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校德育教学探究论文,本文共14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校德育教学探究论文

关于高校德育教学探究论文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产生高校德育教学困惑的原因,提出走出高校德育教学困境的路径就是实施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同时,在揭示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基本要义和特征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内容、过程、空间、评价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实施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型带来了文化转型,进而促进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建,这是一次深层次的社会变迁。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德育不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有了一个大的变迁,其中最大的变迁就是中国德育正从“天国”德育向“人间”德育转变,即学校德育生活化。这种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所接受,但尽管如此,德育的实践却仍然未尽如人意,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受教育者对当前高校德育的方式、手段、过程产生逆反心理,致使高校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工作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作用。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相互隔离,难以产生合力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展开。因此,一味地把大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工作,必然使高校德育陷入困境。

2.德育工作严重脱离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当前高校德育漠视大学生个体的独特生长环境,漠视他们内心潜藏的愿望、热情等现实生命所指的方向,把大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容器罐”和“美德袋”,造成德育对生活的疏远,德育的内容只注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导致学生对德育教学产生抗拒心理。

3.德育教学过程的单向性。任何教学过程都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德育教学也不例外。然而,当前高校德育教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把德育教学过程看作是对大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大学生所受的道德影响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大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的权力,其实质就是对大学生个体生命的漠视,扼杀了大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4.德育教学模式僵化。以往的德育教学,一般由教师领着学生走进教材,从教材中引出典型事例,引出话题,围绕教材演绎、归纳、感受、感知和练习,并提纲式地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要求板书,然后借助纸笔考试,再现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停留在知识的道德层面上,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优良的品德要求并没有在受教育者的心灵中真实生成。

上述原因归结于一点,就是高校德育工作缺乏生活化。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工作要走出困境,其根本出路就是使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这是因为,从德育的根本目的上说,道德的产生是为了受教育者更好地生活,而不是对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因此,高校德育教学必须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也就是要从受教育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出发,而不是从规范价值出发。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那样:“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反映在德育工作中,就是要求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回归生活。从德育的价值层面看,“生活价值高于道德价值,生活高于道德,不仅是因为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无道德的生活世界,却无法设想一个无生活的道德世界,而且是因为生活或生命在逻辑上的在先性或独立自存性,至于道德价值,并没有独立的存在,其整个存在和本质,都是由生活所规定的”。从社会学层面看,德育工作必须担负起个人道德社会化的功能,而个人道德社会化必须包含着对人及其生活的关怀,“因为在人与社会二者中,人是唯一的能动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手段,借助人的德性发展,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诸领域才得以发展;但人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促进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生的幸福。在社会道德生活中,人是承受社会道德的客体,同时也是进行道德行为活动、创造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着眼于社会的发展来要求人、要求德育,从长远的客观结果看还是为了人及其发展”。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层面看,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回归生活,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生活方式与内容。受教育者在踏入高校的门槛前,就有了自己的道德思维能力和方式,而且受教育者个体不同,生活经历也不同,道德思维能力与方式也有差异。高校德育工作应当允许发展受教育者个体的道德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尊重他们的发展需要,这正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标志。

二、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要义与特征

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而言的,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以说教灌输为主,脱离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盲目追求既定的德育知识,忽视人的现实生活需要。而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就是指高校德育教学的组织、内容、手段等方面必须以受教育者的生活为逻辑起点,必须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必须加深同家庭、社区及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同时丰富生活化的内容和文化的内涵,促进受教育者道德生命的自由生成,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基本要义包含四个方面:(1)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大学生做人做事,学会生活,使抽象的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心感悟,成为其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2)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学应以生活行动为依托,教学过程是对生活的解说,既是对生活过程的重现,但又应该高于生活。(3)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学内容应当是引导大学生追求深刻的、不确定的人生知识,这种人生知识应当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4)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讲究师生间平等对话,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不是封闭性的灌输,而是开放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德育教学生活化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主体性。大学生对道德的认识从服从、适应的层次提升到自主、超越的层次,大学生对德性的接受将是探索、认识、体验、发展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教育者人为的干预过程。(2)开放性。德育教学生活化的开放性特征将贯穿于德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空间和教学评价都将体现开放性的特点。(3)个性化。个性化就是要从大学生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大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正确处理好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推动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

三、实施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1.从德育教学理念看,要转变德育教学观念,抛弃传统的以灌输、抽象化、规范化、理想化为特征的教学理念,树立德育教学生活化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要想走出德育教学的困境,必须树立新的德育教学生活化理念。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要求德育工作者以大学生为中心,突出大学生的发展,挖掘大学生的潜能,调动大学生的意念,把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大学生道德的`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

(2)树立大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理念。道德教育应扎根于大学生的生活实践,要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生活,这就要求给予大学生参与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或陈述生活中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课余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等方面享受到的喜悦或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烦恼,使德育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3)树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大学生的发展不仅是知性的发展,还应该包括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从德育教学内容看,要突出生活性,要关注大学生自身以及他们与他人、自然、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事,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1)德育内容要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传统的德育因灌输性而备受指责,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德育内容与学生心理发展不相适应,过于超越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以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采取了“灌输”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必须改革德育课程教材体系,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和规律来编写内容,力求做到教材内容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达到教学要求。

(2)德育教学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适当引进心理教育内容。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人才的首要条件。过去的德育教学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心理、人格教育,导致日后一些学生出现心理、人格畸形,马加爵事件就是典型的一例。因此,笔者认为,德育教学要突出正视自我、自尊自信、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良好情操、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改善其心理品质,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

(3)德育教学要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合作化的社会,学习和人际交往是学生面临的两大重要内容。因此,德育教学要关注大学生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给他们有关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让学生学会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在这方面的主题内容有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学会合作、珍惜友谊、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

(4)德育教学要关注大学生日常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并引导他们适当参与社会生活。从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看,主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消费观、时间观,正确处理劳动与人生、收入与支出、娱乐与学习、时间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看,主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通过设计各种活动课,模拟或参与相应的社会生活,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掌握有关原理,为未来的社会生活作准备,避免教条化、说教化。

3.从教学过程看,要以大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课首的导入、课中的展开、课尾的处理都应体现生活化的基本要求。在课首的导入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手段唤起、激活、调动学生回忆或体验生活的经验;在课中的展开上,教师要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平台,在活动中生成体验与感悟,使抽象德性规范与价值内化为学生真实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道德认知;在课尾的处理上,教师要注意总结,画龙点睛,并延伸到课堂教学外,延伸到家庭、社区、社会当中去,使抽象的德性要求转化成具体的生活实践。

4.从德育教学的空间看,要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空间,把德育教学从课堂伸延到课堂外,构筑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德育教学空间。高校德育环境和社会环境同属道德个体成长的现实环境,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的产生、道德价值的认知判断和道德行为都是在高校、家庭、社区等社会环境中生成的。因此。学校的德育教学活动和过程不能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应当构筑起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德育教学空间,以社区为依托,加强高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德育资源的整合,从德育“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使高校德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更贴近学生生活。

5.从道德教学的评价看,要重视道德学习的评价,实现知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的转变,评价方式从单一的考试转变为考试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与方法是推动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德育教学评价侧重于教学效果的知性评价,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发展评价,这与德育教学生活化的理念是相悖的,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德育教学评价模式。在德育评价模式的探索上,我们认为:一是要淡化考试;二是要探索能体现学生德育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需要。

对高校德育教学的一点探索论文

摘要:高校德育课程理论教学方面存在教学内容泛政治化、教学模式机械化和学生学习态度功利化等问题;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教师教学消极、学生活动应付、后勤保障不足等情况。为了增强该课程的实效性,高校德育教师必须创新思政理论的解读方式,改革实践教学的组织模式,从而使德育教学真正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关键词:德育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创新

当大学生用硫酸泼黑熊、用微波炉烤小狗、用剪刀戳猫眼,甚至杀害同学、老师、无辜者的事件公诸于报端,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日益为公众所关注。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德育课程由于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学效果欠佳。德育教师必须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该课程的实效性。

一、高校德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①学习态度功利化。随着大学生就业机制的转变,学生在学习时会有意无意的选择对就业帮助大的课程。,教育部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14.5%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品德”会对求职有帮助。该数据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学生对德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于是,部分学生在对待该课程时选择了“逃课”。

②教学内容泛政治化。在高校,德育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范畴。学生自然将之视为政治课。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有意无意地渲染其政治色彩,并把理想化、至善化的道德人格作为对所有学生的要求,让学生感觉目标遥不可及,丧失对该课程的兴趣。

③教学模式机械化。当前,部分德育教师依然满足于照本宣科,向学生灌输理论。即使案例教学法,也不过是理论之后附加几个诸如钱学森、张思德之类的经典案例。然而,由于学生缺乏对时代背景的了解,这种机械灌输,很难让学生真正获得对真善美的体验,更别说心灵的共鸣,从而导致学生知行脱节。

2、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①教师的消极心态。当前,德育课程的实践教学没有统一的大纲,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加之有的高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在管理层面上忽视教师实践教学的工作量,直接影响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②教学保障不足。实践教学往往需要经费、设备的支持。但由于部分高校经费紧张,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严重不足,教师要开展实践教学只能通过拉商业赞助的形式获得经费支持,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畏难情绪。

③学生的应付心理。在当前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很多学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对开设实践课程的意义和目标不甚了解,缺乏参加活动的动力。于是,部分学生对实践课程采取应付态度,甚至直接通过网络下载实践报告应付考核。

二、更新教学思路,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德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促使高校德育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以期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1、创新教材理论的解读方式

教材中指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对此,教师必须通过深入解读,让学生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道德之于社会的意义,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市场经济中道德的价值。首先,教师提问:市场经济,法治社会,是否还需要道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国中小企业大起大落的现实,思考其原因所在。答案自然是企业资金链的断裂。那么,资金链断裂的原因何在?“三角债”使然。然后,提示学生,“三角债”似乎与道德无关,但如果每个企业都恪守诚信,“三角债”就不会产生。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展示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麦吉尔布坎南的观点:有效的基于个体自由竞争基础上的市场机制,必须有一定的道德秩序予以支持。然后,结合中国的现实,比如,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卫生体制问题,其背后无一不是道德的缺失。道德之于法律的优越性在于其预防性。道德内化为人的修养和品质,可以有效预防不良行为的出现。而法律更多的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对其进行制裁,显示出较强的惩罚性和滞后性。由此得出结论:在任何时代,道德体系的构建和维持是保证社会良性运转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道德之于个人的意义,教师不再一味地讲述道德之于个人发展的正面实例,而是从理论角度上帮助学生解决一个前提问题,即:人们为什么要遵守道德规范?这一问题不解决,学生就缺乏提升个人境界的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尝试从人的本质的讨论开始: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说,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我国古代学者荀子提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可见,人和动物的不同在于义,在于道德。所以,人要维持自己作为人的本质,使自己能够和动物区分开来,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并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行动。这样,学生就可以认识到人提升自身修养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人要保持其自身的本质所必须的。当外界要求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时,遵守道德规范也就成了学生的当然选择。

