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理论中的音乐要素探析论文
- 文档
- 2024-08-06
- 116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音乐理论中的音乐要素探析论文,本文共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理论中的音乐要素探析论文
一、音乐要素包含的内容
和声包含调性和调式两个重要的因素。以调性来说,其主要分为主调和从属调。主调主导主和弦,其位置相对稳定,是音乐的核心结构;从属调起到铺垫曲式发展的作用。调性的确定可以帮助音乐发展决定好布局和和声的特点。和声与旋律的关系密不可分,因为主调音乐的织体层次就是由旋律、衬托声部和低音构成的。每一首音乐的和声特色都是对主体旋律的表现,因而也需要通过对主体旋律结构的剖析来分析和声的特点,使得两者之间能够相互支撑和表现,让和声更适合主旋律的结构。
二、在音乐欣赏中融入音乐要素
(一)音乐要素的变化要与音乐情感的变化相融合
音乐是情感的载体,它是一门用于表达情感的艺术,可以说,音乐的旋律或内容就是对情感的一种宣泄与表达。而情绪与情感密切相关,却又有心里形式上的区别,情绪比情感的范围更宽泛。当我们体验到某种情感时,总会有一定的情绪色彩,但其并不像情感那样稳定和持久。情感有深度和强度之分,也有高层次和低层次之别。情绪和情感是音乐审美的最基本特征,鉴赏音乐的过程是不由自主的感情投入,也会是自主支配的感情投入,而自主支配的感情投入是建立在准确认知音乐创造的画面和情感的基础上的,否则,鉴赏活动只能处于浅表层次。要准确地鉴赏每一首音乐传达给我们的审美信息,就不能够单纯停留在音乐的表面,而要从内心深处去感受和体验,从而探求出音乐要素在音乐不同阶段的变化,借而感受到音乐情绪和情感的变化,体会音乐中纯美的艺术境界。音乐是情感的载体。音乐的进行,其外在依托是音乐要素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其内在实质是情感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从艺术形式上来看,音乐是生动的心理语言,其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远远高于其它艺术门类。而音乐的特性就是表现情感、宣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进行审美熏陶。可见,赏析音乐需要的.是感情的投入,但感情投入的前提是音乐要能够感染人的情感,将人的情感牵引进音乐所创设的意境中。只有抓住情感这条主线,才能加深对音乐情绪和情感特质的体悟,从而丰富个体的情感体验,使个体情绪和情感能够与音乐的情绪和情感相沟通。在体验音乐情绪与情感的时候,还要探究音乐要素的变化,音乐的情绪和情感会随着音乐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二)音乐要素的变化是音乐意境变化的结果
当非专业音乐欣赏者倾听音乐时,先入为主的听觉会是音乐的旋律怎样,是欢快的还是忧郁的,是热烈的还是消沉的,是慷慨激昂的还是缠绵悱恻的,也就是说主旋律首先会让人感受到和捕捉到;在对主旋律有了认知后才会品味音乐节奏的快慢、力度的强弱;在随后会判断演奏这首音乐的乐器。这样的情形说明,音乐要素会最初也会最快的给人以映像,因为有了这样的映像才使得欣赏者进入到音乐要素导向的音乐意境中,也就是音乐所要表达的画面和生活的故事和经验。因此,欣赏音乐不能只浮于音乐表面,而忽视音乐要素的存在和对音乐要素的细细体味。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仅要感受到旋律、节奏、和声以及乐器的变化,也要通过音乐要素的变化来感受音乐意境的客观存在,对音乐已经的体味和深刻体味则是音乐审美的深层次体验。比如,对《泰坦尼克号》背景音乐的欣赏,其中有时是用欢快的竖笛进行演奏,有时是用哀婉的小提琴进行伴奏,这就是音乐场景的变化。当主人公杰克和露丝在船中高兴舞蹈的时候,音乐是用明快的竖笛伴奏以显示欢悦之情;而当航船遇冰山撞击将要沉没的时候,音乐是用哀婉的小提琴演奏以显示险情的悲剧结局来临之时人们的绝望哀伤。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音乐教学中的探究论文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教育对儿童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通过测试衡量学生的现有水平,要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教师进一步发掘学生的潜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内容。音乐课程性质中实践性即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识谱教学也需要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衡量学生水平,完善教学内容
1.通过考查了解学生水平
现在很多教师一拿到教材,不管学生处于什么水平直接教授,其中一部分学生将跟不上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内容,这势必造成教与学的脱节状态。我们应该先对刚进校的初中生进行一次摸底测试,了解学生所处的水平。据了解,我校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坚持上音乐课,三分之一的学生到五、六年级不开设音乐课,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外地生,小学从未上过音乐课。这样统计下来就是三分之一的学生识谱,三分之一的学生对歌谱比较含糊,还有三分之一学生对歌谱一窍不通。其实这无形当中把新进校学生分成三个等级层次,这就成了阶梯型,所以要照顾全班学生学习,教师还要将这三个层次水平尽量拉平。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此时的学生有最强烈的求知欲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知道自己存在的差距,他们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缩小差距,进而帮助自己达到成功。
2.根据学生水平完善教学内容
识谱教学可谓音乐教学之灵魂,唱、奏、赏都会涉及到识谱内容,所以识谱教学必不可少,为了让学生都能更好地上好音乐课,教师要从基础学起,从零教起,让会的学生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让从未学过的学生快速掌握新知识。例如,我在给学生讲解音名与唱名时,结合图片中的琴键以及五线谱音阶的形象化教学,让知识更通俗易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音名与唱名、线谱与简谱的区别,为后面更好地进行歌唱教学、欣赏教学和演奏教学奠定基础。在竖笛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竖笛的特点,教师再系统讲解,学生通过对竖笛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吹奏的兴趣,也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对照简谱各音的竖笛指法。从而提高了学生识读乐谱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挑战有难度的乐谱,让其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二、根据学情,制定教学目标
