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方法研究
- 文档
- 2024-06-15
- 108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方法研究,本文共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方法研究
文/黄安平
摘 要:初中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启发式教学方法和讨论式教学引入课堂,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为实现高效的物理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启发式;讨论式;初中物理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一般的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
对于初中物理说,它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前提,所以,将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将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引入课堂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更新观念,引导学生讨论
观念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以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时,以往教学中,我们通常是一上课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授新课,抽象的物理知识使学生找不到探究的欲望。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可以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鉴别外形相同的一枚纯金、一枚铜镀金”?有学生提出要比较质量;有学生提出:比较体积;还有学生提出测密度再比较等等。结合学生的不同方法,我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测量物质的密度?要测量它们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等,逐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讨论思考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
二、联系生活,启发由浅入深
物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的电、热、光都与物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与生活有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结合相关资料,启发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得出结论。最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压强》时,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思考了以下问题:(1)大头针尖的一头更容易插入。(2)坦克的履带很宽。(3)装满水的瓶子在侧壁扎一小孔水会射出。这些都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并结合教材的内容,解决上述现象,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开放课堂,启发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开放性试题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物理的本质,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解决一些开放性的试题,如,给你一个电流表、一个电源(电压不变)、一个定值电阻R(阻值已知)、两个开关、导线若干。你怎样测出一个未知电阻Rx的阻值?要求:(1)说明实验原理,画出测量所用的电路图;(2)指出需要测哪些物理量;(3)写出被测电阻Rx的最后表达式(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学生在练习一些开放性试题的过程中,启发其创新意识,发散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之,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启发和讨论式教学对物理学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将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引入课堂,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绍武。“讨论式”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前沿:理论版,(04)。
[2]廖鑫。关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讨论式”教学的探讨[J]。神州,(15)。
(作者单位 湖南省石门县新关镇中心学校)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一、丰富物理教学手段
1.用类比方法加强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是进行其他教学的基础。物理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对一些相对抽象的物理概念难于理解或是理解错误,教师即使在多次讲解后仍然会有这种现象。这是因为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属性和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这种属性和特征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看不到摸不到,难于在脑海中产生具体的映像,初中生难于理解也属正常现象。在日常教学中发现,用类比的方法解释物理概念是一个较好的方法,特别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来进行类比,学生更容易理解,也记得牢。比如:在讲电流、电压、电阻时,可以用水和水管作个类比,电流与流经水管的水量很相似,而电压类似于水压,电阻类似于水管的粗细程度――水管越细、阻力越大。因此同等条件下,水压越高,流过水管的水量越大;水管越细,流过它的水量就越少。流过水管的水量与水压成正比而与水管的阻力成反比。这样的描述情景生动形象,把抽象的电压、电流、电阻的概念就讲清楚了,同时把三者之间的主要关系也描述得很清楚,一举多得。类似的例子很多,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多加应用,以提高课堂效率。
2.用对比、分类教学法,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掌握新知识,同时发现各个物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这种方法在许多学科是都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物理学科也不例外,但因其相对花费时间较长或是教师不够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并不太多,实在是一大损失。对比、分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知识点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种“化学”反应,从而将机械的概念、现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活的”东西。这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思”其实是相通的。例如在学习压强这一概念时,教师可安排学生复习功率、压力、密度等概念,通过对比去分析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不仅容易掌握压强这个概念,还能更清楚了解过去所学的一些知识点或是排除过去潜在理解错误的地方,使学生更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看似费了不少时间,但是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正确地理解一些知识,实在比那些先囫囵吞枣地去理解,然后通过做大量习题去不断修正脑海一些含糊概念的`做法效率要高的多,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3.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许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网络上优秀的多媒体课件也越来越多,再加上电脑的普及,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门槛也基本不存在了。但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电子课件满堂灌、堂堂多媒体、简单替代板书等问题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这种错误的应用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还不如不用。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应运用在物理课程入门阶段引起学生兴趣、对实验中难于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演示、在需要列举大量事实时进行展示、在实验条件不具备时进行模拟等这些方面,事实也证明是有效地。如一些微观的、抽象的、不可见的,教师用板书和语言难以讲清楚的东西,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模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思考的威力是巨大的”,教师应主导整个课堂的大框架,把课内更多细节上问题留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发言与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参与,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而不去把知识摆在桌面上让学生去记忆。中学物理教学是一个不断加强概念,不断推理的过程,各个概念间的内在的、深入的、有机的联系,仅靠教师灌输是根本达不到“领会其中微妙”的目的的,只有学生自己认真思考了,在思考过程中能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并能提出一些疑问甚至是超越当前知识点的疑问,才算是真正的学习,否则只是机械的记忆,这种学习其实是假学习,零散机械的记忆在过段时间后很快会忘。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进行这种思考,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将思考过程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
