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校网络教学交互平台的构建问题和策略论文,本文共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校网络教学交互平台的构建问题和策略论文

高校网络教学交互平台的构建问题和策略论文

网络教学交互平台的建设是推动教育信息化、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对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改革有深远影响。交互平台的建设重点是教学资源与教学设计的有效整合,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实现“人”、“物”、“环境”教学立体化呈现。如何将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教学资源通过技术融合,解决教师和学生之间由于时空分离带来的教与学不便,是网络教学交互平台构建的核心问题。

1 网络教学中交互理论基础

交互是指参与对象在活动中相互交流、双方互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中引入了“交互”教育思想,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共同针对知识进行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相互交流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该理论强调了交互情景对学习环境的重要意义。

1.1 交互式教学分类。教学交互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构建为目的,与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学生、教师和课程资源这三者之间包含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以及学生和课程资源之间的交互。

按照教学活动发生时间分,交互式教学可以分为同步交互和异步交互两类。同步交互是一种实时的交流方式,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获取信息的同时进行的交流反馈。异步交互是发生教学活动之后的信息反馈,比如上课结束之后,课外时间学生对课程知识产生的问题向老师提出的解疑。

按照参与主体来分,交互方式分为人际交互和人机交互两类。人际交互是通过网络、通信等方式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人机交互是教师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平台等与教学资源产生的交互。

1.2 网络教学平台中的交互活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教师和课程资源之间交互提供技术支持,并能够实现同步和异步的交互方式。在交互平台中涉及人、资源、环境等多种要素,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要素的特点与传统教学模式相适应,使学习更加自然化、人性化,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活动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协作学习:网络教学平台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将协作意识和社交技能应用到学习中,通过网络环境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向沟通。

教学控制:教师通过教学系统可以直观掌握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教学水平。

资源管理:教学平台的适用性还在于教学资源的规范化、丰富程度。教师通过创建教学资源来指导学生学习,同时学生对教学资源可以进行反馈和评价。

2 网络教学交互平台研究现状

网络教学交互平台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应用,起初国外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位,基本都根据教学实际和科研需求而提供相应的内容,零散的课程信息没有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支撑。

现在国内外高校对网络教育及网络教学系统建设日益重视,虽然在实现数据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目前绝大部分教学平台是以资源建设为中心,只关注教学资源积累共享,忽略了教学资源在课程建设中的多样性、使用者的多层次性,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重知识的呈现,而不重知识的获取、管理、交互、加工、应用及评价,缺乏一套良好的机制对这些教学资源的应用进行管理,从而造成资源的堆积和浪费。

在网络教学交互理论方面,专家提出了网络教学中的三类交互作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和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的交互类型。网络教学交互理论促进了教学系统的设计从“以课程为中心”到“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转变,国内很多高校在原有网络教学系统中增加了聊天室、论坛、个人空间、讨论组等功能交互模块,实现了简单的师生学习交流。这些交互模块独立设置,没有针对不同课程、不同学习内容设计教学情景,难以模拟现实的教学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学习。

3 交互平台设计原则

网络教学交互平台是以认知学、构建主义为理论基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设计,在设计上中要充分考虑到交互元素的完整性和交互逻辑的合理性,系统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3.1 系统适用性。系统要符合高校教学理念,功能完善,资源丰富,能够真正实现授课学习过程与人的思维方式一致,面向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特征,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库之间建立有效的交互策略。系统应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可以通过情景定制、教学资源构建等开展智能化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对用户的.交互请求实时处理,形成多级互动的交流学习社区。

3.2 系统友好性。系统功能使用复杂度要低,操作简单易于上手,人机交互界面简洁鲜明,能够让师生产生浓厚的兴趣,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应用菜单,体现系统定制化的多样性。课程、资源建设规范合理,模版设计科学灵活,易于操作。交互工具快捷方便,最大限度发挥使用者主动性,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交流。

3.3 系统可控性。及时的交互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学习,对系统的可控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实现交互元素对其他教学要素的控制和管理,保证整个教学系统中各功能紧密关联、完整统一。

4 交互平台功能设计模型

网络教学交互平台以“教学活动”为中心,以“教学环境”为基础,满足教学主体的情感需求,系统功能主要有一下模块:

4.1 网络教学交互模式。教学交互平台设计五种教学活动交互行为,如图1所示。

教师之间的交互:在进行讲授过程中可以允许其他教师的加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一过程类似于传统教学的听课或旁听,可以促进老师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教师通过创建课程、发布教学资源来指导学生学习,及时解答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对课程知识难点和对课程的评价提交给老师。

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由组织,采取一对一或多对多的形式,对课程知识进行交流。

教师与教学资源的交互:教师通过课程计划提交电子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源,并针对学生的评价信息对资源进行改进。

学生与教学资源的交互:学生通过教师发布的资源来获取课程知识,并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评价。

4.2 网络教学交互平台功能。基于交互功能的教学平台设计符合教学规律,具备完整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实现同步、异步的学习交互。功能模型如图2: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交互平台的灵魂,课程建设包括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课件制作,知识点解析,习题集发布等。

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创建教学活动环境,课程授课以教师创建为主,提供教学环境的仿真模拟。学生可以自己组织发起讨论组,对问题的疑点进行提问讨论。

教学交互:交互模块设计实时同步交互和非实时异步交互,采用在线聊天、问题答疑、创建讨论组方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确定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数据收集方法,解释数据的标准,指标评价的方法,评价结果分析。

教学测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现场提问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测量评价。还可以通过建立试题库实现在线考试。

5 小结

基于网络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是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课程、教学资源数字化,增强“教”、“学”方式的互动性是网络教学应用的重要方式。本文以相关网络教学理论为依据,以教学活动中的交互功能为核心给出交互平台的设计思路和构建模型,加强教学平台中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及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对现代化教育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尔明.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J].现代远距离教育,,4.

[2]刘春荣,刘宝艳,冯中.网络教学平台中交互模块的分析与设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

[4]刘卫.高校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实践与研究[J].科技广场,,09.

浅谈高校网络化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构建论文

一、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实现提供了全新的硬件平台。教育的改革需要超前的规划和发展,这为多媒体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全新的硬件平台。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实现数字化教学和学习的前提条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要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远程学历教育,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在这种形势下,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在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建立一个完备的网络化数字化教学平台,则能更好地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达到《纲要》内容中明确指出的条件。

二、网络化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意义

网络化数字化教学平台是一个基于Web 的支持多学科、多用户、多功能的通用教学平台。该平台充分融合主流软件开发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与理念,采用ASP.NET 结合Ajax 架构,以Web 作为教学媒体传送教学内容,在网上实施课程建设、协同教学、师生互动和知识管理,实现了精品课程建设平台、课程群建设平台、个性化教学平台、教学网站自动构建平台和精品课程资源网的无缝集成,具有教学内容更新快、教学过程交互性强、教学资源共享性好等特点,为网络化教学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系统环境。它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体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协同教学的机制,可以满足各类高等院校的网络教学需要。

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方便的使用途径,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讲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 学习模式;可以支持师生间畅通无阻的交流与协作。而且,多媒体教学的意义不是简单地把讲稿上的知识放在互联网平台上用图片及录像来表示,其最重要的的特征是交互,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可以与同学进行讨论,或者与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它强调学生的“自学”。师生关系也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民主型、交互学习型。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网络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高校基本建有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资源平台,能整合校内及校外的各种教学资源,为师生共享共进提供资源平台,使他们能学习更多的知识,具有创新思维与协作意识,能提高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

三、网络化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探索

在理论工作方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已经申请并结题多项省、校级教改项目,发表多篇教改论文。在已具备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被评为校级精品课;过程控制工程被评为省级资源共享课,出版过程控制系统,石油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测量仪表及装置教材并配有相应的课件;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工程有相应的电子指导书和视频录像等。学院教师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进行网络化数字化教学平台系统设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完成教学设计、教学讲解以及课后对学生的考评等具体教学任务。

