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个语文教改的突破口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打开一个语文教改的突破口,本文共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打开一个语文教改的突破口

打开一个语文教改的突破口

――实施“以训练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山东省教研室 吴心田)

* * *

一、问题的提出。

记得1978年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大师之一吕叔湘先生曾尖锐地提出“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呼吁“这 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 成绩?”(1978年3 月《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当时,吕先生提出的这一问题被称为语文界的一声 惊雷。到了1991年7月,本人有幸听了我国另一位语文教育大师张志公先生在全国中语会第五次年会上的录音讲 话,他又一次尖锐地指出:“多年来,我们语文学科,自觉或不自觉的可以说变化不大,或者说没有实质性的 变动……学生大学毕业了,工作所需要的语文能力还是没有。需要写,写不好;说呢,结结巴巴,说不好。就 是大家经常说的要写写不来,要说说不来……今天的语文教学要考虑到七八年、十几年以后需要什么样的语文 能力。现在社会发展很快……要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这是一。第二,做到学用兼顾,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是句自古名言,可是我们在语文课上没有做到。学语文,需要写,就能写;需要说,就能说。简而言之,我们 要在这两个方面有突破性的办法,一是在效率上有所突破,二是在致用上有所突破。”(1991年7 月《在全国 中语会第五次年会上的讲话》)本人认为吕先生和张先生的话说在了点子上,切中我们语文教学的时弊。本人 经过大量的实际调查证明,吕老张老的看法完全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1994年在北京召开的吕叔湘先生教育思 想研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1978年吕先生提出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由此全 国中语会决定1995年全国中语会第六次年会的中心议题定为“努力提高教学效率,为培养跨世纪人才服务”。

近几年来,本人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几十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问题和学以致用问题这两大问 题一直解决不好呢?或者说为什么我们的广大语文教师费了那么大的力气而学生的语文能力总是达不到基本过 关的要求呢?――想来想去,得出了两个认识,一是这确实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它牵扯到整个教育思想观念问 题,牵扯到师资水平问题,牵扯到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方向和教材教法课的指导思想问题,牵扯到学校教育管 理问题、教材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解决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第二点由张志公先生的讲话想到,能不能在具体 的教学领域找到一个突破口,带动整个语文教学的改革,于是就想到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上,冲破几十年来 “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模式,而代之以“以学生训练为主”的模式。

基于上述第二点想法,从1995年6 月开始在山东省实行了大面积的改革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教改实验,实 验一开始就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和各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教改实验点由80多处迅速发展为近300处,实验点遍 布全省各地,甚至波及其他有关学科。对这项教改实验,山东省已召开两次大型研讨会,每次到会五六百人, 部分兄弟省市代表也到会参加研讨。现在这项改革正方兴未艾,呈现出迅速发展的势头。

二、“以教师讲析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弊端。

几十年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以教师讲析为主”,对此尽管不能全盘否定,但是,以现代 先进的教育思想来权衡,它确实存在着若干弊端,这些弊端最直接地影响着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整个语文教 育事业的发展。

从当前的多数语文课来看,其基本的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以教师讲析为主”。近几年 来,虽然有些语文课增加了一些课堂练习,如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书面解答、阅读评点等等,这无疑是一大 进步,然而可惜的是这只是表现为少数,而大多数仍然是教师讲析占据课堂,上述这些“提问”“讨论”“阅 读”只占少量时间,有些只是一种“形式”,或者说只是教师滔滔不绝讲析的一种“点缀”,实际上课堂的大 部分时间仍是被教师的讲析所占用。

这种“以教师讲析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它违背了中学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背离了中学语文课应以训练语文能力和语文学习习惯为主的基本目标。

本人认为,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形象性、综合性等多元的性质和特点,但是,其中总有一个是最主要最基本的,这就是它的工具性(不论称之 为基本工具,或基础工具,或交际工具)。由此派生出来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也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 的,而最主要最基本的目的任务,应该是使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运用这个工具去写,去说,去工作,去学习,去交际,具体说,即为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教学目的”部分的前几句话,即“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 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语文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把这作 为基本的目的任务,符合学科本身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同时也不排除思想教育、人文教育、审美教育,乃至视 野的开拓、智力的开发,等等。

