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运用论文
- 文档
- 2024-08-31
- 113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程序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运用论文,本文共1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程序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运用论文推荐
一、《纲要》中的相关规定
1.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
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
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2.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由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把现代新兴的教学方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来是非常必要的。所谓现代教学方法,国外认为,现代教学方法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对而言的。当今出现的现代教学法有程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掌握教学法、类比迁移法、情境诱导法、电化教学、问题教学法等等。现代教学方法一般都具有以下5个特点:(1)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2)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为基本特征;(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4)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5)对传统教学方法适当保留并加以改造。
现代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可谓有很大的空间,例如,类比迁移法可用来进行扣球与跳发球的教学,两个动作具有很大的相似部分;情境诱导法可用来进行战术保护的教学,将排球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进行保护;问题教学法可以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思考,不占用课堂时间。这些方法都具有其各自的优点,完全可以引入现代排球教学中来,本文仅以程序教学法为例进行相关阐述。
二、程序教学法的定义、具体形式和优点
程序教学法就是把教材按教学目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内容划分成若干单元编成一定的程序,向学生传授,学生在每一个单元上作出应答,然后由教师、同学、自和进行评定,在掌握动作之后,再进行下一步学习。它的具体形式可表示为分支式、直线式和循环式三种。所谓分支式就是把教材的某个内容看成是一个主题干,然后把它分解为若干个题支,接着再将题支分解为若干个亚题支,依次分解,逐个解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把握教材反映的理论观点,从而在思想上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论轮廓。直线式就是把材料的某个内容分成若干连续的步骤,后一步是对前一步的说明解释或提示。这种方法可以使问题简单化、明了化,若再配以简要的解释说明,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循环式就是从一个方向出发,经过一步步的分析、说明、最后又回到起始问题上来。
三、排球教学的一些特点
排球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是能把某些技术分成小环节进行教学,根据排球比赛的规律性,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模拟特定情境,另外学生还要掌握基础的排球理论知识,等等。排球教学不同于一般理论知识的学习,它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学习排球基本技术、战术,也要掌握排球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样就要求学生要从两个方向进行学习,一个是技能训练,另一个就是课本的知识框架。技术战术的训练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排球基本技术和战术,为学生将来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理论部分则可以让学生从掌握课本的知识框架来加深对所学技能所处的地位有所了解,另外也可以为学期末的考试进行有效的准备。这里我们引入一个学习方法,就是宏观概括法,即看课本时首先要看目录,把目录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框架,可以用大括号的形式,也可用其他的形式。把每一个分支的内容到课本中去学习好,以后复习时就可以只看目录就能掌握课本的所有知识结构,省时省力。这种方法与程序教学法中的分支式有同样的效果。
四、程序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与分析
程序教学法的前两个分支可以分别运用于排球教学的技术战术教学与理论教学。这样就可以使两者相互支持,学好了理论知识,学生就能明白哪个技术比较重要,它的学习重点在哪里,自身缺少的东西是什么,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首先,程序教学法中的分支式可以用于排球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以现有排球教材为例。如果看着目录进行分支的话,我们最后可将一本教材做成一个树形图,哪个分支属于哪个部分一清二楚,对于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有很大的帮助。每个章节讲的是什么,哪些章节是重点章节,都能从这个树形图中看的出来,学生复习所用时间的比例就会相应增加。
其次,直线式可以用于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因为排球有很多技术可以进行合理分解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把这些动作进行小环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第一个环节之后,再进行第二个环节的学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举例说明这个问题如下:在教授学生扣球动作时可以合理地将整个技术分成三步,第一步,助跑起跳;第二步,空中姿势和击球;第三步,落地缓冲;第四步,连贯动作。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逐步掌握每个动作,最后在进行连贯动作的练习,能够起到很好的任用。
五、程序教学法运用时的注意事项
首先,在对某个动作分解时,要合理进行,一些不可分割的动作不能强行分割,使动作失去了连贯性后,学生却不易掌握。例如上手传球这个动作就不能进行分割。其次,要注意全班上课的整体,不能因为一个人的落后影响全班,那就要很好的发挥集体的力量,老师的课上帮助与同学们互帮互助同时进行,尽量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跟上步子,让全班同时进行每一个环节的学习。
六、结论与建议
1.把现代教学法引入排球教学是非常必要,而且势在必行。
2.程序教学法在排球课上的运用可以将其不同分支用于不同的学习,即:直线式用于技术战术的学习,分支式用于排球理论课的学习,二者互相依赖,不可分割。
3.学校排球教师可以尝试把不同的现代新兴教学方法引入排球教学,以促进现代排球教学的发展,改变因课时少内容多造成的学生学习难度太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体艺[]13号.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C].2002.8.
[2]马英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M].第十三届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汇编,.7.
[3]王宗平,赵国梁.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走向[J].体育与科技,,2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荆光辉.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111-114.
[6]谢静月.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体育学刊,2002,(6):98-99.
加强多项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商务英语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实用性,能够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而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正是以培养具有“语言交际能力+商务管理与商务操作能力+行业知识技能”能力的人才,课程教学重点突出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从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全面提高在商务环境下使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在企业中的竞争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当今的商务活动强调人实际的商务沟通能力,能否用最准确、清晰的商务语言来与老板和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成功与否。为了适应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专门的商务英语课程,也有许多高校把《剑桥商务英语》作为了学生的必修课程,基于种种现实,如何逐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来增加学生相关的商务知识、增强学生运用英语从事商务实战的能力等等是所有商务英语课程老师一直思索的问题。
一、根据商务英语课程中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商务英语”是商务和英语的结合,完善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应包括基础商务英语课(如商务英语精读、泛读、听力和口语等)和专业商务英语课(如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商务用途英语主要是以商务语域中的词汇、语法、语篇以及四项技能训练为重点,一般商务用途英语EGBP (English for Gener~Business Purposes)是用于一般商务情景下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的学习,它是在低年级或基础阶段进行,语言学习是重点,但尽可能兼顾内容学习。特殊商务用途英语ESBP(English for Specific Business Purposes),它的重点不仅包括语言和技能,还和特定的商务内容领域相联系,以英语为媒介,学习诸如营销学、国际贸易、经济学、金融乃至商法等。在现如今导入高校的《剑桥商务英语》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剑桥商务英语课程主要培养学习者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目前英语教学的目的来看, 内容涉及到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商务英语课程不只是简单地对学生的英文水平的提高,它更多地是向学员传授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和他们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也就是说,教师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在解决学生的语言水平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商务的知识,并增加这方面的实践活动,多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如涉外企业、交易会等)进行锻炼,以便达到提高的效运用能力的效果,真正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二、根据商务英语的社会效应合理使用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明确、真实的任务,旨在使学习者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培养自我把握语言功能的能力,并在交际中进行真实运用。任务的设计注重形式和语言功能的结合。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合理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商务知识学习的潜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9月 教育教学研究能。 《剑桥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决定了任务型教学法将成为其主要的教学方式,剑桥商务英语课程主要培养学习者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外事接待、电话记录、会议安排、银行业务、商务函电等。在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具体的,与学生未来工作息息相关的语言任务,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和获取相应的知识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学以致用,有充分了解了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特色,将能力培养放在首位,才能切实达满足社会的需求,很好的完成任务,在社会强烈的竞争中立足。
三、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导入先进的信息技术
