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心得体会
- 文档
- 2024-10-04
- 115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心得体会,本文共16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心得体会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是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他丰富的教学经验、高超的教学艺术让人望其项背、赞叹不已。近日读他的著作《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中的《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卷》,其中收录了11篇口语交际课堂实录。一篇篇读来,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在笑眯眯地望着面前的小朋友,我的耳边似乎能聆听到孩子们爽朗欢快的笑声。一节节口语交际课不仅妙趣横生,让人感觉好玩开心,而且还能启发思维,培养学生言语表达的能力。
平时在课堂上,对于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口语交际,我也能够认真地带领学生去完成,我比较注重课堂交际环境的轻松及交际双方的互动,还曾经被王庆华老师亲点参加课堂展示活动,但是对于交际环节的设计与交际情境的创设,则过于简单了,所以,在口语交际课上,时常会有现场失控、学生表达不够满意的感觉。在阅读了于永正老师的一节节精彩的课例后,使我对口语交际课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教师要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课,怎样让学生愿意说?于老师善于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交际的材料,这些材料是学生熟悉的、了解的、喜闻乐见的,因此,不仅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也有话说,所以,交际课堂上学生愿意说、积极地表达、主动地参与。例如《说说,画画,写写》一课,学生说的是自己同班熟悉的同学,画的是自己想画的人物,自然课堂就充满了灵动。《听广播,打电话,写紧急通知》一课,教师就从学生明天要举行的爬山比赛引入,自然就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为而作。
很多老师把口语交际做为可有可无的内容,而对于作文指导又一筹莫展,只好拼命让学生背范文,以求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眼中关注的都仅仅是分数而已,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没有具备语言表达的能力,仅靠背几篇范文侥幸取胜的学生不是真正的高素质学生。于老师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入手,从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出发,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他不仅自己选择交际的材料,而且还善于用心设计交际的环节。例如《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一课,一位陌生的老师走进教室要向于老师传达局长的通知,于老师不在请小朋友们转告。所以,当于老师一走进教室,学生就纷纷发言,趁此机会训练学生描述人物外貌与学习转述通知,当学生能够完成任务后内心的喜悦与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于老师的每一节口语交际课都是让学生在这样明确的交际目的中进行练习,学生的说、写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是为了老师、家长而学,更不是被逼而学,而是为了生活实际的需要,是“我要学”,所以就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益。
三、教师要遵循学生语言表达的规律。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常常会有听课老师的笑声与掌声来表达对学生精彩发言的表扬,但是,学生的精彩并非出自偶然,而是在老师的指导后产生的'。例如在《观察蔬菜、水果,招待客人》一课中,教师挎着篮子走进教室解释说“中午要招待客人”,并让学生说说买了什么东西。学生的回答很简单,仅仅是把于老师买的这些东西罗列出来而已,但是,于老师并没有停留在学生这样较低层次的发言上,而是提出“把每样东西的数量也说出来”,于是,学生的发言就更进了一步,使用了数量词。之后,教师又继续引导:“不但说出各种东西的数量,还要说出它们的特点,比如,什么颜色啦,什么气味啦,什么形状啦……。”,学生在练习后表达更准确更生动了。那么,怎样招待客人呢?训练又提高了一步。于老师就是这样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语言表达的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顺理成章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引导,而毫无斧凿痕迹。而学生在教师这样一步步的引导中丝毫没有感觉到表达的难度,在积极参与中提高了言语表达的水平。
很多孩子往往说得头头是道,而写作却寥寥数语,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不仅说得好而且写得也很好,于老师是怎样指导的呢?例如在《说说,画画,写写》一课中,学生描述班里两个同学的样子,于老师根据学生的描述找出这两个小朋友。接着,老师提出如果我想念他们怎么办呢?可以读一读写他们的作文,接下来自然转入了写作的环节。可以写这两个同学,也可以写老师,还可以写想象的人物――猪九戒,宽泛的写作空间少了限制多了选择。教师还出示“习作例文”供学生借鉴。在写作时可以先写后画,也可以先画后写。
画画即使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喜欢的一件事,更别说三年级的小学生了,所以学生兴致满满地又写又画。因为有上一环节充分地“说”,所以学生在写时就很轻松。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困难,于老师也会及时地提醒,例如在学生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于老师在巡视、指导时插话“他画的猪九戒的耳朵是尖的,并且往上长,他想象的猪九戒脸很长……”老师这样貌似不经意的几句话就为其他的同学打开了思路,同时对于这位学生本人也是一种鼓励。写作完成后的点评是于老师课堂教学的常态,他以自己敏锐的语感、高超的文学功底指导学生随时发现不足之处,又及时表扬写得好的地方,学生在这样一篇篇的习作点评中也学习到了修改的方法。因此,在教师点评完后学生自己再次修改,抄写到作文本上。
仅仅从课堂实录中我就发现了诸多的美妙之处,在于老师的课堂上,肯定还有更多精彩的地方,值得我不断地学习,希望假期之中借助这本书的阅读能够提升一点我的口语交际教学的能力。
读于永正《语文课堂教学实录荟萃》心得体会
伤仲永读后感 推荐度:《伤仲永》说课稿 推荐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 推荐度:带着正能量去工作读后感 推荐度:《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读后感
与于老师的教学实录相遇,看着封面上一头银发、满面微笑的于老师,一手执书,一手微扬,耳边似乎又听回荡起了于老师那浑厚的男中音……读着于老师的实录,我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我俨然成了于老师课堂上最幸福的小学生。
一、欢笑,在课堂中荡漾
“哈哈——哈——”这应该是于老师课堂中经常听到或经常发出的声音,不论是孩子们还是听课老师都会又这样的体会,于老师的课堂总是给人一种轻松、惬意之感,你会在不经意间走进学习语文的教学情境之中。细细研读于老师的教学实录我发现于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学得有兴趣可真是使用了十八般武艺,为了让孩子们明白一个词语的意思,于老师只需寥寥数笔孩子们就能从形象的画面中找到答案;为了让孩子们体会文本更深刻,于老师可以一人出演多角,可以是“耳背”的老奶奶,也可以是狡猾骗肉的“狐狸”,为了让孩子们学习兴趣更加浓烈,于老师可以用他那独有的嗓音唱上一小段京剧……真所谓于老师的教学风格是“唱、念、做、打”自成一体。
二、激励,在航程中扬帆
于老师说:“如果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那么它的第二个名字便叫‘激励’。”细细品析他在课堂上对孩子们激励性的评价,一节课中很难得有重复的,他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好!”“棒!”正如于老师自己所言,激励有五大原则:针对性原则、实指性原则、引领性原则、及时与重复性原则及鼓动性原则。正因为如此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总能听到“你写的字真棒!有点柳体的味道。”“我很欣赏你朗读的语气,就像说话那么自然!”“你居然会正确使用分号,说明你头脑很清晰!”……在课堂上,我们对孩子们的评价是否太过于随性、单一?这样的单一怎能让孩子们产生成就感?是否真是我们自己课堂上的随意性渐渐削弱了孩子们上课举手发言的积极性?
三、质朴,在语文中扎根
阅读于老师的教学实录,无论是阅读课还是习作课亦或是口语交际,于老师的课堂没有太多花哨,质朴而生动,默默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知道读完课题后要停顿;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知道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会说话;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知道每一个汉字的笔画都有自己固定的`“家”……
于老师的课堂能做到此,所花的精力无需言语,他研究学情,充分考虑到了孩子们的“解读先结构”,所以总能让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妙趣横生。我不禁反思:为了一节课,我们又花费了多长的时间?我们的设计有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生活经验等?频频更换ppt,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习,还是早已打乱了孩子们思考的节奏?于老师的实录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面对语言文字就该让孩子们扎扎实实地读、安安静静地思、认认真真地辩。
四、智慧,在生命中激荡
于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随处都能采撷到智慧之花。在《狐假虎威》中,孩子们通过对人物的评说,明白了邻里和谐互不相欺的重要;在《秋天的怀念》中,孩子们通过品读母亲最微小的动作,懂得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在书写“奉”字中,学生明白了“不过”、“无不及”才好的深意……人生真知,于老师总是不着痕迹的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在悄然无声中润泽了孩子们的生命。如此高超的教学技艺,能越者何人?
轻轻合上于老师的实录集,心潮澎湃无语言说,只能用手敲下自己点滴感悟。再次看着封面上这位春风满面,和善可亲的长者,除了崇敬还是崇敬!
与于老师的教学实录相遇,看着封面上一头银发、满面微笑的于老师,一手执书,一手微扬,耳边似乎又听回荡起了于老师那浑厚的男中音……读着于老师的实录,我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我俨然成了于老师课堂上最幸福的小学生。
一、欢笑,在课堂中荡漾
“哈哈――哈――”这应该是于老师课堂中经常听到或经常发出的声音,不论是孩子们还是听课老师都会又这样的体会,于老师的课堂总是给人一种轻松、惬意之感,你会在不经意间走进学习语文的教学情境之中。细细研读于老师的教学实录我发现于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学得有兴趣可真是使用了十八般武艺,为了让孩子们明白一个词语的意思,于老师只需寥寥数笔孩子们就能从形象的画面中找到答案;为了让孩子们体会文本更深刻,于老师可以一人出演多角,可以是“耳背”的老奶奶,也可以是狡猾骗肉的“狐狸”,为了让孩子们学习兴趣更加浓烈,于老师可以用他那独有的嗓音唱上一小段京剧……真所谓于老师的教学风格是“唱、念、做、打”自成一体。
二、激励,在航程中扬帆
于老师说:“如果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那么它的第二个名字便叫‘激励’。”细细品析他在课堂上对孩子们激励性的评价,一节课中很难得有重复的,他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好!”“棒!”正如于老师自己所言,激励有五大原则:针对性原则、实指性原则、引领性原则、及时与重复性原则及鼓动性原则。正因为如此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总能听到“你写的字真棒!有点柳体的`味道。”“我很欣赏你朗读的语气,就像说话那么自然!”“你居然会正确使用分号,说明你头脑很清晰!”……在课堂上,我们对孩子们的评价是否太过于随性、单一?这样的单一怎能让孩子们产生成就感?是否真是我们自己课堂上的随意性渐渐削弱了孩子们上课举手发言的积极性?
三、质朴,在语文中扎根
阅读于老师的教学实录,无论是阅读课还是习作课亦或是口语交际,于老师的课堂没有太多花哨,质朴而生动,默默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知道读完课题后要停顿;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知道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会说话;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知道每一个汉字的笔画都有自己固定的“家”……
于老师的课堂能做到此,所花的精力无需言语,他研究学情,充分考虑到了孩子们的“解读先结构”,所以总能让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妙趣横生。我不禁反思:为了一节课,我们又花费了多长的时间?我们的设计有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生活经验等?频频更换ppt,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习,还是早已打乱了孩子们思考的节奏?于老师的实录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面对语言文字就该让孩子们扎扎实实地读、安安静静地思、认认真真地辩。
四、智慧,在生命中激荡
于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随处都能采撷到智慧之花。在《狐假虎威》中,孩子们通过对人物的评说,明白了邻里和谐互不相欺的重要;在《秋天的怀念》中,孩子们通过品读母亲最微小的动作,懂得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在书写“奉”字中,学生明白了“不过”、“无不及”才好的深意……人生真知,于老师总是不着痕迹的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在悄然无声中润泽了孩子们的生命。如此高超的教学技艺,能越者何人?
轻轻合上于老师的实录集,心潮澎湃无语言说,只能用手敲下自己点滴感悟。再次看着封面上这位春风满面,和善可亲的长者,除了崇敬还是崇敬!
周秋芳
1
阅读,贯穿课堂始终
读,贯穿课堂始终,读的方式很多,读的面很大,读的要求又逐渐提高,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读出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 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寓意、精髓以及言外之意。
2
读写结合,丰满文本
于老师认真抓好读书这一环节,高度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方法和能力;在读写结合 ,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创新思维,培养想象能力,增强语言字的感受和运用能力,获得情感、文化和审美的体验,把读与写、读与说、写与说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本质内涵。
3
润物细无声的课堂评价艺术
于老师说:“如果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那么它的第二个名字便叫‘激励’。”细细品析他在课堂上对孩子们激励性的评价,一节课中很难得有重复的,他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好!”“棒!”正如于老师自己所言,激励有五大原则:针对性原则、实指性原则、引领性原则、及时与重复性原则及鼓动性原则。正因为如此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总能听到“你写的字真棒!有点柳体的味道。”“我很欣赏你朗读的语气,就像说话那么自然!”“你居然会正确使用分号,说明你头脑很清晰!”……
在课堂上,我们对孩子们的评价是否太过于随性、单一?这样的单一怎能让孩子们产生成就感?是否真是我们自己课堂上的随意性渐渐削弱了孩子们上课举手发言的积极性?
