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下的构筑理想课堂之教育随笔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新教育下的构筑理想课堂之教育随笔,本文共8篇,欢迎阅读!

新教育下的构筑理想课堂之教育随笔

践行新教育 打造理想课堂

河阳大地如火如荼的进行新教育,新教育的主阵地是理想课堂。从接触新教育,就迷上了理想课堂。孩子是课堂的核心,如何最大可能地促进、实现学生每个个体的学习,如何给孩子尽可能多的自由。

困难学生,情有独钟。在探究学习中,有的学生思维敏捷,乐于表达;有的学生反应较慢,磕磕巴巴,羞于开口。久而久之,只听不言,这样就达不到互帮互学的目的。为了改变这种现象,给那些不善言谈的学生留下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在提出问题后,先不急于讨论,允许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在小组展示时规定:困难学生首先发言,能说多少就说多少,说不下去再有组长补充。这样既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又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

画龙点睛,助力成功。教师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讨论结束时,不仅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定出不同的目标,只要有点滴的进步,哪怕是隐性的,也要给予大张旗鼓的表扬,让每个人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小组展示时只要成功,组员和组长共同加分,共享成功的喜悦。这样就能激起困难学生再接再厉,燃起他们奋发向上的`欲望。

积极参与,适时调整。教师以平等的身份适时地参与小组的讨论,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调整教学环节;不断改变学习小组的组成形式,丰富小组合作内容。小组展示结束,组长要问: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补充或疑问?然后,台上同学要对提问进行解答。解答不了时,台下有会的同学可以代替解答,都解决不了可以寻求老师帮助。每个小组要认真倾听发言,及时针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补充、建议或质疑,补充时切忌重复。最后教师点评,以此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课堂练习,形式多样。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练习的素材要与生活息息相关,适时渗透国情教育、环保教育、健康教育、科学教育,充分挖掘习题的育人功能。既有基础性又有挑战性习题,运用游戏、猜谜、闯关练习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当学生沉迷在问题的情境之中时,他们的无意注意就会转化为有意注意并趋于主导地位,从而达到主动探究的目的。

理想课堂把知识、生活、生命高度融合,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作为新教育人只有不断去追寻、探索,才能重现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魅力。

谈理想的课堂教育随笔

我承认,依旧热爱着文字,依旧执著于用文字构画心空的清明。即使在无味的三尺讲台之上一站十七年,即使淘气的孩子肆意的砸碎过我精心描摹的梦的边框,即使风横雨斜的狂躁曾经粗暴地挥出结实的拳头,都没有动摇过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热诚……可如今,我却莫名地烦躁着。

我不愿走进教室,不愿站上讲台,不愿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开始一堂课的精彩,更不愿面对那些低垂的脑袋和一张张麻木的脸。无端地怀念过去一幕幕稔熟的场景:晨读时,优美的文字和着深情的声调将一个空洞的早晨调成一杯香浓的茶品;课间时,捧卷入境的身影附着笔走纸页的“沙沙”将短暂的闲暇煨成一抹新醅的芳醇;教室里,无数双清澄的眼睛倾听着你的浅析深剖;作业中,激情的文句迸送出青春的才情……可这些只能存在于记忆里。难道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整体浮躁,也浸染了校园,侵袭了健康明晰的大脑,让无数的思绪短路,使一个个灵魂呆立成混沌的偶像?

“人应善待手中的世界,但不要放弃心中的世界。”这样的句子一遍一遍冲荡着我的内心。我看到了手中世界的崩坍,也听到了心中世界厚重的门扉沉闷的关闭。

做为教师的我们有太多的无奈:我们要应付明知无用仍然要做的一次次检查,我们要在繁琐的书山题海中率领学生冲锋陷阵,我们要在无数次的考试排名中挤成一团,我们要搞科研写论文拿证书,我们要讲优质课选教学能手成名师,我们要晋升职称提高工资待遇,我们要在领导指定的模式中形成定势统治的课堂风格,我们要在学生面前冠冕堂皇、在学生背后畏首畏尾……

一个声音破空而来:你心中的理想课堂是什么?耳膜被震得生疼之后,终于挤出些许微笑,而后拼命地质问自己:你是否还有理想?

