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2024-10-03
- 127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教育史读后感,本文共20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论学问》中提到:“读史使人明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了解国内外教育史、古今中外各种教育流派,尤其那些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及其思想何其重要!当然,仅粗略读过《中国教育史》的我远未达到“明智”的境界,但知识具有力量,历史的确让人深受启发,我深刻认识到两点:
首先,教师应具备批判性思维。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术”,清末新政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全盘否定孔教直至后来的全面推崇“西学”都是走极端的体现,倡导者虽出于改良社会现状目的,然而也不能不说矫枉过正了。或许如陶行知先生那样,一方面接受西方“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又结合我国当时社会现状,在理清“教育”与“生活”关系之后,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符合我国实情的教育实践理论才是可取的。生活在被各种信息包围的时代,批判地看问题,批判地接受信息,批判地采纳各种教育教学理论,不盲从,不生搬硬套,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选择、有效地实践,这是多么重要。
其次,教师应有开阔的视野。近现代在教育上有所建树的人,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蔡元培、梁漱溟、陈鹤琴、陶行知等无不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既有先进教育思想又关注国内社会现状、善学善思的才学满腹之人。身为教师,我们当向前辈学习,敞开心胸,不仅关注教育领域,更要了解人文社科各个方面;放眼古今中外,学习范围不局限于当前的方寸之地,开阔眼界,吸收并蓄。这不仅为提升个人素养,更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一丝精彩!
上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人士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他认为接受教育并不只局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教育应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这一思想在世界产生深刻影响。我想教师基本是我一生的职业了,我这一生就做好一件事——把“书”教好,可是,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深厚的积累作基础,教好书谈何容易!学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然而“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教育史》是一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教育学基础课系列教材之一,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拿到《中国教育史》这本书,我也不禁思考起来:教育史是什么内容?哪些教育史?原来自己在这一方面也是一片空白。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史一无所知,我顿感惭愧,于是决定有时间一定要读读教育史,弥补一点自己学识的不足。
作为一名当代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有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高度热情,还应当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才能自觉地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我发现这本书除作为高校的教材外,也特别适合我们普通教育工作者自学阅读。全书从远古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上下3000多年的教育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明确的分析,体系完整又简明扼要,便于学习和理解。这本书有515页,共15章约30万字。要如学生一样认真阅读而且书面回答思考问题确实是件不轻易能完成的事情。我用近两个月时间终于把它读完。合上书,回味读过的内容,尽管两个月过去所读内容忘记了很多,但仍然有一种甘之如饴的感觉,对中国的教育发展史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中国的教育发展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也是为当时的社会服务的。无论从原始社会公社制末期到奴隶制社会初期已经初步建立起的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还是在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兴起与衰落,以及近代和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无不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并与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经济等活动结合在一起,并为当时的社会服务。
掩卷深思,倍感今天社会主义教育形式的来之不易,也深刻感觉到了时代赋予我们现在广大教育工作者肩上的重任。我国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现在的教育也存在着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追求分数,忽略素质培养,进行填鸭式的教育,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得是高分低能的高材生多的是。不论功过,历史都已过去,先人曾在教育路上鞠躬尽瘁,留下美丽篇章,薪火相成,我们也应发扬优良传统,整顿教育中瑕疵,把这一接力棒接好接稳。新时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育要更加适应时代发展潮流,要更加具有生命力。教育的体制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由此,我想到在我们的工作中,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很多东西是模仿不来的,每个人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对于别人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借鉴,而不是照搬。用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影响我们的学生,也许我们不是最好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变得越来越好。
教育是社会历史的产物,随着社会的需求而不断变革,他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努力,对于整个教育发展史来说,我们是微不足道的,但微不足道的我们却是教育这个大链条中的一环,一直欣赏一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也许它可以成为我们努力的目标。
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当一种框架的思想在逐渐产生之时,便寻思着构成框架的经、纬与血脉该是什么。于是,史便成为一条清晰经线存在。
二读法之悟
曾计划着,按照以往的看书习惯的话,估计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读完,还会剩下一百多页。没有想太多,或许就是因着一种喜欢的缘故,便只管看了开来。没有想到,提前完成阅读任务。
想起曾经和同事开玩笑地说“要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才能看更多自己想看的好书。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专攻的缘故,这一想法有希望成为可能。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没有如以前一样同时读几本。而是在看此书很累或没有感觉之时,看一些别的书,这样的阅读体现了主次分明。以一本书为主要内容之时,睡觉前思考与醒来时在被窝里的闲暇便成为了了消化与思考的时间。把一本教材当作小说来阅读,虽然这样的阅读过程会丢失好多,不过,在以理解为主要记忆方式的我而言,或许,这便是对于知识的一种最好吸收方式。不为着什么,只为着自己喜欢,只为着想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或许,这样的放松状态下的阅读,因为着专一,而成为一个思考的整体,或许已在大脑中进行了相关的储存。
三在读之思
1换一种眼光看
喜欢中国历史,一直是站在读故事与背诵的角度去看,作来一种静默的知识存放在了脑海里。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时,体会到的是教育与中国各阶段社会命运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关于中国教育与革命的关系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依赖、影响与制约。
从儒家思想统治中国的历史,可以看以曾经使中国一度兴盛,一度又因为宋朱理学的灭人欲的极端而成为中国的桎梏。于是,以太平天国的代表的便举着灭孔反儒的旗帜试图把天下大同的理想实现。在事实的不断证明中,作为封建统治代表思想的儒家思想却又被搬了出来。两次战争的外来侵略,使得清末的洋务运动一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然而,穿着鞋走新路的尴尬终于被新文化运动所替代。
换一种眼光看历史,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中,可以看到,每一种教育思潮,或潮起潮落,总是随着社会的现实需要而存在,其适合与否,总有社会这部不断前行的机车来选择或淘汰。
由换一种眼光看历史,想到如何换一种数学的眼光来看生活,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件?或许,在以历史,以生活事件为主干,以教育,以数学为辅线,各自构建起一个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网,是一种转换角度转换眼光的方式。
2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能够成功?