4
质朴,在语文中扎根
阅读于老师的教学实录,无论是阅读课还是习作课亦或是口语交际,于老师的课堂没有太多的花拳绣腿,质朴而生动,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能读能写、能听能说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于老师的课堂能做到此,所花的精力无需言语,他研究学情,充分考虑到了孩子们的“解读先结构”,所以总能让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妙趣横生。我不禁反思:为了一节课,我们又花费了多长的时间?我们的设计有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生活经验等?频频更换ppt,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习,还是早已打乱了孩子们思考的节奏?于老师的实录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面对语言文字就该让孩子们扎扎实实地读、安安静静地思、认认真真地辩。
5
智慧,在课堂中生成
于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随处都能采撷到智慧之花。在《狐假虎威》中,孩子们通过对人物的评说,明白了邻里和谐互不相欺的重要;在《秋天的怀念》中,孩子们通过品读母亲最微小的动作,懂得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爱如茉莉》中,课堂的.目标和内容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上……人生真知,于老师总是不着痕迹的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在悄然无声中润泽了孩子们的生命。如此高超的教学技艺,能越者何人?
这,就是返璞归真;这,就是大道至简;这,就是大师的风范!正如于老师谈到的教学的三种境界:第一,教过了;第二,教对了;第三,教会了。我们不要满足于教过了,也不要满足于教对了,要经常问问自己,教会了没有。教会,说到底,就是培养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最终给学生留下的是什么呢?不是课文内容,更不是详细的分析。我们的课堂,最终要看学生会不会,得到没得到。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这不正是我们追寻的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吗?
轻轻合上于老师的实录集,再次看着封面上这位春风满面,和善可亲的长者,除了崇敬还有怀念!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按语】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草》,课堂教学“真实、朴实、扎实”,大道无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是我经常仰望的“星空”。下面是《草》的课堂实录和华东师大著名教授李伯棠先生的点评,我作为晚辈也妄加了一些“评论”,求教于方家。
顺便提一句,前不久我邀请特级教师费蔚来我校展示《晓出净慈寺》,课堂教学“人文、灵动、大气”。同样是古诗教学,但教学风格迥然不同,真可谓“古诗教学百花园,万紫千红总是春”!(费蔚《晓出净慈寺》课堂教学及评析见本人“记录教育的博客”)
师:上一年级的时候,小朋友学过三首古诗。一首是《锄禾》,一首是《鹅》,一首是《画》。还记得吗?谁能把三首诗背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学生背)
●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小学徐如松评(以下简称徐评):学习古诗从古诗导入,言简意赅,单刀直入,温故而知新,唤醒记忆,增加积累,水到渠成。
师:学了这么长时间了,还背得这么流利,而且很有感情。小朋友们,我国古代出了很多很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很多诗。这些诗写得可美了。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出示)
●徐评:课始让学生齐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背诵做出恰当的评价,即“流利”,又有“感情”,达到了朗读要求的高级阶段。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伯棠评(以下简称李评):教师用亲切、鼓励的口吻,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这不仅巩固了旧知,而且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写的(领读题目和作者)。这首诗有3
个生字,大家看拼音,读一读。(学生拼读生字,师指名读,领读了读得不准确的“尽”字。)
师:生字都读准音了。请小朋友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是写什么的?哪些地方看不懂?(学生自由读课文)
●徐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在了解基本情况的前提下,由学生确定学习起点。“写了什么”是基本要求,“有什么不懂”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特感受。
生:这首诗是写草的,我是从题上看出来的。
师:你很聪明!读文章,首先要好好读题目;有些文章,一看题目就能看出是写什么的。--哪儿看不懂?
◆李评:审题,是教学新课的重要一环。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通过审题,可以窥见文章主要写什么。
生1:“离离”我不懂。
生2:“原上”我不懂。
生3:“一岁一枯荣”我不懂。
生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不懂。
师:干脆一句话:都不懂!(笑声)没关系,于老师帮助你们读懂。这首诗是写哪儿的草呢?请看“离离原上草”中的“原”字。谁能用“原”这个字组个词语?
●徐评:学生对教师的问题难于把握,所以一位学生回答了字词不懂以后,其他学生如法炮制。于老师的幽默的评语不仅善意地批评了学生的思维定势,也及时地调整了提问的指向性,“写哪儿的草”,找准了切入点。于老师并不急于“解释词语”,而是从组词入手,为释义打好基础。
◆李评:通过自读课文,让学生提出疑难之词和句子,然后在讲读课文里分散地结合上下文一一予以解释。这是十分高明的教法,因为这样教,不仅可以分散难点,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上下文中自己得到正确的解释。
生1:原因。
生2:原来。
生3:高原。
生4:校原。
师5:“校园”的“园”不是空虚“原”,以后老师告诉你。
●徐评:对于学生的知识性错误,于教师直截了当予以指正,不在此花费时间。
生6:草原。
生7:原子弹。
生8:原始人。
师:嗬!小朋友知道的还真不少!(老师指着刚刚板书在黑板上的上述词语)小朋友想一想,“离离原上草”的“原”是指的黑板上的哪一个词语?
生:草原!
◆李评:教师巧妙地先让学生用“原”组词,然后在这些词汇中找上正确的解释。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发展了学生思维,而且对“原”字在本文中的理解更深刻了。
●徐评:先积累词语,再结合语境选择词义,这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策略。
师:大家同意吗?是的。这里的“原”就是指的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于老师顺手在黑板上画了一幅“草原图”。)
◆李评:老师用图画的形式解释“离离”,使得教学更具形象性了。
师:小朋友,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
生1: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2: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生3: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生4:草原上的草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
◆李评:这不是看图说话吗?这不是语言训练吗?老师要有训练意识。
●徐评:词语教学形式多样,于老师发挥自身善于绘画的特长,采用直观法教学“离离”。不仅解释了词义,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离离”是什么意思了。谁说说?
生1:“离离”就是茂盛的意思。
生2:“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
◆李评:学生看了老师的图以后,很快就领悟了,说明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是不可少的。
师:说得完全正确!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生:“离离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谁能看着图,说得再具体一点?
生:就是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绿油油的,一眼望不一边。
◆李评:教师很有训练意识。在学生懂得了“离离”的含义后,要求学生把“离离”结合上下文说得具体一些,进行说话练习,这样就把读和说结合起来了。
●徐评:学生的语文能力要在语文实践中才能提高。词义的教学不能就词解词,必须与具体的语言环境相结合,运用多种感官,有所创造。以上是第一句的教学。
师:很好!再看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谁能用“岁”说一句话?
生1:我今年8岁了。
生2:我奶奶今年80岁了,还能做饭。
师3:不简单!祝她健康长寿!
生4:祝老师岁岁平安!(掌声)
生5:祖国万岁!
◆李评:这样教学,显得极为风趣,表现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的融洽。
●徐评:“岁”的教学,不仅体现了情感的交融,而且极为生活化,融德育于其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师:小朋友刚才说的句子中都有“岁”字。这一个小朋友说,他今年8岁了,也就是说,他从生下来到现在几年了?
生:(齐声)8年了!
师:8岁是8年,1岁呢?
生:(齐声)1岁就是一年!
◆李评:“岁”字的教学设计极为高明,融理解、训练于一体。
师:1岁就是一年,这不懂了吗?哎,一年有几个季节呀?
生: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师:一年四季草有哪些变化呢?(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刚发芽的小草。)
师:这是春天的小草。春天的小草怎么样?谁能看图说一说?
生1: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
生2: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小草发芽了。
生3: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探出了小脑袋。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伯棠评:这又是一次观察、说话训练。
●徐评:除了观察力的训练外,更是想象力的培养。
师:说得太漂亮了!夏天呢?(老师又画了一棵长得茂盛的草。)
生:夏天到了,天气很热,雨水很多,小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小草怎么样了呢?(在黑板上画了一棵老叶发黄的草。)
生: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小草慢慢变黄了。
师:“慢慢”一词用得好,小草变黄有个过程。冬天呢(接着又画了一棵枯黄的草。)
◆李评:教师用图画画出了“草”在一年四季中生长变化的过程,形象鲜明地描绘了一“一岁一枯荣”的情境,使学生对此有深刻的理解。
生1:冬天,小草都冻死了,叶子变黄了。
生2:到了冬天,小草叶子黄了,耷拉脑袋了。
师:(指着黑板上的四季的草)小草一年当中,有两次明显的变化,谁看出来了?
生:一年当中,草绿一次,黄一次。
师:多聪明!
生:草春天夏天长得茂盛,到了秋天和冬天,就枯黄了。
●徐评:围绕“岁”字拓展成为一个“四季板块”,融观察训练、生活感悟和语言培养为一体。
师:小朋友这么聪明,我想一定知道枯和荣是什么意思了(学生纷纷举手)。不过我不想让你们说,现在,我请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边来,看看“枯”该写在哪一幅图的下面,“荣”该写在哪幅图的下面,能写对,说说明他懂了。(一位小朋友把“荣”写在夏天草的下面,把“枯”写在冬天草的下面。众赞叹。)
师:写对了!请你说说“枯、荣”的意思。
生:“荣”就是茂盛的意思,“枯”就是黄了,干了的意思。
师:“一岁一枯荣”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众赞叹)
◆李评:利用图画来让学生解释“枯”和“荣”的含义,这样便把含义深奥的“枯”和“荣”,变得浅显易懂了。
师:再看“野火烧不尽”这一句。“烧不尽”就是烧不--
生:(齐声)就是烧不完!
师:“尽”就是完的意思。这可奇怪了!到了冬天草叶子都冻死了,枯黄了(边说边将“草原图”上的草涂成黄色),大火一烧(说着又用红笔在草上画上火苗),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把草烧得干干净净,白居易为什么说烧不尽呢?(学生看图疑思。)
●徐评:于老师不满足于“尽”的字面意思,进一步提出“为什么”让学生刨根究底,为下文引导学生感悟“顽强生命力”作铺垫。
生1:大火有烧不到的地方。
生2:河边上的草烧不完。(笑声)
师:白居易说的“烧不尽”肯定不是这个意思,是什么没烧完?联系下一句想一想。
生:地下的草根没烧着。
◆李评:学生很能动脑筋,说虽然烧着了地上的草,但草根没有烧着,这是老师循循善诱的结果。这叫“会教”。
师:对呀!草根没烧着,所以说没烧尽!(说完画了下面的图。)学到这儿,我想,小朋友一定明白了第四句的意思了。(许多小朋友举手)谁能到前边来,把第四句的意思在老师画的画上画出来?(小朋友看图思考。于老师请一位举手最高的小朋友到黑板上画。这位小朋友用绿粉笔在地平面上画上了草叶)
◆李评:教师教学第四句“春风吹又生”,教学时是利用图画让学生自己画“春风吹又生”的情况,这是一个独特的、意想不到的设计。
师:请你把画的意思讲给大家听一听。
●徐评:因为解决了第三句中“尽”的深刻内涵,所以第四句的教学变得水到渠成。不用教师多少辅导,学生自己也能全面领会。
生:(指着图)春天来了,春风一吹,小草又长出来了。
师:意思你理解了。不过,大家对这位小朋友的画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他画的草太高了。春天来了,草不能一下子长那么高。(众笑)
师:请你来改一改,好吗?(该生将草叶擦掉,改为草芽)
师:说说你画的意思。
生:第二年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发芽了。
师:改得有道理。
生:于老师,还有一样东西没画上去。
师:你能把春风画下来吗?
生:能!(走到黑板前,用白粉笔在草的上方画上了几条斜线。)
师:噢,这就是风!(众笑)可是风看不见呀!想一想,怎样画,能使人感到在刮风。
◆李评:这就叫循循善诱。
(该生把线条和草擦掉,作了修改。听课老师赞叹不已,并为之鼓掌。)
◆李评:这位小朋友真聪明,风是看不见的,风从左边吹来,草向右边倾斜,这就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
师:(抚摸着该生的头)你是位很会动脑筋的小朋友。从你的画中,我看出了,春风是从这刮向那边的,而且风很轻很轻,像一只温暖的大手,抚摸着小草的脑袋。现在请小朋友跟于老师朗读这首诗。(于老师抑扬顿挫、有感情地领读全诗。)小朋友,大火烧得那么厉害,可是第二年春天,春风一吹,小草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小草怎么样?
生1:小草不怕烧,很勇敢。
生2:小草像刘胡兰一样坚强。
师:(板书“强”)“强”字前边的“坚”字换一个什么字更合适?确切地说,是什么“强”?
生:是顽强!
师:对!是顽强!(将“顽”写在“强”前边,并在“顽”上加上拼音wán)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顽强!火把叶子都烧光了,第二年照样发芽,多了不起呀!正因为这样,白居易才写诗赞美它。请小朋友朗读这首诗,看谁能背诵出来。(学生认真朗读,老师指名背诵。)
◆李评:对小草生命力的评价,其实是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巧妙结合。
●徐评:巧妙地点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如果让学生朗读或背诵时也明确这一点,“有感情”也能更到位。
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背给妈妈听?(学生纷纷举手,于老师请一名小朋友到讲台前)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听好吗?想想,到了家里该怎么说。
◆李评:最后教师和学生扮演角色背诵这篇古诗,在背诵古诗的过程中,教师寓教于嬉,寓庄于谐,把教学过程推向了高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是于老师把课堂教学戏剧化了,把检查跟语言训练结合起来了。
生: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生背)
师:我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 众笑)
◆李评:教师带着风趣的口吻,表扬这位学生,给这位学生极大的鼓励。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哥哥,今天我学了一首古诗,我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哪一首?
