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国家荣光》观后感影评
- 文档
- 2024-07-06
- 107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央视纪录片《国家荣光》观后感影评,本文共14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烟云,历久弥新;有一种人物,历经生死诀别,感天动地;有一种怀念,沐浴时代风雨,醇厚绵远。回顾红军长征走过的历程,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道州大地更是一片洒满英烈鲜血的红色热土。1934年11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祥等中央领导率军委纵队(第一野战纵队)、中央纵队(第二野战纵队)、中央红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长征过道县,成千上万的红军将士泣血潇水、湘江,十分壮烈。
陈树湘(曾用名陈树春、亦作陈树香),生于191月30日,湖南省长沙县福临镇福临铺社区枫树湾人。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陈树湘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大革命中,他是听党指挥、敢于斗争的工农运动骨干;白色恐怖中,他是信仰坚定、意志如磐的革命者;秋收起义中,他是浴血战斗、奋勇向前的红军战士;井冈山斗争中,他是毛泽东、朱德的忠诚卫士;转战瑞金闽西中,他是保卫中央苏区的红军猛将;中央红军长征中,他是勇于担当、绝对忠诚的全军后卫。湘江战役中,他临危受命,掩护全军胜利渡江,最后弹尽粮绝,在道县被捕后断肠明志,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践行了自己“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陈树湘战友、时任红34师一○○团团长、后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韩伟将军的后人韩京京,他20多年来追随父辈的战斗遗址和脚步,在闽西、桂北、湘南、道县一带寻访,整理红军长征历史,发掘红34师绝命后卫事迹。
韩京京将自己和爱人的绝大多数收入都投到重走父辈长征路上的事业上,他们照顾在世的老红军,为红34师六千将士立“无字碑”,为师长陈树湘塑像,为的是将红军长征精神传给下一代。
在陈树湘牺牲地道县,近些年来,建设了陈树湘烈士战斗地、养伤地、被捕地、安葬地、牺牲地、纪念地等重要纪念场所,以供世人瞻仰凭吊、缅怀学习,烈士革命精神正在不断弘扬光大,红色基因正溶于血脉、代代相传。
学习英雄、崇尚英雄。目前道县被列为全国“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县区,道县烈士纪念园也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追忆革命先烈、传承长征精神、弘扬红色文化的主要场所。
断肠明志留青史 勇于担当铸忠魂。让我们记住“断肠明志”的英雄师长陈树湘,记住红34师的将士。英雄的事迹时时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国家荣光》(第一季)将推出20位英雄人物,其中有中共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张太雷、断肠明志的红军师长陈树湘、《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原型李白、飞机失事时用身体保护实验数据的“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以及“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等人,他们是中国自近代以来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是民族的英雄,国家的荣光。
为了鲜活立体地塑造人物,节目组走访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前往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挖掘最新披露的档案资料,采访逾百位专家学者和亲历者,以史实为基,超越人们熟知的故事深挖内情、解析疑团,不仅讲述事迹,更着力探寻英雄行为的动因和人物的成长轨迹,彰显伟大寓于平凡的人性之光。
1992年,韩京京遵照父亲遗愿将他的骨灰送回到闽西,这里是他带领几千闽西子弟走上长征的起点。,湘江战役过去75周年的日子,韩京京在湘江畔为红34师牺牲的6000将士立了一块无字碑。基座上刻下了这样一行字:“你们的姓名无人知晓,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为掩护党中央、中革军委和主力红军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红三十四师六千闽西红军将士永垂不朽。”
随后,韩京京又会同龙岩、三明两地政府开始了一项漫长的工程:用多年时间查访闽西每一处村落,查找出1000多名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红军战士的名字,刻在花岗岩石板上,同无字碑一起立在湘江之滨。
20多年来,韩京京追随父辈的思绪和脚步,在闽西、桂北一带寻访,整理红军长征历史,尤其注重实物的发掘和考证,现在他已自修成红军历史专家,大到方面军、小到营连,在长征路上的行军路线他如数家珍。他将自己和爱人的绝大多数收入都投到重走父辈长征路上的事业上,他们照顾在世的老红军,为红34师6000子弟立碑,为陈树湘烈士塑像。正如他自己所说:“陈树湘大爹爹英灵九泉之下应安息了吧,
6000没有子嗣的红军将士应安息了吧,我想我就是你们的儿子、你们的后代,我还要把你们的信仰,把你们‘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精神传给下一代!”