二、重视实验,发挥实验应有的作用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历史上意大利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伽利略进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从而提出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等,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许多臆断,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这充分说明了实验的重要性。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精心设计一些易操作、有趣、的能充分说明问题的实验,并尽量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试一试,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的欲望。教师要在准备实验方面多下些功夫,提高实验成功的机率、增强不易观察到的实验效果,尽量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使学生容易信服。还可在一些基本实验基础上修改实验,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加强学生印象和亲切感,并鼓励学生在课后也要进行了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越来越重视应用科学方法教育,在强调使学生能够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训练的同时,还要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探究式教学方法是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被初中物理教师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方法
本文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了讨论,阐述了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相关理论,讨论了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的意义,之后指出了现阶段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最后提出了关于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建议,旨在切实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一、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相关概念
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方式是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并不直接将问题的答案和结论告知学生,而是采取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自主解决问题的新型教学方法。现阶段探究式教学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物理教学过程中,所重视的是思维的培养,能促使学生养成批判的精神,萌发独立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实际操作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意义
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要还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能够或自主独立,或合作探讨,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不断提高对问题的认识。此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有着一定区别,最突出的是使师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化被动为主动。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深入探索能力得到一定提升,克服困难,走向正确的方向,更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而且还能够切实提高物理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现阶段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探究目标不明确
现阶段,一些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工作过程中虽然能够引入探究式教学方法,旨在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有效应对考试和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目标没有得到明确,仍然停留在获取知识、理解知识以及记忆知识的层面上。物理教师过于重视对探究结论的讲解,忽视了实际探究过程,很多时候一些需要学生亲自进行操作的探究方式都被教师的演示操作所替代。
(二)探究形式大于实质
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一直是教师所追求和关注的。虽然在新课改大环境下物理教学整体情况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是一些教师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方法开展物理教学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形式性过强。
(三)引导工作做得不到位
初中物理教师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需要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来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教师设计的路线上来。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一部分教师急于速成,迅速得出标准答案,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这样一来,部分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盲目跟从教师学习,影响学习效果。同时,还有一部分教师错误地将自己定位为旁观者,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
(四)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交流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一定要求,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保持互动,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是一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和偏差,有的教师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才设置师生之间的互动,并没有从探究式教学角度出发而设计探究活动,缺乏与学生实质上的沟通和交流,进而失去了探究的真正意义。
四、关于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探究目标
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工作过程中要明确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目标,不应当仅仅停留在获取知识、理解知识以及记忆知识的层面上,而是应当升华到实践层面上。对此,教师要重视实际探究过程,而不是过于重视对探究结论的讲解,对于一些需要学生亲自进行操作的内容一定要给出时间让学生亲自完成,而不是采取演示操作的方式来替代。同时,教师在明确探究目标之后还应当重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教材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以促进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的提升。
(二)要重视探究实质
初中物理教师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方法开展物理教学工作过程中要重视探究实质尽量避免形式性过强情况的发生。首先,物理教师应当加强对探究式教学方法重要性的认识,在追求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还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善教育教学方法,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重视引导工作
教师应当加强物理课堂探究引导艺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第一,教师可以采取思维引导设计的方式进行引导,摆正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将其转化为将生活实际与物理知识相结合,此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高低,控制好问题难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良好的效果。
(四)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和掌握新课改内容,时刻保持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此,教师应当转变以往错误的教学观念,不能只是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才设置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应当从探究式教学角度出发而设计探究活动,使探究活动更加趣味性,更加切合实际,促进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充分体现出探究的真正意义。
五、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探究式教学方法已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如探究目标不明确、探究形式性过强、探究引导工作做得不到位以及师生之间沟通交流不够的情况。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汪玉陈.概念图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初中版),(8):18-19.