生:《草》。
师:噢。这首诗我也学过,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李评:教师故意把作者白居易说成是李白,以加深学生对作者的记忆。
师:反正都有个“白”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
生:一岁一枯荣!
师:野火烧不尽,春…春……哎,最后一句是什么来着?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的记性好!(众笑)
◆李评:教师故意把诗句背得结结巴巴,让学生背出来,这又是一种检查和鼓励方式。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奶奶。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的花不写,干嘛写草啊?
生:(一楞)嗯,因为……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李评:教师故意反问“那么多花不写,干嘛写草啊”,引导学生回答草很顽强,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诗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
◆李评:教师故意把“枯荣”说成“窟窿”,两个词音相近、义不同,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辨间能力,一方面又丰富了学生词汇。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啊!(众大笑)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小朋友,放学回家后请把《草》这首古诗背给家里的人听。(下课)
◆李评:教师故意说,“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啊”,这是又一次进行了今昔对比的思想教育。
●徐评:于老师的这个背诵指导通过创设生活情景,从妈妈、哥哥、奶奶三种身份入手,突出了多个方面的重点、难点,巧妙巩固提高,收获的岂止背诵而已,个中价值不可估量,甚称板块设计的一个里程碑!
[于永正《草》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于永正教学实录-《新型玻璃》
[评者按]怎样改革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我以为,改革的要点,就在于加强读书训练和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摒弃烦琐的内容分析。特级教师于永正教《新型玻璃》一课,便是以读书训练为“经”、以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为“纬”,来组织阅读教学的,并使字词句的基本训练寓于读书活动之中。
《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已经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说得明明白白,教师只要带领学生老老实实地将课文读熟,并对学生不懂的地方略作点拨即可,实在没有必要再去进行烦琐的分析。于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取得了成功,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俞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拿出本子来,跟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于老师工工整整地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跟着写。)注意“新”的写法,最后一竖要长一点。“型”的第四笔竖,要写短一点。为什么要短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玻”的捺要有“脚”,写长一些,这样才显得有精神。(教师巡视指导。)
[评:让学生读课题,一些教师往往习惯于在上课前先板书好课题,上课时再指读,似乎读课题只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潮。于老师则不然,他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来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这样做,读课题就不再是走“过潮,而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好,现在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生放声朗读课文。)
师:读完一遍的请举手。放下。朗读完一遍,请再默读一遍。(学生继续默读。)请停一下,我发现有一位同学正在做一件事情。(老师示意他站起来。)读第二遍的时候,他拿起笔来划,把这五种玻璃的名字都给划下来了。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低声)陆飞宇。
师:噢,陆飞宇。――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他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把有关句子都划了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的方法,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全班同学都要向他学习。
[评:于老师善于从学生中间发现“典型”,以推广“典型经验”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读书。这样做,一来可使这位同学受到激励;二来其他同学也会感到这一“经验”亲切、可学,其效果远比教师直接指导要好得多。]
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生默读,边读边划。)
师:不但要划,而且要记在脑子里。很好。陆飞宇的经验已经普遍推广。(笑声。)现在全班同学都在学习他。――第二遍看完的请举手。没看完的同学继续看。看完的同学再把你划的读一读,记住新型玻璃的名字。
师:(边巡视边夸奖)读书够认真的啊,看得多仔细啊!好,把笔放下。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请举手。好,放下。
[评:于老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扎实、具体。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并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默读了一遍课文,并教给学生边划边想的读书方法。学生初读课文比较充分,就能基本通晓课文内容,从而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讲”奠定了基矗]
师:但是,现在我还不急于让你们回答。我想请同学读课文,看是不是能把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畅。谁愿意读?
生:(读)“19《新型玻璃》。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展览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hu幔……划(hu?)(丢掉“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丢掉“的”)罪犯。”
---------------------------
师:停下来,这句话再读一遍。眼睛看准,不要慌。(第二遍该生仍然把“破”丢掉了。)
师:再看,“划”后面还有一个字。我想,你第三遍一定会读好的。
生:(读)“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
师:对了!请接着读。
[评:由此看来,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学生读书添字、漏字时,于老师并不急于让别的同学来纠正,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改正。看似小节,实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于细微处可见其良苦用心。]
(该生接着往下读,再没出错误。)师:很好。后面读得比前面好得多。开始时,我看你不是不会读,而是有些紧张。那么多老师听课,能读成这样很不容易。请坐。大家把这一小节都读一遍。(生各自放声朗读。)
师:谁接着往下读?读第二段。我想找个不举手的同学读。(全班同学纷纷举手。师指身边一生。)她是最后举手的,很有勇气。好,请你来读吧。(该生读第二段,没有错误。)
师:嗯,读得很好!全班同学像她这样把第二段读一遍。(全班学生放声朗读。)
师:一二两段有不懂的词语么?生:“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
师:我想,你这么聪明,一定会看懂的。不要看这一句话,只要看这四个字就能看懂。藕,见过吗?(生:见过。)“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请你站起来说说看。生:“藕断丝连”就是没有断,……粘在一起。师:藕,见过吗?藕掰断以后,你发现了什么?生:白色的小细丝。师:对,藕掰断了,细丝还连着,这就是“藕断丝连”。这一课说的是什么?
生:这是说玻璃碎片里面的夹丝。玻璃碎了,夹丝把它连在一起。
师:完全正确。大家都要像他这样,一定要理解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才叫动脑筋。
[评:于老师解这个词语是颇有章法的。他先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这个词语的本义,再引导学生通过相似联想理解这个词语在语境中所特有的比喻义。这样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请大家拿起笔来,把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不是……而是……”、“即使……仍然……”)
师
于永正教学实录《新型玻璃》
[评者按]怎样改革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我以为,改革的要点,就在于加强读书训练和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摒弃烦琐的内容分析。特级教师于永正教《新型玻璃》一课,便是以读书训练为“经”、以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为“纬”,来组织阅读教学的,并使字词句的基本训练寓于读书活动之中。
《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已经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说得明明白白,教师只要带领学生老老实实地将课文读熟,并对学生不懂的地方略作点拨即可,实在没有必要再去进行烦琐的分析。于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取得了成功,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俞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拿出本子来,跟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于老师工工整整地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跟着写。)注意“新”的写法,最后一竖要长一点。“型”的第四笔竖,要写短一点。为什么要短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玻”的捺要有“脚”,写长一些,这样才显得有精神。(教师巡视指导。)
[评:让学生读课题,一些教师往往习惯于在上课前先板书好课题,上课时再指读,似乎读课题只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潮。于老师则不然,他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来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这样做,读课题就不再是走“过潮,而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好,现在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生放声朗读课文。)
师:读完一遍的请举手。放下。朗读完一遍,请再默读一遍。(学生继续默读。)请停一下,我发现有一位同学正在做一件事情。(老师示意他站起来。)读第二遍的时候,他拿起笔来划,把这五种玻璃的名字都给划下来了。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低声)陆飞宇。
师:噢,陆飞宇。――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他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把有关句子都划了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的方法,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全班同学都要向他学习。
[评:于老师善于从学生中间发现“典型”,以推广“典型经验”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读书。这样做,一来可使这位同学受到激励;二来其他同学也会感到这一“经验”亲切、可学,其效果远比教师直接指导要好得多。]
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生默读,边读边划。)
师:不但要划,而且要记在脑子里。很好。陆飞宇的经验已经普遍推广。(笑声。)现在全班同学都在学习他。――第二遍看完的请举手。没看完的同学继续看。看完的同学再把你划的读一读,记住新型玻璃的名字。
师:(边巡视边夸奖)读书够认真的啊,看得多仔细啊!好,把笔放下。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请举手。好,放下。
[评:于老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扎实、具体。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并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默读了一遍课文,并教给学生边划边想的读书方法。学生初读课文比较充分,就能基本通晓课文内容,从而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讲”奠定了基矗]
师:但是,现在我还不急于让你们回答。我想请同学读课文,看是不是能把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畅。谁愿意读?
生:(读)“19《新型玻璃》。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展览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hu幔……划(hu?)(丢掉“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丢掉“的”)罪犯。”
师:停下来,这句话再读一遍。眼睛看准,不要慌。(第二遍该生仍然把“破”丢掉了。)
师:再看,“划”后面还有一个字。我想,你第三遍一定会读好的。
生:(读)“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
师:对了!请接着读。
[评:由此看来,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学生读书添字、漏字时,于老师并不急于让别的同学来纠正,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改正。看似小节,实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于细微处可见其良苦用心。]
(该生接着往下读,再没出错误。)师:很好。后面读得比前面好得多。开始时,我看你不是不会读,而是有些紧张。那么多老师听课,能读成这样很不容易。请坐。大家把这一小节都读一遍。(生各自放声朗读。)
师:谁接着往下读?读第二段。我想找个不举手的同学读。(全班同学纷纷举手。师指身边一生。)她是最后举手的,很有勇气。好,请你来读吧。(该生读第二段,没有错误。)
师:嗯,读得很好!全班同学像她这样把第二段读一遍。(全班学生放声朗读。)
师:一二两段有不懂的词语么?生:“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
师:我想,你这么聪明,一定会看懂的。不要看这一句话,只要看这四个字就能看懂。藕,见过吗?(生:见过。)“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请你站起来说说看。生:“藕断丝连”就是没有断,……粘在一起。师:藕,见过吗?藕掰断以后,你发现了什么?生:白色的小细丝。师:对,藕掰断了,细丝还连着,这就是“藕断丝连”。这一课说的是什么?
生:这是说玻璃碎片里面的夹丝。玻璃碎了,夹丝把它连在一起。
师:完全正确。大家都要像他这样,一定要理解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才叫动脑筋。
[评:于老师解这个词语是颇有章法的。他先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这个词语的本义,再引导学生通过相似联想理解这个词语在语境中所特有的比喻义。这样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请大家拿起笔来,把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不是……而是……”、“即使……仍然……”)
师:划下来以后,请把这两句话读两遍。(生大声读。)
师:现在我还想请刚才读第一段的同学把这两句话读给我听听。(这位同学朗读能力较差,这次却读得很好。)
师:真好!没想到能进步得那么快!请坐。谁接着往下读?这回该找个举手的读了。请第一排最后一个女同学读。生:(读)“另有一种‘变色玻璃’……”
师:不要慌,沉住气。看清第一个字。生:(读)“还有一种‘变色玻璃’……”师:这就对了。读下去。(该生一直读完“吸热玻璃”一段,也没再出现错误。)
师:真好。一点都没有错。大家学着她这个样子,把三四两段读一读。(学生朗读。)
师:这两段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生:“问世”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我想请你自己解决。请再读读第四段,边读边想。其他同学也要这么边读边想。(许多学生举手,要求说。)
师:大家把手放下,这个机会留给提问题的同学。他要说不出来,再请你们帮助,好不好?(对提问题的学生)你看出来了吗?
生:看出来了。“问世”就是“有了”。
师:对,说下去,哪里有了?生:商店里有了。
师:对哇!这不读懂了吗?“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是说它早就生产出来了,市场里有卖的'了。记住,一边读,一边联系课文想一想,好多词语是可以读懂的。
[评: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于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某个新词的词义时,所联系的上下文可视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块。学生凭借这个新词与上下文中的其它词语的逻辑联系,便能比较容易地推知这个新词的意思。“问世”一词在口语中不大常用,学生自然会感到陌生。于老师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学生借助语境的暗示作用,便很容易地理解了这个词语。所以,“大纲”强调,“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谁读读最后两段?(指名读最后两段。老师相机指出错、漏之处。略。)
生:请问“分贝”是什么意思?师:这是个专用名词,大家很生疏。这里是指测量声音大孝强弱的单位。科学家说,声音超过70分贝,对人体就有危害了。城市中有的马路旁安装着测定声音大孝强弱的装置,以后你们注意看。
[评:对于学生不理解的专有名词,无需反复启发,教师径直讲来,这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同学们,请把于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尽管……还是……如果……就……)
师:划好了,请把这四段读一读,读到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读课文最后四段。师巡视。最后又请一位同学读了划有关联词语的句子。)[评:课文中出现的关联词语无需多讲,对于小学生来说,即便教师讲了也很难领会,更不要从语法角度给学生分析复句。于老师只是要求学生将这些关联词语在书上划下来,并读一读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意在让小学生通过充分感知,反复习染,达到心领神会,然后再去学习运用。]
师:(看手表)到现在为止,我们整整读了35分钟的书。还记得我开始提的问题吗?生:这课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
师:对,我想,书读到这个程度,人人都知道了。谁来回答?
