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画山水画教学反思,本文共12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学画山水画教学反思

学画山水画教学反思

画家亨利曾说,绘画就是拉根线条去散步。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绘画和玩的关系。教学《学画山水画》第一课时,我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水墨之间尽情玩耍中,感受水墨线条的浓淡干湿和曲直粗细的变化,感受水墨线条的丰富性和动态美。学生用水墨的点线表现人物、动植物和场景,表现实在的事物和想象的事物,表现愉快的事和烦恼的事。无论学生的水墨尝试是什么样的效果,他们都觉得自己是非常优秀的,体验是成功的,在玩中找到了墨趣,玩出了水墨涂抹的喜悦,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上中国山水画一课时,也可以制作古诗词与画相结合的课件,供学生学习欣赏,同时也可以带领他们欣赏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在许多自然风光中,留下了历代诗人名人的词句,为这些自然景色增添了不少的.人文色彩。在向学生介绍这些自然风光的同时,给他们介绍历代学者文人写下的诗篇,使学生从景色中领略文学描写之美,并为我们祖国有秀美的自然景色而感到自豪。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作品的画意又理解了诗词的含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学画山水画》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

[智育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素质发展目标]: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教学准备

中国画绘画工具

学生活动设计

形式-分析绘画方法-进行绘画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

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2、揭题:学画山水画

3、新授

山水画是中国画科之一,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简称“山水”。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在魏、晋、刘朝,逐渐发展。但仍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独立的山水画创作;五代、北宋而益趋成熟,作者纷起,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主要有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水墨等形式。在艺术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画面,思考:

A造型特点 B技巧运用 C表现手法 D感受 E 如何表现 F 绘画步骤

4、山水画作品欣赏。

《游春图》展子虔

这幅画是我国现存著名画作中最古老的一件山水画卷。这幅作品在透视关系的处理上,已开始注意客观物体之间远近、高低、大小的一般关系和深度层次,把山水画发展成较为合乎比例关系的新格局,历来被评论家视为“开青山绿水之源”的重要作品,在山水画发展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

5、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6、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

A 皴法B 披麻皴 C 斧劈皴 D点苔。

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皴法是中国山水画特殊的表现形式,和其他绘画形式表现山水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干、湿、浓、淡的水墨,粗细、方圆、转折、长短的线条,表现不同山水的质地、纹理和空间感。皴法是中国笔墨技巧高度发展的体现。

(1)披麻皴:分长、短披麻皴,中锋或中锋略带一点侧锋,大胆落笔,连勾带皴,一气呵成。皴笔长短相间,错错落落,或干、或湿、或浓、或淡,上轻下重,上疏下密,皴出阴阳,最忌平头齐尾,毫无变化。短披麻皴,皴笔上松下紧,笔锋按至笔肚,皴、擦并用,下笔不可迟疑。皴笔上紧下松、枯、湿、浓、淡作一笔呵成。先皴、擦,再勾山石轮廓、皴笔要沉着痛快。这是表现土山外观的主要方法,多用来画我国南方的山水。 (2)斧劈皴:斧劈皴分为大斧劈皴和小斧劈皴两种。其特点是侧锋落笔,头重尾轻。画大斧劈,一般连勾带皴,一气呵成,不可迟疑,用笔要沉着、痛快。小斧劈,一般先勾山石轮廓,再加皴擦,画出阴阳。画大斧劈,用笔尖按至毛笔腹部,小斧劈小按用锋。表现火成岩山岩崩溃的部分与突出的部分的主要方法,往往和披麻皴一起使用。

(3)点苔:中国画技法名。用毛笔作出直、横、圆、尖,或“介”字、“个”字,或“梅花”、“鼠足”,或“破笔”等形状的点,有浓淡变化的墨或颜色,疏密相宜,以表现山石、地坡、树干和树根的苔藓杂草,以及峰峦上的远树等。点法也用于线条之纠结处,借以明显界限,或墨光不显、阴凹不深处,即以点苔法补之。传统山水、花鸟画中,点苔用笔宜轻,忌杂乱板滞。

7、画山石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1)勾。用墨勾出山石的外形和主要轮廓。

(2)皴。用墨皴出山石的脉络纹理。

(3)染。用淡膜一次或多次染出石形的凹凸。

(4)点。最后着色点苔。

点:用毛笔作出直、横、圆、尖或“破笔”或“介”字、“个”字等形状的点子,来表现山石、地坡、枝干上和树根旁的苔藓杂草,以及峰峦上的远树等,在身水画中应用较广。

染:或称“渲染”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或前后层次,加强艺术效果。

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创作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四、作业展评

