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大决战》有感
- 作文大全
- 2024-07-13
- 107热度
- 0评论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重温《大决战》有感,本文共17篇,希望大家喜欢。
观《大决战》,谈“民心”
一部电视剧《大决战》,将近代中国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一场“奋斗史”。完完整整,以一种客观的形式,展示开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__周年,百年以来,无数共产党人“浴血奋战”,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家国一致,想想那旧中国,“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那些西方国家的“欺辱”历历在目。国民党政府,只是为了自己政党的利益。
无论是抗战前期的“不抵抗”,还是解放战争初期的“伤兵动足”。他们只是为了,手中的权力而已。不是把广大老百姓的“利益”,摆在面前。“民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执政能力高低的重要指针。《大决战》中,在西柏坡,毛主席和老乡亲切得做着农活。老乡说:毛主席啊,你们为我们老百姓分了田地,我们过上了这么好的生活。我们会保护主席的,我们就是主席的“铜墙铁壁”。看看,这些话,真是感人。人民鱼水情,鱼儿离不开水,也是水滋养了鱼儿。国民党“文胆”陈布雷,“以死相谏”,却收效甚微。陈布雷,看着“蒋家王朝”的“日落西山”,悲剧收场。
《大决战》,“民心”。我党,从“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一举解放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究其根本:无论在任何时刻,中国共产党都是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民谋利。当下,国际“疫情”形势危急。只有中国,一幅“太平”。那是在,总书记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为国民护得一片周全。感恩中国共产党,大爱我们的党母亲。盛世荣耀,中国,我们热爱您。
再一次捧起那本名人传,对贝多芬的敬意却依旧不减,仍是被他的执着与不屈感动着,《名人传》读后感刘若彤。他家境贫寒,父亲用暴力逼迫他学习音乐。16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因而酗酒。家里的重担全部压倒了贝多芬的身上。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奋,很快地他就成名了。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他却渐渐失去了听觉…
太多的不幸都降临在了贝多芬的身上,仿佛故意和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可即使是这样,他却从没有放弃过。画像上他那紧抿的嘴唇,不屈的眼神,仿佛要向世界宣告:即使命运舍弃了我,我也绝不舍弃命运!
贝多芬是伟大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人,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的音乐是从他的内心流淌而出的,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感情。或许逆境更能出人才,他的作品写的大气豪迈,激励着我们战胜生活中的困难。
贝多芬是孤独的。他的性格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相处。那时候更没有人欣赏他那所谓的艺术,读后感《名人传》读后感刘若彤》。在他陷入困境的时候,他始终是独自一人,没有人愿意与他站的统一战线上。也这是这样的环境让他学会了许多别人学不会的东西。他有着坚强的意志,在困难的时候也会给予自己希望。他坚信只要有勇气,在顽强的敌人也会被打败。
贝多芬是悲伤的。他的一生注定了是一个悲剧。自幼家境贫寒,年轻时不被人们认可,成名后却又失聪…这一切的一切仿佛是上天注定了要遗弃他。他却不卑不亢,坚持着他最初的梦想,一步一步的走向了成功。在失聪后写出了气势磅礴的交响曲,也得到了后人的认可。或许从这点来说,他也是幸运的。但归咎来说,贝多芬依旧是位不幸的伟人。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枉真理。”这是贝多芬曾说过的话。名利不过是过眼烟云,把它看淡了它也就淡了。自由、爱、善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任何时候,对真理的追求都是我们无法割舍的。
伟人们用他们的经历教育着我们。不可否认无论是贝多芬还是米开朗基罗和列夫托尔斯泰,他们都在不断的战胜自己,以一种他们自己也许都意识不到的品质,尽可能完美地走完他们的人生。人就这短暂的一生,既然这样,我们又为什么不去尽可能完美地走完我们的一生呢?