生:这一课一共写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五种新型玻璃的名称。)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
[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课文读熟了,难点突破了,课文内容也就自然理解了。一些人囿于传统的偏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并能感情朗读课文。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学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有爱心、同情心、善良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让学生体会是“爱心”使水罐发生了一次次神奇的变化,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懂得爱心对别人、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只有爱,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教学过程】
(一)设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钻石图片,板书钻石)
漂亮不漂亮?你想说什么?不光漂亮,它还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啊,它象征着纯洁和永恒啊。(板书:七颗钻石)齐读课题。
教师过渡: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来自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夜里,一位小姑娘抱着空水罐离开了家,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喝。但,她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三)读与悟第2段
教师过渡:小姑娘睡醒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1、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段。
2、指名提问。(小姑娘醒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3、齐读文中句子: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4、问题预设:此刻,小女孩心情如何?引导学生找文中“喜出望外”一词。
5、指名提问。(“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结合表情理解)
6、齐读。(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是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7、指名提问。(小姑娘得到水之后想到了什么?)
(她真想喝个够,但更想给生病的母亲喝,于是赶回家。)
教师过渡:小姑娘得到水,想赶紧拿回家,一不小心被一只小狗(绊倒了),水罐掉在了地上,后来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呢?
(四)请同学们与同桌一起把故事读完,并拿出预习表格相互交流。
题次 小姑娘把水送给谁 水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什么原因使水罐发生变化
第一次 母亲 有了清澈新鲜的水 小姑娘孝顺之心
第二次 小狗 银罐 对小动物的爱心
第三次 母女互让 金罐 母女之间的爱
第四次 路人 七颗钻石和巨大水源 博大的爱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填写表格,并相机进行教学。(表格进行超链接,随学生回答进行学习。)
第一次神奇变化:
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教师过渡语:多么神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水罐为什么会变成银的。
(1)齐读。
(2)问题预设:为什么小狗要舔净?(回顾第一段,动物焦渴而死,让学生明白水的重要。)
(3)教师引导:小姑娘只倒了(一点儿水),就一点儿,说明什么?女读-评价-男读
(4)问题预设:如果小姑娘再不给它喝水,它会怎样?你体会到了什么?(水的珍贵)
(5)问题预设:如果是小猫、小羊、小鸡她会让水吗?(扩展小动物),说明小姑娘怎么样?(对动物有爱心。)
(6)让我们带着对动物的这份爱一起读一读。
(7)出示银水罐图片
第二次神奇变化:
课件内容:
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教师过渡:小姑娘抱着银水罐回到家,看到妈妈是什么样子?
(1)个人读。
(2)评价(语气虚弱)(再读)
(3)问题预设:如果没有水母亲会怎么样?那她为什么不喝呢?他们让来让去说明什么?如果是爸爸、奶奶、哥哥,会让吗?这些都是小姑娘的什么人?(亲人)
教师过渡:是的,这就是亲情之爱。
(4)师范读:听!
(5)“一瞬间”是什么意思?再换词。
(6)让我们再次感受这份亲情之爱(齐读)。
(7)出示金水罐
第三次神奇变化:
课件内容: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1)教师过渡:终于得到渴望已久的水,小女孩想喝水想到了什么程度?齐读(文中找: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学生圈出来。)
(2)“咽”字是多音字,教师带读。
咽喉(名词)
咽唾沫(动词)
(3)“唾沫”轻声词,师教读两遍。
(4)同学们,什么情况下你会咽唾沫?(联想饥渴感觉)
(5)指名读——评价——齐读
(6)问题预设:即使渴到那种程度,小姑娘还做了什么举动呢?
(7)小姑娘把生命之水让给了妈妈,让给了小狗,又让给了陌生的(过路人),她总是先想到(别人),却忘了(自己),小姑娘有着一颗( )的心呢?
先填空,后齐读。
(10)所以奇迹发生了:齐读(这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11)展示钻石图片,教师过渡:钻石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它象征着纯洁和永恒的爱(板画爱心)就像小女孩钻石般的心。
(12)结合图片教师过渡:(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因为有了清澈又新鲜的水,小花( )。
(13)请两位同学说说自己写的句子。
(14)水对于大自然,对于我们来说多么珍贵啊!童话里还有一种力量更为珍贵,是什么?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感谢童话送给我们一份至善至美的爱,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15)全班起立,把手慢慢举起,齐读(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配乐)
同学们请坐,星星和钻石一样,象征着美好的心灵,象征着爱心永远地普照人间。《七颗钻石》是一篇童话故事,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教会我们一个道理。希望同学们课后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多读一读自己喜爱的童话,它会送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表情朗读背诵课文
师:同学们看于老师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做表情:笑容满面)
生:于老师很高兴。
师:看到同学们,我高兴了。再看于老师(做表情),现在是什么表情?
生:于老师好像很紧张。
师:对,有点紧张,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如果不积极发言.于老师就会紧张,希望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行吗?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读读题目。(生读课题)仔细读一读这篇课文,和平时读的课文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生:这篇课文非常短。
师:对.很短小.只有53个字。还有吗?
生:它里面还有很多“曰”。
生:这是篇文言文。
师:真好。那我们平时学习的课文是什么文?
生:白话文。
师:文言文和白话文有好多不同,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
生:难理解。
师:文言文语言很简练,有时候一句话只有一个字.但包含的意思很多。读文言文的时候要善于想象.把一个字变成好多好多字,把一句话变成好多好多话,这样你就能读懂。下面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会不会读文言文。(一女生读课文)
师:(朗读不是很好,老师给予指导)听你读这篇课文就像一辆车子走在不平整的路上,磕磕绊绊、一顿一顿的。谁再来读一读?(生读)
师:握手!读得非常好,听你读这篇课文,就像一辆车行驶在平坦的路上,很顺畅。能不能告诉我这篇短文讲了什么故事?
生:讲的是孔君平到梁国杨氏家里去,去找他家主人――
师:他家主人?杨先生吧!杨先生不在――
生:杨先生不在.他的儿子在,孑L君平就把杨‘先生的儿子叫出来。
师:往下说!
生:杨氏小儿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说:“它是你家的果子吗?”他的儿子说:“不知道孔雀还是您家的家禽。”
师:最后一句理解错了,仔细想想是什么意思?
生:“没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师:很好!“甚聪惠”是什么意思?
生:很聪明。 、
师:很聪明。“惠”是什么意思?对,“惠”同“慧”。再往下看,“诣”什么意思?
生:“诣”是拜见的意思。
师:好.意思读懂了。“孔君平诣其父”,这个“诣”是拜见没错,但它不是拜见一般的人,这个“诣”专门指拜见他尊敬的人或他的长辈。
师:我有个小问题,孔君平说:“此为君家果。”是逗着小孩玩呢,还是讽刺挖苦呢?大家听老师读一遍,注意看老师的表情――刚上课时我就让大家观察表情,表情也是会说话的。
(师范读《杨氏之子》,面容和蔼,表情幽默,动作风趣,学生为之热烈鼓掌。)
师:怎么样?是讽刺还是逗着玩、开玩笑?
生:是逗着玩,是大人跟小朋友开玩笑。
师:你看,表情朗读就有这么大的作用。下面请大家一起像于老师这样读一下课文,如果你的动作、表情能配合一下那就太好了。(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好!谁愿意朗读一遍?
(以下大约有十多分钟时间,于老师反复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最后学生读得非常流利。)
师:大家读得真好。能背下来吗?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背下来。(生自由背诵课文)
师:好,于老师先给大家背一遍(师范背课文,然后几个学生轮流背诵课文,最后全体学生齐背《杨氏之子》,于老师在前面配合加动作。)咬文嚼字文本细读
师:你们会背了,于老师要提问题了,课文的最后说杨氏之子“甚聪惠”,意思是非常聪明。那么,你从哪儿看出来这个小朋友非常聪明呢?
生:孔君平抓住杨梅的“杨”和杨氏的“杨”都是同一个字来开玩笑――“此是君家果”,小孩马上抓住孔君平和孔雀都有一个“孔”字来反驳:没听说过孔雀是你家的家禽。
师:从这里看出小孩的确很聪明!还有吗?
生:“儿应声答日――”
师:说明什么?
生:说明他反应很快。
师:好!反应快,思维敏捷,也说明很聪明。
(板书:反应快)还聪明在哪里?
生:孔君平并没有说你姓杨.杨梅也有一个杨.只说了一句话“此是君家果”.小孩马上就听出来了,这说明他很会听。
师:是啊,小孩确实聪明,他听出了孔君平的“话中话”,听出了“弦外之音”。(板书:会听)再品课文,还能从哪里看出他聪明?
生:“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回答得很巧妙,说明他聪明。
师:的确回答得巧妙。他的回答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叫做――
生:天衣无缝。
师:对,无懈可击,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以牙还牙。 ―
师:有点意思,但是好像形容得有些过了。
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师:掌声送给他!这个成语用得妙,真是太聪明了!这是会说。(板书:会说)
师:大家看,杨氏之子,第一,会听,能够听出话中话;第二,反应快,思维敏捷;第三,会说,回答得十分巧妙。我还有个问题,“甚聪惠”的“惠”书上说是通假字,跟智慧的“慧”是一个意思,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智慧”的“慧”呢?这个“惠”跟智慧的“慧”有何区别呢?我上课前查了《辞海》,发现“惠”主要有这么几层意思,第一是仁慈;第二是柔顺;第三,跟“慧”相通,意思是聪明。仁慈、柔顺什么意思?就是有教养、有礼貌。和蔼慈善。刚才我们讨论了这个小孩的聪明。那么,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孩不但聪明.而且很有教养、有礼貌呢?请你们轻声地读、细细地读,每一个字都要注意思考。(生声细读)
生:“为设果,果有杨梅”,从这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非常有礼貌,给孔君平准备了水果。师:嗯!客人来了,赶紧端出水果,懂得待客之道啊。端出多少水果?就一种吗?
生:端出了多种水果。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果有杨梅”.果子中有杨梅,证明不止有杨梅!
师:说得好。这句话中还有哪个字能说明――
生:“设果”,就是摆水果:如果只有一种水果是称不上摆的,
师:说得太好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小孩不仅有礼貌.而且非常热情好客,端出好多水果招待客人。再往下看,还从哪里能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懂事、有礼貌的孩子?
生:我还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夫子”两个字里看出来。
师:对,夫子是尊称,说话很得体,真的很有教养。还可以从哪个词看出来?
生:我觉得从“未闻”这个词看出来他很有礼貌。因为他没有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用了否定句进行回答!
师:解释得非常好,掌声送给她。如果这个小孩直接这样回答:那么孔雀就是你家的鸟了!这样回答就不得体.因为孔君平毕竟是来拜见他父亲的,这样会让客人尴尬!前面加一个“未闻”,看注释,“未闻”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听说。
师:是啊,孔先生,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你们家的鸟啊。这样既不动声色地反驳了对方,又不让对方难堪。是不是很有教养啊?(生点头).
师:读书就要逐字逐句地体会,就要细细地品赏。就要咬文嚼字,这样才能把话中话都读出来。
分组练笔丰满文本
师:这个“杨氏之子”究竟是谁呢?三国时候,曹操手下有一个谋士叫杨修,有人猜测,杨氏之子写的可能就是杨修的故事。那么,我们暂且把杨氏之子就假定为是杨修吧,这样称呼起来比较方便。这篇短文只有53个字,但是含义却很丰富。
下面我们用自己的笔,通过自己的想象,把文章来补充得丰满一些。第一句话,“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非常简练,根据这句话,请你想象一下杨氏小儿长什么模样?注意,相貌描写一定要体现出他的聪明。第一排同学写就扩写这句话。
师:“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注意是谁?去干什么?主人不在,是哪个人把小儿叫出来的?这里面蕴含着很多动作和对话。
请第二排同学来写。
师:“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日:‘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日:‘未闻孑L雀是夫子家禽。”’他们难道就说了两句话吗?肯定不是的!往下肯定还有好多话呢!展开想象,一定要通过对话描写把杨修的聪慧表现出来。请第三排同学写这一段!
