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案怎么写
- 文档
- 2024-08-01
- 102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语言教案怎么写,本文共17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意图
节奏是孩子们不易理解的一个抽象概念,而穿珠是孩子们喜欢的操作活动。将节奏融入穿珠活动,并以做项链的情节引起孩子们的浓厚兴趣,可以使孩子们初步体验到排序的乐趣,并很自然地接受节奏的概念。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排序。
2.引导幼儿用象声词创造性地表现节奏。
3.鼓励幼儿大胆地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彩色珠子、彩绳、彩色圆卡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说:“你们看,我今天戴了一条特别好看的项链,要去参加舞会。好看吗?都有什么颜色?”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红、蓝、红、蓝、红、蓝。如先穿红色,红色后面穿蓝色,蓝色后面再穿红色……教师边引导边操作。
3.教师问:“你们想不想穿一条漂亮的项链啊?还可以用什么颜色穿项链?”
4.教师用彩色圆卡片把幼儿的排序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如-黄蓝黄蓝-红红黄红红黄
5.请幼儿自己动手穿项链。
6.教师说:“这个项链还能唱好听的歌,你们听红、蓝、红、蓝、红、蓝唱的是乒、乓、乒、乓、乒、乓。它还可以唱什么歌?请小朋友试一试。”
7,请幼儿将自己的项链歌唱出来。幼儿可以把自己的节奏歌唱给大家听,大家也可以跟着学。
8.鼓励幼儿用声势表现自己的创编,如:乒-乓-乒-乓拍手拍腿拍手拍腿
9.教师说:“孩子们,戴上漂亮的项链,和我一起去参加舞会去吧。
语言:长出来啦
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观看户外春天长出来的小草和树的嫩芽。
2、学说词语:“春天”、“绿色”;学说短句“小草长出来啦”、“树叶长出来啦”
准备:
1、选择阳光充足的日子。
2、图片:冬季以及春季的图片各一张。
3、录音机,录有歌曲《春天》的磁带。
过程:
1、组织幼儿到户外,感受阳光的温暖,知道春天来了。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到户外走走吧!太阳暖和吗?在暖和的太阳下,树儿都有了什么变化?(让幼儿观察说出长出新叶了等)说明春天来了。
2、进活动室,逐一出示两幅不同的图片,引导幼儿学说短句。
师: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一副画,画上是不是春天呢?(引导幼儿说出是冬天)冬天的时候树上有没有树叶?地上有没有小草?
师:这副画上,树上长出了什么?(学说“树叶长出来啦”)地上长出了什么?(学说短句“小草长出来啦”)树叶和小草它们都长出来了,漂亮吗?那你们看看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学说“绿色”)说明这是什么季节到了?(学说“春天”)
3、播放音乐,边走边欣赏春天的景色。
师:春天这么美,让我们一起去外面看看春天的景色吧!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轻松、愉快的氛围。
2、通过游戏的形式和动作模仿,记忆歌词顺序。
3、在游戏过程中,遵守游戏规则,注意避免与同伴碰撞。
【活动准备】
图片:小老鼠、大猫,以及小老鼠和大猫的头饰各一个。
图片:马、鸟、虫、鱼,幼儿会念儿歌《谁会跑》。
【活动过程】
一、复习问答歌《谁会跑》。
1、分别出示动物图片,采用教师问幼儿答的形式,复习问答歌《谁会跑》。
2、仿编问答歌,引出会跑的小老鼠。
(1)师:还有什么动物会跑?根据幼儿的讲述创编第一段问答歌。
(2)出示老鼠图片: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一位会跑的小动物,你们看看他是谁?他跑起来是怎样的呢?
(3)教师问幼儿答,仿编老鼠跑的儿歌。
二、幼儿倾听教师有节奏地念前三段歌词。
1、师:小老鼠跑来跑去做什么呢?
2、教师扮演小老鼠,有节奏地边念前三段歌词边做动作。
3、加入音乐,教师合着音乐的节奏边说边做小老鼠的动作。
三、教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有节奏地念歌词。
四、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1、幼儿尝试着音乐的旋律演唱歌曲的前三段。
2、幼儿尝试完整演唱歌曲。
(1)师:小老鼠跑呀跑,吃呀吃,现在睡觉了。这时候,又来了一只会跑的小动物,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动物是谁呢?