“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那就是,人为梦想活着。”难道一个人丢了梦想之后,连做人的资格也一并丢掉了?这无疑是严重的,事关体面与尊严,于是硬要做出回答,也许回答得并不响亮,可这依然是头碰坚壁之后的“咔嚓”回响。

人要有梦想,首先得有思想。食物支持肉体的生长,思想强健肉体的内涵。理想的课堂无疑应是教师思想与学生思想的碰撞与交汇、独吟与合鸣。教师没有权利强行为学生进行思想的清洗,也不能让学生的思想脱离正确的轨道。我们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要强化共性中已认可的被誉为真善美的精华。这其中要强调教师思想的纯朗,也更突出学校办学理念的濡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说明育人道途的遥远与艰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学校应把教书做为实现育人目的途径而不是目的,更不应将二者生硬的撕裂。片面的强调“教书”只能把学生培植成模式化的机器,我们一味的强调升学率,把考试成绩做为评价学校与教师的唯一标准,想想这是多么可悲又是多么可怕。我们的孩子不会思考,不会尊重,不会做人,没有道德底线,只偏执于“小我”的.乖戾与嚣张。我们把育人变成了墙上的标语,廊间的字画,当成了粉饰太平的工具。这其中的弊端更是显而易见。究其原因当是整个社会思维的浑浊与浮躁,更有学校自身办学理念的迷失。所以理想的课堂应是在大的体系强健运行当中,自然产生的灵鲜魂活的精品,而不是教育畸形发展的速成物。

理想的课堂理应是高效的。这些年我们从大喊“有效”到疾呼“高效”,表面文章做得十足,似乎只要我们呐喊过,便必然有影从如云,有动感十足的跫音把空洞的内在填满。可当你真正的站在讲台之上,你才发现,仅仅喊几句口号是无济于事的。学生习惯了被动的接受,很难主动的汲取。你面对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习惯了教师的滔滔不绝,习惯了张开嘴等你将现成的固体知识嚼成细小的糊状碎末,他们意识深处的某种东西根深蒂固,很难一朝一夕加以改变。这种现状的形成不怪学生,只怪我们曾经一味的追求效率。当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与耐心,面对那些曾经童稚的思维嫩芽时,我们便无意识的模仿了古人的“揠苗”以助其长,有时明知不对,但还在心里说,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一旦重视了结果,我们便更觉时间的可贵,便生硬的压缩了咀嚼、消化、反刍的过程,而张嘴将满口的秽物吐给了幼小的心灵。白色纸页上血红的分数,如一针强心剂,让我们亢奋,让我们有成就感,让我们站在高大的天宇中望着自己的身影而自鸣得意。但我们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还想得不够周全,我们还没把几十个孩子的心理投影在自己的心幕上划出鲜明的印痕,以致于我们能在他们张口之前就能轻易的肯定或否定,于是我们想好了上课的每一句话,想到了每一个环节的处理,想到了如何应对那些思想乖张的小家伙不至于让他们把自己的套路打乱……等这一切做好之后,课堂也便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跑马场,我们如此轻易的不着痕迹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屠杀。高效的课堂不应是这样的,问题的发现权在学生,问题的解决权也在学生,我们不能也不该将每个环节精准化,毕竟真正的课堂是多变的,我们要面对任何的突发奇想,敢于让学生的思维变成不驯的野马,必须得接受多元化的纵横交错,我们得让学生把我们变得无知,而后在无尽“突破无知”的惶恐中更加严格的要求自我,我们得拼命学习,除了专业的理论与知识,还有更多心理、社会学方面的欠缺等待着我们去填平……没有完美的课堂,没有完美的学生,更没有完美的教师,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从无效到有效到高效,是循序渐进的拔高与层递,不是兴之所至的伸张脖颈的乱喊。

站在讲台上,我还有未名的痛苦洇出枯黄的漪痕。也许我会一直痛苦下去,手中的世界里没有晴空万里,这个世界的阴霾很厚,它在期待一场强劲的北风吹出严冬过后的季节性明媚;而心中的世界却已然清明,它供奉着我的信仰,并将不竭的营养供给滋长苦痛的土壤,它定会生出一朵花来,是在下一个春天吧,于是,满怀着期待……

