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体育教学论文
- 文档
- 2024-06-01
- 103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中专体育教学论文,本文共12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专体育教学论文
中专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对策范文
【摘 要】
我国中专体育事业在广大的体育教学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仍存在部分不足,这制约了中专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浅析硕士论文我国中专体育教学近况毕业论文范文及不足的基础上,试着提出加强中专体育教学工作的几点对策,为中专体育教学革新贡献一点力量。
【关键词】
中专学院 体育教学近况毕业论文范文浅析硕士论文 解决对策
随着体育教学革新的不断深化,我国的中专体育教学在社会、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体育教育工作者达成了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的广泛共识,学生的身体素质因体育课程得到提高;学校涉及体育课程的管理体系也日趋完善;体育教学课程中涉及的体育项目得到极大的丰富,使得学生的选择性增加;体育教学教材内容呈现出“一纲多本”的多样化特点;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攒了大量的既注重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又注重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经验。
一、浅析硕士论文中专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落后的体育教学观念
从20世纪80年代起,外国已经开始倡导“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保健体育”等全新体育观念时,我国中专院校仍然在沿袭传统的“竞技体育”体育教育观念。这种观念在广大的中专体育教学工作者心中仍然占据着主导位置,与外国所提倡的“终身体育”等新观念相比,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具体来说,它是以培养竞技型人才为中心思想的,并没有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身心的健康发展,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生活学习质量。因此,目前要想做好中专体育教学工作,就必须深入开展革新落后的体育教学观念的工作,决仅仅以运动成绩的高低去判定学生体育课程分数的高低。
2.过时的教学内容、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
大纲中关于教学内容规定过于死板,这脱离了体育教学的精髓思想,而且脱离了实际。因为忽视了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及自然环境的差异,而且忽视了农村与城市、贫穷地区与发达地区的院校体育硬件设施、经费的差异。这些理由导致了大纲无法适应所有院校的实际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纲的指导和权威地位。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指的是过于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学”这一过程。教师完全按照大纲内容,以正规的方式教育学生,忽视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喜爱与否。如果学生根本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时,即使再多的演示和指导也是无用功。
3.对学生体育成绩过于单一的评价体系
目前,对于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体系过于单调,体现在评价内容、评价工具、评价策略毕业论文等几个方面。传统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表面看似公正客观,但是对学生而言是不公正的。这也降低了众多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打击,对其体育学习的进步及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二、提高中专体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1. 丰富体育教学策略毕业论文
在体育教学课堂中,要使学生“玩中专、学中乐”,也就是在游戏之中乐于学习。为遵循这一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丰富体育教学策略毕业论文。根据授课内容,教师采用灵活多变、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为课堂创造一种特设的情景,让学生融入这一环境中,在游戏之中提升自己,教师也可以据此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2. 巧用语言艺术
虽然通常说来,体育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的动作指导、身体示范为主要内容,但是教育的语言也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性。这要求教师在传授内容时语言必须具备简明干练、清晰准确的表达动作要领,同时也要注意对于学生的感染力和鼓舞性,具备感染力的语句对于学生的心理活动可以起到鼓舞性作用,使得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迫不及待的去尝试锻炼,身体机能处于最佳状态。
3. 理顺教学内容,把握重点
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理顺教学内容,把握重点、难点。只有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层次、突出重点,才能在教学的内容安排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尽可能的切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且尽量分解较难的动作要领,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内掌握所学的技术要领。
4. 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作为推动论文范文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必须得到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达到鼓舞学生学习的作用。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要基于新课标的指导,既注重最终的测试成绩,又要注重学生的进步程度。这样才能克服传统评价体系对于体质差的同学不公正的弊端,提高他们对于体育课的热爱程度,再通过体育课程提高自身的体能素质和个人能力。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中专体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文在浅析硕士论文目前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及理由的基础上,提出了丰富体育教学策略毕业论文、巧用语言艺术、理顺教学内容,把握重点、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等对策,旨在解决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中专院校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宏利. 略论中专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 硅谷,(22): 146.
[2]刘阎. 以体育兴趣培养提高中专体育教学质量[J]. 科教导刊(中旬刊), (7): 120-161.
[3]丁永红. 分层递进教学在职业中专体育教学运用[J]. 井冈山医专学报, (4): 64-65.