(2)教师随着音乐范唱歌曲的最后一段(大猫捉老鼠)
(3)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歌唱两遍,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五、游戏活动:猫捉老鼠。
1、教师与幼儿共同建立游戏规则。
(1)师:小老鼠什么时候跑回家呢?
(2)师幼共同讨论,得出结论:当唱到“来捉老鼠了”的时候,小老鼠们就跑回家。
2、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和发现春天的天气和花草、树木的变化。感受春天的到来。
2、乐意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初春的景色,喜爱春天。
3、幼儿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选择场地:花草树木、变化明显,并有迎春花的地方。散步时带领幼儿观察发芽的树。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到户外观察、寻找春天
1、春天真舒服――到户外感受春天的天气。
带幼儿到户外晒太阳,鼓励幼儿表达阳光照在身上的感觉,感知春天来了,春天真暖和。
2、花草、树木怎么了――观察春天的花草、树木。
(1)、带领幼儿观察迎春花,通过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知道春天来了,迎春花最早开放。
(2)、与幼儿边走边欣赏春天的花草、树木,知道春天的花是无颜六色的,小草变绿了,大树长出了绿芽芽。
二、找到了春天――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1)、你们找到春天了吗?它藏在哪里?
(2)、引导幼儿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3)、教师总结
三、结束活动:户外游戏
活动目标
1、欣赏童话故事“神奇的树”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复述并表演故事。
2、通过学习童话故事,了解季节顺序及相应特征。
3、在听听、讲讲的过程中体会故事所表达的含义,体验关心人、会动脑的快乐。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故事PPT课件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课件,导入主题。
(1)这是什么季节?(引导幼儿认读相应的文字)
(2)请孩子将季节的变化按照顺序排队。
(3)教师小结:季节的变化真奇妙!可是刺猬婆婆年纪大了,她整天坐在屋子里,于是,她的屋子发生了奇妙的事情。
2、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孩子理解内容。
(1)教师借助图片帮助孩子掌握故事内容。在故事结尾前插问:
刺猬婆婆家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猜猜这棵树是哪里来的?
(2)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教师设疑提问:
小刺猬为什么要装扮成各种树呢?刺猬婆婆知道这个秘密,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3、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故事,体验快乐。
教师扮演刺猬婆婆,幼儿扮演各种树,表演故事,体验表演的快乐。
4、教师启发孩子想象,引导孩子迁移作品经验。
提问:刺猬婆婆还想看什么?小刺猬会怎么做呢?
附故事:
刺猬婆婆很老很老了,每天都是一个人孤孤单单呆在屋子里。
春天到了…
刺猬婆婆很想看满是鲜花的`树。
一棵满是鲜花的树在屋子里跑来跑去。
夏天到了…
刺猬婆婆很想看满是绿叶的树。
一棵满是绿叶的树在屋子里跑来跑去。
秋天到了…
刺猬婆婆很想看满是果实的树。
一棵满是果实的树在屋子里跑来跑去。
冬天到了…
刺猬婆婆很想看满是雪花的树。
一棵满是雪花的树在屋子里跑来跑去。
刺猬婆婆真高兴,我有一棵神奇的树!屋子里渐渐暖和了,雪花融化了,咦…原来是小刺猬呀!
刺猬婆婆高兴极了,它和小刺猬拥抱在了一起!
活动反思
老师的语言魅力感染幼儿,让幼儿深深地感受到了语言美、意境美。
老师的声音很动听、悦耳,富有感染力,加上优美的配乐有感情地朗诵,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让孩子“穿越”了整个春夏秋冬,把孩子带入到美妙的意境中,孩子完全与“神奇的树”融合在一起了。吴老师创造了一个抒情、优美、温馨的语言氛围,充分感受到了语言的意境美,感受到了小刺猬关心他人的快乐。老师是引导者,通过各种问题激发幼儿发挥想象力,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能够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能够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各国的货币。
2、让幼儿懂得从小节约用钱,并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各国货币
2、课件图片:各国风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观察各国风景图片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图片上的这些风景美不美呀?
