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的实验题知识
- 文档
- 2024-07-30
- 103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化学的实验题知识,本文共6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中考化学的实验题知识
一、配制100克5%的氯化钠溶液
1.用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应注意:先调平、再放纸,镊子取砝码、左物右码;
2.量取蒸馏水时注意:
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手持量筒并倾斜、瓶口紧挨量筒口);
滴加(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于量筒正上方,超过95mL时,不能将胶头滴管伸进量筒内吸取,可以倒出少量再滴加);
读数(量筒放平、平视);
3.多余的药品放在指定容器内,不能放回原瓶;
4.注意标签的正确书写。
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用胶头滴管润湿滤纸,用玻璃棒挤压赶走气泡;
2.烧杯紧靠玻璃棒倾倒液体(方向正确);
3.先固后液,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
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注意: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试管,并看到气泡,无气泡可更换试管;
2.装药品时注意:先放固体,再倒液体,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3.取石灰石不能用药匙。
四、氯化钠溶液的蒸发结晶
1.量取蒸馏水时注意倾倒、滴加、读数;
2.先点燃酒精灯,根据外焰调节好铁圈的高度再放蒸发皿,不放石棉网;
3.加热到有晶体析出时熄灭酒精灯;
4.蒸发结晶时必须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
返回目录>>>
● 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
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
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返回目录>>>
实验题解题的基本操作
题型的特点是:实验的基本操作部分知识考查的难度都比较小,题目整体属于中档偏易题。选择题1道,为简单题,主要考查酒精灯、试管、胶头滴管、托盘天平、药品的取用的实验操作。填空题在生活现象解释题和生产实际分析题、基本实验题中出现,通常是简单题或中档题,往往和气体的制备、除杂等相结合,主要考查装置的气密性、过滤和蒸发、配置溶液等。
解题策略:这类试题难度较低,一般考查教科书上的原有操作。首先熟识仪器,然后熟悉教科书上的每一个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操作,注重细节,牢记实验步骤,就能完美解答。
专题教学策略:实验的基本操作这部分知识是历年中考的最基础的考查点。需要学生对常见实验仪器的简单操作、药品的取用、物质加热操作、仪器的简单连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浓硫酸的稀释等熟记于心。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复习时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并学会迁移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专题复习流程:
第一步,教师重点阅读专题导语和学习目标、方法突破三个模块,课前精选试题,明确授课流程。
第二步,指导学生填写必备知识模块,可以是学生填写老师纠错,可以是和学生一起回顾等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复习即可。实验的基本操作部分最重要的是气密性的检查和装置的连接步骤,考试频次较高,而且容易出错,复习装置气密性考操作时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写出来,不能只口述;连接步骤一定要按顺序(很多学生容易混淆)。
第三步,基础过关后,根据题型分类来指导学生做题,做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学生修正,并总结常考知识点,填入我的记录空间,以便课后复习使用。
第四步,选取相关练习题来强化训练,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限时训练。答题注意细节,文字表达的一定要符合规范。
第五步,回顾总结,最好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常考的知识点和易错点,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课后作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留30分钟题即可,并提醒学生先回顾后做题。
学习目标:
1. 会取用药品。
2. 会给物质加热。
3. 会使用和连接简单仪器。
4. 会检查装置气密性。
5. 会过滤和蒸发。
6. 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7. 能安全操作,能处理一般意外事故。
方法突破:
1.常见题型
选择题:简单题,实验操作的正误判断
填空题:简单题,常考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及连接简单仪器。
2.解题要点
①识记常见的实验仪器,了解其用途和简单操作,即可解决选择题。
②填空题要注意记忆的准确性,有实验操作的要注意操作的先后顺序。
返回目录>>>
一、配制100克5%的氯化钠溶液
1.用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应注意:先调平、再放纸,镊子取砝码、左物右码;
2.量取蒸馏水时注意:
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手持量筒并倾斜、瓶口紧挨量筒口);
滴加(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于量筒正上方,超过95mL时,不能将胶头滴管伸进量筒内吸取,可以倒出少量再滴加);
读数(量筒放平、平视);
3.多余的药品放在指定容器内,不能放回原瓶;
4.注意标签的正确书写。
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用胶头滴管润湿滤纸,用玻璃棒挤压赶走气泡;
2.烧杯紧靠玻璃棒倾倒液体(方向正确);
3.先固后液,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
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注意: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试管,并看到气泡,无气泡可更换试管;
2.装药品时注意:先放固体,再倒液体,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3.取石灰石不能用药匙。
四、氯化钠溶液的蒸发结晶
1.量取蒸馏水时注意倾倒、滴加、读数;
2.先点燃酒精灯,根据外焰调节好铁圈的高度再放蒸发皿,不放石棉网;
3.加热到有晶体析出时熄灭酒精灯;
4.蒸发结晶时必须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
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
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
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1.银氨溶液、氢氧化铜悬浊液、氢硫酸等试剂不宜长期存放,应现配现用
正确,银氨溶液久制易生成Ag3N极为易爆
