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文档
- 2024-10-10
- 106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本文共14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的总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已经上过一年的科技活动课,学科认识初步形成,也有了一定的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首位,还要注重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五、教学措施
1、把科技活动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技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技活动学习。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分水岭,是由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桥梁。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因此,四年级在个人一生的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中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作为小学语文的常规教学,但是,低、中、高不同的年段,处理识字、写字的方法要有所区别。
2、会使用字典、词典(查字典、词典的方法: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学会用毛笔临贴,继续练习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初步养成认真临摹的习惯。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默读,养成好的默读习惯,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5、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重点词句,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内容;读课文时能注意到文章的题目;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和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程度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了解主要内容。
6、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学会完整地讲述一件事,条理比较清楚,语句比较连贯。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诵读优秀诗文,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8、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9、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改习作中有错误的句段。尝试写读后感、读书笔记。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10、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初步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运用,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1、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有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初步培养民族自豪感;初步培养勤奋学习、乐于助人、谦虚谨慎、敢于拼搏的精神;初步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教材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其中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四、具体措施
1、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
2、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并落实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地记诵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积极地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虽少,但有两个学生极其懒惰,作业总是完不成,成绩极差,尤其是其中一个学生做作业速度极其慢,做出来的作业错误率极高,真是令人头疼,得想个办法挽救一下。其他同学学习上还比较积极,作业能自觉完成,背诵之类能积极向老师来背好。有一个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上课发言算他踊跃,课堂上总能看到他高高举起的小手。班级人数虽少,但不管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思想上,我总想让他们一个都不能少,能积极向上,全面发展,茁壮成长。
二、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是应接高段知识。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四、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31个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很浓,上课时大都能认真听讲,平时能勤于朗读背诵,多阅读课外书,知道要认真写好字等等。但学生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作业不完成,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特别是部分学生的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从整体来说,学生有了习作的兴趣,但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个别文章空洞无味。而后进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二年级。
二、本学期的教学目的。
(一)品德教育。
1、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2、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3、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培养认真写钢笔字的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
3、识字写字。
(1)能准确认读366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20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解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书信。
三、教学进度表
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新课程促进课程改革,全面改尽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技能,优化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使语文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同的人在语文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基本教育理念,使学生学会语文、会学语文。培育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所需人才。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一次语文活动、《走进大自然》这首诗歌,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大自然的美景,激发了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我家的大花园》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自然美景,这里既有色彩斑斓的植物,又有自由快乐的动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爱,表现了儿童的一种天真烂漫心理。《故乡的风景》通过记叙小曦陪双目失明的爷爷回故乡,小曦善意隐瞒故乡景色这件事,写出了小曦美好的生动画面。口语交际则是通过阅读一组材料进行口语交流,增强环保意识。习作则是由“花产生联想”,让学生在感受美景的同时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二单元: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一篇习作,一次语文活动。
三篇课文体裁多样。既有古诗,又有成语故事,还有神话故事,学生乐于阅读。
