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梅兰芳学艺》教案
- 作文大全
- 2024-05-31
- 116热度
- 0评论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鄂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梅兰芳学艺》教案,本文共12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梅兰芳学艺》课文原文
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大师。他出生在京剧世家,在长辈们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看戏。
八岁的时候,梅兰芳开始拜师学艺。他学的`是旦角。男孩子学旦角,唱、念、做、打都要模仿女性。刚学的时候,一出戏师傅教了很长时间,
他还没有学会。师傅说他不行,不适合唱戏。
梅兰芳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唱戏。他用心思考,反复练习。一段唱,别人唱几遍就不练了,他总要坚持练二三十遍。经过刻苦练习,他终于练出了圆润甜美的嗓子。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没有神。而旦角的眼神特别重要。怎么办呢?他养了几只鸽子,每当鸽子飞起的时候,他的眼睛就紧紧盯着飞翔的鸽子。他还经常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渐渐地,他的双眼有神日了。日子一长,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梅兰芳学艺》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朗读生字词组成的词语,并会写“注 活”两个生字。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难点:
立足文本,让学生体会梅兰芳的“勤学苦练”。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超级联想”怎么玩呢?先看一个例子:军长 扁担 同甘共苦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朱德)你怎么能猜到是朱德呢?
3、这个游戏有趣吗?让我们再来玩一个。
出示题目:
主席 “要好好写字” (毛泽东)
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 京剧大师 (梅兰芳)
4、(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梅兰芳,让我们一起来喊出他的名字。(指导学生把名字读准)
5、梅兰芳是我们江苏人,是我们的老乡,让我们亲切的喊一喊他的名字。
6、梅兰芳是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留下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银幕形象(相机出示梅兰芳的洛神、白蛇、贵妃扮相,教师简单介绍),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他不仅是我们江苏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祖国的骄傲。让我们再自豪地喊一喊他的名字。
7、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14课梅兰芳学艺,读。艺是才能、技艺、本领的意思,在这儿指的是什么呀?
8、这篇课文写得就是梅兰芳小时候学习京剧的故事。他是怎样学习京剧的呢?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评析:读是有层次的,第一遍读“梅兰芳”教师要求学生读准,第二遍读是要求学生亲切的喊一喊他的名字,第三遍则是通过教师简单的介绍激发学生的自豪敬佩之情,要求学生自豪地读一读梅兰芳大师的名字。在读中,学生的情感不断升华。)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检查生字词
1、出示课文出生字词指导学生朗读。
2、利用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四字词语:拜师学艺 没有动摇 勤学苦练 京剧大师。指导学生读准。
(2)同学们,这四个词语在课文中哪一个句子里呢?请小朋友打开书,在书上找一找,划一划。
(3)指导学生把找到的三句话读一读。
(4)这段话啊说的就是这篇课文的大致的内容。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评析:通过重点词语找到文中重点句子连起来就是课文大致的内容。这是一种简单的归纳课文内容的方法,这一设计既可以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培养概括能力,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有机渗透。)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梅兰芳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他天生就是唱戏的料子吗?让我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1)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是因为?
(2)“眼睛没有神儿”是什么意思呢?
(3)(出示小时候照片)看,这是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大家看他的眼睛,有神儿吗?
(4)对,京剧对演员的眼神要求很高,人物的高兴啊,伤心啊,生气啊都要能通过眼睛来表现。而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所以师傅说他——意思是说——(梅兰芳不适合唱戏。)
(5)师傅是怎么说梅兰芳的?
(6)假如你是师傅,梅兰芳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7)我们把它改一改
(课件出示)原文: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换成: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你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8)谁来当师傅对梅兰芳说说这句话。想想师傅会用什么语气?(语气肯定,有点遗憾,有点失望)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而梅兰芳呢?
(一)学习第一句
(1)(出示没有动摇一句)梅兰芳的什么决心没有动摇?(学唱京剧)
(2)此时,梅兰芳心中是怎么想的?(学情预设:1、会暗下决心……2、我要向师傅问问有什么办法让眼睛有神儿3、相信只要勤学苦练,一定能获得成功)
(3)对,梅兰芳相信只要他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定能唱好京剧。让我们来坚定地读一读。他是怎样勤学苦练的呢?我们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句
(1)(出示“他常常”一句)这句话中有两个表示看的词语,你能找到吗?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同学们,这两个词都是表示看的意思,老师把“紧盯注视”换成看行不行?紧盯、注视是什么样的看?(眼光要集中一点看,目不转睛看,眼睛一眨都不眨的看)
(2)说得真好,同学们,黑板上有一个红点,你能紧盯着他,注视着它吗?
(3)(小红点不断地移动)师:你们有什么感受?
(4)(看图)图上梅兰芳看的是什么?刚才同学们看小红点觉得眼睛很累,脖子很酸,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是看黑板上的小红点辛苦还是看空中飞翔的鸽子更辛苦?为什么?(学情预设:鸽子很多而且越飞越高,空中强光刺眼。)
(5)除了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他还怎么练?
(6)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累不累?为什么?(眼睛珠子要不停的转动)
(7)梅兰芳有时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有时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他要么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要么就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他或者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流动的鱼儿。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所以课文中说梅兰芳“勤学苦练”
(评析:或者的意思是“有时…有时…”“要么…要么…”但是把字典上的意思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反而难以理解。教师把灵活地采用“有时…有时…”“要么…要么…”的句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到“或者”的意思,同时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梅兰芳训练的刻苦。)
(8)脖子酸了累了,可梅兰芳继续紧盯着,注视着,他在(学生接:勤学苦练)
眼睛酸了胀了,可梅兰芳仍然紧盯着,注视着,他在(学生接:勤学苦练)
饿了冷了渴了,可梅兰芳仍然不肯歇一歇,他在(学生接:勤学苦练)
老师小结:梅兰芳练的真苦啊。
(9)梅兰芳练得不仅仅苦,他还练得非常勤。勤是什么意思呢?字典上有两个义项,你选哪个?