在实践工作积累方面,本平台建设人员具有一定的开发经验,多次参加学校计算机类竞赛考试以及系统的开发。在确定本平台的设计思路与方案特点时,我们坚持以先进性、经济型、可靠性、实用性、可扩展性等原则为基础,进行本平台内容的设计。在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等方面坚持先进性原则,使平台能与时代同步且生命周期长。在经济支出方面,考虑到设备与系统选型方面的功能,我们摒弃一些华而不实的素材,采纳先进灵活的教学范本,做性价比较高的模板。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也是系统设计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应在为使用者提供性能优异、运行稳定的系统设备与有效技术支持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最后,在满足学生与教师现有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应广大用户的需求与时俱进,增加网站内容,丰富其内涵。

四、网络化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体系建构

通过大量查阅文献,研究资源建设与广大学生的需求,采纳教师等各方的建议,我们在网站的建设时采用先进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资源服务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网络化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软件基础。利用视频点播和视频广播的多媒体技术,能实现点播和广播视频教材、录像资料、视频专题和影视节目等功能,立足于校园局域宽带网络和校园互联的教育网络,以稳定高效的局域网技术和SOLSerrer 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应用JRun 等网络服务软件,结合视频传送技术领先的流媒体技术,建立了基于浏览器/ 服务器(Browse / Server)结构的方便快捷的网络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现代网络化教学提供了稳定可靠、灵活方便的应用软件平台。系统主要有首页、教学组织、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四个大模块。

1.首页

首页是整个平台的目录与核心,是展示给所有浏览者的第一面,力求在素雅、亮丽中体现出一种别出心裁的美。它为各类素材提供开放性和协作性的平台,向用户展示学校或各学院内的课程消息及学科比赛要闻,并在页面下方链接有学校主页、图书馆及其他相关网页,用户不用搜索便可进入浏览。在页面中,还可欣赏到一些教师的介绍与风采。另外,首页也具有强大的资源搜索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平台其他内容浓缩起来,供用户高效的筛选出所需资料。首页还有利于管理者增加、更新、删除、评价资源,以使网站建设更加适应用户的学习需求。

2.教学组织

此模块的特点是向浏览者展示本校各学院及各专业构成。在本模块中,首先讲述学校的发展历程及自建校以来在各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校园风景与校内生活展示。其次,介绍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发展方向,介绍毕业生在离校时应具有的专业素质与技能,为广大用户提供升学、择校等方面的帮助与参考。

3.教学资源库

此模块的特点是资源共享与视频教学。网站管理员会在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与资源点击率后,实时上传一些常用软件及教学资源,同时将购买、录制的教学视频或从网络上下载的视频资源,进行压缩与文件转换,进一步规范并详细的描述,使广大用户能更方便快捷地进行网上视频点播和下载。负责教师可以使用者与建设者的身份参与到素材库的管理中,通过多媒体资源平台的网络传输工具,将各自拥有的教学资源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分门别类地传到资源库中。

此模块不仅可以传输教学内容,也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它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使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学生主要依赖于络提供的学习支持来自主学习,在精心的教学设计下,学生通过与周围学习环境的交互,主动学习、思考和探索,掌握知识和提高认知能力,而教师则针对学生的特点与需求,上传多媒体教学资料,与学生进行交互答疑。具备权限、满足共享机制的任何学生和教师、教学管理者都可以根据教师制定的个性化学习环境进行学习,或浏览学校课程中心,或进行课程评估、访问学习资源。

4.数字图书馆

此模块的主要特点是教学论文与电子图书。用户在此模块中,可以不用搜索直接跳转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CNKI 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等中文期刊网站,还有美星外文数字图书馆、德国SpringerLink 数据库等外文期刊网站。进入之后用户可通过检索查找关键词、论文名等重要信息,进一步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论文,还可自行浏览或下载电子图书。以上四个版块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网络化数字化平台。其中,素材库在系统结构中处于基础和底层的位置,其他资源的建设又与素材库中的素材息息相关。本平台由师生协作共建,所有多媒体教学资源紧密联系,它又具有师生交流讨论的特点,学生能根据自我爱好来学习,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师生共同进步。

五、结束语

网络化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特点是便于学生自学与资源共享。一方面,在交流式的网站平台中,学生与教师达成了一种亦师亦友的共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发挥自我能动性。另一方面,网络化教学将在未来教育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而数字化平台的建设,要结合校园网络建设的情况,其基本架构要拥有更多的安全保障机制,这样才能为教学平台发挥作用提供保障。一个良好的系统平台,能够提供用户管理、视频点播、视频广播、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素材的浏览和检索等功能。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比较容易在网络传输效率、稳定性、安全性以及面向网络化教学的系统功能等方面达到要求,可以利用它来探索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不断补充和完善教学方法,开放教育资源,才能建立对外教育教学资源交流的平台,进而实现校际资源共享。

网络的高校多元化招生宣传平台的构建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生源都在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网络宣传平台由于表现形式丰富、影响面宽、时效性强、成本低等优势而被广泛运用,综合运用ASP.NET、Virtualreality、Flash和SQLServer数据库技术构建一个多元化网络招生宣传平台有利于立体化展示高校形象,增强宣传效果,全面提升高校认知度,从而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保障高校在激烈的生源大战中取得优势.

论文关键词:高校;生源;网络招生宣传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覆盖面越来越大,网络宣传由于表现形式丰富、展示效果好、信息传递快、不受地域限制、成本低廉等优点很快成为招生宣传的重要手段¨.网络媒介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当前许多高校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创新,对网络的应用仅停留在发布文字信息的简单层面上,没有发挥网络应有的灵活性和高效性优势,影响宣传效果.构建一个基于网络的多元化招生宣传平台,把虚拟现实、Flash动画等先进的表现技术和文字、声音、图像有效结合,形成多元、新颖的表现形式,传递给浏览者更直观、形象、丰富的信息,加强考生与高校之间的交互,有利于立体化展示高校形象,全面提升高校认知度,从而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保障高校在激烈的生源大战中取得优势.

1 多元化网络招生宣传平台的实现

1.1用ASP.NET结合SQLServer数据库技术实现平台架构

ASP.NET是创建动态WEB页的一种强大的服务器端技术,它是用于构建WEB应用程序的一个完整的框架..NET是为简化在第三代因特网的高分布式环境下的应用程序开发、基于开放互联网标准和协议之上实现异质语言和平台高度交互性而构建的新一代计算机通信平台E23.ASP.NET把基于通用语言的程序在服务器上运行,程序在服务器端只在首次运行时进行编译,执行效率很高,适应性强,它几乎能够运行在WEB开发的所有平台上.通用语言的基本库、消息机制、数据接口的处理都能无缝地整合到ASP.NET的WEB应用中.多元化网络招生宣传平台基本架构采用ASP.NET技术实现,用SQL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平台结构如图1所示.

平台架构的主要作用是:(1)发布学校概况、招生简章、招生政策、往年招生情况等广大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基本信息;(2)承载虚拟校园、虚拟实验室、虚拟课堂和虚拟图书馆系统;(3)承载音频、视频和Flash动画等多媒体数据.基本功能有:系统登陆、系统导航、信息浏览和动态交互.系统登录:针对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用此功能登陆系统,对网站数据进行更新、删除等维护操作,保障平台发布的各种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系统导航:针对普通用户即网站浏览者,帮助浏览者把握平台整体布局,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信息浏览:针对普通用户,用声音、图片、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把信息生动地展示给用户;动态交互:针对普通用户,给用户提供一个虚拟环境入口,用户进入以后犹如身临其境,领略虚拟校园风光,体验校园生活.

