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农村建设中社区教育的重要性与发展建议论文,本文共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农村建设中社区教育的重要性与发展建议论文

(1)营造包容互助的文化氛围。包容的文化氛围包括社区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相认同与支持、互相帮助与合作、互相交流与欣赏,具有团体凝聚力,对团体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社区成员之间应该敞开心扉,加强与其他成员的协调合作,积极与其他成员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包容不同意见的存在,保护不同的见解,容许成员提出批判意见,参与其中的成员受到充分的尊重,只有这样的文化氛围才可以擦出更多智慧的火花,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才能使社区学习共同体更好地发展。

(2)建立专家引导的学习机制。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离不开专家队伍的引领,社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可以在相互交流中取得进步,但是来自高层次教育科研机构的指导专家可以帮助成员更好地开拓视野、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习新的内容、了解到新的学习方法等,可以更好地促进成员的成长。吸取专家的思想,取得进步,专家可以为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指明方向,纠正其在发展过程的错误,或者引导其避开发展障碍,在专家的指导与引领下,社区学习共同体可以发展的更好。

4 结语

社区教育关系到整个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管理水平,因此,要加强对社区教育在此过程中的重视,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新农村社区教育事业,政府部门要加快落实社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社区居民要积极参与,齐心协力推动社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社区教育担负着重要作用,社区教育是完善新农村社区居民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村民文化素养,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所以,必须要重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社区教育建设工作。

1 社区教育在新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1)社区教育是新农村实施终身教育平台。当今社会是知识更新的时代。人们的职业不断变动,学校生活无法满足知识变动、社会变动和职业变动的需要,所以,人们学习和获取知识,不再局限在学校的体制之内,而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成为一种现实社会人的需要。网络学习、数字化学习和移动学习成为人们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当前,现代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建立终身教育的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所以,农村的社区教育成为传播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载体,是农民接受终身教育的平台。

(2)社区教育有利于净化农村的文化市场。加强社区教育还能够净化农村的文化市场,促使农村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市场主要是农村文化宣传材料、文化出版物、网吧管理、科技文艺活动等内容,对这些方面管理好了才能建设好农村的文化市场,消除农村文化市场中的落后与弊端的地方,维持农村文化市场的秩序,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成为新农村精神文明的重要支撑。

(3)社区教育为农村培养出更多文化人才。社区教育离不开农村文化人才,农村也存在一些具有高超技巧的人才,他们传承了当地农村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农村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要想发展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离不开这些人才,同时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也挖掘出并培养出更多的文化人才,为农村的后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保障。

2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社区教育的建议

(1)创新理念,改善硬件。加强新农村信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普及社区教育理念、灌输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现阶段,中国农村的信息化普及率还比较低,很多人没有掌握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技能,只能通过现场讲座和读书的形式实现终身学习村民想要接受新知识快速融人城市生活的愿望和聘请专职教师的’高额费用,构成了供需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农村地区的社区教育宣传和经费投人,使通过社区教育实现终身学习的理念深人人心。

(2)整合资源,课程研发。建立农村社区书屋和远程学习的平台等硬件设施后,还要考虑课程开发和资源整合等软件为面的建设现阶段图书资源、音像资源和课程开发的侧重点,应放在如何让农村居民提高素质适应城市生活和掌握生存技能上我们需要通过调研了解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和技能需求,制作、编写一此简单实用、通俗易懂的市民化学习课程和书籍,及时将新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这此未来的新市民,同时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也要充分整合现有教育资源,统一资源建设渠道。

株洲市城镇化建设中社区教育的不足与对策建议论文

近年来,株洲市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城镇化水平正在迅速提高。将城镇化和社区教育两者联系起来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拓展社区教育的内涵,有利于社区教育自身的不断发展,并建立和规范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社区教育管理和运行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推动社区教育工作向更高的水准和更深的层次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建设学习型城区、促进城镇化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城镇化和社区教育的关系

通过对社区教育功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二者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城镇化建设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的社会管理地位不断提高,人们逐渐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认识这个区域性的社会,而社区教育被认为一个区域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株洲市城镇化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现状

(一)株洲市城镇化建设现状

株洲市地处湖南省东部,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同时也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的重要一极.现辖 5 区 5 县,总面积 11248平方公里,在 年到 年间,在常住人口增长较缓的整体背景下,株洲市城镇化人口从175.2万增长至241.6万,城镇化率有47.4%上升至61%,增长13.6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株洲市城镇化建设较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提速.

与此同时,株洲市城镇化率在全省处于高位,至末,较全省49.28%的整体城镇化率高出11.7个百分点.如表1和图1所示.

同时,株洲市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株洲市正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株洲的东部新城、云龙示范区、清水塘地区将作为“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点,株洲县将撤县设渌口区、攸县或升级为攸州市,近两年还将适时设置一批人口在 10 万以上的镇级市……这这些重点工作的推动下,大大提高株洲市的城镇化水平。

(二)株洲市社区教育发展现状近年来,株洲市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不断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担任正副组长,相关局委办为成员单位的全市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

目前,株洲市按照“城区先行,乡村跟进”工作思路,以市社区大学为龙头,区县社区学院为骨干,加大社区学校和社区学习中心建设力度,努力实现年度社区教育体系建设目标.初步构建了包括社区大学、县市区社区学院、街道(乡镇)社区学校和社区(村)学习中心的四级社区教育网络.

各部门和社会群团组织互联互动,开展了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中小学教师进社区、志愿者进社区等专题活动.重视开发课程资源,开设了“惠民大讲堂”、“网络课堂”和“社区课堂”,打造了社区教育品牌活动.鼓励职业学校积极开展面向企业、社区和农村的各种培训活动,探索了“数字化社区”和“网络在线学习”建设,共同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助推株洲发展升级.

三、株洲市城镇化建设中社区教育发展存在问题

(一)城镇化进程与社区教育发展不协调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迅猛发展大背景下,株洲市郊农村基础设施及硬件建设步伐加快,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在城镇化建设中,由于对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内在关系缺乏思考,尤其未能意识到社区教育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核心和关键所在,因而在新型城镇化中没有充分认识到城镇化进程中大力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过度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发展,没有将社区教育放在相应位置上加以统筹考虑和整体规划,导致城镇化建设与社区教育不能协调发展。

(二)居民社区教育参与度不高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由于对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居民对当前农村社区教育的不认同,对目前已开展的社区教育的内容、设施 、场地、学习效果不满意.