《名人传》――我精神的归宿,它让我倾听到英雄的声音,它让我领略到生命的顽强,它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无奈,它让我更加清醒地活在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有人说,《名人传》诉说的都是人生悲剧的象征,我却认为《名人传》好似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名言:古之成大事着,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都是某个时代的巨人,同时他们也是具有很大弱点的凡人。在我们看到他们失败、痛苦的一面时,我们也能看到隐藏在他们身后成功的光亮。在三位伟人的身上,我似乎感悟到:忧愁使他们的乐趣,苦难是他们的依托,千番欢乐也不比一番苦恼更有价值。
贝多芬告诉我即使身患病痛也能创造一番辉煌的事业;米开朗琪罗教会我“不犹豫,不后悔”的人生哲学;托尔斯泰则传授我“言行一致”的好品德。《名人传》唤醒了我的嘴唇和耳朵,为我的心灵插上飞翔的翅膀,让我把青春的花朵在空中飞扬……贝多芬创作名曲时的陶醉;米开朗琪罗雕塑作品时的专注;托尔斯泰写作欣篇时的向往;正如我们爱护一朵花时的美好,欣赏一首歌时的沉醉,思想在宇宙中天马行空的奔放,也许正是这样,他们让我们离永恒更近。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作者表达了自己在读完《名人传》之后的感想。作者通过对《名人传》中三位主人公的分析,得出生命需要历经磨难才能走向成功的观点。文章语言流畅有说服力。
流水只有撞击礁石才能绽放璀璨的浪花,人生只有经历磨难才能尽显人生本色。这也是《名人传》以三位名人真实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的真理。有时候,我宁愿用十几年的时光去换做贝多芬的十几秒,我想知道自己是否能有如此顽强的毅力直面惨淡的人生,向造物主的不公宣战。细想,其实这也并不是造物主的不公平,造物主赋予了他们天才般的智慧,在他们创造出传世的不朽作品之前经受上天的众多艰巨的磨练,为后人塑造着一面面活生生的镜子,促使后人生活得更加勇敢、自信、坚强。
每当我抬头仰望夜里灿烂的星空,我总能感受发到自己与三位名人一样,都是浩瀚而和谐的宇宙渺小的组成部分,不禁涌起一种温暖而自由的情感。事实上,我比贝多芬他们幸福多了!我生活在一个团结统一的国家,我身边有关心帮助我的亲朋好友,有鼓励支持我的父母老师。爱是我世界的主题!三位名人都在艰苦的环境为自己的国家、民族作出不可或缺的贡献,而我生活在如此幸福美满的环境中怎么可以碌碌无为呢?我坚信,在《名人传》的陪伴下,我也能竭尽所能,为我秀丽的祖国增添美丽的色彩!
散文重温西游记有感
号称中国四大文学巨著之一的《西游记》在这个暑期里又频频亮相了,虽然有几个版本,但最爱还是六小龄童主演的那两部。第一部是1986年1月完成的,距离现在已然了,回想当年沉浸在“齐天大圣”的梦里时,还真是诸多感慨。
现在已经不是我的“齐天大圣”时代了,女儿虽然每天也是变换着频道追看,但俨然一副客观评论员的模样,她的欣赏角度和我现在以及我童年时是那样不同。
由于是不同频道不同时间播出,有些剧情女儿也是看过两次以上了,不时她说出接下来该发生什么事时,我也很惊讶:“你怎么知道的?”“我小时候看过。”回答的如此平静,竟然出乎我的`意料,暗笑四岁八个月的小丫头居然海口自己的“小时候”。对比自己,像她这个年龄的时候,我还与小人书为伍呢,就算是后来有了电视看,也是从黑白电视逐步走向彩色,更别说几十个频道任选了,想着“数码电视”的时代悄悄来临,才突然觉得自己原来已经是一个有着回忆和故事的一代人了。
二十年前看孙悟空,好生羡慕他的能耐,一个跟斗108000里、72变、观音菩萨送的三根救命毫毛、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捧)以及他的火眼金睛,他的每一个亮相、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衬着有些戏曲味道的音乐,维妙维肖的表演,李阳的配音,百分百的美猴王彻底征服了我。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叫人人敬畏的玉皇大帝为“玉帝老儿”,叫如来佛祖“如来”......稍不如愿就大发雷霆,不仅大闹了天宫、到阴曹地府改写了“生死簿”,还在花果山水帘洞自立“齐天大圣”。
这一切在当时的我看来是那么的让人神往,恨不得发梦自己变成了孙悟空,每天和小朋友们讨论的话题也是谁谁谁厉害,但也敌不过孙悟空,他似乎成了我的偶像,就差我平时走路上学、吃饭也是一幅猴相了。
时过境迁,眨下眼二十年过去了,初生的牛犊长大了,才知道老虎着实可怕。
一年又一年,从读书到工作,从小女到为人母,遇到了偶然和必然的人与事,如今抱着女儿嘻笑着八戒的笨拙、沙僧的木讷、唐僧的古板,动情于悟空的长幼尊卑,同是一部戏,不同的时间欣赏,感觉却是不同。
这一次,我忽然就能理解了“玉帝老儿”为何同意太白金星的提议,封悟空做弼马温;明白了如来在五行山上“南无阿弥陀佛”压住孙悟空五百年;懂得了缘何让唐三奘去解救他,并收他为徒给他一个机会西天路上斩妖除魔;了解了观士音菩萨送花帽给他实是紧箍的良苦用心......
然而,我的女儿居然也能似懂非懂的评判着悟空的是是非非,对于那些惩罚,她说:“没有规矩是不行的,就像我在家要听妈妈的话,在幼儿园要听老师的话一样。”我想不通女儿是如何从剧情里得出这样的结论,而不是当年我盲目羡慕悟空“恃才傲物”。
从古自今,无论天堂还是地府,都和家族、社会一样,形形色色,每个角色的存在都有着一定的道理,所谓“一物降一物”吧,孙悟空再大的本领,取经路上也需要师徒同心、众仙辅助,最终修得正果,走上人间正道。
重温电影《焦裕禄》有感
原创: 拾稻金
近日,根据组织安排,我再次重温了李雪健主演的经典电影――《焦裕禄》。片长一个多小时,每每情到深入,我和许多小伙伴们都情不自禁的流泪,着实感人肺腑,倍受教育。我们这样的观影状态,有人会认为是煽情,有人会认为是做作,甚至有人会认为可笑。管他人唏嘘,只要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就好。咀嚼每一个片段,品味每一句台词,都意味深长。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焦裕禄与县长吴荣先关于什么是好干部的一次经典对话。为原原本本还原经典,我再次找来影片,把经典对话抄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吴县长说道:“要群众满意,党满意,才是衡量干部工作好坏的标准。”
然而焦裕禄说:“我认为这两者是一回事,我们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群众满意的事儿党会不满意?反过来说吧,群众不满意的事儿党会很满意?群众满意才是衡量干部工作的唯一标准!”
