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之品行,本文共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成语故事之品行

大公无私

【出处】

《汉书·贾谊传》:“为人臣者;主而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清·龚自珍《龚定庵集·论私》:“且今之大公无私者;有杨;墨之贤耶?”

【释义】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

奋不顾身

【出处】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释义】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李陵,字少卿,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大将,很受汉武帝信用,任命他为骑都尉,率军抵御匈奴的入侵。李陵擅长骑射,又懂得兵法,当时很得朝廷信任。不料,李陵在和匈奴的战斗中,由于寡不敌从,无奈投降了匈奴。听说李陵投降,汉武帝很是生气,认为李陵辱没了自己对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指责李陵没有骨气。

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不这样认为,他说:“ 和李陵一向没什么交情,但见他为人很讲义气,孝顺父母,友爱兵士。他常常想奋不顾身地解救国家的灾难,所以,认为李陵这次在领兵不到五千的情况下,与数万名敌兵对阵,最后由于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归路被切断,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而且 还认为,他这次投降,并非贪生,而是想等待以后有利的时机再来报答国家。”司马迁说得在情在理,但汉武帝却认为他是替李陵辩护,是非不分,将他关进了监狱,施行“腐刑”。

以后,汉武帝还杀了李陵全家。李陵知道后很是痛心,于是在匈奴娶妻成家,

至死不回故土,未能实现他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愿望。

从善如流

【出处】

《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释义】

从:听从;

善:好的,正确的;

如流: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处于历史的关键时刻,广大人民教师、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文明传承的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向全市广大同仁发出倡议,自觉崇德修身,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人人敬仰爱戴的学问之师、品行之师。

一、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自尊自律,恪守廉洁从教职业操守。以德育德、以情动情、以性养性、以行达行,身正为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感染我们的学生,成为照亮学生成长成才的指路明灯。

二、以健康的精神风貌引领学生。志存高远、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矢志奉献,永葆一份理想、热情,永持一份清正、纯洁之心,用大爱、大善去温暖心灵影响生命,用担当和责任去点亮学生的未来。

三、以严谨的学识风范熏陶学生。教学相长,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严谨治学,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业务技术、深邃的文化修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专家型教师,以良好优雅的教风熏陶学风,奠基校风,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四、以不懈的人生追求激励学生。积极投身火热的教育改革,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做终身学习的表率,做奋发有为的楷模。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生活,紧扣时代脉搏,融科学性、人文性、思想性、探究性于一体,厚积薄发,共同努力,畅想中国梦,创造美好的未来。

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全社会的首善高地。学校历为人文渊薮。更应该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我们的’校园应该是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助人为乐、敬畏人生“底线”和职业“红线”的表率;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扶危济困的坚守。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我们的校园打造成向社会播撒向善向上向前正能量的首善高地。

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教育的支撑,民族的振兴有赖于教育的滋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深知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让我们在以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为推进合肥教育事业新发展做出新的努力,为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新合肥贡献我们教育人更大的力量!

倡议者: xxxxx

成语故事之开诚布公

三国的时候,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对蜀主刘备非常忠心,刘备也非常器重他,临终前曾对他说:“你的`才能是文帝曹丕的十倍,是不可多得的治国安邦的人才。我的儿子刘禅,你能辅助就辅助他,如果他实在不成器,你就取代他吧。”

诸葛亮听了,表示要全力辅佐刘禅治理国家。

刘备死后,刘禅即位,他的才能十分平庸。蜀国是三国中最弱小的一个国家,诸葛亮面对强大的曹魏,主张以抗衡求生存,内治朝政,外修武威。

诸葛亮治国治军向来以理服人。参军马谡与诸葛亮感情很好,但因为违反军规,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将他斩首。临死前马谡上书给诸葛亮说“虽死无恨于黄泉”。街亭失守,导致赵云、邓芝在箕谷大败,诸葛亮承担了指挥不当的责任,主动上书连降三级,降为右将军。

诸葛亮对待不忠不义之徒毫不手软。荆州廖立曾被诸葛亮赏识,因为未能位列上卿,心怀不满,常常诽谤先帝刘备和同僚。诸葛亮上表弹劾,将他流放到汶山郡。诸葛亮进军祁山,令李严运粮草,他没能及时运上,玩弄手段要诸葛亮退兵,退兵后又说粮草充足,不该退兵。诸葛亮将他削职为民。

公元234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死军中。

李严和廖立听说诸葛亮死讯,悲痛万分,两人分别在各自的流放地激愤而死。

诸葛亮一生坦坦荡荡,从不徇私枉法,待人接物坦诚公道,《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他“开诚心,布公道”,就是赞扬诸葛亮坦率真诚的品质。

后来,人们就用“开诚布公”这个成语说明诚心待人,坦白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