因为有着位于教育先列的教授们所指导,还有着以北师大为代表的相当数量的爱国青年在影响着,实践着。
由新文化运动想起如今所提倡以“尊重个性与自由”的启蒙运动,在那时就提出的“平等、自由、博爱”为何没有真正实现?相隔近一百年的今天,以解放个性为目的文化启蒙运动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吗?
3对康有为,陈独秀等的认识改变。
在以前所学习过的历史中,一直把康有为作为变法失败的逃亡者,而与梁启超作以比较。把陈独秀作为右倾投降主义的一员来看。连同那胡适,也都因被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而有着一种近乎于不屑的那种空泛的自尊感。想起那为考学所背诵的历史与政治知识,想想不免有些可笑,或许,那是道德第一的教育需求吧。
走进历史的长河中,伴随着蔡元培对中国教育的开放性思想,认识到康有为、陈独秀都在某些方面为中国的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种对于无知,对于历史从属于政治的打破,感受到是,在当下生活的每一个点都是向前前行的着的历史车轮中的一个很小很小的点。“历史不相信思想,历史要的是行动”,或许,所有的功过是非,只有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才能更加显现。
4为什么礼会成为日本“各安其位”的法宝促进了日本的先行,却没有给我国带来后来强盛?
在阅读的过程中,这一直是困惑着我的一个问题。当读到唐朝的大度与教育的自由与纷繁现象之时,感受到的是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的发展那种无形的推动力量。可是从宋朝开始,到元、明、清,可以看到当时的统治者也都在努力着借助事教育来实现国家的富强与繁荣,但是,又都以维护其统治作为根本。后来,这种思想愈演愈烈,最终导致的是战争的暴发。当世界已在进行工业革命时,我们还在拿着大刀背着八股文。
单纯站在教育这一方面的理解是狭隘的,但是,可以从一角度看到一斑。
初步看到中国教育史,首先被吸引的是孔子、孟子、老子、墨子与荀子的思想,使我对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说叹服中沉醉。
看完中国教育史,看到现在所实施的各种教育制度,很多都能从祖先那里找到先行的存在,迷惑丛生。不禁在想,中国的教育改革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到底发展了多少?中国现行的教育改革中必然的不足是什么?
站在书本的角度,站在中国的角度,只能从一个固定的方向来看,走出课本,走出中国,在比较的体系中,或许,会更清晰些。
从迷雾中走来,再向着新的迷雾走去!
1换一种眼光看
喜欢中国历史,一直是站在读故事与背诵的角度去看,作来一种静默的知识存放在了脑海里。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时,体会到的是教育与中国各阶段社会命运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关于中国教育与革命的关系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依赖、影响与制约。
从儒家思想统治中国的历史,可以看以曾经使中国一度兴盛,一度又因为宋朱理学的灭人欲的极端而成为中国的桎梏。于是,以太平天国的代表的便举着灭孔反儒的旗帜试图把天下大同的理想实现。在事实的不断证明中,作为封建统治代表思想的儒家思想却又被搬了出来。两次战争的外来侵略,使得清末的洋务运动一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然而,穿着鞋走新路的尴尬终于被新文化运动所替代。
换一种眼光看历史,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中,可以看到,每一种教育思潮,或潮起潮落,总是随着社会的现实需要而存在,其适合与否,总有社会这部不断前行的机车来选择或淘汰。
由换一种眼光看历史,想到如何换一种数学的眼光来看生活,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件?或许,在以历史,以生活事件为主干,以教育,以数学为辅线,各自构建起一个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网,是一种转换角度转换眼光的方式。
2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能够成功?
因为有着位于教育先列的教授们所指导,还有着以北师大为代表的相当数量的爱国青年在影响着,实践着。
由新文化运动想起如今所提倡以“尊重个性与自由”的启蒙运动,在那时就提出的“平等、自由、博爱”为何没有真正实现?相隔近一百年的今天,以解放个性为目的文化启蒙运动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吗?
3对康有为,陈独秀等的认识改变。
在以前所学习过的历史中,一直把康有为作为变法失败的逃亡者,而与梁启超作以比较。把陈独秀作为右倾投降主义的一员来看。连同那胡适,也都因被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而有着一种近乎于不屑的那种空泛的自尊感。想起那为考学所背诵的历史与政治知识,想想不免有些可笑,或许,那是道德第一的教育需求吧。
走进历史的长河中,伴随着蔡元培对中国教育的开放性思想,认识到康有为、陈独秀都在某些方面为中国的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种对于无知,对于历史从属于政治的打破,感受的是,在当下生活的每一个点都是向前前行的着的历史车轮中的一个很小很小的点。“历史不相信思想,历史要的是行动”,或许,所有的功过是非,只有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才能更加显现。
4为什么礼会成为日本“各安其位”的法宝促进了日本的先行,却没有给我国带来后来强盛?
在阅读的过程中,这一直是困惑着我的一个问题。当读到唐朝的大度与教育的自由与纷繁现象之时,感受到的是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的发展那种无形的推动力量。可是从宋朝开始,到元、明、清,可以看到当时的统治者也都在努力着借助事教育来实现国家的富强与繁荣,但是,又都以维护其统治作为根本。后来,这种思想愈演愈烈,最终导致的是1840年战争的暴发。当世界已在进行工业革命时,我们还在拿着大刀背着八股文。
单纯站在教育这一方面的理解是狭隘的,但是,可以从一角度看到一斑。
初步看到中国教育史,首先被吸引的是孔子、孟子、老子、墨子与荀子的思想,使我对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说叹服中沉醉。
看完中国教育史,看到现在所实施的各种教育制度,很多都能从祖先那里找到先行的存在,迷惑丛生。不禁在想,中国的教育改革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到底发展了多少?中国现行的教育改革中必然的不足是什么?
