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论文
- 文档
- 2024-07-13
- 114热度
- 0评论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论文,本文共20篇,希望大家喜欢!
【摘 要】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地方本科高校应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 实践教学 改革研究
一 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存在偏颇,影响实践教学开展
由于传统教育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高校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在教学资源、人员、资金配备等方面,都向课堂理论教学倾斜,使实践教学处于次要地位。
2.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虽然很多高校都能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制订实践教学计划时也增加了实践教学课时数,然而仍有很多实践课程是虚设的。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实践教学被普遍弱化。
3.实践教学师资匮乏,影响实践教学开展
实践教学教师数量不足,由于高校的教师多数是直接从高校毕业的,这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专业基础理论扎实,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也没有到企业、工厂进行生产实践,导致实践教学能力较弱。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对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从企业中外聘的教师,他们虽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经验,但缺乏教育理论知识的支撑,很难把专业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4.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
产学研合作育人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但是,地方本科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学校和业界还没有很好地联合,形成合作育人机制。
学校未能很好地通过实习、实训、科研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来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促进其职业素养的养成;二是学校也没有发挥人力资源集中的优势,通过产学研结合,依托行业企业和当地政府,形成高校和产业界互利互惠的合作局面;三是在学校和业界合作过程中,学校要求业界为自己服务、支持自己的多,而学校为业界提供服务的少,教师的应用性科研能力还很不足;四是缺少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政策和机制。
学校缺少有效地引导和鼓励教学部门和教师积极与业界联合,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激励措施。
二 实践教学改革的原则
1.遵循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实践教学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择业、创新能力。
地方本科高校主要是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注重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努力拓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面向不同岗位的职业迁移能力。
因此,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尤其要有针对性地强化面向地方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2.遵循教学资源整合原则
实践教学的关键是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是“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和周边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影响和改变学生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系列内、外部条件的总和”。
促进教学资源整合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原则,这其中就包括整合校内实践课程、实践教学条件和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等多方面的资源。
3.遵循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发展原则
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要紧紧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构建,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由高校的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办学模式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所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体现出高校的特色。
地方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中具有特定办学层次和类型的教学型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以实用性与应用性知识教育为主、以市场导向为主的发展思路与策略”,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也应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学科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特色等因素综合考虑。
三 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1.更新实践教学理念
实践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更新教学理念,应该认识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都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实践教学不仅仅是理论教学的一个延续,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切入点。
对于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高校而言,实践教学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要更新实践教学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教学内容上,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整合单一性实验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开设综合性、应用性和设计性实验,积极探索工程性、研究性和个性化实验。
同时,依据专业和课程特点,开设与单一课程相对应的实验课、与课程群相对应的实验课,以及独立开设的实验课三类实验课程。
大幅度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并把操作使用先进仪器设备作为本科实验教学的“必修课”。
在实验课程安排上,根据课程的特点设置教学顺序,不仅有理论课之后的实验,也有理论课之前的'实验,让学生经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
在教学方式上,探索“少台套、大循环”的教学模式。
传统实验教学实行“多人、多台套”,不仅耗费大量的设备资源和资金,而且实验教学也仅仅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问题,实行“少台套、大循环”模式教学,不仅降低了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而且提高了学生探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管理上,实行开放式管理。
改革实验室运行机制,延长开放时间,学生可通过网上预约进行实验,同时依托开放实验室,开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选做实验,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反复修正试验方案、研究现象与分析试验结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设计、研究环境,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在教学组织上,成立实验技术教研室。
为强化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各院系成立实验技术教研室,配备有工程背景的教师作为实验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实验项目开发和实验教学组织。
3.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既要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更应具有较强的产学研合作能力。
学校应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实验教师的待遇,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实践教学改革中去。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打造一支质量过硬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学校应聘请企业或工厂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同时鼓励教师走出去,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项目合作和挂职锻炼,增加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使教师找出企业实践与课堂教学的差距,及时了解生产一线对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为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可靠的信息。
另外,地方本科院校应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既具有高超的专业工作技能,又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教师和注册(或工程)师这两种角色或两种能力与素质在教师身上的整合。
4.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要建立“全员参与、全员监控、全面评价”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全员参与”指在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过程中,从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到教学管理部门、教学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从学院领导、中层干部到教师、学生都是教学质量的责任人,是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的主体和参与人;“全程监控”指对实践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
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到课程建设,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从学生进校到毕业离校等,并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或项目的不同分类设计不同的质量标准与评价指标;“全面评价”指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不仅涉及教、管、学等各个方面的内部质量评价,还涉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社会机构评价、同行专家评估等社会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同时要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成为一项制度化、长期化的常规性工作,要建立一个涵盖全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信息系统,开通教学质量监控网页、专用邮箱和监控电话,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全校师生反映的教学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和反馈,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强大功能,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与高效化。
5.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
第一,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成立由学院教授和企业人士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根据专业需要聘请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建设顾问和兼职教授,让他们在模块化课程的某些知识点和能力点上进行教学以及参与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的指导工作。
第二,结合实际,毕业论文“真题真做”。
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注重与工程实践、生产、社会相结合,还可以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题目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力求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争取做到“真题真做”。
第三,校企共建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是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学校要积极为企业提供场地,出台优惠政策等吸引企业来学校,与学校共建实验室。
这样既可以改善实验室条件,又可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还可以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推进校企双方多出科研成果,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地方本科院校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欣韵.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刍议[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
[2]王建民、谢芳.实践教学指导[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40
[3]张铟.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初探[J].南洋理工学院学报,2009(4):103~106
摘 要:实习基地是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
分析了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实习基地建设的现状和意义,结合我校实习基地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路,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实习基地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实习基地 建设 产学研 改革思路
目前,素质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心。
如何加强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实习基地作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培养途径,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
优质的实习基地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专业实习,提高专业实习质量、就业率和产学研全面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地方本科院校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实习基地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扩招,地方本科院校飞速发展。
地方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探讨论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本科层次教育,应在重视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创业发展的能力,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传统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难融合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存在与理论教学相脱节的情况。一方面,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各成体系,没有得到较好的整合。理论课程中,学生由于缺乏对学习对象的感性认识,造成理论知识空泛;实践课程中,学生以完成实践作业为任务,只是简单按照实践教师的指导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实习基地严重不足,学生实际到企业进行实习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机会较少,学校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仅局限于课堂教学,通过标准的模拟系统来进行。[1]
(二) 课程结构不能体现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方向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结构设置方面,对教学与产业的联系重视不足,课程结构不是面向实际应用设置,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很好地体现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理论知识的讲授与企业的实际岗位需要相脱节。
(三) 师资队伍无法适应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
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重视实践教学在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时的设计和安排上,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么片面强调教师学历的提高,要么只停留在认识层面,相关政策不配套。[2]
二、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 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把理论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渗透于教学的每个环节。一方面,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是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起点,能够培养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带着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2.系统性原则。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考虑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在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实践教学课时比例的安排上,改变以往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做法,加大实践课时比例; 在实践教学课时的设计上,考虑理论学时的安排,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各个环节之间紧密相连,以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3.以学生为本原则。实践教学的开展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 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 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目标。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教育目标,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定位却各有不同。哈尔滨学院会计学专业针对会计人才需求的特点,对实践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定位,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作为实践教学的目标。具体来说,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包含逐层递进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素质培养,该目标侧重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第二个层次是专业技能培养,该目标侧重于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三个层次是综合素质培养,该目标侧重于学生探索能力、职业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等职场适应能力的培养。
2. 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着诸多的不同,并有着自身的内涵、特点和优势。[3]它不仅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更是理论教学的深化与目标。哈尔滨学院会计学专业改变了以往由理论到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遵循认识的规律,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总体安排上,学生在开始具体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前,安排学生第一次见习,对即将接触的知识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开始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具备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安排学生第二次见习,以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社会调查、课程设计或学年论文等集中实践环节实现理论教学延伸,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内容。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专业岗位要求,突出岗位针对性,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精选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哈尔滨学院会计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分层递进的三个实践教学模块,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 1) 基础实践教学模块。基础实践教学模块侧重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包括通识知识素养的培养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两方面。具体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企业见习、纳税业务实训和学年论文等。基础实践教学模块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对即将接触的大学生活及专业方向有感性认识,为下一步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更扎实的掌握理论知识。该模块的实践教学是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 2) 提高性实践教学模块。提高性实践教学模块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集中实践环节的方式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包括会计专业综合实训、信息化综合实训、ERP 沙盘实训、金融企业业务实训、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业务实训、标准化企业运营环境实训、专业实习等。该模块的实践教学是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支柱部分,从实践环节的设计上,针对不同行业开设了不同的实训课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方向性,提升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 素质拓展实践教学模块。素质拓展实践教学模块旨在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以社会实践、毕业设计( 论文) 为主,突出学生探索能力、职业沟通及团队合作等职场适应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 SYB( 大学生创业教育) 、SED( 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训练)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科技学术成果、社会调查与公益劳动等。该模块是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升华,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设计了不同的实践环节,为学生步入社会、进入职场,做了充分的准备。
三、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平台
(一) 实验教学平台实验教学是将学生在理论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内容,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验证或深化的过程,即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哈尔滨学院会计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过程中,注重实验教学平台的架设,以基础实验拓展、深化课程内容,将实践教学贯穿于理论教学之中。通识理论课及专业基础理论课的设置包含实训学时,这部分实训学时的教学侧重于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应用、验证。
(二) 学科竞赛平台学科竞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竞赛过程中,既有创新思维的形成,也有实践能力的提高。[4]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作用。哈尔滨学院会计学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创业 + 竞赛引领实践教学”为基本思路,积极打造学科竞赛平台,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及初步的创新实践能力。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论文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论文【1】
摘要:首先,从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师资及毕业生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其次,从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习基地建设及服务地方等方面阐述了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的,熟悉和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人才,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建立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1]。
一、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含有实践课,但由于理论课学时的限制,授课教师只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安排学生实践,而大部分只能以集中实践课来安排,从而导致集中实践教学班级多,专业实验室座位有限,不能使每个学生都很好地利用专业实验室。
另外,大量集中实践教学也造成有些用于仿真模拟实践的软件利用率下降,造成资源的浪费,使专业实验室失去应有的作用。
2.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地方高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尽管他们的学历较高,但是从学校走进课堂,没有在企业、公司参与实际经营与管理的经验,这就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有些具体实践操作存在较含糊或逃避的现象,由这样的实践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学生会把教师存在的问题依然保留下来,再加上有些学生得过且过,对问题思考不多,这样实践教学就难以取得较好效果,并且达不到预期成果。
3.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用人单位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
但是,目前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达不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2]。
学生虽然在校期间完成了规定的管理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学习,可到了单位对一些日常的管理工作比较茫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
这种不适应与地方高校现行的实践教学密切相关。
因此,要培养社会所需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由学校顺利过渡到社会的桥梁,应遵从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科学规律。
必须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构建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供有利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的环境。
1.加强实验环节的建设。
在实践教学计划安排上,确保实验的必要课时,在内容上多样化,增加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自主性实验,为学生增强实践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
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实验环境的同时,辅助实物教学。
在实践教学软件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其先进性、通用性和实用性,以保证实验的开出率。
有条件的可采用现场实物教学与虚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论的升华,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
扩大自主性选修实验,在必修实验课程的基础上,教师可列出实验清单及每个实验的目标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使实验教学也能对学生因材施教。
通过建立开放性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持续进行实践能力训练的渠道。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课外科技活动内容及自身学习的不足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2.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是强调应用性和创新性,企业人才需求的重点也是要求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往往需要大量的实践环节。
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和创新。
建立“实验、实习、实训”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统一的实践教学平台[3]。
形成由“课程实验、综合实训、毕业实习”三个环节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一是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时数。
对于专业理论课设置相应的专业实训周,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和课程设计;对于集中性实践环节安排在每学期和寒暑假,由专业教师带队到社会上的实习基地进行。
二是聘请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做兼职教授或专业指导教师,定期到学校给学生做专题讲座和报告,结合企业实际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三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咨询项目,学生参与进来帮助教师进行社会调查、搜集资料、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加大实习基地建设。
为更好地落实实践教学目标,地方高校应发挥其资源优势,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建立多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如生产企业、服务行业、政府,以及能提供实践教学的相关单位,形成一个稳定的、多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群,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践机会。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实习时每个部门只能安排几个学生进行实习。
所以,实习基地越多越好,每个单位安排的实习学生越少,学生越能学到东西,接触到实质性工作,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4.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
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学术氛围和科学研究对地方的科学研究产生很大影响,有些甚至处于中心位置,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要求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特别是地方乡镇企业管理力量普遍薄弱,需要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成果。
地方高校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树立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服务,从而获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空间。
为此,地方高校要全面了解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与人才需求,以多种灵活方式与地方企业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关系。
如此定位,是地方高校工商管理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地方高校工商管理教育获得竞争优势,特色教育水平提高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胡延松.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4(6):80-83.
[2] 马云阔.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3):18-21.
[3] 朱柏青.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63-165.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研究【2】
摘 要: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
文章分析了现行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科学构建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从而实现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上的提升与创新。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 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
把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的地方高校,其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已有深厚基础的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
这既符合学校的资源现状,也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
地方高校的毕业生群相对部委及省属重点高校的毕业生群体而言,其劣势在于基础的广度、理论体系的完整、研究能力等方面,而在上手快、解决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
工商管理专业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十分紧密的应用性学科,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作为教育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地方高校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工商管理专业的目标定位更应专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不仅意味着“量”的增长,更意味着“质”的变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课程建设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
最初的课程建设仅限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材建设,课程建设侧重于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科学的课程知识体系。
如今课程建设已经成为一项系统工程。
一、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体系与内容上大同小异,并且课程设置的层次比较模糊,缺乏鲜明的特色。
各高校对不同层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性缺乏明确的认识,造成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
不仅是培养目标上没有明确区别,而且主要核心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上也存在雷同现象。
鉴于上述诸多问题,若不加以改进,势必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应结合社会需求、本地区及本校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即在分析社会对企业基层管理人员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特点和本校师资等实际,提出了关于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如图1所示)。
课程体系建设的设置应面向地方管理领域的课程,以符合特色专业地方性的特点。
地方高校电气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论述了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提出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实践教学
实践课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开展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对于推动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建设,促进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要求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7号)明确了向应用型转型主要在地方高校。
2.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随着现代电工技术不断发展,企业对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不断提升,电工新理论与新技术的应用,也使原有实践教学环节课程面临挑战。
二、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内容
为落实应用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岗位技能”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应从三方面进行。1.职业技能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应用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有计划、分步骤推进职业岗位的技能训练体系建设。2.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学生在掌握“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气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实训、大学生科技创新或竞赛项目、专项课题研究等实践环节,使学生熟练掌握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3.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以考核评价促发展是推动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提高的有效措施。为了确保实践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优化考核评价机制,细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分类评价标准,改革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
三、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
对本区域的电力生产企业、电力供应企业、电力应用单位展开充分调研;认真研究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人才培养对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的要求;根据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在教学策略上,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信息或知识检索能力、创新精神,因材施教,突出地方高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特色。
2.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措施
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依照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实践学时学分的比例,对实践性课程实行模块化教学。二是调整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应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特别注意围绕区域经济社会中主导性电气工程开设课程。三是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一方面要研究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熟悉地方政策,争取政府部门支持,加强与地方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建立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课程的教学做好必要准备;另一方面要根据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建立校内实验室或仿真实践教学平台,以满足部分专业课的教学需求。四是加强教学管理:第一要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建立高效、开放式实践教学课堂;第二要实现实践教学与企业的实际应用深度融合;第三要面向电气工程职业岗位需求,采用模块化教学、项目化教学、工作任务化教学等教学方法。五是加强实践教学制度建设:要建立关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实验室开放等一系列的制度,以规范教践教学体系。五是要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地方高校应出台政策,支持教师到相应电力生产、电力传输或电力应用企业挂职锻炼,或聘请企业电气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到学校开展实验教学指导或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习、实训指导。
四、结束语
开展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必将引导地方高校,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对于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价值和示范性。一是使实践性课程模块、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管理与考核制度趋于优化,更有利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培养。二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成效,并形成体系;三是在教学改革方面具有辐射功能,能推进地方高校中其它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满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生萍,李宗范.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推进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9(3).
