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认识说课稿
- 文档
- 2024-08-01
- 110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比的认识说课稿,本文共15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认识比》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与应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开篇课。教材通过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提供了牛奶、果汁的数量,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情境,根据数量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认识比,理解比的意义,从而让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也为比的应用、比例的相关知识 等后续学习打下铺垫。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的比值。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法学法:
针对教材内容特点,并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以独立探究、实际操作、合作交流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学生分析: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因此,教学力求通过具体的`材料帮助学生达成对比的概念的真正理解。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借助数学来源于生活 牛奶、果汁等素材,设计了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以新课程标准理念 为指导,以目标的揭示和探索活动两条线索贯穿于课堂。整个教学过程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目标的揭示,导入新课;合作探究新知,构建模型;拓展运用,巩固新知;质疑问难,归纳总结。
一、目标的揭示,导入新课
整节课开始,我是设计通过师生的谈话来引入课题、揭示学习目标的。
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有关知识,用分数的有关知识我们解决了不少的问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比,首先认识比。
1、了解比的概念。
2、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
3、会读写比。
4、会求比值。
5、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根据教材中的数量关系,提出问题、并且说说解决的方案。问题的提出,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兴趣集中起来,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原来数学来源于我们生活,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有数学知识的。
这样学生就提出来了牛奶比果汁多多少,牛奶与果汁一共多少;牛奶是果汁的几分之几,果汁是牛奶 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我采用提问的方式请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进行板书
5 5+3; 5 35
这时我将采用直接告知的方法,揭示课题,引出比的概念。刚刚这些问题,我们用加法,或减法,除法的方法解答。我们运用除法算式解决的,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的,还有一个新的名字,这就叫做这两个数的比。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关于比的知识。熟悉的情境,直接的导入,简洁明了,也突显了本节课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于是,接下来就让学生自学书P68页
例1:认一认中比的概念、比的读法和写法。根据比的意义,任何两个数相除都可以写成比的形式。53 = 5︰3; 35= 3︰5我先板书,然后让学生汇报阅读的情况。
根据比的意义,学生试一试教材中P68中思考1:8,1:4,1:3,1:3比的问题。让学生说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蓝色部分表示洗洁液,白色部分表示加进的水)。进而加深对比的各部分的再认识。接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9例2,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会先找出两个量来说一说,写一写。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先是由个别学生说,教师再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规范,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说。通过这个环节的练习,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与时间,让学生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通过刚才学习了表示两个相关联数量的解决问题,任何两个数相除都可以写成比的形式。那大家想想看看,下面这些这些问题里面有没有比的问题昵?在回答这些比的时候,特别引导学生分析,路程和时间的比,就是速度;总价和数量的比,就是单价。在这里,向学生渗透了两个不同的量的比可以表示为一个新的量。那么这个新的量是什么昵?就是比值。扳书:比值 比值就是表示两数相除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
900︰15 =60 900︰20=45
这里的60、45就是比值。
接着再通过学生的试一试,认识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 )( )=
让学生说出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三、拓展运用,巩固新知
同学们学的很好,不但能从题目中找到比,也能从提供的信息中找到比,那你从我们的身边找到比吗?让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交流。然后会请几位学生回答。进一步认识比在生活中的运用。再来思考:足球比赛中的3︰0 是不是也是比的问题昵?
突出生活中的比与数学中的比区别。
通过学生对生活中比的认识与应用,再来做教村P70中的练习题,第13题。让学生练习、评议。提高学生对比这一节课再认识。
四、质疑问难,归纳总结
课堂总结是学生对学到知识的回顾和再现,在教师提问下:让学生对今天学习的知识有什么问题要向老师或其他同学提出的,你感觉到什么是自己学习最好的地方。最后还可引导学生,课外去读一些课外书籍,真正体会学无止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与应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开篇课。教材通过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提供了牛奶、果汁的数量,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情境,根据数量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来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认识比,理解比的意义,从而让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也为比的应用、比例的相关知识 等后续学习打下铺垫。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的比值。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法学法:
针对教材内容特点,并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以独立探究、实际操作、合作交流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学生分析: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因此,教学力求通过具体的材料帮助学生达成对比的概念的真正理解。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借助数学来源于生活 牛奶、果汁等素材,设计了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以新课程标准理念 为指导,以目标的揭示和探索活动两条线索贯穿于课堂。整个教学过程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目标的揭示,导入新课;合作探究新知,构建模型;拓展运用,巩固新知;质疑问难,归纳总结。
一、目标的揭示,导入新课
整节课开始,我是设计通过师生的谈话来引入课题、揭示学习目标的。
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有关知识,用分数的有关知识我们解决了不少的问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比,首先认识比。
1、了解比的概念。
2、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
3、会读写比。
4、会求比值。
5、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根据教材中的数量关系,提出问题、并且说说解决的方案。问题的提出,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兴趣集中起来,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原来数学来源于我们生活,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有数学知识的。
这样学生就提出来了牛奶比果汁多多少,牛奶与果汁一共多少;牛奶是果汁的几分之几,果汁是牛奶 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我采用提问的方式请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进行板书
5 5+3; 5 35
这时我将采用直接告知的方法,揭示课题,引出比的概念。刚刚这些问题,我们用加法,或减法,除法的方法解答。我们运用除法算式解决的,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的,还有一个新的名字,这就叫做这两个数的比。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关于比的知识。熟悉的情境,直接的导入,简洁明了,也突显了本节课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于是,接下来就让学生自学书P68页
例1:认一认中比的.概念、比的读法和写法。根据比的意义,任何两个数相除都可以写成比的形式。53 = 5︰3; 35= 3︰5我先板书,然后让学生汇报阅读的情况。
根据比的意义,学生试一试教材中P68中思考1:8,1:4,1:3,1:3比的问题。让学生说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蓝色部分表示洗洁液,白色部分表示加进的水)。进而加深对比的各部分的再认识。接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9例2,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会先找出两个量来说一说,写一写。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先是由个别学生说,教师再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规范,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说。通过这个环节的练习,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与时间,让学生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通过刚才学习了表示两个相关联数量的解决问题,任何两个数相除都可以写成比的形式。那大家想想看看,下面这些这些问题里面有没有比的问题昵?在回答这些比的时候,特别引导学生分析,路程和时间的比,就是速度;总价和数量的比,就是单价。在这里,向学生渗透了两个不同的量的比可以表示为一个新的量。那么这个新的量是什么昵?就是比值。扳书:比值 比值就是表示两数相除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
900︰15 =60 900︰20=45
这里的60、45就是比值。
接着再通过学生的试一试,认识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 )( )=
让学生说出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三、拓展运用,巩固新知
同学们学的很好,不但能从题目中找到比,也能从提供的信息中找到比,那你从我们的身边找到比吗?让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交流。然后会请几位学生回答。进一步认识比在生活中的运用。再来思考:足球比赛中的3︰0 是不是也是比的问题昵?