同时,由于居民自身的观念和认识问题,对终身学习、终身及教育、社区教育等理念的认识不深刻,没有看到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对提高自身素质和改变其自身生活状况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导致其社区教育的参与度不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前社区教育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使得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社区教育不能真正成为适合农村城镇化转型中居民发展的特点和满足起实际需求的教育形式。

(三)社区教育资源不足

社区内能够用于社区教育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和文化资源的总和可称称为社区教育资源。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地区,一般地处农村,普遍只有小学,极少数地区有中学,高等院校几乎没有。由于农村基础教育普遍落后,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城市社区居民也较低,用以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师资遇到了现实的挑战。其次,社区教育发展具有全员参与的特点,也属于公益事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城市水平,能够用以投入农村社区教育的经费非常有限。第三,数字化教学资源不足。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征,相较于较为成熟的城市社区,城镇化建设中的农村社区各类教育资源相互封闭,教育与培训隔离,形成了新的信息壁垒和信息孤岛.

四、株洲市城郊乡镇(街道)开展社区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加强城镇化建设中社区教育的宏观规划

社区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为城镇化建设创造了承接社会变迁的载体,是城市管理创新的基础平台,社区教育作为城镇化建设的文化支撑,是社会全面教育、是社区全民教育、是公民全程教育,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政府统筹.所以,在城镇化建设规划中,政府应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明确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意义和地位、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教育模式等,规范社区教育工作中的政府主体地位和相关责任,明确各级政府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检查考核标准.以此明确社区教育的重要地位,确保其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方能巩固城镇化建设成果.

(二)针对性设计社区教育形式与内容,提高社区教育参与面

如前文所述,影响居民社区教育参与度的主要因素主要集中在认识不足、形式单一和针对性不强等方面。因此,在社区教育的’顶层设计阶段,应做好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广泛宣传,提高居民对社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二是根据区域内居民的工作特点和学习、培训需求,灵活设置学习方式、开设针对性较强的社区教育课程。如举办的居民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知识讲座及短期相关内容培训班、一些现代科技知识和应用性技能的讲座、利用业余时间到成人学校以及利用网络在家学习。三是加强社区教育的认证工作。培训结果认证是对于培训效益的直观反映,也是居民参与培训的现实需求,社区应联合相关职业之歌鉴定单位,在培训结束后颁发相关的社会承认的资格证书,也是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有效手段。

(三)整合社区教育资源

资源的整合利用无疑是衡量社区教育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总结起来,社区教育资源科大致分为人力资源与课程资源两类。对于这两类资源的整合,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一是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重组、改造与再分配,以实现社区教育低成本扩张与发展。发达国家已有较为成熟的经验,本文不再详细介绍。二是潜在资源的开发与整合。首先,应充分发挥辖区资源优势,与辖区相关机团单位结成社区教育共建关系,利用他们在师资、课程资源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其次,要积极与社会职业资格鉴定机构合作,推行社区教育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创新社区教育办学路子.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强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共享建设.一是加强学习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社会力量,特别是区域内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合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社区教育课程数字化建设并实现网络贡献.二是要加强网络学习的平台建设,满足和保障社区成员学习的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构建“数字化学习的平台”的学习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技术平台,实现“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的泛在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育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在其中:国际21 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2] 厉以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河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这片广裹的冀中平原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了无数的民间艺术,以下以颇具代表性的几种河北民间艺术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找出其应得以传承的价值所在,具体如下:

1丰富多彩的河北民间艺术

1.1河北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

河北省的传统民间文化积淀丰厚,民间艺术小乏精华,近年来颇受各界的关注,颇具代表性的如:蔚县剪纸:技法独特,且以色彩对比强烈,造型生动逼真,尤其是乡土气息浓郁,虽绚烂喜庆却无任何豪华、浮夸之气取胜;武强年画:地方与节俗特色浓厚,并在淳朴的乡土文化基础上,追求艺术的浪漫主义表达,气氛热烈,独树一帜;唐山皮影:精细灵巧、真挚质朴,且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融合,是宝贵的民间艺术奇葩;吴桥杂技,以其道具乡土化、演员专业化著称,不但在乡野地方广受欢迎,而且在世界艺苑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磁州窑瓷器: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且集诗、书、画于一体,体现了民间工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由于其历史悠久,且小断出新,成了我国古代北方民窑最高水平的典范。可以说,以上这些河北民间艺术小仅独具艺术魅力,而且也有着深沉的文化内涵。

1.2河北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

首先,是对悠久乡土文化生活的巧妙记录。无论是武强年画、蔚县剪纸还是唐山皮影等等,其题材大多以当地古老的文化民间、人们的农耕生活为主,并注重反映重大时代变革,曾经的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民间节日的庆祝都历历在目。其次是对执着真善美精神的诗意追求。造型精美技艺精湛的磁州窑瓷器,美轮美奂的民间剪纸,生动传神的唐山皮影等等都以其丰富的内蕴歌颂着真善美,鞭挞着假恶丑,它们既是燕赵文化鲜活的物态存在,也是燕赵儿女执意真善美精神的诗意追求。再次也是浓郁地域气质的深沉散发。小管是以粗犷、豪放、潇洒风格著称的磁州窑,还是以旺盛、磅礴、鲜活取胜的唐山皮影,燕赵艺术更多是一种家国大义与慷慨悲歌的气度,将燕赵人自信达观的地域性格尽收眼底。

2民间艺术传承在河北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首先,民间艺术是历史文明传承的诗意手段。民间艺术涉及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文化的载体、文明的结果。她以它自身传统而独特的方式集聚在农村,民间艺术小仅表现了一种当代风俗,一种生活信仰,更是传承中国历史文明的一种诗意手段。其次,民间艺术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底蕴。民间艺术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的一种统一形式,凝聚着乡土人的精神,可以说地方民间艺术就是中国政治文化稳定的润滑剂,是凝聚社会的薪合剂。再次,民间艺术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财富。民间艺术是河北省旅游资源中小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民间艺术以她淳朴的乡间民风吸引了更多的各地客商前来投资兴业,这也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但是,现在小少的民间艺术日渐式微,甚至有的已经消亡。所以做好民间艺术等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已是刻小容缓。以下就河北民间艺术的传承提出一些拙见:

依据得以传承的和日渐式微的民间艺术,笔者认为应该从艺术主体到艺术客体再到艺术受体三方面,也即从艺术生产到艺术消费各阶段进行思索,具体如下:

3.1传承人的传承和创新

传承人的传承和创新,即是对艺术主体的队伍进行建设。首先要让真正的民间艺人载入史册。那些叫得响,打得出的民间艺人,应该被历史和后人铭记。其次要让民间艺人家族扩大化。打破曾经的只授家人不授外人、只许男人演出小许女性上台等等传统习俗,另外可设立民间课堂,吸引多方人士,尤其可以将青少年引入民间文艺的殿堂,以便后继有人。再次要让优秀传承人有所奖励,还要扶持和帮助民间艺术团队。建立民间艺术传承、保护、研究的’骨干队伍,从而促进各种民间艺术的传承与研究。

3.2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即是对艺术客体的技艺建设。首先要加大还原河北民艺的力度。我们要原汁原味地将艺术形态、工艺、材料等保留起来,还原出来,供学者、后人观摩、研究,对濒临失传、又具有重要价值的民间艺术,要采取重点扶持政策,同时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尽快用录像、录音、文字、照片等方式,把民间艺术的资料留存下来。其次要打造河北民艺经典品牌。这样才可以拥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问。再次,要创新民间艺术新面孔。保持民间艺术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创新形式,使古老的民间艺术以崭新的丰姿出现在人民群众面前,绽放河北民艺之风。

3.3传播中的传承和创新

传播中的传承和创新,即是对艺术受体的观念建设。首先要创新民间艺术传承保护机制。政府应加强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专项资金;积极开拓多种筹资渠道,为民间艺术资源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并进一步提高广大民众对抢救和保护民间艺术的认识,树立全民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增强全民保护民间文化的自觉性。其次要创新民间艺术传承的传播理念。走出传统言传身教式的行业传播圈子,借助媒介的力量进行传播。例如,广告传播、报纸、杂志,还可以扩大传播的方向,搭建展示平台。如旅游活动、比赛活动等以礼品藏品等形式进行传播交流。

可以说,民间艺术关乎一个地域重要的文化认同感,所以从艺术主体到艺术客体再到艺术受体三方面对河北民间艺术进行传承研究,势必对本地的新农村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建议的论文

本文主要是阐述了国内小学体育现状和小学体育教育发展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小学体育教育的几个方面问题,首先是小学体育教学本身的教学体系并不够完善;师生关系需要进一步改善;体育教师的队伍缺陷比较大,并且队伍不够稳定。对于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意见,比如:需要对小学体育教育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需要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指导工作进行加强。对于学校的整体思想进行一个简单的规划调理,让小学体育建设快速发展起来,让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根据素质教育的手段,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小学体育教育高速发展。小学体育教育不但可以让小学生从小接触到体育课,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将所有学习的负担压力全部释放出来。虽然体育课有很多对学生有帮助的优点和好处,但是还是有很多学校并没有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本文对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和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小学体育发展做出相应贡献。

一、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现状

最近这几年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更深层的改革领域当中,很多小学体育教育和传统的体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此时此刻,我们也看到了小学体育教育还是有很大的问题,下文是笔者对小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小学体育教学在教学体系中地位不高

提高少年身体素质是小学体育教育应该做的义务,这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可以让小学生不单单从体育教学中发展,也可以全面发展。由于传统环境的影响,体育教学也没有被很多学校所重视。很多学生和教师都认为体育课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也无法与其他数学语文科目相比,教师们的意识不够,让大部分小学生从最开始也不重视体育教育,所以小学体育教学在教学体系当中一直没有很好的地位。

(二)师生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

师生关系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自身健康,可是很多体育教学工作人员都没有适应素质教育环境,因此,在对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依然存在着传统教育所留下来的缺点,比如,老师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比较严肃,经常对学生进行训斥,学生内心慢慢会产生一种惧怕,惧怕自己所做的事情总是出错,这让整个体育课堂都变得非常紧张,也会让课堂的学习气氛变得很沉重,从而导致我们在体育课堂教学所遇到的效果都很难实现,这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负面的影响。

(三)体育教师队伍不够稳定

体育课程在教育教学体系当中的地位不是很高,并且学校也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也有所欠缺,一些体育设备也不够完善,学校还一直使用几年前的体育设备,体育教师的薪资福利也远远不如其他学科的教师,这导致其他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也越来越失望,甚至所做的教育内容也可以忽略不计,这一切都会导致教师的人员流动变大,很多体育教师会因此离职或者转职,队伍不够稳定等问题都会出现。

二、有关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小学体育教育管理制度

教育部门的领导应该积极鼓励教师们正确教学,大力支持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长进行加强,并且规划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学方针,把学校的体育教育规划到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范围内,并且需要设定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明确指定一个有秩序的小学教育管理制度,努力做好体育教育的管理工作内容,让学生和教师一定要按照所制定的体育教育管理制度做事。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当中,很多优秀的教师都明白如何引导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自主锻炼,假如教师经常用严厉的形象在学生面前出现,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算有一些比较有体育天赋的学生,也会因为教师的严厉导致学生的学习信心逐渐下降,这样优秀的学生很容易被这样的老师所埋没。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小学体育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保证教师的质量和数量的稳定性

学校应该加大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让教师的薪资待遇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薪资待遇持平,并且引进一些体育专业人才,弥补体育教师的数量和教师的质量为。学校应该为体育事业长远打算,建立一个稳定的教师队伍,将这项工作当成一项重要工作,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进行做事,以保证教师的质量和数量的稳定性。

作者:再排尔古力·衣的力斯 单位:新疆哈密市三道岭一中

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发展研究:基于利益逻辑与社区建设的双重视角

一、问题与视角: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发展的背景研究

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农村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加剧和社会结构变迁导致利益分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群体显性化,这加剧了农村社会利益的冲突和矛盾的尖锐化和激烈化。和谐社会下要实现利益发展就要求利益在时空上的拓展、在维度上的深化、在内容序列上优化组合,必须促使利益发展与组织载体的培育实现时空上的契合,实现利益主体、利益客体和利益载体之间互动互促、同质同向①*。利益发展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是整合利益即是实现利益参与,对多元利益中的共有利益、共同利益和共享利益能够实现统一的利益诉求,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实现农民的和谐利益表达。要促进和谐利益的实现关键是做到利益诉求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实现利益的低成本表达。通过对农民利益诉求的主体、诉求的方式、诉求内容、诉求的机制体系和诉求的模式等方面的系统梳理和创新的建构,力求建构主体多元、内容全面、机制和谐、模式可行和依法保障的农民和谐利益实现体系。其二是利益发展,发展利益包括存量利益的增加和增量利益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培育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来壮大农村集体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多元投资主体下的农村利益(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实现社会主体在农村公共产品方面的共进互促。其三是协调利益即是实现利益和谐。通过对农村社区组织文化的建构和创新,用社区的组织文化来引导、沟通和协调农村的差异利益、冲突利益和矛盾利益,最终做到在认同差异利益的基础上缩减差异利益和平衡冲突利益。②**农民利益发展的要求必然促使农村社会组织创新和制度变革。而建立在利益主体发展与利益客体发展融合实现的时空载体基础上,以农村社区发展整合经济、政治与文化各方面的利益。

