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表述技法及注意事项
- 文档
- 2024-08-03
- 106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表述技法及注意事项,本文共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表述技法及注意事项
1、摘录法
即直接用文段的中心作为答案。一般情况下,中心句常在段首或段尾,文体不同,中心句的表达方式也不同。
采用这种方法,应当注意的是对文章结构和中心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有时需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思想,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从而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语句。
例如全国卷高考第21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2)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6分)
指津:第一问,我们可以根据对文章结构和中心的把握,抓住作者在反思和评价长城的历史时这些抒情强烈的中心句“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可以摘录为答案,所以根据题目要求,进一步使语言简洁。答案为:①长城是一卷凄婉的 历史,②长城是民族封闭的象征,③长城是文化愚钝的标志。
2、摘要法
即选用文中的关键词句,删繁去冗,使概括的语句简明、准确。
采用这种方法,应当注意的是在审准题目要求,确定好答案所在文中的范围之后,能够准确把握符合题目要求而又含义深刻的词句。
例如20全国卷高考第21题第二问(见上文)
指津:此题的答案要点组织起来稍难一些,因为作者的观点看法,没有单独表达出来。这就要从有关材料中抽取出作者的观点(答案要点)来。可抓住文 中的抒情句“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根据题意要求,舍弃冗杂的,选用其中的关键词语作答,所以答案为:①开放,②自信。
3、归纳法
即要求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一定要思路清晰、用语准确、抓住要点。这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最常用、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出错的一种方法。
从全国卷高考阅卷情况来看,有必要提醒新一届考生注意避免以下几种错误:
(1)以偏概全
如第19题: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4分)
根据题目的要求,我们可以较容易地找到信息所要求的有效区间(原文第二段中):“他从母亲的怀抱……千丝万缕沾着边。”考生有如下几种回答:
①父母和亲人的爱,乡里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
②乡土和事物,祖辈的家史。
③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童年的生活,乡土的气息。
④故乡的风土人情和故事。
分析:这些同学可能认为自己的答案找准了信息的有效区间,“不超过28个字”(阅卷时每超过4个字便扣去1分),就可以了,但遗漏了要点同样也是丢分的,那些答案只有十多个字的同学,未能从试题的字数要求中推测出答案至少需要二十余字。
总结:以偏概全,是概括内容要点时常犯的错误,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分析好题目在文中对应材料的要点有几个,做到全面而准确。
(2)机械“复述”
①仍以第19题为例,还有的同学回答: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
分析:从试题所问“哪些‘童年的烙印’”可以知道答案必须是一组名词性短语,而有的同学却用了一个长句来回答,这样机械“复述”,是不合题意要求的。
②再如第20题: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4分)
分析:同样,这种回答是“复述”,而不是题旨要求的“概括”,而这样做极容易遗漏要点。
总结:机械“复述”,也是概括要点时常犯的错误。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根据要求“筛选”出内容要点以后,对其进一步“整合”,组织成答案。
(3)概括架空
①仍以第20题为例,许多同学找准了信息所在的有效区间以后进行概括,回答是:
有两种情况,一是浪漫主义的,一是现实主义的。
②再如第21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6分)
有的同学回答:这样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分析:这样的回答空泛而没有具体内容,不能算是有效的概括,而且题目中明确要求“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因此,这也是没有审明题目要求的表现。
总结:概括架空,也是概括要点时易犯的错误,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审明题目要求,回答做到具体实在。
从今天做起。改变对语文不重视的观念,改变语文学习方法。坚持每天学习语文40分钟。学好语文还要感兴趣。如果本身对语文不够感兴趣,把它当做一种任务或者是负担去学,不仅学起来很累,也很难把语文学好。相反,如果很喜欢学语文,会越学越好,成绩也会很高。
提前预习,认真面对课文
将容易写错和不理解的词语首先划出来。能查字典弄清楚的,就自己查字典。查完后,仍然难解其意的,准备好,第二天问老师。还要学会背基础知识。除了要求背诵的课文以外,语文还会涉及到很多基础知识要背,这些也都有无条件地背诵下来,不管考试会不会考到,但作为语文常识也需要会。比如成语、字音、字形、文学常识等等。还有所有课后标注要求背诵的古诗词、文言文以及作者简介全部背下来,并且不能出现错别字,为默写奠定基础。
字词、古诗词、古文等的记忆背诵或赏析
这类知识的学习重点在课堂上,课上要专心,课后多花点时间去记忆背诵、理解运用。学会理解。语文虽然需要背诵的比较多,但做题时还是需要理解才能更好地做对题目,阅读找答案需要定位,但进一步确定答案就要分析,这时理解才是最主要的,理解出现偏差,题目就做错了,分数也就没了。
1. 能判断对文章(段)内容的概括正确与否。
2. 能准确概括出文章(段)中心,努力避免感知不准,理解不透,概括不准或不全等问题。
3. 能找出最能体现文章(段)主题的语言材料或事件材料。
4. 能结合自已的认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就文章(段)主题谈一点体会。
5. 能判断某个句子用在某种语言环境下是否恰当,并能改正;
6. 能用合适的语言作准确诠释、能对精彩句子作一点赏析。
7. 理解句式特点,根据语境和语义提示写出合适的句子,根据提示仿写出合适的句子。
8. 能对关于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观点的表述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能用合乎要求的对其作准确归纳。
9. 能找到体现人物观点、情感和态度的相关文字依据。
10.会分析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效果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一)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
1、修辞手法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具体如下: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如第29题即可答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
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2、表现手法类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文: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对比: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以小见大:表现人、事。
反语(反讽):有2种作用--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和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遇到其他手法请及时补允。
(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二)表达方式类――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同