1.2用VirtualReality技术实现校园模拟展示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又称幻境或灵境技术,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采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具有视、听、触觉等多种感知一体化的人为虚拟环境,可以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可以实现物理上的、功能上的事物和环境,用户通过使用各种交互设备,沉浸在虚拟环境之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实时交互,全方位地获取环境所蕴含的各种空间信息和逻辑信息,使之产生亲临现场的感受和体验.其主要特点是:多感知性(Multi―Sen―sory)、浸没感(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vity)和构想性(Imagination).虚拟现实技术分为4个类型:桌面型、沉浸型、增强现实型和分布型(又称共享型),其中桌面型虚拟现实以计算机屏幕为窗口观察虚拟环境,使用简单的外部设备如鼠标、跟踪球等来驾驭虚拟环境,操纵环境中的物体,真实地感受所虚拟的情景,本平台中虚拟场景采用桌面型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多元化网络招生宣传平台中虚拟场景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虚拟校园、虚拟实验室、虚拟展览厅、虚拟课堂和虚拟图书馆.

1.2.1虚拟校园(VirtualCampus)  除了招生信息,高校的办学情况如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等都是吸引考生报考的主要因素.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校园面貌模拟成为一个动态立体虚拟场景,构建出一个生动逼真的三维可视化虚拟校园,让浏览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优美的校园风光、丰富的校园生活、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1.2.2虚拟实验室(VirtualLaboratory)  对于有志于报考理工科专业的考生来说,实验条件也是影响其报考的重要因素.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模拟实验室环境,如建造人体模型、测量材料耐受度、化合物分子结构显示等,在广泛的科目领域中为他们提供无限的虚拟体验、丰富的感性认识.

1.2.3虚拟展览厅(VirtualExhibitionHal1)  由于高校所处的地理、人文环境的不同,每个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或优势研究项目,例如特色历史文化研究、特色人物研究和特色器物研究等,高校会兴建各种展览馆来对外展示特色研究成果,增添高校的特色内涵.由于各种因素限制,广大考生和家长能够亲自到校参观的机会很少,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把这些具有浓厚特色的展览馆构建成为虚拟展览馆,使浏览者不用亲临现场就能够参观游览.

1.2.4虚拟课堂(VirtualClassroom)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虚拟出教师课堂授课场景,使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有形的教室、实际的教师和学生,让考生在踏进大学校门之前就能够在一个自然、亲切的气氛中体验大学学习生活,加深印象,吸引考生报考.

1.2.5虚拟图书馆(VirtualLihrayr)  高校图书馆也是一个重要的形象展示窗口,也可以成为吸引考生报考的亮点.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高校图书馆,建立虚拟导航系统,书籍归类整理更接近真实情景.学习者进入虚拟图书馆翻阅各类作品书籍,只需要轻点鼠标即可,对于书中所描述的场景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真实地再现,让读者在看的同时,能够切身感受到书中的意境,而且还可以和虚拟世界的作家进行交谈.

1.3用Flash技术实现动态信息传播

Flash产生于,是美国Maeromedias公司推出的矢量化的交互式动画制作软件,它支持动画、声音以及交互模式,具有强大的多媒体编辑功能.Flash技术是一种整合各种信息的重要工具,经常运用到网络中实现动态信息传播.

Flash动画作为一种视觉传播方式,具有形象直观、冲击力强的特点,比传统的平面静态图片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利用Flash动画的这一优点,把招生信息、学校面貌、荣誉奖项、科研成果等制作成动画短片、MTV、动态广告等动态表现形式,方便观看,易于接受.

2 多元化网络招生宣传平台的开发和运行环境

多元化网络招生宣传平台的开发和运行环境如表1所示.

3 多元化网络招生宣传平台的特点

3.1表现形式丰富,特色鲜明

普通招生网络主要是在网页上发布文字、图片等信息,这样的宣传方式单调、没有特点,不能引人注意.综合运用VirtualReality、Flash等先进技术,将声音、图片、视频和三维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融合进网络招生宣传平台中,使宣传形式多元化,改善招生网络惯用的单一模式,促使招生宣传立体化.这样既能使多元化网络招生宣传平台从干篇一律的招生网络中脱颖而出,特色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又利于全方位地展示高校良好形象,提高认知度和美誉度.

3.2界面友好生动,互动性强

普通招生网络只能提供平面式的界面,因而考生和家长获得的信息也是平面化的,在多元化网络招生宣传平台上多种信息是采用动画形式和虚拟三维场景展示的,考生和家长能够很直观、自如地游刃于整个平台之上,获得各种有用信息.高校招生宣传的目的在于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和鲜明特色来吸引广大考生和家长.VirtualReality、Flash等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学校的基础设施、实验条件、特色文化等硬环境和软环境以动态、立体化形式展现在广大考生和家长面前,在这样的虚拟环境中考生和家长能够以主人公的身份领略校园风光,体验校园生活,就像已经融人真实校园生活一样,增强了互动性,这样的亲身经历、亲身感受比任何形式的宣传更具说服力.

3.3涵盖内容全面,信息量大

普通招生网络的宣传载体主要是平面网页,这种二维形式的网页传递给广大考生、家长的信息是很有限的.而多元化网络招生宣传平台由于采用Flash动画和虚拟三维动态场景等先进表现手段,实现了招生信息、学校办学情况等的多角度立体展示,相同时间内考生和家长获得的信息量比浏览平面网页更大,便于考生和家长全面把握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成果和发展前景等信息.

4 结束语

在当前高校招生竞争如此激烈的局势下,综合运用ASP.NET、VirtualReality、Flash和SQLServer数据库技术构建基于网络的多元化招生宣传平台,以丰富的表现手段,全方位的视角向广大考生和家长展示高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充分发挥网络宣传优势,增强了招生宣传效果,帮助高校有效提升社会认知度,从而争取到更多优质生源报考,保障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功能浅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 辅助教学 网络平台 应用

论文摘要:网络辅助教学已成为高校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本文在探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扩展应用途径,如多课程资源的整合,构建基于平台的多角度立体教学模式,多课程研究性教学的网络集成等,旨在为推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应用提供参考。

网络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快速发展催生出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在保留传统的面对面、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网络和信息技术优势而形成的一种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拓展。在校园网环境下实现网上教学不仅能达到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交互式教学效果,又能充分利用和共享教学资源,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育,更多的实现教与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使传统模式的教学演变为积极交流、自主学习、充分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近几年,关于网络辅助教学的研究很多,部分院校开始尝试网络辅助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笔者所在单位前几年就引进了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并逐步推广应用,多数课程已开通网络资源,但总体建设力度偏小,利用不足,特别是课程群的集成开发与应用还没有形成。因此,如何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一、高校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基本功能探讨

1.课程基本信息模块。该部分内容可以包括网络课程的基本介绍、课程的教学大纲、开课学期的教学日历以及任课教师的基本信息等。总体上看,该部分内容多属于静态的内容,即一次输入便可以长久使用。同时它也是教学容易忽略的部分,相关内容可能都是寥寥数语,一带而过。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合理使用课程基本信息模块,也可以起到提升网络平台应用效果的目的。如与时俱进地改变课程的基本介绍的内容,结合教学改革改进教学大纲的内容,突出个性描述任课教师的基本信息的内容等等,这样就可以提高网络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提升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使用效率。

2.课堂教学信息模块。课堂教学信息模块应该是网络辅助平台的最主体的部分。可以包括教学材料的使用、课程的相关通知、课程的答疑讨论、课程的问卷调查等内容。灵活使用课堂教学信息模块,对促进师生交流、提升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作用。如可在教学材料下加入教学课件、实验指导课件、教学录像等内容,定期或不定期向学生公布,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度;在答疑讨论模块中引导学生参与课程知识的大讨论,老师也应经常加入,适时解决学生的疑问,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还可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让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建设献计献策,发挥其主人公意识,有利于提高平台的应用效果。

3.作业与测试模块。该部分内容属于学生参与网络辅助平台的应用部分。可以包括课程作业应用、试题库建设、课程在线测试等内容。课程作业是学生学习反馈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网络平台上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适时适量的网络课程作业,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通过建立网络试题库以及在线测试等形式,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参与度。

