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理念电子信息教学改革论文
- 文档
- 2024-05-25
- 118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CDIO理念电子信息教学改革论文,本文共15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DIO理念电子信息教学改革论文
一、CDIO理念的基本概述
先进的CDIO理念是一种集构思、设计、实现以及运作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更为注重让学生实现“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并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创造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为教学目标。在这样的科学教育理念下,教学活动逐渐转变成为了一种具有实践性的学习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该模式下的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活动也形成了一个开放化的系统,即根据社会产业实体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学校制订出与用人单位要求一致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用人单位也会参与到制订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以及建设专业的实验室等工作中。此外,学校也会根据用人单位的人才标准评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然后依据评价结果以及社会产业实体的需求改进课程体系,调整教学计划及内容,最终保证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用人企业的实际需求。当前,我国高校利用CDIO这一先进理念进行教学的主要现状为: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轻实践、重理论、注重培养学术能力、忽视培养协作能力和创造力的问题。实践证明,采用先进的CDIO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其中,汕头大学便是学习并使用CDIO教学模式的成功案例。当前,我国已经有100余所高校开始利用CDIO教学模式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可以说,CDIO教学模式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1]。
二、在CDIO科学理念下进行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的主要策略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电子信息专业在进行教学时,虽然会遵循“口径宽、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学指导思想,但是当前的教学水平仍然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具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对具体实验或者具体课程而言,多个实验、多个章节难以构成比较完整的项目;
(2)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
(3)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与实际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相脱离的现象普遍存在等。这样一来,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在走入工作岗位以后普遍存在专业面不够、实际操作能力差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标准和要求,进而制约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2]。因此,根据上述问题,高校应该积极采用CDIO等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的改革。其中,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模式的改革
利用CDIO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对高校的电子信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优化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十分关键。比如,在设计专业教学内容时,应该注重普及人文知识等。同时,兼顾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交叉教学等,即优化为“理论+技能实践+培养专业项目的实践能力”课程为一体的综合体系模式。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1)创建“通识基础与专业基础相结合”的必修课结构,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团队意识等,使其具有多元化的学习思维。
(2)对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全面开放学校的实验室资源,比如,为学生准备好各种常用的实验器材等,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环境。同时,积极鼓励学生组织各种具有专业性的科技活动,比如,开发设计电子机械设备的功能等。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以及探索能力。
(3)创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性实验教学,比如,设置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模块等,使学生掌握比较常用的元器件以及电子设计工作所需基本工具的具体应用方法,同时,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自身的运行规律、电子组装方法、设计电子系统的方法等。通过设置基本电子技能相关知识的实践课程模块,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创造能力。
(二)通过分级学习CDIO项目为学生创造系统化的工学结合学习模式
根据CDIO研究项目的范围和规模将其进行级别划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级别:一级项目以电子信息专业的主体核心课程组成,具体包括两个项目。在大一期间,可以让学生在认识电子信息专业期间先深入了解本专业与社会应用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早期项目的思考和设计,可促使学生以电子信息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角度去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另一个一级项目可安排在学生的大四阶段,在该阶段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更为完整的项目学习和实践。该级别的项目会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目的是为学生提供集构思、设计、实现以及运作等一体化的训练。二级项目主要是以一级项目为支撑,对相关课程进行综合。同时,也对整个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系统进行补充。该阶段的项目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进而大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课程的综合能力。电子信息专业可以设置二级项目的数量为六个。其中,每个项目可单独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计分,进而起到强化学生学习核心课程和应用核心课程知识的能力。三级项目是为加深学生对单门课程的理解而设置的某项单门课程中的项目,即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所设计的比较小规模的项目,目的是为学生创造实践条件。通过对第三级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整个培养过程采用了让学生在“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以一级项目作为整个培养计划的主线,二级项目作为整个计划的支撑,三级项目通过将核心课程与整个专业以及整体的系统认识之间进行了统一,实现了系统化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
(三)科学结中教学以及课题研究的改革
当前,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进行的集中式教学主要包括专业见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为实现CDIO的教学理念,高校可以将上述集中式教学环节进行课题性的集中研究,并将研究贯穿于整个大学的学习期间。同时,对每个研究课题均需要制定相应的课题计划,确定研究的具体时间,并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课外时间加强研究。其中,每个项目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步骤进行:自由进行指导教师、学生以及企业指导人员的选择、所有成员共同制定项目、选择项目、分析项目、汇报成果、讨论成果、总结、课题答辩以及撰写论文等,每一个过程都要求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或者与用人单位直接进行合作,辅助用人单位完成项目等。此外,高校应该做好对每个过程的考核和评价工作,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指导,进而保证集中教学以及课题研究的改革质量。
(四)改革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方法主要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1)教师在应用理论以及工程技术种类的教学中,可适当的引入部分项目以及实际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将用人单位的实际项目直接与课堂理论知识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参与和反馈,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执行“学生-导师”制度,即将课题项目分给学生,让学生于课堂上对项目研究方案、技术实施、项目可行性以及预期成果等进行阐述,由任课教师对每位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讲评,这样一来,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教学便可以自然转型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观察实验、分析数据、发现新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
(3)根据教学需求,定期邀请用人单位的专业人士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比如,组织围绕具体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针对性的知识研讨等活动,进而强化实力企业参与联合办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4)为提升CDIO这一先进教育理念的应用效果,高校应该加大建设电子信息专业教师队伍的力度,使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能够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教学需求,在不同阶段为学生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计划、学习任务以及相应措施等,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学习中体验成功,理解信息技术的价值等[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CDIO这一先进教育理念运用到高校的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中,是实现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的日益现代化,对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上升。为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高校电子信息专业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自身院校的教学现状以及发展情况,充分发挥CDIO先进教育理念的作用,创建出具有实用性的新型教学体系,坚持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科学结合理论和实践,使学生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进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TU7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05009105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强,典型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该专业在强调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自以来,随着高校扩招和房地产行业的崛起,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学生的培养质量却令人担忧[1-2]。目前,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不满意,认为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因此,积极探索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其基本思想是以产品设计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引导学生以主动、实践、团队的方式学习专业知识[3]。目前,CDIO理念已經被国内外众多高校在工业工程、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广泛应用,例如麻省理工学院、汕头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4-6]。改革工程管理专业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
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对该专业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践表明,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主要由课程实验、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组成。陈建国、申玲等许多学者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7-10]。调查发现,目前在大多数高校,由于实践教学内容滞后、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加上实验室硬件条件有限,工程管理专业大部分课程实验都是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则由于受到实习基地和实习经费的限制,大多流于形式;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一般都只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来开展。因此,学生无法在专业知识方面得到系统的实践锻炼,从而导致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图1的鱼翅图综合分析了目前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旨在构建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
一、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根据版住建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认证)的.要求,该专业学生应学习掌握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及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与合同管理、信息技术等五大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毕业生应具备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进行工程策划、设计管理、投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具备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综合专业能力。
根据专业认证要求,基于CDIO理念,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重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该课程体系设置充分考虑行业及社会对工程管理人才技能的要求,引入建筑虚拟建造、项目管理信息化等最新前沿理论,且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将通识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前沿课程,所涉及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科技竞赛等实践课程与相关理论课程紧密结合,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
同时,考虑到教育部有关学时精简的总方针,以及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将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学分由200学分压缩到160学分的实际,
将该课程体系设置造价和信息化项目管理两个方向。其中,造价方向侧重培养学生工程造价管理能力,信息化项目管理方向侧重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二、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如图3所示。该实践教学体系从强化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综合应用技能入手,要求学生在课内完成实验和课程设计,在课外参与科技创新和专业技能竞赛,在企业开展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通过校企合作完成毕业设计等环节。在实践教学体系运行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注重各环节之间的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支撑条件
(一)加强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和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需要有充足的实习经费作支撑,而调查表明,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经费普遍不足。以河北省某部委直属高校为例,五周的生产实习,人均实习经费只有200元,连学生每天往返的车旅费都不够,更不用说给实习单位或校外指导人员的指导和培训费用。因此,实习单位对接收学生实习、实践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11],高校实践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要推进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首先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此外,还应强化校企联合型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通过实习基地建设保证各实践环节的连续性。即:一年级学生能到建筑企业进行认识实习,了解建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确立学习目标;二、三年级学生能到建筑企业进行工程测量和生产实习,通过参与施工生产活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四年级学生能到建筑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体验建筑企业文化,培养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endprint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具备理论教学能力,而且要有实践经验,要有一支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这就要求高校一方面应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另一方面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建筑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加工程实践或有关培训。还应定期聘请建筑生产一线的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通过这些举措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或引进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建筑企业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三)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加强过程监控
加强校企之间产学研合作。一方面,以建筑企业资深导师为主,制定实习计划,指导实习;另一方面,将建筑企业生产或运营中所遇到的实际工程问题,提炼成毕业设计的题目,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开展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并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基于兴趣爱好选择实践教学项目,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
同时,高校应建立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检查评估制度,包括现场抽查、报告(论文)检查、教学信息反馈、用人单位评价等制度,以此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过程监控,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科学测评,从而切实保證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晓,刘镇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创新教育,(2):138-139.