中专体育教学模式探讨论文
体育是中专学生都非常喜欢的科目。因为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中专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够发挥出学生自由的本性,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而分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彻底将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出来,并且通过分组加强学生团结意识、积极性、运动技能发挥等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本文围绕分组教学模式的分组方式以及成功运用的作用进行探讨,了解分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成功运用带来的好处。
一、分组教学的分组方式
分组教学模式的展开按照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了分配,因为只有将学生通过合理的分配,才能充分发挥分组教学模式的作用,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发展。将通过学生分别按照学习水平、兴趣、体质、心理等方面进行分类,然后将其综合起来进行最合理的分配,以避免不公平性的产生[1]。
(一)将学生通过学习水平进行分组
中专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对新知识的接收水平也不一样。而且体育教育并不是只有运动,还有一些例如足球历史、篮球规则等等理论上的知识需要学习。所以在分组教学模式下,学生首先需要就学习的水平进行分组,并且根据分组的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学习水平高的学生设定同等的教学目标,对于学习水平低的学生设定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之所以看学生的学习水平,因为很多的规则理论知识都需要学生记住才行。比方说在足球比赛的过程中,裁判会举黄牌、红牌都是什么意思,这些在进行足球比赛之前都会进行教学,只有将规矩记得牢的与规矩记得不牢的学生进行穿插分组教学,才能够保证每个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记牢规则。
(二)通过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
体育运动包括了很多种,有篮球、足球、羽毛球、田径等等,但是学生对每个运动的喜爱程度是不一样的,甚至有的体育运动学生还不是很喜欢。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某一学生对某一运动不感兴趣的时候,就会觉得体育教学特别乏味,以此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教学,也就达不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所以选择按照兴趣进行分组教学,既能够提高体育的教学效率,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上体育课的积极性[2]。
(三)通过学生的体质进行分组
中专学生有的学生可能从小体质就非常的好,而有的学生可能生来就体质差。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对学生的体质做一个观察,记录每个学生的体质问题,并且通过根据每个学生体质进行分组。比方说,将学生的体质分为可以加强体质、极限体质、待加强体质三种体质模式。在体育教学进行训练的时候,教师规定跑800米,那么加强体质的学生可以挑战1000米,极限体质跑800米就行,对于待加强的体质只需要跑下来600米就行。这样一来,可以保证体育教学的效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四)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分组
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对体育教师一个最大的挑战,因为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不一样的,有的是特别坚强类型,有的就是特别自卑类型,有的又是不服管教类型的。所以心理素质的分组是必须的`,教师在分组教学的时候针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采用不同的方式。比方说,对于坚强型的学生来说,他们本身的心理已经够强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错了就是错了,对了就是对了,一定要指出来[3];对于自卑型的学生,因为他们会比较爱瞎想,总觉得自己不行,教师就要学会用语言的魅力,进行不断的鼓舞,告诉他们是最棒的,如果真的做错了也要委婉告知;对于不服管的孩子就只要让他能够认可教师,他就会听教师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能够震慑住他们的,因为他们内心非常崇拜强者。只要教师比学生强,就会听教师的。所以心理素质进行分组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分组教学模式在中专体育教学中运用的作用
(一)可以促进中专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分组教学的模式,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在通过心理素质分组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的心性得到完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去除学生骄傲的心理,让学生能够明白一山还有一山高的道理,使学生从中能够体会到他们的心理素质还是需要进行加强锻炼的。同时通过分组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兴趣,能够提高学生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比方说,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训练学生跑步的时候,有的学生会因为体质的问题比不过那些体质好的学生就会觉得非常的自卑。但是通过分组进行教学,学生在同级别的小组中就不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进而全力以赴进行训练,由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4]。
(二)可以提高中专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分组的教学模式,因为分组之后是至少5个人以上的小组,那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学生会学会思考,并且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得出最后整个小组都认为最棒的解决办法。比方说,在进行足球比赛的时候,一般都是11个人一组,整个小组中有体质低的,也有体质高的,有协调能力强的,同样也会有差的。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解决这种问题,通过沟通、讨论,进而设定合适的方案。例如体质高的就负责掌控全场,体质差的可以掌握半场并负责传球等等。这样一来,通过分组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结意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沟通的能力[5]。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体育一直都是中专学生都非常喜欢的科目。因为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身体素质,而且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能够发挥出学生自由的本性。而分组教学模式也是目前非常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很多学科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因此,对分组教学模式分组方式以及作用进行积极探讨,分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成功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样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沟通的能力,以此提高中专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立喜.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8:115+117.
[2]刘经贵.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A].《同行》9月(上)[C].:1.
[3]张国红.探索中专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途径[J].体育世界(学术版),,11:121-122+111.
[4]朱张英.对分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4:76-77.
[5]薛小峰.分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10:164.
体育课以身体姿势变化为主要手段,进而促进人体健康,是我国学校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同样也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必修课之一。,我国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其中提出了4个基本理念,新课标充分展示了体育教学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本的思想。
1新课标与教学改革
早在20,我国就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至今已走过,期间各方面专家对其从不同方面进行了阐述。但各方面专家一致认为,体育应以“促进健康”“终身练习”为宗旨,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总目标,以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为基点,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会生活,学会适应社会。
2中专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现状
2.1教学目标改革
传统中专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锻炼身体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新课改中专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在学习运动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达到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新课标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具体有5个目标(见图1),以课程总目标为中心,保证运动参与的前提下,有效地促进身心健康,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2.2教学内容改革
新课改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的内容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构建形成的内容体系。与传统中专体育教学内容不同,新课改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内容更加详尽,层次更加分明,教学内容范围广泛,除了基础健康教育外,还包含有球类运动、体操运动、田径运动、水上运动、民族运动、冰雪运动和新兴体育运动等;教学内容也更加注重趣味性。
与传统教学内容相比较,课改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更具自主性,有报道称,在中专篮球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以运球、传球、投篮等为主,而新课改背景下,中专篮球教学更加注重技战术教学、游戏教学。
2.3教学管理改革
传统中专体育教学由教育管理部门制定教学大纲,而教师只是命令的执行者。而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管理部门对体育课的规定明显减少,教师体育教学的自主性明显提高。虽然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等同于教师的能力水平,但学历作为一种受教育的标尺,间接反应教师的整体能力,调查研究发现,在我国省会城市,中专体育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为20%,本科学历教师为63%,说明我国中专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整体上有了提高,但仍有6%的体育教师为中专学历;而45岁以下的教师比例为75%,说明中青年教师人数较多;男女体育教师的比例为4:1,女教师的比例有所提升。
2.4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改革
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讲解示范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此法首先是教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进行分组模仿练习,最后教师进行指正;而合作教学、自主教学和探索教学是新课改实施后所提出的教学方法,而在我国,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合作教学、自主教学和探索教学只被30%左右的教师采纳。