基于上述认识,本人认为,现在这种通行的“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背离了中学语文教学学科本 身工具性的性质,排除了实现教学任务的基本形式――训练性。吕叔湘先生说得好:“如果要追问两者(指讲 与练)之间的关系,恐怕只能说是讲为练服务,而不是练为讲服务。”(着重号是作者加的,1963年4 月《关 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现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一味地“讲”,基本上抹煞了学生的“练”,这样教学 怎么能使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呢?怎么能实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这一总的目的任务呢 ?正因为如此,本人认为,几十年来这种“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忽略了“训练性”,实际上成为解决 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以致用问题的主要障碍。

(二)它抹煞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排除了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 完全处于学习的被动位置。

现代先进的教育学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国家建设的人才 ”。现代国际上先进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赞可夫、巴班斯基、苏霍姆林斯基等都主张“学生的活动( 学习)是教学过程的特征之一”,“教师的重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我国语文教育大师 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也一贯主张教师的教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 与学习。

“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凯洛夫“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教育思想的体现,从形式上看,一上课就 是教师讲析,教师几乎是滔滔不绝地一直讲到下课,从教学时间上看,有些课仍然是教师的讲析贯满堂,而多 数课是教师讲析占据五分之三或五分之四以上的时间,而学生读、写、说的时间仅占五分之一左右的.时间。而 且不少教师讲析的内容并没有“讲在点子上”,有些是学生已经懂了或学生自己能够弄懂的内容教师在讲析, 有些是教师讲的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正因为如此,不少的课是教师侃侃而讲,学生昏昏欲睡,或者是教师讲得 天花乱坠,而学生听得是二目圆睁而眼大无神,一堂课下来学生没有多大收获,语文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

三、实行“以训练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依据。

(一)实行“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是普通中学基础教育的性质决定的。中学的语文教学与中专的、大 学的语文教学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一面在于都是语文方面的学习,不同的一面在于中学是 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除了学习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之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或说基本的语文运用能力( 或称技能),而且要达到基本过关的要求,以便适应将来到高校学习或到社会上工作的需求,而这种语文运用 能力的形成,单靠“讲析”是绝对不行的,而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训练。吕叔湘先生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 ,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 杂罢了。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不正确就不能获得所要求的效果,不成其为技 能。不熟练,也就是说,有时候正确,有时候不正确,或者虽然正确,可是反应很慢,落后于时机,那就不成 其为技能。”(1963年4 月《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中学阶段要打下一个基础,要学会使用语文的 基本技能,这个任务,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完成,才能达到“准确”“熟练”的程度。

(二)实行“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是语文教学的学科性质、特点及目的任务所决定的。语文教学的基 本性质、特点是“工具性”。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会使用语文这个工具,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 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要体现语文学科 的性质,完成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单靠“讲析”是不行的,必须通过适当的“训练”才能达到。叶老说得很 清楚:“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 ,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717页)“可否自始 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 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同上,720 页) “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除现在通行的逐句讲解的方法。”(同上,83页)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课 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所以一般称为工具课……中学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是教会学生 使用现代语文。”(1963年4 月《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张志公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是个工具, 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凡属工具 ,最重要的是准确的操纵它,熟练的运用它,只有这样,它才好好的为我们服务。”(1963年10月《说工具》 )关于语文的学科性质和教学的目的任务,“三老”还有很多类似的论述,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也是一贯的 ,本人认为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只有排除“以教师讲析为主”,实现“以学生训练为主 ”,才能正确地体现语文课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