从网络本身来看, 一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利用网络可以高效地进行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再生和利用, 由此可以不断增加学生的商务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兴趣, 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从教学实践来看,网上信息是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我们的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由于网络丰富的信息量,有效弥补了商务英语教材商务知识和背景知识的不足及过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深化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更好地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 点也可说是至关重要;从社会对商务人才的.要求看,经济领域或者商场可谓是风云变幻,这就要求商业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及时了解并掌握最新信息,紧跟时代潮流,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学生的求知需求也使网络资源成为必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个人的爱好利用互联网来广泛地查找资料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四、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概念是为了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职教理念而提出来的。商务英语的教师应该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和丰富的商业背景,只有具备语言、商业知识、商务技能的老师,在课堂上才能传授给学生商务英语方面的知识,更能辅之以大量的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的讲解,知识面涉及管理、贸易、法律、财会等显示商务活动,优秀的商务英语教师是“商务”的核心。课程设置如何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等, 已经成为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新形势下商务英语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双师型”教师除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之外还必须具有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把《剑桥商务英语》作为了学生的必修课程, 《剑桥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下的英语, 内容涉及商务活动的各个方面, 因此更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商务知识,并能指导学生实践。现在高校老师都具有丰富的进出口业务、商务洽谈、外事接待、翻译、函电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使得在授课时游刃有余,能随时将商务知识及自己的商务工作经历融入教学当中,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受益匪浅。
五、根据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招聘单位对应聘者是否持有四、六级英语证书以及更高英语专业的证书作为考察应聘者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标榜,特别是权威的国际证书能较好地看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此,许多高校也开设了专门的商务英语课程。比如:《剑桥商务英语》BEC考试证书,BEC考试基本上属于实用性而非学术性的,其目的是考查学生在具体的商务环境中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能否正确地理解、处理及回答各种工作中的问题;还有中国商业联合会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资格证书考试办公室特别举办的“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资格认证考试(ETTBL)” ,ETTBL一是既权威又规范的商务英语翻译专业资格认证考试,是对参考人员口译、笔译方面的双语互译能力和水平的认定,而ETTBL证书也成了聘任翻译9月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之一,为此,许多高校也开设了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由此可见,商务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具体的商务环境中实际运用英语言的能力,加强学生正确地理解、处理及回答各种工作中的问题英语应用能力,使具有同等专业水平和能力的大学生在科技资源的占有和利用,以及高水平科技合作和交流。
精通英语,尤其能够熟练运用专业术语进行直接的对外交流,也是从事对外商务和贸易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国际间经济合作的深化,社会对于“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加大,所以,学生在学好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强化商务知识,这也是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春林.创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7[2]刘云江.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研究
【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4.2
【3】英国剑桥大学商务委员会,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大纲(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比较思维法,是从具有同一性的事物中寻找其差异,求异存同的思维方法。”因此,比较在学术研究 中是不可或缺的好方法。同样,在中学教学实践中,比较也不失为一种扩展思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一、语文教学中的比较
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可以作为阅读理解的一种重要手段。“把内 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有分析的进行阅读”,这就是比较阅读。其作用在于“通过比较, 看清读物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或相异点”,即在相互联系中抓住读物的特征,从而加深学生对读物的理解。 因此,语文教学中就不妨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读物。
教师可以在讲读完几篇课文后,通过比较分析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以一篇课文作范文讲读,再让学生通 过比较分析自读其它课文。在课时比较紧的时候,比较阅读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比较少的课时内,完成大量 阅读量的教学任务。比较阅读加强了课文之间、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无疑训练了学生的迁移能力,使学生的阅 读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在进行比较阅读时,要注意抓要领,抓住事物的本质,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能确定事物间的异同,而且能 深入的解释这种异与同。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使比较不流于肤浅、达到对作品深入理解的目的。
例如高中语文第三册中有许多篇目有可比性。像小说《母亲》、《夜》、《一碗阳春面》中的人物形象分 析就可以作为比较阅读的练习。《母亲》节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同名小说,《夜》出自中国作家叶圣陶之手 ,而《一碗阳春面》则是日本作家栗良平创作的。三篇小说,三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作家,这似乎看不出 其中有什么联系,然而比较恰恰就是要在“异”中求“同”,在“同”中求“异”。所以,表面上的差别越大 ,越要认真寻求其本质上的共同之处。经过细心阅读,不难发现这三篇风格迥异的作品是有共同之处的。三篇 小说的主要人物都是女性,且均是以母亲的身份出现的。这三位不同国籍的母亲同是生活在贫困之中,都具有 善良、淳朴的品格;当身处困境时,她们都表现出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无畏的气概。
如果分析到此为止,那只不过是把三部作品人物形象的共性罗列出来,并未涉及作品的深层内涵,只知其 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远没有达到阅读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加以引导,可以从分析人物形象共性产生的原因 入手。这原因归结起来有两点:
(一)这种共性是人物所处的时代所在民族所赋予的。从这一点看,恰恰又应了同中有异这四个字,即这 三部作品因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共同的人物形象特征。《母亲》中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在经历与怯 懦的斗争后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她的坚定、勇敢是那个时代造就的,其中可以反映出当时俄国劳动人民的普 遍觉醒和无产阶级革命高潮必将来临的社会趋势。《夜》中的老妇人也是普通的劳动妇女,她不是一位革命战 士,也不完全理解女儿女婿的革命事业,但是她坚信女儿女婿是好人,好人无端被害令她对黑暗的现实憎恨不 已,悲愤使她战胜了恐惧,承担起了再一次做母亲、抚养革命后代的责任。她的坚定、勇敢也是缘自被压迫人 民的反抗,同样鲜明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因当时中国正处在革命低潮,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大多尚 未觉醒,尚不能自觉参加革命,所以老妇人没有像俄**亲那样去散发传单。《一碗阳春面》中的女人与这两 个人物形象均不一样,她所处的时代小说没有过多的表现,她的坚强勇敢来自民族精神。从她身上,人们可以 看到一种不向困难低头的韧性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正是由于上述分析,才使人物形象同中有异:《母亲》中 的母亲勇敢中带着自豪;《夜》中的老妇人勇敢中含着愤怒;《一碗阳春面》中的女人勇敢中不乏乐观。
这样一分析,学生便找到了形成共同特征的不同原因,不仅对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的理解,而且对作品的时 代背景、主题都有了深层的认识。再引申一些,对于苏联、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及日本二战后的迅速崛起 的根本原因都不难理解。
(二)这种共性是“母亲”这一女性的特殊身份所赋予的。与“母亲”这个词联系最密切的就是“爱”。 “母爱”历来被人们描绘成一种最神圣无私的感情。在这三篇小说中的“母亲”在危难中勇敢的抬起头的动力 正是她们对子女无私的爱。俄**亲爱巴威尔,并且将这种爱转化为对革命的忠贞和坚定的信念;中**亲爱 女儿女婿,他们的被害,令她悲愤,于是她在愤怒中鼓起抚养遗孤的勇气;日本母亲爱她的儿子,她带领他们 顽强不屈地与命运抗争。三种不同性质的勇敢,都因她们是母亲。做母亲的责任感使他们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比较之后,学生会对母亲这一特殊的女性身份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假 如学生对自己的母亲重新认识,那么比较阅读就更有意义了。
总之,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思维训练的机会,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
二、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比较
我们所说的比较不应只局限于单一学科中,能通过比较加强学科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感知力, 从而真正掌握学习方法,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利用与其他学科的比较,开 阔学生的视野,解决疑难问题。
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例1: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梦溪笔谈 ·雁荡山》)
例2:Mr.Green,Whom you met in the library,is our new teacher.
一个文言文语句,一个英语例句,二者似乎没有关系,仔细阅读划线部分,比较一下,二者还是有相似之 处的。第一句是文言文中的定语后置的倒装句,第二句是英语中限定性定语从句。两个句子都与定语有关,而 且将定语放在被限定词之后,译句时(英译汉、文言文译成语体文),都需要将定语放在被限定词之前,句子 才符合中文的语法习惯。例1的划线部分译成:也(可算是)形体完备而规模较小的雁荡山;例2划线部分译为 :你在图书馆遇见的格林先生。可见例1中的“者”和例2中的“Whom”都是一种特定语句的标志,不必追究其在 句子中的具体含义,这样就可避免错译。
英语与语文都有关于语法的`内容,将两门课程中的语法相比较,相同之处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学习,不同之 处可分别对待,也可以利用比较使各自的特点更加突出,这样两种语法体系不再是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 ,两门课的学习相得益彰。
“文、史、哲不分家”,这就是说这些科目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文科之间比较容易做到“异中求同 ”。而文、理之间是否就是天上地下毫不相干呢?并非如此。
不妨就拿语文与数学做个比较。数学中有集合这个概念,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些表达式:
①A˙(集合A包含于集合B)
②a∈A(元素a属于集合A)
③A=B(集合A等于集合B)
其实,汉语中许多语句恰恰是这些表达式最好的注释:“作家是文艺家”正符合A˙,“鲁迅是作家”恰 是a∈B、“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则是A=B。再如数学中的反证法与语文中的引申法,均是“归谬法” ,都是利用驳倒反面观点的方法,间接证明正面的观点。
实际上文与理表面差异大,但许多思维方法是一样的。人类思维的共同性,帮助我们把各种学科联系在一 起。比较不仅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视点升高,视野开阔。从整体上看待整个知识体 系,更能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奥妙,从而也减轻了重理轻文的思想倾向。
当然,这种跨学科的比较有一定的难度,毕竟不能要求每一位教师做百科全书似的人物。但是,如果教师 予以适当的点拨,那么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些学科,学生每天都要接触,学生比较熟悉。能力强的学生 会自觉的利用比较,将各科知识联系起来学习;即使是能力较差的学生也会受到一些启发。
比较“作为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根值于人类的认识活动之中,同人类的思维一样古老。 ”只要运用得当,比较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拓展学生的视野,可以让学生知道世界是多样性与一致性的对立 统一。在相互联系中认识事物,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事半功倍,对学生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摘要: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各种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运用较广、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文利用前人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自己的观点来论述启发式教学在武术课堂中的运用。
