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用水测量时间》教学反思
- 文档
- 2024-08-25
- 104热度
- 0评论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科学《用水测量时间》教学反思,本文共12篇,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在前两课,学生感受了时间存在及流逝,了解了一些时钟发明之前的计时方法,并制作了太阳钟,发现了太阳钟的弊端。这课也是《做一个水钟的》的前期准备,旨在激发兴趣,奠定理论基础。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怎样用流水来制作成计时工具,了解各种水钟的制作原理。难点是:理解水钟的制作原理,也就是水流大小、水位高低对流速的影响。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泄水型”水钟,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
其次,认识实验器材,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以及注意事项
再次,我让学生三次测量从二百毫升水流出一百毫升水需要多长时间,通过收集整理数据,学生发现:同一个小组用相同的材料做同样的实验,所测的结构有差异!“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认为:”可能是同学间的配合不够默契;也可能是实验中有水珠溅落;或者是因为量筒壁上有水珠残留。“通过这样的思考,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实验中更严谨细致。”这里有了三个数值,取哪一个好呢?”学生商议后决定取平均值。这样一来,三次重复实验就显得很有意义,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数据是建立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是可以反复验证的。
由于材料的巧妙设计,学生还会发现,同样从二百毫升水里流出一百毫升水,各小组所用时间差别很大!“这也是误差?”学生认为 这可能是各组瓶盖上的孔眼大小不同造成的。
至此,我让学生根据第一次实验猜测:“各组还用自己原来的瓶子,流出五十毫升、二百毫升水流完,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有些孩子脱口而出,认为所用时间是流一百毫升水用时的一半、两倍。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流完五十毫升水所用的时间少于流完一百毫升水用时的一半,流完二百毫升水所用的时间大大超过流完一百毫升水用时的两倍。“为什么这样?”同学们认为:起初瓶中水多,水位高,流得快,后来随着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流速就慢了。体会水位高低对流速的影响。那你有什么办法可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学生讨论解决办法,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吗?课件展示“受水型”水钟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在赞叹古人智慧的同时也获得自我肯定,享受到学习带来的愉悦。
现在,你也能设计制作一个水钟吗?如果我们的水钟每分钟刚好滴60滴水,那该多带劲!想一想,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以此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给他们提供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使课堂向课外延伸成为可能,也为下一课制作水钟积累经验。
这节课,整个教学活动分为“整体感知――难点突破――分析理解――拓展延伸”四步,学生的认知是呈阶梯状上升、层层推进的。
在教学中,我尽力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问题衔接、材料的控制保持学生的新异刺激,使每个孩子主动参与探究;通过小组合作,使每个孩子都有事做,提高了他们科学实验的技能;在提问时不急于指名作答,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思考,有机会经历分析、推想、解释等过程,提高了他们的心智技能。活动中孩子们能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愿意表述也乐意倾听,体验到学习合作的愉快,也感受到协作的重要、时间的珍贵。真正把科学探究的三维目标落到了实处。
纵观全课,还有些许遗憾:学生探究的自主性依然体现不够,这是因为四十分钟完成这么多活动,无法让学生展开。我想:是否可以对教材的处理更大胆些,把制作水钟的两课时这样划分:第一课时专门探究影响流速的因素;第二课时再观察制作水钟。可以直接询问孩子们:“如果我在一个瓶子里装300毫升水,然后在瓶子上戳个孔,让其中流出一百毫升水,会用多长时间呢?”有些孩子或许会猜具体数值,有些孩子则会嚷起来:“那可不一定!得看您戳多大的孔!”“得看您的孔戳在哪?”“得看您的瓶子怎么放?”“得看您的瓶子有多粗”等等,“啊,蛮复杂的呢,说说看,你们认为影响水流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就此引导学生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整理,然后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组织实验。第二课时先观察水钟,回顾前一课所学内容奠定理论基础,然后设计制作,或许也会很轻松。
