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等会展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对我国高等会展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本文共11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我国高等会展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对我国高等会展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摘要:快速增长的会展产业对会展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相应的会展教育市场也日益火爆起来。在会展人才的培养上,如何有效开展会展教育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等会展人才,已经成为教育体系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在培养会展人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培养会展专业人才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会展人才;思考

一、我国高等会展教育发展现状

从总体情况看,我国高等会展教育呈现出如下3个主要特点。

1.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快

我国的高等会展教育最早开始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设的展览设计专业。但是,我国会展高等教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经过不到的发展,截止到底,全国已有90余所高等院校先后设立了会展专业或在相关专业设立了会展培养方向,每年向社会输送会展专业人才6000人左右。中国会展教育发展速度之快由此可见一斑。

2.涉及领域宽,多学科嫁接

从目前已经提供会展教育的高校看,涉及学科非常广泛,其中占主体地位的有六大类。旅游管理类;工商管理类,国际贸易类,广告学类,;艺术设计类;外语类等。从课程设置看,目前各高校提供的会展教育中,主要以会议、展览的策划和管理为主,其次为展示设计,装饰搭建以及服务接待方面的课程提供较少。

3.公办民办高校齐头并进,国内国外合作办学特征明显

从开办会展高等教育的主体来看,公办高校约占3/4的份额,民办高校约占1/4,当然也有“公办民助高校”以及“股份制高校”等其他形式。除此之外,“中外合作办学”的特征非常明显,来华合作办学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在中国大陆的教育体系中,相对公办高校来说,民办高校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具有更加明显的“市场导向性”。民办高校以及国外高校对中国会展教育的青睐,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会展教育比较乐观的市场前景。

二、我国高等会展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会展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多数高校会展专业脱胎于工商管理或旅游管理专业,对会展人才的培向缺乏明确定位,一些高校对会展人才的类型和结构明确认识,只是看到这是一个热门行业,学生就业形势就盲目跟进,导致其培养出的会展人才名不符实。

2.会展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专业师资力量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

虽然说我国会展教育进入了“学历教育”时代,但会展学历教育方面的师资情况并不乐观。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师会展实践经验不足。教师大多没有从事会展操作的实践经验,重理论轻实践,使课程讲授空洞,没有针对性;二是会展理论知识匮乏。教师多是半路出家,什么专业的都有,虽然博士、硕士、教授较多,但多是学习经济、外语、旅游、历史、社会学、广告、管理等;三是没有建立起一整套会展学科体系,专业的内涵和外延没有界定,教师本身不具备系统的.会展理论体系;四是会展教材没有形成系统,教师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上述种种表现都在不同程度的制约着会展教育的发展。

三、对我国高等会展教育人才培养几点建议

1.要慎重看待会展人才需求总量

要谨慎看待会展人才需求总量,谨防在解决“需求不足”的过程中出现“供给过剩”。面对会展业迅速增长的态势,会展教育的发展更是“异军突起”,目前已经达到年招生3000多人的规模。诚然,这种发展态势对缓解会展业的人才约束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会展业毕竟不是一个“大行业”,而且会展还具有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状态,会展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总容量有限,尤其是展会组织环节,更是如此。所以在发展会展教育时,对总体未来市场前景的预测,一定要谨慎乐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谨防出现“供给过剩”。

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保证

要加强会展人才的培养,必须先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一是学院人才与行业人才的互动。

一方面专业教师到相关行业担任一定的咨询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聘请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来学院任教,促进人才的互动。二是会展教育的专家、教师直接参加会展相关的行业组织。一方面为行业组织的相关政策、制度和相关的行业活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咨询建议,另一方面可利用在行业组织的优势为会展教学服务。

3.注重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会展业是一门“学中干、干中学”的实用性极强的行业,会展实务不是在课堂上讲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练出来的,高校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走出去,了解会展市场发展趋势,掌握会展项目运作流程,为此应多渠道、多形式拓展会展实践教学环节。

4.拓宽合作办学的思路与途径

为凸显会展专业开放性、国际化的特征,高校会展专业应加快合作办学步伐,广泛利用校外甚至国外教学资源,走国际化、合作化办学之路。与国外高校合作,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高校可与会展产业或会展教育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高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吸收国外高校成功办学经验,培养适应我国会展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也可与当地会展协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协会平台交流信息,参与各类会展项目,组织参与相关研讨会或论坛,承接会展科研课题,为学生实践创造条件;与会展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战略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1]刘德艳 董 藩:美国的会展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 , (11): 46~47.

[2]刘大可:中国高等会展教育发展态势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05).