(10)请同学们仔细读第二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梅兰芳练得非常勤?
学情预设:A“常常”是指? 我们只紧盯、注视了这么一会,眼睛就受不了了,而梅兰芳是常常这样去做,他这样勤学苦练,为的是什么呢?
B“日子一长” (教师补充:梅兰芳学艺的资料。) 读着“日子一长”这个词语,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梅兰芳( )
每个夜晚,星星挂在天边,梅兰芳( )
炎热的夏天,骄阳似火,梅兰芳( )
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梅兰芳( )
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场景说一说。
(11)师:不管刮风下雨,不管寒冬酷暑,梅兰芳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勤学苦练,经他这么一练啊,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他的眼睛会说话了。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对梅兰芳说的吗?
(12)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六、欣赏梅兰芳先生主演的京剧片断《贵妃醉酒》,在梅兰芳精彩的表演中结束本课。
《梅兰芳学艺》教学反思
《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简洁明了。一开始讲梅兰芳为什么勤学,然后是如何勤学,最后讲勤学的结果。我在教学前对文本进行了钻研和细读,也读到了一些文字背后的东西。
首先读到了词语的背后,在“紧盯、常常、注视”几个词的背后能懂得勤能补拙;其次读到了课文的背后,从梅兰芳苦练眼神,拓展到练唱功,练武功;再次读到了人物的'背后,梅兰芳作为京剧大师,不仅勤学,而且有艺德。在此,我补充了一个梅兰芳在抗战时的故事,这也足以体现老师对文本把握深度,力透纸背。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第一,紧扣关键词,品读文本。通过关键词句悟出文本的意思。教学第二段,紧扣关键句“梅兰芳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展开教学,层次分明,悟语言,反复读,理解句子的意思。通过实际练习,让学生观察老师不断挥舞的手指,体验梅兰芳的艰辛。再通过一组拓展想象,这样就读中悟语,读中悟情。还有让学生体会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学生肯定会产生疑问。眼睛怎么会说话呢?我先请学生用眼神表示生气、高兴、然后再回到文本中。勤能补拙的道理悟出,词语教学就活了。
第二,有效地利用了课程资源,把课备厚了。《梅兰芳学艺》这篇文章比较短,与学生生活有距离,老师如何丰富文本内涵呢?一方面,丰富了人物的背景资料,和京剧的资料。其次,挖空白点,设计想象点,如梅兰芳如何练眼神,如何苦练其他,对文本进行深度挖掘。
第三,将词语读厚了。如对大师的理解,按学生的实际水平觉得水平高的人就是大师,我就补充梅兰芳在抗战时拒绝为日本人表演的故事,这样的补充能让学生领会人物的精神。同时,关注看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如教师组织学生拓展交流梅兰芳勤学故事,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倾听的习惯,最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再进行说话训练,使语文练习与人文精神结合。
学习目标:
1.学会“艺、决、盯、灵、活、于、成、京”8个汉字,会认“拜、神、料、翔、勤、终、著”7个字,认识4个偏旁“冫、日、彐、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学习梅兰芳毫不气馁、刻苦练习的精神。
设计理念:
《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以梅兰芳“勤学苦练”贯穿全文,关键是体会梅兰芳毫不气馁、刻苦练习的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引导学生从读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的能力。
学习活动设计: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播放京剧激趣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唱的是什么吗?(京剧)那你们知道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是谁吗?(梅兰芳)
2.老师简介梅兰芳(板书:梅兰芳)
梅兰芳先生是我国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他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社会活动家,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国戏曲艺术体系的代表和标志,梅兰芳的一生是创造美的一生,是追求光明的一生,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一生,是色彩斑斓的一生。
3.你们想知道梅兰芳小时候的故事吗?(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小时候学艺的故事吧?(板书:学艺)
二、活动引路、读文识字
1.开展读书“闯关”活动
(1)“闯关”总动员:讲清方法规则共设三关。
字音关(读准字音)
句子关(读通句子)
流利关(流利地朗读课文)
同位两人互为“闯关员”和“守关员”,每闯一关得一面小旗。
(2)学生自主读书,做闯关准备
(3)同位分别“闯关”一次没闯过者可以练习后再“闯关”。
2.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
(1)“我会认”卡片抽读生字词
(2)“我会读”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3)“我想读”全班合作读全文,谁想读谁``就站起来读。
三、观看录像,帮助理解
1.欣赏段梅兰芳生活表演的京剧
(多媒体课件播放京剧表演录像)
2.同学们,你们看他唱得怎样?(真好听)那再看看他演出的造型又如何呢?(很漂亮)
3.师:是啊,他唱得多么动听啊,演出的造型又是多么漂亮啊,现在请大家再来看看他的眼神(屏幕上出现梅兰芳演出时头部特写镜头),有什么话说吗?
4.学生自由表达:① 我觉得他的眼神多么灵活啊!
② 我觉得他的眼睛好像会说话。
③ 我觉得他的眼神多么有神啊!
5.师:他的眼神是多么有神啊,可是他刚学京剧时是这样的吗?(板书:开始)
6.生:不是的,不是的。
7.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8.请学生模仿师傅的语气学学师傅是怎么说的。
9.师:梅兰芳听了师傅的话气馁了吗?他是怎么做的呢?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读读吧。
10.出示句子指导朗读:“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
11.师小结:他听了师傅的话不是垂头丧气而是毫不气馁,下定决心,勤学苦练。(板书:下定决心,勤学苦练)。
四、参与游戏,体验感悟
1.现在,老师就和大家来做一个游戏,我们也来从“没有神”到“灵活起来”,练一练自己的眼神。
2.(屏幕上打出飞翔的小鸟)你可以盯着其中的一只目光随着它的飞翔移动。屏幕上出现流动的鱼,请小朋友们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目光随着鱼儿的游动而移动,眼睛可不能眨哦。
3.游戏结束了,现在你们有什么感受?(略)
4.师:确实如此,可梅兰芳先生小时候却不怕苦,不怕累,勤奋学习,日子一长结果如何呢?
