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智慧教师学习心得感悟
- 文档
- 2024-09-14
- 128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做智慧教师学习心得感悟,本文共7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身在一线多年,可算是一名称职的教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在他们渴求有满足的目光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然而如此就足够了吗?面对地位日益提高的90后,00后,作为一名教育者,你没感到丝毫的压迫感吗?越来越多有个性的学生们,使我们在与他们每一刻的接触交往中,面对愈来愈大的挑战,有时甚至故意为难你,出难题让你下不了台。那么此时,你该如何应对呢?你是充满智慧还是简单粗暴呢?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长远利益考虑,也考虑到自己本身的魅力,当然前者更稳妥,更富有艺术。化干戈于玉帛,何乐而不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学经验的累积,我们都在做有智慧的老师。教师就应该板着脸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师也要改变。与时俱进,时尚大方,幽默风趣,认真而不迂腐,严厉而不刻板,与学生保持距离而无代沟,走得近又不失身份等等诸如此类都可谓是当今教师所应具备的优秀品质。试问你做到了吗?我做到了吗?做到了又做到了多少呢?
智慧之一体现在学生的管理艺术上。有次上课上到一半,我发现有个别同学蠢蠢欲动,注意力转移了,造成不良影响。我就停下来,大家都诧异的看着我“怎么停了?”我接着说了几句题外话:“大家坐着舒服吗?”没人回答,怎么平白无故问这?“大家都是人吧?所以说人的本性之一你也具备:贪婪,不知满足。你生在这个年代,蜜罐中长大,优越的环境中学习,你还不知足?追溯到古代,孔老先生那个时候。他教弟子是躺着的,弟子们都是跪着的;再发展到了私塾,先生是手拿戒尺端坐于前,弟子都是站着的;而到了你们,老师们是站着的,你们都是坐着的。”听到此同学们都笑了。“在西方国家,各科教室都是固定的,上什么课学生就去那个教室,而我们呢?是您固定了,我们老师在跑好不好?”他们又笑了,心领神会。“这说明什么呢?大家的地位提高的很快呀!请互相理解,珍惜别人的付出,认真听讲,就是你对老师的尊重,对自己的负责,也不枉如此高的地位,对吧?”当我再继续上时,那几个也“改邪归正”了,其他劲头更足。
一个同事见上课玲已响,有位同学还迟迟没拿出课本,于是他开口道:“你桌子上弄得跟清洁区一样,是咋回事?”别的一听大笑。他也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简单的一句话,让他意识到错误,又不伤他自尊,也是一种教育艺术吧。
一天第四节课铃声还未响完,靠窗的,成绩还挺好的一个男同学“嗖”的跳到窗外,我还没反应过来。我问“那谁?”同学说“蔡岳岩。老师叫你呢。”其实他们也很可爱。音乐声起,我也没多说。再上课来时,我就提了提:“蔡岳岩,你还不走寻常路。”同学偷笑,都知道说哪回事。“你动作敏捷的都能当职业体操运动员了。”当时我们正学运动员话题。“下次再出去请走门。少些个性,多些共性。”他不好意思地脸红了,我想大家都意识到这样的行为不该再发生。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后,也就可以支配他们的行为。你说的话学生愿意听,也会照着做。这样就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另外的有智慧也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谁都会教,教好则是有智慧。什么叫教的好,考第一?太片面。课堂上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并运用知识,是我们借鉴的榜样。不同教师在专业水平上确有差别,但在追求教学效果上,还有些更重要的因素。
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上课—课后巩固三大步骤。环环紧扣,缺一不可。备课自然要用心,整个过程必须在你脑子里条理化。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自己心里必须有数。课堂则是获取知识的主阵地。能把握好课堂的老师,是智慧的体现。首先课前准备好必需品:课本,课堂笔记,练习本,练习册等。其次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严格要求,杜绝一切违纪行为,然后再谈学知识。后半学期来,我充分扮演好自己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鼓励他们自己找,自己划,自己读,自己概括总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切自然都源于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就拿记笔记来说,我们班至少有80%的学生的笔记可以摆到桌面上来。井井有条,一尘不染。相信知识在他们脑子里也像本上记得那样条理化,系统化。等上了初三,高中,甚至大学,就会自己学了,记什么,怎样记就不成问题了。当然不能忽视笔记本的落实环节。学语言,听、说、读、写应贯穿于始终,创设语境也尤为重要。再就是课后的巩固,也就是作业的设计。
岁月如歌。转眼之间已是岁末,整理一年来自己的新教育工作日志感觉自己做的太少,而学校给我的荣誉、新教育让我而改变却那么多。“一个新教育人,要学会用眼睛来观察,学会用耳朵来聆听,学会用头脑来辨别,学会用心灵来感悟,学会用纸笔来记录,学会用行动来改变,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一个专家型的教师”,这是新教育骨干教师会上中心学校领导的一席话,它悄悄地改变着我的一切。