2、改革实践教学的活动模式

德育理论必须让学生在实践中得以体认。因此,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将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①实践教学的统筹安排。由于实践教学需要场地、经费、交通等诸多条件,教师个人很难独立解决。因此,高校应成立全校性的统一工作机构,组成一个包括德育教师、辅导员、教务、财务、团委、后勤在内的完整体系,合理分工,相互配合。由教师和辅导员负责包括成绩考核在内的具体事务,教务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资源,后勤应提供包括车辆在内的保障,财务要保障经费的及时到位。

②内外资源的充分利用。开展实践活动,不仅要积极联系社会上现有的德育基地,更要有效利用校内德育平台。比如,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站,播放一些有关伦理亲情方面的歌曲,纯洁校园文化氛围,以美的形式撼动学生的心灵。另外,教师还应与广播站或本校网络论坛建立联系,开辟一些“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专栏,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榜样。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道德信念得以坚定,道德情感得以升华。

③多种实践项目的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强化认识。如果学生对实践项目不感兴趣,其参与积极性就会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设置内容不同的活动项目,由学生自由选择。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开发新的项目。当然,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责任。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项目对学生进行指导,以确保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能较好的总结,获取相应的成绩。

综上所述,由于高校德育教学存在理论教学难深入,实践教学难开展的情况,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高校德育教师必须勇挑重任,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创新教材理论的解读方法,使之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取得学生的共鸣;教师还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落实途径,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促进学生道德的知行统一。

最新高校德育实效分析论文

一、以德治校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加强道德建设,是高校进一步发展、保持稳定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

首先,以德治校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的现实需要。当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发展潮流。在这样的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人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价值取向问题更突出、更尖锐、更紧迫地摆到了人们的面前。这就要求世界各国的人民不仅应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及国家、民族、社会负责,更应对整个世界人类的未来负责。当前,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高科技人才的科学素质与人文道德素质的日益不和谐发展已成为西方国家科技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突显得越来越重要,良好的社会经济文化秩序的形成和维护,国家或世界事务管理的良性运行,都需要借助道德的力量发挥作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一个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即将形成,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变革的节奏将日趋加快,对此,如何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提高道德判断力,避免人们在急剧变化的形势面前出现道德困惑、理想错位和信念迷失,是德治的使命所在。高校要在未来的人才和知识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培养的人才既具有高度的自律精神、社会责任感及自我约束能力,符合时代精神,又具有攀登和探索科学技术高峰的精神,而这种品质和精神无疑需要高校以德治校,以德育人去培养和塑造,方能实现。

其次,以德治校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指针,深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前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下的道德既有共性,又有阶级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因此,高校讲以德治校,这个“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德”,而是既涵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相适应的道德规范。高校以德治校,就是以代表最先进文化的道德去治校,而决不是以腐朽没落的封建道德和资本主义道德去治校,这是由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同时,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也将不断向高校提出新的道德问题,高校德育这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去帮助学生探讨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解决这些道德问题,并不断开辟新的道德途径,使高校以德育人更能集中体现“三个代表”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特征。

再次,以德治校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同志提出以德治国思想,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大贡献,对高校的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德治”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就是通过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来进一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准,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稳定。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高校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就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方向保证和精神动力的重任,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化、道德实践和道德教育活动等渠道,充分借助道德的力量去培育青年学生,使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为他们所认可、所接受,并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二、以德治校必将给高校德育工作创造一个大环境,营造一个大氛围。把高校德育工作置于以德治校背景下的不同视角加以科学的审视和正确定位,是我们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目标确立及模式构建、内容更新、方法改进、机制运作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

第一,高校德育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在国际大格局、大变化、大趋势中开辟高校德育新视野

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进程,是当今世界各国超越国界和社会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所展现的全方位的彼此沟通和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发展趋势。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一种社会文化相互激荡和融合的具有人类划时代意义的社会文化活动的出现,而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发展将日益国际化,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冲撞和整合的领域也将更加广泛、程度也将更加激烈,全方位的文化互动将更加频繁。面对这样的大趋势,无疑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高校既要立足于适应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要着眼于适应国际化大生产大合作的时代要求,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道德观,增强学生参与国际社会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德育在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的同时,还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宽大的胸怀,去吸取人类文明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和进步观念,善于借鉴世界各国德育的成功经验,把高校德育放在世界视野中加以科学定位和正确抉择。另一方面,高校德育又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占领好高校德育的马克思主义阵地,自觉抵御西方腐朽意识形态的侵蚀。

第二,高校德育要着眼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着力构建高校德育目标模式和运作机制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又对社会经济关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差异的客观存在,产生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阶层,从而导致不同群体和阶层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并存,这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产物。站在代表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规范,是高校能培养出、培养好合格人才的重要前提,是确保高校社会主义方向的关键所在。

高校道德建设必须遵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但不能跟在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后面被动、消极的适应,而是积极的适应,是要面向市场经济,从道德发展本身的要求出发,丰富和完善市场经济的道德内涵,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校道德环境,从而构建起有效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重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价值导向。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其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也就是最先进的道德,是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普遍接受的行为规范,是普遍性与先进性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高校德育要大力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使学生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高校德育目标模式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艰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过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在高校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日益成为广大师生所乐意接受的广泛性道德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升华和完善为先进性道德要求的过程。

与此同时,高校德育还要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通过构建有效的领导机制、激励机制、责任机制和保障机制,使高校德育更能紧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局,服务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成才意识,不仅能够担当起科教兴国的神圣职责,而且能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

第三,高校德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德育目标的实现

国与国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结到一点就是对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的竞争。从这一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必然是21世纪现代教育的主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完善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其目标和素质教育是一致的,把德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是时代发展、人才竞争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由于大学生各种素质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高等教育就要对人进行全面培养,才能培育出合格的复合型的人才产品。对此,高校德育要注重与各育之间的相互渗透,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以教育学生学会以正确做人为立足点,把“会做人”与“善做事”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高校德育要着眼于实效和创新,保持高校德育的生机与活力

目前高校德育客观上不同程度存在着德育低效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够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具体实际相脱节,历史、传统与现实教育不相协调,道德建设中也存在着正气不足的问题等等。针对存在问题,高校德育就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其一,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加强道德建设。其二,大力倡导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确立新时期的理想人格或道德典范。其三,把阶段性与连续性结合起来。其四,道德建设要具有可操作性,力求达到理想性与现实性、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其五,要注重创新,要与时俱进地更新德育观念,充实德育内容,开发德育资源,拓展德育途径,改变教学模式,改进德育方法和手段,开发德育新载体,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新的德育体系和德育运行机制,通过创新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第五,高校德育要着眼于社会大环境的现实影响,把大环境各种有利因素注入德育工作,促其与社会“正位对接”

高校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独立王国,而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校德育就必须趋利避害,尤其对意识形态领域、社会转型时期和信息网络化时代出现的种种消极因素要理直气壮地加以摒弃,要利用社会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为高校德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和展示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时代环境和社会氛围,并帮助学生通过对社会文化进行理性的筛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标准和判断力,使高校道德建设更贴近社会文化环境,达到和谐与一致,共同唱响社会与校园的主旋律,这是环境育人的内在要求。同时,高校要树立大德育观,建立起社会、社区与校园德育联合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推进德育社会化进程,开展全社会的以思想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德育环境,形成德育合力,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事业心、责任感,更有协作精神和顽强意志,更富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

第六,高校德育要着眼于以法治校与以德治校“两手抓”,努力营造高校内部良好的道德环境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同志提出的治国新理念,是对我们党治国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升华,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治国理念。“法”讲他律,“德”讲自律,前者具有外在的强制性,后者具有内在的自律性,虽然二者所强调的角度、侧重点不同,但其目的和功能是一致的,并具有互补性,兼容性和一致性的特点,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高校要培养合格人才,就必须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结合起来。一方面,高校要严格按照《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规、条例来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德治的社会功能,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道德的社会价值,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做到以德育人,并把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观念的要求融于育人的各项具体活动之中,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在高校的形成和完善,从而发挥道德在治校、育人中的作用,并最终创造出和谐的育人环境和育人氛围。

第七,高校德育要着眼于“主导”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突出体现德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法治和德治对社会的促进,是通过人的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的提高来实现的。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教师作为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如何严格遵守自己的道德准则与道德评价标准及怎样实施道德行为,发挥德育的“主导”作用,直接关系到育人质量能否得到保证。而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取决于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的高低,取决于教师能否在以德治国的理念中真正找到以德育人的正确位置,也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因此,高校德育就必须在德育队伍的组建、培养、使用及创造良好的条件等方面下功夫,给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和发挥作用的舞台。大学生作为道德教育活动的主体,其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及较强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是大学生主体能动性和个性充分发挥的前提和保障。为此,高校德育必须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增强德育时代感,突出德育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注重大学生的道德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大学生相应的心理素质的发展与完善,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主体,使学生既成才,又成人。

高校德育体系建设论文

摘要:高校德育是以主体性、整体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发展性为特征的“大德育”,生态化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德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组织体系、队伍体系、途径体系、方法体系、评价体系等构成要素,并有着与环境共生,与诸育共进,与生活共融的整体协调性、和谐发展性的本质要求。走进生活,融入文化,对接生活,才能使高校德育成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态化实然存在。

关键词:高校;德育;生态化;体系;路径

高校德育已经是一种超越传统的以道德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德育”实然状态,融合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规范、心理教育和生涯教育等诸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如何促进现有状态下的多样化内容融合共存与协同发展,建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德育”育人模式,成为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和现实课题。针对高校大德育现状中存在的空泛化、形式化、功利化、碎片化等问题,及针对性、实效性差的现状,用整体、开放、平衡、和谐和动态的教育视域,开拓一种生态化的发展新局面成为人们一种期待。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1]。德育环境是影响德育活动的开展和道德素质形成及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社会环境。德育需要在与环境的融合与共生中走向生态化。把德育置于联系而非孤立、开放而非封闭、动态而非静态的时空中,形成与社会对接,与家庭沟通,与生活相融的德育生态场域,实现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环境在空间维度的联动,实现不同学习阶段的目标、内容、形式等在时间维度的衔接,使德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理论学习延伸到社会实践。同时,我们要立足和谐发展价值取向,建构人文化的德育氛围。德育生态化的真谛在于关怀人的生命成长和所处的自然生态关系。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压抑人、束缚人[1],而是关怀人、提升人、发展人;是创造人的发展条件,构筑人的精神支柱,发掘人的创造潜能,提升人的’文明境界。以人为本的人文化环境是德育生态化的必要条件。

一、高校大德育生态化的体系建构

高校大德育生态化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个工程是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组织体系、主体体系、途径体系、方法体系、评价体系”[2]等要素构成,并有着与环境共生,与诸育共进,与生活共融的整体协调性、和谐发展性的本质要求。

