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兴趣教学论文
- 文档
- 2024-09-20
- 128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体育兴趣教学论文,本文共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体育兴趣教学论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获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才能激发小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受年龄因素的制约,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也极容易涣散,但却对一些新颖别致的事物有强烈的接触欲望,这些都致使他们在面对千篇 一律的体育内容时,兴趣泛泛、提不起精神。
鉴于此,我认为小学体育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这一心理主观特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运用一些灵活多变的体育课堂教学形式,以此作为调动小学生浓厚体育学习兴趣的突破点。对此,我在自身的体育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如,在学习“立定跳远”时,我会先讲解立定跳远的基本技巧,随后给予他们一定的锻炼时间。特别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学生自主练习的过程中,我并不会充当“甩手掌柜”,而是会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练习时的动作,对比究竟谁的动作最标准。在练习时间结束之后,我便根据之前观察到的结果,邀请几名立定跳远动作较为规范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对班上其他学生的跳远动作进行指导。
这几名“小老师”的教学绘声绘色,认真而投入,可以看得出他们的体育参与兴趣较为浓厚。而在“小老师”的教导下,其他学生也学习得分外积极、主动,因为此时在他们的心里也有了一个新的目标:我也要好好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只有学好了才能像他们一样当“小老师”。如此,仅仅通过“小老师”角色的设置,就使得班上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挖掘与调动,教学效果很好。
再如,足球是小学阶段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关于足球的技巧零碎而繁多,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会单纯采取动作示范的方式进行讲解,可是效果并不理想。毕竟,纵使示范动作再完美,其停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也仅仅只有几秒,而这短短的几秒尚不能确保学生建立起具体动作与理论讲解的直观联系。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足球这一项体育运动的具体步骤制作成了分解图,并将其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随后,便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分解图上的动作,并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仿式的学习活动。在学生自主模仿尝试的过程中,我会根据他们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实际情况予以合适的指点与帮助。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热情而主动,这都表明,此种教学形式的运用对于调动他们对足球运动项目的'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的帮助作用。
二、嵌入生动有趣的课堂游戏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游戏是小学阶段学生普遍热衷的一种形式,对此,我认为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游戏适当嵌入到体育活动之中,相信这对于充分调动小学生体育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十分有利。
我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垫球是学生排球运动项目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可是如果让学生一味死板地练习垫球,势必会带给他们一种枯燥、乏味之感,进而严重影响其垫球学习的效果。考虑到此,我就适当增添了“垫球比赛”的课堂游戏,即首先将全班学生划分成五个大组,五个大组之间的成员首先进行个人垫球比赛,推选出每组垫球最多的成员,随后这五名学生再进行一场垫球比赛,并决胜出垫球技术最标准、垫球最多的人。在布置完这一比赛规则后,学生便跃跃欲试,看得出来他们的参与兴趣很强烈,课堂学习氛围也因此变得融洽而愉悦,充分证明了竞赛性质类的课堂游戏有利于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再如,冬季气候严寒,不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也明显下降,我观察到上课之初每个人都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样――提不起精神。试想,此种状态下又何谈以高昂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接下来的体育学习活动中呢?如何有效解决这一不利的教学处境呢?在进行了短暂的思考之后,我决定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两人三足”的课堂游戏,具体规则为:学生两两结合成一个学习小组,将两人各自的左脚和右脚用绳子绑到一起,这样一来,两人就只有三只脚,接下来两名学生就要用这三只脚行走。在我的引导与帮助下,学生很快就投入到了“两人三足”的游戏之中,在嘻嘻哈哈的玩闹氛围中,学生再也没有人抱怨天气寒冷了,如此一来,就在调动学生体育参与兴趣的基础上,轻松实现了课前预热,并为其接下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融入具体知识点的学习活动中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想方设法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以上仅为我个人的粗浅简洁之谈,不当之处,还望教学同仁多多予以帮助与指正。
小学体育教学的兴趣培养论文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以目标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各地、各校以及教师都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在这个广阔的空间内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耕耘、去创造,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一、追求开放多样的教学内容
1、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
根据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要多样化,一般不少于三个项目,各项目的时间安排不宜过长,组织教学要紧凑。即使同一内容的教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在30米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变换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种姿势的起跑、抢物跑、折线跑、过障碍跑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
2、做到教学内容游戏化
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较难的技术,是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把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的改造,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如在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进行游戏化改造,学大雁排排队、推火车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3、做到教学内容循环化
教学内容的单一重复有利于掌握一定的动作技术,但是也易引起学生厌烦,我们可以对多个内容进行一定的循环,每节课可以从不同的点切入,每节课的 切入点要有一定的联系和提高。这样每节课渗透一点新的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4、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
