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说课教案
- 文档
- 2024-08-19
- 118热度
- 0评论
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中英语说课教案,本文共15篇,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英语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对话课是突出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提高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初中英语第二册第77课,是一篇对话课,它的材料结合生活实际,体现交际原则,功能意义明确;它的词汇较多,仅教参要求掌握或识记的就有9个生词和词组;本单元是个复习单元,其内容和练习形式都比较丰富多样。从知识层次看,它主要复习前面五个单元的语法及日常交际用语,没有出现新的语法。非智力因素方面,要求学生学会表达高兴和悲伤的用法,告诉他们:笑比哭好,高兴比悲伤好,心情愉快能使人健康…鼓励他们树立积极向上、乐观奋进的积极生活态度。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如下生词和短语:
yet,myself,cousin,engineer,cancer,care,takecareof,sad,death
(2)、复习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课要求学生学会表达高兴和悲伤的用法。
3、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奋进。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初步基础。此外,根据我国国情、新课程标准和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现阶段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教育、潜在英语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四个方面。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理解并掌握表达高兴和悲伤的用法。
(2)、复习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丛句。掌握如下重点句型:
Whatmakesyouhappysad?
Itmakesmevery…when….
2、难点: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高兴和悲伤。
2)让学生对周围的同学、老师进行采访、调查并填写表格。
确立重点与难点的依据: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材处理: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同时针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首先给学生创造英语语言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高兴和悲伤。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参与表演、调查等一系列活动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三、教法概要:
对话课教学的基本环节Revision→Presentation→Readingaloud→Practice→Consolidation也适用于本课的教学。我采用的教法中考虑了以下二点:
1、情景性同语言知识训练的统一;
2、听、说、读、写交际能力的发展同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的统一。
在教学中通过“五步教学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突出重点和难点,坚持综合四会训练,落实笔头练习。
四、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必要的课前预习。
2、引导学生学会在看、听、读的过程中掌握新词的发音,在语境中了解新词意义,并做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和正误判断。
3、指导学生掌握重点、难点,鼓励学生运用英语。
五、教学手段:
主要以现代化电教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强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
六、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注意,拉近师生距离,首先让学生观看两个表现高兴和悲伤的片段,问学生“Whataretheydoing?Aretheyhappy?Whatabouther?”引出本课主题Learnsomethingabouthappyandsad.随着“咔喳”一声,电脑打出课题,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导入正课。
2、新课的讲解:
本课,我按课文的篇章结构,第一部分运用两个对话来表达高兴与悲伤。第二部分是操练句型Whatmakesyouhappysad?Itmakesvery…when….很自然地分成二个部分进行教学。
第一部分: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了一幅幅色彩逼真、形象生动的画面,配上灵活、直观性强的VCD,通过看VCD,听、看对话的内容,让学生了解HanMei得到电脑的喜悦和Paul知道叔叔生病的悲伤。然后让学生回答两个问题“1)WhyisHanMeihappy2)WhyisPaulsad?”,然后让学生反复操练对话,让他们在情景中自由对话。在老师设计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了解韩梅和她的堂姐的有关信息,学习并掌握如下生词(yet,cousin,engineer,cancer,takecareof),高兴和悲伤本来是人的情感的两个方面,我把它们自然地融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教学。
第二部分:老师用提问的方式,巧妙地把学生从HanMei的高兴和Paul的悲伤过渡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Areyouhappysad?Whyarehappysad?然后再引申到课文第二部分需要掌握的两个句型:Whatmakesyouhappysad?Itmakesmeveryhappysadwhen….利用各种形式:师生互问互答、分组对话、看图说话、游戏操练、调查采访等反复操练句型,尽量让学生脱口而出。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培养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情感素质和英语语言素质。
3、反复操练和巩固应用: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分组表演对话,以及快速抢答、正误判断、回答问题、调查采访等不同方式操练巩固。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4、归纳总结与反馈练习:
本课板书所呈现的重点词汇、句型,复习了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巧妙地总结了本课的重点、难点。通过书面练习“Makeasurvey”,突出了“写”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5、调查、采访
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采访:Whatmakesyouhappysad?Itmakesmevery…when….然后,填写在调查表上。
让学生了解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鼓励他们积极向上,乐观奋进的积极情感态度。从而体现了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素质教育。
6、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体现知识的板块结构,既有对文章理解的问答题、判断正误题、讨论题等,又有重要的语法现象和句型的归纳。
