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周国平散文集,本文共11篇,欢迎阅读借鉴。

周国平散文集

在报刊上零星读过周国平的散文,喜欢他的博学和深刻,知道他是一个热爱写作的当代哲学家,著名的尼采研究者。此外还知道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至情至性的男人。

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收到了一位远方的朋友邮寄来的两本书《周国平散文精逊《周国平人文演讲 录》,后一本书比砖头还厚,所以我选择先看第一本。本书按时间顺序选编了周国平1983年至的散文作品,那时他在40岁到55岁之间,从不惑到知天命的年龄。这些文章都是他用心灵的笔写出来的,是其最有代表性的散文。

周国平在《自序》中说:“我给自己(的写作)建立一个标准:一篇文章,即使不发表我也要写;否则就不写。总之,尽量只写自己真正想写、写的时候愉快、写完自己看了喜欢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一旦发表出来,也一定会有喜欢它的人,即使发表不出来也没有什么。”

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中谈到读书时说:“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这正是我读《周国平散文精逊时的感觉。

周国平的散文正如其极力推崇的明代文人袁中郎一样,追求的就是“平淡有味”的境界,娓娓道来,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所说的不是道理,只是自己的感觉,而这应该就是“已臻化境”的程度吧。他的文章大多在探讨生命、时间、回忆等深刻的哲学命题,但是哲学在他笔下却如花草一样清新可爱,如同一篇篇生命的游记,因为他已经把对生命的理解融进了自己的体内。

在精神上,周国平是一个很女性的男人,感性,善思。“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在政治场上有时不免显得不通世故,有时不合时宜。”这是周国平一篇文中的句子,我想,他也是在说自己吧。

最佩服周国平文章中的引经据典,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信手拈来,尼采、蒙田、拜伦、卡夫卡、爱默生、苏东坡、袁中郎、昆德拉、艾略特、苏格拉底、托尔斯泰、罗曼・罗兰……仿佛都是周国平的好朋友似的,相聚在他的家中,说古道今,谈笑风生。周国平说:“文人最难戒的是卖弄。”这话是否有自嘲的意味?好在他的文章在名人名言的堆砌中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声音。

周国平散文集 安静

好久不读书,或者说好久没有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读完过一本书。终于,我把周国平的《安静》读完了,并且还想再读一遍。读过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和《各自的朝圣路》,但我更喜欢《安静》。

序言中,周国平表示了对世俗名利的拒绝。他说:“我不是一个脱俗到了拒绝名声的人,但是,比名声更重要的是,我需要回到我自己。”一个意识到必需找回自己的作家,当然值得期待和尊敬。

周国平是中国社科院的哲学教授,又是一位作家。他的文字中,充满了哲理的思考。《安静》里既有读书笔记、游记,又有讲演稿、随感录等,看似杂芜却是一片纯静。

作者通过《安静》给我们讲述人生的真谛,讲爱与关怀,讲他对社会、对生活的种种思考。所展现的人生体验与读者所关切的世间感悟,没有一个安字和静字,却给读者构筑了一个宁静的世界。

周国平说:“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现实的确太热闹,我们早已习惯了在现实中奔忙,从不曾拥有这样一份安静和从容。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利益驱动,对物质的欲望高于一切。连学术界这样本应成为净土的地方也变成了名利场。要远离人群中的欢乐和疯狂,远离灯红酒绿的确不易。可见,安静多么珍贵,守得住安静又是多么的不易。

周国平是一位崇尚简单生活而又牢牢守望内心田园的人。摆脱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身居闹市而不为所扰,内心平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静。有内在精神世界的饱满,才是丰富笃实的人生。

大宁静产生了大孤独,大孤独又催生了大智慧。智慧和从容又让周国平完成了一种内在的超越和突破。

这本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散文集,是那么质实,让我在安静中品味人生……

周国平作品_周国平散文集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

王波

毫无疑问,周国平的散文集《宝贝,宝贝》是其众多作品中又一部让人读之手难释卷,感动不已的作品,字里行间充盈着的父爱,不断完成着对读者父性抑或是母性的召唤。

《宝贝,宝贝》真实地记录了周国平的女儿“啾啾”成长的经历,虽然都是些零碎的细节,读来却并不觉得支离破碎,丝毫没有“流水账”之感。书中那些精彩的描写时常会带给我新生命从诞生到逐渐成长的惊喜。孩子充满神性智慧的天真表达与童稚的声音,还有孩子面对一件事情的天真表现与迥异的思维……无不带给我对生命的感动和思考。

我在读《宝贝,宝贝》时刚刚做了父亲。初为人父的紧张和喜悦让我在捧读《宝贝,宝贝》时更多了一份别样的感悟。书里所描述的一些细节,引发了我对自己孩子未来成长的无限遐想,是不是将来我也会像周国平无微不至地爱“啾啾”一样做一个“痴情的父亲”,儿子会不会也像“啾啾”一样有着成长的无限喜悦和些许烦恼,会不会也像“啾啾”一样健康、聪明、可爱,甚至如“啾啾”一般优秀。也许会吧,我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都是不能复制的。但是,我从《宝贝,宝贝》中获得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孩子的成长应该是自由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而是需要积极的引导和悉心的照料。爱的方式不是一方高高在上对另一方的简单给予,更不是施舍,而是一种交融,一种心灵的对话与交流,一种精神的’互动与契合。简言之,就是要让孩子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怀,因为成长不仅仅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成长需要”阳光、空气和雨露”。