现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从更本上就是不断追求教学效率的活动,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背景,学校不可避免的要回答如下问题:学校教育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认识可能性,如何为儿童自觉而牢固地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整套知识创造条件。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中的最优化是指“从一定标准来看是最好的”,这里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教学效果,每位学生按照所提出的任务,在指定时间内在教养、教育、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可能的水平;二是时间消耗,学生和教师应遵守学校为学生和相应指示所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最优化教学就是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为学生所规定的标准。在当今教学实践中有重要影响的构建主义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来阐述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强调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的核心在于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出创造性人才的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追求教学效率是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更本目标,也是各种教学流派不断探索和倡导的理念和策略,可以说追求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对课堂教学价值的追求。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然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追求高效课堂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教育质量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生命线,衡量我国的教育质量水平就是看学生的素质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和提高,是否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有无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学校能否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能否得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是关键。课堂教学活动是有领导的学习活动,他的更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尽可能高速地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不但要让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还要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快速高效地发展。教学追求效率就要努力使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努力等投入或教学所耗而获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所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即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灵活多样。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入手,通过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整体提高教育质量。

其次是减轻师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师生教学负担过重是当前教学中普遍而又突出的一个问题。“教师教的苦,学生学得累”是普遍反映。引发教师负担过重的原因,除了外在因素外,还与很多教师自身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低效的时间管理、粗劣的学习品质有很大关系。减轻教师工作负担,除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及其教材、教法的不断熟悉等外在环境因素进一步改善外,改变教师思维方式和工作惯性,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不但降低了学习的效率还造成了学生严重的厌学问题,进一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学生负担屡减不轻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引导下,题海战术、加班加点所至;二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搞“填鸭式”教学。因此,在深化课堂改革、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改革考试方式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师教学方式,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再次是教师转变概念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若干关系的需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师除了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理念和政策外,重要的是要处理好教学中的几个重要关系: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讲授教学与探究教学的关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知识、技能授受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课堂气氛活跃于严格要求的关系;集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不能正确处理这些关系,造成了教学效率的低下。

二、高效课堂中的新理念

新课程标准代表了当今我国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教师从事教学的方向和依据,教师应站在新课程的制高点,在教学中要以这些新理念做指导。作为现代的高效课堂,这些理念必须得以体现。

1、从“教知识”到“教发展”

教师职责不是单纯的“经”的 传授,更主要的是实现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作为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2、从“讲授成功”到“学习成功”

教学的更本任务是教学生“学”,要坚持“以学定教”。课堂教学中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心向,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最有效的发挥学生的智能。

3、从“重知识”到“重情感”

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是师生交流的场所,同样需要人情、友情、亲情的温暖。这种情要通过教师来表达,课堂上教师对于“知”与“情”的处理得当,学生不仅在课堂中学会、会学,而且还会爱学、乐学。

4、从“重记忆”到“重思维”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是一个人聪明才智的标志,教师在教授任何一节课时,都应该把思维训练作为重点内容来体现。

三、新理念下的高效课堂的关键课堂教学行为

一堂有效的课堂必然遵循着必然的教学规律,我们都说行为决定结果,课堂也是如此。一节高效的有水平的课堂,必然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的关键性的课堂教学行为,这些行为直接或间接的决定和影响着课堂效率。总体来说,一节高效课堂应该具有以下五个关键性的课堂教学行为。

1、授课清晰

在授课清晰程度上不同的教师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清晰授课要求教师都能清晰而直接地与学生交流,不能跑题, 他们所表达的一切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 或者其讲话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呈现所要表达的内容。如果将教学内容清晰呈现, 呈现材料就可以少花时间,学生就很快正确地回答你的问题, 这样就有更多时间用于其他内容教学。清晰的教学是一个多元活动行为,要综合多种认知行为, 譬如内容组织、教师对课文的熟悉以及授课策略选择等。

2、教学多元化

该关键行为要求多元而灵活地呈现教学内容。让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问题,在课堂上可以提出各种不同类型并附有意义的问题,将这些问题与课堂节奏和教学内容系列结合起来,就可以产生出富有意义的多元化教学。教师需要掌握提问的艺术,要做好课堂提问的准备、程序、技巧和处理。教师能够区分出问题的类型,包括记忆性问题、思考性问题、探索性问题或发散性问题。多元教学最为明显的是: 对学习材料、设备、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间等的运用。教室里一草一木都会成为多元教学的对象,如物质的质地、多样的视觉效果都能增加教学的多样性,多元化教学与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关。