4.课程管理模块。该部分是针对教师开放的模块,主要用于对课程相关栏目及信息的管理,如教学栏目管理、选课学生管理、学生学习信息统计等。该模块首先可以设定所有栏目的访问权限,另外可以将选课学生通过不同形式加入到课程中来,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选择性统计。适时改变教学栏目、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对老师上好一门网络课程也是相当有益的。

二、高校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扩展应用探讨

1.基于网络平台的多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充实。笔者所在单位的课程目前已全面进入网络平台,但都相对孤立,没有形成有效整合,制约资源共享;且因少数课程网络资源不足,学生访问偏少,因此有必要对多门课程进行整合和充实。如农业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有十余门专业课程,《农业信息技术》、《遥感及其农业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等课程中都涉及到3S技术的内容,可以为相关内容建立共享区,让每位任课教师和所有选课学生都能共享,避免课程孤立,从而充实内容,促进应用。

2.研究性教学实践的运行机制及效果评价体系。网络教学平台背景下,核心课程研究性教学实践的运行机制、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它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延伸。比如项目化课程设计的作业形式、交流方式的功能利用与开发,教师如何实现对学生的导学与督学作用,学生如何利用平台拓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讨论学习、探索学习,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手段、效应分析等。

3.构建多角度立体教学模式。建立基于平台的教学讨论区,促进教学互动,实现多角度立体教学模式。主要利用教师教学博客、网络平台的课程讨论版、教学邮箱等模块延伸与深化教学内容,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多方面交流。教学不只是“教”与“学”的过程,更多的应体现在“问”上,即讨论交流。

4.多课程研究性教学方法的网络集成与应用研究。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将多课程(如农业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融合与渗透,在单门课程研究性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对多课程研究结果进行系统集成,并首先在学科中得到应用。

三、结论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展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性教学已从传统的基于课堂的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模式,转变为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而不受时空等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水平自主选择学习进度和进行文献调阅,开展个性化学习。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研究性教学,将在教学和管理两个方面带来一系列的改变,如何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保证教学资源的持续积累和有效提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等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以校园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面向不同课程群的教师和学生,促进网络平台课程有效整合与建设利用,丰富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网络课程资源的多角度开发与共享、学生课程设计的网络化实现与共享,以教学讨论和互问的形式促进师生和生生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进而增强相关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质量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学习能力,从而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实施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多课程研究性教学的系统集成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邓萍,蒋君好,蒋启华等.高校网络辅助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15):21-22.

[2]吴宏伟,张殿龙,梅险.高校网络辅助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7):17-20.

[3]姜传国.高校网络辅助教学的探索与应用[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9(1).132-134.

[4]张玮.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过程管理模式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74-76.

[5]许卉艳.大学生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态度差异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09,(2):81-83.

中学生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的论文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中学网络教学与学生学习逐渐形成了一个发展趋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工具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学生可以将网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过程的有利平台,以及一种重要的多媒体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中学教师的教学与学生在业余时间的自主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学能力和调整学习逻辑与方法,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中学网络教学系统的建设可以承担教师繁重的备课、课件制作和教学大纲的交互等工作,可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系统需求设计

中学网络教学系统在教学网络过程中能够对加强教学辅助功能,提高教学支持系统的智能性,为参加网络学习的中学生提供动态多媒体的课堂教学环境。同时,网络教学系统可以为教师提供交互性网上课程的工具,进一步提高网络教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实现随机虚拟教学课堂的交互性。

1.系统模块化应用需求。中学生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要实现系统使用的模块化,可以根据不同教师的’教学需求调整教学可见及其背景方便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进度和相关要求,在网络教学系统上提供课程内容等资源库管理,同时可以有效地组织多名教师对课程资源进行交互和网络调整,可以使得教师充分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形成模块化的教学资料与课件展示,保证教学模块与学生学习模块的无缝对接,保证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多样性。

2.系统网络教育资源共享需求。中学生网络教学系统可以把学校课堂的教学课件资源形成网络共享的多媒体课件及其相关的影像资料,形成教学的网络公共资源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课件与教学资源充实到网络教学数据库中,形成多层次、多视角、多媒体的教学共享资源。在该系统中,教师可以为自己的教学制作独立的教学维克空间,用于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习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课件、媒体、语音、影像等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多媒体资源的空间利用率。

3.网络教学与学生学习资源分配需求。通过中学网络教学系统,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的教学管理模块,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映和教学效果,进行有选择的教学资源的调整与分配。教师教学资源的分配取决于教学效率、效果和学生的接受满意度;学生共享教学资源及其分配可以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方法和学生接受能力提出自己在教学资源上的需求。

教师通过学生的需求信息进行教学资源的再分配,指导合理地满足学生对于教学资源分配及其共享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与学生在网络中的交互过程,进一步提高教学资源的分配效益,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支持教学过程的信息共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教学系统中课程管理向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发布自己的课程资源、布置作业、教学通知和学习交流,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中的教学任务。

二、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系统的功能性需求描述工具用例方法,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分解到每一个教学过程用例,按照教学目标要求清晰描述教学用例结构,形成用例包图,具体包括:教学需求管理、教学计划、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网络教学、考试监管、用户管理、系统维护,如图1所示。

三、教师教学模块设计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是进行网络教学课程的资源制作、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管理的主要执行者。主要工作包括:答疑系统的管理、作业系统的管理、通知发布、学生管理等,图2表示了教师教学流程,教师通过相应登录后进入教师界面,可以进行课程管理和学生管理。

教师是网络学习过程中的主要执行者,在教学模块中可以使教师在备课、授课、答疑、交流等过程中起到网络互动和多媒体交互的网络教学效果。通过系统交互过程,教师可以知道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动态以及学生对各个课程的喜好程度和接受程度。通过网络,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网络监督与管理,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情况,同时可以进行教学过程的随时调整与课内课外辅导。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进一步制定教学课件和课程辅导资源,并针对学习课程制定网络考试,可以在线查询学生的考试成绩。网上考试系统在远程教学系统中的作用是用来考核学生在一个学习阶段中的成果,用来判定学生能否满足该选修课的要求,取得学分,因此它对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的功能有编辑试题、进行考试、提交考卷、批改考卷、提交成绩、成绩统计。

四、学生学习模块设计

学生学习模块可以在学生进入学生界面后查看相关课程信息,进行在线的视频教学点播,完成在线作业,进行在线测试,同时可以进入课程互动模块,提交作业和BBS交流,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能有所收获,在课后通过学生学习模块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更多的练习机会,同时也可随时与在线教师和同学取得联系,寻求辅导答疑和课程交流。其详细功能模块流程如图3所示。

五、结语

基于网络的中学生教学系统的设计理论基础是基于自主学习理论、个性化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进行研究设计的,通过网络学习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习知识视野,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且善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动者。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和充分地利用网络学习资源,构架自我学习环境,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课程资源,通过交互平台与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交流,使得该系统可以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兴趣的同时进一步开展互动学习和互动网络交流,实现有意义的知识建构的学习方式,对我国中学生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推荐性案例。

参考文献:

[1]德斯蒙德。远距离教育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王风。企业富媒体开发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4-7.

[3]薛伟。开放大学学习支持系统的比较研究[J].远程教育,,9(8):13-14.

[4]支瑾,张迎娟,袁义。构建主义教育理论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2):240-241.