《宝贝,宝贝》带给我的另一个启示是记录下孩子成长的那些精彩瞬间,无论对孩子而言还是对父母而言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而对所有的父母而言则提供了一个“这一个”的成长样态,他们或可从中获得启发。于是,我也有了记录孩子成长的冲动,尽管我做得并不好,但是我仍从无聊的工作中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做了一些点滴的记录。经验告诉我们,孩子成长中的好多事情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时间久了,就会一点点地淡忘直至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了无痕迹,让我们在将来对其中的细节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孩子成长经历的记录每一次几乎都是抢救性的。妻子做得比我好,她准备了个本子,试图记录下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值得回忆与回味的瞬间。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和思想家,因为在他们身上往往同时交织着神性与人性,他们经常会说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叹为神来之笔的话语。啾啾说: “妈妈,你小时候不认识爸爸吧?爸爸也不认识你吧?有一天,你见到了爸爸,说: ‘哈,你不是啾啾的爸爸吗?’爸爸也说: ‘哈,你不是啾啾的妈妈吗?’你们就认识了。”一段充满童真的话语,却很好地表达了她对爸爸妈妈原本陌路而后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的理解,成为了一个关于爱情的幽默阐释。啾啾说: “我吃过雪,是天上的味儿。云的味儿,太阳的味儿,月亮的味儿。因为月亮的味儿多,所以雪是冷的。”这段话跟以前读过的一个孩子说晒过的被子里有太阳的味道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啾啾还说出了“为什么”。啾啾说:“时间是一阵一阵过去的。比方说,我刚才说的话,刚才还在,现在已经没有了,我想留下它,但留不下来了,想找也找不回来了。这就是时间。”真是难为一个孩子说出如此哲学味道十足的话来,这表明她已经不知不觉地开始思考时间与生命这样沉重的话题,但是经过她的嘴说出来却怎么也觉不出沉重来,只是感觉不要让时间白白地溜走才好。啾啾说: “等到我长大了,爸爸妈妈老了,我带你们去商场买东西,对你们好。我长大了会是个小美人,小美人带着你们去买老人穿的好看的衣服,漂亮的鞋子,不给你们穿那种难看的黑鞋子。我还带你们去玩,冬天的时候,你们坐在冰撬的小板凳上,我划着走,特别好玩,你们会说:有啾瞅这个女儿可真好呀!”这段话,我们能够感觉得到充满童趣的话语里已经承载了将来要反哺父母的设想,相信啾啾的父母听了一定会感动不已。

《宝贝,宝贝》一书中像这样精彩的片段俯拾皆是。我猜想,啾啾长大了一定会庆幸自己有一位如此细腻痴情的父亲,她会为拥有记录自己成长印记的《宝贝,宝贝》而幸福得一塌糊涂。

我的孩子也在不断地成长,或许我也该把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好好理一理,提起笔为孩子多写些什么了……

最近阅读了周国平先生的守望者的距离一书让我感触颇深,这本书内容饱含哲学思想,人文思想和人生寓言,并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与激情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含睿智深刻,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今日读来,这些散文作品依然触动人的心弦,因为我们都是热爱生活之人,希望寻求人生的真谛,向往或大的精神境界。

国平说他的孤独“带着如此浓烈的爱意,爱着田野里的花朵、小草、树木和河流。”在本书中,他怀着对生活的深深爱意,谈生活、谈人生境界。他认为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现实的利益世界中,在其中随波逐流。“人必然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不能攀援在社会建筑和他人身上。”在人的现实生活之中,还应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家园。失去精神价值的生活,纵然轰轰烈烈,也只是浮光掠影的表象,是一种空虚和无聊的生活。“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其中珍藏着你最珍贵的宝物,任何灾祸都不能侵犯它。”他告诫人们,不要让琐屑的生活淹没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是不要失去精神家园,一个人拥有了精神家园,他就拥有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周国平的书大多充满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守望的距离》一书也不例外。他在书中谈生活、谈人生境界。他认为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现实的利益世界中,在其中随波逐流。人也应该在现实世界中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他告诫人们,不要让琐屑的生活淹没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是不要失去精神家园,一个人拥有了精神家园,他就拥有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周国平喜欢对死亡进行探讨,死亡与人生意义在某种方面紧密相连。人固有一死,因此在对待名利方面,他进行了感叹“我们短暂的生命过于拥挤,我们把太多的光阴抛洒在繁忙的工场和喧闹的市场。”

周国平的这本书充满睿智和哲理的隽永内涵,充满魅力的格言和诗语,这些都深深触动了我,让我不禁思考自我的境遇,思考我的人生,思考自己的灵魂。学会用审美的目光看问题。审美并不仅仅止于欣赏自然或艺术,而是以一种更开阔的眼光看世界的人生态度。相信只要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生活就会变得更美好。

读周国平的书,让我的思维更加清晰,对待生活的方式也产生了变化,学会了放松对待生活……

国平将这本集子命名为“守望的距离”,正表明精神家园的守望需要恰当的距离。以守望的态度来面对人生,面对生活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守望代表着一种期待,而这种期待是守候的,守候是踏实、是不浮躁、是宁静、是信心十足。

我要做一个守望者,守望快乐与幸福。

周国平,1945年出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他的专业是哲学,在尼采思想的研究和尼采著作的翻译方面。但是,他兼事哲学和文学