站在书本的角度,站在中国的角度,只能从一个固定的方向来看,走出课本,走出中国,在比较的体系中,或许,会更清晰些。
从迷雾中走来,再向着新的迷雾走去!
拿到《中国教育史》这本书,我也不禁思考起来:教育史是什么内容?哪些教育史?原来自己在这一方面也是一片空白。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史一无所知,我顿感惭愧,于是决定有时间一定要读读教育史,弥补一点自己学识的不足以下是“中国教育史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中国教育史主要内容
《中国教育史》编者孙培青、杜成宪。作为一本教育史入门书,本书编排规范,时间线索清晰。从原始社会学校萌芽说起,到夏商西周,西周的“学在官府”和六艺教育,春秋时期私学的兴起,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秦朝君主专制与汉初“无为”到“有为”政治制度下的教育状况,魏晋玄学教育思潮和南北朝时期官学的发展,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发展与演变,宋辽金元时期书院的兴起和蒙学教育的发展,明朝的中央官学和文化专制,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和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的萌芽,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的兴办和西方教育观念的引入,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的演变,维新时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留学教育的勃兴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想,民国初民主科学思想影响下的教育以及封建教育的回潮,新文化运动时期各种教育思潮和运动的出现——平民教育、工读主义、职业教育、科学教育和国家主义教育思潮,20世纪代引进的西方各种教学方法,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直到新民主主义教育和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从古至今,一脉相承。
时代不同,社会文化不同,教育思想也不同。本书涵盖了各阶段有代表性的教育家、流派的主要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孔丘的儒学思想;孟轲的“性善论”、荀况的“性恶论”;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思想;秦汉时期董仲舒和王充的人性和教育作用思想;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士大夫教育及其《颜氏家训》;隋唐时期韩愈的“性三品说”及其《师说》里的师道观;宋元时期朱熹的“明天理、灭人欲”和“朱子读书法”;明代王守仁的“致良知”与儿童教育论;早期启蒙教育思想家(清初至鸦片战争前)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即提倡学生在学校议论国政),以及同时期颜元“实德实才”的教育目标;近代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康有为的《大同书》及其教育理想;梁启超的“开民智”、“伸民权”的教育作用及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严复的“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和“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民国初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独立思想及其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现代教育家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全人生指导”的青年教育思想;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体系;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体系。内容详尽,史料充分。
阅读此书时深陷其中,然一遍而过,终因未深究其内容,待掩卷而思时,很多细节已然忘记,而有些内容却久久盘旋于脑海,挥之不去。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常思考自己工作的意义,教育的意义,然而当我读完教育史后,我没有得到预期的答案,反而心有惶恐,甚至有些悲凉。我发现奴隶和封建社会时期,教育大体充当着统治阶级实施政权的工具。教育的工具性质,战国时期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就是典型例子。这一学派在教育方面远没有达到像儒、墨那样的造诣,但因其毫不含糊的社会政治主张,尤其符合秦王朝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而赢得了在诸子百家中的地位。韩非认为:你不能指望人们自觉为善,而只能设法令人不得为非。因此他作出一个著名的结论:“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因此,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是“不务德而务法”,教育如此,社会政治的实现也是如此。“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法治教育便是韩非提出的教育主张。秦国之所以强大,就是实施了法家学派的法治教育,“通过定名分,使人人皆知按本分言行和获取;通过禁私学、禁诗书礼乐,使言谈者必轨于法;通过形成严刑酷法的社会局面,迫使人不敢作奸犯科......”正是有这种法治思想指导教育实践,秦始皇才进一步统一文字,严禁私学,实施吏师制度以维护其君主集权的统治地位,“焚书坑儒”便是其文化专制和愚民政策的反映。法家这种只讲法制而弃置人治的思想充其量是一种社会教育,然而它却不讲教育和感化,甚至认为人和人的尊严无需尊重,这实属教育史上的一大倒退!看完着实令人惶恐。
然而注重教育与感化的学派就逃离了充当统治者工具的命运了吗?非也。孔子的“礼”与“仁”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儒学思想何其丰富,影响何其广泛,然而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所谓“学而优则仕”,又因儒家强调“文事武备”,这又恰恰与汉武帝的政治愿望相契合,于是儒学应时代需要登上了历史舞台。汉武帝后来施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仅使儒学取得定于一尊的地位,也帮助汉武帝实现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思想意识的政治抱负。不管怎样,儒家思想在汉代又得以复苏和发展这对后世是有积极作用的。至此,我又深感迷惑:到底是时代造就了儒家思想还是儒家思想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封建社会时期教育工具作用如此明显,从各学派思想被统治者利用,到为统治阶级选官的科举制度的产生,甚至到了近现代,教育理念虽得以更新,但教育依然摆脱不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性质。细思起来,这令人惋惜,然而,因为教育的发展以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为基础,自然也需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需求,这样想来,便也觉得合理。鸦片战争后,随着国门被强行打开以及科举制度各种弊病的出现,国人意识到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于是洋务教育主张的“中体西用”思想应运而生,“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有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之后,维新派不仅对外派遣留学儿童,同时对内建立学制,兴办学堂;民国初期和新文化运动时期学制的改革、各种教育思潮的出现以及西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引进;国民政府时期“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战时须作战时看”的教育方针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干部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等等极具时代特色的教育和各大教育家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各种教育思想,无不体现“教育为政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
教育的功能性特征自其产生便具备,因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人,要生存。原始人类为了生活,首先需要吃、穿、住等生活资料,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必须参加生产劳动,因此,生产劳动的教育在原始社会中就占有突出地位。这说明教育从一开始就具备功能性特征,这样看来,教育的工具作用无可厚非。