将杨根思的英勇事迹和他的精神传承拍摄成片,向全国观众展示。
6月11日上午,杨根思烈士陵园义务讲解员、原杨根思连连长翁海林来到杨根思烈士陵园,给根思小学杨根思班的学生讲解杨根思的事迹,央视国家记忆摄制组全程跟踪拍摄。
据了解,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于推出大型4K纪录片《国家荣光》(第一季),共20集,每集30分钟。该片将通过全新的视角、详实的史料和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中国近代以来无数英烈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而奋斗、献身的感人故事。《国家荣光》以“致敬英雄”为核心主题,通过20位代表性人物(或群体)的真实故事,颂扬英烈对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人民幸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营造致敬英烈、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央视《国家荣光》节目编导吴迪说:“把英雄的事迹宣传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百姓了解英雄,让更多的人了解杨根思,这就是我们这次来的目的。杨根思是抗美援朝第一位特级战斗英雄,我们来到他的家乡,感受到了家乡人民对英雄的怀念,也感受到了英雄精神在家乡人民心中的分量。
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烟云,历久弥新;有一种人物,历经生死诀别,感天动地;有一种怀念,沐浴时代风雨,醇厚绵远。回顾红军长征走过的历程,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道州大地更是一片洒满英烈鲜血的红色热土。1934年11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祥等中央领导率军委纵队(第一野战纵队)、中央纵队(第二野战纵队)、中央红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长征过道县,成千上万的红军将士泣血潇水、湘江,十分壮烈。
陈树湘(曾用名陈树春、亦作陈树香),生于191月30日,湖南省长沙县福临镇福临铺社区枫树湾人。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陈树湘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大革命中,他是听党指挥、敢于斗争的工农运动骨干;白色恐怖中,他是信仰坚定、意志如磐的革命者;秋收起义中,他是浴血战斗、奋勇向前的红军战士;井冈山斗争中,他是毛泽东、朱德的忠诚卫士;转战瑞金闽西中,他是保卫中央苏区的红军猛将;中央红军长征中,他是勇于担当、绝对忠诚的全军后卫。湘江战役中,他临危受命,掩护全军胜利渡江,最后弹尽粮绝,在道县被捕后断肠明志,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践行了自己“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如今,英雄离去已过八十五载,英雄故事却始终被人铭记,英雄壮烈一直在被人传颂,英雄忠魂始终活在人们心中。,陈树湘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10月,在福建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壮烈故事。20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又一次提到了陈树湘的名字。
陈树湘战友、时任红34师一○○团团长、后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韩伟将军的后人韩京京,他20多年来追随父辈的战斗遗址和脚步,在闽西、桂北、湘南、道县一带寻访,整理红军长征历史,发掘红34师绝命后卫事迹。
韩京京将自己和爱人的绝大多数收入都投到重走父辈长征路上的事业上,他们照顾在世的老红军,为红34师六千将士立“无字碑”,为师长陈树湘塑像,为的是将红军长征精神传给下一代。
在陈树湘牺牲地道县,近些年来,建设了陈树湘烈士战斗地、养伤地、被捕地、安葬地、牺牲地、纪念地等重要纪念场所,以供世人瞻仰凭吊、缅怀学习,烈士革命精神正在不断弘扬光大,红色基因正溶于血脉、代代相传。
学习英雄、崇尚英雄。目前道县被列为全国“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县区,道县烈士纪念园也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追忆革命先烈、传承长征精神、弘扬红色文化的主要场所。
断肠明志留青史 勇于担当铸忠魂。让我们记住“断肠明志”的英雄师长陈树湘,记住红34师的将士。英雄的事迹时时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国家荣光》(第一季)将推出20位英雄人物,其中有中共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张太雷、断肠明志的红军师长陈树湘、《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原型李白、飞机失事时用身体保护实验数据的“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以及“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等人,他们是中国自近代以来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是民族的英雄,国家的荣光。
为了鲜活立体地塑造人物,节目组走访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前往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挖掘最新披露的档案资料,采访逾百位专家学者和亲历者,以史实为基,超越人们熟知的故事深挖内情、解析疑团,不仅讲述事迹,更着力探寻英雄行为的动因和人物的成长轨迹,彰显伟大寓于平凡的人性之光。
我们作为一名较有文化的基层干部,要不忘初心,牢固树立家国情怀,不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以新的担当和作为,把党的十九大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让奋斗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如果我们仅仅将爱国奋斗挂在嘴边,放在脑里,那么这是无用的。必须将爱国奋斗落在实处,转为实践,才能真正的建功立业。当然建功立业并不是意味着必须赚多少钱,做特别了不起的贡献。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就是建功立业。