,除学术论著外,还写了大量散文。尽管如此,周国平并未成为一个新闻人物。作为一个学者,他是甘于寂寞的,多年来始终谢绝新闻媒介的采访和宣传。他坚持认为,作家应该仅仅用自己的作品说话。文集收入了周国平在1995年底以前所写作的文字,曾于出版第一版共五卷,增补第六卷。此次出版,分为三卷。其中,第一卷是随感和散文,第二卷是散文、纪实作品和诗,第三卷是学术论著。

目录

周国平文集:第1卷

人与永恒

一版序

二版序

自然和生命

孤独

真实

哲学

艺术

人生

幸福和痛苦

超脱

幽默

读书

写作

天才

女人和男人

婚姻

感觉

态度

思想

信仰

精神现象

世态人情

时间和永恒

散文(1983一1990)

人性、爱情和天才

诗人的执著和超脱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生命的苦恼和创造的欢欣

哲学的魅力

为自己与给朋友读

翻译尼采作品有感

幸福的悖论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真正的学术要有恒久性和世界性

哲学与随感录

靠思想魅力小靠行政权力

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

女性拯救人类

我的家园在理论和学术之外

沉重的轻:虚无与偶然

人与书之间

尼采与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困惑与坦然

寻求智慧的人生

在义与利之外

抚慰学术的寂寞

性爱五题

旅+游=旅游?

艺术・技术・魔术

为了把这一页翻过去

从挤车说到上海不是家

爱书家的乐趣

悲观・执著・超脱

散文(1991―1995)

从生存向存在的途中

……

散文旧作

精神的故乡

随感(―)

周国平文集:第2卷

周国平文集:第3卷

1、苏格拉底在法庭申辩时所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语,在我看来是道出了哲学的根本使命,这就是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2、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爱智慧甚于爱一切,包括甚于爱生命。

3、苏格拉底的结束语是:“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哲学家的幽默和达观跃然眼前。莫洛亚引哲学家桑塔耶那的话说:“爱情的十分之九是由爱人自己造成的,十分之一才靠那被爱的对象。”

4、对于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爱和孤独都是享受。莫洛亚这本书的结尾句是说得很精彩的:“若将幸福分析成基本原子时,亦可见它是由斗争与苦恼形成的,唯此斗争与苦恼永远被希望所挽救而已。”

5、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书上,爱默生提倡一种“创造性的阅读”。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记当作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6、几乎一切创造欲强烈的思想家都对书记怀着本能的警惕。蒙田谈到“文殛”,即因读书过多而被文字之斧砍伤,丧失了创造力。叔本华把读书太滥譬作将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爱默生也说:“我宁愿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本书,而不愿意被它的吸力扭曲过来,把我完全拉到我的轨道外面,使我成为一颗卫星,而不是一个宇宙。”

7、一个愚钝的人,再智慧的朋友对他也是毫无用处的,他坐在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中间,不过是一具木偶,一个讽刺,一种折磨。

8、每人都是一个神,然后才有奥林匹斯神界的欢聚。

9、爱默生说的漂亮:“当一个人能够直接阅读上帝的时候,那时间太宝贵了,不能够浪费在别人阅读后的抄本上。”

10、有两种自信:;一种是立志上的狂妄自大,永远自以为是,自我表现感觉好极了。

11、半人半神走了,神就来了。

12、人类精神的逆反形式:大智若愚、大善若恶、大悲若喜、大信若疑、大严肃若轻浮。

13、丑角也许比英雄更知人生的辛酸。

14、正经不是严肃,就像教条不是真理一样。

15、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但仔细玩味,发现这话的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16、灵性是心灵的理解力。有灵性的女人天生慧质,善解人意,善悟事物的真谛。她极其单纯,在单纯中却有一种惊人的深刻。

17、寄旅和漫游深化了我们对人生的体悟:我们无家可归,但我们有永恒的归宿。

18、艺术境界和魔术境界都近乎游戏。区别仅在于,在艺术境界,人像孩子一样忘情于游戏,现实融为一体。在魔术境界,两者的界限是分明的,就像童心不灭而又饱经沧桑的成年人一边兴致勃勃地玩着游戏,一边不无悲哀地想,游戏只是游戏而已。

19、诚然,和历史、宇宙相比,一个人的生命似乎等于零。但是,雪莱说得好:“同人生相比,帝国兴衰、王朝更迭又算得了什么!”

20、一味执著也和一味悲观一样,同智慧相去甚远。悲观的危险是对人生持厌弃的态度,执著的危险则是对人生持占有的态度。但人生是占有不了的。。。我们宁愿怀着从容闲适的性情玩味它,而不要让过分急切的追求和得失之患占有了我们,使我们不再有玩味的心情。

21、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这成功。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

22、我们心不在焉,百事无心,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并不是疲倦了,因为我们有精力,只是茫无出路。并不是看头了,因为我们有欲望,只是空无对象。

23、人,永远走在从生存向存在的途中。他已经辞别兽界,却无望进入神界。他不甘于纯粹的生存,却达不到完美的存在。他有了超出生存的精力,却没有超出生存的目标。他寻求,却不知道寻求什么。人是注定要无聊的。

24、由此可见,无聊生于目的与过程的分离,乃是一种对过程疏远和隔膜的心境。

25、生命害怕单调甚于害怕死亡,仅此就足以保证它不可战胜了。它为了逃避单调必须丰富自己,不在乎结局是否徒劳。

26、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就发现了自己力不从心。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面对宇宙大全,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自己却并不能成为一个神,用爱默生的话说,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

