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教学设计
- 文档
- 2024-07-10
- 117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教学设计,本文共1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 :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
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
2、板书课题,读题:
9海洋21世纪的希望
3、质疑: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理解生词
2、学习生词:
低廉 威胁 索取 敬畏 大显神威 望洋兴叹 喜怒无常
无穷无尽 匮乏 干旱 回眸 蔚蓝色
(1)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3)理解词义:
回眸:眸:指眼睛。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匮乏:缺乏、贫乏的意思。
慷慨:本课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低廉:(价钱)低,便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望洋兴叹:本课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指导分段: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1)生读文分段
(2)交流分段及段意
三、精读训练:
学习第一段:
1、找出这一段中的中心句:
(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
(读一读,画出有关语句)
3、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食盐。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热爱海洋)
(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敬畏海洋)
4、师生接读第一段:
生说说对喜怒无常和望洋兴叹的理解。
四、作业 :
1、完成描红本
2、读课文:思考习题5
3、抄写词语
教学要求:精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
一、复检:
1、默写词语
2、齐读第一段:
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学习第二段:
1、出示: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从哪些方面对海洋进行了开发、利用?
2、生自学课文第二段:
(1)思考上述问题,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用括号标出来)
(2)尝试用小标题概括。(写在有关语句边上)
3、交流:
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一座座已矗立、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
(1)生说体会
(2)点拨:人类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开发利用海洋?
(3)生概括板书: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4)指导朗读
由于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来自海洋
(1)方法同上
(2)板书: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潮汐、海水温差发电站,电力。
(1)方法同上
(2)板书: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用海水淡化的方法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生存空间。
(1)方法同上
(2)板书: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4、齐读第二段:
根据板书综合回答: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学习第三段:
1、齐读
2、说说你的体会
明确保护海洋、珍惜海洋的重要性。
三、总结:
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所以我们要保护、珍惜海洋资源。
四、作业 :
1、造句:
由于
2、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联系课文内容写体会。
板书: 9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海洋――21世纪的希望》的教学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材简析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该文行文简洁流畅,纲举目张,条理清楚。与此同时,也显现出了它的弊端――信息量少,学生感觉海洋还是离自己很遥远。鉴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产生了这一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海洋――21世纪的希望》网络课堂教学。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介绍了海洋的知识,描绘了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所以,借助网络再现课文内容,充实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网络中加深对海洋的了解,在课文的朗读和网络的学习中让学生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激发孩子们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热情是本文的教学难点。依托网络媒体充实内容、再现情境,就能很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考虑,我设计了一个互动的网络教学网站。网站设计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首页上,我把它大致分列为七大板块:课文学习、作者简介、生字检测、语言训练、作业自选、课外知识、我要留言。同时我还设计了最新热门图片、最新推荐、最新热门文章等栏目,并且推荐了好几个关于海洋的相关网站链接。此外,我还开辟了“网上论坛”、“请你留言”栏目。为学生协作学习、会话交流提供了保障。
三、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朗读、感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明确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从而学习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以及写作方法。但作为我们北方学生。对海洋了解少之又少。对生活关注不够,因此注重师生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环境能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学生将网络作为获取资料、自主探究的工具,采用“研究性自主学习的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取学习的内容,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及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在深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领会。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环境,激趣导入
(1)课前游戏:大家比赛背诵含有“海”字的古诗句,比比谁背得多。
(2)板书“海洋”。
师:同学们见过大海吗?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由回答。
师:(出示视频,配乐描述)海洋像一匹看不见尽头的蔚蓝色的绸缎,她博大而深邃,遥远而亲近、多情而温柔;她多么像一位温情的母亲,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产。瞧!各种各样的鱼儿在她的怀抱中畅游嬉戏,各种海星、水母、贝类、珊瑚点缀其间……如果你来到外太空你会发现地球更像一个蓝色的水球,海水澎湃、波澜壮阔,与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交相辉映。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她曾经孕育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在21世纪的今天,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又将是怎样的呢?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档空课题,齐读课题。这是一篇说明文,所以每个字都要读得实在,让人明白,尤其是题目更要读得实实在在。再齐声读课题。
(二)复习巩固,自主检测
1、学生自我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师:课前我们进行了预习,不知大家的`生字词掌握得怎么样?我想考考大家,请大家打开网络课件上“生字词”这个栏目,检查一下自己的掌握情况吧。
学生打开《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专题站,在“生字词”这个栏目内检测自己的预习效果,计算机会对学生的预习结果给一个评价。
师:大家的字词掌握得相当好,这些字、词、句都回到了文中,你还能正确读出感情吗?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对于学生自学效果的检测,网络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真正达到了学生人人测试、有针对性地检测,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起了强化作用。)
(三)问题创设――自主探究
学生默读全文。
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
师:作者抓住了几个方面来写?都介绍了关于海洋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呢?你能抓住关键词语简要地概括出来吗?
生汇报,师总结:关系密切
开发利用
保护珍惜
课件出示“千百年来,人们_________海洋,又_________海洋。在_________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_________”
师:这道题谁会填?
生: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师:齐读这句话,说一说看到这句话,你会想到哪些问题?
生:为什么人们既热爱又敬畏海洋,这不矛盾吗?
生:海洋的喜怒无常表现在哪里?
生:为什么人们对海洋“望洋兴叹”呢?
师:读出理解是收获,读出问题也是收获,问题是学习的动力。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来读读课文1―3自然段,看看你是否能找到答案?