这是时间的测量单元的第三课。从教材编排看,本单元体现了人类测量时间从粗略到精准的过程,本课和下一课《我的水钟》处在用太阳光影测量时间和用钟摆计时之间,是人类计时发展史的认识的重要环节。本课和下一课共同构成这一环节,本课认识水钟计时的原理,下一课利用这个原理创造(设计、制作)一个水钟。
本课教材陈引言外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古代的水钟”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观察认识古代的水钟,以看图的方式认识;第二个活动对古人用水钟计时的原因的推测,由此引出下一个环节。第二部分“滴漏实验”有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通过反复滴漏一定量的水认识“在一定条件下滴漏一定量的水用的时间是相同的”;第二个活动推测并验证用同样的装置(和第一个活动一样)滴漏一定量的水(10ml、50ml)需要的时间,进一步认识第一个活动获得的认知;第三个活动推测推测、观察滴漏完全部300ml的水需要的时间。由第三个活动学生可以发现滴漏万的时间和我们的推测时间案有差异,并且,学生也会发现滴漏中的一些现象:水位高,滴得快;水位低,滴得慢。由此,可以使学生产生新的问题:怎样控制滴漏的速度一样?这是教科书中“水钟制作必须解决什么问题”的答案,既可以作为遗留问题是学生思考、解答,以促使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也可以让学生再次仔细观察古代水钟研究古人解决的办法,以产生对古人智慧的崇敬之情,我们做后一种处理,因为学生有强烈的了解古人解决方法的愿望。
学生情况预计:
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对水流和滴水有一定的认识,可能会有部分学生知道水位高低会影响水流的速度或滴水的速度;滴漏孔大速度快,孔小速度慢。
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如仔细观察的能力,根据现象作出一定解释或推测的能力,试验的能力等,学生也具备测量水量的基本技能;这些将有助于学生认识用水计时的原理。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这节课是典型的学生产生问题,然后经由实验观察现象解决问题的过程。先由学生观察图片-古代的水钟,产生水钟用什么原理计时这一问题,然后由学生观察滴漏现象,认识水钟滴漏计时的原理。重点放在滴漏实验观察上。在滴漏实验观察中,可能会出现滴漏速度不一的情况,要求学生注意装置的一致性。学生在座300ml的实验中,会有疑问产生,这也是一个难点,通过学生讨论来突破这一难点。
本课试教中,主要有两点教学体会:
1、第一,该如何解决“水的等时性”。
首先,测量流完100毫升水的时间会因为孔的大小而造成各小组的不同数据。在我原先的设计中,只考虑到只要让学生发现水位的高低而造成先快后慢的现象,然后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可以了,因为古人也就是如此的。所以我就故意把各小组的漏杯的孔做成了大小不一,想解决“可以控制孔的大小来控制水的流速”,想通过不同的数据来进行推测,让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都有自己的推测理由,而不受别的小组的干挠。而恰在此处,我忽略了作为水的“等时性”,忽略了让学生形成的一个科学概念:因为水具有等时性,才可利用水来测量时间。所以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让漏杯的孔尽量大小一致,但还是会有误差,所以让学生测量2次,通过2次测量的比较感受水的等时性
2、本课在活动设计中,对教材的活动做以下改进,根据100毫升的水推测和验证10毫升、50毫升的水所需时间,从而发现水位的高低引起流速的不一样。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我们测量点改为20毫升、40毫升、60毫升,使数据更加直观,便于学生推测、计算和分析。在活动中,学生展开思维,并用实验验证,水不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滴。而古人克服了这些困难,发明了水钟。
本课教材除引言外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古代的水钟”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观察认识古代的水钟,以看图的方式认识;第二个活动对古人用水钟计时的原因的推测,由此引出下一个环节。第二部分“滴漏实验”有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通过反复滴漏一定量的水认识“在一定条件下滴漏一定量的水用的时间是相同的”;第二个活动推测并验证用同样的装置(和第一个活动一样)滴漏一定量的水(10ml、50ml)需要的时间,进一步认识第一个活动获得的认知;第三个活动推测推测、观察滴漏完全部300ml的水需要的时间。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经过了几次试教,对教案进行了多次大的修改。最后的结果还算比较顺利。