(一)目标体系与内容体系。德育目标体系是确立大德育生态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体现着德育的初心,对德育起着指导、调节、激励和约束作用。高校大德育的目标体系由多层次多要素组成,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从层次上说,它包括总体社会目标与个体发展目标;从过程上说,它分为不同学年的阶段性目标;从内容上说,它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等素质和职业能力等目标。各目标之间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构成高校德育目标网络体系。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职业教育等。在高校德育实然状态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实际涵盖了思想、政治、道德、法纪等内容。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同主流价值观并自觉践行其要求。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内容包括个人品德与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等,其任务是帮助大学生养成高尚道德品格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法纪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和遵纪的良好习惯;心理教育在于培养大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职业教育在于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奋斗目标。各项内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高校大德育的内容体系结构。

(二)组织体系与队伍体系。高校大德育生态化组织体系是统领德育全局的组织机构体系。建立以学校党委为德育工作决策部门,以党工部、学工部、校团委等为德育工作职能部门,形成党组织系统、团组织系统、学生会系统、宿舍管理与学生社团系统等多管齐下,紧密配合,整体联动的德育组织管理系统和“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厘清各机构在德育体系中的地位、职权、责任及分工协作关系,从而实现对各项德育活动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促进高校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队伍体系是在组织体系规划指导与统筹管理下开展德育工作的实施群体。在大德育生态体系视角下,高校德育队伍包括德育管理工作者、教学工作者、学生工作者、服务工作者,即党团干部、学工干部、授课教师、后勤员工、学生干部等。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及心理教育、职业教育等其它专业课教师是德育主力军,承担着课堂认知教育、日常养成教育、实践活动指导和德育考核评价等任务。学生会系统、宿舍管理与学生社团系统也是高校德育队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自身模范行为的影响,科学规范管理的约束,和谐环境氛围的熏陶等,促进学生养成高尚道德品格和良好生活行为习惯。

(三)途径、方法与评价系统。德育的途径、方法体系是贯彻落实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实施手段。“高校德育途径是将德育内容付诸德育过程的承载体,即实施高校德育工作所依附的渠道。”德育方法是与途径相适应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高校大德育的途径体系包括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管理约束、传媒导向、日常养成、环境熏陶等。德育途径有着与它相适应的德育方法,其中包括理论诠释、实践锻炼、辅导咨询、规范约束、评价激励、榜样示范、行为训练等。各种德育途径和方法在特定境域中相互转化,作为一种实现目的的路径和渠道时就是途径,作为一种实现目的的办法与手段时就是方法。二者相区别又相联系,共同作用于培养塑造人的德育目标。高校德育生态化评价是综合性、过程性和立体化评价,是目标预设与动态生成的统一。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机制、评价程序等要素。一是主体的多元性。评价主体是包括教师、同学、家庭和自我评价等“他评”“自评”结合的主体体系。二是内容的综合性。评价内容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定性与定量的全面考察。三是机制的激励性。评价机制是具有开发内在驱动力和自觉自愿性,能够挖掘潜力、激发活力的机制。四是程序的完善性。评价不能止于一个分数和一段评语的终结式结果,更应是过程性评价,并有自评、他评、考核、公示等完整程序。

二、高校大德育生态化的实现路径

德育教育是由认知教育、环境熏陶、实践感悟等教育活动组成的生活化、社会化、实践化过程,创设有效的实践路径,是德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生态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走进生活。高校德育生态化,“重要的是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存、关注人的生活”[3],“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4]。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扎根于大学生的生活境域,才能切实解决德育“落地”问题,使之具有深厚的根基和强大的生命力。一是让德育主体置于道德生活。单纯从脱离生活实际的规范出发要求学生,是造成德育低效的重要原因。在德育过程中,要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创设各种生态性道德生活场景,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参与贴身体验道德生活,突显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道德生活境域中完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自我构建。通过下水练习学会游泳,通过融入生活感悟道德,才是回归真实、自然的有效途径。二是让德育内容反映道德生活。德育需要关注现实生活,而现实生活是纷繁复杂、斑驳陆离的,或深刻,或单调,或甜蜜,或苦涩,这一切都赋予了德育丰富多样、鲜活新颖的内容。德育传授的价值与规范,要立足于这种真实的道德生活和真确的道德资源,让道德品格形成源于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三是让德育方法贴近生活。生态化的德育应摒弃简单化、形式化、空洞化,贯彻“情景的”“感悟的”“体验的”“平等的”“践行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创新生活,享受生活,在生活中内化道德规范,实现道德目标。

(二)融入文化。积极健康、底蕴深厚的文化是高校德育的生态环境,学生成长的沃土和摇篮。德育不只是单调的理论循环求证和枯燥阐释,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信息传递和信息接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现代转换及其德育功能,增强德育的文化内涵,并形成底蕴深厚的德育文化环境,是增强高校德育时效性的重要途径。一是整合文化资源,拓展德育渠道。要克服课堂教学与社会、校园文化相互分割,资源浪费的状况,让学校文化活动组织者与授课教师共同制定文化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实现教学活动与文化活动的有效对接。二是创设文化情境,增强德育感知。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模拟形象的角色扮演,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美妙动听的音乐欣赏等,寓德育内容于形象生动的情境中,在情感与认知相互作用中陶冶品德操守。三是丰富文化活动,拓展德育内涵。倡导、指导、引导学生参与学术讲座、读书沙龙、演讲辩论、文体比赛、书法展览等,让这些活动展现的浓厚的学术氛围,创新的学术精神,和谐的师生关系,优良的校纪校风等,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

(三)对接社会。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直面现实,让学生了解世界发展大势,当代社会思潮,改革开放态势,科技发展成果;了解地方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并为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德育生态化的内在要求。高校德育实践教学,在内容上是理论教学的深化或拓展,在途径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或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为此,应采取有效方法让学生动起来。一是走出去,让学生感受、了解社会经济、文化和当地群众的生活状况,在直观感受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二是请进来,让学生结合思想认识上感到模糊、困惑和迷茫的问题,聆听专家解读,领略名师风范,感悟德育真谛。三是给平台,让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讨论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阐述观点,锻炼能力。四是出题目,让学生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考察实习等的基础上,撰写观后感、心得体会、社会调查报告、大学生活规划、职业生涯设计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形式,会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

[2]周向军,刘俊杰.略论高校大德育的体系结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4(6).

[3]徐雁.回归本真的大学生德育:基于生存论的思考[J].教育探索,(7):9-1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作者:陈玉书 何海霞 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高校德育教师角色论文

摘要:本文认为信息时代高校德育教师角色应实现三个转换,即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要从权威者向对话者转换;在教师和教材教法的关系方面,要从遵从型向创造型转换;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要求来说,要从单一性的讲授者向更丰富的角色转换。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德育教师;角色转换

角色是指与人的地位相对应的行为模式。教师的角色是指教师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中所持有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所承受的社会期望和自我期望,以及在上述因素影响下的一整套行为。每个时代都对教师提出了不同要求,并且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角色的内涵也日益丰富。德育教师是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其角色定位不仅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甚至影响到学生个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和认识。而德育教师角色能否恰当定位,主要就在于其能否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们当前正处在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以其全新的要素——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使高校德育深受影响,德育观念、模式、方式和方法受到冲击并向现代化转向。在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变过程中,重新为德育教师进行角色定位是新时期德育实践的迫切需要。本人认为,高校德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应体现以下三个转换:即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要从权威者向对话者转换;在教师和教材教法的关系方面,要从遵从型向创造型转换;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要求来说,要从单一性的讲授者向更丰富的角色转换。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由权威者向对话者转换

在传统的德育中,教师作为社会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中介人,代表社会实施教育,是社会权威的代表,对学生具有绝对的影响力。

教师的形象大致可分解成三种角色:

一是道德知识的占有者和代言人,在师生结成的以道德知识授受作为基本内容的师生关系中,客观地存在着知识占有的不平等,教师在学生道德学习的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学生自然把教师当成了知识的化身,教师也往往以知识代言人的身份自居。

二是道德的化身与道德规范的训诫者。传统德育中教师常常以师表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视线里,作为道德的化身向学生训以各种行为规范与准则,对学生的言行品性进行评说,以规范者的姿态来调节学生言行。在学生[中,教师往往被期待成智慧的化身,理性的源泉,他们必须意志坚强,有强烈的使命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求功利、反求诸己、自我克制的道德楷模。

三是社会要求的代表。德育的基本矛盾常常被表述为学生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社会要求的代表,他们代表祖国、代表党、代表人民、代表学校,甚至也代表家庭,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对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的道德规范采取强制灌输方法,重智轻德,忘却学生知、情、意、信、行的整体性,重教轻学,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缺乏对学生主体力量的重视与张扬,相应地使学生成了道德知识的容器。

信息时代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革命,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教育者的信息垄断地位,承载过重期望忽略受教育者独立判断力和价值创造力的道德权威角色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要求,所引起的矛盾与冲突也越来越尖锐,这一切要求教育者把认识、理解、体验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以主体角色,在多种自主实践活动中理解、掌握、体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观点,从可信走向相信,最后达到坚信,从而形成信念、信仰。道德学习过程也就相应成为师生共同体验、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适合自己特点、道德认识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教师的道德权威。

作为“对话人”,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

一是人本意识。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育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情感、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中的个体。”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学习和发展主体。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自尊、自主、自立意识的增强和敏感,他们要求平等的愿望十分强烈,对德育教师的空洞说教和训导极为反感,所以,一名传统的道德说教者只会适得其反,更不用说让其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所讲授的内容。因此,德育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必须深深地热爱自己的学生,并将这份爱心体现到教学中去。

二是民主平等意识。加拿大著名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说的:“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保证使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和多元性,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过程,还要创设德育情境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在这里,教师的角色已不是只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也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成长伙伴。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给予、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交往和对话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教学过程也成为精神交流与对话的过程。

二、教师和教材教法的关系方面:由遵从型向创造型转换

在传统的德育中,教育者在教学内容上大都严格遵守上级的指示和教科书的要求,唯上、唯书却很少能唯实,在教学方法上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而忽视特定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致使德育创新的空间十分狭窄,信息时代社会的多变性则要求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发挥高度创造性,不仅要创造性地进行德育课程的教学,而且要从单纯的德育课程执行者转换为德育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一)就课程既定内容而言,教师有责任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已审定使用的思想政治教科书做出相应的“剪裁”、取舍、增删,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即要从实际情形着[而做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而不能盲目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人”

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教育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的校本课题,以拓展德育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尤其必须珍视学生生活世界,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由单一的国家层面的“理想课程”向教师层面的“知觉课程”与教室情境当中的“运作课程”或学生层面的“经验课程”发展。

(二)就课程动态建构而言,在课程的动态展开中,德育教师要从教无定法的基本法则出发对课程做出再度调适

德育教师应着力突破课堂教学的自闭性,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德育教科书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新现象、新观念层出不穷,新的政策法规、新的改革方案也在不断出台,如克隆人、安乐死、基因技术对伦理与法律的冲击,黑客及网络犯罪给法律的挑战、虚拟世界、反物质带来的哲学反思等等,都应该成为课程资源,进入课程流程,这样德育课程才能及时直面社会、关照现实、捕捉前沿,才能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和片断都充溢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束缚,激发学生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生命活力。

(三)就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而言,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