学生读完课文,四人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汇报。
生:海洋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为人类提供了很多能源,所以人们热爱海洋。
生:我知道,海洋发起脾气来能够无情地掀翻船只、摧毁房屋,所以人们敬畏海洋。
生:我知道“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来历,他出自《庄子・秋水》是讲绵绵秋雨不停地落,百川的水都流入黄河。水势之大,竟漫过了黄河两岸的沙洲和高地。河面也被水涨得越来越宽阔,已经看不清对岸的牛马了。河神见状欢欣鼓舞,他自我陶醉,以为天下美景已尽收自己的流域。河神洋洋得意顺流东下,到达北海。朝东望去一片汪洋,看不见边际,这使他顿时大吃一惊,一扫洋洋自得的神情。他眺望无边的海神,不禁大发感慨:俗话说得真是好,只有见识短浅的人,才认为自己高明。这说的正是我这类的人啊!”
师:谢谢你为大家带来了这么精彩的故事,那么大家说说在这里“望洋兴叹”该如何理解,还是成语的本意
吗?
生:这里指人们对海洋的喜怒无常无可奈何。
师:你能试着读出海洋的喜怒无常来吗。
生自由练读
(抓住1―3自然段的中心句,让孩子们反复朗读这句话,自主思考由这句话想到了哪些问题。并且自己读文从文中找到答案,配合网络课件上提供的资料,学生自己不但弄明白了答案,还了解了“望洋兴叹”的出处、本意以及在这篇文章中的意思。这种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自主解决的学习模式不是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吗?)
(四)分享体验一交流提高
师:面对着海洋,人们是否真的“望洋兴叹”、“束手无策”了呢?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这个意思,你能找到吗?
生: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师:你发现这句话有什么特点呢?
生:这句话既是一个过渡句,又是一个总起句,是下文的总领。
师:那么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海洋的呢?请快速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谁愿意写在黑板上呢?
生板书:矿产丰富提供食物海水发电海水淡化建设海底城市
师:下面就请大家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个方面,借助网站上提供的图片、视频、资料等进行自学(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寻找学习伙伴合作学习)。
学生打开相应的网页,借助提供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汇报交流。
生:我自学了“矿产丰富”,我想读给大家听“目前……大显神威。”
师: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豪、高兴。
师:能自豪地读一读吗?
生朗读,师指导
师:真好,想不想去看看海洋采矿者的风采(播放视频)。
师:你还自学到了什么?
生:我了解到。世界人口越来越多,可耕种面积越来越少。于是人类开始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不过越来越多的海洋食物上了人们的餐桌,像海鱼、海虾等为人们提供了高蛋白的食物。
生:潮汐可以发电,给人类提供无穷无尽和价格低廉的电力资源。
生:陆地水资源是有限的,但是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水荒问题。
师: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了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内容。给足自学的时间,让孩子们利用网络提供的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可以一个人静静思考,也可以小组合作交流。通过汇报的方式交流所学成果,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充满希望――升华情感
师:海洋能为人类提供这么多丰富的资源,面对今天的海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请打开“留言板”在“留言板”上留言,写下自己的感受吧。
学生留言。
网上交流评价。
师:同学们,海洋是蓝色的宝库,开发海洋是一场蓝色的革命,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在开发利用的同时积极地保护、珍惜她,感谢她为我们做出的一切,因为(再次齐读课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沉浸在海洋独特的魅力里,此刻孩子们一定有话要说,而“留言板”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倾诉的平台。通过思维的碰撞学生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人类要想开发和利用海洋,就必须保护和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从而达到对课文中心的深化和突破。)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看录像。(大海)
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关系呢?
2.揭示课题。
(板书:8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呢?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8个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两个生字。
2.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低廉威胁大显神威望洋兴叹
慷慨敬畏喜怒无常无穷无尽
3.自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提示:“矿”是后鼻音,“匮”读第四声。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低廉:(价钱)便宜。
慷慨:大方,不吝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望洋兴叹:本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讨论: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第二段(第4—8自然段):写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段(第9自然段):写开发海洋,首先得保护海洋。
四、精读训练
1.自由朗读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呢?
画出有关语句。
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说说自己的理解。
(2)“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抓住“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几个词)
这两句之间的分号,说明什么?这两句都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因此,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
(3)“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
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抓住“无情、冲垮、毁灭”等)这句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所以人们在热爱海洋的时,又——(敬畏海洋)
3.引读第3自然段。
4.指导朗读第一段。
要读出千百年来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情,及面对它“喜怒无常”的无奈。
齐读第一段。
一、听写词语
二、继续精读训练
1.过渡: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已进入信息时代的我们,还会像千百年来的人们那样“望洋兴叹”吗?(指读第4自然段)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海洋的呢?
2.学习第二段。
(1)齐读第4自然段。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人们是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呢?快速读读下面几个自然段,交流。
(板书
开发矿产资源
索取高蛋白食品
利用水力发电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建设海底城市)
(3)课文是怎样具体开发、利用海洋的呢?对照课文,根据板书,四人小组逐个自然段讨论。
交流:
①“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座座……”、“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
(人类“能源危机”,导致到海底开发矿藏)
看图理解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朗读第5自然段。
②“由于……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名的餐桌上……来自海洋”。
(人类“食物匮乏”,导致到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
朗读第6自然段。
③“潮汐发电站……价格低廉的电力。”(人类用较少的价钱,获得大能量的电力)
朗读第7自然段。
④“用海水淡化……缓解……水荒。”(人类遇干旱,用淡化海水的方法缓解)
“在海底建设城市……”
(人口增长,拓宽生存空间)
朗读第8自然段。
(4)朗读第二段。
3.课文学到这儿,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人类面临困境时,把“目光转向海洋”,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给人类带来了希望)
根据板书,概括地说一说。
自由说、指名说。
4.齐读第三段。
为什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我们可以怎样保护海洋?