[2]黄果,吴恒玉.电子类实验教学的现状与解决途径初探[J].装备制造技术,2010,(3).
[提要] 本文分析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互动视角探讨解决实践教学问题的对策,希望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互动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的实践型和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是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教学要求。
目前,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理论性部分比例偏高,实践性环节薄弱,教师重科研轻教学且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常以“满堂灌”为主,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和做笔记”为主,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业务技能得不到加强。
本文基于“学生、教师、企业和学校”实践教学互动视角,探讨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希望能够丰富教师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旅游业发展。
二、传统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践教学一般是指教学活动的实验、实习、设计与实践等,具体表现为较低层次的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到较高层次的服务与管理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
从学生、教师、企业和学校四个方面考虑,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学生实践意识欠缺,参与实践教学积极性不强。
旅游行业的服务性特点,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论理知识的同时,利用周末、寒暑假、课程见习与实习、专业和毕业实习等时间,积极参与专业实践,增强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及其他操作性、适应性能力。
但部分学生的惰性思想较强、实践意识欠缺导致他们不愿意去旅行社、酒店或景区等旅游企业实习、实践,不愿意从基层服务员做起,不愿意在企业基层岗位轮岗,不屑于掌握诸如带团技能、客房或餐饮服务等技能。
他们认为掌握了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后,至少应从事旅游企业中基层管理,鄙视跟专科生、职高生一起“当服务员”,认为是白读了几年本科。
(二)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众所周知,旅游行业的操作性、实践性很强。
与理论知识相比,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业务技能要求之高,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就要求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教师,除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应掌握娴熟业务技能,了解行业发展规律,熟悉当前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行业发展趋势、经营管理等有一定的前瞻和预判能力,以指导课堂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
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力量与十多年前相比有所增强,但仍达不到满足实践教学所需、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与其他专业教学一样,教师实践技能的发展跟不上学历与职称的增速,大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三)旅游企业支持实践教学不够到位。
我国旅游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要求企业扮演着主导者角色。
在指导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制定教学大纲与计划、承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完成学生课程实习、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等方面,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校企合作是双赢的,但企业考虑到降成本、求效益,往往不能按学校要求支持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表现在企业不愿意接纳学生参观、见习、实习,不愿意派出业务骨干培训学校专业课教师或担任专业课客座教授,不支持校企行业活动与交流等。
(四)学校实践教学执行力度有所欠缺。
学校虽然制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大纲与计划,一定程度上实施了实践教学环节与内容,但总体上实践教学执行力度较为欠缺,主要表现在:对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不够重视、缺乏对学生的职场规划与计划、没有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培训与考核、实习基地建设不够完善等。
实践教学一般安排在酒店、旅行社或景区等企业,但部分院校常常走捷径或流于形式,只安排酒店实践教学,省略旅行社或景区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学校应安排专职教师全程指导,但除了中途安排指导教师协调企业处理重大问题外,基本上只负责学生的接送,实践教学似乎只是学生与企业的事而与学校无关。
三、互动教学在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互动式教学法,是20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国外开始探讨并付诸实践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即通过营造多变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的碰撞交融,从而激发双方的主动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上、在企业对学生的培训与管理上、在校企合作上,若能很好地开展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之间的良性互动,必将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与企业共同进步和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一)师生互动——“师教”与“学生”相互促进。
和其他大多数专业教学一样,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长期存在,这会导致教师上课“满堂灌”、“一言堂”、“唾沫横飞”,学生听课则“昏昏欲睡”,极难保证理论与实践教学质量。
相反,如果教师互动教学法运用得当,则教学相长,既能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学到知识、促进教师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加深师生感情。
以笔者《旅游解说系统》专业课教学为例,在讲授教材第三章《旅游解说系统展示》之前,对其下辖六节(六大解说系统)的教学,让学生自学教材并查阅知网等文献资料,以寝室成员为主分六组制作各节教学内容PPT。
授课时先让第一组学生讲解所制作的PPT,第二组学生点评(注:第一和第二、第三和第四、第五和第六组结对互评),之后由笔者讲授教学课件(若内容重复则略讲)。
实践证明,这种互动教学效果较佳:一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既查阅资料学习了专业知识,又提高了PPT制作能力,对教师课件内容的不同之处,学生也更注意吸收和消化;二是笔者通过对学生制作PPT点评,肯定其亮点指出其不足的同时,又能吸收学生PPT制作和内容的亮点,并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讲授。
(二)校企互动——参与对方经营与管理,相互促进。
校企互动与合作,利用对方优势资源为己服务的同时,又促进了对方的发展。
一方面企业提供学校课外实践教学基地,等于是提供了学生课程见习、专业实习及毕业实习的平台,并提供专业主干课教师技能学习与进修的平台(有利于学校“双师”型、复合型教师的培养),解决了学校对学生专业技能等培训力量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依托实习基地,学校能高质量完成实践教学,提供人力资源则解决了旺季企业人力资源紧缺的季节性问题,并能在学生毕业后,为企业补充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兼修、德才兼备的“新鲜血液”。
在校企互动的过程中,双方通力合作,可为对方解决经营或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的制定和执行,企业应充分参与,出现分歧时,应服从企业意见。
因为脱离行业发展规律与人才市场需求的教学大纲与计划,是行不通的,是培养不出企业与市场所需人才的。
东北财经大学抓住大连旅游业发展机遇,与渤海饭店集团联办渤海酒店管理学院,学院的教学大纲与计划经过渤海集团的检验,不断得到修改和完善,尽显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同样也需要学校的支持与帮助。
企业需要学校高素质人才,以不断补充和完善人力资源。
学校为企业所作的培训、调研,在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建设企业文化、决策企业发展战略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企业与学生互动——获得专业实践机会,培养和吸收所需人才。
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进入第三个学年后,常常抱怨专业学习纯理论化,缺乏专业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企业员工频频跳槽、人才流失严重、人力成本偏高已成为旅游业普遍现象。
这一旅游教育与行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可通过企业与学生互动得到较好解决。
学生在本科学习的前两年,以理论学习为主、专业实践为辅。
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争取企业见习、实习机会,逐步了解行业发展特点与要求,为返校后理论与实践学习、职场规划与计划做准备。
从三年级开始则以专业实践为主、理论学习为辅。
此时,学生或考取了行业从业证如导游证,或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欠缺的是社会实践经验、业务操作能力。
节假日期间,学生可为旅行社带团,为旅游企业做策划、跑营销、下订单,为旅游景区或城市修改和完善旅游解说词等,培养自身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带团能力和解说能力。
企业则为学生积极从事专业实践提供机会,同时可从中培养和吸收优秀人才为企业所用。
(四)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多方循环互动。
学生、企业与学校(含教师)多方的循环互动,是企业提供平台、学校提供条件、教师引导实践、学生主体行为的结合。
在专业实践多方循环互动中,教师是引导、主导或参与者,其作用发挥得如何,决定着实践教学的质量及多方能否共赢。
第一,在学校与企业互动中,教师代表学校参与校企互动,与企业一起主导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专业教学大纲与计划、专业和毕业实习计划的制定,协助学校处理专业实践中的系列问题。
第二,在企业与学生互动中,首先,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教师自身在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的同时,应积极挂职企业业务部门提升业务技能,为课堂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践教学奠定扎实基础;其次,作为学校派出的实践教学指导与监督者,教师要兼顾学生、学校与企业的利益,服务并服从校企互动与管理,保证学校实践教学管理、学生专业实践、企业日常经营与管理的正常进行;最后,知名经理人、知名导游进课堂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激发专业学习兴趣、了解行业发展、提升服务技能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则是其互动交流的中介、引导和参与者。
第三,在师生互动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者,应丰富教学方法,运用案例式、启发式、问答式、讨论式和座谈式等教学手段,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活起来,从而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培养专业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最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培养适应企业与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郑慧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1.
[2]邢慧斌,王玉成.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浅析[N].中国旅游报,.8.22.
[3]余一明.高职教育“3D—互动教学模型”的创建和诠释[J].高教论坛,2010.10.
[4]朱金林.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危机与创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0.
地方高校强化实践教学主体地位的思考论文
摘要:地方高校应该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人才,要凸显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实践性,精简理论教学内容,构建相对独立而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要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同时要加强校企合作和实习基地建设,加快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
1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人才
首先,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决定了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但一所高校,主要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从事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提供什么样的社会服务,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来确定,这是指导学校发展与办学模式定位的基础。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也无不是一种合理的“金字塔式”的分类设置和分类发展体系,即处在塔尖的主要承担着基础性、原创性科学研究和培养创新型、理论型人才任务的研究型大学只能是少部分;而基座则是为数众多的教学型普通高校,主要承担着社会各种各样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尤其是地方高校,与地处省会中心城市的老牌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相比,科研水平、师资力量有较大的差距,不具备培养研究型人才的优势,避开与名牌大学的竞争,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是其明智的选择。
其次,从人才市场需求缺口来看,主要集中在应用型人才。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深层次看,暴露的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脱节。过去,受“精英”教育理念的支配,高等教育把高深知识作为着眼点和目标归依,普遍偏向于重视理论型人才的“学术型”教育,而轻视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科学教育而轻视技术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全面的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操作能力;在科学研究上重视理论研究而忽视应用技术研究,从而造成我国“学术型”人才的相对过剩而实践应用型人才不足的局面。由于历史惯性的原因,面对社会上人才市场需要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状况,处于“象牙塔”的老牌高校缺乏快速回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而作为“草根”的地方高校贴近企业和市场,显然能更好地承担起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
再者,地方高校将办学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也是根据其生源状况因材施教的要求。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生源质量下滑是不争的事实,而由于“声誉”和“地域”的因素,重点高校和地处省会中心城市的高校将高质量的生源囊括殆尽,由于学生来源(也就是培养对象)不同,决定了地方高校与重点高校的培养目标理应有所不同。地方高校招收的学生高考分数远低于重点高校,培养研究型人才缺乏生源基础,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因材施教,专注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将实践教学摆在突出的位置
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规格是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而不是普通本科培养的学术型、研究型、工程型人才,它以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培养方案,而不是以学科为本位。应用型本科的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针对性、相对独立性和模块化,而不追求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尤其强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而且注重学生在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课程中的亲自操作与仿真“实践性”,而一般本科实践课程主要以演示实验与验证性实验、观察实习为主。应用型本科与高职教育十分相似,但相比目前的高职专科,应用型本科的知识基础必须达到大学本科的文化层次,理论课程体系虽然强调应用性,但是应达到一定的理论广度与深度,使学生掌握专业能力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可以说,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介于普通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带有高等职业教育鲜明特征体现能力本位职业性为主的技术教育。
应用型本科教育要凸显其实践性,包括教学目的的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与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实践性。(1)教学目的的实践性,应用型本科强调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上强调实践性、参与性与体验性等非认知性目标,如对某一职业的认识,不是停留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而是要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真正了解与热爱其职业,使其更具有感性认识。(2)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应用型本科要采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导向模式,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同时,更加关注实践、实验、实习、训练、试验、证书培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其内容要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设计,要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而不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逻辑和前沿领域。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要突现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实践课程教学课时数要达到一定的远远高于普通本科实践课程教学学时,甚至在某些专业方面与理论教学达到1∶1的比例。(3)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相结合,强调产学研结合。应用型本科教学过程要紧密依托行业和当地政府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教学运行机制,在教学方式上要与实际职业岗位相衔接,在教学的场地与时间上具有弹性,不仅是课堂与教室,还一直延续到产学研的合作单位,使学生在实习训练中完成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的过度,从学校到职场过度,以凸显应用型本科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实践性,为学生的毕业就业加大实际砝码。
3关于地方高校加强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的思考
3.1精简理论教学内容,构建相对独立而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基本理论应用能力的训练上,而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更多知识。在办学实践中,必须首先摆脱理论体系对实践内容的束缚,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摆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按照实践教学本身的规律和内在联系,重组实践课程。按照不同的模块、以不同的项目(课程)、按不同的层次安排独立的实践课程,形成由基础性实践、综合性实践、研究创新性实践组成的由基本概念理解、基本技能训练到工程意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再到开发研究能力训练的模块化、项目化、系列化的,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科学的、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加大实践教学体系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应结合各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新特点,着重研究实践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和优化革新,注重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纵向连贯性和系统性。
3.2依托企业,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高等学校要与研究基地、企业合作,创造实践教学条件,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世界各国在发展高等教育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其中,教育机构与企业密切结合,为高等教育创造实践教学条件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例如,德国高校与企业联合,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培养出大批一线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企业作为高等学校的实践基地,协助完成实践教学甚至直接负责学生实际能力的倍养,并帮助学校解决实践教学的师资等方面的困难。由于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企业在参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毕业时比较愿意聘用他们。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使专业设置针对性更强,学生在企业实际操作中可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及工作经验,完成了由学校到生产岗位的过渡。
3.3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实践教学指导能力
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要求具有一定生产、管理经验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最为紧迫的是要建设实践指导能力强、工作踏实肯干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是加大对实践教师的招聘引进,优化结构;二是鼓励理论教师走出去,到工商企业参加实际工作、咨询、项目开发或员工培训工作,积累教学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三是在实验中心管理下,建设一支过硬的实验员队伍,要求实验指导教师参加全国通用的岗位技能培训,并要取得上岗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四是加快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用“请进来”的办法,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在实践基地里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任教或讲座,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3.4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
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有效杠杆。过去学生成绩大都按课程记分,学生的实践成绩只占很小的比例,这样不仅扼制了学生参加实践训练的兴趣,而且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在修订教学计划时,着重突出实际操作的教学内容,并根据课程的性质,分阶段分步骤、按等级制定量化考核标准;二是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接轨,建立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的考核体系,学生技能模块教学完成后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各种职业技术能力和技能考试、测试,取得社会公认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应在教学中推行职业资格培训,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系统检验学生的技能,培养从业规范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其在毕业时能达到劳动准入制要求的相关技能等级。
高校本科实践教学中的隐性知识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以隐性知识管理为视角,以内蒙古某大学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为个案,探讨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薄弱点及改进方向,进而提出该专业点、线、面整体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想。
[关键词]隐性知识管理;实践教学;个案研究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种培养既包括理论层面,也包括实践层面。”“中央16号文件颁布后,实践教学开始在高校推行开来。”关于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也日趋频繁。本文以隐性知识管理为视角,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探讨高校文科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的薄弱点。
一、知识管理视角下“实践教学”的构成要素
人才培养既是一种“教育过程”也是一种“培养结构”。翟安英等认为人才培养过程中,既遵循一定的规范,也体现着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起来的人才培养结构和策略体系,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总体性表现”。从知识管理视角看,实践教学研究不能局限于高等职业教育。现有研究更多关注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典型的著作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和《高职专业实践教学及其管理概论》。从现有研究来看,很多研究者将视角集中于实践教学各层面和方面的归纳和概括,忽视了对实践教学构成要素的思考。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看,史班德(SpenderT.)将知识分成外显与内隐两类,分析层次分成个人与群体,由此建立一个组织的知识资源矩阵,即个人外显知识、个人内隐知识、组织(社会)外显知识和组织(社会)内隐知识。这四类知识中,在校本科生难以获得组织内隐知识和个人内隐知识。对于高校本科生培养而言,理论教学是培养学生组织外显知识和个人外显知识,而实践教学是针对组织内隐知识和个人内隐知识,而且这种组织主要是指高校之外的组织。笔者曾经撰文指出“当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对于本科专业学生而言,要从大一到大四,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主线,让学生学会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而且这种学会要将重点置于社会组织中。”因此实践教学的培养,大致可从三个方面,即课堂教学中的课程实践、课外分阶段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相应的薄弱点。
二、隐性知识管理视角下本科专业课堂教学中的课程实践
内蒙古某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年招生规模40人左右,已有6届本科毕业生。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紧紧围绕应用型、管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了实践教学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学分安排等方面都予以倾斜,使得各种实践环节占教学比例近乎一半,然而该专业实践教学工作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虽然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实践上已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要求非基础课的实践环节所占教学比例不得低于该课程三分之一学时,然而纵观其所有课程实践环节,在42门专业课中,实践教学学时为244学时,仅占总学时的12.87%。如果分别考察专业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三大类课程。11门专业必修课的实践教学学时共110,占该类课程总学时的15.28%;类似地,15门限制性选修课的比例为14.95%;16门任意性选修课仅占7.67%。不难想象,所谓“非基础课的实践环节所占教学比例不得低于该课程三分之一学时”只能是靠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其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很难控制。
三、隐性知识管理视角下本科专业的.课外分阶段实践“学会共同生活”
既属于组织内隐知识,也属于个人内隐知识。目前该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外分阶段实践主要有大一年级的社会调查,大三阶段的专业见习和大四阶段的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的组织、规模、涉及面均要逊于专业见习,因此这里重点分析后者的效果。为了保证调查的有效性,笔者对该刚完成专业见习的两个班级发放了63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7份,有88%的同学认为专业见习是有必要的。针对“本次见习总体满意度”的统计显示,68%的同学认为“本次见习要优于旅游参观”。虽然大多数同学对于见习工作安排本身是认可的,但在具体的效果认同上,观点出现了差异。首先,对于“本次见习的内容与所学专业的符合程度”,只有25%的同学认为“符合”,而剩下75%中,有18%认为“不符合”,大多数同学认为“基本符合”。其次,从专业技能提升方面看,只有44%的同学赞同专业技能得到明显提升,而56%的同学没有感觉到明显的技能提升。由此看来,此种专业见习在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与班级组织集体活动也差不多。再者,从增强就业信心来看,仅有37%的同学赞同通过本次见习增强了就业信心,而有31%的同学认为就业信心受到了打击;易言之,本次专业见习并未让大多数同学增强就业信心。此外,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但针对“此次见习是否能够充分利用您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一问,高达72%的同学赞同“仅能用上一点”。类似地,针对本次见习与在校期间“所学的课程的符合度”,大多数(51%)同学认为“基本符合”,认为不符合的竟然也有37%。不难看出,虽然学生认可专业见习工作本身,但是对于专业见习的效果和目标实现上却并不认同,见习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符,对于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作用不大,就业信心不但鲜有提升,还受到打击。专业见习应该继续做下去,但从见习的行业、岗位及形式上要有所改进。
四、隐性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管理
毕业论文写作也包含很多的隐性知识。撰写毕业论文,需要完成为选题寻求答案等一系列工作,包含了很多个人内隐知识甚至组织内隐知识。从最理想的层面分析,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既能让学生“学会认知”,也能让学生“学会做事”。从查找资料、撰写综述,到搜集资料、展开写作,每个环节学生都会在解决问题中学到很多知识。内蒙古某大学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论文选题、综述、写作等方面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这既有教师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从教师方面看:首先,指导教师数量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论文指导的质量。论文指导及其耗费心血,但很多时候,该大学每名指导教师每学年不得不指导十几名学生,四届本科生累计共有数十人。因此,想要人人都能保证质量,显然是欺人之谈;其次,个别指导教师的水平不足,制约了学生论文质量的提高。一些学生在论文选题和撰写过程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再者,管理制度的约束力过低,难免会有指导教师不重视。如果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甚至放任自流,学生再不积极主动,论文的规范都很难保证,更不用说水平提升。从学生方面看:一是平时训练的不足。很多学生在大三之前都意识不到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到了大四突然面临到公务员考试、就业面试、考研复习等多重客观压力,分身乏术,难以应付。二是学生间的基本素质差别较大。虽然大多数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阅读和写作基础,但个别学生阅读面较窄,不知道如何查阅论文,基本的写作表达都成问题,更不用谈研究、分析和论证能力提升。
五、讨论与结论
综上,对于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而言,要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最重要的是在人才培养上摆脱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走向“以能力为中心”现代模式。“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以课程实践为基础,以课外分阶段实践为主要途径,以毕业论文(设计)为最终检验,三大环节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该实践教学体系既能让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便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为日后走上社会奠定隐性知识基础。当然,这种隐性知识既包括组织内隐知识,也包括个人内隐知识。隐性知识如何与显性知识相结合,尤其是如何在显性知识占主导的大背景下实现,这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和难点,有待后续研究的跟进。
参考文献:
[1]雏菊如,刘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念辨析[J].管理观察,(22).