教学组织形式是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面对不同层次学生,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所不同。调查中发现,中专体育教学中,有48%的班级采用行政班教学,30%的班级采用兴趣分组教学,另外有14%的班级采用男女分班教学。以行政班教学,忽略了不同性别、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容易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存在一定的弊端;而按兴趣分班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生的主动性。
2.5教学评价改革
体育教学评价通过测试的形式,对教学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价。体育教学评价不仅有利于学校体育规范管理,更有助于教师、学生的自我诊断,为目标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依据。体育教学评价不仅可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可以评测教师的教学水平,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教学所处的阶段不同,评价的形式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几种评价融合于整个过程。
调查发现,中专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技能评定和成绩达标为主要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考勤、进步幅度、学生人际交往等综合能力的考评比相对较低。新课改背景下,中专体育教学评价需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学生的差异,通过增加考勤、阶段性评价等方式,给底子薄、基础差、体质弱的学生酌情加分。但目前,中专体育教学评价,尤其注重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忽略了学生的过程评价。
3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3.1优化体育教学培养方案
中专生相对而言喜动,在体育课堂上要增加游戏性项目。从个体角度出发,培养方案要注重不同年龄段中专生的兴趣。从实践角度出发,培养方案要注重社会实践性,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
3.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中专生自制力有限,体育教学过程中注意要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法、自主法,避免枯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切忌填鸭式教学。教师还应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温馨的环境。
3.3努力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循循善诱,多方面地诱导学生,启发学生,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尽量给学生多的空间、时间去思考,让学生在自我思考中完成创新。
4结语
新课标的实施,是各位体育教师共同前进的方向,但是体育教学过程并没有固定“模式”,因此要求各位同仁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寻求创新,否则将很难适应新课标改革的要求。
一、中专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大部分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体育教学与素质教学理念相背离,导致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育教学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很少考虑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要,过分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不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二是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规定的运动技能和知识传授为主,没有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制定教学计划,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三是课堂教学活动单一,每堂课延续着“开始、准备、活动、结束”的教学结构,学生没有选择学习内容、练习方法的自主权,只能重复模仿或机械化训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四是体育教学评价以达标测试为主要衡量尺度,只关注学生体质、体能方面的测试,而没有将学生思想品德、审美、创新思维、终身体育能力等内容纳入到评价范围内。
二、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参与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愉悦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在中专体育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改善上述教学现状,其运用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利于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
中专体育与其它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所强调的是学生参与,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真正了解并掌握体育运动的要领,若是教师单方面的传授,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鉴于此体育教师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协作式的教学方法,它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教师从以往只注重技术技能的传授逐步向重视学生全面发展转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通过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使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所转变,这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而且还能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提供了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的机会,由此可以使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获得提升。
(二)有利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参与式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内容、以全员参与为途径、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其对于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落实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专体育本就应当是一个学生参与活动的开放性课堂,参与式教学的运用,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主观能动性。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体现的是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全过程当中,都应当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保持主体地位,而教师则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引导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逐步对其产生兴趣,不但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还能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自行设计准备活动
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可组织学生自行设计准备活动方案,调动起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体育教师可转换慢跑、徒手操等传统的准备活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设计准备活动,并将设计方案以书面形式上交给教师,教师合理采纳学生提出的建议,并在课堂准备活动环节予以实施。如,教师可采纳学生提出的民间游戏,包括“跳山羊”、“老鹰抓小鸡”、“抢凳子”等,丰富课堂准备活动形式。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其中,营造轻松的活动氛围,使每一名学生都舒展开身体,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二)自由选择学习项目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当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并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合理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借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中专学生在小学和中学的体育学习中,对体育项目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很多学生也都有喜欢的运动项目和方式,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可以开展体育课选修项目,具体分为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健美、武术等,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样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体育项目,并从中得到乐趣和满足,由此能够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他们从心里上接受体育活动,并自觉地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让学生自由选择体育项目,既能够达到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的目的,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
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可为学生创设轻松、活跃、有趣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将体育活动与情感体验相结合,通过直观感受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情感和意志。教师可将故事、游戏、实物演示等融入到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教师也可在教学中组织多样化游戏和比赛活动,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如,在排球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传授相关排球运动技巧的基础上,组织各小组成员进行排球比赛,使排球学习成为一项集体性的活动,调动组内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积极性。
(四)运用综合评价方式
中专体育在学习效果的评价上多是以达标测试来衡量学生的体育能力,在这种评价模式下,学生体育学习习惯的养成、终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化的发展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可在体育学习评价中,运用综合评价方式,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意志品质、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合作与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评价予以重视。鉴于此,可将定量与定性评价、过程与终结评价、相对与绝对评价等方式结合到一起,着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形式。通过对体育学习的评价,可以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应当在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同时,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出评价的作用和效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中专体育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对推动体育教学改革,践行素质教育理念有着重要意义。参与式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教学活动均围绕学生展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为此,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合理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创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促进学生个性能力施展和身心健康发展。