一、加强理论学习——与专家对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第一章第二条提出二十字教育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让我认识到创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走进李镇西的课堂》让我注重了教书的方法、育人的巧妙、自己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解读杜郎口》让我找到“三阶六步”课堂模式问题的症结,让我憧憬它未来发展的方向。
《做思考的教育者》让我知道只有做好平时的积累工作,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自己教学和科研能力。
在创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只有将教学实践经验与教学理论有机结合才能让“三阶六步”教学模式健康、持续地发展,所以我总带着工作中的问题去学习,寻找问题的症结,补充理论的盲区。
二、加强自己的教学实践水平——与同伴交流
大文豪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过后,我们便各有两种思想。
9月份,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学校的一节展示课暴露自己教学上的种种不足,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多年来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的自己多么需要学习,于是利用业余时间我观看窦玉梅等优秀教师的视频,揣摩他们精彩的教学艺术。
10月初,在学校大比武的活动中我认真聆听八年级数学组其他7位教师的公开课,揣摩“三阶六步”课堂中的自主探究活动“分层推进”的优秀方法以及概念教学中对“老方法的扬弃”态度,,让自己的课堂更高效。
10月15日,我有幸参加随南协作区在柳林中心学校举行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研讨》会,听了柳林中心学校周莎、我校的王芳、均川的魏泽荣老师的优质课和王长军、陈纯响两位专家精彩点评以及彭局长、张主任对高效课堂的未来展望,润泽着我的心灵。
11月30日,我到梦寐以求的北京师范大学为期一个月的学习。一个月来,与教授对话,与同伴沟通,与知识牵手,与理念交流,让我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找寻到碰撞的火花。让我对“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有了山一般的信念。
三、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深刻反思
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传播,“三阶六步”教学模式在我镇的推广,不免滋生一种形式主义。用开放的心态、积极地情怀、对教育工作足够的热爱进行深刻的反思很有必要。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荷兰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弗兰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实现' 再创造',也就是说,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所以我在反思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反思自己对学生的态度。刘若英的一首歌《相信未来》: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期待,爱放在手心跟我来······作为一个新教育工作者,我们的目标是培育跨世纪人才,只有把学生健康成长放在首位,才能谈其他。每次遇到调皮的学生我总在想,他们在我的课堂上学到了什么?我该怎么改变他们?
反思自己的教育情感和工作方法。在北京学习期间,我每天写学习心得,写发生在我身边的教育故事,感觉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体会到自己对优质教育的美好渴望及不懈追求,也为自己积累一笔宝贵的学习财富。
四、一路走来,收获芬芳
⑴北京师范大学为期一月的学习是我教育生涯的最大的收获。学习期间我领略到北京的繁华、重新感受孩提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教育的'”源头活水”。没有新教育,就没有我的这次北京之行。在这里,我忠心感谢省教育厅、县教育局、中心学校的领导和我校的老师们在资金紧张、课业繁重的情况下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接受一次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提升的机会。
⑵《等腰三角形性质1》展示课被评为镇一等奖。(鼓励我也好啊)
⑶论文《与新教育共成长》获省二等奖,《不可忽视多媒体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获三等奖。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回头看看自己半年来留下的脚印,我相信这不是新教育的结束,而是新教育的开始。“创建高效课堂,努力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是我山一般的信念,也是我毕生的追求!