突出生活中的比与数学中的比区别。
通过学生对生活中比的认识与应用,再来做教村P70中的练习题,第13题。让学生练习、评议。提高学生对比这一节课再认识。
四、质疑问难,归纳总结
课堂总结是学生对学到知识的回顾和再现,在教师提问下:让学生对今天学习的知识有什么问题要向老师或其他同学提出的,你感觉到什么是自己学习最好的地方。最后还可引导学生,课外去读一些课外书籍,真正体会学无止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教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
3、教学目标的确定:
(1)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的过程,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4、教学重点和难点:
其中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以及会求比值是本节课的重点,而难点是联系分数与除法,正确理解比的意义。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预设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学法
如何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都竭力把参与认知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及时地给以引导、点拨、纠正。
基于这样的思考本课我主要采用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具体来说就是:课前给学生提供学案进行预习,课堂上先小组交流梳理出一致的答案,把还存在的疑问整理出来,老师把这些问题归纳汇总后,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这些问题先后呈现出来,在全班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老师给予恰当的点拨,在给学生解疑的同时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层次,另外,在练习中应用联系生活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数学意识,和数感。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激励评价法,在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现有独特见解的,都给予激励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学习过程中,我努力渗透给学生积极自学、认真听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 在合作交流之前,我要求学生先要有成熟的思考后在进行交流,这样的交流才有深度,才能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三、说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其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因此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步骤,我分别概括以:
(一)、课前预习,学案导学。
我在上节课就布置给学生一份学案,让学生依据学案的预习任务,看书并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这份学案是这样设计的:
1、阅读课本第48--51页。(了解知识的全貌)
2、动手:画一个长6cm,宽4 cm的长方形,在分别画一个把它放大2倍和缩小到它的 的长方形。(目的是初步感受比)
3、思考:
①比的意义指的是什么?比的读、写法怎样?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比的后项可以是任何数吗?比号怎样规范书写?
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③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用到比?
④比和比值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课前预习,可以把课堂中一些只需浅层思维的探究活动,提前完成,这样既为课堂上充分的合作交流留足时间,同时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习目标指向会更明确。这样真正实现“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意识,事实证明,这对“主体性高效课堂”的实现,。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质疑问难,小组交流。
学生预习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关注到学生的起点?学生预习了,课该怎么上?怎样找准切入点,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基于这样的思考,我的教学策略是:
由小组长组织,小组之间逐个问题进行交流,把解决和没有解决的问题都标注出来,老师通过有选择性地参与不同程度学习小组的讨论,整理出共性的问题:
①比的意义理解只停留在浅层的文字定义上,没有把握其本质;
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③比和比值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前一个问题正好是本课的难点,后两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对此,我的教学预设是分三个层次突破难点:
第一层感悟:学生通过预习P48教材,知道把相片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所得的图形才会和原图相像,使学生对“比”有了一些体验;(这种体验通过自学可以达到);
第二层感悟:理解路程与时间、总价与数量的关系也可以用比表示,学生对于相除关系就可以用“比”表示。这个地方理解是不够到位的,因此,教学的切入点就定在这里:
首先,要求学生在填完表格的基础上,列出在填表过程中使用的算式,并指名汇报,师给予板书:路程÷时间=速度,40÷2=20,45÷3=15,总价÷数量=单价:15÷3=5,9÷2=4.5,12÷3=4,板书时,老师有意把除号用彩色笔凸显,并把算式中的除号对齐。
然后,老师指出,像这些式子中,两个数量或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如路程÷时间=速度可以说成:路程比时间等于速度,谁能用”比”再说一个算式,指名两位同学汇报后,同桌再选几个算式说一说。到此,学生对“比”有了一定的理解,但不够深入。
因此,教师接着安排第三个层次:
利用教材P50提供的甘蔗汁与水的体积比是1:2让学生谈理解,老师问:“变成了2杯甘蔗汁与4杯水了,比还是1:2吗?并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清晰理解不管变成几杯甘蔗汁和几杯水,只要符合1份比2份的关系,它们的比还是1:2。由此让学生清晰理解比的本质。
接着,老师在引导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比的个部分名称,并比较比与分数、除法;比和比值的区别和联系。
(三)、回顾总结,完善学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反思意识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对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的过程,完善认知结构。
①引导学生回顾本课自学和交流的过程,你有哪些收获?(知识方面)
②如果给你10颗星,你会给自己评几颗?不足之处在哪里?(学习态度方面)
③介绍了关于0.618黄金分割比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比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独立练习,当堂达标。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只有经过操作,才能内化成技能,练习题的设计,必须在保证一定量的前提下,着重于质的研究,要使学生悟出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1、基础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完成教材P51第2、3题。
2、开放练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圆的半径是2厘米,----------?你能写出几个相关的比。
3、拓展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甲是乙的2倍,乙是丙的 ,求甲:乙:丙=( )
这样,分层练习,因材施教,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生吃得饱,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布置下次课的预习任务。
①、什么是商不变的规律?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什么是最简分数?什么是最简比?
②、整数、分数、小数的比分别怎样化简?