1.中专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高标准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上,同时还表现在身体素质上。只有全面型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对于个人成长为全面型的人才具有着重要作用。在中转教学阶段,即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播,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于全面型人才的需求。此外,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本身的身体健康。只有在培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保证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不断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2.影响中专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原因
2.1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学生对于体育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从而疏忽了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尤其是一种统一形式教学,忽视了学生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教学方式简单、教学内容单一,造成体育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与实践性。从而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尤其是对学生特长的发挥,非常的不利。这样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更是影响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2.2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中专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的评价方式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评价方式只是单纯的针对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而忽略了体育运动本身。这样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所有的体育教学都是围绕考试这一主题进行,从而形成应试教育的僵化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之下,造成了只重视结果的畸形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缺乏准确性与客观性,不仅不能形成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反而会影响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评价过程中,采用统一标准,而忽视了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2.3教学重点不够突出。中专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锻炼方式。同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过分注重教学结果的错误教育理念,使体育教学的重点发生了偏移。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还影响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3.培养中专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策略
3.1改变思想,更新观念。中专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帮助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从而为社会建设输送合格人才。这是一种教、学、练有机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当前,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中专体育教学并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反而扼杀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所以,要改变这种局面,全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都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思想来作为中专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重知识而轻实践的落后观念,采用全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3.2采用全新体育教学模式。中专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具有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理念革新的基础上提倡学生个性的培养,发掘学生体育特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与思维创造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发现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特长,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3.3制定大纲,努力创新。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对于中专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全新的教学理念基础之上,根据中专学生特殊年龄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采用全新的、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能力的教学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创新,开发先进的、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断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体育教学在方式和内容上的不断完善。同时,根据全新的教学大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课程安排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其可能更好的适应中专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从而满足其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要增强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对于陈旧的、枯燥的教学内容进行革新或者删除。从而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
3.4培养学生教学主体意识。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教学主体意识,对于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中专学生教学主体意识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一客观规律,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并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学习能力,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5改变评价方法。正确的评价方法对于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实际操作过程中,传统的评价方法存在相当大的弊端。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要进行全面的革新,制定一整套全新的、符合当前形式的评价方法。这套方法应该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之上的,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为目标,摒弃传统评价方法中的不合理部分。同时,根据这一全新的标准,对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考核方法进行革新。
4.结语
总而言之,中专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这一过程当中,一定要在正确的观念指导下,采用全新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才能最终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随着教育水平的发展与教学体制的改革,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逐渐受到学校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从学生成长方面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与理论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价值观的培养也不容忽视。职业中专学校是中等教育的进一步充实,且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新时期背景下,职业中专体育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式。因此,联系职业中专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性格特征,并在分析与探讨体育教学对其价值观影响的基础上改善中专体育教学方式以及内容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性
(一)价值观概述
价值观是一种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思维感官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也就是说在认知、解析、判别等心理活动基础上对事物是非作出正确的辨别,从而充分发挥出人、事、物的作用与价值。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产生于社会实践中,其观点主要由价值的定义、价值的评判、价值的构建组成。价值观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的体现,其中目标的追求更为重要;二是人的价值尺度、行为标准的体现,或者可以理解为行为所遵循的标准与原则。一定程度上说,价值观的形成对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且起着积极指导作用。
(二)价值观培养的意义
一方面,价值观是人们认识水平的体现。一般而言,思维感官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所以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知与评判的直接反馈,也是体现实际生活中主观思维主要途径之一。
另一方面,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特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同人的价值观存在差异性,其中人的社会行为的体现是最为突出的展现。价值观的正确与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社会行为,即人的社会行为的认可程度取决于价值观的影响,正确价值观影响下,往往人的社会行为普遍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与认可;错误价值观影响下,人的社会行为则受到社会大众的谴责与反对,主要是因为错误价值观会引起一系列不良行为,如斗殴、违反法律法规、偷窃等。
此外,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支持。自然与人文环境对价值观的影响与价值观的形成息息相关,价值观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树立良好的生活态度,以便于应对生活中所遇到的难处;价值观直接关系着人的性格特征,一般坚毅不屈、尊重他人爱护自己的性格特征深受价值观的影响,也就是说价值观对其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价值观还对人有着积极引导作用,即帮助人们相信理想并激励人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行动。
二、中专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学校和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高