现代德育的课程结构由单一转向多样复合,其中的许多课程,如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等的设计、开发和实施,如果没有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将无法进行。另外,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也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现成的知识信息,而且要收集课程软件信息,设计和编写课程软件、制作教学节目等。所有这些,都要求高校德育教师认真学习现代课程理论和课程设计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学生的发展要求,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开发和设计中去,积极参与德育课程的创新,真正成为德育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三、教师自身发展要求方面: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在传统德育中,德育教师往往是教科书的讲读者,信息时代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德育教师要从单一性的.讲授者向更丰富的角色]变。

(一)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员”

一直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多渠道获取知识,教师不能单纯把传递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的方法及灵活迁移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导航员”的角色。正如《学会生存》中所阐述的一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德育教师要致力于调动和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开发和调动学生的包括自立、自尊、适应、创造等内涵丰富的主体性。指导学生具有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造性,成为能够发展自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的现代人。

(二)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心理问题诊治者

根据最新的统计表明,大学生上网人数在90%以上。网络带来的人机交流模式使得直接交流日益减少,从而造成认知和情感缺失,如不愿意受原有的社会规范的影响和约束,容易感到自我归属感的丧失,导致性格孤僻、行为失范、言语无忌,对现实不认可、甚至逃避心理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成为他们发展的障碍,这就要求德育教师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工作者,在学生适应社会和学习上给以更多的心理关注,指导学生社会交往和协同工作的技巧,并能够在实际的教育创新活动中有效的激励和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健康地和谐发展。这一角色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素养,要有坦诚真实和灵活开放的人格特点,要有善于交际、富于幽默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有协调问题的技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引导,扫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其健康成长。

(三)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

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实质上就是健全的、完善的人格的形成。没有健全的人格,就谈不上优秀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培养健全的人格与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实质上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侧面。新时期的德育内容体系必须包括健康人格的塑造,甚至可以说德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人格的塑造。这就要求德育教师从传统的道德偶像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要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首先要塑造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要培养学生对自我有积极的认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塑造他们自尊自爱的人格,激发他们自强、自信的勇气,同时改造他们骄傲自大、虚荣、自卑、不思进取等不良自我意识品质。其次,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品质。指导青少年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对人宽厚、真诚坦率、主动热情、谦虚公平乐于助人、善于交际等良好的交往品质,克服其自私、冷酷、虚伪、嫉妒、孤僻、傲慢等不良的交往品质。最后,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挫折,教育学生把挫折当成一种磨练与考验,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指导学生建立适当的理想抱负,教给学生积极对待挫折的方法,增强挫折适应能力。

(四)德育教师应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在传统德育中,德育教师道德权威的角色很容易造成师生以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关系、主从关系和不平等的权威和依赖关系。在信息时代,网络的双向性、互动性使教师从讲台这一“神坛”上走下来,传统的“师徒关系”受到了不可抗拒的严重挑战,沉迷于这种“师徒关系”的教师很容易被标榜为新人类的大学生视为“异类”。网络技术的全社会渗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局限于面对面形式,借助丰富多样的媒体进行“人——机”交往,是现代大学生最崇尚的、最有效的信息交流方式。但是,如前所述,正是这种“人——机”交往,造成了学生认知缺失、情感缺失。这对于身处“闹市”、心理正在健全过程中的青年学生来讲是极为不利的,甚至是非常有害的。德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优良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努力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在培养学生品德的同时,关注学生“情商”的达成,构建以情感沟通为核心的师生互动,形成师生双方的心智交流、情感交流的师生交往氛围。

(五)德育教师应成为德育研究者

科研能力是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内容,增强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然途径,同时也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当信息技术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后,教师将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实现由教书匠向德育研究者的角色转换,成为名副其实的德育专家。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以往对传递知识功能的强调,使人们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教师科研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这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信息时代的德育教师将面临更多更新颖的德育教学问题。如研究提高学生分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不同的德育情景创设对德育效果的影响;如何对网络提供的信息进行研究、评价和改善;研究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等。这些研究活动有助于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特色,有助于教师创造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丰富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推动高校德育的变革。

(六)德育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者

从终身教育理念来看,任何职业水平的发展都有“高原现象”。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然是终身的学习者。首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其次,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而且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及美学素养;具有广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再次,要研究德育方法。德育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通过对实践中特殊案例的反思,不断研究和改进德育方法。最后,要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处理教学、科研等方面问题,并把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工具的能力。这就要求德育教师要学习信息技术。反过来,教育信息技术也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使教师能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具有完成教学资源过程的能力,具有批判性处理信息和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具有熟练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教学系统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借助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益。

信息时代高校德育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也不可能有一套万能的应变方案,因此,德育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身的素质进行反思和充实,对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重组,以适应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编.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338.

[2]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37.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08.

[7]田青瑶.大学生上网人数最多,上海网民最年轻[R].人民网,-07-21.

[5]张有录.现代信息科学[M].甘肃民族出版社,.

小学教师德育教学论文

【内容提要】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爱学生。教师要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用无私的爱感化、关爱差生;在宽严之中,显露真爱;在心灵沟通中,予以尊重,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师、学生、爱、宽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我曾经听我的同学(也是一名小学教师)说过关于他的一段求职经历:招聘过程中,校方出了这样一道题:“如果让你选择,你是先喜欢你的学生还是让你的学生先喜欢你?请选择并说明自己的理由。”我的同学说他是这样回答的:“我希望我的学生喜欢我,但是我必须首先喜欢我的学生!因为,作为教师,喜欢自己的学生是学生喜欢自己的前提。”说到这里,你会怎样回答呢?我相信大家一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是,我在这里之所以把这个事例讲出来,主要是让大家明白师爱的重要性。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爱儿童。”陶行之先生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由此可见,教师的爱多么重要啊!师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没有爱,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那么,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让学生在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学生一种内心渴望。教师只要真诚真心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还很容易打动学生。一旦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可以增进师生友谊,产生情感共鸣,启迪学生心灵,唤醒学生理智,就可以达到“亲其师,信其师,乐其师”的境界,从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谛。

我们知道,在班级里,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一些表现好的孩子。在老师和学生的眼里,他们都是优等生,老师宠着,同学敬着,在他们的周围只有赞许的目光和激励的话语。可我觉得,如果这些孩子不受到挫折教育的话,他们将来遇到困难时就不能承受得了了。所以,我在必要的时候,也会适当的批评他们,使他们知道自己也有错的时候,应极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更完美。例如:我们班的副班长,他学习成绩优秀,品德高尚,遵规守纪。可是在课堂上,他却很不喜欢读书,而且胆子小。因此我总会叫他起来读课文,培养他的胆量。后来我在评价他的时候,告诉他如果能够认真地感悟课文,鼓足勇气战胜胆怯的毛病,就能把课文读得更有感情。我用真诚的眼神看着他,他又把课文有感情地读了一遍。为了让他彻底改掉这个毛病,课下我还经常找他谈话,告诉他班长一定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不能在上课的时候显得太懦弱。经过我的教育和他自己的努力,他终于克服了毛病,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和优秀的班干部。

爱可以使好的学生充满信心,不断改进、提高,积极向上;爱可以使学生精神得到充实,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优化,思想得到升华。所以,只有教师用真诚的爱去对待学生,才能打动学生,教育好学生。

二、用无私的爱感化、关爱差生: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不仅要爱聪明、漂亮、健康、学习好的学生,还要爱反应迟钝、调皮捣蛋、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杜绝偏爱优生与歧视差生。“植而不修则歪,教而不育则差,育而无方则罔。”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爱要无私!

和优等生相对立的,正是一些学困生。这些学生有的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行为习惯也不好。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很厌烦。可是我认为如果经常批评他们,冷落他们,那他们还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吗?所以对待这些孩子,我总是不厌其烦地用爱心感化他们、关爱他们。我不是一味的批评指责他们的过错,而是对他们的优点、成绩我都及时加以肯定,使他们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有信心去做好每一件事。

我认为教师在对待“差生”问题上要以全部心血倾注在他们身上,全心全意,耐心细致地进行转化教育工作,不仅不嫌弃、不歧视,而且多加爱护,对他们常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这样,转化差生就不再是“老、大、难”的问题了。我们班里有一个特别淘气的孩子,他学习成绩不太好不说,行为习惯也不好,总是打架,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在对他的转化过程中,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心,没有无私的爱心,他可能就掉队了。在课堂上,别人回答很难的问题被鼓励,对于他只要把最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就可以得到掌声。这时他的眼里充满了喜悦,充满了自信。这样,他就没有时间去影响其他同学了。最难改的还是他的行为习惯,一下课他总会第一个冲出教室,一上课他又最后一个回到教室。上课之前总会有同学告他的状。别人做游戏他给人家捣乱,经常惹是生非……我课下和他聊天,他保证以后再也不调皮了,可过几天好像又忘了,又开始有同学告状。光聊天不管用,后来我发现他爱好体育,于是就利用业余时间让他与我比一比,看谁跑得快,看谁出色。这样,不但让改变了以前骄傲自满的缺点,而且还培养了他的特长,一举两得。从此以后,我看到了这个男孩崭新的面貌,同学们也不再告他的状了。

爱是一种纯洁的感情,它不是靠强制,更不是靠利诱培养起来的。只要我们爱差生与爱优生一样,并给予差生更多一点的关爱,也可以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成功,并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和对学习、生活的信心,就能成功感化他们的心灵,从而真正转化差生。

三、宽严相济,显露真爱:

宽容与严格是矛盾的统一体。宽容是另一种意义的严格。这里说的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是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它的前提是对学生严格要求,目的是使学生有效的接受真理,承认和改正缺点、错误。教师要对差生“严中有爱”,对优生要“爱中有严”。

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能只用严厉的批评、叫家长、写保证书等简单、粗暴的办法来压服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捧着一颗宽容的.爱心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在爱的力量下变聪明,会进步的。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充分尊重相信学生,是师爱的表现。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这个道理。

我班有4个男生,被班上其他人称为“4大金刚”!主要是他们的行为纪律差、学习差、思想落后等。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认真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虚心听取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人格,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这其中有一位学生比较懒惰,不能完成作业,成绩差 ,忘性很大,书写不认真等。对于他的种种劣迹、恶习我及时帮助他指正。但过不多久,又重犯,甚至情况比以前还糟糕。这时,我就与他共同找原因,研究改进对策,制订计划,并付诸行动。没有想到,他真的在我的严格要求下,改变了许多,书写认真了,作业能及时完成,学习勤快了。虽然他的进步不太大,很慢,也可能维持的时间很短,但只要教师给予他坚强的毅力和耐心的引导,相信总会回归正道的。

学生不是完人,更不是超人,犯错误是学生的特权,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正常现象。我们只有对他们“严中有爱,严中有爱;严而有度,爱而有方”,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的目标。公务员之家

四、将心比心,以爱换爱:

美国学者戈尔曼说过:“不能识别他人的情绪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做个有心人,用“将心比心”这一方法,去实现“以爱换爱”的目的。

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学生进办公室,要向老师报告,而老师正与同事谈趣正浓。因此,学生刚刚开口说话或是说了只言片语,教师就极不耐烦地说:“去,去,去,别来烦我!”教师这样粗鲁地对待学生,就没有顾及学生的内心情感,更没有想学生之所想了,这样能与学生心心相印吗?能换取学生的爱戴吗?如果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一下的话,那么就会体验到学生的无助。