上完这一课以后,我觉得教材的编排还是有欠考虑的地方。首先,在一个容器里装100毫升水,要全部流完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流到还剩下一点的时候就不会往下流了。其次,让学生根据流完100毫升水的时间来推测流出10毫升、20毫升水的时间有难度。流出10毫升水的时间比较短,学生测量起来也有难度。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对教材做了一些改进。把书上的几个实验进行了整合。我的改进方法是:分别测量积聚20毫升、40毫升和60毫升水的时间。得到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积聚同样多的水所用时间基本相等的概念。再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水流的速度会受到水位高低的影响,水位高,流速快,水位低,流速慢。认识到这一点以后,再让学生思考,既然水流的速度不是匀速的,那古人又怎么能用水来测量时间呢?从而引出对古代水钟结构的分析。有了前面的探究,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原来古人是想办法让水位保持在一定高度来保持水流速度的。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给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探究。在实验前,我先给孩子们介绍了一下实验器材,然后让他们讨论怎样做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实验任务。孩子们说了很多,特别提到了这个实验必须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才能完成。这样,,让他们自己分工,每个孩子都明确了任务,有的计时、有的操作、有的观察……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了。避免了以往实验中一人动手其他人无事可做的现象。
但是由于我上课时有些紧张,所以对学生的发言反馈不是很到位。当孩子们没有得到我预期的答案时,我心里有些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去引导,我想,这跟平时的积累有关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朝这方面去努力。
《用水测量时间》一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时。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记录10毫升、50毫升和100毫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作计时工具,流水与时间的关系等。
课前,我自己先做了实验,用一个一次性塑料杯子,在杯底打一个小洞,倒入100毫升的水,用一个量筒接住,当量筒里的水达到10毫升时,我记录一下时间,当量筒里的水达到50毫升时,我又记录一下时间,最后当量筒里的水达到100毫升时,可是杯子里的水漏不下来了,我没办法,等不到100毫升,只能在接近100毫升时,记录时间。我认为,这样测出来的时间误差比较大,我估计当学生做这个实验时也要碰到这个问题。
果然,不出我的所料,课堂上每个组在做这个实验时都碰到了同样的问题,杯子中最后几滴水漏不下来,因此,在得到流完100毫升水所需的时间,组与组之间误差相当大,有的组用了150秒左右,有的组用了200多秒。我问学生:“为什么测10毫升、50毫升水的用时组与组之间的误差不大而测100毫升水的用时组与组之间的误差大?”有学生说:“刚开始实验时杯子中的水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压力,滴水的速度比较快而且均匀,到了实验结束时,杯子中水的高度低压力小,滴水的速度比较慢。”我表扬了这位学生分析的原因。我让学生们想一想,有没有保持杯子中水的高度不变的办法?能不能发现更好的办法解决误差问题?学生们又开始实验了,在实验中学生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有的组里采用分工合作的办法,具体做法:一位学生负责在杯子中加水,让杯子中的水始终处在同一高度,一位学生负责观察量筒里的水达到10毫升、50毫升、100毫升时给另一位负责记时的学生提醒及时记录。有的组让100毫升的水滴到滴不下为止,把杯子中剩下的水测量一下,大约有6毫升的水滴不下来,接着在杯子中加入106毫升的水重新再做一次实验,这样当杯子中的水滴不下来时,滴完的水正好是100毫升。
学生们在实验中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能改进实验,我认为:这是这堂课中学生们最大的收获,也是老师期待的结果。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反思
乍一看挺简单的一堂课,上过之后才知道,其中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次公开课我共试教了4次,其中3次都是不成功的。其余两次都对实验环节进行了较大的改变。
第一次试教时,因为我的实验材料准备时的.失误,导致最后得出的实验结果错误。一开始,我选择用图钉刺穿瓶盖的方式去打孔。实验过程中,因为学生要不断地用手指将小孔堵住,结果导致孔隙大小的变化,实验结果不一致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了很多方法,最终选择了一种比较恰当的方式:将大头针用火烧红后刺入瓶盖,因为瓶盖是塑料做的,高温后熔出一个洞来,这个洞的大小在冷却后不会随着手指的按压而改变,这样才能用来完成这个实验,确保材料的一致性。