然而人类的存在不仅仅为了生存,人类还具有思想,有表达自我的需求,否则人类知识何以积累,文明何以创造?纵观中国教育史,也有开明的君主或教育家,不以思想钳制人,尊重思想,尊重学术,为贤士提供思想交流的场所,他们也以此在教育史上创造了典范。这在古时有战国时代齐国的“稷下学宫”,在近代有蔡元培的北京大学。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在都城临淄的稷门所设立的学宫,因此得名。其重要特色是容纳百家、思想自由。诸子百家在稷下学宫可以发展自己的学术,各家各派不需以统治者的好恶独尊一家而压制其它各家,或以一家为标准统一各家。统治者也充分允许各家“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因此,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它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两千多年后,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时所贯彻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与古代稷下学宫的性质何其相似,甚至,蔡先生的“兼容并包”比古代的学宮有更广泛深刻的涵义。“兼容并包”不仅包容不同的学术和学说流派、不同的人物和主张,也在男生之外包容女生,在正式生之外包容旁听生,在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的时代背景下包容资产阶级乃至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人物。因此,蔡先生引领下的北大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教育领域。
蔡元培先生是一位学贯中西,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他推崇思想、学术自由同时对政府官僚掣肘、摧残教育深有体会,因此积极倡导“教育独立”,其中就包括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正如蔡先生所明确指出的: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受教育者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人格,能对人类文化发展尽到一份责任,作出一份贡献;而不是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那些怀有其他目的的人去利用。多么开阔的心胸,多么独到的见解,多么振奋人心的思想!深得我心。这不正契合当下我们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吗?没错,教育是全人类的事,而非某个政党的事。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我把后半生定位于教育和写作,即便是写作也是关于教育。对我来说教育既是使命也是理想,然而我对教育又是恐惧的,因我从未从事过教育,也不懂教育,既然如此,教育别人前,总须懂得教育,不然又何以教人?
于是便有了恶补的想法,一则立志终身学习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二则研习中国蒙学的教育方法和教材,三则了解中国教育的历史和经验。
对于第一项,非一日之功,只能徐图渐进;对于第二项,目前在搜集和整理相关的古籍资料中;对于第三项,则有现成的书籍可以阅读。
在此我想向已经或者即将从事教育的朋友和老师们推荐由孙培青老师主编的《中国教育史》这本书。
此书以历史脉络为轴,从原始社会中国教育的'起源一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特点、教育的方式、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制度、教育的思想、教育的学说等,对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历史和沿革、道统,都有很大的帮助。我将会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分享阅读中的体会和感悟,希望与更多学友一起研读探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教育别人之前让我们更懂教育,以期找到适合当下幼童,乃至青少年的教育方法。
在中国近几千年的教育史上,涌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者。这本书对中国历代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对教育家也给出了简单的介绍,其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有三个教育家:孔子、王守仁、陶行知。
孔子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名气很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也流传了数年,经久不衰。他的教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包含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主张,而且还包含了深刻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即使从他的思想提出直到现在,中国社会已经发展了两千多年,但是他的一些思想对于当代的教育研究和教学原则仍有深远的意义。
几千年前,他就提出了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还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三个环节,即:学,思,行。还提到了一些教学原则,比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等等。记得初中时就学过《论语》,上面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不实。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偏不重,才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这对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将学到的只是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只有通过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印象。这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极为需要的。
至于王守仁,他比孔子的名气小了很多,但是经历过考研的人至少都会熟悉一些。他在哲学史上是有名的主观唯心主义者,因此他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为基础的。学哲学的时候一直就有一种印象在头脑中存在着,就是觉得王守仁是个“坏人”,当考试时出现在选择题中的时候,一见到这个名字,就会想到主观唯心等等。但是现在这些想法已经得到改观了。
王守仁一生对教育十分关注,他将自己的哲学思想贯穿于他的教育研究之中,以非常独特的视角对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这在整个封建统治时代都是非常大胆和有创见的。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例如,他强调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并且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其实这样做对于我们的素质教育是有一定启迪和帮助的,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修养素质。
他还多次提到了循序渐进,并且还强调了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资质、个性、长处、短处给以不同的教育。他的这种主张是应该肯定的。其实因材施教这一说法,孔子的教育原则里都已经提到过。说起因材施教,就想到了当前的教育现象,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是始终成效不是很显著,几千年钱提出的教育原则,到现在也没有好好地实践,不能不说这是教育的一大遗憾。
陶行知也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位教育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卓有成效的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提出许多教育理论,比如生活教育理论等等。
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很大的历史和现代意义,特别对于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其中他的素质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加快和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他还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还提到了对教师的一些要求。将来我们很大可能就要成为教师,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师德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他曾经说过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子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这句话原本是说老师用来教育学生的方法要乐学和苦学相结合。但是我觉得这句话也是适合学生用来自我教育的。尤其是对我们这门不很成熟的学科的研究生来说,更是具有教育的意义。
只有我们从学习中得到乐趣,我们才会继续地钻研,只有我们能苦学,能够坐下来深入地理解并体会专业的精髓,甚至创新,才会让不够成熟的学科慢慢地走向成熟!