本课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及英语学科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温故而知新,达到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由于缺少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足,敬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二节课, 本单元围绕做“比较”( Makingcomparison) 这个题材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它与上一单元联系紧密,是它的延续。本节课是本单元的重点,表示数量的some,few的比较。通过学习的比较等级,进一步加深对比较等级的语法现象的理解和运用。同时通过some,few比较等级在陈述句与疑问句中的操练,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素质能力。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掌握some,few的比较等级;
(2)学习单词strong。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及知识自学的综合能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不劳无获(No pains,no gains)。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此外,根据我国国情和外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现阶段外语教学的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教育、目的语素质教育、潜在外语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四方面。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表示数量some, a few的比较等级。
难点:some, a few的比较等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确立重点与难点的依据: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材处理: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同时针对中国学生学习外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首先给学生创造外语语言氛围,身临其境地把学生带到农场里。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参与农场的一系列活动中,掌握知识。最后通过做游戏对学生所学知识点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
通过五步教学法,精讲巧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展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
四、教学手段:
主要以现代化电教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密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注意,拉近师生距离,首先告诉学生这节课我将带他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并请他们依据我的提示猜测要去哪里? 当学生猜出去农场时, 我们便“上车”, 一路欢歌(PickingApples)去农场。随着“嘎”的刹车声,电脑打出农场全景, 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导入正课。
2、新课的讲解
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了一幅幅色彩逼真、形象生动的画面,配有汽车声、动物的叫声,栩栩如生。以学生在农场里劳动为主线,通过树上结多少苹果,学生摘多少苹果,卡车运多少苹果筐,以及劳动后学生吃多少苹果的比较,将some,few的比较等级在一系列既关联又相对独立的语境中详细讲解,反复演练,使学生全面掌握。其中多媒体展示的动画部分更具特色,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思想素质、情感素质和英语语言素质。
3、反复操练和巩固应用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Work in threes,in pairs,in row,in group,及Boys ask,Girls answer等多种不同方式操练巩固。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4、反馈练习
本课的又一次高潮是将游戏与练习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设计下棋游戏,棋盘为20个格,每格均为在苹果园里劳动的情景,并配有本课的重点--比较等级的练习题。棋盘的上一男一女分别代表男生和女生两大组,值得一提的是决定男女生在棋盘上走几步的转盘,是用本课重点词汇fewest,fewer,a few,some,more和most组成,使学生在玩中进一步体会数量some,a few的比较等级的运用。学生通过转轮,边做游戏边做练习,寓教于乐,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
5、归纳总结
本课除了板书所呈现的重点内容外,又把本课内容浓缩成韵律诗形式,巧妙地总结本课重点、难点,学生又通过优美的旋律、音韵动力听的节奏。进一步巩固,加强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6、展示板书
Unit 5 Lesson 18
Kate some apples.
Jim has more apples than Kate.
Meimei the most of all.
The first truck a few baskets.
The second one is carrying fewer tham the first.
The third one the fewest of all.
本课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及英语学科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听、说等方面使学生得到锻炼,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温故而知新,达到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由于缺少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足,敬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初中英语说课模板
Geetings and introduction:
Good afteroon,everyone. I’m I’m an English teacher from Middle School. I’m very pleased to have an opportunity to talk about some of my teaching ideas. My topic is made of five parts. It includes Teaching material analysis, Teaching methods ,Study methods ,Teaching procedures and blackboard design.
一. Teaching material analysis.
I. Status and function
Today I’m going to talk abou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this unit. By studying this
lesson, Ss can improve their listening ability. The Ss should receive some mor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get the Ss to learn some words and some expressions about protecting wild animals.
II. Teaching aims
1. Aims on the knowledge
(1) To enable the Ss to understand and speak: 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ke sure that Ss can use these sentences in real situations.
(2) To help Ss to finis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ims on the abilities
(1) To develop Ss’ abilities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2) To train the Ss’ ability of working in groups.
(3) To foster Ss’ abilities of communication .
