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赏论阅读及答案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刑赏论阅读及答案,本文共11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刑赏论阅读及答案

刑赏论阅读及答案

[宋]曾 巩《书》记皋陶①之说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释者曰:刑疑附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也!夫有大罪者,其刑薄则不必当罪;有细功者,其赏厚则不必当功。然所以为忠厚之至者,何以论之?夫圣人之治也,自闺门、乡党至于朝廷皆有教,以率天下之善,则有罪者易以寡也;自小者、近者至于远大皆有法,以成天下之务,则有功者易以众也。以圣神渊懿之德而为君于上,以道德修明之士而为其公卿百官于下,以上下交修而尽天下之谋虑,以公听并观而尽天下之情伪。当是之时,人之有罪与功也,为有司者推其本末以考其迹,核其虚实以审其情,然后告之于朝而加其罚、出其赏焉,则其于得失岂有不尽也哉?然及其罪丽②于罚、功丽于赏之可以疑也,以其君臣之材非不足于天下之智,以其谋虑非不通于天下之理,以其观听非不周于天下之故,以其有司非不尽于天下之明也。然有其智而不敢以为果有其通,与周与明而不敢以为察也。必曰罪疑矣而过刑,则无罪者不必免也;功疑矣而失赏,则有功者不必酬也。于是其刑之也,宁薄而不敢使之过;其赏之也,宁厚而不敢使之失。夫先之以成教以率之矣,及其有罪也,而加恕如此焉;先之以成法以导之矣,及其不功也,而加隆如此焉。可谓尽其心以爱人,尽其道以待物矣,非忠厚之至则能然乎?皋陶以是称舜,舜以是治其天下。故刑不必察察③当其罪;赏不必予予当其功,而天下化其忠,服其厚焉。故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言圣人之德至于民者,不在乎其他也。及周之治,亦为三宥三赦④之法,不敢果其疑,而至其政之成也,则忠厚之教行于牛羊而及于草木。汉文亦推是意以薄刑而其流也风俗亦归厚焉盖其行之有深浅而其见效有小大也如此《书》之意岂虚云乎哉? (选自《曾巩集》)

【注】①皋陶(gāo yo):舜帝时的一位贤臣,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②丽:施加。③察察:明辨,清楚。④三宥三赦:《周礼》中规定,一宥不识,二宥过失,三宥遗忘;一赦幼弱,二赦老耄,三赦愚蠢。

1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刑薄则不必当罪 当:相当,与相称

B.为有司者推其本末以考其迹 本末:主次,轻重

C.则有功者不必酬也 酬:酬报,赏赐

D.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不经:不合常法

1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率天下之善 ②及其所之既倦

B.①则有功者易以众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①及其不功也,而加恕如此焉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尽其道以待物矣 ②木欣欣以向荣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圣人之治,教化先行,主张立教以化善,立法以成务,让百姓知所遵行;同时也强调君主与士人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B.在一切赏罚的执行上都要宽待百姓,有罪则加恕之,有功则加隆之,尽量秉持忠厚之道,这是明君贤臣治理天下要遵行的准则。

C.刑赏忠厚之至超越了赏罚公平的的原则,是圣人之德施及百姓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儒家爱人和民本的思想。

D.本文论点清晰,论据简约,论证由大及小,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结构上照应绵密;语言冷静客观,有醇厚、质朴和稳重之美。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汉文亦推是意以薄刑而其流也风俗亦归厚焉盖其行之有深浅而其见效有小大也如此《书》之意岂虚云乎哉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然所以为忠厚之至者,何以论之?(3分)

②于是其刑之也,宁薄而不敢使之过;其赏之也,宁厚而不敢使之失。(4分)

参考答案:

16.B(本末:原委,始末)

17.C(C.焉: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可不译。A.之:结构助词,的/动词,往,引申为到达,得到。B.也: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语气助词,表句中停顿。D.以:连词,而来,表目的/连词,而,表修饰)

18.B(在一切赏罚的执行上都要宽待百姓错,文中是指在对功、罪的看法有疑时,不能妄下判断,要秉行忠厚原则)

19.汉文亦推是意以薄刑/而其流也/风俗亦归厚焉/盖其行之有深浅/而其见效有小大也/如此/《书》之意岂虚云乎哉

评分标准:共3分。每错断、漏断1处扣0.5分,扣完为止。

20.①然而为什么还要做到赏罚忠厚到极点,用什么来解释它呢?

②因此,处罚的时候,宁可从轻处罚而不能处罚过重;奖赏的.时候,宁可从重奖赏而不能错失奖赏。

评分标准:①共3分。所以(为什么,的原因)、至(极点,最高表现)、何以(用什么),各1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②共4分。于是(因此),刑(处罚),宁(宁可),薄、厚(轻、重),各1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

参考译文:

《尚书》中记载皋陶的说法:罪行轻重有可疑时,宁可从轻处置;功劳大小有可疑时,宁可从重奖赏。解释的人(指孔安国)说:处罚有可疑时要从轻处罚,奖赏有可疑时要从重奖赏,这是赏罚忠厚的到极点啊!(但是)那些犯了大罪的人,如果处罚轻就不一定能与罪行相抵;那些功劳小的人,如果奖赏重就不一定能与功劳相称。然而为什么还要做到赏罚忠厚到极点,用什么来解释它呢?