群众满意的事儿党会不满意?说的太好了。如果群众满意的事,党都不满意了,那我们这个党就很危险了。为什么说危险,让我们探讨一下党和群众是啥关系。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来看,其本质是为人民谋利益,是人民的政党,不是资本家、军阀、政客的政党。从党的成长史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在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下不断成长壮大的历史。君不见万里长征出发时用老表哥棺材板改装的木筏在江河中长风破浪?君不见淮海战场后方独轮车在炮火枪林中欢快地歌唱?君不见三峡筑坝举家远迁时那默默流下的泪水?而在现实中,一些官员闭目塞听,当着“公仆”却干“主人”的事,只往上看,不往下行,不为民谋事办事,愚弄百姓,大搞所谓的'政绩工程,一味追求没有质的GDP,致使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民不聊生。君不见偷工减料建设桥梁摇摇欲坠、遭受“短命”之痛?君不见独断专行引发的群众性事件所招致的怨声载道?君不见群众因吃不上安全食品而痛心疾首?“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类官员最终会自食苦果。从历史和现实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不难看出,党和群众的关系通俗地讲就是衣食父母的关系。群众交办的事,就是衣食父母交办的事,群众满意的事,就是衣食父母满意的事。如果衣食父母交办的事子女都不做好的话,那是不忠;如果衣食父母满意的事党都不满意的话,那是不孝。不忠不孝的危险后果是什么?就会成为千夫所指,就会被无情唾弃,甚至被抛弃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行文至此,突然想到一个旧闻,记者去向某官员求证群众反映很激烈的某事,官员却反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这是一句既无党性也无官品的昏话,如果我能在这位官员说以上昏话前让他读读以上文字,或许他就不会说出如此不忠不孝的话了。呜呼?哀哉!
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可谓一语中的,深有同感,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何尝不是广大群众的儿子呢?所以我们每位党员要做到“百善孝为先,万事民为本”.
习近平总书记提倡说短话、写短文,我坚决贯彻执行,寥寥数笔,最后再学学焦裕禄同志喊两嗓子:群众满意的事儿党还会不满意?
国家领导人评价焦裕禄
毛泽东: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江泽民: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胡锦涛:焦裕禄同志是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和广大干部的好榜样。他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的一生……在今天,认真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仍然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呼唤,是加强党的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
习近平: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作者介绍】
拾稻金,赣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江西定南人,毕业于江西公安专科学校,现就职于江西赣州某单位,工作之余,爱好读书、写作和跑步,文章散见于一些媒体,已经完成了多场马拉松活动。
七月一日,在党的生日这天,又一批新的优秀青年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而所有老党员与新党员一起,面对党旗,重温誓词,我不由得感慨万千。
人的一生,面对社会、家庭、单位、亲友,可能会做出多次承诺。但就一个共产党员来说,较之于其它承诺,他在党旗下的宣誓则是最神圣最庄严的。向党宣誓之后,无论在任何情形下,都应该坚贞不屈,百折不挠地予以恪守,即使因此而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重温誓词时,李大钊、蔡和森、__、刘胡兰、任弼时、杨靖宇、夏明翰等一大批我党历史上优秀代表的英名,又展现在人们眼前;作为老一辈共产党人,他们忠实恪守自己对党和人民的承诺,无论是面对腥风血雨,还是艰难困苦,他们都义无反顾,抛头颅、洒热血,用悲壮而辉煌的人生,践行着自己的神圣誓言。
我们今天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就是要教育每一个党员,学习他们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像他们那样,矢志不渝地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词,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身上,入党时的激情早已丢到九霄云外,行动中不仅少有当年承诺的忠诚,甚至背弃誓言,改辕易辙;还有些人忘却了誓词,尽管每月也按时缴纳党费,但仅此而已,似乎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十分缥缈和遥远。毋庸讳言,组织上履行入党手续是容易的,尤其在党执政的和平时期;难的是从思想上入党,在党执政的和平时期更是这样。无论是当年入党宣誓还是现在重温誓词,都毕竟只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则是要牢记誓词,并以具体、实在、一以贯之的行动去恪守。重温入党誓词,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该在肃然起敬之余,心潮澎湃,萌发出一种奋起而前行的动力,在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中,在普通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个能坚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共产党员。