引言:作为教育教学的行者,我工作十年,做班主任八年,一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思考着,实践着!我一路行走,一路付出,一路风景,一路享受。做最好的老师,是我一生的追求。所谓‘最好’,我想只有知识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的是‘智慧’。智慧地生活在学生中,简单地生活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这是我努力践行的人生哲理。
第一板块:为人的智慧———准确定位自己。
诚心待人,人际关系要简单、简单、再简单,教育学生时刻讲“诚信”,做人要“内敛”。学会低调处事,树立“沉潜”意识。在教学中,要有“低姿态”意识,语文课堂要让学生闪亮登场,教师只是引导、合作者,应该努力让学生赢得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在交往中,要与人为善,积极合作, 他人有求,我必应之。在平常工作中, 做十分,说一分, 勤勤恳恳,勇挑重担, 注重效率,避免拖沓。
第二板块:教育教学的智慧——解读、沟通、引导、点拨构成主旋律
教育和教学就像是孪生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我个人来看应该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最终包含两个含义:教书和育人。因此我在这里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谈。
1、要“用智慧去读懂每一位孩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小的时候,曾将一把石子递给杂货铺老板“买糖”,杂货铺的老板迟疑了片刻后收下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终生。”
这个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与情怀,他没有以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维护了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教育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所以也找不到一种通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的而又不易读懂的书,需要教师勤读、细读,用智慧与理性去读。
2、要用智慧去看待学生的差异。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用智慧去对待差异。
诸如让所有刚入学的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5桶水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能提20多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20多桶,那么,就会损害他的力气,明天想干都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
这就让我们想到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厌学和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学生的差异,没有给学生“差别待遇”。所以,承认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待遇,这就体现着教师的智慧。
我曾经带过一个叫刘垚的学生,初二我教他。刚开始作文连一行字都不会写。他告诉我他一直就没有写过作文。我当时想是不是他懒惰,给自己找借口。后来在写周记的过程中发现他的语言表达很差。我就要求他第一次给我写一行作文,不要多,但是要把话说清楚。后来他破天荒交了第一次作文,写了两行字,出现了五个错别字,我把错别字给他标出来,让他在下面每个再多写几遍。然后把这两行字完整地再写一遍,不准出现错别字,他照做了,写得字很好,两行字中没有错别字,我给了一个优秀。以后每次我都这样做,给他增加行数,在第一学期期末的时候能完整地写400字的记叙文了,在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的作文中,竟然写了一千多字的记叙文,写的是和我一起学习的过程,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字字都是发自他的内心。前段时间我遇到他,他说考上了武清事业编,在下面法庭上班,说要不是我教他写作文,他也不可能如愿考上事业编。我听了很为他高兴,因为我觉得一个混小子能有这样的出息,我的功夫没有白费。
3、要用提问的智慧先问“为什么”,再想“怎么办”
学生的问题出现了以后,教师的第一反应很重要。正是这第一反应决定了我们后来行动的方向。一般我们的反应都是生气、发脾气,或者是厌恶。接下来就想怎么处理他,要么罚,要么打,要么请家长,但是这些招式都用了以后,好像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甚至有些家长来了,直接告诉我们,他也没有办法了。我们太无奈了!好像世界末日到了!其实我觉得我们走了歪路!真正的路就在脚下。要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而且这样的事情为什么总是发生?学生怎么想的?哪些因素决定了他的这些行为?等等问题就出来了。如果我们这样做了,那我恭喜您,您做对了。有时我们自认为很了解学生,其实我们一点也不了解学生。每个学生差别太大了!如果我们带着好奇心积极去了解学生,把他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的时候,我们对他就不反感了,而且当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学生之后,真正教育才刚开始。
4、要用随机应变的智慧组织教学。
有这样一则寓言,如果将一只蜜蜂和一只苍蝇放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玻璃瓶平放,瓶底朝向较亮的窗口,再打开瓶盖,您猜谁会逃出去?