其中《古诗两首》和《成语故事二则》是精读课文。《古诗两首》中的《山行》描写了深秋山间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赞颂;而《枫桥夜泊》同样是描写秋天的景色,写出了作者旅途的孤独、寂寞,突出了一个“愁”字。《成语故事二则》中的故事精炼、寓意深远。其中“邯郸学步”比喻生硬地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原有的长处也丢掉;而“望洋兴叹”则指看到别人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现在比喻做事条件不够,无从着手,而感到无可奈何。
略读课文《女娲补天》是一个神话故事,介绍了慈爱的女娲补天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女娲博大的胸怀、仁慈的心灵,以及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品质。本单元的习作是《今天我下厨》,要求以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语文活动2”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以前的积累,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解决知识的运用问题,从而全面提高语文技能。它包括“万花筒”、“百宝箱”和“大舞台”三大板块。
第三单元: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活动。
《巨人》一课用诗的形式告诉我们要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做一个改变生活,改造世界的巨人;《人类的“老师”》一课通过介绍自然界的某些动物在人类发明过程中的启迪作用,说明很多动物可以当人类的“老师”,告诉我们要养成仔细观察生活,深入思考问题,勇于探索发现的习惯;《短文两篇》向我们介绍了小马和小毛虫的成长过程,让我们在感受自然界多姿多彩的同时,激发观察生活,探索自然的兴趣;《“环”字遇险记》这篇略读课文,用童话的手笔介绍了“环”字遇险的经历,告诉我们要热爱汉字,感受汉字的结构特点,同时养成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口语交际”围绕“发明”这个话题进行口语训练,“习作”则是以“我最喜欢的汉字”为题展开训练。
第四单元: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活动。
《高傲的女孩》通过记叙“我”的一次曲折却富有戏剧性的交友经历,培养了作者自信,与人交友,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那只松鼠》通过记叙发现、抓住、放归松鼠的经过,表现了松鼠的灵巧可爱以及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同情。《童诗两首》让我们懂得生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珍惜、善待每一个生命。感受童诗的童趣,同时激发对未来充满希望,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感情。而《我的房间》则让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随作者一起到了神奇而理想的境界,从中体会到童趣的纯真与烂漫。“口语交际”让我们在交流过程中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习作则两次放飞想象的翅膀,让我们徜徉在想象的海洋里,感受想象的魅力。
第五单元: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活动。
《站起来》讲述了一个男孩面对强大的对手时,在失败面前一次又一次站起来。他的勇气和毅力感动了所有的人。《短文两篇》分别给我们讲了两个故事。妇女护士在专家面前,毫不示弱地坚持说还有一块纱布没取出,最后成功地通过专家的考核。小泽征尔在众多评委面前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最后夺魁。《母鸡》一文中,老舍先生给我们讲述了一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灰姑娘》是一篇童话故事,美丽的`故事情节(灰姑娘变成王后)深深吸引着我们。“口语交际”围绕“挑战困难”这个话题进行口语训练。语文活动包括“万花筒”、“百宝箱”和“大舞台”。
第六单元:单元包括三篇课文,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活动。《田园诗情》带我们领略了荷兰诗情画意般的田园风光。《小巷人家》那弯曲多为的小巷,那玲珑可爱的小庭院。……让我们流连忘返。《美丽的兴凯湖》更是让我们领略了北国风光之美。三篇课文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爱家乡的情感。“习作”也是围绕“我爱我的家乡”进行说家乡,写家乡。语文活动包括“万花筒”、“百宝箱”、“大舞台”。
第七单元: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活动。
《古诗两首》中《浪淘沙》描绘了黄河自天边而来,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江雪》描绘了一个寒冷的雪景。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被贬后不屈服,不气馁的精神。《寓言二则》寓意深刻,《拨苗助长》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必须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得到预想的效果。
《亡羊补牢》告诫我们适时补救为时不晚,如果早听别人的劝告,损失会更少。《幸福鸟》叙述了一位少年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去寻找幸福鸟的故事。《牵牛星和织女星》是一篇略读文,给我们讲了牵牛星和织女星的美丽传说。“口语交际”围绕书中的一个人物,提出不同的看法,展开议论。“语文活动”包括“万花筒”、“百宝箱”、“大舞台”。
第八单元:本单元的内容以克服困难为主题,包括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和一个语文活动。《网上呼救》讲述了苏珊成功地利用互联网进行求助的故事;《小小男子汉》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形象,在激流中,洛边与洪水展开激烈的斗争,成功地挽救了妈妈的生命;《生命的药方》中那无人能阻挡的友情让人感动;《船长的勇气》是一篇略读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勇敢的船长,他那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口语交际,让我们加深了对困难的认识,让我们能用正确的方法面对困难。语文活动包括“万花筒”、“百宝箱”、“大舞台”。
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两个班(38班和39班)共有学生127人,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语文的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但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语文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高。
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本单元的课文文质兼美,既有大自然的美景,又有人物的美好心灵。学生乐于朗读,因此,应该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美、览赏美。同时注意让学生在读中积累。本单元的习作则是注重学生由实景产生合理想象。学生通过习作训练,一定可以在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想象能力。
第二单元:古诗、成语故事和神话故事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体,也是学生应该从小就了解积累的。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一定可以在这些可读性强的课文中学到很多基本技能,丰富语文的积累,而习作则能让学生在深入体验生活的同时获取宝贵的习作素作与感受,提高习作水平。
第三单元:科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造了我们的世界,对于好奇心,求知欲强的学生,本单元无疑是学生的“一桌美食”。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一定可以增加不少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增强学生观察生活、探索自然的欲望。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更是为学生展示了一个科学的平台,“习作”则是要求学生选择最喜欢的汉字展开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的写作方法和技能得到大幅提高。
第四单元:童年的心,只有纯真、美好和烂漫。童年的眼我,从来都是那样新奇而透明。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定能从课文中找到心灵的共鸣,一定可以用特殊的视角找到问题的答案。作为教师,不应过多地在乎答案的准确性,而应留住学生分析问题的最初感受。“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应充分放飞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挖掘潜能,让学生在快乐和自由中接受知识。