5.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板书:实现理想,成为大师)
五、回归整体 读文感悟
六、分析字形 指导书写
1.师: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了梅兰芳学艺多么不容易啊,可是他没被困难吓倒,那我们怎么样写好这些字呢,课件出示生字:
艺 决 盯 灵 活 于 成 京
2.师:你用什么办法来记住呢?
生:我把他们分类:“艺、灵、京”上下结构,“决、盯、治”左右结构,“于成”独体字。
生:我用熟字加偏旁记住“艺、灵、盯”
生:我用换偏旁记住“决”——“快”
3.师:你们的办法可真妙啊,下面我们来学写“决”、“成”(老师边范写边讲解)
4.师:我看着好多同学都坐不住了,也想跃跃欲试。那就请试着写这两个字吧!(放音乐)
5.老师巡视提醒学生的坐姿。
七、设置情境,扩展想象
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2.同位合作表演,梅兰芳二次拜师学艺。
3.派代表分角色表演
4.课外收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听听他的京剧,读读他的故事。
板书: 5 梅兰芳学艺
开始:眼睛没神 非唱戏料
经过:下定决心 勤学苦练
结果:目标实现 终成大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朗读生字词组成的词语,并会写“注 活”两个生字。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难点:
立足文本,让学生体会梅兰芳的“勤学苦练”。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超级联想”怎么玩呢?先看一个例子:军长 扁担 同甘共苦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朱德)你怎么能猜到是朱德呢?
3、这个游戏有趣吗?让我们再来玩一个。
出示题目:
主席 “要好好写字”
(毛泽东)
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 京剧大师 (梅兰芳)
4、(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梅兰芳,让我们一起来喊出他的名字。(指导学生把名字读准)
5、梅兰芳是我们江苏人,是我们的老乡,让我们亲切的喊一喊他的名字。
6、梅兰芳是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留下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银幕形象(相机出示梅兰芳的洛神、白蛇、贵妃扮相,教师简单介绍),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他不仅是我们江苏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祖国的骄傲。让我们再自豪地喊一喊他的名字。
7、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14课梅兰芳学艺,读。艺是才能、技艺、本领的意思,在这儿指的是什么呀?
8、这篇课文写得就是梅兰芳小时候学习京剧的故事。他是怎样学习京剧的呢?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评析:读是有层次的,第一遍读“梅兰芳”教师要求学生读准,第二遍读是要求学生亲切的喊一喊他的名字,第三遍则是通过教师简单的介绍激发学生的自豪敬佩之情,要求学生自豪地读一读梅兰芳大师的名字。在读中,学生的情感不断升华。)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检查生字词
1、出示课文出生字词指导学生朗读。
2、利用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四字词语:拜师学艺 没有动摇 勤学苦练 京剧大师。指导学生读准。
(2)同学们,这四个词语在课文中哪一个句子里呢?请小朋友打开书,在书上找一找,划一划。
(3)指导学生把找到的三句话读一读。
(4)这段话啊说的就是这篇课文的大致的内容。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评析:通过重点词语找到文中重点句子连起来就是课文大致的内容。这是一种简单的归纳课文内容的方法,这一设计既可以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培养概括能力,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有机渗透。)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梅兰芳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他天生就是唱戏的料子吗?让我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1)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是因为?
(2)“眼睛没有神儿”是什么意思呢?
(3)(出示小时候照片)看,这是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大家看他的眼睛,有神儿吗?
(4)对,京剧对演员的眼神要求很高,人物的高兴啊,伤心啊,生气啊都要能通过眼睛来表现。而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所以师傅说他——意思是说——(梅兰芳不适合唱戏。)
(5)师傅是怎么说梅兰芳的?
(6)假如你是师傅,梅兰芳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7)我们把它改一改
(课件出示)原文: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换成: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你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8)谁来当师傅对梅兰芳说说这句话。想想师傅会用什么语气?(语气肯定,有点遗憾,有点失望)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而梅兰芳呢?
(一)学习第一句
(1)(出示没有动摇一句)梅兰芳的什么决心没有动摇?(学唱京剧)
(2)此时,梅兰芳心中是怎么想的?(学情预设:1、会暗下决心……2、我要向师傅问问有什么办法让眼睛有神儿3、相信只要勤学苦练,一定能获得成功)
(3)对,梅兰芳相信只要他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定能唱好京剧。让我们来坚定地读一读。他是怎样勤学苦练的呢?我们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句
(1)(出示“他常常”一句)这句话中有两个表示看的词语,你能找到吗?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同学们,这两个词都是表示看的意思,老师把“紧盯注视”换成看行不行?紧盯、注视是什么样的看?(眼光要集中一点看,目不转睛看,眼睛一眨都不眨的看)
(2)说得真好,同学们,黑板上有一个红点,你能紧盯着他,注视着它吗?
(3)(小红点不断地移动)师:你们有什么感受?
(4)(看图)图上梅兰芳看的是什么?刚才同学们看小红点觉得眼睛很累,脖子很酸,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是看黑板上的小红点辛苦还是看空中飞翔的鸽子更辛苦?为什么?(学情预设:鸽子很多而且越飞越高,空中强光刺眼。)
(5)除了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他还怎么练?