27、我们终于怅然发现,与时光一起消逝的不仅是我们的童年和青春,而且是由当年的人、树木、房屋、街道、天空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世界,其中也包括我们当年的爱和忧愁,感觉和心情,我们当年的整个心灵世界。

28、塞涅卡说:只有不愿意理屈才是被赶出,而智者愿意,所以“智者决不会被赶出生活”。蒙田说:“死说不定在什么地方等候我们,让我们到处都等候它吧。”斯多葛派哲学家完全听不见灵魂的呼声,他们所关心的仅是人面对死亡时的心理生活而非精神生活,这种哲学至多只有心理策略上的价值,并无精神解决的意义。

29、人人都得死,这能给我们什么安慰呢?大约是两点:第一,死是公正的,对谁都一视同仁;第二,死并不孤单,全世界都与你为伴。

30、自我意识强烈的人本能地把世界看作他的自我产物,因此他无论如何不能设想,他的自我有一天会毁灭,而作为自我的产物的世界却将永远存在。

31、对死的思考推动人们走向宗教,而宗教的实际作用却是中指这种思考。从积极方面说,宗教倡导一种博爱精神,其作用也不是使人们真正相信不死,而是在博爱中淡忘自我及其死亡。

32、面对永恒的死,一切有限的寿命均等值。随想:哲学总是在以各种神秘的姿态诱惑着我们人类思想的前行,而哲学背后的指示者就是世界。然而一旦诱惑成功,它却又立即嘲笑人类智慧的愚昧与无能为力,它让我们矛盾,在矛盾中悲观,却也滋生出超脱;悲观的便成了可怜的无谓的牺牲者,超脱的便成了它手中不安分的精灵。

33、亚里士多德和霍布斯都人为,爱名声之心在青少年身上值得提倡,尚可激励他们上进,对于成年人就不合适了。

34、能被失败阻止的追求是一种软弱的追求,它暴露了力量的有限。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一种浅薄的追求,它证明了目标的有限。

35、圣徒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智者是温和的理想主义者。

36、诚然,抱着过时的信仰不放,或者无信仰而装作有信仰,都是可悲可笑的,不妨调而侃之,哈哈一笑。可是,当我看见有人把无信仰当作一种光荣来炫耀时,我再也笑不出来了。

37、昆德拉:“明天当自然从地球上消失的时候,谁会发现呢?……末日并不是世界末日的爆炸,也许没有什么比末日更为平静的了。”我知道他绝非危言耸听,因为和自然一起消失的还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整个心灵生活。上帝之死不足以造成末日,真正的世界末日是在人不图自救、不复寻求生命意义的那一天到来的。

38、活着的往事――这是灵魂之所以具有孕育力和创造力的秘密所在。

39、圣埃克絮佩里创作的童话中的小王子说得好:“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

40、未完成让很多东西看起来很伟大很完美。包括文学作品,也有婚姻爱情。很多东西如果停止了追,就失去了意义,魅力也随之而去。

41、不要试图求得别人的理解也不要试图去完全了解别人,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有失尊重的。在我看来,后者倒像是把对方当成了研究对象。所以倒不如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给予对他人的信任,岂不落的双方都轻松?

42、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当然,如果一个人在未完成的心态中和死亡照面,他又会感到突兀和委屈,乃至于死不瞑目。但是,只要我们认识到人生中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无论死亡何时到来,人生永远未完成,那么,我们就会在生命的任何阶段上与死亡达成和解,在积极进去的同时也保持着超脱的心境。

43、死神喜欢蹑行,当我们听见它的脚步声时,我们甚至来不及停住唇上的生命之歌,就和它打了照面。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1

周国平说:新年伊始,我只有一个很简单的愿望。我希望在离城市很远的地方有一间自己的屋子,里面只摆几件必要的家具,绝对不安电话,除了少数很亲密又很知趣的朋友外,也不给人留地址,我要在那里重新学会过简单的生活。

周国平的话,道出了我的心声,也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虽然,这种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对自己而言不太容易实现。但却可以随心所欲的大小变通。譬如,现在正值大年初二,就可以放弃回自己的安乐小家,强烈要求在娘家多值班几天。利用春节的几天大假,过一个简单安静的生活。这几天里,就干脆放弃和朋友一起喝酒聚会,放弃一起去豪情的唱歌,也放弃自己最近最喜欢的呱呱读书,就这样专心陪伴最亲爱的妈妈,和妈妈说说话聊聊天,陪妈妈看看电视做做家务。待妈妈休息时,自己还可以静下心,弥补前段没写的读书感想。何乐而不为。

这会儿,初二晚上九点。白天孩子都回娘家,人的大聚会,整整热闹了一天。现在妈妈躺床上休息了。我也可以欢欢喜喜写读书感想了。妈妈家好安静啊!真好。

我本来就属于不喜热闹的人。有时虽然处在热闹的人群中,但人在心不在,思想却不知游离在何方?心远地自偏,喜欢安安静静做好本职的工作,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闲暇时光去欣赏自己想欣赏的人和事。从不喜欢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也不喜欢把人和事复杂化。喜欢简单的做人,喜欢专一认真的做事和生活。

此刻,手捧着浓浓的咖啡,呆呆的望着妈妈家的天花板,自己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也认真读着自己灵魂的这本书,更寻求着心情的宁静。这时候看起来自己很寂寞,但,其实不!这简单的生活,即使算是寂寞,那么,这种寂寞的感觉,真好。