(三)实行“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思想的体现。凯洛夫的旧教育思想是“ 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知识为中心”,赞可夫等的新教育思想是“学生为中心”“多渠道教学”“培 养能力为重点”。新的教育思想主张一切教学活动都应是从学生出发,归宿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应 起主导作用,但是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一堂课如果学生处于 被动地位,只处于听教师讲析的位置,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讨论,去动手练习,那么这堂课就好像演 戏一样,课堂这个舞台全被教师的活动所占据,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培养起来的。关于“学 生为本”的思想,叶老曾说:“怎样启发学生、使他们自觉地动脑筋,是老师备课极重要的项目。这个项目做 到了,老师才真正起了主导作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492 页)“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和, 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同上,733页)“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 盖在善 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和,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 书的,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运其才智,勤 其练习,领悟之源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善教者也……”(着重号是作者加的,同上,745页)吕叔湘先生、

张志公先生关于“学生为本”的思想论述不一一引述。综这些

[1] [2] 下一页

(四)两年来大面积的改革实验证明,“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大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和认可,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这里不作赘述,另有若干教改实验报告证实。

四、“以训练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的备课、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 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等等,完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尽量使其动口、动手、动脑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切实把教师的讲析时间压下来,把学生练习的时间增起来,教师所有的讲析 、提示、启发、答题、扩展、总结等全部活动时间,尽量加以精练,压缩在整课时间的1/2以下,而学生各种 训练活动(包括读、写、听、说、思等)尽量增多,提高到整节课时间的1/2以上。

(三)训练的内容精心选择。包括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和语文习惯的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美育熏 陶、智力开发等等,从中加以精选,恰当地确定训练重点。

(四)训练的方式从实效出发精心安排,多种多样,生动活泼。包括阅读、写作、答问、解说、讨论、辨 析、鉴赏,等等,这些训练可集中,可分散,可交叉,灵活和谐,不拘一格。

(五)训练的基本模式有两种:①“三段式”,即教师提示―指导学生练习―教师答题小结,其中“教师 提示”包括说明教学目标、提示教学要点、简介教材内容和有关知识、说明教学过程,等等,一般控制在十分 钟左右;“指导学生训练”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可在学生训练中启发、诱导、答疑,一般控制在二十五分 钟左右;“教师小结”包括教师集中答题、知识梳理、加深扩展的讲解等等,一般控制在十分钟左右。②“讲 讲,练练,讲练结合,贯穿始终”,此模式不截然分成三段,但总计学生训练时间不少于1/2。

五、实行“以训练为主”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点。

(一)切实端正教育思想,树立三个基本观点:①树立“学生为本”的观点;②体现“以训练为主”的观 点;③确立“重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观点。

(二)不应误解为全盘否定教师的讲析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讲析还是必要的,但要讲得少而精,讲在 “点子”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认真备课、确定教学目标、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精心确定训练内容、精 心设计训练方式、恰当地启发诱导、解答疑难问题、对当堂所学知识的疏理巩固等等。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 视。

(三)除上述两种模式外,还可有若干变式,例如单元教学,可以有的环节教师多讲一些,有的环节学生 多练一些;两课时一篇课文的教学,可以一课时多讲一些,另一课时多练一些;有的课可以集中训练诵读,有 的课可以集中进行两篇文章的比较,有的课也可以集中进行讨论辩论的训练,凡此等等,不拘一格。

(四)各项训练均应扎扎实实,讲求实效,切实防止“花架子”式的形式主义。其中关键在于精心选好训 练内容,精心设计好训练形式。

(五)要体现“大语文教育”的思想,训练要适当向课外延伸,以巩固课内训练的成果。*

上一页  [1] [2]

课本剧 打开语文教改一扇窗

杨卫国

审美理想和艺术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积淀,人们的审美情趣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浓烈。特别是属于民族特色的、易于凸显个性的艺术形式,越来越繁荣,越来越普及。正如大诗人、哲学家尼采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当前,无数城市音乐、广场、社区俱乐部、戏曲票友社等群众文艺组织风起云涌。看来,学会表演也是新世纪新公民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

面对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如何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N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个纷繁而严峻的课题。我们在实践中意识到,在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运用演课本剧这一教学形式,将有利于引领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不失为一种新的“理解哲学”的体现。

一、文化认识的统合

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亮点是增加了“互动”因素。它关注互动对象、增加互动时间、扩大互动空间、安排互动内容、设计互动方法、明确互动要求,使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与文化与社会在互动中相互适应、相互调节,从而形成一种统合,取得了接触变容的效果。