[2]林敏,熊向阳.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的研究[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3(4):14-17.
[3]厉威成.CDIO模式的教育理念及其实践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4]戴雁琴,刘成文.基于CDIO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142(6):98-100.
[5]李莉莉,冯燕尔,姚齐国.CDIO工程教育理念下的电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福建电脑,2014(1):64-66.
[6]蔡长安. 基于CDIO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探索,,288(6):80-82.
[7]陈建国,许凤.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19(1):89-94.
[8]申玲,王亮.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693(17):123-124.
[9]王肖芳.基于执业能力的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观察,2014,34(3):46-48.
[10]王钧,赵金友,徐馒,等. 基于CDIO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16,295(1):79-81.
[11]冯治诏,刘龙龙,陈卓,等.基于CDIO的工程管理实习基地建设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65-170.
Abstract: Pract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in China, pointed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based on CDIO, and put forward a practice course system and teaching syste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based on CDIO. Then supporting condi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were presented, including practice teaching funds input and base construction, faculty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change and process monitoring.
Keywords: CDIO;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合成教学改革电子信息论文
一、合成教学改革课程设置
(一)课程基础知识
1.AfterEffects界面的构成,影视相关概念;2.图层的管理和使用;3.关键帧动画的制作;4.影片制作流程,输出选项设置等;5.文字特效;6.三维空间中的合成;7.键控和蒙版的应用;8.调色技巧;9.稳定和追踪,表达式的运用;10.基础内置特效。
(二)根据项目实时添加外挂特效的应用学习。
(三)根据项目要求添加艺术赏析内容。
二、合成教学改革模式
(一)课堂教学
按职业岗位要求组织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创设特定的“情境”,将理论与实例结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现由“单一性的教学”向“行为引导型教学”转变,由“课堂教学”向“车间教学”转变。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学院还提供了精品课程网站,避免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可在网站上进行自主学习。
(二)实习实训的真实性
实习、实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实践课时比例,实践课占到60%以上。以多媒体机房为主要教学场所,将企业中的实际工作任务拿到实训中来,加强对工作过程的具体参与,增加感性认识。将学生分配到校企合作的企业中去实习,让其接触实际,体验真正的工作流程,还能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中去培养职业能力。学院单独配备一个多媒体机房作为影视后期工作室,同时也作为校企合作的项目制作工作室。为实习、实训提供一定的硬件环境。
(三)提高双师型素质
影视后期特效合成软件应用技术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的时间不多,对岗位的'要求不是十分了解。为了能够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对企业和市场有必要的了解,能够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就要定期到企业实习、实践、兼职、轮岗等,提高自身素质。
(四)聘请兼职教师
聘请企业中知识经验丰富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等作为兼职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实用性和实践性,了解企业一线岗位的要求,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定期聘请技能水平达到行业要求的兼职教师做专业技术发展动向和企业人才需求信息的学术讲座,让学生获得相关信息。
(五)学习能力的发展性
学习能力是终生的,学习能力可以通过专门训练来提高。教师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六)教学评价
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成绩总评=50%平时成绩+50%期末总评。平时成绩=10%考勤+30%实践+10%学习态度,期末总评=40%作品+10%团队协作。在实践环节采用过程性评价,从学生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作品完成情况等评价,期末作品从技术层面和艺术层面等进行考核。鼓励学生作品去参赛,对获奖的作品给予肯定与激励。在企业中实习的学生,需要企业技师给予指导评价等。
三、加强实训设施建设
学院分批引进先进的实训设备,图形图像设计对于硬件的配备要求很高,所以实训室的设备实时地更新、换代。同时,学院的宽带网及无线网遍布于教学楼、实训楼、宿舍楼,方便学生随时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
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逐步引进学徒制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定期派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同时,逐步引进现代学徒制教学思想,使企业成为第二教学场地,学生以学徒的身份进行培训、学习。
五、教学反思
在本院尝试影视后期特效合成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尝试、勇于改进的过程,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入更高质量的有用人才,以期更快推进高职教育。
1.前言
CDIO工程教育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发展,已构建成为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它的核心是做中学、关键是能力的培养,目的是造就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目前,该理念已广泛应用于工程教育改革、卓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由于东西方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以及国家教学体系的迥异,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应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和学生的现实情况,将CDIO理念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之中,进行本土化研究。高校公共体育作为众多学科体系中的一个特殊门类,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的多元价值正逐步被人们了解和认可,人们也试图通过对学校体育进行改革和创新来更好地挖掘和释放体育的功能。本研究从CDIO工程教育的视角来诠释教育的基本规律,找出与大学公共体育教学人才培养的共性与联系,为大学公共体育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2.1强调知识与能力之间的有效关联。CDIO工程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还应该体现在能力的培养上,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对体育教学来说,我们在教授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理论上的剖析,让学生了解该项目的运动技术原理特点,努力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能更好地加深对技术的理解,有助于更快地掌握运动技术。然而在现实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依旧承袭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纯粹为“技术而技术”,一味强调技术练习,忽视了理论学习对运动技能掌握的重要性。虽然绝大多数高校在教学大纲中都安排了体育理论的学习内容,但有很多教师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很好执行。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中,有52.26%的学生感到体育知识特别匮乏、24.33%的学生认为较为缺乏,只有23.4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育知识掌握较好,这些数据从一个方面说明当前我们的部分教师思想观念更新缓慢,在体育教学中对体育理论的传授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体育基本知识欠缺,没有建立有效的知识和能力的关联,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2.2CDIO教学大纲制定基于需求分析。这一标准表明,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培养目标的确定应与产业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相适应[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还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优秀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社会适应能力。这就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利用各种机会去进行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尽快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体育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大量研究证明,体育运动对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增进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显著的效用。但不同的体育项目对人们素质的影响是有差异性的,比如篮球运动对提高竞争与合作精神要比中长跑项目要显著,拓展训练比乒乓球运动更能培养人们的团队意识,这些差异性特点是我们在制定体育教学大纲时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关注社会制约因素,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出发。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学校体育改革,在这一代背景下,学校体育呈现出了健身性、人文性、娱乐性、多样性等时代特征[4]。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充分关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和学校体育的现实诉求,进行相应地分析、研判,使学生踏入社会后就能尽快地适应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2.3基于项目的学习并建立顺畅的反馈渠道。体育教学改革始终要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教师不仅要更新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把这种思想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并具备自我锻炼的能力。体育技能的学习除了教师上课教授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靠学生课外进行练习,只有通过大量不断的练习,学生才能够掌握一至两门专业体育技能,这也会为他们今后从事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或疑惑,需要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但遗憾的是现行的大学体育教学,一周只有一次体育课,师生之间的交流仅限于课堂之上,课下很少有机会进行沟通。这样就造成了信息闭塞,学生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练习效果,所以我们应利用多种渠道建立与学生的联系。除了面对面交流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在互联网上通过QQ、微信、微博等多种方式为学生答疑释惑,这样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4切实加强教师CDIO的能力培养。这一标准对教师自身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来说应采取措施促使教师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建造产品和系统的能力,教师自身就要在这些能力方面率先垂范。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要求教师主动积累工程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工程能力,不仅能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工程实例,更重要的是成为学生心目中当代工程师的榜样[5]。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很多技能的学习是靠肢体语言表达的,教师标准、帅气的示范动作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折服并产生信服感,将会很好地树立教师的威望。另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新兴体育项目进入校园,轮滑、攀岩等项目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与学生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不能因循守旧,停滞不前,而应主动去适应,采取外出学习、培训等方式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运动技能,以符合现代教学的需要。