(6)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累不累?为什么?(眼睛珠子要不停的转动)
(7)梅兰芳有时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有时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他要么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要么就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他或者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流动的鱼儿。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所以课文中说梅兰芳“勤学苦练”
(评析:或者的意思是“有时…有时…”“要么…要么…”但是把字典上的意思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反而难以理解。教师把灵活地采用“有时…有时…”“要么…要么…”的句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到“或者”的意思,同时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梅兰芳训练的刻苦。)
(8)脖子酸了累了,可梅兰芳继续紧盯着,注视着,他在(学生接:勤学苦练)
眼睛酸了胀了,可梅兰芳仍然紧盯着,注视着,他在(学生接:勤学苦练)
饿了冷了渴了,可梅兰芳仍然不肯歇一歇,他在(学生接:勤学苦练)
老师小结:梅兰芳练的真苦啊。
(9)梅兰芳练得不仅仅苦,他还练得非常勤。勤是什么意思呢?字典上有两个义项,你选哪个?
(10)请同学们仔细读第二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梅兰芳练得非常勤?
学情预设:A“常常”是指? 我们只紧盯、注视了这么一会,眼睛就受不了了,而梅兰芳是常常这样去做,他这样勤学苦练,为的是什么呢?
B“日子一长” (教师补充:梅兰芳学艺的资料。) 读着“日子一长”这个词语,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梅兰芳(
)
每个夜晚,星星挂在天边,梅兰芳(
)
炎热的夏天,骄阳似火,梅兰芳(
)
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梅兰芳(
)
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场景说一说。
(11)师:不管刮风下雨,不管寒冬酷暑,梅兰芳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勤学苦练,经他这么一练啊,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他的眼睛会说话了。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对梅兰芳说的吗?
(12)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六、欣赏梅兰芳先生主演的京剧片断《贵妃醉酒》,在梅兰芳精彩的表演中结束本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一年四季大自然的变化及人们生活的变化,感受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整体阅读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教师:请同学们听听赞美春、夏、秋、冬四季的歌,感受春、夏、秋、冬的美丽。(教师范读课文,或听配乐朗读录音)。
2、学生自由读全文,思考: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3、指名朗读:读你最喜欢的哪一节。(随机出示春、夏、秋、冬四幅图)学生边读边看图。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知道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有美丽的景色。现在,我们再读一读四季的歌,细细地去体会四季的美。
二、细读诗歌
2、学习第二节
师:春天也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夏天又悄悄地来了,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第二节想想,夏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学生讨论:夏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引导学生朗读:“金蝉唱起了歌”“绿树成行”“园里瓜果香”,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了解夏季的变化)。
教师评述:夏天也是美好,金蝉在唱歌,绿树多茂盛,瓜果香喷喷,小朋友们欢乐地游泳、玩耍。
齐读第二节。
3、学习第三节
齐读第三节。
师:秋天悄悄地来了,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朗读,讨论中体会课文第三节)。
你喜欢秋天给我们带来的礼物吗?为什么?(指导学生朗读:稻谷金黄、粮食堆满仓,体会丰收给人们带来的喜悦。)
教师:秋天多美呀!看到田野里一片金黄,看到丰收的粮食堆满仓,我们多么欢乐。
4、学习第四节
自由朗读第四节。
说说你最喜欢冬天的什么?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引导:冬天北风呼啦,呼啦一次吹,下雪了。你能说说下雪时你都看到了些什么?(雪花飘舞,到处一片银白,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
齐读第四节
三、熟读背诵
师:学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歌,我们都感受到了四季的美丽,你们愿意把四季的`歌记在心吗?
1、四名学生分春、夏、秋、冬朗读。
2、按春、夏、秋、冬顺序分组朗读。
3、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节,二、三、四节可按以上方法,让学生自己背诵。
4、分春、夏、秋、冬指名背诵。
5、全文背诵。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去掉拼音认读生字卡片。
2、同位互相讨论记住这些生字的方法。
3、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
4、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瓜”、“北”的写法。
5、教师范写、学生练习描红。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会认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四季各有不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美。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四季各自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
从儿歌中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你们喜欢唱什么歌?什么时候会唱歌?
2、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也会唱歌,它们唱些什么呢?(学生回答)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
2、再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后生字,将字音读准。
2、在课文中圈出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3、同桌间互查,抽读字卡。
4、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我会说”组词。齐读。
5、小黑板出示会认的字,“小老师”带读。
6、男、女生分读,赛读。
7、齐读生字。
四、作业设计。
1、写一写会认的字。
2、给会认的字涂上红色。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抽读生字。
二、学习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读一读。
2、分小组交流:你喜欢的原因。
3、谁来说一说你喜欢的季节?
4、听它在唱些什么呢?
5、他们唱出的歌声音为什么不一样呢?丁冬、知了、沙沙、呼啦?
6、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范读,男女生赛读。
三、拓展思维。
1、在你喜欢的季节里,你还听见谁在唱歌?唱些什么?
2、背诵你喜欢的部分。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瓜”,教师范写。
2、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练习。
五、作业设计:
1、为你喜欢的季节画一幅画。
板书设计:
1、四季的歌
春 花
夏 绿
秋 金黄
冬 白
教学目标:
1、学会“走、冬、春、百、瓜、果、谷、北”8个字;会认“季、歌、唱、种、行、园、粮、食”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重点指导“瓜”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请到了教室里,你们喜欢哪个季节?
2。师配乐范读课文。师:你们想读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翻开书,自由的读一读,不会认的字多读一读。
2。小组内组长领读。
3。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习情况。
4。指名当“小老师”。
5。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二、分节细读
1、学习第一节
(1)全班齐读第一节。
(2)指名朗读第一节。
(3)学习第一行,体会“悄悄”的意思。
指名朗读第一行。教师:春天来了,它悄悄地向我们走来,谁能学学“悄悄地走来”吗?指名学生模仿“悄悄悄走”让学生感知“悄悄”就是让人不易察觉到。
春天是怎样悄悄地走来的呢?你是怎样知道春天来了呢?(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如:树不知不觉发芽了,草变绿了……)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吗?