2、练习册
四、板书设计
最后,我就来说一说说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板书设计,我的板书着力体现色彩搭配和谐,重点突出,简洁明了,既让学生体会到了美感,又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说教材
“比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知识,包括两个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我说的是第一课时,本节课内容是建立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与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利用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已有认识,提出不同的问题,逐步抽象出“比”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做好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学情,我预设了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经历探索比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比的重要性,感受比的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自觉养成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在此目标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
教学难点:能利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就看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遵循这样的理念,在教学中,我以“情景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和“练习检测法”为主要教法;在学习过程中,我以自主探究、观察发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为主要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及主体作用,调动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始终以问题为引领,遵循“现实题材→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探索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根据这样的新课标设计理念,我安排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比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杨利伟叔叔及其事迹出发,设置问题,逐步引入新课。
同学们,认识杨利伟叔叔吗?他就是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的航天员。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什么呢?(课件出示)对!他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旗帜。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此时设置问题:怎么用算式表示她们长和宽的关系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给以充分肯定。
15÷10表示长是宽的几倍
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接着老师过渡:刚才同学们用以前学过的除法表示两面旗长和宽的关系。你们老师要告诉大家这两个除法算式还可以用另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来表示。那是什么呢?对!那就是比。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比(同事板书课题)。
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运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明确目标,引发探究的欲望,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还巧妙引入下一环节。
(二)探究新知,认识比
1、首先紧承上一环节设置学习新知的问题:到底怎样用比来表示两面旗长和宽的关系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老师巡视,对学困生作个别指导。之后全班交流,汇报结果,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记作15:10
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记作10:15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比,我又抛出问题:那么什么是比呢?再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道比的算式,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你从中又发现比的什么特点呢?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之后汇报结果: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比是有序的(教师板书)
2、再从学生刚列出的.算式中选择一道来学习比的读写以及比的各部分名称。
师:10比15读作“10比15”,写成“10:15”
(板书)
然后指名学生读一读,提醒学生注意:虽然10:15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读作10比15、不能读成十五分之十。并鼓励学生想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是一个比,不是一个分数。比的读写是新知识点。教师先讲解,再让学生模仿练习)
3、最后学习比值的表示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比值,再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值通常怎样表示呢?学生合作交流后,(出示课件)师生一起明确答案。
这一教学环节,我是遵循“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新课标理念而设计的,为了学好新知,突破重点,我才用了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比的概念较抽象,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因此上课时还要多关注学困生的掌握情况,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扫清认知上的思维障碍。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先思考两个不同类量的比
为了让学生能灵活应用新知,告诉学生,不仅两个同类的量可以用比表示,而且两个不同类的量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如课件中的例题就要我们思考路程与时间的比。
例:在日常生活中,一辆汽车行驶,2小时行驶160千米。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60÷2=80千米)
先引导学生思考:用已学知识如何表示?再师生一起明确答案: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速度来表示,即速度=路程÷时间
那么如何用比来表示呢?即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60÷2,比值是80。
2、再让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师过渡:刚刚大家知道了用比来表示两个不同类的量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现在就用刚刚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吧。
(出示课件)抛出问题;哪个摊位的苹果最便宜?
鼓励学生大胆试一试,自己阶梯,再全班交流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薛秀哦东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否则难以化解教学难点,因此这一环节先通过例题的学习来疏通学生的解题思路,再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不但使学生不会单纯地模仿和记忆,化解了难点,还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题练习,课堂检测
教学中我遵循“多样性、灵活性、实际性”的原则,设计形式多样的习题,确保圆满完成任务。于是我在课件上准备了以下习题,如课件所示,分三种:
(1)基础练习题
(2)综合练习题
(3)课外延伸提
这一环节不同的题型适合不同的学生做,实现了新课标“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能使学生应用新知,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五)布置作业,联系生活
1、说说生活中的比。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49页的“做一做”。
这一环节中,为了实现新课标的数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我设计了第一题,能使学生体会倒到比的重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我设计了第二题,还要特别强调华的前项和后项不能颠倒。
六、设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很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板书设计是“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设计体现了新知的形成过程,又体现了具体的解题方法;同事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也简单明了。
最后总结说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主要以兴趣为动力,以问题为纽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得成功,得到提升。
我的说课完毕,欢迎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一、创设情境。
1、复习。
复习学过的0—9几个数。
2、教师讲故事。
通过教师讲故事,引出9认为它最大,就骄傲自满了。让学生想办法对,用所学过的数字,看看能不能拼成一个比9大的数。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挂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挂图,并说说从中发现什么。)
2、指名学生利用挂图数数。
3、引导学生理解图中的9个学生和1个老师共是10人。
4、利用现场人数进行教学。
(首排8人,再加上2人,就等于10人)
5、利用学生的双手进行教学。
6、利用尺子进行教学
(小黑板出示尺子)
7、教学书写10。
(1)教师书写10示范。
(2)完成课本第65页的写字练习。
(3)写给同桌看,互相欣赏。
三、课堂练习。
1、把10枝铅笔任意的分成两份。(指名学生回答如何分)
2、玩游戏。
(1)、教师说一个数字,学生应对一个数字,使两个数字的和是10。
(2)、教师先拍手,学生拍的次数与教师的次数和是10。
3、完成课本第65页的“做一做”。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完成课本第65页1-3题。
指名板演,教师抽出个别做得不太好的来讲解。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什么?这节课快乐吗?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评课:
对本节课的一些看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10,就一个10,应该说内容是比较单调、枯燥无味的,但是在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气氛很高,教学效果较好,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对10的认识、和10的组成及10以内的数字结构。
本节课的亮点。
一、教材处理得比较好
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从复习到新授到练习都过渡得自然,在新授部分,教师通过观察挂图、现场人数、自己的双手等活动进行教学10的认识,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切身认识10;在练习部分,教师也设计了多种练习形式,有分铅笔,有玩游戏等练习,练习的多样性,能使学生从不同方面,理解、认识新学的内容,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评价处理得好。
评价有自评、互评、教师评。在这节课的评价中,教师发挥了评价的功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不断上升,学生参与度较高。如在学生答对题时,给予掌声鼓励;在学生表现得不错的时,教师很自然地竖起拇指给予表扬鼓励或是奖励小红花;在一些地方,如学生书写10时,写得不是很好,教师不是一口否认,而是挑个好看点给予表扬,再要求学生回去要认真练习写“10”。我认为这些评价是非常恰当、合理的。不像一些课堂整节课的评价很少,或是只要学生答对一个问题,就全班同学鼓掌齐说:你真棒或你真厉害。这样浪费时间不说,还会弄得物极必反。
三、数字故事导入,促使教学效果的提升。