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知识储备:运用描写手法总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的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叙后议论画龙点晴,点明题旨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
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间接)。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注意表达的语言: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缺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三)行文段落类――针对文章中句段的作用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结构上的作用如: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四)形象物象分析型
1、人物形象的分析: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2、物象的分析: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肠,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为民解难。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苇叶包裹起后人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选自张驰《心中的芦苇》)
“芦花”在该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条作答)
答案为:(1)是串连事件的线索。(2)渲染了悲凉的气氛。(3)芦花见证、记录、蕴涵着历史的痛苦和沧桑。(4)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
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分)
忆刘半农君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 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 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 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u信,“她”字和“”字的创造,就都是的。 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 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 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 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 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 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 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 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 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八月一日。
注:⑴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封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史实性错误。(2)指刘半农于1933年到1934年间发表于《论语》《人世间》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等
1.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 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4分)
【答案】(1)“弄”是“写”的意思,还有“玩弄”(游戏)的含义,“烂”是“陈旧”的意思。(2)从前刘半农投身文学革命,提倡写白话文,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五四”退潮后,思想发生了变化,日益走向保守,写古文是其表现之一,鲁迅用这两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是要表现对刘半农的批评。
2.从文章看,鲁迅对有些人所批评的刘半农的“浅”持什么态度(4分)
【答案】(1)鲁迅承认刘半农的确有浅的一面。(2)鲁迅认为刘半家坦诚、真率,虽然浅,却浅得清澈。(3)鲁迅觉得,作为一个战士,刘半农的浅是可以原谅的,因为那是前进中的浅。
3.请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4分)
【答案】(1)刘半家出国留学,“我”懒于通信,从此两人疏远起来。(2)鲁迅在《何典》序文中说了“老实话”,又在《语丝》上发表了指出刘半农错误的读者来信,使刘半农感到不快。(3)刘半农后来“据了要津”,也影响了两人的关系(4)“五四”退潮后,刘半农思想发生了变化,这是两个疏远的最根本原因。
4.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5分)
【答案】(1)“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鲁迅是站在“于中国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刘半农应该始终做一个战士。(3)写“憎恶”刘半农的近几年,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绩,以免“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文章赏析(14分)
5.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简析本文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
角度:①多方面、多角度刻画刘半农形象
①抓住人物性格特点
①综合运用比喻和衬托等修辞手法表现人物
(2)简析本文的主要修辞手法
角度:①比喻②衬托③多种修辞手法的套用。
(3)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
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中心,安排材料,叙事写人。
②结构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③前后呼应。
【答案】
(1)
①多方面、多角度刻画刘半农形象,文章既表现了刘半农“五四”时期的战士形象,也表现了他在“五四”退潮后的落伍与保守;既表现了刘半农的活泼、勇敢、忠厚、易于亲近等优良品质,也表现了刘半农的浅、草率、无谋等不足。
①抓住人物性格特点,选取代表性的事件,在对比中表现人物。如抓住刘半农活泼、勇敢、忠厚等性格特点,选用“答王敬轩的双簧信”“要来看我”等有代表性的事件描写人物。通过刘半农在“五四”时期与“五四”退朝以后的不同表现,鲁迅与“那些人们”对于刘半农的“浅”的不同看法等,在对比中表现人物。
①综合运用比喻和衬托等多种修辞手法表现人物,如用“武库”作比,以陈独秀、胡适之有“武库”,来衬托刘半农的无“武库”,突出其没有城府,易于亲近的性格特点。
(2)
①比喻,文中运用了“武库”“清溪”“烂泥的深渊”以及“陷沙鬼”等多种比喻。
①衬托,如以“剪下辫子”来衬托刘半农的“答王敬轩的双簧信”等,突出他在“五四”时期“很打了几次大仗”。
①多种修辞手法的套用,文中的“武库”既是比喻,又是衬托。“清溪”与“烂泥的深渊”,两者既是比喻,又成对比。
(3)
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中心,安排材料,叙事写人,文章中多处出现了表示时间的词和短语,时间线索十分明显。在叙述中,文章紧紧扣住作者“爱十年前的半农,憎恶他的近几年”的思想感情选取材料组织内容。
①结构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如文章的标题是“忆刘半农君”,文章第一段“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紧扣标题;接下一段,“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又与上段紧密衔接起来。以后各段大豆如此,全文在形式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自然。
①前后呼应,本文的末段与开头互相呼应,各个部分在内容上也呈呼应之态,如前面谈到刘半农活泼、勇敢,是一个战士,后面行文中多次照应这一点,并在结尾呼应。前面谈到刘半农的“浅”,后面则指出,作为战士,刘半农即使“浅”,“却于中国更有益”,等等。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