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退位减》教案
- 文档
- 2024-08-08
- 108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退位减》教案,本文共1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例2,例3,(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退位减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顺序。
教法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法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理解退位减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我最棒
16―8= 10―4= 15―7= 12―5= 17―8= 12―8= 10―5= 18―9=
2、算一算
43=21= 64―32= 56―41= 77―43=
学生上黑板笔算,教师检查,表扬做的又对又快的。
3、(出示第17页奥运金牌榜的表格)同学们,今天我们还是要研究各国奥运金牌的问题,上节课同学们针对这张表格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谁还记得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学生回答: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寻找条件,列式。
学生列式:51―36=?
该怎样计算呢?从哪一位减起?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拿出小棒摆一摆。
有一下几种分法:
1、在5捆和1根中,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走6根,再拿走3捆。
2、在5捆和1根中,先拿走3捆,再拿出1捆拆开,拿走6根。
3、在5捆和1根中,先拿走4捆,再从4捆中拿回4根。
4、在5捆和1根中,先拿1捆拆开与1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走6根,再拿走3捆。
你发现了什么?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6。
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
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十位还剩几?
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
3、比较56-22与51-36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问: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5、试练:67-39 35-8 81-56 50-24
6、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问: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再算几减几?
7、小结。
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三、拓展运用。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三第5题,第6题。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练习三的第7题和第10题。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退位减
例:51―36=15例3:50―24=26
5 1 5 0― 3 6 ― 2 4_______ _______1 5 2 6
七、课后反思: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9页的例2和例3。
二、教学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学习新知、解决问题的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12-3=15-6=16-7=17-9=
14-8=10-5=37-20=24-10=
2、用竖式计算:69-22=71-31=
小结:笔算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二、引入新课。
1、出示图表:
代表团金牌数中国51美国36
2、提出问题: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3、学生思考后请列式:51-36=
4、指导运算。摆小棒。
①拆开一捆小棒。10+1=11
②取走6根:11-6=5
③ 5捆拆开了1捆,还有4捆。
④从4捆中取走3捆,还有1捆。
⑤ 1捆加5根,共15根。
5、指导列竖式。确定个位、十位。
问:个位1减6不够减,怎么办?
学生回答。从十位退1过来,退来的1当作10,10+1=11,11减6等于5。
问:十位上的5退了1,还是5吗?(是4,4-3=1)。
小结: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6、想一想: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7、教学例3。
问:个位上0减4不够减,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减()。
学生小结:算10-4=6
问:从十位退1后,十位要算()减()。
学生小结:算4-2=2
笔算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小结: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三、运用知识。
1、竖式计算。
65-37= 43-8= 30-23= 80-5=
(注意: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2、猜猜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
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学得如何?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观看北京奥运会的一段视频。
2、出示主题图。(出示课件)
3、师生互动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这些图片上都有什么?(师简单介绍图片上关于20北京奥运会的情况。)
4、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中国第一名?你们高兴吗?
(课件出示奥运金牌榜的前五名。)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根据这些数据,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师引导学生提问)
板题:《不退位减法》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课件出示)代表团金牌数
美国36
俄罗斯23
1、“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自由交流反馈。)列出算式并板书:36―23= 。
2、怎样计算呢?
(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然后指名汇报)
(1)口算。
方法:先算6―3=3再算30―20=10最后算10+3=13
(2)列竖式计算。
生汇报后,师引导学生观察动画数位板,并提示,用圆片表示36,再去掉23,观察还剩多少?
师:那么根据摆圆片的方法,你会笔算吗?(其他同学试着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指名到黑板上列式计算,并试着说出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交流计算方法,教师适时进行讲解、补充。
教师: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突出笔算过程。
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笔算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三、知识应用
1、数学医院
师:数学医院的小朋友得病了,你会诊断吗?
(同桌交流,找出错因,并正确计算。)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
(1)个位上的零起占位的作用,不能去掉;
(2)相同数位应对齐。
2、游戏互动:猜数字
猜猜花朵上蝴蝶下面藏着的是数字几,猜对了蝴蝶就会飞走。(出示课件)
四、拓展延伸
完成课堂作业。(课本第20页练习三,第1~3题)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在探究活动中,提高小组合作,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今年暑假的运会大家都看了吗?