教师利用小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在两部分使用了编故事进行教学或练习,我认为,这样更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时教师还通过故事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9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很大很大,看不起别人这种骄傲自满的不良习惯。
四、教师的自身素质较好,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素质包括:语言、板书、演示、智慧、评价等。我认为在这节课中,教师的良好素质在于他的语言、智慧、评价等这几个方面。整节课教师的语言生动,富有激情,可谓跌宕起伏,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评价做得也很到位。教师的组织能力也较高,从整节课的开始到结束,教师都能自然应对,不管是学生答对还是答错,教师都能做出恰当的处理,在分组齐读10的组成时,教师不断地竖起拇指,表扬这组好点,那组好点,形成组与组之间的比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最后齐读10可以分成5和5,教师的一个手势,更是把课堂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充分体现出了教师具有较高素质。更像一位台上的表演家。
值得注意的一些地方
一、游戏练习形式虽好,但是要注意练习的秩序,教师只有把握住课堂的秩序,才能使游戏练习为课堂教学服务,充分发挥出练习的巩固作用。如教师拍几次鼓,学生就应对拍几次才能和老师的凑成10,在中过程中,全班同学应对,出现混乱的现象。
二、在练习10的组成时,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彩色笔分成两个数组成10,在这环节中,我认为,当学生分完了,教师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分法,多让学生展示展示自己的成果,肯定的学生的成果,让学生享受的劳有所获的感觉。这样学生更会自愿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三、在课的最后,教师可为今后的学习更大的数留下伏笔。如:今天我们学习了10,那么同学说说还会不会有比10大的数呢?-------------今后我们将继续学习这些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及与边的关系。学生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
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点,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①、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②、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③、让学生经历做角,比较角的大小等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理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体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说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情境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自主探究引导发现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去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三、说学法
1、操作法
在动手实践中,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看得着、摸得到的东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学会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摸角、画角等操作。
2、观察思考法
学生在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训练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留意身边的事物,培养了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认角,比较角等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一共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一是感知角,丰富学生的感知;
二是找角,巩固对角的认识;
三是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与理解;
四是画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五是认角,发展学生的思维;
六是介绍角,提升学生能力。
1、感知角,丰富学生的感知
课一开始,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的活动,直观感知“角”。
这个活动学生喜欢,既能唤起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抽象数学的桥梁。
2、找角,巩固对角的认识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角的正确表象,为了加深对角的认识,安排了让他们在身边寻找角,并通过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的活动过程,既能加深对角的认识,还能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性。
3、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与理解
“动手做一个角”是本课浓墨重彩的部分,学生展开活动时,老师参与学生中间,即时采集有用信息,为教学服务。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表扬鼓励,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层次的展示天地,也看到了孩子们多向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
4、画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这个环节就是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中的角”逐步提升为“数学上的角”。因此,在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画角的过程把这些生活中的角抽象出来,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感知数学上的“角”的形象。而这些“数学上的角”跟学生“经验中的角”存在一定的差异,也会在他们的心理产生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也正是这种冲突将激励着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比较与发现中。
5、认角,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角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设计了“比较角的大小”的环节,这里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与语言来描述比较的方法,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与小结,将学生的方法加以及时提升,同时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水平。从教学的内容来看,孩子们的比较方法可能会很多,也会很有创意,从中也可以发现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与层次性。
6、介绍角,提升学生能力
经过多样性的活动过程,学生积累了对角的正确认识,最后,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问题,意在引发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迈进,倡导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与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在介绍中归纳,形成精炼的语言,让学生把握知识点,从而达到总结的目的。
整课的设计,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摸、找、做、比”的活动过程,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初步认识角。倡导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与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认识升》。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直观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这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质量、时间、面积等计量单位以及它们之间进率的基础上,认识的又一类量,对丰富学生认识量及其计量单位是十分有益的。本节课的学习,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生活经验。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也能做出简单的逻辑推理,而且在生活中也为本节课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进行讲授。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容量及其计量单位“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估计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操作和实验等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 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更多真题及资料请加负责老师微信66746005领取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容量单位升,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教学难点是:感知1升有多大。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准备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在“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一些饮料瓶、罐等物品。提问:从商标纸上,你知道这些饮料瓶(罐)原来装了多少饮料吗?
追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代表的是什么呢?
引出课题《认识升》。
这样的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饮料瓶、罐等物品,通过交流切入新课学习,自然贴切,活泼生动。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启发法等。
首先是认识容量。
出示两个大小明显不同的玻璃杯和两个大小相近的冷水壶。先让学生比较两个玻璃杯,说说哪一个能盛的水多一些,哪一个能盛的水少一些。
通过学生的观察以及汇报,讲解:两个玻璃杯,如果某个玻璃杯能盛的水多一些,我们就说这个玻璃杯的容量比较大;如果某个玻璃杯能盛的水少一些,我们就说这个玻璃杯的容量比较小。
再让学生观察两个冷水壶。
提问:你能看出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
让学生进行讨论:用什么办法能比较出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呢?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会进行演示:把其中一个冷水壶装满橙汁,倒人另一个冷水壶。
提问:你发现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小?你是怎样想的?能再找出两个容器并比较它们容量的大小吗?
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说明:容器的容量是有大小的。
接下来让学生观察自己小组里的冷水壶,指出各组冷水壶的大小相同。
提问:你知道这个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它的容量?
启发学生用纸杯量一量,看看能盛多少杯。
学生用自己小组的杯子动手测量,并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发现各小组倒的杯数是不一样的。
追问:同样大的冷水壶,里面装了同样多的橙汁,各小组倒的杯数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有什么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说明:为了准确计量容量的多少,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从而引出认识容量单位“升”
出示例2的情境图,提问:观察这里的一幅图,想一想这些瓶、罐或桶分别是用来装什么的?水、油、饮料等物体都是液体,计量这些液体都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学生比较容易发现,上面都是写的“升”或者“L”。
提问:你在哪里还见过“升”?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
通过学生对生活的举例,加深对升的理解,从而指出: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接下来是认识1升有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
提问:你知道1升有多少吗?