圣人治理天下,从家庭、乡里到朝廷都有教化,来带领天下的善行,那么犯罪的人就会减少;从小事、身边的事以至国家大事都有法度,来完成天下的事业,那么立功的人就会增多。在上用圣神深邃美好的德行来做君主,在下用道德整饬清明的士人做公卿百官,君臣相互匡助来想尽天下的谋虑,通过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来辨明天下事情的真假。在那个时候,人们有罪行和功劳时,官吏通过推究事情的原委来考察它的经过,通过核查事情的虚实来详知它的实情,然后把它禀告朝廷,加以惩罚、给予奖赏,那么对于功劳和过失还会有遗漏吗?然而当犯罪而加以惩罚,有功而加以奖赏时存在疑惑,凭借君臣的才能不是不足以拥有天下的智慧,凭借他们的谋虑不是不能通晓天下的道理,凭借他们的见闻不是不周知天下的故事,凭借他们官吏不是不能弄清天下的事情。然而拥有智慧却不敢认为已经真正的了解,能够详尽清楚地了解却不敢认为已经真正的洞察。一定会说,罪行有可疑而滥用刑罚,那么没有罪的人不一定能免于惩罚;功劳有可疑而没有奖赏,那么有功劳的人就不一定能得到酬报。因此,处罚的时候,宁可从轻处罚而不能处罚过重;奖赏的时候,宁可从重奖赏而不能错失奖赏。

古时施行教化来带领百姓,当他们有罪的时候,像这样宽恕他们;古时制定法度来引导百姓,当他们没有功劳的时候,像这样给以厚赏。可以说是尽力行善去爱护他们,尽力行道去接纳外物,不是忠厚到极点能这样吗?皋陶因此被舜称道,舜因此治理好天下。所以惩罚不一定要明察他的罪行;奖赏不一定要厚赏他的功劳,天下的百姓已经被他的忠心所教化,被他的仁厚所折服了。所以说:与其错杀没有罪过的人,宁可犯不合常法的过失,不事杀戮的德行与民心相合。圣人的品德施于百姓,不在于其他(而在于忠厚)啊。

到了周朝统治的时候,也制定了三宥三赦的法令,不敢决断有怀疑的事情,等到国家治理成功了,则忠直仁厚的教化推行到牛羊甚至草木。汉文帝也推行这一主张来减轻刑罚,随着它的推广,民风也回归仁厚了。推行的力度有轻重,而它的成效有大小,像这样的话,《尚书》中的观点难道是没有根据的吗?

[宋]曾 巩

《书》记皋陶①之说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释者曰:“刑疑附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也!”夫有大罪者,其刑薄则不必当罪;有细功者,其赏厚则不必当功。然所以为忠厚之至者,何以论之?

夫圣人之治也,自闺门、乡党至于朝廷皆有教,以率天下之善,则有罪者易以寡也;自小者、近者至于远大皆有法,以成天下之务,则有功者易以众也。以圣神渊懿之德而为君于上,以道德修明之士而为其公卿百官于下,以上下交修而尽天下之谋虑,以公听并观而尽天下之情伪。当是之时,人之有罪与功也,为有司者推其本末以考其迹,核其虚实以审其情,然后告之于朝而加其罚、出其赏焉,则其于得失岂有不尽也哉?然及其罪丽②于罚、功丽于赏之可以疑也,以其君臣之材非不足于天下之智,以其谋虑非不通于天下之理,以其观听非不周于天下之故,以其有司非不尽于天下之明也。然有其智而不敢以为果有其通,与周与明而不敢以为察也。必曰罪疑矣而过刑,则无罪者不必免也;功疑矣而失赏,则有功者不必酬也。于是其刑之也,宁薄而不敢使之过;其赏之也,宁厚而不敢使之失。

夫先之以成教以率之矣,及其有罪也,而加恕如此焉;先之以成法以导之矣,及其不功也,而加隆如此焉。可谓尽其心以爱人,尽其道以待物矣,非忠厚之至则能然乎?皋陶以是称舜,舜以是治其天下。故刑不必察察③当其罪;赏不必予予当其功,而天下化其忠,服其厚焉。故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言圣人之德至于民者,不在乎其他也。

及周之治,亦为三宥三赦④之法,不敢果其疑,而至其政之成也,则忠厚之教行于牛羊而及于草木。汉文亦推是意以薄刑而其流也风俗亦归厚焉盖其行之有深浅而其见效有小大也如此《书》之意岂虚云乎哉?

(选自《曾巩集》)

【注】①皋陶(gāo yáo):舜帝时的一位贤臣,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②丽:施加。③察察:明辨,清楚。④三宥三赦:《周礼》中规定,一宥不识,二宥过失,三宥遗忘;一赦幼弱,二赦老耄,三赦愚蠢。

1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刑薄则不必当罪 当:相当,与……相称

B.为有司者推其本末以考其迹 本末:主次,轻重

C.则有功者不必酬也 酬:酬报,赏赐

D.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不经:不合常法

1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率天下之善 ②及其所之既倦

B.①则有功者易以众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①及其不功也,而加恕如此焉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尽其道以待物矣 ②木欣欣以向荣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圣人之治,教化先行,主张立教以化善,立法以成务,让百姓知所遵行;同时也强调君主与士人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B.在一切赏罚的执行上都要宽待百姓,有罪则加恕之,有功则加隆之,尽量秉持忠厚之道,这是明君贤臣治理天下要遵行的准则。

C.“刑赏忠厚之至”超越了赏罚公平的的原则,是圣人之德施及百姓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儒家“爱人”和“民本”的思想。