许多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我们的教学内容设计的主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一次郊游,走在平路上——慢跑;爬山——原地高抬腿跑;过独木桥——两手侧平举,足尖跳;盘山道走——曲线行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引用学生日常玩耍中对教学内容有帮助的活动,如,打沙包,跳皮筋等。
二、坚持教学方法的创新完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教学形式要多样,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 、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例如,分组轮换、小组合作、竞赛、展示互动、探究讨论等,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学主题要多角度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童话故事,针对这一点进行情景教学,课上先把学生的思维引入童话意境中,再渗透教学内容,可以使单调的学习变得有声有色。主题还可以是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电影,生活中的某一个场景等。
2、教师言行要有魅力
教师形象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通过一节课,学生就能判断这位教师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而教师形象主要靠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采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的组织方法。在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和挖掘其中的内涵,使自己的言行更加贴近学生,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魅力。
三、丰富教学手段以激发兴趣
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就像舞台上的道具对于演出效果所起的作用一样,多种教学手段的介入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
1、视觉的刺激
图片是最直接的视觉刺激,它具有逼真、形象、美观、新颖等特点,多变的图片不断地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刺激学生活动的欲望。我们还可以把活动场地安排画在纸上,来帮助小学生理解授课的意图。
2、多媒体的运用
适当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精心设计一些多媒体课件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这个课件可以是有关技能学习的,或者是体育常识方面的,也可以是体育欣赏方面的,那具有代表性的画面、优美的艺术造型、简明的文字显示加上生动的语言解说总能给学生以深深的触动。
3、听觉的变换
除了哨音,可以通过音乐、小号、鼓声来对学生产生刺激。如学动作时,播放点有节奏的音乐,会让学生耳目一新,取得好的效果;比赛时,可以用音乐来渲染气氛,用小号和鼓声来加油助威,所有的学生都会身心愉悦的。
此外,在场地和器材方面也要多下功夫,注意开发设计,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总之,只有抓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需求,让他们真正喜欢上体育课,就抓住了新课程的本质,也必能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我们的体育课也因此而永葆生机。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摘要:保持强烈的兴趣和热情, 才能不断驱使小学生加入到体育知识学习以及体育游戏运动当中, 有效锻炼学生的运动技能, 不断磨练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基于此情况, 本文首先简单论述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接着立足于此深入分析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参与兴趣的教学策略, 以期能够为体育教师的授课一些指导, 促进小学体育的新课程改革进程, 凸显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 兴趣培养; 意志品格;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 体育运动充满了趣味性和游戏性, 能够很快吸引小学生的运动兴趣, 这也是体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征。但是, 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虽然强烈, 却难以坚持对知识的深入学习, 在体育课堂上常常只能够保持半节课的听课兴趣, 导致教师讲解到的一些运动技巧很难被学生吸收, 增加了学生在运动中受伤的隐患。因此, 教师要将学生兴趣的培养作为第一要义。
1、浅析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 我国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堂中, 多以队列练习、热身活动以及跑步运动等较为简单的运动项目为主, 在教学内容上具有枯燥性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在每堂课上都会机械性的参与具有固定流程的体育训练, 这种课程流程上的机械化特征, 很大程度上压抑着小学阶段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很多体育教师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 所以在课堂上几乎很少安排一些具有对抗性或竞技性的体育运动内容, 虽然避免了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伤害的概率, 但同时也泯灭了体育运动的趣味性, 使得很多小学生逐渐开始对体育课堂产生了腻烦情绪[1]。
其次, 许多地区的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落后性, 很少能够真正将学生摆放到课堂的主体地位, 使得创设出来的教学活动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导致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难以产生主动配合的情绪, 又进一步限制了体育学科教学所想要传达给学生的快乐体育概念, 使得体育运动开始成为了机械的练习过程。
2、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兴趣的策略
2.1 增强小学体育教学游戏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喜爱玩闹的阶段, 整体上具有好动的特征, 非常符合体育学科所看重的运动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因此体育教师要注意让游戏走进体育教学课堂, 有效提高体育锻炼的趣味性, 使其能够和游戏娱乐相结合,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教学生们掌握篮球控球技能的时候, 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组分别持一个篮球, 同时设置三个小组为一个友谊竞赛小组, 竞赛的主要流程是每个小组的三名学生排列成等腰三角形的队列, 分别保持10米和5米的距离。接着, 每组学生需要在队列范围内互相传球, 传到自己的时候需要标准的姿势快速在地上拍球十下, 如果中间出现意外使球跑远, 那么就要重新拍十下, 率先完成在传球路线完成六次传球的小组即为获胜。如此一来, 为了让小组率先完成任务, 学生们会更跃跃欲试掌握篮球的控球、传球技能, 有效达到了提高学生参与兴趣的目的, 能够改善以往机械式教学模式的弊端。
2.2 考虑小学生运动能力实际
小学阶段学生的运动能力尚处于稚嫩的阶段, 而且每位学生的运动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注意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弱项以及优势项目, 以此作为选择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例如, 在让学生练习百米跑步的时候,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操场上跑两圈充分热身, 同时考察学生的整体状态, 以及个别运动能力稍弱同学的表现情况。在让学生练习百米跑步的时候, 可以为运动能力不同的学生预设不同的学习目标, 譬如身高腿长运动能力稍好一些的男同学, 可以先尝试用最快的速度跑完整个百米;运动能力稍弱一些的男生跑完百米即为达标, 同时在跑完两程百米赛跑之后要多练习五十米跑的运动技巧, 逐渐锻炼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同时, 教师还要注意让女生利用身体的柔韧度, 充分做好伸腰、压腿一类的热身舒展运动, 以便充分将全身的肌肉活动开, 女生能够尽最大努力跑完两程一百米即可算达标, 降低不同运动能力学生完成任务的压力, 以免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反感情绪[2]。