英国社会学家R?麦基弗认为社区是建立在成员的共同利益之上,社区的主要特征是共同的善或公共利益,社区不是简单的个人利益的集合,因此需要一种组织作为载体,这种组织可以小到家庭,大到国家。[1]303-335这一社区理论的研究论述了社区是一个利益聚合的组织体,具有同质利益的认同、异质利益的协调和多维、多向利益之间的整合功能。根据米格戴尔的“国家的社会嵌入与互动论”可以推断,个人、公民社会和国家的分界是通过互动而内生的,是相互转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2]该分析范式与哈贝马斯认为的“公共领域”即“公民社会”独立于国家的分析范式形成了明显的对照。“国家的社会嵌入与互动论”分析范式强调人们必须意识到,私人领域(个人权利域)、公民社会、有限政府的形成是通过互动内生而成的。这意味着,私人领域、公民社会和政府三者之间往往存在着较量推拉关系。私人领域和公民社会的形成和维护能够促成有限政府,从而达致多赢格局。市民社会的社区是社会发展必然要求,而市民社区中从政治、经济与文化三元结构出发,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体系。农村社区具有区别于城市社区的自身特点,主要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社区,具有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流动性强,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受传统势力影响较大,社区成员血缘关系浓厚等特点。[3]10-11我们认为应着力发展社区经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优化社区治理结构,增强基层民主,以发展促规范,以发展促保障,具体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实践社区发展理论,从而促进农民权益的共同实现。我国农村社区的产生是社会变迁、制度创新和组织变革的内在需要,是和谐社会发展、社会利益协调的内生变量,它具有公益性、志愿性、民间性、组织性特点,这些特点契合了和谐社会下对农村社区利益整合的需要,它是通过农村社区的建设来实现同质利益的认同、异质利益的协调和多维、多向利益之间的和谐。新农村社区建设就是通过社区这一时空载体实现利益的整合,通过社区促成共有利益、共同利益的聚合,促进利益参与、利益诉求的低成本、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表达,实现和谐利益,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经济利益的发展,扩大存量利益、增加增量利益,实现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社区对差异利益、冲突利益的协调实现社区和谐利益的各种运行模式、运行方式和运行机理。和谐新农村社区的构建可以实现利益主体和利益客体的和谐发展。第一,农村社区作为政府和农村社会信息沟通、对话、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它可以有效的平衡协调政府和农村社会的利益关系,实现农村共有利益和共同利益表达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障农民组织化、制度化的参与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制定,降低政府制度变迁、制度创新的成本、政策制定的风险、政策执行的成本,实现农民的和谐利益。第二,农村社区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可以参与农村社会的公共产品供给,由于供给公共产品的针对性强、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能够高效的促进农村社会利益的发展,增加农村的增量利益。社区参与公共产品的供给促成对政府竞争,增加政府公共产品创新的动力和提高政府公共产品的质量、数量和价格,实现社区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农村社区作为一个社会自组织体,通过社区文化的培育来协调差异利益和冲突利益,在认同差异利益的前提下缩减差异利益和平衡差异利益,最终实现利益之间的和谐。目前学界关于农民利益发展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研究较多,但研究往往突出农民利益逻辑关系或农村社区建设的单一视角,或者对农民利益逻辑层次的研究只停留在平面的视角上,没有从立体化和系统化的视角来研究农民利益的逻辑和农村社区的建设,不能实现农民利益逻辑和农村社区建设的互促共进和同质同向,因此从利益逻辑和社区建设双重视角研究新农村社区发展对和谐社会的建构至关重要。

二、利益逻辑: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发展的机理考量

利益是新农村社区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基点,社区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空、组织、制度、文化载体。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抓住利益这个关键的问题,这是建设新农村,实现农村和谐、农民利益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我们通过对利益参与、利益发展与利益和谐的利益逻辑进路来论述新农村社区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对“三农”问题解决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发展的政治基础:利益参与

新农村建设的抓手是农村社区发展,把农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社区。新农村社区发展的关键要实现农村社会利益的参与,必须发扬村民民主,使农民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中去,并使农民可以在体制内进行利益代表和利益表达,并通过利益代表和表达机制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促进和谐利益的实现,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实现社区对农民利益参与的保护,这是和谐社区建设的政治基础。但是,近些年在人大代表的选举方面,农村每一人口的选举权只相当于城市每一人口的1/8―1/4,这本身已经很不公平。即使按照这个标准,农民代表的名额还是没有达到要求。末,全国有乡村人口78241万人,根据农村每96万人选代表1人的规定,农村应选出全国人大代表815名,可实际上只有252名,还不到规定的1/3。在地方选举中,这种情况更为严重,从1983年以来,省、市人民代表大会中的农村代表比例从来没有超过20%。县、乡人大代表中农民代表的比例较高,但也远远没有达到法定比例。农民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中没有足够的代表来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很难在利益博弈中维护自己的利益,更难通过制度化的利益参与来争取更大的利益了。所以在以往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并没有带来农村社会发展“帕累托效应”,而是出现了“马太效应”,社会利益关系严重失衡。一部分人利用政治经济改革,成为社会改革的受益者,他们获得了经济、政治、社会改革的大量的增量利益,而另一部分人却成为经济、政治、社会改革的牺牲者,不仅没有享受到改革的增利益,甚至其原本的有限利益还被侵犯,社会出现了强势利益群体和弱势利益群体、既得利益群体和争取利益群体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但是,更可怕的是强势群体、既得利益群体利用他们的力量影响政府公共政策,使这种不合理的利益关系合法化、制度化。而中国大量的弱势群体由于缺乏组织性,没有影响公共政策的能力,即没有人或组织来代表他们的利益,表达他们的利益主张、利益诉求,并通过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来实现社会制度上的公平,来实现他们合法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与我国的农民弱势群体不同,国外的农民弱势群体常常通过非政府组织来影响政府政策,实现自己的合法利益。比如,美国的农民协会、农民联盟、农场局三大农民团体代表农民的利益,对政府决策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法国的农民工会、农民协会、农会等组织代表农民利益,日本则有全国农协联盟代表日本农民利益,使不足5%的农民人口,却控制25%的选票,政府的农业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农协的制约,任何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很可能导致执政联盟的崩溃。所以,我们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农民组织起来,真正促成社区的和谐利益的实现。