第五单元:生活中不可能事事一帆风顺。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往往为灰心丧气,没有重新振作的勇气。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孩子们一定会勇敢地挑战失败。在写作方法上,四年级学生掌握了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本单元课文中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非常生动,通过学习,学生的写作方法和技能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第六单元:每个人都有家乡,四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家乡”虽然是个熟悉的名字。但同学们可能很少留意家乡的一草一树。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个话题展开学习,一定能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家乡,表达爱家乡的情感。
第七单元: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对“识字”方法掌握得较好,也知道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词。学习生字时应让他们自学。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知道并能很好地处理文中句了的朗读语气,让孩子反复朗读,让他们边读边想,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第八单元:在生活、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何面对困难呢?对于孩子来说,由于家庭的宠爱,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困难面前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会对困难有所了解,从而正确地面对困难。在学习方法上,学生具备一些学习方法,如质疑、解疑法,在学习课文时,可让学生运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目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各单元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部分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所描绘的画面。
能按要求完成各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训练和语文活动。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感悟为主,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优势,理解课文内容,解决学习上的疑难。
在读懂题目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外资源,结合教师的指导完成学习任务。在读中感悟,在讨论中明确,在表达中锻炼,在写作中提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全面积累,灵活运用。
边读边想画面,抓住重点句子、段落、朗读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问题,勇于探索发现的习惯。
培养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珍惜、善待生命。
教育我们应勇于挑战失败,有战胜失败的勇气和毅力。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判断。
懂得“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拨苗助长”不要急于求成,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必然适得其反的道理。
能正确面对困难,学习文中人物面对困难的精神。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9月3日
班级分析
本班学生是我从低年级一手带上来的,现共有 15 名,男生 9 名,女生6 名,其中转入学生三名。他们大多是农村的孩子,因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忙于打工挣钱,所以孩子回家很少有人管。这些孩子基本都能吃苦耐劳,乐于助人,但因长期缺乏家长管教,目前还没有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完成家庭作业,合作探究意识淡薄,课外阅读不够坚持,习作兴趣不浓,背诵积累走马观花,作业字迹不端正,钢笔书写不按规范等,这就导致全班成绩稳定的尖子生不多,学习基础薄弱,有个别学生特别贪玩,懒记知识、怕背书,如黄鑫鑫、杨小东、李仁义等,总是拖欠作业,,转入的三名学生基础还不如以上学生,成绩有待提高。(每年的期末平均成绩都在70多分),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它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因此,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长的现实需求和必然要求。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共分八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按专题编组。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本册教材将每篇课文的词语列在每组课文后为“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
2、教材重难点。
①重点学习18篇精读课文,掌握其中的生字词语。重视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②学会写书信。
③积累语文园地和精读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措施
1、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要坚守不移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要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重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习
作教学。
4、要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
5、要妥善安排教学时间。
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1、语文课不能只满足于进行语言训练,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尚情操,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语言,掌握语言,运用语言,学习表达,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对学生进行爱护家乡、学校一草一木,净化、绿化、美化学校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方面进行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环保的社会意识、道德意识。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培养学生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认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3、语文学科开展研究学习,学生收集“我喜爱的动物”,从中使学生感觉爱护动物、热爱生命、培养能力。
本班教改课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许多国内的语文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任何人都不能越俎代庖。教师的职责,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活动的氛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专注地阅读,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收益。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充分地读书、思考、讨论、表演等,让他们都有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和条件,都能实现自己的富有个性特征的发展。通过对“个性化”阅读教学课题的研究,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能用自己独特有效的方法进行阅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创新意识,进行多元化的阅读评价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实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提高阅读质量。
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1
3/9--7/9
1、观潮 2、雅鲁藏布大峡谷 3、鸟的天堂
2
10/9―14/9
4、火烧云 语文园地一
3
17/9--21/9
5、古诗两首 6、爬山虎的脚 7、蟋蟀的住宅
4
21/9―28/9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语文园地二
5
