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 文档
- 2024-10-03
- 104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本文共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1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目的:巩固统治。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4)作用: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
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
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2
列举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1、汉武帝集权:西汉的中、外朝制度; 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皇帝总揽大权
2、唐朝三省六部制:
(1)结构:
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
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
(1)措施:
①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
②削实权:在中央把相权一分为三(实行二府三司制,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
(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4、元朝: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
5、明朝: 废除丞相,相权、皇权合而为一,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明朝设立内阁: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设内阁。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
6、清朝设立军机处:
①时间:雍正年间
②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③职权:处理军务,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只跪奏笔录。
④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如何高效的学习高中历史
要学好高中历史,还需要一定历史理论的学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下,仅供参考。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比初中历史的难度提高了一个层次,注重历史的前因后果,加强了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而在这其中就蕴藏着历史理论。与高中历史联系比较密切的历史理论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和基本观点。
我们学习历史,决不能“为历史而历史”,而是要有一定目性的。学习历史,主要是为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能够将在历史课上学到的东西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分析问题的时候,就要采取正确的评价方法:
(1)坚持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等,就是正确的立场。比如说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拉历史的倒车,他违背了人性,企图从根本上抹煞人类文明。因此,希特勒是整个人类的公敌,为人不耻,遭人唾弃。
(2)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这条原则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作用来进行评价,不能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
高考历史万能公式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
(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制度
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高一提高历史成绩的技巧
把握历史事件
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有特定的环境的,它的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知道的,我们在看一个事件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些都记下来,这样我们在复习历史的时候,我们才能快速的答题,知道这个事件主要讲了什么。
利用材料
我们在答历史题的时候,善于利用材料是非常的有必要的,有很多的历史题都是在材料中能找到答案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样我们的成绩才能提高。
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这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这种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世袭制
解析:B宗法制是一种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故B项正确。
2.“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集议制度()
A.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B.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
C.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强化君主个人__
解析:A从“君臣集议……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可知秦朝集议制度不是君主__,而是有利于皇帝决策时吸取他人意见,故A项正确。
3.比较下列甲、乙两图,由甲图到乙图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官吏日益增多B.以分权实现集权
C.尚书省权力D.太尉权力分到兵部
解析:B甲图反映的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乙图反映的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下,丞相权力很大,威胁皇权;而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均为丞相,三省之间相互制约,相权一分为三,从而保障了皇权的独尊,故B项正确。
4.《儒林外史》中有一则故事,讲到屡试不中的穷书生范进,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这反映出作者认为科举制()
A.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
B.选拔人才注重德才兼备
C.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D.考试程序繁杂试题艰涩
解析:A材料“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表明科举制使士人的心理发生扭曲,人性得不到应有的伸张,故A项正确。
5.中英《南京条约》第十一款规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中国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这说明()
A.英国开始干涉中国的内政
B.中国的行政主权遭到破坏
C.清政府失去了外交自主权
D.清朝天朝上国观念被打破
解析:D材料规定突出的是中英来往时人员的平等,打破了清朝的朝贡体系和天朝上国观念,故D项正确。
6.“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歌谣描绘了()
A.三元里抗英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爆发
解析:B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金田”得知描绘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故B项正确。
7.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B.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D.促使知识分子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
解析:C据材料“直截了当地讲救亡”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故C项正确。
8.18,慈禧册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计划废黜光绪帝,但溥儁不获外国公使承认,慈禧被迫停止废立计划。义和团运动中,载漪与载勋等利用义和团排外。19,清政府与联军议和时,载漪被指为“首祸”要求惩办。19,清政府下令将载漪、溥儁父子流放新疆。据此可知()
A.列强开始干涉中国内政
B.晚清政府进一步走向沉沦
C.晚清统治集团发生分裂
D.义和团运动引发朝廷内争
解析:B列强开始干涉中国内政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据材料“溥儁不获外国公使承认,慈禧被迫停止废立计划”“1901年,清政府与联军议和时,载漪被指为‘首祸’要求惩办。1902年,清政府下令将载漪、溥儁父子流放新疆”可知晚清政府依附于列强进一步走向沉沦,B项正确;C、D两项材料体现不出。
9.有学者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了,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种不朽的业绩难道不值得我们今天给予热情的歌颂吗?”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A.促进了中国民主思想的传播
B.__了封建等级制度
C.是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
D.具有民主革命的一面
解析:D辛亥革命__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民主革命的一面,故D项正确。
10.“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一事件()
A.体现强烈的爱国精神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__君主专制制度
D.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解析:A从材料提供的信息看反映的事件是五四运动,结合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彰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B、C两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D项是国民革命的意义。