好的,老师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地方。
--中国的丹霞
--美国的自由女神
--韩国的佛国寺宝塔
2、教师:这些地方真美呀,你们想去这些美丽的地方去旅游吗?
嗯!老师也想去,去看风景,去品尝特色小吃,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哎?你们知道外国和我们中国使用的钱币是一样的吗?
(请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讨论。)
二、观察各国的货币
1、课件:各国的货币
提问:你看到哪些钱?
(幼儿讲述,老师随机引导。)
2、你发现钱有什么秘密?
(启发幼儿仔细观察,发现各国的钱币图案是不一样的。)
3、对各国的货币有初步的印象。
课件观察
出示一种钱币,请幼儿说出是哪个国家使用的钱币。
4、小朋友还有什么看不懂的吗?
(引导幼儿大胆提问,老师与小朋友一起探讨。)
三、钱的用处
1、钱有什么用?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你们猜猜老师今天带来这些钱是想干什么用的?
(老师出示报纸告诉幼儿,救助贫困地区的小朋友,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3、教育幼儿要懂得珍惜,节约用钱。
延伸活动
回家和爸爸妈妈商讨,节约用钱的好办法。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玩玩中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观察图书中三只小猪的行为变化,根据服饰区分猪小弟和猪小妹。
3、联系自己的经验。
活动准备
1、大图书一本
2、图书(人手一册)、指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幼儿自己阅读图书,了解画面
教师:“小朋友喜欢看书、听故事吗?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本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让幼儿自己阅读一遍,教师观察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与幼儿一起看书,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观察和讨论画面内容,并设计一些过渡性的问句,
让幼儿串联前后画面,从而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1、三只小猪在干什么?
(1)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三只小猪分别叫什么名字?他们在家里乖吗?”
(2)猪爸爸和猪妈妈商量了什么事呢?他们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
“三只小猪来到了幼儿园怎样跟老师打招呼的呢?”
请幼儿学说对话(幼儿集体与教师分角色)
(3)你们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只小猪站在旁边哭了,不和大家一起做操)
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
三只小猪看见妈妈不在了哭了起来,这时老师想了个什么办法的呢?
三只小猪有没有和其他小猪一起参加比赛呢?
(4)教师边指导幼儿看图书边提问:
三只小猪在比赛中的表现怎样啊?大家休息的时候三只小猪还在干什么呀?
(5)放学了,妈妈来接小猪了,小猪又对老师说了什么话?
请幼儿学说对话(幼儿集体与教师分角色)
2、组织幼儿自由地翻阅图书,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只小猪的穿着打扮、动作表情等外部特征。
(1)三只小猪都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啊?
(2)你能找找哪个是猪小妹,哪个是猪小弟呢?为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幼儿讨论)
(3)点点画面中各有几只猪小弟和猪小妹呢,请来数一数。
三、师生讲述故事
教师:“三只小猪对老师又有礼貌,又和小朋友能一起开心得游戏,真棒!
我们拍拍手表扬一下他们,现在我们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好吗?用指偶分角色表演
四、联系生活实际
1.小朋友喜欢上幼儿园吗?
2.你们在幼儿园喜欢做什么?有什么快乐的事?
3.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怎样上幼儿园呢?(幼儿联系生活来讨论。)
五、结束活动
教师:三只小猪在幼儿园过的开开心心的,我们也像他们一样一起和同伴玩游戏去吧!
冬天到了,黑龙江的冬天特别美,雪带来的特殊美景是祖国的其他地方感受不到的。我准备就冬天的雪这一话题展开一系列活动,但是我发现小朋友们大多数不喜欢冬天,有的小朋友说:“冬天太冷了,我不喜欢冬天!”有的小朋友说:“我奶奶腿都摔坏了,冬天太危险了,我 可不喜欢。”面对这一现象我觉得开展冬天的活动的前提要让孩子们喜欢冬天,知道冬天的好处,因此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课。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喜欢冬天,知道冬天的风的作用。
2、能够复述故事梗概,能用生动的语气和表情 讲给他人听。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喜欢冬天,知道冬天的风的作用。
教学难点:复述故事梗概并讲给他人听。
活动准备
1、冬天的风景挂图一张
2、冬爷爷和小鱼的活动图片
3、故事’冬爷爷吹风'的录音带一个
活动过程;
一、展示挂图,和你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冬天是什么样的?