出示1升的量杯让学生观察,并说明相应刻度线表示的含义。并出示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从里面分别量出正方体容器每条棱的长度。
我会进行演示:在量杯里装1升水,再把水全部倒入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从而指出:从里面量,每条边长度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1升。
从学生身边常见的容器入手,通过观察发现升是常用的容量单位,再通过操作和演示、观察和比较,感知1升有多少,初步建立1升的容量观念。这样,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堂练习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
出示盛有1升水的量杯和一个空的纸杯,从量杯里倒出一杯水,让学生看看倒出一杯水后,量杯里的水少了多少,再估计把1升水倒入这样的纸杯中,大约能倒几杯。
找同学演示把1升水倒入纸杯的过程,并说说上面的估计对不对。
巩固练习,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展开,突出了学习重点。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练一练。
通过这样的设计,既能够进一步掌握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比的认识》。整个流程我分五个环节进行,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
《比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教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
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的过程,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4、教学重点和难点:
其中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以及会求比值是本节课的重点,而难点是联系分数与除法,正确理解比的意义。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预设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说教法学法
如何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都竭力把参与认知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及时地给以引导、点拨、纠正。
基于这样的思考本课我主要采用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具体来说就是:课前给学生提供学案进行预习,课堂上先小组交流梳理出一致的答案,把还存在的疑问整理出来,老师把这些问题归纳汇总后,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这些问题先后呈现出来,在全班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老师给予恰当的点拨,在给学生解疑的同时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层次,另外,在练习中应用联系生活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数学意识,和数感。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激励评价法,在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现有独特见解的,都给予激励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学习过程中,我努力渗透给学生积极自学、认真听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在合作交流之前,我要求学生先要有成熟的思考后在进行交流,这样的交流才有深度,才能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四、说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其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因此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步骤,我分别概括以:
(一)、课前预习,学案导学。
我在上节课就布置给学生一份学案,让学生依据学案的预习任务,看书并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这份学案是这样设计的:
1、阅读课本第50页。(了解知识的全貌)
2、思考:
①比的意义指的是什么?比的读、写法怎样?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比的后项可以是任何数吗?比号怎样规范书写?
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③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用到比?
④比和比值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课前预习,可以把课堂中一些只需浅层思维的探究活动,提前完成,这样既为课堂上充分的合作交流留足时间,同时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习目标指向会更明确。这样真正实现“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意识,事实证明,这对“主体性高效课堂”的实现,。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质疑问难,小组交流。
学生预习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关注到学生的起点?学生预习了,课该怎么上?怎样找准切入点,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基于这样的思考,我的教学策略是:
由小组长组织,小组之间逐个问题进行交流,把解决和没有解决的问题都标注出来,老师通过有选择性地参与不同程度学习小组的讨论,整理出共性的问题:①比的意义理解只停留在浅层的文字定义上,没有把握其本质;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③比和比值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前一个问题正好是本课的难点,后两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对此,我的教学预设是分三个层次突破难点:
第一层感悟:学生通过预习P50教材,知道把相片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所得的图形才会和原图相像,使学生对“比”有了一些体验;(这种体验通过自学可以达到),第二层感悟:理解路程与时间、总价与数量的关系也可以用比表示,学生对于相除关系就可以用“比”表示。这个地方理解是不够到位的,因此,教学的切入点就定在这里:
首先,要求学生在填完表格的基础上,列出在填表过程中使用的算式,并指名汇报,师给予板书:路程÷时间=速度,40÷2=20,45÷3=15,总价÷数量=单价:15÷3=5,9÷2=4.5,12÷3=4,板书时,老师有意把除号用彩色笔凸显,并把算式中的除号对齐。
然后,老师指出,像这些式子中,两个数量或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如路程÷时间=速度可以说成:路程比时间等于速度,谁能用”比”再说一个算式,指名两位同学汇报后,同桌再选几个算式说一说。到此,学生对“比”有了一定的理解,但不够深入。因此,教师接着安排第三个层次:
(三)、独立练习,当堂达标。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只有经过操作,才能内化成技能,练习题的设计,必须在保证一定量的前提下,着重于质的研究,要使学生悟出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1、基础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2、开放练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圆的半径是2厘米,----------?你能写出几个相关的比。
3、拓展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甲是乙的2倍,乙是丙的,求甲:乙:丙=
这样,分层练习,因材施教,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生吃得饱,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布置下次课的预习任务。(略)
①、什么是商不变的规律?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什么是最简分数?什么是最简比?
②、整数、分数、小数的比分别怎样化简?
2、练习册
一说教材目标:
1、教学内容:
“认识比”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五单元的起始课,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两个数相比的知识得以升华,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认识比”这部分知识内容学生缺乏已有的感知、经验。对知识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有效学习。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经历探究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的意义。
2、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3、理解并掌握比与除法以及分数的联系与不同。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教学开时,以落实第1个目标,教材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实物图为例,引出比的概念。在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我引导学生认识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比”的形式在讲练结合中,引导学生学习读写,并通过自学,让学生认识比的各部分的名称。“试一试”的教学先让学生说一说四个“比”的具体意义;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比的意义的认识。接着利用教材里生活中行程问题为例,引导学生用比的方法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已认识的比进而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的比又表示什么?”这一问题,使学生认识上面的例子都是通过比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比的认识,从而正确描述比的意义及比值的概念,促使学生把比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
2、学法
通过自学“试一试”后面一段话发现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不同形式。但仍读作比,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最后讨论“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这一问题,插数学中的比与体育比赛中引用比写法的区别。使学生对比的认识更加透彻。在上述过程中,用讨论与交流的方式对比与除法和分数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对比,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
三说教学过程:
1、首先用例题直接导入,进入主题,学习比。
开门见山式的揭示课题,显的简洁明确导入,通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相关议论,引导学生产生了解比、认识比的心理需求,为本课的学习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