11.右图是冯玉祥在1939年所作的漫画。画上的白话“打油”诗是:“妈妈在前爸爸在后弟弟播种哥哥打寇男女老少齐报国仇多产粮米把倭打走”。该漫画的主旨是()
A.嘲讽日寇对华侵略B.鼓励发展农村经济
C.号召百姓积极抗日D.赞扬国共合作抗日
解析:C该漫画的主旨并不在于嘲讽日本的侵略,而在于号召百姓积极抗日,故A项错误,C项正确;鼓励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是抗日,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国共合作,故D项错误。
12.如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年代尺。适合填入图中空白处的是()
A.开天辟地B.握手言和
C.分道扬镳D.走向成熟
解析:D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D项正确。
13.该电报(如下)发于哪场战争中()
粟张,并告华东局,陈邓,中原局:
齐辰电悉。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应。
军委
佳亥(9日21—23时)
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解析:C根据材料可知参战军队为华东解放军、中原解放军,指挥者为粟裕、陈毅等,材料又涉及徐州,可知该战役是淮海战役,故C项正确。
14.下面两张历史照片反映的史实共同说明()
A.中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睦邻友好政策取得重大成果
C.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D.西方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政策破产
解析:D中美建交于1979年,A项错误;美国非中国邻国,B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未发生根本性变化,C项错误;图片信息共同说明西方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政策破产,故D项正确。
15.《欧洲历史》说:“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代议制形式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这说明了()
A.古希腊民主与近代西方民主是完全不同的
B.雅典民主强调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C.雅典民主比西方代议制优越
D.西方代议制是直接民主
解析:B材料“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反映了雅典民主强调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故B项正确。
16.《查士丁尼法典》序言中写道:“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法律的依据
C.罗马法对近代欧洲法制影响深远
D.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之一
解析:D材料强调了法律的重要作用:治理国家、巩固统治,D项正确。A项不正确,罗马法可以缓和社会矛盾,而不是消除;B项错在“”;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17.《欧洲文明扩张史》中说:“从欧洲的总体看,甚至到19世纪下半叶仍远不能说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都实现了英法式的近代民主。而且民主的体制与民主的精神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有了议会制,是说有了民主的形式,不等于说有了民主的内容。”最能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A.1689年《权利法案》B.1787年美国宪法
C.1875年法国宪法D.1871年德国宪法
解析:D该题实际考查到19世纪下半叶有民主的形式,而无民主的内容的国家。依据所学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拥有绝对权力,虽然有议会,但是议会的权力很小,D项正确。
18.19世纪上半期,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社会改造方案纷纷提出。这反映了()
A.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B.民族主义思潮兴起
C.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分化D.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解析:C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一些思想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他们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社会上先后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
19.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
B.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范
C.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
D.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
解析:C材料中没有涉及公社财政状况,故A项错误;公共食堂的管理规范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但非问题的本质,故B项错误;材料“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说明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故C项正确;食堂的饭菜需要委员们自己掏钱,未体现平均主义原则,故D项错误。
20.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解析:A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存在的分歧在于当时是否需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A项正确。
21.下表是某国际组织资料,该国际组织是()
成立时间1949年
组织宗旨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促进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保卫成员国的自由与安全
总部驻地布鲁塞尔
A.北约B.华约
C.欧共体D.不结盟运动
解析:A根据题目该组织成员国是为了促进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可知其成员国为西欧国家和美国,并且其总部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可以判断该组织是北约,故A项正确。
2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由盟友成为对手;到了80年代之后又谋求合作。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多极化的发展B.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C.两国意识形态的矛盾D.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解析:D美苏间合作也好对立也罢,都是出于自身利益而作的政策调整,国家利益是外交的根本出发点,故D项正确。
2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谈到:“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基于此,西欧国家()
A.积极推行民主改革B.与苏联展开激烈竞争
C.走上联合自强之路D.努力抢占新的殖民地
解析:C从材料可知,西欧各国面对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控制逐步认识到必须采取措施改变这种局面。联系所学知识,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开始了欧洲联合的进程,以应对美苏的压力。
24.20世纪60年代,某次国际会议通过宣言,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这一会议是()
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
C.不结盟运动会议D.朝核六方会谈
解析:C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会上确立了不结盟运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C项符合题意。
25.当今世界,有人认为存在“新冷战”。那么,新旧“冷战”的基本共同特征是()
A.美国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B.欧洲成为争夺的前哨阵地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解析:D尼克松时期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A项错误;欧洲成为争夺的前哨阵地是旧“冷战”的基本特征,B项错误;1991年华约已经解体,C项错误;“冷战”是指采用除武力之外的一切手段来遏制其他国家,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6.无论中外,“分权”思想自古就有,虽然它们的目的和影响各不相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汉代以后,我国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就正式分由不同机关行使,实现了在职能、权力和人员三方面的分离,和现代国家三权分立的方式相似。所不同的是,作为宪政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一部分的分权体制是从总体上以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为目的而做出的政治安排,这三种权力的最终来源是人民,而我国古代无论决策执行还是监督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皇帝负责。