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五、课后拓展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教后反思

新课改提倡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广泛的美术文化氛围中学习美术.在中国画教学中,我有目的的进行了实验,注意不能把学生教“死”了,没有创造性。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的绘画技法后,鼓励学生大胆的创作,从中体会一下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简笔水墨金鱼画法并不复杂,学生教容易掌握。但我不提倡学生都只会临摹我的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画出有个性,有故事的作品。仍有少数学生所创作的作品,不能表现出中国画的笔墨浓淡变化,但是也有些作品表现的很大胆。,很生动,如“水族奥运”,“鱼戏蚪”……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

教学目标:

一: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二: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重点:

一: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

二: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课前准备:

中国画(以山水画为题材为主),山水画技法课件。

师生共同准备中国画的工具与资料。

教学流程:

一:欣赏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

二:揭题:学画山水画

三:授新

1、法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思考:A造型特点B技巧运用C表现手法D感受。D如何表现。绘画步骤等。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3、师生共创;请生简述自己做画步骤,方法,师师范步骤,技法。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A皴法B披麻皴C斧劈皴D点苔。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4、欣赏中国画其他技法点津。

5、小结作画步骤。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师巡视指导。

四:引导创作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五:学生创作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六:作业展评

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师点评优秀作业,小结本科重。难点。

七:课后拓展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本节课教学上,我首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作品加上课外作品的形式,做到引入简单直接。在绘画时,让学生放手去创作,只提一些画法,对内容不作具体要求,不要求全班画同一幅画,这样,让学生的想象得到充分的发挥,所画出的山水画各不相同。

在评价方面,我因时间关系,只能有针对性地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让学生作出评价。

这节课虽然运用了一些新课改理论,一改以往上课的习惯,但有些地方仍自觉不尽人意,比如课堂时间分配上,由于示范过多,总觉得时间紧,学生创作时间较少,对作品的评述也不能如愿。另外,在课堂组织上,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师忙于示范的同时,却没能很好地组织好课堂纪律,导至部分学生不认真。这些都有待以后加以改进。

中国画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山水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凝聚着中国人丰富的智慧与情感,体现了独特的东方审美情趣。

《山水画》一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它要求学生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个、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本课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墨色的浓淡和毛笔的干湿是学生难于掌握的。在练习中,允许学生临摹与创作相结合,在巡视时,更注意用笔与用墨的指导,让学生的画面也能水墨淋漓。学生基本都能在课堂上完成练习,作业效果较好。

回望整节课,如果在示范阶段能将中锋与侧锋单独提出来复习一下,学生在作业时,就会特别注意到这个问题,画面效果会更理想。而且在评价的时候应该把问题留给学生,不要只是师评。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将进一步改进。

我从备课开始就觉得:小学阶段到初一,我们就接触过国画。从一般技法表现讲,难以体现中国画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之精髓。诗、书、画溶为一体,这才是中国画的真谛。是“国粹”“国学”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外国人叹为观止的,因此我认为学生到初二,理应对我们祖国的伟大传统文化艺术有所领略。

故我在这节课中多加了些课时,力求使学生了解“诗情画意”,并初步运用所掌握的绘画语言来依诗作《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这一课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化艺术之精粹──“诗情画意”。围绕着“诗情画意”就必须从诗与画两方面去带领(引导)学生领略先人的丹青、墨宝,玩味着古曲、寻觅着佳句;追寻着古人“渐入佳境”的“意思”,探究着今日的“诗情画意”。这样“全方位的”品味与摹学,才能体味“江南才子”成就“诗情画意”的畅快之情。

追求意境表现的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山水画的雄浑厚重,小桥流水的清秀恬淡,山间云雾缭绕,小路蜿蜒曲折,楼台耸立,船帆点点…让我们对画家对故土的对大自然的眷恋,和痴情,带给我们充满情趣,有独特意境美的享受。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的追求。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时代的画家及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同时初步了解诗、画相互转换的过程与典型例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表述水平有所加强,也会对作品产生自己的见解,如何吸引学生到这个境界中来,在本课中,我会引导学生通过中西方绘画的对比、对国画大师们作品的欣赏,展开积极的讨论,并对学生讲解有关本课的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实施过程中,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拓展思维,倡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我在课件中插入几首古曲,帮助学生理解画面意境。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通过节奏、旋律、音色完美的组合,能够感染欣赏者。

