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和机械测试题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中物理力和机械测试题,本文共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力和机械测试题

有关初中物理力和机械测试题

1.“失重”与“超重”

地球周围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这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造成的.如果物体在空中只受重力的作用,则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会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地,愈来愈快地落向地面.

在用弹簧测力计称物重时,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对支持它使之不下落的弹簧测力计有一个力的作用,弹簧伸长了.由于这个力的大小与重力相等,所以我们读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但是,如果你放了手,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在重力作用下都自由下落,这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不再有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指针会回到零.我们看起来物体就没有重力了.

如果用手提着挂有物体的弹簧测力计使之急剧加速上升,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会增加,大于物体的'重力.我们看起来好像物体的重力变大了.

可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总是等于物体真正受到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或支持物的作用力称做“视重”.“视重”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密切相关.当“视重”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称为“失重”.当“视重”大于物体重力时,称为“超重”.

同学们可以这样试一试:用手托起一块较重的砖,静止时手上感到的压力大小与砖相等.当你突然下蹲,使砖急剧加速下降,会感到砖比静止时轻得多;或者猛抬手,使砖加速上升,会感到砖比静止时重得多.这就是上面讲的“失重”与“超重”现象.不过你要明白这仅仅是你手的感觉而已,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受到的重力并没变.

2.宇航员的生活趣事

在宇宙飞船里,宇航员睡的是比公共电话亭稍大一些的单人房间.因处于失重状态,他不是躺着睡,而是在墙壁上的袋子里站着睡.每周洗一次淋浴,淋浴的时候也要钻到袋子里去,“袋”的上下四周有喷水口,而且排水也要用水泵抽,如果不用水泵抽水,水就会变成小水珠在房间里飞溅.刷牙的牙膏也是特制的,刷完之后要将牙膏咽到肚子里去.禁止使用电动剃刀,因为胡子渣会变成粉末在房间里四处乱飞.每天还要把下半身放到如同铁肺的装置里,施加压力,使血液流回上半身.如果不这样,长期处于失重状态,就会出现心跳迟缓、血液循环不好及血液积存下半身的现象.

例1 关于重力,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抛出去的物体总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知识点 重力的概念和方向

闯关点拨 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大小不等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故A选项不正确;地球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因此B选项不正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但不是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是一种特定的垂直,是指与水平面垂直,故C选项也是错误的;由于重力作用,抛向空中的物体最终都要落回地面,所以D选项正确.

解 选D

例2 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斜面

B.物体放在支持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支持面

C.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初三物理《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之选择题

1、某同学在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N,则物体的重力( )

A、一定等于5.0N

B、一定大于5.0N

C、一定小于5.0N

D、不一定小于5.0N

2、如果用弹簧测力计和天平称量同一物体,把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再称量时,测量结果会( )

A、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结果都变小

B、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结果都不变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天平的.测量结果不变

D、天平的测量结果变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3、下列图像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

4、下列事例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

A、运动鞋鞋底有花纹 B、行李箱下安装两个轮子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D、在冰冻路面上撒沙子

5、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 )

A、在杠杆的两端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

B、在杠杆的两端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C、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格

D、将左端的钩码向左移动三格,同时将右端的钩码向右移动两格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专题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江西)阳光明媚的春天,王爷爷带着三人驾着小汽车一起去春游,行驶途中,同一时刻四人在各自的座位上观察指针式速度表,观察到的数据如下,此时车的实际行驶速度

2.(2014?江西)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1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

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

10.(?永春县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静止的传送带上有一木块正在匀速下滑,当传送带突然向下开动时,木块滑到底部所需时间t与传送带始终静止不动所需时间t0相比可能正确的是( )

底片上移动的距离不大于0.1mm,

否则底片上的像就会模糊.已知汽车的车身长为3m而底

传送带突然向下以0.1m/s开动时,木块滑到底部所需时间t与传送带始终静止不动所需时间t0相比正确的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电源、电流表、定值电阻和压敏电阻由导线连接成一个串联电路,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可活动的绝缘球,压敏电阻不受力时,电流表示数为I0,小车运动状态变化会引起电流表示数变化.如图(b)所示是某次小车向右作直线运动时电流随时间变化图象.下列有关该次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

14.(?庐江县校级模拟)观察和试验是学习物理学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你的观察和生

15.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北运动,乙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2011?乌鲁木齐)近些年中国的高铁技术发展迅猛,京沪高铁的开通更是体现了中国在该项技术的领先地位.