2.3 培养小学生健全意志品格
鼓励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有利于增强小学阶段学生的意志品质, 改善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可能会出现的胆怯、动摇情绪, 以此彰显体育学科的育人力量, 辅助培养学生以健全一直品格为主的综合素质。例如, 针对一些小学生在参与跳高运动时容易产生的紧张或者害怕情绪, 教师要注意强化动作要领的讲解力度, 通过言语暗示及鼓励的方式, 增强学生参与运动的信心。同时, 教师还要适当降低器械的.高度, 价款跳高架的距离, 挑选干净沙坑里的异物, 还可以将跳高的横杠换成不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的橡皮筋等道具, 降低学生参与器械运动的恐惧感, 从而在大胆参与体育器械运动的过程中, 有效磨练学生的意志品格, 最终辐射带动小学生对于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
2.4 创设具有趣味性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景也是小学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 能够让学生在完成特定情境任务的时候, 潜移默化掌握课堂所学的体育知识。例如, 在教学生立定跳远运动技能的时候, 教师可以先为每个小组的学生预设“小兔子采蘑菇”的情境, 在地面上用粉笔画出距离远近不同的方块圈, 让学生尝试模仿兔子的跳法来进行练习, 将每个方块圈中的教学道具收集好, 最终率先达到终点的小组即为获胜, 消除单纯练习立定跳远这一运动项目, 容易让学生产生的厌倦情绪, 促使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新知识的快乐。之后, 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别选出一位跳远技能较好的同学, 尝试通过跳远的方式追上前面的同学, 以此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最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游戏中所学的技能, 逐渐练习立定跳远的标准姿势, 以此提高学生的配合积极性。
总之, 在小学体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注意将体育运动知识进行简化, 并且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情况, 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多次创设能够吸引小学生好奇心和积极性的教学活动或体育运动比赛, 以便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产生良好的授课效果, 推动体育教学的顺利推进, 从而为小学阶段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余军.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好家长, (15) .
[2]胡宏南.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 (35) .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学习兴趣是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培养小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教学目标。摆脱传统应试教育对体育教学的忽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就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学生;体育兴趣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小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已经远逊从前。以小学体育课堂为主阵地,通过体育兴趣的培养来激发他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已经刻不容缓。
一、体育兴趣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积极影响
体育兴趣是帮助小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重要原动力。小学生精力难以集中,并且普遍存在着“好逸恶劳”的问题。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不注重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单纯地以外力来要求他们进行体育活动,很快就会使他们感到疲累,进而影响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可是如果遇到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又会显得精力无限,就算是满身大汗亦浑然不顾。这样强烈的对比表明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使他们从心底爱上体育这门课程,这对于提升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二、现阶段小学体育课中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几个问题
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一视同仁”,学生兴趣弱化
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大锅饭”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有区别的训练策略,导致能力强的学生得不到锻炼,能力低的学生达不到训练要求。久而久之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教学流程僵化,课堂环节固化
部分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流程固定化。他们的'课堂几乎都是“讲解―――自由训练―――集中检测”等几个环节顺次展开。以跳绳的教学为例,在讲解完跳绳的动作要领之后,就给每名学生发放一根跳绳要求他们自己练习,然后在距离下课5-8分钟的时候进行集中检测。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处于无组织的散漫状态,在这个时间内能够自觉地进行体育运动的学生是非常少的。
(三)课堂波澜不惊,缺乏体育魅力
竞争性是体育运动的最大魅力之一,也是我们打造多彩体育课堂的重要法宝。可是现阶段部分体育教师却出于和谐课堂的构建,不肯将竞争性引入到体育教学之中,使体育课的魅力大打折扣。
三、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策略的探究
针对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制定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
现阶段,学生个体之间身体素质和运动喜好的差距越来越大。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必须要正视这种客观差距,并给予足够重视。在开展体育教学时,首先要对学生的个体情况有科学、准确的了解,并以之为基础,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本就在这方面有优势的学生能够向纵深发展,而那些水平较低的学生则应该注重夯实他们的基础,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强体育兴趣。例如,在小学高年级篮球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课堂前十分钟的摸底考察将学生分成相应的组别:A组(有一定基础)进行投篮练习、B组(玩过但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传接球练习、C组(没接触过)则进行简单的拍球练习,帮助他们找到对篮球的感觉。这样可以使每名学生都能够在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运动中找到乐趣,从而愿意积极参与其中。
(二)注重通权达变,优化教学流程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小学生,在游戏的方面更是几乎永不疲倦。教师在体育课时,应结合授课的内容积极优化教学流程。以欢乐的方式,达到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目标。实践证明:提升课程环节的游戏性对于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学生在游戏中既能享受到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也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如在进行队列训练时,学生们经常会觉得这是属于每堂体育课的常规内容而提不起精神,在训练中敷衍了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个叫作“血战到底”的游戏。让全班名同学站成一个圆圈,随机指定一个同学,让他随意向左或向右“报数”,并规定用队列练习时的口令“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代替“1、2、3、4”。他下方的同学必须正确做出他所喊的动作,否则就被判出局,距离下课还有5分钟时游戏结束,看谁能够站到最后。这样就使原本单调的队列练习变得趣味盎然。