3. Aims on the emotion
(1) To foster Ss’ consciousness of good co-operation and proper competition.
(2) To enable Ss t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Key-points of this lesson
(1) To help S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To enable Ss to study in groups and co-operate skillfully.
(3) To develop Ss’ interest in English.
5. Difficult points
(1) To help the 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and make sure they can use
______________correctly.
(2 )How t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Teaching aids
In this lesson, the multi-media will be used to make the class lively and
improve my teaching result.
二 .Teaching methods
As we all know: the main instructional aims of learning English is to cultivate pupils’ basic abilities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nd their good sens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So in this lesson I’ll mainly use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That is to say, I will let the Ss learn in real situations, finish a task by making a survey to help the Ss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key structure of the dialogue. I will arrange four kinds of activities: singing, guessing game, finishing a survey and having a competition. And in this lesson a recorder, CAI, school things and a printed form will be needed. Students should prepare some school things.
三.Study methods
① Teach the Ss how to be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s.
②Get the Ss to form good learning habits.
③Teach the Ss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and take competition methods to develop the Ss interest in English.
四.Teaching procedures and purposes of my designing.
I’ll finish this lesson in five steps.
Step 1. Warm-up and previe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urpose: It is important to form a better English learning surrounding for the Ss by singing and doing some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provides situations to review learned knowledge for the next step.
Step 2. Presentation
Now I’ll mainly talk about this ste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urpose: To present the key structures one by one is much easier for the Ss to learn and grasp the meanings. Proper competition can arouse the Ss’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urpose: CAI can provide a real situation for the Ss to understand the dialogue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better. Tell the Ss we should show
our loveliness to the Ss.
Step 3. Practi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urpose: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is used here to develop Ss’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and also their ability of co-operation will be well trained.
Step 4. Produc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urpose: To check the knowledge Ss have learned in this period.
Step 5. Homewor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urpose: Revision is so important that Ss should speak English as much as they as in class or after class.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Ss to do some extensive exercises after class to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they learned.
五.Blackboard design
Geetings and introduction:
Good afteroon,everyone. I’m Yuan Xingchen. I’m an English teacher from Sihong No3 Middle School. I’m very pleased to have an opportunity to talk about some of my teaching ideas. My topic is made of five parts. It includes Teaching material analysis, Teaching methods ,Study methods ,Teaching procedures and blackboard design..
二. Teaching material analysis.
1. Lesson type and contents.
Today I’m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reading part of Unit5, Oxford English 8A. I’ll finish the part in two lessons. This is the first period.
2. Status and function
说课教案
人教版说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
1)
2)
① — No, I can't. / Yes, I can.
② …
③ help2.
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为他人做自己力所
二、
1. 教学重点:
1) 能过听力训练来提高学生们听说能力。
2) 进行阅读训练,通过阅读简短的文章来学习语言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2. 教学难点
1. 听力训练
2. 阅读2b部分的短文并完成相关要求。
三、教学过程
Ⅰ. Warming- up and revision
1. Daily greeting.
2. Check the homework. Let some Ss report what his/her family members can do.
Ⅱ. Presentation
1. T: Show some really instruments like violin, drums. Then play some of them. Tell Ss I can play the drums, I can
play the violin, I can play the violin…
Ss: Do after the teacher, Act as he/she are playing an instrument. The say: I can play the piano, I can play the piano,
I can play the drums…
Ⅲ. Game (Talent show)
1. Act and show your classmates your talent.
T: Please stand in front of your classmate. Act and say what you can. e.g.
S1: (sing and dance) I can sing and dance.
S2: (play the drum) I can play the drum.
S3: …
2. Ask as many students as possible to say their abilities.
Ⅳ. Listening
the sounds you hear in 1a.
2. Play the recording again and check the answers.
3. T: Now let's work on 1c. First, let one student read the words and phrases aloud.
Then listen to the tape and circle the words and phrase you hear.
4. S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circle the words and phrases they hear.
5. Check the answers:
tape again. Then try to fill in the blanks.
动作这两个方面的听清,其他作为非重点内容。
7. Ss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carefully and try to fill in the blanks.
8.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class.
Ⅴ. Group work
S1: Bill can play the guitar, but he can't sing.