朗读第三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海洋与人类有密切关系,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让它真正成为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四、练习
指导造句“……由于……”。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行文简洁流畅,纲举目张,条理清楚。
本课词语丰富,要引导学生感悟、积累,文中出现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语言比较多,可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作一般了解,教师则不必过多讲解。
目标预设: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的原因,领悟过渡段的表达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的原因,领悟过渡段的表达作用。
设计理念: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
设计思路:
高林生老师以及不少前辈都反复强调:第一课时,还是应该紧抓字词的教学,在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帮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学写好生字新词,为第二课时做准备。我想,这应当是我们第一课时教学的总体目标,简单的说,第一课是就是读书、写字,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扫清障。”
本着这样的一个思路,“书不读熟不开讲”的原则,在此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从学生心中的海洋导入新课,质疑课题到初读课文,着手学习生字词——再到浏览课文,概括课文内容——领悟过渡段的表达效果——感受海洋和人类的关系:热爱又敬畏——设下悬念,继续学习这样几个环节,准备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指名点、齐读、默读、浏览、速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想象、课件、图片的展示等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利用生活资源领悟课文,加深理解和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茫茫的宇宙中,飘浮着一颗美丽的“水球”,那就是我们的地球。之所以称地球为“水球”是因为什么呢?
2、是呀,地球上71%都覆盖着水,即海洋。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
3、我们曾读过很多与海洋有关的书籍。从电影、电视上看到过有关海洋的镜头,海洋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学生交流。出示画面:平静温柔的海、波涛汹涌的海。
4、大海在我们的眼中,它有时候是那么平静、安详,有时候面目是那么汹涌、可憎。它有时候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欢乐,有时候却是无限的痛苦。可是金涛先生却认为,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板书课题)
5、质疑:
读了课题,自己有什么想法和大家交流交流。猜猜课文又会给我们写些什么内容呢?
(如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齐读课题。
海洋和人类的关系怎样?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呢?
设计意图:
学生对海洋的了解大多局限在图片,影像资料中介绍,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接着围绕课题进行质疑,每篇文章的题目都是作者精心推敲后对文章内容的精华浓缩,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提示文章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于课题处设疑,从文本处进行资料链接,或音乐渲染,或语言描绘,引导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产生阅读期待,欣欣然走进文本。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轻声练读课文,提出要求要读准字音,要把句子读得正确、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然后出示生字词,检查
低廉威胁索取敬畏大显神威望洋兴叹喜怒无常
无穷无尽匮乏干旱回眸蔚蓝色
3、指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字的读音变化,字形的区分。
4、指导学生会读会写:“慷慨、蕴藏、锰、硫、威胁”。
5、用钢笔描红”指导书写。
先邀请学生上黑板书写生字,孩子们是很乐意的,其他同学在书上描红,然后请学生做小老师,评价黑板上的字,写得如何,给出建议,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如何写?。
6、理解“匮乏、低廉、敬畏、望洋兴叹”的意思,可让生联系上下文、也可采用查字典等方式来理解。
7、再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8、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站起来读给同学们听听,再说说你为什么对这一段感受深。学生,教师评议。
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正确、顺畅地朗读课文,给足学生自由读书的时间。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要不惜时间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注重字音、字形的分析,注重字词的理解,没有教师繁琐的讲解分析,灌输,指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字的读音变化,字形的区分。可能很多教师不以为然,高段教学若再抓识字写字教学有没有必要,其实不然,高段教学也不能忽视这一教学环节,可能就区别于教师的教上所花费的功夫不一样,课前学生若再进行了有关预习,教师在进行识字写字训练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生字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有取舍的巧妙指导和引领。
另外,再让学生读自己感受深的段落,适时给出朗读的评价,在谈海洋给自己的感受时有同学会说海洋无私奉献、可怕等,对于学生的每一个观点,只要能从文中找出句子,谈出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下来,引导学生对他们进行肯定与赞扬,激发更多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朗诵,分享朗读的体会感受。
三、浏览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1、这篇课文究竟讲的是什么呢?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2、哪位同学告诉我,这篇课文讲了些什么?
3、学生交流。
(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和我们人类关系密切。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人类将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时代。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将成为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
(4)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4、位同学把这几个方面连起来说一说。
5、名说。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将迎来开发海洋和利用海洋的时代,海洋将成为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告诫人们要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6、位同学再说一遍。
7、得非常好!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抓住文章的关键,就一定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8、领悟过渡段的表达效果
刚才同学们在概括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发现,有两个自然段很特殊,即第3、4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进行课文内容的概括,(板书:过渡段)这也是过渡段,只是和我们平时接触的一段式的过渡段不一样,但是表达的效果都是一样的,总结上文,总起下文,即承上启下,(板书:承上启下)
9、再指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由此课文的层次也是一目了然,然后再通过齐读感受过渡段的表达。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本有完整的认识,在有效试读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试读体会,说出感受,使学生对文本形成粗略的整体印象,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同时在教学中渗透谋篇布局的写作方法的指导。
四、感受海洋和人类密切的关系
1、海洋是人类的摇篮,它曾经孕育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海洋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它曾经哺育了地球上的生灵。它与人类的关系是那样地密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课文的哪一部分写是是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2、指名回答。
3、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密切呢?请哪位同学朗读课文的1、2、3小节,其他同学用笔画出描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句子。特别要关注那些扣住你心弦的词语”
4、交流。
出示: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发水产品和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1)给予什么意思?慷慨地给予什么意思?大海给予人们什么?
(2)你能结合你收集的资料说说有哪些水产品?
(3)此时人们对海洋的`情感怎样?
(4)大海与人类关系密切还表现在哪里?(海洋发起脾气来……)
(5)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影响人们的生活,直接决定人们生活的安定与幸福)
(6)你能用你收集的例子说明吗?教师再出示一些图片和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
(7)此时人对海洋又是怎样的情感呢?这段话应该怎么读?