1、演课本剧的语言学意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思维工具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它源于社会生活又推动社会生活的发展。在人类语言生活的历程中有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即由以声音为材料的语言信号转化为文字信号,使听觉活动扩大为听觉和视觉的联合活动(这是课本剧的基本特点)。第二次飞跃,即由单语言生活发展为双语言生活(将方言转化为民族共同语言是演练课本剧的重要要求)。第三次飞跃,即语言留传和转换技术的突飞猛进(是编、演课本剧丰富多样的信息源)。因此,引导学生读――思――编――演课本剧,大而言之,是体验语言生活飞跃的趋势,掌握和运用语言生活飞跃的成果。小而言之,对提高学生内在语言和人体语言的`成熟度,也是一帖上好的催化剂。这对实现“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2、演课本剧的文化学意义。戏剧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是一种群体性的艺术活动,是既具有时间艺术特性又具有空间艺术特性的综合性艺术。学生群体可以通过这种艺术活动来反映认识的文化、规范的文化、艺术的文化和社会的文化。借戏剧语言和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文化理想和内心意愿。课本剧的演出,学生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不仅使他们同时拥有审美的共占空间,而且拥有共享空间。这就是说,使学生在人们最向往的精神活动中,不但磨炼了他们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对社会已有精神财富的享受能力,切实掌握文化,走社会生活之道,迈向人的全面发展。

再从改编课本剧的可利用资源来看,有成语故事、民间传说、古典诗词、中外名人轶事、童话寓言、文艺名著名篇,乃至科普小品。这表明语文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有利于“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的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演课本剧的心理学意义。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活动的投影,而对于戏剧来说,这种生命活动的投影就是一种生命仪式。人类通过这种仪式而获得成长。这是因为它具有两大功能:一是开发功能,即开发大脑潜能的有效信息源。二是促进功能,即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演课本剧正是让学生认识生命仪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产生艺术冲动、吸纳艺术信息、进入艺术状态、获得艺术体验、形成艺术意识、发展艺术能力,从而完善艺术心理结构。由模仿走向创造,由审美走向创美,由审美期待转化为成就美感。

二、教学策略的优化

课程改革的又一个核心亮点,是重视“过程”的优化,而不片面追求结果。阅读是一种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也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教师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创造,就成了过程优化的关键。主体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论认为“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求知是孩子的天

[1] [2] [3] [4]

打开语文教改一扇窗论文

审美理想和艺术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积淀,人们的审美情趣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浓烈。特别是属于民族特色的、易于凸显个性的艺术形式,越来越繁荣,越来越普及。正如大诗人、哲学家尼采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当前,无数城市音乐、广场、社区俱乐部、戏曲票友社等群众文艺组织风起云涌。看来,学会表演也是新世纪新公民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

面对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如何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N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个纷繁而严峻的课题。我们在实践中意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运用演课本剧这一教学形式,将有利于引领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不失为一种新的“理解哲学”的体现。

一、文化认识的统合

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亮点是增加了“互动”因素。它关注互动对象、增加互动时间、扩大互动空间、安排互动内容、设计互动方法、明确互动要求,使语文教育与文化与社会在互动中相互适应、相互调节,从而形成一种统合,取得了接触变容的效果。

1、演课本剧的语言学意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思维工具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它源于社会生活又推动社会生活的发展。在人类语言生活的历程中有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即由以声音为材料的语言信号转化为文字信号,使听觉活动扩大为听觉和视觉的联合活动(这是课本剧的基本特点)。第二次飞跃,即由单语言生活发展为双语言生活(将方言转化为民族共同语言是演练课本剧的重要要求)。第三次飞跃,即语言留传和转换技术的突飞猛进(是编、演课本剧丰富多样的信息源)。因此,引导学生读――思――编――演课本剧,大而言之,是体验语言生活飞跃的趋势,掌握和运用语言生活飞跃的成果。小而言之,对提高学生内在语言和人体语言的成熟度,也是一帖上好的催化剂。这对实现“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2、演课本剧的文化学意义。戏剧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是一种群体性的艺术活动,是既具有时间艺术特性又具有空间艺术特性的综合性艺术。学生群体可以通过这种艺术活动来反映认识的文化、规范的文化、艺术的文化和社会的文化。借戏剧语言和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文化理想和内心意愿。课本剧的演出,学生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不仅使他们同时拥有审美的共占空间,而且拥有共享空间。这就是说,使学生在人们最向往的精神活动中,不但磨炼了他们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对社会已有精神财富的享受能力,切实掌握文化,走社会生活之道,迈向人的全面发展。