S3: Frank can play the piano, but he can't sing or dance. S4: …
Ⅵ. Reading
1. T: Let's meet three new friends, Peter, Aland and Ma Huan. What can they do?Now read the descriptions and
S2: What can Alan do?
…
Ⅶ. Reading
What's each ad's title? Now let's read the three
2. 综合广告内容与三个题目,看每个题目与广告的内容是否最为贴切。
4.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class.
Ⅷ. Reading
1. T: Suppose Peter, Alan and Ma Huan want to help to do something after school. Which ad is right him/her? Now
read the descriptions in 2a and the ads in 2b again. Select a right ad for each person.
2. 方法指导:首先,再次明确每个能做的事情,以及他/她喜欢做的事情;然后,看每则广告中要求应聘者去
做什么事情;最后,综合考虑三个人的情况,做出一个选择。
3. Ss read the descriptions in 2a and the ads in 2b again. Try to select a right ad for each person. They can talk about the answers in their groups.
4. Check the answers with the class.
【学习目标】:1,学习Section B 的日记内容,并能熟练运用其知识。
2,学习运用一般过去时写日记。
【学习重点】:一般过去时日记。
【课前预习】预习Section B,找出下列词组。
1. 一些特别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 2. 为某人买某物 ______________3. 趣味公园______________
4. 到达槟城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我们旅馆附近_________________6. 1前_______________
7. 中国商人的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8. 在城镇附近散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走到山顶________________10. 一个多小时________________
11. 下小雨(大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糟糕的天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一个多小时________________ 14. 足够的钱______________15. 一碗鱼肉饭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英语微课教案
古诗说课材料教案
长期以来,古诗教学采用串讲法较多,这是传统的讲解古诗的方法,即先解诗题,然后释词,最后讲解诗句意思,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讲解,学生倾听,教师讲究,课就上完。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说穿了我们的的古诗教学还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学生不感兴趣,最主要的是学生虽然理解了诗的意思,但是对于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无法深刻地领会。基于这一点,在本次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中,选择了一首古诗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古诗中的.悟诗情教学作为研究的主题,说说我的看法。
一。 古诗悟情的阶梯式环节设计。
学生对古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的领悟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初读明确人物关系,自己解释诗意,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重点用关联词解释后四句及把后两句诗的意思成反问句,使学生初步抓住整首诗的思想感情,再通过质疑听音乐,发挥想象李、汪二人当时的情景,想象练笔,深刻领悟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最后通过比较两首不同的送别诗,再次领会作者借景抒情的方法,并进行仿写,在我设计时,就是想体现出这么一种层层深入,阶梯上升的情感体会线路。
二。 领悟诗情中教学策略的运用。王崧舟老师认为,主要有二条阅读教学策略,一条是基于质疑的教学策略,一条基于感悟的教学策略。质疑强调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感悟侧重内涵的领悟,想象,直觉和体验,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做短。偏执于一端恐怕都不是科学的态度。受此启发,我认为在古诗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地将质疑和感悟有机的结合起来。从整堂课的安排中我大致遵循“质疑——————感悟——————解疑”的过程。尤其是在重要环节悟诗情上,安排学生质疑,要求人人要有疑,然后抓住二个涉及课文思想感情的问题“踏歌声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忽闻呢?”引导学生进行感悟。这样不难发现学生的质疑,为他们感悟关键的把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感悟的过程中恰恰又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于是,学生思维活跃,通过自由感悟,整首诗的思想感情就蕴涵在每个学生的心目中了。
三。 倡导个性化的独特体验。读古诗,教师绝对做不到让每个学生脑海里浮现出教师心目中至善至美的意境,而应为学生充分抒发个人感受创造条件,古诗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朦胧性的特点,加上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应包容每个学生在诗情感悟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鼓励学生不局限于一种大众认同的意境,无拘无束地谈自己的独特的想法,如解释古诗,以及在想象李,汪二人为何不能见面分别原因等方面,可以天马行空的谈自己的想法,其目的就是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体验,获得自己学习古诗,领悟诗情的自家特点。
四。 注意渗透情感目标的领悟,虽然可以无拘无束的谈自己的感受,想法。但我力争在课堂教学上领引学生朝着诗的主旨走去,力争达到课堂教学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科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为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起到了铺垫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过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危及全球,然而,二氧化碳却又有广泛、重要的用途,它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作灭火剂,可制造化肥,在工农业生产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本节课的学习又为第七单元内容的展开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联系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及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知识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落实知识,学会应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化学反应原理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说学情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这对学习二氧化碳有帮助。但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生成物不易理解;学生的观察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辞不达意;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
三、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
1.实验法。这是化学教学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识的建构过程,充分体现建构理念。我演示和学生实验相结合,让学生去实验,去体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去思考。