[3]张显春:对旅游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4]肖轶楠:关于我国会展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J].旅游学刊,2005.

[5]周云峰 于景洋:会展管理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商业研究,2005(7).

试析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论文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发展趋势的辨析,提出了促进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合理化的相关思考和对策,即要仔细分析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根据社会需求来调整和确定培养目标;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注意解决“宽”和“专”的矛盾。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目前出现了许多与现实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培养目标的调整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培养目标分级不明显。三是培养目标没有涉及为继续教育服务的内容。高等体育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体育教师的重任,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狭隘的专业培养模式,根据社会现实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制定相适宜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1.新模式下对体育教育人才的器求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各级各类的体育教师为主,新模式下高等院校和普教系统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应该是:l要由正确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理论修养和思想修养,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作风。这就要求他们本身要又较高的.理论修养和思想修养,才能用正确的言行去教育和影响教育对象。(2)要由敬业精神。要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事业,并积极努力投身到这个事业中去。(3)要以身作则,体育教学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4)要成为多面手。学校教育的特点是教师要根据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多种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身体锻炼。(5)要具备一定的带队训练和管理能力。(6)要掌握与体育教育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科研活动,解决理论和时间中遇到的具体问题。(7)要求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能力。(8)要求毕业生品学兼优,性格活跃,喜欢接触青年学生。(9)熟悉设计和简单的维修场地器材的技能和一定的保健技能。而对于不在教育系统工作的学生要求就会更多。

2根据社会招求来调整和确立培养目标

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目标会出现多元化趋势,国外体育教育专业单纯培养体育师资的现象已经改变,鉴于这种发展态势,加上我国体育师资稳定数量、提高质量的现状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应着重于解决培养目标多元化的问题,要改变单纯以竞技体育为主导,向健身、康复、娱乐、竞技和生活等全方位的育人方向发展。同时,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拓宽专业口径,着重培养适应面宽,应变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坚持实行主辅修制和主选修制。要求学生毕业是能够主教一门术科,还能兼教一门术科和学科。这就要求教学计划制定的必修课要精,要增加选修课的时数,应全面实行学分制,多开选修课的门类,重视课内外实践活动,加强教育实习和科研活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要注意以下几点: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早就全面发展的人和不同单位特殊需求的人,应符合社会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要有中国特色,并且坚持以提高办学效益为中心,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此外,为制定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还要在拓宽专业以及在专业面上打好基础,要有柔性的专业方向。尤其是体育已经渗透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并且性别年龄不同,采用健身方法和训练手段都有区别。面对现实巨大的需要,学校只能从培养学生人门能力、适应能力和人专业门的能力人手。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要在整体优化上提高素质,同时还需配合主辅修或双学位制,一二年级学习以归类知识为主,增开设体育经济、管理、公关、数理、外语四级考试,计算机知识和操作等课程。三年级开设分流培养,三年大专应以专业为主,四年本科应以沉淀知识为主,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培养。

3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还要注意解决宽和专的矛盾

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注意宽和专在实质上并不是对立的。宽广的培养目标并不是导致“不宽不专”的原因和理由。在所制定的培养目标中,有一点必须突出,就是不断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这里所指的体育教育专业水平并非指运动技能水平,而提高专业化水平就必须重新设计休育教育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由注重单一转变为注重多样,由注重值化转变为注重弹性,由注重对口转变为注重适应,专业主要是针对社会就业而言的,它同时兼顾人和学科的发展,而不是针对专业本身,在制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社会的反映敏感力,避免舍本逐末。在实践中可考虑增设相近的副修专业,或是增设与社会需求相联系的专业课程,如公共卫生,营养学,健康诊断等。这些做法不仅不会丧失既有的统一性,而且还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特色,不仅不会丧失专业性,而且会在原有狭义“专”的基础上上升为广义的,高水平的“专”,即由过去的单纯的“体育教师”转变为博、专结合的“体育专门人才”。

对我国高等会计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近年来,我国财政部相继颁发了、和,这些新会计规范的出台,大大促进了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它不仅对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我国高等会计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本文认为,在新形势下,要对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理念进行重新定位,会计教学方法和会计专业课程等要重新进行研究和设计,以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

论文关键词:高等中医药教育 人才培养 体系

论文摘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等中医药人才是新时期中医药教育的目标。文章通过分析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提出从培养周期、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实践、考核等环节的改革来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建国50多年来,中医药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基本形成了现代中医药教育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学科学的发展,新时期对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教育体系由于发展滞后,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复合人才的需要。

1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

1.1学制太短

现行中医教育普遍实行五年制培养,七年制专业只是少数院校开设。通过五年培养周期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甚牢固、动手能力不强,中西医都懂一点但都不精的情况。