讨论: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呢?
总结:有的小朋友喜欢冬天,有的小朋友不喜欢,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老师有几条小鱼朋友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们遇到什么事情了?
二、播放录音,
讨论:故事里发生什么事情了?小鱼一开始喜欢冬爷爷吗?为什么?后来小鱼喜欢冬爷爷了吗?为什么?
总结:小鱼开始不喜欢冬爷爷,因为冬爷爷吹冷风,小鱼受不了,太冷了。后来冬爷爷告诉小鱼们为什么他要吹冷风,小鱼明白了,并表示自己很勇敢,所以他们喜欢冬爷爷了。
提问:冬爷爷吹的风有什么作用呢?
总结:冬爷爷吹冷风是为了冻死害虫,使明年的庄稼丰收,还可以冻死细菌和病毒,让我们不生病。
三、听录音复述故事
老师拿着活动图片,配合故事做动作,和小朋友一起复述故事。
四、讨论冬天的游戏
讨论:我们帮小鱼们想一想冬天我们都能玩什么游戏啊?
总结:冬天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滑冰,可以和爸爸妈妈去滑雪场做缆车、滑雪、坐狗拉爬犁等等。
提问:现在你们喜欢冬天了嘛?怕不怕冬天的寒冷?你们是勇敢的孩子吗?
总结:我们都喜欢冬天,我们很勇敢!
五、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体会冬天带来的快乐!
幼儿园语言参考教案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要求中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幼儿园语言课程指导丛书》中指出:“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教师所提供的支持是十分关键的。”本班幼儿随着知识经验的日愈丰富,不仅爱提问题,且喜欢与同伴、教师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讲述活动中基本上能连贯、完整地讲述。但是在续编故事中,所创编的情节较平淡、简单,因此,我们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选取了语言活动“狮子大王来了”,试图通过“根据所提供的故事结局来续编故事情节“这一支持来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续编丰富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对创造性想象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连贯、完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达到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与想象力的目的。
二、活动目标:
1、积极大胆的参加续编故事,对续编故事情节的想象活动萌发兴趣。
2、能大胆想象,并连贯、完整以及较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认真倾听故事,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创造性地、合理地续编故事情节。
三、活动准备:
1、小公鸡、小猴、小熊、小白兔和小犀牛在森林里玩耍的背景图片;
2、狮子图片;
3、CD机、音乐CD。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森林里的背景图,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森林是谁的家?谁能看着这幅图来说说这个发生在森林里的故事?(幼儿描述图片)
2.教师根据幼儿进行小结,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幼儿的表现。
(二)、集中讨论活动:
(1)幼儿自由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
1.播放“狮子吼叫”的声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是谁来了?你觉得狮子是怎么样?
2.提问:狮子来了以后,小动物会怎么样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幼儿自由讨论。)
(2)个别幼儿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的给予评价)
(三)、幼儿分组活动,教师提出分组要求。
1、教师用符号帮助幼儿归纳出几种可能出现的'故事结局:
◆小动物想出了什么办法来打跑狮子的?
◆小动物怎样逃跑才能躲避凶猛的大狮子?
◆狮子是怎样捉到小动物的?
◆为什么狮子跟小动物做了好朋友?