在新时代,我们要以‘拼命奔跑’的青春风貌,要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念,要以‘抛头颅,撒热血’的热情,踏着先人的脚步,用我们智慧的大脑,用我们的双手,创造美丽新时代。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爱国奉献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要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在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才中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精神。
我们身边有无数优秀的知识分子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他们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甘于奉献,坚持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洪流。要坚持政治引领,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推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牢固树立家国情怀,让爱国主义成为知识分子的坚定信念和精神支柱。
我们作为年轻的的基层干部,应该在新时代自觉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胸怀祖国、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不负人民期望;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不辱时代使命,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这是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文艺社科界委员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4月19日,教培中心召开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交流心得体会,结合工作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与会同志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纷纷表示,总书记对文艺文化事业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工作者提出的四点要求真挚恳切、内涵丰富,同样适用于党校教育和培训工作,尤其是其中提到的“发时代之先声”、“以细节创精品”、“立大德担责任”等具体要求,不仅是当下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每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上始终应当牢记的“必修课”。
中心党委强调,作为培训事业工作者,与文艺文化和哲学社科工作者有着同工异曲之处,不仅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同时也要不断增强“脚力、眼里、脑力、笔力”,这样才能更积极地置身时代发展之中,扎根于基层和群众之中,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能获得更多细节素材的积累和课程创作的灵感,为集团培训事业提供更多的优质精品。中心培训师们要以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反反复复地学习领会,重点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躬身践行“四个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开创培训工作新局面。
一提到英雄,我们就可以马上联想到明朝中期抵御外侮、抗击倭寇的戚继光、俞大猷,清朝道光年间虎门销烟、强我体质的林则徐,我们更容易联想到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千千万万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而浴血疆场、马革裹尸的革命将领和无名战士们。当然,我们也会联想到和平年代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独立,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共和国卫士们。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是顶天立地、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学习。
正如战士奋斗的阵地不只是枪林弹雨的战场一样,英雄也不单是在与敌人你死我活的拼搏中才能产生。《现代汉语词典》对“英雄”是这样解释的:“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由此看来,任何时代都可以诞生英雄,每个人自己也可能成为英雄。
习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富足了,但是有些人的精神世界却空虚了。好逸恶劳、贪图享乐者有之,盲目追星、三观模糊者有之,目空一切、妄自尊大者有之,因此,记住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把握英雄精神的正确内涵,扎扎实实向英雄学习,就很有必要。它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更纯洁,精神更充实,前进的动力更足,步伐更坚定。
习总书记将英雄精神概括为四个方面。