1、出示金牌榜前八名
看,这就是本届奥运会的金牌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带着数学的眼光来审视这块金牌榜吧。
2、出示美国和日本金牌
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预设一:美国和日本一共获得几块金牌? 口答:46+12=58(块)
师;这是我们前几天学习的加法问题,还有吗?
预设二:美国比日本多多少枚金牌? 师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说?
预设三:日本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
(二)探究新知
1.列式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美国比日本多多少枚金牌?” 可以怎么列式呢?
生:46-12(板书算式)
2.尝试计算
刚才,老师听到有的小朋友已经能够将答案脱口而出了。你们都会算吗?让我们试试看吧,先看大屏幕的合作要求:
① 同桌合作完成,在活动单上选1~2种方法算一算。
可以口算,画珠子,也可以用笔算的方法等。
② 完成以后,举手表示。
3.汇报
①口算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1:6-2=4 40-10=30 30+4=34 46-12=34
师:你能解释一下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吗?
生:6-2=4表示个位上6个一减去2个一,还剩4个一。40-10=30表示十位上4个十减1个十还剩3个十。30+4等于34,所以46-12=34.
预设2:6-2=4 4-1=3 46-12=34
师:还有一个同学,他师这样算的。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他把40-30写成4-1=3了,其他都一样。
师:4-1哪里来的呢?
生:4是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1是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师:哦,老师明白了,原来是被减数十位上的4,减去减数十位上的1,表示的也是(4个十减去1个十等于3个十)。
但是这样写很容易让人误会,所以为了不让别人误会,我们写成40-10=30,让人看得清清楚楚。
他们两个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是用(个位上的数减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减十位上的数)。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师:通过口算,我们得到46-12=34(板书)
②珠子
师:谁看懂她的方法了,来说说看他是怎么画的?
生:他从十位上去掉一颗珠子,个位上去掉两颗珠子。所以46-12=34。(教师配合板演)
师:你们同意他的画法吗?有疑问吗?
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要在这里去掉两个珠子,不在那里去掉呢?
生:2在个位上
师:个位上的2要从个位去掉珠子,表示(6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下4个一),那十位上呢,表示(4个十去掉1个十还剩3个十)
那么同学们,在画珠子的时候我们又要注意什么呢?
生:画珠子的时候也要注意,在相同的数位上去掉珠子。
师:刚才没有画过珠子的同学,你们也试着画画看吧。
师:通过画一画珠子,我们得到46-12=34。
③笔算
师:谁和他一样,也是笔算的?谁来说说看,你们是怎么笔算的?
生:先算6-2=4,再算4-1=3 所以46-12=34
师:你能把每一步表示的意义也像刚才一样,来解释解释吗?
生:先算个位上6个一减去2个一,剩下4个一。再算十位上4个十减去1个十,得到3个十。所以46-12=34,。
师:现在,我们把笔算这个方法也记录到黑板上吧。笔算减法和我们之前学过笔算加法一样,数位也要对齐。(老师示范书写46-12)。为了计算的方便,我们一般从个位开始算起。下面计算的过程,小朋友们一起说一说,我来写下来。先算个位上6-2等于4,写在个位下面,再算十位上4-1=3,写在十位下面。
4.小结,寻求联系
师:小朋友们用了口算,画珠子,笔算这么多方法,都得出46-12=34这样相同的结果。(板书)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生:都等于34。
师:是的,不管用什么方法计算,答案是相同的。
师:小朋友们也可以从计算的过程中去找找,都有什么?
生:都有6-2=4
师:是吗?我们来看看。这里个位上6-2=4,这里个位上也是6-2等于4,这里也是个位上6-2等于4.看来啊,这三种方法个位上都是6-2等于4.那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都有4-1=3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为什么是40-10=30呢
生:表示4个十减1个十等于3个十。
师:哦,它是十位上的数减十位上的数。这里呢?(十位上4减十位上的1,这里呢,也是十位上的4减十位上的1。看来啊,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都是(十位减十位,个位减个位)。也就是相同的数位相减。
师:笔算减法是我们今天新学习的。笔算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学到的知识,来练一练吧。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列竖式(集体完成)3分
师:看得懂吗?谁会列算式?
生:64-42=22
师:用我们今天刚刚学习的笔算来算算看吧,做在练习纸的背面。
笔算的时候,先用(个位上的4减去2,得到2写在个位上。再用十位上的6减去4,得到2。写在十位上。)所以64-24=22.这两个2一样吗?