(三)巧用比赛情境,激发竞争意识
当代小学生们的自尊心普遍较强,也比过去的学生拥有着更强的表现欲。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孩子们的这个心理特点,在体育课中安排一定的比赛环节。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比赛中体会到竞争带来的压力,从而不断增强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集体荣誉感。例如在带领学生们踢毽子时,就可以采取这种比赛的形式,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参与兴趣。先将同学们分成了4组,每组都站在一条横线之后,然后在横线前方画上三层的同心圆,让学生们开展类似于“打靶”的游戏。毽子踢入最中心的得3分,然后依次递减,没进圈则得零分,成绩最高的小组获胜。先由同学们练习15分钟,然后开始比赛。在这样的设计下,学生们都积极地进行练习,生怕自己拖了小组同学们的后腿。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对于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有极为重要的奠基作用。我们要从提升体育课的魅力入手,激发并提升他们的体育兴趣,为他们走上终身运动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光宗.谈新课程下小学体育游戏的开发[J].教育科学:全文版,(1):00274.
[2]魏娟.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体育创新教学设计[J].青少年体育,2017(1):80-81.
小学体育教学运动兴趣的培养论文
1、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小学生大多处在6-12岁年龄段之间,这个时间中,身体各项器官都处在生长发育的高速时期,骨骼迅速生长、胸骨横径增宽,肌肉也伴随骨骼不断发展而逐渐发达。这一时期内,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使骨骼发育健壮结实,如果缺乏必要的体育活动,会导致骨骼与肌肉发育软弱,但不恰当的体育活动则常可能引起运动损伤。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注意避免进行过分剧烈和耐久性过大练习活动。小学阶段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记忆方面仍以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头脑及思维不断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情绪控制趋于稳定,自我尊重及获得他人尊重观念不断增强,但其自制力不强,意志力也较差,仍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要方式,需要教师激发引导其学习兴趣。
2、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制约运动兴趣发展主要因素
2.1、传统体育教育观念的影响
我国传统教育以应试为主,这就导致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理论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了体育运动能力优劣及运动锻炼的强弱对促进小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这导致当今社会越开越多学校及家长因受应试教育方式影响,过度强调理论课程学习进而忽略能够促进孩子实践能力提高的体育运动锻炼,误导学生产生体育运动的课程并不重要,使学生普遍认为参加体育运动浪费时间的错误观念,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就变成了空谈。
2.2、不同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本身所存在的制约因素的影响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认真备课,进行课堂教学教法的创新之外,学校中客观现实的运动场地器材优劣也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运动场地及体育器材的优良水平也是直接促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学校综合教学实力的.体现。另外,某些小学体育方面教职工人员缺乏且运动项目的专项技能较差,也是导致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低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2.3、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因素的因素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的特征也对教学过程中运动兴趣培养有相当大的影响。某些小学生由于自身条件制约,无法完成教师要求掌握的动作,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自尊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引起对体育课的厌烦心理。再加之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较多,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抗挫折能力较差,体育教师更要充满耐心,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因素,才能与学生相互信任理解,从而更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2.4、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形式落后,教法身缺乏选择探究和趣味创新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而体育课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它在“为什么教”、“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在那教”等方面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而,如果教师不去积极创新教学的方法形式,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缺乏自主选择,就会影响其运动兴趣的培养与提高。
3、在体育教与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方法策略
3.1、建立新观念,教学目标简要明确
在初中阶段女生因生理等因素,一部分不喜爱体育运动,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特别是体育课改的今天,此类问题更加突出。对于此类问题,体育教师可以创新观念、集思广益、收集材料、在积累更多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引入与女生生理心理特点相符合的体育游戏到课堂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也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2、增加体育运动知识的普及,提升学生对体育的认知
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白体育的定义,及高水平的体育锻炼对增强进身体健康、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验到运动的幸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3、增强学生毅力,勇于挑战,通过成功的获得,激发运动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成功体验的获得有助于激起学生运动兴趣,通过教学,教师对学生的优秀和成绩给与肯定,用信任激励方式与学生相处,能使学生更加自信。
3.4、体育教学引入游戏与竞赛教学激励学运动兴趣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体育游戏来强化动作练习,创造轻松协调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3.5、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学生