2.谈话法。在做实验的同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展开讨论。可以是老师提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可以是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也可以是师生讨论。
3.讲解法。在做实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对重要知识点及难点进行讲解。
(二)教学用具:大理石、稀盐酸、醋酸、石灰水、胶头滴管、试管、烧杯、水槽、集气瓶、铁皮架、玻片、塑料瓶、铁架台、纸袋、、蜡烛等。
四、说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现代的教学,应以发现为重点,确实帮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怎样学习”。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我力求指导学生掌握以下两种学习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准备实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准备一瓶碳酸饮料,打开饮料瓶盖,会有气泡出现,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1.气泡里气体的成分是什么?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应用这种气体?联系实际,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引入新课,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学生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学有方向、学有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并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二)实验探究
1.发现问题
通过实例引出问题:文昌市锦山镇有一户人家为了清理庭院旁的一口很深的枯井时,请来了两位民工,结果在清理过程中,第一位民工进去后就不省人事;第二位见状马上进去,结果也不省人事;户主见状也进去,结果三人都死在井里。同学们猜猜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三人死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在小组内讨论其可能原因。教师进行总结归纳:CO2不能供给呼吸,含量过大可以使人死亡,但人类要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为什么又离不开CO2呢?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逐步让学生养成看问题,不能单看表面,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问题的本质,帮助学生理解客观事物的发展时量变到一定程度,可以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
2.提出假设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内容为:根据碳酸饮料的气泡及上述实例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作出假设和推断。
3.实验求证
每个实验组桌上都正立着一瓶预先收集好的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闻气味并让学生自己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培养学生观察并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能力。补充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绝大部分燃料燃烧后产生的气体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以此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随处可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
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参照下图进行演示实验,并提提问:倒入二氧化碳的纸袋一端向下倾斜,说明了什么?让学生自己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接着问学生,为什么在拥挤的人群里,蹲着比站着难受?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把化学知识引入实际生活,打开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观察和应用知识能力。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能也不支持燃烧。教师进行演示实验:点燃“阶梯形”铁皮架上的两支小蜡烛,将铁皮架放入烧杯中;从烧杯的一侧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不能也不支持燃烧。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溶解性。请学生参照书上114页图6-13,自己动手做一做。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实验中得到二氧化碳溶于水。
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探究(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老师指导:往醋酸、盐酸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指导学生取刚才可乐瓶中液体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呢?学生(猜想):①是CO2?②是H2O?③是CO2和H2O反应生成的新物质?(设计实验):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验证。(讨论交流):请各小组展示方案。(实验探究):选择学生有代表性的一组。从而让学生得出结论--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课件展示课本实验6-6.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得结论,解释交流”这一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若干组实验,此时,绝大部分的学生会因实验得出而兴奋起来,掀起一个小高潮)。
学生继续分组实验探究:将实验7中变红的溶液加热。观察现象:有气泡产生,且溶液又变成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培养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能力以及书写化学方程式能力。
学生展示:每个实验小组自己预先准备的两瓶石灰水,其中一瓶敞口,一瓶密封保存。与学生一起讨论完成提纲第4题,提出问题:敞口的石灰水上面有一层白色固体,这是什么物质?进行猜想:是不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反应?设计实验:往澄清石灰水吹气。观察:石灰水变浑浊。学生得出结论--CO2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通过观察、推理、加上学生的参与,一下子把课堂气氛推到最高潮。
4.得出结论
由以上实验,让学生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师进行点评。
(三)拓展应用
让学生利用所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用课件展示,增大知识容量,缩短教学时间。这样既能使学生懂得学习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际意义,又以新的形式巩固了新课内容,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从而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掌握情况,及时强调、归纳、突出重点,设置课后思考(多媒体体现),将学生的探究欲望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五)布置作业
1. 课本119页-120页,第1题(①、②、④、⑥、⑦、⑨)
第3、4、7、9题
2. 举例说明生活中二氧化碳的用途
六、说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1.不能也不支持燃烧
2.溶于水
3.与水发生反应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化学式与化合价》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以及一些物质化学式的写法,这位过渡到本课题起到了铺垫作用。为之后学习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化学式的涵义;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能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物质的组成;能看懂某些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化学式,知道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2.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会应用解决问题。