农村社区是村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社会组织,它有利于实现分散群体的利益整合,使农民弱势群体找到组织表达他们的利益。第一,社区是村民在自愿和公益的基础上组成的,具有相对共同的生活背景和价值取向,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化需求相对趋同,能够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有效的组织起来,做到用一个声音说话,每个组织成员的利益主张都能在社区内得到有效的表达、沟通,促使社区能够了解组织成员的利益主张。第二,社区作为一个组织体系,有更强的信息收集、分析、判断、处理能力,能够更好的实现组织的利益识别和利益判断,进而使代表的农民利益更加广泛、全面、系统。第三,通过社区来实现利益表达,能够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由于农村利益主体的数量很大,利益主体非常分散,他们达成一致所需要的信息量较大,需要进行多次谈判、沟通、协商、妥协的才能达成一致,信息、契约成本非常高昂。社区可以利用组织优势,在组织内部实现农民利益的整合,降低信息收集、分析、判断和处理的次数,即降低农民个体利益代表的成本也克服了农民个体行为的机会主义倾向。[4]169-120

在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和利益需求多样化的今天,和谐利益的实现问题,尤其是农民弱势群体的和谐利益表达问题至关重要,当农村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利益受损,却不能通过合法的渠道充分表达时,农民可能会通过体制外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利益主张,导致社会的**和不稳定。当前我国农民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存在以下矛盾:第一,农民利益表达客观必要性与表达意识主体缺失之间的矛盾。第二,农民利益的群体性和表达的个体化之间的矛盾。第三,农民利益的正当性与表达方式的不正当性之间的矛盾。社区是群体利益一致并在自愿和公益的基础上形成的,成员之间拥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观,组织成员在组织内能够自由的沟通、发表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要求,社区作为一种组织中介能够真正了解组织成员的利益需求,进而平衡协调各个体利益的关系,使个体农民利益表达群体化、农民群体利益表达一致化,并将农民个体利益表达控制在合法的范围内,避免不正当的利益表达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二)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发展的经济动力:利益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社会变革、发展和创新的根本动力。新农村社区发展的经济动力是促进社区利益的发展,以社区组织体的完善和创新来促进利益的增加,以社区组织的变革来实现社会结构的变迁,尤其促进在三元互动的社会结构下社区对是农村增量利益的发展,使广大农民在保持存量利益的前提下参与社会增量利益的分配,实现“罗尔斯”的分配正义。我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严重的问题,以湖北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为例,由于受投资总量偏低的影响,修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占51%,70年代的占35%,80年代以后的占14%,大部分已运行三四十年。同时,在水利设施运行过程中,病险设施数量多、比重大,全省排灌泵站老化率高达60%以上,782处大中型泵站电机和水泵老化率分别达到62.6%和70.8%,渠道建筑物老化率在40%以上。水利设施建设的滞后,使得灌溉能力下降,据统计,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总面积仅分别为67.3%和54.7%。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是从增加对农村的经费投入到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从“以工促农”到“城市支持农村”,都是要增加农村利益对象供给的总量。利益动力实际上就是增加农村利益对象的供给,克服利益对象供给不足导致的利益冲突,促进农村社区的利益驱动功能。同时社会三元主体的竞争互促可以降低农村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本,如农村公共卫生的维护、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娱乐设施、农村的环境、生态保护以及对农民的培训等。并且三元互动互促也增加政府对农村社区公共产品创新的动力和挑战,实现制度的和谐变迁。

我们可以通过社区对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来论证它的利益发展功能。第一,社区参与农村供给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首先在数量上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即增加了农村的公共利益。同时,社区参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必然与政府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展开竞争,政府在外部竞争的压力下,将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和降低公共产品价格,从而促使政府进行制度创新,实现农村社会公共利益的增加。第二,社区具有公益性、自治性和组织性的特点,使社区能够实现政府和社会的良好沟通,社会个体的利益可以通过社区充分表达利益诉求,展开政府和农民的对话、沟通,政府可以更了解农民的呼声,并通过政府的公共政策进行协调,促使与农民相关的制度供给相对均衡,加快农村制度变迁的速度,降低农村社会制度变迁的社会成本,更好的实现农村利益的制度协调,使制度产生更大的生产力和社会利益。由于政府和农民的良好、有效沟通,政府的合法性更普遍的得到农民的认可,农民对政府出台的公共政策更易于理解、接受,降低了政府在农村的执法成本以及法律的救济成本。第三,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会日益分化为众多的阶层和利益群体,人们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经济利益越来越多样化,政府作为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唯一合法代表,必须对各阶层一视同仁,提供统一的服务,否则,可能会被指责为“歧视性”政策行为。通常,政府在成本收益的压力下,往往只供给统一、单一的公共产品,实现政府供给的规模优势,没有能力满足各个农村利益群体的需求。社区却能够有效的满足农村社会的多元化需求,支持农村社会的多元格局,满足农村中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彼此冲突的“局部性”的利益需要,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利益主张,增加农村社会差异利益的总量。[5]第四,社区发挥政府制度创新的试验田作用,降低制度变迁、创新的成本。农村一直是我国文化、制度创新的摇篮,社区没有政府的种种严格限制,可以在自己的组织里大胆的创新,如果社区的制度创新成功,政府认为有必要推广,可以直接借鉴,减低政府制度创新的社会成本。

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结构变革和社会组织完善的基础之上的,这里的社会结构变革就是有二元的社会结构变革为三元的社会结构,组织的创新就是社区这一时空载体的创新。只有在稳定多元的社会结构和发育完善的社会组织的环境下,才能构建利益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农村社区利益动力机制是调整农民之间、农民和其他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关系来增加农村利益对象的供给,促进农民对利益对象的追求的动力基础。利益参与是农民个体利益通过群体利益的形式以社区为中介合理有效表达自己利益需求,实现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影响,使政府在增加利益对象供给的基础上,通过公共政策来促使和谐利益的实现,促使不同利益个体和利益群体通过利益动力机制来预测自己的行为结果,并采取相应的行为模式,使农民个体之间、农民和其他主体之终实现社区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发展的文化导向:利益和谐

