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艺温馨的教学反思
- 文档
- 2024-09-06
- 119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布艺温馨的教学反思,本文共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布艺温馨的教学反思
布艺 现代家庭中越来越受到青睐,布艺装饰从视觉上给人温馨感,触觉上更是柔软舒适,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虽然在家居中它是一个小配角,但是它具有独特的个性,彰显了主人的品位。课时一指导学生根据废旧布料或者手套和袜子变成工艺品玩偶。这里指的布可以让学生提前收集,收集到多少再根据收集的资料来联想。同学们的准备工作做的不错,很多废旧物都拿来应用。
在设计造型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比如一块毛巾,可以通过折叠想象它的'形状,也可以直接按照自己想好的形状剪出来,比如同学们想到的云朵的形状。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时,也欣赏了其他同学的作品,了解了这些作品的制作步骤和方法。通过同学们相互提醒和共同研究,确定了制作方案。
在制作过程中,大多数同学遇到的问题是不会缝,不会给绳打结。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较差,老师先做了示范,然后让学生练习。通过多次联系,大多数同学可以掌握这项技能。
同学们的作品也是丰富多样,有人做了玩偶,有的用丝绸和硬纸壳做了冰激凌,有人做了云朵,有人做了花朵。通过这次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手工课。
《扎染布艺》的教学反思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染织技术的国家,扎染工艺历史悠久,在唐代最为发达,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简洁质朴,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做为教师,有义务传承民族工艺,根据本土资源布文化,结合本地区的支柱发展产业――服装,职业学校教学的“以人为本”发展需要,开设了校本课程“扎染布艺”。以下谈谈在此课程中的一些实施经验和教学随笔。
一|教学理念
1、关注传统文化,认识扎染
扎染的魅力就在于通过不同方法的扭结,创造染织出不同效果的图案,有时甚至是意想不到的肌理效果,这就是学生的兴趣点。与此同时,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的深加工,手工缝制包饰和家居用品,让传统艺术走进生活,变得实用而有价值,符合职业学校发展目标。
2、立足传统,关注现代
教师在第一节课就带着学生从电影视频中找到民族文化的发源地,认识少数民族中的扎染文化工艺品,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总结特点,传统的复杂而繁琐,操作不容易,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创作现代扎染,例如设计元素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动手能力,关注过程
扎染课程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从选布、打结、缝制、染色、漂洗、晾干再到设计包的外形,打纸板、缝制、最后成型。整个过程提倡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融合了三种学习方式。在制作完成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耐心、同学之间的'沟通、了解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4、展示作品,享受成功
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是所有学生学习交流的好机会,能使人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当各式各样的作品集中展览的时候,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进一步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准备
1、电影资源的有效利用
很多同学在接受新知识时,往往看着枯燥的书本文字,没有热情和极少的兴趣,于是,课前准备了大量的具有介绍地理面貌和风土人情特色的科教电影宣传片发挥了极大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第一次感受到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到少数民族流行的扎染工艺是那么的神奇,鼓舞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2、工具材料的准备与工具使用说明
扎染的工具和材料虽然不多,但面对50人的班级就不一样了。因此在课前二个月就开始准备电磁炉、煮锅、染料、食盐、纯碱、一次性手套、电熨斗、大型整理箱等(用来漂洗的)。
学生准备情况:纯棉布(20*20cm)若干块,白纸、针线、粉笔、尺子等。
特别说明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比如电磁炉的使用,食盐和纯碱的比例(促色和固色的作用)
3、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对学生的创作热情起到关键的作用,特别是教师的现场分析,更能吸引学生的眼光。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看到传统扎染和现代扎染,不同作品风格和特征对比等。在技法上我着重讲折、叠、打结、缝的具体方法,边讲解边演示。再演示示范在煮锅中放活性染料的比例以及食盐和纯碱的量(2:1:1)水自己来定多少,看颜色的深浅而定。课后鼓励学生上网找资料进一步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制作阶段
1、现场示范、激发兴趣
当学生拿着自己的棉布迫不及待开始制作的时候,给予正确指导,是现场示范的最佳时机。
派发步骤说明表,根据表中内容开始示范,染液上色的控制室本课的难点,要特别强调。
四、作品展示阶段
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处女作的时候兴奋不已,根据主题创意,分成两种形式展出,一种是学校美展,对学生作品的肯定,这种方式让学生获得自我满足和提高自信心,也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业评价方式,是学生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认识别人的强与弱,为今后的学习带来有效的帮助。作品在校园展出期间。吸引了众多师生的驻足观望,并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一种方法是作品拍成照片,在课堂上以拍卖的形式,模拟拍卖师进行作品拍卖。在拍卖的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出极大地兴趣和热情,同时对“拍卖”这种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五、结束语
上课之后,让参与的同学从电影中找到兴趣的源泉,从实践活动中找到了快乐和成就感、自信心!