材料二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评论道:《联邦宪法》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朱雄在《论三权分立原则对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中说:1787年宪法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制衡理论作为宪法的核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特殊的“双重分权制衡”政府结构。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1)中国的分权在隋唐时期最为典型的体现是实行了什么制度?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分权和近代以来西方分权的根本不同。(10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及其对美国发展所起的作用。(7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如此分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部宪法的性质和意义如何?(8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制度,据材料一“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就正式分由不同机关行使”及设问中的“隋唐时期”可知是三省六部制;第二小问不同,据材料一“这三种权力的最终来源是人民,而我国古代无论决策执行还是监督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皇帝负责”,结合所学得出,中国分权服务于皇权专制,西方分权服务于民主制度。第(2)问,第一小问原则,据材料二“形成了特殊的‘双重分权制衡’政府结构”得出分权与制衡原则;第二小问据所学,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目的,据材料三“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结合所学分析得出,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第二小问性质,结合所学得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第三小问意义,结合所学分析得出确保民主制度的实现,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答案:(1)制度:三省六部制。(4分)
不同:中国分权服务于皇权专制;西方分权服务于民主制度。(6分)
(2)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或三权分立、互相制约、民主原则等)。
(2分)
作用:防止了专制,保障了民主;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
(5分,只要能答出相同的意思即可得分)
(3)目的: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4分)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2分)
意义:确保民主制度的实现,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分,只要能答出相同的意思即可得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5年初,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岛、渔山列岛、披山岛等岛屿,至此,浙江沿海岛屿全部解放。同年3月16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称,如果新中国在台湾海峡扩大战争,美国将使用核武器。
——根据“人民解放军战史”整理
材料二1955年是世界历的另一个转折点。新解放的非洲和亚洲人民召开了万隆会议,要求加快和推广非殖民化。此后不久,美苏决定不再限制联合国接受新会员国,这项决定有利于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两大战胜国在原则上仇视欧洲殖民帝国。苏联的意识形态提倡人民解放。美国支持非殖民化,因为它本身就是非殖民化的最早期结果。除了这个感情原因外,美国还想乘欧洲之危机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
《欧洲史·欧洲帝国的结束》
材料三1955年5月5日起,联邦德国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苏联和东欧成员国对此作出强烈反应,并终于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的“转折点”指的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转折的原因。(1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的国际形势。(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美国将使用核武器”可知美国威胁、敌视新中国。第(2)问,“转折点”从材料二“加快和推广非殖民化”等信息可知是指欧洲殖民体系的瓦解;“原因”依据材料中“万隆会议,要求加快和推广非殖民化”“美苏……仇视欧洲殖民帝国”“欧洲之危机”,结合所学来分析。第(3)问,材料三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答案:(1)政策:敌视新中国。(3分)
(2)转折点:欧洲主导的殖民体系瓦解。(4分)
原因:亚非会议联合反殖,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美苏支持非殖民化;欧洲的衰落(或危机)。(12分)
(3)形势:美苏冷战,欧洲正式形成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6分)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背景)
1、社会条件: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1)经济上:铁器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2)政治上:出现局部统一
(3)思想上: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4)民心基础:人民渴望统一
2、主观因素:秦国实力雄厚;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秦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二、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1、开创皇帝制度(权力全在皇帝手中)本质:专制(个人独裁)皇权独尊特征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2、建立较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巩固和加强皇权:减少失误大夫(监察)
皇帝丞相——百官之首太尉(虚设)
3、地方郡县制全面推行的意义: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控制,标志着中央集权制确立。一是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二是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三、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秦朝国力日益增强,疆域扩大,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2、消极影响:形成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秦朝二世而亡。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代
1、公元前20xx年,
2、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中国出现早期政治制度。
3、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这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二、商代
1、公元前16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中央:相、卿士;地方:侯、伯
3、夏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②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4、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三、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巩固奴隶制政权)内容:
①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授土、授民)
②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③诸侯义务:服从命令、随从作战等
④诸侯权力:世袭、再分封、独立性
特点:①分封对象多元化
②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③层层封授,等级森严
评价:①积极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巩固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地区②消极作用:西周后期,王权衰弱,逐步失去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
②大宗小宗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③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作用:①保证贵族“世卿世禄”(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③礼乐制度:西周的等级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1.夏商时期王权具有神化色彩,夏商时期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分封制下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其中分封的大多是同姓子弟。
3.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例如:楚王问鼎
4.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宗法制下的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5.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加强是秦统一六国的主要原因。
6.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7.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8.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9.汉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存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10.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中国省制的开端。
11.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别是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12.汉武帝时设置了“中朝”以加强皇权。
13.明太祖时,废除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以加强皇权,废行省、设三司,以加强中央集权。
14.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15.清朝雍正时设置的军机处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1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开始落后西方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包括20课)(近代:中国)
自查点:
近代前期(19以前)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主要纲领、评价?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口号、评价?