(4)指名朗读二、三行(课件播放:溪水流动“丁冬、丁冬”的声音。)
师:听“丁冬、丁冬”溪水流得多么欢快啊!谁能用欢快的语气读一读。(读后同学互评,同位互读互听。)
师:刚才我们读了春天溪水在唱歌,你在春天里还听到谁在唱歌?(学生讨论,如:小鸟、燕子、春雨等)
(5)指名朗读四、五行
你看到春天有哪些花开了?(从学生的讨论中,引导学生知道春天有很多花开了,这就是“百花齐放”)
春天来了,农民伯伯在忙着干什么呢?(齐读“春耕春种忙”)
师:春天多美啊!小溪唱起了欢快的歌、花儿张开了笑脸,农民伯伯春耕春种忙,你能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吗?
(6)齐读第一节。
指导背诵:
出示:春天悄悄地走来,
( )唱起了歌儿。( )( )。( )齐放。( )忙。
三、学习生字:“走、冬、春、百”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学情分析:
课文篇幅比较短,但句句是精华,其中蕴涵了“勤学能补拙,苦练可通神”的道理。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梅兰芳是谁?”“他学什么本领?”“怎样学艺的?”。然后指导学生认真读书,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再反复朗读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体会梅兰芳练功的刻苦而受到启示、教育。
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欣赏一些梅兰芳的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初步感知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自主识字,指导书写生字。
一、揭示课题
1、京剧是我们中国的艺术国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板书课题:梅兰芳。
2、出示梅兰芳的头像,简介梅兰芳。
(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拜师学艺唱戏的料子没有动摇飞翔的鸽子
勤学苦练世界闻名游动的鱼儿紧盯注视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
B 男女生分节朗读。
C 齐读课文。
3、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兰、芳、艺、紧、或、者、注、视、灵、活”
指名认读,注音。
2、找出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
“兰、芳、艺、紧、或、者、灵”
(1)交流识记的方法
(2)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
3、师范写,生书空
兰:三横间的关系要注意,中间一横最短,最后一横长而稳当。
紧:上宽下窄。下面是“系”少一撇。
或:注意笔顺,斜钩是关键笔画,要舒展。
者:“都”的一半,“日”要写得正。
4、学生描红,完成作业。
四、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围绕课题质疑,带着问题读书释疑。
指导朗读课文,读正确,读出味。
指导书写“注、视、灵”
一、揭示课题,质疑
1、昨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了一篇新的课文《梅兰芳学艺》--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课文主要写梅兰芳学艺这件事)。
(梅兰芳是谁?他为什么要学艺?他是怎样学艺的?他学什么本领?)
二、指导读书,释疑。
(一)“梅兰芳是何许人?”
1、通过预习,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他创立了“梅派”。他演过……)
2、请看一段录象,学生交流观看后的感受。
(唱得很动听;双眼会说话……)
3、可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师傅是怎么说他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交流(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2)谁能完成这个填空?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
“因为梅兰芳__________,所以师傅说他___________。”
先说给同桌听听--指名说
(二)“梅兰芳是怎样学艺的?”
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就打消了学戏的念头呢?
1、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谁能读好这句话?先在下面练一练--指名读,评议(“决心”、“没有动摇”要加重语气读,以突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很大。)--一起读好这句话。
2、那么“他是怎样学艺的呢?”请同学们将第二自然段好好地读三遍,找出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找到句子后,把它有感情地读三遍,我们等会儿来个比赛,看谁找的准,读的棒!
3、交流“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1)找队了,怎么把这句话读好呢?谁有信心?指名读。
(2)评议(老师听出来了,你把“常常、紧盯、注视”这几个词加重了语气读,为什么?)
谁能到上面来表演一下“紧盯、注视”
(梅兰芳选择空中之鸽,水底之鱼来训练自己的眼神,鸽在飞翔,鱼在游动,观察这些运动变化着的事物才有利于训练自己的眼力。可看的时间长了,梅兰芳的脖子酸痛,他没有停下;看的眼睛流出了泪水,他没有去休息,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呀!)
再好好把这两句话读两遍,品位其中的含义。可以摇头晃脑,可以手舞足蹈。
(3)指名读(有意请两个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指导他们读好。)
4、日子一长,梅兰芳的双眼变得怎样了呀?
“灵活起来”“会说话了”板书:会说话
5、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引读第三自然段。
板书: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谁能给世界闻名换个词?
(“举世文明”“闻名中外”“世界有名”“驰名中外”)
(2)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一个词说明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不容易的,你能迅速找出是哪个词吗?“终于”
(3)理解了这段话,再来读,老师相信一定能更入味了。
三、回归总结,明理。
1、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证实了“勤能补拙”。
示:勤能补拙把这个成语端端正正写在书上
2、填空:学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我知道了________。
3、让我们完整地来回味这篇课文。齐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注、视、灵”
1、指名认读
2、找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3、书写时有什么注意点,你要提醒大家的。
4、给它们组词
5、师范写,生书空。
6、生描红,完成作业。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梅兰芳勤学苦练战胜自我的精神。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学苦练能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练好基本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下面考考大家谁读得最准,谁的小耳朵最尖。
出示词语。
(1)指名读。每人读一行,其余学生指出读错的地方。
(2)齐读。
二、导入
1.小朋友词语读得真好,谁能用上刚才的几个词来介绍一下梅兰芳?
下面老师就让大家看看京剧大师梅兰芳在舞台上表演的京剧。
(课件播放梅兰芳《贵妃醉酒》片段,并播放梅兰芳的精美剧照)
2.(师述)听,梅兰芳的唱腔多么婉转圆润;看,他的剧照,扮相多么俊美秀丽。梅兰芳8岁学艺,11岁登台,在舞台上表演了五十多年,塑造了无数优美的艺术形象,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可是,你们知道吗,梅兰芳这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在小时候去拜师学艺时,可遇到不少困难呢!自由轻声读一读第一小节,想想梅兰芳小时候去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
三、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小节。
2.梅兰芳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呢?
(出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3、什么是“没有神儿”?