生:不一样,个位上表示2个一,十位上表示2个十。
师:不同数位上数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
师:来看看这幅图,下面有两个算式,你们选哪个呢?用手势来表示。
生:45-3 师:你们都同意吗?为什么不是45-30呢?
生:因为这个3在个位上。
师:表示去掉(3个一)。
师:如果这幅图,我要用45-30来列式,想象那该如何画珠子呢?
生:在十位上去掉三颗。
师:表示(从4个十中去掉3个十)
师:看来啊,数位对齐很重要,在不同数位上减去相同的个数,意义是不一样的。
2.竖式计算,解决答案中有“0”的问题 4分钟
师:下面,小朋友们自己试一试,来做两道题目好吗? 学生独立练习,两位学生板演 48-18= 25-21=
校对并思考:
这里个位上8-8等于0,这里十位上2-2也等于0.为什么这里的0要写,这里的0却不写呢?
师归纳:这里8个一减8个一等于0个一,因为它的前面还有数,所以要用0来占位,不然就变成3了。而这里,2个十减2个十等于0个十,这个0在数的前面,就可以省略不写了。
小朋友们在计算的时候,千万要注意这个调皮的0,如果它在数字后面,那这个0要写,如果在数字前面,0就不用写了。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回去思考一下,如果个位上不够减,怎么办呢?我们明天的课中再去研究。
小学二年级数学笔算退位减教案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笔算退位减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总结、概括笔算减法的法则,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做书上的复习题。
2、板演:用竖式计算:75-8=64-36
说说百以内笔算减法怎样计算?
二、教学新课
1、引入新课
2、教学例5第(1)题
(1)出示第(1)题,提问:怎样列竖式?
(2)这道题要怎样减?用计数器算一算。
师边和学生讨论边拔计数器。
十位不够减就到百位退1,(在百位上拔起一粒珠子),并划去竖式百位上5,在上面写4,百位退1,(把拔起的`一粒珠拔去),是10个十,在十位上拔上10(在十位上拔上10粒珠子)现在十位上就是多少?(竖式上划去3,在上面写13)减去几还得几?(竖式十位上的得数写9)百位上退1后还得几?百位上的得数是几?(说明百位上不要减,得数就是4)
提问:刚才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减4是怎样减的?竖式里从哪一位减起?
(3)老师完整地把笔算减法过程做一遍,让学生跟着说过程。在计算过程中,师可问:十位上不够减怎样算?
3、教学例5第(2)题
(1)出示第(2)题。提问:怎样列竖式?从哪一位算起?个位上怎样算?十位上得几?百位上、千位上怎样算呢?
(2)学生在书上把竖式填完整。提问:千位上得数有没有数,为什么?
(3)让学生在书上验算。
(4)小结笔算万以内的减法的注意点。解释本位的含义。出示后让学生齐读。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的第1题、第2题,提醒学生要注意验算。
2、做“想想算算”的第3题,让学生说说错在哪,并改正。
3、做练习十三的第3、4题,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题意,再解答。
四、课堂作业:练习十三第1、2。
小学二年级数学《笔算不退位减》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53~54页例1、例2和想想算算,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万以内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初步认识差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被减数和,并学会利用这一规律进行验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50-20700-600
口算时说出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2、560-60-2056-2
提问:这三道题减去的200、20、
2,各要从哪一位上减,为什么?
3、笔算:76-5248-4
说一说两位数减法的笔算要怎样算?
引出:用竖式计算万以内的'减法,也要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减起。
二、新课
1、例1,板书978-326=
提问:(1)978里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326呢?边提问,师边板书百十个。
(2)怎样列竖式?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3)从哪一位开始减起?得数是多少?
2、教学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1)例1里的差加减数和,是怎样的算式?(652+326)
(2)让学生算一算,观察和例1的联系,引导学生得出:
差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被减数。
3、利用差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被减数的规律,可以验算算得对不对。就像例1,算出978减326的得数652,要检查做得对不对,就可以用差652加减数竹26,结果等于被减数攵8,说明例1算对了。现在我们来计算例2,并用这样的方法验算。
4、教学例2
(1)出示例2。提问:这道题竖式怎样列?怎样算?