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如何更好地学习,让他们经过独立思考,全面灵活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那么在武术教学中怎样合理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本人利用前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自己的观点来论述。
一、启发学生,明确学习武术的目的
在武术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弄明白为何习武。这就要求他们了解武术在我国悠久历史和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运动的.蓬勃发展,使他们知晓武术在我国源远流长,是我国的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生活实践中创立并发展起来的,是一项宝贵的遗产。它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更能够治病救人,使学生们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刻苦练武,把武术这一中华瑰宝推向世界,让它的四射光芒照耀全人类,为其造福。学生通过对学习武术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这就为提高武术教学的质量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二、武术课中的术语应用
武术与其他的体育项目相比有自己独特的异处。一是动作复杂,理论较深而且较难学;二是武术动作静止用力较多,易疲劳;三是学过的东西容易忘记,须多次重复复习。因此,教师讲解时语言要扼要、通俗、形象化和术语化,使讲解富于启发性和鼓动性,使学生全神贯注于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之中。这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掌握动作要领。另外,教师要尽量用武术术语进行教学,因为术语简练形象,其本身就具有启发性。武术动作中还有很多传统的名称和形象化的术语,富有诗意,如太极拳中的“手挥琵琶”,形象传神且富有诗意,教师讲解时,学生脑海中自然而然就会浮现出这一幅画面——两手形如弹琵琶,轻松而自乐,从而加快了学习和掌握的速度。由此可见,正确地在武术教学中应用术语,对学生能起到较大的启发作用。
三、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能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武术教学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武术课中教师的示范是非常多的,而示范动作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正确而优美的示范动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使示范动作具有启发作用呢?下面试举几例,以作参考。如教长拳时,教师的示范就要做到动作规范、姿势舒展、劲力顺达、节奏分明、意领神随;而在做太极拳的示范时,则要求做到轻灵圆活、虚实分明、自然安舒、不拘不纵、上下相连、以意导功。使学生受到武术气氛的感染,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四、结合技击特点进行教学
武术教学中,可在每次课的准备活动中,安排适量的攻防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领略到动作的要领和精髓。每次课可安排1~2个动作的攻防练习,通过这一途径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既掌握了要领又达到了准备活动的目的。实践证明攻防练习对基本部分的教学是十分有利的。再者,武术套路大多具有技击特点,通过攻防练习,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辨别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中可采用互相观摩法、对比法、提问法、比赛法等,来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辨别、思考。在武术教学中,教师要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去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其辨别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盲目地接受知识。
六、利用口令启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学生练习动作时,可用口令指挥。口令指挥时,要求语言错落有致,要根据动作的异同,有快有慢、有高有低。这样,学生就会于无形之中跟着口令走,按口令的意图去做,从而更好地完成动作。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可应用于武术教学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可加以推广,运用于各科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在武术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启发教学法,将会大大提高武术教学的质量。
Abstract:As an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enlightening teaching method has been used in a wider area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many subject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of the predecessors, is going to make a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into wushu class。
Key words:enlightening teaching method,wushu teachingapplication
参考文献:
1刘扬。试论武术教学的基本原则[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01)
2齐慧侠。关于武术教学方法的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01)
探讨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论文
[摘要]在生物化学的理论教学实践中,运用了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改善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 生物化学 创新性思维
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和必修课。但由于其内容十分庞杂、繁多复杂、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普遍反映难度大,比较吃力,加之需要记忆、理解的内容很多,使该课程成为一门让学生望而生畏的学科,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1]。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一般都采用课堂讲授、实验验证、作业布置、答疑解惑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课堂讲授则成为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如果一味地采用平铺直叙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容易感到疲劳,在课堂上缺乏创新性思维过程,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积极探索并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先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在指导教师的参与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必要的知识,学会正确的科学思维与推理方法,提高自学能力[2]。PBL是帮助学生消化巩固并运用理论知识去获得与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增强表达及分析能力的一种开放式教学形式,是课堂讲授的继续和提高,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的有益方式。我们将此法应用于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生物化学理论课中问题讨论式教学法的尝试
讨论式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有“问题讨论式”、“提问答疑式”、“演讲答辩式”等多种形式。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采用了问题讨论式。例如:在“蛋白质的共价结构”这一章中,蛋白质通论一节的重点内容之一是蛋白质中氮含量的计算以及凯氏定氮法。按照一般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讲课时首先介绍蛋白质中氮的平均含量为16%,可利用公式:蛋白质含量=蛋白氮含量/16%,即蛋白质含量=蛋白氮含量×6.25算出某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然后再介绍凯氏定氮法的原理、方法甚至仪器装置、注意事项等内容。这种方式虽然完成了教学过程,但学生感觉平淡无味,只是被动地记住了蛋白质含量的计算方式。对此,笔者在教学中一改往日的模式,首先在课前提出了在我国甘肃等地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请学生们分析为什么奶粉中添加了三聚氰胺会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这种蛋白质含量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缺陷,应如何避免。然后指定几位学生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们对此非常感兴趣,课前查阅了许多资料,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这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不仅了解了三聚氰胺的结构特点,而且掌握了三聚氰胺进入人体后造成结石产生的原理及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通过这一事件深刻地认识到食品污染给患者带来的巨大危害,更加感受到甄别与检测技术创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在讲授“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这一节内容之前,笔者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肥胖症患者,为了控制体重,应该怎么办?和尚、尼姑长期吃素菜不吃荤菜,这种饮食方式真的健康吗?为什么?人们常说:“早餐要吃得像皇帝,午餐要吃得像平民饱,晚餐要吃得像乞丐”,这句话有科学依据吗?请予以分析,并阐述依据。通过课后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教材相关内容的学习以及课堂上的讨论,学生们不但牢牢掌握了糖、脂、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相互关系的基本概况,而且从机理上了解了合理搭配膳食结构,保持均衡营养、增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通过讨论使学生们体会到了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乐趣,树立了学生科学养生的理念,使学生懂得只有健康地生活和健康地工作,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并积极投身到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同时也激发学生们学习生物化学其它知识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体会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灵活的教学方法则对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起到保证作用[3]。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基本上只是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很少去进行积极而主动的创造性思维;加之现行考核方法亦多以知识的再现为主,结果在不同程度上助长了部分学生思维的惰性,甚至导致思维的僵化枯竭。PBL以重能力培养代替重知识传授,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以小组讨论代替传统授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从“知识中心型”教育向“能力中心型”教育的转变通过讨论式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探求者。在用讨论式教学法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探索活动,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学生会从各个角度、侧面来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动力与氛围。这无疑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问题讨论式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过程即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获取知识以及创新性能力,增强了分析与综合的能力。而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过程中深刻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理论内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则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教学讨论的过程中形成了勤于思考、刻苦学习、积极钻研的学习热情。此外,学生活跃的思维也促使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拓展知识面,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能用该法组织教学。不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而生搬硬套,只能落入形式主义的讨论局面。这样不仅浪费时间,甚至还可能会带来更多问题,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与质量。至于如何更好地将讨论式教学法运用于课堂,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和总结,从而发挥其应有的、更强的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晓霞,牛勃,解军,张悦红,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9(2):140~143.
[2]吴升华.论PBL医学教育模式[J].医学与哲学,,2l(12):235~236.