突然想起一首歌:寂寞使我如此美丽……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2

俞老师常说,我们要安静。也常对我们推荐周国平的文章,推荐他安静观念。

纷繁喧闹的世界让我们日益浮躁,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跟着潮流变得浮躁。在那么多喧嚣的事业,虚渺的名利和张扬的感情包围下,我们表面上过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每天从傍晚到深夜,街道上饭店、酒吧、歌舞厅灯火辉煌,每天都有这样那样的聚会,电视上每天都在播放无聊的甚至篡改历史的电视剧。乍一看,多么繁荣豪华的城市,多么丰富的业余生活。实际上没有任何精神价值,人们都丧失灵魂,变成一个空壳在行走。

浮躁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不知不觉地,写作业心不在焉,正确率不高了;不知不觉地,课堂纪律不好了;不知不觉地,成绩下降了;不知不觉地,对无聊的事特别关心。最好我们放慢脚步,等等远落在后面的灵魂。

怎样等呢?是停止前进的脚步?当然不是,而是每一步走稳了,踏实了,往前迈进,灵魂才跟得上。也不是说与世隔绝,只做自己的事情,那叫自闭,不是安静。你应该去了解时事,但无意义的事不要关心,更不要去做。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把它做好,做实在,才是不浮躁。就像古人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雕刻一件东西,那样做出来是很完美的,而不似现在,几天便交付给你,不但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费用也很高。用心做事,时间不见得多长,收益却很大。

我自己这段时间是很浮躁的。不说别的,就说几次达标练习,都没考好。 俞老师说我这段时间有点不在状态,萎靡不振,没有先前的霸气,他让我自己想一想,总结总结。我知道,在人们心里自我原谅的力量很大,但这次我认真反思,开始审视自己的言行:学校活动多了,我的心也随之浮躁起来,不像以前,可能把自己给弄丢了,考试中粗心大意,错误百出,心里明白不要粗心,但在不定不静的心绪下考试,自然考不好。我想,使自己安静下来的方法有很多,读书就是最好的方法。看书能使人静下心来,所以我要多读书。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每一步走稳踏实,而不是这只脚尖刚触底,后一只脚已经迈开,脚面不曾着地。这样的轻浮,虚华,灵魂早已被抛开,只是一个空躯在行走,或者说,在飘。放慢脚步,等等灵魂。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3

厚厚的一本《周国平散文》,让我利用每一天中午的时刻一点一点蚕食,到放假时只剩下几十页了。我只需趁热打铁,将之读完即可。

周国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倒是和他一字之差的周和平老师更有些知名度。周国平先生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着书立说和翻译外国哲学着作似乎就是他工作的全部。他的书或是文章,无非两个方面:散文随笔和哲学论着。前者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精神家园,后者反映了他的学术生活。我读到的,自然是他文人的一面。

周国平的随笔散文,真正映了“随”和“散”这两个字。每篇文章都透着淡然,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的文章更多地关注自己而不是家国大事,好像就一向停留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境界。这看似不够伟大,用套话说就是“缺少社会职责感”。但是如果以他所制定的修身圆满的标准来衡量,天下之大,那些正行治国之事的“伟人们”又有几个是做到了修身、甚至尝试过修身呢?官吏腐败问题是哪一个国家都不可避免要面临的问题。可如果我们恪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循序渐进的话,哪里还会有贪官污吏得势的道理?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位置。如果不细心叩问自己的心灵,如何能发现社会早已为自己预留的位置?对于我们,人生的大半都是未知,都需要探索;但是如果在迈出探索的步伐之前,连自己的目的地都不清楚;或是在行进途中渐渐迷失了方向,那又有什么资格口称自己是在探索人生呢?前进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下,了望的目光更是一刻也不能松懈。周国平用他的散文教给我们把握出世入世的度:即不能不问世事,那是不可能且自私的;也不能沉浸于俗世,迷失了自我。

如果把攀登人生的高峰类比于登山,那么最佳的状态就应是:肉体在不懈的攀登,步步为营,深陷崇山的掩映之中,灵魂则跳出山外,以旁观者的清澈目光为前进指明方向,永远不迷失。这显然是神仙的境界,凡人想要到达无疑是奢谈。我们只有退而求其次,在每次出发之前先问问自己够不够坚定;定期停下来修整,总结过去并展望未来,看看自己的路线是否偏移。“认识你自己”,这是指导精神生活的圣经。

我期望自己能够秉持这圣经,不忘审视自己。学习的范畴,不只是我们此刻体会到的那么浅薄,我期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明白更多。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4

“我相信人不但有外在的眼睛,而且有内在的眼睛。外在的眼睛看见现象,内在的眼睛看见意义。被外在的眼睛看见的,成为大脑的贮存,被内在的眼睛看见的,成为心灵的财富。”

读周国平,读这个世界被你忽略了的美好;读周国平,让我们拥有另一种发现美丽的眼光。原来,清亮的视线里,我们拥有的竟然这么多,这么多。

“每年开春,仿佛无意中突然发现土中冒出了稚嫩的青草,树木抽出了小小的绿芽,那时候会有一种多么纯净的喜悦心情。”

我不知道,这个夏天,周国平是否还在惦记着他的青草,他的绿芽。可读了他的文字,世界在我的心中仿佛又长满了嫩绿的新叶,仿佛又从土中钻出一株株小草,昂首挺胸,骄傲地说着:“你好!”