2、出示例题。
例1教学首先抓住了两个环节:首先通过已有知识与经验使学生认识到用减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相差关系,用分数或除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这样可使教学建立在一个清晰的前提条件下。其次又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比,使学生体会到比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又一种数学方法。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后,结合两个比的前后项的“不同”巧妙帮助学生明确比是一个有序的概念,这样的教学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显得层次清晰,条理有序。
3、例2通过教学两个不同类量的比,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对比的认识。一方面过题中的填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速度是路程与时间比较的结果,再通过用比表示这一关系重点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在描述比的意义时重点强调了比与除法的关系,在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互说,共同领悟中使学生对比的意义有一个本质的理解。
4、比值是互相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学生初步认识比值后就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既有利于学生对两个概念的的理解和掌握,又为后继教学区分两种容易混淆的题型“化简比”和“求比值”奠定了基础。
5、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为0这个问题。
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比的认识更加透彻,认知结构得以进一步完善。
6、课外链接部分。
精美的课件展示“黄金比”令人赏心悦目。这个过程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又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数学思考能力。
四课后作业:
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很好的利用了书上的习题。
一、说设计意图:
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价值趋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大于小于这些字眼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但“>”和“<”这两个符号看起来却很抽象。
“>”和“<”是两个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符号,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和多少是数学领域中常用而又十分重要的方法,用途非常广泛,它不但能反映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加深对数的认识,而且这种数学思想对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有很大帮助的。虽说数学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因此,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认识“>”“<”,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符合我们大班孩子的发展和现有需求。
二、说活动目标和重难点:
因此,根据《纲要》中数学领域的目标,以及对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的了解,我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
2、锻炼思维的可逆性和灵活性,知道数字大小的相对性,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大胆表现自己的发现和想法,积极参加数学活动。
我把目标1作为重点,在挖掘和理解不等式含义的基础上,真正认识“>”和“<”。从一开始的说说做做“>”和“<”,由摆放两袋海洋球的过程中初步理解不等式的含义,到比较第一个货柜上的商品价格大小,并在个人操作中学会正确使用“>”和“<”,将重点慢慢消化吸收;目标2(锻炼思维的可逆性和灵活性,知道数字大小的相对性)则作为了本次活动的难点,我决定通过小步递增、尝试操作法、自由探索法、小组讨论法的方法来突破。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开展好本次教学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正确理解10以内数字的含义,有初步的集合概念
2、教学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大转盘;两袋不相等的海洋球;
操作题板、记号笔和1-10的'数卡每组一份;“>”或“<”人手一份。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实现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达成我的活动目标:
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锻炼思维的可逆性。--巩固认识“>”和“<”,理解数字大小的相对性。--感知“>”和“<”一个数的集合,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大转盘游戏:《礼物大放送》,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锻炼思维的可逆性。
1、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同方向的符号,幼儿感知其形状,接着通过身体姿势来形象地区分“>”和“<”的开口方向。
2、摆放两袋不相等的海洋球过程中初步理解不等式的含义。幼儿的认知总是从具象的物体转化到抽象的逻辑,因此,本环节中我请孩子们先来比较两袋海洋球量的多少、形的大小,讨论把两袋海洋球分别放到“>”和“<”两边,该怎么放?请幼儿自由探索发现理解不等式的含义。
3、通过比较《小熊10元超市》第一个货柜的商品价格,学会正确使用“>”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这个活动中,我给孩子们准备了每人一份的“>”或“<”,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使用后,进一步理解“>”和“<”的含义,并进行经验归纳,通过讨论纠错的过程锻炼思维的可逆性。大部分幼儿第一反应是变化符号方向,对其表示肯定后就要引导幼儿去发现,变化符号两边数字也能使不等式成立,并共同小结出:当符号发生变化时,两边的数字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
采用策略:
新纲要中指出: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注重操作性、感受性、体验性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比较法、操作法等多种方法,鼓励幼儿在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等活动中,自己发现“>”和“<”的特征,以及符号两边数量的关系,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教师始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和表达,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二)巩固认识“>”和“<”,理解数字大小的相对性。
1、通过猜第二个货柜上的商品价格,加强对“>”和“
出示不等式1<?
2、通过小组讨论猜出其余商品价格3<?
3、再由“<”变“>”,引导幼儿交换两边数字,进一步巩固练习,锻炼思维的可逆性。
采用策略:
小组讨论法:在数学教育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讨论的时机选择在操作的不同时间,就会对幼儿的具体操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因此,在引导幼儿初步理解三个数字不等式的含义后,幼儿开始了小组交流讨论,猜出第二个货柜上的商品价格:3<?<5、4<?<6、5<?<7;
(三)感知“>”和“<”一个数的集合,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在第二个环节小组合作操作的基础上讨论第三个货柜上的商品价格:5>?、5<?、3>?、9>?、,感知数的集合。通过讨论第三个货柜上的商品价格,感知一组数的集合,3>(1、2)/5>(1、2、3、4)/9>(1、2、3、4、5、6、7、8)引导幼儿发现:数字越大,比她小的数字也就越多。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采用策略:
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仔细观察,探索发现数字的规律,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四)大转盘游戏:《礼物大放送》,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礼物大放送”的大转盘游戏,进一步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幼儿通过小组表决的游戏方式,达到在玩中学的目的,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既使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又使幼儿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和=》 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认数的一个知识点。教材在认识数1~5和0之后,穿插认识><和= 这三个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符号,能加深对数的认识。
比较两个事物的多少,其基本方法是一一对应,它是数学领域中常用而又十分重要的方法,用途非常广泛,它不但能反映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且这种数学思想对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有很大帮助的。为让学生掌握好这个知识点,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教学中,我适当调整了教材,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以森林运动会上的动物为素材,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认识同样多,比多、比少,并把比较的结果用><和=表示。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知识与技能上,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及符号感,
(2)在情感与态度上,要让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3)在解决问题及能力培养上,要让学生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并从中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是:主动探索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会用><和=来表示。
难点是:正确运用><表示两数的关系。
一、选择教法 指导学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为此,本课的教学,力求做到新、活、实。