首先,英雄精神是“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7月,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叙说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庄户人家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是:“抗战到底”。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宣言。这也是在延续岳母刺字中所包含的几千年来的中华儿女的血性。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向英雄学习,就是要做到把祖国装在心中,“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其次,英雄精神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思想信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是共产党人夏明翰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发出的铮铮忠言。他在狱中给他母亲的遗书中写道:“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可见,夏明翰不仅是一位豪气干云的大英雄,更是一位意志坚定、党性纯洁的伟大的革命者。我们向英雄学习,就是要传承他们身上的红色基因,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不迷失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再次,英雄精神是“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奉献精神。共和国建立不久,聂荣臻元帅领命,带领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等众多科技专家,抱着“黄沙百战披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的坚定决心,来到终年阴风怒号、蓬断草枯的戈壁滩头,在一穷二白、孤立无援的条件下,硬是制造出了属于我们自己国家的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大大增强了我们的综合国力。我们学习英雄,就是要学习他们隐姓埋名、默默耕耘、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
第四,英雄精神是“卧薪尝胆”的奋斗精神。英雄是历史中的杰出人物,有着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汉使苏武饮雪吞毡,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赋《离骚》……长征路上,英雄的红军正是靠着铁的精神跨越了“雪山”“草地”,征服了“娄山关”“腊子口”,这些无不体现中华民族刚强坚毅、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我们向英雄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不向困难低头的乐观主义思想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总之,我们学习英雄精神,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将来能够更好地为国出力。
这天,接到党办通知,号召党员同志们晚上看中央一台,观看和聆听榜样的故事,于是到了晚上我很准时地调到了中央一台,于10月21日晚上8点真正的感受榜样力量!认真地收看了《榜样4》专题节目首播。节目中老英雄张富清的先进事迹、李连成的“吃亏学”、黄文秀定格的青春、唐真亚的水上邮路、抽粪工李萌奉献青春、“羊书记”隋耀达的扶贫路、嫦娥四号的航天人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和党组织的先进事迹非常的有感染力,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
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节目通过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多种形式,集中彰显优秀共产党员坚定信仰、担当作为、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性。不忘初心,坚守本心,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使命,多为患者做好服务才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做为医者的我们要肩负起使命,在临床一线,多为患者着想,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做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早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要为患者和人民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尽医者的一份微薄之力。
《榜样4》给我们提供了可以直接学习的标杆,特别是年轻的共产党员黄文秀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来到了偏远的乡下,在艰苦条件下进行扶贫工作,在扶贫的艰难道路上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她无私无畏的精神值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让我们受榜样的激励而努力向他们看齐,同时借鉴他们的做法,传承和发扬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同样也可以成为优秀共产党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榜样的精神永绽光芒。