实验证明,勤劳的蜜蜂会不断地在瓶底找出口,直至力竭而死;而苍蝇却可以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从玻璃瓶口逃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就在于随机智慧战胜传统教条。
蜜蜂之死,是因为被传统智慧和逻辑所误导。按照蜜蜂的逻辑,它们会认为,“密室”的出口必然是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因此只管按照自己的判断拼命撞向瓶底,并且不断重复这种它们认为合乎逻辑的行动。相反,智力较低的苍蝇对逻辑却毫不在意,它们只管四下乱飞,却误打误撞地找到了出口,构成了一个智者消亡、头脑简单者却得救的警示故事。
这不单是一个寓言,而是美国一个著名的组织行为学者的实验。他总结这个实验的教训时指出,冒险、试错、即兴发挥、随机应变以及迂回前进,都有助于应付瞬息万变的世情。而对复杂的课堂,我们需要的是随机性的智慧,而不是教条式的智慧,这正是青年教师所缺乏的。
所以,我们要有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办法,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走出预设,超越预设,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发展生成,创造出更多的“精彩”。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面对“突发事件”,面对不曾预料到的问题或现象时,忽视偶发事件的价值,只顾追求与预设的一致,必然导致课堂教学在某种意义上的失败。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向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旅程。
5、要用教师的智慧去开启学生的智慧。要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会思考、有智慧的人。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故事:在美国一所乡村小学里,老师正在带领孩子研究“奇数和奇数之和有什么规律”。经过反复验证,许多孩子都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两个奇数之和为偶数。老师微笑着认可。这时,一直沉默着的汤姆站了起来:“我认为奇数和奇数之和还是奇数。”全班同学都感到诧异,老师问为什么。汤姆回答:“1个爸爸和1个妈妈结婚后生下了我,一家3口人,不仍旧是奇数吗?”老师先是一愣,然后鼓掌。课后老师把这一情况报告了校长。校长很高兴,升旗仪式上,把汤姆请到主席台赞美。并把这一天定为“汤姆日”。
但是,如果汤姆出生在中国,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中,我们会怎么做呢?
第三板块:智慧地结晶——业绩展示
20xx年1月获“3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校级二等奖。
20xx年9月录像课《谈生命》获20xx年武清区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优秀课评比一等奖。
20xx年12月获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培训结业证书。
20xx年1月论文《语文作业体现点睛之妙》获得天津市基础教育20xx“教育创新”区级二等奖,并于20xx年6月发表在《新课程探索与实践》(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五中卷)。 20xx年5月我带的七年级(12)班获得杨村五中“体育艺术2+1”先进班集体。
20xx年6月德育论文《共同努力,让孩子健康成长——浅谈中学生心理的四大问题及对策》获20xx年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国家级三等奖。
20xx年6月我负责的区级科研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被武清区教研室审定为武清区普教系统B级教育科研成果。20xx年3月获第三届全国学生作文新奥赛指导教师一等奖。
20xx年8月小小说《变化》获20xx年武清区农民读书征文活动二等奖。 20xx年11月在20xx—20xx学校教学评比中被评为校级优秀课。
20xx年3月课件《登泰山记》获20xx年武清区优秀教育软件评比一等奖。 20xx年4月论文《中学语文课堂的“三剑客”》获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中获市级三等奖。
20xx年1月获得天津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天津市中小学班主任证书。 20xx年2月我和汪培制作的课件《人生寓言》、和王克香老师制作的课件《三国知识竞赛》同时荣获20xx——20xx武清区第十三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
20xx年3月我和王霞老师撰写的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活”的境界》在天津市基础教育20xx“教育创新”论文评选中荣获市级三等奖。
20xx年8月论文《语文作业体现点睛之笔》获得市级认证
20xx年10月我负责的课题《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被鉴定为武清区普教系统B级教育科研成果
20xx年12月荣获学校组织的首届“班主任论坛”校级一等奖,并在20xx年武清区中小学班主任论坛中荣获三等奖
20xx年3月成为武清区教育学会会员
20xx年3月我和王霞老师制作的课件《孔雀东南飞》荣获20xx——20xx武清区第十四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
20xx年3月我指导学生参加第六届全国青少年中华情主题写作大赛,荣获优秀辅导奖
结束语:智慧型的教师,知道学生需求什么,知道怎么去实践 “绿色教育”,理解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了解学生的差异,怎么保护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奇思妙想, 一名优秀的教师,必定是充满智慧的。我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摒弃技巧,充满智慧,大境化无。
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将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新课改以来,心得课程理念不断冲击着广大老师的头脑,改变着教师的行为。教学研究者、实践者们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为此,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老师期盼着进一步明确一些课程教学的观念,把一些研究、探索的经验加以梳理。