音乐新课程标准对7~9年级“识读乐谱”的能力要求是:能够跟琴声或录音视唱乐谱;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利地识读乐谱。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在层次分明的班级中用以上课标只有一部分学生才能达成目标。为了让小学没上过音乐课的学生尽快达成目标,给这些学生降低教学目标,从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到能够跟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这是一个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过程,可以给学生留有时间、空间去识读乐谱,进入初中音乐教学时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学生自主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自己认识简单的乐谱,能准确识别音符和简单的节奏。这样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学生自我督促意识的加强,学生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也希望自己尽快达成目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于完成任务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但有很大的成就感,而且激发了自信心,为完成下一个目标作好准备。
三、通过教学策略,提高学习水平
1.师生探究,趣味学习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识谱教学中也要将知识变得更趣味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认识。例如,我在讲解音符时运用了小口诀让学生认识音符。首先,让学生根据所看到的五线谱音符,做一个形象的描述,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进行总结,并根据学生的描述编出五线谱音符口诀:圆圆的像鸭蛋全音符四拍,二分音符多条杆二拍,四分音符实肚子一拍,八分音符有尾巴半拍,十六分音符有两条小尾巴四分之一拍。通过口诀式教学,学生在记住音符的写法的同时,还知道每个音符的时值,轻松快乐地完成了教学内容。又如,在欣赏民乐合奏《金蛇狂舞》时,我让学生先跟着我学一组节奏练习,要求是教师我一打完节奏学生就要跟着学,感受这个节奏练习给大家带来的情绪,根据刚才所打节奏出示乐曲中相同节奏的乐谱。根据乐谱图示思考其中特点,通过教师讲解,了解像这样句幅逐渐递减的手法,在我国民间音乐中被称为“螺蛳结顶”。通过这样的趣味教学,让学生容易接受教师讲解知识要点,同时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2.生生合作,缩短差距
在竖笛教学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学过竖笛。这时我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一组安排1~2个会竖笛的学生,而小组里的成员中不会竖笛的学生比例较多,这时给小组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准确吹奏的最多一组的同学为获胜组。从而增加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为了做获胜组,不会竖笛的学生会主动向会竖笛的学生请教,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授者在教的过程中再次巩固吹奏的指法技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互帮互助过程中快速提高识谱能力,掌握吹奏指法,为更好地演奏曲目做准备。
四、预估学生水平,加深教学内容
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个人价值,从而发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力量,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我在《唱脸谱》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了解京剧的行当,根据剧中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把人物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请学生先看一组图片并小组讨论,然后,根据自己对京剧行当的`了解,将图片连连看寻对应的行当。让各小组根据图片选出扮演四大行当的同学,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上台展示,同时也让学生身临其境表演京剧四大行当。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京剧的历史及行当,将四大行当的子分类图表展现给学生。根据图片对照图表讲解每个行当的分类,让学生对京剧的行当产生兴趣,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对行当的认知,欣赏并学唱京歌《唱脸谱》,让学生思考歌曲中人物角色代表哪些行当,出现了京剧中哪些行当的唱腔,学生会根据自己对行当的理解从歌中寻找答案。不同的行当代表了不同的性格、地位的人物,不同的行当也有不同的标志性动作。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让学生做旋律接龙游戏,将《唱脸谱》每句拆开唱,每位同学都有接龙的机会,轮到的同学不仅要唱还要加上自己的亮相动作,动作要与自己所唱的词基本吻合。以上实践活动,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自己的力量,使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同时预估学生的水平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示,有些学生独特的表现会超出教师的想象,会给课堂增添光彩!总之,根据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更好地提高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了良好铺垫。同时,了解学生现有水平,在学生现有水平基础上完成教学目标,向新课标的标准看齐,不断完善教学内容,能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知识要点,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也让音乐有效教学在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地开展,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正确方向和路线。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可能性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含义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在1983年撰写的《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中首次提出的,发展到现在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心理学理论。当时,正值美国进行教育改革期间,这一理论的提出为美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多元是指人脑发展中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智能指的是每个人需要解决自己在改造世界中的实际困难或者是进行创造时所需要的不同能力。包括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在加德纳的理论中,人至少包含了八种智能,包括音乐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可能性