[2]周淑荣.破旧立新,开创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新理念[J].科技创新导报,(3):176.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探讨论文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结构、最普通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使用的实验手段、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初中生刚接触物理,接触物理实验处于新鲜状态,为以后物理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多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中,从实验中发现创新。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判断的能力放在首位,不只是传授课业知识。诚如物理诺贝尔奖得主波恩所说:如果说是因为我发表的工作里包含了一个自然现象的发现,倒不如说那里是包含了一个自然现象的科学思想方法。
1.提出物理实验问题,引发思考
实验前,教师直奔主题,有目的地进行课前提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正确的方向上,给学生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课前预习,逐步建立独立思考的思维模式,更深刻理解物理学科的意义。经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发现得出相应的解答并且可以针对疑点难点进行课堂提问。
2.准备物理实验条件和实验基础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使物理实验有条不紊地运行。物理实验前应该将所有可能性和前提考虑充分,确定实验能够顺利进行,更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实验的安全性和学生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的难易程度对实验步骤进行细致分析,打印实验报告供学记录实验现象。比如,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时,准备实验条件前,开始弄清产生电压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实验应该具备电源、灯泡(电阻),应该包括测电流或者电压的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阻电流(电压),还包括要用的开关和导线。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这一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用电安全,可以先对电流表(电压表)进行试触,通过观察两表的指针偏向判断,用表是否完好;教师可以看看有哪些干扰因素影响最终结果的研究;实验前提前将电路图画好以便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准备物理实验条件,是实验的基础实现。
3.分析物理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
物理实验的分析是为了根据已有知识对知识的进一步分析,从理论变实践的一个过程。实验的展开要将每个具体情况了解到位,研究透彻,以便实验过程中有理有据。比如,“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对于这个实验,我们应该将用到的实验公式、实验步骤和实验细节分析透彻,实验器材都分析清楚。实验所需准备的器材有: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石块、蜡块、铁块。准备好器材,下面可以对实验目的和方式进行分析。这个实验主要是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公式,让学生掌握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公式应用、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依据实验,我们分析实验方法。由此可以得出石块的体积,依据公式可推导出石块的密度。分析物理实验方法过程,是一个促进实验开展的基础。研究实验方法的过程是实验时要注意量筒及天平的使用,读量筒时要平视量筒刻度,天平也要事先调平衡,研究到位,密度值会接近预期值。
4.得出物理实验结论,进行实验归纳
上文中的.实验基础、实验过程都是为了得出物理实验结论做的准备,通过实验的数据分析总结出实验的结论,由实验结论书本知识。比如,做完“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得出最后的结果是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一定,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这个结论同时会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一结果?通过实验结论,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生活中,用自行车载人,载一个胖子要比载一个瘦子费力得多,说明摩擦力很大,深究根据力的守恒原理,摩擦力等于小车拉动时的拉力,等等,进一步探究会带领学生进入新的未知世界。实验结论的得出是很有必要的。
5.总结物理实验的不足和实验教训
学生做实验时或多或少会和实验结果有所偏差,此时就需要对实验过程中的失败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达到解决的目的。切记因为实验的理论知识就生搬硬套地将实验不经思考往上靠拢。实验中有些误差分析,如何减小误差,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带领学生探索发现解决办法,如下次做实验时如何将阻力的干扰减到最小,以及天平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还有一些应该吸取的教训,实验室应该注意的事项和下一次实验掌握的经验。初中物理实验的探究式教学是一个独立的过程,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的能力,全面发挥学生才智。
角色扮演式分层物理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一、分层教学与角色扮演教学的内涵
(一) 分层教学
1.分层教学的定义。当代差异教育专家汤姆林森认为:“分层教学的核心思想应当是将学生的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 教学从学生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出发, 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结果, 最终使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提高。”[1]
2.分层教学结构的分类。从分层教学结果分析, 美国分层教学专家罗伯特・斯莱文教授对分层教学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分析, 他在《小学分层教学》中将分层教学划分成两个维度, 即:分班制分层教学和班内分层教学。分班制分层教学是从学校层面实行按能力分班或者学科制分班。班内分层教学则是在班级内部将学生进行分组。[2]