(1)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续编,每个朋友都参加,把自己的想法先用符号记录下来,再在小组中大声、连贯、完整地说给同伴听。
(2)使用符号记录的时候互相帮助,记录完了就坐下来交流。
(3)认真倾听小朋友的发言,评选“故事大王”,在集体中交流。
2.幼儿分组活动:教师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大声、连贯、完整地进行表达,提醒幼儿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习。
(四)、集中交流、分享:
(1)每个幼儿先自由地和同伴分享自己续编的故事。
(2)每组的“故事大王”在集体中交流。
附:故事《狮子大王来了》的开始部分
茂密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一天清晨,红彤彤的太阳升起来了。小公鸡张大嘴巴“喔喔喔”地叫醒了小动物们。兔子、小熊和小猴都是好朋友,它们
围着一颗大榕树,在草地上高高兴兴地玩起来了。
瞧,小熊在练跳绳,它一下一下有节奏地甩着绳子,越跳越起劲;可爱的兔子拍着大皮球,脸都涨红了;最淘气的小猴子山骨碌碌地转动着机灵的大眼睛,在大榕树上蹦来跳去,还在树枝上荡秋千呢!小犀牛也来凑热闹,它摇晃着大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竖起它那对尖尖的牛角,神气地说:“谁来跟我比赛,顶一顶,看谁的力气大!”
小动物们正玩得高兴,突然,远处传来一阵狮子的叫声,小动物都吓坏了,嚷着说:“狮子大王来了,狮子大王来了……”
一活动目的:
1.直接感知上下、前后、里外等空间方位,学习有关方位词。
2.教育幼儿能按命令行动,遵守纪律。
二活动准备:
1.黑猫警长的头饰、服装、电话。白猫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桌、椅、床、盒、玩具水果。挂图一幅(教师自制,将老鼠画在不同的位置,以便幼儿观察)。
3.磁带〈〈黑猫警长〉〉,录音机。
4.请3位大班的幼儿扮演老鼠。
三活动过程
(一)以音乐〈〈黑帽警长〉〉引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通过寻找,初步感知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间方位。
1.组织幼儿玩〈〈黑猫警长〉〉的游戏。
(1)教师扮演黑猫警长,接听电话,得知丢失水果的消息,带领白猫警士进行巡逻、寻找。
(2)提出游戏要求:
a找到水果后讲出准确的位置。
b听从命令。
2.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描述。
(三)引导幼儿观察挂图,进一步巩固学习方位词。
1.以黑猫警长接到新消息,有一群老鼠在偷东西,引出挂图,让幼儿观察老鼠躲藏的位置。
2.请几位幼儿讲述。
3.教师与幼儿反复讲述各个方位词(上下、前后、里外)。
(四)通过玩〈〈捉老鼠〉〉的游戏,直接感知并正确运用各方位词。
1.组织幼儿玩捉老鼠的游戏,提出游戏要求,交代游戏规则:
a迅速找到可以躲藏的地方,并及时报告。
b行动是尽量不发出声音,才不会吓跑老鼠。
c听从命令,把老鼠一打尽。
2.幼儿游戏。
(1)教师利用电话与幼儿联系,让幼儿用方位词说己躲藏的具体位置。
(2)老鼠出现,幼儿听命令,抓住老鼠。
(3)将老鼠抓回警察局。
3.请几位幼儿说说刚刚躲藏的地方,巩固对方位词的正确运用。
(五)以游戏的口吻:“下班了,明天再继续抓老鼠”,结束游戏。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感受雨天独特的意境。
2、学习词语“水淋淋”“亮闪闪”“漂漂亮亮”。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前观察过雨中骑车人穿雨衣赶路的情景。
2、挂图。自行车上的娃娃>
3、语言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师:滴答滴答,下雨啦!那么,雨中的人们是什么样子呢?
师:下雨啊是有很多人穿雨衣,那么,他们穿的雨衣的颜色都一样吗?都有些什么颜色呢?
教师出示挂图:你觉得这些骑着车穿雨衣的人像什么呢?(如:他们像不倒翁、像木偶)
教师总结:他们穿着颜色的雨衣,就像一个个红娃娃、绿娃娃、黄娃娃、紫娃娃,真有趣。
师:请你听一听散文诗《自行车上的娃娃》。
二、教师结合挂图朗诵散文诗,右耳倾听并理解。
三、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式的内容。
师:老爷爷为什么会变成一个“灰娃娃”呢?(因为老爷爷穿上了灰色的雨衣)
师:那么,在这首散文诗中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呢?