辛亥革命的过程、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和意义?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任务、合作标志、合作表现、结果、评价?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共产党的成长历程?
抗日战争的过程、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表现、抗战胜利的意义?
1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860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圆明园;
签订1858年《天津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
英国侵占我国领土香港地区(条约及地图)经过: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18强行租借新界。
2太平天国运动
过程: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1856年发生天京内讧。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洪仁玕著《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3甲午中日战争
过程: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
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中国各阶层开展救亡图存的运动。
4八国联军侵华
19八国联军侵华,攻入紫禁城,第二次火烧圆明园。《辛丑条约》19签订。
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辛亥革命
1.中国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性质、纲领):19在东京成立。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2.革命开始:1910月10日武昌起义
3.19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性质:1912年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分析其体现的民主精神: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建立责任内阁,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
4.1912年2月12日清朝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
5.辛亥革命的功绩:
①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③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④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6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口号、中心、主力:
1919和5月4日;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第一阶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第二阶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
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指导作用。
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标志:19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
3.国民大革命: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形成。
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1926年;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陈独秀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4.国共的十年对峙:
①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②1927年毛泽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③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1934年10月江西瑞金——1936年10月甘肃会宁
④遵义会议:1935年召开,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抗日战争
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②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④共产党在敌后战争开展游击战: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⑤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完全胜利,收复台湾。
抗战胜利原因: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6.解放战争
①重庆谈判:1945年8月底,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但人民军队、解放区的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
②内战经过: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与国民党的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③新中国成立:1949.10.1
高中历史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
1、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的原因、措施、实质。八股文,军机处。
2、明清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表现,中西萌芽后面临的不同经济、政治、外交、思想环境。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对资芽的阻碍。
3、理解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
4、辨证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响。把其与新航路的开辟做比较。
5、明清历史发展最突出的本质趋势在经济、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6、明清对外交往的新情况和外交变化。
7、识记清朝前期巩固多民族国家、捍卫主权的措施。
8、明太祖,康熙,乾隆和雍正。
9、澳门问题,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统一台湾。
10、黄宗羲的政治、经济主张的背景,评价。与商鞅、韩非、董仲舒的比较。
11、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双重性和两面性。小说,民主思想,总结性的科技巨著。教育。(文学繁荣科技落;总结居多创新弱;专制居主和民主思想并存;交流减少转为弱势文化。)
12、辨证看待康乾盛世与封建社会没落的关系。
13、清朝的疆域。注意我国历史上对东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台湾的管辖。
说明:明清在高中历史阶段应注意:统一,资芽,没落,巩固。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
高中历史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现代的开端)
自查点: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巴黎公社的伟大意义?
十月革命的历程和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2.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3.实践: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发。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俄国十月革命
过程:19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在列宁的领导下,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标志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包括26课)(现代:中国)
自查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标志、意义?
建国初期民主法制的建设的内容?
1966-1976的原因和教训?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内容?
“一国两制”的内涵、理论形成过程和实践表现?
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的表现、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中央政府针对台湾问题的立场?
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和外交政策?
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标志?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有哪些?