3.分层教学策略。分层教学策略一般可以分为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程分层、作业分层和评价分层等几个方面。[3]
(二) 角色扮演式教学
角色扮演教学活动是让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方法, 通过让学生扮演虚拟情境中的不同角色, 尝试从所扮演的角色的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 从而获取知识与技能, 进而更好的达成提升中学生物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中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探索多种培养方式。”[5]当今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地更新已有观念, 寻求创新的教学方式, 才能满足纲要的要求。角色扮演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 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 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二、构建“F1车队”角色扮演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由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共同承担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研究成果中, 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总框架, 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和文化修养三个领域、十项“核心素养”指标, 在“核心素养体系”的.整体框架基础上, 提出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共有四个维度: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6]如何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责任感呢?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英文拼写为Formula One, 简称为F1。“F1”比赛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比如说争分夺秒的精神, 团队精神, 对科学真理追求探索的竞争精神。本文探索出一种“F1车队”角色扮演式分层布置作业的模式”, 我根据学生的高一第一次月考物理成绩将学生分成了四个小车队, 分别为:奔驰车队、法拉利车队、红牛车队、迈凯伦车队。每个车队每天布置不同的作业, 并在月考时对每个车队有进步的队员进行分层评价奖励。
三、实施效果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据, 对“F1”角色扮演式分层教学的结果进行比较, 分层前第一次月考的数据是:三班的均分为40.04, 五班的成绩为39.65, 两个班级的优良率都为0。分层后第二次月考后数据是:三班的均分为43.3, 五班的成绩为44.3, 两个班级的优良率分别为三班为4.3%, 五班为4.6%, 这是第二次月考全年级唯一在普通班出现优良率的班级。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分层后第二次月考两个班级的平均分很明显有所提升, 而且三班出现了全年级普通班级里唯一的优良率, 说明分层教学在做到“好生更好”, 并没有让“差生更差', 而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升, 两个班级是全年级唯一有优良率的班级。
另外我们还对学生角色扮演式分层教学的态度进行了调查, 综合调查数据表明, 76%的学生对“F1”角色扮演式分层教学作业模式还是持欢迎态度的, 这说明开始理论分析的优点基本都实现了, 也说明了这种角色扮演式分层教学作业模式确实比传统的作业模式更科学。
综合“F1”角色扮演式分层教学作业模式的理论构建研究过程以及对西江中学两个班级实施调查研究表明, 一方面, 角色扮演式分层教学虽然在全国鲜见, 但它具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教学效益, 它的出现一定会引起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关注与研究。另一方面, 分层教学在其理论与实践中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 值得反思。
参考文献
[1]普赖斯顿・费德恩, 罗伯特・沃格尔著, 王锦等译.教学方法――认知科学, 促进学生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27
[2]Robert E.Slavin.Grouping for Instruction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Educational Psychologist[J], (22) :2-2
[3] 黄忠敬.分层教学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支架”[J]教育观察旬刊, , 6:95-95
[4]何惠平.角色扮演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湘教版“青藏地区”为例[J]环球人文地理, , (9) :263-264
[5]徐晓川, 卢红.从传统学习到合作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 , (11) :16-19
[6]顾明远.“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原动力[J]人民教育, 2015, (13) :17-18
一、生活化教学概述
生活化教学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教学模式。对于初中物理学科中,生活化教学模式指的是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以物理学科中的某个知识点为主体,指引学生去不断挖掘自己生活中与这个知识点相关的物理现象,并且在此基础上,联系物理教科书指导学生从生活角度出发,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实验与探索,从而发现其中的物理规律,让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培养与提升[1]。在初中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活化教学,如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设计生活化的物理实验、布置具有生活气息的作业等。对于初中的物理课堂教学而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通过生活化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巩固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并且以此为基础,通过生活化教学,再将新学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使之系统化,构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且进行自主学习。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实现高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教学手段生活化