2.实验室制取氧气完毕后,应先取出集气瓶,再取出导管,后停止加热
正确
3.品红试纸、醋酸铅试纸、pH试纸、石蕊试纸在使用前必须先用蒸馏水润湿
错误,PH试纸不润湿
4.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NaOH溶液时,所用锥形瓶不能用未知NaOH溶液润洗
正确
5.为防止挥发,浓氨水、氢氟酸、漂白粉、液溴、汽油、乙酸乙酯等均需密封保存
错误,漂白粉不易挥发但易变质,所以需要密封保存
6.浓H2SO4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干燥布擦净,最后涂上NaHCO3溶液
错误,先用干燥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NaHCO3溶液
7.一支25mL的滴定管中,液面所在刻度为12.00,则其中所盛液体体积大于13.00mL
正确
8.准确量取25.00mL的KMnO4溶液,可用50mL碱式滴定管
错误,应用酸式滴定管
9.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正确
10.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分析下列实验温度计水银球位置。
(测定溶解度、制乙烯、硝基苯、苯磺酸、酚醛树脂、乙酸乙酯制备与水解、糖水解)测定溶解度(溶液)、制乙烯(反应液)、硝基苯(水浴)、苯磺酸(水浴)、酚醛树脂(沸水浴)、乙酸乙酯制备(直接加热)、水解(水浴)、糖水解(水浴)
11.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下降的速度
错误,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指示剂颜色变化
12.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中
错误,左物右码
13.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密封,加热试管,溶液变红色,冷却后又变无色。确定溶液成分
应为SO2+品红溶液
14.只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甲苯、氯仿、己烯、酒精、苯酚水溶液、纯碱溶液
正确,浓溴水
15.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醋酸时,通常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颜色由橙变黄
错误,通常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16.除去蛋白质溶液中的可溶性盐可通过盐析的方法
错误,应该使用渗析
17.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所用的蒸馏水应预先煮沸,以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正确
18.试管、蒸发皿、坩埚、锥形瓶等仪器均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错误,锥形瓶应当隔石棉网微热
19.饱和纯碱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渗析法分离油脂皂化所得的混合液
高考化学实验题知识点:化学公式实验常见公式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10、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3O4+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2NaOH=Fe(OH)2↓+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2H2O+O2=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Fe2O3+3H2O↑
高考化学实验题知识点
1.检验→吸收→检验装置
这是由三个连接的洗气瓶组成,第一个洗气瓶用于检验某种气体的存在,第二个洗气瓶用于完全吸收这种气体,第三个洗气瓶用于检验这种气体是否完全除去,以免对后续实验造成影响。
用于检验的试剂,实验现象明显即可,用于吸收的试剂,需要吸收能力较强。
举例:二氧化碳气体,第一个和第三个洗气瓶中盛放澄清的石灰水,可以产生白色沉淀,现象十分明显,第二个洗气瓶中的试剂盛放浓氢氧化钠,吸收能力很强。
2.吸收→检验→吸收装置
这个实验装置主要检验反应中是否有水或二氧化碳生成。在吸收和检验装置中间往往有一个主反应仪器,最常见的是直玻璃管中盛放金属氧化物。
检验水时,第一个吸收装置中盛放浓硫酸,用于将气体中水蒸气除去,防止影响后续实验。经过主反应装置后,后面检验装置一般为干燥管,盛放无水硫酸铜,可以容易检验是否有水蒸汽生成。最后一个吸收装置,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中,影响检验。
检验二氧化碳时,第一个吸收装置中盛放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或与上面装置1结合),用于将气体中二氧化碳除去。经过主反应装置后,后面检验装置盛放澄清的石灰水,可以容易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最后一个吸收装置,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装置中,影响检验。
最后的吸收装置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成分倒流进装置中,有时候为了简便,该吸收装置也可略去。
3.气液两进装置
这类装置属于固液反应生成气体装置,在反应器中有一长一短两根导管,同时两根导管上均有止水夹。打开短导管止水夹,关闭长导管止水夹时,反应发生后,生成的气体通过短导管进入其他装置;打开长导管止水夹,关闭短导管止水夹时,由于气压关系,液体由长短管进入其他装置。
这一装置在中考化学中出现频率很高。
4.简易启普发生器
固液不加热反应,块状固体不溶于水,可以用启普发生器,能够随时停止反应的发生。简易启普发生器可以有试管,长颈漏斗,多孔隔板,导管和止水夹组成。多孔隔板在试管中间位置,块状固体在隔板上,需要反应时,由长颈漏斗加液,需要停止反应时,只需将止水夹关闭,生成的气体不能排出,会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5.测定气体体积:万能瓶量筒组合
这个装置主要用于测量气体体积,万能瓶中装满水,气体从短管进,水从长管出去,进入量筒中,从而计算气体体积。
6.尾气吸收:烧杯漏斗组合
这是导管连接一个漏斗,漏斗倒扣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利用这一装置可以吸收易溶于水的尾气,同时可以避免倒吸。
与此类似的尾气吸收,可以将长导管悬于吸收液上方一小段距离,这样容易溶于液体的气体可以被吸收,同时也能避免倒吸。
[中考化学实验知识点]
实验题21题的平均分约是4.5,22题的平均分是约3.2,两题的满分百分比约为15%,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下
一、基础知识显薄弱
1.常见的化学仪器不认识
酒精灯:写成“烧杯”、“量筒”、“酒精瓶”、“酒精台”。另外错别字的情况非常严重,酒写成“洒”,精写成“清”、“晶”……
2.基本实验操作不熟练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在选择上把握不好,浓硫酸做干燥剂时气体的进气口找不准。
3.常见酸碱盐的用途、性质混淆不清
液体干燥剂应选“浓硫酸”,学生的回答有“氢氧化钠”、“氧化钙”或者是“氢氧化钠溶液”,还有的错误是“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 ……
氢氧化钠在空气变质的产物不知道是碳酸钠,这就体现出学生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没能很好的掌握,所以学生就找不到哪种物质可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二、不能灵活、规范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1.化学用语不规范,元素符号中的大小写不分,化学式中的小数字写得过大