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打造问题论文

摘要:从转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转型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性差,学校、企业和政府协调育人的互动性较差,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体系单一五个方面分析了转型高校创新创业教学平台打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转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打造提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双师双能;孵化基地

引言

20xx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xx]19号)文件提出:“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揭开了我国高等教育调整的序幕。现阶段本科高等教育还偏重于理论教学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导致高等学校的本科教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培养的专业人才和社会需求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严重。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各大高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逐步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逐步渗透到通用课程、专业课程等方面,初步搭建了校内实习实训实验室、仿真模拟实验室、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但是在各个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搭建过程中没有有效地把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相互结合,实现良性互动。高等学校的转型发展必须以创新为驱动,以创新带动创业、就业,通过创新意识和创业氛围的营造不断地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的成功率,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就业适应力和竞争力。

一、转型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重点是学生创新意识、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创业教育中加入了创新教育,通过创新思维的培养带动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而推动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是针对现阶段高等教育同质化、大众化和办学特色空心化等问题进行的一次深层次的教育改革。通过转型发展彻底转变教学思路,实现产教融合,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性人才,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地方转型高校的改革和试点发展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学生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中最具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群体之一。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是殊途同归,都是通过思维模式转变和深层次的教育改革等形式,不断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转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平台打造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性较差转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通过创新创意思维、创业基础理论知识等方面的课堂教学等形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现阶段,很多地方转型高校主要通过《创业基础》《创业与投资》《创业企业运营管理》等启蒙类的创业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对于创业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专业教育中只是通过一两门专业课程硬性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很好地融入专业教育。学生对于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方面的知识,只是通过一些创新创业协会、成功创业毕业生的讲座和交流等形式进行简单了解,学生对于团队管理、风险控制,甚至于国家、地方政府等相关扶持政策都是一知半解。

2.学校、企业和政府协调育人的互动性较差高校与区域内的企业在地方政府的牵头下,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理工科院校的优势更加明显,与地方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但是财经类院校与企业的’互动性较差,未形成校政、校校和校企之间的协调发展。有些地方转型高校根据教育科学规划发展的要求和地方教育厅规定的基础上,匆忙之间利用校内闲置的教学楼挂牌成立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学生根据校内需求创办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导致创新创业项目都是一些咖啡店、蛋糕店等简单低级的形式,只是实现的创业,根本谈不上创新,以至于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没有后续的发展或者进行转让,没有真正实现创新创业平台的教育本质。

3.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的教师大部分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欠缺,对于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能够驾轻就熟,但是对于实践类课程存在明显的缺陷。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教师具有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积累,比如财务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指导、管理不足等现象。地方转型高校的创业导师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部分:来源于创业类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指导教师,但是现阶段的创业类竞赛项目、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评价标准、项目成功创业率都不是很高,只是为了比赛而比赛;来源于高校委派教师参加各类创业类培训、SYB等培训,通过实验室模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极少数创业导师来源于企业和具有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

4.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部分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照搬重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于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教学和管理,自身的特色不是很明显,对于实践教学的安排大多是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市场调研等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对于独立设置的实验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相关专业的创新创业大赛、专业竞赛等方面来进行模拟锻炼,学生参与度不是很高,不能大面积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合作仅依靠高校教师个人的关系来维持,导致高等院校与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存在形式化现象,合作层次偏低,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的顶岗实习主要是进行简单、低级的工作客服、市场调查等工作,不能对学生创新思维、创业能力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

5.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体系单一从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提出,到现阶段各个地区以师范院校、示范专业等方式逐步推进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现阶段各个转型高校对于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体系还是依赖于期末考试的一张试卷进行成绩的评价,通过学分、绩点等方式衡量学生是否具备毕业资格和获得学位资格。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形成以结果为导向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对于教学过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非考试类的实验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实践课程教学重于形式和游戏等,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理论转化实践能力,更谈不上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转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打造

转型高校应该在明确自身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打造,坚持创新为驱动力,创新与专业相融合,创新引领创业,创业融入专业,创业带动就业。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不断地把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的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从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1.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全方位融合地方转型高校必须根据企业或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对毕业生、企业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有效调整,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社会服务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培养现在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在地方转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结合工作岗位需要,有目标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只有在学校进行精准定位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确定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业课程应该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需求,构建具有区域性和特色化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必须紧密结合,构建全方位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网络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通过公共基础基础课+专业课(选修+必修)、线上课程+线下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意识启蒙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创业课程和拓展类创新创业课程等各类课程,让学生从创业意识、创业管理到创业实践等方面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

2.学校、企业和政府协同育人,形成良性互动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文化氛围多方面的影响下,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创新大部分来源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生产实践中,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创新的主力军是大学生,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多渠道鼓励和扶持对大学生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搭建过程中,必须明确政府、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和定位,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服务者,企业代表市场导向和创新的需求者,高校是创新的发源地和教育基地,只有实现校政、校企、校校的良性互动,才能有效地开展三方协同育人,校企协同共建创业孵化基地和实践教学平台,才能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搭建需要在政府有关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扶持和帮助下,区域内的企业从自身科技创新的需要出发,联合对方高校雄厚的师资和研究能力,通过校校联盟、校企联盟共同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3.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只有教师的素质不断提升才能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教师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双能性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和交流等形式,从创新理论入手,逐步的提高教师实践能力,100%成为双师双能型教师。通过聘请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客座教授和创新创业导师等形式充实自身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通过教师队伍间的交流和研讨等形式,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创业导师在自身知识结构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跨学科的研讨、交流和模块化教学等方式.弥补教师自身的知识局限性,形成包括管理、财务、金融等全能型的师资队伍,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4.构建阶梯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创业实训、创业竞赛以及创业孵化中心,创业实训可以通过利用专业校内实验室和校企合作企业深度融合的形式来实现。通过企业家讲座+实验+实训的形式,开展实践类与专业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生通过与企业家的沟通,校内模拟和到企业顶岗实习,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构建“企业家讲座+比赛+创业实践+创业孵化”的阶梯递进实践教学模式。企业家讲座和比赛以第二课堂为主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通过进行滚动式的开设,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及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参加。创业实践和创业孵化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拓展,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和竞赛落实提供机会和平台,并逐渐纳入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的集中性实践教学课程和环节。确保其在校期间创新创业训练循序渐进、一步一台阶,形成一个不断推进的实践教学系统,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阶梯递进。

5.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学生学业的评价体系直接影响教师上课方式和方法,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是保障创新创业教学能够有效实施的关键。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必须注重学习过程考核、体现实践能力评价、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只有不断的健全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评级体系,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学校整体出发,结合学院日常管理工作和专业特色,构建注重学生能力考核的学校、学院和专业三级评价体系。将创新创业课程以学分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又可以保障实习和实训教学的质量。推行学分替代制度,如以创新创业学分替代课程学分,以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替代毕业实习,以学生创新创业标志性成果替代毕业论文(设计)等,打造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娜.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2(7):165-167.

[2]孙晓梅.试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功能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8).

[3]黄本笑,黄茵.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文献综述[J].生产力研究,(01).

[4]王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当下困境与路径选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5]吴玉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5(11).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很多实验课程由于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或者实验场地的局限性使得实验无法真实开展,这对学生对物理、化学的深入学习都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特别是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对实验的要求更高,学生难以通过实验课程有效的观察和实际操作,所以还需要教师能够利用网络环境为学生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些教学内容。

1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中存在的不足

高分子化学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自然科学,因此实验教学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将课堂学习中的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实验室技术得到有效的提高;对于一些高分子科学的基础知识操作,还能够使学生深刻的了解一个知识的形成过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传统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一方面为虽然学生的动手机会多,但是却缺乏思考,很多学生在实验教学结束后,甚至不了解教学的目的,不了解需要掌握的内容。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往往都是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的,然后得到想要的实验结果,缺乏对现象以及知识形成的深入了解。形成这些不足的原因是多样化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为实验的教材或者实验指导书过于细化,对学生实验的指导过多,包括每一步的操作都详细的写明,使得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照做就可以,而不需要过多的思考。

2.1网络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中,包含很多的模块,比如课程简介、教材参考、教学资料、评分方式以及教师队伍等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网络平台建立中,虚拟实验室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通过教师在线答疑的版块,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自由的讨论。同时为了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还可以在网络平台的建设中增加一些微博、BBS以及微信等社交网络元素[1]。

2.2建立快速获取网络信息通道

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中,网络信息的获取速度更快,同时便捷性也比较强,与传统的纸笔方式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比如在教学内容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如果学生只通过笔记的形式来整理学习资料,那么会消耗很多的时间,而且在抄写的过程中也容易由于人为抄写的错误造成一些数据的失真,使得实验受到影响。而网络教学平台中的二维码能够有效的解决笔记抄写的问题。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悬浮聚合”实验为例,学生需要通过实验了解该物质的性质以及提纯方式等,而要想获取这些知识,学生的途径有很多,包括查阅纸质资料、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查找以及二维码等。其中最为便捷的为二维码,学生通过智能手机等便携网络终端设备就能够快速的链接到网络地址,并获得甲基丙溴酸甲酯的相关信息。