1.2培养目标存在误区

一是求全: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医疗、科研、教学型的高级中医药人才。二是求备:中医药高等人才培养追求中、西医兼顾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但两种医学领域里各自庞大的理论体系和大量的临床实践要求,在短短的几年时一间里,不可能完成设想的培养计划。

1.3课程体系重复繁琐

课程设置存在以下弊端:

(1)中医学科界限不清,中医课程内容与课程界限不清,内容大量交叉重复。

(2)素质教育薄弱。

(3)课程结构单一,造成基础过窄。

(4)反映在中医课程体系上的中医理论无明显进展,临床课程停留在证型论治上,缺乏临床思维训练,学生临证能力差。

(5)西医课程知识模块沿用了西医院校的主干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实行压缩式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学生处理病房工作及危急重症能力差。

(6)中西课程之间,缺乏沟通、比较的桥梁课程,未能达到整合目的。

1.4教材编写滞后

内容陈旧,且重复无序,教材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很大。

1.5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两个互相独立的阶段,临床实习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临床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与理论教学难以保持前后一致,学生临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

1.6综合素质培养不够

重专业学习,忽略其他自然科学特别是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较差,知识面窄,适应社会能力差。

1.7考核制度死板

考试以考核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主,忽视了临床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在教育理念革新的前提下,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

2.1培养周期

现代社会的中医院已经远非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医诊所相比较,因此对中医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医学知识的系统性要求不断增高。为了保证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要有足够的培养周期。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探讨高等中医教育人才培养学制的合适年限。

2.2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构建教育体系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中心环节。高等中医教育课程大概可分为四类,即中医类课程、西医类课程、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应采取精简、融合、重组方式,优化课程设置,设定它们之间的比例。

一门理论科学在其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一般总要经历积累材料、整理材料和掌握材料这样三个阶段。没有材料的积累固然不能成为一门科学,但若对材料只是作简单的收集而不予以整理,并进而为我们所掌握,也还是不能为建设我们的理论科学服务。“掌握”一词的德文原意是在精神上“占有”、“据为己有”,按照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在思维中“扬弃了与对象之间的对立”,而“把这一内容变为我的”。所以,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我们所积累起来的材料才能为我所有;否则,就很难吸收到我们的思想体系中来,并对建设我们的理论科学真正有所帮助、有所补益。

按照这一认识来审视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现状,我们认为基本上还只能说是处于材料积累的阶段。过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对于国外现代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和发展的现状所知甚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引进了许多当代西方高等教育学理论,而且对传统的西方高等教育学理论,也有了更加全面而完整的介绍,这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理论资源,从各个视角和层面来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和特点,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使人感到不满足的是,这个工作基本上还停留在引进和介绍上,初步的分析、评价、梳理、鉴别的工作还做得不多。所以,若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迅速完成整理材料和掌握材料的工作,妻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理论,恐怕也就无从谈起了。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恩格斯在谈到近代欧洲自然科学发展和演变历史时的一段话,对我们是很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的。他指出:“虽然十八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高过了希腊古代,但是它在理论地掌握这些材料上,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低于希腊古代。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在我们所考察的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家看来,它却是某种僵化的东西、某种不变的东西,而在他们大多数人看来,则是一种一下子造成的东西。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它到处寻找,并且找到了一种不能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的外来的动力作为最后的原因。在这个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而是一个哲学家。1755年出现了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被取消了;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东西。”他认为。“在康德的发现中包含着一切继续前进的起点”。后来一系列的“进一步的发现使得它最后获得了胜利”。从此,“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正是这个崭新的自然观。推动着19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段话对于我们的巨大的启发意义在于:它说明了正确的观点在整理和掌握材料、推动科学走向进步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我们认识到,目前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之所以处在材料积累的阶段而没有深入下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至今还没有形成和确立一个足以反映我们时代要求和高等教育精神、并有能力来整合和同化已经积累起来的一切有价值的理论资源的高等教育学观念。因此。尽管我们已积累了一定材料,却无法对其进行整理。更谈不到正确地予以掌握。