2.5进行科学的CDIO能力评价。这一标准要求对学生个体在CDIO教学方法中获得的成效进行科学评估验收。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由任课教师来考评学生,重在知识的获得。CDIO的评价方法则重在能力培养,能力本位的教学观贯穿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因此,必须确保能力评价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价不同的能力,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案,使学生建立信心或了解差距,这一点对于体育教学也至关重要。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和准确度对于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很大影响。目前,改革体育的综合性评价方式已经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肯定和认同,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学生的进步幅度、上课态度、学生自评、他评等因素都被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之中。这种改革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使评价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但这种纯定性的分析还可能存在着许多漏洞,如上课态度方面就增加了教师的主观评价比重,教师对某一学生的好恶将会影响学生的最终得分。学生自评、分组评议方面,能否对自己、对他人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是值得商榷的,这无疑也会影响学生的最终成绩。所以教学评价应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制定合理的比例分配,给学生一个科学、客观的成绩评定。
3.结论
CDIO是根据工程教育的特点而实施的一种教育模式,它关注五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与能力之间的有效关联、教学大纲的制定基于需求分析、建立顺畅的反馈渠道、加强教师能力的培养、进行科学的学业能力评价,准确地把握了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对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来说,从中借鉴有益的方面,将有力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5-9.
[2]雷环,汤威颐.EdwardF.Crawley培养创新型、多层次、专业化的工程科技人才—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人才理念和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29-35.
[3]陈启元.工科大学生CDIO能力成熟度评估与改进体系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9(8):31-33.
[4]杨敏,武卫等.“三标一体”教育质量模型下的高校公共体育体系构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69-71.
[5]杨叔子.谈谈我对“CDIO—工程文化教育”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08(9):6-7.
经济法教学改革理念分析论文
[摘要]《经济法》已经成为各大院校经管类所必修的科目,对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各院校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教学弊端,《经济法》教学需要不断的改革以适应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文章主要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模拟法庭运用、项目实践活动策划等三个方面,对《经济法》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经济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一、《经济法》教学现状分析
(一)《经济法》课程在高校开展情况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人才的需求,教育部门对经管类人才培养目标作出了改变,要求各大院校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教学导向,相应的教学科目也应有所调整。在我国上百所高校中,绝大多数的院校都为经管类学生专门开设了《经济法》,一方面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关于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另一方面在日后的就业、创业中遇到经济纠纷,学生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保障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随着《经济法》课程的开展,逐渐暴露出来一些问题,那就是教师过多关注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经济法》中涵盖了多部法律,涉及上千条法律条款,而每学期《经济法》的课时数量十分有限,无法保证课程的顺利完成。为了缓解《经济法》教学的尴尬局面,许多学校都在积极探索教学的改革措施。
(二)《经济法》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经济法》如今已经成为各大院校经管类学生的必修科目,其作为调整我国商品经济关系调整的重要法律条款的汇总,综合了许多领域法律条款规定,内容繁多复杂。《经济法》共有八个章节,其中涉及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权益之间的《劳动法》,消费者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竞争法》,调整国家税收以及规范企业、个人纳税的《财税法》等多部法律的条文内容。而不同的法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不断修改,比如前几年新出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保法》,都作了许多方面的修改,这些使得学生的任务量加大,压力也随之增大,同时法律条款之间有些语言晦涩难懂,学生一时半会很难消化吸收,久而久之会加大学习的负担,不利于教学的改革。另外,《经济法》一方面会涉及许多专业的金融知识,比如《银行法》,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法》兼具了公法与私法的双重属性,因而还需要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法律基础,对《民法》《宪法》《商法》也要有所了解,这样在理解一些专业的法律术语,例如“无效合同”“有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的时候才不会显得吃力,这对于经管类学生来说也具有挑战性。
二、《经济法》教学改革的原则
《经济法》教学的价值日益体现,近几年出现的法律对滴滴网约车的法律规制、国际贸易量逐渐增长带来的反垄断执法、针对创新创业领域实施的税收优惠法律规定,这些都与学生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因而有必要解决当下《经济法》教学中所遇到的诸多难题。从问题本质上分析,主要矛盾在于理论知识过于密集,而实战次数较少;教学内容比较滞后,而经济发展态势不断变化这两方面,因而有必要从这两方面出发确定教学的主要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从法律内容本身分析:《经济法》课程中所包含的《竞争法》《消费者法》《证券法》等法律都是实践性比较强的法律条款,不经历实践锻炼,学生可能无法消化一些复杂的知识点。比如《票据法》中持票人的追索权,其中该法第68条规定了持票人可以不按照债务人的先后顺序进行追索,可以对其中某个人追索,也可以对其中某几个人乃至全体追索。第69条又规定在持票人即为出票人的情况下,则无法对前手进行追索。这些语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很多学生在阅读书本时可能被语言文字绕进去,此时如果教师邀请几位同学来讲台分别扮演票据债务人、持票人、出票人等角色,模拟不同情况下票据的追索方式,条款的内容则变得一目了然。从学生未来发展角度分析,国家所需要的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即所强调的是该学生不仅应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在实践中能灵活运用这些理论知识。例如在创业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涉及国家对创新企业的财税优惠,此时学生需要判断自己企业是否属于财税优惠的企业范畴,如何才能实现财税优惠等。由此可见,无论是法律内容角度,还是学生未来发展角度,教师都有必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至于在时间的分配上,笔者认为每节课能够有一道综合性的案例分析为宜,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近阶段学习的所有知识点。
(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在我国众多的部门法中,《经济法》的内容庞大复杂是众所周知的,因而经济法的教学工作需要以多层次化的内容体现出来。各个专业可以根据本专业学生未来从业需求,以及创新创业需求有重点地选择教学内容,使教学重点突出,层次明显。例如以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为例,日后创业中可能会多从事资源管理类工作,因而在《经济法》中可以重点学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清楚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如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如何解决劳动者与企业的`纠纷。例如国贸类的专业,有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可能会选择自主创业,因而在选择重点学习的法律条款时则可以选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竞争法》等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
三、完善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导向的改革建议
在厘定了《经济法》教学主要原则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分析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只有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才能有效地推动《经济法》改革。
(一)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正如上文分析,《经济法》中涉及多项法律规定,仅凭借上课的有限课时无法讲解完毕,所讲解的知识点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只能选择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其他部分的学习还有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因而,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无论是对现在来说,还是对未来自主创业,自主学习对于学生来说都意义重大。以《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合同纠纷为例,在课堂中教师只能为学生大致讲解劳动合同订立的要素、订立的时间、何为有效合同、何为无效合同、如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等比较基本的知识,而对于其中部分知识点更深入的学习,则需要学生花费课下的时间自主阅读了解。例如在课下的时候,有些学生会选择最高院的案例网,搜集与劳动合同相关的案例,有些同学会选择一些学术论文,了解专家学者对某个知识点更深入的理解。例如某些学术论文针对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进行了讨论,分析在满足何种条件的时候,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合同,而不需要支付相应的赔偿,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涉及。
(二)以模拟法庭形式增强教学实战性
模拟法庭是许多学校最常见的增强学生实战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未来学生在自主创业的时候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出现纠纷的时候也可能会寻求司法途径解决,而模拟法庭则为学生创造了司法诉讼的环境,让学生提前感受法庭审判的流程,同时也利用这个机会促进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践之中。在模拟法庭中,教师通常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又会分配原告(检察院)、被告、书记员、法官、陪审员等常见的法庭角色,由学生以扮演角色的方式完成起诉、收证、辩护、法庭调查等不同的诉讼流程。例如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纠纷为主题,教师为学生选择了一个生活中的案例:A某一直在B公司就职工作,在实习期兢兢业业,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而快等到A某转正的时候,B公司以A某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拒绝A某继续在B公司就职,并且解除了B公司与A某之间的劳动合同,A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教师设计了A某、A某辩护律师、B公司法人代表、B公司代表律师、证人、法官、书记员等多个角色,要求学生从所提供的材料和实物中搜集证据,组织抗辩理由,完成整个模拟法庭的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要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某在公司的表现是否属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况等问题,这无疑是为学生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检验了他们课堂所学的成果。
(三)引入创新创业项目训练
课堂中的听讲和记笔记只能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除了文字阅读之外,学生还需要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动手,这也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关键所在。目前许多院校都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的项目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社会,了解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根据目前《经济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个项目能够很好地弥补学生对法律理解不深刻,实践经验匮乏的问题。例如教师为学生们布置了这样的项目调研:调查全国各个省市地区大学宽带网络的使用情况。教师将学生分成了34个组,每个组深入到一个省份进行项目调研,搜集调研的数据资料。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教师为每个小组都安排了组长,由组长负责分配本小组每位成员的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最后,学生将搜集出来的资料汇总,并且利用《反垄断法》中的相关知识点,对这个现状进行分析,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法实务的教学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之下,国家更需要的是既有法律意识,又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因而各大院校有必要重视《经济法》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接触更多、更新的法律制度和理念,做到教学与时代发展相接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作者:刘雪萍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审美理念教学改革美术论文