二、说学情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和物质的微观构成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数字的基本运算能力有一定的把握,这为化学式的有关知识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三、说教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采用谈话法与讲解法。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面向全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节课内容,我将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前面学过的一些物质的化学式引入: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我们前面学习的氧气、二氧化碳这些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新授
1.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81页相关内容,对于化学式的定义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以H2O为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化学式的意义,教师进行指导并及时指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讲解,得出化学式的定义及其意义。
讲解结束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是否相同?为什么?并组织学生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在学生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我进行归纳总结: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不同,因为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呈现练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些错误,针对这些错误我进行指导并归纳总结,从而引出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学习了化学式,为化学价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实验测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及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如不是这个数目之比,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在化学上,就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引导学生看课本83页 表4-6“ 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针对表格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问题如下:
(1)化合价有几种?是哪几种?(让学生明白元素化合价有下负之分)
(2)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多少价?氢元素通常显几价?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
(3)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多少?
(4)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多少?
在此基础上,组织两个活动。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准,评出“记忆之星”;活动二:让学生编写能帮助记忆的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活动结束后,展示同学们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通过活动,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在学习了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之后,应用化合价来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练习的方式完成此部分知识的学习。练习如下: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已知氧元素为-2价,计算二氧化硫(SO2)中硫的化合价和三氧化二砷(As2O3)中砷元素的化合价。练习结束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如:NaCl读作氯化钠。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如:CO2读作二氧化碳。
3.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引导学生复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了解相对分子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一样,也是相对质量。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讨论,从而引出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相关内容。由于计算比较简单,启发学生自己学习,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纠正错误。
在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教学完成之后,可让学生传看几种商品(如医药、化学试剂、洗涤剂、食品等)的标签或说明书,教给学生如何查看它们的成分、含量或纯度,并适当讲解化学试剂按纯度分级的情况。
桃花源记说课教案
【教学步骤】
一、理读:桃源故事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交流生字及难句读法。
2、指名朗读,教师听读。
3、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字音:
豁然开朗(huò)俨然(yǎn)阡陌(qiān mò)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邑人(yì)
4、教学生读好下列句子:
忘/路之远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5、学生借助课文注释,自己试译课文。
6、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用句子接力方式译读课文,勾画出易出错的词句。
7、教师检查下列词语的翻译。
古今异义词:
阡陌交通妻子邑人绝境叹惋无论不足
重点词:
俨然黄发垂髫便要还家延至其家便扶向路诣太守
8、以“桃源”为线索,小组成员分工讲述桃源故事,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
线索提示:发现桃源──进入桃源──作客桃源──辞别桃源──再寻桃源
二、赏读:“桃源”之美
1、远观桃源:
⑴教师出示话题:“桃花源”是陶渊明心中的一个理想社会,请结合课文说说桃花源的美。
⑵教师示范:桃花源的环境是美的。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一句可以看出,人们的房子修建得整整齐齐的,房前屋后像花园一般,桃花源美在风景秀丽。
⑶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学生说的内容可能有:桃花源人们的生活是美的。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老人孩子都生活得愉快高兴,可见人们的生活一定富足、安定。
桃花源中人们之间的关系是美的。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人们聚居在一起,彼此之间融洽和谐。
桃花源中的人情是美的。从“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以看出,一家的客人便是全村的客人,他们是那样热情、慷慨。
2、亲历桃源:
假如你亲身到了桃花源,请你展开想像描述一个特定情境,展现桃源之美。
⑴教师示范:
桃源漫步:
烟花三月,阳光暖暖和和的,我漫步在桃源仙境。这儿真美呀,高大的树木郁郁郁葱葱,各种花儿也都竞相开放,柔和的风儿带来了泥土的清香。我放眼望去,哦,勤劳的人们正在田里挥鞭犁地呢!旁边的秧田里,一群人正在那儿插着秧苗,笑语喧天,时不时还有高亢的插秧歌响起,好一派热闹的景象!看到这儿,我也禁不住想要上前去一展歌喉了。
⑵教师提供其它角度,如“桃源送饭”“桃源耕田”“桃源上学”“桃源放牛”“桃源作客”“桃源游戏”等等,学生也可自选角度。
⑶学生活动,并交流,内容可能有:
桃源作客:在桃花源,我深深体会到了他们的热情好客。刚进村口,就有一位青年男子前来问候,并热情相邀到他家吃午饭。说是没有什么好招待,但桌上摆满了大碗小碟,鸡、鸭、鱼、肉样样俱全,香味扑鼻而来;还有他家自酿的高粱酒,醇厚香浓。村里的人听说来了客人,全都聚到他家,围着我问这问那,那股子热情能把人融化!
