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一叠教学反思
- 文档
- 2024-09-06
- 116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叠一叠教学反思,本文共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叠一叠一课的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斜钩)。2?能自主发现汉字的又一构字规律――一个熟字重复一次或两次可以组成一个新字。3?能自己编儿歌归纳构字规律,提高自学能力,能够把字形、字义相结合来记忆生字,锻炼创新思维。4?写字中,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区分字义。2?能自主归纳构字规律。
反思
在教学中我安排了自主学习,在小组内互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放一放,看一看,所组成的字,回忆前面的'构字规律,揭示本课新的构字规律。在学习字的记忆方法时,有的同学理解的很好,如 二木 林 三木 森 有个同学说,森林要比 树林大 ,所以木就多。他就是这样记忆的。我还设计了猜谜语游戏,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我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题。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叠一叠》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斜钩)。
2能自主发现汉字的又一构字规律——一个熟字重复一次或两次可以组成一个新字。
3能自己编儿歌归纳构字规律,提高自学能力,能够把字形、字义相结合来记忆生字,锻炼创新思维。
4写字中,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区分字义。
2能自主归纳构字规律。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制熟字卡片。
2老师准备本课的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发现规律
1请孩子们回忆一下,前几课我们学习了哪几种识字方法?(加、减、合)这节课我们所学的新字更有趣。
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共同讨论本课的构字规律。
3全班交流。抽生到展示台演示:二个“木”相叠,三个“木”相叠,其余字让学生在小组内拼摆,讲解自己的'摆法。
4这种拼摆方法,我们叫做“叠一叠”。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读字、词
1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对照生字表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3合作学习:请小老师讲怎样学生字。
(1)读:读准字音(抽读、齐读)。
老师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众”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
(2)讲:讲字形结构和记忆方法。
孩子们用什么巧办法来记住这个字?知道“林”为什么是两个木,“森”为什么是三个木吗?适时引导学生把“从”和“众”、“品”和“晶”、“林”和“森”对比起来记。
(3)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如:“品”是品茶的品,品茶要几个人在一起用口慢慢地尝,所以,“品”就用了三个口。)
(4)练:口头组词、造句。
4孩子们用多种办法记住了这些生字朋友,老师奖励你们做游戏:
(1)问答游戏:抽生起来问,众生答。(如:问两个“又”,叠成啥?答:两个“又”,叠成“双”。)
(2)猜字游戏:同桌互相自编字谜来猜。(如:一人跟着一人走)
三、朗读短句,明确规律
1齐读文中的短句。
2怎样总结出本课新字的构字规律?(一个熟字重复一次或两次就能组成一个新字)
3孩子们真聪明,4人小组讨论:用不同于文中的短句来归纳本课的构字规律?(如:汉字娃娃真有趣,叠一叠呀成新字)
4美读短文,配上动作齐读短文。
四、指导书写,把握汉字结构
1多媒体展示“民”、“从”、“友”、“林”、“朋”5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斜钩),书空。
2让学生仔细观察这5个字,哪些字的结构相同?板书:林、从、朋。师强调: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林”和“从”左边的捺变成了点。
3指导书写“民”和“友”。
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讨论要怎样写才漂亮。
4在课后第三题中描一描,写一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感知这些字的笔顺、笔画和间架结构。
五、自主实践,迁移识字方法
1学生自编字谜让同学猜一猜:三日、二月……
2看字猜义:焱、淼、矗……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自主发现汉字的又一构字规律--一个熟字重复一次或两次可以组成一个新字。
3、能自己编儿歌归纳构字规律,提高自学能力,能够把字形、字义相结合来记忆生字,锻炼创新思维。
4、写字中,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区分字义。
2、能自主归纳构字规律。
三、教学准备
1、学生自制熟字卡片。
2、老师准备本课的生词卡片。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发现规律
1、请孩子们回忆一下,前几课我们学习了哪几种识字方法?(加、减、合),节课,我们所学的新字更有趣。
2、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共同讨论本课的构字规律。
3、全班交流。抽生到展示台演示:二个“木”相叠,三个“木”相叠,其余字让学生在小组内拼摆,讲解自己的摆法。
4、这种拼摆方法,我们叫作“叠一叠”。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读字、词
1、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对照生字表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3、合作学习:请小老师讲怎样学生字。
(1)读:读准字音(抽读、齐读)。
老师指出注意的地方(如:众是翘舌音,又读后鼻音)。
(2)讲:讲字形结构和记忆方法。