一、美术课程的基本目标定位
一些教师认为美术鉴赏教学就是拿作品给学生欣赏,为学生讲与作品有关的故事。根据调查,在当前我国一些小学与高中的学校教育中,美术课程的欣赏内容由于缺乏全面统筹,导致教学内容与目的出现混乱、雷同以及缺少与生活联系的情况,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师只有在教育方法上不断地改善与调整,才能不断地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师生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审美理念下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
美术教学活动在整体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因此,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了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在审美理念下,美术的教学活动应当将以下几个方面列为基本目标。
1.美术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美术鉴赏中,教师所举的案例往往与生活无太大的联系,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要想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应当有不同形式的教学尝试,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机会,才能够促使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绘画水平进行了解,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做”远比“讲”更能够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学生只有在自发行动的动手过程中,才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在美术教学中准确定位教师的地位
美术体现了学生对于生活过程中所接触的各种事物与现象的表达,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经验与情感。而美术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如剪纸、折纸以及泥塑都属于美术的范畴。在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产生对于美的追求与渴望,就必须让学生自己观察,在不断模仿和练习中得出经验,从而创作出具有自己风格的美术作品。因此,美术教师在教育中的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引导而非指挥,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导不同特点的学生大胆地打破常规,发挥想象。
三、审美理念下的美术教学方法的改革
上文探讨了在审美理念下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和教师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美术教师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实践。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拥有新颖且具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其产生兴趣。在方法上,教师可以采用演示导入与设置陷阱导入。第一,演示导入。演示是一种类似于行为艺术的教育表现方式,其拥有非常直观的特点,特别是在美术教学中,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一课为例,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苹果,然后让一位学生上台画苹果,之后让其他学生辨认;再让下一位学生用语言表述苹果,然后再让其他学生体会,通过这种直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哪种表现形式最为直观、便利,从而引出该课,调动学生的兴趣。第二,设置陷阱导入。在开课时,通过设置“陷阱”,让学生产生错误的经验,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以《新的实验》一课为例,教师出示两张毕加索的画,两张画分别是毕加索在不同年龄阶段所画,并向学生提问哪张是毕加索年轻时画的,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的讲解会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顺利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教学内容。
四、结语
文章探讨了审美理念下教师如何进行美术教学改革实践的问题,首先从美术课程的基本定位出发,然后对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举例的方式简要对美术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进行探讨,以期对美术教学工作有所裨益。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开发在我国全面兴起,并在九十年代以来进入了高潮期。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电子信息工程在我国更是方兴未艾。为了给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专业素质合格的电子信息工程的人才,我们有必要探索高等院校中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教学改革方案,促进该专业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完成专业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1]。
一、现阶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2],现阶段,我国在电子信息工程的研发上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在一些方面较为滞后。比如核心技术还没能掌握、各地发展水平不均衡等。所以构建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人才队伍是迫在眉睫的。目前,我国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
(一)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
21世纪是一个知识体系快速更新的世纪,尤其是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方面,各种新理论新技术更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上也要与时俱进,才能够符合社会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但是,不少高校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教学内容上缺乏时代性,不少课程体系陈旧、落后,与时代的发展相脱节。学生即使熟练地掌握了课程内容,也是难以满足就业岗位的需求的。
(二)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21世纪还是一个倡导创新的世纪,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当下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现阶段我们在电子信息工程的教学当中还未能全面地普及这一教学理念,导致了教学方法较为落后。教师更多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固有的“填鸭式”模式,学生极少有主动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间,很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很难启迪学生进行锐意创新。这是与新时代下的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能有机结合
作为一门实用性的专业,理论与实践并举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特征之一。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也唯有将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活学活用,才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但是,现阶段我们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常常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具体体现为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割裂,两者未能相辅相成。其结果是理论与实践无法形成互补,学生学了理论就忘了实践,学了实践后又忘了理论,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此外,在教学考核体系上,也往往是重理论考核而轻实践考核,缺乏合理的实践考核模式,导致实践考核沦为走过场。
(四)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
绝大多数从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教师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不少甚至是硕士甚至博士学历,他们具有完善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地驾驭理论教学。但由于这些教师绝大多数一走出校园就直接从事教学,缺乏实际操作方面的经验,在实践教学方面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这导致了实践教学难以同理论教学齐头并进。
(五)教学实习体系不够完善合理
教学实习是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来讲,完善的教学实习环节,有利于他们了解到职场的环境,了解到工作岗位的具体需求,为了他们日后参加工作做好准备。但是,目前不少院校的教学实习体系不够完善合理,缺乏长期合作的对口实习企业,不少学生还要自己去联系实习企业,给实习环节带来了极大不便。
二、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不断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
为了使电子信息工程的教学能充分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应当不断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对此,我们要不断学习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最新理论、最新技术,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3],不断地对教学内容推陈出新,剔除那些陈旧、落后的内容,促进教学内容上的优化。
(二)积极实施“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于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进行信息搜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最终评价等处理。它十分有利于在教学中克服传统的“填鸭式”弊端,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探索,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电子信息工程的教学改革中无疑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
(三)将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在进行教学时,我们要树立这样一种意识:理论与实践犹如车之两翼,都是知识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为地将两者割裂开来,是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将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交替俺怕,有机结合。以理论促实践,又反过来以实践促理论。此外,我们还要重视实践考核环节,将实践考核与理论考核同等对待,积极建立起完善的实践考核体系,抓好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工作。
(四)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针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绝大多数教师理论知识完备而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见习,为他们弥补上实践能力这一课。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聘用一批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
(五)建立起稳定合理的教学实习体系
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学实习环节,积极抓好教学实习环节。要主动与那些具有规模,管理完善,且热心于人才培养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拥有稳定而完善的实习的平台,解除学生在实习方面的后顾之忧。
三、结语
随着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人才队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对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反思以往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从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实施“项目教学法”、将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有机结合、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建立起稳定合理的教学实习体系这五个方面入手,推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索郎桑姆.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J].西藏教育,,12(20):77-78.