(出示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你们看,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眼皮有点下垂,眼珠转动不大灵活,所以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4、“料子”在字典里有两种意思,读一读比一比,说说“料子”的意思。
这件衣服的料子很好,所以价格不便宜。(指衣料等材料。)
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适合做某事的人才。)
5、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你能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吗?
句式训练:因为, 所以_________。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述:梅兰芳的师傅是个唱京剧的行家,他告诉梅兰芳要当好京剧演员,不光嗓子要好,身体要棒,眼睛还要有神,因为演员在舞台上要靠眼神来表达内心的感情。可是小梅兰芳缺少这一天赋。梅兰芳有没有放弃学艺?
2.自由轻声读一读第二小节,引出句子: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3、指导朗读:你读出了梅兰芳决心的坚定,你的决心很大,不轻言放弃。
4、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根据学生地回答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地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5.这句话中有一对近义词,找一找。(紧盯注视)
这两个词都有有看的意思,能不能换成“看”?
这两个词都表示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目光集中到一点上。说明梅兰芳练得刻苦、认真。
6.让我们也来学一学梅兰芳,来练练眼神吧!
(学生表演)小朋友练眼神的感觉怎么样呢?(很累)
7.是呀,我们练了一会就叫累了,梅兰芳呢他也是只练了一会儿吗?你从哪看出来的?(常常日子一长)
8.是呀,他早晨练,中午练,晚上还是练,练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这就叫做--勤学苦练。(出示)
9.引读: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了。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10.看图:什么是“会说话”?能不能换个词?(很有神)
你看,现在梅兰芳的眼睛多灵活,她在表演时能自如地把人物的情感用眼神表达出来,这时多么高超的技艺啊!所以,人们都说--梅兰芳地眼睛会说话了。这是人们对梅兰芳高超表演技艺的赞美,更是对他勤学苦练的精神赞美!
11.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正是凭着勤学苦练的精神,梅兰芳的眼睛从没有神儿到会说话了,从不是学京戏的料子到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2.指名读第三小节。理解“终于”的意思。
3.你能换个词吗?(总算)就是很难很难的意思。从“勤学苦练”看出来。
4.指导用“终于”说话。
(课件出示句式),终于()。
5.什么叫“大师”?师讲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鬼子侵占了东北和华北,梅兰芳移居上海,创作演出了《抗金兵》和《生死恨》,来表达他对敌人的仇恨和对祖国的热爱,对激发人民的抗日情绪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在抗战期间,他隐居8年,不肯为日寇和卖国贼演戏。直到日本投降后,他才重新登台演出。梅兰芳师著名的演员,演技非常高超,曾到美国、日本等国去演出,轰动世界,受到高度评价,这样表演技艺高超,品德高尚,热爱祖国的人就叫“大师”。带着崇敬读一读第三小节。
6.读到这儿,你想对梅兰芳说些什么?
7.从老师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到通过自己地勤学苦练,成为世界闻名大门京剧大师,小朋友,从梅兰芳地故事中你有什么启发呢?
(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
8、名言擂台,出示三句名言
四、写字指导
1.出示:紧、视
2、讲解
3.师范写
4、生临写。
板书设计:
14 梅兰芳学艺
不是唱戏的料子--勤学苦练--京剧大师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从小要苦练基本功。只要下功夫,就能取得成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注视紧盯学艺或者灵活飞翔勤学苦练京剧大师
2、填空。
梅兰芳小时候______,经过______,终于成为________。
【传统的课堂教学非常重视复习。认真设计复习,既能让学生在心理和思想上作好学习新内容的准备,又能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
二、讲读课文。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兰芳学艺》(生读课题)。大家进一步来阅读课文,想一想,梅兰芳是怎么学艺的?
【设计的过渡语,提示了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边读边想:梅兰芳小时候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学生必须经过思考才能回答,而且有很强的针对性。】
(2)出示句子。讨论:“眼睛没有神”是什么意思?“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3)齐读。
(4)为什么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呢?
学生讨论后,出示填空:
①因为梅兰芳_________,所以师傅说_________。
②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这一段话,非常到位。不仅理解了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而且进行了表达的训练。】
2、学习第二段。
过渡: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就灰心、失望了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
【这个过渡性的问题,设计得也很好。提问的角度,很有创意。】
(1)出示第二段话,指名读。
(2)讨论第一句话。
梅兰芳灰心、失望了吗?学生回答后,追问: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第一句话,一带而过。问与答相呼应。】
(3)讨论第二句话。
梅兰芳下定了决心后,又是怎么做的?
请小朋友先到课文第二段中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女生齐读。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勤学苦练)是从哪儿看出梅兰芳在勤学苦练的?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呢?
哪个词儿体现了“勤”?(常常、日子一长)能把“常常”这个词换一换吗?
把句子中“飞翔”和“活动”去掉,再来读一读句子,觉得这样好吗?为什么?梅兰芳为什么一定要紧盯飞翔着的鸽子,注视游动着的鱼儿呢?
【这两句话的教学,层次清楚,先了解大意,知道梅兰芳是怎么做的。然后,再分别从三个方面,一部分一部分地引导学生推敲词语的意思,这一部分的教学很有特点,语言理解的训练非常到位。】
(4)引读第三、四句话。(师引)梅兰芳下决心苦练眼神,练习的时间长了,双眼--(生读),(师引)所以人们都说--(生读)。
讨论:眼睛真的会说话吗?
(5)根据板书小结,齐读第二段。
【这一段的教学,思路十分清楚,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读的形式是多样的,理解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的。】
3、学习第三段。
过渡:梅兰芳的眼睛变得有神了,他是不是就满足了呢?从“勤学苦练”中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梅兰芳不但苦练眼神,还苦练了其他的唱戏基本功。)
(1)引读。(师引)是啊!梅兰芳下定了决心,不但苦练眼神,还苦练唱戏的各种基本功,终于成了--(生读)。(板书:京剧大师)
(2)讨论。
一个被师傅认为不唱戏料子的人,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最后成了一位京剧大师,容易吗?