众所周知,应试教育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专体育教学,且此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加之体育课程不属于高考考试的范畴,所以体育学科一直没有受到学校以及学生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从学校角度而言,学校在聘请体育教师时没有考虑其专业知识与技能,只要是体育教师就可以,且没有对体育教师规定相应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甚至部分学校直接让其他学科的教师暂任体育教师;从教师角度而言,体育教师对体育活动没有深刻的认识,认识体育教学就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甚至有时会把体育教学时间让给其他学科的教师,即其他学科教师利用体育课时间讲述他们的教学内容;从学生角度而言,受教师对体育教学不重视性的影响,加之体育教学枯燥单一,大多数学生对体育学习都没有兴趣,宁可选择在教室自习。
(二)考试评分模式长期保持单一性
大多数职业中专体育学科的考试评分方式都长期保持单一性,在体育学科考试中,过分注重相关运动项目的成绩,且将运动项目的成绩作为体育学科考试评分的主要依据以及代替学生实际课堂的成绩,缺乏对学生身心健康、身体素质等内容的考核,这样的考试评分模式与体育教学的实际目标与质量背道而驰,从而阻碍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三)体育学科课程设置不合理
相关统计调查,大多数职业中专体育学科的课程设置都不合理,一般体育学科一学期的学时大概是三十多个学时,其中理论课的学时更少,只有三个学时左右。由此可见中专体育学科的时间十分有限,所以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教授学生其他教学内容,甚至有时连基础体育运动知识都无法完全教授。
三、职业中专体育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一)实施层次化教学
层次化教学,一方面不断设计与创新中专体育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以及升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在层次化教学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实际体育水平与身体素质进行分组,且每个小组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都不同,从而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总之,层次化教学的目的在于积极引导学生“身体促进”与“自我实现”的价值取向。
(二)探索快乐体育教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好奇与兴趣,他们才会有继续探索的欲望,因而设计合理有趣的教学活动尤为重要,且是引导学生“娱乐缓压”价值取向的关键。职业中专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需求,即需要改善教师示范学生反复模仿的方式,应营造一种快乐体育教学的模式,帮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三)实施合作学习
教师除了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模仿的榜样,一般而言学生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长于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学生的人生启蒙教师。因此,在实践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拓展师生互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人际交往”的价值取向。
(四)体育与德育相结合
体育与德育的有效结合旨在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思想观念,既要重新认知体育运动的概念又要正确对待体育运动结果;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个体服务于集体的思想,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良好品质,避免出现部分学生为了个人成败而作出不合理行为的现象,从而影响体育教学质量。此外,体育教学与爱国主义的有效结合也至关重要。
四、结论
综上所述,价值观的形成既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因而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应受到职业中专的高度重视,中专体育教学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以及在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更适宜的体育教学策略至关重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开展为一些职业中专学校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与理念的同时也使职业中专院校面临了更多、更新的挑战。在职业中专院校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就一定要对职业中专原有的教学理念、教材教案等做出相应的改变,而在职业中专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并与之相适应而采取的教学方式就是互动体验教学。在现今的发展形势下,对职业中专体育教学所采取的互动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互动体验教学的概念
所谓的互助体验教学就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以及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和师生之间的“教”与“学”使二者的心理都能够得以满足的一种教学方法。互动体验教学是使教师感到教学有所成效,使自身在教学工作中很有成就感,使学生觉得学有所获,在学习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和热情。
二、互动体验教学基本特征
1.环境真实
对于职业中专体育教学来说,它最为基础的部分就是教学环境的真实性,而互动体验教学则需要职业中专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造这一最基础、最真实的教学环境。然而在职业中专院校其真实的教学环境主要应体现在真实的教学环境、真实的任务和动作以及真实的教学设备。以篮球课为例,教师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后应该将学生带到相应的篮球场地,根据教学内容与任务向学生示范相应的动作,然后要求学生进行模仿与训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从而使学生在这种互动体验教学中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2.亲身体验
对于职业中专体育教学的教师来说,对课程内容的讲解既是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也是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而对于学生来说,将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亲身体验与实践更有助于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团队协作
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体育项目是单独作业,例如跳高、跳远等,但还有一些体育项目是需要团队共同去完成的,比如篮球、足球等等。由于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彼此既需要完成相应的动作又要相互配合,这对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存在于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1.思想观念滞后
部分学校及家长由于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太过于看中升学教育。他们认为体育课有没有都无所谓,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不仅体育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一些学校还会出现占用体育课程的现象,致使体育教学很难得以发展。
2.缺少体育设施
部分职业中专院校受实际情况影响没能健全相关的体育设施,甚至有的院校都没有像样的足球和篮球,不仅体育场地小,而且相关设施损坏严重,这无疑限制了职业中专体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3.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落后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教学的方法及评价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职业中专体育教学的方法及评价体系都有待改进与完善。例如,教学内容单一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以及教学评价体系滞后等问题都要进行及时的改进与完善才好。
四、互动体验教学在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增强互动意识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一定要对其足够认识才可以。对教师而言,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听取意见;对学生而言,应该学会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当中去,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经常与教师进行探讨交流。师生一同增强互动意识,共同进步与发展。
2.亲身体验互动学习
体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需要师生能够亲身投入到实践中去,通过互动的方式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习态度要端正,要看清教师的示范动作,听清教师讲解的同时内心要对自己进行反思,然后通过反复训练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3.分享互动感受
任何教学都可以将其任何方面与人进行分享。将互动体验式教学应用于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师生可以将运动的技术与技巧与他人分享,也可以将在团队中收获的快乐以及自身的感受与他人分享。这样既拉进了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距离,有促进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4.释放互动情感
师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积累之后,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将互动中的情感释放出来。在互动体验教学中既存在积极的情感,也存在消极的情感。因此,对积极的互动情感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而消极的互动情感需要大家一同面对,共同讨论并使其得到解决,从而使团队稳步向前发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虽然互动体验教学在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但不可否认的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信职业中专体育教学通过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一定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成绩并得到顺利的发展。
提升中专体育教学趣味性的方法论文
中专学习时期,学生的身体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养成的任何习惯对学生今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对学生今后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影响。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学生受到专业体育教师的指导,深入开展体育学习,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锻炼身体。应重视中专体育教学效果,通过体育趣味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一、提高中专体育教学趣味性的意义
中专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且意义非凡。第一,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以育人为主,体育教学也不例外。由于体育教学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可在社会发展中为社会输送心理和生理都健康的人才,且体育教学具有终身性的特点,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有助于今后坚持锻炼身体,调节心态,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第二,针对中专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有助于其的社会化发展。由于现阶段体育是社会休闲活动,中专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获取更多的锻炼方式,学习到更多的锻炼内容,进而增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认可程度,这将对体育社会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第三,体育教学趣味性能彰显人文价值,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可以促进中专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可在学习之余,强健自己的体魄,并在体育中培养自己的体育精神。当前,中专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存在很多问题。部分学生对教师创设的体育项目缺失兴趣,普遍感觉体育教学形式单一、枯燥,没有创新,所以不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导致教师制订的教学计划不能如期施行。另外,还有部分学生逃避体育课,为有更多室内时间,编造理由,不参与体育活动。