再从改编课本剧的可利用资源来看,有成语故事、民间传说、古典诗词、中外名人轶事、童话寓言、文艺名著名篇,乃至科普小品。这表明语文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有利于“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的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演课本剧的心理学意义。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活动的投影,而对于戏剧来说,这种生命活动的投影就是一种生命仪式。人类通过这种仪式而获得成长。这是因为它具有两大功能:一是开发功能,即开发大脑潜能的有效信息源。二是促进功能,即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演课本剧正是让学生认识生命仪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产生艺术冲动、吸纳艺术信息、进入艺术状态、获得艺术体验、形成艺术意识、发展艺术能力,从而完善艺术心理结构。由模仿走向创造,由审美走向创美,由审美期待转化为成就美感。

二、教学策略的优化

课程改革的又一个核心亮点,是重视“过程”的优化,而不片面追求结果。阅读是一种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也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教师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创造,就成了过程优化的关键。主体教育论认为“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爱动是孩子的特点”。因此,我们的引导策略是在读中找戏,在戏中觅趣,在趣中显智,让学生以最大的热忱投入热烈的表演。

1、在读中找戏,变静态为动态。在鼓励学生自主读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把书读活,读出影响来,读出形象来。如果相机启发他们在读中找戏,那就不仅能激发阅读兴趣,且能发展其形象思维及合理想象,将静态的符号语言转化为动态的情境语言。由于阅读材料内容的复杂性,形式的多样性,以及阅读环境的差异性,这种转化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 接触改体。在课本教学中,如接触到一篇课文,它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甚至有对话,则可以短时酝酿,分配角色、论台词、议细节,改变文体,当堂表演。

② 即兴延伸。在课堂教学中,若遇一篇课文,它有人物、有场景、但无故事、无对话,则不妨鼓励善于形象思维,勇于当众表达的部分学生,顺应文章原意,通过内在语言先园通故事情节,瞬息即行表演。

③ 二度开发。在课堂教学中,若遇一篇课文,它既无人物,也无情节,但有事物、有联想,则可因其内容先分组讨论,共找“戏眼”,然后根据“戏眼”的需要,再分头笔拟对话,扮角表演。

2、在戏中觅趣,变封闭为开放。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趣味性应该是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积极化”,就课本剧而言,就是说学生在戏中不仅应寻觅情趣,而且还要获得意趣。不但要注意积累,更要注重开拓,变封闭为开放,将探索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积极转化为获取信息,有意识搜集信息、有主见处理信息的能力。当前,师生们也正是在作这样的努力。比如在《林冲棒打洪教头》(苏教版第九册)一文中,主客间的交际礼仪、两主角比武所用的招式,既很有“戏”,又很有“趣”,但对小学生来说,那只不过是一些混沌的、模糊的心理意象,似乎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如今要表演这些人物,自然首先要将模糊的心理意象清晰化,然后才有可能呈现正确的视觉表象。因此,他们不得不带着问题到处去向年长者请教,不得不去翻阅武侠小说,不得不去观看古装戏的影视资料。一旦疑团顿消,心境豁然开朗,那种获得情、成就感的乐趣。几乎是难以言表的。