学到这儿,你想对梅兰芳爷爷说些什么呢?(祝贺您,爷爷,……)
(3)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梅兰芳还苦练了其他的唱戏基本功,这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有利于学生对梅兰芳的认识。后面设计的两项练习,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对梅兰芳的敬佩之情。】
三、总结延伸。
梅兰芳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
老师课间的观察,发现有的同学现在仍然没有学会跳绳,你们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用“只要……就……”这样的句式练习)(板书:下定决心,不断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那么,不会跳绳的同学,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四、齐读课文。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用“终于”和“只要┅┅就┅┅”分别写一句话。
板书:
14梅兰芳学艺
不是“料子”→勤学苦练→京剧大师
下定决心,不断努力,就能成功。
【孙新霞老师的这一节课,有三个特点:(1)教学思路清楚,教学过渡自然,整节课上得很流畅。(2)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很扎实,不仅重视读和理解的训练,而且有机地进行表达的训练。(3)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简评徐伟健)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的: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教学准备:投影、录音、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14 梅兰芳学艺
二、复习。
⒈你最喜欢哪个词语,带着其他小朋友读两遍。
⒉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三、分析课题,引出文末。
⒈分析课题:梅兰芳学艺就是梅兰芳学唱京剧,那么他最终学成了没有?(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⒉指名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⒊以自己的理解来练读这一节。
四、学习一、二两自然段。
⒈投影出示:①梅兰芳为什么要苦练眼神?②他是怎样苦练眼神的?
自读、讨论、交流。
⒉读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题。
抓住“没有”、“不是”理解,并指导朗读。
⒊读第二自然段,解决第二题。
由图到文,画出重点词语,抓重点词语朗读感悟。
指导朗读,背诵这一自然段。
课中休息:欣赏梅兰芳的京剧片断。(播放录像)
五、再次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六、表演总结,谈体会。
七、作业。
⒈把梅兰芳学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⒉抄写你最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14 梅兰芳学艺
没有神儿 不是唱戏的料子
勤学苦练
会说话 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准生字字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学会书写“兰”“芳”两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
感悟语言文字,知道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体会梅兰芳的勤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用你聪灵的耳朵来听一听,(屏幕播放一段京剧)
师:小朋友,知道我们正在听的是什么戏吗?
(屏幕映示:京剧) 读准字音。
2.简介京剧艺术
(1)你觉得刚才这段京剧怎样?
(2)师简单介绍京剧。
3.交流对梅兰芳的了解
师:谈起京剧肯定要说到这个人--(图片及名字)梅兰芳指名读。对梅兰芳,你知道多少呢?
4.揭题。
(1)今天,我们要跟随一个小故事,去深深地了解梅先生,题目就叫:(屏幕补充完课题:学艺)
艺是什么意思?(本领)梅兰芳学的是――唱京剧的本领。
(2)指名读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个故事: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课文读通读准了,你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你能用上这里的词来说说吗?
(屏幕显示:没有神儿、勤学苦练、世界闻名、京剧大师)先想一想,自己练一练。
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过渡:就是这样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小时候拜师学艺时,却被师傅无情地断定
1.(屏幕映示:不是唱戏的料子。)
(1)(点红:料子)小朋友知道什么是料子?
(2)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板书:不是唱戏的料子。)
(3)梅兰芳凭什么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指名说。你从哪里读到的?
2.(屏幕映示:第一段文字)
(1)指名读这一段。
(2)(点红:眼睛没有神儿。)你说什么样的眼睛是没有神儿的?(板书:没有神儿。)
(3)眼睛有神没神对于一位京剧演员来说真的非常重要吗?我们再来看一看这段京剧,注意演员的眼睛。(屏幕播放京剧)
(4)你见到的眼睛是怎么样的?
(5)师小结:作为京剧演员,就要用眼睛,跟观众交流,但是梅兰芳却先天不足,5、6岁的时候眼睛就有些近视。所以,师傅说―――(学生接着读)
(6)假如你就是师傅,此时母亲带着8岁的小梅兰芳站在你面前,你会怎么对母亲说?
(7)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二)学习第二段
1.过渡:就是这样一个被师傅断定不是唱戏料子的梅兰芳,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这是为什么?(随机板书:勤学苦练)他练的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2.他是怎样勤学苦练眼神的?读读这段,用笔画一画。
(1)你画的是什么句子?交流。
(2)(屏幕映示这句话: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再点红:紧盯注视)你知道什么叫紧盯,什么叫注视吗?
(3)小游戏体验:练眼神。
(4)刚才你是怎样紧盯的?有什么感受?
(5)空中飞翔的鸽子,他是这样紧盯的,水底游动的鱼儿,他也是这样―――注视的。
(6)你说梅兰芳会选择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去练呢?交流。
(7)小结:梅兰芳早上练,中午练,傍晚还在练,池塘边,山坡上,田野里,到处都是梅兰芳练习的身影。我们从哪个词也能读出来呀?交流后,(点红常常)
(8)是的,他就是这样勤学苦练眼神的,谁来读一读?
(9)你知道吗?梅兰芳为了练眼神,自己养了很多很多的鸽子和鱼儿呢!可见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屏幕映示这一句,指导读好。
3.你们知道他练了多长时间吗?整整十年哪!十年间从没间断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哪!(屏幕映示:日子一长―――――)
(1)原先没有神的眼睛变得怎么样了?(灵活了、会说话了)(点红:灵活会说话)
(2)真为他高兴。一起读读这两句。
(三)学习第三段
1.十几年来,梅兰芳勤学苦练的仅仅是眼神吗?还有什么?