我国古代就很注重音乐对于人的教育作用,《乐》是与其他经书共同组成儒家经典的五经之一,可见其重要。我国高中的音乐教学以鉴赏为主,注重对于情感、表现、创造性的教学。情感是指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体会音乐所要表达的人的内心的感情世界。表现是指学生基本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绪。创造性指的是要激发学生自己进行音乐创造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多元智能理论首先把音乐智能作为人们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给予了音乐教学一定的重视。同时,多元智能理论注重对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开发,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每个学生不同的才能,并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这与新课改的精神是相一致的。同时,这一理论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转变。由以往的规划者以及权威者向引导者以及促进者方面转变。这是因为多元智能理论不再把学生看做千篇 一律的人,而是注重不同才能和不同思维的开发,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像以往一样,每个问题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要积极鼓励学生产生的不同见解,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成就。这与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不谋而合的,所以多元智能理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可行的,可以用在高中的音乐教学中。
二、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
进行多元智能理论框架下的高中音乐教学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适合他的智能的职业以及业余爱好。在新课标中,对于高中音乐教学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此作为音乐教学的总目标,进行每一环节的音乐教学目标设置。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文化背景,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同时要对学生的教学效果、学习效果不同的展现进行考量,以量化的方法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也就是说教学目标是可以客观衡量的。比如,在高一年级时,可以进行三方面的教学目标设定:1.对欧洲民间音乐进行了解,赏析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欧洲民间音乐,使学生对于欧洲音乐的风格具有初步的了解;2.了解排箫、风笛等一些乐器的特点,学习欧洲音乐的概况;3.分析欧洲民间音乐与艺术音乐的关系。这一目标的设定还要与多元智能理论相结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目标是设定:1.音乐智能方面,要能够正确的区分、了解欧洲主要民间乐器的音色,可以找出欧洲民间唱法和美声唱法的不同以及相同之处;2.在语言智能方面,学生能够流利的`表达欧洲民间音乐的风格和特征;3.在自我认知智能方面,学生能够对每一音乐选段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具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4.在人际关系智能方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配不同的任务,加强人际交流的能力。在进行了教学目标的设定就要进行具体的教学实践。根据新课改的精神,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使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这两种教学方法。比如在进行教学时,安排学生自主进行任务目标的多种学习方法。比如在上文提到的任务目标中,可以让学生自主的选择所喜欢的欧洲民乐曲目,采用语言表达、绘画等形式对所选曲目进行了解,并进行解说。合作学习方面,教师可以分配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不同教学任务的安排。可以在小组中安排组长、记录员、会汇报员。组长进行小组的分工和管理,记录员记录大家所表述的内容,汇报员把小组的成果在全班上进行汇报。每个人明确分工,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培养学生智能的培养。比如说《雪绒花》的教学中,对于感情表述、乐曲精神等进行讨论,最终进行汇报。
三、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不同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本文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在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了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一些地方并不完善,希望本文可以在高中的音乐教学中起到一些促进作用。
小学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要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我的观点是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单纯的走马观花的欣赏,而是要充分揭示音乐的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将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支离破碎的讲授。要注重艺术的完整性,这正是音乐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区别其他学科的一项重要原则。与音乐隔离开来的单纯的记忆音乐概念,讲解音乐知识是毫无意义的。所以音乐欣赏要把音乐要素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1、音乐欣赏中情景变化要渗透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等要素变化