2.3虚拟实验室的构建

虚拟实验室能够对现实中无法实施的实验教学进行有效的弥补,同时也能够有效的节省教学的时间和成本,防止现实试验中对一些比较贵重的实验器材和设备造成损坏。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利用仿真模拟技术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实验场景。同时虚拟实验室还能能够创建一些无法真实操作的实验内容,比如高分子链的螺旋结构,如果只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而通过虚拟实验室的构建,就能够为学生们更加直观的展示高分子长链,进而使学生观察到全同立构聚丙烯长链的螺旋结构、旋转角度以及末端的变化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虚拟实验室虽然能够提供真实实验室的场景,但是与学生的亲手实验间还是存在很大差别的,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中,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否则一味的追求仿真和模拟是无法突出实践教学效果的[2]。

2.4注重Web2.0的应用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并不是将传统的素材用网络表现出来,或者各种素材的堆积,而是要能够利用新时代的网络技术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当前网络已经不再是新鲜的事物,因此需要在网络平台上增加一些创新型的元素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Web2.0技术能够将百科全书、社交网络以及博客、微博等链接到平台,从而提升平台的点击率。同时通过在平台上添加校内访问数据库比如万方、知网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资源和参考依据,进而使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更加科学。

3结语

综上所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很多的弊端,一方面由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陈旧不符合当代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为在一些实验中由于场地、设备或者实验自身的限制无法真实的开展。这种情况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通过实验网络平台的构建,则能够实现对传统实验教学不足的弥补,提升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庆丰,何冰晶,闫瑞强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广州化工,,40(20):134-135,148.

[2]李尧,陈秋杰,徐思昀等.探寻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J].大学物理实验,(3):104-106.

ASP技术下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论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与智能化已经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每个方面,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也受到了网络化的猛烈冲击,现代远程教育成为网络化教学的产物。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都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难得到正常发挥,培养出的学生绝大部分属于知识应用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1-2];网络教学理念的提出作为对传统教育方式的补充与完善,不仅打破了传统课堂授课的模式,而且弥补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难题,它不但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实现了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的需求模式,最为关键之处在于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原有的“依赖于课堂、依赖于老师”的传统教育模式能到很大的改观,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且网络教学平台能提供各种灵活方便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集中和个性化学习的有机结合,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师教学过程的主体[7-9].

1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基 于Web的 网 络 教 学平台 的 开 发 与 应 用 已 经 非 常 成熟,但是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会出现因为教学对象与教学环境的差异而必须重新修改教学平台的设计方案和要求的情况。

根据建构主义所提出的教学理论的要求,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题,需通过探索的方法去发现新知识的意义,而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指引者,要求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并理解对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任务[3-4].

文中提出的基于ASP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正是基于上述要求目标进行分析并设计的,根据上述需求,该系统大体上归纳为4个平台:教学资源服务平台,课程平台,交流平台和管理平台,实现根据不同学习主体的具体情况智能化地为其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控制学习进程。

2系统设计技术理论简介

2.1 B/S 网络结构模式

目前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中使用较多的系统交互模式是B/S (Browser/Server) 与 C/S(Client/Server) 模 式,文 中 采 用 B/S模式,客户端通过浏览器(Browser)访问 Web 服务器来访问与其相连的后台数据库,B/S 结构的系统交互模式具有使用统一浏览器的界面格式,便于操作,且工作效率较高的特点,同时该模式通过把用户的`服务请求分配到服务器端,实现了无论在使用和还是数据库维护方面都比 C/S 模式有着更高的性价比,而且使系统的维护过程层次化; C/S 结构的交互模式主要是基于局域网的环境下展开应用的,它受到地域的限制,而B/S 模式通过 Internet 进行通信,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但在处理大量数据时速度较慢[4-5].

2.2 ASP 技术

ASP 是 Active Server Page 的缩写,即“活动服务器网页”,它是微软公司开发的用来代替 CGI 脚本程序的一种服务器端脚本环境,可以使用服务器端的脚本和组件创建动态内容,可以与数据库和其它程序进行交互,常用于各种动态网站中,也可以创建使用 HTML 网页作为用户界面的 Web 应用程序,由于在该教学系统中采用了 B/S 的交互模式结构,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任务处理大多数发生在服务器端,因此客户端的浏览器基本不会依赖于服务器,因此 ASP 具有简单易学、工作效率高、安装使用方便、开发强大且多样和无序编译的特点[3-4],其实现过程的示意框图如图 1 所示。

Windows Server 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具有 可 靠 的 安 全 性 和 稳 定 性 且 易 于 图 形 用 户 界 面 的 操 作,SQLserver 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非过程化的 Transact-SQL 编程语言,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通过利用该语言才能实现与 SQL 数据库进行通信,适合中小型系统的开发,ASP利用 ODBC 接口技术和服务框架网络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可扩展的主机环境,非常适用于动态网站脚本编程技术,是中小型系统开发环境的首选。因此,本网络教育系统把 Windowsserver2003、ASP 和 SQLserver2000 结合起来作为开发环境与应用平台,这样的组合是当前网络教学平台开发较为常用的一种系统搭建模式。

3教学系统总体设计

根据上述需求,教学系统大体上归纳为 4 个平台,即教学资源服务平台,课程平台,交流平台和管理平台,4 个平台包含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教学内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网上答疑和考试系统五个子模块,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运用知识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模式以方便具体课程内容的编排、放置应该考虑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同时要尽量确保设计的系统具有能够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包容性和可扩展性、易使用、易维护、适用非计算机人员使用、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等特点,使得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采用 B/S 交互模式实现,充分避免了 B/S 交互模式在处理大量数据时速度较慢的缺点,系统整体功能结构如图 2 所示。

3.1 数据库设计

根据上述网络教学平台的需求分析,需要对系统的后台数据库进行设计。与用户应用逻辑直接相关的实体包括系统管理员、教师、课程和学生,它们之间相互以讲授/选修的关系进行关联,反映主要实体关联关系的 E-R 图,如图 3 所示。

3.2 教学内容管理

教学内容管理子系统的功能应考虑如何实现不同用户,如学生、教师和管理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即如何实现教师可以进行在线答疑,学生可以通过视频或虚拟教室学习,使得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约束。针对上述问题,管理员可远程对资源中心内的资源进行全面的管理,包括存储方式的定义、资源分类的构建、用户的管理、资源的上载、管理、编辑等,为适应素材管理的需要,还应能够提供资源批量上传、图象资源自动生成缩略图等功能,大大降低了管理员的工作量和管理难度。如图 4 所示。

教学资源的维护与调用方法与资源的格式相关,对于多媒体资源,在实现上需要应用不同的插件,因此,按照资源的格式不同,网络教学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分为普通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资源。

3.3 管理系统模块

管理员模块具有整个网络教学系统维护和管理的权限,能够实时进行在西安管理,它的权限范围如图 5 所示。

3.4 评测系统

网上评测系统是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注册表单时设置了两种身份的用户即老师和学生,评测系统设计的好坏,关键在于它的指标体系是否健全与合理,它的设计不应该单纯的靠学习者的参与程度以及用户评价的排行,而应该围绕系统的使用对象之间以实现更好的智能化在线交互。评测也需要考试成绩等指标,就本系统来说,能检测到的指标及表现形式如下:学习时间与学习者在线时间,学习活跃程度与发布教学资源的数量及品质;提问及回答问题的多少,学习效果与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以上指标都能转化为数字并进行计算,只是评测的每项对象所占的权重多少是一个很难通过计算得出的数据。因此,本系统在评测前要先在评测系统中设置各检测项目的权重系数,具体的权重系数可通过调查的方式得出。调查结果如表 1 所示。

4系统的安装和测试

该系统运行在由一台联想万全 T100 服务器和学生电脑作为客户机组成的小型模拟测试环境,该校网络学院学生和教师帮助完成了系统的功能和兼容性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不论是学生发布资源还是进行在线交流,均能正确实现,并且运行稳定, 同时,全新的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和评测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提高提出了新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5结 论

根据上述测试结果说明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在功能上是值得肯定的。 ASP 技术的引入,使得该系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一理念将有利于把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云计算服务技术融入全新的教学管理系统之中,使之在功能和性能上更加完善和强大,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研发,在国内外已经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但随着教学新理论和网络新技术的不断呈现,网络教学平台也必然与之共同进步,将教育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的网络教学平台未来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申瑞民。基于Web的智能远程学习环境的构建[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36-38.