教师重点帮助幼儿理解词语“水淋淋”“亮闪闪”“漂漂亮亮”。
四、朗诵散文诗,感受雨中意境。
师:现在我们来念念这首有趣的散文诗。
教师引导幼儿边看挂图,边朗诵散文诗。
【活动延伸】
1、在语言区投放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自由朗诵散文诗。
2、请家长在下雨天带领幼儿穿雨衣去户外感受雨天的意境。
3、开展绘画活动“穿雨衣的人”,引导幼儿画穿各种各样雨衣的人。
小蝌蚪找妈妈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
2、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3、感受动画的意境美。
二、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相机
三、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课题。
“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
提问:“小蝌蚪从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提问:为什么小蝌蚪和自己的妈妈长得不一样?
幼儿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2.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
1、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是什么样的?
2、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3、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碰到了谁?互相说了什么?
4、它们把谁当成了妈妈?
3、分段欣赏故事内容。
(1)、小蝌蚪为什么去找妈妈?
(2)、看课件第二段。遇到鱼妈妈时,他们说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放映相应的幻灯图片)。小蝌蚪遇到龟妈妈时又会说些什么?一起来说一说。
4、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像吗?
再次完整看课件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5、让孩子通过肢体来表示小蝌蚪到青蛙的成长过程。
6、活动延伸:
让孩子们在表演区进行角色游戏。
小蝌蚪是怎么长大的?
动物的房子
一、开始部分
教师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帮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1)、教师出示大森林的背景图,播放轻音乐,请幼儿说一说:大森林
是什么样的?你们喜欢大森林吗?
(2)、教师在背景图上粘贴小朋友和小屋的卡片,请幼儿想象并展开交流:小朋友们用鹅卵石搭了一间小屋,你们说小屋会是什么样子的?这间小屋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基本部分
(一)、请幼儿欣赏、理解诗歌。
1、请幼儿听录音欣赏诗歌。
2、教师边操作角色卡片边引导幼儿回忆诗歌内容,并用诗歌中的语言提问:有哪些小动物来装扮小屋?它们是怎样做的?这是一间什么样的小屋?它快乐吗?为什么快乐?
3、看挂图再次欣赏诗歌,请幼儿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快乐的小屋。
4、幼儿看挂图,随音乐一起朗诵诗歌。
5、请幼儿戴上头饰表演诗歌,表达自己的快乐心情。
(二)、请幼儿寻找生活中的快乐,感受帮助别人的乐趣。
1、请幼儿看挂图、听音乐展开想象:①、快乐的小屋里还会发生哪些快乐的事情?②、如果是你,你会邀请哪些小动物来做客?为什么?③、你会怎样招待这些小动物?
2、请幼儿相互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是快乐的,我们做哪些事情,会让同伴、爸爸妈妈感到快乐?
三、结束部分
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尝试按诗歌句式仿编诗歌。
2、知道常见动植物生活的地方,爱护它们的家。
活动准备:
白云,小鱼,小鸟,花儿,蝴蝶,小羊图片;背景音乐;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引出话题。
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家,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小客人请你们说说它们的家在哪儿?
二、欣赏、学念诗歌。
1、出示白云,请幼儿说一说它的家在哪里。
师:是谁啊?它的家在哪儿?
幼:白云的家在蓝天上
2、出示小鱼、小鸟、花儿、蝴蝶、小羊图片,说说它们的家在哪儿。
3、师:小朋友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在这个家里,小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这个家是哪里?
幼:是幼儿园!
4、欣赏、学念诗歌。
(1)播放背景音乐,完整欣赏诗歌第一遍。
师:你们真能干!帮这些动植物找到了家!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变成了一首诗歌,一起来听一听吧!(教师有感情的朗诵)
(2)再次欣赏诗歌第二遍,教师边念边将白云等粘在背景图的相应位置上。
(3)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接诗歌后半句。
(4)随音乐,全体幼儿一起朗诵诗歌。
三、仿编儿歌
1、“刚才有小朋友说红红的花朵还是小蜜蜂的家。说得很对,你们密密的树林还是谁的家呢……”
2、幼儿朗诵自己仿编的诗歌
(1)师:哇!你们真是能干的小诗人,老师把你们说的变成一首诗歌,你们听一听:蓝蓝的天空是……
(2)请个别小朋友仿编(1—2个)
谁愿意和老师一样把你编的诗歌和大家分享?