[2]翟安英,石防震,成建平.对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及模式的再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4-68.
[3]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41.
[4]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3):6-11.
[5]刘智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学研究,(6):1-6.
[6]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聂毅.高职专业实践教学及其管理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8]乔梅,张春颖等.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0]黄河.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以“四个学会”为目标[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1):98-100.
地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培育机制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教育部推进的质量工程建设工作为高等院校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展示平台。但相对于重点大学而言,地方高校由于自身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项目申报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劣势。如何在劣势中找寻“相对优势”,进行先期投入,集中建设,是摆在地方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应确立培育的理念,并从培育机制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基本内容、监督评估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质量工程;培育机制
自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规模增长过快,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专业设置与结构不尽合理,硬件设施不足,师资数量不足,教师队伍整体教学与科研素质亟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等。因此,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教育部于首次提出推进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又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提出包含六大类建设项目在内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质量工程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质量工程充分考虑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确定了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引导性的项目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以调动广大高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质量工程的实施,对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形成重视教学、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和管理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当看到,质量工程建设工作为高等院校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展示平台。但相对于重点大学而言,地方高校由于自身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项目申报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劣势。笔者认为,建立质量工程培育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高校建立质量工程成果培育机制的必要性
一方面,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由于受学术地位、经费投入、科研实力、教师及学生层次等因素的影响,与国家重点大学相比,在竞争中总体上处于劣势翻。
同时也应该看到,从20至今,一些地方院校经过多年积淀下来的优势与特色项目基本已经申报完各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在今后的申报中竞争力将进一步下滑。因此,即使仅从项目申报成功率的角度来看,对拟申报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也将十分有利于地方高校在劣势中找寻“相对优势”,进行集中建设,提高成功率。
另一方面,对于绝大多数地方高校而言,教学工作均是立身之本。因此,通过对各类质量工程项目的培育工作,不但可以为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培育后备梯队,同时可以调动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参与本科教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已申获质量工程项目和培育项目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其本科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二、地方高校质量工程培育机制的基本原则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质量工程项目培育宜采取遴选、建设、考评、滚动的机制,列入培育计划的项目应以立项的目标责任制的方式进行管理,一般坚持以下原则。
1.建立分级培育体系的'原则。学校构建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体系,并在三级建设体系的基础上开展分级建设。列入培育计划的项目原则上应为校级或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同时各地方高校在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时,原则上应从入选培育计划的项目中遴选。
2.注重助优扶强、补缺补弱的原则。对入选质量工程培育计划的建设项目,应按照国家级、省级评选标准查缺、查弱,重点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校本科教学基本建设的优势和特色项目,在这些优势和特色项目中充分挖潜,整合资源,重点培育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并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育和建设,使得入选项目尽快具备申获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的基本条件,提高项目中选的成功率。对于已经获得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的,学校还应加强对此类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3.发挥集聚效应的原则。应当看到,质量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建设工程,各分项项目互为建设条件和基础。例如,教材对于精品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而精品课程又是申报名师的重要影响因子,名师又可以增强教学团队的竞争力等等。因此在选择培育项目时应注重发挥集聚效应,对优势和特色项目进行系统化的培育和建设,以形成优势特色项目群,增强各分项项目建设成果之间的相互支撑作用。
三、地方高校实施质量工程培育计划基本措施
1.明确组织领导机构。地方高校应成立专门的质量工程培育管理机构,负责各建设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培育指导、中期检查、经费管理、结项等工作。学校质量工程推进办公室及时向各教学单位提供质量工程项目申报评选信息,为各教学单位质量工程建设提供培育建设方向指导,并根据学校落实质量工程的总体规划,通过立项的形式,对初步具备申报省级、国家级质量工程条件的项目,按照相应评审标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先期投入,重点培育建设。 2.设立质量工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列入培育计划的项目进行建设工作,以保障培育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可以参照项目的类别、培育的级别、现有的基础条件等诸多因素,制定不同的经费扶持额度标准。对于需要进行较大硬件投入的项目,根据实际需要及经济状况另行配套经费,支持和鼓励全校各教学院部对质量工程项目进行主动投入。对于经费相对不足的高校,也可以采取先行投入,先行建设,申获后扣除的办法。即,先由学校根据培育项目的类别和级别的不同垫付一定数额建设经费,待该项目经过培育建设,成功申获省级或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资助时,从上级拔款中扣除学校先行垫付的部分经费。
3.确定培育的层次。一般而言,笔者提倡三级质量工程建设体系,即国家级、省级、校级。但从培育的角度分析,笔者认为培育计划项目最好按级别划分为国家级、省级两个层次。即将有可能申获国家级、省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的列入培育计划,这些项目一般应来源于校级项目。对于不是校级的质量工程项目拟申报校级的,建议二级学院(系)自行培育。
4.科学评选培育对象。培育对象的选择将直接关乎培育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评选方式,建议应设立专门的质量工程项目评选专家委员会,遴选有质量工程项目评选、建设经验的专家作为评委,以保证评选的权威陛。在评选标准上,应根据培育的类别和级别,以国家、省的评选标准作为培育对象评选的基本标准。在评选方式上,宜采用比对的方式进行,例如,某课程拟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那么可由该课程组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标准,逐项对比本课程的建设情况,找出优势与特色、缺点和不足,由专家进行评议,如差距不大,经过建设有较大可能达到国“看得见,摸得着”的原则。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培育计划时,应特别注意各类项目全国分布情况,对于已布点较多的项目,应适当考虑暂缓建设,如对教育部已暂停申报的精品课程等。
5.培育对象的立项式管理。对于已列入培育计划的项目,应根据项目类别、级别、现有基础等因素,为其确定项目完成周期。在此基础上,要求项目组形成完整的项目建设计划书,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诸多任务纳入其中,如教学论文发表计划、教学改革项目申报计划、教材出版计划、教学成果奖培育计划等。经过专家论证通过后立项建设。
6.培育项目实行中期检查制度。项目培育进入中期阶段时,由各负责人提交项目建设中期报告与阶段性建设成果,接受专家组的检查审核。对检查合格的培育项目可按计划培育进度继续建设;对未按时完成培育任务,工作进展不力的项目进行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项目可予以撤销。
7.培育项目实行结项验收制度。培育项目完成培育目标并申获相应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认定为完成培育目标直接通过结项验收;培育项目完成培育目标但未申获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经学校质量工程培育计划评审委员会验收通过,可以继续申请培育计划项目立项,但原则上每个项目不能超过两轮。对于新建学院、新办专业,学校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培育周期。
四、正确认识培育机制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质量工程培育机制不能仅仅以是否申获相应的国家级、省级培育项目为唯一目标。列入培育计划并入选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固然成绩喜人;但对于经过建设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由于其它各种不确定因素未能入选国家级、省级的培育对象也不能盲目认为该项目未完成培育任务。事实上,如果某一项目组,在学校政策的扶持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教学和科研的标志性成果丰厚,课堂教学效果突出,学生反响较好,对本专业或本院(系)的教学建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虽然它没有完全完成既定的争取国家级或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的目标,但我们仍应认为对该项目的培育是相对成功的。正确树立这种培育观念,不仅能够避免地方高校步人为了申报而申报的误区,也可以促进已申获的项目和正在培育的项目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其示范和带头作用,促进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工程教育认证的地方高校本科论文教学管理论文
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传统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然而目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尚无法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为对接社会需求,政府部门不断地引导有条件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向应用型转变,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来适应市场的需求。而毕业论文(设计)(以下简称“毕业论文”)对工科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操作能力和综合技能,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区域,结合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接受IEET专业认证,促进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推进应用型转型,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是至关重要的[1-2]。
一、基于IEET工程教育认证探究工科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模式意义
台湾中华工程教育学会简称IEET,成立于年,为台湾地区非官方、非营利的社团和法人。IEET加入了多个国际认证协定,在专业认证上具备国际认可的资质,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IEET认证也就意味着该专业学生所获得的毕业证书受国际认可[3-4]。
(一)毕业论文质量与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论文标准存在差距
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毕业论文标准为“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但目前工科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研究性论文多、设计少,学生对毕业论文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文献调研能力较差、工程实践能力较弱;教师工程能力弱、部分教师积极性不高;学院管理层面缺乏详细的管理制度,存在监控点不够具体、覆盖面不足、监控体系不完备和反馈机制及奖罚措施不健全等问题,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与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论文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二)传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形式下的教学要求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学生人数上涨,而师资力量有限,多数专业存在一个指导老师所带学生数超过规定的限度,超工作量下的毕业论文指导质量较差,工科学生论文理科化培养等现象。而IEET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是认证的标准,而标准制定的核心理念则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注重从用人单位的.反馈角度来促进人才质量培养的持续改善过程[6-8]。因此,抓住国际发展的潮流,创新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模式是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
二、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的工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创新
(一)规范学生教学计划,注重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在IEET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中,学生毕业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必须通过课程养成,而毕业论文对核心能力的贡献度是最高的,是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强而有力的支撑课程。毕业论文一般开设在本科学生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学期,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是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对其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并应用于实践的重要课程。针对学生教学计划设定存在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同学期开课严重影响学生毕业论文投入时间和精力的现象,建议将毕业实习调整到毕业论文开课前一学期,这样既能错开时间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毕业论文实验研究和论文撰写,又能让学生将毕业实习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到毕业论文的实验研究和撰写中去。
(二)增强教师工程素质,为毕业论文质量提升创造条件
指导教师的工程素质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增强教师的工程素质是提升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条件。教师的工程素质不仅仅包括工程实践能力,还包括教师的指导素养即积极性和责任心。学院可通过加大指导教师培训力度,为没有工程经历或者工程实践能力较弱的指导教师创造各种各样的培训条件,例如派遣其带队毕业实习深入生产一线,参与企业的工程研发项目等,进而提高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院也可以积极引进一些双师双能型教师,并充分利用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增强指导团队的水平。此外,二级学院也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如将参与企业课题研发与绩效挂钩、对于获得专业技能证书的教师给予奖励等方式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三)实行科研团队教学,推行科教融合培养模式
通过整合实验室资源,建立科研实验室和成立科研团队等,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教学进行负责。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将学生按教师人数及职称分配法,根据当年各团队科研经费的比例,分配到科研团队中,分专业方向开展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从而保证学生所研究的课题有确定的选题来源,指导教师也有足够的经费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大二下学期就开始选科研团队,可以提早进入实验室学习。在大三上学期,学生在科研团队选指导教师,导师制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既可以保证学生选择自己兴趣的与专业相关的课题研究方向,也有益于指导教师的课题研究及指导的积极性。另外,将在三年级开展的论文写作与文献信息检索、专业外语等课程结合到科研团队教学中,与毕业论文研究形成配套,增强学生的文献调研能力,有助于毕业论文课题研究。同时,科研团队可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加强学生的创新科研意识,对于立项课题可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开展研究。科研团队亦可指导学生参加学科实验操作等专业相关竞赛项目,激发学生的实验研究兴趣,使学生对毕业论文实验研究更加用心投入。
(四)引进企业外聘教师,推行产教联合培养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题研究条件。在科研团队中引进来自企业的相同专业领域的高级专业人员担任导师,参与科研团队教学,实行本科生双导师制,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促进指导形式多样化。学生的选题也可来源于指导教师与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结合企业的一些实例接触新技术、新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研究兴趣,也有助于浓厚的工程实践氛围的形成。
三、以持续改进为核心的毕业论文全过程管理
学院管理应该细化到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制度,针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并且有具体的监控点,有配套的反馈机制,加强毕业论文的全过程管理。毕业论文的流程包括将学生分配到科研团队、科研团队内分配指导教师及组织学生选题、论文开题、实验研究及论文撰写、论文查重、盲审及形式审查、同行评阅及答辩、毕业论文总结。
(一)严格把守论文开题关卡
选题是学生毕业论文的首要工作,指导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工科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应考虑专业教育目标和核心能力,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体现工程设计性和实用性,形成教学要求与毕业需求的有机统一。毕业论文选题可以来源于横向项目、纵向项目、企业委托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项目,论文选题应严格要求其真题度、选题与专业的吻合度。毕业论文的选题应不断吸收新成果,注意更新及类型的多样化,避免重复,保持比较高的更新率。此外,在毕业论文开题的同时要求学生提交不少于一定字数的文献综述,围绕选题进行文献资料的检索和查阅,能够训练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积累知识,了解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一步明确研究范围和重点,有利于论文实验研究。学生在指导教师所在科研团队中进行开题,学院通过科研团队-系-学院三个层面对学生的开题报告进行严抓,在源头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学院采用随机抽查方式,对学生的开题报告进行审查,如有不符合要求的责令其重新修改,并由学院层面组织专家进行重新开题。
(二)定期做好中期检查工作
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实验研究的过程都需要记录在毕业论文记录本上,指导老师应当做好定期有效的指导记录,必须给予针对性的评价,不能空泛简单评价;实时跟踪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严抓毕业论文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纪律,及时给予指导性的意见。各系组织各科研团队队长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记录本需进行定期检查,对学生实验研究过程的相关知识进行抽查考核,并将结果报送学院,由学院在教职工大会上对于学生论文指导不合格的教师进行通报批评,并且给予规定时限进行整改,如未整改给予一定的惩戒。
(三)加强答辩前的审查力度
学生毕业论文需先通过学校规定的查重系统进行查重,有一定的查重次数和查重率范围规定,需达到规定的要求才能提交毕业论文进入下一个审查环节。接着,各系组织至少3名以上的专家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形式审查,主要是根据学院出台的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等相关文件对毕业论文选题的真题度、雷同率、与专业的吻合度、工作量、格式、参考文献等内容进行审查并将结果报送学院,学院还会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进行抽查,对于不符合要求者取消当年的答辩资格。此外,学院抽取各专业一定比例的毕业论文进行盲审,并且出台相应的审查环节的管理文件,如有不符合要求的责令其重新修改,由学院层面组织专家进行审核,不通过者不能参加答辩。
(四)规范答辩环节评审制度
各系组织各专业分组进行小组答辩,答辩成绩包括指导教师、同行专家、答辩现场评分,分别占比为30%、30%、40%。小组答辩结束后,各专业推选一定比例学生进入学院组织的大组答辩进行答优。学院组织专家对各专业所推选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进行二次答辩评审,并对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奖励。此外,学院还从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角度推选优秀的指导教师,并且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
(五)完善毕业论文归档制度
答辩结束后,不管是对于学生、教师个人,还是在系、学院层面,都需对该次毕业论文的全过程进行总结,并且对于电子和纸质材料进行规范归档。学生毕业论文档案应当包括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原件、诚信承若书、知网查重报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记录本、答辩情况记录表、答辩成绩评定表(一)即指导教师评分、答辩小组成绩评定表(二)、同行评阅成绩评定表(三) 等纸质材料。其中开题报告、答辩成绩评定表(一)、答辩小组成绩评定表(二)、同行评阅成绩评定表(三)需一式两份,一份提交给档案馆归档,另外一份放入学生毕业论文档案归二级学院保管。毕业论文电子版需刻录光盘存档。一般档案材料至少要保存七年。
四、结束语
工科毕业论文(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很高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对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只有全面构建面向“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才能有效保证工科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邱冬梅.IEET工程认证下的化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30(03):171-172.