6月28日,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前往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重温入党誓词、党员应知应会100条知识竞答等系列活动。
其中面对鲜红党旗,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宣读入党誓词的场景,再一次拨动我的心弦,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
去年也是“七一”期间,在党组织多年的培养下,我第一次胸前佩戴党徽,笔直站立,高举右手,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今天我作为一名已经投入党组织怀抱的新党员,站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让我不得不去思索,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年来我做了什么,今后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够真正对得起这个共产党员身份。
重温入党誓词,面对鲜红的党旗,我感觉到的是沉甸甸的压力。党组织告诉我,入党不仅仅是组织上入了党,更重要的是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入了党。一年来,不忘初心,牢记誓词,自觉以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学习,与时俱进。在党组织的带领下,我认真完成党组织每一次布置的政治理论学习,自觉完成自学部分内容,珍惜党员集中学习机会,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并积极撰写学习心得。在实践工作中,我爱岗敬业,积极完成本职工作,特别是在今年4月份岗位变动时,面对新起点,在老党员陈桂兰的悉心指导下,能够较好的就职新岗位,并能够较好的按时完成新工作。邻居朋友有困难需要帮助时,我也从不推辞。作为一名党员,我知道我政治理论学习、实践工作远远不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会利用书籍、党员公众号、党员e家、网站等媒介,用“胸怀五颗心,常问有没有”的精神,让自己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
重温入党誓词,面对今后的日常工作,在党组织的带领培育下,我有更加坚定的信念,我有更明确的行动方向。我会牢记入党誓词,我会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用自己的行动,努力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
重温杜甫《望岳》有感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酷爱旅行,曾幸睹塞北和江浙的诸多名胜古迹,崇山大川;登访名山更是我平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游途中,行走间,观光赏景,怡情悦性始为初心,至深之感莫过于身处山水之间,这种由景致心,由外及内的感觉让人忘却一切烦扰,那种心境的愉感美不胜收。
大自然的奇绝胜景给人带来的震撼和感悟,无论用何种词语赞美都不过分,但也难免显露空泛乏味;因同景异人,或同人异时即使是诗人也可能道出迥别的词句。描绘苍峦幽壑的跌宕,轻云雾霭的空蒙,密林碧树的叠翠,深潭浅滩的湍涛,这一切非见于目,不触于心,未闻于耳,无觉于神,不身临其境,难采天精地华涤肠荡气,不亲感其韵,难解思释疑。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飘荡于漂溪,恍若隔世;行游于峰谷,宛若离群。那琼浆玉露般的清流,雾气蒙蒙的水滴,常会打湿你的头脸衣裤,带给你冷颤;那鬼斧神工般的陡崖,总能让你在攀援时气喘连连,更令你在悬吊于半空时心惊骨软。这景致心动,心感景随的一往一复,常常飘忽于世外,又时时回置于胸间。故而你不得不感叹:原来我还不是神仙,我这肉体凡胎在自然的造化下竟是如此的臃赘!
既然不是神仙,自然也就难脱俗念,既然心充俗念,自然也就常在心间滚涌起世俗百味。于是,就在登山的时候想到人生,在赏景的时候想到处事。如斯如是,人生何尝不是在登山呢?
人们经常是从听景而萌发赏景的欲念,因此有了适当的.机会便踏上旅途。闻景而动,机缘助行,愿尽缘随实乃幸士所为。倘若我们从未闻听三川的激荡,五岳的巍峨,更不知在曾当凌绝顶时会“一览众山小”那我们还会登峰踏谷,游湖荡江么?即便尽晓其原委,遍知其情境,倘若或逢疾体匮,或力业缠身而致无缘而往,那我们又从何而感触造化赐悟的境界呢?抑或幸而万般具备,此行如愿,不仅极峰远目,且能感悟万千,若问:赏得此巅意,可晓彼峰情?却又如何作答。其实人与自然相
比是何其渺小,何其无奈。
因深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佳句,登山时便有了不遗余力攀顶登极的动力,巅顶之上,那些伏难克险,终至峰极的先达之辈定会俯望群山,遍览逶迤;攀顶临渊,体验惊激;回视往途,指摘荆棘之状,而你曾想过,即便是这稀群罕类的幸士们同样会生出诸多迥异的感慨。
人生恰如登山,我们的眼前虽是清晰的具象,但这具象竟引发起无尽的缥缈遐思,而这遐思却又蒸腾出雾霭般的迷疑。
登峰之中,有人心充先达之志,只顾俯首攀援,途中未敢稍憩半晌,虽先达极顶,但沿途的峰回路转,景移色换,登楼步阁却与之忽略了。这是其一;而有人达顶之间沿途所经一花一木均各具其味,且鲜花引蝶之态竟是那样的诱人,于扑蝶时险些迷了正途;如遇大雾天气,还可欣赏云行山泄影,云移山影动的奇观。或落雨雾生,云雾隐寺,空霁虹成的壮观更让人流连忘返。随遇足求,顺势承缘。虽至顶时已触先人之尾,但却感世间万象之异彩,深得缤纷之瑰丽。这是其二;还有人攀巅之时,虽曾赏沿途奇景,但未敢忘争先之志,途中景致虽多,但其中有可赏,有可悟,有可略,有可弃,于可赏可悟之处静心观感,于可略可弃之处纵步疾行。由此虽未枯苦而达先,也未溺细而滞后,巅顶宏伟之处,沿途精微之悟,均有所得。且先达者还可攀天否?若不能,达顶足已,何需在意第次?