[2] 张建伟。论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EB/OL].[-06-08].

[3] 彭聘龄。 认知心理学[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

[4] 普措才仁。基于B/S体系结构开发应用系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31):47-49.

[5] 赵增敏,朱粹丹,赵朱曦。ASP动态网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6] 周逸文,姚树春。管理信息系统模式的比较与分析[J].应用研究,2005(18):56-57.

[7] 张社广。网上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8] 张丽。从 C/S到B/S,再到三层(多层 )结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30(3):24-27.

[9] 吕佩吾,张丽静,李嘉,等。 厂级信息监控系统的B/S化实现[J]. 陕西电力,(6):34-37.

一、云计算概述

互联网技术在快速发展与成熟,互联网应用模式不断创新,其中云计算是未来互联网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所谓“云”,是指一个云状的、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的、由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构成的集合。云计算的核心内容是:新的编程模型、新的IT基础设施、新的商业模式。

云计算的特点是:所有的软件与服务都来自于虚拟的互联网,从而提高IT效率,增强服务敏捷性,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与使用成本。云计算能够让客户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访问“云上”所有的应用程序和文件,从而不再受到桌面的限制,使得群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变得快捷方便[1]。

云计算可根据其应用的层次与特点分为3种:公用云、专用云和混合云。所谓公用云是指为云计算提供底层解决方案与服务的公用计算系统,公用云不限制使用者,不属于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专用云又称为私有云。是指由企业或单个客户开发的大型专用、私用的云服务,私用云将按用户需要提供基础设施,拥有服务器、网络和磁盘,并且可以决定允许哪些用户使用这些设施;混合云把公用云模式与专用云模式结合在一起,云的提供者部分拥有权益,并通过一种可控方式部分与他人共享,混合云是目前互联网上的云服务的主要方式[2]。云计算与“云服务”将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云计算可以应用于教学管理、学生交流与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方面。

二、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应用需求分析

我国各类教育机构、学校、高校数量庞大,其办学规模、层次与学生素质差异极大。大部份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资金、人力投入巨大,资源紧缺等问题。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与兴起将大大改善这一状况,云计算与“云服务”将为各层次水平的学校提供强大的在线应用功能服务。从而大大提升各类学校信息化水平。云计算在我国教育领域应用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云计算降低了学校基础资源建设中巨大的软硬件成本,节约资本。对于我国各类学校来说,无论是日常办公还是教学、科研与实验等各方面的软硬件投入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特别是科研与实验室的软件投入,这些软件往往在投入巨大后却使用不了多长时间就需要更新或升级,这就意味着一大笔资源浪费。通过云计算与“云服务”学校能节约70%-80%的软硬件投资,大大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

(2)云计算有利于教育机构共享虚拟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水平。我网各类教育机构存规模和投入的差异巨大,一些知名院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担当着更多前沿技术的研究课题,有更多与国际先进企业合作的机会。而一些规模不大的学校由于经费、师资与发展水平等问题,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实践与实验保障。但云计算的出现,将为各类学校提供了一个教学资源共享的环境,普通院校将同样拥有类似国内外一流大学才能配置的超级实验环境,因此云计算既节省了开支,又打破了教学条件和环境的壁垒,让更多老师、学生能利用互联网上的虚拟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水平。

(3)云计算有利于加强学校教学管理与交流协作。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我国学校教学管理模式与手段差别巨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利用云计算平台,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加强对各类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同时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3]。

三、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技术构架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可采用教育主管部门主导,云服务开发企业参与,公有云与私有云相结合的整体开发模式。云计算网络教学资源平台需要构建强大的底层技术支撑,同时需要开发符合教育机构需要的特色功能,其系统技术构架如下。

(1)硬件及网络构架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将为教育机构提供统一的网络与系统架构,各类学校没有必要配置单独的服务器和管理人员,而是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只需要在重点城市配置一套大型服务器系统。各类学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云计算教学资源平台,并获得高质量的功能服务,这样的网络构架将使系统软、硬件资源得到充分运用,大大降低运营成本。

(2)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平台的总体功能构架

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平台提供强大的资源整合功能,其技术平台采用多层的云计算体系结构,其最底层是基础设施层,提供计算、存储、带宽等按需的IaaS云基础设施服务,这是所有应用功能的基础;第二层是为系统开发提供接口和软件运行环境的PaaS服务层,这是云计算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及集成第三方开发应用功能的综合管理平台;第三层是教学资源平台的应用功能层,提供在线的软件SaaS服务,包括:教学管理、虚拟实验室、学校协作交流等各类功能模块;第四层是客户端访问层,访问方式包括:电脑PC、4G手机及其他移动终端。以上4个层面整合构成了云计算教学资源功能构架平台。

四、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应用功能规划

(1)基于云计算的教学管理系统

如果采用基于云计算的SaaS一“软件即服务”模式,那么各类教学管理软件都可采用类似于租借的形式.统统来自于SaaS的“云海”中。其中各类学校教学管理功能将获得极大提升,学生可以通过“云服务”使用:选课、查询成绩与学分、班级管理、提交作业等功能;老师可以通过“云服务”使用:成绩录入、课程管理、学生交流等功能;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云服务”使用:学生管理、学籍管理、资料存档、待办事项处理等,因此云计算服务将为我国教育机构提升强大的教学事务处理、教学管理监控、教学质量评测、教学办公流程与协作的综合管理功能。

(2)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验室

所谓云计算虚拟实验室,是指一个集虚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验课教学指导系统、网络实验仿真等功能为一体的强大的网上运行系统,这样就可解决因实验经费不足或高档次、高价位设备缺乏所不能开出的实物实验课,同时也不会造成因使用不当,管理不善等因素造成的仪器损坏、元器件丢失等现象。同时虚拟实验还可以模拟实验室中没有的设备,而且还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地进行实验。因此,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验室将为普通院校提供一流的实验资源,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只需要开发一些虚拟实验室功能,并部署在“云服务器”上,所有学生就能共享使用,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也提升了中、低层次院校的教育质量与教学水平。

(3)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践教学系统

实践教学一直是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实践教学成本高、分散性强,很难进行控制与评测,因此,各类学校很难大量开展与实施,这是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通过基于云计算的实践教学系统,老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能够跨时间、跨空间的进行交流与协作,在“云端”实现见习与实训的指导、交流、评测、监控等教学与管理工作,甚至能够在“云端”实现视频实践教学展示与交流,这将大幅提升大学生实践动手的操作能力,大大提升各类院校实践教学水平。

(4)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协作、互动交流平台

教育质量提升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各类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是促进知识传播与创新,促进资源共享的重要举措,同样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都存在着大量的互动交流需求。

五、结束语

随着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模式的快速发展与成熟,各类“云服务”已经成为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教育领域正在进行改革与创新,云计算与“云服务”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将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平台将发挥巨大作用。要建立此类教学资源平台,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提高互联网科技应用意识,要站在教育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云计算应用模式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整合作用。其次,需要开展云计算应用需求分析、系统构建、技术开发与实现等方面科学研究,同时需要利用软件企业的技术力量进行商业化开发运营,不断加强资源与内容建设,并加强云计算教学资源平台的功能开发,促进各类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MichaelMiller.云计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王庆波.云计算实践之道一战略蓝图与技术架构[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1学习空间与学习内容的个性化