三、延伸主题:
地球共同的家
四、延伸:
绘画《家》。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学会欣赏和创编诗歌。
2、提高幼儿语言的表现力与创造力。
3、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都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解诗歌内容,并初步学会朗诵诗歌和运用叠词来丰富语言。
2、为幼儿创造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引导他们勇敢自信地进行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1、以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为背景的挂图一幅。
2、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的小图若干。
3、含诗歌一首的挂图一幅。
4、自制词卡“家、白云、小鸟、蝴蝶、鱼儿”
5、“家”的录音磁带,图画本,彩笔。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
1、出示“家”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都有哪些景物?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边朗诵边出示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贴到背景图上。讨论:根据诗歌小朋友想一想,他们的家在哪呢?
3、播放录音磁带引导幼儿想象诗歌优美的意境。
4、出示“含诗歌一首的挂图”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读。
5、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有感情地朗读。
6、启发幼儿给诗歌起一个合适的名字。
二、认读汉字阶段。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说出图片上是什么?
2、出示字卡和小朋友一起认读。
三、交流讨论、表演、表现阶段。
1、集体朗诵交流讨论:
1)诗歌里讲了哪些家?
2)诗歌里说的这些家,分别是谁的家?
2、表演游戏:教师播放录音,幼儿戴着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
3、出示尝试题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例如:蓝蓝的天空是的家,密密的树林是()的家。
或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4、幼儿创编后,教师记录,再交流创编诗句。
四、活动延伸。
快乐的幼儿园是我们小朋友的家,每个小朋友都应该关心爱护幼儿园。我们的幼儿园很漂亮,现在就用你手中的彩笔画一下吧!幼儿随意画,教师巡视。
教学反思
这节语言活动课我采用了对话法,图示法,表演法,创编法,完成了教学目标,幼儿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从而引发他们的兴趣,了解了客观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最主要的是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得到了锻炼。
优点:1、整体设计结构紧凑,重点突出,幼儿参与性很高,思维得到开阔。
2、和孩子说话亲切,适合年龄特点。
3、能为幼儿创造独立思考、充分表达表机会。
不足:1、教师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对幼儿好的词语没有充分的总结,失去一个共同学习的.机会。
2、朗诵诗歌最好配乐。
3、创编诗歌部分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创编不是很理想。
通过教学反思,我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学习的。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春天的美好景象。
2、尝试续编散文诗,并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想象。
活动准备
1、课件—花园里有什么
2、绘画材料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花园里有什么
教师:现在已经是春天了,我们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花园里有什么不一样?
二、学习散文诗《花园里有什么?》
1、教师朗诵散文诗,幼儿欣赏。
2、教师:春天的花园里有些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拟人的表现手法:
如,柳树姑娘长长的辫子在微风里飘来飘去,蚱蜢在草地里学跳高。
3、教师播放散文诗,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三、续编散文诗《春天,花园里有什么?》
1、教师:春天的花园里,还可以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闻到些什么?
(如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小溪在欢快的歌唱、闻到百合花的清香、泥土的芳香等。)
2、幼儿尝试根据自己的想法,续编散文诗《春天,花园里有什么?》。
四、画一画
1、教师:春天的花园里有那么多好朋友,我们把它们画出来吧!
2、幼儿操作,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花园。
3、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
西瓜是幼儿经常吃、喜欢吃的瓜果之一,但家长平时不能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西瓜的特征以及西瓜与人们之间的关系。我们选择西瓜作为教学内容,是为了引导幼儿在观察和品尝的过程中,发现西瓜的主要特点,了解怎样吃西瓜、为什么吃西瓜、什么样的西瓜更好吃等内容。
活动目标: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过比较、品尝,体验新品种无籽西瓜的优点。
活动准备:
1、外形各异的普通西瓜及其他瓜果若干。
2、无籽西瓜若干。
3、餐巾、点心盘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份。
4、课前请幼儿洗净双手。
活动过程:
一、用故事引出“怎样吃西瓜”的问题
[评:以有趣的`故事引出课题,既能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经验,又能激发幼儿讨论的兴趣。]
教师讲述故事《猴王吃西瓜》,提问:1、猴王是怎样吃西瓜的?2、你们是怎样吃西瓜的?