利益结构的变化、利益主体的变迁、利益关系的调整、利益对象的发展往往是以文化的变化、变迁、挑战和发展为载体的,新农村社区建设就要通过社区组织文化来融合、协调和约束分散农民的’利益。农村社区的利益是多元的、差异的、冲突的和矛盾的,建设和谐新农村社区必须促使差异利益之间的和谐,实现利益和谐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性取向,也是利益的多维度、多向位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差异利益的和谐首先要在承认利益差异的前提下,通过社区文化的导向功能来缩减利益之间的冲突,并对多维、多向和多序的利益之间寻求平衡。农村建设中必须发挥文化对利益的整合功能,即在农村建设先进的农村文化,尤其是建设农村先进的社区文化,通过社区先进文化实现农村的社会利益和谐。新农村建设是以社会转型为背景的,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农民个体分散、分化,农民对利益需求呈多元化、差异化趋势,农民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出现混乱、迷失,农民缺乏科学的信仰,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同时,城市中心主义导致农村文化的断裂,以创新、进取、理性、开放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先进文化和以落后、愚昧、保守、狭隘为主要特征的农村落后文化发生冲突,导致农村出现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如焦虑感、失落感、不平感、漂泊感和缺乏归属感等,这些精神疾病背后隐藏着农民个体与其他主体之间利益观念的差异、对立和不和谐。而社区文化能有效的协调个性化的、分散的农民个体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协调农民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社区是自愿组成的群众自治组织,人们在组织内部就共同关心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一切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形成社区内部的组织文化。社区文化具有群体性、共享性、参与性、公开性、公益性、一致性和整体性等特征,社区通过社区文化来协调农民个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在新农村建设中,社区通过培育社区的组织文化,实现农民个体的归属感、使命感和认同感,提高农民个体的奉献精神,从而降低农民利益冲突的观念根源。使农民个体的利益冲突在观念上得以有效的溶解,将农民个体经济利益在自己的社区内实现协调,避免农民利益的冲突、扩大和激化。

社区用社区文化来引导农民个体,使分散的农民个体利益实现在组织内的整合,在组织内部,农民个体利益的整合是通过社区文化来实现的,社区成员在相对统一、协调的文化导引下,彼此相互信任,农村传统的风俗、习惯、诚信、道德、伦理机制得到最大的发挥。社区对农民个体的利益协调不是仅仅建立在利益对象、社会制度的供给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社区文化、道德、伦理的基础上,降低了农民个体之间的信息收集、判断、分析和处理成本,使农民个体的利益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利益整合、利益导向。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农民的利益代表和利益表达,并通过群体的力量影响政府农村公共政策,建立合理的和谐利益生成机制和利益发展机制,实现农民利益的保障功能。目前我国农村实行村民直选,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却有效地推进农村的民主,村民在直选的过程中学会了谈判、沟通、协调、了解和妥协,这些经验是民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如托克维尔所说“正是在自治的过程中,美国公民在力所能及的有限的范围内,试着去管理社会,使自己的习惯与自由赖以实现的组织形式相一致……他们体会到这种组织形式的好处,产生了遵守秩序的志趣,了解权力和谐的优点,并对他们的义务的性质和权利范围终于形成明确的切合实际的概念”。[6]368这说明在社区组织中形成的社区文化,可以改变农民个体的利益观念,导引农民个体的利益行为,从而通过对农民的利益行为的导引来实现农村社会利益的整合。

三、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发展的实践机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农民利益的实现为本,以农业的发展为基础,以农村社会的利益和谐为最终目标。利益主体和客体的发展必须要以社区的发展为基础,利益的实现以权利为表现形式,以社区发展权为权利基础、以社区为时空、组织、制度、文化载体,所以在社区功能性整合利益发展的过程中,要通过社区的发展促进农民权利(利益)的实现,进而通过社区组织实现农民从平等的生存权向平等的发展权过渡。我们可以通过社区建设的三个层次即社区民主建设、社区经济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来促进增量利益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发展的保障机制、力机制和导向机制,实现农村利益主体、利益客体和利益载体的互动共进、和谐发展。

(一)社区民主建设: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发展的保障机制

新农村建设要发挥农村社区利益整合功能,必需建立在依法自治的基础上抓好村民自治的民主建设,发展农民的民主权力,这是实现农村社区利益整合的政治基础。在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建设社区民主即是实现社区的自治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通过社区民主建设促进和谐利益的诉求。

社区的自治首先应进行农村社区权力合理配置,在坚持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农村社区治理从行政权力的单向制约向多元权力互动转变,从政府型主导逐渐向社会型主导转变,形成社区组织凭借社区公共权力对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活动,实现社区完全自治,完善农村社区的直接选举制度,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基本自主权力:财务自主权、日常事务决策权、干部人事任免权、民主监督权、不合理摊派拒绝权、管理自主权。农村社区治理的优化,不仅强化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而且从制度上拓展了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和途径,从而最终保护农民的政治权益和经济权益,促进农民发展权的实现。其次,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但对于处在经济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交织的历史时期,农村社区既要大力发展,又要强化农村社区的控制,以避免权力被异化而侵害农民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目前,广大农民素质相对低下等诸多现实性问题,农村社区容易出现农村个别精英主义歪曲民主,重视短期效益而无视长期效益,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社区建设应明确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筹协调发展为目标,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认为,首先应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社区民主治理制度,强化运行程序。再次,建立民主监督机制,强化农村社区治理透明度。最后,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强化农民的权利意识。

提高农村社区的组织化程度关键要大力培育社会中间组织,调动整个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社区的民主建设。政府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可以加大对社区公益组织和其他中介组织的培育,发挥社区组织主体的利益聚合和利益协调功能。第一,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大量公益中介组织的出现,可以实现和谐利益的组织化和制度化表达,解决和谐利益诉求的渠道和方式问题。第二,社会组织代表农民表达和谐利益可以提高和谐利益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农民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多维诉求和利益诉求内容的立体化。第三,组织化的利益诉求可以整合整个社会的资源,实现自助型的利益诉求模式和政府救济型的利益诉求模式的维度和向度的统一。

(二)社区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发展的动力机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活宽裕”的新农村,如邓小平所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农村的贫穷更不是我们理想中的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质量、规模、速度、效益直接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发展的水平与方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社会变革、发展和创新的根本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476,经济的发展是利益发展和社区发展的源动力,新农村建设中要实现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利益发展功能,必须大力发展社区经济,以经济的发展为构建和谐新农村社区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社区经济发展的质量、速度、结构、规模和效益是构建新农村社区的内在源动力,新农村社区构建的落脚点也是通过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来实现农民的利益发展。