[2]水琳.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几点看法[J].科技资讯,,7(3):95-96.
[3]曲强,杨永辉等.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1(11):89-90.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建模理念研究论文
大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有效满足了社会各行各业的用工需求。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和不断投入,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势在必行[1]。数学建模的核心是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实际运用,鉴于数学建模的这种特点,国内高职数学教育逐步把数学建模理念融入到课题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数学建模理念的告知书明确教学改革要求学生结合计算机技术,灵活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而且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不怕困难、求实严谨的作风[2]。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经验,对基于数学建模理念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梳理,以期为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推动高职数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新型高职人才。
一基于数学建模理念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于高等职业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大,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寄予厚望。但是传统的高职教育由于专业设置不合理,使用教材落后,实训实践场地不足,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专业能力不足,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高职教育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高职教育是以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所有的教学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体系设计都是基于此目标展开的,高职教育主要是为了向产业发展提供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和目标职业匹配度高,所以高职教育教学成果最直接的评价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上岗后的适应能力。
2两者的教学内容不同
高职教育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要掌握与实践工作关系较为密切的业务处理能力、动手能力与交流能力,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建设列为教学重点,课程设计专业性强,一旦就业能为企业创造明显的效益,高职教育各专业课程差别较大。
3生源情况不同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体系下,高职教育的生源普遍较差,大多是没有希望考上大学,转而进入高职学习,希望通过掌握一定的技术来实现就业,所以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学习兴趣不高。数学建模给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开辟了新思路,数学建模为数学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应用搭建了桥梁,在工学结合的基本原则下,采取数学建模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及动手应用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3]。
二基于数学建模理念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内涵
1数学建模的概念数学建模是将数学理论和现实问题相结合的一门科学,它将实际问题抽象、归纳成为相应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方法等手段研究处理实际问题,从定性或者定理的.角度给出科学的结果[4]。数学建模的发展为数学知识的应用提供了途径,对于现实中的特点问题,可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其内在规律和问题,运用数学研究的成果,结合计算机专业软件,通过抽象、简化、假设、引进变量等处理过程后,将实际问题用数学方式表达,转化成为数学问题,借助数学思想建立起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2基于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理念基于数学建模的这种学科特点,可以把数学知识应用化,因此,基于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理念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首先,确立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手段,以学习数学建模为途径;其次,结合教学内容,开发相应的数学建模案例,因地制宜、因生制宜,根据专业不同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最后,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课外数学建模学习兴趣小组,带领学生进行数学应用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数学建模竞赛[5]。
三基于数学建模理念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途径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不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不同,这种没有区分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差,往往带来的结果是造成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失去兴趣。基于数学建模理念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是以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提高为目标,以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为出发点,以数学建模为途径,以教学方式改革为保障,打造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新模式,全面提高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1结合专业特色,突出数学教育的应用性
数学作为高职教育的基础性学科,理论性强,体系性强,对于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差的高职生来说感觉难学、枯燥,这是因为高职数学教育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在专业学习中和以后的工作中如何去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学生感觉知识无用自然也就不会主动去学,之所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就是为了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不只是纸面上的写写算算,数学可以把实际问题抽象化,变成数学问题,利用数学的研究方法给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的指导,这样高职数学教育就不再是课堂上的照本宣科,课下的演算作业,将基础数学教育和学生的专业教育相结合,带来学生用数学解决专业问题是大幅度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2结合学生能力,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高职学校的生源不如普通高校,一般学习基础较差,对于专业实训课并不明显,但是在基础学科教学过程特别突出,很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甚至一点印象都没有,教师在上课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种情况,在课堂授课时给予实时的补充,以助于知识的过渡。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在掌握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和设置教学目标,对于基础知识水平不高、学习兴趣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进行课外辅导。高职基础课教育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授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和专业特点,把迁移知识运用能力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进行辅导,高职数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数学,更多的是发挥数学知识在其专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整体教学质量提高
高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尤其是对于学了十几年都感觉头痛的数学,要想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认识,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很难,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师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改革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低由于低年级学习时受到的挫败感,因此要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学会数学的成就感,这样才能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先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再从全部课程学习中发现表现优秀的个体,组织参加建模竞赛,进行单独赛前加强指导,用这些榜样的力量提高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数学建模作为提高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水平的“点”,能够以其趣味性强,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4改革教学及评价方式,建立面向应用的数学教育体系
由于基于数学建模思想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打破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期末的一张试卷,而是一个个数学建模案例,需要学生运用本学期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数学模型运用能力,实际过程分析和解题技巧等多方面给出评价,同时积极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将其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通过以上各个方面评价的加权作为最后的评价指标。这种以数学知识应用为基础,直接面向应用的高职数学教育模式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应用能力,符合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对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数学建模理念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是推动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新举措,也是推动高职基础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能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低等问题,通过“案例驱动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再次对课本知识进行思考和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引入数学建模理念教学,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既保证了高等数学原有的知识体系的完整,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改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也改变了以往对于数学学习的学习态度。高等数学作为高职教育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在培养学生基本数学素养上具有重要作用,是理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数学建模理念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也为同类基础理论课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范例。
参考文献
[1]孙丽.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应注重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J].科技资讯,(22):188.
[2]贺静婧.引入数学建模推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2):42-45.
[3]王妍.以数学建模为载体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C].创新教育学术会议(CCE2013)论文集,131-134.
[4]刘振云.将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咸宁学院学报,,32(9):106-108.