高等教育学观念是以感性的形式把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作为一个整体显示在人们面前的。这就决定了一切真正的高等教育学都必然具有以下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它是以高等教育实际为对象的,它总是从现实的高等教育中寻求题材,从现实的高等教育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而发展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向着科学化、民主化的境界迈进。其次。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它必然同时又属于一定的民族。所以。在它的身上必然积淀着一定民族的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高等教育。那么。当高等教育学把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高教研究者投入研究时也就必然会把这些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识反映到研究成果上来。从而使高等教育成了一定民族教育的“文化的肖像”。这样。民族性也就成了一切高等教育学论著与生俱来的一种属性。作为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对于高等教育的一种概括的反映形式的高等教育学观念。也就不能不打上这种民族的文化精神的印记。再次。高等教育学面对的是整个的高等教育,所以它能够以感性的形式对之作出反映。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学活动不只是一个抽象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与想象的过程;不只是属于反映的活动。同时还包括着传达的工作。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于高等教育学研究只有通过多学科、多层面、多视角。才能对它加以全面而完整的把握。以往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虽然未能达到这一步。但也不能否认它们从某一层面、某一视角对高等教育学研究所作出的一定贡献。因此,这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无疑是我们高等教育学理论所要吸取的,高等教育学观念应该能对这些理论资源进行整合和同化;否则。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也将是不全面、不完整的。这就是我们主张我们的高等教育学观念必须具有反映我们时代的高等教育的要求、反映本国高等教育精神、能够用以整合和同化已经积累起来的一切理论资源这样三个条件的`主要原因。若是我们不能尽快形成和确立这样一种高等教育学观念。并按照这样的观念去整理和掌握我们的理论资源,那么。积累的资料再多,也只是一堆各自独立存在、互不相干的集合体。而不能达到通过对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入发现和揭示而使之转化为一个有机体。这样,对这些材料的利用也就不能发生质变,产生飞跃,最终为建设和发展我们的高等教育学理论所用。所以。正确的高等教育学观念的形成和确立。也就成了今天把我们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推向前进的一个关键环节。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几乎一开始就是与对研究方法的探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先后被引进的有系统论的方法、结构主义的方法等等,但几乎都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都没有在研究中达到过预期的效果。其原因,都是与把方法和观点分割开来,离开了正确的观念的建构,孤立地就方法来谈论方法是分不开的。因为方法作为认识的工具和手段。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是“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方面发生联系的中介”。因此,要使方法在研究中得到卓有成效的运用,首先我们就必须了解客体。而观念,就是反映在意识中人们对客体性质的一种认识。这样,就决定了方法与观念有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性:它既是从一定的观念出发,按照一定观念来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思想途径。又通过这一思想途径。使这一观念所包含的内涵在意识中渐次获得全面而完整的展示,从而使人们达到全面认识这一事物的目的。正是由于以往我们不认识观念与方法之间的这种辩证的关系。所以在高等教育学研究中我们在运用“新方法”时难免有些生搬硬套。而不能使之与高等教育学自身的特点加以有机的结合。如系统论的方法。它是根据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要求把事物看作是由诸多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从多种关系和联系中来对事物进行考察和认识的一种充满辩证精神的思维方法。对于我们全面而完整地理解高等教育学的整体特性,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但由于现代系统论作为在生物学、控制论和通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在方法论意义上是属于一般科学的方法。所以,它对于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只具有借鉴意义。而很难简单地加以搬用。只有当它与我们所研究的具体对象高等教育(反映在意识中就是高等教育学观念)达到有机地结合之后,才能转化为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并对我们认识高等教育现象真正有所帮助。而高等教育学按照我们前面所说的就其性质来说既然是知识与价值的统一。那么不同的成分只有通过不同的方法才会对之作出有效的把握。高等教育学的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也只有从科学的与人文的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中去探寻。而这种结合也就带有对系统论方法进行具体应用的性质。科学的方法与人文的方法作为在近代社会科学研究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两种相对独立的研究方法。它们对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视角和途径,所以。即使同一事物,经过这两种不同方法的研究。也会出现两种不同的风貌。这两种方法的差别自然可以从许多方面来谈。但在我看来,最主要的似乎有这样两点:

第一。科学的方法所探寻的是知识,是不以主体的存在状态为转移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目的是服务于人的认识。高等教育学理论是以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为基础的,从科学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学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在的反映,它与社会存在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所以,我们对任何一部高等教育学论著的思想性质和思想倾向性都可以联系当时的高等教育现实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虽然高等教育学不可能像理性意识那样。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超越感性存在直接深入到社会关系的本质领域,而始终以感性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是它对高等教育所作的一种未经分解的整体性把握的特点。又使得被理性思维分解和排除了的生活现象唯有在高等教育学研究成果中才能获得丰富而生动的展现。再加上高等教育的历史是不会重复的。所以这些高等教育现象向人们所提供的认识价值也就永远不会因历史的发展而丧失。这就是一切优秀的高教研究论著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的客观原因和文本的依据。这是需要凭借科学的方法才能掌握的。而人文的方法所把握的是价值。价值是一种主体性的事实,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主体的生存条件和需要的变化而变化的。