金秋时节,中原大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到处生机盎然,硕果飘香。习近平总书记就经济社会发展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情况到河南深入开展考察调研,并提出了殷切期望。要求党员干部要讲好中国故事,践行初心使命,打好三大攻坚战,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一以贯之地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如同一颗颗璀璨的夜星,在中国故事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中,习近平总书记久久伫立,仿佛在与红色印记演绎着一场伟大的时代变革。红色江山不可变,而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应该成为中国故事的传唱者,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践行初心使命,涵养清风正气。
“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时,告诫全党同志的“三个不能忘记”内涵丰富,意义深刻。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明确指出,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必须要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贯彻主题教育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忧人民所忧,急群众所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建强战斗堡垒,决战脱贫攻坚。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基层党组织既是上级政策的执行者,也是党密切联系群众,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力量,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是贯彻落实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是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内在要求。从给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到调研考察河南,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期盼着百姓脱贫致富,奔向幸福小康。在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我们必须撸起袖子,挑起担子,趟出路子,举非常之力,尽非常职责,不忘初心,奋发作为,不断强化组织建设,建强战斗堡垒,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开花,愈久弥香。
日前,CCTV-4大型纪录片《国家荣光》摄制组到荣成,摄制《郭永怀》人物专辑。《国家荣光》(第一季),共20集,每集30分钟。
该片通过全新的视角、详实的史料和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中国近代以来无数英烈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而奋斗、献身的感人故事;以真实故事颂扬英烈对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人民幸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营造崇敬英烈、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摄制组先后到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俚岛镇中我岛、南我岛村等处拍摄。在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摄制组围绕展馆珍藏图片、信件、导弹模型进行了取景拍摄,并在郭永怀居所展示厅进行了部分生活场景再现。
周未,几友相伴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威海,在这里可以看到浩瀚的大海,在大海上来回穿梭的各类舟船,更可品尝的各类海鲜以及任你挑选的韩国商品。
次日上午,我们趋车五十分钟后来到了荣城观看海上白天鹅,只因离迁徒时间较早,白天鹅寥寥无几,加之强风来袭,却有几分失望。
陪伴我们的一位朋友说,我们这里还有一座郭永怀纪念馆是否去一趟,我不加思索就说“去",这就是我们对我国两弹一星功勋敬仰的缘故。
首先,我们步入大厅,正中央矗立着郭永怀的汉白玉的半身像,特别是看到基座下面的简介,这位我国著名气动力物理学家,数学家,航天航空学家,中科院院士,为了祖国的两弹一星而殉职的英雄,五十九岁便献出了宝贵生命,使我更加肃然起敬敬,我深深的向他的雕像鞠了一躬!
随着向导,我们依次参观了郭永怀的少年生活,求学之路,报国之志,成就辉煌,以身殉难,我对郭永怀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出生在荣城的一个小村,父亲和三叔的早期教诲,少年时代已显十分聪慧的特征,特别是数学才能更加彰显。
至后,考入了一所由外国人主办的学校,仍然,出类拔萃,被保送加拿大就学,改学空气动力学,在校期间,已对音阻研究有重大突破,随又得到几位大师的指导,并得到了同界的晴睐,留在国外专做深入研究。在美国也结识了他的心上人李,建立了美满的家庭,生育出了可爱的女儿。在这里,有自己的别野,轿车生活十分幸福!
然而,这在那个时代,我国正处在一个特殊时期,苏联撤回专家,人才几度缺乏,由国家制定的重大科研项目受到严重影响。
就在此时,郭永怀毅然决然,烧掉多年来的科研手稿,带着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报国之志,携眷回到了极度贫穷的祖国,并毫不保留捐赠了在国外的三万多元集蓄。
在这几度困难的情况下,他和同道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形成了一部部专著,还开创性开设了化学物理交叉学科,为我国航天航空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在两弹一星的研究过程中,他更是呕心沥血,和同事们一道突破重围,使两弹一星和及其装备化付出了极大努力!
就是他在实验中,取得成功数据后急于报告中央,夜航返京飞机失事的一幕,更让人们更加敬仰。这时,现场上八九个尸体洒落遍地,在清理现场唯有两人的尸体是紧紧相抱,只因他的那块手表断出即是郭永怀和他的助手在生死关头,为了保护数据下意识相拥,使他装着完整资料的公文包还丝毫未损。
然而,就是这位年轻且功绩卓著的科学家,走完了五十九岁年轻的生命,噩耗传到中南海,周总理为失去这样的年轻科学家而失声痛哭,他的同事哪些功臣们无不落泪。
讲到这里,我的眼眶里也制不住流下了热泪,此时此刻也为他我们的科学功臣英年早逝而惋惜!
参观结束,我又静伫在他的雕像前再次深深鞠躬,以表敬意!