(2)根据前面的规律,怎样验算?指名学生板演。
(3)提问:这里差加减数物结果等于前面的哪个数?说明前面减法算得对不对?
(4)说明:验算时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证明前面的减法算对了,就把减法竖式里减出的差写在横式上。
(5)指导在原式上验算。
减法的验算也可以利用原来竖式,把差和减数相加,看是不是得到被减数和。像例2,就可以在原来的竖式上用差加减数和(在竖式这边画箭头、写加号)来验算:1加4得5,0加3得3,5加2得7,2加0得2。验算结果,加减数等于被减数和,说明原来算的是对的。
说明:如果题目里要求验算的,要在原来竖式右边列出竖式来验算。如果不要求验算,就利用原来的竖式验算,看算得对不对。
小结:笔算减法的竖式要怎样列,从哪一位减起?笔算减法要怎样验算?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1题,让学生做在书,然后集体订正。注意提问第二小题千位上得几。
2、做想想算算第2题
指名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的做在书上。
提问:你是从哪里看出原来减法算得对不对?
3、做练习十一第1题前面两题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第1题后两题,第2、3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
【教材分析】
教材是分两个板块呈现的:第一个板块,利用北京和美国所得金牌枚数的比较引出退位减法算式51-36的计算,为了突破退位减的教学难点,教材首先利用“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让学生产生学习“怎样减”的愿望;然后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如何退位,学会当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的方法。最后为了让学生获得退位减法竖式计算的正确写法,教材完整的写出了51-36的竖式写法。第二个板块,教材直接出示算式50-24,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这里只是通过提示“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 )减( )”,引导学生自己解决50-24的退位问题。教材这样安排强化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自主探索与总结,变化了对计算法则规定的文字表述,有利于学生对计算方法形成过程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笔算方法,懂得计数单位相同的数相减,知道相邻数位的十进制关系,以及1个十是10个一、10个一是1个十的相互转化关系。具备了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了动脑思考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内心情感体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 ↓
探究新知→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 ↓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复习导入】
15-7= 10-6= 14-7=
18-9= 32-4= 50-6=
31-2= 47-8=
说一说,15-7和47-8、50-6在计算过程中,像这样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国举行了什么盛会吗?
生:奥运会。
师:今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届奥运会各国所得金牌的情况吧。
出示课件:
奥运金牌榜,看小天使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中国获金牌51枚,美国36枚,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也就是求51比36多多少,应该用减法计算:51-36=
(1)小组讨论,个位上的1减6不够减怎么办?小组合作动手用小棒摆一摆。
(引导学生用小棒实际摆一摆,摆小棒时,重点突出一捆变成10根和1根合在一起是11根,再算11根减6根的操作过程,退位后十位上是几减几)
(2)全班交流。
①51-36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也就是十个一,凑成11-6得5。这时十位上5个十就剩下4个十了,再用40减去30得10,10加5得15。
②51-36个位不够减,就用51-6得45,再用45-30得15。
(3)教师小结。
同学们利用自己的办法解答了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的难题,真棒!哪一个小组的方法最简便?
生:用竖式计算。
师:板书竖式。
想一想,做退位减法的时候,应该从什么减起?(个位)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引导学生讨论“减法为什么要从个位减起”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从个位减起的必要性)
2.学习例3。
50-24
(1)被减数个位上是0,个位的0减4不够减,同桌之间讨论一下该怎样做。(个位的0减4不够减,十位退1,个位10-4)
(2)做下面的题目,小组讨论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①写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3)练习。
课本第19页做一做。
【巩固应用】
课本第21页,练习三第7题。
教师指导练习并校对。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退位减
例2 51-36=15 例3 50-24=26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2、能正确书写两位数减法。
教学重难点: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你知道20的奥运会在哪个城市申办吗?
问:北京比其他城市多多少票?(或者:其他城市比北京少多
少票?)
2、让学生一边问一边列式
如: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
二、新课
1、讨论:56-22怎么算?
A、口算
B、列竖式
2、请小组讨论,列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我们怎样把竖式写在算术本上?在黑板上示范
3、学生四人小组互相提问,并列竖式解答问题
学生展示
三、练习
课本19页的做一做,每一题。自己独立完成,请学生到黑板上做。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和乘减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
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教学难点:
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池塘边小熊家是玉米地又大丰收了,你们看一棵棵的玉米多壮呀!