[2]李志义.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之一:我们应该坚持和强化什么[J].中国大学教学,(11):10-16.
[3]段雄春.台湾地区工程教育认证考察及启示[J].职教论坛,2017(12):92-96.
[4]周红坊.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与创新及其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7(1):88-95.
[5]胡正平,等.从专业认证角度谈如何带好工科毕业设计[J].教学研究,2016,39(2):103-110.
[6]余寿文.工程教育评估与认证及其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3):1-6.
[7]陈珍平,郭倩,谢金森,等.OBE导向下核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教学模式探究与思考[J].高教学刊,2017(16):87-89.
[8]李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学管理工作的研究与改进[J].教学研究,2016,39(02):51-54.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论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是将专业基础理论用于实际工作的纽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体现。目前,高校化学专业所包含的学科很多,如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材料化学等,而其中的任何一个学科又有很多分支,所以化学专业是一个复合型的专业,这就要求化学专业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化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的联系,增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意识,拓展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重构化学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1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化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这一教育目标充分揭示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价值。目前,很多高校的化学专业都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了形式多样的实践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制订了实践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虽然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目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而言,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1人才培养课程模式滞后
化学专业实践教学可以说是化学专业的“灵魂”,失去实践教学环节的化学教学可以说是“纸上谈兵”,无法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化学专业人才。目前,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进行了教学改革,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但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课程模式的建设,仍然停留在已有的课程建设体系上,过分强调化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没能将化学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模式的一个重点。在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课程模式下,教材的选定以及教学计划的施行都定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不符合实践教学的内在要求,缺乏对实践教学系统地、更深层次的揭示。如此情况下,学生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没有将理论用于实践的具体体验,以致难以增强对理论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限制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1。2实践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落后
化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复合型学科,与实际的生产、科研等方面具有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化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必须具有灵活性和一定的广度,同时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也应灵活多变。但是,就目前的化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而言,存在很多问题。长期以来,受“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高校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的内容过于狭窄,无法真正意义上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不能深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不能“真刀真枪”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即使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由于涉及到企业的关键数据,企业不会让学生真正接触到关键的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实务,并且一般学校进行的实习实训的时间比较短,这种实践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仅仅是对化学实践教学表面意义上的诠释。另外,就目前的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来说,考核方式不够完善,考核的标准很多只限于对工厂、企业等部门的参观以及对简单的实物的了解和感知,忽视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真正意义上达到“强化校内理论学习,提高校外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变得肤浅,流于表面形式。
1。3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化学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资金,因为其不仅要有大型的工业模拟设备,还要有足够的原料以及足够的场地等。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高校建设的投入,高校的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的经费也有所增加。但是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所需费用仍然紧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校内实践教学阶段,实践教学环节是通过强化化学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必然要求高校要积极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购买化学专业实习、实训的书籍,采购各种校内实习实训模拟设备及器材等;(2)在校外实践教学阶段,实习实训的各项费用也在成倍增长。这两方面是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由于经费原因,高校在这两方面的投入捉襟见肘,制约了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保质保量的进行,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1。4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足
实习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这两部分是开展实习实训的必不可少的、有力的平台。目前,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化学专业已建立了校内实习实训中心及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如啤酒生产线、校外化工企业见习。对于校内实习实训中心而言,有几点原因制约了实践教学的效果:(1)校内实习实训虽能增强学生对实际的化学相关生产的了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但这与真正的工业生产有很大的差距,只是一种模拟的化学相关生产;(2)由于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限制,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不足,限制了学生体验化学相关生产的次数;(3)高校实践教学资金、化学实验室建设用地、化学相关仪器设备和资料等无法满足实习实训的需要;(4)学生本身对实践教学意识淡薄,不能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意义。对于校外实习实训而言,由于化学专业的特殊性,很多化工企业的生产关键数据不能外泄,从而制约了化学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由于相关企业受到地域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十分困难。
1。5实践教学的“双师型”人才不足
化学专业作为一种实用型专业,要求其知识的传授者更应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当前,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升本”时间短,化学实践教学更是处于摸索阶段,相应的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明显欠缺,如实践教学教师的引进不足,实践教学教师团队的建设不足,缺少相应的实践教学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最近几年,各高校调整了人才培养模式和建设目标,制定了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直以来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而目前的高校师资队伍多数是在传统培养模式下走上工作岗位的,他们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但是缺少相应的实践经验,同时缺少和企业单位的联系,对行业、职业的了解不够。另外一方面高校扩招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教师匮乏,大部分教师忙于课堂理论的教学,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经常出现“黑板上画机器,试卷上做产品”“纸上谈市场,黑板上谈竞争”现象。同时,高校在引进教师方面重学历、轻实践能力的人才引进模式也制约了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再加上目前很多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没有制度化,这更进一步造成双师型人才的短缺。
2加强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举措
2。1改革人才培养课程模式
目前的经济形势要求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战略性转变,实现知识与实践及能力的有机结合。对化学专业而言更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要培养化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必须改革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模式。CPE人才培养课程模式是一种适用于应用型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由基础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就业导向课程组成。基础核心课程模块是按照综合教育和学科基础必修课程来设置的,指向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基本知识与能力素质的培养;专业课程模块则按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与拓展课程来设置,指向专业技能与素养的培养。在C、P模块基础上设置就业导向模块,为通识知识与专业知识转化成迁移性的实践应用能力打开通道。作为化学专业,应积极探索CPE人才培养课程模式在实际中的应用,应整合传统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实验课程,同时增加实用性的课程如酶催化反应、钠米技术、化工制图、化工原理、化工设备自动化、无机有机精细化工及其工艺等学科,以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职业技能。
2。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及考核评价机制
实践教学体系及考核评价机制的完善是实践教学顺利实施的保障,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制度,是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在要求。应重构大学教育的化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教育,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以市场为导向,与企业联合制定和完善以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主线的培养方案,推进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构建3+1的教学模式,逐步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参与式、探究式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改变单一以成绩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对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应定性与定量结合、过程与结果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考核与考评结合,同时还应将理论知识与技能结合;扩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考评主体的范围,不能单纯将教师作为考核考评的主体,应将参与实践活动的主体和个人全部考虑在内。同时,还应详细制定考核评价的细则,使考评考试有理可依,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
2。3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化学专业人才的有力支撑,是将化学专业办出特色,提高人才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的关键,也是化学专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新教育发展思路的示范窗口。化学专业应以当前政府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契机,扩大实习实训基地的规模,提高实习实训基地的质量。完善“工学结合”机制,利用现有的资源,依托化学专业的学科优势积极拓展校内实训场所,建立校内化工生产实训基地,如制造洗涤剂、胶水、涂料等化工产品,既能为学生提供训练的机会,又与企业挂钩;开展校企合作、校企联合办学,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使化学专业面向社会,定期派遣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化学相关岗位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达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紧密结合;加大“产学研”相关实验室建设,积极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尽可能将理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有机结合,推进实践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的本领,实现实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2。4增强学生科研意识,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提高化学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应结合化学专业特色,以实践基地为平台,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加大科研项目的宣传力度,增强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这就要求各行业必须时刻提高自身的技术含量。技术含量的要求,实际上是对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的要求。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能激发大学生科研兴趣,有利于提高大学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探讨问题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5拓展实践教学的内容,实现多元化发展
实践本身就是一个无时空限制的活动,传统的化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会使实践教学更具新颖性和实效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化学专业而言,除传统的化学实验课教学、毕业论文、实习见习外,还应积极扩大实践教学的内容,如聘请化工企业专家、化学科研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定期来校讲学;开展开放性的实验设计;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积极构建多证书教育体系;加大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了解实际生产,参与生产。在拓展实践教学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精神、拼搏精神和环保意识也应作为实践教学的一部分,以此可以丰富实践教学的内涵,实现实践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2。6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践教学实现快速发展的前提。加强化学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应注重如下几点:
(1)明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应以“紧密结合学科建设,服务学校发展”为原则,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以适应应用型专业对实践教学的要求;
(2)改革单一的人才引进制度,拓展人才引进的源头;
(3)注重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实践能力的培养;
(4)构建全面的教师评价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及人才共享机制;
(5)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及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际生产能力;
(6)鼓励教师申报产学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研发能力;
(7)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3结束语
目前,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的专业人才,如何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功底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化学专业的优秀人才,仍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只有改革现有的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专业实践教学的力度,才能造就一批优秀的社会所需的人才,同时也才能够为地方应用型院校的发展寻得一条宽广的大路。
试析城市经济学的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双语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同时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专业学习和思考,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双语教学在中国高校目前还处于尝试之中,为了适应这一教学模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通过实践和理论总结以探索适合各类课程的建设办法。文章以城市规划专业“城市经济学”双语教学为例,分析“城市经济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介绍了双语课程建设的实践,并对地方高校双语教学建设进行了思考。
论文关键词:双语教学;城市经济学;实践;思考
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院校紧跟时代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要。国家教育部分别在、、发文要求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中国的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具体到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情况又有差异,笔者基于在省属高校城市经济学课程上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进行探讨。
一、“城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适应学科发展背景
“城市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学者威尔帕・汤普森1965年编写的《城市经济学导论》的诞生为标志。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才引进“城市经济学”的,之后大量翻译国外“城市经济学”的著作,这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也就短短三十年左右。基于城市经济学诞生在国外,在国内发展时间短,学科的发展还在不断引进国外理论这一学科背景,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学习国外学科发展历程和发展动态。
2.符合双语教学要求
我国本科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以原创国语言准确地学习该学科的内容,并将所学应用于国内和国外的交流中。“城市经济学”在中国发展时间短,中文文献中许多基本概念、术语和原理都是从英文翻译而来,双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使用英语更准确地理解那些原本就译自英文的基本概念、术语和原理。这也恰是双语教学的目的。
3.利用英文教材和语言优势
“城市经济学”英文原版教材语言地道、阐述详细生动、案例多,比中文教材有优势,而且要获取本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最新的学术理论、最新的参考资料等都必须研读一些原文的专著、教材、期刊和杂志等。
基于这些方面的原因,在该课程中推行双语教学,具有比较强的可行性。
二、“城市经济学”双语课程建设实践
1.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
笔者在“城市经济学”双语教学中采用的模式基本属于“过渡模式”。所谓过渡模式,是采用外文原版教材,英语板书,教师交替用英语和汉语讲授,学生的作业、考试用英语出题,部分用中文回答。这种模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专业知识,对教师的要求也低一些,特别适合双语教学初步摸索阶段。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事求是的双语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综合来讲较好。
2.教材的选定和中英文讲授的比例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鸿懋先生认为“一般的理论研究与编著城市经济学教材应有所区别。前者的任务侧重于理论创新,后者的主要任务是介绍研究成果和提供研究方法”。根据郭鸿懋先生对教材编写的要求,同时考虑学生的专业、英文学习情况以及教材的可获得性,教师选定美国学者阿瑟・奥沙利文第4版英文版的《城市经济学》作为主要参考教材。这本教材分析问题结合了大量的城市现实,并有自己独到的经济学解释方法,论述深入浅出,而且语言简洁、生动、通俗易懂,英文难度和专业难度同时适合授课对象,不仅具有可获得性,而且能很好地贯彻研究型教学的思想。因此,把这本书作为英文主要参考书目。同时,以吴启焰先生的中文版《城市经济学》为配套参考书目。
根据学生英文学习程度调整中英文讲授的比例。“城市经济学”课程是开设在第六学期,学生此时已经学习了两年的大学英语,而且多数学生已经通过英语四级考试,部分学生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初步具备了开展双语教学的条件,因此在上课时英文讲授的比例通常超过50%。为提高教学效果,实行了小班教学的形式上课。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
此前学生学习过大学英语课程,但是没有开设双语课程,这是学生初次接受双语教学,还是习惯于英语―汉语―英语的心理翻译过程,“城市经济学”是一种抽象思维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学生不可能用英语去思维较抽象的原理。所以在课堂讲授时,采用了中英文结合的方式:相关的图示、图表和较容易理解的部分,以及源自英文的专用术语、概念及对其解释的部分,尽量摘自英文原版教材及文献;而抽象和较难理解的部分,则取自中文教材,并同时提供英文翻译内容,也就是同时采用两种语言。
此外,还通过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比如结合当前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经济学问题,适当地给学生发放一些难度适中的英文课外阅读材料,安排课后的思考题,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英文简单回答并进行讨论,以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形式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尽量多采用图片的形式,并且在课件中将“城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比如规模经济、聚集经济等辅以英文注释,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这种直观形象的授课方式,使教师能够较轻松地用英文解释问题,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深化记忆,并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4.课程资源网络共享
充分把网络资源应用于城市经济学的教学中,使网络成为师生共享的资源。利用教学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开放英文版的教学大纲、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各章节重点习题、国内外学者介绍、最新研究进展、中外文参考资料、相关中外专业站点链接、网上教学辅导与讨论区等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城市经济学”双语课程建设引发的思考
1.充分认识国家推行双语教学的目的,因地制宜地贯彻执行
国内对双语教学的理解是有分歧的,笔者认为高校的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应当是英语能力和专业知识并重的,而且以掌握专业知识为前提,专业课双语教学不是英语教学,不能本末倒置。高校双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通过双语教学,学生了解国外的专业体系和专业理论知识,将英语应用于专业知识的获取和交流,以专业教学来推动英语水平的提高,并将专业知识用英语来推广和交流。但是基于各高校师资、教材、学生和管理政策等情况各不相同,执行国家推行双语教学的政策时,应该因地制宜。比如笔者所在的省属地方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过分强调英语,在保证课堂信息量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适当使用英语授课,不能盲目追求双语而忽视教学效果。当然在国家重点高校,教师使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强,而且学生接受双语教学能力也强,就应该更严格执行国家推行双语教学的政策。
2.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保证双语课程的开设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英语水平要求非常高,教师必须能熟练使用英语进行读写与交流,而且还要能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可以说运用英语授课的口语水平是判断一个教师能否胜任双语课程教学的标准。但是目前能用英语上专业课的教师还是很少,像笔者这种经过“哑巴英语”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词汇量大、语法好、阅读能力强,但口语差、听力差、写作能力差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双语教学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用英语授课的教学水平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要尽量使用英语口语作为教学语言,用英语讲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内容并回答学生的提问,这样才能保证双语课程的顺利开设。这就要求加大对一线教师的培训力度,在校内培训的基础上,尽量把优秀教师送到国外高校去进修学习,以提高教师的英语能力。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建立提高双语教师英语水平的机制。
3.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双语教学不仅对师资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从事双语课程学习的能力。比如教育部要求双语教学要使用国外原版教材,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这就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使用能力,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即具有使用英语学习较高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那无疑是在学生获取知识时多了一个障碍,使其无法顺利进行学习,从而违背了双语教学的初衷。因此,高等学校必须要继续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以视、听、说为代表的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比如为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可考虑在一、二年级实施英语分级教学,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学生在三、四年级进行双语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为保证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年级进行双语教学的衔接性,可考虑为三、四年级学生开设后续英语选修课程,使学生在校四年的英语学习不间断。