孩子们用什么巧办法来记住这个字?知道“林”为什么是两个木,“森”为什么是三个木吗?适时引导学生把“从”和“众”、“品”和“晶”、“林”和“森”对比起来记。
(3)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如:“品”是品茶的品,品茶要几个人在一起用口慢慢地尝,所以,品就用了三个口。)
(4)练:口头组词、造句。
4、孩子们用多种办法记住了这些生字朋友,老师奖励你们做游戏:
(1)问答游戏:抽生起来问,众生答。(如:问两个“又”,叠成啥?答:两个“又”,叠成“双”。)
(2)猜字游戏:同桌,互相自编字谜来猜。(如:一人跟着一人走)
(三)朗读短句,明确规律
1、齐读文中的短句。
2、请能总结出本课新字的构字规律?(一个熟字重复一次或两次就能组成一个新字)
3、孩子们真聪明,4人小组讨论:用不同于文中的短句来归纳本课的构字规律?(如:汉字娃娃真有趣,叠一叠呀成新字)
4、美读短文,配上动作齐读短文。
(四)指导书写,把握汉字结构
1、多媒体展示“民、从、友、林、朋”五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斜钩),书空。
2、让学生仔细观察这5个字,哪些字的结构相同?板书:“林、从、朋”。师强调: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林”和“从”左边的捺变成了点。
3、指导书写“民”和“友”。
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讨论要怎样写才漂亮?(如:“民”的第4画“一”,“友”的第二画“丿”)
4、在课后第三题中描一描,写一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感知这些字的笔顺、笔画和间架结构。
(五)自主实践,迁移识字方法
1、学生自编字谜让同学猜一猜:三日、二月……
2、看字猜义:焱、淼、矗……
[《叠一叠》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本节课是一节劳动技术课,通过糊纸袋活动,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手眼协调及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会废物利用接受环保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如下优缺点:
优点:
1、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分组教学,充分利用助教。
2、在教学中能够采用手把手、一对一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起来。
3、实行工分制,采用糖果作为奖品,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课堂上学生都显得很积极主动。
4、使用废纸做纸袋,提倡废物利用,节约资源。
5、板书简单,步骤清晰,让人一看一目了然。
6、有总结,并对本节课进行课外延伸,学生能够基本上掌握糊纸袋的基本步骤,达到了预期目标。
不足:
在让学生沿着线涂胶水时,在手把手教学的基础上,在口头上也要多次强调。
本节课是一节劳动技术课,是在学生学会了叠袜子、摆手套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叠毛巾。通过叠毛巾来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及团结合作精神,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如下优缺点:
优点:
1、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分组教学,充分利用助教。
2、在教学中能够采用手把手、一对一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起来。
3、采用糖果作为奖品,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课堂上学生都显得很积极主动。
4、通过学习叠小的四方毛巾及大的洗脸毛巾,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参与。
5、主题明确,任务分配很具体。
6、有总结,并对本节课进行课外延伸,学生能够把布置的任务圆满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
7、最后能让学生参与收拾教具。
不足:黄皓同学一节课下来,上了三次厕所,有点扰乱课堂。
《叠毛巾》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劳动技术课,是在学生学会了叠袜子、摆手套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叠毛巾。通过叠毛巾来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及团结合作精神,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如下优缺点:
优点:
1、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分组教学,充分利用助教。
2、在教学中能够采用手把手、一对一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起来。
3、采用糖果作为奖品,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课堂上学生都显得很积极主动。
4、通过学习叠小的四方毛巾及大的洗脸毛巾,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参与。
5、主题明确,任务分配很具体。
6、有总结,并对本节课进行课外延伸,学生能够把布置的任务圆满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
7、最后能让学生参与收拾教具。
不足:黄皓同学一节课下来,上了三次厕所,有点扰乱课堂。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的劳动观念。
2、引导幼儿学会互相帮助。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幼儿叠衣服图一张,幼儿扔衣服图一张。
2、幼儿穿衣图一张,幼儿找衣图一张。
3、纸衣服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第一组图,请幼儿观察他们在干嘛。图上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喜欢哪个小朋友?你为什么喜欢第一个小朋友而不喜欢第二个小朋友?
2、出示第二组图,也请幼儿观察。图上第二个小朋友为什么哭呢?为什么找不着衣服? !我们小朋友睡觉时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都来教他,帮助他好吗?
