬进教室,只能带领学生走到室外、走进自然,

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在校园里观察花草树木,组织学生捡树叶,和学生一起到校外的池塘边考察,寻找认识一些水生植物,并采集一些有代表性的水生植物,带进课堂仔细研究它们的结构、生长习性等。

再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动物》一单元时,许多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在课外进行,如组织学生课前到野外寻访小动物,捕捉蜗牛、蚂蚁、蚯蚓等小动物用于课堂中的观察、实验等研究活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我还将科学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在课后精心饲养这些小动物,细心观察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它们做朋友。

科学教学中有许多探究活动的开展需在课堂外进行,如植物的种植、小动物的饲养、月相的观察、水域的考察等等,这些都得依赖课外活动,因此,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延续。

二、课外实践,历练动手能力的基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外实践是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亲自接触、亲身体验,增加感性认识,做到知行统一。

课外实践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基地,学生在亲历实践活动中,动手操作,丰富体验。

在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天气》一单元时,我们开展了许多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锻炼动手实践能力。

为了保持学生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培养长期开展科学探究的意志力,笔者发给每个学习小组一支温度计和一张记录单,要求坚持测量记录一个月中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的气温,为了激励他们长期坚持,笔者让各个小组开展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够一次不落地坚持到最后。

孩子们在比拼中全部坚持下来,既锻炼了他们测量温度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坚持不懈投身科学研究的精神。

在《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的测量》教学时,笔者还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动手制作风向标和雨量器,并引导鼓励他们利用自制的仪器开展实践活动,用风向标测风向和风速,用雨量器测记录降水量。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使双手更加灵巧,在测量实践过程中使眼睛更敏锐,让大脑更灵活,让精神更愉悦。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动手能力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提高科学创新能力的基石。

让我们致力于课外实践,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外实践中历练动手能力。

三、课外实践,蕴育创新精神的沃土

课外实践活动的多样性给学生锻炼能力、发展个性提供更多的机遇,也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催生创新意识,在动中求思,思中求新,在动手操作中蕴育创新精神。

譬如,在教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时,笔者将一些探究活动移到课外开展,如种子发芽的过程较长,需要学生在课外长时间实验观察种子发芽全过程;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条件以及绿豆芽生长条件都需要较长时间。

在长期课外实践中,学生除了在知识上有所收获,也会激发创新的灵感,孕育创新意识。

为了研究蚯蚓的生活条件,使学生懂得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我让学生在透明的玻璃器皿中饲养蚯蚓,课外坚持观察、比较,在实践过程中,有一个学生在挖蚯蚓时,不小心将一条蚯蚓挖断了,一分为二,他把这两条断蚯蚓放入容器中饲养,一段时间后发现两条断蚯蚓都成活了,而且长出了新的头或尾。

受到启发,他又继续深入研究还有哪些动物也具有这种本领,并将研究发现写成科技小论文。

还有一个学生在饲养蚯蚓过程中发现土壤中突然长出了一些菜籽粒大小的乳白色的东西,他通过咨询家长,网上查找资料,知道原来是自己饲养的蚯蚓产卵了,他开心极了,坚持观察研究,两个多星期后孵出了小蚯蚓,他把饲养盒带到班上,并将实践成果和大家分享,并表示将继续饲养观察,争取更多收获。

四、总结

科学的海洋是浩瀚无限的,科学素养的培养道路是漫长的,让我们课内外结合,开辟课外实践这片新的领域,使之成为科学教学的第二课堂,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添砖加瓦。

作者:范秋香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一、我校小学科学教学现状

经过调查了解,我校小学科学教学实际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科学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我校小学专职固定的科学教师很少(16个科学教学班只有2个科学教学班是专职固定的科学教师),大多数教学班没有,科学教师所学专业“理、化、生”或相近科学出身的很少。由于农村小学教师缺乏,校园基本上是把科学课作为“副课”、“搭秤课“来进行教学安排。因此,科学课常存在着挤课、占课现象,甚至有极少数学生一学期连《科学》书都没见着,谈何科学课的教学。

(二)师资力量薄弱。

受应试教育思想和兼职教师影响,科学课得不到教育主管部门、校园、教师应有的重视。多数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是兼职,几乎没有专业背景,这样的非学科专业背景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质量。

(三)教育经费缺乏,教学资源跟不上、教学配套设施缺乏。

没有经费投人,无科学实验室、教育设施奇缺难以适应和进行现代的科学教学。这让搞科学教学的教师感到十分困难,导致学生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落实的难度大。校园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过实验室。要上科学课就干脆带学生读课本,这样很多的科学教学就转成了一种“走过场”。

二、我校小学科学教学实际现状的策略

(一)完善保障制度、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我校科学教学条件

转变观念,提升科学课的学科地位。一门课程的学科地位,取决于它的学科性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科性质在新课标中有明确的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以促进未来国民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加强我国在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加强科学课程改革,首先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上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到小校园长及科任教师,务必充分认识加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科学教育提高到关系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不再把科学课当成副科,从而确保科学课的学科地位。

(二)壮大科学教师的队伍,增强科学教师的师资力量

小学科学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深的自然科学知识,而目前教师中有科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不多,科学课教师主要任其他学科的兼职教师组成。兼职教师大多属于“科学”领域的“新手”,没经过学科训练,知识水平上不能到达教学的需要,所以很大部分教师亟待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

1.实施科学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给语文、数学的主科教师在培训上带给了良好的平台,而给科学教师带来的却是“不平等”待遇。以致科学课没人愿上,没人会上。针对目前我校现任科学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学历不高和专业局限的状况,务必加强我校科学教师的师资培训。要把转变教师观念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转转成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2.提升我校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势在必行。

科学课本应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但是很多小学生表示科学课没意思,学完也没什么印象。这与校园科学课教育资源有限、很多资料无法开展,但我认为影响最大的是科学教师科学素养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小校园长也要重视本校的科学教育教学。这是提升我校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前提条件。在这些前提条件下,镇、县要常组织一些科学教师培训,努力转变科学教师的思想观念。镇、县教育行政部门每学期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目的在于透过竞赛激发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比如进行青年教师科学课堂教学比武、案例设计比赛、现场说课比赛、教师操作技能竞赛、科学教师基础知识竞赛、论文评比等活动,给我校科学教师带给很多的机会展示自己,不断地提高科学教师自身的素养。

三、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我校小学科学教学的实际现状,要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是基础,提升小学科学教师素养、教学潜力是关键,结合当地实际挖掘地方资源丰富科学课教学资料,这能着实提高我校的科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