1/10―7/10
“国庆”假
6
8/10―12/10
9、巨人的花园 10、幸福是什么 11、去年的树
7
15/10-19/10
12、小木偶的故事 语文园地三
8
22/10―26/10
13、白鹅 14、白公鹅 15、猫
9
29/10―2/11
16、母鸡 语文园地四
10
5/11―9/11
17、长城 18、颐和园 19、秦兵马俑
11
12/11-16/11
语文园地五 20、古诗两首
12
19/11―23/11
21、搭石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3、卡罗纳
13
26/11―30/11
24、给予是快乐的 语文园地六
14
3/12―7/12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
15
10/12―14/12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
16
17/12―21/12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0、电脑住宅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17
24/12―28/12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语文园地八
18
19
31/12―9/1
期末复习
19
9/1―
期末考试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作者写文章是和读者交流,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一致,读明白作者的想法。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人教版教科书,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两个学习伙伴:一个是小林,一个是小东。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想象成自己,另一个就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学习伙伴。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对话,能够进入学习情境,也能激发自己的想象,能通过学习伙伴的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别人有的感觉我有没有呢?别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教科书的编者就是用这样的阅读提示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教科书通过具体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了学习环境。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
人教版教科书有着自己的教科书话语表述系统,这是不同于教师教学的话语系统,同时又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而言,学生容易接受的是亲切的和自己交流的语言。人教版教科书在这一点尤其突出,“我想……”“我要……”“我一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给学生更多关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指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在语文学科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教版教科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语”,课与课之间有“链接语”,精读课文中“泡泡语”,有的导入学习活动,有的指导学习活动,有的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提示学习方式,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努力把对学习的指导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是指手画脚的说教,而是和风细雨的点拨。“教科书通过自己的表述方式,指引学生应该逐步建构起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校本教研项目:本年级校本教研的专题是: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个人教改探索项目:加强语文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课标》中十分强调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加强和提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耳,主动进行听说读写思的基本训练。尤其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要致力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想象扩大语文文本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多元。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1人,男生12人,女生9人。通过一学期的教学,了解到本班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较端正。本班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掌握常用汉字数量大,初步学会辨别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初步学会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检索汉字,看懂意思。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初步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情其内涵。
但因为学生接受能力差异较大,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特别是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从整体来说,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公式化较严重。个别文章空洞无味,后进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三年级。因此在这学期,我将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二、本学期教学的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课文和单元练习。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2课。
2、“课文”共安排23课,分为7个单元。
3、“习作”共安排了7课。
4、“单元练习”共7个。
一、班级分析
本班学生一共38人,学生能集中注意听对方讲话,已初步学会了听懂别人讲述的事,能复述主要内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能观察图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学会了写日记、作文,但也有个别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比较差,一是书写不是很规范,二是作水平,缺乏表达技巧,不能把平时读书积累到的优美词句运用到作当中去。因此本学期应该着力于学生书写和作水平的提高。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等学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三、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措施。
1、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
2、要坚守不移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要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重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教学。
4、要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
5、要妥善安排教学时间。
五、教学进度
略。
六、教改教研实验课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许多国内的语文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任何人都不能越俎代庖。教师的职责,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活动的氛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专注地阅读,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收益。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创设宽松、开放的学环境,为每个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充分地读书、思考、讨论、表演等,让他们都有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和条件,都能实现自己的富有个性特征的发展。通过对“个性化”阅读教学课题的研究,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能用自己独特有效的方法进行阅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创新意识,进行多元化的阅读评价,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实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提高阅读质量。