总之,我认为要想让学生能真正“领略”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师就必须“全方位”设计教案:即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画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山水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凝聚着中国人丰富的智慧与情感,体现了独特的东方审美情趣。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流程时,我选择了用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形式来导入新课。这样做是为了“投其所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在看之前,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画面中出现的山水,是如何表现的?不能仅仅从看动画片的角度去看,而是应该带着问题去看。用一个直观的媒介让学生看到中国画中山是个什么样;水是个什么样;树是个什么样?让学生先有一个形象概念。事实证明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学生的注意力能比较好的集中到一起,有助于下面教学环节的展开。

《山水画》一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它要求学生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个、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山水画的表现实际是主观大于客观,它和西方的风景画是有本质区别的,它不是客观的照搬现实中风景,而是更多的表现心中最美的“桃花源”,所以观察、比例等在这里比不是那么的重要,更多的是主观情感的体现,所以教学中我让几个学生分别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一棵树、一条河、一丛草,组合成一幅水墨画,从中我发现了学生习惯性的用线条(也就勾勒)来表现画面,而中国画中还讲究块面(也就是渲染)来丰富画面层次,这时结合前面学过的点、线、面的知识,提醒学生在画面中要点、线、面相结合,才能有虚实关系,也就是用笔要有中锋与侧锋的变化,这样画面才会有黑、白、灰的层次、虚与实的关系。

学生先练习,再来按历史发展的脉络来欣赏山水画,这样学生既有了山水画发展史的简单了解,同时在欣赏过程也会发现自己的用笔与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之间的区别,进一步强化点、线、面的知识。再加上教师的示范,范作的欣赏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这样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就比较容易表现了。

在练习中,允许学生临摹与创作相结合,在巡视时,更注意用笔与用墨的指导,让学生的画面也能水墨淋漓。学生基本都能在课堂上完成练习,作业效果较好。回望整节课,如果在示范阶段能将中锋与侧锋单独提出来复习一下,学生在作业时,就会特别注意到这个问题,画面效果会更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将进一步改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水墨画也有了一席之地,从三年级开始就有了水墨画基础教学,而且新课标也明确提出:“美术课程要能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中国水墨画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者更有责任将水墨画教学作为传承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手段之一,让学生切身体验和感受到它蕴藏的文化涵义。但是现在的学生对中国水墨画了解的很少,有的甚至连有名的国画大师都不知道,谈及对国画的认识,他们也多表示国画的内容都是他们不感兴趣的,所以不喜欢,他们的回答也让我觉得汗颜。我们作为美术老师,在这个方面是必须加强对中国画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喜欢上中国水墨画,并且能够画出水墨画。

但是水墨画在当前少儿美术教育领域里,还属于弱项。不少老师仍按成人技法,以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方法,没完没了地画梅、兰、竹、菊,把本来天真活泼的孩子教成老年大学的“小老头”、“小老太”,实在令人惋惜。也有一些教师,把画儿童画的方法用在水墨画教学上,一味地勾线填色,失去了水墨画的韵味。

出现这种情况有许多原因,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要搞好水墨画教学,还是有很大的困难。

第一、水墨画的技法比较复杂,画水墨画需要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小学生的造型能力还比较差,要用毛笔不打草稿直接画出造型,已经是很难做到的了,更不用说控制水、墨、颜料在宣纸上的变化了。

第二、学习水墨画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高雅的审美情操,小学生还正处于学习基础的文化知识阶段,审美能力也还在形成阶段,当然不具备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观。

第三、绝大多数水墨画作品的内容和题材不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受现代电视媒体的影响,都比较喜欢夸张、可爱的卡通形象和色彩鲜艳的图案,对传统的水墨画豪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当然教学就更加困难。

中国画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山水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凝聚着中国人丰富的智慧与情感,体现了独特的东方审美情趣。

《山水画》一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它要求学生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个、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本课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墨色的浓淡和毛笔的干湿是学生难于掌握的。在练习中,允许学生临摹与创作相结合,在巡视时,更注意用笔与用墨的指导,让学生的画面也能水墨淋漓。()学生基本都能在课堂上完成练习,作业效果较好。

回望整节课,如果在示范阶段能将中锋与侧锋单独提出来复习一下,学生在作业时,就会特别注意到这个问题,画面效果会更理想。而且在评价的时候应该把问题留给学生,不要只是师评。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将进一步改进。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五课《中国山水画》这一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在这堂课上我严格地遵循《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点,针对八年级学生特点,采取让学生通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学生通过欣赏来提高审美水平,提高欣赏水平。在这堂课上,我通过提问导入新课,问学生到过的自然风光最美丽的地方在哪里,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告知老师,他们到过庐山、黄山、九寨沟、桃花潭等等自然风光旖旎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回忆自然界美丽的山水风光,让学生产生乐于游山玩水,乐于欣赏大自然山水的愿望,从而导出新课,山水之美是我们非常喜爱并且憧憬的。接着,我问学生们想不想把自己心目中美丽的山水自然风光用绘画的形式描绘出来给爸爸妈妈欣赏,显然学生们特别渴望表现出一幅幅美丽的记忆中的风景画,然后导出山水画这一主题。