纯净的心!周国平的哲学文字里兼容着描写的心思,他写稚嫩的青草,写萌芽的树木,告诉我们世界的美全在于纯净的心和新鲜的眼神。读着,读着,我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大地又长满了无限的绿意。我可以听到绿叶在枝头歌唱,绿色的枝条在“噼噼啪啪”地生长;我可以看到小草急不可耐地从土中窜出,看到它左顾右盼,张望着世界。纯净的心才能感受喜悦,喜悦的眼睛写满纯净,这样的人,便能看到大地上绿意的悄悄萌动,万物慌张张的生长。这样的人,才能成为春天到来的见证者。

那种来临前的浑然不觉,和突然发现春天时的措不及防,才是最感人之处。

可是,生活在拥挤车流中的奔波和劳碌的我们,还能停下脚步,像周国平那样,去倾听春天的来到吗?

我们太忙了,忙到没有时间去注意路边刚刚从土中钻出的一株青草,忙到没有时间去留神道旁一棵树上新长出的嫩芽,忙到不得不每时每刻把手机紧盯,忙到不愿给世界一个眼神,对春天打一个招呼。可是,当一颗露珠从树上刚长出的枝条上滑落的时候,当一棵小芽第一次与阳光相遇的时候,当春天的风轻轻柔柔地拂过湖面漾起微波的时候,你我有什么理由不停住脚步,惊讶地叫喊一声呢?用张晓风《幸亏我不是上帝》中的话说就是:“春天里,满山繁樱,却有人视而无睹,只顾打开一只汽水罐,我如果是上帝,准会大吼一声说:‘这样的人,也配有眼睛吗?’”

当我们迷失在人流中时,丢失的并不是一刻时间,而是一整个春天的美好。当我们淹没在大大小小的事务中时,丢失的并不是片刻的宁静,而是整个世界。还有什么,能比初春的`一棵嫩芽更重要呢?还有什么,能比发现春天那一刻时的喜悦更有意义呢?

捧读周国平,给你纯净的眼神,你会发现春天的美好。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5

两年前买了周国平的《安静》,却一直搁置在一边,两礼拜前偶然兴起就翻来读读,平时读书,往往是翻几页,便读不下去,但这天,细细地赏读,眼睛累了就看看窗外远处的雪,竟然读完了,且有余味,意犹未尽。

世界越来越暄闹,世人越来越浮燥,当我们无法专注于读一本书时,便到了需要省心自静的时候了。固然,人生的某一个阶段需要某种热闹,但当万流沸腾之后,终究要回归平静。平静,不是死水,而更像是阿尔卑斯山麓旁倒映着白云和森林的雪山之湖,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周国平认为,“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活得挺热闹的,有轰轰烈烈的事业,有交杯换盏的交际,有声色犬马的生活,这样的热闹都是外在的,“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其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

莎士比亚曾对生命有过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某时,我认为安静是指外在的安静,这只是表层,心的安宁,人生跌荡之后的平静,丰富的安静,才是最终追求。

坐在一个安静的位置,去看世间的繁华热闹,去看热闹背后的无垠广袤的世界,非出世而是入世,这是对“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更进一步的诠释。读周国平的《安静》,体会他对人生的理解和对安静的追求,莫不认同。我们常说读书有如交益友,而席勒亦说过,外在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那么,我想,读周国平的《安静》,让我更清晰地思考并看清自己的状态及追求,不虚此读了。

人的精神性自我有两种姿态:当它登高俯视尘世时,它看到限制的必然,产生达观的认识和超脱的心情,这是智慧。当它站在尘世仰望天空时,它因永恒的缺陷而向往美满,因肉身的限制而寻求超越,这便是信仰了。

周国平散文集读后感6

在报刊上零星读过周国平的散文,喜欢他的博学和深刻,知道他是一个热爱写作的当代哲学家,著名的尼采研究者。此外还知道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至情至性的男人。

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收到了一位远方的朋友邮寄来的两本书《周国平散文精逊《周国平人文演讲录》,后一本书比砖头还厚,所以我选择先看第一本。本书按时间顺序选编了周国平1983年至的散文作品,那时他在40岁到55岁之间,从不惑到知天命的年龄。这些文章都是他用心灵的笔写出来的,是其最有代表性的散文。

周国平在《自序》中说:“我给自己(的写作)建立一个标准:一篇文章,即使不发表我也要写;否则就不写。总之,尽量只写自己真正想写、写的时候愉快、写完自己看了喜欢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一旦发表出来,也一定会有喜欢它的人,即使发表不出来也没有什么。”

周国平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中谈到读书时说:“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是我的思想,这正是我想说的,被他偷去了!有时候真是难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这正是我读《周国平散文精逊时的感觉。

周国平的散文正如其极力推崇的明代文人袁中郎一样,追求的就是“平淡有味”的境界,娓娓道来,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所说的不是道理,只是自己的感觉,而这应该就是“已臻化境”的程度吧。他的文章大多在探讨生命、时间、回忆等深刻的哲学命题,但是哲学在他笔下却如花草一样清新可爱,如同一篇篇生命的游记,因为他已经把对生命的理解融进了自己的体内。

在精神上,周国平是一个很女性的男人,感性,善思。“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一辈子也成熟不了。他始终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在政治场上有时不免显得不通世故,有时不合时宜。”这是周国平一篇文中的句子,我想,他也是在说自己吧。