[3]吴云,崔树启,戴洁.医学院校教学研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4(2):125~126.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是学生在学习阶段中一个重要的科目,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采用了多种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法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多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分层教学 初中 语文教学
1.前言
随着科学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在教学方面迈向了一个新台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将其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即可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
2.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我国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尤其是老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和学生进行互动,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语文教学,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根本不会投入到课堂当中。多数教师所营造出的课堂气氛枯燥无味,学生根本不会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些学生甚至不参与任何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会使学生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更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语文对学生整个学习阶段来说十分重要,但是现如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多是“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这样的形式收效甚微。很多学生遇到学习或是生活上的困难时,都不愿意向老师请教,而且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不给学生发表言论的机会,在课后也不与学生沟通,拉大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些学生甚至对教师产生恐惧感,即便在学习中发现教师存在的问题,也不愿意告诉老师,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对学生造成极大的不利。
3.分层教学法的使用
3.1备课分层与教学分层
教师备课的质量与教学质量紧密相连,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做好备课工作是关键。在分层教学中,要求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备课,教师备课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研究教材,达到即备教材又备学生的目的。准备课堂问题时,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从多个角度来提问学生,从而破解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分层次教学法,要求对A类学生主要以引导为主,对B、c类学生主要以辅助为主,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例如,在课堂上,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通过幽默的语言吸引B类和C类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分小组讨论问题,而A类学生教师可在开课时,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在扎实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智力,独立去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备课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分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授课,可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适当减少学生的压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可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2布置作业时进行分层布置
在布置作业上,大多教师都不重视这块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安排所有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内完成同样的作业,这样布置作业不但容易养成学生抄袭的习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还会造成压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采用分层次的方法布置作业。例如,将作业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一些比较基础的知识练习,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通过基础知识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第二层主要是一些综合类型的题目,布置的对象为学习成绩中上的学生,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可在教师或者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下完成,从而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第三层为探索题,难度比较大,由成绩较好的学生来完成,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个层次的作业都不相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布置作业时,采用分层的方式进行布置。每一层次学生所得到的作业都不相同,教师容易掌握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利于日后教学的展开,教师可针对性的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
3.3进行分层评价与分层辅导
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常常会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良好的教学评价可鼓励学生再接再厉,继续努力。进行教学分层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评价,首先需要将学生分为A、B、c三类,每一类学生所给的教学评价都不相同。例如A类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优异,教师可采用竞争性的评语进行评价,教师评价时坚持高标准的原则,对学生要求严格,从而促进成绩优异的学生倍加努力。对于B类学生,评价时主要是采用激励的评语,即表示学生不足之处,也对学生优秀之处表示赞扬,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斗志。至于c类学生,则需要采用表扬的评语进行评价,此类学生大多数都存在自卑心理,表扬的方式可有效消除学生的自卑心里,树立信心。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还会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课后辅导也需要进行分层,例如,对于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课后辅导的内可由A类学生指导B类学生,并告诉其解决问题的需要方法,而C类学生可由类学生直接指导,或是B类学生进行指导,相互探讨解决问题,对于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课后辅导可由学生自己进行,提高自学能力。
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可起到激励的作用,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起到消除自卑心理的作用。
4.结语
语文在初中教学中占着主要地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主要途径之一,学校要使用并推广此教学模式。
趣味教学法在拼音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拼音教学是后续教学的前提。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拼音学习中,可激发他们语文学习的热情。趣味教学方法以兴趣为主要切入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就是选定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好奇特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可以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从其实际应用来看,它具有趣味性、实用性、自主性以及个体性等特征,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趣味学拼音法
1.在观察中学习
小学生对新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对于所熟悉的生活事物具有很强的记忆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采用图像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拼音教学中插入字母图片,使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形式下认识拼音字母,进而提升对事物存在的感知能力,例如对于字母“h”的学习,教师可以以凳子为事物,或者是手拿一张凳子形状的图片,引导学生对“h”的学习和认知,掌握“h”的.写作形状,这样只要学生看到“h”字母就可以瞬间联想到凳子。
2.在游戏中学习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课堂上强调以学生为主,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爱玩多动的天性,对新事物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也很短暂,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认知方法来学习拼音的话,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其实,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采用游戏的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拼音认知过程中,教师给出一组拼音字母,例如“c”“i”“v”等,然后让学生作出相应的动作,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也可以使其对拼音字母加深印象。
二、趣味读拼音法
1.背诵口诀
教师要分阶段对学生的拼音掌握状况进行全面了解,根据学生的掌握状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在学生对单个拼音字母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可以把拼音字母进行整体教学,可以编制节奏感强的儿歌,或者是利用学生喜爱的儿歌的调子来把拼音字母融入其中,编制的原则是符合学生的实际,简单易学,同时也要区分声母和韵母之间的区别,这样对学生的朗诵记忆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单韵母的学习口诀就是:“张大嘴巴aaa、圆圆嘴巴ooo、扁扁嘴巴eee。”声母口诀是:“伞柄朝下ttt、一个门洞nnn、一根小棒lll。”这种背诵记忆口诀具有很明显的连贯性和押韵性,与学生的发音是相一致的,学生可以自觉不自觉地背诵出来。
2.拼音儿歌
小学生的记忆力非常好,对形象化、特色化的事物有很深的印象,而拼音儿歌所具有的强烈韵律感和节奏感可以使学生听到这样的旋律就会联想到拼音字母,并且在拼音的过程中把忘记了的下一个字母顺口唱出来,也就瞬间记起来后面的字母了。儿歌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拼音学习效率,对于教师而言,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尽可能采用简单欢快的节奏进行编写,例如对于韵母字母可以这样编写:“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aaa;一只大公鸡,清早喔喔啼ooo。”而对于声母字母则可以这样编写:“jqx真有趣,从不和u在一起,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脱帽。”这种儿歌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韵母和声母拼音,而且对于拼音的拼写和发声练习,也很有帮助。
三、趣味写拼音法
从当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抄写式方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低效的,学生在反复抄写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厌倦烦躁的心理,注意力会慢慢分散,即使是抄再多遍也起不到记忆的效果,因为学生感受不到这种抄写式教学方法的乐趣所在,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要学会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趣味式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对于拼音字母“c”的学习,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联想,然后通过想象来画出拼音字母“c”的形状,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对学生起到引导纠正的作用,对不正确的写法要及时纠正,例如对于“g”和“q”两者的写法要事先指出各自的正确写法,然后再进行课堂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也可以使学生掌握每一个拼音字母的正确写法。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过程中,采用趣味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趣味教学法适合学生心理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灵活采用。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经济法》是中等职业学校法律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为了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愿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增强实际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笔者发现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选择、设计或编写有一定教学目的,描述企业发生的客观事件并含有一个或多个企业急需决策或解决的问题的案例,并将案例用于课堂讨论,请学生发表意见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实施经济法案例教学,首先应以法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导向,明确经济法案例教学在整个法律专业教学中的地位,确定教学的目标,保证案例教学方案得以有效地实施。
(一)做好经济法案例的选取和设计工作
经济法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是整个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要高度重视经济法教学案例的选择,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选择的案例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准备。
首先,要熟悉案例的特征。一个成功的经济法案例具有以下六个特征:一是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事例;二是案例的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三是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例如,反映某一教师与某一学生围绕一特定的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展开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笼统的.描述,也不应是对活动的总体特征所做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四是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五是案例对行动等的陈述,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六是案例的叙述要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
其次,案例的准备要有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案前准备。选择典型案例,对其经济法内容、结构进行分析:领会案例作者如何描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如何突出主要问题;案例作者如何处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提炼的问题如何与案例内容相关联。第二阶段,案例准备。上一堂公开课,任课老师采用说课的方式,指出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优点与不足之处,可能的解决策略。第三阶段:撰写经济法案例初稿。第四阶段:反思、斟酌、重写。第五阶段:赋案例以意义。
(二)建立有效的學习组织,认真开展案例讨论
经济法案例教学要求建立有效的学习组织,而不是几十人同堂听课。教师最好采用分组讨论法进行学习,各学习小组的成员以6-8人为宜,小组成员可以自主运作,包括课前的协商准备、课上的讨论、小组观点的阐释、课后的研究总结。案例教学中,作为基本学习组织的小组既是案例教学成功推行的组织保证,也是教学中训练协作技能、培养沟通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载体。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实质及高潮所在。通过课堂上互动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针对某一问题,从多角度进行讨论、争辩、探究以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实践,可选择或设计“发散式”、“变换式”等案例。
最后,教师组织各组学生围绕案例进行讨论,教师只进行适当的引导。这样,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团队的协作能力。
(三)分享讨论成果,学生介绍交流
案例讨论结束完成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分享各自的讨论成果,主要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先由各小组组长进行总结汇报,汇报该小组案例讨论的基本情况,反映其团结协作,共同参与,积极探究的精神。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检测、评估。最后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回顾在案例讨论的工作中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建构知识要点。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教师点评为辅,尽可能开展一些热门问题的讨论,最好要进行作品欣赏或方法交流,让学生看一看其他同学是如何完成该任务的,在方法上和自己有什么不同。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集思广益,开拓思路,鼓励创新。
(四)师生共同测评,评价各组成果
这是整个案例教学的评价阶段,是对案例讨论结果的检查与评估,是开展经济法课的案例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学生完成了案例讨论,基本上完成了案例教学的大部分内容,要做的就是各小组进行案例讨论结果成果的汇报交流与展示。汇报内容包括讨论案例讨论成果的汇报与交流,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的办法,收获与感受,活动小结等多个方面。对案例讨论结果的评价内容有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由教师、小组及学生个人进行评价,让学生在案例讨论中明确自己的优点,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了解存在的问题,完善以后的案例讨论和学习。