3、在趣中显智,变应付为创造。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情绪,不但能使人产生超强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的确,每当将课本剧引进课堂时,学习氛围便显得异常的活跃。更有者,有些学生竟提出了上演角色也要公平竞争,比如为参加六一儿童节课本剧会演,一个班里争演《景阳冈》中武松的不下八九人,结果先来了个武松小会演,在切磋演技中求平衡,参与者个个使出浑身解数,连两位女同学也表演得身手不凡。在教《陈增巧破巫术》一文时,要求表演者同样争先恐后,孰知他们早就按课文内容用明矾液写画好了道具。再如教《母亲的恩情》一文时,稍经教师点拨,让学生当堂设计人物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然后上台表演,扮孟母的那副老眼昏花的模样,灯下密针缝衣、村口伛背送别等一系列带有夸张性的戏剧动作,居然演得活灵活现,十分感人。凡此种种,不能不说是凝聚自觉、能动、发展、创造、智慧的结晶,不能不说是一种“乐学”与“乐教”和谐共振的结果。

三、心灵智力的启迪

课堂改革的再一个核心亮点是推崇“整合”。在教育理念上,强调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继承传统和面向未来的整合。在教育结构体系上,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整合。在教育方法上,强调个体差异与整体协调的整合。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上,则强调读、写、听、说、活动的整合。而演课本剧正是对这些整合要求的再整合。在这一独特的动态中,使语――文――剧陶冶灵性的人文性功能与社会交往的工具性功能得到完美而和谐的体现,使学生获得心灵智力的启迪。

1、组织“动态社会”活动。戏剧家易卜生曾经说过“人生不是演戏,但不能没有戏剧意识”。所谓戏剧意识主要包含观剧意识和演剧意识。人们有了观剧意识,才能洞悉人生真谛,把握人生底色。才能满腔热情地去赞美自然绝色,讴歌人间豪杰,才能明智而犀利地去鞭挞丑陋,去铲除罪恶。有了演剧意识,才有集人生美好情态、精睿智慧于一瞬的强烈要求,才会有完成具有美学价值的自身形象的实践动力。所以在演课本剧的过程中,要经常组织“动态社会”活动,让学生去领悟,去体验。比如组织以中、高年级学生为主的“剧评沙龙”。在演出后开展群众性的议论和评价。组织有中、低年级学生参加的“苗鲈剧团”、“采风小组”等。这些组织的特点是绝不一成不变,而是因剧本需要随时组合或解散。参与者是自主的、双向选择的。有时同一篇课文可由几个乃至十几个小组进行改编和排练,然后约期进行不同“版本”的表演。这样做主要是为在课堂进行“接触改体”、“即兴延伸”制造气氛,树立榜样。关于“采风”绝不成人化。除了学校文学社成员须注意有计划的长期的积累以外,大都应角色需要而随时定夺内容。大而至于访问一厂一村,小而至于模仿市卖小贩的某种行业习惯动作,或颇其特点的吆喝。这些活动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树立一种意识,即珍视对自己活动的对象和过程进行“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并提高正确使用这种权利的能力。

2、引导横向学习风格。语文其实是自然文化与民族文化生态平衡体系。它既是人们的一个生活过程,也是人们创造的一种环境财富,因此必须形成横向学习的风格,以弥补纵向学习的`不足。演课本剧虽不及戏剧文学那样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尖锐的戏剧充突和人物语言的高要求,但它必竟是综合艺术,是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的综合体。它也要以戏剧的本质规律去运作,而且越接近这个规律,就表明参与者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新水平。比如戏剧的空间进展层次,一般为案头文学――剧场活动――舞台演出――社会现象;剧本写作的进展层次,一般为整体感知――揣摩品味――语言运用――多维创意――记忆积累;演员的心理进展层次,一般为表演冲动――角色幻想――情感语言――舞台行为。课本剧面对这些规律,哪一环也少不了。其中“剧场活动”、“多维创意”及“角色幻想”对横向学习的要求尤为迫切。如《抬驴》一剧中的驴、《景阳冈》一剧中的虎该如何设计,如何扮演,师生带着这个难题观看了日本电视综艺节目《超级变变变》便从中得到了启发。如《幸福是什么》一剧的剧情时间跨度大,空间转换对布景要求高,课堂表演无法满足这些条件,编剧时便尽量用精到的旁白来弥补。由此参与者便个个弄懂了独白、对白、旁白的区别与作用。再如《抬驴》一剧在改写之前,大家先议了剧本的主题和剧情特点,接着在教师的指点下又学了老舍的名剧《龙须沟》,于是决定采用适量的说唱来渲染主题、突出诙谐。剧终时一曲幕后伴唱:“台上一出抬驴戏,笑坏一群看戏人。凡事需要有主见,认准方向即可行。假如主张拿不定,也是戏中抬驴人。笑人莫如笑自己,审时度事靠自信。”成了画龙点睛之笔,使观众感到回味无穷。