一、新中国的民主建设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代行全国人大职责,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二/1966-1976
主要原因:党内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发展为以阶级斗争为纲
表现: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及至人身权利遭到严重践踏,典型的事例是刘少奇冤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遭到空前地践踏,最突出的表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名存实亡
教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三、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1.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平反一系列冤假错案。
2.法制建设: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一系列法律的颁布,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和《行政复议法》的出台,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
19,“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民主建设:最突出的是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普及,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
四、“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形成过程:“一国两制”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使构想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成功实践: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政府分别在7月1日和年12月20日正式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台湾问题:国共内战遗留的中国内政问题。目前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一是岛内的台独势力,二是外国干涉势力。中国政府对待台湾问题的立场是: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五、新中国的外交(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1.建国初期
外交政策:建国初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第一次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外交活动:1954年,中国以五大国之一地位出席了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中国参加了亚非国家万隆会议。
2.外交新局面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70年代外交重大突破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改善。
中日关系: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并正式建交。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①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政策调整的根本目的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②外交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特点是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由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为维护中亚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
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对于高中历史,有一种说法是高中历史是文科中的物理,其难度不言而喻,虽然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同为历史科目,但是在难度上是不同的,高中历史在深度和广度上,要远远超过初中历史。所以说,高中历史可以和理科中的物理相媲美。那么该如何学好高中历史呢?小编整理了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要理解记忆
高中历史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可以背下来的,要理解着去记忆,要把课本完全吃透,吃透的意思是指你要熟悉全部的历史知识,在记住历史知识点的基础上理解性的做题,通过一个历史事件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每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他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这些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打高分的,你要理解记忆。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要学会做历史题
我们说了那么多学习方法也没有什么用,最主要的还是做历史题,然后全部答对,才能打高分,毕竟我们还是以分数定胜负的,那历史如何打高分呢?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技巧。大家要记住,“根本原因找经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问这件事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你脑袋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的事件,间接原因就要多拐几个弯的了。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要学会复习:
要针对性的复习,你要看你哪个方面比较弱。高中历史是由历史文化、历史政治、历史军事以及历史经济组成的。你看你哪个方面比较薄弱,加强复习,不懂得就要问老师。对历史知识点要不断完善和总结,这样才有可能使历史得到高分。
高考历史万能答题技巧
一、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
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二、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
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
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三、比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
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
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
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
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四、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
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
2.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
3.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
4.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5.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
6.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五、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
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
六、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观点。
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
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七、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
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
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
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
(1)生产力标准;
(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3)阶级的观点;
(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
(5)不要以偏概全;
(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
(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八、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呢?
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7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如秦朝的统一:
1.历史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即局部统一。
2.政治因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
3.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
4.民族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系民族融合加强。
5.对外关系因素——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
6.思想文化因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7.个人主观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九、历史事件的结果四种
①成功。如:新航路开辟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
②失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等。
③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
④胜而不胜,不败而败。中法战争,中国是胜而不胜,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败而不败。
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应该从3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什么”、两个“为什么”,即结果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十、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呢?
1.分项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
2.全面分析: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还要分清主次。
3.国际化分析:中国对外国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结合思考。
4.转化分析:就是要学会迁移和推广,会转化思维。有两种情况:一是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二是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
5.学科交叉分析:学科之间的交叉影响,即历史事件对政治的影响,对地理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五六单元)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近代:欧美)
自查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发展历程、特点?
美国共和制确立和发展历程、特点?
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标志?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背景、确立的标志、特点?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过程:光荣革命:1688年,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
《权利法案》: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主权,国王受限
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 “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二、美国共和政体
背景: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
确立: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贯彻分权与制衡,包括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确立美国为联邦制总统共和政体。②促进美国近代化的发展。
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发展: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三、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背景:(艰难之路)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确立: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四、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背景: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
历史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总觉得需要背的很多记不住,往往考试的时候时间来不及或者回答了很多但是分数不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历史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
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
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
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
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分析经济特征型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
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
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开放性问答题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
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
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
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
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3、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
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 汉承秦制
有所变化 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 决策机构
外朝 执行机构
尚书台 中枢机构
魏晋南北朝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朝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唐朝 中书省 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尚书省 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宋 二府 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 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 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 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元 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 最高军事机构
宣政院 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 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后期:设刺史制度
隋唐 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宋 文臣做地方官;州县两级制
元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边远民族地区高寒宣政院进行管理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特点: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
不断增强。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新任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全
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1.词组:add up add up to add…to…add to
calm… down
have got to
be concerned about/with
walk the dog
cheat…of
go through go ahead go by
set down set up set off set out
a series of
on purpose by accident/chance
in order to so as to in order that so as that
at dusk at dawn at midnight at noon
face to face
no longer not…any longer
settle down
suffer from
recover from
get/be tired of
make a list of list
pack…up
get along/on with
fall in love
be grateful to sb.for sth.
join in take part in join attend
make sb/sth+宾语补足语
have something/anything/everything/nothing to do with
it’s because…..+原因
it’s why….+结果
dare+(to)do(实义动词)
do(情态动词)
a year and a half
it’s no pleasure+doing sth
happen to do sth
have trouble with sb(in)doing sth
exactly
find it+adj.+to do sth
make friends with
swap…with
it is/was+序数词+that+has done/had done….