D.本文论点清晰,论据简约,论证由大及小,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结构上照应绵密;语言冷静客观,有醇厚、质朴和稳重之美。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汉文亦推是意以薄刑而其流也风俗亦归厚焉盖其行之有深浅而其见效有小大也如此《书》之意岂虚云乎哉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然所以为忠厚之至者,何以论之?(3分)

②于是其刑之也,宁薄而不敢使之过;其赏之也,宁厚而不敢使之失。(4分)

16.B(本末:原委,始末)

17.C(C.焉: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可不译。A.之:结构助词,的/动词,往,引申为“到达,得到”。B.也: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语气助词,表句中停顿。D.以:连词,而来,表目的/连词,而,表修饰)

18.B(“在一切赏罚的执行上都要宽待百姓”错,文中是指在对功、罪的看法有“疑”时,不能妄下判断,要秉行“忠厚”原则)

19.汉文亦推是意以薄刑/而其流也/风俗亦归厚焉/盖其行之有深浅/而其见效有小大也/如此/《书》之意岂虚云乎哉

评分标准:共3分。每错断、漏断1处扣0.5分,扣完为止。

20.①然而为什么还要做到赏罚忠厚到极点,用什么来解释它呢?

②因此,处罚的时候,宁可从轻处罚而不能处罚过重;奖赏的时候,宁可从重奖赏而不能错失奖赏。

评分标准:①共3分。所以(为什么,……的原因)、至(极点,最高表现)、何以(用什么),各1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②共4分。于是(因此),刑(处罚),宁(宁可),薄、厚(轻、重),各1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

(1)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①。

(2)《传》②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臯陶为士,将杀人,臯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寛。《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3)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则举 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4)《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注:①祥刑:慎用刑罚 ②《传》:解说经义的文字。

1、第一段体现“刑赏忠厚之至”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2、下列对第二段两处引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古代先贤语句作为论据,增加论证的说服力。

B.提出了在赏罚、功罪有疑时“忠厚”的决疑之法。

C.前句分析了“推广恩泽”和“慎用刑罚”的原因。

D.后句告诫宁可犯不守成法之过失也不能错杀无罪。

3、分析第二段列举尧和皋陶事例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入第三段方框处最准确的一个词是________。

A.罚   B.刑   C罪.   D.疑

5、评价本文观点的现实意义。

答案:

1、奖赏做好事的人并赞美勉励他,处罚做坏事的人并希望他改错自新。

2、C

3、以对比论证突出“尧用刑之宽”,强调“刑忠厚”的观点,引出下文论述。

4、D

5、本文推崇古时刑赏忠厚之义,同时倡导立法从严,施法从宽,特别论证了刑赏有疑时,因本着过仁不过义的原则,“重”赏“轻”罚。这些观点对于当下“依法治国”的现实有借鉴意义,依法刑与罚,疑罪从无,是依法治国应该遵循的原则。

译文: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的时候,他们是多么地深爱着百姓、深切地替百姓担忧,而且用君子长者的态度来对待天下人。有人做了一件好事,奖赏他之余,又用歌曲赞美他,为他有一个好开始而高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有人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处罚他之余,又哀怜同情他,希望他抛弃错误而开始新生。成王、康王死后,穆王继承王位,周朝的王道便开始衰落。然而穆王还是吩咐大臣吕侯,告诫他使用“祥刑”。

《传》中说,“奖赏时如有可疑者应该照样留在应赏之列,为的是推广恩泽;处罚时遇有可疑者则从应罚之列除去,为的是谨慎地使用刑法”。尧当政时,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要处死一个人,皋陶多次说当杀,尧帝却多次说应当宽恕。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执法坚决,而赞美帝尧用刑宽大。《尚书》说:“罪行轻重有可疑时,宁可从轻处置;功劳大小有疑处,宁可从重奖赏。与其错杀无辜的人,宁可犯不守成法办事的.错误。”唉!这句话完全表现出忠厚之意。可以赏也可以不赏时,赏就过于仁慈了;可以罚也可以不罚时,罚就超出义法了。所以,仁慈可以超过,义法是不可超过的。

古人奖赏不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用刀锯。古代君主知道天下的善行是赏不完的,不能都用爵位俸禄来奖赏;也知道天下的罪恶是罚不完的,不能都用刀锯来制裁。所以当赏罚有疑问时,就以仁爱之心对待。用君子长者的宽厚仁慈对待天下人,使天下人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的忠厚仁爱之道上来,所以说这就是赏罚忠厚到了极点啊!

《春秋》的大义是,立法贵严,责人贵宽。根据它的褒贬原则来制定赏罚制度,这也是忠厚之至啊!