[5]谷志元.基于数学建模理念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4(2):17-21.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改革论文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青岛实验区已经整整运作了一个学期。作为全国最大的课程改革实验区,青岛市内四区的所有初中学校无一例外全部加入课程改革的行列之中。岁末年初,当我们蓦然回首,追寻踉踉跄跄走过的足迹,回味课程改革的艰辛与喜悦、困惑与收获时,我们不禁感慨万端。
改革对于旧的事物来说,无疑伴着痛苦,但也催生欢乐。想当初,去年的8月,那个炎热的酷暑,我们将全市历史教师集中起来进行课改培训时,大家是一脸的茫然,而今年的2月,数九寒天,同类的培训,同样的老师,却是绝对不一样的心情,满脸洋溢着自信。一个学期下来,课改犹如化雨的春风,吹拂着青岛历史教学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培植出丰硕的果实。现在的青岛历史教学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令人惊喜的变化,历史教师在课改的大潮中,发展了学生也发展了自己,可以说是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教学改革虽然历经多年的倡导,但对于相当数量的历史教师而言,始终是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不着边际,即使尝试进行一些局部的改革,那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主题明确的改革理念,当然也就不会全身投入地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实验。这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牢牢抓住了“体制──课程──教师”系统中的中心环节“课程”,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使一直停滞不前的教学改革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走进课程实验中的历史课堂,扑面而来的是改革的气息。学生观是课程观的重心,营造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共进的积极性,已经成为青岛历史教师的共识。一节《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作为常规课,如果落于窠臼,从背景、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方面入手,条分缕析,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自顾自地讲,即使偶尔有学生参与进来,也不过是就着课本论课本,照本宣科一番,假模假样地充当“主体”。历史丰富多彩的本相被扭曲、被异化。在新课程理念下,青岛7中孙君老师执教的《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打破常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主旨,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扮演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帮助者和欣赏者的角色。这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凭着一曲悠扬动听的古典音乐和反映春秋战国时代的录像,把学生带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感受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学习,每个组的同学都可以围绕“诸子”的生平、思想、评价等方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将自己从报刊、杂志、图书甚至互联网上搜集的相关资料展示出来,与同学们分享。在这里,课堂不再是狭小的空间,历史教育也不再是封闭的系统。开放的历史教育适应了沿海发达地区学生课外历史知识来源较广的特点。历史教育要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质、为学生发展服务的价值趋向,在这节课中得到落实。期间,孙君老师不失时机地抛出几个问题,诸如“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假如你处在那**的年代,你赞成哪个学派的主张?说明你的理由”等等。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被激发出来,竞相参与,既阐发自己的观点、支持同组其他同学的观点,又反驳其他组的不同观点,学生在争辩中获得了学习历史的兴趣,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学习成果,并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孙君老师在课堂上还组织学生演出一幕小品《老师与学生》,由五个学生出演,一个学生扮演旁白,一个学生扮演扔纸花者,依次出场的另外三个学生分别扮演儒家、法家、道家的典型老师。扮演儒家的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为什么要扔纸花?”扮演法家的说:“你必须把纸花拣起来,而且要接受严厉的处罚。”扮演道家的说:“小孩子,管他干什么?随他去吧。”此剧的活灵活现地将儒、法、道家观点展示出来,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语文表达的能力,一举多得。看完小品,教师提问:“你比较欣赏哪一位老师的做法?为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后,教师画龙点睛进行总结,同时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及收获进行评价,学生的体验和感悟通过评价这个特殊的工具得到强化,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随着作业的布置,这节课结束了。而作业这个最后环节,仍然透射出教师独具匠心的睿智,“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以小组为单位,写一分班级管理的建议书。”两道题都是开放性的,体现的是人文关怀的精神。一堂意趣盎然的历史课结束了,但这节历史课留给学生的美好记忆必将是永恒的。历史究竟是什么?这节历史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成功的诠释。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了主动探究历史的学习方法、质疑释疑的思维品质和勇于坚持自己的主张、倾听他人的见解的竞争合作意识,所有这些都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合格人才所必不可少的素质,也是课程改革的追求目标。
如果说历史常规课反映出教师大刀阔斧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精神的话,那么,新课程标准一再倡导的“历史活动课”这一崭新的课型,更是为教师探索教学途径的多样化搭建的平台。不少教师开动脑筋,锐意进取,把一节节活动课上得有声有色。
记得我在青岛21中随机听过一节历史活动课,深深地被教师不同凡响的创意和学生精彩出色的表现所打动,久久不能忘怀。执教这节课的是年青的生鹏老师,课题是《我与历史──成语历史故事竞赛》。这节课的立意十分新颖,将与历史有关的成语融为一课,让历史与语文接轨,实现学生学习的有效迁移。教师课前放手发动学生搜集成语典故及相关的历史资料,课堂上只是为学生提供有限的指导(譬如提供一些音像资料、解答个别影响课程正常进行的疑难问题等)。学生自己制定竞赛规则、策划竞赛流程、设计抢答题目到主持、裁判,几乎主宰了这节活动课。学生在自己推举的主持人引导下,分成四个组,组内分工合作,组际竞争共进。有的小组出示录像,有的播放音乐,有的编制谜语,有的搜集文言文段落,有的扮演历史短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目的都是体现这节竞赛课的主旨,即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学生踊跃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久违了的对历史由衷的热爱溢于言表,愉悦和谐的气氛充满课堂的每个角落,这里几乎发现不了学习的畏惧者,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听完这节活动课,我不禁浮想联翩,我们过去的一些历史课为什么非要上得让学生感到身心疲惫不可
呢?学生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上成为被灌输的容器而找不到自尊与自信,是不是同体罚与变相体罚一样,也属于对学生的摧残呢?如果我们的学生通过我们的历史课堂厌恶历史学科,那将是极大的悲哀,也是教师的罪过。
活动课的开设,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它增强了历史课的亲和力,贴近了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遥远的历史原来是可以这么近距离地触摸,他们的知识积淀和综合能力原来是可以这样挥发。历史学科的生命力通过活动课这一特殊的载体焕发出来,应该说是这次课改的又一重大收获。
课改为青岛市的历史教师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砺与锤炼,青岛市的历史教师观念上得到了更新、理论上得到了充实、实践上得到了进步,一个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正在青岛兴起。回首往昔,我们还有许多缺憾;展望未来,我们充满激情和希望,课改必将为青岛市打造一个历史教学的春天。
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生本理念研究论文
摘要: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就是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与锻炼,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本文从以生为本、正确定位教学目标、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加强学生课堂参与、重视学生探究意识培养、重视学生情意目标培养、合理进行课堂评价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本教育理念,来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本理念;以生为本;差异;参与;探究;评价
“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运用合作、探究式学习,从而获得了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运用“生本教育”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之间情感交流、重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的多项交换,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把教师的“好教”转向为学生的“好学”,就能够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1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本教育理念
1.1以生为本,正确定位教学目标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正确定位“认知、技能、情意”教学目标,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起点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学有所获,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构建高效体育课堂。在了解了学生的体育爱好、性格、实践和协作能力后,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后,才能根据目标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符合学生的成长和心理需求。
1.2以生为本,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教学
1.2.1尊重个体差异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学生所处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不同,他们的行为和思维都不同,有多样性的特点,在学习中存在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出现了差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要从研究学生的差异入手,渗透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避免在教学中忽视和不尊重学生现象的发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我发展的权利,进行因材施教。教师可通过个别谈话、集体讨论、课外体育兴趣活动等形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原有的知识结构及不同的文化背景。每一个人的智力都由多种智力因素组成,它们各不相同又各有所长,教师的教学应尊重并适应这种个体差异。
1.2.2运用差异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的特点不断地改进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分层教学的应用,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好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如在进行跨越式跳高教学时,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身高、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学生初步掌握技术动作后,设置不同的起始高度(如80cm、90cm、100cm、110cm等),让学生自己选择进行练习,也可以让学生对高度进行自由调节,对“横杆”的高度自行调整。在这样的练习中,就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能力突出的学生可以不断地挑战自己,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高度中进行技术动作的巩固,能力较差的学生就可以在低高度下掌握技术动作,树立信心。
1.2.3尝试先学后教
传统体育教学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以教师“讲”为中心,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在体育教学中,尝试先学后教,先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去自学,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以学定教,来确定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各种姿势的起跑教学中,就可以先不进行起跑动作的讲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起跑方法,自由地进行各种起跑的练习,有站立式、蹲式、弓箭步式、打坐式、蹲立式等多种方法。学生练习的气氛很浓,玩得也很投入、很高兴,其中一些方法很有创造性。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讨论“哪一种姿势起跑最快”,在继续练习中寻找自己最快的方法,然后教师总结,在这样的先学后教中,学生玩得开心,而且还学到了起跑的知识。
1.3以生为本,加强学生课堂参与