桃源送饭:哦,好一派热闹的景象!怪不得爸爸妈妈都不肯回家吃饭呢,原来人们都在可着劲儿比赛哪!柳枝轻拂、百花吐艳,这样的大好春光中,谁会不努力劳作呢!嗯,看来,今晚的晚饭我还得再加两个菜,好好地犒劳犒劳他们!
……
三、评读:桃源情结
1、评情节的虚与实。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中说“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从哪些地方要以看出来?
⑴示范:这的确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作者在叙述中给我们留下了多处疑问:比如,故事模糊,文章从不交代确切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姓名。
⑵学生自己读课文,自由发现。
⑶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形成下列结论:
第二,神秘,“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但立即原路去找就再也找不着了,犹如海市蜃楼一般;
第三,矛盾,“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却又不知历史时事;
第四,完美,这里风景秀丽、宁静和谐、民风淳朴,人人平等、相互关爱、和平安定,这样一个温暖自足的完美胜地只应天上才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
以上种种,给桃花源蒙上了一层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神秘面纱,作者似乎是有意给读者留下这些破绽,来告诉人们,这只是一个虚构的理想世界罢了。
2、认识主题:
⑴陶渊明用诗样的笔触倾情描给了他理想中的社会,为什么又处处留疑?他想告诉人们什么?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作答。
《黄帝》教案及说课
《乘车》说课教案
蚂蚁说课教案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南帆的《蚂蚁》。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
《蚂蚁》选自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之机趣”。这一单元的文章都是关于生命的话题。《蚂蚁》一文通过对一只蚂蚁寻找食物时的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冷静的思考。引导学生学习好这一课,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能力。
二、三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设定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积累词汇;学习本文拟人化的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读课文,品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文学习,加深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本文拟人化的手法,品味文章诙谐幽默、富有哲理的语言。
之所以这样设定是一句新课标和中考要求,近几年中考命题就涉及到以上各个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教法:引导。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选择依据:语文教学要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主。同时,本文篇幅不长,也相对简单,适合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其三,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基本具备了这种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 《 蚂蚁》课件 汉语字典 绘画纸笔 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
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六个小的环节。
(1)导入:引出米老鼠孙悟空等经典卡通形象,要求学生设计蚂蚁的卡通形象,教师选出优秀作品展示,然后播放有关蚂蚁图片并以此引入新课。(说明:以下课件随教学进度播放,不再详细点明)
这样导入,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蚂蚁和文本的兴趣。
(2)“三个”落实:落实作者、字词、文章主旨。
教师从四个方面进行引导:①读课文,整体感悟;
②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三个落实
③全班交流,教师检查小组学习成果。
④教师评价鼓励。
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积累词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为后面探究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3)自主探究
教师引导:布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参考书的提示做简单的批注。引导学生找出运用拟人的句子,分析拟人的表达效果。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课文,为后面的第四步做准备。
(4)合作探究
教师从三个方面引导:①速读课文,重点阅读文章6——9自然段思考:通过桌子上这只蚂蚁,作者进行了怎样的联想?又抒发了怎样的感慨?怎样评价南帆先生这只蚂蚁?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一、三题。
②学生分小组、分问题讨论,教师指导点拨并参与讨论。
③小组汇报,教师点评。以上就全部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头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
渺小、自足
教师板书 蚂蚁 联想 我(人类)
无法主宰
自己命运
(5)拓展延伸
看谁知道得多。说出你知道的有关蚂蚁的成语、熟语、谚语等。
设计目的:开阔视野,积累知识。
(6)布置作业;完成配套练;观察你身边的动物,写一篇100字以上的观察日记,要求运用两个以上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
设计目的:学以致用,并通过观察培养对动物的感情。
六、教学反思。
1、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注重兴趣的激发和知识的积累。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并学有所得。
2、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各种能力。
乡宁县西街小学 张丽君