所以作为价值形态之一的高等教育学,我们又不能像对待自然科学那样完全按科学认识的方法去进行研究,同时还必须借助“理解”和“解释”才能对它作出判断。“理解”和“解释”按照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意见就是“在过去中重新发现最好的东西”。它与认识的方法之不同就在于总是带有主体置人的特点。认为只有当对象与主体获得某种经验上的沟通。并“在主体语言中找到表达”之后,才有可能为主体所理解。所以就其性质来说是主客体之间所开展的一种“对话”,并通过这种对话。克服文本历史的疏远性。使得它变得仿佛是现实的、当下的。以致人们阅读这些论著时觉得都好像是特别为他而讲的。这决定了任何理解和解释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个人的思想印记。唯其这样,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优秀论著才会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这是优秀高等教育学论著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的主观原因和接受依据。而要说明这些,不通过人文的方法是难以完成的。

第二,由于科学的方法所探寻的是知识,知识是事物现象和规律的反映,规律是事物本质的联系,只要具备必要的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所以它具有普遍的有效性的品格。高等教育学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形式,它与高等教育存在的关系,以及高等教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不同于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自身特点等等,自然也就成了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些问题对于一切国家的高等教育来说。都是普遍有效的;不论某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如何独特,都不过是这些共同规律的一种个别的、特殊的形态而已。而人文的方法由于面对的是价值。价值既然是一种主体性的事实。它是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所以它也只有通过评价才能把握。因此,在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在主体一定趣味标准支配下对于高等教育价值所作的估量和裁决的因素在内。完全不带有任何思想倾向和趣味标准的、价值中立的高等教育学理论是不存在的。趣味标准是因各民族的文化心理背景以及各人的社会教养、性格气质而异的。因此评价也就不可能完全不带有民族和个人的印记。所以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全球一体化”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事实上。不仅中西高等教育学理论有着巨大的差别,就是西方各国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之间,这种差异性也是同样存在的。如同是课程理论。在德国是思辨的、哲学的,而到了美国就变成了经验的、实用的。又如大学的办学观,在英国是保守主义、人文主义的。到了美国是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的,而到了德国则是科学主义的。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历史条件和教育文化心理不同而产生的不同。人文科学内容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对这种个别性和差异性的认可而获得的。

既然科学的与人文的作为两种相对独立的方法而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对象和内容。那么。这两者之间又怎么能达到有机的统一和融合呢?这是因为科学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分。高等教育学就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它也只能归属于社会学科之列。社会不同于自然,它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所以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一样都是以人为主体的。人虽然由自然分化而来。但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社会的存在物。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他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无不打上一定社会和文化的印记。因此要对人文现象最终作出科学而正确的说明。就必然要联系一定的社会实际,借助社会科学研究的某些成果。

这样。我们就在人的问题上找到了科学的与人文的两种学科研究的结合点,并且通过将科学的与人文的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把目前我们已经积累起来的材料,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行梳理,为建构我们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创造条件。若是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能改变和克服以往那种仅仅从知识论、认识论的视角或仅仅从人生论、价值论的视角来进行研究所造成的片面性。我们的高等教育学理论建设。也一定会在已经取得很大成绩的基础上。继续迈出新的步伐,取得更大的成绩。

论文关键词:高校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变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高校的主要改革方向和发展目标。创新型人才是培养过程的结果,需要有适宜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既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又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列为重中之重,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核心任务,明确了着力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改革发展目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但各高校对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解,尤其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说得多,做得少,仍摆脱不了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显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教育界认真思考。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的重要课题。

1创新及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高等教育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准确理解创新的内涵,把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并在教育过程中加以运用,完成社会赋予的迫切任务。广义上讲,创新是对传统观念、体制、技术进行革命性扬弃的过程。创新一般认为有三个层次的内涵:完全自主创新,即能够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全面的创新;集成创新,即将现有的成果进行重新的融合,从而产生新的成果;消化吸收再创新。

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呢?也可以通过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面,创新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的活动。第二个层面,创造性思维是人在创新活动中和创造过程中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活动,主要由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两种形式构成。第三个层面,创新人才是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和习惯于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对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创造虽然往往也产生了新颖的、有意义的产物,但这种产物在人类历史上大多并非首创,只是就其个人的历史而言具有首创性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这种创造活动直接推动了大学生个体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大学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政府对高校科研的投入也逐年大幅提高,高校也更加重视产学研联合,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有效生产力。