出示课本图片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学习乘加和乘减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小朋友从画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
2)引导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3+3+33443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时小熊也来到了它的家玉米地里它来干什么呢?它搬走了一棵玉米,还剩几棵玉米呢?你会解决吗?
4)引导学生列出乘加或乘减的算式。刚才有人用12减1,而12又是从哪里得来的?既然12是刚才用34、43或3+3+3+3算出来的。那么如果把这两次的计算写成一个算式,你会写吗?
[设计意图]先出现一步解决的乘法问题,给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做好方法上的铺垫。
请大家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然后试一试。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列出了含有加减法的算式,,还列出了含有乘减法的算式。你们知道这样的算式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吗?
请大家想一想,除了可以列出这样的算式外,还可以怎样列式来解决?小组继续讨论。乘加的.算式有又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教师小结。乘加或乘减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减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乘加或乘减法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56页《做一做》1、2题。56页1题在引导学生看清图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明确运算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对乘加法和乘减法的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
四、拓展性学习
1、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7+5=口口+口9+7=口口+2
=口口-口=口口-口86=口口-2
4+6+8=口33+4+5+6+7=口口
[设计意图]给学生有一定的展示场地,发挥他们的智能。
第4课时 不退位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
【教材分析】
情境图展示了一些学生正在看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的场景。金牌榜上呈现了前5名的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数,这些金牌数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减法计算提供了富有教育意义的素材。
例1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两位数笔算加法的基础,教材在这里直接通过直观图配合笔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及算法。
【学情分析】
引导学生讨论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时,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说说口算思路,特别是要让他们明确口算时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为列竖式正确对位做好准备。列出竖式以后,让学生仔细回忆笔算两位数加法是怎样计算的,启发学生将加法的计算顺序迁移过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竖式中数位要对齐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运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后才能计算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 ↓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奥运会是在哪里举办的吗?(北京)是啊,20的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经过运动员们的奋力拼搏,我国共夺得了21枚金牌,是获得金牌最多的国家。(课件出示课本第17页“奥运金牌榜”)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并思考:
1.画面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汇报。
2.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引出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
3.应怎样列式呢?引导学生列出36-23=
4.观察所列算式,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不退位减
【探究新知】
1.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怎样算36-23=
2.指名说怎样算的?鼓励算法的多样性。
3.动手操作:用圆片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出36。
师:十位上的3个圆片表示多少?个位上的6个圆片表示多少?
4.教师演示课件,请学生注意观察,口述过程,强调从个位的6个中去掉3个,从十位的3个中去掉2个。
学生也可用计数器拨、用小棒摆。
5.学生观察后思考:如何列竖式笔算?小组讨论。
6.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述列出竖式:
问: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
师:对了,数位对齐后我们才能去减。
个位:6-3=3写在对着个位上6和3的横线下。
十位:3-2=1写在对着十位上3和2的横线下。
7.师:同学们,刚刚老师在算36-23=13时你们注意了没有,老师是先算哪儿?再算哪儿?
引导学生归纳: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巩固应用】
1.课本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自主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2.课本第20页练习三第1题在书上完成,第2题板演。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不退位减
36-23=13
十 个
个位:6个一减3个一得3个一
十位:3个十减2个十得1个十
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减起。
最后别忘了在横线后面写上得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我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了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要求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因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在学习了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大屏幕展示的哪几题算起来很容易,算一算,为什么另外几题算起来比较难,得出个位不够减,是退位减法,不仅揭示了课题,而且复习了不退位减法的算法,知道了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区别,知道了退位减法的难点,为什么不容易算,因为个位不够减。
在说36-8=28计算过程中学生有下面几种算法:36-6-2=28,把36分成20和16,先算16-8=8,再算20+8=28;还有把36分成10和26,先算10-8=2,再算26+2=28等,算法较多,但表达不是很清楚,且中下生不太理解。我还让学生通过观察摆小棒再写出算式的方法教学,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中下生不知如何处理6减8不够,需像十位借的问题。通过一次次语言巩固,让孩子深化理解计算过程及算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明白课堂上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因为只有在理解的前提下才能把算理说明白,思维才能清晰。也要注重后进生的学习掌握情况,由于少数孩子对于20以内退位减法掌握不扎实,做次类型题时仍不熟练,速度较慢且易发生错误。作为老师,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慢慢培养起对数学的兴趣。
不同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孩子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不相同的,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这是新课程标准下提出的一个教学新理念,凭着自己对它的理解,我尝试上了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课余,想法颇多……
新课程标准使“算法多样化”一炮走红,大家都在尝试,都在力求自己的课能够很好地渗透这个理念,于是,慢慢地酝酿出了这样的三句话:
1、“他的方法你听懂了吗?”