在水量的选择上,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一开始,我参考书本上的做法,选用300毫升的水来做实验,结果发现由于孔太大,时间太短,导致实验中误差比较大。在多次试验后,我发现用120毫升的水测量90或者100毫升时,时间是3到4分钟,正好不会太长耽误课堂教学,又可以减少实验的误差。
选好了实验材料之后,按照课本上的流程,我开始了第三次试教,这次试教的最大问题是课堂时间不够,先测量90毫升的水,说明水钟可以用来计时,然后再推测30、60毫升的水需要的时间,最后再验证,课堂环节比较复杂,两次实验所需要的时间比较多。而整理材料、汇报等环节浪费的时间太多。
最后,在听取了邬老师的意见后,我选择将两次实验合起来做,课堂中做一个长时探究实验,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能让学生有实验的专注性。
一堂好的科学课是不断地在失败中改进的,感谢这次的上课机会让我得到了很大的成长。在科学教学的道路上,我将更加努力地去研究如何上好一堂科学课,让自己不断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一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
过程与方法
了解古代水钟的记时原理;
利用剪刀、塑料等简单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水钟;
经历思考—制作—检验—讨论—改进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
体会到科学研究中分工、合作、和谐地开展探究活动是重要的;
体会到科学制作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
【教学重点】
水钟记时的原理及设计制作水钟
【教学难点】
控制滴水速度
【教学准备】
每一小组一个塑料瓶、一个钟表、一支水笔和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是说什么呢?……对呀,时间犹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绝不让一点一滴的时间浪费。今天的我们可以用手表、钟、手机甚至电脑等科技产品准确的记时,可在古代他们根本没有这些东西,他们是如何知道时间的?(太阳、蜡烛…….)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另外一种记时方法,用水测量时间。(板书:用水测量时间)
(二)正题
讨论:(书本p54)我们知道古代的水钟有两种:受水型水钟和泄水型水钟。这些水钟是怎样报时的?(受水型: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容器,容器内的水面随流水的流入而升高,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泄水型: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我们知道了水钟的记时原理,现在我们也来制作一个能记时5分钟的水钟,你们可以作成受水型的也可以是泄水型的。不过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解决什么问题?大家先思考一下。(请几位同学说一说)
可能情况:打孔的大小、盛水量、标的刻度、记时、容器的形状……
在制作时我们要打孔,要标上刻度,在剪塑料瓶时要注意你需要多少……
孔太大太小都不行,那样不容易测量时间,所以在制作时要注意孔的大小;
…….
制作:现在大家把材料拿出来,开始制作。在制作是老师建议各小组内应进行一下分工明确谁做计时?谁画刻度?谁量刻度……还有注意安全,特别是使用剪刀和钻孔时要非常小心。
(20分钟后)现在大家把手上的东西都放下,没做完的小组也放下等会儿有时间让你们做。现在请几位小组的代表来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做的?
1、我们组做的是一个泄水型水钟,用矿泉水瓶做的水钟,先用剪子把上面三角部分断开,在盖子上扎一个小孔,然后倒扣过来,先计一分钟水钟的刻度,用刻度尺量出,再画一个刻度,再依次类推,可以推算几分钟的水钟。
2、我们组做的是受水型水钟,前面和他们小组一样,不一样的是在上面放一个吸管…
现在老师来检验以下你们的成果,用做好的水钟与钟表对照,你们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大家注意了,我们共同看表,一分钟内滴到你们组画的刻度的位置,你们组就举起手,同意吗?
讨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的'组做完了,有的组没做完,做完的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现在请没成功的小组来说一说影响他们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是什么?如: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漏速度的控制、刻度划分的准确度等。
思考:怎样改进我们的水钟?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影响水钟计时不准确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感想?