(1)高速列车噪声很小,它是从防止噪声方面着手控制的,冬天和夏天噪声的传播速度(填“相同”或“不同”),噪声是以为单位来表示强弱等级的.

(2)列车出站时,安全线内的压强比安全线外的压强.列车行驶过程中,若

以座椅上的乘客为参照物,列车是

的,若以列车为参照物,上海站是的.列车进站时,撤去动力.列车不能立刻停止,这是因为列车具有,进站过程,列车的动能逐渐.

(3)列车以相同的速度匀速通过甲、乙两桥.通过1.4km的甲桥用时24s,通过2.8km的乙桥用时44s,列车通过甲桥的速度是m/s,列车中座椅上的某位乘客通过乙桥的时间为s.

17.(2011?哈密市校级四模)一辆轿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8km,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1)轿车行驶了的时间是; (2)若轿车发动机的功率为40kW,则该车行驶中所受阻力是N.

18.(?鸡西)在下列列车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机械效率越来越高;

B、行驶时,它们与轨道间都有摩擦;

C、从列车发展趋势看它们的速度越来越快;

D、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它们行驶时都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二.解答题(共12小题)

19.(2014?湘潭模拟)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中,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和B,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试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辆汽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数据分析,比较出汽车A和B的平均速度大小.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分析出两辆车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运动?

20.(?资阳)一列长为l=1500m的货运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运动中所受阻力为f=4×10N.在要通过某长度为L=600m的跨江大桥时,为提醒大桥上铁轨两旁的行人注意,处于车头的司机在机车到达桥头时拉响汽笛,位于车尾的押运员经过t1=4s听到汽笛声,已知空气中声速为v1=340m/s,求:

(1)列车机车提供的牵引力F;

(2)列车的行驶速度v2;

(3)列车通过大桥的时间t2.

21.(?河南)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

(1)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

(2)小华测出自己的步距为0.5m,他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84 步,则教学楼的长度是多少米?如果这个过程用时35s,则他的步行速度是多少?

(3)小华根据自己的腿长和步距画出了图所示的步行示意图,对步行时重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当两脚一前一后着地时重心降低,而单脚着地迈步时重心升高,因此每走一步都要克服重力做功.如果小华的质量为50kg,请根据图中小华测量的有关数据,计算他每走一步克服重力所做的功.(g取10N/kg )

(4)资料表明,人步行时消耗的能量大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请你分析一下,人步行时还在哪些方面消耗能量?(写出一条) 5

初中物理浮力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章 浮力 综合检测(一)

一.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1.下列属于利用浮力升空的是 ( )

A.飞机 B.飞艇 C.风筝 D.火箭

2.一块石头和一个小气球捆在一起,当把它们浸没在水中并在水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 B.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C.受到的浮力不变; D.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变小

3.“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可他们 都漂浮在海面上……”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A.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的

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自然漂浮

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大于其重力

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其重力

4.如图10-1,是小明同学在学习时制作的潜水艇模型,使用中

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

A.向管中吹气时,模型下沉 B.从管中吸气时,模型上浮

C.向管中吹气时,模型上浮 D.向管中吹气和从管中吸气时,模型均上浮

5把体积相等的石块和木块同时放入水中,发现石块沉底,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它们所受浮力 ( )

A. 木块大 B.石块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

6.实心的铜球和铝球,它们的质量相同,如果把它们全部按入水银里,静止不动,所用的向下的作用力 ( )

A.铜球比铝球的大 B.铜球比铝球的小

C.两球的作用力一样大 D.难以判断

7.质量相同的实心铝块C为正方形,D为圆球体,B为梯形,A为长方体,如图10-2所示,且C的表面很光滑与容器底密闭接触,在这四种情况下: ( )

A. A所受的浮力最大 B. B所受的浮力一定比A小

C. A所受的浮力最小 B. B、D浮力是一样大的

8. 如图10-3所示,小鱼在水中吐出气泡,在气泡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下列关于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的压强变化情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9. 夏天人们游泳时,从岸边走向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

A.浮力增大;B.浮力不变 C.浮力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

10. 质量为200g的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60g的水,静止后小球将 ( ).