3、目标导向

目标导向要求把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术性问题。教师用于教授特定目标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学习机会也就越多。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清楚授课、提问占用了多少时间 ? 激励学生讨论、独立思考又用了多少时间 ?组织教学占用多少时间?学生做好学习准备用了多少时间 ?评估学生行为用了多少时间 ?对这些问题的评估目的是看教师向学生呈现了多少内容和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和能力,而不是在程序性操作上用了多少时间。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前都需要学生做好学习准备,让他们在教学中享受学习。教师把大多数时间分配在教授切题的内容,他的学生就能取得更高的成就。课堂上师生的互动集中于思维内容,使学生获得学习机会,那么这个课堂上的学生的成功率就能更高。同时,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师非常熟悉一些题目,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为考而教”, 确切地说,他们的课堂教学与教学目标、课程要求是相匹配的。

4、注重学习过程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要重视学生学习、积累的过程;注重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对过程与方法的高度重视;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应该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 去学习那些将要评价的材料。学生实际投入学习材料的时间与教师教授某个专题的时间不同。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真的在学习, 忙于教学材料并从教师提供的活动中受益。

5、确保学生成功率

学生学习的成功率,是教师课堂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它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掌握问题处理方法的比率。呈现给学生的材料难易程度会成为影响目标导向和学生投入研究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的目标导向和学生投入时间与学生成功率密切相关。对那些能带来高成功率的目标任务普通学生会花更多时间。他们的成就感会更高, 记忆力会更好, 对学习的态度也更加积极。

这五种关键教学行为对于有效课堂教学至关重要,是高效课堂的标志。对于“什么是有效教师”是没有简单答案的, 要使教学有效, 必须精心安排许多行为, 形成特定行为模式。要成功有效地在教学课堂上实施这五种关键教学行为,还必须同时使用许多辅助的教学行为。

得课堂者得教育之天下

冯教授说:校长的阵地在哪里,学校的主体工作就在哪里。因此建设高效课堂工程,校长应该立足课堂,将学校的工作重心放在课堂上。

开学第一天,我们就开始了推门听课。这个举措,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赞扬。

听课的结果,大部分老师还在进行开学收心教育,熟悉学生,管理班级。少部分老师开始了教学。我听了六年级的一节语文课《少年旅行队》。文章是一组散文诗,由《出发》、《老师》、《小纸船》、《听广播》、《标本》、《旅行者之歌》六首诗组成。这六首散文诗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的联系。该组诗以少年旅行队的远足旅行为线索,写了旅行队队员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抒发了队员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在生活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美好心愿。文章的语言表达富有特色,富含诗意哲理,把纷繁的事物经过高度浓缩,使之呈现出简洁美,给人以启迪,令人从中品味出诗意。

老师的教学方法是逐段讲读,与学生探讨少年旅行队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因为文章语言深厚,学生难以体会,所以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在讲。我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是语文老师常态的课堂,的确存在着老师讲学生听的状态。而且越是有难度的文章,老师越是怕学生体会不出来,越是讲的多。老师很辛苦,但是学生收效如何呢?从课堂气氛来说,老师讲的激情飞扬,学生只是被动应付,懒懒的。这还是乖巧的好学生,那些个性点的学生连应付都懒得做,干脆就游离于课堂之外了。结果真是让我们辛苦的老师伤心。冯教授说:课堂气氛沉闷,学习乏味,这样的课堂肯定是有问题的。当我做为旁观者,结合冯教授的指点,我发现了问题,课堂不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权和主动性,当然只能被动参与应付了。我想起了上学期我教学的《糖果雨》,多美的.文章啊,孩子们多喜欢啊,可是在我“精心”的设计下,在我操心费神的引领下,孩子们学得多沉闷啊!真是惭愧。到今天,突然领悟了高效课堂的核心: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为什么沈主任要强调从教学的源头改革起,改变备课方式,让学生参与备课。老师不要自己一个人想教材,想教法,想学生,想得昏天昏地可能还是不符合学生实际的。而应该走出书斋,实实在在地问问学生,这篇课文你们觉得哪比较简单,哪儿比较难懂,你们觉得怎么学习你们容易理解和学会。学习的主人参与了,教学的天地就宽了。

在网上游览时看到这句话:得课堂者得教育之天下。觉得很适合做“高效课堂工程”的口号或标语。现在又灵感突显,觉得“得学生者得课堂之天下!”不知对不对,能不能其如其分地表达我现在的理解与认识。但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思考和探究吧。以此共勉!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教育论文

课堂教学作为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渠道,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呢?对此,我有如下的观点:

一、优化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应该优化教学内容,全面了解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全面性、个体性、差异性,确立符合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新的课程标准降低了教学要求,更注重学生观察问题和理解问题能力的培养;抛弃了以往强调培养学生过于专业,深层次认识要求的做法,而且加强了学生探究知识方法能力和合理学习习惯的培养。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和社会文化氛围,导致了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有着不同的发展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绝对的,主要表现为认知方式和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而制定多层次的教学内容。首先对不同的学生确立与之相符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并在问题情景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另外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给予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参与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深入学习,让他们有一种吃得“饱”的感觉。总之,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必须的知识;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优化教学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知识权威”的讲台上走下来,放下架子,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参与探讨问题、发表见解的学习过程,并相互交流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缔结朋友式的情感纽带,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而我们所面对的是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多变的现代型学生。因此,课堂教学应有一种民主、和谐、开放、合作的课堂气氛,我们要善于创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不同意见。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重视情感意志动机、信念等人格因素的价值;重视教师与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共同参与等,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在展现新的标准中,我们应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促进者、培养者、引路人的角色,整个课堂教学活动都以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为主,同时交融在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碰撞,教师应以真挚的感情、饱满的热情和明快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自然,整个课堂气氛和谐生动、富有动感。

三、优化教学形式

在课堂上,我们不能只把学生看作是一张白纸,因为他们通过看电视、听广播、读报刊等知道很多方面的知识,对待一些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看法和主张。所以当今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人,而课堂教学也从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作为现代型的教师要行之有效地利用现代各种教学策略,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研究、猜测、归纳等方法获取学习经验,而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一味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当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肯定和鼓励。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表达个人意愿、经历、体验学习的过程,创新意识也就会逐渐产生。在实际教学中,有意地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要求去探究,同时要求每组学生认真细读、讨论,得出结论并向全体同学汇报。此外,还注意安排学生组间交流观察,以此培养组间的互相学习和合作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有时,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小组互帮互助,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即时转换角色,以促使小组内同学的相互合作,促使他们共同解决实验中所面临的问题,也以此达到学生“人人有事干,人人都动手,个个有收获”的目的。

四、优化评价方式

教师应该优化评价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多元化评价,多运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学生评价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而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越来越显得表面化、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如今,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即在评价学生时,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如: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是否积极,是否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否善于与人合作,是否善于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乐于探索、搜集和处理信息等。而在过程中,我们应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在学习上的点滴成功,使之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培养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通过品读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深感他的教育思想是对我灵魂的深刻洗礼,从而激励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也更加坚定了我努力向名师靠近的决心。

我的理想很简单:做一个幸福的人。而我的教育理想就是通过幸福的教育,教育出幸福的学生;做学生学习的伙伴,深受学生的喜欢。怎样才能实现这个教育理想呢?首先要做一名这样的老师:

一、以朱永新教授所言的理想教师做标杆,不断努力靠近。“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尊重同事,尊重领导,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二、正确的角色定位。在当今时代,教师是一个设计者,要为每一个学生设计适合他学习的环境;教师是一个指导者,要使学生在信息海洋中不迷失方向;教师是一个帮助者,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相信他们自己能够解决。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要以专注、期待、鼓励的目光看着发言的人;学生的红领巾歪到一边去了,我们会为他扶正;课外活动时,我们会加入学生游戏的行列。要成为伙伴就要让他们喜欢你,那么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答案肯定不是唯一的,不同的学生,不同学段的学生,关注点有所差异,诸如讲课精彩,幽默风趣,博学多才,和蔼可亲,认真负责,宽容大度,公平公正……教师想让学生喜欢,首先要喜欢学生,因为‘喜欢’是相互的。老师喜欢学生,学生会加倍地喜欢老师。”

三、每日三问,自省吾身。用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比。反思今天的自己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能力教育好学生?今天上的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能说到学生的心坎儿里?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耐心?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别人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自问,坚持不懈,我们便不断地向“理想的教师”这一境界靠近。

四、既要学会倾听自己的课堂,又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课堂。在课堂上,真正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从孩子们真正的学习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学习别人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的有效性,教学程序的落实性,老师的评价语对于学生的启发性等等。

五、教师还应该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是不一样的,孩子们的世界有独特的色彩。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要和他们共同成长,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教师需要有一颗非常年轻的心,才能与他们沟通,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够得到他们的爱。不要过分的强调师道尊严,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距离感。

六、教师要有一种大格局、高境界,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点小利益。要有高境界必须多读书。虽然我们不能将名山大川都走遍,做不到行万里路但我们可以读万卷书,其价值是一样的。只有我们成为了一个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人,才能培养出具有这样一种心境和品格的好孩子们。