1、我觉得制作水钟很有意思,能测时间。
2、我觉得孔大流的快,孔小流的慢,流量多的快,流量少的慢。
……
延伸:
回家以后用成功的做法做一个测10分钟的水钟和你的家人共同享受做水钟的过程及乐趣,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
板书设计:
用水测量时间
受水型水钟
古代的水钟
泄水型水钟
五年级科学《用水测量时间》评课稿
陈老师的这堂课闪光点较多,我认为较为突出的是以下两点:
一、把握理念,重教材处理。
陈老师的《用水测量时间》一课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处理,由谈话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流水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等时性,然后展开探究活动一:让学生经历三次积聚1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从三个数据的分析中深刻认识到流水确实具有等时性,感受到用流水确实可以测量时间!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探究活动二:连续测量积聚50、100、150毫升水各需要多少时间?从而认识到流水的速度会随水位高低不同而发生变化,要准确计时,必须保持水位高低始终一致。最后组织学生欣赏古人设计的水钟,感受古人的智慧的同时,激发学生去思考解决水流速度不恒定的难题,并用所学的知识去设计制作一个每分钟滴60滴水的钟(课外作业)。整节课的处理紧紧围绕学生来展开,从问题的发现——问题的展开——结论的.得出,一气呵成。
二、关注探究,重思维发展。
这节课,陈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整节课以学生亲历的两个探究活动为核心展开,特别是第一个探究活动,老师还让学生连续测量了三次,虽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但为第二个探究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第二个探究活动中,老师问:“测量积聚50、100、150毫升水各需要多少时间?”怎样做?并给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个问题的讨论就蕴涵着一定的思维价值,既可以分步测,也可以一次性测完。然后再让学生在刚才实验的基础上对这个实验的结果进行预测。这里的一个讨论,一个预测,起到的作用远不止是过渡和方法的指导,它对学生思维的迁移和深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最后在活动结束后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陈老师非常注重结合数据对学生思维深度的挖掘。老师不仅引导学生纵向分析数据,发现了积聚第一个50毫升水花的时间最少,第二个50毫升所花的时间明显增多,第三个50毫升更加的多,得到了水位高低与水流速度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横向分析数据,再次验证了前面的探究结论:水位相同条件下,水流的等时性。充分利用实验数据,发展学生思维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重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选择工具,进行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活动准备要充分。为了预防活动课学生只是单纯活动,而没有反思。我先让学生把需要测量的物体记录在练习本上,不至于测量后完了记录数据。
活动前要明确活动要求。采取4人小组活动的形式,组长对组员进行分工合作,比一比哪个小组长组织得最好。
测量中学生的卷尺不够长该怎么办?有的学生把好几个尺子接在一起,有的学生用铅笔放在地上做记号,但不知道只要把每段长加起来就可以了。说明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还是没有理解。所以对低年级学生,活动前要具体指导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要一步一步师范,或请会的小朋友来师范,才能保证活动中的高效。
《测量力的大小》是在学生经历了重力、拉力、弹力、反冲力等多种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活动中,逐步建立了物体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运动的概念。并从中体会了力是有大有小的,同时引出力是可测的,让学生知道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学习这课也是为后面的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奠定基础。
本课是一节内容非常简单却非常实用的课,目标非常明确:认识重力的大小可以测量,认识测量重力的工具——测力计,使用测力计,最后是制作测力计。科学课的内容往往与日常生活习惯不同,比如本课测量重力的大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说物体的重量,然后说是多少克、多少千克,重量其实就是重力的大小,但这节课中我们不说重量,而只说重力,因此认识和熟悉一个新的单位——牛顿,因为陌生并且与生活习惯不同,所以让学生接受起来要有一个过程。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实验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弹簧“受力大,伸长长”。同时引入弹簧测力计,通过物体重量以及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使学生明白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在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组成时,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N”,引出力的单位“牛顿”。并且了解了牛顿与克力的关系。
本节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丰富,课前准备活动看似随意,实际上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初步了解了弹簧的特性“受力大伸长长”,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松了学生的心情。观察测力计的组成是教学过程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序的观察习惯,同时知道测力计各部分的作用以及操作使用的注意事项,也巧妙地让学生明白力的单位。在学生跃跃欲试的时候,给学生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受挫,使学生明白在科学研究中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细致地了解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以后,才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心中建立细致观察、细致实验的印象。经过前面的酝酿,后面的操作实验水到渠成。在分组实验中,学生合理分工,顺利地完成了实验。