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1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Section A (15 marks)
1.—Guess what, we've got our visas for a short?term visit to the UK this summer.
—How nice! You________a different culture then.
A.will be experiencing
B.have experienced
C.have been experiencing
D.will have experienced
2.Some people________playing football while others enjoy________football matches.
A.be fond of; watch B.are fond; watching
C.are fond of; watched D.are fond of; watching
3.Harry has been out of work for six months,so he has difficulty________.
A.earning livings B.earning his living
C.to earn livings D.to earn his living
4.He has devoted all his time________the disabled(残疾人) in the past years.
A.to help B.to helping
C.help D.helped
5.This was the best plan________was based on a number of reporters.
A.where B.what
C.that D.how
6.—Hi,Mary,what are you doing these days?
—I am________the examination.
A.preparing for B.preparing
C.prepared for D.preparing to
7.—Haven't you realized the use________the used paper?
—Yes, already.
A.we make of B.which we make
C.for our making D.for us to make
8.The doctor says________may be necessary for me to have an operation.
A.it B.that
C.which D.what
9.As a student of Senior Three, he has very little free time________he can spend developing his own interest.
A.when B.in which
C.at which D.that
10.What an enjoyable town it________! But now there are so many factories and so much pollution.
A.used to be B.was used to be
C.was used to being D.used to being
11.________regular(有规律的) exercise is very important, it's never a good idea to exercise too close to bedtime.
A.If B.As
C.Though D.Unless
12.The way she thought of________money was to sell her hair.
A.got B.getting
C.to get D.get
13.All people,________they are old or young, rich or poor, have been trying their best to help those in need since the disaster(灾难).
A.though B.whether
C.if D.however
14:He is________my English teacher. He is in a way a friend to me.
A.no more than B.nothing but
C.not more than D.more than
15.That's the new machine________parts are too small to be seen.
A.that B.which
C.whose D.what
Section B(18 marks)
Mr. and Mrs.King have lived in our town for nearly twenty years. They have a bookshop by the bus station. They're__16__to everybody and have a lot of friends. They often__17__the poor students and sell them some books cheaply. So there're many young men in their shop. Of course people__18__them and their friends often call on(拜访) them and__19__them. We can always hear their rooms are full of__20__and quarrel.
It was a Friday evening. Mr. and Mrs.King we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on the island the next morning. It was a little far from our town. So they had to__21__earlier than usual to catch a six o'clock train. After supper a few friends came to see them while they were cooking some__22__and drinks for the picnic. Mr.King and his wife had to stop to__23__them. They talked a lot and few of them looked at the__24__on the wall. Mr. and Mrs.King were anxious(焦急) but they couldn't tell the visitors about it. The woman thought for a few__25__and had an idea. She said to her husband, “Oh, it's eleven o'clock! You'd better stop talking, dear! Our guests are anxious to__26__!
Mr.King heard this and stood up and said__27__to the visitors and they left soon.
16.A.had B.polite
C.cold D.careful
17.A.help B.hurt
C.hit D.watch
18.A.know B.understand
C.meet D.like
19.A.play with B.fight with
C.talk with D.catch up with
20.A.cry B.shout
C.noise D.laugh
21.A.go to work B.get up
C.go to sleep D.open the shop
22.A.clothes B.bags
C.books D.food
23.A.get B.receive
C.make D.accept
24.A.phone B.photo
C.clock D.picture
25.A.minutes B.days
C.weeks D.months
26.A.go home B.go to bed
C.go shopping D.have a rest
27.A.hello B.goodbye
C.sorry D.nothing
Section C(12 marks)
On Oct 14, Li Yantao, 28.________seven?year?old pupil in the first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of Weiyang district, Xi'an, capital of Shaanxi Province, was confused when he was told he had to wear a green scarf(绿领巾).
“I don't think the green scarf is as good 29.________the red one, but I would be in trouble with my teacher 30.________I did not wear it.”
The school decided to make children 31.________schoolwork and general behavior were not yet good enough wear green scarves instead 32.________the red scarf of the Chinese Young Pioneers.
Parents whose children were given green scarves did not understand the reason behind the school's measure and thought 33.________was wrong to make some pupils wear green scarves.
Many pupils 34.________wore green scarves took them off and put 35.________in their schoolbags after they left the school grounds.
In the end, Chen Hong, the school's principal, had to stop this practice and said sorry to the parents.