A. 浮出液面 B.悬浮水中 C.沉入水底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11-16每空1分,18题2分,共20分)

11、一个重5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为 N,它排开水的体积为 cm3。(g取10 N/kg)

12.质量为5.4千克的铝块放入水中,在从水面下沉时,它受到的浮力为_ _牛顿,当它沉到水底静止不动时,所受的浮力为 牛顿(ρ铝=2.7×103kg/m3,g=10牛/千克)

13.浮力的大小由_________和_________来决定,与物体的密度_ _关,与物体的体积_ _关,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_ _关。

14.物体的沉浮条件是:__ __在液体里的物体,如果___ ______时物体上浮,如果当______ ___时物体下沉,如果____ ______时物体停在液体中的任何位置。

15.密度为0.4×103kg/m3,体积为0.5立方分米的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 _ _牛顿,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是___ ___牛顿。(g=10牛/千克)

16.停在海面下10m的一艘潜艇接到上浮命令后开始上浮,在它露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______,露出水面以后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在盛水的玻璃杯的上面浮着一块冰,当冰完全熔化后,玻璃杯中的水面 。

18、作图题

将一实心铁球投入如图所示盛有水银的容器中,请在图14-8中画出铁球静止后的大致位置,并画出铁球受力示意图。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19.把图14—12中观察到的弹簧秤和量筒的示数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物重(N) 物体在水中弹簧秤示数(N) 物体受到的

浮力(N) 物体排开水的休积(cm3) 物体排开水

的重力(N)

2N

20.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可能眼特例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②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③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④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⑤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下图12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了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猜想 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

21、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甲、测出实心合金块所受的重力

乙、把合金块浸没在装满水溢水杯中,测出合金块所受的浮力,收集合金块排开的水

丙、测出桶和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

丁、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2)乙图中石块在消遣受到的浮力是 N。

(3)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4)图乙中,浸没在消遣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合金块所受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合金块的密度是 。

四、计算题(20分)

22.将一边长是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g水,如图3所示。求:(计算时取g=10N/kg)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3.5月31日,一场特大暴雨突袭广西某市,致使该市某中学一千多名师生被洪水围困!武警某部官兵利用冲锋舟为学校师生开辟了水上生命线,该冲锋舟自重为0.6×104N,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为1.5m3,吃水深度为0.5m。(已知ρ水=1.0×103kg/m3,取g=10N/kg),求:

(1)冲锋舟满载时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多大?

(2)冲锋舟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3)假设每人的平均质量为60kg,为保证安全,冲锋舟最多能承载多少人?

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答案

一、选择题(3×10=30分)

1-5题BCDCB 6-10题BDDA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5N 500

12、20,20;

13、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无,无,无;

14、浸,浮力大于重力,浮力小于重力,浮力等于重力;

15、5N 2N

16、不变,变小

17、不变

18、作图题略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30分)

19、1.8 0.2 20 0.2

20、(1)变小 变大 不变 不变(2) ④ ①

21、(1)甲丁乙丙或丁甲乙丙(2)0.5(3)等于排开液体重力(4)不变(5)

四、计算题

22、解:(1)F浮=G排=

(2)G木= F浮=6N m木= G木/g=

V木=

(3) pa

23、解:(1)满载底部压强为:

(2)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

(3)冲锋舟满载时,设人的总重为G总人,有F浮=G总人+G船

求得: G总人=

由题意知

所以冲锋舟最多能承载的人数为

初中物理测试题

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图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2.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3.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

4.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有()

A.冬天雾淞的形成B.笼罩树林的雾渐渐散去C.干冰升华制造舞台效果D.春天来了冰雪熔化

5.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40℃D.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

6.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物质状态依次是()

A.固态、液态、气态B.固态、气态、液态

C.液态、气态、固态D.气态、固态、液态

7.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

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8.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

9.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10.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水的凝固点是O℃

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右图中甲体温计示数是________℃;图乙寒暑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

12.有以下温度:1530℃,120℃,55℃,37℃,25℃,0℃,

-12℃,-50℃,请你为下列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温度。

(1)铁的熔点为________________;