有人说,各位幸士,达顶如愿,且目之所及无异于传说,尔等真乃幸士,如若所观悖于所闻,岂不惊呼上当。登错山也就罢了,倘若人生选错了目标悔之奈何?
人生就像是登山,也是一种自我挑战,是一种意志力与智慧的磨砺,要跨越这条崎岖坎坷的漫漫人生之路需要的是勇气和毅力。有的人,一生中,只躬耕陇亩,不离乡远遥,不知登山之苦乐,有人虽万事俱备,唯志短毅薄,常半途而返,便苦未穷尽,乐不至极;有人持迎困解难之志,历排危除险之练,却终因时运不济未能成果;有人天赐资质,地造机缘,倾付己之所不惜,饱得心之所夙愿,尝大苦而感极乐,这正是人生极至,如达巅顶。
然而山外有山, 巅上有天,攀天已不可求,只有回转归途。
清冷的云雾侵润了曾一度炽腾的心肺,攀登的疲惫也尽消于悟彻的愉悦。暗夜渐渐朦胧了山影,美景也缓缓落于脑后。眼前又是街巷的凌乱耳边再次响起市井的喧嚣,但这一切不再令我烦躁,只因我尚浅的悟觉能置我的凡胎于陋室,而放思与青山绿水之间,遨藤于苍天广宇之外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年华。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情不自禁地,这些诗句边轻轻的从唇齿间流出。心中的亲切感被一点一点的唤起,抚上质感的书页,一缕缕诗意不禁从心底油然而生。
随着作者的目光,透过每一首诗的背后,看看那一个字,一行诗,一首词中,蕴藏了作者心中多少的深情。不禁佩服起作者的诗意来,一花一鸟,一叶一云,一个个意象在她笔下盛开成美丽的花。这样的诗意,让她拥有了欣赏美的契机,拥有了与古人谈天说地的机会。
这样的诗意,在现实中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但却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拥有。一个不懂诗的人也可以拥有诗意。诗意不单单只针对于诗,在生活中,它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心情。一个有诗意的人,他会被世界美好的事物而打动,他会用心去发现去感受一切美的享受;一个有诗意的人,往往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即使很忙,也会忙里偷闲,给自己一个享受美,放松自己的时间。
何谓诗意?我想,通俗的来说就是一种会享受美的心情,一种能发现美好的生活态度。诗歌本身也是一种美,懂得品味诗歌的人有诗意,那么同样,音乐又何尝不是一种美?懂得享受音乐的人又何尝没有诗意?
诗意存在于生活的角角落落,存在与时间长河中的点点滴滴。在有限的生命中,与其忙忙碌碌而身心俱疲地度过每一天,还不如为自己留一些诗意,让我们的生命也因为诗意的存在而倍加美好起来。
毕竟,年华有限,而诗意无穷。不是吗?
渐渐习惯了打开网络获取信息,在大屏幕手机上阅读,已经很久没有闻到书香的滋味,体会不到小时候摩挲着新书的喜悦;同样,毕业后远离了校园的那种馥郁的书香氛围,日渐漂浮的心在喧嚣的环境里,也很难再感受到曾经课余闲暇时,偶尔翻开唐诗宋词静静体会下古人春花秋月、或悲或喜的心情了。
我一直相信,每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
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
长大以后,开始工作,忙碌、烦恼纷至沓来。我们想安静,想放松,谁没有想起过陶渊明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古夕阳下,陶渊明的诗意温暖了后世的每一丛带霜的菊花。
我们日渐成熟,就有了更多的心事,更复杂的焦虑,更深沉的忧伤,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我们的一己之悲比起来,那样浩荡的'悲伤、深刻的哀痛,是不是会使我们的心稍稍放下一点,使我们的胸稍稍开阔一些呢?
当年华老去的时候,我们轻轻叹一口气,想起蒋捷吟咏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面对逝水流光,这里面没有撕心裂肺的悲号。那种淡淡的喟叹,既伤感青春,又欣慰收获,不也是一种深沉的人生吗?
在《重温最美古诗词》一书中,于丹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以“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导向人生大境界的感悟与情怀,通往中国式人生哲学的阴阳平衡、中正平和、天人合一。在全球的现代化语境中,这样的声音和其所抵达的深度有可能为世界文明困境提供一种既高贵古典又清新现代的解法。
在现代的忙碌生活中,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可能相比于我们的房贷、医药费、孩子的学费,还有每个人的工作现实、生活梦想,诗歌变成了一件奢侈品。但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意是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也许就真的可以过得诗意盎然。
相比起古人,现在我们的科学技术更发达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更繁盛了,我们的个人眼界更开阔了,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可能性更多了,但是,我们的心灵、我们的诗意有所托付吗?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还能不能够唤醒心中的诗意呢?