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要以情为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顾及到学生的感情。这样才能引起师生双方情感上的共鸣,无疑利于师生双方的有效沟通。

曾经我碰到这样一个学生,由于这个学生经常违规乱纪,散漫成性,懒惰成习,惹是生非。以往带班的老师历来不让他参加任何校内外活动。该生心理这道防线成为与老师交往的鸿沟,从而以更多的犯错来对抗、回报老师。在这种师生情感上的强烈对抗下,老师的严厉批评、指责已经失去了作用。这个时候,我认识到并了解到了这一切情况后,从一开始,就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处理。当我第一次与该生见面时,我将两把椅子靠近,与这位学生并排而坐。从这一谈话的形式上的改变,让学生明白我的真正用意:我明白你的心思和困惑。你希望得到老师平等对待。你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后来,这位学生很喜欢与我沟通,下课一有时间就找我聊天。慢慢地,他变了,恶习改了,心境开朗了,并能在班集体活动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不再与老师对立,而以自己实际行动来回报老师。

教师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实现了学生“以爱换爱”的目的,对我们今后的德育工作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说明了教育的本质是爱。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只有懂得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有巨大的热情去爱事业,进而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德育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性又具有爱心的工作,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同时还要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才能教育好别人。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颗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学生全部的爱走上讲台,让学生在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一信念不仅是促进我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更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时刻谨记不能丢弃的精神支柱。

小学德育教学论文

摘要:我国是具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以礼仪、文明著称,在教学过程中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质和思想品质是每个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数学教学同样具有德育教育的功能,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发掘出其中的德育教育素材,使数学这一学科在具有强烈工具性的同时,发挥其人文性。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的融合提出了几点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融合;对策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下,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更关注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要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德育教育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德育,在德育中展现数学的魅力,让学生从小受到积极的思想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下面笔者就来谈一谈如何将小学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相融合。

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数学家,在数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正是他们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态度才促进了数学的不断发展,为如今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义务将这些历史人物做出的丰功伟绩不断传颂,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面积时”可以提出“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九章算术》中提出了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教学“小数”的相关知识点时,可以告诉学生“我国是最先提出小数的概念并使用的”。在圆面积的计算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祖冲之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将圆周率的值计算到6位小数的世界第一人!同样,我国在近代也有许多杰出的数学人才,如不受英美两国优厚待遇的诱惑,毅然回国的华罗庚。在教学中通过讲解这些历史人物的伟大贡献,让学生了解我国对于世界数学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在教师的激励下,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三、增强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意识

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处处存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实践第一”的原则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为了应用于实践的,从而增强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曾在课堂上组织过这样一个学习活动,让学生用拍手的形式来表现桃子的数量。首先提出问题:将6个桃子平均分给三名同学,每名同学能够获得几个?这时学生拍两次手,表明是2个,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再提出:将3个桃子平均分给三名同学,每名同学能够获得几个?学生拍手一次,表明是1个,同样记录在黑板上。最后提出:将1个桃子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能够获得几个?这时学生们都没有拍手,我问为什么,学生说“每个人只能分半个桃子,不能再用拍手表示了”。这时学生们已经意识到学习数学是为了在生活中实践,而不是为了得到最终结果,其辩证唯物主义意识便得到了增强。

四、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很难理解的,他们需要获得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时时渗透德育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在教学“面积的计算”时,我为学生出示了我国的地图,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的国家。此时,我又用幻灯片展示了一些偏远和贫困地区的地貌、人们的生活条件,学生们受到了强烈震撼,生活在幸福家庭中的他们没有想到我国还存在如此贫困的地区,此时我趁热打铁,说道:“能否将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希望就寄托在同学们的身上了。”这时学生一个个学习热情高涨,立志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帮助建设贫困地区,让人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五、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要点

数学尽管以逻辑性较强而著称,但其中仍有许多与德育教育的契合点,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能更发掘出许多德育因素,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如“对称”知识让学生体会到了对称之美,在绘制对称图形时体会到了做事要一丝不苟,稍有不慎就会出错。在教学“比和比例”后,我给学生们补充了一些有关“黄金分割”的内容,让他们在课下找出生活中以黄金分割为原则创造的事物,学生们在家长的带领下拍下了许多照片,如建筑、窗帘的束带、长裙上的腰带等,认知了数学中蕴含的美。

六、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中是蕴含了许多德育教育的因素的,考虑到德育教育对于基础学段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教师必须不断挖掘数学知识中的德育教育素材,并将其与数学教学相融合,在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使数学教学更具人文性。本文主要从各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的融合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淑鹤.刍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16(8):73.

[2]许建波.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42.

1、信息技术在班主任德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1有效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然而德育课堂有时是枯燥的,甚至是与学生的想法冲突的。例如,在德育课上,有时班主任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甚至批评教育,这就与学生的行为、思想冲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在进行此类的德育课时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针对学生在校园内外的一些违规违纪不文明行为,简单的说教几乎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况且经常出现学生有明显的违纪行为却死不承认的情况。笔者的做法是,通过照相、摄像手段把学生的违规违纪不文明行为拍下来,与学生共同探讨违纪行为的细节、危害,使违纪者无地自容,有效提高了德育的效果。

1.2切实提高课堂容量

在德育课上,传统的授课模式就是班主任一言堂式的讲授,其实是呆板的说教,这样既起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大大降低了课堂容量。在德育课堂上,最重要的是用鲜活的例子打动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激励学生,用丰富的视频感染和警醒学生。这些,都不是传统的课堂能做到的。而利用信息技术却能够轻而易举地达到德育教育目的。例如,在一次关于“自强自立、尊老爱老”的德育主题班会上,笔者把近几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展现的有关此方面的人物事迹进行了剪辑,制成了一个约40分钟的视频资料,这份视频资料所包含的信息如果班主任口授相传的话起码要三课时才能完成,并且视频中人物的语言、形态、喜怒哀乐是大多数班主任传达不了的。视频中的背景信息也是班主任无法再现的。所以,利用信息化手段能极大提高德育课堂的容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更加灵活

德育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相比,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出现呆板单一现象。而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核心———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德育课堂的方式和方法,使德育课堂灵活多变,及时而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积极辩论,有效互动。笔者在主题班会“纪念九一八勿忘国耻”的德育课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向学生真现在现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代背景、侵华的残忍血腥及战后的不思悔改,激起了全体学生的思想共鸣,他们纷纷发言,群情激愤,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热烈。在学生的发言后,笔者及时用多媒体展示了中国目前的政治经济现状,重点强调了安定团结的重要性,奋发图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一节课结束,借助多媒体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信息,使德育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信息技术与德育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当前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很多。笔者做过一次统计,班级内90℅以上的学生经常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尽管他们获取的信息会良莠不齐,但是,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教师常常会担心学生会获得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但是作为班主任是不可能阻止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既然堵不住,就要进行疏导。教师要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会正确运用信息技术为学业服务,为自己的思想健康服务。班主任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互联网与我的学习”、“网络对我的精神世界的影响”等一系列的主题班会,保持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这样,既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又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海洋里获得了知识和快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德育与时俱进,二者的完美结合是每位班主任应追求的目标。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在中学德育中,“说教”和“形式主义”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德育方法和手段单一。在评价学生的德育成绩上,没有采用新课改要求的多种形式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仍用考试分数来衡量,这是非常不合理和荒谬的。古板的德育方法和评价方式,忽视了初中生的困惑和心理上的逆反,禁锢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初中班主任不应限制自身的教育方法,多跟学生沟通,多为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但是如果频繁地组织活动,使活动流于形式,失去它本该有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也是不好的。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策

1.充分利用新课改提供的机遇,更新德育内容

新课改的目的是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因此,初中德育工作应充分利用好新课改创造的条件,改变原有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更多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知识”。初中班主任应更新德育观念,强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开展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德育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到清洁工服务站,帮助清洁工打扫卫生,体验清洁工的脏和累,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乱丢东西,不随地吐痰,不做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等。

2.改进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

新课改强调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带来了难度和挑战,要求班主任教师必须改进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科学地开展德育工作。“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强调的是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对应的教学手段。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务必要针对初中生的思想实际,避免形式化、简单化的教育。将理论教育法和实践锻炼法等进行结合,综合运用形式多样的德育方法和手段,科学地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3.利用网络的德育功能

初中班主任要认识到新课改的大背景,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时代的网络手段,借助网络的力量,创新和发展德育,探索德育在新课改背景下新的教学方法。正确处理网络与其他德育资源间的关系,构建网络互动平台,使班主任与学生实现网上、网下都能互动,构建网络平台的德育体制。学校要加强德育网络建设,准确把握初中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征,全面积极地引导学生吸收正能量,选择正确的前进方向。

4.班主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初中班主任自身的素质要跟上新课改的要求,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掌握中学德育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与德育相关的教育理论、心理理论、社会学等知识。最后,班主任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学生面前,要做到以身作则,给学生提要求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班主任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开拓德育精神,增强德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新课改的教学大背景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多机遇,同时也有之前传统教学留下的问题,班主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利用好信息时代的手段,多了解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师德育教学论文

摘要: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是整个职前教师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教师教育活动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然而,受制于传统技术逻辑的控制,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的特殊性被消解,仅局限于考核、甄选、筛检等功能,丧失其作为鉴赏、意义建构、智慧生成等题中应有之义。由此,亟须澄清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的基本理路,即作为“鉴赏”的多元化评价、作为“解释”的质性化评价、作为“存在”的主体性评价,从而实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走向理性与非理性统一的审美性和意义诠释过程。

关键词: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技术主义;多元化

对未来教师形象的不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的不同选择与标准。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长期处于知识本位和技能本位取向下,往往不自觉地认为师范生的发展置于学科内容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科学原理和技能掌握的成熟度上。与之相对应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范式便是基于知识的评价,仅局限于一种寻求知识(knowledge-seeking)的评价活动。基于知识的评价,其出发点是检测未来教师对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相关概念、原理等的知识掌握水平和知识的有限运用能力。一般而言,基于知识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都是用统一的、绝对化的评价标准作为评价指标,其评价方法也主要是采用自上而下的、单一化的量化考试。这种课程评价有其积极意义,能够引导未来教师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也容易导致未来教师在知识掌握与运用在低水平徘徊,缺乏反思与觉醒意识。传统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基于“行为目标模式”为理论指导,旨趣倾向于预测控制、科学量化,只重结果。这种评价模式忽视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特殊性,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培养对象在未来是要从事心灵世界或主观世界的教师,而不是培养面临客观世界的技术工人。基于其特殊性,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生成的、开放的,是在特定的情境框架内教师教育者与师范生进行对话的意义建构系统。在这种意蕴下,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评价也同样具有生成性、情境性和多元性和非线性等特征,课程评价不再以单维、线性、机械的方式发生,而是一种“鉴赏”、“解释”或“存在”。因此,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更加强调多元化、质性化和主体性的评价,即从注重师范生对课程知识的机械记忆、掌握、理解转移到注重师范生对课程知识的独特理解、诠释、质疑、批判上,从而促进师范生能够真正地对知识与技能进行意义建构和生成,成为具有批判反思和自觉意识的未来教师。