3、请一幼儿上来示范叠衣服。
4、教师讲解示范,教幼儿正确的叠衣方法。
5、为了使幼儿对叠衣服不感到烦躁我还自编了一首儿歌:“衣服脱下你别跑,要帮衣服做早操,拉拉衣袖伸伸臂,拍拍肩膀弯弯腰,这样衣服就叠好。”
6、指导幼儿叠衣服。教师分发纸衣服,带领幼儿学习叠衣服。
7、个别指导。并随着儿歌的内容让幼儿教衣服“做早操”,孩子们边念边做都觉得很有趣,不知不觉就把衣服叠好了
8、评价。将叠的好的幼儿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表扬鼓励。
9、总结,教育幼儿要将物品摆放整齐,午睡时穿脱衣服要互相帮助。
活动延伸:
在校午睡或在家睡觉自己学习叠衣服。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给与了每个幼儿参与的机会,幼儿的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不足之处就是模型是用纸做的,易碎、易烂。
活动目标:
1、学习叠衣服,并摆放整齐。
2、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的上衣外套、裤子和袜子
活动过程:
教师讲述故事《一只袜子》,引出主题。
教师:“今天我为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新的故事,小朋友听听看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师把故事有表情地讲两遍
(第一遍时提问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第二遍提问:
“为什么小朋友的一只袜子找不到了?“出处”(因为晚上睡觉时,小朋友把脱下的衣服和袜子乱扔)
“小朋友的袜子在什么地方找到的?(裤眼里)
为什么以后小朋友睡觉前总是把脱下的衣服叠好,摆放整齐?(早晨起床穿衣服方便,养成生活的好习惯)
请幼儿谈谈:自己睡觉时,脱下来的衣服是怎样放的?需要在认衣服时,都是怎样做的?
让幼儿知道每天睡觉脱衣后,把衣服整理好,放在固定的地方。
教幼儿叠衣服:
教师示范讲解叠衣服的方法
请部分幼儿上讲台分别练习叠上衣,叠裤子,叠袜子。
活动延伸:
鼓励孩子以后正确的折叠衣服并摆放好。
教学反思:
要充分挖掘生活的教育价值。如因为生活活动是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活动,因此可以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解决生活问题能力、促使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特别是手的精细动作发展、感受劳动的快乐等等。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的劳动观念。
2、引导幼儿学会互相帮助。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幼儿叠衣服、扔衣服、穿衣图、找衣图片各一张;
2、幼儿平时备用的衣服,每人一件。
活动过程:
1、情景创设: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好吗。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好吗?好的。有一次,幼儿园演节目,许多小朋友都早早的穿着漂亮的衣服来看节目了,但是小叮咚很晚很晚才来,而且穿的衣服皱皱巴巴的,很难看,大家都不愿意和他坐在一起。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引导幼儿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
2、启发思考:
教师:好吧,那就让我们来看这几张图片吧(将四张图片按顺序贴在黑板上)。看看,这就是我说的那个小叮咚。请大家仔细观察,然后说说他为什么来晚了?为什么穿的衣服皱皱巴巴的好吗。(幼儿观看图片)
教师:好的,谁先来说?好,我们先请阿利亚小朋友来说一说,大家欢迎(鼓掌)。
嗯,说得很好,因为小叮咚的`衣服找不到了,所以他来得很晚。还有谁想说一说呢?(观察幼儿,注意激发幼儿回答问题的兴趣)
好,下面请阿迪力江小朋友说一说是怎么回事。
嗯,说的非常好,因为小叮咚不会叠衣服,都把衣服弄得皱皱巴巴的了。看看这张图是不是这样啊。好的,还有谁想说一说呢?
哦!老师看到李晓明小朋友举手了,好的,请你来说一说。
大家说,李晓明小朋友说的对不对呀?对,说的非常对,因为小叮咚平时乱扔衣服,不把衣服叠整齐放好,所以在等他要穿的时候就找不到了。看看这张图,他正忙着到时找衣服呢。
那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能不能像小叮咚一样呢?对,不能。因为我们已经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说得真好,应该学会自己叠衣服。下面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叠衣服好吗,请小朋友们把衣服拿出来,放在桌子上,老师和你们一起叠衣服。
3、动手操作:
(教师演示叠衣服的方法,幼儿学着做。教师一边演示、一边教儿歌:《我会叠衣服》,幼儿跟着学)
教师:“我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我会叠衣服。叠完柚子跌衣领,摆放整齐不乱丢。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我们真高兴”。
4、课堂评价:
教师:好的,现在大家都把自己的衣服叠好了,让老师看一看那位小朋友叠得最整齐。(巡视观察,注意每个幼儿的表情。特别是动手能力相对偏弱的幼儿,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
嗯,很好,大家叠的都非常好,特别是阿利亚小朋友和张娟娟小朋友,他们叠的又整齐又漂亮。
今天,我们都学会了叠衣服,真高兴啊。让我们为自己的双手庆祝一下好吗,大家欢迎。(教师和幼儿一起鼓掌)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后大部分幼儿学会了自己叠衣服,少部分幼儿还是不会,活动环节单一,趣味性很少,也有个人原因使幼儿没有理解。
设计背景
有不会叠衣服,乱放衣物。
活动目标
1.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劳动观念。
2.学习正确的叠衣服的方法。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叠衣服
难点: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1.挂图两幅(一幅“一名幼儿晨间锻炼后把外衣脱下,整齐叠好放入橱柜;另一名幼儿则随手将衣服扔进橱柜”,二幅“放学了,爸爸妈妈来接小朋友,第一位小朋友很快就找到了衣服高高兴兴回家了,而第二位小朋友由于衣服乱扔,找不着衣服急哭了”)。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活动:我的小手会干什么?