作为新教师的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对新的课程理念的理解海不够深入,因此,在课堂教学的些许环节还存在不足。通过对智慧课堂的学习,我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逐渐得以纠正。我不但抓住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能正确驾驭了教材,我觉得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中高年级三段六环自能赏读教学基本策略”浅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中高年级赏读教学的基本策略是“重预习、深赏读、巧拓展”。其中自主预习的预习六部曲对预习提出了明确的目的与任务,值得学习。预习六部曲如下:一读课文――标画掌握新字新词,初步理解重点词语;二读课文――感知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三读课文――查找相关资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四读课文――赏析重点语句,并作批注;五读课文――质疑解析,记录未解决的问题;六读课文――搜集同主题文章,资源共享。
阅读是体验感悟、理解升华的基础,只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阅读,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才能做好好词佳句的积累以提高写作水平,才能更好地体现阅读教学。
所以,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加强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深入体会、理解课文内容,揣摩课文的表达方式,以提高语文素养。
经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洗礼,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换代。如何使数学课堂达到新课标要求的境界?我认为,教学的艺术体现在教学中更多的应是润物细无声,更多的是师生的心灵沟通,更多的是灵动的智慧。如何使课堂教学闪动着智慧的火花,这就成为了当下每位教师必修的课程。读了《做智慧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这本书,我的感觉只能用两个词来概括:朴实、实用。它举的案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给我们以切身的感受;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另我们受益匪浅。下面,我就选几方面来谈谈我的理解和感受。
一、智慧教师,善待差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班都有肥胖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遗传因素导致缺乏运动细胞的学生,在技能要求比较高的项目练习时,这些学生通常受到同学嘲笑,因而这些学生虽喜欢上体育课但又怕遭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常给那些所谓的“差生”思考、尝试和参与的机会,给他们“自信”,通过班集体的力量帮助这些学生,帮助他们营造一个没有歧视的环境。这样,他们才会从心理上真正忘掉自己的特殊性,继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的各项活动中去。
二、智慧课堂,有效教学
让课堂“闪现”着激昂的思绪,需要教师有着艰辛的修炼过程,是在汗水中的孜孜以求,是在烈火中的万千锻打,是激昂与沮丧中迸发的智慧,是在“不满足”的探寻中积累的智慧。有这样的智慧,才会有若履轻云,才使得课堂变得精彩纷呈。
三、智慧评价,师生共勉
本书的第52个问题中,有这样一个案例: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学生,便将其制止,并让他到校长室去。陶先生回到办公室的时候,男生已经在那里等候了。陶先生掏出一颗糖奖给男生:“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的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你一块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你一块糖。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的一番话,更应让我们深思:“你这糊涂先生,你的教鞭下有卡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急忙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是的,充满智慧的评价是一种启发、一种点拨,一种关爱,一种期待,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诠释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引领着师生走向智慧,走向成功。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处理教学中的问题的方法,在今后教学中遇到类似问题,我一定会处理地得心应手的。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它与教师高度的修养、深厚的功力、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对教材的高度稔熟、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对知识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生的真挚感情,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
如何让我们的教育充盈智慧呢?我认为,我们要做一个智慧型教师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曾说过这样的话: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因此,做一个智慧型教师尤其重要。
一、做智慧的老师要心中有爱,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平时懂得爱自己,爱家人,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有一颗乐观豁达的心,有一种与人为善的情怀。在教育工作中是植根于爱的,是心与心的交流。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有了爱,就有了宽容,有了同情,有了鼓励,用“心”去爱,学生的心智就能健康成长,教育就能走上阳光大道。