最佩服周国平文章中的引经据典,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信手拈来,尼采、蒙田、拜伦、卡夫卡、爱默生、苏东坡、袁中郎、昆德拉、艾略特、苏格拉底、托尔斯泰、罗曼·罗兰……仿佛都是周国平的好朋友似的,相聚在他的家中,说古道今,谈笑风生。周国平说:“文人最难戒的是卖弄。”这话是否有自嘲的意味?好在他的文章在名人名言的堆砌中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声音。下面就是他关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的精彩论述:

一个男人真正需要的只是自然和女人。其余的一切,诸如功名之类,都是奢侈品。(《性-爱五题》)

对待女人的最恰当态度是,承认我们不了解女人,永远保持第一回接触女人时的那种新鲜和神秘的感觉。(《性-爱五题》)

相爱的人给予对方的最好的礼物是自由。两个自由人之间的爱,拥有必要的张力。这种爱牢固,但不板结;缠绵,但不粘滞。没有缝隙的爱太可怕了,爱情在其中失去了自由呼吸的空间,迟早要窒息。(《性-爱五题》)

男女之爱往往从艺术境界开始,靠技术境界维持,到维持不下去时,便转入魔术境界。

周国平是我很喜爱的作家。看他的书是高三时候的事,现在回想起来,他的书陪伴我整个的高三生活,用思考与哲理给我浮躁的心情增添一股沉静的清泉。周国平的散文集《安静》,对比昔日的“守望”和“朝圣”,似乎来得更为纯粹和彻底。

我喜欢《安静》,不仅缘于这个诗意化的词语,更是惊羡“安静”这样一种境界。周国平在书中说道:“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和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在的虚名浮行的诱惑。”正是这种对追求的执着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安静的无比珍贵。

依照通常的情况,安静这个命题到了哲学家手里,总会演绎成生存与死亡的挣扎。然而在周国平却能轻而易举地将安静的氛围融入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行文字,让我刚打开书页,就已经不能释手。在周国平的随性抒写下,安静成了一种天然的存在。

年龄长久的提炼和沉积,让其内心更为充盈,使其生命摆脱浮躁而逐渐趋于安静。也正是因为如此,注定了安静不是一种瞬间的偶得,而是从最深的绝望中寻找最美丽的惊喜,这是一种成熟人生的境界。

所以,我一般都会选择在深夜读周国平,点一盏台灯,泡一壶香茶,跟随他去寻找安静。

安静不是一瞬间的偶得,安静需要心灵的创造。在书的目录里,我发现了久违的亲切话题:幸福、艺术、执着、平淡、智慧、死亡、存在……书中处处遗留着哲学和散文的痕迹。这两者时而平行,相互对望相互倾慕;时而相交,绽放出无声的思维火花,令人心旷神怡。

书中,他所展现的人生体验与读者所关切的世间感悟的词语外壳上,没有一个“安”字,也没有一个“静”字,但它们都毫不例外地与安静的距离最短。周国平所期待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充满乐趣的安静。生活中只要有乐趣为伴,我便不会感到寂寞难耐,因为我会觉得,这安静,怎么品味都别有情趣。

安静不是毫无变化的静止,尽管它常常逗留在某一风景的边界上。曾经以为周国平对爱的解读是最精巧最灵秀的。在他的旧作《人与永恒》里,爱情如同林中的溪水,点滴入耳,超凡脱俗,令人怜惜。

但书至此时,说到“私隐”,说到“隔膜”,溪水渐入人境,再无仙气,似乎将要干涸。不过后来在安静中想想,爱确实应该在人间,在人的身边人的心底,这样的溪水比在林中更踏实了。爱,应该踏实,应该长流,如他所说,“爱情是一条流动的河”。还有更多的事物在流动。

“我的怪癖是喜欢一般哲学史不屑记载的哲学家,宁愿绕开一个个曾经显赫一时的体系的颓宫,到历史的荒村陋巷去寻找他们的足迹。”周国平曾经这样形容自己对爱默生的向往。同样,我也乐意用这句话来表达对周国平先生的仰慕。少年时代的周国平有幸进入多少人所梦寐以求的北大,在那如此深沉丰盈的人文环境和氛围下成长。

在中国最**的十年,他又有幸在深山里安静思考,与圣贤先哲交流,和花草虫鱼对晤,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经历下,他完成了对思想的构建,对灵魂的提炼。大宁静产生了大孤独,大孤独催生了大智慧,智慧和从容又让他完成了一种内在的超越性的突破。

时至今日,在我们生活的世界,利益的驱动超越一切,物质的诱惑淹没精神的愉悦,连学界也已成为喧闹的名利场,我们很难再听到来自心灵本真的呼唤——如此浮躁的社会里,安静就会显出多么的珍贵,守住一份宁静又是何等不易。

且看《孤独的价值》、《智慧和信仰》、《诗人的花园》、《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都是我赞赏的篇目。虽不是通篇说“安静”,但还是能够看出周国平在这本书中一贯的人文追求。质朴平实又不失诗的光华,畅达深邃渗透着哲学的智慧。正是这样一种风格,使他摆脱了纯学术的艰涩而实现了对哲学本身的突破。