(五)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案例分析报告是学生对案例思考与讨论后的总结,是对所学知识的回顾,能起到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作用。因此,每次案例教学后要求每个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可以加深对经济法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教师应在案例讨论后做出简要总结,但总结不是讲标准答案,而是讲评分析问题思路、方法与途径是否正确。同时教师要在总结经济法案例分析评价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特别是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客观地对学生经济法案例教学中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便于比较客观地检验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能力,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经济法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在经济法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法律的浓厚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最好在经济法课中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法,从而使经济法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物理课堂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开展教学, 首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既要照顾到学生的思考方式与和思维模式, 还要注意在引入问题教学法时不要太突然, 要循序渐进, 以免影响下一步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对物理教材的思考与研究, 进而去寻找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一步步的掌握知识,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 还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 提高学生的能力, 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前提条件
1. 问题教学法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来提出问题是运用问题教学法的前提。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掌握学生的学情以及基本需求, 这是问题有效提出的最基本要求。若教师不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实际情况提问题, 就有可能在提出问题的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也就无法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与探讨。并且教师提出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对于学生学习物理有很大影响, 问题的难度过大, 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问题的难度过小, 则会使学习程度较好的同学消极上课, 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 问题设计的太过简单使学生们失去了探索答案的乐趣, 使学生们无法在探究问题与寻找答案的途中得到很好的锻炼, 也就使问题教学法失去了意义。所以,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水平, 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设置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努力就能有结果。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给予他们信心, 在了解学情时应放低身段, 不要给学生一种畏惧的心理, 要尊重学生, 对于学生提出的好与否的意见都应虚心接受, 这样教师才能客观的找到问题, 准确掌握学生的学情, 不断地完善教学。
2. 问题应具有延伸性与趣味性
问题应具有延展性。教师将问题既立足于教材, 又延伸至课外, 进而实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高中物理教材中能够将问题与生活结合起来的内容并不多, 所以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将问题尽量延伸, 将教材中的重、难知识点与现实结合, 给学生看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实际用处, 给与他们学习的动力。问题的设计还应具有趣味性。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很大程度是来源于教师在课堂上所展现的形象, 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兴趣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引起学生的注意。比如, 将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经常接触的故事、电影等结合, 才能提出真正高质量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 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注意很多事项, 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提问也要把握好时机。在课堂的导入阶段, 适当的小问题可以将学生零散的心思集中于课堂上来, 有助于教师知识点的教授, 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问题的好奇心, 进而产生对课堂知识的渴求。教师在教课时, 要着重在知识的重难点处进行提问, 若提问在重难点之前, 会使学生使用许多不必要的精力去解决问题, 可这并不是本堂课最重要的任务, 则很有可能打乱教师的授课计划;若在重难点之后提问, 长时间精神的高度集中会使学生产生厌倦, 对问题也没有了兴趣, 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会打击到学生, 也对今后的课堂教学产生不利的作用。在本堂课结束时进行发问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本堂课所学知识, 理清知识脉络, 还可以对下节课所要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发问, 鼓励学生在空闲时间围绕问题对下节课知识进行预习。
2. 提问应循序渐进
高中物理教材中有众多实验, 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时应引导学生, 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思考。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章节时, 教师拿出两种外形相同但重量不同物体, 向学生进行提问:谁先落地?原因是什么?然后教师向学生进行实验演示, 让学生观察结论与实验结果是否相同。接着教师进行新一轮实验, 改变以上两种物体的外形, 再将两种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 向学生进行相同的提问, 这时, 学生的兴趣就被教师所调动, 教师再进行进一步的提问, 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最后, 教师将一片羽毛和一片铁片放在真空管中进行自由落体实验, 让学生观察实验, 完成本节课的知识教授。这种提问方式是循序渐进的, 使学生的思维在跟着教师走的同时也能自己思考问题, 找寻答案。教师还要适时追问, 在不脱离本堂课内容的前提下, 针对核心问题积极追加问题, 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所学知识, 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的解决问题。
3. 善于将问题变形
高中物理中的许多习题只是变换或增减其中某些条件后, 就成为了另一种类型的题目, 在发现这一特点后, 教师在授课时就应有意识的将问题“变形”, 拓展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懂得条件的重要性, 对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与理解。就像高二课程中有关单摆的学习, 在学生掌握了单摆周期公式, 理解单摆模型后, 教师可以在单摆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匀强磁场, 让学生再求单摆周期, 在多次问题变形后, 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单摆这一章节的知识, 并且巩固了电磁场的知识。
4. 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 还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对于物理这一学科的学习, 学生们通过亲自实践获得的知识往往超过从教材中获得的知识, 所以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理解物理知识, 在光的折射这一章节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亲自去实践有关光的折射的各种现象, 如将一枝笔放进水中, 学生会看到笔像被折断了一样, 出现了错位的现象;将物体放进水中, 物体看起来会变大好几倍, 在这些简单的实践中, 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这增加了生活的乐趣, 还使学生掌握了物理知识。小组与小组之间还应多加交流与合作, 互相分享自己获得的新知识, 但是学生总体的物理知识不足, 有些问题仍需要教师的解答, 教师在其中的辅助与引导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任务要求, 这对于高中物理教师而言则是一项新挑战, 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往教学方式上进行一些改变。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既能解决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 又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共同进步的学习环境, 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帮助教师解决了这一难题。为了将问题教学法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教材知识与问题的紧密结合, 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渴求度, 培养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 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有显著的提升。在今后的高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应以问题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模式, 以便更好地设计问题进行教学, 达到最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雷剑.STS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农机.
[3]滕绍波.课改后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 (35) :144
[4]杨洪亮.“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 , (11) :153.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作为一门实践科学,法学有其独特的性质,特别是其中的刑法学。讲授教学在我国的刑法教学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并且应用的时问最长,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是这种教学方法非常大的一个弊端,因此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当中的运用就显得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当中的重要性,再加上其是我国改革法制教育的重要措施,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将案例作为教学平台,利用案例在课堂当中引入所描述的法律事件情景,然后使学生阅读与分析法律实践,甚至能够以某个角色的身份在群体讨论中深入到特定的法律情景,最终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建立起来,并且能够将实际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寻找出来。教师通过对受教育者思维的启迪,最终将其对问题进行推理和解决的能力培养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够利用演绎以及归纳的方式将各种刑法理论掌握,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所谓的案例教学法。
二、在刑法教学当中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1、案例教学法是我国改革法学教育的有效方法
在历史上对于法学教育的目标曾经出现过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法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对检察官、法官以及律师进行培养的有效途径。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法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对法学家和学者进行培养,针对国民的法律素质进行培养。我国传统的法学教学对于通识教育予以了过分的偏重,而将对法律职业人才进行培养目的忽视了,导致法律职业与学校当中的法学教育相脱节,最终也成为了我国法学教育当中案例教学法萎缩的一大诱因。由于法学学生未来参与法律工作之后成为职业的实践法律群体就是案例教学法服务的主要目标。因此要想实现对我国法学教育的改革,就必须要重视在刑法教学当中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2、案例教学法是人们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所决定的
人们对事物进行认识的过程决定了在刑法教学当中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首先演绎一般到个别,然后归纳个别到一般,这就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过程。人们对事物认识的重要方法包括两种,也就是归纳和演绎。作为一个成文法国家,我国的刑法教学首先需要将最为基本的刑法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在针对刑法理论知识进行讲授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将特定的概念具体的阐明开来,使学生能够更深的去理解刑法知识,并且对学生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刑法理论的运用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就可以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充分的利用。通过使学生的知识由微观向宏观延伸,从个别逐渐向一般扩展、从具象向抽象跨越,最终能够保证学生很好的认识并且理解知识,这正好与人们对事物进行认识的规律相符合。
3、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
作为我国实施教育的基本目标,在法学教育当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素质教育要求,在素质教育当中除了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非常注重对学生品质、能力以及素质的培养。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是传统刑法教学方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只是针对教材当中的条条框框进行讲授,而将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性忽视了,这样就使得法学学生在实践与理论上出现了严重的脱节。而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老师对学生的提问、学生对老师的质疑、老师与学生之问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问的辩论等形式进行了充分的运用,从而将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出来。
4、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司法考试考核目标的要求
现在司法考试受到了学生以及教师的普遍重视,所以法学教育必须要重视司法考试的考核目标、内容以及题型。由于是立足于法律职业素质,因此司法考试的考核目标就是法律职业综合素质,对考生的对法律事务中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法律思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法律知识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查,而这些内容在以往的法学教育当中是无法培养出来的。利用对案例的辩论、讨论、提问以及分析,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法律思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法律知识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这与现在司法考试的要求是相符合的,因此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司法考试的考核目标的要求。
三、在刑法教学过程中对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要想使刑法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要针对案例教学法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运用,从而使案例教学法的效果能够达到最好。
1、刑事教学案例的选择
刑事案例在刑事案例教学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很好的实施案例教学,就必须要针对刑事案例进行精心的选择,其同时还是将案例教学成功组织起来的关键性内容。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有机的整合过典型的人物和事件,这就是所谓的案例,其除了可以选择法院的判例之外,同时还可以选择现在社会颇受关注的案件。总之,在对刑事教学案例进行选择的时候必须要注意以卜几个问题:①要具有针对性。必须要以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刑事案例,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该事例必须要能够使学生在讨论之后能够更好的理解课程中某些重点难点,同时在针对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时候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利用,这样就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②具有一定的疑难性和启发性,好的刑事案例除了要包含一定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还要能够对人们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③具有真实性与代表性。通过分析和理解典型的刑事案例,能够使学生将法律适用的方法和原则以及基本的理论原理掌握住,而且如果选择真实的案例还可以将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激发出来。
2、刑事教学案例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实施的重要步骤就是对刑事教学案例的运用。①首先是案例的呈现,教师需要在教学之前将案例呈现出来,这样在课前学生就能够对相关的资料进行充分的阅读和收集,并且能够自行的.对之进行思考。与此同时,教师需要使学生充分准备好对案例的讨论内容。②要想检验刑事案例教学课堂效果,就必须要重视分析讨论阶段。分析讨论阶段的工作做得越好,就越能够锻炼与提升学生的法律思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法律知识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不仅可以将案例所包含的疑难理论问题充分的阐释明白,同时还可以对其他学者的观点进行评价,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使学生能够将自身的颇有创意的观点和论据提出来。而其他学生和教师则可以立足于不同的观念、立场以及角度去支持、反驳、质疑以及评价其中任何人的发言。教师在整个分析讨论阶段只是一个引导者,而真正的讨论主体应该是学生。③在结束了分析讨论之后,老师需要针对该阶段进行评述以及总结。在对案例讨论结果进行总结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只是将标准的答案提出来,必须要针对整个讨论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
3、小论文的撰写
作为案例教学的后续环节,小论文撰写同时还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师要使学生立足于整个的课堂讨论,做出属于自己的思考,从而将一篇小论文撰写出来。通过对小论文的撰写,教师可以有效的推动学生通过文字进一步深化在课堂辩论以及讨论中的思想,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利用文字更加成熟的论证一些看似不成熟的想法,而且学生还能够更深一步的思考课堂当中一些言犹未尽的内容,并且能够对自身的写作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面对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不管是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在写作规范以及写作技巧方面,都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和指导。综上所述,利用对小论文的撰写工作,教师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当中传授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尽管案例教学法属于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但是如果教师没有科学合理的运用案例教学法,就很可能会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教师在对案例教学法进行运用的时候需要防比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是对刑事案例的猎奇性的片面追求;其次是要防比出现将一般教学中的例子看做是刑事案例教学的现象;最后是要防止其他教学方法完全被刑事案例教学法完全取代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宗高.案例教学法在刑法学课程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安徽工业大学学报傲会科学版., (06).