在传统体育选项教学中,大部分高校并没有针对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差异、身体素质和学习需求等条件实施分班教学,尽管也有高校在均质化课堂中围绕教学内容尝试实施分组教学,并重视和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提优补差,但不能否认的是,在高校体育课堂中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和指导,对学生的自主化与个性化学习能力培养与教学指导不够。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于体育教学,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需求选择教学模块,通过平台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定制个性化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化学习。学习者不再受限于传统固定的授课时间,可以在任意时间段任意地点学习,突破了传统高校体育教学的时空限制和学习内容限制,体育课堂由教师主导真正向由学生主导转变。

1.2教学内容的直观化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课程,教师对技术动作的教授主要靠动作分析讲解示范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动作的示范在一瞬间完成,或者将动作分解后示范,又使技术动作有失连贯性,高难度技术动作教学便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学生领悟技术动作要领并能掌握应用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应用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图片与视频,影像的定格与慢放以及flash技术,可以很好地呈现技术动作及其使用情境,学生能直观地理解与掌握。教师也能将课堂教学中的技术动作教学环节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将其中有代表性的视频段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通过视频分解与慢放,指导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保证学生接收信息的完整性与正确性,使之一开始就能形成正确的动作观念。多媒体网络教学融多种教学手段于一体,教学资源丰富,适应范围广,提高了教学效率,尤其适合自主学习者。

2转型高校公共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现状

2.1公共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少

处于转型期的本科高校大多是新建本科院校,这批院校办学层次升格时间不长,但学生人数不断攀升,师资力量及教学软硬件设施不断得到改善但难以完全满足教学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转型高校的体育部门大多只建立了部门网页,对师资、教学、党建、活动及相关知识做简单的介绍。部分高校建立起了体育教学网络,一般依托精品课程建设,将常规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技术与比赛视频上传,这只是将体育传统教学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出来,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平移,授课型的网络教学模式,并不能真正适用于学生基于现代网络教学平台所需要的自主学习。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网络教学平台具有课程设计、交流与协作、管理三大功能,又能提供细致的引擎搜索、BBS讨论、个人图书馆、学习效果分析等服务。这类网络教学平台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而设计,充分体验了教师网络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根据教师授课材料进行编辑。

2.2公共体育网络教学平台课程内容设计简单,课件质量参差不齐

高校公共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教学内容模块上,多媒体课件不在少数,但绝大部分是按课本制作出来的“数字化课本”,课程内容的数量、质量和更新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另外有一部分从学生个别化学习需求出发制作的学习课件,融视频、动画等技术手段于一体,图文声像结合,鲜明区别于网络教学平台上的传统教学课件,点击率高,深受学生欢迎。但此类课程内容设计也有其弊端,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实践课程,深入的分析讲解和示范是体育教学的必要形式,如果一味追求学生的个别化学习,而不在课程内容课件设计中配合教师的讲解分析,没有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反馈,那么公共体育网络教学平台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3公共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利用水平低

蓬勃发展的网络技术,为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平台,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网络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并意识到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但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特别是在转型高校各方面条件不是很成熟的环境中,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水平尤其低。一方面是公共体育网络平台建设不完备所致,网络平台教学内容简单,功能设置少,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自主性与约束性比较差。网络教学处于依据现实环境构建的虚拟环境中,学生自主决定与执行学习行为,而体育教学管理部门或者体育教师无法对其进行有力的监督与引导,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由教师控制和引导的课堂,在网络虚拟学习环境中,若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不高,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网络教学平台将传统集体性的竞争性课堂分解为一对一的个性化课堂,学生的竞争性与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消解,也使得教学效果较差。

3转型高校公共体育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公共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应实现体育教育资源共享,打破学生的体育学习观念,使学生不受时空限制,能积极、自主、有创造性地学习。但由于我国转型高校共同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尚处于建设初期,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尚不完善,当前这种教学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几点:

3.1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教学效果较差

完善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因其强大的教学信息资源,如细致准确的技术动作示范、直观的运动视频以及交互性教学与指导,有利于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但在目前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教学效果较差。网络教学虽可以最大程度地进行技术动作的标准化演示与教学,但实际上教无常法,在技术动作学习中,不同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学生,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方法不一样,教学要求和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传统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的价值就在于可以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如对于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在技术动作的教学中就可以适当牺牲小的细节动作的正确性,简化学习难度;而对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可以相应地增加技术动作难度,或者采用高难度的技术动作训练方法。这种调节控制随着学生对核心技术要素的掌握情况而不断改变。同样,有针对性地指导在对学生技术动作的纠错中同样重要,不同学生的同一个错误,其纠错方法可能是不一样的,错误可能有性格特征、身体素质、技术技能水平甚至伤痛等多种因素,对学生错误的纠正及教学训练方法的选用完全是教师针对学生自身特点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可以说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而学生身体素质及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标准化教学是有难度的。那么现有的尚不完善的高校公共体育网络教学可以说完全没有考虑到个体化教学指导的’需要。尚需要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设计、学习内容及交流互动上加以弥补。

3.2体育培养目标单一化

高校体育课程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不仅进行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教育,而思想品德、精神意志等教育是目前高校公共体育网络教学的盲点。在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身体活动的参与性,集体活动的竞争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专项技术,又由于其艰苦性与竞技性,使得体育课程在学生的意志品德培养和竞争合作与团队精神的培养上有其他课程难以达到的优势。此类培养目标主要靠教学中教师的言语激励、集体的竞争协作,在不断地克服身体与心理惰性,不断的情感冲突与交流中,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网络教学平台在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学习中占有优势,多媒体特性及资源的丰富性有利于使大部分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认知,但在竞争与合作精神、意志道德品质等方面,体育课程应具备的核心培养价值却缺失了。

3.3教师的网络技术素质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跟不上

完善的体育教学网络平台对教师的网络技术水平与现代教学素质的要求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的要求极高,目前我国转型高校的师资与学生整体素质水平据此还有很大的差距。转型高校特别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职称情况、科研能力等不断得到优化,但真正能满足现代网络技术教学的素质还很落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内容建设及与学生的在线互动交流指导主要依靠体育教师完成,体育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现代网络技术水平,能制作适应网络学习需要的各种课件并与学生完成各种形式的在线交流与指导,同时也要具备现代教学思想,能从学生自主学习需求角度出发,设置教学内容模块并组织教学内容。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整体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绝大多数还处于“要我学”的阶段,课堂处于教师主导与控制中,让学生在虚拟的网络教学平台中学习,可能会使部分学生处于茫然的消极状态。

4转型高校公共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建议

4.1完善高校公共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增加资金与人力投入,完善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依靠强大的数据库和服务器,建设体育资源信息模块、体育教学模块、即时通讯模块、交流平台模块、功能设计模块,使之便于教师设计教学、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便于管理员管理维护。对公共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网络技术水平。公共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核心模块是教学模块,体育教师是教学模块的直接责任者,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体育教师对信息资源的处理能力,参与到网络教学平台网页设计及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中,从而提高网络教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现代体育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的教学模块教授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熟悉体育网络教学平台,激发学生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解决问题,在网络教学中充分利用即时通讯和互动交流平台,引导和约束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网络学习的自我约束能力。

4.2将公共体育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提高交互性

首先是公共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优秀课程资源设计离不开传统体育教学,只有尊重传统教学,深谙高校体育教学规律及学生学习特点,才有可能设计出更适应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其次是要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在当前条件下,公共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尚不完善,条件也不太成熟,不可能实施理想的网络教学,但也不能因此而放弃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应立足传统教学,继续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又尝试使用网络教学,使网络教学更好地辅助传统教学,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

高校网络辅助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网络辅助教学是继多媒体教学以后,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而迅速掘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当前网络辅助教学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通过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正确处理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关系,正确处理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完善网络辅助教学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才能充分发挥网络辅助教学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