二、请幼儿在许多瓜果中挑选出西瓜进行观察、品尝
1、这里有许多瓜果,哪些是西瓜呢?
[评: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知道西瓜的多样性,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分析、思考能力。]
2、西瓜是什么样的?
(1)请各组幼儿观察桌上的西瓜,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进行适当引导。
[评:每组一个西瓜为每个幼儿直接感知提供了条件,保证了幼儿的自主活动。教师克服了怕幼儿不会观察、怕纪律难以维持、怕西瓜被打碎等等思想,让幼儿充分观察,从而了解了
幼儿的观察方法,感知水平以及参与该活动是否主动、积极等情况。]
(2)请幼儿表述各自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小结:有的西瓜是圆圆的;有的瓜皮是深绿色的,有的是浅绿色的,还有的是带花纹的;西瓜是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一敲会“砰砰”地响,推一推还会滚动。
[评:在幼儿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安排了让幼儿表述的环节,这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感知结果,以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3、西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可让幼儿猜测,以引起他们对观察、探索西瓜内部特征的兴趣。)
(1)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2)根据幼儿的表述教师小结: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
三、引导幼儿感受无籽西瓜的优点
1、请幼儿品尝无籽西瓜,说说它和刚才的西瓜有什么不一样。(特别甜,吃起来特别方便。)
2、根据幼儿的讨论作一小结,让幼儿感受科技新产品的优点。
[评:无籽西瓜又沙又甜,吃的时候不需要吐籽,很方便。幼儿通过比较,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好处。]
附 猴王吃西瓜(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山上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一只猴子捡到一个大西瓜,就把它送给了猴王。
可猴王不会吃西瓜,于是它就招来许多猴子问:“谁知道怎么吃西瓜呀?”其中一只小猴就叫道:“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的!”可另一只老猴子却说:“不对,不对好像是吃皮的!”“是吃皮的!”“不对,是吃瓤的!”于是猴子们就争吵起来。
最后,猴王听信了老猴子的话,啃起了西瓜皮,而那些小猴子则吃到了甜甜的瓤。
活动目标:
1、学习团、搓、压扁、捏、揉等泥工技能。
2、体验参与泥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魔法盒(内装泥工作品)。
2、橡皮泥若干。《卖汤圆》音乐光盘。
3、碎皱纹纸若干。
4、塑料小碗6个。
活动过程:
一、用魔法盒引发幼儿兴趣。
1、魔法师:我是小小魔法师,我的魔法最高强,变出许多好东西,小朋友们真欢喜。说变咱就变。
2、展示泥工作品,引起幼儿兴趣。
二、感知橡皮泥的特征。
幼儿捏一捏橡皮泥,说说有什么感觉。
小结:橡皮泥软软的,有点粘,可以捏成很多东西。
三、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制作汤圆的技能。
(一)、团汤圆是有秘诀的。
1、用大拇指和食指从橡皮泥妈妈的身上分出一个泥娃娃,放在左手掌心上,用右手掌盖在上面,然后左右转圈转动,边转边团,就能做成一个光滑的圆球。
2、重点提醒幼儿每次取泥不要太大,团圆时要绕成圈稍用力。
要将橡皮泥团圆且大小差不多,注意保持泥工板清洁。
(二)、边唱儿歌边团汤圆,然后放在小碗里。
儿歌:手心转呀转,转个圆圈圈,汤圆团呀团,我的汤圆圆又圆,你的汤圆圆不圆。
幼儿齐声回答:“圆”,由此体验团汤圆带来的成功体验。
四、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如何将汤圆变得“好吃”。
将圆压扁,在里面放一些馅(注意不要放的太多或太少),然后捏紧口,将圆揉成圆圆的,注意馅不要露在外面。
五、随音乐《卖汤圆》进行作品展示,结束活动。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