2、“你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
3、“下面我们一起用这位同学的方法做一做,好吗?”
这三句话教师该问吗?该说吗?
我的理解:该说。
第一句:“他的方法你听懂了吗?”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精神,赏识和学习其他同学的独特、富有思想和方法吗?教师的一些提示性语言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观点,认识同一件事、同一个事物,从而让学生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知识。在新教材实施的开始阶段,我们的学生一般不太愿意接受题目的多种算法,认为只要用一种方法做出来就行了,何必再费劲寻找不同的方法呢?所以我们尝试以表扬、鼓励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同一题目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要求学生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再通过讨论得出许多算法。在这样的思维活动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算法多样化带来的快乐。如果能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好处,品尝到其中的乐趣。学生的思维也会逐渐活跃起来,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就能很自觉地将自己的思维发散开来,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
所以在这节课上老师这样的一个提问,可以很好的展现孩子自己的、独特的思维,体现出整体算法的多样化。当然,如果没有教师的提问,学生能够自发地要想表达自己不同的方法,那是最理想的'。学生能够不再依赖老师,走向独立,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第三句:“下面我们一起用这位同学的方法做一做,好吗?”
看到这样的话,我们会不会有这样的疑惑出现:“这种方法学生不喜欢怎么办?一定要他做吗?”我认为算法多样化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得到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而是在于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孩子也一样。他们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的,不会依赖别人的意志而转移。当学生他有一种方法的时候,往往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就会很自然的抵制或抗拒和自己不同的方法。但是教师的作用往往也就在于此,当孩子有这种独立意识的时候,教师应该怎样科学的优化和完善孩子头脑中的想法呢?这就体现了教学的艺术。
我们人的认识有三个层次:第一是“懂”;第二是“会”,即会用学懂了的东西去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飞跃;第三是“悟”,即有自已的特点,有自已的思考,这更是一个大的飞跃。光“懂”学生可以只是听一听;“会”就必须要自己去尝试,自已去用学懂了的东西解决问题;而“悟”是一定要在自己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悟”是一个思考过程,思考是不可以替代的,是必须自已去完成的一件非常艰苦的过程。所以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听了其他小朋友的方法后再尝试做一做,这并不是为了刻意地强调其中一种方法或者面面俱到地巩固每一种方法,而是力求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思维的真正碰撞一下。
然而在学生尝试练习的时候,也略微渗透着一点算法多样化的优化,因为随着现代数学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很难讲清哪种方法是最好的。我们原来认为某种方法是最好的,可能通过自己的尝试证明这个结论并不一定合适,也许我们一开始认为很“笨”的方法,结果却成为了好的方法。在解决“36-8”这样的问题时,学生提出各种方法后,最理想的方法当然是:“6减去8不够减,向30借10,变成16-8等于8,再加上20等于28。”但是这样的方法是否能够让学生接受呢?教师应该完全放手,让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尝试去学会尊重,学会欣赏,让算法多样化能够进一步优化。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作为课堂教学资源越来越引起老师地注意。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另一方面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有帮助,应该剔除。
深刻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本课导入太快,没有设置情景,而是直接出示情境图,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其次是没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为啥是多余条件?在出现了多余的条件,我只是自己分析,从我的`角度提出这是个多余条件,使学生被动的知道这是个多余条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没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再次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的时间过多,学生思考交流不够,学生参与面较小,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显的沉闷。最后是我的评价方式单一,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积极性。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多看名师讲课视频,多向其他老师请教,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多向她们学习。
2、多学习课堂上评价性语言,多鼓励、表扬学生。
3、课堂上多让学生思考,让孩子多交流,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将课堂的大多时间留给他们。
解决问题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改进我的不足,将每节课设计的生动有趣,才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渐渐爱上数学课,爱上解决问题。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