(学生分组写作) 师:(10分钟之后)请第一组同学,请你到前面来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专心听。
生:古时候有个姓杨的人家,有一个叫杨修的小孩儿,(师: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中有一个小男孩儿叫――)古时候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中有一个小男孩叫杨修,刚刚9岁。他长了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师:三角眼要注意了,这“三角眼”一般是指刁钻、狡猾,这要改一改。)长得非常机灵。一张小嘴能说会道,非常聪明。
师:很有文采啊。可惜有些语言不是很准确,用词要恰当,下课后好好改改。
生:梁国有一户人家,他家有个孩子叫杨修。虽然才九岁,但是非常聪明。胖乎乎的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嘴唇很薄,能说会道。凡是见过他的人,都说他是个聪明有教养的孩子。
师:通顺,流畅,也非常合情理。现在请同学读第二部分。
生:一日,杨氏的好友(师:我最欣赏“一日”,他不用“有一天”,用“一日”,有文言味道。)……孔君平前来拜访,家人为其开了门,并告知杨氏不在(师:应该是杨老爷不在)……并告知杨老爷不在.他的儿子杨修在书房读书。孔君平想与杨修见面.看看多日不见,小杨修又学了些什么。管家告诉杨修孔君平了,杨修赶忙出来迎接,并亲自为其摆上了水果,其中就有孔君平最爱吃的杨梅。
师:掌声!“其中就有孔君平最爱吃的杨梅”,这句话就更加说明他们两家经常来往,更说明杨修了解孔君平,更说明杨修有教养。
师:接着请同学往下读第三部分。
生:孔君平看着果子,一眼看到了杨梅。他左思右想。该怎样考考杨修呢?哟!杨梅,杨修,你是杨他也是杨,这杨梅是你家的水果吧!(掌声)(师:杨梅,杨修,联系起来了!多有意思呀!)杨修眼睛一转.灵机一动:“孔叔叔,我可从没听说过这和您同有‘孔’字的孔雀是您家的鸟啊!”孔君平摸着杨修的头说:“杨修你这个小机灵鬼儿啊!”杨修说:“嘿嘿!孔叔叔过奖了!’,孔君平笑着说:“哈哈哈!真是个聪明孩子,聪明孩子!”(掌声)
师:你真是个聪明孩子,聪明孩子啊!谁再读?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你姓杨,杨梅也姓杨。你们不是一家人吗?”杨修不假思索地说:“孔叔叔.我可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啊!即便是您姓孔,孔雀也姓孔。”孑L君平说:“我今天算是领教了杨修的聪慧了!我自愧不如。”杨修说:“哪里.哪里,我只是无名小辈,刚才说的话多有得罪.请孑L叔叔多多原谅!”孔君平说:“你真是好孩子.我下次请你去看孔雀。”杨修笑着说:“下次我一定再请您吃杨梅!”(掌声)
师:继续开玩笑,他请你看孔雀,你请他吃杨梅.更有意思了,掌声送给他!
师:大家看看,三段话联起来是不是一篇好作文?这就叫故事新编。下课。
附课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于永正语文《杨氏之子》教学实录]
于永正教学实录《翠鸟》三年级教案
课前交流:
师:刚才周老师介绍了我,谁听出来了?我叫什么名字?
生:你叫于老师。
师:哦,我一生下来,我父母就知道我将来要当老师,就给我起名叫老师了吗?(生大笑)
生:你叫于永正。
师:谁敢再叫一声我的名字?
多位学生站起来叫了于永正,全班一起叫。
师:人呢,本来就可以直呼其名的,比如我们的国家主席,就可以叫他全名。
生:于老师,我觉得叫你的名字不大礼貌,叫你于老师好一点。
师: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啊!
生:我可以叫你老于吗?
师:当然可以啊,哈哈,你真聪明,你看我,年纪这么大了,是应该加个“老”字了。
师:你们有没有开始喜欢我了呢?
生:喜欢!
师:第一次见面,那你想跟我说些什么呢?
生:于老师,你真幽默!
师:好!看出我幽默了,真了不起!
生:于老师,认识你,我真是三生有幸!
师:认识你,我四生有幸啊!
……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师:今天我们要上的是哪一课啊?
生:翠鸟。
师: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
生:五遍。
生:十遍。
生:六七遍。
师:都很自觉地学习呢!下面就看于老师写课题。咦?这个“翠”字怎么写啊?提笔忘字了,谁能提醒一个于老师?“翠”字怎么写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翠”上面是个“羽毛”的“羽”字。
生:不带钩的。
师:噢,明白了,谢谢大家的提醒,“羽毛”的“羽”字下面不带钩的。
请小朋友抬起头来,看于老师写,并且一边提起手来跟着于老师把课题写一写。
师:既然已经预习了,问一个问题:“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啊?拿起书,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从哪儿可以看出“翠”是什么颜色。
生:是绿色的。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读句子。
生:头上的羽毛象橄榄色的头巾,橄榄是绿色的`,所以“翠”就是绿色的。
师:噢,有理,那还能从哪儿看出来呢?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生:背上的羽毛象浅绿色的外衣。
师:既然“翠”是绿色的,那为什么不叫“绿鸟”,而要叫“翠鸟”呢?
生:因为叫绿鸟声音不好听,叫翠鸟好听。
师:叫翠鸟声音就好听,叫绿鸟声音就不好听?这可不一定。
生:因为翠鸟外形美,音节动人
师:是啊,同学们在读课文时,一定注意过有个词叫青山绿水,那颜色就可以叫重峦叠翠。
有一种竹子,叫翠竹。为什么要用上这个“翠”字呢?听了有什么感觉呢?
生:翠就是很亮。
师:这个翠字不仅表示绿色,颜色亮一点,而且还表示很可爱,好听。这就是汉字的一个特点,它不光表明一种意思,还是一种心情的表达。叫翠鸟多可爱啊,让我们把课题再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预习的这么好了,不知道课文读得怎么样,我们来检查一下,为了把课文读得更有把握,给我们大家,包括听课的老师一个惊喜,我们还是再练习一遍吧,自己读自己的。开始。
生自由读全文。
师:我认真看了同学们的表情,听了同学们的声音,从你们的表情和声音,我看出来了,你们把这篇文章读熟了,而且还很喜欢读。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我来叫一个不举手,不敢看我的。
(指着一位没举手的说)你来,你为什么不举手啊?
生:我怕读不好。
师:哦,怕读不好?怕不怕我?
生:怕。
师:来,看我一眼,睁大眼睛,使劲地看!(全班学生大笑,该生抬头看了一眼于老师)还怕不怕?
生:怕。
师:还怕?噢,我明白了,不是怕我,也不是怕同学,而是怕读不好。真读不好没关系啊,大家都会帮助你的,敢不敢试试?
生:敢。
师:大声点。
生:敢!(全班学生热烈鼓掌)
师:好!自发地鼓掌了,真好!请你读。
生读,但是读不好。
师:噢,还真有些害怕呀,坐下读,好吗?你坐下来读,应该能读好一点的!
学生坐下读了一句。
师:坐下读,果然好多了,大家再给他一点掌声(掌声),好,继续读。
生读毕。
师:嗯!真不错!读错的句子也改过来了。(学生再次鼓掌)
师:谁还想来读读这个句子?这回请个举手的。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一女生读。
师:嗯!真好!声音好听,又读得流利,表情也很好,可惜大家看不见。从她的读中,可以看出她喜欢这一节。
谁还愿意读读这一节?超过她?
一男生读。
师:啊,你读得太好了!一个比一个好啊!我都不敢读了。(生发出惊讶地感叹)真不敢读了,谁还敢来读?(全班学生纷纷举手)
一男生读。
师:你读得太好了,表情比声音更好!你把对翠鸟的喜爱都放在脸上了,真好!现在让我们都把对翠鸟的喜爱放在脸上,读!只要我们把这一段读好了,记住了,以后你写小动物就有办法了。
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再接着往下读?
一女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刚读了第二句时):我觉得你把这个翠鸟停得太重了,能不能再轻一点?来!大家都来试一试。
生各自读。
师(指着刚才那个女生):好,你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不错,这个“清脆”读得比刚才好多了!
谁再来读读?
(指名多人读,分别表扬):不错,轻多了。
更轻了。
还更轻了一点的吗?
……
师:真轻啊,(指着一个读得最轻的学生问)你为什么把这个轻轻读得这么轻啊?为什么不重重地停呢?
生:因为如果重重地停,哪还有小鱼儿敢来呀?
师:哦,原来是怕惊跑小鱼儿呀
好!谁接着往下读?
一学生读不好。
师:没关系,再来。(还是没读好),没关系,一遍读不好,还有第二遍,第三遍,再读不好,还有第四遍,要是第四遍还是读不好,还有第五遍呢!
生再读,终于读好了。
师(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个句子):这个句子比较长,比较难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两遍。
师:接着往下读,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读。
“大红花”说写课教学实录──于永正
第一节
师:今天,于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俯身从提包中取出一朵大红花,举起来给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大红花。
师:(板书:大红花)下面的红带上写的什么字?
生:热爱劳动。
师:这朵花该献给我们四(1)班在哪位同学?请你们推荐一下。
[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作文训练,是于老师“言语交际作文训练”的核心。在这里,于老师把献花作为情感激励的手段,充分体现了他的“重情趣”。]生:我推荐许雨蒙。
师:我推荐许雨蒙。
师:哪位同学叫许雨蒙?(许雨蒙站起来)同意献给她的举手。(有几个学生举手)请你把她的名字写在黑析上。(生板书:许雨蒙)
师:有不同意见吗?(找一男同学)你说该献给谁?
生:该献给刘尊。
师:是刘尊立校长吗?(该校校长叫刘尊立。)
生:(生大笑)不是。
[幽默!于老师的幽默常来自生活,随手拈来,机智有趣。]师:哪一位同学叫刘尊?(刘尊站起来)同意献给他的举手。(举手的不秒)请你把刘尊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生板书:刘尊)还有其它意见吗?
生:我推荐沈斌。
师:哪位同学叫沈斌?(沈斌站起来)同意他的举手。(有几个同学举手)那请你把沈斌的名字写上。(生板书:沈斌)
生:我推选刘媛媛。
师:哪位是刘媛媛?请站起来我认识一下。同意她的举手!(学生有十几人举手)哟,赞成的人不少,。请你把刘媛媛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四个人已经不少了,我只有一朵红花。许雨蒙,请你过来(与许雨蒙握手),认识你很高兴。你看,好多同学建议把这朵花献给你,我真为你自豪。刘尊,请你也过来(刘尊昂首挺胸走上台),你看刘尊走路多有精神啊!认识你同样很高兴!(被推荐的四位同学都被请上了台)祝贺你们四位同学,可究竟这朵花献给哪一位呢?请大家发表意见,讲一讲你们的理由。看哪一位同学的事迹多,理由充分,就献给谁。好不好?
生:(齐声)好。
[评:看似平常的“发表意见”,实际上是激发同学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材料。“发表意见”也是竞选,调动了同学要选有价值的、有说服力的材料的积极性。]师:同意献给许雨蒙的同学请到这边来(手指教室左前角),同意献给刘尊的请到这边来(教室右边角),同意沈斌的请到那边去(手指教室左后角),同意献给刘媛媛的到这儿来(指教室右后角)。
(刘媛媛组人很多)刘媛媛人缘好啊!你看,刘媛媛笑了。
(于老师走到许雨蒙御)你们是支持许雨蒙的,只有你们两位了。别看人少,如果你们的理由讲得充分的话,大红花也可能献给许雨蒙。你们四个人到支持自己的小组去讨论。(走到许雨蒙这一组)你们到这儿来可不是罚站的!请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献给许雨蒙,想一想许雨蒙有哪些事迹?等会儿要说的。(于老师走到刘媛媛那组,这组讨论很热烈。)
生:于老师,是一个人说,还是都可以说?
师:你们都可以说,说得越多越好。(老师四组巡视)讨论得差不多了吧?
生:差不多了。
[评:真正的分组讨论!支持同一个同学的在一起讨论,内容集中,能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有利于比较发言材料的价值,这也属于“探究”。]师:请同学们回到座位上去。说说看,这朵花究竟献给哪一位同学?
生:(七嘴八舌)刘媛媛、沈斌……
师:看哪一组的理由最充分,能够打动大家,然后咱们再定,好不好?
生:好。
师:先请同意许雨蒙的同学发言,申明你们的理由。
生:因为许雨蒙同学……(师插话:停下来,“因为”去掉。接着说)她每次擦玻璃都擦得干干净净。(师插话:许雨蒙真好!)有时,她每次扫地的时候(师插话:把“有时”去掉),她每次扫地的时候,都帮助别的同学,她负责操场上的卫生区,水泥地非常大,看到有纸她就捡,有时别的班的纸利过来,她也主动捡。
[评:于老师是一位优秀的语言医生。相机纠正学生的语病,有利于学生语言的习成。]师:我们明白了,第一,大扫除干完自己的活,主动帮助别人干。第二,她负责的卫生区绝对保持清洁,是不是?
生:是。
师:谢谢你的介绍。许雨蒙你自己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我没有什么话说了,我谢谢他们。
师:(与她握手)就凭这句话,就该与你握握手,多懂事的孩子,多谦虚。请刘尊过来,(刘尊大踏眇上来)你看刘尊走路,标准的美国西点军校的步伐―正步走。(生笑)请刘尊这一组的同学申述理由。
[评:恰当的幽默,既放松了学生的心情,又调节了发言的气氛。]生:有一次,我们学校进行大扫除,他是最晚回家的人,而且鞋都湿了。有时候,我们班里有纸屑,他都能主动捡起来。在我们打扫卫生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活干完,就去帮助别人。有时别的卫生区有纸,他也能主动捡起来。
师:主要讲了三件事。你很会说,请坐。还有补充意见吗?
生:他大扫除的时候从不叫苦叫累。
师:不怕脏,还不叫苦叫累,好。
生:老师叫他干的活,他都认真地完成。
师:是这样的吗?刘尊?(刘尊点头)好。请沈斌过来,请他这一组的同学发表意见。
生:沈斌虽然住在孟家沟,但是他每天都是早早地来打扫教室。
师:虽然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到校很早,一来到学校就开始打扫卫生。
生:还有,老师让他干的事,他都是干完才走,没有中途退出。
师:好,还有补充意见吗?