(8)试读,指名读,自由读。
(9)引读千百年来,人么热爱海洋,是因为……但是又敬畏海洋,是因为……海洋的脾气真是……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千百年来人们是怎么办的呢?理解“望洋兴叹”
人们望着海洋会兴叹些什么?
(10)交流。
设计意图:
一篇阅读课文,尤其在高年级段篇幅都比较长,教师教学时视学生具体情况适当开讲一部分简单的文本内容,以减轻第二课时的负担。我认为在第一课时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涉及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前几个自然段,感受到海洋与人类密切的关系,那是既热爱又敬畏,再带着这种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在读与悟的不断交替、深化中落实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也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好很好的铺垫工作。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可让学生简单简单感受,这对下阶段的学习很有帮助。
五、总结课文,留下悬念
是啊,千百年来,人们只有望洋兴叹,发出了一声声无可奈何的感叹,一声声愤怒的质问。人类是不是只能这样?海洋能成为21世纪的希望吗?(把课题中的21世纪点点)课后请同学们读课文,收集有关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下一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
总结全文,留下悬念,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板书设计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热爱
过渡段 承上启下
敬畏
设计意图:
这样的板书,能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所学内容一目了然,也对课文的过渡段及其作用有个清晰的认识。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给文章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关系?
2、揭示课题:板书: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二、自学课文,检查自学效果
1、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学会读课后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层次,给课文分段。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教师及时正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轮读课文,及时正音、练读。
(4)指明说说各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5)引导分段:哪些部分写了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
第一段(1-3)写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第二段(4-8)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段(9)要开发海洋,首先要保护海洋。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借助课文,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中心句。(板书: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自读课文,想想课文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画出有关语句。(学生回答)
3、海洋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指名说。
教师引说:正是因为海洋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所以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
4、海洋会给人们带来哪些灾难呢?指名说。
正是因为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所以人们在热爱海洋的同时,又--(敬畏海洋)。
5、引读第三自然段。
6、指导朗读。(读出人类既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的复杂心情)
7、过渡:
千百年来,面对喜怒无常的海洋,人们只能望洋兴叹,但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还会望洋兴叹吗?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8、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海洋的呢?指名读第4自然段。
9、人们是从哪几个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呢?
10、课文是怎样写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
小组讨论交流,同时师生互动板书。
(1)人类“能源危机”,导致到海底开发矿藏。
(2)人类“食物匮乏”,导致到海底索取高蛋白食品。
(3)人类用较少的金钱,获得较大的电力。
(4)人类遇干旱,用淡化海水的方法缓解。
(5)人口增长,必须拓宽生存空间。
11、朗读第二段
12、现在,你能说出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了吗?
(根据板书,概括地说一说。)
13、齐读第三段,思考:
(1)为什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2)我们可以怎样保护海洋?
学生思考后回答。
二、总结全文
教师号召:海洋遇人类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让它真正成为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教案
一、题目入手,感知主要内容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阅读、了解一些有关海洋的知识。上课伊始,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眼中的海洋,在交流中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谈,如海洋的无边无 际,海洋的物产丰富,海洋有时温和有时暴躁等。通过交流,学生对海洋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研究海洋产生了兴趣。接着,我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哪 些段落具体告诉我们“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的?”引领学生了解文章首段与尾段的内容。通过自读、讨论,学生知道这两段告诉我们海洋占了地球的绝大部分,人 们既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我们在开发海洋时必须爱护海洋。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由题目切入文本重点,这样的开篇直奔主题,简约高效。它顺应学情,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使学生尽快地进入了学习情境。从了解重点段再兼顾首尾段落,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阅读教学规律,也着力体现了高年段篇章教学的特点。
二、精读重点,感悟未来希望
在精读重点段时,可用“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呢?”这一总问题统领全段的学习。学生通过阅读第5~8自然段,从相应的词句中,知道人类面临的困境主要有:“能源危机”“食物匮乏”“水荒”等。
1. 借助资料,感受“能源危机”的可怕
教师首先帮助学生理解“能源危机”的意思,是指人为造成的、常规能源中的矿物燃料的危机,通常涉及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然后出示资料:“石油 ——恩赐还是魔咒?经历过第一次石油危机的人们有切肤之痛。1973年被称为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年,以前灯火辉煌的摩天大楼一片漆黑,联合国大厦 周围和白宫顶上的电灯也限时关掉,许多居民不得不靠拾树枝生火取暖。”进而,启发学生想象,假如有一天陆地上能源枯竭,人们将会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以此 让学生对“能源危机”的可怕产生切肤之痛。
2. 运用数字,想象“食物匮乏”的威胁
教师出示人口增长统计图,全球60亿人口,以平均每年增长6000万人计算,到2050年将是90亿。如果以每年人均粮食消费量500千克为 例,指导学生统计出20到2050年全球粮食的需求量。然后出示一组数据:全球谷物生产总量为20亿吨;目前,全世界75%以上的人口只 能勉强吃饱饭;近5亿人口严重营养不良,全世界每年有41000名儿童死于饥饿和有关疾病。那么,到全球人口达到90亿时,情况又会如何呢?引导学生感受 “食物匮乏”的威胁早已逼近人类,并想象如果有一天这种灾难降临我们头上,会是多么残酷。
3. 激活旧知,体会“水荒”的痛苦
回顾课文《水》,先想一想村子缺水的情景,如那个村子里的人吃的水,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而且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 担;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而一年中雨天的日子又是少得可怜;夏天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等,体会水的弥足珍 贵、缺水的无比痛苦。同时,出示一组世界有关地区干旱缺水情景的图片,让学生感到干旱引起的“水荒”已不是个别地区的现象,而是威胁着整个人类生存的危 机。
4. 开发海洋,人类的希望所在
面对这些人类生存、发展的困境,人们该怎么办呢?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并启发学生思考:人们找到办法了吗?这时,学生发现:海洋,正是人类的希望所在。 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海洋能给人们带来希望呢?学生通过读书,结合已有知识同桌交流,一一概括出开发海洋应对危机的可能:(1) “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矿藏;“海浪和潮汐”也蕴含着大量的能源。因此,人类可以通过“致力于海洋矿 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等方法开发新能源……交流中可适时指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了解海洋石油平台;出示汹涌的波浪,了解海上“烈马” ——波浪能等。(2) 海洋里虽然不能种水稻和小麦,但是,海洋能提供丰富的海产资源,海洋中的鱼和贝类能够为人类提供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食物。因此,人类可以“向海洋 索取食物”,解决“食物匮乏”的危机。“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3) 面对“水荒”,人们“用海水淡化”“在海底建设城市”来应对。交流中可以出示海水淡化的流程图,也可以推荐主题网站,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展望。
5. 保护海洋,让海洋乐于奉献
当学生徜徉在对未来海洋的美好憧憬时,教师要及时唤醒他们的意识:海洋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希望,因此,我们“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否则,就是自毁希望,自毁未来。从而,加深对“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贡献”的理解。
三、略读首段,了解开篇作用
课文重点段已把“海洋——人类21世纪的希望”说得很清楚了,可是,为什么还要加上第一部分呢?