3、增强自我效验能力。现代化理论界对当前青少年的角色定位是“年轻的成人”。这就意味着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已不再象过去那样毫无疑义地学习和接受现存的各种行为规范,而是和成年人一道担当起在学习过程中去建设新文化的任务。我们说,濡化的重要的成果是名副其实地获得相应的社会角色。因此,从“未成熟的社会正式成员”所表现出来的“生理进化成熟前倾和心理发展成熟后移的巨大冲突来看,他们明显需要增强自我效验能力,演课本剧至少将对以下两方面有所增益。

① 调节智慧杠杆支点和维护生存热情的能力。课本剧的原型资料来自教材。教材本身就是智慧的结晶,不过有的表现为特殊天才的创造性,有的表现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但他们都同样表现出了热爱人生、维护生存的无比热情,特别是在我们将其从一种语言形式改变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过程中,会大大缩短我们与作者心灵对话的距离,有利于掌握如何调节智慧杠杆的支点,既保持原作的精髓,又具有开放性的文化刺激。比如有位教师在改编古诗《赠汪伦》时,巧妙地引进了越剧的表演形式,由于沟通了诗人情怀与剧种特色的灵犀,把一份挚友离情演泽得淋漓尽致,参与演出的学生心领神会高度投入,并机灵地运用了越剧中烘托离情别绪的舞蹈动作,因而取得了令人柔肠寸断的戏剧效果。

②促发直觉联想和形成机智的应变魅力。教育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直觉思维是构成语感的核心要素。通过培养语感,便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因为直觉具有综合性、直觉性、跳跃性和快速性等特点,所以它能高效地开发青少年潜能。直觉思维的积累,会触发丰富的联想。从而派生富于艺术性和深刻性的新意或创见。在编、演课本剧的过程中,大量的语言实践是积淀语感,唤起想象与联想的最佳机遇。抓住这个机遇,久而久之便能磨砺出突发奇想,应对事变的机智魅力来。比如在《景阳冈》一剧试演以后,小观众们对如何突出武松“酒量过人”进行的议论,大都明知仅在“一坛几大碗”上做文章是远远不够的,但又想不出新招来,有人突发奇想,提出了在酒店一角增加四名客官,用他们因不胜酒力而东倒西歪的夸张动作来进行反衬。这一改,果真灵验,公演时博得了好评。

张扬课程改革“增加互动”、“重视过程”、“推崇整合”三个核心亮点,积极引导学生“读――思――编――演”课本剧。用“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发挥“语――文――剧”的系统效应,打开语文课改一扇窗。我们从这扇窗口,仿佛看到了享受美的能力的回归,心灵折射语言的领悟,以及现代社会人格的升华。

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但语文工具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极具思想与内涵的特殊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当然,还有很多人认为语文是“人文性”的学科,就我个人认为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它们只是着眼点不同而已。说它是工具性是从语言的客观性、物介性来说的,说它是人文性是从语言的功能性、历史性来说的,工具性也好,人文性也罢,它们都是从某一侧面来阐释语文的本质特征的。为此,我们不宜把二者对立开来。

[1] [2]

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但语文工具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极具思想与内涵的特殊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当然,还有很多人认为语文是“人文性”的学科,就我个人认为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它们只是着眼点不同而已。说它是工具性是从语言的客观性、物介性来说的,说它是人文性是从语言的功能性、历史性来说的,工具性也好,人文性也罢,它们都是从某一侧面来阐释语文的本质特征的。为此,我们不宜把二者对立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