生:每次他见到地下有纸就捡起来放到字纸篓里。
师:这样做好。
生:沈斌是一位称职的劳动组长,他每天早来晚走,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他都认真完成而且还没有怨言。
师:(面向沈斌)他说你是一位称职的劳动组长。
生:他每天很早来到学校帮大家干活,当他们来到的时候,他都已经干完了。
师:哎呀,来得好早啊。沈斌事事走在前面。
生:他每次劳动都很认真,我觉得这朵大红花应该戴在他的身上。
师:戴在他的胸前。说戴在他身上也可以,但别针造成不要穿进肉里啊。(生笑)
生:我记得有一次,星期天上艺校的时候,他在楼下玩,看见卫生区有一些纸,他就把它们拾起来。
师:多自觉,这个习惯好,确实是爱劳动爱清洁。
生:有一次,也是上艺校的时候,我们班里有废纸,他就找来扫帚和簸箕,把那些废纸给扒了。
师:干什么?都扒了?(生笑)是一大堆吗?
生:都给清理掉了。
师:“清理”好。请坐。还有没有补充?请刘媛媛过来,这一组发表意见。
生:我推选刘媛媛是因为每次教室地上有纸时,看到的总工程师是刘媛媛弯腰拾纸的身影。
师:话说得多漂亮!能说会道。―继续说。
[
评:于老师曾说:“老师进课堂应该准备一千顶‘高帽子’。”于老师的确善于、乐于表扬学生,他从不放过一次应该表扬的机会。这也是他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法宝。]
第二部分
生:有一次,在大扫除当中,老师安排刘媛媛抹桌子,她抹完以后,看见一块玻璃脏,她就拿起抹布擦玻璃。
师:那块玻璃没人擦?
生:有人擦,是擦得太不干净。
师:这件事你记得这么清楚,那块玻璃原先是不是你擦的?(生笑,摇头)哦,不是你擦的,那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亲眼看见的?
生:是的。所以我认为应该把这朵大红花佩戴在刘媛媛胸前。
师:把你的话记下来,就是一段很好的文字,有头有尾,前后照应。把事情说得很清楚,而且话说得跟诗一样美。
生:谢谢于老师的夸奖。(掌声)
[评: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老师的机智幽默放松了学生的情绪,打消了顾虑,于是就有了正常的,甚至超常的发挥,才有了开心的笑声和热情的掌声。]师:不客气,请大家再补充意见。
生:我推荐刘媛媛是因为她看见纸篓满了,便主动去倒掉。
师:这件事很小,但很动人。这说明她眼时有活,这样的同学值得我们尊敬。再讲。
生:每次大扫除的时候,刘媛媛总是拣最脏最累的活干,而且不叫苦不叫累。
师:好,你也很会说。别人还有补充意见吗?
生:我这所以选刘媛媛佩戴这朵大红花,是因为下课的时候,她只要看见玻璃脏了,就主动去擦。
师:你这个句子说得真好。(看刘媛媛的腰部)你裤子口袋里装的是什么?
生:手绢。
师:是不是准备随时用它来擦玻璃的?(生笑)她心里有活儿,时刻想到班级,想到集体。刘媛媛你真棒。
[评:又一顶“高帽子”戴到了学生的头上。]生:记得有一次,学校大扫除,当同学们都干完活却发现刘媛媛不见了。(师插话:哪去了?)原来她在厕所里打扫卫生。(师:吓我一跳,我以为失踪了呢)同学们见到她都很惊讶,她的脸上都是灰,都变成了大花脸。(师:厕所这么脏,怎么回事?)是墙上大脏了。
师:(面对刘媛媛)后来洗干净了吗?
生:干净了。
师:好。还有补充吗?
生:每次金老师交给刘媛媛的任务她都能认真完成,从不叫苦叫累。
师:能举个例子吗?
生:(想了想)太多了,实在难以形容。
师:这句话比讲事例还好。(生笑)朦胧一点,让大家去想吧。虽然难以形容,但有没有人能形容一下?
生:上一次大扫除,教师安排她抹地。(师插话:拖地)就是抹地。(师:哟,是用手擦地!你们教室肯定非常干净。)那是冬天,她的小手都冻红了,鞋也湿了,她也没有怨言,老师表扬了她,我们也向她投去敬佩的目光。
师:多好!还有补充吗?
生:有一次,一个同学把墨水甩在墙上,她下午主动拿来抹布去擦。
师:(面向刘媛媛)你是怎么弄掉的?
生:我用小刀刮的。
师:哎哟,越说越感人,你们三位同学听了有什么想法?(面向沈斌、刘尊、许雨蒙)
生:我觉得应该向她学习。
师:你呢?(指刘尊)
生:我也是。
师:沈斌呢?
生:他们都很棒。
[评:多么恰当的思品教育。润物细无声,这才叫教书育人。]师:沈斌说得最棒。他们都很棒,那我――生:(接话)老师更棒。(生笑)
师:往往说别人棒的人,自己就是最棒的。(生笑)好,看来一时还难以决定这朵花献给谁,咱们再讨论一下,请充分发表意见。
[评:不下结论是最好的结论。再讨论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发言的机会,更完善了“佩戴者”的材料。]生:沈斌有一件事,我差点忘了。那一次是三年级的时候,教室地上都有是灰,他不知道,就拿拖把拖地,拖完之后,他发现地上非常黑,原来灰都变成泥了,他就蹲在地上等,一直等到地干了以后,才用扫帚把灰扫干净了,又重拖了一遍。
师:他干活很细,是这样吗,沈斌?
生:是。
师:到底这朵花献给谁?
生:应该献给沈斌。有一年冬天大扫除的`时候,沈斌带橡皮手套擦地。我也在那儿擦地,地很凉,我的手都冻红了。沈斌却把他的手套借给我用,大扫除完了他的手冻得通红,我问沈斌:“你没事吧?”沈斌却说:“我很热。”(师插话:这是有对比的方法衬托了浓斌。)还有,沈斌平时劳动非常认真,发现别的同学擦黑板擦不干净,他就去重擦。沈斌擦得很干净。于老师如果您不信的话,可以让他擦黑板给你看看。(师生笑)
师:说了半天,一定要把花献给沈斌。(生笑)其他组没意见吗?一定要争,请你发表意见。
生:我们班女同学都是按学号擦玻璃,有一次一个同学生病了,刘媛媛就帮她把玻璃擦完了。这个女同学就是我。
师:原来如此。
生:我觉得不管怎样,这朵花一定要佩带在刘媛媛胸前,我觉得我们的女同学也不会不同意的,对不对?
(女同学:对!)
师:哟,你在这儿发动群众了。(生笑)真有心眼。
生:我说说许雨蒙。有一次我见她路过花坛,她见不干净,就立刻跑上楼拿抹布擦花坛,等我下楼的时候花坛已经干净了。再看她的身上,衣服已经脏了。
师:好,许雨蒙,男同学投你一票,这是有分量的一票。(生笑)到底献给谁?
生:把花献给刘媛媛。一次放晚学,在路上我看见一个垃圾箱旁有香蕉皮。刘媛媛走过去把香蕉皮一块块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这事我很感动。(越来越多的同学举手)
师:放下手,看来感人的事的确很多,怎么办呢?咱们来个举手表决好不好?
生:好。
[评:竞争的激烈反映出学生思维的活跃,这就是于老师“大红花”的魅力。]师:你们四个向后转,不要看。同意刘媛媛的同学举手!(约30人)同意沈斌的举手!(生举手)放下。你们四位向后转。告诉你们四位,投票结果,刘媛媛和沈斌得票较多。但是于老师听了大家的介绍,觉得刘尊和许雨蒙表现也不错。
生:沈斌还有事例。
师:不说不行?(生点头)请说。
生:沈斌经常帮助同学劳动。(有好几个男同学举手)
师:我知道你们都是要说沈斌的。我知道你们为什么说刘斌,因为刚才你们看到沈斌的票比刘媛媛少一些,于是就七嘴八舌去争。别担心,我这有两朵红花。(从提包里又取出一朵大红花)(生笑)第一朵花献给刘媛媛,第二朵花献给沈斌,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给沈斌、刘媛媛戴花)大家同意把花献给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沈斌:其实他们也很热爱劳动,有时干得比我还要好,像王刚,吴航,我到校时他们已经是大汗淋漓了。
师:大汗淋漓,多会说话呀,风格多高呀,对投你票的同学要不要说句话?
生:谢谢大家。(掌声)
师:请刘媛媛说。
刘媛媛:我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班里不光我一个人干活好,还有李亭、夏露她们都好。
师:咱们以掌声欢迎他们回位。(在掌声中,二人回位。师面向刘尊、许雨蒙)课后我给刘尊立校长说说,期末,评你们为中山学校的劳动之星。(俯身拿花)我这儿还有一朵红花。(生笑)上面写的什么字?
生:助人为乐。
师:想一想,这朵大红花应该献给谁?下面不说了,而是让你写。谁写的俄文能打动我,这朵花就献给谁。(下课休息)
第二节
师:这朵大红面写着“助人为乐”,请你以“大红花献给――”(板书)写一篇作文。作文里一定要举出他帮助别人的事例。事例不一定要多,但要具体。谁的事例具体,这朵大红花就献给谁。写作文的时候要注意两点:第一,要一气呵成,如果碰到不会写的字,画圈或用拼音代替,千万别为了一个字打断的思路,写完再解决它们;第二,要想好再写,写上句要想下句,思想不集中的人是写不好作文的。
[评:少一点限制,就多一份宽松。于老师的要求,实际上是一种作文方法的提示,而是限制。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会放开思路。](学生写作。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20分钟后大多数同学已经写完。)
师:我们交流一下,先请班长读,大家听好。
生:大红花献给殷雪。殷雪是我们班的体育委员,个子不算高,一双乌黑光亮的眼睛,显得特别有精神。(师插话:殷雪,请站起来,呦,眼睛的确有神。)殷雪有许多感人的事迹,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身为一句体育委员,殷雪很乐于帮助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有一次上体育课,体育老师测表让我们做一分钟的仰卧起坐。(师:什么意思?你想一想怎样改?)(生想了一下)把“测表”划掉。(师:这样就好多了。)我们班的王欣同学因为太胖而起不来。正当王欣同学着急时,殷雪走过来说:“王欣,不要着急,我来帮你。首先不能紧张,身体要保持放松状态。”(师:这句话我听了不太理解,改改。)改成身体要放松。(师:这样就好理解了。)两个手臂要紧贴头部,这样就能轻松地做上来了。(师:听你这么一说,我都会做了。)王欣同学说:“殷雪,多亏你了,要不然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呢?”“我是一我体育委员,这是我的责任。”殷雪说。听了这句话,我深受感动,老师也向她投去满意的目光。(师:不仅是满意,还有赞许。)我希望老师和同学们把这朵大红花戴在殷雪的胸前。
[评:于
[1] [2] 下一页
生:大红花献给殷雪。有一次,我们班的一位同学生病了,不能来校上课。殷雪想:这几天上课的内容非常难,也很重要。他生病不上课肯定会跟不上的。这样吧,我去给他补课。从此,殷雪就天天到那位同学家补课,直到那位同学来上学为止。所以我觉得这朵乐于助人的大红花应该献给殷雪。
师:这件事真叫我感动。还有推荐别人的吗?
生:大红花应该献给郭玉洁。大红花应该献给郭玉洁的理由如下:(师插话:语言多简洁,“理由如下”,下面用了个冒号。大家听听,理由充分不充分。)有一次,上数学课我忘带学生尺,这可怎么办呢?我向好朋友借,可他也只带了一只。马上下班就要上课了。我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这时,郭玉洁走了过来,关切地问:“怎么了,有什么事吗?”我把事情告诉了他,他听完毫不犹豫地将他的学生尺一掰两半。还有一次,我们一起回家。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一个小弟弟摔倒了。他急忙跑过去背起他向学校医务室跑去,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感动得说不出一句话来。像这样的事太多了。同学们,你们说,这朵大红花该不该不该戴在郭玉洁的胸前呢?
师:大家说。
生:该。
师:你也会发动群众,像班长一样,把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了。
还有谁愿意读?请沈斌来读。
生:大红花应该献给吴航和王刚同学。
师:献给两位同学,哟,那我得准备两朵花。好,说吧。
生:吴航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师:大人可以这样说,你作为他的同学。不可以这样说。“好孩子改为”同学“。)有一次,吴航妈妈让他去买糖。吴航买糖回来时,看见王刚在王奶奶家热火朝天地打扫卫生。王刚悄悄在说:”王奶奶病了,正在休息,来帮王奶奶打扫卫生。“吴航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对,我和你一起干。“他们兴致勃勃地干了起来。王刚浸湿抹布,踮起脚尖,把门擦得非常干净,吴航那着扫帚把在扫得干干净净。一会儿工夫,王奶奶家就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师:”一尘不染“换个:”干干净净“。桌椅门窗可以这样形容,地面就不好这样说了。)吴航和王刚笑嘻嘻地回家了。王奶奶夸奖吴航和王刚是好孩子。
师:有这种事吗?请上来。(吴航、王刚上台)
生:有。
师:听了真令人感动,谁叫吴航?糖带走了吗?