《刑赏忠厚之至论》阅读训练答案及解析翻译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 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①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②。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参考译文】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的时候,他们是多么地深爱着百姓、深切地替百姓担忧,而且用君子长者的态度来对待天下人。有人做了一件好事,奖赏他之余,又用歌曲赞美他,为他有一个好开始而高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有人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处罚他之余,又哀怜同情他,希望他抛弃错误而开始新生。同意和不同意的声音,(吁,不同意;俞,同意)欢喜和忧伤的感情,见于虞、夏、商、周的历史书籍里。成王、康王死后,穆王继承王位,周朝的王道便开始衰落。然而穆王还是吩咐大臣吕侯,告诫他使用“祥刑”。他说的话忧愁却不悲伤,威严却不愤怒,慈爱而能决断,有哀怜无罪者的好心肠。因此,孔子把这篇《吕刑》选进《尚书》里。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③圮族④。”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⑤。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参考译文】古书上说,“奖赏时如有可疑者应该照样留在应赏之列,为的是推广恩泽;处罚时遇有可疑者则从应罚之列除去,”为的是谨慎地使用刑法。尧当政时,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要处死一个人,皋陶三次说当杀,尧帝却一连三次说应当宽恕。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执法坚决,而赞美帝尧用刑宽大。四岳建议:“鲧可以任用。”尧说“不可!鲧违抗命令,毁谤同族。”过后,他还是说“试用一下吧。”为什么尧不听从皋陶处死犯人的主张,却听从四岳任用鲧的建议呢?那么圣人的心意,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了。《尚书》说:“罪行轻重有可疑时,宁可从轻处置;功劳大小有疑处,宁可从重奖赏。与其错杀无辜的人,宁可犯执法失误的过失。”唉!这句话完全表现出忠厚之意。可以赏也可以不赏时,赏就过于仁慈了;可以罚也可以不罚时,罚就超出义法了。过于仁慈,还不失为一个君子;超出义法,就流为残忍了。所以,仁慈可以超过,义法是不可超过的。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参考译文】古人奖赏不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用刀锯。用爵位、俸禄行赏,只对能得到爵位、俸禄的人起作用,不能影响不能得到爵位和俸禄的人。用刀锯作刑具,只对受这种刑的人起作用,对不受这种刑的人不起作用。古代君主知道天下的善行是赏不完的,不能都用爵位俸禄来奖赏。也知道天下的罪恶是罚不完的,不能都用刀锯来制裁。所以当赏罚有疑问时,就以仁爱之心对待,用君子长者的宽厚仁慈对待天下人,使天下人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的忠厚仁爱之道上来,所以说这就是赏罚忠厚到了极点啊!

《诗》曰:“君子如祉⑥,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⑦。”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参考译文】《诗经》说:“君子如果高兴纳谏,祸乱就会快速止息;君子如果怒斥谗言,祸乱也会快速止息。”君子止息祸乱,难道有异术吗?他不过是适时地控制自己的喜怒,不偏离仁慈宽大的原则罢了。《春秋》的大义是,立法贵严,责人贵宽。根据它的褒奖原则来制定赏罚制度,这也是忠厚之至啊!

注释 ①吁俞:吁,感叹声;俞,犹言“然”,表示应允。 ②祥刑:慎刑。 ③方命:即弃命。 ④圮族:毁族。 ⑤忍人:谓性情狠戾之人也。 ⑥祉:犹喜也。 ⑦沮:止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矜:同情

B.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 休:喜悦

C.当尧之时,皋陶为士 士:读书人

D.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遄:迅速

5.C。【解析】士:狱官。

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C.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 罔不因势象形

6.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辨析能力。A都为助词,前者补语的标志,译为“得”;后者是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B,前者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却”;后者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C都为介词,前者译为“用”;后者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D均为介词解释为“依照、根据”

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A.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B.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C.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D.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

7 D【解析】考查学生的对文言的点逗,即断句能力。易犯错误:一因语意把握不准而错;二因受现代汉语习惯干扰而错,即无意中把古文言当成现代汉语来读;三是对称整句误断而错;四是某词断前断后局部看均可,而失于联系前后文明辨之,致使误断等。当然根本原因在第一点。A项错误原因主要其一,B项错误原因主要其二,C项错误原因主要在其一、其三。本题难度适中,相对易排除项应为BC两项,纠结项应在AD之间。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苏轼的一篇应试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这篇策论的题目只是规定文章的内容,并不强求赞成或者否定,仅仅是要求对此问题发表高见。而且这个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是关于国家制度的问题。

B.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作者先以咏叹先王爱民之深,忧民之切开头,紧扣主旨,接着第二段作者又引用体现了先王赏罚之道的事例进行剖析,第三段又从罚不善和赏善两方面依次展开论证,深化主旨。

C.赏罚之道,要完全掌握它,并非易事。轻重的分量,也难以掂得很准。所以作者从经文中拈出一个“疑”字。解决疑难问题的原则就是“罪疑惟轻,功疑惟重”。所谓“广恩”“慎刑”,都体现了“忠厚”之义。

D.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在作者看来,统治者动辄施以刑罚,“慎刑”者不多见。所以文章提出的赏善惩恶皆本着忠厚的原则,表现了作者希望不要滥杀无辜的良好愿望。

8.B【解析】从赏善和罚不善

9.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乐其始而勉其终

译文:

【译文】为他有一个好开始而高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

【解析】乐,为动用法,为……高兴,1分。若译为“对……感到高兴”,也计1分。勉,勉励(鼓励,激励),1分。终,坚持到底,坚持到最后1分。

(2)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4分)

译文:

【译文】奖赏时有可疑处应该按照给予奖赏的原则,这是用来推广恩泽的手段

【解析】赏疑,奖赏时有可疑处或可疑者等,1分,若译为奖赏可疑的人或事,不计分。按照(依从,依照,采取等), 1分。与,给予(参与、予以等),1分。所以:用来……的手段等,1分)

(3)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3分)

译文:

【译文】君子止息祸乱,难道有异术吗?他不过是适时地控制自己的喜怒,不偏离仁慈宽大的原则罢了。

【解析】已,使动用法,译为止息,让……停止等,1分。制,控制等,1分。而己,罢了1分。

【命题难度与意图】三句翻译难度中等,其中“勉”“制”“而已”的翻译属易得分点,意在确保大多数同学至少能拿到3分或3分以上的分值。而其他计分点,属中等难度或中等难度偏上,意在拉开得分距离,真正突显优生。