二、提升中专体育教学趣味性的有效方法
1.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提高对趣味体育的认识
开展趣味体育活动的目的是提升学生身心健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索中寻求体育知识,并且要让体育对接其他学科内容。如由于知识内容的学习是相互贯通的,可以在跳格子的游戏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带动学生的数学空间感,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劳逸结合,锻炼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但现在很多中专教师没能意识到这一点,将体育课程看成单纯的运动课程,导致课堂活动比较单一和枯燥,开展的体育活动多是结合经验教学,没能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创设趣味体育活动。教师在开展中专体育活动时,需要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选择他们喜爱的运动,学生自己选择的运动,学习时兴趣会大大提升,学生可在运动过程中积极思考,深入探寻体育运动的要领。如学生学习选择羽毛球,会在运动中思考如何能快速移动脚步,不影响接球力度,学生通过上网查找、与教师沟通,了解到每次接球时若膝盖垂直下落,不但会损伤膝盖骨,还会引发震动,导致接球力度出现变化;若调整下落速度,先用脚掌着地,并脚向外落下,能减少缓冲,保障接球力度不发生变化。学生在自由讨论中或者有意识的寻找中,能体会到知识探寻的乐趣,也能理解任何知识学习的过程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理念也能应用到文化课学习上。
2.丰富教学内容,加强组织管理
丰富多彩体育活动的开展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更能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各大中专院校开展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目的是调动学生的'体育积极性,让学生在文化课程学习之余,有着运动的良好习惯,并通过竞争比赛的形式,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抗压能力。体育课程课时较少,每周只有一到两堂课,学校也应完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做好体育组织管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高效的学习,锻炼学生的运动理念,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在给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小结
中专阶段学生正在处于智力、身体发育的最佳时期,开展合理、科学的趣味体育活动,可让学生的智力和身体得到双重发展,这将为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提供必要的保证。当然,趣味体育活动的开展还存在弊端,需学校、教师和家长三方共同努力,重视其积极作用,且在实践中做好创新和探索,寻求新的体验教学模式,从而调动中专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
中专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专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特征
论文摘要: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间的交流和互动,应该成为课堂教学形式的主要内容。中专学校的体育教学怎样做好师生的互动,在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名体育老师应该关注的课题。
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事业发展的走向。中专学校的体育教学怎样做好师生的互动,在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名体育老师应该关注的课题。
一、中专体育教学的特点
中专学生学习生活有别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初高中学生,他们以学习专业技术为主要目的,这个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不是以升学为主要目的,而是为了将来从事一些需要体力的技术工作,所以有个健康的体魄对于中专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凝聚学生,提高团体活动能力,增强体魄,培养生存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拥有健全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目前中专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1]
二、中专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含义
互动的概念应用在中专体育课堂中,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语言、神态、形体姿势等,为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通过这些形式实现教学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使师生在互动的愉悦气氛中,感受竞技体育的乐趣,使枯燥的体育运动变得更有生机和情趣,更加丰富多彩。在互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活动方法,并且通过这些方法达到终身体育和终身受益的最终目的,实现“教是为了最终的不需要教”。教师在课前预先设计好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在一定的情境中和学生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2]
三、中专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形式
1.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间的交流和互动,应该成为课堂教学形式的主要内容。师生互动通过课堂问答、示范纠错、个别指导、评价与反馈等过程实现。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动作、评价等方式,和学生达到交流的目的,这种互动非常清楚地显现出师生双方的情感倾向。[3]
2.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
学生个体间的互动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另一种互动形式。具体体现在学生之间为了一次竞赛或一个体育动作的演练,或者示范表演,相互间进行交流与合作。此种互动方式常见于课堂讲解示范、课堂交流讨论、课堂练习等过程。
四、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特征
1.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特征
体育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这一特点决定了体育课堂的师生互动具有双边性,所有的课堂教学结构主体都是师生,这两者间的双向交流、相互影响的行为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互动的体育教学形式,能够融洽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乐趣。愉快、民主的教学气氛,是优质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2.非语言行为较多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也就是肢体语言,较之其他课程要多很多。通常所说的肢体语言指的是手势、姿态、动作、表情、眼神等,这些非语言行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手势语言、距离语言等,成为了师生互动的主要非语言行为。
五、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建议
1.科学评价,优化互动
建立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评价机制,确立科学的互动评价观。教师要对师生互动后的效果及学生反馈的意见进行分析整理。
2.民主平等,改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
课堂教学中运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和方法,可以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教学中要坚持民主教学的原则,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熊光.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3).
[2]刘润生.从主体性到互主体性的体育教学理念建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S1).
[3]姜华,杜洋,逄涛.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S1).
浅谈如何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培养团队精神论文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团队精神中专生
论文摘要:体育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中专生优良的思想品质,还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本文在分析中专生心理状况,并结合体育团队特征基础上及团队重要性,从而总结出培养中专生团队精神的基本方法。
中专及职业院校的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体育教学是中专及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并增强学生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目的的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这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专生心理状况
我校是一所民族学校,有来自广西各地的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目前中专办学有十多个专业:计算机应用、模具与数控技术、汽车维护与营销、机电一体化、现代会计、物资经营与管理、商务英语、艺术教育、民族歌手班、双语教育、越南语、泰国语等等,在校生3000多人,可以说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但由于学生来自民族地区,教育背景和民俗文化都有一定的差别,社会经验很少,缺乏一定团队协作的精神。其主要表现在:
1.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影响团队协作意识的养成。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造就了独生子女这一社会群体,由此也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如,中国的“小皇帝”、“小少年”、“小公主”现象,相对来说比较“孤芳自赏”或者说是“自私自利”。
2.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传统教育是“单个教育”,注重单个人才的培养。有人戏称中国的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分数教育”,中专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加上一些学生是刚从山里走出来,社会认识能力相对较差,缺乏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
而这阶段中专生的心理发展基本特征是由少年时期半幼稚、半成熟向逐渐成熟过度,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培养他们团队精神,有利于各民族学生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团队精神的现实重要性
1.“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相处,是21世纪的人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体育运动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合作,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以提升学生的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让学生的身心在学习中得到健康发展。
2.现阶段的中专学生普遍缺乏集体观念,更缺乏团队精神,需加强团队精神培养。“中专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13%的用人单位认为当代中专生最缺乏的就是团队精神。因此,面对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体育运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显得极为重要。
由此看来,在中专教育中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对学生个体是迫切需要的,它有利于学生提高社会竟争力,更快地发展自我,适应社会。
三、团队精神的特征
1.团队与团队成员的关系上表现为“同损共荣”,休戚与共。