林语堂先生说,中国的“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谁没有经过春来秋往的涤荡?谁没有经历日月交叠的轮转?谁不曾渴望逃离喧嚣,寻访静谧的田园?其实,诗意一直都在,只不过我们的忙碌把它遮蔽了;诗意随时会醒来,但在它醒来的时候,我们要准备好一颗“诗心”来迎接它。
年华有限,诗意无穷。在有限的生命中,享受天地之间回荡着的诗意,也就成全了自己最美的人生。
我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即便读过再少的书,拥有再少的文化,谈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古词佳句来,也会觉得如生活中的寻常话语,更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时最易涌上心头的感慨。
就像一轮明月,映在中国人眼底的会是生命的阴晴圆缺,会是嫦娥的妩媚相思,会是长久别离的深情遥望,但很难是一个只会反射阳光的黑暗球体;
再如那抹夕阳,映在中国人的心底,撩起了人生暮年的未解惆怅,渲染了边疆战事的壮怀惨烈,描绘了渔樵晚归的静谧温馨,但绝不会是地球自转的日日交替;还有那春夏秋冬,高山流水,花鸟鱼虫,一切的一切在中国人的世界里从来多是丰富多情的,人心总与自然交融,总与万物辉映。
现代生活的忙碌、嘈杂、无序快要将我们吞没的时候,感谢于丹老师的《重温最美古诗词》为我们适时奉上了一方清心静气的良药,那些曾经在我们课本里没被好好感悟的诗歌,那些每天出现在生活中却被我们麻木忽略的美好事物,全被重新精心梳理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随着于丹老师的循循善诱,欣赏着书中意境深远的古代画作,细细品味祖先穿越千百年的随想或是感念,每个人的内心都像多了一双温柔的手在抚平心头的哀愁,每个人的耳畔亦似多了一个知己能体谅所有的心事。
我想这本书,除了能帮助孩子、学生们更生动地理解古代诗词外,更有帮助的应该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心理学上说,人的生命在14岁之后,就进行了一半。因为14岁之前的儿时记忆,占去了大脑的大半,此后余生,都是光阴似箭。我想,这不外乎人越长大,对生活中的意象越发熟悉,从而变得寡淡索然,没有了那么多的发现和惊喜,也没有了能够和值得被记忆的事、物。所以,我们急需古人的深思和细腻唤醒我们对生活景象的珍视,就像于丹老师在书的最后说的那样:人的年岁越是增长,就越需要一种温暖,需要生命年华中的浪漫,让我们在现实的纠葛之外找到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力量。
“年华有限,但诗意无穷”,生活的黯淡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心灵不再有发现美丽和惊喜的能力,我们期待生活能够永远熠熠生光,其实古人眼中的那些美好,正透过亘古不变的月光铺洒在我们心头,不信,就请你捧起这书,定会真切触摸到生活中那满满的诗意。
于丹说“我一直深深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生命中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不要对此不屑,不要认为这些风花雪月知识少年痴谈。”我认为想唤醒中国人心中那份诗意是很难得,至少在现在这个时代是很难得。虽说现在的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看得出作者的那份渴望。
爱学习的你们,我想很多人都有每天背单词的习惯吧,那要不要考虑下每天背上一首诗词呢?为了不再 “难过”,我更乐意每天来上一首。希望等到读完部分唐诗宋词后再来读这本书,我想那时我会是幸福的。
其 实,诗意一直都在,只不过我们的忙碌把它遮蔽了;诗意随时会醒来,但在它醒来的时候,我要准备好一颗中国人的“诗心”来迎接它。
历史的光影旋转散射,许多惊艳的光,转瞬即逝,不留痕迹。而唐诗宋词却是那温和不变的橘红色的灯光,我坐在灯下,与诗人们在心灵最深处相逢,而后开始学着诗意的生活。
我跟随橘色的灯光,溯回到盛唐,那个诗情洋溢的时代,顿悟自己原来和盛唐人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两样。小时候,我们也背着“床前明月光”,却不知何为思乡,稚嫩的声音起起落落,澄澈明朗,如撒了一地的月光。长大后,自己情窦初开,回想起“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那种隐秘的情愫,通过诗中的意象,得以释放和寄托;参加工作后,会有更多忧愁与感伤,谁不会想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吟着诗句,仿佛望见宽阔的江面,自己的愁绪也沿着滚滚江水,慢慢冲淡。当终将老去的时候,我们也会吟着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轻叹一声回眸一笑,想起自己一生的美好。品着人们的诗句,也才最终明白,诗是每个人心灵的寄托,其实我们身边处处有诗意,只是我们不懂如何诗意的生活。
我想,这也是于丹最想告诉我们的吧,生活中不乏诗意,只是红尘喧嚣,人们总是被时间的洪流裹挟着奔跑,渐渐忘了生活的初衷,遗失了灵魂,在国人幸福感越来越低是,诗意与恬然应该被拾起,做我们精神上的富翁。
或许我们知道的诗句不多,但如果有一天,我们看见斜阳晚钟的时候,我们看见田园林泉的时候,我们看见千古明月和旭日长虹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有所思考,有所感触。无论是大悲大喜,还是大起大落,都要去吟首诗,伴着平平仄仄的音调,伴着熟记于心的韵脚,也定会有一种况味。一首诗中所浓缩的恰是作者的感情,即诗能美好定人生也会美好,从某种意义上说,诗不再是一种寄托,而是你对生活的态度。
其实,每个国人身上都有诗意,伴着生命的成长,我们就越需要温暖和美好,来于外界的冷漠与残酷对抗,我们就越需要一种激情,唤醒自己疲惫的心灵,我么就越需要一种力量,引领我们挣脱世俗的牢笼,走向真正的成熟与强大。
我们需要的这一切就是诗意。
年化有限,诗意无穷,让我们享受着诗意,诗意的生活,成就自己最美的人生。
重温《为人民服务》有感
陈昌荣
三十六年前的学生时代,老师经常教我们背诵“老三篇”,其中,《为人民服务》至今仍记忆犹新,它是1944年毛泽东同志为纪念普
通战士张思德同志而发表的著名演讲,文中,不仅歌颂了张思德同志的高尚品质,而且赞扬了他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每一句话都倍感亲切,每一段文字都给人以心灵的启迪。
如今,七十多年过去了,为人民服务被锁定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要求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什么是为人民服务呢?站在农行的角度,围绕农行的职能,笼统地说,就是用法律赋予的特定功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特殊需要。这里的人民,是指广义上的人民,既包含千千万万的自然人,又包括组织机构的法人代表;既包括各种企事业单位,又包括各级党政机关。所以,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农行人,我们心中的人民,是社会公众;我们心中的服务,是社会服务。为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农业银行的改革发展,我们既要为客户服务,又要为公众分忧,还要为社会担当。我们要在优质服务中生存,在高效服务中发展,在创新服务中壮大。这既是农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又是农行员工实现梦想的根本途径。为此,我们必须心系客户,爱岗敬业,谋求发展。