4.加强教材的建设力度,保障双语教学的推广
教育部对双语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使用原版外语教材,因为原版教材可以使师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和专业知识,因此教材成为双语教学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但有些课程找不到原版教材,或原版教材不适合学生的双语学习,而且由于原版教材在版权、引进经费等方面的限制,以及引进教材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之间因缺乏系统性规划而对接不良,再加上配套教参及辅导资料的开发滞后等原因,使得双语教材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瓶颈。加强教材的建设包括:学校可以在教材建设上划拨专项资金,解决外语版教材经费问题;至于引进教材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之间因缺乏系统性规划而对接不良,可以考虑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配以中文教材作为参考,并结合国内的特殊制度背景,对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还可以考虑编写出版双语教材,编写时邀请外籍专家参加,参考或选用国外教材的部分内容,做到语言地道,篇幅适当,符合我国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借鉴日本双语教学的教材建设,采取“把母语教材译成外语教材”。这种教材最大优势是,既能避免学科损伤,又能满足教学要求。总之,加大教材建设力度,通过引进教材、编写教材、翻译教材使课程设置的结构科学合理,有助于学生前后知识学习的`衔接和知识体系的构建,以保障双语教学的推广。
5.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由于双语教学授课教师在备课和授课工作上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授课内容和方法上比非双语教学产生的工作强度大、资料取得难等,教师一般不愿意开设和讲授双语课程。而且如果学校考核体系将双语教师等同其他教师进行无区别考核,就会挫伤双语教学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教师开设双语课程的积极性。学校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计算教师工作量时,可以适当考虑提高双语教学课程工作量计算的系数,笔者所在学校是2.0,吸引力不强,可以考虑定为3.0;二是在技术职务聘任时,学校可采取倾斜政策,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任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师;三是学校每年进行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时拨出一定的立项指标和经费,推进双语课程的建设和研究工作;四是学校教学质量考评要区别双语课程和非双语课程,建立双语教学课程考评标准。同时,要加强双语教学课程开设资格审查和教学环节督导工作,以保证双语教学的授课质量。
6.营建语言的学习环境,创造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
从双语教学实践经验可知,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是双语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是国内缺少英语环境,特别是笔者所在的省属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外国人的机会很少,家庭成员之间用英语交流的可能性更不大,这种不够理想的社会英语环境影响了英语学习活动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学校营建浓郁的语言学习环境,逐步让英语成为校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际的手段。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定时播放英语节目,组织学生收听英语广播、收看英语影视节目;购买和引进英语学习软件,通过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在校园网上为学生学习英语、查阅资料提供平台;以双语形式组织课外兴趣活动,比如英语故事会、朗诵会、演讲比赛、英语文艺演出、英语文化节等活动,强化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总之,语言环境的创建需要多管齐下,使学生在校内拥有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保证提供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
四、结束语
通过在城市规划专业开设“城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实践,笔者从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以及作业考核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认为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双语教学。笔者还对中国高校双语教学从推行的政策、师资情况、学生能力、教材建设、激励措施以及语言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思考,认为中国高校双语教学还处于初级试验阶段,为达到“能够使学生用外文思想并和母语随意切换”的目标,高校要加大双语教学改革创新力度,教师要逐步提高双语教学的水平,真正达到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
高校本科文秘教育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论文
[摘要]实践型教学模式是实现高校本科文秘教育与秘书职业化相适应的必然选择。其基本内涵是:瞄准秘书职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以现代教育理念作支撑,突出以职业导向为主的教育特征,切实加强实训、实践环节,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为“会做人、能做事”的“准秘书”人才。
[关键词]文秘教育 实践性教学模式 构建
高校本科文秘教育承担着为国|*政府机构、公共事业单位和企业培养专业秘书人才的任务,近年来的形势发展提高了对文秘人才培养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秘书人员的要求从传统的经验型办事员转变为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深厚的文化底蕴、敏锐的职业视野、娴熟的职业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优秀专业人员。与此形成反差的是,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学科自身的原因,高校文秘专业绝大多数都附属于相关专业(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等)而存在,没有自身完整的学位体系。因此,这种学科主体性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在专业教学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
(1)教学内容薄弱。文秘专业的教材建设水平普遍不高,缺乏有效创新,教学内容理论支撑不足。
(2)教学手段单一。多数课程采取的是单一的讲授型、考试型的教学方式。
(3)教学实践环节滞后。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四年级的实习,同时课堂理论对实践缺乏相应的、及时的指导。
高校本科文秘教育应立足于当今课程教学信息化的基本趋势,突破传统的认知主义教育思想,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的建构主义理论,以建构专业素质和能力为根本,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兼顾秘书学终身教育特点,构建高校本科文秘教育实践型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内涵是:瞄准秘书职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以现代教育理念作支撑,突出以职业导向为主的教育特征,切实加强实训、实践环节,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为“会做人、能做事”的“准秘书”人才。
一、树立“职业化+人文性”的专业培养理念是构建实践型教学模式的首要前提
首先,职业化是高校本科文秘教育的难点所在。自20世纪80年代高校引入文秘教育以来,逐渐探索出以合理架构秘书知识为基础的较好的方案,即以中文专业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的文秘教育都是以专业方向的形式设在相关专业(大多数为中文专业)之下,遵循学术教育的理念,走学科教育的路径,强调掌握系统化的理论知识,课程设置、教学手段、评价方法都不符合秘书教育的特质,严重影响了秘书人才培养的现代性和适应性。高校文秘教育必须直视这一缺失,将秘书教育和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对接,还原“秘书教育是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基本理念,树立清晰的专业培养目标,即受教育者通过接受专业学习,必须具备秘书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精神、专业技能和职业行为规范,实现秘书职业化的准备。
与此同时,人文性是高校本科文秘教育的优势所在。高校文秘教育得天独厚地占有了中文专业深厚的学科底蕴和平台,具备了丰富的人文学科资源,既有利于培养秘书人才的中文理论知识素质,同时也能有效地实施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从而有利于培养高校文秘人才较强的人文精神、个性品质、道德修养、职业眼界、礼仪素养等素质,为解决文秘行业较低层次素质同质化提供了可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获得了一定的优势。
现阶段的高校文秘教育要坚持“职业化”和“人文性”两条腿走路,就必须把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在传统优势与时代需求的结合中实现新的突破。学生的职业化起点在于学校,学校教育应充分凸显其在学习与探究、实践与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整合一切资源,为学生的职业化起步、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二、设置“能力先行”的课程体系是建构实践型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
根据“职业化”的要求,吸纳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内涵,从“学做人”与“能做事”两方面去考虑课程的诉求,采用“能力先行,课程突出”的架构逻辑,分析现行秘书职业岗位,明确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严格遵循国家职业规范标准,设计出技能培养模块,在此基础上精准地组织主干及拓展课程,突出技能模块的课程体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传统技能模块的课程体系采用了“先基础,后核心”的“先验”架构逻辑,往往导致基础能力与核心能力的游离,可行的方式是依据核心能力,确定支持核心能力的基础能力。在继续发挥好“人文性”的优势方面,课程设置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采用“深化底蕴,优化素质”的架构原则,拓宽人文学科课程,特别增加艺术类选修课程,为学生实现“内外兼优”的职业形象提供动力。
三、实施“课堂—实训—教法”三位一体是构建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核心
高校文秘专业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秘书职业化意识,正确引导文秘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主动性。为培养学生的秘书职业化意识,要凸显实践教学的主导性,基本能力训练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的训练,核心能力训练则主要安排在综合实训中完成。实施“课堂—实训—教法”三位一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握秘书角色定位,自觉培养秘书角色意识,更快、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
(一)建设三类教学平台
紧紧围绕应用型的专业特色,构建涵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科研教学的三类教学平台。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理论知识体系,开发思维能力,其核心是奠定专业学习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化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现阶段主要形式有社会调查、实践实习等,其目的是强化理论知识,培养核心能力;科研教学是为彰显高校本科教育的优势,是前两者的补充和拓展。根据学生自我发展的定位和需要,将秘书工作理论视界进行提升,创设一个进一步提高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平台,主要的方式可采取鼓励学生了解、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并担任相关的工作,如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补充实践内容等,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二)开发三级实训模块
开发文秘实训室、校内实训资源网和校外实习基地三大实训模块。文秘实训室是实施实训的载体,应具备完善的'文秘实务模拟环境、办公自动化操作系统,可用于定期、长效地开展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训练;挖掘高校本身的组织资源,形成有利于学生从见习、实习、组织和参与活动等多角度切入的校内组织系统,注重引导和沟通,突破短期效益,实现长效资源库效应,这有利于彰显文秘专业特色,树立专业形象,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精心培育校外实习基地,打破毕业实习的僵化模式,将实习贯通于学习过程,保证学生从“热身”“演练”到“实战”的流畅体验。
(三)引进多种教学手段
力避传统“填鸭式”“灌输式”的被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设情景,共同探究,实现学生职业角色的成长,具体方法如下:
1、引入案例。案例教学是一种间接的实践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透彻的观察、深入的反思和广泛的讨论,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形象、生动,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并能强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尤其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拟岗训练。拟岗训练适合在秘书实务课中进行,这种教学方式是为学生预设一个特定的工作场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模拟。学生尝试从秘书角色、立场与思维方式来思考和处理问题,进入秘书角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将抽象、繁杂、枯燥的理论转变为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操作技能。
3、项目管理。材料来源于经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每一项目中还可涵盖数项任务,以完成项目为实训最终目标,并把工作能力的培养贯穿实训过程的始终。项目管理在前者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系统和全局控制的能力,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
四、建立自主的考核评价方式是构建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根本
考核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全面提高职业综合能力和心智水平。实践型教学模式的主体性内涵,要求未来的秘书人才应该以对职业负责的态度来审视自身的认知状况及能力。首先应建立起“能力本位”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并将专业素质考核内化于其中,建立学科和能力两套考核及评价标准。同时,要将这种要求贯穿于教学、实训当中,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采用“个体自评—团队互评—教师综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根据教学手法运用的不同,也可侧重某一点。实践证明,秘书教育的职业化属性,决定了每一次有效的评价,都是对职业能力形成过程的再度认知和提升,是强化职业意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常崇宜。现代秘书工作概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3]董继超。秘书学论文集[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实践与理性思考论文
摘要:本科教学评估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能极大地促进高校的发展,但在评估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需对本科教学评估工作进行深入分析,为今后进一步完善评估工作提出相应对策,使高校得到科学、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本科;教学评估;政策;分析
从外部对高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在我国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但高校评估引起高校的普遍重视,并在学术界乃至社会上引发有关高等教育评估目的、功能、方法、效果的争议,从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却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几年全面推行以来才出现的。这表明高校评估已经开始触动一些高等教育利益关系人的神经,其作用在不断增强,影响在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出现一些对评估的非议。事实上,批评者指控的某些现象的确存在,反对者的观点并非全无道理,现行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确实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研究改进的问题。
目前,高等学校一方面面临着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响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面对高等教育的扩招,本科教学的人、财、物开始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国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力在增加,并要求提高在可利用资源相对紧缺的条件下高校培养出保质保量的人才。本文在对目前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发展现状阐述的基础上,对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个政策进行分析,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背景
80年代开始,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促进了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招生108万人,招生340万人,招生380万人,招生44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目前,全国本科院校已达到719所,根据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理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学校一方面面临着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巨大挑战。近几年来,高校扩招,本科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一些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中出现了教学投入严重不足,教学管理相对薄弱,教学改革亟待深化等突出问题。因此,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质量,特别是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高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并决定在全国普通高校中分批开展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通过评估手段,教育部旨在加强对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促进高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的观念。
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普通高等教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增加教育投入,促进高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本科教学机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宏观指导与管理,帮助高校从总体上把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途径,对确立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确保高校培养出保质保量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本科教学评估对学校发展的积极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我国高校的教学工作中一度出现教学质量滑坡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领导与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精力投入不足,以致一些学生在学习上亦精力投入不足。我国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其目的是为了扭转“四个投入不足”的状况,使高校逐步建立起以评估为中心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具有自我完善和自我约束功能的良好运行机制。经过多年的评估实践,被评学校一致认为,教学评估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对高校明确办学方向、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改进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明确并端正了办学指导思想,理清了教学工作思路。
评估工作一开始,就十分重视被评学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并把它直接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在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的过程中,各被评学校都结合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实际,,从学校的顶层设计上入手,开展了教育思想的大学习、大讨论,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有了正确的先导方向。如广西师范学院,短短几年间经过两次评估,学校领导反复研究、广泛论证,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学校现阶段的总体目标是把学校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地方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的多科性、综合化、教学型,富有区域性教师教育特色的大学。在这一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明确了学校定位,学校的自身优势开始凸现,内涵建设日益丰富,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不断增强。
(二)教学投入进一步加大,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图书馆藏书量和年进图书量、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的座位数、实验室面积等都有明确的要求,这都将进一步促进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加大教学投入。例如,据对参加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统计,上级主管部门平均给每所学校增加投入经费近2500万元,平均每所学校增加自筹经费投入近9700万元。据对20底以前参加合格评估的64所高等工业学院统计,评前平均每所学校有教学用计算机218.7台,评后增加到483.2台,增加了109.4%;评前平均每所学校图书馆藏书28.9万册,评后增加到了32.4万册,增加12.1%;评前每所学校实验仪器设备总值为1121.4万元,评后增加到了1710.6万元,增加了52.5%;评前平均每所学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备总值为70.0万元,评后增加到了102.7万元,增加了46.7%,[2]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师资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显著加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但没有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人才培养计划也很难有效地实施。在评估工作开始之前,尤其是高等教育扩招以来,不少学校的师资数量不足,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不合理、整体水平与素质难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存在配备不齐、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由于不懂得本科教学工作及其管理的基本规律,也就难以适应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要求。通过评估,被评学校普遍认识到这两支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千方百计花大力气加强建设。如设立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培养教学骨干,鼓励教师攻读学位,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和学术水平。与此同时,许多学校还充实了教学管理岗位及管理人员,加强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有力地保障了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推进了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
在评估之初,不少被评学校搞不清楚什么是教学基本建设,甚至认为教学基本建设就是盖校舍、搞土建,导致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缺乏规划与措施、缺乏经费保障,教学改革思路不清。通过评估,被评学校都认识到教学基本建设包含着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风建设、基地建设等丰富的内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软件建设,是学校最重要的建设。一所学校只有教学基本建设搞好了,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在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的同时,必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要将两者有机结合,用改革的精神进行建设,在建设中不断深化改革。在提高认识和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被评学校都制定了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规划,设立了专项经费,并取得初步成效。
(五)加强了教学管理,强化了质量意识,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经过评估,所有被评学校都充分认识到了教学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学校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教学管理。
例如,充实和调整教学管理队伍,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完善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教学基本文件,建立并健全了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开展校内专项教学工作评估,探讨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教学管理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并开始向科学化方向前进,从而全面提升了教学管理水平。
四、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开展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只有时间,在评估理论建设、评估实践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需要认真解决。
(一)评估指标体系分类指导的思想体现不够,而且定量指标多,定性指标少。
我国从20开始采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虽然对财经政法、师范、医药、外语类院校有补充说明,但在社会公众甚至许多高校看来,其评价标准是同一的,不管是“211工程”院校还是刚升格的本科院校,使用的指标体系是相同的,,分类指导的思想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另外,在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整个指标体系中,定量的指标比较多,定性成分不足,导致在评估方法上偏重定量,轻定性。但本科教学工作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多用定量的方法有时会显得很不可靠。
(二)评估重绩效,轻发展。