生:还了。
师:他们的事迹很感人。
吴航:老师,我也想推荐一个人。
师:去把你的作文拿来。
王刚:我拿来了,我先读。
吴航:我也带来了,我先读。(吴航、王刚争着要读)
[评:学生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了。有这样的场面教师梦寐以求的吧。这种气氛是于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所影响的。真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第二部分
师:嗬!这两个小家伙和我斗心眼儿呢。本来是想让大家认识你们的,没想到把作文带来了。好,王刚先读。
生:把大红花献给李磊。李磊很乐于助人,所以我选他。记得有一次,我又要打扫卫生区又要拖地。李磊看见了,什么话也没说,拿起拖把跑上楼,把地拖得干干净净。我打扫完卫生区上楼一看,感到非常奇怪:“李磊,今天又不摊你打扫卫生。”(师:“摊”是方言,改成“该”。)李磊高兴地说:“虽然不该我拖地,你那么忙。”(师:把话说完整,加一句“可是你那么忙,我应该帮帮你。”)我说:“谢谢你。”他打住了我的话:“我不是帮你,我是为大家服务。”我听了很感动。希望老师把大红花献给他。
师:(吴航举手)你也想读?
吴航:(读)这朵大红花应该戴在吴航的胸前。(师生笑)
师:哟,吴航自荐,真有你的。
吴航:他平时关心集体,帮助同学。有一次,赵省在体育课上,不小心跌倒了。他连忙跑过去把他扶起来。赵省一边哭一边说:“我的腿好疼呀。”吴航一看,呀!他的腿上划掉了一块皮,鲜血淋淋,忙把他扶到卫生室,王老师先把他的伤口清洗了一下,然后敷上药,用绷带包扎伤口,最后,吴航把他扶到了教室,说:“赵省你好好休息吧。”你这种乐于助人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班的同学都叫他小雷锋。(生笑)这朵大红花应该戴在乐于助人的吴航身上。
师:说了半天又说到他身上了。(生笑)看来,这些同学就难以决定这朵大红花载在谁在身上,怎么办?把它劈两半?(生笑)
生:于老师肯定还有。(生笑)
师:你怎么知道的?让我看看书包还有没有。(师又从包里拿出一朵大红花)还真有,这两朵大红花怎么办?
生:(吴航抢着说)一人一个。
师:你就不能谦虚一点?
生:(想了一下,笑着说)这朵大红花应该戴在我的胸前。
师:你就是不谦让。你呢?(问王刚)
生:我觉得大家说得都很感人,我觉得谁都可以佩戴这朵大红花。
[评:于老师在学生面前从不摆出师道尊严的架子。正因为这样,在学生眼里他是一位大朋友,一位知心的大朋友。正因为这样,师生之情才融为一体,课堂才活跃,才有情趣。这也是于老师“以情激情”的教学艺术所至。
师:你看他多虚心,不过,吴航坚持自己的主张也有道理,这叫实事求是。大红花到底给谁呢?
(学生议论,七嘴八舌)
师:我请你们的班主任带回去,期末,再评该戴在谁的身上。即使戴不上也没关系,期末让班主任给你们评一个“中山助人为乐之星”,好不好?
王刚:我还想说一句话。
师:你说。
生:现在,我非常想谢谢大家。(掌声)
师:真懂事。
吴航:我也想说一句话。
师:请说。
生:在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同学。
师:哟,为他的谦虚鼓掌。(掌声)你这一谦虚感动了我,我决定把这朵大红花戴在你身上。(掌声)班长,剩下这朵助人为乐的大红花请你领走,这是献给全班同学的。
生:遵命。(生大笑)
(下课)
[评:教学的艺术关键在于“激励”。这两节课中,大红花既是激励的主要手段,又是教学内容的凭借。于老师成功地运用这一手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使一部分学生有了超常的发挥。其次,于老师充分运用语言激励和情感激励,融洽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中放松、放开,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情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益。于老师把“重情趣”作为“五重教学”的首要内容,在本课的教学中得到了很好体现。另外,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内容入手也是这两节课教学成功的保证。从这两节课中,我体会到,一节成功的课是“综合”的,是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是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应该说,一节好课,是师生的共同创造。河南《小学青年教师》的资深编辑、教育专家冯春河先生对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推崇备至。他说:“读于永正先生的课堂教学实录,就像读优美的散文,流畅、生动、有趣;掩卷之后,仍回味无穷。”应该说,于老师的课,是他智慧、人格、学识的结晶,是他的教学观、人才观、学生观的生动体现,处处折射出“五重教学”的思想火花。于永正作为国家教育部在“跨世纪名师工程”中推出的首位名师,是当之无愧的。
上一页 [1] [2]
“大红花”说写课教学实录──于永正
第一节
师:今天,于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俯身从提包中取出一朵大红花,举起来给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大红花。
师:(板书:大红花)下面的红带上写的什么字?
生:热爱劳动。
师:这朵花该献给我们四(1)班在哪位同学?请你们推荐一下。
[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作文训练,是于老师“言语交际作文训练”的核心。在这里,于老师把献花作为情感激励的手段,充分体现了他的“重情趣”。]生:我推荐许雨蒙。
师:我推荐许雨蒙。
师:哪位同学叫许雨蒙?(许雨蒙站起来)同意献给她的举手。(有几个学生举手)请你把她的名字写在黑析上。(生板书:许雨蒙)
师:有不同意见吗?(找一男同学)你说该献给谁?
生:该献给刘尊。
师:是刘尊立校长吗?(该校校长叫刘尊立。)
生:(生大笑)不是。
[幽默!于老师的幽默常来自生活,随手拈来,机智有趣。]师:哪一位同学叫刘尊?(刘尊站起来)同意献给他的举手。(举手的不秒)请你把刘尊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生板书:刘尊)还有其它意见吗?
生:我推荐沈斌。
师:哪位同学叫沈斌?(沈斌站起来)同意他的举手。(有几个同学举手)那请你把沈斌的名字写上。(生板书:沈斌)
生:我推选刘媛媛。
师:哪位是刘媛媛?请站起来我认识一下。同意她的举手!(学生有十几人举手)哟,赞成的人不少,。请你把刘媛媛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四个人已经不少了,我只有一朵红花。许雨蒙,请你过来(与许雨蒙握手),认识你很高兴。你看,好多同学建议把这朵花献给你,我真为你自豪。刘尊,请你也过来(刘尊昂首挺胸走上台),你看刘尊走路多有精神啊!认识你同样很高兴!(被推荐的四位同学都被请上了台)祝贺你们四位同学,可究竟这朵花献给哪一位呢?请大家发表意见,讲一讲你们的理由。看哪一位同学的事迹多,理由充分,就献给谁。好不好?
生:(齐声)好。
[评:看似平常的“发表意见”,实际上是激发同学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材料。“发表意见”也是竞选,调动了同学要选有价值的、有说服力的材料的积极性。]师:同意献给许雨蒙的同学请到这边来(手指教室左前角),同意献给刘尊的请到这边来(教室右边角),同意沈斌的请到那边去(手指教室左后角),同意献给刘媛媛的到这儿来(指教室右后角)。
(刘媛媛组人很多)刘媛媛人缘好啊!你看,刘媛媛笑了。
(于老师走到许雨蒙御)你们是支持许雨蒙的,只有你们两位了。别看人少,如果你们的理由讲得充分的话,大红花也可能献给许雨蒙。你们四个人到支持自己的小组去讨论。(走到许雨蒙这一组)你们到这儿来可不是罚站的!请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献给许雨蒙,想一想许雨蒙有哪些事迹?等会儿要说的。(于老师走到刘媛媛那组,这组讨论很热烈。)
生:于老师,是一个人说,还是都可以说?
师:你们都可以说,说得越多越好。(老师四组巡视)讨论得差不多了吧?
生:差不多了。
[评:真正的分组讨论!支持同一个同学的在一起讨论,内容集中,能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有利于比较发言材料的价值,这也属于“探究”。]师:请同学们回到座位上去。说说看,这朵花究竟献给哪一位同学?
生:(七嘴八舌)刘媛媛、沈斌……
师:看哪一组的理由最充分,能够打动大家,然后咱们再定,好不好?
生:好。
师:先请同意许雨蒙的同学发言,申明你们的理由。
生:因为许雨蒙同学……(师插话:停下来,“因为”去掉。接着说)她每次擦玻璃都擦得干干净净。(师插话:许雨蒙真好!)有时,她每次扫地的时候(师插话:把“有时”去掉),她每次扫地的`时候,都帮助别的同学,她负责操场上的卫生区,水泥地非常大,看到有纸她就捡,有时别的班的纸利过来,她也主动捡。
[评:于老师是一位优秀的语言医生。相机纠正学生的语病,有利于学生语言的习成。]师:我们明白了,第一,大扫除干完自己的活,主动帮助别人干。第二,她负责的卫生区绝对保持清洁,是不是?
生:是。
师:谢谢你的介绍。许雨蒙你自己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我没
[1] [2] [3]
师:这篇课文是中国著名的大画家、大学者……哪一位写的?
学生:(齐)丰子恺(老舍)
老师:有的同学说是老舍,老舍写过一篇《猫》,他是个大作家。既是大作家,又是大画家的这个人,就是本文的作者,他叫丰子恺。我想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过好多遍了。
学生:(齐)对!
老师:那现在咱能不能不用看书,回想一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哪一句话,哪一个词,或者是哪一段,或者是哪一个什 么什 么。只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都可以交流一下。谁愿意说?
学生:架子,那个白鹅架子,架子十足的那句话。
老师:“白鹅架子十足”的那句话,想不起来了是吗?没关系,待会从课文中把它找到。请坐。
老师:还有谁来说?
学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描写鹅吃饭的那一段。
老师:描写鹅吃饭的那一段,书上好像有一个词,叫吃什 么来着?
学生:慢条斯理。
老师:不是,叫吃什 么来着?
学生:吃相。
老师:哎,非常正确,吃相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不错。还有吗?再接着说。
学生:我喜欢《白鹅》这一课的中心句。
老师:哇──了不起!这个同学读书很会动脑筋,说话和别人不一样。他说他喜欢《白鹅》这一课的中心句。请问,哪一句?
学生:具体的是哪一句我也记不清楚了。(笑声)
老师:没关系,你请坐。孩子们,咱们打开书,帮助他一起找,找到了再说,看谁能找到,找到中心句。(生齐翻书自己找)找到的可以拿笔把它划下来,我看画的准不准。
(边巡视辅导边调控)嗯,帅,厉害,一下子就找到了,划的不错。非常正确,划好了就举一下手,我会过去看。(走到一个举手的学生跟前)能再去掉一句,只留一句就更好了。(又走到一个举手的学生跟前)嗯,划的准,好。真厉害,咱班同学真了不起,一下就找到了中心句。能读一读中心句吗?谁来?
学生:鹅的高傲正表 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老师:划这一句的举手。(众生纷纷举手)
老师:把手放下。划对这一句的都了不起。这一句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句,不过呢,还要加上一点,这是中心内容的句子。还有一句也叫中心句?请你。
学生: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到,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啊!
老师:嗯,你划的这个地方很准,如果请你把这段缩句,缩到最短,只选其中的一小部分,你选哪里?还请你,你来。
学生: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老师:请坐。划这一句的举手。好!划这句的同学也是非常了不起!请看黑板。我有一个习惯,我比较喜欢老师写字的时候,学生也跟着我一起写。写在书上就可以了,你觉得书上哪一个地方合适写,就写在哪一个地方,好吗?准备动作真快。我还发现你们握笔的姿势都是正确的。坐姿也非常美,嗯,真不错!
最好不仅看老师写什 么字,还要看老师怎么样写好看这个字。(师在黑板上“白鹅”前添加“高傲的”三个字,然后巡视)嗯,不少同学很聪明,非常正确,他就在课题前边写上“高傲的”三个字。有的同学在课题的旁边写了“高傲的白鹅”五个字,这都是非常好的方式,不错。
老师:好!坐端正,看黑板,咱们一起读一遍。
学生:(齐读)高傲的白鹅。
老师:这篇文章的题目叫《白鹅》,如果给他改个题目叫“高傲的白鹅”,行不行?
学生:(齐答)行!
老师:假如你非常的傲慢,老师会表扬你还是骂你?
学生:骂。警告。
老师:对!会警告你,肯定会批评你。但是请问,高傲的白鹅,前面还加了一个好一个高傲的白鹅,那丰子恺老先生是在批评那个白鹅的高傲呢,还是怎么回事?
学生:在夸奖。
老师:我总觉得,一个人,管甭他是什 么人,或是动物,他高傲了都不大能夸奖他。
学生:我认为丰子恺先生是在批评那个白鹅。
老师:在批评那只白鹅?待会再说说你那独特的理由。
学生:我也认为丰子恺先生是在夸奖那个白鹅。
学生:我和前两位同学的观点相同。
老师:夸奖?