2.(屏幕映示:第三段)学生读。
(1)让我们来看看学成后的梅兰芳,(屏幕播放一段视频)。你了解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2)是呀,不仅仅是中国人知道他,连外国朋友也都知道他,欣赏他,赞美他,佩服他,在世界各地都出名了,这就叫――――世界闻名。(点红:世界闻名)
(3)梅兰芳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了一代京剧大师。(板书:京剧大师。)他成为京剧大师,容易吗?你从哪个词知道的?(点红:终于)
(4)小结:是的,终于,告诉我们梅兰芳从一个不是唱戏的料子成长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经过了几十年的勤学苦练,多不容易啊!(补充完板书)
(5)小朋友,在你的生活中有过或者看到过这样类似的经历吗?用上“终于”这个词说给大家听听―――
(6)小朋友说的这些人,都和梅兰芳一样,都是经过了不断地努力,才走向成功的,这正应了那句话:(屏幕映示:梅花香自苦寒来)。愿这句话和梅兰芳一起深深地刻在小朋友的心里,一起来读读。
四、学习生字
过渡:我们不仅要记住这个世界闻名的名字,也让我们用小手来写写这个名字。
1.屏幕映示:梅兰芳
2.“兰”,虽然是个生字,但记住它并不难,关键是怎么写好它?
3.“芳”是生字,你会用什么办法记呢?
4.教师田字格范写,学生描红格描红。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下册)]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色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正确、美观地书写“兰、芳、艺、灵”。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识字、写字。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上课前,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看一段录像。看谁看得最认真!(老师放录像《贵妃醉酒》)
2、小朋友们看得真认真,知道唱的是什么戏吗?(板书:京剧)师:京剧是我国各种戏剧剧种之最,被称为国粹。知道刚才欣赏的京剧片断是谁唱的吗?师:对,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唱的《贵妃醉酒》。跟老师一起写梅先生的名字。(板书:梅兰芳生字注音)知道京剧没有不知道梅兰芳的,梅兰芳唱的京剧可多啦!网上有专门介绍,有兴趣的可上网浏览。(出示梅兰芳照片:左边是剧照,右边是真人照片)左边是梅先生在《贵妃醉酒》中的剧照,右边是他的照片,书上99页插图是他在《贵妃醉酒》中的剧照。
3、课文讲梅兰芳的什么事呢?跟老师一起写。(板书:学艺)
A 指名读课题,注意“兰”是边音。
B 齐读课题,解题:“学艺”本文指的是什么?(学唱京戏)
4.引导质疑:梅兰芳是怎么学艺的?他学成了吗?梅兰芳在学艺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还记得自读课文的要求吗?
①出示自学要求:
1、标出自然段。
2 、借助书后拼音读准字音。
3 、难读的句子反复读。
4、不懂的地方用“?”标出。
②学生自由朗读。
2、检查自学效果:
①出示生字词。
师:谁愿意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②指名读词语
③师:老师听出来了,你后鼻音(前鼻音、翘舌音、轻声、边音)读得很准,领大家读一读。(做小老师);谁能读一行?谁能读两行?(你读得真好,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吗?)
④想读的一起读。
⑤去掉拼音还会读吗?开火车读。
⑥读句子。
师:字词读准了,课文一定也能读通,捧起书再读一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哪些句子比较难读?(生自由说,师相机点击有关句子。)
指名读,齐读。要求达到:正确、流利,注意停顿,如: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提醒注意儿化音的读法和停顿。
⑦读课文。
师: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能读正确、连贯,谁愿意试着读读课文?
A.请3位学生分自然段来读。
师:其他的小朋友当小评委,认真听,看看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或者读得特别好的地方?(鼓励学生发现别人的长处)
⑧读给同座听听,注意刚才大家指出的容易读错的地方,互相评一评。同桌互相练习。
⑨师:请你推荐!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B.指名读。
C.学生评议。
师:谁想挑战他?
D.再指名练习,评议。
E.小组赛读。
⑩课文讲谁的什么事?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好好想一想。
相机出示填空题
课文讲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三、指导写字。
1、我们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写好字。
出示生字:兰灵艺芳
还认识它们吗?生齐读。
2、在字形上,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谁有办法记住它们?
3、学生描红:看清笔顺,找准位置;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4、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评议。
5、师范写:灵。引导认识部首“横山”。写的时候尽量做到布局匀称美观。
其余三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笔画。
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相关练习。
2、完成B下(一)。
3、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疏通课文,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写好本课生字。为了达成以上目标,课前,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扎实而有效的训练。教学环节紧凑,条理清楚。特别值得一提的有: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引导学生理解“学艺”一词在文中的意思以及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找出难读的长句子上。以往解题多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本课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得出结论。读句子也是如此,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找出自己认为难读的长、难句子,这样的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读,而且边读边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了引路人、导演者,这种角色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体。
二、朗读的形式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苏教版教材的特色。
第一课时的首要任务是读好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或者读断句、读破句。然而反复多次的机械读书势必会使学生感到厌倦,一些学生还会注意力不集中。在设计朗读的方法和形式上,我下了一番功夫。解决了字词以后,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找到自己认为难读的长句子,然后做“小老师”领全班同学一起读。这样全班同学都很积极地投入,没有人走神。接着让学生读课文,在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再引导学生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同桌听,并进行评价……这样多种形式的读书形式极大地调动了所有学生的读书热情。虽然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以最佳的状态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去,但是课堂气氛很活跃,每个学生都不同层次地参与了互动。
当然,从细处来讲,我觉得有些环节还应斟酌。例如刚一开始问孩子“你喜欢不喜欢京剧呢?”学生刚刚接触京剧,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就算学生答“喜欢”,那多半也是违心的,这样的问题问了也没多大意义。还有,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还应该多为学生考虑,课件方便,但是有时候不一定实用。本课中以课件的形式出示生字词,学生看得并不清楚,尤其是坐在后排的学生。再者,介绍京剧的语言如果再丰富一点,可能更能激发学生对我国国粹--京剧的兴趣,学生可能会更好地感受到京剧艺术的巨大魅力。总之,上好一节课真难,考虑要全面,顾了此往往又会失去彼。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下册)]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