(2)健康成人的体温为________________;

(3)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

13.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_____________(写物态变化名称)时,

会____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4.蓓蓓同学在探究晶体和非晶体凝固的规律时,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右图),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甲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物质在BC过程中要不断。

15.指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夏天,湿衣服变干:_____________;

(2)冬天O℃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________________;

(3)钢水浇铸成火车轮:______________;

(4)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冒出的“白气”: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吃雪糕解热:______________;

(6)冬天,玻璃窗上结的霜:_______________;

(7)雾的形成:_____;

(8)雾凇的'形成:______________。

16.水资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水资源又是非常宝贵的。请你说出珍惜水资源的一条措施:;右图为新疆“火洲里的坎儿井”,它可以减少输送过程中水分的和,充分展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17.用水壶烧开水,水烧开时,在离壶嘴一定高度处冒出大量“白气”,这“白气”实际是,而在壶嘴处却没有“白气”冒出。这是由于这一高度处空气的温度与壶嘴处的温度相比,明显(选填“高于”或“低于”)水蒸气的温度,这样,来自壶内的水蒸气遇冷就(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珠——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白气”。

18.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__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______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为小水滴或_______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三、实验探究题(第19小题18分,第20小题12分,共30分)

19.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图甲中装置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很多,请你帮小明写出两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水沸腾前后的情景如图丙则表示水沸腾的是图_________________。

(5)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丁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6)通过这次实验小明知道了水沸腾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请你帮他写出: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

A.水蒸气B.小水珠

(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____________分钟。

四、综合能力题(第21小题9分,第22小题5分,共14分)

21.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入纸杯里请小明喝。不一会儿,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

(1)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单解释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

(3)下面事例与(1)中属同种现象的是。(填字母代号)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

B.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汽”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

2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向天取水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

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七。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一直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建造水库便是重要措施之一。

(1)自然界中水的一个循环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2)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建议并提倡居民使用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二、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B(A密度计、B温度计、C水银气压计、D天平)。

四、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

名称 结构特征 特点 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动 力臂大于阻力臂 省力、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杠杆动 力臂小于阻力臂 费力、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五、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

的距离SG(或速度vG)

2、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1n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n(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物理机械和功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1、下列关于杠杆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

C、支点可以在杠杆上的任何位置;

D、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一定等于杠杆长度。

2、园艺师傅使用如图9—1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 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C.增大动力臂,省力

D.减小阻力臂,省力 图9—1

3、如图8所示,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后,在杠杆的a处挂上两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则在杠杆b处应挂的钩码数是(杠杆每格等距,钩码规格相同)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图9—2

4、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关于机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距离,也可以省功

B.使用机械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C.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D.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5、不等臂直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已处于平衡状态,采用下列办法不能使杠杆平衡的是( )

A、在杠杆上再施加一个力,使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杠杆的中点,但不通过支点。

B、在杠杆上再施加一个力,使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C、使动力和阻力同时减小到原来的1/2

D、使动力臂和阻力臂同时变为原来的2倍

6、在图9—3四幅图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图9—3

A.瓶起子 B.筷子 C.钓鱼竿 D.天平

7、如图9—4所示,甲、乙是 同一滑轮组的不同绕法,用它们分别把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绳重及摩擦不计),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甲较省力 B.乙较省功

C、甲的机械效率较高 D.甲、乙的机械效率相同

图9—4 图9—5

8、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 如图9—5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提供动力. 由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 )

A.费力、省距离的杠杆 B.省力、费距离的杠杆

C.既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 D.既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

9、下列几种工具(图9—6)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图9—6

10、如图9—7所示,绳子的—端固定,另一端绕过一重为G的油桶,在绳子的自由端大小不变的水平拉力下,使油桶沿水平地面匀速滚动了一段距离s,在此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为( )

图9—7

A、Fs B、Gs C、2Fs D、(G+F)s

11、物体A在拉力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如图9—8所示,试比较拉力F1、F2及拉力所做的功W1、W2的大小(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摩擦不计)( )

图9—8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1分)

12、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50N,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5:1,那么杠杆平衡时,阻力的大小是______.。