七、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1、语文课不能只满足于进行语言训练,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尚情操,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语言,掌握语言,运用语言,学表达,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对学生进行爱护家乡、学校一草一木,净化、绿化、美化学校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卫生惯方面进行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环保的社会意识、道德意识。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培养学生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认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3、语文学科开展研究学,学生收集“我喜爱的动物”,从中使学生感觉爱护动物、热爱生命、培养能力。
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密切联系儿童生活,选取生动有趣的素材,让儿童在具体的情景中学语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引导儿童自主学与合作交流,丰富课堂活动,体现序法,利学利导。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7人,其中男生31个,女生26个。大部分女生学自觉,惯较好,成绩也好,部分男生基础差。他们喜欢语文,上课积极认真,课外阅读兴致很高,字也写得不错。但亦有个别学能力较弱的同学上课不自觉,作业潦草,掌握知识与别人距离较大,这学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加强优差生的辅导,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9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在第二单元和第七单元还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分别是“我们都是普通话的宣传员”和“我们向你致敬”。
四、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
2.阅读教学,重视词句训练,注重积累
3.作
五、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学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谊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练复述课文。
10.开始练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六、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七、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
第一周9月3日——7日1课——3课9课时
第二周10日——14日4课——5课9课时
第三周17日——21日6课——8课8课时
第四周24日——28日百花园二——10课9课时
第五周10月1日——5日放国庆假
第六周8日——12日11课——百花园三9课时
第七周15日——19日13课——15课9课时
第八周22日——26日16课——百花园四8课时
第九周29日—11月2日17课——19课9课时
第十周5日——9日复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12日——16日20课——21课9课时
第十二周19日——23日22课——24课8课时
第十三周26日——30日百花园六——26课9课时
第十四周12月3日——7日27课——百花园七9课时
第十五周10日——14日29课——31课8课时
第十六周17日——2日32课——百花园八7课时
第十七周24日——28日期末复9课时
第十八周31日—1月4日期末复考试9课时
八、教研专题
如何提高农村学生写字能力的策略。
一、四年级语文园地教材结构
语文园地调查情况
上表分析:语文园地的教学不是单纯的旧知识堆积回顾,而是一种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方法的教学。在园地教学活动设计时,我们应该让每一个训练项目都有所扩展,在训练中教给孩子方法。我们教师都明白,每堂语文课都应该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当然语文园地的教学更不能例外。
二、教学策略
(一)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口语交际的增设是一大亮点。它旨在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人与人之间交往、沟通的意识。面对这一“新鲜事物”。大家都在积极探索与研究,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学生没有兴趣、不知道说什么。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创设交际的情境,并及时做出适当的评价,让学生有话想说。
2、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惯。良好的口语交际惯是通过日积月累形成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口语交际惯的培养。如:认真倾听、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声音洪亮等。当然教师自己也要认真专注地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另外,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讲清交际的要求,明确交际的任务、内容,并随时提醒。
3、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所以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让学生说话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是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
(二)“日积月累”的教学策略
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尤其是名言警句的积累更要注重它的运用,如果只有积累没有运用,那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积累。可是目前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只注重学生的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的灵活运用。
1、引导学生领会名句的基本意思、比喻意思、引申意思。
2、督促学生进行理解性记忆。
3、引导学生进行运用。比如联系实际说句子、写句子等。
(三)“我的发现”的教学策略。
教学犹为重要。我的发现里的内容让我们知道不同年段应该掌握哪些写作方法,修辞手法,这在大范围上就抓住一册书的重点。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学这一知识,及复单元文章中所运用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文段,但这只达到复的作用,与编著者的意图相差甚远,那就是灵活运用。经过几年的教学发现每单元涉及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与本单元的写作关系密不可分,顺理成章地要求学生在作中要有二个以上句子运用到。
“趣味语文”的内容有一定深度,教学时容易轻描淡写。可仔细研究,大都是中华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积淀,如:四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的对联。但这一内容拓展就有一定难度,关键是学生对这些内容太陌生,主要是接触少,那我们不防给学生找出大量的对联,让了解其特点,最后再来个牛刀小试让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对古文化产生兴趣。
“成语故事”更是突出民族特点。小学生课本出现的成语故事都是浅显易懂的故事,大都没有讲的必要,我们就让学生发挥主动性。
1、分小组演成语故事。表演学生都很喜欢,在平时上课我都注重培养学生演课本剧,但大多是在课文讲解之后,学生很大程度是被牵着走。园地的成语故事我们就放开手,因很多在动画片上都有,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学生分好小组或让学生自由组合在课前排练一下,上课时在班上演。当然其中的道理也就不点自通。
2、课前收集。要求学生在课前组合后再从书上或网上找同类的成语故事,这样既加深理解又拓展视野,班上只有三、五个同学找对了就达到教师不讲的目的。
“展示台”在低段每个单元都有,中段就每册只有两个单元有,我们就要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其体会成功的喜悦。有的是展示手抄报,有的是找相关的内容,还有的是展示自己的创作。其实每个单元都可以顺利完成这些作业,在教室的一角给学生留一小块,让他们之间有竞争,培养浓厚的学兴趣。