社区经济的发展主要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农村社区企业,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建构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供给主体。首先,发展农村社区企业。其一,整合内外部资源,充分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利用中央新农村建设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争取更好的发展环境。如充分利用公共产品的形式,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业发展服务。其二,灵活发挥地方优势,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农村社区建设应依据农村的内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地理资源优势,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加强对农业衍生品的加工,积极进入第二、三产业,从而建立以农村社区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组织形式并存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其次,建构新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的主体多元化体系,即在新农村社区建设时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的基础作用和社区组织的主体作用,根据农村社区经济的特点进行差异化的分工。根据产品的技术属性将农村公共产品细分为三类:资本密集型产品(农村供水、供电、道路、通讯、文化场地、养老设施等基础设施、基础教育、金融体系、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等);技术密集型产品(预防病虫害、新品种试验和推广、农业技术培训等);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村民之间的生产互助、精神互助、生活互助、资金互助以及社区民主和社区自治活动等)。[8]96在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其一,要发挥政府在资本密集型经济供给的主导作用。我国新农村建设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如农村供水、供电道路、通讯、文化场地、养老设施等基础设施、基础教育、金融体系、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等具有纯公共产品的特点,它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投资的巨大、周期收益长等特征,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建设主体只能由政府来履行主导作用,这是保障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其二,要发挥市场在技术密集型经济中的基础作用。市场投资行为具有唯利性、投机性、短期性和盲目性,所以我们在建设新农村社区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市场的利益驱动、利益保障机制,使市场投资主体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能够通过市场的利益机制来实现和保障自己的利益,这样市场主体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可以提高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弥补政府行为的低效和滞后,有效地形成多元互动的竞争局面。其三,要发挥社区自组织和社区中介在劳动密集型经济的主体作用。构建新农村社区必须发挥社区自己的主体优势,因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服务的对象也是农村社区,我国农村社区拥有巨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可以抓住“工业反哺农业”、“城市促进乡村”的机遇发挥劳动成本优势在劳动力密集型经济方面发挥主体作用,这样既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由于农民自己的参与也提高了公共产品供给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最终实现新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保障和谐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功能发挥。

(三)社区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发展的导向机制

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村社区的利益发展功能,必须进行农村文化建设,发挥社区文化的整合功能和导向功能,使农民在社区内部实现自我的利益协调。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精神导向力,它为新农村社区建设指明方向和提供精神动力,通过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习惯、意识、行为方式等来促进农民利益的整合,并通过文化的整合、驱动和导向机制来实现农民的利益和谐。

农村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社会基础,有什么样的农村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农村发展的方式、模式、方向、速度、质量和结构。目前,我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不发达的现状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和农民利益的保护、实现。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是我国农村发展和农民利益保障的根本所在。其一,建设新农村文化的主要途径在于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政治素质,加快农民观念与思维的更新与进步,实现由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农民的转变。为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借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民”的契机,我们在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使农村的人力资源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农村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为中心的宣传教育,培养农民的政治与民主意识、培养具有时代气息和现代民主精神的文化环境,农村政治发展才能获得健康心理的社会依托和长久的文化支持。()其二,借助新农村建设中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契机,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传媒事业,使农民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的了解文化信息,做新时代有知识、有思想、有技能的农民。农民文化公共产品的供给是能否让农民参与改革和建设成果分享的基础,也是实现农村社区利益整合机制发挥的文化动力基础,决定着中国新农村建设和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其三,新农村建设中还要积极发扬农村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力,这些传统文化是在人们长期的生活习惯中形成的,是人们调整彼此之间利益关系的惯例和规则。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要培育先进的农村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对一些农村的仪式、风俗、习惯、信仰给予尊重和扶持,让这些传统优秀文化成为我们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并发挥新的贡献和作用。

综上所述,利益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和谐社会下要实现利益在时空上的拓展、在维度上的深化、在内容序列上的优化组合,必须促使农民利益逻辑与农村社区建设实现时空上的契合。我们通过利益逻辑与社区建设的双重分析视角,以利益逻辑为分析的基点,以新农村社区建设为时空、组织、制度与文化载体,力求建构利益发展与社区建设的同质同向的动力机制。新农村社区的建构实现了利益主体、利益客体和利益载体之间的统一,促进了农村社区组织建设、农村利益发展的互动互促和同向同质,实现对农民利益的保护从平面化向立体化、从单一视角向双重视角的发展,最终以社区发展权来促进农民的和谐利益、发展利益和利益和谐。

常州孟河镇东陆村社区教育现状与加强建议论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放社区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种学习型组织建设。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区”.[1]

常州市积极响应国家改革发展纲要,成立江苏省首家社区大学,初步形成了以社区大学为龙头,区(县级市)社区学院和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村民(社区居民)学校(学习点)为基础的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为了深入探索农村社区教育中的问题和发展路径,2015年5月,笔者在常州市孟河镇东陆村发放了《常州农村社区教育现状和社区居民学习需求问题的调查》问卷。调查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方式进行。调查问卷主要由当地村民填写完成,访谈对象主要是当地村“两委”干部。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统计如下:被调查者性别比例,男性占47.1%,女性占52.9%;被调查者年龄情况,16-20岁为零,20-35岁占52.9%,35-50岁占47.1%,50岁以上为零;被调查者文化程度情况,小学以下(含小学)占5.9%,初中占29.5%,高中占23.5%,中专占17.6%,大专及以上占23.5%.现就常州市孟河镇东陆村的调查作如下分析:

一、常州市孟河镇东陆村社区教育的基本情况

1.开展社区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社区活动

调查问卷显示,该村开展社区教育的形式比例为:到社区学院参加学习与培训占16.7%,专题讲座占11.1%,社区活动占55.5%,网络教育占16.7%.据调查,东陆村在2013年专门建设了常州市全民健身示范工程点–东陆村中心广场。除了配套健身活动场地,还有演艺舞台,文体比赛。农村社区居民在各类文艺演出中体验到“文化惠民”的实惠。因此,针对城乡居民业余生活、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农村社区教育的活动形式应该因地适宜,开展适合农村居民的各类社区教育活动。