师生互动引发学生对山水画的浓厚兴趣,从而揭示课题——学画山水画。接着我讲授了山水画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山水画是在隋朝独立成科,当时山水画的开山始祖是展子虔,学生了解了中国画之中的山水画这一领域的发展脉络,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中国的国粹——中国画有个初步的认识。通过介绍隋朝著名山水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这一幅青绿山水画,讲解了山水画的一些表现形式,介绍了山水画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它同西方的油画风景有很大区别,为此我精心绘制了一副仿清代画家王原祁的《云山图》,并用油画描绘了一幅山村风景。通过对比这两幅画,让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以及油画风景,使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到了中国画与油画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的认识,了解中国画之中的山水画的特点,即意境高远,博大精深,注重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

接着指出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接着我又现场示范山水画之中的石头的技法,讲述了画山石所要用到的各种皴法,但是在讲皴法的时候,我只是用专业的术语来界定披麻皴、斧劈皴、卷云皴,而学生对这些皴法可能不很容易真正的掌握,在下一次的《学画山水画》这一课上,我就会告诉学生披麻皴主要描绘的是江南一带的山,因为江南比较湿润,所以山上的泥土质地比较柔软,所以用披麻皴能表现山石柔软的质地,而北方比较干旱,山石多高大的岩石组成,所以质地比较坚硬,多用大斧劈皴来描绘,这样不仅仅能够更明确、更生动形象的描述出披麻皴和斧劈皴的不同用法,还能使学生们了解到一些中国的地理知识,这样就能体现出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在这堂课上,我在时间的控制上没有做到完美,在导入的时候时间没有把握好,讲授新课的第一个环节,即描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以及中国画的魅力的时候花了过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时间紧迫了,在拿出国画和油画两幅作品让学生们欣赏比较的时间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了,这在下一次一定要改进,在接下来的教师当堂示范山水画中的石头的画法的时候,时间就显得有点紧了,以至于没能够一边仔细的示范,一边讲解,而是用很快的速度就把石头画完了,导致学生们在下面跟着练习画山石就显得有点找不着北了,这是由于前面在时间上的一个延误造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将会在美术课堂教学上逐步改进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不足,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不断地提高自身美术教学能力,争取高质量的美术课堂教学,充分地发挥学生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以及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力的培养。

1、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实情境以及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材料进行教学,鼓励学生从中“发现”学习。教学中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转化的思想,突破难点。

2、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联想、观看、叙述、描绘、交流等活动感受到国画的学习的乐趣。活动思考的过程要组织好,要组织好探索活动必须做到如下两点:

(1)任何探索活动必须是必要的、有价值的,引导学生尝试思考解决问题,尝试、探索一定要有主次。

(2)最主要的是绘制方法引导学习,这一步成功了,即可带动后面的各个步骤能较为效率地完成。

3、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完成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生动活泼地展示数学内容。

5、应该掌握好时间的调控,加强堂的效率。

6、适当删除部分环节,突出重点教学。

7、建议课堂教学模式:

(1)以学生想象平时所见的小桥、流水、高山,加以提问,提高学习兴趣。

(2)实例展示,简述绘制方法。

(3)学生小组讨论及学习绘制方法。

(4)整画绘制的演示及学生制作。

(5)及时反馈存在信息。

(6)作品评价。

画家亨利曾说,绘画就是拉根线条去散步。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绘画和玩的关系。教学《学画山水画》第一课时,我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水墨之间尽情玩耍中,感受水墨线条的浓淡干湿和曲直粗细的变化,感受水墨线条的丰富性和动态美。学生用水墨的点线表现人物、动植物和场景,表现实在的事物和想象的事物,表现愉快的事和烦恼的事。无论学生的水墨尝试是什么样的效果,他们都觉得自己是非常优秀的,体验是成功的,在玩中找到了墨趣,玩出了水墨涂抹的喜悦,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上中国山水画一课时,也可以制作古诗词与画相结合的课件,供学生学习欣赏,同时也可以带领他们欣赏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在许多自然风光中,留下了历代诗人名人的词句,为这些自然景色增添了不少的人文色彩。在向学生介绍这些自然风光的同时,给他们介绍历代学者文人写下的诗篇,使学生从景色中领略文学描写之美,并为我们祖国有秀美的自然景色而感到自豪。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作品的画意又理解了诗词的含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