宽容式激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遇到教师与学生产生矛盾的情景,教师应怀着宽容之心与学生耐心沟通,在和谐的氛围中解决矛盾,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影响式激励,作为教师,自身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期望式激励,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恰当的鼓励学生为主进行课堂教学。
4、结语
影响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发展的因素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端正教学思想、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们意识到健康与我们学习生活方面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要拥有健康强壮的身心状态必须从小开始进行体育运动的锻炼,从而启发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及运动习惯,使学生心理上喜爱认同体育运动对我们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在运动锻炼过程中,通过轻快愉悦的锻炼学习所需知识与技术能力,树立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健康的成长。
小学体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环节,其是小学生接触、学习体育知识的开端,因此,小学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对学生体育学习和体育教育工作都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体育锻炼与学习习惯,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深入学习,可以让他们受益终生。
一、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小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生具有情绪丰富、年龄小的特点,在课堂上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又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对很多东西感觉好奇。所以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最佳时期,教师在重视培养与引导学生体育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兴趣,以增强他们综合素质。小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大部分学生喜欢多人一起开展的项目,具有很强的盲目性,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自身条件,帮助他们选择恰当的项目,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习惯。
(二)小学生体育教学现状
首先,缺少完善的教学设备。我国部分小学校内,尤其是偏远地区小学和农村小学,其资金能力较差,因此在配备教学设备时,经常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很多设备是落后的,部分学校没有安装体育教学设备,不符合时代发展提出的要求。其次,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由于受应试教学的不良影响,教师与学校都不重视体育教学,部分学校甚至直接取消体育课。最后,缺少优势的体育师资力量。很多小学没有聘请专业教师任教,部分小学甚至存在文化课教师完成体育教学工作的情况。专业体育教师和科学教学方法的缺少,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育中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锻炼的热情,对其的发展与未来学习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转化成学习机器,只有教师关注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为着眼点进行体育教学,才能让学生喜欢进行体育活动,让他们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质量,也能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身心,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习文化知识,参加体育活动。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可以有效营造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兴趣教学能够破除传统教学的羁绊,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多元化的组织模式,提升师生关系,让双方关系从僵化向和谐方向转变,让体育课堂更加活跃。同时,大多数学生在兴趣的激发下,将游戏和体育技术动作相结合,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心情愉悦的同时不断成长,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
三、培养学生兴趣的教学策略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
师生关系对学生是否喜欢体育课有直接影响,体育教师如果和蔼可亲、风趣幽默,学生就会对学习体育感兴趣,反之学生则会出现厌恶心理。小学体育教学要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关系,为学生创造活跃、轻松的学习环境,适当地表扬与鼓励学生,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例如,学习单脚跳时,教师要为学生讲解动作要领,并给学生示范动作,然后鼓励学生做动作,并和学生一起完成动作,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二)选择游戏教学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特别贪玩,游戏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喜欢体育课,因此在小学体育课上,教师要选择游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既可以突出此年龄段的心理特征,也能满足素质教学要求。如学习跑走交替时,教师可以设计《快照朋友》的小游戏,让学生边玩边掌握动作方法,教师在游戏中是参与者和裁判者,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组织体育竞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现在大部分小学生不服输、具有很强的好胜心,想让老师、同学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想获得别人的表扬与鼓励。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把握此心理进行体育竞赛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教师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如学习跑步时,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分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开展跑步比赛,学生在跑步时听到别人喝彩,提高了自信心,也增强了其对体育的兴趣。新课改环境下,小学教学体系中的体育教育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学生发展与成长的意义特别重大。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科学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了解、掌握他们的兴趣点,设计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体育活动。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仍存在教学设备少、学生重视程度不足、师资力量弱等问题,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用游戏教学法、开展体育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朱明旭 单位: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一经街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史海深.小学体育管理创新研究[J].青少年体育,(8).
[2]张艺杰.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8).
[3]夏艳.让小学体育课堂在开放中走向精彩[J].当代体育科技,2016(23).