学生读书、思考、讨论后知道:第一,地球是一颗“水球”,这就形象地告诉我们,海洋占了地球总面积的71%,它积蓄了地球上97%的水,可见它与人类有着 不解的情缘。第二,人们既“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这一矛盾的态度是因为:海洋“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使人类的生命得以延续, 它“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使人类的生存条件得以改善,可以说,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依赖海洋;但是由于人类认识的限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面对海 洋造成的灾难还束手无策。现在,随着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已能创造条件来开发利用海洋。文章正是按照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过 程、开发过程,层层深入展开叙述的。
教学时围绕“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这一中心,通过引导学生读书,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渗透谋篇布局的意识,使工具性体现得更突出。
四、收集资料,展望未来海洋
学完课文后,学生对开发海洋、让海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及时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开发海洋,解决危机的几个方法展望未来:我们的 餐桌食品将更加丰富多彩;现代化的海底城市将欣欣向荣;干旱地区水源的变化……然后要求学生任选一个方面搜集资料,作具体的研究,写一篇想象作文,展望未 来——21世纪的海洋。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是抓住哪些要点来说明“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这一中心问题的。
3.借助文本练习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质疑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当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回眸我们的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那蓝色部分就是——海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海洋的课文,看看海洋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齐读课题。
2.你觉得这个课题应该怎么来读?指名读,评,(这里的破折号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我们在读时要注意停顿)再齐读课题。
3.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呢?)
4.对于这个问题,老师相信大家学完了课文一定会明白的。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我们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课前大家都进行了认真地预习,相信大家一定预习的很好。现在老师想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有信心接受检查吗?
2.出示词语,检查预习。
回眸 慷慨 望洋兴叹 蕴藏 匮乏 低廉 威胁
①这些词语都比较难读,谁先来读?(指名读、齐读)突出“眸”“兴”“藏”三个字的读音。
② 在这些词语中,你觉得哪个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预设:
蕴,左右结构。
或者慷:最下面的笔画
③词语会读了,字也会写了,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吗?有没有不理解的?(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如果没有,教师接下去说:“真的都懂了吗,这么有自信?老师来考考大家。”)
“回眸”什么意思呢?(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哪个字代表眼睛?(眸)你们看,我们只要抓住词语中的关键字就能理解整个词的意思了。
“匮乏”是什么意思?(缺乏、贫乏的意思。)这位同学很会学习,通过找近义词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望洋兴叹”是什么意思?(就是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这个词我们就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望着海洋发出感叹。
(评:看来大家课前都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词语都难不倒大家,下面老师要提高难度了。)
3.理清脉络
①我想请三位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叙述海洋的?如果你能用上书上的词句就更好了。学生自学,划出相关词句。教师巡视。
②指名生交流。
(出示文字)
热爱海洋,敬畏海洋
开发海洋,利用海洋
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师小结:课文第一部分写了人们既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第二部分写了人们是如何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第三部分号召人们要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三、学习2、3自然段
1.接下来我们就先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请大家自由的读读2、3自然段,说说人们为什么热爱海洋?为什么又敬畏海洋?你可以在书上划出相关的语句。
2.交流:
热爱海洋
谁来说,人类为什么热爱海洋?
①生说:“因为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②“慷慨”是什么意思?(大方,不吝啬)丰富的水产品有哪些?(虾、鱼、蟹……)
③是啊,海洋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从来也不求回报,她用丰富的物产养育了人类,为人类提供航行的便利。人们怎能不热爱她呢?请你带着热爱的情感读读这一句话。(自由读,齐读)
敬畏海洋
那人类为什么又敬畏海洋呢?你找的是哪一句?
①指名读“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②海洋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可怕的灾难?结合你课前收集的资料说一说。
(出示海啸图片)同学们,你们看,海啸发生时,海面上掀起滔天巨浪,船只被毁,房屋倒塌。
还有谁来说?(海洋还会发生赤潮现象。)是的,你们看,(出示图片)赤潮生物死亡后,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会污染海洋环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
3.正因为如此,所以,(引读)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4.人们会感叹什么呢?(海洋令人又爱又恨)
5.此时,人们内心既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爱恨交加。请大家带着这种复杂的心理再读这段话。(出示句子)
6.同学们,你们看,这段话共有三句话,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
7.生交流。
①先总后分
②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8.师小结:作者先总写了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再从正反两个方面具体说明关系是如何密切的。这种结构形式在我们说话写作中经常会用到。我们学习语文,不仅要理解文章内容,更要学会运用,学会表达,这样我们的能力才会提高。
9.想想看,人类还与哪些事物关系密切呢?(生交流,教师补充。如:风、雪、长江、大自然、动物、植物……)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事物也用这样的结构形式练一练吗?