一、作为“鉴赏”的多元化评价

美国美育与课程学家艾斯纳(Eisner,E.W.)认为,课程评价由于过分地强调认知性评价而缺乏美感。特别是,现实中认知性的评价标准出现偏差,过分强调逻辑标准、推论等形式的量化评价,从而忽略与美学相关的“隐喻和诗意”以及用视觉、听觉等多重感觉的思维形式。正是由于这些思维形式的缺失导致学习者感受和思想的刻板,妨碍学习者鉴赏课程过程中那些最具隐喻性思维模式的事物或观念。因此,他认为评价需要考察学习者是如何在经验中建构意义的,并将评价理解为一种鉴赏(connoisseurship)。鉴赏是一种理性与非理性统一的审美性和意义诠释过程。在这种理念下,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更加倾向于作为“鉴赏”一种多元化的评价,反对将师范生置于一个共同的标准或常模下,按照某一种价值观来要求师范生。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理解不是仅仅停留在所规定的科学技术、理论知识以及技能上,而是融合在这些知识对问题情境所展开的“反思”以及针对问题情境的价值判断。这种反思或价值判断是具有缄默性、个体性、情境性的,需要重新解读、选择、取舍、融合广泛的理论知识所形成一种知识,不同的师范生所表现出来气质都具有差异性。要将对师范生的评价视为一种艺术欣赏的过程,以鉴赏的态度,渗透审美的视角,通过专业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来寻找师范生发展中的细微变化。因此,这也决定了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和弹性化。首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应立足于师范生的差异性。虽然我们不能否认在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些最基本的规范和统一要求,这样可以使未来的教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有章可循”“有规所依”。但是如果仅仅是以这些作为课程评价的标准,那么我们最终看到的是师范生统一化生产线的批量性结果,而差异仅仅表现在分数和等级上。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不同学习者个体的认知图式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内化、新信息的加工途径以及生成的结果图式上千差万别。在这种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受师生个体差异性的共同影响。

这意味着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不存在唯一的、统一的或固化的标准,而应该确立适合于不同评价对象的多重标准,反映出知识的不确定性和主体建构性,即强调充分尊重师范生的个性差异,反对将未来教师培养成统一化、标准化的技术工人。另外,不同的师范生个体对于知识或教育教学理念、情境都有属于自己的认知和见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有一千个教师就有一千种教学方式。例如,不同师范生所教学科不同、学习经历、认知风格等都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个体特征。因此,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评价在遵循基本标准的前提下,应该更多地关注和尊重未来教师教学个性的`培育和发展。如果在课程评价上能够反映教学的创造性、强调师范生的参与性、杜绝结论的绝对性,从而促进未来教师的智慧彰显和属于自身的教学风格形成。其次,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应立足于师范生发展的完整性。在现实中,对师范生理念、情感、价值、责任、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被消弭,主要是将师范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标准。师范生往往迫于考试的压力,而战战兢兢,为了分数而学习,最终导致“背完、考完、忘完”现象的发生。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应该是基于师范生发展完整性的多维度考察,关注师范生的教育生活、综合性体验、视域的融合、主张的重新释放等,而不仅仅是对师范生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识记程度的考察。例如,有研究者就认为,除了从教育维度考察未来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表现,还应该从学习维度,即教师作为学习者,考察师范生的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从创造维度考察师范生的创新精神与才能等。笔者认为应防止课程评价陷入“见物不见人”的境地,突出对人本身价值的判断。因此,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除了关注师范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之外,还应该关注师范生的自我概念的建构、觉醒意识,从理念、情感、价值、责任等多个层面来完整地解释师范生的收获。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鉴赏”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并不是盲目欣赏。正如艾斯纳所言,艺术鉴赏也需要做出客观的判断,这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完全没有批评就不会产生美。因此,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中,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批评”,包括对师范生的发展状态提出改进建议,引起师范生的反思,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作为“解释”的质性化评价

传统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中单纯以量化的评价方法,试图将复杂的教育过程用一个准确的数据来分析、比较,据此判断师范生的学习成效,忽视对师范生学习与成长过程的价值以及创造性的考察。它所衡量的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工具价值,即通过一种工具性的行为来判断某种外在价值。例如,有师范生谈道:“我感觉教育学的学习变成了一些概念背诵过程,例如什么叫教学方法、什么是教学策略等。这些东西都要背下来,因为我们考试还是比较严。但是基本上都是背完、考完、忘完,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些定义的内涵和意义。”“教育实习结束前,由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根据大学教育实习成绩评价标准,按照《师范生教育实习质量评价表》进行成绩评定,并简单的撰写几句评语就完事了。”“我们也会要求填写实习日志。但是大家(指导教师、实习生)都不会特别重视这个,大部分实习生仅仅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传统意义上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完全成为一种工具理性行为必然遭受批判,反对师范生的客观对待和技术上的娴熟作为课程评价的唯一标准,而更倾向于将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视为对师范生发展状况与方向的一种“解释”(il-luminative)。这种“解释”涵盖师范生内在的心理、情感、观念、审美、态度等难以测量的维度。

作为“解释”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是对师范生的成长经历进行细微性、个性化的观察与记录,教师教育者以一种专业的视角对“画面”进行意义诠释与批判。如前文所述,师范生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缄默性等特征,师范生通过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通过与情境的对话,运用经验中的缄默知识或实践性知识展开教育教学问题的反思与建构。因此,师范生获得知识往往存在于一定的情境中,并且是难以言传的,只有通过真实情境中行动、反思与互动才能展现。例如,师范生是否反思、认同、自觉、觉醒,主要体现在讨论、角色扮演、班级发言、口头辩论、立场申明以及探究性活动过程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特性决定其评价更应强调基于“真实”(authentic)情境的质性评价,其作为主要的课程评价方法,很难用割裂的、单独的、静态式的评价来反映师范生的发展。质性化评价方式并不是用精确的数学语言和量化指标体系评价,而是寻求能反映学习者内在价值、主观感受与心智结构并能为评价对象的发展提供支持和解释的方式。从根本上讲,质性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复杂的教育生活现象,更好地体现对师范生的内在发展的终极关怀的评价手段。

三、作为“存在”的主体性评价

师范生作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主体,而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和技能的模仿者。因此,忽视师范生的自我意识和创造性的“知识旁观者理论”是不具辩护性的。课程评价倡导师范生作为主体之一参与到课程评价的生成过程中,为情境性的对话提供一个重要的起点,即突出师范生的主体性自我评价,从而促进师范生自觉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进行价值判断。海德格尔曾尖锐地批判“存在的遗忘”(Thefor-gottenexistence),而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遗忘”现象也是常见的。传统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关注外部规定、控制,追求社会服务和社会效率。在此情形下,知识来自外部,不动地、不变地存在于自然法则之中,知识可以被发现,但不能被创造。学习者是容器,是不具个性和思想的被动接受者。课程评价的目的被狭隘地理解为甄别、比较,做出“区分”或者“分级”,那么其过程也被理解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全或无的“社交”模式。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应倡导的是一种发展性与主体性的自我评价,即是对师范生“存在”(being)的追寻。关注师范生个体的体验、经验和判断,以师范生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根本目的,强调师范生作为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以现象学、解释学和生存论思想为基础,超越主客对立的认识论,主张以主体内部体验或外在参与的方法,来理解和解释世界万物的价值。师范生的自我评价是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意识觉醒的体现之一,师范生通过对自我的描述、觉知和诠释,面对真实的自我,向“真”敞开,能够发挥被评价者自己的智慧,反思自己,做出自由的、负责任的选择,寻找到真实的自我发展空间,获得真实的自我实现。

罗杰斯认为,当学习者更多地将自我评价和自我批判作为主要依据时,也就伴随着其主体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地发展与进步。师范生能够在不断自我总结和剖析中重新规划自我的发展路径,对自我的未来发展做出新的判断和憧憬。师范生自我评价包括自我简介、成长日记、心灵日记、自我评价表等,教师教育者也能够通过观照师范生个性化、多元性、翔实性的自我评价,进行及时的反馈与调整。而更为重要的是,师范生的自我评价在某种层面上讲是对师范生的赋权。通过自我评价,师范生更能够意识到自身是学习活动中或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责任人,从而激活师范生自我反思的意识以及责任感。正如有研究者所言,“尽管说改革已经很久,但是师范教育本身的观念改革恐怕远没有重视和认清。这种滞后就带来了整个培养方案设计中,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系统结构存在的问题”。可以说,在当前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理念中还存在诸多误区,陷入一种“技术主义”的泥潭之中。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的理念层面,教师教育改革者应秉持一种理论自觉的态度,在实践中突破仅限于考核、甄选、筛检等功能的固有思维,将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视为理性与非理性统一的审美性和意义诠释过程,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真正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周文叶.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范式、理念与方法[J].教师教育研究,

[2]安超.艾斯纳质性评价理论述评[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3]俞丽萍.基于变构模型的深度学习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4]胡芳.走向个性解放的课程评价———20世纪西方课程评价理论的转变及其启示[J].

[5]安桂清.论人本主义学习观与创造观对研究性学习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

[6]叶澜,王厥轩,韩艳梅.叶澜:教师的魅力在于创造[J].上海教育,

摘 要: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振兴中华民族,就必须将道德修养的教育从小学生做起。小学生作为扛起社会主义大旗,肩负振兴中华大任的新生代,因此德育教学对祖国的未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就必须承担起塑造孩子们的人格的伟大使命。所以,作为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理解、尊重学生,爱学生,在日常管理中,应严抓 纪律,活泼班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习惯教育,并将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现实教育相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理解尊重;活泼班风;习惯教育;传统美德;社会现实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等,而小学德育就是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到底该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应理解、尊重学生,爱学生

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那么作为老师就应该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和生活情况。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有些人认为,小学生犯了错,只要训斥几声就可以了,我却认为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作为一名老师,即使发现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犯错的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会使学生造成逆反心理。另外老师对待每一位学生应该要有爱心。爱心是进行教育的前提,作为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即使是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教育,也是真心希望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希望他们都能成材。老师对学生有爱心,学生也会爱老师,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二、应严抓纪律,活泼班风

一个班级具有严肃的纪律是每个学生顺利学习的保证,而活泼的班风又能使每个学生以更加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严肃的纪律与活泼的班风,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只有严肃的纪律才能创造一个具有朝气的班集体,而在一个积极上进的班集体中,每个学生会更加遵守纪律。所以在我担任班主任时,根据班级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班级制度,一旦有人违背这个制度,将要受到严肃的批评教育。与此同时,我又千方百计地创造一个活泼的班风,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以及上级组织的各项有意义活动。比如各类征文活动、学雷锋活动、献爱心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而且促进了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等精神品质。