2.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上表现为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优势互补。
3.团队成员对团队工作态度上表现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4.团队的绩效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即“1+1>2”。
总之,团队精神表现的是一种特殊情感,在团队成员与团队中获得认同,具备了团队精神,既能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又能使他们在社会选择中拥有竞争的资本。 四、培养团队精神的基本方法
1.通过开展体育竞赛,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竞赛是检验团队精神的一种有效方法。有竞赛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协作。在体育教学中,安排系列竞赛,创设竞赛情境,提供竞争机会,培养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让学生们在竞争中增强团队精神。例如:学生在掌握了排球垫球和传球技术后,我按队列分组进行排球比赛,各组班干组织本组人员参加比赛,实行三局两胜制,输了就不能进入“冠亚军”争夺战。这样,各组人员都纷纷来为队员呐喊助威,为队员送水等后勤工作,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互助意识和友谊。之后,又从队员中选出“精英”分子,与同年级的班级开展比赛,这样既有竞争性,又强化了团队精神的培养。
2.培养学生的归属感,消除彼此间的.疏离感。
归属感属于文化心理范畴,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件或一个现象的认同程度。学生的归属感是学生对班级或学校这一组织的认同和关联程度。我校学生来自广西的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对掌握技术困难的学生,同学之间要互助帮助,团结友爱,友爱互助,消除学生间的疏离感,使他们自觉的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
3.利用团队的荣誉感,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每一个团队都向往集体荣誉。在平时教学中,游戏性分队比赛、分组接力比赛、球类项目的分组比赛是经常被采用的,也是学生最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体育教师应以表扬为主,特别是进行组队比赛时更不能“冷嘲热讽”,否则会引起“不良反应”,影响了学生团体荣誉感。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体育竞赛中,不要单一地以比成绩、比体能,还要比团结,比友爱。这样做是充分利用团队荣誉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有效方法。
4.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团队的向心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的体育竞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团队的向心力。因为,在体育竞赛中,要想取得好成绩,一是要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要有大局意识;二是队员(同学)之间必须平等坦诚,彼此关系和谐;三是相互信任和尊重,宽容他人的缺点和错误;四是在竞赛中要全力以赴,不论比赛结果如何,都要“善始善终”。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又促使社会责任力的形成。同时,通过体育竞赛可以酿造一种紧张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对竞争的热忱与自信心,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潜力,团结互助,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努力进取,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校是一个多民族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是一个值得深探的课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与改进。
参考文献:
1乔守.注重团队精神培养提高学生索质[M].山西教育,(11)
2章义伍.如何打造高绩效团队[M].安徽教育出版社,
中专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解析教学改革论文
以往的教育想法,大都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目的,授课还是将课堂、老师、书本作为中心,侧重于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养成。目前伴随教育改变逐步加强,考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在学校体育中慢慢有了一定位置。试从不同的视野对学校体育课程的体系,授课方式,授课点评方法等多角度进行讨论和选择,讨论中专体育教学的改变和创新工作。
一、我国中专体育教学发展的背景
我国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一直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即使发现了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而没有恰当的理论作为引导。刚开始重点是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作为模板进行改革,但是因为我国人体素质相比于西方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此这个改革计划最终失败。在不停的摸索中,我国渐渐找到适合我国国情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我国中专院校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育教学模式。但是因为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具体的措施出现了失误,最终结果是改变后的教学过于对理论讲解,忽视了实践性。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中缺少将人作为根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模板与评价太过于单一化。这些问题的结果最终使得体育教学改革的速度更加缓慢,因此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总是在强调改变,由于在具体的操作中却缺少有效的办法,最终使改革走向样式。
二、中专体育教学的状况
(一)体育授课目的模糊
现如今,一些中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依然把学生的体育成绩来衡量老师教学质量的指标,而忽视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有关知识、方法和技巧的理解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强身键体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体育教学的目的模糊,使得每个学校的授课侧重点都不一样,因而导致了教学成果难以实现最终目标。
(二)体育授课缺少创新
许多中专学校在体育教学中依然坚持将老师作为中心,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地位,导致体育教学呆板化、硬性化程度加重,再加上体育教学手段简单、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使得体育学习气氛缺乏浓厚感,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开创性思考与学习爱好的培养,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抑制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三)体育授课方式不先进
最近几年来,致力于中专体育授课的高等学历老师人数不断增加,老师的整体综合素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他们仍然坚持将陈旧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其教学大纲与方法都比较落后。在教学过程中,大体上使用了“传授式”落后教学方法,主要培养学生学习技术,对学生心理健康不做研究、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爱好培养。
(四)体育成绩方式衡量标准单一
现在,许多中专学校在学生成绩的考核上,主要通过学生的竞技技巧与运动成绩作为考核内容,而这单一的考核策略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不能完全表现出学生的体质发展情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参加体育积极性与自觉性。
三、中专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一)改变课程体系,努力适应社会
学校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学校培养的人是社会的人,要达到社会的标准,要能与社会相适应。假如不管社会现实,那么培养出来的人的合格率一定很低。以后的社会将会是一个高速发展,效率高,节奏快,优胜劣汰的社会。在这样社会下,每个社会成员都面对着非常严峻的考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高低将决定其能否生存与发展。学校体育必须在提高学生自我完善身心的能力和意识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要想做到这点,必须改革现在的课程制度体系,设立涵盖竞技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休闲体育等具有涉及面比较广的体育课程制度体系。采用适当的竞技体育来养成学生的竞争思维,使用科学的体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健康观,提高健身技巧,用丰富欢快的娱乐与休闲体育消除精神紧张,丰富课外文化生活。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乐趣的同时,对理论教学进行加强,采用学术报告、图书展览、电子传媒等手段,充分提高体育信息输出的数量和质量,更有效地传播体育文化,在学校打造良好的体育环境。这些都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体育的解读,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体育的热爱,有助于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这样会使我们的课程服务与社会需要相适应。
(二)明确体育改革的观念
终身体育是最近几年来流行于国内外教育界的一种新的理念,在体育界已达成一个共识。这种理念的提出对学校体育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组织等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但是还没有达到一个特殊的教学方式,有待于我们研究。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以体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学校体育课的意义,在于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以及为社会培养体质健康的人才的需要。所以,体育授课要打破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传统体系,树立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重点目的,对体育文化知识进行关注、卫生知识的讲解,和身体锻炼有效结合,形成体育、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的新的体系。在完成目的的讲解过程中,还应当关注情感一些问题,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增加体育思想和提升体育能力。
四、中专体育授课考察方式的改变和革新
体育授课首先要知道考试主要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训练,这样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以及养成学生创新意识能力。所以,体育教学必须关注考核方法的改变和创新,而正确的考核办法应该重视考核过程的科学性、公平性,除了要学生熟知体育知识、还要对运动技能等内容进行考察,还要添加一些学生可以自选的项目、动作等形式的考察内容,来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培养体育学习的兴趣,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五、结束语
体育授课改变和革新是时代的需要,现在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存在缺点,在素质教育的大方针下,树立体育改革的意识,要大胆创新,让学校体育向着有趣、轻松、活泼、娱乐身心的方面去发展,促进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体育知识。健身体系要发展,各种体育模式必须要建立,新的授课模式要经过实践反复验证。体育老师自身素质和思想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只有这样,学校体育才会有新的发展空间,才能与素质教育的发展相适应,这样才会符合当代社会的需要。
作者:吴广宇 单位:唐山市职业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董顺波.中专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素质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35):173-175.