但与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院校在以下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不足:首先是高等院校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虽然我国人才总体规模为6000万左右,高校科研人才也为数众多,但是人才创新能力不足。以清华大学为例,尽管清华大学在化学和材料科学方面的论文数量已超过了麻省理工学院,但是高引用率论文数量少,代表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不足。其次,科研条件缺乏,科研经费投入过低。此外,我国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起到的作用有限。美国高校无论在科研人员、经费、成果,在其国家科研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且美国高校与企业合作密切,产学研资源的整合程度高。而我国高校不仅受制于经费短缺,还由于科研和应用脱节情况的普遍存在,导致资源优化不足。再次,我国高校普遍缺乏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美国的高等院校非常重视开设通识课程和人文课程,培养兼容并蓄、锐意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而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基本上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缺乏,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西方国家创新素质教育开展得比较早,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和教育体制等方面都比较成熟,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更趋合理化。在此,我国高校以遵循教育规律和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同时吸取国外高校的教育经验,也积极探索出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1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从成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各个单独的'实验室,发展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教育的实验教学中心,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构建了前期强化基础、复合交叉,后期导师指导、以人为本、自主学习,开拓出一条培养应用型、开放型和个性化为特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河北大学对此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2.2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5E+3C”

“5E”,是指应该着力对学生开展五个方面的培养:Engine:内在驱动力。内在驱动力包括理想、品德、社会或家庭责任感、兴趣爱好等。Essential: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Exercise:实训、训练和操作,即基本技能。Exploration:探索、研究,即探索精神。Enterprise:创业、事业规划及实施,即创业素质。这里的创业是指广义上的创业,不仅包括学生自己创办全新的企业,还可以建立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事业,或者为国家的相关行业建功立业。

“3C”,指应该为学生提供三个方面的教学资源:Condition:条件,即良好的教学条件,尤其是实验教学条件。Chance:机会,即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尤其是实验教学条件的机会。Conduct:科学、合理、高效的引导。

2.3开放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鲁东大学在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探索。开放式教育是多元、民主、自由、创新的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西方发达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成功经验,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突破、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实施开放式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有开放的视野、创新的理念;需要建立开放式的办学体制,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需要探索开放式教育机制,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建设开放型的师资队伍,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打造开放式的创新文化,“润”育创新型人才。

2.4“素质学分超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武汉纺织大学在级新生中启动素质学分超市计划,素质学分计划分为阳光责任、阳光习惯、阳光修养、阳光形象、阳光心态五大模块,采用“项目+载体+阵地+实践”的运行模式。每个模块都有重点培养素质、参考选项和考核依据,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施素质学分计划,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构建以“通识教育+个性化培养”为核心的多样化培养模式,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2.5“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长春工业大学将该模式分为三部分内容:(1)前3年打通,后1年在学科内设主修方向培养“专才”。(2)“按社会需求设计3种人才类型”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工程技术型: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工程意识,从事生产、开发。科研设计型:对基础好、外语水平高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或从事科研工作。技术管理型:利用所学知识做技术管理工作,或非专业性的工作。(3)“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性强的本专科专业中,实践教学环节占教学总量的40%左右,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人才。 2.6“订单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多数高校及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合作,构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实行“订单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学校针对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通过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有效地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即将推行的“督导班”,河北工业大学建立了多家产学研教学基地,实行校企联合办学机制。

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的启示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也始终在探索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和比较国内外大学的创新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和更新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这对中国的发展非常有益。

3.1营造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良好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拓展知识、发展智育的重要补充,是开展德育的有效方法,它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是增强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无法取代的方式。因此,在当今倡导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发展阶段,应该继续在实践过程中传承、发扬和创新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这一宝贵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3.2形成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注重与企业的交流,加强实践教学

在当今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其学生教育模式多呈现多元化趋势,教导式、专业式、协作式并存,主次结合,形成互补。在我国,这些模式也是同时进行的,然而未来更应重点发展协作式,可以集合基础学科的教学、科研与企业的先进设备,使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培养企业生产所需的开发型或是创新型人才。毋庸置疑,高校与企业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或“订单式”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平台。

3.3建立学生创新平台,注重人才个性的发展

根据高校实际创建更多的专业性研究性社团,鼓励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和案例模拟;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校外各种竞赛;借助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及创业。目前国内的高校,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人为本”、“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加强,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课程设置也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变,这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环境。虽然与国外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已经使得传统的教育体制有了很大变化。

3.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素养

教师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要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机制,包括管理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等。(1)改进教师教学方法,使教师更多的采用案例教学等方法,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2)教师定期培训。要在大力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同时,更加重视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工作,出台政策,使教师定期培训与教师的年终考评挂钩。(3)实行教师挂职锻炼。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带薪到实务部门进行挂职锻炼,以增强实务工作经验,使教师首先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重视对教师的激励措施,为教师发展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大学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广阔的视野,更重要的是有一流的教育方法和创新能力,能够给学生的是潜移默化的感染,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的灌输。因此,我们的教师不应再是传统的教书匠,而应该成为卓越的艺术家。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教育是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高校应对比国内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进而改革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大学要完成社会赋予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应当正确认识创新的内涵,把握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按照“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培养理念,大力推进教学改革,重视培养过程,注重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从而构建一个能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育更多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兴启,李菡,郭恒俊.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高等农业教育,(2):89~91.