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习惯教育

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能造就人才、助人成功;不良的生活习惯则能埋没人才、毁人一生。为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正确行为习惯教育,平时要求学生自觉从《小学生手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具体做法为:一要礼貌待人;二要团结同学;三要尊敬师长;四要助人为乐。一争做好人好事;二争说真话;三争做三好全优。及时开展例如上述。“四要三争”的行为教育活动,在学生中间引进竞争激励机制,相互监督,互评互学,短期内可使学生中间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美好的道德风尚蔚然成风,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良好行为习惯,有益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让学生从小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只有从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长大后才能不辜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自己的勉励和期望,坚持周一升国旗仪式,让学生从庄严的国歌声中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的鼓舞下增添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课余聘请老红军和校外辅导员讲述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体会祖国创业的艰辛不易,让学生从小自觉地崇敬英雄,自觉地向英雄人物靠拢,时刻不忘长大后立志报效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

五、重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现实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美德,很多名人、伟人他们在立德修身、治国安邦方面有着感人的故事。如:疏食淡饭不改其志的孔子、万古忠义的岳武穆、忧乐天下的范仲淹、威武不屈、忠贞如一的苏武……如果把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讲给学生们听,足以在思想上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他们走向人间正道。但是这些人物事迹却代替不了学生们的实际行动,因为我们的学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新的社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在等待着他们,各种不同形式的人生观、价值观摆在他们面前,我们只有把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而高尚的品德。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他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更多地来源于日常生活,来源于他们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亲身体验,他们往往是在实际生活的体验中,在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上,伴随着自身的成长而认识到道德价值,树立起道德观念。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重在体验,而道德教育重在养成。德育是人生教育的先导,做好德育工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我们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者都应以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来启迪和感染学生,真正成为传递文明的桥梁和纽带,创造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推动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论文推荐

一、提高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意义

体育即指身体的教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体育成绩综合考量一个人的体能状态和素质发展,所以,体育是专业而持久的运动。突出国内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是展现我国综合实力,参与国际政治的外交手段。专业素养是指某个专业领域内在的知识、规范和要求,是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道德作风和修养意识等方面。良好的专业素养应该是由专业、全面、高效、奉献、乐观、用心等这些关键词组成。不止是要求体育教师具备专业的体育知识和教学能力,更要求全面的个人素质。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师则注重专业预备教育和入职辅导教育以及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过多限制于职前教育,所以,导致高校体育教育难以实现终身化和现代化,根本无法适应高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新课改教育即是全球化教育,也是专业化教育。它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课改的要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教师队伍中却不断出现道德失范和专业缺陷等问题。面对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改革,高校教育更应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我国不少高校的体育教师不仅忽视文化知识和师德教育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还连连出现道德失范和素养不足的课堂丑闻。拜金主义与社会诱惑不断地侵蚀着个别教师的心,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积极提升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修养不仅是教育新课改发展的工作任务,也是提升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水平和教师道德修养的唯一途径。首先,在新时期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专业修养即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师德修养形成与发展的要求。专业素养的建立可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完成。其中专业素质是外在因素,师德修养是内在因素。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所以教师专业素养的建立不可能只靠外部因素的影响,还需通过内部的因素起作用。其中,体育运动技能的教育通过反复学习和锻炼就可达到标准,而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却必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师德和能力。其次,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具备师德的教育。高校教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培育基地。高校的体育教师则是这一教育的倡导者。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师德修养不仅广泛影响在校生,而且会通过学生影响家长乃至整个社会。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和新课改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以人为本,变被动为主动,结合课改精神,根据学生的切实需要,完善教学能力和方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自我教育,以传递正能量为己任,发挥师德修养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二、新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具体要求

体育新课改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素养要求的目的,就是要把高校体育教师根据课改目标规定教师教学变革中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专业要求,转化为体育教师的内在价值追求和教育思想自觉,进而发展成为自身的体育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修养,实现高校体育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以及师资队伍。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了两个方面。具体而言,一是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即指教师在体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操、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学习和实践;二是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即指教师在思想品德、道德情操、礼仪谈吐等方面所达到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

(一)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即指教师的教育思想或实施教育的思路。高校体育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以培养学习兴趣,学会理解和学会应用为主,改变传统教授或应试教育,开启互动平台,给予学生展现自己训练成果的机会。如今所说的体育新课改亦指阳光体育思想和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体育新课改也要求体育教师加强专业技能和师德修养。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面临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这个矛盾主要体现在对高校教育的培养理念和教学改革。因而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被赋予了新课改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助于在与学生交往中以专业技能来开发学生智力,以思想品德来塑造学生品格。一个具有专业素质和高尚师德的体育教师必定会在人才培养战略中做出贡献。

(二)知识结构

高校体育课程不止要创新教学,更要提高体育素养,在更高的体育领域进行研究。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体育教育的修养,对体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不断反思,使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不断成熟。体育是集合人体所有运动技能的综合学科,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理论,要训练标准动作,不仅要对理论知识彻底熟悉,还要对人体机能进行调整,才能达到完美的训练效果。只有具备全面的体育教授经验和体育理念,才能设计出具备体育精神和文化的教学课堂,没有体育精神的课程设计也同样无法引导学生的运动意识和体育意识。

(三)综合能力

随着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及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社会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具体而言,一是教学能力;二是.教研能力;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水平。高校体育教师应具有国际先进的教研意识和现代体育的教授经验,深刻理解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的精髓,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体能状况,与学生沟通合作,了解其需求,发挥其才能。这样才能激励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实现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对策

(一)培养专业的体育素质和高尚的师德修养

教育重在育人而非教人。体育又是一门身体力行的学科,一个具备良好身体素质的运动员,若是没有清晰的思路和专业的知识一样无法获得胜利,更何况是一个不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所以,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的厚实基础,更应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因为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譬如现阶段社会上出现负面教育新闻,有些学校教师对教育事业缺乏责任心,他们的行为不仅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心理伤害,更给教师形象和社会秩序造成恶劣影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拜金主义和享受主义思想逐渐蔓延,教师的教学能力也随之下降,师德修养也开始令人担忧。为了重塑教育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势在必行。高校体育教师要摒除不良思想,宣扬正能量,以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为发展目标,不断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学创新能力。

(二)加强文化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体育教师要学以致用,将个人文化素养和师德修养融入教学设计中,将正能量和优秀品德传给学生。还要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和体育理论,提升自身在文化和专业方面的造诣。其中包括了高校体育的教学理论与艺术概论以及课外辅导的能力以及创作能力。学习新课改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状,依据新课标教学大纲的改革要求,明确自身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原则,利用专业知识和道德修养相结合来制定以人为本的教学计划。组织高校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道德理论。以教书和育人为教学标准,在掌握体育教学知识结构的前提下利用师德情感感动和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品格。

(三)学会利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

面对新课改,体育教师应加强学习新的体育教学理论,透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不断改进教法,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高校方面要抓好教师课改培训,引进先进体育设备,提高教学条件,总结工作方法,搭建平台让体育教师在课程改革和创新教学中激发自我提升的愿望。具体而言,一是学会利用现代的教育思想来指导体育教学,并借用科学的教育规律来创新教育模式;二是学会利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丰富学生的头脑,并借新课改的教学手段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学会利用职业道德的爱心去帮助学生的健康成长。

浅谈高校钢琴教学论文

1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不管是针对高校钢琴专业的学生还是非钢琴专业的学生,音乐老师都要给他们安排一些简单的练习曲,让他们认识到和声理论在钢琴运用中的重要性,如《车尔尼599》《哈农练指法》等曲目。[1]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很多的学习问题,如不了解音乐作品的社会时代背景,掌握作品中的一些技巧比较困难,在钢琴演奏中难以做到善始善终等,老师在教学中就必须要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通过乐句分析、左手低音和弦、对作品进行和声理论分局等方法,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背诵乐谱并且达到很高的准确性,切实提高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效率,让学生知道自己弹奏的是什么作品,而不是糊里糊涂地为了应付考试而练习,同时通过左手低音和弦的分析可以使学生理解作品所运用的和弦类型,让学生更了解钢琴作品,对学生来说,在钢琴教学中加入和声理论的成分就显得尤为重要。

2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不足

(1)课后教学情况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将和声理论穿插到钢琴教学中可以为钢琴教学添加更多的趣味性,使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但是由于近几年来各大高校都在扩大招生数量,致使很多高校已经出现了学生多而老师少的比例失调现象。音乐教学自然也是如此,特别是对于钢琴这一稀有的学科来说,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要求,师资力量更为缺乏,使得一个老师辅导多个学生,不能做到一对一教学。[2]而在这种情况下将和声理论穿插进课堂教学当中,就更加会使专业的钢琴教师无法兼顾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得钢琴教学的教学情况得不到及时的反馈。而教师也就没有办法对和声理论的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改善,这样就很难做出能够符合学生课堂需要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因此,不能制定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也无法进行改题和小测试等相关的教学工作。可见教学情况的及时反馈对于老师实施因材施教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钢琴教学中缺乏对和声理论教学的重视。虽然在近些年中,我们已经将和声理论成功地穿插到了钢琴教学当中,但是绝大多数高校却仅仅只是将和声理论的教学当作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钢琴教学当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一些高校都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3]并且也将其运用到音乐的教学当中,但是对于音乐教学当中存在的很多不足之处却并没有予以更正。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对音乐教学应用先进的教学软件或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钢琴教学当中插入和声理论的教学,一些学校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甚至很多专业教师对其也缺乏必要的重视,导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的时候过度重视对钢琴的教学,轻视对和声理论的教学,有的教师虽然也顾及到了对和声理论的教学,但是却仅仅过分重视对和声技巧的教学,忽视了对和声理论的培养,使学生吸收的知识严重失衡。

3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分析常见作品,培养良好习惯。学生在练习常见的典型钢琴作品时,老师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在课堂上通过《车尔尼599》等典型的乐谱示范给学生,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和声构成和曲式结构。只有伴奏者有了清晰的歌曲整体布局认识,才能更好地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安排好歌曲的结构,充分发挥钢琴伴奏的补充修饰作用,把钢琴的伴奏发挥得淋漓尽致。除了要给学生分析钢琴中常见的作品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伴奏习惯。学生心中要有“数”的意识,这在伴奏上来说就是“卡小节”。在培养过程中要先练习简单的曲调伴奏,如《哇哈哈》,之后再练习复杂的曲调伴奏,这样的循序渐进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过来,养成良好的伴奏习惯。

(2)选择合适的和弦。在教学内容上,和声首先要学的就是如何正确运用正三和弦。正三和弦是必不可少的弦,特别是在明确调式和调性上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它主要包括了主和弦、属和弦、下属和弦、终止四六和弦、属七和弦以及这些和弦各自的转位。因此,在钢琴练习曲的开始阶段,如《车尔尼599》中的很多部分都添加了这些和弦的运用。其中终止和弦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和弦,它可以划分乐段的结构,给作品的曲式结构划分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举个例子而言,以“599”中的一条练习曲为例子,学习目标就是要在这条练习曲中发现和声理论与之相关的主题陈述与发展过程。第一步为了能准确地判断出这首曲子的调式调性,要综合运用和声理论的手段和首尾强拍上的和弦,明确了调式调性之后,第二步要做的就是明确和声配置与主属功能之间的关系,两者是相互围绕的,并且持续保持属持续音,一直到第二个乐句时才截止。然后就可以看到很明显的乐句以及乐段的终止式,特别是在乐曲的停顿处,最后一步就是可以通过乐曲的低音声部中和声续进的和声连接方式来找到和声连接和旋律连接。只有通过了以上的理论分析之后,才可以将作品的结构明确地划分出来,在综合运用和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习这条练习曲,并且达到了练习的目的和效果。