[2]胡加辉.中专体育教学改革对策研究[J].运动,,(08):68-69.
中专体校体育保健课程教学方法论文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体育运动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保健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较为系统的学科。体育保健学的宗旨是使用医学及医学保健的知识,对运动者进行科学的监测和指导,以便取得更好的锻炼效果或提高运动技术水平。20世纪50年代以来,体育保健也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众多的体育类大中专院校都陆续开设了体育保健课程,专门针对体育类专业的学生普及体育保健知识。笔者长期在体育中专学校从事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逐渐积累了经验。本文就中专体校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创新谈点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1.课堂教学是中专体校体育保健课程的主要授课渠道
教学方法上应注意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并探索教学方式创新当前,中专体育学校体育保健课程使用的教材不尽相同,但是大致内容一般都相同,主要包括体育卫生、保健按摩、体育疗法、体育伤病的预防和处理等几个主体部分知识。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内容则一般涵盖体育保健学和体育保健实验两部分。从中专体育学校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来看,课堂教学仍然是中专体校体育保健课程的主要授课渠道。因此,教学方法上应注意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并探索教学方式创新。
(1)课堂教学注意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因材施教。虽然在课程内容设计上,体育保健课程内容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学生专业不同,往往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实施因材施教,是体育保健能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跃程度,以及激发学生学习体育保健知识的内在学习动力的基础和关键。体育保健课程是一门医学和体育学科综合的应用性学科,不但要求学生有体育方面的知识基础,还要求学生有接收医学尤其是保健医学方面知识的能力。因此,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体育保健知识上就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师,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有所侧重,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切忌千篇 一律。比如,针对篮球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美国NBA比赛中球员受伤的实例,来作为教学的引入点。对于足球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世界杯或者欧洲杯赛况进行讲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求知欲望。
(2)课堂教学应探索教学方式创新。随着体育的.发展,中专体育学校的体育保健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得到了提高。但由于专业性较强,难免在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从事体育保健课程的专业教师,就需结合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和情况,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探索教学方式的创新。例如,最近在青年人中流行跑酷这项运动方式。一方面,跑酷给他们带来了运动快乐并吸引了其眼球,另一方面在跑酷运动中极易受伤。我们在授课时,可将时下流行的一些跑酷视频下载下来,放到课堂上进行讲解,重点分析跑酷这项运动中,哪些环节需注意,出现受伤情况如何进行治疗等。这样,不但将时下流行的运动方式作为引例,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也将体育保健课程知识不知不觉中传授给了学生,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具有实用性。
2.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专体校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手段应当相应进行创新,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尽可能借用互联网资源
近年来,随着我国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互联网已经触手可及,可以说,我们已经迈入了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中专体校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仍然停留在“黑板+粉笔”时代,势必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中专体校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手段应当相应进行创新,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尽可能借用互联网资源。
(1)教师应提高电脑操作水平,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心肺复苏、按摩和针灸理论内容时,以往只是靠教师的单纯讲解,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较差。现在通过多媒体动画,学生可以先通过观看示教短片,再进行实践操作。这种教学方法直观易懂,深受学生的喜爱。从当前中专体育院校的教学设施来看,大部分的学校都配备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室,但数量少,难以满足需要,在教学设备的投入上还略显不足。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看,有部分教师存在着不能熟练使用电脑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情况。因此,应通过学校集中培训以及教师自学的方式,提高中专体校体育保健课程任课教师的电脑水平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熟练使用程度。
(2)体育保健课程教学实例应多借用互联网资源。体育保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应用性课程,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解易懂,而且在实践操作教学中,要求容易动手操作。这样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要大量使用教学实例,并尽可能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要求,掌握实践操作的步骤和方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资源已经变得极为丰富,这样为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近年来,国际和国内很多体育赛事,网络转播的速度要远远快于传统的电视转播速度。因此,如果将最新的网络赛事视频作为我们的教学素材,那么就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所以,我们体育保健课程教学实例应多借用互联网资源。
3.中专体校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应充分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应用水平和动手能力
中专体育学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程的目的,就是要为运动保驾护航,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效果或运动水平。因此,体育保健实验课就是体育保健课程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体育保健实践课,学生可以将体育保健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同体育运动实践结合起来,以理论运用于实践。所以,中专体校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应充分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应用水平和动手能力。我们可以将班级进行分组,将每组形成一个集体。在实践课中,教师根据每一个组的实践表现和实践成绩给予集体评分,并将评分纳入课程总成绩中。由于每个人的表现都会影响到分组的整体成绩,因此,这样分组实践的优势在于使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实践中来,提高每个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创伤急救比赛”等竞赛形式,丰富实践课的教学形式。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