[2]文姬.刑法案例教学评估体系实证研究.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02).
[3]李凯.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运用之展开团.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08).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一、教师正确地进行实验演示,规范实验步骤
在实验教学当中,实验步骤的正确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很大。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实验步骤的操作时,教师可以首先将操作的步骤写在黑板上,先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对整个实验有所了解。接着,教师就要一边讲解一边进行实验的操作。比如,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的实验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制作临时的装片,准备好要用的一系列工具和实验材料,如:显微镜、稀碘液、生理盐水、清水、镊子、纱布、洋葱、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消毒牙签等,制作好临时装片之后,接下来就是进行细胞结构的观察,主要是要对显微镜进行正确的操作,通过对显微镜的调节,观察到清晰的细胞结构,然后让学生通过画图的形式将细胞的结构呈现出来。通过教师的正确演示,学生能够加深对重点步骤的印象,这样当学生实际操作的时候就会有更加清晰地回想起老师的示范步骤,然后依次进行实验步骤的操作,获得最终的实验结果。所以在实验教学当中,教师正确的实验操作演示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
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参与实验过程
合作学习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学习方式,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方式同样也是非常有效的,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可以通过互相帮助来共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合作学习实验的方式也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学习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或者是按照学生的意愿来自由地组合,这样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资源的共享。在开展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与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然后通过观察分析完成实验,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针对实验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析,并解决问题。比如,“观察水绵”的实验主要是学生利用显微镜来观察水绵的结构,实验用到的器材主要有显微镜、镊子、标本瓶、滴管以及水绵等,首先涉及实验步骤,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上一滴清水,利用镊子夹住少量的水绵放入清水中,然后盖上盖玻片,这样,简单的临时装片就制作好了。之后将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进行观察,即观察水绵的形态结构,然后将观察到的形态结构和教材上的水绵结构图片进行对比,知晓其中的异同点。这样,学生完成设计的实验步骤之后,对水绵的结构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提出疑问,“水绵的生活环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水绵的结构特点又是什么?有些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明显,影响因素又是什么呢?”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课外书籍、资料或者是通过网络等形式对水绵的生活环境以及生物特征进行具体的了解,并在小组内结合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进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三、利用生物实验,带领学生探究生活
生物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生物本身就是一门反映自然和生活的学科,生物知识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生物实验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带领学生探究生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涉及到的生活内容是比较多的,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对自身的实际生活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比如,人们常说新疆的哈密瓜是最甜的,当地的人们流传着“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俗语,这说明当地的日温差是非常大的,新疆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升温快,降温也快,因此当地的温差就比较大,再加上日照的时间比较长,植物能够进行充足的光合作用,因而可以大量地积累有机物,并且由于当地的夜晚温度比较低,因此植物的呼吸作用就比较弱,消耗的有机物少,这样一来新疆地区的瓜果就比较甜。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到底是什么呢?是淀粉吗?根据这一问题设计实验,可以利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实验如下:选择健康的植物,使其在正常的光照下放置一段时间,然后按照实验内容去除掉叶片上的叶绿素,如果滴加碘液,叶片上出现蓝色,那就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淀粉。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细化实验步骤,进而设计比较严密的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操作,从而获得最终的实验验证。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积极使用实验教学法,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并且通过现场实践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初中生刚好处于对很多事物都有着自己的思考方式的时候,只有抓住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生物的喜爱,就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课堂效率,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
“尝试教学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指导作用及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叙述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课堂作业等环节使学生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是一种主动的探索型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关键词:尝试;诱发;思维
“尝试教学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指导作用及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叙述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课堂作业等环节使学生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是一种主动的探索型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就运用“尝试教学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利用尝试题,诱发创造性思维。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尝试题正是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达到愿学乐学的境地,诱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是这样出示尝试题的。
1、复习题: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
2、准备题:口算。
3、尝试题:计算。
出示尝试题后,立即引导学生比较与准备题有何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就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如何计算呢?”“老师不教,你们会做吗?”学生听后个个跃跃欲试。“好,请你们先试着做一做。做完以后和书本中88页例一、例二对照检查一下。”这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就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的强烈愿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教给思维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阅读课文例题就成了学生迫切的需要。在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本中探索时,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并遵循一定规律获取知识。
在学习用正比例方法解应用题时,针对教材重点,先出示三个思考题。
1、题中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它们的关系是不是正比例关系?
3、怎样根据正比例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这样把学生的思路很快引向教材的重点。同学们都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当他们叙述自己的想法时,不仅对学困生有启发,同时也加深了对正比例应用题的理解。
三、在尝试操作中,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在教学中,利用实物、图形等直观教具和学具进行演示和操作,帮助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在尝试操作中学习:先要求学生每人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各一个,一盆清水,在清水里加点红墨水。教师引导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
1、把圆柱体的底面与圆锥体的底面合在一起,两个底面完全重合。
2、把圆柱体与圆锥体平放在桌面上,量一量它们的高是否相等。
3、在空圆锥体里面装满水,然后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空圆柱体里面,倒三次正好装满。
反过来把圆柱体里面的水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空圆锥体里面,倒三次也正好倒完。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圆锥体体积V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空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四、在讨论中,注重语言表达能力。
讨论这一环节,是教师指导学生语言表达,加强口语训练的最好时机。教师应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准确性、逻辑性、概括性、艺术性等等。如判断18和33是不是互质数,引导学生回答:“18和33不是互质数,因为18和33除了有公因数1之外,还有公因数3。”这样,学生的思维便会符合逻辑。
五、在尝试练习中,注重练习设计的实效性。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在进行练习设计时,还应当在吃透教材的同时,吃透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设计思路,尤其是练习的难度及要求尽量避免“一刀切”。一般情况下,教师应把练习分为必做、选做和思考题三个层次,以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胃口”。必做题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做,而且要做对,并且要掌握,选做题有一定的难度,成绩差的同学可以不做要求,思考题鼓励优生尽力去完成,真正让所有学生都能练有所获,练有所乐。
在过去的体操教学中,教师最为头疼的就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会在教学中形成低效的教学环节,不但会使学生的体操运动能力与综合知识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并且让学生感觉学习体操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久而久之丧失对学习体操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是相当重要的。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将项目教学法进行一定的优化,运用在体操教学中将发挥其本身的优势,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获得更高的教学成效,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体操运动能力。体操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有一个更强健的体魄投入到学习中,并且掌握一定的体操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笔者将针对体操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项目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1运用项目教学法做好教学设计
笔者根据大量的教学研究,在体操教学中教学成效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教学观念的偏差,以致无法将教学活动做一个很好的设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那么现在教师要利用项目教学法做好教学设计,能够将教学活动设计得十分精彩,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怎样利用项目教学法做好教学设计呢?笔者认为主要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有主导,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而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但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还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将学生作为主体来进行教学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教师可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来选择学习怎样的体操形式。第二,教师要遵循学习情境创设的原则,体操作为一项极具观赏性的项目,运动者投入情感进行表演,将使体操表演更加精彩。那么教师可以借助工具帮助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带有情感地来表演体操。
2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
体操教学讲究的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体操是一项实际的运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教学活动组织开展好,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提升学生的体操运动能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在体操教学中有效进行教学实践将是重要的教学任务,那么现在教师要做的就是利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从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认为要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教师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运用项目教学法:第一,教师利用项目教学法将教学任务转换成学习项目,比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以任务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那么现在教师要利用项目教学,将每一个体操学习过程细分到每一个项目上,由学生自主进行练习,这样细节化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现有的体操运动技巧。第二,教师利用项目教学法做好教学参考,对于体操教学,教师是需要一定的演示的,那么教师现在可以利用项目教学法,将演示过程化为项目的参考,把整体的体操变成一个个小项目,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项目教学法的运用还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以及情况的变化进行灵活的调整。这是因为实际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在面对实际情况的时候,教师不能够被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也不应该完全按照教条进行操作。而是应该积极地进行探索和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同样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针对实际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简而言之,教师必须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创新,通过探索和创新找到现代体操教学的新出路。
3运用项目教学法组织实践分析
一项教学过程要得以长远发展,就必须在其中有分析总结,能够分析在实施过程中做得好与做得欠缺的地方,从而在之后的教学中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弥补。那么对于体操教学,往往都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学生从认知到练习再到熟练,这其中都有很大学问,所以教师可以利用项目教学法做好教学实践分析。比如:教师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一个个项目,针对学生对体操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值得发扬,而哪些地方需要进行优化,把原本整体的过程看作一个个独立的项目,在其中做好分析再通观全局,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在后阶段的教学中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弥补这些不足之处。这样的方法既能减轻教师进行教学分析的难度,还能把工作区缩小,提高教师的分析效率与正确性,增加教学实践分析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这样做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可以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能力的发展不仅仅指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同时也是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只有这样现代体操教学的质量才会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同时,项目教学法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好自身的价值,为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升提供真正的帮助。
4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总结中能够直观地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与教师的教学成效,从而在后期的教学与学习中,教师能够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选择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改变以往不正确的学习态度或方法。而在过去的体操教学中,教学评价是一个单向的过程,主要由教师来考察学生,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缺乏的。于是在当前的体操教学中,教师要利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双向的评价,以便促进体操教学的长远发展。那么针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理论学习与实践演练两个过程,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学生在后期的学习中能够采取更有效的学习方法;而针对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以设计适当的问卷,分为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与综合素质3个项目,从多个角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以促进教师教学的进步。
5结语
以上是笔者的浅薄见解,总而言之,在体操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将弥补以往教学中的漏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长远的学习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兴趣爱好有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在体操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表现,也会是将来众学科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教学过程总是瞬息万变的,学生的个人情况也不尽相同,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要针对客观情况多加分析,抓住正确的时机,进行有效的运用。
作者:闵贤舞 单位: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C]//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北京:国家教委电教办樟木头培训中心,.