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改进增加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思考,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长跑教学中,部分学生刚开始速度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下降,甚至出项走动的现象,教师就可以根据这种情况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讨论“长跑过程中的体力分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合理分配体力的重要性,争取在练习和测试中以最短的时间完成跑动距离。在体育教学中,要以生为本,多为学生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在体育活动中提升自我实践能力。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实际来选择,通过对现行体育器材、场所的有效利用,多为学生创造实践和锻炼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中展现活力,并在体育活动中提升自我实践能力;为了强化学生的参与程度,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加入娱乐化元素,使得学生在欢快的活动中,得到学习、成长和历练。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和拓展,一定要以体育教学目标为导向来开展,在加强学生课堂参与的基础上,确实能实现对体育教学的服务。
1.4以生为本,重视学生探究意识培养
在体育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尝试自编游戏内容来重视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在集体进行游戏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游戏的体验,通过小组的交流,探讨游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才能在游戏中取得比赛的胜利;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通过调整游戏的队员站位来进行游戏,来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又如在游戏的创编中,就可以给学生一些固定的器材,让小组通过交流讨论创编本组的游戏,要求创编的游戏要有创意,要有利于锻炼身体,要能培养体育兴趣等等。创编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创编对游戏进行点拨、启发和帮助,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做到以生为本,重视学生探究意识培养。
1.5以生为本,合理进行课堂评价
传统体育教学的课堂评价对象是集体,而没有细化到每个学生,给予的评价方式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学生产生自卑和不自信的行为。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运用生本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合理进行激励性的课堂评价,让每一个同学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在教学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让每个学生都能树立自信心和对体育的兴趣。在评价中,要以生为本,在对学生知识技能评价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学生态度、情感的评价,合理进行课堂三维目标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建立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结果和过程的评价,给予学生学习的关心和指导。将评价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度、积极性方面转移,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在评价过程中,对于顺利完成技术动作或者练习的学生,要积极鼓励,引导他们不断挑战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对没有顺利完成学习的学生,要对其优势和劣势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带有鼓励和激励,放大优点,指出不足,帮助其树立信心。合理、有效的课堂评价,对于体育后进生有很大的帮助,让他们以极强的自信心、勇气向目标前进,提升体育教学的高效。
2结语
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展程度主要来自教师对教学所施加的因素影响。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渗透生本教育,就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状况,适时调整,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运用小组合作、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等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提,但是要注意,由于小学生还处于身心和心智还未成熟状态,在教学中不能为了学生的兴趣,一切根据学生的“天性”和“本能”来设计和实施教学,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理渗透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推进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小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刘昕.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J].中国学校体育,(6).
[3]杜雪兴.论人本主义教育观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
钢琴教学改革中现代教育理念的运用论文
摘要:本文围绕理念的基本概要、如何在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改革中运用现代化教学理念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对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改革中现代教育理念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作者自己的拙见,希望能够对今后高职院校钢琴改革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教学改革;现代教育理念
钢琴教学是高职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开展学科教育时,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并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审美情趣以及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我国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教育类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对于教育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也逐渐提升,而高职音乐教学中的传统钢琴教学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对钢琴人才的需求了,必须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对钢琴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现代教育理念的基本概要
现代教育理念是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与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方式,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首先是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的对现代教学活动提出了以人才需求及人才自我发展目标为基础展开教学活动的要求,在教育活动中高度关注学生个性塑造以及个人价值实现,将实现个人发展以及满足社会人才要求作为教学目标,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来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身上存在的优势与潜能;其次是全方位发展的育人观念,这一观念充分强调了教学活动必须满足全面性以及综合性两大要求,换句话说也就是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单一的理论知识转化,因此,必须将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逐渐转化为系统性教育。除此之外,现代教育理念中还包含了创造性理念、主体性理念、实践性理念以及个性化理念等气他多种理念,其中创造性理念所强调的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及能力,主体性理论是指以学生作为主体任务的教学方式等等。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改革工作离不开上述教学理念的支撑,它们将会对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改革工作带来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二、如何在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改革中运用现代化教学理念
1、改变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传统理念
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传统理念的改变工作应围绕下述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将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理念很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的缺失,因此教师必须赋予学生充分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其次,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适当调整钢琴教学的教学计划。每一位高职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无论是在性格、能力还是兴趣爱好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必须充分把握学生差异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学习能力以及接受能力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步伐。最后,应加强钢琴教学实践理念的实施。传统教学理念下的钢琴教学活动存在严重的单一化现象,教学活动基本是通过课堂形式来进行,很少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更缺乏相应的实践活动,最终导致学生的钢琴应用水平难以突破课堂范围,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必须坚持钢琴教学的多样化原则,将教学过程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实现高职钢琴教学的改革。
2、提升钢琴教学的实用性
如何提升钢琴教学的适实用性,第一步必须明确地识别高职院校钢琴人才培养的目标,我国高职院校在钢琴人才培养工作上锁制定的目标并不是培养钢琴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更多的是通过钢琴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最终现“以美育人”的教学目的,这一目的充分地体现了我国新课标提出的“综合素质”培养要求。具体应传授学生基本的钢琴理论知识以及钢琴演奏技巧,并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钢琴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即兴弹唱、即兴编曲等。因此高职院校钢琴课堂中必须重点关注下述内容。首先,应根据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建立适合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教材体系。其次,应在传统的钢琴理论教学基础上增加一些伴奏类教学内容,伴奏曲目可以选择一些当时较为流行、且学生喜爱程度较高的流行歌曲或摇滚乐曲,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学校还应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增设钢琴文化课程,实现高职学生在钢琴教学上的全面性。
3、改善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方式
在钢琴教学的`课堂部分必须坚持以下工作。一是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高职阶段的学生基本掌握了自我学习的方式与技巧,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来探索学习内容,发掘知识中的问题点,在课堂中与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讨论。二是将协奏、弹奏等教学方式带到课堂当中,使钢琴教学不局限于传统的理论模式与示范表演模式,而是通过其他更多的元素来刺激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高职钢琴教师应积极开展钢琴相关的课外活动,以此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并培养他们的舞台表现能力。例如高职院校可以组织钢琴表演晚会,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的钢琴才艺展现出来,使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得以应用。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针对钢琴教学的评价工作进行改革,引入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模式以及自我评价模式,通过多角度的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公正、客观地评价,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提升钢琴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在高职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全方位改革传统钢琴教学活动,使高职钢琴教学课程的质量得到保证,帮助高职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白艳.高职院校钢琴教育教学改革之我见[J].新西部,,(7):231-232.
[2]汪治.现代终身教育思想视角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1):22-26.
[3]孙达天.创新钢琴伴奏课教学改革高职艺术院校音乐类教育课程[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3):68-71.