[4]蒋美.小学体育田径教材教学的游戏化分析[J].田径,2016(9)
体育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终身体育发展策略的基础,而小学又是学生教育的初期阶段,小学体育也是学生体育学习的起始阶段,小学体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体育成绩,因此,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小学是小学生首次接触和系统学习体育的阶段,所以,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对小学生未来体育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要重视自身的教学效果,积极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只有提高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才能够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参与体育学习,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策略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2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征
2.1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智发育不成熟,其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很难集中注意力,并且对于外界的变化比较敏感,情绪丰富且多变,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虽然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形象思维仍占据较大的比重。其独立思维以及判断能力在进入小学后有所提升,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提问。其意志力较弱,并且对教师的依赖性较高。相关文献指出,小学生在进入小学后,其感兴趣的东西越来越多,并渐渐分化,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许多事物都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娱乐性、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活动等,能够让小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并对其产生兴趣。小学体育作为学生体育教学的初级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黄金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进行合理健身运动、预防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建立起良好的身体与精神基础。
2.2小学生的生理特征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6~12岁,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时期。此阶段,小学生骨骼发育速度增快,且骨骼中的有机物含量显著多于无机物;肌肉中的水分含量高,蛋白质以及无机物相对较少,肌肉比较柔软;神经系统的兴奋反应持续时间长,兴奋度较高,非常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灵活度有待提升,仅能够凭第一信号系统进行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体能发展中平衡力、协调性、灵敏度以及反应速度等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
3.1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运动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让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进行机械地灌输,教学失去趣味性,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对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下降,因而使得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受到影响。体育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通过体育运动的演示以及基础动作的掌握,让学生通过自主锻炼、运动的方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对体育比赛或体育动作进行观看或阅读,才能够更好地开展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能够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能够培养学生运动能力。
3.2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体育教学首先以学生熟练体育运动中的各项机能,再让学生通过自主运球或团队比赛的方式,有序地开展体育活动,并在自身经验以及知识的引导下,合理开展体育运动,然后通过教师指导、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总结自身体育运动中的不足之处;通过教师对学生体育动作以及技能的指导,若学生发现自己的体育动作是正确的,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信心;若发现自身动作是错误的,会对自身错误的动作进行纠正,有助于学生产生体育学习的动力,进而积极、努力地学习。体育教学资源不仅局限于教材,也可将生活中的体育比赛或体育新闻作为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时下热门、学生关心的话题和体育展开教学。体育具有趣味性、时代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分析,促进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体育教学能够通过体育比赛将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因素生动具体地展现出来,体育教学需要将学生掌握的团队合作在体育合作中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除了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还需要根据与同学、他人进行合作,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与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能力。
4.1加强师生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沟通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小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较高,大多数小学生都非常信赖和仰慕教师。如果小学生喜欢该门课程的教师,那么其就会想在教师面前表现出自己努力、认真、听话的一面,并且有意无意地模仿教师的行为举止;相反,若学生不喜欢课任教师,则可能出现厌倦、乏味,甚至抵抗的心理,而成为学困生。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重视师生交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同时注重自身的专业素质培养,加强教育水平;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育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实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4.2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基础。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体育知识,因此,教师要以平易近人的态度、温和的语气以及亲切的`举止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包容,从而能够自觉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学项目比较复杂,导致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握,或在项目练习过程中频繁出现失误。而且部分学生不愿吃苦、集中力不足等,都影响了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这个时刻,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对体育动作进行逐步讲解和示范,为学生讲述体育动作正确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对于有进步的学生要加以表扬,让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
4.3转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多为观察教学,观察教学是在教学前将教学的过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逐一讲解,其中心任务是对教材中所提及的内容进行观察;而在素质教学要求下的体育教材对传统教学中的观察教学进行了创新与优化,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将观察体育教学转变为实践体育运动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前先让学生对体育技能以及动作进行观看,并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动作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设计各种关于体育动作的小游戏,并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而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体育运动进行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提升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小学生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强健体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全面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征,并运用多种方式实现自身教学效率的提升。小学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和积极性,为小学生终身运动事业建立良好的基础。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小学生第一信号系统发达,第二信号系统不发达,好奇心强、意志力薄弱的特殊心理以及骨骼、神经、肌肉等的发育并不完善的生理因素决定了体育教学中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5.1.2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小学生体育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体育锻炼提供强劲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最终促进小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
5.1.3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主要包括加强师生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转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这3方面。
5.1.4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身体素质和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不断学习教育心理学、生理学等相关知识,做到技能和知识储备双提高,强调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贯彻到实际的教学中。
5.2建议
5.2.1小学体育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点选择不同的体育锻炼方式,循序渐进地提高练习的难度,让学生逐渐培养其对于体育的热情。
5.2.2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并不相同,在日常的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要合理,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合理地运用教法,同时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的教学方法也不相同。
5.2.3针对学生的特点,技能性的体育项目不需要过分强调,掌握主要的技术要领即可。强调学生对于某项或者某几项运动的喜爱程度,在教授形式上可以较多选择体育游戏,将技术教学、体能训练融入游戏之中。
参考文献:
[1]陈丽.浅议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与策略[J].时代教育,,15(12):164-165.
[2]李越越.健康第一,兴趣至上:小学体育兴趣培养教学探析[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22(15):82-84.