关于“安静”,周国平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现在想来,真是至理名言。

其实,无论世界,无论我们生活的周围变得如何的喧嚣与躁动,哪里又找不到一片安静的角落呢?关键还是我们自己愿不愿意去寻找,或者说找到了又能否守住自己的这一份宁静?即使我们无法在现实中找到安静,至少我们还能保持一份心灵的恬淡,还可以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园。倘若这一方领地也终失守,人生真的会充满痛苦与无奈。

我会再读周国平的《安静》。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翻开这样一本《安静》,去品味书中对人生、灵魂以及人性的感悟。

喜欢回忆过去,因为好像那逝去了的,都是最美好的。

逝去了的湿地,那是我儿时的乐园,每天我都可以毫无顾忌的采摘阳光;逝去了的场院,那是我儿时的战场,每到麦收时节,我们都会拥一身麦香甜甜的睡去;逝去了公交车外的风景,那是我儿时的电影,总在景物的流转中放飞思绪……

买车也有三年了,好像开车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奔流的车的洪流中,我飞快的转换着身姿,像极了一个赛车手,快节奏的生活,让我在教学楼内有时候都是跑着干活,仿佛不这样就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直到有一天收到一个学生的短信,“老师,下雪了!你看到了吗?”我才这惊讶的发现,我错过了今冬的第一场雪……

其实我错过的岂止是一场雪而已。每个周末,老组长都会打来电话,“哎,我又攒了一篇文章,放在共享里,你看看。”有时候刚撂下电话,我就把这件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其实我错过的不仅有那文采斐然的文章,我还错过了这世的很多风景,和那风景后的很多故事。

今天点开他的文字,看着那“带着露珠的麦苗”,看着那针砭实事的犀利语言,看着那游走在自然中的快乐。突然有种失落。

我忘记了什么?

还记得上师范的时候,喜欢在坐车的时候挑一个靠窗的位置,把头侧向窗外,出神的望着窗外,虽一路无语,却也一路有情。那转瞬即逝的风景,不知道赚取了我多少的情感。那时的天是什么颜色,雨是什么声响,都装在我的眼睛里。所以从那时开始,我开始写诗,一切现实的、朦胧的,都在我的笔下,攒成了一首首小诗,从未投过稿,就怕这生疏的文笔,糟蹋了那几近童真的幻想。

我忘记了什么?

我知道,这路上的风景,不会为了我而驻足,等我长成一道风景,与我与你都不再相互漠视的时候,我就会与你一起融成一片绿色、融成一片金黄。

当你把你的眼睛镌刻在树上,像极了一棵白杨树,在有风的日子里,你放开嘹亮的嗓音,在夜深的校园里,再去惊扰那个年轻人的梦,让他可以爬上屋顶去偷窥你的美丽时,我知道我就又找回了我最初的童趣和闲心。

不管以后的人生,会是怎样,只要记住,放慢脚步,享受身边的一切,让回忆可以不再断层,写到这里我才发现,工作后的生活,在我的文章中真的很少出现……

喜欢回忆,就要珍惜身边的每一秒钟,因为在这一秒钟以前的那一秒中,那便又是一段回忆了。

让生活美好,让回忆精彩!

读书笔记:周国平散文集《敢于孤独的勇气》

本书是哲学家、散文家周国平的全新毕生精华散文集。

全书分为六章,以幸福、自我、生命、灵魂、哲学、生活为主题,精心遴选了周国平的代表散文随笔,涵盖了他对于人生与哲学的感悟,展现了他独到的人生智慧。

书里讲的人生哲理和西方哲学的一些见解和理论,孤独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有一颗独处的心。

人生本没有意义,但生而为人,我们可以赋予它意义。我们在孤独中积累下来的人生智慧和内心的丰盈,会指引我们,使自己看清什么是最重要的,从而找到自己的价值,使自己生命更有意义。

内心世界的丰富、敏感和活跃与否决定了一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在此意义上,幸福是一种能力。

人生最尊敬的两种东西,一是抬头仰望的星空,二是内心生活的自律。无论走到哪里,天气好坏一定带上自己的’阳光。深山的鹿,不知归处,万般皆苦,只可自渡。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孤独往往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人们总会在孤独时思索甚至怀疑人生,并且审视那些直面灵魂的问题,扪心自问自己做出的选择正确吗所作所为有意义吗?应该怎样实现自我价值?幸福到底离自己还有多远?自己应该过怎样的生活?

而这些每个人心底都曾流淌过的人生问题,也许会在这本书灵动却又质朴的语言中迎刃而解,使得我们能重新思考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态度。

在独处的时光里和自己的灵魂和解,头脑的确像个傻瓜永远无法回答来自心灵的拷问。所以让自己学会在阅读书籍中成为一个安静的旅人。

这是一本用文学的笔触书写的哲学,却摒弃了哲学的枯燥说教,而有思想的指引与启迪。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周国平先生的书,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让人获得心灵宁静。

幸福是一个抽象概念,从来不是一个事实,幸福源于灵魂的感知。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当一个人的灵魂对于人生产生根本性的疑问时,他就会走向哲学。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让我们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活得自由才能释放灵魂,幸福感才会越强!

敢于孤独,不忘初心。

敢于孤独的勇气,终须自己去悟,而这本书则是给你钥匙,但是在我看来是给你好多钥匙,你需要自己去挑选,去实验,去打开那扇属于你的门。

愿这本书能让你保持内心的丰富、敏感与活跃,认识自己的禀赋与价值,过简单而富足的生活,享受生命本身,建立强大的灵魂世界。当你拥有敢于孤独的勇气,你便掌握了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