五年级上册《布艺兴趣小组分数除法》教学反思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布艺兴趣小组给幼儿园做帽子的信息:用6米布做帽子,每顶用布2/5米,将帽子的2/3送给幼儿园。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来学习乘除混合运算的问题,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合作探索”中红点部分解决“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探索学习简单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具有两个功能,一方面是学习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方面是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先除后乘,除的这一步是包含除或具体数量关系)。教材安排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分步列式,二是列综合算式。
自主练习中涉及的内容及题目比较多,在新授课中要注意合理选择使用,在练习课中要注意对比和综合性练习。
本信息窗建议课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为新授课,教学信息窗、合作探索及自主练习中的第4、5、6、7、9、10题;第二课时为练习课,主要处理自主练习中的其他题目。
新授课教学建议如下
教师可继续承接本单元情境串的话题切入,出示信息窗的情境,理清情境图中包含的信息,提出问题。
学生一般会提一步计算的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随时口头列出算式,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而后着重让学生解决“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
解决这一问题时,要引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因为送给幼儿园
的帽子占这些帽子的2 3 ,所以,要求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需先求出6 米布共做了多少顶帽子,然后再求出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这个问题的解决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复合。
在学生明确了解题的思路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再组织全班交流。交流时,要引导学生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注意规范解题的具体过程,因为这是第一次接触乘除混合运算。通过两步应用题的解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区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因为前面有了学习的'基础,因此,学生解答不会有太大困难,可让学生独立解答。对其中可用方程解答的也可用方程。如果学生出现分数乘除法混合综合算式要予以鼓励,并引导学生注意计算过程,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关于自主练习。
第1题,分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要注意引导学生写清楚过程,避免乘除计算方法混淆。
第2题是应用分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引导分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和数量关系,然后独立计算,交流时着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解答第(2)问时,可以用第(1)问的结果乘3/40,还可以直接用毛线的总千克数乘3/5,只要能说清解决问题的思路,都应该给予肯定。
第3题是分数乘除基本计算的题目。练习时,在学生独立计算的基础上,着重让学生交流计算的方法,写清计算的过程,避免乘除法的混淆。
第4题是两步计算的题目,时间、速度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是学生所熟悉的,只是由原来的整数运算变为分数运算。所以要先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然后交流。
第7、9、11题是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的题目,是对分数乘法知识的循环巩固。练习时,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交流分析思路。
第10题是有关长方体的题目。已知体积、长和宽,求水深。练习时,先让学生想象出长方体鱼缸里的水呈长方体状态,求水深就是求其高。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可能设未知数列方程,也可能用体积除以底面积列算式。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13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如:3/5 ×1/4÷3,3/5 ×(1/4÷3)或分步解答等,只要学生能解决问题且能讲清思路就可以。
第14题是一道综合应用的题目。练习时,注意让学生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第(1)小题是一道连乘的题目,其中“百米”是较为隐藏的信息,说明总长度为100米;第(2)小题是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要正确地分析思路。如果一些学生有困难,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提示。
《温馨的娃娃家》教学反思
户外活动时,几个孩子发现了种植地里棉花,几张小嘴巴就叽叽喳喳争论起来。看到围的越来越多的孩子,我也随机加入进来。解答着孩子们一个又一个有关棉花的问题。孩子们也在一个个为什么中了解了棉花的名称、杆、叶、果实及用途。望着孩子们满足的笑容,我想:棉花真是秋天里大自然送给孩子们又一份最好的厚礼。于是,围绕农村孩子熟悉的棉花这一天然材料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区域活动在我的头脑中酝酿生成,并利用家园联系等着手准备。
以棉花为材料的`区域活动终于开始了,娃娃家里好温馨呀:雨轩抱着洋娃娃遥遥拍拍正哄“宝宝”睡觉呢。“哎呀!宝宝睡觉没小被子盖,老师说这样会着凉的,怎么办?”“爸爸”金伟双手一摊着急地说。“怎么办呢?我从家里拿我的小被被来就好了”,“妈妈”有点失望的说。这时一边做烧烤的“奶奶”欣桐讲话了:“真笨,老师说棉花能做被子,我来做个小被被给宝宝好了”。“对呀,对呀,我们做被被吧!”“一家人”终于解决了难题。眼瞅着“奶奶”找来几块小手帕铺在桌上,就往上抓棉花、、、、、、他们的谈话引来了其他几个小朋友,就听强强惊讶的说:“不行的,棉花里有籽会咯疼宝宝的屁股的”,“我奶奶做被子用没有籽的棉花”瑞云符合说……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
看到孩子们需要帮助,我笑着走进娃娃家“宝宝们,怎样才让棉花去籽变成做被子的棉花绒呢?这需要再加工”。于是我给孩子们讲叙了棉花加工成棉花绒的全过程——“弹棉花”。明白棉花绒的来历后,我又教会孩子们去棉花籽的方法。于是大家有的去籽,有的帮“奶奶”做被子,有说有笑,娃娃家里忙的不亦说乎。
那边的操作区里,孩子们有的用棉花粘贴小动物,有的用棉花壳粘贴花朵,更有趣的是有的把棉花放在玉米杆上搓“棉花卷”……看着孩子们喜悦的、一丝不苟的神情,加之笨拙的样子让我想到了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当然此活动也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和心灵手巧。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