所谓新,是理念新,教法新。本课改变了原教材中知识先认识同样多,再认识=,先认识比多,再认识>等等的教学方法,而是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以小动物们将要举行的拔河比赛为主线,促使学生主动比较小动物数量的多少,再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把这些经验理性化、数学化、符号化。使知识、能力同步发展,智育、德育融于一体。
所谓活,是通过教师教得活,使学生学得活,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诙谐幽默的动画、形式各异的练习让教室里充满了掌声、笑声和抢答题声,学生始终在愉快兴奋的状态中学习。一段形象、生动的儿歌,更是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所谓实,是学生获得的知识扎实。新课的进行,从学生的主动探究到尝试写符号,运用媒体演示、验证到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符合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和知识的内化规律,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重视过程 落实目标
(一)童话激趣,诱发参与
1、师:小动物们听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要在中国的北京举行,可高兴啦,这不,他们也忙活着,准备召开森林运动会呢。(媒体出示:一只小鸟在天空中奔走相告森林运动会要召开的好消息。)以妇孺皆知的在中国北京举行20奥运会这一现实的问题情境为切入点,不但能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小动物们即将举行的森林运动会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2、师:你们愿意去看看小动物们的森林运动会吗?在学生欢呼声中,小动物们出场了。(媒体出示:小动物们闪亮登场)。
3、师:你能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们参加了比赛,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
通过让学生数小动物的只数,不但巩固了前面所学的认数的知识,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主动探究 交流验证
1、认识同样多。
(1)师:小动物们将要举行的第一个项目是拔河比赛,你们能帮裁判员大象出出主意,让哪两队先赛呢?同学们七嘴八舌,说法不一。
(2)师:根据大多数同学的要求,我首先让小兔队和小猴队进行比赛。(媒体演示)同时提问:你们为什么想让这两队先比呢?这样设问,能使学生自觉地进行数量多少的比较,且能联系生活中小朋友拔河比赛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
(3)师:小兔队和小猴队的只数一样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能够把一个对一个这种比较数量多少的方法很自然地表达出来。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地肯定,同时将小猴和小兔一个对一个的比较。(板书)
2、认识比多,比少
(1)师:小兔队和小猴队的实力都很强,但由于小兔队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终于战胜了小猴队,让我们看看下场拔河比赛是谁吧?原来是松鼠队和小熊队!大象这个安排合理吗?老师话音未落,班里引起了争议。他们的意见大致有两种,一种认为:这样比赛不公平,因为松鼠队的只数比小熊队多,小熊队会吃亏的。还有一种同意小松鼠的只数比小熊多,因为小松鼠力气小,小熊力气大,就算小熊队的只数比松鼠队少,它们也一定会赢的.同学们争得面红耳赤,真没想到这么小的年纪就有了竞争意识,但同情弱者也是人之常情啊!对富有同情心的同学,我给予表扬,同时也指出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
(2)趁势问到:小松鼠的只数比小熊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根据学生地回答,我请他们到黑板上来,用一个对一个的办法来比较松鼠和小熊的多少。
(在黑板上贴出小松鼠和小熊)
(4)(指板书)继续问到小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你还有不同的说法吗?引导学生说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小熊比松鼠少;5比3大,也就是3比5小,体会比较的标准不同,对比较的结果描述也不一样,初步感受两种说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将生活知识数学化。
3、><和=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认识“>”“<”和“=”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认识“>”“<”和“=”说课稿用><和=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让学生切实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就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了。这一教学环节我采用的教学流程为:在提出问题中启发学生思考,在自主探索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展示交流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在
总结验证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联想记忆中进一步发挥创造才能。
(1)提出问题。师指板书,4和4同样多, 5比3多,3比5少,你们能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吗?(4○4 5○3 3○5)
(2)自主探索。请学生在练习本上把自己想法表示出来,教师请几名学生上黑板写。
(让学生尝试写符号,这一环节设计意在:1、了解学生的真实起点;2、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符号感。)
(3)展示交流。对于学生写出的结果,教师不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在班里展示,让同学们互相交流,体验创造的乐趣。
(4)总结验证。教师指出,为了方便,我们用统一规定的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下面请电脑博士来帮忙,看看你写对了没有。(由媒体自动演示><和=的读法及写法。
同时教师介绍:有了这三个符号的帮助(出示课题),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便一目了然,数学是多么奇妙啊!你们能学好吗?(教师充满激情地介绍,意在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感受这三个式子的简洁美.
然后请学生在书上练习写><和=,教师强调在书写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示范、描红、独立写等教师在学习常规方面的严格规范、细致指导,使学生在起步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联想记忆。请学生用手势做出> <的样子。
在这里,学生的创造才能又一次得到了发挥:他们有的用两根手指头搭在一起做出>,有的用两只铅笔搭在一起,真是聪明之极。对于学生的创造才能,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请学生用食指和中指做出>和<。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以让同学们来帮小动物们分组进行拔河比赛为契机,诱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主动比较小动物数量的多少,发现一一对应的数学方法,从而把生活经验理性化、数学化。学习的主动权被学生掌握在手里,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舞台。
(三)、巩固深化 拓展思维
基本题,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基本的知识;开放题,
1、基本题:(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通过摆学具,,再在○里填上>,<,这样,数的含义、对应的思想,比较大小的方法都得到了练习。
2、想想做做第2题。(摘智慧果)
当学生做对时,苹果从智慧树上掉下来,当学生做错时,电脑提示学生,你再想想,增强练习的趣味性。
在学生做完此题后,我把这几道题摆放成学生容易观察的形式,(媒体演示)
并设问,在选用>,<的时候,你有什么好方法保证不出错?在这里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讨论交流。在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后,(教师出示儿歌):
大于号,小于号;开口跟着大数跑,尖尖对着小数笑,两边相等画等号。
这首形象的儿歌,揭示了大于号、小于号在运用中的相同之处,使学生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层次。同时跟着儿歌一起说,一起做手势表演,更使已显疲惫地学生犹如注入一支兴奋剂,此时的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潮。
3、开放题:(想想做做第3 题)。
对于这道开放题,我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再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让学生把自己的答案输入到电脑中,拓宽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真正体现课程标准上所说的: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四)、提高认识 渗透德育
通过让学生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本领?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来结束新课,不但回顾了全课,还培养了低年级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及大胆质疑的学习品质。
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表现。使学生在自评与互评中,优点得到了发扬,不足得到了改进。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事物,经历认识千米,体会1千米长度的过程。
2.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会用千米作单位表示较长的距离。
3.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感受长度单位“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从图里收集数据信息。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会用千米作单位表示较长的距离
教学难点
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事物,经历认识千米,体会1千米长度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想一想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你们掌握的怎么样呢?老师要考考你们。
一、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双人书桌的长度是120( )。
2.旗杆的高度是300( )。
3.有一项田径比赛是200( )跑。
二、填空。
2米=( )分米
60厘米=( )分米
300厘米=( )米
同学们掌握的都不错,接下来我们要学习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
讲授新课
1、估算一下:你家到学校有多远?
师提示: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1分钟走的路程和从学校到家用的时间进行估算。
学生展示:
充分交流学生估算的方法和结果。教师选择典型数据
65×20=1300(米)
67×15=1005(米)
≈1000(米)
介绍1000米可以写成1千米,千米用字母km表示。并板书:
1000米=1千米或者1000m=1km
2、说一说,算一算。
你家到学校不到1千米,还是超过了1千米?