无论是对于什么科目,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都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而言更是如此。运用适合学生学情与学科特点的教学手段,可以很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实现课堂的高效教学。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学手段的生活化能够赋予物理知识于生动有趣的形象,从而使学生产生了解这些物理知识的兴趣,并且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对应的物理知识[2]。例如,在进行杠杆知识的教学时,可以引入学生在生活中曾经接触过又很感兴趣的东西作为教学素材,比如天平、跷跷板等。这些东西既和教学中要学习的杠杆知识息息相关,学生又曾在生活中接触过。而在教授杠杆的概念知识时,通过对这些东西的巧妙运用,由于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象化,学生很容易就可以理解并掌握杠杆的概念与杠杆的三要素。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更加喜欢物理学科的学习。
(二)实验教学生活化
生活中随处都体现着各种物理现象,只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已经习以为常,而不会主动去思考这些物理现象的深层原因。因此,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初中物理课堂,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情境的物理实验,不但能够使学生掌握课堂上的物理知识,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探究能力,养成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比如,我们发现,把热水瓶中的热水倒出一大杯以后,再塞入瓶塞时,瓶塞会跳起来。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将这种现象作为实例来进行“改变内能两种方式”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探索,最后教师在加以解释。而在物理实验室里,实验器材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的,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实验,拉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距离感,使学生爱上物理学科的学习。
(三)问题设置生活化
任何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都是不必可少的,这是师生互动的主要环节,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个知识点引发思考的主要方式。而问题设置的巧妙与否,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对于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学而言,这一点就是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设置生活化的课堂问题,并且在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3]。例如,初中物理课程中有关摩擦力的教学。教师选择了啤酒这个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演示实验教学。教师把一瓶啤酒外部涂上洗洁精,而另一瓶啤酒则作为实验对照,不做任何处理。学生在自己尝试分别拿这两瓶啤酒时,很容易就发现,处理过的啤酒瓶很滑,拿起来更费劲。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瓶子外涂了洗洁精的啤酒更难拿起来?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再进行摩擦力内容的教学,对这种现象加以解释。如此一来,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很快就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四)作业布置生活化
布置作业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学习完当天的物理知识后对自我进行检测,而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中掌握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作业的布置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相应的,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能单纯只是以教材为主,或是一味进行习题训练,而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作业布置的生活化,为学生布置贴近自己生活且力所能及的物理作业。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就生活中的某一现象做出物理假想,再指导学生自己设计相应的物理实验,并且记录好实验过程与结论,最后对实验报告进行汇报。这类作业的布置,能够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探究与思考的物理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结论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要遵循素质教育的思路,与时俱进,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生活化的物理素材,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切入点,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物理,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进而实现初中物理的高效教学。教师应该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积极展开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卢波 单位: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杜金友.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07):95.
[2]魏彦斌.初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29):149.