出示句式:
人与 关系密切, 给人类 , ,但是 ,也会 , 。
10.学生练习,同桌交流,反馈。
(评: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理解了课文,了解到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还掌握了用总分的结构形式,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以致用。)
四、学习4-8自然段
1.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部分,人们是如何开发、利用海洋的。默读课文4-8自然段,说说人们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开发、利用海洋的?可以在旁边写写小标题。
2.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名交流,评。(你说的很全面,但是还不太符合小标题的要求,谁能用简洁的语言再来说说的。)
3.师归纳出示文字:齐读。
①开发矿产
②索取食物
③提供电力
④淡化海水
⑤开拓空间
4.你知道人类为什么要开发、利用海洋吗?(因为人类面临着许多问题。)人类面临哪些问题呢?快速的到书上找一找。
交流:
能源危机
食物匮乏
能量浪费
出现水荒
生存空间狭小
5.出示资料。
有资料显示,21世纪人类将会遇到资源短缺、人口膨胀与环境恶化三大难题。一些重要陆上矿产资源濒临枯竭;全球有近20%的城市缺水;世界总人口已突破60亿,全球贫困人口已达13亿,约有8亿人缺粮。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已相当严重,除南极洲大陆外,地球上没有遭到污染的“净土”很难寻觅。
6.倘若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一句话来表达你此时的感受。(痛苦、绝望)
7.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拥有海洋,它拥有无限广阔的空间,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高蛋白食物,充足的电力资源和淡水,还能拓展我们的生存空间,海洋真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啊。
8.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对海洋又有哪些新的人认识呢?(生交流)
9.总结: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作者首先告诉人们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然后从五个方面具体说明如今人类是如何来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最后号召人们要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文章条理清楚,内容具体,让我们一看就明白。但是,这篇课文中的有些语句却又与一般的说明文不一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感悟语言,练习表达
1.你们看这段句话:
出示:“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2.指名读。
评:读完之后,你了解了什么?(如今,人们已经在海洋上开采石油了,人们也已经开始向大洋深处和深海领域进军了。)
3.你们看,我把它改一改,(出示句子)你再来读读看呢?
如今,
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
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4.指名读。你又有什么感受呢?(诗一般的语言,很美,给人一种遐想。)
5.齐读。
6.你能不能用上这样的句式,结合课文其他内容也来写几句呢?加上一个结尾就更完整了。(出示句式)
这对同学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但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好的,试试看吧,相信自己。
7.生练笔
8.同桌互读,交流。
六、总结全课
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诗写得美,读得也很美。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你们对海洋的美好憧憬,我也感受到你们对海洋的那份浓浓的热情。同学们,21世纪是属于你们的时代,人类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的重任就落在你们的肩上了。我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一定能实现这样的愿望的,因为,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引读题目)今天的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感谢大家的配合,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收集有关海洋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将来写一写未来的海洋。
【板书设计】
海洋21世纪的希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词,会用“由于”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难点】
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熟读课文,搜集有关“海洋”的资料。
第 一 教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感知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宇航员在月球上仰望太空,最令他们百看不厌的是——(地球)因为它能发出——(蓝色和白色的光芒),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出示图画)
2.这蓝色的就是——(水)面对这颗美丽的蓝色水球,你会想些什么?
3.我们曾读过很多与海洋有关的书籍。从电影、电视上看到过有关海洋的镜头,海洋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
学生交流。出示画面:平静温柔的海、波涛汹涌的海
4.是呀!大海在我们的眼中,它有时候是那么平静、安详,有时候面目是那么汹涌、可憎。它有时候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欢乐,有时候却是无限的痛苦。可是金涛先生却认为,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板书课题),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九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齐读课题。
二、概括主要内容:
1.检查预习。
①生字,找出容易写错的字。
②开火车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同桌互相读,纠正读音)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说得非常好!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抓住文章的关键,就一定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一段
1.海洋是人类的摇篮,它曾经孕育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海洋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它曾经哺育了地球上的生灵。它与人类的关系是那样地密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课文的哪一部分写是是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2.指名回答。
3.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密切呢?请哪位同学朗读课文的1、2、3小节,其他同学用笔画出描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句子。
4.交流。
四、学习课文
1.出示: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发水产品和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1)给予什么意思?慷慨地给予什么意思?大海给予人们什么?
(2)你能结合你收集的资料说说有哪些水产品?
(3)此时人们对海洋的情感怎样?
(4)大海与人类关系密切还表现在哪里?(海洋发起脾气来……)
(5)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影响人们的生活,直接决定人们生活的安定与幸福)
(6)你能用你收集的例子说明吗?
(7)此时人队海洋又是怎样的情感呢?这段话应该怎么读?
(8)试读,指名读,自由读。
2.引读千百年来,人么热爱海洋,是因为……但是又敬畏海洋,是因为……海洋的脾气真是……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千百年来人们是怎么办的呢?理解“望洋兴叹”
人们望着海洋会兴叹些什么?