一读起
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当一种框架的思想在逐渐产生之时,便寻思着构成框架的经、纬与血脉该是什么。于是,史便成为一条清晰经线存在。
二读法之悟
曾计划着,按照以往的看书习惯的话,估计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读完,还会剩下一百多页。没有想太多,或许就是因着一种喜欢的缘故,便只管看了开来。没有想到,提前完成阅读任务。
想起曾经和同事开玩笑地说“要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才能看更多自己想看的好书。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专攻的缘故,这一想法有希望成为可能。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没有如以前一样同时读几本。而是在看此书很累或没有感觉之时,看一些别的书,这样的阅读体现了主次分明。以一本书为主要内容之时,睡觉前思考与醒来时在被窝里的闲暇便成为了了消化与思考的时间。把一本教材当作小说来阅读,虽然这样的阅读过程会丢失好多,不过,在以理解为主要记忆方式的我而言,或许,这便是对于知识的一种最好吸收方式。不为着什么,只为着自己喜欢,只为着想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或许,这样的放松状态下的阅读,因为着专一,而成为一个思考的整体,或许已在大脑中进行了相关的储存。
三在读之思
1换一种眼光看
喜欢中国历史,一直是站在读故事与背诵的角度去看,作来一种静默的知识存放在了脑海里。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时,体会到的是教育与中国各阶段社会命运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关于中国教育与革命的关系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依赖、影响与制约。
从儒家思想统治中国的历史,可以看以曾经使中国一度兴盛,一度又因为宋朱理学的灭人欲的极端而成为中国的桎梏。于是,以太平天国的代表的便举着灭孔反儒的旗帜试图把天下大同的理想实现。在事实的不断证明中,作为封建统治代表思想的儒家思想却又被搬了出来。两次鸦片战争的外来侵略,使得清末的洋务运动一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然而,穿着鞋走新路的尴尬终于被新文化运动所替代。
换一种眼光看历史,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中,可以看到,每一种教育思潮,或潮起潮落,总是随着社会的现实需要而存在,其适合与否,总有社会这部不断前行的机车来选择或淘汰。
由换一种眼光看历史,想到如何换一种数学的眼光来看生活,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件?或许,在以历史,以生活事件为主干,以教育,以数学为辅线,各自构建起一个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网,是一种转换角度转换眼光的方式。
2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能够成功?
因为有着位于教育先列的教授们所指导,还有着以北师大为代表的相当数量的爱国青年在影响着,实践着。
由新文化运动想起如今所提倡以“尊重个性与自由”的启蒙运动,在那时就提出的“平等、自由、博爱”为何没有真正实现?相隔近一百年的今天,以解放个性为目的文化启蒙运动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吗?
3对康有为,陈独秀等的认识改变。
在以前所学习过的历史中,一直把康有为作为变法失败的逃亡者,而与梁启超作以比较。把陈独秀作为右倾投降主义的一员来看。连同那胡适,也都因被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而有着一种近乎于不屑的那种空泛的自尊感。想起那为考学所背诵的历史与政治知识,想想不免有些可笑,或许,那是道德第一的教育需求吧。
走进历史的长河中,伴随着蔡元培对中国教育的开放性思想,认识到康有为、陈独秀都在某些方面为中国的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种对于无知,对于历史从属于政治的打破,感受到是,在当下生活的每一个点都是向前前行的着的历史车轮中的一个很小很小的点。“历史不相信思想,历史要的是行动”,或许,所有的功过是非,只有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才能更加显现。
4为什么礼会成为日本“各安其位”的法宝促进了日本的先行,却没有给我国带来后来强盛?
在阅读的过程中,这一直是困惑着我的一个问题。当读到唐朝的大度与教育的自由与纷繁现象之时,感受到的是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的发展那种无形的推动力量。可是从宋朝开始,到元、明、清,可以看到当时的统治者也都在努力着借助事教育来实现国家的富强与繁荣,但是,又都以维护其统治作为根本。后来,这种思想愈演愈烈,最终导致的是鸦片战争的暴发。当世界已在进行工业革命时,我们还在拿着大刀背着八股文。
单纯站在教育这一方面的理解是狭隘的,但是,可以从一角度看到一斑。
初步看到中国教育史,首先被吸引的是孔子、孟子、老子、墨子与荀子的思想,使我对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说叹服中沉醉。
看完中国教育史,看到现在所实施的各种教育制度,很多都能从祖先那里找到先行的存在,迷惑丛生。不禁在想,中国的教育改革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到底发展了多少?中国现行的教育改革中必然的不足是什么?