13、如图9—9所示,是脚踩式垃圾桶的原理示意图,当打开桶盖时,竖杆CE对C点的压力是10N。请你用刻度尺测出F1的'力臂L1= cm,F2的力臂L2= cm,则打开桶盖时脚踩踏板的力是 N。

图9—9 图9—11

14、如图9-10所示,拉力F将物体匀速提升,已知物体重21N,动

滑轮重3N(不计摩擦及绳重),则F = N,机械效率

η = 。

图9-10

15、有人根据古埃及文明发展史推测,描绘了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时的一个场景(图9—11). 在这个场景中,运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① ;

② 。

16、如图9—12所示,某工人用两种方法将同一个装有水的容器从地面搬到车上.

图9—12 图9—13

人对容器做的功为 J

(2)通过上述计算,你发现使用斜面这类简单机械做功时,遵循什么规律: 。

17、斜坡长10m,顶端与底端的竖直高度为6m,当小莉沿着斜坡用F=100N的力把一质量为10 kg的货箱从斜坡底端缓慢地推到斜坡顶端的过程中,她对货厢做的功为_____J,货厢克服斜坡的摩擦力做的功是_________J。(g取10N/kg)

18、小明做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如图11—13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他应该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通过实验分析,可知对滑轮组机械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有:

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5分)

19、日常生活中,筷子夹食物时可视作杠杆,如图9-14所示。根据给出的支点0、动力作用点A、阻力F2,请画出所用的最小动力F1和阻力臂l2。

图9—14 图9—15

20、如图9—15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个大石块,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1)在图上标出:当动力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a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杠杆的支点b、(2)在图杆上画出撬动石块动力F为最小时的方向.

21、一位同学站在地面上,要利用如图9—16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1000N,而绳子最多只能承受400N的拉力,请你帮他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

图9—16 图9—17

四、简答题(6分)

22、如图9—17所示,体重相同、力气一样的小明和小强在玩游戏。小明握住球棒的细端,小强握住球棒的粗端,各自向相反方向拧。你认为谁会获胜?简要说明获胜的原因。

五、实验与探究(每题7分,共14分)

23、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图9—18中所示的两个状态均表示杠杆已达到平衡。当杠杆由图甲的位置变成图乙的位置时,弹簧秤的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9—18

24、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9—19

物理量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4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3

机械效率η 74%

图9—19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_____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______图做的实验,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

(2)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

(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六、分析与计算题(25、26题每题5分,27、28题每题6分,共22分)

25、引体向上是体能测试项目之一,引体向上时双臂的拉力使身体上升,并对身体做功.请根据你自身的体验或观察他人做引体向上的过程,找出所需的物理量,写出引体向上时人做功的功率的表达式.(取g= 10N/kg)

26、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屡次调高成品油价格,市区出租车司机油费增加。为此.他们在车站候客排队时常常采用推着出租车的方法,来减少汽油的消耗。现有一位出租车司机,推着一辆质量为1300千克的出租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了5米,已知出租车匀速前进时受到的阻力为300牛,求:

(1)这位出租车司机在此过程中对车所做的功为多少焦?

(2)若此过程所需时间为10秒,则这位出租车司机对车做功的功率为多少瓦?

27、图9—20是工厂车间里用来吊运物体的天车及其滑轮组示意图,钢丝绳用N的力将重为

6000N的物体匀速吊起.若在1min内,货物从地面被提升到6m高处,求:

(1)钢丝绳提升货物时所做的有用功和有用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要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采用哪些方法?(答出2种方法即可)

28、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小铁块静止于水平导轨AB的A端,导轨及支架ABCD总质量M=4.0kg,形状及尺寸已在图中注明,该支架只可以绕着过D点的转动轴在图示竖直平面内转动。为简便起见,可将导轨及支架ABCD所受的重力看作集中作用于图中的O点。现用一沿导轨的拉力F通过细线拉铁块,假定铁块起动后立即以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此时拉力F=10N。

(1)铁块运动时所受摩擦力多大?

(2)铁块对导轨的摩擦力的力臂多大?