小学体育兴趣教学法研究论文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探索“OK”教学快乐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活学,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本文作者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和角色转换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体育“OK”教学法。
关键词:愉快;效率;情感;兴趣;角色;热情
岁月流逝,星月交替,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向前,广大小学体育教师也随着时代步伐的稳健前进。本人结合教学实际,初步摸索出了小学体育“OK”教学法,就是在遵循体育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其自身的特点,以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学习的愿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运动的乐趣,领悟到“OK”(快乐)教学的真谛。
一、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运动
虽然小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激情一般还是比较饱满的,但理解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差,注意力也不够集中。因此,教师创设好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愉快地参加教学活动。我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三大关”:
1.主体情节关。小说有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等情节,体育课堂也如此,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整个教学过程,特别是主体情节(高潮),让学生在主体情节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体育潜能。
2.动作模仿关。新课程虽然倡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但是,作为导演角色老师必须首先作好一些关键的示范动作,这样,让学生在认真模仿的基础上得到创造性的提高。
3.语言描绘关。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给学生带来很深刻的印记。我坚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活泼地参加体育锻炼。
创设好情境的关键就是教师根据新教材进行科学的加工、再创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趣,使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生动化、故事化,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使其沉浸在角色的欢乐之中,然后伺机将学生诱导到教材要求的学知上来,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探究知识、锻炼身体、拓展思维、培养优良品质。譬如,我在讲授跳跃内容时,首先开门见山地教会学生跳的方法,然后创设这样情境:规划出新颖的场地图形———两个同心圆,小圆内为小岛,两圆之间为壕沟沟,让许多学生扮演小山羊,教师扮演羊妈妈,让另一名男学生扮大黑狼,情境创设好了,就开始演练了:羊妈妈带领一群小羊,自由自在地蹦蹦跳跳在草坪上,突然听到羊妈妈喊了一声:“大黑狼来了!”羊妈妈指挥小山羊按教师教的跳的方法跳到小岛上,从游戏中教会学生连续双脚跳或单脚踏跳,双脚落地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欢乐中学、愉快中练,有效提高可课堂效率。
二、激发情感,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兴趣
学生的'情感既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又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把握好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构建师生友谊桥梁。“OK”教学模式把激发学生兴趣作为重要的课堂重要目标。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发展学生情感,从而有效调节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以学为乐的情感,具体做到:
1.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通过行为、态度、举止和言传身教的途径,循循善诱地激发学生的热爱体育运动的情感,让学生荡起心理的愉快涟漪,促使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的情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产生凝聚力,并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有效课堂目的。
2.实践证明:学生的情感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自身的情感,而且要引导他们会用情感的动力来调节自己的能力、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保持动作与情感的协调一致。这样,学生在锻炼身体、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上,也陶冶了运动爱国的高尚情操。
三、角色转换,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学习的热情
实施小学体育“OK”教学模式,必须彻底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切实把学生放在主角的位置,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努力培养、提高自我组织、自我锻炼、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使他们从中去亲身体验运动的真正快乐。我确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时,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宗旨,不但重视学生体质的增强和身体的全面发展,而且重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提高,力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由于小学体育以游戏形式比较多,并且其要求也不高,所以,教师必须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使他们在运动中身心得到愉悦、满足和发展,实现课堂的有趣味性、娱乐性和集体性有机结合。其实,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应用游戏教学,能使学生轻松的参与、消除疲劳,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安排与教学内容相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快乐地参与练习,在快乐中体会运动技能。如上投掷课时,就让学生练习投掷“纸飞机”的游戏来学习肩上挥臂投掷的动作,通过组合“开飞机”游戏,体验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的区别,让学生享受体育学习的快乐。
小学体育新课程改革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锐意进取,认真反思过去的教学思路,扬长避短,逐步最终达到“寓教于乐”这一教学最高境界。我相信在教改的东风中“,OK”体育教学模式将不断得到完善,但愿大家同舟共济地完成党交给我们的教育重任。
关于大学体育兴趣教学论文
[摘要]体育是强身之本,也是学生素质提升的关键。尤其是在网络发达游戏泛滥的大学校园中,通过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就显得非常重要。针对现阶段大学体育教学兴趣提升对学生的重要性分析,简要探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提升学生兴趣,继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兴趣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渗透和发展,学校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尤其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大量的教学实践发现,在大学里面体育是学校课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中体育教学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做好体育教学改革的工作非常重要。因此,我们需要整合不同的内容,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其中的内容,并在发展和不断拓展实践的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了学生能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在大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兴趣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
一、兴趣对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兴趣主要表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也是一个人在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过程中具有的一种相对积极的倾向。因此,在教学阶段我们需要认识到,兴趣是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而独立存在的。因此,在大学体育课堂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学生选择以及学生的关注点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认识到体育对自身的重要性。兴趣属于一种心理倾向,也是体育爱好者的一种习惯。学生习惯成自然地融入其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认识到体育教学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并能够在教学引导中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体育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兴趣的方法
(一)转变体育教学的方法。大学是人才聚集的场所,因此,在教学中,大学教师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理念,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素质。但是教学中,有部分学生不能够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在学习中会出现逃课或者不认真听课的情况。为转变这一现状,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转变教学的不良状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此,在教学阶段,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语言修饰、采用相对幽默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比较活泼的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实现教学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或者qq群收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并在后期教学引导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渗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如在教学中,一般教师会采用跑步、准备活动的方式为教学内容做预热。在开展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学习、游戏竞赛等方式开展教学。在一个相对活跃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同时,在课堂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竞争,让他们在竞争中体会学习体育的乐趣。
(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每一名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体育都有自己的认识。学生受到家庭环境、学习环境、身体情况以及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影响教学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科学地开展教学,安排好学生学习的时间,确保学生学习的强度。在针对性训练中,让学生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乐趣,进而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如,在跳远教学中,有些人能够跳出2m多,但是也有人根本就不达标,还有部分学生由于畏惧而不敢尝试。这时候,教师就需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分层次展开教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材、学生的喜好、学生的弹跳能力等多个方面,针对性地设置训练的强度,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己,推动教学的发展。此外,由于大学中,女生会有生理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宜设置难度过大的训练。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的素质,选择一些难度系数不大、疲劳程度不高、有利于学生锻炼的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关怀下训练。
总而言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教学的形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继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有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海龙.浅谈大学体育兴趣教学[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14):93-94.