课后,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课堂
整节课从设计到课堂组织,我较多地考虑了如何落实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概念,整节的设计,也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是以自己心中的预设为主线的,没有能够做到放开来让学生探究。
今天我上了《电流的测量》一课,课堂上与学生配合得很好,发言讨论时气氛热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也得到了体现,是一堂比较成功的科学探究课。下面是我个人对这节课反思。
一、深挖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我做到认真研究教材,查找与《电流的测量》一课相关的教学资料,确定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我也从中感受到以后每次备课都要把握好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找准教学的方向。
二、将抽象知识生活化,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理念 电流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虽然生活中常用到,但学生并不了解,所以我们定位于要把这节课的内容拉近学生的生活。本节课中教师首先展示灯泡在一节电池做电源和两节电池做电源的电路,注重培养学生用科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灯泡的亮度,从而分析灯泡的亮度不同的原因是通过灯泡的电流的强弱不同造成的。由此引出电流的强弱这一物理意义。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电流表的使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本节课采取学生自学,老师通过投影作对比实验来辅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通过错误的使用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高他们对知识的严谨的态度。在突破重难点时设计了不同节数电池做电源的实验测量电流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灯泡亮时有电流通过,且灯泡越亮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让学生从测量的数据上真正的接受电流真的有大小之分这一事实,从而激发同学的探究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这个试验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踊跃性,实验的专注性来看,学生的兴趣始终在课堂上,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中,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得以发展,潜能得到充分挖掘,知识掌握更为牢固,让孩子真正动了起来,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说一下这节课缺憾的地方,在探究完电流表的使用后,连接好正确的电路后忘了请学生板演实物图的连接和电路图的画法,应该从这个角度在加深一下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克服以上反思中的不足,多学习课改理念、大胆创新、灵活的运用教材、多发现利用自己周围的科学课程资源,让其能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以积极地投入到科学课教学之中。
《用水丈量时间》一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时。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让同学亲身经历记录10毫升、50毫升和100毫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作计时工具,流水与时间的关系等。
课前,我自身先做了实验,用一个一次性塑料杯子,在杯底打一个小洞,倒入100毫升的水,用一个量筒接住,当量筒里的水达到10毫升时,我记录一下时间,当量筒里的水达到50毫升时,我又记录一下时间,最后当量筒里的水达到100毫升时,可是杯子里的水漏不下来了,我没方法,等不到100毫升,只能在接近100毫升时,记录时间。我认为,这样测出来的时间误差比较大,我估计当同学做这个实验时也要碰到这个问题。
果然,不出我的所料,课堂上每个组在做这个实验时都碰到了同样的问题,杯子中最后几滴水漏不下来,因此,在得到流完100毫升水所需的时间,组与组之间误差相当大,有的组用了150秒左右,有的组用了200多秒。我问同学:“为什么测10毫升、50毫升水的用时组与组之间的`误差不大而测100毫升水的用时组与组之间的误差大?”有同学说:“刚开始实验时杯子中的水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压力,滴水的速度比较快而且均匀,到了实验结束时,杯子中水的高度低压力小,滴水的速度比较慢。”我褒扬了这位同学分析的原因。我让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坚持杯子中水的高度不变的方法?能不能发现更好的方法解决误差问题?同学们又开始实验了,在实验中同学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有的组里采用分工合作的方法,具体做法:一位同学负责在杯子中加水,让杯子中的水始终处在同一高度,一位同学负责观察量筒里的水达到10毫升、50毫升、100毫升时给另一位负责记时的同学提醒和时记录。有的组让100毫升的水滴到滴不下为止,把杯子中剩下的水丈量一下,大约有6毫升的水滴不下来,接着在杯子中加入106毫升的水重新再做一次实验,这样当杯子中的水滴不下来时,滴完的水正好是100毫升。
同学们在实验中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改进实验,我认为:这是这堂课中同学们最大的收获,也是老师期待的结果。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反思刘民宏长度时间测量教学反思
本节课表面上看没有多少东西,实际上内容较多,分两个课时应该是可以的。本节课涉及到三个活动,有两个重点:一是长度单位换算;二是刻度尺的使用。单位换算是容易被忽略的.,其实要想讲透,学生也真正弄明白很不容易。另外它是进行复合单位换算的基础,也是今后一系列单位换算的基础。基于此考虑,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讲了长度单位的换算。过程是循序渐进,首先从单位台阶入手,要求用科学计数法逐步找到其中规律,然后过度到稍微复杂些的换算。方法是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即意义并用乘法写下来,指出单位换算的原则是等量代换,用特殊记号如颜色的区别让学生慢慢理解其换算过程。接着马上练习,并请学生板书,当场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从课后作业看,个别学生依然存在些问题,如单位漏写、错写等。另外,在时间单位的换算上,只要略提一下即可,但是“一秒等于多少小时”这样的问题还是会给学生带来些麻烦。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