[2]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75-82.
[3]朱媛媛.浅谈如何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高职数学教学中[J].科教文汇,(13):166-167.
[4]房艮孙.中职课改国家规划新教材(基础模块)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
情境教学法在体育课中的运用论文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心理想象和身体运动的形式,把教学内容进行人为的假设和想象,变成形象的有情有景的、有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使学生虽身在课堂,却仿佛入景入情,趣味倍增,加速理解掌握技术。该教学方式一扫“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开放到现实的情境中,以专题研究为载体,引导学生以独立学习或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研究性、探索性体验学习,使学生通过实践,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养成主动探索的态度和批判、创新的精神。
在当前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运用广泛、效果显著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在新课标以“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情境教学模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的“故事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一、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实例
在教挺身式跳远这项内容时,我没有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而是使用创设故事情境的方法,巧妙地运用导入。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强化学习动机,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与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前,我先用两分钟时间给学生讲一个猎人与熊的故事。故事中,猎人在没有熊追的情况下跳不过5米宽的深水沟,而在有熊追时跳过了这条深水沟。学生听后一个个情绪高昂,相互议论,并马上要求在沙坑里量出5米的距离进行试跳,验证一下猎人故事的真实性。然后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助跑和踏跳,并仔细地察看自己所跳的远度。经过自由发挥的试跳,全班47名男生(高一①、③班男生合为一个教学班共47人)只有一名跳过5米,没越过5米的同学都纷纷跑到我这里来询问。我说:“别急,我先问你们,猎人在没有熊追时跳不过水沟,而在有熊追时却能跳过水沟,为什么?”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并一致回答:因为猎人在生死关头发挥了自身最大的能力,所以他跳过了5米。我说:“你们的回答很正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才能发挥自身最大能力的一种跳法――挺身式跳远。现在请跟我学习挺身式跳远的技术(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分7个课时教学,也抓住学生这时的学习热情巧妙运用了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上学生非常认真地跟我学,并且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
事后的教学实践数据显示,通过7个课时学习,在期末考试检查时实验班有17人越过5米,占全班人数的36%;而对照班采用的是常规教学方法,只有6人越过5米,占全班人数的'11.7%。
二、教学实践体会
体育技巧技能的学习,离不开实践练习,只有通过反复地锻炼、琢磨,才能领会到技术动作的要领,才能掌握完成动作技巧的方法。而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遵循的是先示范和讲解、后学生练习,注重的是“教法”的运用,忽视了“学法”的研究。单纯的教学让学生学技巧练技能,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很乏味没有兴趣。我在教这个内容时换了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从研究教法的圈子中跳出来,转而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什么方法学习更有效。我认为一个学生是否愿意参加并坚持体育学习活动,主要动力源在其内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寻找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佳途径,并创设一定的、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学习。例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采取创设情境让学生有参照、比一比、测一测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学习内容有新意、有变化、有趣味,愿意去学习,主动去学习,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成效。
三、故事情境导入教学法的设计
相关数据说明了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效果与差异。那么如何设计故事情境导入体育教学法呢?
1、确定体育教学内容,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情境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情境的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并使学生能够完成教学目标,从而掌握技能。因此,我们应该从课堂学习目标出发,确定好体育教学内容,并按照体育教学内容来设计一定的情境,达到预热的效果。
2、搜寻合适的故事情节,找到故事与学习目标的契合点。通过讲故事、提问诱导并伴以形象的语言等方法能把学生引入情境,使学生置身其境,让教学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都在轻松、欢快的情境中进行。但是,情境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情境与教学内容要有机结合,使人感到合情合理,不可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3、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恰当的教学过程,落实故事情境中的教学点。教师在设计情境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情境,既要考虑到教材本身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又要注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不要让设计出来的情境与教学内容脱节,使人感到生搬硬套。
4、准备好必要的教学场地、器材。在体育教学中,需要教师在备课当中不仅备教材,更需要备学生、备场地、备器材,通过不断地变化教学手段,推陈出新,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富于变化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来吸引学生,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体育课场地的设计新颖,教具、学具多样,教学的方法、手段富有变化,会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
总之,教师在备课中要积极探索发现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状态,有效地诱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跟你学、跟你做,从而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项目教学法在CI设计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CI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都与现实需要严重脱节,教师通常只向学生灌输基本知识,而忽视对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现实有机结合的能力等的养成。大量的实践证明,适时引入项目教学法,是提高CI设计教学效率、改进CI设计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CI设计教学;项目教学法;尝试与思考
“以学生为中心”既是项目教学法的精髓,也是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运用项目教学法改进CI设计的教学,关键的关键是教师必须自觉转变教书育人的理念。改变简单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要依据企业的CI设计战略需要,结合平面设计的世界潮流和艺术规律,对课程进行创新,强调真实任务情境的设计与合作学习的管理,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从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到项目评估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中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建立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课堂向生活、向实际需要开放,强调实用技能、知识创新、团队协作等关键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等价值取向。
一、项目的确定
进行项目教学的第一步就是确定恰当的项目。师生共同参与设计、选定的项目,要具有明确的目标,具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要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过大或过小、过难或过易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具体到中职院校而言,CI设计教学中所选项目应满足如下条件:实战性强,能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要有明确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要求;符合认知规律,可激发全体同学的参与兴趣与创造激情;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延展性,便于多种知识的融会贯通,但又不要过于庞杂;既有难度,又能让大多数同学通过努力独立完成,或在教师的有限指导、帮助下实现目标;有客观的评估标准,便于对教学效果全面评价。
接下来,就要师生一起围绕项目任务制定计划,最好是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制定项目计划。在这个步骤上,要是要尊重学生的艺术个性,体现教学民主、学术民主和“双百”方针,允许并尊重多样化,学生的计划只要不明显出格,只要能自圆其说,只要具有可行性,教师都要尊重并认可。当然,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可缺失,仍需在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理念、方法上的点拨,帮优生锦上添花,为学困生及时提供帮助。第三步,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各自计划的交流与研讨,集思广益使计划得到优化,同时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
二、教学的实施
项目实施的第一步是到“客户”中、到市场上进行深入的、有目的性的调研。比如,在教学中计划要为某出版集团进行CI设计,教师首先要带领全体同学深入该集团采风,指导学生全面收集其资料,访问相关人士。 有了直观认识,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CI设计的实质,增强学习兴趣。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企业文化、市场定位、形象定位,研究用色彩、符号等元素概括、归纳、升华该集团精神内质、经营理念、信念追求等的着眼点和突破口。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角度,鼓励学生与相关人士进行坦诚的、专业化的沟通,目的是让所有学生能自觉形成前期调研、整体策划、坦诚交流、沟通妥协等现代设计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第二步,为便于项目教学的顺利展开,CI设计教学中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组,教师分别指导,结合小组成员的共性以及各个组员的个性,最后确定该小组的设计主题。每组以5~7人为宜,为提高情境的真实性,团队应采取角色模拟的方式展开工作,团队成员各自出任组长、调研员、总策划、文案、设计等角色,展开合作、互助式学习。
第三步,根据确立下来的设计主题,指导学生进入方案构思、草图绘制、定稿设计环节。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以上环节,但也不可忽视对学生设计思维、文化意识、探索意识、创新能力等的适时点拨。
第四步,设计任务基本完成后,组织全体同学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鼓励大家知无不言,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经过该环节之后,全体同学对CI设计的理解与认识自会有所提升。
第五步,设计作品完成交付委托单位后,如果其中一套方案能被委托单位选中,教师则应组织全体学生对该套方案进行全面研讨,请相关同学讲解该方案的构思、制作细节,由大家论证该方案的优劣,探讨委托单位为什么对此情有独钟的原因,等等。
三、教师的角色
教师的指导要随时随地,有的放矢,有教无类,恰到好处。项目教育强调自主学习、以生为本,所以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实践、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但在学生因完成项目而力有不能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多进行非全面、非正面的启发性指导。
及时评估、总结项目教学效果。科学总结、评估完成后的项目,既可让全体学生了解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知晓多种方案的优劣,明白取舍之道,还能让每个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延展并巩固教学效果。对教学效果的总结与评估,必须围绕教师、学生双向展开,结合作品开诚布公地进行。
强化对关键流程的指导与管理。就CI设计项目教学而言,前期调研、方案设计、手册制作等是关键环节,教师必须进行针对性指导和管理,其他环节则可将更多的自由交给学生。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教学效率的一种便捷手段,教师经过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自觉总结经验教训,非常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开展项目教学,教师不仅要理论功底扎实,还要有实训教学能力,更要了解企业、市场,因而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是现代教师至关重要的素质。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20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的讨论,这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丰的方向。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尽可能与职业的工作过程保持一致性,行动导向教学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就能够获得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
关键词:行动导向 教学法 职业教育 职业属性 工学结合
1行动导向教学法简介