学生:对!
学生:我也认为丰子恺先生是在夸奖那个白鹅。
学生:我认为丰子恺先生是在批评那个白鹅。
老师:好了,同学们,除了夸奖、批评还有别的意见吗?别的意见说,相同的就不用再说了。
学生:十分惊奇,我觉得他十分的惊奇。
老师:哦,你觉得丰子恺对这只白鹅感到十分的惊奇?
学生:有点好奇,有点想不通,它为什 么这样的高傲呢?
老师:哇赛!如果丰子恺爷爷在这里一定会把你搂到怀里夸你是个好孙子。(笑声)
学生:我认为丰子恺爷爷是在赞扬这个白鹅。
老师:是在赞扬它的高傲?
学生:是的。
老师:比夸奖更深了一层?
学生:我觉得丰子恺爷爷是在赞赏这个白鹅。
老师:在赞赏这个白鹅。我总觉得你说的好像更贴近丰子恺爷爷的心思。
老师:我有一个想法……
学生:老师我想说……
老师:好,你说。
学生:我认为丰子恺爷爷是喜欢这只白鹅的高傲。
老师:我现在宣布,他的想法……
(老师的话再次被学生打断)
学生:我认为丰子恺爷爷是非常欣赏这只白鹅的高傲。
学生:我觉得丰子恺爷爷非常惊讶这只白鹅为什 么这样高傲。
老师:和他差不多,请坐下。
学生:它的高傲不是来自它的表 现,而是来自它的本身的。
老师:你这句话我听起来明白,不知道大家明不明白。很有哲理的一句话。咱们时间不多,不能在这探讨,你回家把这句话写下来,让同学们好好的讨论讨论,如果大家懂了就说 明你说的很有哲理,如果大家觉得还不懂,你要想法把它写得更清楚一点,行不行?
学生:行!
老师:说话算数?
学生:好!
老师:孩子们都谈完了大家的看法。我想谈谈我的看法行吗?
学生:(齐答)行。
老师:我比较赞同这位同学的观点,“喜欢这只白鹅!”我更赞同这位同学的观点,“欣赏这只白鹅!”。因为在丰子恺爷爷的心目中这只小动物很可爱。可爱就可爱在它的高傲上。正像同学们刚才说得中心句一样,从它的叫声、步态,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尤其是它的吃相当中看出它的高傲。这高傲可不是咱们平时说得骄傲,这个高傲看起来很有趣,很可爱,仿佛是自己的一个小孩子,一个小宝宝,这么好玩,这么的天真。他是怀着这样一种感 情写的。咱们应该读过老舍爷爷的《猫》,对吧?
学生:(齐答)对!
老师:这么一个淘气的猫,人家老舍在那写文章,它跑到人家稿纸上在那乱踩;抓着花枝荡秋千,枝折花落。可是呢,你从来不会责打它,淘气还不责打它。那么面对这样一个高傲的鹅,丰子恺爷爷是批评它还是欣赏它?
学生:(齐答)欣赏!
简析于永正掀起课堂教学高潮的艺术
胡海舟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总是高潮迭起,气氛热烈,学生如坐春风,不仅在自主探究中进入了豁然开朗的境界,而且在精神上产生了愉悦、振奋甚至心旷神怡的感受。潜心探讨于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艺术,认真观摩、研读于老师大量的教学案例,发现了他的八字“真经”:新、活、实、疑、爱、情、趣、美。他是以“爱”为立足点,以“情”为纽带,以“趣”为氛围,以“美”为手段,着眼教学的“新”“活”“实”,设“疑”启思,来组织一浪高过一浪的课堂教学高潮的。下面特撷取几个精彩片断,以飨同人。
求“活”形成高潮凡是听过于老师上课的人都有一个强烈的感受:活泼、生动,充满魅力。这是因为于老师能创造性地将教学理论、方法、原则灵活运用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了教学的科学性、生动性、多样性,形成了教学的一个又一个高潮。
教学《狐假虎威》后半部分,为了帮助学生通过读了解狐狸如何借老虎的威风在百兽面前神气活现的样子,领会寓意,于老师独具慧眼,抓住“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这个很不起眼但极富启发性的问题,借助模拟表演这一形式,引导学生研读,学生如临其境,抽象的语言文字顿时“活”起来了,儿童的思维也“活”起来了:师:下面两节就是写他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得非常精彩。请仔细读一读,过一会儿,我请几个小朋友把这两节写的事表演一下。要想演好,必须读好。
(学生认真读书。之后,老师找了五位小朋友,一位戴上老虎头饰,一位戴上狐狸头饰,另外三位分别戴上小鹿、兔子、野猪头饰)?师:其余同学都来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请读书,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
生:狐狸在前面走,老虎跟在后面走。因为书上说:“再往狐狸身后一看,一只大老虎?”
生:图上画的狐狸在前,老虎在后。
师:这二位导演读书很认真……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
生:他们在森林深处,要站得远一点。
师:(问“老虎”)你东张西望什么??“虎”:我看看动物们是不是怕狐狸。(众笑)
(“狐狸”“老虎”继续往前走。“小兔”“小鹿”等一见“老虎”,“呀”地一声,撒腿就跑。)?师:(问“小鹿”)你为什么跑?害怕谁??“鹿”:我怕的是老虎。
师:不是怕狐狸?
“鹿”:谁怕它呀!(众笑)?师:同学们,不,各位导演们,对他们的表演有什么意见吗??
(小朋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务“实”赢得高潮高林生先生称赞于永正老师教学艺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从心所欲”,赞的正是上面提及的于永正课堂教学的“活”:出神入化,收发由心;但“活”是形式,是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学生学得“实”。“不逾矩”,夸的就是于老师课堂教学的另一面:实。外“活”内“实”,常使他的课赢得满堂喝彩,赢得高潮涌动。
《草》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极有代表性:
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把诗背给妈妈听?(学生纷纷举手,于老师请一名小朋友到讲台前)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听好吗?想想,到了家里该怎么说。
生: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师:好!(生背)?师:我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众笑)?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哥哥,今天我学了一首古诗,我背给你听听好吗??师:哪一首??
生:《草》
师:噢,这首诗我也学过,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师:反正都有个“白”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
生:一岁一枯荣?
师:野火烧不尽,春……春……哎,最后一句是什么来着??生:春风吹又生!?师:还是弟弟的记性好!(众笑)?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的花儿不写,干嘛写草哇??生:(一愣)嗯,因为……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师:噢,我明白了。背吧!(生背)?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诗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你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啊!(众大笑)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小朋友,放学回家后请把《草》这首诗背给家里的人听。
于老师寓教于嬉,寓庄于谐,把课堂教学戏剧化了。其实,师生不断变换角色交流,绝不是玩花样,哗众取宠,而是为了加大检查和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力度,加深学生对作者的记忆、对诗句的理解、对诗理的'感悟,教学效果很扎实。
以“爱”孕育高潮于老师曾说:“教育事业说到底是爱的事业。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而认识过程中必须有良好情感的参与。如果课堂上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没有和谐的、宽松的氛围,别说创造思维的火花不会迸发出来,就连书本的知识也难以掌握好。我关爱每一个学生,在我的词汇里没在‘差生’这个词。”说得多好啊?是的,爱,就是于老师孕育课堂教学高潮的“温床”。
镜头一:教学《全神贯注》,一位同学读课文,一连读了三遍也未读正确,孩子急了,无所适从。于老师亲切鼓励他:“记住,第三遍读错了,还有第四遍,第五遍,不要慌,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老师热情的鼓励让他有了信心,第七遍,他终于将一段课文读通顺了。结课时,这位学生撰写的名言“只要全神贯注地朗读课文,一定能成功”,让听课的师生都非常感动。
镜头二:一位学生在回答一个理解性问题时思维受阻,于老师笑眯眯地准许他享有特权:离座寻求帮助者。当另一个同学俯在其耳边小声嘀咕几句后,他恍然大悟,正确流利地回答了问题。全班同学自发为之鼓掌。
镜头三:《新型玻璃》第二课时,一位学生读自己写的《变色玻璃的自述》:“……我会随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使光线变得柔和,不会刺眼睛,所以有些人把我叫做‘自动窗帘’。你们看,于老师的眼镜片就是用我做的呢!”于老师马上表扬:“第一,你写得好;第二,你朗读得好;第三,你心地善良。三好啊!我得谢谢你,因为你保护了我的眼睛。跟你握握手。”
……
这样的镜头太多了。你看,于老师总是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而且特别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学生的爱,让学生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他。
以“趣”荡起高潮于老师虽年逾花甲,但童心未泯。在课堂上,他擅长用诙谐幽默给学生“解压”、与学生沟通感情,以童心换童心,营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课堂上自然笑声阵阵,趣味盎然,高潮不断。请看《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的一个片断:师:我在备课时最难读的是第三段,我连读了七八遍都没读好。同学们,你们觉得第三段难不难?(生齐:不难!)唉,怪了,我怎么觉得难读?既然这样的话,我就请你们跟我比赛,敢吗?(生齐:敢!)请你们先练习一下,然后和我比赛。(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师:准备好了吗?(生齐:好了)谁愿意和我比一比?(学生都举了手)手举得高的我不找,因为我知道你们都很厉害。我找一个手举得不高的。(找一女同学)我想不会比过我的。请大家当裁判。(女同学读得很流利,也有感情。)
师:坏了,找错人了。(生笑)你叫什么名字?
生:朱丽丽。
师:不该找朱丽丽,该找朱丽。两个“丽”当然厉害。说真话,听了她的朗读,我不敢读了。
生:你一定会读得很好,我支持你。
师:有你的支持,我什么都不怕。说是这么说,不过我还是有点胆怯。这样吧,找个同学替我跟她比,谁愿意?(学生纷纷举手)
师:为了有把握,请大家再练练,朱丽丽可非同一般。(学生练得非常起劲。练后,请一女同学读。)
师:你可要好好读,替我争光呀!(女学生读得流利,有感情。)
师:怎么样?比过她没有?(生齐:比过了)朱丽丽,你说比过你没有?
生:和我差不多。
师:差不多,就是差一点,差得不太多,是吗?(对读书的同学)不过也得谢谢你替我参加比赛。
生:谢谢你给了我一次比赛机会。
师:真好,握握手。我非要找个超过她的。(找一男生)沉住气,一定要超过她。(男同学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怎么样?超过没有?(生齐:超过了)朱丽丽,你说超过了没有?
生:他读得比我好。
师:多谦虚,谦虚是美德。不过我觉得,他读分号时,没有你停顿得好。谁再来替我比?找我的一家子于瑾瑾来替我比。大家听好。(于瑾瑾同学读,读得很好。)
师:于瑾瑾读得怎么样?朱丽丽,你说怎样?
生:好。
师:大家说呢?
生:好!
老师跟学生比读书,学生争先恐后替老师比读书,学生读书的积极性都被于老师“哄”了起来,个个情绪高涨,练习十分投入。老师睿智幽默,学生天真可爱,课堂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教学之趣、人文气息。
以“美”营造高潮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于老师便常常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用形象的“美”的方法将学生带到课文“美”的境界里,细心体味课文“美”的语言,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将艺术手段用于语文教育,是他营造课堂教学高潮的又一法宝。
(一)画一画
教学《翠鸟》《壁虎》第一自然段,学生读书指导,于老师画画。于老师画得好,学生兴致高,色彩鲜明、形神兼备的黑板画马上让学生于艺术享受之中明白了状写顺序,抓住了描写对象的特征。《庐山的云雾》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于老师没有让学生死读,而是启发学生边读边想,看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然后让学生自己画戴上“白色绒帽”、缠绕上“条条玉带”似的庐山云雾图,再看一看插图和投影,领悟云雾像大海天幕的情景,最后让学生说说感受并读出这种感受。学生画得兴趣盎然,读得声情并茂。
(二)唱一唱
在《月光曲》的教学中,于老师以贝多芬的同名钢琴曲为背景,让学生体会八、九自然段的感情色彩,学生很快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韵。而在《燕子》的教学中,则将读和歌结合,在学到“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时,钢琴伴奏,让学生齐唱《小燕子》,在歌声中感受语言之美、体味比喻之妙。
(三)演一演
或教师独演,或学生自演,或师生共演。通过表演,调动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读书,帮助学生感悟。《小稻秧脱险记》“词语教学”片断是成功运用表演组织课堂高潮的范例:师:读到这里,我想,“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肯定懂了。谁知道“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
(老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面来)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学生从四面把老师围住。笑声。)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
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干什么?
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
“教无定法”,何况于老师的课如行云流水,向以变化多端、灵活自然著称,因此他组织教学高潮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往往同时着眼于上述几点,从几个方面着力,这使他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出神入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些教学高潮可能排空而下,但决不是凭空而来,它们都源自对教学对象全面的了解,源自对教材深入的把握,源自对教学规律灵活的运用。这是学习者应特别注意的。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