[2]晓梅.基于快乐体育教学需求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8):78.
[3]张岚.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劳动保障世界,2016(29).
[4]王琰.论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J].武魂,(12):141.
摘要: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激发,都是新课改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如何创新小学体育方面的教学显得更重要。本文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予以分析,并结合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提出小学体育教材教学的游戏化这一思路。游戏化体育教学将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身心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教材教学;游戏化
一、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并不是特别让人满意,一些老师只是按照教育部的教学指示教学,不仅缺乏创新意识,而且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极为缺乏,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于老师大多言听计从,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田径的认识和学习兴趣,这样老师的责任就更重大了。体育田径教材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加到体育田径课程中。
二、小学体育田径教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资源相对短缺
一方面是教学场地的有限性。虽说田径是一项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运动,但在学校,尤其是小学,田径场就是体育田径教学的主要场地,可用于教学的场地有限,另一方面教师是学生获取体育田径知识的主要信息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一味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不能与时俱进。
2.教学目的的功利化
一些人把那些体育赛事中的田径当成是田径运动的唯一表现,将体育田径当成是一种竞技体育,久而久之教师也在教学中传输这一观点,对于体育田径的误解进一步加深,小学体育课程的意义不复存在。另外,老师可能过于追求竞技项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一味重视投、跑等动作的教学,忽视了学生自身需求,造成孩子们学习兴趣的丧失,不仅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不利于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提高学生对体育田径的学习兴趣显得格外重要,对体育教学进行游戏化改革就显得更必要。3.教学手段的单一化每当上体育课的时候,一些老师的做法就是将自己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简要说一下,教授几个简单的动作要领,看着学生练习一会儿,然后让他们自行活动,这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显得比较单一,很难让小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得到发挥。
三、小学体育田径教材教学“游戏化”的应用及意义
介于小学体育田径教材教学中存在的些许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建议,在教学中融入“游戏化”的元素。
1.提供更丰富的自主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田径这项运动中,就应该做到迎合小学生好动与活泼的天性。教师可以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为学生提供几种不同的教学器材,允许他们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项目。之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适宜在田径课上进行的活动,并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例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开展小型的趣味接力赛,落后的一方将要进行个人才艺展示,努力让学生在比较融洽、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体育田径;还可以为学生们设置障碍跑道,在跑道上放置各种小型障碍物,例如手绢、沙包等,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的距离下拿到一定的障碍物,分小组进行,获得做多的小组获胜,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
2.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游戏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扮演的角色一直是说教者,也就是说,很少真正参加到学生们的活动中,小学生对老师只是言听计从。但实际上,如果老师能够转换角色,与学生一起互动,在体育田径教学中和学生打成一片,这将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我认为,老师可以加入到学生的游戏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举一个例子,老师可以设置一个场景,最好是大多数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动画片,将全班所在地方设想成一个逃生场地,进行一场逃生游戏,让每一位同学扮演,一个角色,可以是逃生者,也可以是阻止逃生者卫士,让老师也参与其中,一起完成整个逃生行动,相信这类游戏化教学的进行,不仅会让学生在游戏中使身体得到一定的锻炼,而且将进一步增进师生关系,让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显得更轻松。
3.鼓励学生在游戏化教学中提高素质
在小学生的眼中,老师就类似于权威,老师的任何一句话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因此老师的任何举动都应该注意。即使是在游戏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可能全部集中,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善意的提醒。另外,一般来说,小学生在进行较长时期的体育锻炼之后很容易产生疲惫感,意志力随之慢慢消减,老师应该采用激励暗示法,比如说讲讲自己当年在进行体育训练时的努力与坚持,以此增强学生的意志力,激励他们努力完成任务,扮演好在游戏中的各种角色。我们还可以通过男女生接力赛的形式,在互相协助、共同完成的过程中达到玩与练相结合的目的,使学生在玩得开心的同时,实现训练目标。田径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具有广泛迁移性和对终身体育锻炼有深刻影响的基本技能,并对现有田径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拓展,让学生从单一的动作技术学习向提高综合运动能力和实际生活所需要能力方向发展,形成适应日常生活和娱乐所需要的自然实用的运动技能和技巧。在体育田径教学中,应努力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运动技能体验中真正提高运动技能技术,增强学习效果。将游戏融入到体育田径教学这一思路,利于改变学生体育学习的心态,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老师们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寓教于乐,努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四、结语
游戏化教学本来就是一种更加符合当代需求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能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田径中,使他们的身心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调动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而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应当推广和应用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范立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之我见体育学刊,20xx.05.
[2]王仕云.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创新教学探析.新课程导学,20xx(19).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