3.快速写。
交流。
4.总结:是啊,千百年来,人们只有望洋兴叹,发出了一声声无可奈何的感叹,一声声愤怒的质问。人类是不是只能这样?海洋能成为21世纪的希望吗?(把课题中的21世纪点点)课后请同学们读课文,收集有关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下一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关系密切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和丰富的网络资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3、培养学生正确迅速输入文字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设计理念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苏教版六年级的语文课文,这是一篇关于海洋的说明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一门重要学科,其听说读写领域中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这些因素,进行系统训练,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问、探索的品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和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网络教学以庞大的知识信息资源库为基础,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取学习的内容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情入境
1、教师简介地表的分布情况,提问:蔚蓝色的海洋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
2、学生回忆并概括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3、小结: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不在望洋兴叹,这是为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认真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思考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概括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的。
4、交流相机板书。
(三)利用网源,精读课文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到两个方面进行学习。要求:先读读课文内容,想想读懂了什么;在结合相关的网上资料学习,想想有还了解到哪些知识。
2、结合课文内容、网络提供的图片、文字、影片资料交流、谈体会,各抒己见。
(四)课外拓展,自主创新
1、学生学完了课文,在头脑中产生了保护海洋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发动学生设计一条保护海洋的宣传口号,号召全社会、全世界人们保护海洋。
2、学生把设计的宣传口号输入BROG版块并在课堂上交流。
四、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感知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宇航员在月球上仰望太空,最令他们百看不厌的是——(地球)因为它能发出——(蓝色和白色的光芒),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出示图画)
2、这蓝色的就是——(水)面对这颗美丽的蓝色水球,你会想些什么?
3、我们曾读过很多与海洋有关的书籍。从电影、电视上看到过有关海洋的镜头,海洋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
学生交流。出示画面:平静温柔的海、波涛汹涌的海
4、是呀!大海在我们的.眼中,它有时候是那么平静、安详,有时候面目是那么汹涌、可憎。它有时候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欢乐,有时候却是无限的痛苦。可是金涛先生却认为,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板书课题),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九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齐读课题。
二、概括主要内容:
1、检查预习。
①生字,找出容易写错的字。
②开火车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同桌互相读,纠正读音)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说得非常好!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抓住文章的关键,就一定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一段
1、海洋是人类的摇篮,它曾经孕育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海洋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它曾经哺育了地球上的生灵。它与人类的关系是那样地密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课文的哪一部分写是是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2、指名回答。
3、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密切呢?请哪位同学朗读课文的1、2、3小节,其他同学用笔画出描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句子。
4、交流。
四、学习课文
1、出示: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发水产品和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1)给予什么意思?慷慨地给予什么意思?大海给予人们什么?
(2)你能结合你收集的资料说说有哪些水产品?
(3)此时人们对海洋的情感怎样?
(4)大海与人类关系密切还表现在哪里?(海洋发起脾气来……)
(5)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影响人们的生活,直接决定人们生活的安定与幸福)
(6)你能用你收集的例子说明吗?
(7)此时人队海洋又是怎样的情感呢?这段话应该怎么读?
(8)试读,指名读,自由读。
2、引读千百年来,人么热爱海洋,是因为……但是又敬畏海洋,是因为……海洋的脾气真是……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千百年来人们是怎么办的呢?理解“望洋兴叹”
人们望着海洋会兴叹些什么?
3、快速写。
交流。
4、总结:是啊,千百年来,人们只有望洋兴叹,发出了一声声无可奈何的感叹,一声声愤怒的质问。人类是不是只能这样?海洋能成为21世纪的希望吗?(把课题中的21世纪点点)课后请同学们读课文,收集有关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下一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海洋21世纪希望教学反思【精选】
近日我执教了一堂《海洋——21世纪的希望》,虽然这堂课上的并不算成功,但是作为课题研讨课,我从中还是获益匪浅的。
首先,在课前第一次备课之后,听到了我校许多语文老师的修改意见,从这些意见和建议中,我获取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例如教学设计中有些过程性的东西不能大而化之,应该进一步细化;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环节的设计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等等。从老师们中肯的建议中,我自觉自己对于如何设计好一堂课在认识上有了质的'变化。
其次,在课后的与专家面对面中,又使我收获良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时,不光要指导学生一些整合的方法,同时自己也要合理整合材料,使材料能更好地为文本服务。第二,整合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服务的,所以整合的材料要更多地体现语文的东西,体现文本,返回文本,为学生的理解铺路。第三,`语文教学应该明确几个教学重点,既要让学生了解书中所透露出的信息,如海洋这一课所涉及到的一些海洋的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资源、水力发电资源、水资源以及空间资源等等就是学生需要获取的信息;又要让学生去品味文中的语言文字,如海洋一课中对海洋带来的灾难的描写、海洋的“喜怒无常”、海洋是个“聚宝盆”等等,都应该通过体悟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欣赏、品味能力;再就是要对文体进行研究,对于文章所运用的写作方法的要进行渗透,为学生自己运用语言文字打基础。
通过这次教学,使我对语文这门学科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如何更好地把握教材重点、难点也有了全新的体悟,也对如何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了自己的认识。总的说来,经过这次锻炼,我从中收获了很多,它使我能更自信地面对今后的工作。
【海洋21世纪希望教学反思【精选】】
海洋21世纪希望教学反思
近日我执教了一堂《海洋——21世纪的希望》,虽然这堂课上的并不算成功,但是作为课题研讨课,我从中还是获益匪浅的。
首先,在课前第一次备课之后,听到了我校许多语文老师的修改意见,从这些意见和建议中,我获取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例如教学设计中有些过程性的东西不能大而化之,应该进一步细化;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环节的设计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等等。从老师们中肯的建议中,我自觉自己对于如何设计好一堂课在认识上有了质的变化。
其次,在课后的与专家面对面中,又使我收获良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整合时,不光要指导学生一些整合的方法,同时自己也要合理整合材料,使材料能更好地为文本服务。第二,整合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服务的,所以整合的材料要更多地体现语文的东西,体现文本,返回文本,为学生的理解铺路。第三,`语文教学应该明确几个教学重点,既要让学生了解书中所透露出的信息,如海洋这一课所涉及到的一些海洋的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资源、水力发电资源、水资源以及空间资源等等就是学生需要获取的信息;又要让学生去品味文中的语言文字,如海洋一课中对海洋带来的灾难的描写、海洋的“喜怒无常”、海洋是个“聚宝盆”等等,都应该通过体悟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欣赏、品味能力;再就是要对文体进行研究,对于文章所运用的写作方法的要进行渗透,为学生自己运用语言文字打基础。
通过这次教学,使我对语文这门学科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如何更好地把握教材重点、难点也有了全新的体悟,也对如何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了自己的认识。总的说来,经过这次锻炼,我从中收获了很多,它使我能更自信地面对今后的工作。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文字,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过渡:字典中告诉我们,希望是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情况,诗人歌德又说:希望是不幸的人的第二灵魂。那么,处于21世纪的人们,究竟遭遇到那些不幸?又期望达到怎样的境况呢?