一、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介绍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领土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文中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景色的美,洋溢着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它不仅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学生情操的好教材。
二、指导思想
根据新大纲的精神,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结合本教材的特点,我将教学本课的指导思想确定为:情境促读,读中悟情。
三、认知目标:
1、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弄懂课后思考、练习。
四、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 、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2 、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我主要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图像资源,借助大量的图片,优扬的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视象”,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具体设计如下:
一、课前欣赏,激发情感
课前让学生欣赏一组祖国迷人秀丽的风景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河川秀美,景色逸人,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为生长在这样美丽而伟大的国家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奠定整节课的情感基调。
让学生以游客的身份进入情境,学习课文,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声像结合,感知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收集日月潭的'近景、远景、清晨、晴天、雨天及游客观光等许多图片,在优扬的音乐的基础上配上优美的课文朗读,让学生一边赏风景,一边悟课文,为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三、图文并茂,赏析课文
《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色的秀丽和作者的赞美都蕴含于文章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若单凭教师讲或学生读,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这句话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这时,我让学生读后看图和多媒体画面,再来体会哪里美,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学生就能感受到“树木茂盛”很美、“群山环绕”很美、“许多名胜古迹”也很美。以景激情,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融入文章之中。
课文重点是二、三、四自然段,采用Flash片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学生对图片的欣赏、说话,对文字的品味、朗读,掌握课文重点,领略作者的遣词造句之美,体会日月潭的多姿多彩。第二段中对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的理解,用课件展示空拍日月潭图片,让学生一边感受日月潭的形态美,一边体会作者比喻的精妙,和对日月潭的喜爱赞美之情。第三、四段是指导朗读的重点段,利用图片将文中的景象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诱发学生的情感,在此时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变得自然而然,有感而发。
四、展示情境,复述课文
在赏析课文后,设计“我当导游”的活动,继续播放音像课件,练习朗读,让学生再一次置身于如诗如画的仙境,得到美的熏陶,在美的世界中受到感染,把文中的赞美之情毫无保留地抒发出来,从而使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鉴赏力得到训练,为背诵课文,积累语言作好铺垫。
五、拓展情境,爱国教育
最后设计“游客抒情”这一环节,让学生将学习本文后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增强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形成初步的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另外,在学生个个都说“日月潭真是个好地方”,个个都想“到台湾去”时,老师再动情地讲述: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了,至今还没有回归。台湾人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台湾的小朋友也在向往早日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从而增强学生期盼祖国统一的意识,完成课后第3题。
---------------------------
七、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咱们祖国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有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的万里长城;有象征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龙门石窟;有以奇松、怪石著称的黄山;还有雄伟壮观的泰山。我们的祖国可真美呀!你们不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家里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吗?
2、这些景点都在我国大陆地区,我还听说台湾岛上有一处景色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个地方就叫日月潭。今天,我们一块去欣赏那儿的美景吧!(板题,读题)
(二)情境体验,整体感知
1、各位小旅客们请大家观看大屏幕,听我为大家介绍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多媒体画面及音乐,师朗读)
2 、同学们,刚才听了老师的介绍,有什么感受吗?你们想亲眼去看看吗?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日月潭的美。注意把字音读准。
3 、生字词反馈。(多媒体出示生字词)
(三)细细品读,理解课文
品读第一段
1、小声自由读,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
2、指名交流:
(1)体会1、2句。(板书:大湖高山)
(2)体会第3句。联系画面理解“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用动作演示理解“群山环绕”(多媒体辅助)
3、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