德国的一次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首次提出“要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这个决议在正式颁布,它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因此,确定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从根本上讲,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就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德国职业教育中一切教学方法选择、使用和评价的基本点。行为导向教学法是通过教学活动基本规律的理性分析,可以基本确定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其主要内容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项目引导法、兴趣小组教学法、模拟教学、引导文教学法等。
2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意义
行动导向的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的计划、独立的实施与独立的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要求高职教师不仅是一个高校教师,还应是高效的组织管理者、职业操作的教练员、有问必答的咨询师、探索创新的引路人。这对于我们目前大多数高职教师而言,无疑又是一次挑战。
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旅游英语课堂的应用
3.1旅游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由于旅游英语教学必须具有实用性,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应摒弃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真正地做到“思想和身体都行动起来”。职教教师要充当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重任,教师是行动导向教学的核心人物和关键所在,故教师观念的更新与意识觉悟是致关重要的。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变主导为引导,在教授理论知识,引导启发学生为什么这么做,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只有行动与理论相结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职教教师不但是课堂的策划者奋还应该是有效的管理者,职业操作的教练员,探索创新的引路人,这是一种挑战。而我们的职教学生就则应改变以往那种被动的接受者的身份,成为主动学习的有机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身主动性,多多参与教师设定的活动,在活动中寻找快乐,寻找成就感。师生关系不在是单纯的.教学关系,更多的是合作关系,平等关系。
3.2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头脑风暴教学法是英语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大脑风暴法是将少数人召集在一起以会议的形式,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自由地思考和联想,提出各自的设想和提案,也是一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点的工作方法。它能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去思考,在实际教学中,该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并对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良好教学环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采取头脑风暴时,教师尽可能鼓励欢迎更多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且不要马上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相应的评价,同时,教师也可参加到讨论的队伍中,引导鼓励学生想出更多更新的观点跟看法。学生则应积极参与到创造性思维中来,只是简单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无须在意别人会不会提出批评。
(2)卡片展示法。运用卡片展示技术可以通过“书写讨论”的方式将学生引人交流的氛围。卡片展示法可以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地加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工作中去。通过添加、移动、拿掉或更换卡通纸片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的研讨班教学方法。卡片展示法的突出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克服谈话法不能记录交谈信息和传统的黑板上文字内容难以更改、归类和加工整理的缺点,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信息。展示板上的内容既有讨论的过程,又有讨论的结果;既是学生集思广益和系统思维的过程,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结果。
(3)角色扮演法是让学生通过行动来学会处理问题,其形成的情况则是参与者,观察者一起卷入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并急于得到结果,角色扮演的过程给人的行动提供了生动的实例,具体做法是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背景材料和角色,让同学来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结束后,再让“演员”发表看法,全班一起讨论,最后教师给予归纳性总结,深化扮演效果的正效应。如在旅游英语课程中,教师可设置不同角色,不同场合,让学生练习致欢迎词、讲解景点、带领游客购物、解决突发事件及致欢送词等。这样的实训方法学生参与兴趣高,情境强,效果好。
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实验和推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教师,无论从行动上还是从思想上去接受它都需要时间。同时,我们也不能完全的照抄照搬,要根据具体的课程和学生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发现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发现教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由教师提供一定的线索,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地进行探索,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学生能非常积极、自主地学习,运用时应采取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步步深入,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
1、创设问题: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去尝试和探索。
2、验证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集体等各种形式的反复练习,验证学习的方法。
3、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方法与体会。
4、掌握动作技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地掌握所当的动作。
例如,对水平一的“小篮球”第一课时,我们先对小篮球做简单的介绍,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谁愿意自己玩来发现小篮球的玩法?”这时可以看到他们独立练习各种玩法,又看到他们几个在练习抛球、接球、传球等到动作,又可看到他们有的跑到篮球架下去投篮等形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拍球法,通过老师引发问题:“如何能使球听你的话”?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并反复练习,体验正确的拍球动作,再由学生自己概括拍球的动作要领和方法。
(六)游戏化教学法
游戏化教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教学的形式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培养多方面能力的教学方法。运用“游戏化”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又能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教学时一般可以从以下步骤进行:
1、精心设计,认真准备。
2、简明讲解,正确示范。
3、严密组织,细致安排。
4、公正裁判,简评小结。
例如,在水平二“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时,可利用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追逐运球、运球接力、运球变向跑,运球扣篮等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运球能力。
(七)启发诱导法
启发诱导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启发学生自学、自练,逐渐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对动作的感性认识,并在体会动作中创造性地学习。启发诱导一般是用问题串联的形式把知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时一般可以分以下步骤进行:
1、展示学习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有关观察材料向学生展示。
2、分组练习:通过观察材料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练习,要求相互之间进行观察与纠正。
3、分组讨论:根据教师展示的问题,学生进行质疑、讨论,寻找正确的动作方法。
4、反馈总结: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和方法。
(八)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等自由结合成小组而进行学习的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采用游戏活动、集体性的运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行为。在具体教学时一般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友伴组合:根据需要让学生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
2、取长补短:根据长、短处,小组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3、教师点评和指导: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4、实现目标:让学生间合作成功,得到品尝,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九)创造教学法
创造教学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的方法。在具体教学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步骤:
1、确立目标:根据学生实际基础,确定目标进行激发和挖掘。
2、多给空间和时间:教师应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
3、及时点拔和鼓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及时给予鼓励。
(十)评价激励法
评价激励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由教师采取各种表扬、鼓励等手段,激发学生进取的动机,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方法。教学中合理运用评价激励,将促使学生更积极、更主动、更有信心地学习。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应及时肯定和鼓励,并做到区别对待的原则。
2、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进取,取长补短。
3、过程性和终结性:有不同的效应和效果。
例如,当学生完成一个动作后,教师对表现出色的学生及时给予赞扬以促进其更加努力,对表现不好的学生可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如果你能这样做就好了”来评价,以激励其向正确的动作努力。
综述和建议
(一)当然,教法不仅限于以上这些方面,还有目标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信息教学法,区别对待法,简化技术法等许多教法,教师应集各教法之所长,结合自己的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设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在具体选择教学法时,可以根据不同水平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无论选择什么教学法,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四)多种小学体育课堂新教学法的研究和实验,使体育课堂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全面性、全体性和主体性。
(五)新教学法的教育观念是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新教学法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为体育教学改革创造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其作用和意义是深远的。
总之,体育教学法就是为了在“快乐体育”中,精心创设适合学生活动的情境,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乐中学,趣中练,由兴趣变志趣,即激“情”、激“趣”、激“志”,扩展其体质、个性、能力发展,使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技能与身体的发展,即激“疑”、激“思”、激“智”,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心理素质,达成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教学目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外出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多,同时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旅游人才的职能显得愈发重要,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深入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在当前的旅游管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旅游管理教学;案例教学法;旅游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法最早在美国哈佛大学提出并运用,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与完善,已经逐步形成相对成熟的教学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旅游教育高度重视,并在八十年代引入案例教学法,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同时其中也结合了地理、人文、管理等多学科内容,案例教学法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旅游管理教学中以真实的案例对相关情景进行再现,有效的弥补了教材内容的空缺,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交流,学生实现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