[3]马晓青.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13):155.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 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影响。在物理教学中, 实验占据着重要位置, 是其重要基础, 同时也是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 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 必须对实验做到足够重视, 对其进行充分应用, 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 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激发, 主动参与到实验中, 使其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等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1]。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中, 教师将教学同实际生活进行充分结合, 从中开发和获取教学资源, 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并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在此过程中, 生活化教学模式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和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充分结合与联系, 使学生处于形象的生活情境中, 让物理实验课教学充满趣味性。
(二) 在物理知识的巩固方面, 生活化教学模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阶段, 很大一部分物理知识同学生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因此,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物理知识巩固的牢固性。与此同时,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 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行了有效突出, 对学生潜力的发挥和挖掘做到了足够重视。教师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 一方面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另一方面对其多方面的能力进行有效提高和拓展[2]。
二、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行有效激发, 并且对其科学品质进行有效培养
当下, 新的课程改革不断开展, 在此过程中, 实现了学生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突出。所以, 当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 教师需要在实验情境创设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完成其生活化物理实验意识的培养。
例如, 当开展“相互作用力”教学时,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组织, 然后开展小范围的拔河比赛。学生通常情况下感到疑惑的论点是“两队拉力相等”, 会认为在拔河比赛中获胜队伍的拉力比失败的队伍大[3]。在这个时候, 教师需要完成比赛情境的创设, 其中一方穿旱冰鞋, 然后双方互换开始比赛。可以从中发现, 在两次比赛中, 输的都是穿旱冰鞋的一队。
进行亲身体验的实验方式, 会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其兴趣, 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会使学生更加印象深刻, 不仅可以使其明白拔河过程中两队拉力是相等的, 还能够使其理解胜利的关键主要是摩擦力的大小。
(二) 对生活化探究实验进行有效设计, 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全面培养
探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并且位于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在探究实验中, 对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和主体性进行了有效体现, 可以为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重要帮助, 其中主要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
例如, 当开展“浮力”教学时, 教师可在一杯水中放入一个鸡蛋, 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 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中明确鸡蛋会沉到水底。然后在第二杯水中放入鸡蛋, 鸡蛋处于悬浮状态。这个时候学生会非常惊讶, 并且对该现象进行讨论。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将多种器材提供给学生, 主要包括水、鸡蛋和食盐等, 学生可以对这些器材进行选择, 然后通过应用这些器材探索与物体浮沉相关的因素[4]。将这些任务作为重要依据, 学生的主动性会得到有效调动, 积极参与到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 从而根据鸡蛋在盐水中的不同运动状态, 得出“物体沉浮与液体密度相关”的规律。
(三) 对于知识来说, 生活是其重要来源, 并且生活也是其服务对象
教师需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 使学生对已经学完的物理知识进行相应巩固和应用等, 使其通过对表面的分析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在此基础上, 实现物理知识同实际生活的结合, 并在实践中对物理知识进行全面应用。与此同时, 当处于实践过程中的时候,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关规律进行有效总结, 通过相关现象和规律的应用对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和处理。
例如, 在开展《热学》教学时, 教师可以将相关任务布置给学生, 其主要内容是:在用热水壶烧水的时候, 相较于普通的水壶底, 铝壶底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在其认知中, 铝壶底有同心圆, 其作用主要是为大面积受热提供帮助,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吸热的效率。学生在进行探讨的过程中, 也加深了对物理实验的理解与掌握程度[5]。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同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结合与联系, 对其这一方面的意识进行有效加强。与此同时, 在生活实践中对物理知识进行全面应用, 提高其应用价值。
三、结语
通过对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发现, 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可以将学生作为重要立足点, 为其长处的发扬和劣势的避免提供重要帮助。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 需要充分应用物理实验, 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拓展其思维空间, 强化物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为课堂教学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范银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 2017 (66) :147.
[2]路欢.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新课程导学, 2017 (5) .
[3]过文煌.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 2015 (12) .
[4]李鹏飞.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14) :64.
[5]张琳.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J].好家长, 2015 (8)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