[2]骆冬燕.大学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32):22~24.

[3]乔万敏,邢亮.开放式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视角[J].教育研究,2010(10):86~90.

[4]鄢晓,林金辉.营造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良好校园文化[J].教学研究,2010(6):11~13.

[5]周俐军,王冬梅,张士强.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比较[J].科教文汇,2009(9):8~9.

1美日两国医学教育的优点

美国的医学教育分为“高等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终身医学教育”三个阶段,其体系以精英教育为主要特征。学生先在大学完成四年的本科教育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再进入医学院学习四年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医学生必须通过全美医学院校资格认证委员会(LCME)组织的全美医师执照考试(USMLE)的前两步考试。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医学生进入委员会认可的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和技能培训,再通过第三步考试后,就可获得全美医师执照,获得独立行医的资格,但此时只能作为全科医生在社区或基层医院开展工作。如果想成为专科医生,则需申请参加专科住院医师培训,在通过相应专科委员会的考试并取得专科医师资格证书后即可在大型医院从事专科工作。此时的医生相当于我国的主治医师,具有很高的地位和收入。全美医师执照考试堪称世界上最难的医学认证考试,如此严格和规范的考试,注定培养出的医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而且相比于我国的执业医考试,其多步考试中既包括了基础理论和病例分析,又包括临床技能考试,还设立了医生向病人问诊一科以考察医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所以其医生具备更多的临床技能和沟通技巧。而且美国的医生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这也为良好的医患沟通打下了基础。日本医学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综合性课程体系的建立。传统的课程体系以具体的学科为独立单位开展教学,学科之间缺少关联,内容多有重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而将课程整合之后,各门学科和人体各大系统各大器官交叉深入,比如教授循环系统时将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等学科与心、肺等内容整合讲授,使得教学内容得到优化,相关知识得到更详细的说明,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应用。另外,日本更注重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组织学生成立科研小组,跟随学校的教研室或其他机构的实验室开展科研见习与研究,还尽可能多地安排他们参加学术会议,使其了解到世界上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日本还开展了医学情报类课程,即要求老师在正常授课的同时加入国内外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在增长学生的见识的同时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其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为未来的临床或研究工作打好基础。虽然我国很多院校也开展了整合课程,但是很多只是表面上把几个相关学科放在一起教授,并没有达到日本这种学科交融的境地。而且日本医学教育的学制是六年,有一门课程不及格学生就不能进入下一年的学习,这样严格的规范也是我国所欠缺的。

(1)深化医学教育体系改革。

医学教育应当着眼于社会需求、服务于社会需求、满足于社会需求。如今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我国人口基数大,病情种类繁多复杂,所以需要大量优秀的医学人才。但是医学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而应当成为终身教育。学生在毕业后接受严格的临床规范训练,是使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生的有力保证。目前我国刚刚施行规培制度,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依然为社会所诟病,但同时规培期间对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并没得到满足,所以规培制度仍有很大的改革空间,我国应借鉴欧美、日本等国的先进经验,消除规培带来的新的矛盾,使规培真正能满足学生、医生、患者等社会诸多角色的需求。我国需要继续为医学教育制定长远的目标与规划,积极推进科学体系的建设。

(2)促进课程综合化改革。

课程是医学生获得教育的主战场,若想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就必须重视课程的改革。医学院走出来的学生不能仅仅是只读书本,必须得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均趋于综合化,注重各科之间的衔接、交叉和相互渗透,我国也应当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各大医学院校需要多多调研与交流,制定出适合医学生学习的整合课程,使学生学到更系统更印象深刻的知识。而且学校还应当合理安排实验课,不能让实验课和基础课割裂开来,让实验课加固理论课的知识。另外,在当今医患矛盾突出的社会背景下,医学生更应当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这需要医学院校增开更多的人文学科课程,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情商和崇高的医德,把医德教育同医术教育结合起来,以便未来工作时形成人性化思维,缓和医患矛盾。