在整个评估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学校在过去若干年内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绩效,而对学校正在做出的努力、发展的潜力则关注较少,这样导致我国的评估是面向过去的、以判断优劣为目的的总结性评估,而不是面向未来的'、以持续改进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估。
(三)高校自评工作开展不够扎实。
目前我国的本科教学评估主要是一种政府行为,高校是被评估的客体,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许多高校都是“要我评”而非“我要评”,因此,高校的自评只是配合政府评估的行为,成为一种形式。为了给教育部门和各位专家一个好的印象,高校在撰写自评报告时不能做到实事求是,致使自评工作失去了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功能。
(四)专家组进校考察形式复杂,对学校特点的考虑不足,专家自主性不够。
专家组进校考察是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环节之一,被评学校往往对这个环节高度重视。但在考察期间,教育部规定动作太多,对专家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倡得不够;考察程序死板,考虑学校特色和发挥学校主动性不够;考察内容和形式复杂,致使专家组和学校工作负担太重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评估的实效。[3]
(五)整改环节过于形式化,整改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整改是本科教学评估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措施。但从目前的评估实践来看,许多被评高校对整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整改力度不大,整改措施没有得到很好落实,评估主体对整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不是很到位,缺少对后期整改阶段的评估,导致整改环节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五、进一步完善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对策建议
高等教育评估是从西方国家引进我国的一种管理手段,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还不长,我们所积累的经验还很有限。上述本科教学评估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是发展中的问题,提出这些问题,是为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发挥外部评估的作用。根据上述分析,参照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经验,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分类制定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层次繁多,类型各异,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其定位和侧重点以及质量标准也是不同的。因此,应该在分类指导的原则下,尽快制定多元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按照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评估。这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对高校进行分类,笔者认为,可以按学校的学科分布特点分为综合性、多科性和单科性院校;或者按学校功能特点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院校;也可以按学校的实力和办学历史分为重点院校、一般院校和新升格的本科院校。
(二)注重教学效益和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
90年代以来各国高校评估普遍从重视教育质量延伸到同时重视质量和效益两方面,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所以更应该注重教学效益。在指标体系中,应增加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馆的利用率、教学成本核算等内容,对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进行综合评估。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总体素质和个体质量上,美国在进行院校鉴定时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这也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评估方式。笔者认为,对学生结果的评估也将会成为我国本科教学评估中的一个重点,所以我们要及早做些理论探索和实践准备,尽快把对学生学习的评估纳入整个本科教学评估计划。
(三)重视软评估,正确处理硬评估与软评估的关系。
所谓硬评估和软评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在评估工作中,在正确处理好硬评估与软评估关系的同时,更要重视软评估。20教育部高教司的7号函件《关于做好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教学评估以考察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专业与课程建设和改革、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学风、教学效果等软件建设为重点”,而软评估主要反映的就是一所高校这些软件建设的情况。一所高校的硬件水平可以通过短时间的突击和经费投入等来迅速提高。但是其软件水平的提高决不是三五年就能达到的。所以软评估更能反映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更符合教学评估的特点。近年来国际上对软评估也越来越重视,如评估的发展方向—发展性评估就是以软评估为主的,而目前评估发展的另外一个方向—准则评估就是一种无指标的软评估。[4]
(四)强调以高校自评为主,重视外部考察与自评的结合。
高校的自评工作应该是有效评估的基础,教育部不但要重视专家组的意见,同样也要重视被评对象的自测自评,提高被评对象参与评估活动的积极性,防止高校在评估活动中出现防卫心理或采取形式主义走过场的做法,应使自评成为高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举措,从而达到评估的预期效果。从今年起,教育部决定实施“阳光评估”,一是加强对高校平时教学基本状态的监控,建立并实施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年度采集与发布制度,并将这些数据作为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的依据之一,专家组进校后,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认真核实,发现作假,一票否决,使教学评估工作与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发布相结合;二是把学校自评报告、专家组考察评估意见和学校最终评估结论等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网站上向社会公布,以增强评估工作的透明度。[5]这两项措施的实施,有利于高校将自评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有利于高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
(五)优化专家组进校考察的内容和程序。
教育部要适当放权,在确保评估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专家组的智囊团作用和参评高校的主动性,提倡专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色,自主调整考察的有关内容、形式和程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减轻专家组和参评高校的负担。
(六)加强整改,充分发挥本科教学评估的效益。
首先,被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整改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全校上下要以迎评期间的热情投入整改工作,针对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在落实过程中加强检查、督促和指导;其次,评估主体要实施对整改工作的评估,加强对评估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第三,在高校整改期间,专家要随访,以便及时掌握整改落实情况。
参考文献:
[1]刘凤泰.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建立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学评估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19).
[2]周远清.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教学评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钟秉林.肯定成绩,正视问题,不断完善教学评估制度[EB/OL].
[4]许茂祖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工作程序与需要注意的问题
[5]周济.教学评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10).
[6]卢岚,胡华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评价体系[J].理工高教研究,2004.4(2).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
一、加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本科高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准确定位培养方向,学校要摒弃传统单一的管理和教学模式,根据专业化多学科融合的趋势,完善学科和课程的教学体系,多建设具有基础性、专业性、发展性、综合性的专业学科,与此同时还应该创新教育目标,科学的调整学校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融入应用、技术等课程,要转变传统单一的专业课、基础课授课方式,开展素质选修课等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学校还应该与当地政府、企业密切联系,组织学生进行实习,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构建地方本科院应用型人才体系的科学方法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等为核心,要培养“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的新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深化课程教学体制改革,壮大师资力量,提高教育者教学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构建一个能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及其体系的构建是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从教学质量、学校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把我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总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应用型人才体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党和国家、地方政府、地方本科院校三者的共同努力。
截至,全国共有371所高校设置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其中,仅从—20,就有190所地方高校开设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部属高校凭借学校名气、办学经费、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多重优势,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彰显较强的竞争力;然而,地方高校,特别是二线城市地方高校的行政管理本科毕业生,在就业浪潮中整体竞争力偏弱,甚至出现了少量待业毕业生。这印证了中山大学倪星教授的观点,即“办学层次低、学校综合实力弱或学科实力弱的高校的毕业生初次就业存在一定困难”[1]。诚然,部分原因缘于社会人才需求量的相对饱和,但是,其根本原因在于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内在缺陷。本文力求客观梳理当前地方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凸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些许建设性对策,以期推进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
一、地方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凸现的问题
(一)从培养软件扫描人才培养困境
1.培养目标定位宽泛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当前绝大部分地方高校大都参照这个文件精神制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和安排教学任务。这种宽泛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各地方高校注重“通才”培养,要求学生掌握众多领域的基础知识,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博而不精”,成为缺乏专业优势和专业特长的“万金油”。
2.课程体系设置失衡
绝大部分地方高校行政管理本科课程体系存在以下明显的失衡结构。第一,课程体系趋同,地方特色课程薄弱。虽然19教育部对本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做了硬性规定,然而,地方高校在选修课方面开设体现地方特色的课程极少,导致课程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凸现高度趋同性。第二,课程体系整体呈现两极分化。综观国内地方高校行政管理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现状,整体呈现政治学取向和管理学取向。
主要原因在于开办行政管理专业的院系从自身办学思维、师资力量和办学资源等方面设置课程。第三,课程之间的衔接性不强。有些地方高校开设了公共财政、公共政策、定量分析等课程,却没有开设支撑这些课程的基础课。
3.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校的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上。第一,从教学理念来看,许多办学单位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在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是以“传授知识”为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不足,仍然没有跳出“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理念。第二,从教学方式来看,很多地方高校采取以教师占主导的“填鸭式”授课方式,在课堂过程中漠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互动性和创造性,忽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三,从教学手段来看,迄今为止有些地方高校还没有能力普及多媒体课室,“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式的单一教学手段依然存在。
4.人才评价体系相对滞后
当前地方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人才评价体系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人才评价指标结构不科学。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人才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一级指标,缺少评价“应用型”人才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一级指标。第二,人才评价内容不全面。地方高校在评价大学生的时候,更多地集中在“德、智、体”三个方面,“美、劳、能”三方面内容评价重视不够。第三,人才评价手段不合理。在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人才培养实践中,评价人才的主要手段依旧是考试,考试成绩成为衡量人才优劣的主要准绳。
(二)从培养硬件管窥人才培养困境1.师资力量薄弱地方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师资力量带有明显的政治学取向或管理学取向,整体比较薄弱。第一,从学科背景来看,政治学取向的办学院系,行政学和经济学等学科背景的师资力量比较贫乏;管理学取向的办学院系,政治学、行政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师资也很奇缺。第二,从学历学位结构来看,位于省会城市的地方高校学历学位结构整体偏高,不过,具有行政学、经济学背景的高学历学位教师依然偏少;二线城市地方高校学历学位结构主要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不少二线城市高校甚至还存在专科学历的师资。
第三,从职称结构来看,具有高级职称的师资力量较少,主要授课教师以助教和讲师居多,特别缺乏专业对口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
2.实验室建设薄弱
行政管理实验室就成为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熟练操作技能的重要平台。如果要建设一个比较成型的、能够容纳70名学生的实验室,一般需要配置诸如办公设备(如电脑、多媒体设备、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电子政务实践平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系统、公务员考试模拟系统、行政管理绩效评估系统、公共政策分析系统、统计与定量分析系统等设备。保守地预算,以上设备至少需要60万元的经费投入。由于办学经费紧张等众多原因,即便是省会城市地方高校,行政管理实验室建设也只是处于筹划或起步阶段。迄今为止,二线城市地方高校还没有建立相对成型的行政管理实验室。
3.实践基地建设薄弱
一般而言,大学生毕业后主要有三种就业途径:其一是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政府部门,其二是通过公开招考进入事业单位,其三是通过择优录取进入企业或私人部门。如果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有较长时间的社会实践阅历,无疑增加了就业筹码。按理来说,办学单位应该分别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或私人部门建立稳定且充裕的实践基地。但事与愿违,临近沿海的地方高校与当地企业联系较为密切,主要将实践基地建立在企业;对于内地的地方高校而言,私人企业比较有限,企业实践基地平台难以搭建,更不用说要搭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或私人部门的整体实践平台,如此一来,培养应用型人才便成了“空中楼阁”。
二、对地方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因地制宜强化人才培养的软件建设
1.以服务地方建设为导向,制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重要依据。原有宽泛的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合时宜,地方高校必须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
地方高校应该根据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与办学优势,高举“服务地方建设”这面大旗,制定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切实可行的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进而准确定位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重点与特色。一般而言,地方高校可以为当地建设着力培养以下三类应用型人才。第一,基层管理型人才。这类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行政学和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还需重点掌握乡镇治理、村委会治理、村民自治等理论知识,主要输送到乡镇,尤其是村委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第二,社区管理型人才。这类人才除了具备宽厚的'行政学和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还需掌握社区治理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知识,主要输送到县市街道办或居委会从事社区管理工作。第三,企业管理型人才。这类人才除118了需要具备坚实的行政学和企业管理等理论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经济学、计算机等理论,主要输送到企业或私人部分从事管理工作。
2.以迎合社会需求为契机,设置课程体系当前社会呈现多类型、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需求态势,急需各式各类的应用型人才。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曾经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进行过专门调查,结果表明,该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按重要性从高至低依次排序为:“行政管理学、秘书与行政公文写作、管理学、管理心理学、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共关系学、社会调查方法、宏观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案例研究、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等。”[2]尽管该项调查结果并不一定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但是,它依然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取向。地方高校应该以迎合社会需求为契机,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大胆整合和内容更新,并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切实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的新课程,在课程体系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专业主干课程+跨专业任选课程的模块化纵向化的培养体系,以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3]3.以深化教学改革为重心,创新教学方法地方高校应该在汲取传统教育方法积极因子的同时,以深化教学改革为重心,创新教学方法。其一,创新教学理念。我国几千年来形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以理论灌输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片面育人模式。未来行政管理本科教育要实现教学过程由“以理论灌输为中心”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转变,教学主体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其二,创新教学方式。提倡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替代“填鸭式”教学方式,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还应该倡导案例教学法和研讨教学法,这些方法均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创新教学手段。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投影仪的广泛普及,采取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一支粉笔”、“一根教鞭”式的枯燥教学手段,有利于活泼课堂气氛,提高课堂质量。
4.优化评价体系,科学评价人才
一般而言,可以通过健全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平衡人才评价内容和创新人才评价手段三个角度来优化人才评价体系。第一,健全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地方高校应该在“德、智、体、美、劳”五项一级评价指标的基础之上,增设“能”这项评价指标,以便构建一套合理且全面的人才评价体系。第二,平衡人才评价内容。地方高校在评价大学生的时候,应该合理界定各项指标之间的分值权重,不能过于偏重某些指标内容。诚然,智力指标是考核大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为了防止培养“高分低能”型大学生,地方高校应该重视能力指标的考核比重,以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运用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此外,“体、美、劳”三项考核指标在考核内容里面也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第三,创新人才评价手段。由于当前大部分地方高校缺少成型的实验室和稳定的实践基地,导致办学院系缺乏评价行政管理本科人才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平台,因而更多倚重考试这种手段来评价学生。为此,办学单位应该创新评价手段,形成智力考试和能力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二)量力而行充实人才培养的硬件建设
1.多渠道、多层次提升师资力量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外部引进、在职培养、挂职锻炼和社会聘用等多种渠道提升师资力量,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体、兼职和客座教授相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第一,外部引进。着力从国内外知名高校引进高学历学位的应届毕业生或高职称的资深教师,这是一条立竿见影的捷径,可以快速补给地方高校师资力量的不足。第二,在职培养。外部引进虽然是一条捷径,但在全国范围内,紧缺专业毕业生或资深教师对于社会需求量而言,仍然呈现“僧多粥少”困境,在职培养就成为地方高校解决本校师资力量的主要途径。为此,地方高校应该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或有计划地输送一定数量的教师赴国内外名校进修或访学。第三,挂职锻炼。有计划地选派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的中青年教师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以丰富人生阅历、增加实践经验。此举不但有助于挂职者熟悉相关管理工作的运作规律,还有助于了解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行政管理本科人才。第四,社会聘用。即聘任一定数量的资深政府官员或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者作为兼职教授,邀请他们定期来学校授课或作学术讲座。
2.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夯实实验室建设很多地方高校都面临办学经费紧张的现实难题,资金短缺是制约各地方高校行政管理实验室建设的根本因素。行政管理实验室很难为学校创造社会效益,短期内难以收回投入成本。因此,很多地方119高校都不太愿意对行政管理实验室建设投入太多经费。行政管理专业的办学院系只能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夯实实验室建设。一般而言,以下几种渠道较为可行。第一,借助本科学位评估的东风,尽可能争取校方经费支持。虽然大部分地方高校不太愿意对社会科学进行资金投入,但是新增本科专业在开办第四年都要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学位评估,其中,实验室建设就是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这种背景之下,地方高校虽不愿却不能不对新增专业实验室建设进行一定的经费投入。第二,通过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等途径,争取相关单位资助。办学院系可以通过与上述部门签订合同等方式,承诺每年向上述部门免费培养一定数量的技术人才,将该实验室作为以上单位相关技术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
甚至还可以定期为以上单位提供相关的管理咨询或解决其他管理难题,以期获得资金资助。
3.多渠道、多领域拓宽实践基地建设地方高校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拓宽实践基地建设。第一,将实践基地建设在党政部门。根据往届毕业生实习见习的信息反馈,政府部门愿意接收实习期较长的毕业生到他们单位进行实习,特别是当党政部门迎接上级检查或评估等特殊时期,对“蜻蜓点水式”的短期见习却不太欢迎。将实践基地建设在党政部门既十分必要又相当可行。第二,将实践基地建设在企业或私营部门。企业或私营部门是当前消化大学生实习见习的主要阵地,也是多数地方高校的主要实践基地。建设企业实践基地对办学院系和企业本身都属于双赢。对办学院系而言,只有企业才有这么大的承载能力,在企业建设实践基地是他们的首选;就企业本身来说,大学生具有理论水平高、业务熟悉能力强、专业技能上手快等特点,可以快速为企业创造效益。第三,将实践基地建设在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特别是社会团体也是吸纳大学生实习见习的场所。大学生到党政部门实习见习的门槛较高,不易达成;而到企业实习见习又担心专业不对口,学不到本领;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介于两者之间,故而大学生比较乐意选择这些部门进行社会实践。
会计本科实践教学论文
会计本科实践教学论文【1】
摘要: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专业等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树立人才多元化培养目标理念,不断完善各个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本文从建立特色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会计专业创新学分制度、专业导师制度等方面,探讨了会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式方法以及保障对策,以期提高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和效果,培养出更多具备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并且具有专业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 对策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
实践教学的广泛性和立体性使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实践能力,而实践教学则是培养并形成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实践教学可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和投身社会实践的优秀品质,为学生进入社会创造必要条件。
实践教学的深远意义还在于在大学生从学生逐渐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所学专业知识,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会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
(一)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