心系客户。就是要把客户利益放在首位,为客户服务,为客户分忧,为客户担当,把事关客户利益的事情统筹好、安排好、落实好,做到职为农行守,责为客户尽。就是要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帮客户之所需,真正做到面向“三农”、服务城乡、回报社会。就是要深入客户家庭,倾听客户意见,了解客户需要,关注客户呼声。毛泽东同志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因此,不管什么人,不管提出的批评有多么尖锐,只要有利于改进工作,有利于客户利益,有利于农业银行的改革发展,我们就要真心实意地听,真心实意地改。
爱岗敬业。爱岗,简单地说就是服从组织安排,热爱工作岗位,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爱岗”是农行员工最起码的组织原则。敬业,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怀着一份热爱、敬重和珍惜的心,真诚付出和默默奉献,从而获得一种荣誉感和成就感。“敬业”是农行员工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事实上,作为农业银行的干部员工,爱岗就是爱自己,敬业也是敬自己。爱岗,是干部员工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敬业,是当下农行科学发展的`精神呼唤,爱岗敬业,是农业银行文明进步的根本要求。只有爱岗者才会水到渠成,只有敬业者才会有位有为。
谋求发展。就是要始终坚持“农业发展我发展,农业农行紧相连”的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统领农行改革全局,以“农行梦想”创新农行发展目标,胸怀发展大局,智谋发展大业,深化内部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推进作风改进、完善机制创新、加快业务发展。要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抓起,切实帮助农民解决扩大再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困难,在关注解决农民每件小事中,成就为人民服务这件大事;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干显山露水的“显绩”,又干增强后劲的“潜绩”,使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制度的检验;要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惠及农民、回报员工,共享社会进步和农行发展的丰硕成果;要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说真话、办真事、出真绩,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实现农民与农行的互利共赢。
来源:农行耿马县支行 (陈昌荣)
重温《平凡的世界》有感
红河乡东庄小学 郭小敏
在高温持续,骄阳似火的七月,一头扎进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内心就再也没有平静下来。
早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拜读过了此作品,那时候似乎就只读了一个故事而已,正如我的农民父亲所说的那样:你读不懂那时候人们的生活(因为他们是亲历了那个年代的生活)。我心里总是不服气的想:我能明白。偶尔的一天,看到同事抱着厚厚的三本《平凡的世界》,忍不住又借来看了一次。故事还是那个故事,读者也还是那个读者,只不过是看的时间发生了变化,她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而已,现在不得不承认父亲当年所说的那句话。
在我们亲爱的大地上不知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也不知即将发生多大的变化,但总有那么一个时期是被人们铭记在心的!1975年-1985年是中国社会极不平凡的一部分。她的子民经历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艰难抉择,生活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上,却不得不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生怕因那些“莫须有”的罪名而被批斗。孙玉厚似乎就是父亲当年的缩影,供养了自己的姊妹,又不得不抚养下一代,他们的宽厚仁德令我们赞赏!社会环境并不懂得去同情一些人。都说万事开头难,可是任何一个过度的时刻也并不那么容易,他们同事经历了集体生活到拥有自由生活之路。
孙少安,这个倒在泥泞中的年轻人,继承了父亲的血脉,传承了他的品德,他个人的力量无法使自己避免突发的灾难。无论多么坚强,他终归是双水村的`一个普通农民,这一点他比谁都清楚,所以他才拒绝了润叶的爱!他们的爱情会让每个读者感到惋惜,但又不得不屈服于命运。以我自身所经历着的一切,我不敢否认什么,似乎他们的爱情给了我一点启示:当一个人过分的凝视自身的不幸时,他就无法理解别人的苦难。润叶认为自己是不幸的,所以她无法体会丈夫的苦,当有一天,身边出现了比她更为不幸的人时,她才会正视自己所谓的“不幸”.少安只是比润叶早十年拿到了生活的答案罢了。
一个既不懈地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过多的酬报和宠爱的青年,就是我们主人公---孙少平。一个普通的农民的儿子作者没有把他塑造成伟人,他有着平凡人应有的自卑,虚伪的一面,又比大多数平凡人多了一些爱心,仗义,奋斗过程中的心酸。也许每个人的生活就是一个世界吧,即是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奋斗。他在学校为自己创造过一个世界,在自己是个揽工汉的时候,创造过一个世界,在不见光明的矿井,他更没有放弃充实自己的那片天地。他,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煤矿工人,一个永不停息地奋斗着的青年,唤醒了曾经某个时期那个颓废的自己。我没有理由不奋斗,曾经的某个时期那个颓废的自己。每一次的失败,挣扎,醒悟的过程就是一次最有成就感的成长。
不管生活有多少苦难,又有多少甘甜,我们都应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我祝愿普天下所有经历着千辛万苦的人们,能够获得幸福!