《刑赏忠厚之至论》的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①。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②”,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 ③夫君子之已乱④,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注】① 祥刑:同“详刑”,是说慎用刑法。②方命圮族:违抗命令,毁害族类。③祉:福,引申为喜欢。遄:快,迅速。沮:停止。④已乱:制止祸乱。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其爱民之深 何其:多么

B.所以广恩也 所以:……的原因

C.罪疑惟轻 惟:只,只有

D.而爵禄不足以劝也 劝:劝勉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B.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侣鱼虾而友麋鹿

C.故孔子犹有取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咏叹先王爱民之深切入,接着第二段引用体现先王赏罚之道的事例进行剖析,第三段从劝不善和赏善两方面论证,深化主旨。

B.苏轼认为赏罚应以忠厚仁爱为出发点,实行赏罚的最终目的在于劝善惩恶,劝善是为了使人善始善终,惩恶是为了使人弃旧图新。

C.文章反复说明当赏罚难以确定时,应该做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宁可奖励过当,也不要惩罚失宜,这样才能不违背忠厚仁爱之道。

D.文章以忠厚立论,援引古仁者施行刑赏以忠厚为本的范例,阐发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3分)

(2)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3分)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分)

18.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可 以 赏 可 以 无 赏 赏 之 过 乎 仁 可 以 罚 可 以 无 罚 罚 之 过 乎 义 过 乎 仁 不 失 为 君 子 过 乎 义 则 流 而 入 于 忍 人

参考答案

14.B【解析】B项,用来……的,整句解释为“(这是)用来推广恩德的”

15.D【解析】A项,均解释为“用”。B项,均“表并列”。C项,均为“兼词,于之”。D项,第一个表承接,解释为“于是,就”;第二个表转折,解释为“但是,却”。

16.A【解析】A项,文章从“赏善”和“罚不善”两方面进行论证,不是从“劝不善”和“赏善”两方面进行论证的。

17.(1)【答案】他说的话忧愁却不悲伤,威严却不愤怒,慈爱并且能够决断,有哀悯怜惜无罪者的同情之心。

【解析】句中的前两个“而”表转折,第三个“而”表并列;“恻然”应解释为“对……表示同情”或“对……感到悲伤”;“辜”解释为“罪”;关注句子的完整度。

(2)【答案】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执法坚决,并且喜爱尧帝用刑宽大。

【解析】句中“而”表并列;“乐”解释为“喜爱”,可以意译为“赞美”;关注句子的完整度。本句3分。

(3)【答案】因此弟子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

【解析】“是故”解释为“因此”;“不必”解释为“不一定”;“贤于弟子”属于状语后置句。

18.【答案】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

【解析】关注句子前后的相似结构,根据结构来断句,在断本段时注意句中的“乎”,在文段中它相当于“于”,是介词,整体难度不大。

【参考译文】

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的时候,他们是多么地深爱着百姓、深切地替百姓担忧,而且用君子长者的态度来对待天下人。有人做了一件好事,奖赏他之余,又用歌曲赞美他,为他有一个好开始而高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有人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处罚他之余,又哀怜同情他,希望他抛弃错误而开始新生。欢喜和忧伤的感情,同意和不同意的声音,见于虞、夏、商、周的历史书籍里。成王、康王死后,穆王继承王位,周朝的王道便开始衰落。然而穆王还是吩咐大臣吕侯,告诫他使用“祥刑”。他说的话忧愁却不悲伤,威严却不愤怒,慈爱并且能够决断,有哀悯怜惜无罪者的同情之心。因此,孔子把这篇《吕刑》选进《尚书》里。

古书上说,“奖赏时如有可疑者应该照样留在应赏之列,为的是推广恩泽;处罚时遇有可疑者则从应罚之列除去,”为的是谨慎地使用刑法。尧当政时,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要处死一个人,皋陶三次说当杀,尧帝却一连三次说应当宽恕。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执法坚决,并且喜爱帝尧用刑宽大。四岳建议:“鲧可以任用。”尧说“不可!鲧违抗命令,毁谤同族。”过后,他还是说“试用一下吧。”为什么尧不听从皋陶处死犯人的`主张,却听从四岳任用鲧的建议呢?那么圣人的心意,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了。

《尚书》说:“罪行轻重有可疑时,宁可从轻处置;功劳大小有疑处,宁可从重奖赏。与其错杀无辜的人,宁可犯执法不适当的过失。”唉!这句话完全表现出忠厚之意。可以赏也可以不赏时,赏就过于仁慈了;可以罚也可以不罚时,罚就超出义法了。过于仁慈,还不失为一个君子;超出义法,就流为残忍了。所以,仁慈可以超过,义法是不可超过的。古人奖赏不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用刀锯。用爵位、俸禄行赏,只对能得到爵位、俸禄的人起作用,不能影响不能得到爵位和俸禄的人。用刀锯作刑具,只对受这种刑的人起作用,对不受这种刑的人不起作用。古代君主知道天下的善行是赏不完的,不能都用爵位俸禄来奖赏;也知道天下的罪恶是罚不完的,不能都用刀锯来制裁。所以当赏罚有疑问时,就以仁爱之心对待。用君子长者的宽厚仁慈对待天下人,使天下人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的忠厚仁爱之道上来,所以说这就是赏罚忠厚到了极点啊!