站在书本的角度,站在中国的角度,只能从一个固定的方向来看,走出课本,走出中国,在比较的体系中,或许,会更清晰些。
《中国教育史》是由孙培青主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有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学习教材。本书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附段分章,把各时代各阶级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以揭示其内在联系。阅读本书有助于对中国教育发展史宏观把握,将各个朝代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形成一定的系统,详细的掌握有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史的脉络。
1、语文独立设科的简要过程
人类历史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自从语言和文字的产生之初,以“语言文字”为内容的“教”和“学”活动就从未停止过。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文教育。“语言”和“文字”除了有传授统治者所需的政治文化方面上层建筑的理论的作用之外,人民大众也有借助语言文字传授生产知识和劳动经验的需求。于是语文教育从最初只有官府贵族才能接受逐渐文化下移到民间,使普通民众也有机会接受到关于基本语言文字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从孔夫子到汉代董仲舒,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颜元等等,语文教育经过无数教育家的继承和发展变革,逐渐变成中国教育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部分。但是人们把“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看待和研究的历史却是十分短暂的。
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压迫的水深火热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世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语言文字”分科教学这种教学方法。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系统教学。八门必修课中首次出现关于语文教学的“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课程。
19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呈报并咨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到大学都开设国文课。语文教学就不仅形成独立一门学科,而且形成了独立的系统。
19“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教育部从法令上规定了白话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合法地位。至此,语文学科的体系基本固定,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发展,形成了今日所见语文学科之规模。
2、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对语文学科教学的影响
纵观中国教育思想史,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即融合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精华,又克服了实用主义教育的不足,对现代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有三方面,即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理论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人难以离开社会而独自存活。教育的第一个重要目的使社会化,融入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人”。不仅做“社会人”,还要做特定历史社会环境的人,即做中国人。教育要使人传承中国文明、了解中国历史、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团结同胞、以自己的力量促进祖国的繁荣富强。在近代中国的特殊遭遇下,时代赋予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能承担救国救民任务的人,要求青年具有时代精神,将知识用于实践,成为具有健全身体、建设能力、创造能力、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的现代中国人。“活教育”的目的反映到语文教育中来就体现了语文课程独特的德育功能。语文学科不仅传授给学生基础语文基础以及语文能力,还在情感道德价值观方面积极引导学生上进,成为对社会负责的现代中国人。
2.“活教育”课程论
“活教育”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突破书本教育的形式僵化,脱离事实的弊端,将学生引向大自然中寻找“活教材”。这样适应了儿童生活经验与兴趣,逐渐扩大和丰富了儿童对自然以及社会的了解,使儿童获得真实亲切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儿童能够自主投入到学习之中。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把儿童培养成为能够投身实践的实用型人才。在强调向自然学习的同时,“活教育”思想并不机械否定书本知识,也十分重视教材的内容。认为学生系统学习书本知识是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而这种间接经验的习得能够有效的指导实践。认为学校教育是自然社会、书本知识的辩证统一体,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贯彻中创造性的运用知识以解决实践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活教育”的课程论反映到语文教学之中即体现了语文课程资源的涉猎广泛,又体现了语文教学要在教材与实践的共同作用之下发挥作用。
3.“活教育”教学论
“活教育”的教学基本原则明显受到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基本教学方法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以“做”为学生学习的基础,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教师就应该放手让儿童自己实践。只有儿童做了,才能与事物有直接接触,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过程和本质,由此产生兴趣,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发现“真的世界”,形成对理论知识的独特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知识逻辑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由于儿童经验不足,目的不明确,无正确的理论指导,不能放任学生完全成为学习的中心与主体。突出教师正确引导和有效辅助的地位和作用。
总之,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调动学生积极性,反对机械的“灌输式”教学,批判传统教育中忽视儿童生活和主体性等弊端,吸取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合理内核,同时也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和补充,是一种有改造有创新的新形教育思想,对现代的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改革都产生了及其重大的影响。
读《中国古代教育史》有感
工作之余,以读书来充实我的生活和知识,提高我的自身素质和教育程度。近期,我读完了《中国古代教育史》。这部书通过对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介绍,了解中国教育发展历史的脉络和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通过了解从先秦诸子到明末清初的教育家对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认识。借鉴前人的经验,加深对教育规律的把握。提高教育实践程度。
《中国古代教育史》是一部厚重的著作,不仅仅是它广大厚重的装桢,更是因为它对于我国漫长教育史的高度总结。当然,对于这部书的阅读的收获绝非一片读后感所能概括,而且,我也无法对这部鸿篇巨著做一个整体的感言。于是,我捡拾起阅读过程中零星闪烁的思考的火花连缀成一片文字,姑且称之为读后感。
当然对于“史”著作,(当然我所说的不是单纯的历史著作,而是涉及文学、文字等的著作)我早已读过不少。《中国文学史》、《中国文论史》、《语言学纲要》等等不一而足。对于我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业已有了些微的认识。特殊是些特殊的时期,在脑海中总是有抹不去的印记,不时会凭窗默坐,品味一个时期的人文历史,个中滋味难以言传。当我再次以“教育”的名义走进这历史的时候,那种沉潜在内心的滋味不禁再次泛起,一些时期、一些人物、一些典故次第登场,给我以触动。
当我在“战国时期的教育”中感受那个动荡时期里私学发达、学术活泼时,我不禁想起另一个动荡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史上,两个时期同样演绎出百花齐放的光辉。诸子百家的著书立说,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等共同造诣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事;魏晋文人造诣我国古典文学的第一次高峰,这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发达,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体裁和文学理论,同样多彩多姿。三曹、阮籍、左思、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x、庾信等等都是文学史上残暴的明珠。两个时期有着共同的繁华,让我们看到真正的思想解放的文学、文化的发展。就是这样的先入为主的认识让我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充斥期待。因为,我看到了战国时期的教育的盛况。
在战国时期教育部分,我没有读到任何屠杀的信息,恍若走进一个太平盛世。因为,这一时期的教育的盛况,让我感受到的是士子们优游的生活状况,我看到他们自由的身份、看到他们独立的人格,在那个养士的时期,我第一次看到知识分子的分量,也看到他们那份自信甚至可以说狂傲。“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孟子,不满鲁穆公待之以友,以为其应以师事之的子思,他们真正展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当我走进齐国的“稷下学宫”时,便彻底被这个时期的教育气氛所折服。管家举行,私人主持的情势给学宫带来思想自由、学术繁华和人才竞出的盛况。各派各家都能够在这里拥有一席之地,都能够著书立说教育后学,激烈的争辩,尖利的争锋,相互抵触又相互交融。这不禁让我想起蔡元培时期的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的`办学思想给北大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而稷下学宫在数千年前便造诣了这一盛况。尽管这一时期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但是,这一现确已经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让我真正体验到那个战乱纷争的时期里,教育发展的春天。
当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时,我的充斥期待的心情一点点地被侵蚀,我还停留在文学大发展的梦中,我以为这一个同样人性崛起的时期里,这样一个同样纷争的年代里,也会演绎出繁华的教育,可是,我看到了什么?官学的时髦时废,似断又续;私学、家学的不平衡发展……我彻底地被这个时期所迷惑。为什么?为什么这样一个教育废毁的时期涌现那么多杰出的人物?为什么同样思想解放的时期却让教育沉静?