4结语

钢琴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课程,和声理论的教学也并不简单,在钢琴教学中加上和声理论的运用是音乐发展的必然结合,也是在社会发展的大前提下,为了做到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在本研究中,笔者加入了自身的一些主观看法,对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和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的结论: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进行钢琴教学的时候,老师要注重和声理论的教授,让学生意识到和声理论的重要地位,并且能够将它灵活地运用在钢琴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将钢琴教学和和声理论两者相结合起来,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提高钢琴教学的教学效果,把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发挥到极致。

浅谈高校山水画教学论文

关键词:山水画 教学研究 传统 修养

摘要:山水画艺术在高等学校的教学由来已久,作为美术学科的必修课程,山水画教学对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净化心灵,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有着十分重要和长远的意义。高校山水画的教学,要通过对传统艺术的深入研究和在教育教学方法上的正确实施,教育学生怎样去审视并有效继承传统艺术留给我们的精髓,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对现当代山水画艺术理论与创作方向进行把握。

中国山水画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我们民族在山水文化上的优秀传统,她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内容,她伴随着我们的文明发生并发展,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语言和审美境界,成为了古代文人和现当代山水画家们毕生追求的一门优秀艺术。中国文人寄情山水田园的思想特质在山水画里体现得最为突出,许多文人雅士喜欢山水并绘制山水画。自魏晋以来,山水画艺术得到长足发展,到宋元时期达到顶峰。古人历代创造的不朽杰作在召唤我们努力学习的同时,也为当代的山水画艺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山水画作为当今高等艺术院校重要的专业课程,经历了从师徒言传到学校教育的发展过程,当代山水画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着。今天,山水画艺术的教学呈现出多元探索的状态:一部分教师重视古代山水画传统的教学,注重追求古代文人画的符号化、抽象化的境界并付诸实践;一部分教师则重视师法造化,面对自然,走写生和创作相结合的道路,更加注重追求人生回归的艺术情怀;还有的山水画教师受西方现当代艺术流派的影响,求助于特殊肌理和抽象语言的综合表现,在倾向于现代水墨的探索中通过现代人文意识去触摸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三路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的共同发展和相互交揉形成了当代山水画坛新的教学格局。然而,作为高校美术学科中国画专业教学内容之一的山水画教学实践该何去何从,如何转变教学理念,如何进行创新教学,如何更新教学内容等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每一个教育实践者,笔者想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提高学生理论修养和增设相关理论课程

山水画的学习,理论知识是关键,只了解山水画理论的基本方面是不够的,中国的山水文化和山水画艺术博大精深,其构图布势、风格意韵、人文关怀诸方面的认识才是根本,然而这类知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不愿触及,这使学生在宏观上失去坐标,迷失方位。教师作为先行者,应提前对相关理论材料进行梳理加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与学生需要分发下去供交流参考,使班级教学形成研究理论的良好氛围。

学生需要的理论课程是多方面的,其中应至少包括哲学、文化、历史和美学理论著作等,还应有与山水画艺术相关的理论文献的阅读。根据笔者个人经验,学生应该阅读的有关山水画理论著作有郭熙的《林泉高致》,宗炳的《画山水序》,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潘运告的《唐五代画论》、《宣和画谱》、《宋人画论》、《元代书画论》、《明代画论》、《清代画论》,朱良志的《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杨大年的《中国历代画论采英》,张强的《中国山水画学》、《中国画论体系》、《国画现代形态》、《中国绘画美学》,陈传席的《中国山水画史》,愈建华的《中国画论类编》,杨成寅的《视觉美》等诸多对学习山水画有帮助的理论书籍和绘画文献。

阅读应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将有关理论著作和文献资料,细致分析,合理分解,找出规律,使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另外,最好定期与学生谈阅读感受,或者经常组织主体鲜明的理论知识辩论和论坛。千万不可忽视学生的理论修养,当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才能做到在教学中有源源不断的知识带给学生。

二、要注意临摹的深度并加大写生教学环节的训练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生临摹的深度和广度。山水画的临摹教学是学习山水画艺术的重要一课和基础一课,历代山水画名家都非常重视学习传统技法。对于临摹来讲,其前提是会赏析,山水画赏析的必要性往往被我们在山水画教学初期忽视了,其实,只有读懂了作品的内涵,了解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构思立意、形式技巧、笔墨语言等等,实践起来才不致于盲从,才会有分寸,才能深入挖掘传统资源,达到学习、借鉴、转化、吸收、提升的最终目的。古人讲“师其意不师其技”,师其意者为上,要学好山水画就要临对范图,更要领悟古人用意所在。

传统山水画的教学是要让学生了解山水画在美术史上的独特意义,赏析山水画的经典作品和继承发展。对山水画传统中要求掌握的树石画法、皴擦技法和构图布局规律的知识要结合具体理论,逐一掌握。山水画临摹是个艰苦复杂的过程,山水画景物繁多,层次丰富,绘制过程中要有耐心,临摹过程中还要做到胆大心细,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临习热情,变枯燥临摹成为主动的求知过程。临摹中应注重临摹广度和知识的全面性,一般先要侧重一个时代的一家之法学好吃透,然后再换另一家学习,山水画的临摹应该遵循从隋唐临本开始,先进行工笔山水画的学习,等学生有了一定笔墨造型基础后,再从宋代山水名家中选择几家作为学习对象来重点研究。

在临摹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审美方向的辅导,要让学生从临摹教学的`一开始就学着用个人审美眼光和个性化的观点审视传统山水文化,用自己之个性去感悟古人之个性;用自己之特殊去感悟古人之特殊;用自己之创造去感受古人之创造。在临摹课堂上,必须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把学习路子走正,还要保证学生的临摹时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花大力气临摹一批传统山水画经典名作。毕竟厚积才能薄发,传统山水画教学的最高要求就是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还要用最大的力气打出来。

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写生教学环节的训练和生活感受的整理。山水画写生是很好的提高学生绘画水平及能力的有效途径,自徐悲鸿引西方对景写生之法以来,无数画家得到益处。写生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写生中做到真正消化好从临摹中学到的笔墨规律,并努力找寻属于自己的表现形式和绘画语言。山水画写生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提炼能力和综合表达的能力,是山水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高校的全日制教学有着优越的写生条件,应多组织学生下乡写生采风,把写生的重点放在观察方法的转变和笔墨语言的组织上。因为写生是创作的搜集素材阶段,所以还要有意识去探索地域特征,找到事物的典型性并尽量与自己的内在追求统一起来,从写生开始积累感受和表达冲动。写生环节就是到自然中具体研究客观事物,寻找规律,学生应在老师指导下深入研究消化传统知识和技法,去开掘自然之妙,打开自己的心灵,找到表现自然和内心情感的笔墨语言和审美图式,克服缺乏情绪调动和缺失个性化认识等通病,打开属于自己的精神状态。写生是直接面对自然的艺术行为,既要写景又要写情,不应只是关注自然物像的表面形态,还要研究其内在变化规律,找出共性,并渗透进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主观期待。 山水画写生造境应是长时间关注的教学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身示范,循序渐进。山水写生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不同时期记录的不同感受做定期辅导,把学生产生的不同心境作全面纪录和整理,还要引导学生多想像,与记忆中的某些场景发生联想并锻炼学生组合能力,正所谓“移花接木”、“迁想妙得”。写生中我们主张稳扎稳打,利用个体的独特感受去观察自然,表达自然,从情感深处贴近生活,练就学生的主观洞察力,学会将美的事物加工组合,践行从生活中来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原则。

三、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山水画创作

强化富有开拓精神的山水画创作教学是高校山水画教学的延伸环节。山水画创作的教学是最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全面继承吸收古典山水绘画资源后,学生应抛弃急功近利和浮躁的情绪,走向生活,走人自然,走进内心,尝试展开属于自己的山水创作之路。教师的教学应通过给学生分析大量的创作实例,使之逐渐找到自己的切人点并深入挖掘,教师要做好解决突发事件的准备,对于当下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创作问题,学生要泰然处之,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西方艺术思潮的诸多影响,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个人坚定的民族文化立场。我们主张学生应在教师的辅导和鼓励下选定属于自己研究的绘画方向,并深入探索和用于实践,从而绘制出一系列有说服力的山水画作品。我们在山水画创作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独特、创造为核心的教学思路,既要印证传统又要摆脱束缚走向自由,正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

四、山水画教学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首先,是教与学的关系。美术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心灵交流非常重要。教师要与学生经常谈作品、谈感觉、谈心情,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外出写生时,教师尽量与学生同吃同住,保持亲近,在指导写生时,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作品进度和学习规律,随时挽救一些转瞬即失的好想法与好感受,这样才真正起到教师的点拨作用并使学生可持续进步。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的用自己良好的修养、熟练的技巧影响感召学生,并做到与学生一起探索,一起进步,让学生明确知晓自己的探索道路是正确的。

其次,是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教师在布置作业和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命题时要有一定的量和深度,并且最好因人而异并有关联性。没有数量的要求难以提高质量,但盲目追求数量也会影响质量的提升,由于学生接触山水画时间有限,在绘画工具和艺术语言的训练中,要适当安排学生多练习写字和体会用笔。山水临摹课程期间要保证质量并很好的控制数量,山水写生与创作环节中需要多画稿子,反复修订,力求逐渐找到自己的语言符号。

再次,是画内功夫和画外功夫的关系。学生往往过于重视山水画技法的掌握程度,忽视人品、修养、学识等的学习。其实,学习山水画更应该在古典哲学、文学、诗歌、游记等有关的精神性知识资源上多下功夫。对于专业技巧的教学,各个高校都有其独立的一套办法,唯独画外之功多半靠自己领悟,画外功夫是技法的灵魂所在,需要时问去坚持和磨练,一般教学的灌输往往收效甚微,所以,要给学生多创造艺术气氛和人文环境。

最后,要正确处理学生的作品像与不像老师的关系。学生在最初写生中,模仿教师的技法语言和风格特点是常见的事情,对于此类问题教师应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转化。初学像自己的老师是有原因的,但不能一味照搬套用,要学会独立思考。学生要学习的对象应该很多,教师要告诉学生自己探索的经历并鼓励学生找寻适合自己的有效资源,去自然中发现,最终形成一套自己的处理办法,古今山水画大家的成长道路无一不是这样。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经历、学识、修养、爱好等多样选择,要知道“离经叛道”是创新的前提。

总之,山水画的教学既要最大限度让学生深入传统去挖掘和吸收,又要最大限度地融人生活和自然中去消化、感受,还要最大限度地认识自我并走出属于自己的山水创作之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结合学科特点和学校人文环境来主动调整教学思路,从而较好地展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