张忠尉说:“张太雷是我们党的最早的创始人之一,他也是第一个被派往共产国际的红色使者,所以这次我们就选择了张太雷作为一个拍摄对象。”
“我觉得这是国家对革命先烈的重视和尊崇,我感到很欣慰,作为张太雷的后人,我感到很欣慰。”冯海龙说道。
1910月,张太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最早的58位党员之一。19中共一大召开前,张太雷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红色使者远赴苏俄,并代表中国共产党出席了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1927年12月12号下午,作为广州起义总指挥,张太雷在起义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为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张太雷的生命定格在了29岁,他也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摄制组将沿着张太雷的革命轨迹,分别在天津、上海、常州、广州、武汉等地取景,深度挖掘展示张太雷从知识青年投身革命志士的国家情怀,感受巨雷的震撼。纪录片将在烈士纪念日播出。
据了解,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拟于推出大型4K纪录片《国家荣光》(第一季),共20集,每集30分钟。该片将通过全新的视角、详实的史料和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中国近代以来无数英烈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而奋斗、献身的感人故事。
陈树湘,原名树春,字子风,191月30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福临铺。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陈树湘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先后担任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十团七连连长,红四军军部特务大队大队长、闽西军区独立第7师师长、红19军第56师师长、红34师101团团长。陈树湘
指挥作战,素以机智骁勇著称,打了许多硬仗和胜仗,表现了出众的军事才能。1934年3月,他被任命为红三十四师师长。在率领红三十四师掩护红军主力抢渡湘江的战役中,29岁的陈树湘在道县壮烈牺牲。他坚守阵地到最后,被子弹打开肠子,为了不做俘虏,他在道县蚣坝镇石马神,选择了用手掰断肠子牺牲,用实际行动践行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红5军团损失过半,34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将士壮烈牺牲。
陈树湘带领的红34师是全军著名的“铁流后卫”,由来自宁化、清流、长汀、连城、上杭等闽西8个县的6000多名子弟兵组成,其中半数以上是宁化人。他们是英勇的后卫师部队,是长征中著名的绝命后卫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是这样评价这支部队的:“红三十四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创立了不朽的功勋”。全师唯一幸存的团级干部、开国中将、红34师100团团长韩伟在1986年著的《红三十四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我这个红三十四师的幸存者常常怀念起我的师长、我的、我的战友们,我这个幸存者有责任把这段悲壮的历史写下来,告诉我们现在年轻的和不那么年轻的同志,我们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真的是来之不易”。
清流林畲毛泽东旧居内发现目前仅存红34师(原红军独立第七师)题写标语,标语内容为: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农民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勾结童子军的刀团匪。
已过花甲之年的韩京京是韩伟将军的独子,曾在总参军务部、总参装备部任职,现已退休。1992年,韩伟将军去世,在弥留之际向儿子韩京京交代道:“湘江战役时,我带出的闽西子弟都牺牲了,我对不起他们和他们的亲人,要是带领他们过了湘江,征战到全国解放,说不定全国的将军县还会出在闽西,出在永定、龙岩、上杭、宁化……我这个将军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我活着不能和他们在一起,死了也要跟他们在一起,这样我的心才能安宁。”
是怎样一份事业,让一个人生死以赴;是怎样一种信念,让人舍身忘己,赤心报国;是怎样的情感和故事,在时光流转半个世纪后,仍被铭记和震撼。
日前,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大型纪录片《国家荣光》摄制组深入荣成,追寻红色足迹,走进红色历史,感受红怀,传承红色基因,摄制《郭永怀》人物专辑。
为让广大观众深入了解郭永怀“爱国主义”精神,摄制组先后到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中我岛、南中我岛村等地进行拍摄。在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现场,摄制组围绕展馆珍藏的图片、信件、导弹模型等珍贵文物资料进行了取景拍摄,并在郭永怀居所展示厅内进行了部分生活场景再现。
据了解,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拟推出的大型4K纪录片《国家荣光》(第一季)以“致敬英雄”为核心主题,将通过全新的视角、详实的史料和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中国近代以来无数英烈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而奋斗献身的感人故事。
郭永怀是“两弹一星”元勋,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领域均作出杰出贡献。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因飞机失事而不幸离世,临终前他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热核导弹数据。舍身护书、以身许国,英雄的事迹需要铭记。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