掩卷寻思,我除了感慨以外,也留下些理性的思考。细心剖析两个时期,不难看出纷争表面之下的质的差异。战国时期对于士子的器重,对于人才的尊敬不能不说是那个时期思想、教育、文学等等发展的幸事,更重要的是官方举行教育却真正给诸子们留下自由主持的空间。没有大一统思想,没有政治的压抑,这样一个看似纷争的时期其实恰恰有其温驯的一面。而翻开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则不难看到血腥,文人志士的鲜血让全部时期充斥可怕。思想的压抑让更多的士子三缄其口,更不要说什么思想自由了。最致命的恐怕就是门阀制度的流毒了,那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时期,有多少寒门士子的汲汲追求的豪情被浇灭,尽管这份愤懑造诣了诗歌文学,但是,投身教育的心早已死灰。这不禁给历史留下遗憾。
《人是机器》读后感 官晓清 教育史
暑假里,我读了董宏猷的《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打开书,我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
不仅如此,作者还把每一个梦的前因后果用现实做了解释。比如说:现实是一个十一岁女孩不能和男孩一样读书,只能放牛、做家务,她非常渴望读书。于是,作者就将她的梦境写为自己正坐在学堂认真地读书,还被老师点名夸奖。爸爸发现她还在睡,就揪住她的耳朵,而她却在梦中将课文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这种联系实际的做梦写法更写出了十一岁文盲小女孩渴望读书的急迫心情。
我向大家推荐《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这本书,因为他能给你带来快乐和遐想!
中国,多么美妙的字眼,多么神奇的国度,还有它所拥有的多么辉煌的历史,无人可比,无人可仿的成就。作为一名中国人,我骄傲,我是龙的传人!
通过读这本《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我了解到了中国的许多知识。当我看到老子、庄子、孔子、。墨子等老者的肖像时,我为她们的道德、才华而敬佩和感叹;当我看到神秘的巴蜀文字时,我联想着巴蜀文字与汉语古文字之间的关系,看着绵延的丝绸之路,我被祖先的艰辛而感动,感激他们为后人所作贡献;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
作者通过此书向读者们详细介绍了中国基层社会的特征,也对其他国家的基层社会进行了比较,抒发了许多观点。
乡村中的社会是熟人社会——因为人口流动率小,所以社区之间的往来较少。那人口流动率小又是为何?乡村人民的生活依靠着土地。“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乡下的人民们依赖着泥土所提供的农业资源,土地又是不能迁移的,久而久之人们的居所也就稳定了下来,常态是“生于斯,死于斯。”
“土”,基本意义是泥土,形容人本应是“淳朴”的意思,而现今却成为了一个贬义词。这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正是因为基层社会是熟人社会,所以社会中的人与自己的家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大家都是熟人,这样就见外了啊!”对待这样如同家人般的社会中的人们,大家都是如此的心态,哪里用得着担心口说无凭,而画个押,签个字?如同作者所说:“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反观如今我们所熟悉的“陌生人社会”,多接触的并非熟人。无法揣测对方的意图,无法保障在与对方的合作、交往中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于是出现了合同,出现了条约,要双方签字同意。保障自己的权益无可非议,但这也是人与人之间距离疏远的一种体现。“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不得不承认并接受这一事实,因而许多人会感叹城里人们不同于乡村人民的冷漠。
除了“土气”外,乡村人民还常因为不识字而被说是“愚”。然而,文字之所以被发明,是为了运用于两种情况——一是空间上的阻隔,比如人们想要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此时文字就能够跨越距离的阻隔传达于人们;二是时间上的阻隔:显然古人并不能直接将信息传达于后人,于是他们著下书籍,写下自己的感悟与经历。
而在乡土社会中,距离与时间都不具有隔阂,时常都是通过询问熟人来解决问题,似乎没有文字的用武之地。再退一步说,“愚”形容的是“学不会”,而不是“根本没有学,所以不会”。就算是再聪明的人,不经过学习也一无所知。
后文中,印象深刻的还有作者提出的“插序格局”与“团体格局”概念,对比了中西社会间的不同,也让我对中国乡土社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此书书写了我们许多人都没有认真了解过,亲近过的中国乡土社会,全面展现了基层社会的面貌。
今天看完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记录一下读后感。
从王小波的杂文集知道了费孝通,依稀记得有篇论述农村同性恋研究的文章,引入费孝通关于农村社会的研究结论,作为佐证,不知道为何就一直记得这个作者和这本书。正好在找书看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本书,一共也就一百来页,看起来毫无压力,于是带着好奇,开始了。
我看书的习惯就是必须从头看到尾,前文,目录,正文,后记,必须全部读过才算是安心,这样的好处是从前文,后记中可看到写书的一些背景,更有助于理解书本,坏处就是会效率低些,但是我觉得一本值得看的书,前文后记也是非常值得了解的。看书最重要的是先看目录,对于作者如何论述有一个框架的了解,就像是勾勒出了树干和树枝的轮廓,看的过程中将一些点作为叶子,点缀在树上。初看目录,可能因为对论述主题的生疏,无法全然明白和记住结构,没有关系,看的过程中,读完几章后再回头看就会觉得清晰,读完全书再看一遍,如果脉络已深深印入了你的脑海,说明书已经融入了你的记忆,倘若对于某个章节还能有更生动细节的回忆,那就是你和这本书的缘分所在了。
分享了自己看书的一点心得,回到乡土中国这本书。首先,这本书主要论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成因,演化等。乡土社会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农村社会。这本书的妙处在于语言平实,逻辑清晰,章节之间环环相扣,从土地,到人和土地的固定连接,到人形成家庭,形成社会,让你读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乡土社会的特点,进而通过这个切入点,了解中国社会的特点,以及和西方社会的区别。做产品讲究don't make me think,这本书也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它的内容是值得我们思考,寻味的,而它的论述过程很自然,让你省去了诸如考虑这句话啥意思,这篇和上篇啥关系的总结,验证的过程,会有非常顺畅的阅读体验,丝毫不费力的跟着作者去思考社会学,这样本来会特别让人难以理解的科学。