教师的爱,物化、外显在日常为人处世、教学言行中,其实就是师德的具体表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是学生的道德楷模。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者的崇高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所以,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教师应在学生中树立和蔼可亲的形象,以博大的胸怀、真挚的感情对待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尊师、亲师、信师,很自然地产生对教师,所教学科的热爱的感情,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反之,如果教师高高在上,处处以命令口吻要求学生,要学生绝对服从自己,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受到压制,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受到了限制,他们有什么想法、创见,自然不会表露出来。所以,对待学生,尤其是对待学困生,宜多用商讨、肯定、赞扬的语气,不用命令、否定、贬低的语气对待学生。比如,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举手回答问题,这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即使他的回答声很小,也要抓住这个契机肯定他的进步。以后学生就会逐渐大胆起来了。只有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主动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二、做智慧的老师心中要有效率,做一个讲究效率的人。
效率是关键,要看耗了多长时间,投入了多少,收获了多少。教师也一样,应从自己的讲课、自己的教学开始讲效率。好教师,不应该拖课,要把课间10分钟还给渐渐失去童年乐趣的孩子,更不应该无端占课,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好教师,应该是轻负担,高效益,不能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学生读死书,死做习题。教师不能因为勤劳的工作态度而掩盖自己无能的工作能力,因为勤劳的工作态度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或许更大,这不是真爱,而是伤害。想想我的教学生涯,有时无端的拖课,无端占课,觉得自己比别的老师付出的时间和汗水要多,殊不知这是在浪费孩子的时间,是一种没效率的表现。浪费时间就是谋财害命,要还给孩子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三、做智慧的老师心中要求发展,做一个有追求的人。
教学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我。智慧的教师,就应该如同一盏璀璨亮丽的霓虹灯,注意不断补充自己的能源,在照亮别人、幸福他人的同时,也温暖着自己,幸福着自己。
首先要养成阅读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工作效果“取决于他的知识和素养,取决于他读什么书,怎样自学和怎样充实自己的知识”。只有读书,才能避免生命之河在已经逝去的生活里往复循环而成为一潭死水。
其次要养成思考习惯。我们教师经常要学生思考,经常对学生说:“学而不思则罔”,可我们老师常常忽视了:教而不思也“罔”呀!思考就是对教育的关注,对教育过程的研究。
另外,就要养成书写习惯。教师要教书,更要书写。用“教育叙事”记录自己的教育经历,用“教育随想”表达自己的教育感悟。
教育,因无私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而崇高;教师,因高尚的品德和忙碌的身影而美丽。总之,我们要做一个智慧的教师就必须具备:热心、细心、耐心、信心、恒心,让这些星汇聚一个心——“爱心”。
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感受颇深。这本书是7位教师精神家园的缩影,林晓,黄有华,吕淑彩,蔡春龙,陈斌,叶隽,林友深,7位优秀的教师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是一本记录教育教学实践、思考、研究的结晶,也成为了考问自我、敞开心扉的空间。他们在叙写、反思和追问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生命质量无疑也得到提升。让我们明白到教师发展=反思+交流+互动。
一、真实的生活写照,这是一本关于七位青年名师平凡生活的真实写照,读着读着让你感受他(她)就是你,你就是他(她),使做为教师的我们也沉寂其中。
二、真挚的情感,平日自己身为教师不能言、不宜言,或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压力等等,可在此找到踪迹……
三、真切的智慧,面对顽劣孩子应有的智谋,面对优生需具备的睿智,面对最易被忽略的中等生所必须的理智,以及生活中与教育有关或无关的智略……各种智慧都在此交锋。
借助博客平台,养成反思习惯。在实践中反思,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在反思中升华思想,任何一位优秀教师都是通过这样实践、反思、思想升华、再实践的.过程,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基于教育叙事,讲述鲜活故事。“世事洞明皆学问”,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在反思中都会迸发出新的智慧,并从中捕捉到科学的教育规律、原则和方法。
打开交流窗口,多向互动交流。打破教育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获得四面八方的教育、教学思想营养,教育博客是当今教师成长的一个平台,善加利用,就会起到促进作用。
确实教师每天都会遇到新情况,需要解决新问题,每天都有鲜活、生动的教育故事发生。这本书中百篇的故事既有对“孩子,你是幸福还是悲哀?”、“要强扭这颗孩子的‘瓜’吗?”等培养学生方面的冷峻思考,也有“帮助孩子告别网瘾”、“给孩子们一个网络上的家”的呵护与关爱;既有“当老师,你幸福吗?”、“教师,你有良好的习惯吗?”的教师人生自我考问,也有对“给台阶后,再拆台阶”、“情中育人,事半功倍”的教育策略的探寻……要成为有效教师,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师要善于反思、勤于反思。教师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反思习惯,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教育学生学会爱父母、爱别人。同时我们也会赢得他们的爱,赢得他们由衷的尊敬。
因为有了爱我们的心中才总有一种温暖的感觉,生活才变得那么迷人。因为学生感受着爱,懂得了爱,他们才会懂得尊重、懂得回报。学生喜欢他们心目中的教师,喜欢能了解他、鼓励他,给他勇气和力量的教师。我们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来体验成功和欢乐。只要我们内心充满爱,以无私的师恩、高尚的师德、勤恳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就必定嬴得学生们的喜欢,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有智慧的教师。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