2.实验现象描述不规范,如“没有明显的现象”写成“原来的样子”、“溶液不变”、“溶液没发生反应” ……
三、思维不灵活,综合能力较弱
22题中现象b应是“没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不变质,可以依据现象a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变质来解决问题的。
四、审题不仔细,不按要求答题
适量的a溶液的名称,部分学生写成化学式,而且又写不对。
浓硫酸干燥气体的进气口填“a”部分学生写成“a”
通过本次改卷,我深刻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一定要注重细节,要注重指导学生化学用语的规范性、实验现象描述的规范性,也要尽可能的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综合性实验探究题考查的内容
从近三年平凉中考化学试题来看,综合性实验探究作为压轴实验题,考查的专题都是科学探究,考查的范围几乎涵盖了初中化学实验的全部内容,量大、面广、点多,给复习备考带来了诸多不便。目前,这样的题目以简答题的实验报告的形式出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中考成绩,也关系到备考的成败。在分析试题时我发现,近几年的综合性实验探究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条件、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2.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实验探究
例1:(猜想与假设)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是氧气、氢气或乙炔(C2H2);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是氧化钙、氢氧化钙或碳酸钙。大家做出以上推断的理由是————。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气体不可能是氧气,原因是————。白色固体不可能是氧化钙,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例2:(提出问题)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出现浑浊?白色沉淀物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I.氢氧化钠样品不纯,含不溶性杂质;
II.氢氧化钠与溶解在山泉水中的某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小明通过实验很快就排除了猜想I,他的实验是———。
3.常见气体的检验和除杂方法的实验探究
例:(实验探究)取适量电石加水反应,收集生成的气体,验纯后点燃,气体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并伴有浓烈黑烟。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4.生活化学(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和应用;硬水和软水;过滤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的实验探究)
例:(查阅资料)本地山泉水是硬水,含较多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会分解,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都有碳酸钙生成。小红取来少量的山泉水倒于烧杯中,往其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到————现象,确认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5.金属、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例:小明和小红取含有碳酸钙的沉淀物进行实验:取少量的沉淀物,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由此可见,中考化学综合性探究实验的考查,绝不会脱离课本,而是对课本内容的升华和拓展。因此命题时必然会从课本的重点、难点内容出发,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衔接。
二、中考化学综合性实验探究题复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考考查的内容源于教材,又稍高于教材。而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经常存在对基本操作的细节把握不准确,对化学基本原理掌握和运用不够扎实和灵活以及语言表达不准确等问题。若要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就必须兼顾以下三点。
1.对课本基础知识再巩固
中考探究性实验题都是以课本实验为原型,经过改造、拓展、深化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其考查核心通常是实验双基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这类试题往往给学生的感觉是似曾相识,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得分容易满分难。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复习内容,以填空题的形式为学生重现课本实验内容,帮助其巩固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梳理,主动构建知识网络,感悟和体验实验细节,以提高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解释结论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2.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由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不平衡,在教学和复习中往往存在分层教学的矛盾:照顾好学生,其他学生就会跟不上进度;过分强调基础,好学生又吃不饱。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中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设计自主复习方式,在学生重温课本内容提要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现并大胆提问,师生共同探讨,促进复习效果的提高。
3.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创新、思维能力
中考综合性实验探究题是对课本实验内容的深化、拓展,考查内容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加强实验训练,使学生能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步骤,描述现象和解释结论,在实验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和提出问题、合理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以及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使学生的实验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并通过精心设计训练题目,训练学生理解和概括题意的能力。强化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能用正确的化学术语表达题目要求,从而促使学生综合解题能力的提高。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