“宽带网”能更好拓宽学生知识面。信息时代的今天,四年级同学对网络的使用都有一定掌握,我们利用这一途径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同时,可以暂时转移部分迷恋网络的学生的注意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园地教学总结:优化结构,让学生动起来。
为确保学生在活动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处于“动”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科学、合理、有序的活动程序,优化课堂结构。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学,让学生体验到学的乐趣。
让我们在语文园地这个乐园里,师与生一起发现,一起交流,一起感受语文的乐趣,一起走进生活中去学“语文园地”,一起走进生活中进行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学欲望,让课堂走进语文的天地,让课堂走进孩子的心里!从而让“语文园地”成为学生真正的“乐园”“学园”。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11个模块,内含一个复模块。每个模块分两个单元。一般情况下,第一单元呈现本模块所要学的语言内容,第二单元提供若干任务型练,包括一首歌谣或小诗。
在这一册,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所以设计了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句,主要内容包括:问候并回应;询问姓名、年龄、地点、物品名称,并给予回答;数字1——12;谈论人、物品、地点、动物;表达自己的喜好等。所有内容都是依据语用、语境和语义相结合的原则而呈现的,通过学让学生结合语用和语境掌握语句和语词的基本语义,逐步获得最基本的运用英语的能力。
这册教材编写的总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
教材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惯;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册教材吸收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教材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等方面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语言的交际能力。贯彻语言应用的基本原则,把知识和技能目标融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从而体现教材提出的把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结合起来的总思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起始阶段采用“全部动作反应法”,让学生在有节奏的说唱中体验语言,在轻松愉快的行动中输入语言,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表演中学,从而为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顺利地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知识结构:
这册书在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学评价上都贯穿“学会学”的主题。还特别设计了学评价的栏目,引导学生在学中反思,在反思中学,有效地增进他们的自我评价意识,以利于学生的终身学和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突出兴趣激发,教材从内容、形式、方法、插图及装祯设计等方面都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和兴趣。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和学实际,选择话题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需求,如学校、家庭、饮食、玩具、动物、颜色、数字等。语言材料真实地道,活泼有趣,让学生易学乐学。教学形式强调多样化,其中包括对话、歌谣、小诗、歌曲、游戏、活动、绘画、剪贴等,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感知语言,得语言。
重视双向交流。这册教材注重中西方文化的渗透。如:本册第一模块安排了“greetings”,通过学这一模块,使学生了解东西方国家的人们在见面时的问候惯是不大一样的;第四模块安排了“colours”,结合学颜色的词汇,让学生辨认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国旗的式样与颜色;第五模块安排了“numbers”结合学听词,让学生了解中西方的幸运数字;第八模块安排了“friends”,结合学询问年龄,让学生知道在西方国家,对小孩子可以询问他们的年龄,如果对成年人,尤其是妇女,就不能这么问,因为那是很不礼貌的。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听、说、认读109个单词,并能简单地运用。
2、能听懂、会说12组会话。
3、能听、做、演8个游戏。
4、能听、做25个“tpr”活动。
5、能唱8首歌曲。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多设计“tpr”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用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五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养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形成运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文化的初步能力。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34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9人。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经过上学期的教育,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还有个别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
二、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本册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该字列入要求认识的字为止;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时不再注音;选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均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多音字注音用方括号。课文中的生字,都是注的本音,有些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变调或读轻声。
四、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五、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本学期教学的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课文和单元练习。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3课。
2、“课文”共安排24课,分为7个单元。
3、“习作”共安排了7课。
4、“单元练习”共7个。
本学期的教材简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课文和单元练习。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3课,指导学生读书要有选择,学会作读书记号,留心观察事物。
2、“课文”共安排24课,分为7个单元。选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祖国语文,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通过《虎门销烟》等课文的学习,了解祖国的有关重大历史事件;通过《九寨沟》、《雾凇》等课文的学习,了解祖国优美的自然景观;通过《徐悲鸿励志学画》、《说勤奋》等课文的学习,体悟人生哲理;通过《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的学习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等。本册生字均安排在课文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课文后的练习设计简约、实用。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巩固复习所学生字;四是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等,学习分析自然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练习;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习,以便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习作”共安排了7课,“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各选择,以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4、“单元练习”共7个,以综合性为主,包括字词句方面、朗读背诵方面、写字方面和口语交际。意在丰富语言教育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本学期的教学目的:
(一)思想教育。
1、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2、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3、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实际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能准确认读366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20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解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书信。
(4)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留心周围事物,开始习作,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书信。
4、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复述指定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5、能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一)习惯培养
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有助于他们今后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抓好新安排的关于留心观察事物、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等习惯培养的同时,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习惯,激发儿童背诵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边背诵边想象,边背诵边思考的能力。抓好学生默读、查字典主动识字、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和的培养。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
(二)识字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尽量利用汉字造字的规律引导学生主动识记生字,完成识字任务。平时注意采用多种手段,随时巩固已有成果。在识字教学中,还要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基本字、偏旁等知识和初步分析汉字结构的能力,积极引导,坚持训练,不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步形成自学生字的能力和习惯。一定要在课堂上安排适量时间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上的描红各临写和,以确保写字教学的效率。
(三)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
根据课文特点,合理选择阅读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生动、有趣、多样化,师生互动,让竞赛、表演走进中段孩子的课堂,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课堂中,精心设计提问,使之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解决难点,富于启发性,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阅读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会读书。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自己读懂课文的过程中,去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水平。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要指导全班学生都能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有时还要有感情地读。所谓有感情地读,是要做以”披文入情“,要让学生的情感活动伴随读书的全过程,关心课文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真正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恰当安排好“读、讲、练”的关系,在初读感知阶段,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通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同时可以结合初读,使学生弄清生字字音,感知字形,初步理解字义。在精读理解阶段,要通过指导、点拔和精当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情境意义,理解课文内容。在积累运用阶段,要结合熟读、背诵、复述,使学生储备语言材料,实现常用评语、句式等的转换迁移。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四)习作练习
习作中,按“长线、短线结合,习作、练笔结合”的方法,适时安排“小练笔”。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对于本册书中安排7次习作,要充分利用教材,解除束缚,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切实引导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样例,循序渐进学写片断,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中段习作,强调作文的创新意识,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人事物,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展开联想甚至幻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习作指导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条件使学生无拘无束地放开来写。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有时也可以按照“例文示范”、“讨论明法”、“摹仿起步”的训练步骤,组织好习作教学。
(五)综合练习
练习内容包括字词句练习、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的原则,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以同桌、小组、全班交流的方式,集合众人智慧,思考并解决问题。一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精心设计,及时指导。让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学。重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引导他们找原因,反省自生的不足,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地进行分层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长处,弥补不足。
(六)其它
1、立足教学改革,加强自身的教改意识,准确把握新课标和教材的尺度,明确教学任务,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教学任务。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刻苦钻研业务,不断获取教改新信息,探索教改规律,力求教学上的突破。
2、结合教材、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抓住各种有利的教育契机,在知识传授,能力训练过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受到德育思想的渗透。
3、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对优秀学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发展其才能;对暂时的后进生,耐心细心,培养信心,挖掘潜力,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4、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5、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6、合作促进学习。同桌、小组、全班交流是孩子们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天地,也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学会协作。学会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信,找到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