组织幼儿讨论手会做哪些事?
你用勤劳的小手做过哪些事?
二、展开部分
1.观看第一幅挂图,并讨论:哪个幼儿做的好?从而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做。
两个小朋友分别在干什么?你喜欢哪一个小朋友?为什么/
2.观看第二幅挂图,明白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图中发生什么事了?第二个小朋友为什么哭呢?
那么,小朋友脱下衣服应该怎样做呢?我们来教他,帮助他好么?
3.学习折叠衣服的儿歌,练习正确叠衣服的方法。
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叠衣服。
幼儿念儿歌,学习正确的叠衣服的方法。
活动延伸:专门整理出一个橱柜,供用幼儿存放叠好的衣服,引导幼儿分类摆放衣物。
附儿歌:
叠衣服
两扇小门关关紧,两只衣袖中间包,
衣领向下弯弯腰,整整齐齐放放好。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后大部分幼儿学会了自己叠衣服,少部分幼儿还是不会,活动环节单一,趣味性很少,也有个人原因使幼儿没有理解。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帮小邋遢叠被子》
活动目标:
1、通过帮娃娃叠被子,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情感。
2、培养幼儿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怕困难,体验成功感。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长方形纸每人一张,一床小花被。
活动过程
一、故事激趣:让幼儿分辨是非。
小朋友们,你们看你们看谁来了?(老师拿着布娃娃表演)打着哈欠,边走边说,我叫小邋遢,睡觉刚起床,床不整脸不洗,起来先去吃东西。(一旁场景是摊放着的小花被)。幼儿见状哈哈大笑。
二、提问:
1、小朋友们,小邋遢做的对吗?为什么?
(孩子们指出小邋遢的错误。对说得好的幼儿及时表扬。)那让我们来给小邋遢帮忙吧。(让孩子体验帮助别人自己快乐的情感)。
2、老师表演:(手拿布娃娃)谢谢小朋友们,你们说的真好,我马上改正,可是,我不会叠被子,谁来帮帮我呀?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想帮小邋遢叠被子吗?可能有的小朋友还不会,老师先教给你,你学会了,就可以给小邋遢帮忙啦!
三、叠被子。
1、先用纸叠。(利用幼儿桌上的长方形纸,教给幼儿叠小被子的方法。让幼儿初步尝试。)教师示范并讲解叠被子方法,先把长方形纸沿长边折两次,成了一长条。然后一起往中间折。
2、叠好的小朋友可以帮帮不会叠的小朋友。
3、(待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实物操作)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可以帮小邋遢的忙了。(孩子们很踊跃。找叠的好的幼儿先尝试,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孩子又有成功感。)让几名幼儿前边示范。边叠边说儿歌
四、小结:
(师扮演小邋遢)小朋友们真能干,小被子叠得真整齐。以后,我要向你们学习,我要自己叠被子。谢谢你们了!)小朋友们,你们今天帮助了小邋遢,高兴吗?以后,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后起床后咱们比一比,看看谁的小被子叠的好。
五、活动延伸。
1、到休息室叠自己的小被子
2、回家帮爸爸妈妈叠被子活动资源:
儿歌:小花被真漂亮先把长边折中央盖头盖脚一起折整整齐齐放床上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的'教学孩子们虽然学会了叠毛巾的方法,但我在想如果我们叠毛巾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了,生活中不去要求和积累的话,那么小朋友再过几天他还会自己叠吗?孩子们回家以后如果还是爸爸妈妈帮他们叠毛巾使得孩子们没有关联的机会,那他们过几天之后还会不会自己叠毛巾。所以我认为教师要随机地自然地在相应的生活环节中开展一些生活课程。达到复习的效果。
我觉得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锻炼。什么是生活课程?生活课程是生活和教育的有机整和。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要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渗透教育的因素,同时要挖掘生活的价值。像这类教育内容要体现生活的特点,它是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活动,不仅要依靠老师,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动地学。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