[4]韩冬.论文化自觉下的中国钢琴作品教学(下)[J].音乐生活.(07)
[5]李春晓.浅谈不同风格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J].北方音乐.2015(01)
体育教学改革全纳教育理念探究论文
一、制定完善的个别化的体育教学方案
全纳教育有其基本的实施原则: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人人都有各自的特性、兴趣、能力与学习上需要;教育必须学生的特性与差异:学校要接纳所有学习者,反对歧视。教育实践早已证明,全纳教育与个性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包容而并非排斥,其教育主体除了包含普通学生之外也包括特殊学生。鉴于学生间对知识掌握程度及运动技能水平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进行全纳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统一性,而且要时刻关注并尽量满足特殊学生的发展要求。就特殊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生理与心理素质方面与其他普通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完善个别化的体育教学方案是必然之选。个案体育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从特殊学生的自身发展状况的角度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其中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学生档案、测评内容、教学方式、年度目标等。个案体育教学强调尊重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发展能力,主张学生针对自身潜能进行学习与锻炼,鼓励学生找到自身体育发展特长。如果特殊学生出现情绪低落的现象,则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让他们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重新树立起信心。当他们积极进取时,利用“霍桑效应”,帮助他们继续努力,实现目标。如学生为肌肉萎缩症患者,则他相应的体育教学目标就是尽可能减慢其肌肉萎缩速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状况选择阻力性力量,让他们进行练习;当学生是糖尿病患者时,其体育教学目标是降低体内血糖的水平,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可以为其制定适当的'中强度的走跑练习计划;当学生为关节炎患者时,其体育教学目标是提高身体内关节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缓慢充分伸展练习。综上,个案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从学生的实际身体状况及其个人学习目标出发,制定适当的个人体育教学计划,尽可能满足特殊学生的需求。
二、依据实际状况实施差异性体育教学
全纳体育教学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全纳教育思想的体育教学活动。全纳体育教学就是保证每名学生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享受平等的体育教学资源。在全纳体育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不会因自身身体状况及运动水平等原因而产生排斥心理。通常,体育教学特殊的对象包括:智力上超常的学生与低常的学生、身体上带有残伤的学生、身上有疾病的学生、学习上有问题的学生,以及其他问题比较特殊的学生。全纳体育教学面相所有的学生,包括特殊学生,也包括体育、智力正常的普通学生。教师应积极接受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重视差异,了解差异,并因材施教。首先,教学内容要因人而异。教师教学的内容有若干影响因素,学生的学习水平,包括其掌握知识的能力、运动技巧的学习情况及情感态度等,都是进行分类的依据。为此,做到宏观和微观上的控制协调是促进差异体育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在保证宏观教学计划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学习目标的前提下,考虑到特殊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实现,根据特殊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等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如深度、广度等方面的适当调整,从而满足特殊学生的特殊要求。其次,教学过程要呈现出差异性。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事先设计好的目标,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教学知识与运动技巧,提高其运动能力。普通体育教学通常采取行政班授课的方式,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与方法方面都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难以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强化普通与特殊体育教师之间的合作
全纳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需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且需要教师之间加强彼此的沟通与合作。因此,在全纳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加强普通教师与特教老师间的沟通和合作,最大程度地满足所有学生在体育方面上的学习需求。为此,学校要配备好专业特殊教师,组织专门的授课体育教师进行教学辅导,根据学生的特殊性提出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因材施教。相关主管部门要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关于特殊体育教育的在职培训,积极掌握更新的体育教学知识,以争取达到更高层次的教学水平。在全纳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同时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独特,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心理体验,赢得同学的欢迎与尊重。针对班级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确定具有个性的学习方向,要求学生能在小组的帮助下建立好学生与教师、学生和学生间的合作关系,共同面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障碍,帮助特殊学生融入到集体学习中去。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对任何特殊学生有歧视或排斥的心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平等对待与要求所有的学生,并在体育学习与心理上进行同位支持与鼓励,减弱其弱势群体的自卑感与普通学生的优越感,实现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与全纳。
关于研究性教学理念下的普通心理学教学改革论文
一、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思考、实践的研究学习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与学互动的实践活动[1]。
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①学生学习具有自主性。研究性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学生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
②教师教学具有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兴趣等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
③研究性教学具有探究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确立课题,引导学生提出不同观点,鼓励学生通过查资料、做实验或开展讨论来验证书本知识,得出不同结论。
二、研究性教学在普通心理学教学中的实施及成效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心理学专业开设的20~30门学科中,它处在“基础”和“入门”的地位[2]。我们以级心理学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课改实验。
1.精选教材
教材建设在课程建设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我们给学生所选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彭聃龄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该教材经过多次修订,成为国内使用最广泛、最受欢迎的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新版教材既保留了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又增加了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水平的内容,特别是吸收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某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并且重点介绍国内心理学研究工作,兼具中国特色。
2.全面归纳分析教学内容
在深入钻研教材及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归纳,将内容划分为五大模块:概论、人的'信息加工过程、行为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特性、活动与发展。为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充分发挥研究性教学方法的优越性,我们根据每个模块的理论特征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成套的教学方案,提前告知学生,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进度在课下认真准备,将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下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3.提高学生的研究意识
当下大学生缺乏研究意识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意识:
①鼓励学生有质疑教材知识的精神。我们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错误进行理性批判。他们发现权威也会犯一些非常低级的错误,这种方式激活了他们研究问题的动机;
②将学术研究引入课堂。对有争议的问题,我们会归纳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并组织学生讨论,并阐述理由;
③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如“人格”一章内容作为学生自学的具体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划分为10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承担其中部分内容的学习任务,要求小组同学在研读教材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制作教学课件,然后进行课堂分享与交流。最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从学生的学习评价结果来看,研究性教学比传统教学的效果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思维方式有了比较明显的转变,提高了学习质量。
三、存在问题
在普通心理学课程中推行研究性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过于注重教学方法和技术改革,则很易造成对课程本身特征的忽视,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刚入学的学生专业基础、研究方法等方面知识都是很缺乏的,因此在大学最初阶段进行研究性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需要教师多探究,以提高教学质量。
对环境学科本科教学改革理念分析论文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本科生考核中,依旧是注重分数,忽视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以本科生英语教学为例,除去正常的课程学习外,学生还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应付国家四、六级英语等级考试。虽然国家已经取消四、六级成绩与毕业证挂钩,但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考简章中,部分国家机关岗位都明确规定了四、六级英语水平的限制条件。有些企业招聘时,也会将四、六级成绩作为硬性指标。因此,四、六级成绩还是相当重要的。大部分本科生把在大学中的宝贵时间全部花在了英语学习上,而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应用较多的专业课则敷衍了事。另外,对于专业课程的考核,由于学时、学分的减少,学生投入的`精力有限,课程的广度、深度、难度必然大幅降低。因此,造成了专业课考核的松懈,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下降也在所难免。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思路
对于政治和英语课程,学习主要以记忆为主。学生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考试过后很快就将所学抛之脑后。对于政治课,我们肯定是不能降低其重要性的,但死记硬背的闭卷考试方式是不可取的,不如让出一定的课时,让学生在课堂自由讨论,如将考试变为辩论会等形式,让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活学活用。这样,一定会比闭卷考试的方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英语,由于我国英语教育已经提前至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们早已掌握自学能力。大学英语的教学,其重点应是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自学增加词汇量而已。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应该大幅削减。同时,应做好舆论导向,使公务员招考、企事业单位招聘与学生的四、六级英语水平考试脱钩。对于环境工程原理和环境流体力学2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应加大学时、学分。这样可为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课知识,提供一个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要严格把好本科生实验与实践教学工作质量,实际操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加大实验课程的学时、学分,加强实践教学课时,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与解决现场工作的能力。实践教学应与科研相结合。有科研课题的教师,最好能把课题分解为几个子课题,使本科生参与其中。与用人单位相结合,广泛地与用人单位联系,把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适当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是促使毕业设计内容联系生产实际的有效途径。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毕业设计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就是抓住当前社会上一些与本专业有关的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横向协作研究的方式转化为毕业设计的课题。
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作到全面发展。依照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某一领域加大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比如在废水处理领域,本科生可参与到研究生的科研团队中进行学习和实践,也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生产实习,从而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向结合。要加大专业课程的考核难度,不能使学生产生可以轻松过关的麻痹思想。必须加大专业课程的考核力度,使学生把专业知识掌握扎实,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程设置、实验与实践教学与考核制度等主要方面。对于课程设置,应适当削减政治和英语课课时比重,灵活政治课程的考试形式,并使英语四、六级成绩与学位获取、就业等彻底脱钩。对于环境工程原理和环境流体力学2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应加大学时、学分,实践教学应与与科研相结合,使本科生参与其中,并做到与用人单位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做到全面发展。同时,要加大专业课程的考核难度,使学生把专业知识掌握扎实,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采取上述改革措施后,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方能牢牢掌握专业技能知识,为培养专业实用性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