二、明确目标(课件出示)
三、交流展示
1、自我完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提示:A:遭遇的困境与挑战
(1) 能源危机 文字——图片——文字 (恐慌、担忧)
(2) 食物匮乏 文字——图片——文字 (世界人口增长怎样急剧呢(60亿,平均每年增长7800万人,2050年人口是90亿)人口如此急剧增长。近30年来,人类消耗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可利用资源。与此同时,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30年内增长了一倍,并继续增长。陆地资源紧缺,人类事物匮乏,我们深深得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
(3) 用电紧张 图片
(4) 干旱水荒 图片
(5) 生存空间紧张(补充资料)
过渡:人类真的到了山重水复、无路可走的.地步了吗?有没有什么解救之道呢?(海洋……聚宝盆……丰富……)于是,人类把目光转向海洋,是怎么开发、利用的呢?
B:(1)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理解聚宝盆(出示文字资料)
文字——图片——文字(自豪,高兴)
(2)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物 (文字资料)
(3)利用海水运动发电 (图片——文字)
(4)淡化海水 (图片)
(5)建设海底城市,开拓生存空间 (图片 )
小结: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21实际的希望了吧,谁来说说。作者又是怎样叙述的呢?
五:总结过渡:是啊,曾经海洋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将解救人类于危难之中;可是,现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个兰色希望的呢?(出示图片)这张照片展现的是漂浮在海面的石油!由于油船泄漏、油井发生井喷,大量石油随波逐流,生灵遭涂炭,海鸟的尸体不时被抛向海滩。这是赤潮爆发是的海水。随着海洋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鱼、虾、蟹等大量死亡,数万公里的海洋成为死海。除此之外,人类的乱捕乱杀,在全球近乎100的水域内捕鱼,已造成海洋中很多物种的消失。
同学们,心情沉重吗?想说些什么呢?
是啊,正如我们书上所说,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生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生读“海洋才会乐于做出奉献”)
升华拓展:同学们,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话-------(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万语千言只为大家谨记(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六:小练笔
七:板书: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三)。
[目标预设]
1.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领会“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难点: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设计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
3、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4、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设计思路]本文是说明文,首先让学生了解文本想说明的问题是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其次理清文本是从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的,接着细读文本,看看文本是如何从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来说明的,最后延伸文本,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方面进行研究、实践。
[教学过程]
一、了解文本想说明的问题是——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1、激趣:(请大家看宇航员拍到的地球照片)茫茫宇宙中的地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说完后,师出示:地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这里的“水球”为什么加引号?
2、揭题: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二、理清文本是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1、出示生字,仔细观察,这五个生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除了“蕴”,“慷、锰、硫、胁”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边窄,右边宽)
2、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说明“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3、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然后交流。
三、细读文本是如何说明——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一)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
1、自由朗读第一段,画出中心句。(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呢?画出有关语句并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抓住“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等词说)
(2)这两句之间的分号,说明什么?这两句都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因此,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
(3)但是因为“海洋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同样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抓住“无情、冲垮、毁灭”等词说)这句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所以人们在热爱海洋的同时又敬畏海洋。
3、师生引读、接读第3自然段。
(二)人类对海洋进行开发和利用
师过渡: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十分密切,千百年来,面对喜怒无常的海洋,人们既爱又敬畏。不过,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已不用再“望洋兴叹”了!是什么原因呢?
1、读第四自然段,揭示原因,并体会本段在课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段,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讨论:科学家从哪些方面具体开发、利用海洋的?
3、交流。
(1)开发矿产资源。
(2)索取高蛋白食品。
(3)利用水力发电。
(4)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5)建设海底城市。
4、你知道海洋还有哪些资源可利用吗?
5、播放我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电视片。
6、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段,感悟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的美好前景。
7、原来海洋有这么多的资源可供我们开发、利用,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各谈感想,可以抓住第9自然段“不过”进行总结:海洋真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但是我们要保护好海洋,珍惜这些海洋资源。)
8、齐读第三段。
师总结:海洋真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大宝藏,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就能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让它真正成为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三)表达方式。
1、出示:“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这一句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拟人)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用了这种写法?
2、这样的写法你觉得好吗?为什么?
3、课文还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对比)
四、延伸文本从多方面探究——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内容完成
(一)写一写:
1、查阅有关海洋的书籍、资料,调查了解海洋目前被污染、资源被破坏的现状,写一份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海洋的现况》,呼吁人们保护、珍惜海洋资源。
2、对保护海洋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写一份建议书,提出你的想法。
(二)画一画:
可以拿起你的画笔,画一画美丽的“水球”或海洋。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