Part Ⅱ Reading Comprehension(30 marks)
A
Study after study shows that regular moderate walking can help you lose weight and reduce your risk of heart disease.
In a study,Japanese researchers tested obese men before and after they joined a one?year modest walking plan.All they did was up the number of steps they took during their daily activities,such as walking from the car to the grocery store.The result: Their blood pressure and cholesterol levels improved and the amount of body fat around their abdomen(腹部) —the dangerous kind of fat that leads to higher rates of heart disease—greatly decreased.
That's good news,because walking has now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fitness a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Convenient,simple,and gentle on the joints,walking is perhaps the easiest form of exercise to maintain.According to surveys,four out of five women who start a walking program continue to walk,while half of women who attempt other types of aerobic exercise,such as swimming,drop_out during the first few months.
Here are some ways to put more walking into your life.
1.Learn the basics.Before you take your next step outdoors,you need to know how much walking to do,and how often.
2.Pick a charity—it could be breast cancer,the American Red Cross,the United Way—and pledge to contribute D|S1 for every mile you walk.You'll take pride in the fact that you are walking for something beyond yourself.
3.Walk with a friend.If she's expecting you,you're more likely to get out of bed on cold winter mornings or skip the cafeteria for a lunchtime walk.
4.Walk for entertainment one day a week.Instead of walking around your neighborhood,walk through the zoo,an art museum,or a shopping mall.
36.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character of walking?
A.Convenient B.Difficult
C.Gentle D.Simple
37.The underlined phrase “drop out” probably means
________.
A.give up B.take part in
C.go in for D.fall behind
38.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Many women choose walking for exercise because it is cheap.
B.You should walk as much as possible for health.
C.Walking with a friend can make you forget hunger.
D.Walking for a charity can make you continue to walk.
39.How many women stop walking after they start the walking program?
A.1/5 B.2/5 C.1/2 D.4/5
40.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Walking can make you healthy.
B.Walking can make you wealthy.
C.The ways to continue walking in daily life.
D.You can make friends through walking.B
Have you ever wondered why birds sing?Maybe you thought that they were just happy.After all,you probably sing or whistle(吹口哨)when you are happy.However,some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birds sing out of their territory.
Do you know what a “territory” is? A territory is an area that an animal,usually the male,claims(声称)as its own.Only he and his family are welcome there.No other families of the same species are welcome.Your yard and house are your territory where only your family and friends are welcome.If a stranger should enter your territory and threaten you,you might shout.Probably this would be enough to frighten him away.
If so,you have actually scared the stranger away without having to fight him.A bird does the same thing.But he expects no outsiders almost any time,especially at nesting(筑巢)season.So he is screaming all the time,whether he can see an outsider or not.This screaming is what we call a bird's song,and it is usually enough to keep an outsider away.
Birds sing loudest in the spring when they are trying to attract a mate and warn others not to enter the territory of theirs.
You can see that birds have a language of their own.Most of it has to do with attracting mates and setting up territories.
41.Some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most of the time birds' singing is actually________.
活页裁切线
A.an expression of happiness
B.a way of warning
C.an expression of anger
D.a way of greeting
42.What is a bird's “territory”?
A.A place where families of other species are accepted.
B.A place where a bird may shout at the top of its voice.
C.An area for which birds fight against each other.
D.An area which a bird considers to be its own.
43.Why do birds keep on singing at nesting season?
A.Because they want to invite more friends.
B.Because their singing helps frighten outsiders away.
C.Because they want to find outsiders around.
D.Because their singing helps get rid of their fears.
44.How does the writer explain birds' singing?
A.By comparing birds with human beings.
B.By reporting experiment results.
C.By describing birds' daily life.
D.By telling a bird's story.
45.Where will you probably find the passage?
A.A textbook. B.A newspaper.
C.A science report. D.A guidebook.
C
Can dogs and cats live in perfect harmony in the same home?People who are thinking about adopting a dog as a friend for their cats are worried that they will fight.A recent research has found a new recipe of success.According to the study,if the cat is adopted before the dog,and if they are introduced when still young (less than 6 months for cats,a year for dogs),it is highly probable that the two pets will get along swimmingly.Two?thirds of the homes interviewed reporte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cat and dog.
However,it wasn't all sweetness and light.There was a reported coldness between the cat and dog in 25% of the homes,while aggression and fighting were observed in 10% of the homes.One reason for this is probably that some of their body signals were just opposite.For example,when a cat turns its head away it signals aggression,while a dog doing the same signals submission.