看完后记,了解到作者的人生可谓命途多舛。在和妻子一起下乡调研过程中,妻子不幸意外去世。wen ge被打压,失去了研究生涯的黄金时期。乡土中国产生于这个中断之前。通过这本书,和这样一个社会学研究者相遇,和这样深入浅出的,朴实无华,逻辑严谨的文字相遇,是一件幸事,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厚积薄发,大道至简。
星期天,我读了《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里面的寓言故事可多了:《掩耳盗铃》、《南辕北辙》、《拔苗助长》……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要算《守株待兔》了。
从前,有一个宋国的农夫,以种田为生。有一天,那个农夫正在田里干活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只兔子飞快的地奔跑过来。那兔子慌不择路哦,竟然“砰”的一声撞在树上,折断了脖子,当场死了。农夫心里美极了。他捡起那只又肥又大的兔子回家了,和家人饱餐了一顿美味的兔肉。农夫心里想:“要是我每天都能捡到一只兔子的话,那我就不用那么辛苦的种地了。”于是他就天天坐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他一只兔子也没有捡到。因为他很久没有种田了,地里已经长满了杂草。
读了这则寓言故事,我觉得我们小朋友可不能像这农夫一样。天上掉馅饼的事是不可能的,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不能抱着侥幸心理。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叫《寓言故事》的书,这本书告诉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在这本书的众多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主要是讲:从前有个叫愚公的老人,他住在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北面,出入都要绕很远很远的路,非常不方便。为此,愚公带领着子孙,开始挖山,经过重重困难,日复一日的辛苦劳动,最终,愚公这种精神感动了玉帝,玉帝便派了两个大力神把这两座山给背走了,从此,愚公家门前再也没有高山挡道了。
从这个故事看来,愚公是一个有毅力和敢于创造的人,他不怕艰难险阻,决心以自己的艰苦劳动改变现状,为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实在值得我们学习。回想到我自己,在学习上我遇到一个稍难一点的问题,我就会放弃去玩别的了,做事没坚持到底,相比起愚公这位老人,我真是惭愧极了。我现在下决心:以后不管做什么事,生活中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完成它,我相信只要这样才会像愚公那样得到胜利的。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精选15篇)】
亲爱的同学们,我相信大家都看过《寓言故事》吧!它是通过人和动物的一些短小精悍的故事来讽刺或赞扬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从而引出一个又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这么多的好看的小故事中,最吸引我的是《毛遂自荐》的故事。来跟我进入《毛遂自荐》的故事里,来了解毛遂为什么要推荐自己了?
首先,让我来说一下《毛遂自荐》的优点吧,也就是《毛遂自荐》为什么让我在看过的寓言小故事里如此吸引我的三大优点:
1、这个故事不仅赞扬了毛遂的自信、勇敢,而且他更是达成了平原君和楚王也可以说是赵国和楚国的一场关于生死存亡的大交易。
2、书的结尾并没有告诉我们读者秦国攻打赵国的结果,我也不知道。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去查,我想说就是因为结局并没有告诉我们读者们赵国有没有灭亡,才会吸引我们对这个故事后续的想法和了解,这样就无形增加了自己想对历史知识的了解。
3、《毛遂自荐》对我们这些孩子甚至成年人都是有十分大的帮助的。孩子们会在课堂上更积极的发言,大人们会在工作上勇敢指出工作上的不足,大胆发挥想象,更自信的为自己工作和生活锦上添花。
那么就有人会问:“你在开头不是说毛遂为什么要去推荐自己了?”别着急,答案就是毛遂对自己的才能十分的自信,更勇于表现出自己的优点,所以毛遂就去推荐自己了。
我建议同学们去买一本《中国寓言故事》,里面不仅有《毛遂自荐》,还有更多引人入胜的故事,绝对是一本好书。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15篇)】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中国寓言故事,里面有很多寓言小故事,让我学了很多的'道理,其中大王嫁祸和孔雀爱尾这两个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大王嫁祸讲的是一个人去砍柴,遇到一个小沟涨水了,过不去。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庙,庙里有个神像,他就把神像搬到了河中央把他推到,走了过去。又一个人走了过来,发现神像被人脚踩过了,于是他把神像擦的干干净净放回原地。住在庙里的小鬼让小鬼惩罚他们,神像不敢惩罚第一个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你越不怕他,他越拿你没办法,你越怕他,他就有办法对付你,让我联想到,遇到困难不要怕,你越怕他越解决不了,要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
孔雀爱尾讲的是孔雀非常爱自己的尾巴,休息的时候都要把尾巴放好,有一天下雨了,孔雀也把尾巴收起来怕被雨淋湿,一个猎人来抓他们,其他孔雀张开翅膀飞走了,有一个孔雀怕翅膀淋到雨没有飞,结果被猎人给抓住了。这个故事告诉我的是,孔雀太喜欢自己的尾巴了,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这本书的每一个小故事都很短,但每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我们学习、成长很有帮助,所以我要多读书。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