根据估算的结果,用千米描述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
学生交流:我家到学校860米不到1千米等等。
教师介绍:标准操场1圈是400米。算一算几圈是1千米?
师生共同计算出结果2圈半是1千米。
3、师:千米(也叫公里)是一个比米大的长度单位,表示比较远的路程时,用千米作单位。
马拉松赛跑全长约是42千米。万里长城全长约是6300千米。
长城只有6300千米,为什么叫做万里长城呢?
教师介绍“里”是我国以前用过的长度单位。1千米=2里
想一想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师总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重难点精讲
100米的跑道
想一想:沿着跑道跑几次是1千米?
10个100米是多少米?(1000米)
1千米=1000米
所以跑10次是1千米。
归纳小结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要求测量的比较精确时,用毫米作单位;表示比较远的路程用千米作单位。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
(五)随堂检测
1、填空
2千米=()米
2千米500米=()米
2、口答:
8千米=()米
6千米=( )米
4千米=()米
5千米=()米
3千米=()米
3、选择
(1)冰箱的高度是140()。
A厘米 B米 C千米
(2)世界上最大跨海大桥——宁波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将使慈溪到上海的路程缩短
200( )。
A厘米B米C千米
4.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的出行方式用线连接起来。
800千米 60千米 4千米 15千米
板书设计
认识千米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七、作业布置
1、完成同步练习上的习题。
2、预习课本40、41页。
八、教学反思
资源文件列表: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的内容。例3、例4练一练和练习一第46题
教学目标:
1、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让学生在应用练习中,感受一些小容器的容量,体验毫升的应用价值。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
教学重点:
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能进行升和毫升之间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
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教学准备:
量杯、量筒、滴管、各种小容器
教学过程:
一、认识毫升
1、前面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生活中哪些容器用升为单位?(学生举例)
2、比较发现升和毫升作为单位的不同之处。
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提问:这些容器的容量与我们前面接触的容器的容量相比,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毫升。
可见,毫升是在讲师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板书:mL,ml)
二、联系生活,认识容量单位毫升
1、初步认识毫升,记住常用数据。
出示练一练1 让学生细心观察并记住常用的数据。
初步感受: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
2、体验1毫升,形成1毫升的概念
(1)观察1毫升水和10毫升的水,谈谈自己的想法。
(2)实验:用滴管向空两杯滴入1毫升的水。
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多少滴水大约是1毫升。那么10毫升是多少滴水。
试着把1毫升水倒入手心里,试一试,摸一摸,多吗?
三、升与毫升的进率
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2、完成试一试。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3、通过实验,请小组里的同学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完成练一练3
5、拿出500毫升的饮料。想一想,这种饮料需要几瓶正好是1升。如果是250毫升呢?100毫升呢?
三、练习一
1、练习一4
仔细读题,小组交流发现了什么?汇报是要求说明理由。
2、练习一6
根据生活经验完成。可以跟其它容器比一比。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跟大家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认识毫升
1升=1000毫升
作业设计:
【必做题】
升与毫升的换算。
【选做题】
到附近商店调查,记录几种容量用毫升做单位的商品。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2---54页。
教材简介
这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各种各样的轮子。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轮子都是圆的,引发学生提出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疑问,自然而然的引出对画圆以及圆的特点的研究,明确怎样画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从而明白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圆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谈话:这些轮子都是圆形的。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
【教学内容】
西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意义;会读写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2.经历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的过程,增强符号意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3.在认识负数和应用负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意义 【教学难点】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比比看,谁反应最快。电梯上升5层;我在银行存入1000元钱;零上10摄氏度;比海平面高800米。
2、谈话引入:昨天,王老师带着50元钱到楼下小卖部买东西,结果一算账要80元,还差30元。老板是熟人,先记账。东西让我提走。回家的路上我就在想我现在究竟有都少钱呢?请同学们帮帮老师。(生回答)今天我们来学习负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二、联系生活,学习新知
(一)例1以温度初识负数
1、试一试(练习卡)
零上8摄氏度,记作()℃,零下8摄氏度,记作()℃。(生答,并说为什么要这样表示)
2、以温度计为实例初步认识负数(课件)
(1)出示温度计,让学生观察,以哪个温度为分界点?(0摄氏度)师介绍:常态下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摄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摄氏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板书0、.)比0摄氏度高的温度用带“+”号的数表示(板书+)。通常+可以省略不写(板书括号)。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用带“—”号的数表示(板书 —)20℃、5℃,—20℃、—35 ℃(生再说几个温度)(2)读一读。(包括试一试)。
(3)填一填。把刚才读到的温度填在表中(展台出示表格),介绍填法(已带单位只填数)。(生填))(4)练习(课件)
3、师:我们把0摄氏度作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用带+和—的数表示出一对相反的量。(板书相反的量)
(二)例2以海拔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1、出示例2(课件)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是分界线,以上用带+数表示,以下用带—数表示,又表示出了一对相反的量。
3、读数,填数
4、练习(课件)填在表中(生答)
5、说意义。太平洋最深处海拔高度是—米,青海省祁连山海拔高度是4000米。
(三)认识正负数
1、师小结正负数的概念,学生议一议,0呢?
2、交流汇报。
师提示
(一)这样的正负数很多,打上省略号。
(二)+可以省略,而—不能省略。师说几个正负数(分数、小数)让生判断。
(三)0是分界点,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把表横放,引入数轴的初步感知。
4、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数,除了0以外,其他的都是什么数?(正数)
三、课堂练习(课件)(一)基础练习
1、读一读,填一填。
正数有哪些,负数有哪些。剩下的0呢?(强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判断
提醒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负得越多越冷。
(二)提升练习
1、智力抢答。
提示已经答了三道题。
2、读一读,议一议。(小组讨论)(三)拓展练习
1、照样子说一说(练习卡)
2、解决开始时提出的问题。老师现在有多少钱?(—30元)。我提着东西回家,家在11楼,电梯应该按哪个键?刚进电梯,又突然想起还要接孩子放学,要到地下一楼车库去开车,又应该按哪个键呢?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作业
你知道最早使用负数的是哪个国家吗?上网或看书了解更多有关负数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交流吧。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