《经》说:“君子如果高兴纳谏,祸乱就会快速止息;君子如果怒斥谗言,祸乱也会快速止息。”君子止息祸乱,难道有异术吗?他不过是适时地控制自己的喜怒,不偏离仁慈宽大的原则罢了。《春秋》的大义是,立法贵严,责人贵宽。根据它的褒贬原则来制定赏罚制度,这也是忠厚之至啊!

《刑赏忠厚之至论》阅读答案附原文翻译解析

《刑赏忠厚之至论》,为宋嘉祐二年(1057)苏轼应礼部试的试卷。主考官欧阳修认为它脱尽五代宋初以来的浮靡艰涩之风,十分赏识,曾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文章以忠厚立论,援引古仁者施行刑赏以忠厚为本的范例,阐发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

刑赏忠厚之至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注释 ①吁俞:吁,感叹声;俞,犹言“然”,表示应允。 ②祥刑:慎刑。 ③方命:即弃命。 ④圮族:毁族。 ⑤忍人:谓性情狠戾之人也。 ⑥祉:犹喜也。 ⑦沮:止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矜:同情

B.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 休:喜悦

C.当尧之时,皋陶为士 士:读书人

D.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遄:迅速

5.C。【解析】士:狱官。

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C.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 罔不因势象形

6.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辨析能力。A都为助词,前者补语的标志,译为“得”;后者是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B,前者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却”;后者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C都为介词,前者译为“用”;后者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D均为介词解释为“依照、根据”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苏轼的一篇应试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这篇策论的题目只是规定文章的内容,并不强求赞成或者否定,仅仅是要求对此问题发表高见。而且这个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是关于国家制度的问题。

B.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作者先以咏叹先王爱民之深,忧民之切开头,紧扣主旨,接着第二段作者又引用体现了先王赏罚之道的事例进行剖析,第三段又从罚不善和赏善两方面依次展开论证,深化主旨。

C.赏罚之道,要完全掌握它,并非易事。轻重的分量,也难以掂得很准。所以作者从经文中拈出一个“疑”字。解决疑难问题的原则就是“罪疑惟轻,功疑惟重”。所谓“广恩”“慎刑”,都体现了“忠厚”之义。

D.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在作者看来,统治者动辄施以刑罚,“慎刑”者不多见。所以文章提出的赏善惩恶皆本着忠厚的原则,表现了作者希望不要滥杀无辜的良好愿望。

8.B【解析】从赏善和罚不善

9.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乐其始而勉其终

【译文】为他有一个好开始而高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

【解析】乐,为动用法,为……高兴,1分。若译为“对……感到高兴”,也计1分。勉,勉励(鼓励,激励),1分。终,坚持到底,坚持到最后1分。

(2)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4分)

【译文】奖赏时有可疑处应该按照给予奖赏的原则,这是用来推广恩泽的手段

【解析】赏疑,奖赏时有可疑处或可疑者等,1分,若译为奖赏可疑的人或事,不计分。按照(依从,依照,采取等), 1分。与,给予(参与、予以等),1分。所以:用来……的手段等,1分)

(3)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3分)

【译文】君子止息祸乱,难道有异术吗?他不过是适时地控制自己的.喜怒,不偏离仁慈宽大的原则罢了。

【解析】已,使动用法,译为止息,让……停止等,1分。制,控制等,1分。而己,罢了1分。

翻译:

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的时候,他们是多么地深爱着百姓、深切地替百姓担忧,而且用君子长者的态度来对待天下人。有人做了一件好事,奖赏他之余,又用歌曲赞美他,为他有一个好开始而高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有人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处罚他之余,又哀怜同情他,希望他抛弃错误而开始新生。欢喜和忧伤的感情,同意和不同意的声音,见于虞、夏、商、周的历史书籍里。成王、康王死后,穆王继承王位,周朝的王道便开始衰落。然而穆王还是吩咐大臣吕侯,告诫他使用“祥刑”。他说的话忧愁却不悲伤,威严却不愤怒,慈爱而能决断,有哀怜无罪者的好心肠。因此,孔子把这篇《吕刑》选进《尚书》里。古书上说,“奖赏时如有可疑者应该照样留在应赏之列,为的是推广恩泽;处罚时遇有可疑者则从应罚之列除去,”为的是谨慎地使用刑法。

尧当政时,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要处死一个人,皋陶三次说当杀,尧帝却一连三次说应当宽恕。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执法坚决,而赞美帝尧用刑宽大。四岳建议:“鲧可以任用。”尧说“不可!鲧违抗命令,毁谤同族。”过后,他还是说“试用一下吧。”为什么尧不听从皋陶处死犯人的主张,却听从四岳任用鲧的建议呢?那么圣人的心意,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了。《尚书》说:“罪行轻重有可疑时,宁可从轻处置;功劳大小有疑处,宁可从重奖赏。与其错杀无辜的人,宁可犯执法失误的过失。”唉!这句话完全表现出忠厚之意。

可以赏也可以不赏时,赏就过于仁慈了;可以罚也可以不罚时,罚就超出义法了。过于仁慈,还不失为一个君子;超出义法,就流为残忍了。所以,仁慈可以超过,义法是不可超过的。古人奖赏不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用刀锯。用爵位、俸禄行赏,只对能得到爵位、俸禄的人起作用,不能影响不能得到爵位和俸禄的人。用刀锯作刑具,只对受这种刑的人起作用,对不受这种刑的人不起作用。古代君主知道天下的善行是赏不完的,不能都用爵位俸禄来奖赏;也知道天下的罪恶是罚不完的,不能都用刀锯来制裁。所以当赏罚有疑问时,就以仁爱之心对待。用君子长者的宽厚仁慈对待天下人,使天下人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的忠厚仁爱之道上来,所以说这就是赏罚忠厚到了极点啊!