(3)鼓励科研、实践和创新。

从国际范围上看,我国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一直明显不足。要对这种现象做出改变,必以教育为先。所以学校应当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开展科研见习活动,提升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参加和组织学术研讨会,多交流多沟通,把握世界上最前沿的科学动态。同时医院也应该为学生敞开大门,给学生提供早期临床见习的机会,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技术水平,无论对学生未来从事科学研究还是临床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思考论文

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更加重视,农村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大潮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之相随的农村教育也呈现了科技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农村教育来说,最主要的还是农村小学教育。小学教育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根本,是学生知识体系形成的起步教育,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本论文正是基于此,对我国目前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现在的分析了解其所在的教育问题,并在问题的分析基础上,试探性的提出一些需要得以改革发展的思考,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为他人了解农村小学教育,并致力于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提供一个参考。

教育的发展是国家全面强大的基础,依靠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与技术生产力为国家的富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70%的基础上,与之配套的农村小学教育却很难与城市的教育相提并论,其在基础设施,教育师资,教育模式以及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虽然,三农问题的重视使得农村小学教育在近些年得到了良性的发展,国家也通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但农村的特殊社会属性使得小学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改善教育基础设施,优化师资条件与学生评估制度,加强宣传教育以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甚至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以整合生源组成,这些都需要各家长的教育工作者和农村政府作出更多的努力,以使农村小学的学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使素质教育在农村得以展开。

1.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1.1农村教育观念与思维的缺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本教育与素质教育在全国的全面深入,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过去的教育观念里只希望学生能认识字、能进行数学计算,而如今,社会的需求使得学生必须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我国的部分农村,这种教育观念并没有得到改变,其中就包括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概念和农村家长的教育认识,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是小学生必须该受的教育,但有些农村小学教师只注重语文、数学的教育,对其他的素质教育能过则过,没有使教育效果得以体现,比如音乐课的教学依然采用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的教学模式,而英语教学也不够重视,特别是在发音上存在方言的因素,使得小学生的英语发音不够准确,这都是教师的教育概念没有得到改变的体现。

1.2农村教育设施的缺陷

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使得农村小学教育的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其主要表现在校园基础设施与教育基础设施,校园基础设施主要是指进行体育锻炼、游戏教育等相关的设施较为缺乏,比如很多农村的小学体育场还是砂石跑道,足球场也没有人工草坪的铺设,这对于学生的体育锻炼存在受伤的隐患,而至于其他的体育锻炼设施更是没有,影响学生的锻炼方式选择,使得学生课间玩的多数是自制的娱乐用具,如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等。而教育当面的设施缺陷是指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设备不完备。据调查,目前只有10%左右的农村学校拥有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而更多的`农村学校使用的还是传统的电化教学器材,如收录机、投影仪等,音美体器材也很缺乏,几台简陋的录音机,几盒单调的彩笔往往就是农村小学开展音美教学的全部家当。

1.3农村教育师资的缺乏

我国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主要由三种群体组成:一是民办转公办的老教师;二是年龄不等的代课老师;三是为数不多的各方面都合格的具有专业素质的年轻教师,但目前的现状是由于农村的发展关系难以吸引大量的年轻教师前往教学,教学观念陈旧、知识体系单一、教育模式缺乏变通的老教师依然是农村小学教师的主体力量,这种师资现状难以匹配国家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同时经费及硬件条件的制约,教师外出培训和自我充电的机会较少,更加不利于教师力量的发展。

2.农村小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分析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更是如此,需要现代化的教育基础与配套设施,需要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与观念,需要现代化的教师队伍,这些就需要更多教育工作者和农村地方政府进行不断的政革发展。首先,需要加大农村小学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现状,修建适合小学生身体锻炼和体育兴趣培养的基础设施,补充音乐与美术教育的设施辅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多媒体教学模式,以标准的听、读、写来为学生提供英语教学;其次,加大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村家长更深刻的理解小学教育的含义,以配合学校教育完成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同时,需要学校与家长优化对学生的学习评估办法,改变过去传统的只注重语文与数学成绩的考核方式,需要同时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兴趣、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从重单纯只是评价转向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评价;摒弃只以分数为主导的教学评价,使得教学评价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改革方面,需要通过平台、专业、特长、发展、薪资等方面吸收文、体、美专业的师范毕业教师到农村小学任教,建立教师定期培训制度,以吸收新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模式。建立长效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城市的小学教育相对于农村小学教育是先进的,使城市小学教师到农村小学支教一段时间,农村小学教师到城市小学学习一段时间,形成见习交流制度,以开拓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视野。

3总结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发现其中存在的教育问题,并妥善解决时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政府的教育工作重心,改变教育观念与教育投入,以及相应的师资体系改革是全面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根本思路。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为提升我国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提供一个参考,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农村小学生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