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个是追求成功,一个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只要坚持不懈,我们便会不断地向“理想的教师”这一境界靠近。

古人说: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没想到,自从我读了一些有关教育类的书籍,还真在书中找到了黄金,也给自己充了很多的电,教育教学中也有了很多的教育理论支撑。日前,我又读了朱永新老师写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让自己有了一种重生的感觉。

作者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述,揭示了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素质。这种切近实际教育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应该是我们永恒的理想。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通读全书,对我感触较深的有如下几点:

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这一席话让我回味无穷。由于长期处在紧张和繁忙中,对新鲜感、荣誉感在时间的冲刷下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麻木、疲劳。梦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没有了梦想,怎么会有前进的动力呢?没有前进的动力,哪会有工作的创新呢?

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造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朱老师的这几句话犹如一面镜子,对照自己的不足予以纠正,为我今天的奋斗指明了方向。我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首先就要热爱这项事业,对教育充满激情。教师要不断学习,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活水源,使学生酣畅淋漓地学习。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单纯的,可爱的孩子。我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时刻关心他们,同时我还要做一名关注社会、有责任感的教师。教师教育祖国的未来,意义重大。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二要有丰富的学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学生更有所学、有所获!

另外书中的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发现我离这样的要求相距甚远。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这些标准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促进自己。

我深信:教育的理想会奏响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乐章,理想的教育会开创新世纪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

学习,尤其是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学习,是每个人职业生涯中的大事,这样的学习是我们职业(专业)成长说不可缺少的。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会伴随着不断的困惑和疑虑。这些困惑和疑虑,有些事我们经过自己的思考努力可以解决的,有些则是我们不能解决的,甚至我们的同事、前辈也不能解决。那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只有一个途径学习,以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从经典的教育论著中汲取营养,以这些营养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进而解决我们职业生涯中的困惑和疑虑。

业余时间我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理论专著:《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内容丰富,知识全面,是朱永新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许多见解都是针对现实教育生活中的问题提出的,以及发达国家有关教育的具体的政策和做法,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但是这本书对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我感觉总的来说作用不大,尤其是不能解决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的问题,书中提到的只是一些教育的理想,理想是脱离现实的,有些甚至和现实是背离的,所以对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遇到的困惑的解决时没有多大的作用的。在这里我不是说我做到了我心中理想的教师的要求,只是我感觉作为教育来说,他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尤其是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不是每个教师自身能决定的,这要取决于整个中国大的教育环境。中国现在高考制度不变,教师,尤其是高中的任课教师,就只能踏踏实实地搞应试教育。用简单的学习挤占学生的时间,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挤占学生的玩耍时间,让学生在宿舍、教室和餐厅三点一线之间奔忙,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分,为了考试中学生的分数能高一点,在学生的生命力除了分,其他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该想,但是正是这些分,给学生造成了多大压力,每次考试后,看着那些成绩下降的学生,他们苦闷,他们情绪低落,甚至痛苦失声,我能做的是什么嫩,只能好意安慰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的心情好受一些,缓解一下他们的压力。但是安慰之后,一转身,我就又开始给他们压力,上课提问他们,不会了抄写10遍,我会继续给他们发卷子,催他们及时交作业。不光是我,每个老师都是这样在做,谁也不会心慈手软的,看看我们祖国的花朵吧,一个个十七八岁的生命,本应该是活泼的生机勃勃的生命,一个个变得老气十足,小老头(太婆)似的,我看着他们的样子,一阵阵心痛,但是我没有办法,心痛得只想丢下手中的粉笔,心痛得甚至不想干教师,但是我知道,即使我离开讲台,还会有人补上,别人可能比我做得更过火。所以,我还是不能走,我要留下来,我要想办法,让我的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能学得快乐点,让他们的成长不只伴随着压力,不只伴随着永远也舍弃不掉的分数。

所以我一直在努力,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想让他们知道,他们因为分数下降带来的痛苦,我愿和他们一起承受。只要我的存在,能让他们的痛苦减轻一点,能让他们成长得相对快乐一点,我就心满意足了。

所以,《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应该让那些制定教育政策的人看,应该让他们多看,以尽快改革当前的这吃人的教育体制,解放我们的孩子,解放我们每一个教师,让我们都从考试分数的梦魇中走出来,去迎接教育生活的春天,我们都能看着孩子们想快乐的小鸟,飞翔在洁净的蓝天白云之下,飞翔在春花烂漫中,飞翔在快乐的学生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