《诗经》说:“君子如果高兴纳谏,祸乱就会快速止息;君子如果怒斥谗言,祸乱也会快速止息。”君子止息祸乱,难道有异术吗?他不过是适时地控制自己的喜怒,不偏离仁慈宽大的原则罢了。《春秋》的大义是,立法贵严,责人贵宽。根据它的褒贬原则来制定赏罚制度,这也是忠厚之至啊!

文言文阅读之刑赏忠厚之至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①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②。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之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③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故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④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⑤。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意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集》)

【注】①吁俞:吁,疑怪之声;俞,赞许之声。 ②祥刑:谨慎用刑。 ③四岳:传说尧时四方部落首领。 ④遄:迅速。 ⑤沮:终止,停止。

4.对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矜:怜惜

B.不可,鲧方命圮族 圮:倒塌

C.而刀锯不足以裁也 裁:制止

D.《春秋》之义 义:要旨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B.①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 ②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 ②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D.①因其褒贬之意以制赏罚。 ②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以感叹古代圣贤帝王爱民忧民待天下开端,意味深长,振起全篇。

B.孔子高度肯定穆王,是因为穆王在周朝国势衰落时,能承继先贤君子长者之道。

C.借《尚书》《诗经》中的名言和《春秋》要义,丰富了文章内涵,增强了说服力。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3分)

译文:

②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3分)

译文:

③是故疑则举而归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4分)

译文:

刑赏论

[宋]曾 巩

《书》记皋陶①之说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释者曰:“刑疑附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也!”夫有大罪者,其刑薄则不必当罪;有细功者,其赏厚则不必当功。然所以为忠厚之至者,何以论之?

夫圣人之治也,自闺门、乡党至于朝廷皆有教,以率天下之善,则有罪者易以寡也;自小者、近者至于远大皆有法,以成天下之务,则有功者易以众也。以圣神渊懿之德而为君于上,以道德修明之士而为其公卿百官于下,以上下交修而尽天下之谋虑,以公听并观而尽天下之情伪。当是之时,人之有罪与功也,为有司者推其本末以考其迹,核其虚实以审其情,然后告之于朝而加其罚、出其赏焉,则其于得失岂有不尽也哉?然及其罪丽于罚、功丽②于赏之可以疑也,以其君臣之材非不足于天下之智,以其谋虑非不通于天下之理,以其观听非不周于天下之故,以其有司非不尽于天下之明也。然有其智而不敢以为果有其通,与周与明而不敢以为察也。必曰罪疑矣而过刑,则无罪者不必免也;功疑矣而失赏,则有功者不必酬也。于是其刑之也,宁薄而不敢使之过;其赏之也,宁厚而不敢使之失。

夫先之以成教以率之矣,及其有罪也,而加恕如此焉;先之以成法以导之矣,及其不功也,而加隆如此焉。可谓尽其心以爱人,尽其道以待物矣,非忠厚之至则能然乎?皋陶以是称舜,舜以是治其天下。故刑不必察察③当其罪;赏不必予予当其功,而天下化其忠,服其厚焉。故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言圣人之德至于民者,不在乎其他也。

及周之治,亦为三宥三赦④之法,不敢果其疑,而至其政之成也,则忠厚之教行于牛羊而及于草木。汉文亦推是意以薄刑而其流也风俗亦归厚焉盖其行之有深浅而其见效有小大也如此《书》之意岂虚云乎哉?

(选自《曾巩集》)

《刑赏论》注释

①皋陶(gāo yáo):舜帝时的一位贤臣,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

②丽:施加。

③察察:明辨,清楚。

④三宥三赦:《周礼》中规定,一宥不识,二宥过失,三宥遗忘;一赦幼弱,二赦老耄,三赦愚蠢。

《尚书》中记载皋陶的说法:“罪行轻重有可疑时,宁可从轻处置;功劳大小有可疑时,宁可从重奖赏。”解释的人(指孔安国)说:处罚有可疑时要从轻处罚,奖赏有可疑时要从重奖赏,这是赏罚忠厚的到极点啊!(但是)那些犯了大罪的人,如果处罚轻就不一定能与罪行相抵;那些功劳小的人,如果奖赏重就不一定能与功劳相称。然而为什么还要做到赏罚忠厚到极点,用什么来解释它呢?

圣人治理天下,从家庭、乡里到朝廷都有教化,来带领天下的善行,那么犯罪的人就会减少;从小事、身边的事以至国家大事都有法度,来完成天下的事业,那么立功的人就会增多。在上用圣神深邃美好的德行来做君主,在下用道德整饬清明的士人做公卿百官,君臣相互匡助来想尽天下的谋虑,通过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来辨明天下事情的真假。在那个时候,人们有罪行和功劳时,官吏通过推究事情的原委来考察它的经过,通过核查事情的虚实来详知它的实情,然后把它禀告朝廷,加以惩罚、给予奖赏,那么对于功劳和过失还会有遗漏吗?然而当犯罪而加以惩罚,有功而加以奖赏时存在疑惑,凭借君臣的才能不是不足以拥有天下的智慧,凭借他们的谋虑不是不能通晓天下的道理,凭借他们的见闻不是不周知天下的故事,凭借他们官吏不是不能弄清天下的事情。然而拥有智慧却不敢认为已经真正的了解,能够详尽清楚地了解却不敢认为已经真正的洞察。一定会说,罪行有可疑而滥用刑罚,那么没有罪的.人不一定能免于惩罚;功劳有可疑而没有奖赏,那么有功劳的人就不一定能得到酬报。因此,处罚的时候,宁可从轻处罚而不能处罚过重;奖赏的时候,宁可从重奖赏而不能错失奖赏。