2.村民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满意度不高

根据对村民发放的调查问卷,该村村民对农村社区教育满意度情况如下:非常满意为零,比较满意占5.9%,一般占64.7%,不满意占11.8%,极不满意占17.6%.从农村社区居民的调查反馈来看,农村社区教育的满意度很低,即便在表示“比较满意”和“一般”态度的居民中,有些还有迟疑。从调查者走访调研情况来看,居民对农村社区教育、农村社区学院(校)的了解度较低,实际参与度不高,但是对社区教育的存在认可度很高,参加社区教育的意愿非常强烈,所以农村社区只要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社区教育培训,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这对农村社区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除了在硬件上加大投入,给社区教育提供场地,完善设备,更要不断完善农村社区最缺乏的软件储备。要求农村社区教育工作人员结合农村居民特点,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迎合居民需求,开发出真正适合农村居民的社区教育课程、讲座、活动等等,从而大力提高农村居民对社区教育的满意度。

3.农村居民接受社区教育动机多样化

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显示,村民接受社区教育动机和目的情况如下:选择“好找工作”的占5.5%,“增加收入”的占9.1%,“有一技之长”的占10.9%,“提升技能”的占12.7%,“提升个人文化修养”的占21.8%,“增加邻里交往”的占12.7%,“丰富业余生活”的占18.2%,“培养兴趣爱好”的占9.1%.从本调查数据分析,农村居民接受社区教育最明显的动机是“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和“丰富业余生活”,而非如预期答案,农村居民更多会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选择更多的是为了接受培训获得一技之长以便寻找更高收入的工作岗位。

4.农村社区教育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特征

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显示,村民对农村社区教育内容需求情况如下:被调查者选择“基础文化知识”的占9.6%,“农业技术技能培训”的占6.8%,“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占6.8%,“法制和道德知识”的’占15.1%,“家庭教育知识”的占8.2%,“经济知识”的占11.0%,“旅游知识”的占4.1%,“家务知识”的占1.4%,“环境保护和绿化”的占9.6%,“交际知识与技能”的占8.2%,“政治时事知识”的占5.5%,“身心健康知识”的占5.5%,“唱歌、跳舞等休闲娱乐类”的占2.7%,“网络知识”的占5.5%.可以看出,在农村产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的实际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农村居民对教育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农村居民对知识的需求不再集中于“基础文化知识”和“农业技术技能培训”,他们对“法制和道德知识”、“经济知识”、“环境保护和绿化”等需求日趋明显。从农村居民知识需求的多元化特征来看,农村居民对自身整体素质的完善有了更高的要求,对社区教育内容的设置和安排提供了需求分析基础。

二、常州市孟河镇东陆村社区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民和干部对农村社区教育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调查问卷显示:64.7%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不了解”农村社区教育,29.4%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听说过”.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该村村民对社区学(校)的了解度较农村社区教育更低。76.5%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没有参加过”社区中组织的教育培训和活动,剩余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不知道、不了解”社区组织的教育培训和活动。

从实地走访了解情况来看,表示自己“大致了解”的调查对象表示农村社区教育就是学习农业技术或者休闲娱乐,而对于学习目的、实质了解不足。即便对村委干部而言,对农村社区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执行了解也不多。所以,在农村社区中普通百姓和政府工作人员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认识度还有待提高。农村社区教育在当地要生根发芽,真正成长起来,要求从认识方面加强对农村社区教育和发展意义的深层次了解,从而促进农村社区教育有活力、有潜力的健康发展。

2.农村社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社区教育资源是指社区内一切可供组织、开发和利用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2]《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6号)明确指出:“各地要保障必要的社区教育经费,并列入到经常性财政开支。国家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应努力按照社区常住人口人均不少于1元的标准,落实社区教育经费。经济发达地区,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3]实地走访中了解到:在社区教育教师队伍方面,该村有五个兼职教师,没有专职教师。从事社区教育的教师最高学历为本科,大部分是已经退休的教师;在社区教育志愿者建设方面,该村有义工劳动,但是没有社区教育方面的志愿者;在社区教育专项经费方面,该村社区教育、活动经费主要是村企业、领导或者村委下拨,没有专项经费;在社区教育场地、设施方面,该村有一个70多平方米的社区教育活动会议室,藏书1000多册的图书馆,藏书类别主要为农业类、小说类、杂志、文学类图书,占地40多平方米;一个老年活动室,包括乒乓球桌、慢跑机、麻将桌等活动设备;在社区教育形式方面,该村今年组织了3次社区教育讲座和数次社区活动,社区讲座主要关于“慢性病防御”和“道德课堂”,社区活动主要是村民自发组织的文体活动、比赛。

三、加快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建议

1.加大宣传,多方联动

从走访常州市孟河镇东陆村村委实地调研结果看,目前该村组织的农村社区教育有多种形式,开展过社区讲座、专题培训等等,但规模较小而且宣传力度不够。要让更多的村民了解社区教育,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首先要加强村委干部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引导广大农村社区居民乐于参加社区教育活动,支持社区教育,促进农村社区居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其次是强化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宣传,广大村民是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农村社区教育的培养对象是这些村民,只有他们意识到社区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实质性提高村民自身的素质,保障农村社区的发展;再次是突破村、镇单位的局限性,学习、了解他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尝试开展村-村间的资源共享,联村互动,加强村民间的交流活动,丰富社区教育的活动形式;最后是重视对乡镇企业单位的宣传力度,从企业单位劳工培训实际需求出发,从企事业单位引资开展劳工培训方向的农村社区教育培训,或者租赁农村社区教育场地、师资开展企业-社区合作模式的农村社区教育培训。从而充分利用农村社区教育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开展农村社区教育,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

2.结合实际需求,突显教育特色,加大教育资源投入

当前农村居民学习动机呈现多样化,学习内容呈现多元化特征。随着城镇一体化的逐步发展,当地农村田地大都由各企业单位承包管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转农进城务工。若农村社区教育课程仅从技能需求角度考虑农业类课程培训将不再适宜,要从提高全民素质角度、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角度考虑设置各类社区活动或者社区讲座;要确保社区教育资源的专项投入,专人负责管理资金的开发、整合与利用。要合理开发社区丰富的有形教育资源与无形教育资源,如对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专门培训,提高师资的技能水平,改进师资的知识结构;合理调配农村社区教育的形式、课程设置与内容,增加社区教育资源的使用率;与事业、企业单位联动,扩大社区教育的培养对象,吸引社区教育资金;培养农村社区居民的“社区共同体”意识,加强居民间交往,促进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形成社区与居民在长期社区教育互动中的亲密关系等。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叶忠海。试论学习化社会的基础–学习化社区[J].教育发展研究。2000,(05):38-41.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6号[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