当人们打开音像资料第一遍欣赏音乐是,首先听到的是音乐力度是强还是弱、速度是慢还是快、然后才是考虑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很多老师讲课时,会问学生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学生会争先恐后的回答表现了…………然后教师非常高兴得说回答的太好了、你真棒。而没有去提出表现这个场面的音乐要素。在《爱劳动》一课中我们注重了音乐场面、情景场面是由许多音乐要素的变化发展来的。如在一上课老师问学生第一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和尚?第二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和尚?时学生回答第一段音乐表现的是小和尚。第二段音乐表现的是胖和尚。老师进一步问你从什么地方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第一段的音乐细、轻巧。第二段的音乐浑厚、低沉。虽然学生由于学的知识少不能说出是通过音色变化听出来的,但学生明白音色的不同能表现出不同得音乐画面。
在对力度、速度这一要素的欣赏教学中,我听到、看到过得音乐教学大都是与以上的做法相同,只是注重了音乐所表现的场面,而不去挖掘音乐的要素。在欣赏教学中只是注重表面的现象,不注重深层次地实际教学。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课题组人员经过讨论、实践、验证大胆的运用了通过学生说出以音乐要素来表现人物、场景、情景。再例如:在欣赏《三个和尚》那段优美的旋律与救火的那段音乐进行比较是学生说出了慢的音乐是说:和尚们睡觉、喝水等悠闲自在的场面。另一段音乐学生则说:和尚们在救火、打架等场面。老师这个时候接着问你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第一段音乐慢而且很轻、第二点音乐重而且快、很紧张。通过学生对乐曲慢与快得比较,轻与重的比较体会出音乐的强与弱、快于慢的音乐要素的比较。充分体现了音乐欣赏的根本是音乐场面、情境的变化是音乐要素变化的真理。
2、音乐欣赏的情绪、情感变化中要渗透力度、速度、
音色、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变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情绪与情感是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二种心理形式
[1] [2]
浅谈电影中的音乐论文
电影音乐较纯音乐而言,既有共性又有着其独特的个性。既要有独立性又要与电影的画面相统一。除了最基本的节奏、速度、旋律外,还要迎合电影中不同的故事内容、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环境,一部优秀的电影如果没有了音乐,就如同一桌“满汉全席”没有放盐,看着华丽无比,其实乏味得难以下咽。电影离不开音乐的的烘托,完美的电影音乐总是与电影的情节画面配合得天衣无缝,它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电影,把电影的内涵完全释放出来,含蓄或者强烈地抒发着电影的情感。
电影中的音乐风格就确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他可以把电影中的时间、空间等因素巧妙地刻画出来,深化观众的印象,加强电影的感染力与视觉效果,增强背景的渲染气氛。这种背景包括环境、时代、地域,民族等因素。电影音乐有的时候还能为某一位电影人物代言,而且这样的表现是深入人心的。比如在宫崎骏的电影《千与千寻》中,当夜幕降临诸神出场登船上岸时,演奏的是《诸神》一曲,该曲调极富日本民族的特点。无论是伴奏乐器,还是音乐的曲式,都是“日本味道”。音乐一出现就渲染了诸神出现时的神秘气氛,同时也代表着日本的民族元素。再比如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中,一声“磨剪子,抢菜刀”的吆喝,顿时让观众“闻”到了熟悉的老北京胡同的味道。
音乐是一门付诸于听的艺术。音乐也是抽象的,它也最能刻画人物的心理。在电影中,用音乐刻画人物的心理也是屡见不鲜的了。观众可以通过音乐的刻画更加深刻体会电影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最容易体会的两种心理莫过于悲伤与高兴。在电影中,白事儿与喜事儿的音乐截然相反,当电影中出现喜事时,音乐活泼欢快,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电影人物内心的欢乐与开心。当电影中奏起悲伤的音乐时,观众也能对人物的情感变化感同身受。在电影《萤火虫之墓》中,当节子死去时,音乐缓缓响起,观众同清太的内心感同身受,对他失去妹妹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
电影音乐还可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早已经深入人心。这部电影取材于著名的上甘岭战役。电影讲述志愿军连长张忠发率领志愿军战士,为抗击侵略者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体现的是这群英雄对祖国的'热爱,为了保卫祖国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电影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演绎,主题曲《我的祖国》更是深化了主题,加深了观众的印象。电影《草原英雄叫姐妹》中,音乐始终贯穿其中,辽阔的草原,疯狂的暴风雪,英勇的小姐妹? .音乐始终与影片相融合,紧扣电影主题,这部电影一直深深地留在观众的记忆中。
对电影音乐的欣赏,要同音乐与电影、剧情与画面相结合,更要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音乐诠释画面、丰富剧情的同时也起到以韵补情的作用。对电影音乐的品评与判断要注意自身的知识修养,既要有电影知识,同时又要有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要有对电影的审美观,与电影的画面、语言、镜头韵律、形象、音乐情感相结合,同时要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感悟、想象与体验等。此外,还要对音乐创作者的生平、风格等有所了解,这样才会更加深刻体会音乐创作者在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当然,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的积累也是必要的。比如音乐的语言,以及音乐的调式、调性、节拍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对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对电影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及时把握音乐的走向、风格。了解对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语汇就能更加直接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电影的灵魂。
总之,不能只从某个方面对电影音乐进行赏析,要全面了解电影的方方面面才能更加全面、更加透彻地欣赏电影音乐的奇妙之处。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