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有感
近日,重新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讲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深受教育,受益匪浅。
这篇讲话,从12个方面完整、科学、系统地阐述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对指导我们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依旧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我们通过认真学习和思考,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感受。
一、“一把手”是班子建设的关键
在企业各级班子中,书记是一班之长,能否带好队伍,班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由于班长所处的地位,决定了班长是班子的领头雁,班长的言行好坏,直接决定班子整体工作状态。由此可见,只有班长能力强、作风正和形象好,才能充分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才能不断开创本单位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在新形势下,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发挥班子的关键少数作用。作为班长,要抬高工作起点,自觉加压,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以过硬的本领带出过硬的班子和队伍。
二、班子建设是班子成员共同责任
毛泽东同志指出,党委要完成自己的领导任务,就必须依靠党委这“一班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通过学习,我们感到: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要求每个班子成员自觉强化全局意识,主动把分管工作纳入全局工作之中,自觉发扬担当精神,积极配合其他班子成员的工作,形成整体合力,创造性地做好本单位各项工作。
三、以诚相待是班子共事的基础
毛泽东同志指出,班子之间的谅解、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国内总装厂是新组建的班子,经过半年多来的运转,我们感到做的最好的.是,班子成员之间的坦诚相待。工作中班子成员注重“互通情报”,相互交流,求同存异,清除隔阂,敢于“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利用民主生活会,敞开心扉,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进了团结和友谊,提升了班子的凝聚力。
四、遵规守纪是班子战斗力的保障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党委会的12条工作方法,说白了就是确立了党委会工作规矩,这些宝贵的经验,是指导我们工作的法宝和指南。在新形势下,坚守这些工作规矩,其实就是要求班子成员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按规矩办事,按规矩用权,确保科学民主决策,这样才能不断增强班子战斗力。
五、讲究方法是班子成员能力的体现
开宗明义,《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其实讲的就是工作方法。如何准确理解和掌握其精髓,是对各级班子成员综合能力的检验。正如文中所讲,我们要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善于从纷繁的日常工作中,精准把握本单位工作的重点,查找不足,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在实践中检验自身能力和水平,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进步。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国内总装厂党支部从抓班子建设入手,以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的形式,组织班子成员学习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将它作为建设过硬班子的生动教材,厂班子将按照习总书记知行合一的要求,组织班子成员身体力行践行《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同时,按照集团和公司党委“两学一做”要求,结合国内总装厂实际,坚持以“讲好三堂课,做好查改干,争创党员之星”为目标,突出“党员素质与员工技能”双提升主题,扎扎实实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搞好,努力在班子中营造“全力攻坚,敢于担当,团结干事,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向建党95周年献礼。
作为一名在军队服役18年,在海关工作18年,有着33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对党的敬意和深情,早已经深深地刻在我内心最圣洁的地方。
今天我们唐山海关全体党员再一次聚集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加入时的铮铮誓言,虽然皱纹悄然爬上额头,尽管丝丝白发渐染双鬓,但那颗为党服务,对党忠诚的心依旧澎湃。回想我党,从公元1921年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起步的全国50多名先知先觉者到当前的近八千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89年间,党走过了风云激荡的不平凡历程。艰难初创、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到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是党正确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89年。历史事实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祖国在各行各业取得了辉煌成就: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奥运圣火在中华大地成功点燃,中国人的梦想逐一实现,在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如沐春风,在前进道路上,他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多年来,一首歌一直在我心头唱响: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 身为共产党员,要时时、事事带头遵纪守法,为了维护党的利益,随时挺身而出;要像高山上的雪莲那样,虽然环境艰难,但它照样开花结果;要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那样,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坚持原则,一尘不染;要像在暴风雨中奋勇博击的雄鹰那样,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善于战胜一切困难。作为一名入党多年的基层海关党务工作者,我要紧密团结唐山海关全体党员,紧紧围绕石家庄海关党组工作方针,激励全关党员出色完成党组交给的各项任务,清白做人,明白做事,坚持理想信念,勤奋学习,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坚守党的根本宗旨,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