培养目标必须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经济、科技与文化发展的要求、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变化的趋势、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加快,容量加大,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适应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培养出能够驾驭、引领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合格人才。
(二)实现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大学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依照按学科大类培养专业人才的主导思想和“基础教育+研究性学习和科研训练+创新学习与研究”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紧紧围绕本科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按高标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综合性、高素质特点,能在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起骨干和领导作用的优秀本科人才。
为此,对包括财会专业在内的管理类本科生实践教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在已经完成了专业基础教育和文化教育后,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的培养,还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完成学业进入社会后,不仅可以把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管理工作当中,而且其创新意识更有利于促进经济、科技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三)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根据我国高校的发展和现状,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必须满足本科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实现优秀人才的培养目标。
学校要为本科生充分发展提供空间和条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大学生的大学学习过程是从学生到适应社会各个领域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的成长过程。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要完成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还要通过实践教学把这些纯粹的知识转变成实际应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还要加强思想品德和生理和心理的教育培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改进和提高实践教学的科学管理水平必须实事求是的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必须考虑大学软件和硬件条件。
如果在实施过程中要求的条件远远超过学校的条件,则无法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如果方案要求的过于简单,一方面则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会不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何使现有条件发挥最大的作用,如何使实践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即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实践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目标的重要组成。
(五)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时期应该担负起造就创新人才的任务。
从本科阶段开始,除了进行专业教育外,还要注意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使其优秀者成为创造性人才的基础储备。
在大学的实践教学中,一切活动应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成功的大学教育,包括专业实践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一)课堂实践子系统 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内容。
从会计专业来看,会计案例教学属于会计专业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内容灵活选用合适的案例,运用这类真实性较强的材料,诸如取自上市公司会计年报的资料来训练学生,让其不离开学校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实际问题并着手研究,可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迅速提高。
实验教学内容是指与理论课衔接的各种实验以及独立设置的实验课,如每一门理论课程所含的课内课外实验、上机操作等,也包括学生自行设计的综合实验等。
会计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在正常的专业课程内就包含有大量的实验性内容,此外,还可以设置单独的实验课程,通过专门的大量的会计实验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和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运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专业思维,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非常形象生动的一种教学模式,易被学生接受,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会计教学中贯穿案例教学,通过具体实例,讲解方法的使用,可使方法介绍更直观、形象,学生更容易掌握。
因而要求会计专业教师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应该加强案例教学,以经典的案例贯穿教学始终,将方法的讲解与应用,通过案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在创新性上迈出一大步。
在会计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倡搜集较好的案例,采用案例进行教学。
案例可以来自会计工作实践,也可以是教师本人已经完成的或正在研究的课题。
根据会计课程中要讲授的主要理论和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和数据,通过案例来模拟再现会计课程中的理论和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经济业务不断出现,可以选用的案例也越来越丰富,例如上市公司的会计资料就是非常好的案例资料,选取这样的案例资料,不仅真实,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搜集较好的案例,通过学生自己分析与老师讲解相结合,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阅读、思考、分析、判断。
通过对案例的归纳、整理,引导学生提炼和掌握具体的会计方法,有利于把所学的会计理论落到实处使抽象的理论方法变得十分具体,在模拟实验中拉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
重视课程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和分析技能。
课程实验教学环节是整个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指对所学专业如会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单项地进行的实验。
各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须紧扣理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会计基本方法的掌握和应用,以较快提高学生的会计业务操作技能和分析技能。
高校会计专业在各学期都开设会计基础课和专业课,如《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对涉及到有关章节的重点内容可事先编制好相应的实验资料,等任
课教师讲解到这部分内容时,在会计实验课上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或安排学生在课外学时进行验证性实验。
这样学生可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对抽象费解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分析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和理解。
(二)社会实践子系统,为使会计实践教学模式不拘泥于会计模拟实验的环境中进行,真正用于实践,可以利用和实习基地签约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到教学实习基地,如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结合实际进行校外实习。
广泛开展社会调查,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
社会调查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它不仅要求学生对全学程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对关键或焦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圆满完成学习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社会调查可采用自行组织的调查、承担委托的调查,参与政府组织的调查,参与本单位调查咨询实体组织的'调查等形式。
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教学形式达到对事物的实质性认识。
会计专业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专业,因此客观上会计专业的社会调查具备先天的优势条件。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高速发展,以及证券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会计专业可以把社会调查的目标定为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规范、及时。
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中的优秀群体,因此是会计专业的极佳调查对象。
建立进行校外实习,提高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
为使会计实践教学模式不拘泥于会计模拟实验室的环境中进行会计实际业务处理的模拟实验过程,真正用于实践,可以通过利用和实习基地签约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到教学实习基地,如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结合实际进行校外实习。
这种实践教学的优点是能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获得第一手感性知识,真正体会到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学生一方面可以把所学专业知识拿到实践中去运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实际工作的检验,发现所学专业知识的不足,有利于日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也有利于选择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
(三)认识与毕业实习子系统 认识实习一是让学生在学习基础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专业要求和工作及研究领域建立起基本概念,确立学习目标;二是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前面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知识完成设计要求,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毕业实习子系统是每个专业都必须进行的专业研究阶段的实习过程。
这部分实践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性质和实践过程。
毕业实习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后对所学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一次总结,通过这次总结后,应该建立起扎实的专业基础,形成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
毕业实习是大学生从大学学习阶段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衔接点,在这个衔接点上,大学生应该较好地完成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的衔接和转折。
此外,高校还要重视学生的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做毕业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
毕业论文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
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选题、开题、指导与成绩评定等环节一定要严格要求,使学生真正能将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
三、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一)树立管理类创新型人才多元化培养目标理念,建立特色人才培养机制面对我国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重大转型,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客观现实,社会各个领域对诸如财会等专业的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内涵、需求层次、规格结构、知识技能结构上的要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以至社会对管理类人才的评价标准、衡量标准、使用标准也相应地发生了同样深刻的变化,致使管理类人才培育模式和实现路径也面临新的挑战。
为适应这一变化,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构建多元化培养目标理念,探索个性化的培养方式,突出特色人才培养,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应当具有不同的要求。
在不同层次的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上应当体现特色,重点大学要突出理论特色,一般院校要突出应用性特色,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多样性、开放性、应用性、创新性和复合性的人才培养理念,增强学生把握全球经济发展动态和剖析现实经济现象的素质和能力。
同时,在基础性管理类人才培养方面,围绕经济发展所要求的知识准备,加大数理课程和计量课程训练,强化学生在构造经济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实际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和技巧训练,组织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注重相关资源建设,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的成效如何,还与实践教学的研究、实践教学教材、指导教师与管理队伍、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等资源密切相关。
目前,有关财会专业等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高校应该多作一些探索、研究和尝试。
一是丰富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体系;二是开展符合经管类专业特点的实践指导教材的修改、编写与积累;三是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管理制度、开放制度、考核与评价制度等,只有在这些方面均形成了完善的体系,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
财会专业从理论层次上应该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这是财会专业的学生完成从专业入门、系统专业学习到高层次专业理论学习的专业学习过程,从专业内容上讲应该有一定的覆盖面,除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纯粹的会计专业课程外,还应该包括金融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专业课程,完备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出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在专业结构方面,不仅要有理论部分,还要有相应配套的实践部分,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
此外,财会专业应该从制度上保证专业课教师参与实践和进修,这样才能打造一支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这是构建会计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必备条件。
(三)优化专业结构 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高等学校要适应并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不失时机地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高校经济类专业要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着力加强诸如管理学、会计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学科专业建设,积极发展和扶持新兴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专业,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同时,要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部署,树立前瞻意识和责任意识,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也要积极融入其中,为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高校财会专业等管理类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还必须适应我国人才就业市场变化的趋势,要根据新时期新环境下职业岗位和人才就业市场发生的新变化及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和类型结构,增强高校的办学能力和活力。
会计专业是应用性强,应用范围广泛的学科,因此,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可以适时开设证券评价等交叉性学科专业,提高会计专业的应用方向性。
(四)设立会计专业实践的创新学分制度和会计专业导师制度 学分制是世界各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管理制度,其核心是一份富有弹性的指导性培养计划和一套灵活的管理制度,其出发点是使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地全面发展,其归宿是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的人才。
因此,实施和不断完善学分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和国际教育沟通的一个途径。
为了既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又防止过分放任的弊端,学分制与导师制相结合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给予实践教学以充分的重视。
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完成了必须完成的专业理论学习后,高校应该鼓励学生从事会计专业有关的创新研究活动,这种活动应该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通过导师的指导,学生可以在会计专业的某些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提高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高校在高年级的学生中应该鼓励这种创新研究,可以设立专业导师制度和专业创新学分制度作为制度层面的保障。
综上所述,会计专业必须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适应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从会计专业自身的发展看,要注意优化专业结构,要注意交叉学科的发展,比如和金融专业结合可以创设证券会计评价专业方向,和经济学、统计学等专业结合可以创设会计信息分析评价等专业方向,此外在会计专业内部,加强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建立起符合会计专业发展方向的大财务观。
在制度层面上,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建立会计专业的创新学分制度和会计专业的导师制度,要让会计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从事会计专业的创新研究,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师要从制度上保证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这是构建会计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必备条件。
此外,构建会计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离不开物质上的支持,高校应该加强对包括会计专业在内的实践教学的投入,使包括会计专业在内的实践教学获得物质上的保障,从而有利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会计实践教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2】
摘要:会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文基于广州会计学专业应用本科实践教学现状调查,结合广州商学院实践教学之经验,提出了构建全方位、多模块、双轨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以实现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摘要:首先,从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师资及毕业生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其次,从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习基地建设及服务地方等方面阐述了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的,熟悉和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人才,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建立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1]。
一、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含有实践课,但由于理论课学时的限制,授课教师只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安排学生实践,而大部分只能以集中实践课来安排,从而导致集中实践教学班级多,专业实验室座位有限,不能使每个学生都很好地利用专业实验室。
另外,大量集中实践教学也造成有些用于仿真模拟实践的软件利用率下降,造成资源的浪费,使专业实验室失去应有的作用。
2.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地方高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尽管他们的学历较高,但是从学校走进课堂,没有在企业、公司参与实际经营与管理的经验,这就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有些具体实践操作存在较含糊或逃避的现象,由这样的实践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学生会把教师存在的问题依然保留下来,再加上有些学生得过且过,对问题思考不多,这样实践教学就难以取得较好效果,并且达不到预期成果。
3.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用人单位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
但是,目前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达不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2]。
学生虽然在校期间完成了规定的管理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学习,可到了单位对一些日常的管理工作比较茫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
这种不适应与地方高校现行的实践教学密切相关。
因此,要培养社会所需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由学校顺利过渡到社会的桥梁,应遵从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科学规律。
必须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构建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供有利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的环境。
1.加强实验环节的建设。
在实践教学计划安排上,确保实验的必要课时,在内容上多样化,增加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自主性实验,为学生增强实践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
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实验环境的同时,辅助实物教学。
在实践教学软件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其先进性、通用性和实用性,以保证实验的开出率。
有条件的可采用现场实物教学与虚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论的升华,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
扩大自主性选修实验,在必修实验课程的基础上,教师可列出实验清单及每个实验的目标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使实验教学也能对学生因材施教。
通过建立开放性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持续进行实践能力训练的渠道。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课外科技活动内容及自身学习的不足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2.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是强调应用性和创新性,企业人才需求的重点也是要求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往往需要大量的实践环节。
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和创新。
建立“实验、实习、实训”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统一的实践教学平台[3]。
形成由“课程实验、综合实训、毕业实习”三个环节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一是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时数。
对于专业理论课设置相应的专业实训周,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和课程设计;对于集中性实践环节安排在每学期和寒暑假,由专业教师带队到社会上的实习基地进行。
二是聘请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做兼职教授或专业指导教师,定期到学校给学生做专题讲座和报告,结合企业实际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三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咨询项目,学生参与进来帮助教师进行社会调查、搜集资料、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加大实习基地建设。
为更好地落实实践教学目标,地方高校应发挥其资源优势,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建立多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如生产企业、服务行业、政府,以及能提供实践教学的相关单位,形成一个稳定的、多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群,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践机会。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实习时每个部门只能安排几个学生进行实习。
所以,实习基地越多越好,每个单位安排的实习学生越少,学生越能学到东西,接触到实质性工作,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4.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
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学术氛围和科学研究对地方的科学研究产生很大影响,有些甚至处于中心位置,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要求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特别是地方乡镇企业管理力量普遍薄弱,需要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成果。
地方高校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树立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服务,从而获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空间。
为此,地方高校要全面了解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与人才需求,以多种灵活方式与地方企业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关系。
如此定位,是地方高校工商管理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地方高校工商管理教育获得竞争优势,特色教育水平提高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胡延松.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4(6):80-83.