古时施行教化来带领百姓,当他们有罪的时候,像这样宽恕他们;古时制定法度来引导百姓,当他们没有功劳的时候,像这样给以厚赏。可以说是尽力行善去爱护他们,尽力行道去接纳外物,不是忠厚到极点能这样吗?皋陶因此被舜称道,舜因此治理好天下。所以惩罚不一定要明察他的罪行;奖赏不一定要厚赏他的功劳,天下的百姓已经被他的忠心所教化,被他的仁厚所折服了。所以说:“与其错杀没有罪过的人,宁可犯不合常法的过失,不事杀戮的德行与民心相合。”圣人的品德施于百姓,不在于其他(而在于忠厚)啊。

到了周朝统治的时候,也制定了三宥三赦的法令,不敢决断有怀疑的事情,等到国家治理成功了,则忠直仁厚的教化推行到牛羊甚至草木。汉文帝也推行这一主张来减轻刑罚,随着它的推广,民风也回归仁厚了。推行的力度有轻重,而它的成效有大小,像这样的话,《尚书》中的观点难道是没有根据的吗?

宋代:苏轼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译文

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的时候,他们是多么地深爱着百姓、深切地替百姓担忧,而且用君子长者的态度来对待天下人。有人做了一件好事,奖赏他之余,又用歌曲赞美他,为他有一个好开始而高兴,并勉励他坚持到底;有人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处罚他之余,又哀怜同情他,希望他抛弃错误而开始新生。欢喜和忧伤的感情,同意和不同意的声音,见于虞、夏、商、周的历史书籍里。成王、康王死后,穆王继承王位,周朝的王道便开始衰落。然而穆王还是吩咐大臣吕侯,告诫他使用“祥刑”。他说的话忧愁却不悲伤,威严却不愤怒,慈爱而能决断,有哀怜无罪者的好心肠。因此,孔子把这篇《吕刑》选进《尚书》里。

古书上说,“奖赏时如有可疑者应该照样留在应赏之列,为的是推广恩泽;处罚时遇有可疑者则从应罚之列除去,”为的是谨慎地使用刑法。尧当政时,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要处死一个人,皋陶三次说当杀,尧帝却一连三次说应当宽恕。所以天下人都害怕皋陶执法坚决,而赞美帝尧用刑宽大。四岳建议:“鲧可以任用。”尧说“不可!鲧违抗命令,毁谤同族。”过后,他还是说“试用一下吧。”为什么尧不听从皋陶处死犯人的主张,却听从四岳任用鲧的`建议呢?那么圣人的心意,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了。

《尚书》说:“罪行轻重有可疑时,宁可从轻处置;功劳大小有疑处,宁可从重奖赏。与其错杀无辜的人,宁可犯执法失误的过失。”唉!这句话完全表现出忠厚之意。可以赏也可以不赏时,赏就过于仁慈了;可以罚也可以不罚时,罚就超出义法了。过于仁慈,还不失为一个君子;超出义法,就流为残忍了。所以,仁慈可以超过,义法是不可超过的。古人奖赏不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用刀锯。用爵位、俸禄行赏,只对能得到爵位、俸禄的人起作用,不能影响不能得到爵位和俸禄的人。用刀锯作刑具,只对受这种刑的人起作用,对不受这种刑的人不起作用。古代君主知道天下的善行是赏不完的,不能都用爵位俸禄来奖赏;也知道天下的罪恶是罚不完的,不能都用刀锯来制裁。所以当赏罚有疑问时,就以仁爱之心对待。用君子长者的宽厚仁慈对待天下人,使天下人都相继回到君子长者的忠厚仁爱之道上来,所以说这就是赏罚忠厚到了极点啊!

《诗经》说:“君子如果高兴纳谏,祸乱就会快速止息;君子如果怒斥谗言,祸乱也会快速止息。”君子止息祸乱,难道有异术吗?他不过是适时地控制自己的喜怒,不偏离仁慈宽大的原则罢了。《春秋》的大义是,立法贵严,责人贵宽。根据它的褒贬原则来制定赏罚制度,这也是忠厚之至啊!

注释

⑴吁俞:吁,疑怪声;俞,应词也。

⑵欢休:和善也。

⑶惨戚:悲哀也。

⑷吕侯:人名,一作甫侯,周穆王之臣,为司寇。周穆王用其言论作刑法。

⑸祥刑:刑而谓之祥者,即刑期无刑之意,故其祥莫大焉。

⑹赏疑从与:言与赏而疑,则宁可与之。

⑺罚疑从去:言当罚而疑,则宁可去之。

⑻士:狱官也。

⑼四岳:唐尧之臣,羲和之四子也,分掌四方之诸侯。一说为一人名。

⑽鲧:传说大禹之父,四凶之一。

⑾方命:逆名也。

⑿圯族:犹言败类也。

⒀忍人:谓性情狠戾之人也。

⒁祉:犹喜也。

⒂遄:速也。

⒃沮: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