(3)从铁块运动时起,导轨(及支架)能保持静止的最长时间是多少?(g=10N/kg)

第九章 简单机械和功 B卷

一、选择题

1、D 2、C 3、C 4、B 5、A 6、BC 7、A 8、A 9、A 10、C 11、C

二、填空题

12、250N 13、2.5,0.8,3.2 14、8 87.5% 15、:①杠杆原理(或“杠杆”、“省力杠杆”) ②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或“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滚动摩擦小”)

16、⑴300 300 ⑵使用简单机械不能省功

17、1000.400 18、(1)匀速 (2)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或动滑轮重力、绳子重力、物体重力

三、作图题

19、

20、

21、

四、简答题

22、小强能获胜。用力拧棒时,球棒相当于一个以棒的轴心为支点的杠杆,小强用力的力臂大,小明用力的力臂小,当两个力大小相同时,棒就会沿粗端用力的方向转动,所以握住粗端的人会获胜。

五、实验与探究

23、变大

24、(1)甲 乙 57%(57.1%) 83.3%(83%) (2)越低(小) (3)提升重物越重(增加钩码重力)

六、分析与计算题

25、物理量:人的体重G,每次上升的距离△h,引体向上的次数N及对应的时间t。功率表达式P=NG △h/t。

26、解:(1)W=Fs=300牛×5米=1500焦

(2)P=W/t=1500焦/10秒=150瓦

27、3.6×104J 6×102W ①减轻动滑轮的重量;②在滑轮转轴处加润滑油,减小摩擦;

③在机械允许的范围内,每次尽可能吊起更重的物体。

28、(1)用f表示铁块所受摩擦力,f=F=10N

(2)铁块对导轨的摩擦力作用线沿着导轨AB,所求力臂即为D到AB的距离。用L表示该力臂,L=0.8m。

(3)设当铁块运动到E点时,支架刚好开始转动,此时过E点的竖直线在D点右侧,距D点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及已知条件:

(只要意义正确,其他形式也同样给分)

得 m , s = 5s

一、教学目标:

1 能说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写出欧姆定律的公式;

2 经历欧姆定律的研究过程,理解欧姆定律所提示的电路法则;

3 初步了解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4 会进行欧姆定律的变形,并会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释;

5 通过探究过程,了解物理世界的和谐统一。

二、教学重点:

1 欧姆定律内容;

2 用物理方法经历探究得到欧姆定律的过程。

园丁

三、教学难点:

1 用物理方法经历探究得到欧姆定律的过程;

2 对物理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而得到规律。

四、教学内容:

1.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回忆活动14-1,导体中的电流与什么有关?

分组讨论:回忆并交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关。

那么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猜想

(1).引导学生回忆,利用自身的经验猜想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利用自身的实践经验: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2).引导学生回忆,利用自身的经验猜想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

利用自身的实践经验: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注:利用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得到猜想。当然可能有其他猜想,不反对,用实验检验。

3.分组实验方案的设计

a.要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用什么显示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呢?

答: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来显示电压和电流。

能否设计一个电路测量三个需要的物理量。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设计出一个合适的电路图。

电路图1

b.导体中的电流与两个因素有关,用什么物理研究方法来研究呢?

讨论、交流:控制变量法。

(1) 如何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呢?

交流、讨论: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观察电流如何变化。

提示:我们可让电压成倍增加,观察电流有没有成倍增加。

(2) 如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呢?

利用上一个设计方案类似地讨论出方案。

电路图2

参考方案:

保持电压不变,让电阻成倍增加,观察电流是否是成倍地减少。

在上述的设计中,第一步要改变电阻两的电压,以及第二步要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应该在电路中怎样设计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呢?

交流讨论:在电路中加入滑动变阻器。并设计出最终的电路

在实验前,请学生思考在连线以及闭合开关前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

参考答案:

1.开关要断开;2.滑动变阻器阻要调到最大的位置。

布置实验任务,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巡查。注意观察学生:

4、分组实验:1.观察学生有没有按计划实验。

(1)有没有注意连线的注意点(2)有没有将电压成倍增加(3)有没有将数据记入表格。

2.分两个实验进行探究1.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2.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总结结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将学生的结论与欧姆定律进行对比: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比。

公式:I=U/R

单位:I(A)、

U(V)R(Ω)

1A=1V/Ω

五、课后小结:

六、作业布置:

课时作业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