[2] 马云阔.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3):18-21.
[3] 朱柏青.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63-165.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
[摘要]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突出专业特色、改革培养模式已成为全国各工商管理专业深化改革的'重点。
本文结合地方院校的特点,对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特色定位、技能定位进行分析研究,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构建了能力素质模型,建立五个维度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框架。
[关键词]地方高校 工商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能力素质模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和定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工商管理学生踏入社会以后,从事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具体化、基层化,对人才实践技能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和目标定位存在着定位模糊,针对性差;共性趋同,特色不足;知识面宽,深度不够;理论性强,实践偏弱;教学方法单一,全面能力素质培养不够等问题。
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与时俱进,进行整体性流程再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人才培养类型定位
根据用人单位、一些高校和毕业生去向的调查,显示对于地方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层次定位不宜过高,应以能够在工业生产管理、商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基层部门担任实际工作的应用性人才为主。
而对于以能够在学术界、教育界以及政府部门、企业界担任教学科研人员、高层管理人才为主的层次定位,应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研究生教育、MBA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定位。
(二)培养特色定位
不同高校培养的学生就业目标市场不同,对于行业类的高校,毕业生很大比例是在行业内就业,因此,行业定位取决于高校的不同行业特色。
例如水利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主要适应水利行业,石油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主要适应石油行业,财经院校或综合类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可以广泛地适应工业和商业领域等。
(三)专业技能定位
工商管理专业是按一级学科设置的本科专业,核心专业课价值优势不明显。
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看,有核心技能类的专业学生容易就业,目前市场对技术经济评价、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将强化学生技术经济评价和工程概预算方面的技能。
在教育观念上,明晰工商管理实践性专业特征,强调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拥有全面的管理学知识,更重要的要掌握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实践技能,由过去的以知识体系完整性、全面性为导向,向以社会需求、能力结构优化为导向的方向转变。
二、能力素质模型指标的建立
能力素质是个体的一种潜在特质,其与一个人在工作中或某一情境中所表现出的高绩效的行为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体特征。
能力素质模型是以提高组织实际业绩为目标的一种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操作流程。
能力素质模型的建立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技术(BEI),辅之以问卷调查及专家小组讨论等方法。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一般工作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的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三、培养体系的构建
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培养体系是在以培养目标为中心,面向行业、突出专业技能和满足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构建起的培养框架,含培养规格、培养方案、资源平台、培养途径、教学模式等5个方面。
(一)培养规格
培养规格是指培养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才及具体要求。
根据以上目标定位和能力素质模型,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规格应确定为面向某一行业,突出工程造价管理技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性工商管理人才。
此种人才应具有三种结构。
知识结构:包括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管理基础知识、工商管理专业知识、技术经济评价知识等。
技能结构:包括专业技能(技术经济评价技能、概预算技能、项目可行性研究能力等)、解决问题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应变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
素养结构:包括进取心、影响力、学习意识、意志力、情绪控制力、创新精神、诚信意识、团队精神、自信、决策力、原则纪律、服务意识等。
(二)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具体可操作的方案,培养方案应能够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
培养方案制定是以目标定位为核心,以能力素质为基础,构建的体系化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知识体系分为四大模块:公共基础知识模块,经济管理知识模块,电力行业知识模块,投资决策知识;能力体系分为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职业素养通过课堂教学、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等环节进行培养。
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
课程设置按照知识体系的四大模块分别为:公共基础知识模块,包括政治、外语、数学、体育、文化基础等知识;经济管理基础知识模块,包括管理、经济、会计、信息、工程数学等;行业知识模块,包括生产过程、市场、会计、设备、价格、绩效、管理等方面;专业技能知识模块,该模块分为投资决策和管理模块,投资决策模块主要学习概预算和技术经济评价的相关知识;管理专业知识模块主要包括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企业资源计划、企业战略管理等。
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在课堂教学和课内外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实践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
(三)培养平台
通过多元立体培养平台对学生进行培养: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授的基础平台;网站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为学生自学、学生之间交流讨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学习,以及教学管理等提供一个更大的培养平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校外基地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大学生校外实习是了解社会、提升管理能力、了解行业管理、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
(四)培养途径
培养途径是指培养的路子。
各专业大学生的培养途径都可分为教学途径、实践途径、竞赛途径等三大类。
途径都是为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提高这一目标服务的,但目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教学途径包括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形式。
实践途径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既是同一教学活动的两个侧面,也是同~教学活动周期的两个环节。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要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
竞赛途径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竞赛活动应高度重视,创建多种竞赛平台,举办和参加多层次、多形式的大学生竞赛活动。
(五)培养模式
完全靠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已经无法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提升的目的,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该构建三层次递进的培养模式,即知识认知、能力转化和素质提升三个层次的教学模式。
如图2所示。
第一层次为知识认知层次,该层次是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阶段,主要采取的方法是结构化课程教学,也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该方法主要特点是知识传授的效率高,课堂信息量大,学生短时间内可学到较多知识;第二层次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层次,该阶段主要以体验式教学方法为主,使学生有效地达到知识和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采用案例分析,专题调查,讨论、讲演,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教学,增加教学的互动性。
来达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深入地理解、掌握和应用,充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及推理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有效地达到知识和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第三层次为素质提升,这一环节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高的全面训练。
学生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通过企业现场调研,专题研究,撰写专题论文,提高学生智慧潜力,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这一环节的教学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高的全面训练。
对于这一层次的教学,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进行社会扫描,从社会实践中搜索、组织材料,撰写专题论文,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
工商管理专业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找准目标是核心,突出专业特色是重点,能力素质全面提高是目的,培养体系构建、资源平台建设、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方案的修订以及运行机制的制定是实现改革的保障。
石油工程本科实践教学初探论文
一、前言
应用型本科教育不是低层次的本科教育,它既不同于以理论研究型为主的精英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高职高专的职业化教育,它以中高级的技术师、工程师、经济师、经理等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具体行业、职业或技术有针对性的进行定向培养,使其具有某行业中高级技术应用能力,能胜任中高级工作岗位的本科教育。石油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以石油工程行业为背景,培养有本科理论水平,经历实践教学锻炼,能胜任油田需要的石油工程中高级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等的中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本科教育。石油工程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是在一定的石油工程硬件教学环境下,教师有组织、有目的地指导石油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与本专业相适应的具有操作性、应用性、实践性、验证性的学习过程。长期以来,由于石油行业的野外作业性质,对毕业生的实际动手、现场操作、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等能力要求比较高,这对石油工程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放眼中国高校石油工程培养情况:除少数几所老牌的研究型石油大学以理论研究为主,以及一些高职高专的学校以普通职业教育为主外,其他有石油工程专业的院校,由于实践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效果达不到要求。
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1)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随着教育形势的迅速变化,上级制定的实践教学指导方针调整较快,致使实践教学处于盲从状态。一些高校经历了专升本,扩招、申请硕士点、博士点等阶段,刚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政策又强制其向应用型本科转化。由于扩招升级后推行的实践教学还处于消化传统实践教学系统的阶段,实践教学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运行体系,此时按照国家政策实施新的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造成了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
(2)实践教学管理内容不明确。到底管什么?有哪些管理要点,哪些管理过程?实践教学有哪些运行细节?管理部门对诸多管理内容不明确,却天天喊管理,天天在进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让实践教学执行者无所适从。
(3)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衔接性和协调性,实践教学规划、管理、评价等机制不合理。存在诸如实践实验课与理论课顺序颠倒、理论课的实验与实践课内容冲突、实践硬件环境不理想、实践教师被动工作等情况。
(4)实践教学模式不科学。部分高校完全沿袭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以课堂理论教学、视频演示教学为主,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为辅,致使学生实践时间少,理论得不到实践的验证,实践与理论脱节,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创业能力、操作技能等都较差。
2.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
(1)大部分石油工程应用本科是从以前的专科转化而来,或非石油类学校新办专业,以及传统石油本科院校重新定位为应用型本科。由于实践内容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以理论课为主,实验安排很少,以讲解或演示为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机会很少。实验内容固定、步骤固定、结果固定,没有设计性和综合性的自主创新的实验内容。
(2)知识内容远落后于生产实际。所用教材陈旧,组织教师改编或新编讲义只是一种局部或个别的行为,不能从根本上突破旧教材体系。无专门的石油工程实践课程教材,新工艺、新技术、新专业教学软件的使用等更是缺乏。由于教材更新周期长,导致无法与飞速发展的科技同步。
(3)教学形式单一。受传统实践教学的影响,教学课程安排上多为基础性的实践,缺少创造性、综合性实践。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式的讲授法教学为主,穿插演示性质的视频教学。
(4)实践内容没有突出石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特色要求。在实践教学环节上,缺少应用型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野外应变能力和综合能力等相应能力的实践训练。
3.实践教学存在盲目性
(1)受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影响,现代石油工程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效果差。
(2)实践教学与石油工程实际结合程度低。
(3)受时间限制,实践安排与实践过程忽视不同石油现场、不同井队作业进度不一致等影响,盲目统一实践进程与实践内容,致使实践内容与实习现场活动不吻合。同时实践内容安排忽视了与学生基础理论课同步的情况,在实践教学中,甚至出现学生根本没有接触到的相关专业课程内容。
4.学生实践动力不足
(1)实践前学生没有接触专业课,对实践锻炼的目的、意义、重要性认识不够,致使学生实践动力不足。
(2)学校不注重营造实践创新的环境。实践教学质量监督盲目,管理不规范,剽窃成风,阻碍着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3)学生中,由于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好,在实践锻炼中不肯吃苦。
(4)石油工程的大部分工作是在环境较差的野外,艰苦的石油行业本身比较适合男性,使得石油工程的学生以男生为主。
5.实践教学师资不足
(1)长期以来,高校对实践教学师资不够重视,实践教学人员通常被称作“教辅”,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水平低、能力差、上不了理论课的,才承担实践教学工作。
(2)专业扩招,学生人数增多,但实践教学师资并没有相应增多。
(3)实践教学师资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由于基本上没有石油工程现场工作经历,动手能力较差,实践教学经验不足。
(4)“双师型”教师缺乏。高校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总体上缺少既有石油工程现场工作经验,又有多年的石油工程理论教学经历,胜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6.实践教学考评体系不科学
(1)以理论学习成绩为主的考核方法不合理。由于石油工程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注重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实践过程表现等的综合性能力培养,因此考核如果没有从理论成绩向实际应用转移,过分依靠传统理论考试成绩,会导致学生创新思维与实际应用等综合实践能力不强。
(2)缺乏成熟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虽然有很多高校已经制订了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以学生实践成绩和通过率来评价教师的实践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效果,但还是没有脱离传统的“成绩论英雄”的考核体系。由于考核方法简单,学生出勤情况、实践报告真实性、教师的付出程度、实践过程等都无法通过结果有所体现,使考核无法体现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认真程度,更无法考核学生真实的实践效果。
(3)缺乏较好的激励机制。一些高校对在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的竞赛中获较好名次的少数学生及对应的指导老师给与奖励。但对那些在实践过程中表现突出、积极参加科研的学生,学校在学分、相关费用和奖励等方面没有激励措施。
7.实践教学设施不足
(1)石油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实践教学设备不足。石油工程行业作业环境艰苦,以及对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等特性,要求实践教学设备要与石油工程现场设备相似,甚至直接利用石油工程现场设备进行实践。一般石油高校单靠学校的经济实力很难配齐石油工程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设备。
(2)学生扩招导致实践设备不足。近十年来,石油工程应用型本科大量扩招,人均可用实践设备大幅度减少,实验设备不足。
(3)不重视实践教学设备配套建设。受传统理念影响,石油高校普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实践设备建设无规划,无投入,致使实践设备基本沿用传统陈旧的教学设备。
(4)购置实践教学设备资金不足。石油行业的特殊性导致石油工程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设备资金投入非常大。由于缺少经费支持,使石油工程应用型本科实践配套设备严重缺位。
(5)校外实践单位联系困难,校外实践场地不足。改制后的企业更注重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大批学生参加实习会给石油工程现场带来安全隐患,同时考虑到安全因素,晚上不能进行实践,每组实际有效实习时间较短。由于很多场地在偏远野外,条件有限,只能安排学生在场地附近的农民家租住,生活非常艰苦。
(6)校外联合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工作滞后。部分学校没有建立与石油企业的合作机制,不重视校外联合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没有建立规范的联系实习实践管理制度,影响了实践地点的选择和实习质量。
8.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
(1)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够。仅把实践教学当成培养学生技能的手段,忽略了实践教学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面的综合作用,片面强调提升理论教学层次,将很多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的的技校、高职、高专等学校快速升成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本科,当这些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时,应用型人才又供应不足。
(2)高校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高校对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没有足够的认识。
(3)一些教师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认为实践课是为了辅助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可有可无。
三、解决实践教学问题的对策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制定科学的、稳定可行的实践教学指导方针,关注国家政策,结合学校实际,避免出现实践教学盲目的现象。
(2)明确实践教学管理内容。
(3)注重实践教学的系统性、连续性、衔接性和协调性,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规划、管理、评价等机制。
(4)加大学生实践训练课时的比例。
2.实现实践教学的多样化
(1)根据石油工程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安排实践内容,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内容。
(2)紧跟石油现场实际,鼓励师生学习石油工程实际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并加快实践指导书的更新。
(3)改变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
(4)实践教学中,突出石油工程应用型人才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野外应变能力、综合能力等的培养。
3.避免实践教学盲目性
(1)改变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以当前石油工程实际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等为实践教学内容,避免实践教学内容老化。
(2)加强石油工程理论教学与时代的同步性,在实践环节开展前,加强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论教学,明确实验目的、内容、意义,增加学生实践的主动性。
4.提升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动力
(1)积极营造实践创新的环境,健全实践教学监督管理制度,营造自由、民主、创新的学术氛围。
(2)实践前加强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实践教学的目的、意义。
(3)提高毕业生就业的公平性与透明性,增加优秀学生就业比例。
(4)加强独生子女吃苦耐劳、艰苦朴素作风的培育。
(5)适当增加石油工程本科女生的录取比例,避免性别失调。
5.加强实践师资队伍的建设
(1)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指导教师地位。
(2)加强年轻实践指导教师专业培训,增加其石油企业现场实践经历。
(3)加大“双师型”师资建设力度。鼓励有石油工程现场工作经验和石油工程理论教学经历的教师参与实践教学。
6.完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1)避免以学生理论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注重实践应用能力、创新成果、实践过程表现等的综合性能力考核。
(2)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改“成绩论英雄”实践考核体系为“能力论英雄”实践考核体系。考核既要体现实践教学结果,还要体现学生“实践”与教师“教学”的真实过程。
(3)建立完善的实践激励机制,从经费到教师工作考核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7.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
(1)增加石油行业实践教学设备资金投入,加大石油工程本科实践教学设施建设。
(2)把好教学质量关,根据实践设备可承受的实践学生数量开展教学。
(3)重视实践教学设备的配套建设,做好规划,加大投入。
(4)加大从石油企业、中央、地方、高校等的融资力度,提高单项设备的使用效率,力争一项多用,节约成本。
(5)增加实习经费投入,建立良好的实习管理机制,鼓励学生承担实习单位分配的工作任务,给单位带来实惠。
(6)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在全国各大油田建立定点的产学研实践实习基地。
(7)增加单次实践组数,减少单组实习人数,提高人均有效的实践场地设备数量。
8.提高实践教学认识
(1)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对实践教学的认识,重视实践教学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面的综合作用,尊重各高校根据市场做出的选择。
(2)重视实践教学,并引导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3)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将实践教学提升到与理论教学同步的地位,大力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