In homes with cats and dogs living peacefully,researchers observed a surprising behaviour.They are learning how to talk each other's language.It is a surprise that cats can learn how to talk “Dog”,and dogs can learn how to talk “Cat”.
What's interesting is that both cats and dogs have appeared to develop their intelligence.They can learn how to read each other's body signals,suggesting that the two may have more in common than we previously suspected.Once familiar with each other's presence and body language,cats and dogs can play together,greet each other nose to nose,and enjoy sleeping together on the sofa.They can easily share the same water bowl and in some cases groom(梳理)each othe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cats and dogs may go beyond pets—to people who don't get along,including neighbors,colleagues at work,and even world superpowers.If cats and dogs can learn to get along,surely people have a good chance.
46.The underlined word “swimmingly” in Paragraph 1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________.
A.early B.sweetly
C.quickly D.smoothly
47.Some cats and dogs may fight when________.
A.they are cold to each other
B.they look away from each other
C.they misunderstood each other's signals
D.they are introduced at an early age
48.What is found surprising about cats and dogs?
A.They eat and sleep each other.
B.They observe each other's behaviors.
C.They learn to speak each other's language.
D.They know something from each other's voices.
49.It is suggested in Paragraph 4 that cats and dogs________.
A.have common interests
B.are less different than was thought
C.have a common body language
D.are less intelligent than was expected
50.What can we human beings learn from cats and dogs?
A.We should learn to live in harmony.
B.We should know more about animals.
C.We should live in peace with animals.
D.We should learn more body languages.
Part Ⅲ Writing (45 marks)
Section A(10 marks)
While it is impossible to live completely free of stress, it is possible to prevent stress as well as reduce its effect when it can't be avoided.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offer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or ways to deal with stress.
Try physical activity.
When you are nervous, angry or upset, try releasing the pressure through exercise or physical activity. Running, walking, playing tennis, or working in your garden are just some of the activities you might try.
Take care of yourself.
You should make every effort to eat well and get enough rest. If you easily get angry and cannot sleep well enough, or if you're not eating properly, it will be more likely that you will fall into stressful situations. If stress repeatedly keeps you from sleeping, you should consult a doctor.
Make time for yourself.
Schedule time for both work and entertainment. Don't forget, play can be just as important to you over?all well?being as work. You need a break from your daily routine to just relax and have fun. Go window?shopping or work on a hobby. Allow yourself at least a half hour each day to do something you enjoy.
Make a list of the things you need to do.
Stress can result from disorganization and a feeling that “there's so much to do, and not enough time. Trying to take care of everything at once can be too much for you and as a result, you may not achieve anything. Instead, make a list of everything you have to do, then do one thing at a time. Set out to do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first. Check off each task as it is completed.
Title: How to 51.________
Solution(s) 54.________for feeling stressed 57.________
52.________ ●being nervous, angry or upset ●trying activities such as running, walking or playing tennis
take care
of yourself ●easily getting angry
●not sleeping well enough
●55.________ ●eating well
●58.________
●consulting a doctor
make time
for yourself ●no break from daily routine ●relaxing
●59.________
53.________of the things you need to do ●56.________
●a feeling of not having enough time ●doing one thing at a time according to the list you have made
●setting out to do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first
●60.________each task
Section B(10 marks)
TV viewers may no longer be able to hear English abbreviations(缩写), like “NBA”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from mainland broadcasters.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CCTV) and Beijing Television (BTV) confirmed to China Daily on Tuesday that they had received a notice from a related government department, asking them to avoid using certain English abbreviations in Chinese programs.
The channels, however, did not reveal exactly how many English abbreviations are listed in the notice.
The notice not only limits the use of English abbreviations in sports news, but also i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news. Abbreviations such as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nd “CPI” (consumer price index) will also be substituted(代替) with their Chinese pronunciations, it said.
The move comes after a growing number of national legislators(立法委员) and political advisors called for preventive measures to preserve(保存) the purit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f we don't pay attention and don't take measures to stop mixing Chinese with English, the Chinese language won't remain pure in a couple of years,” said Huang Youyi, editor?in?chief of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and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Translators' Association of China.
The restricted use of English abbreviations on Chinese television programs has provoked a debate among scholars.
“It makes no sense to introduce a regulation to prevent the use of English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face of globalization(全球化),” Liu Yaoying, a professor at the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said on Tuesday. “It is cultural conservatism(保守主义).”
“If Western countries can accept some Chinglish words, why can't the Chinese language be mixed with English?”
61.What does the government tell TV stations to do in the notice? (No more than 12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In what TV programs English abbreviations are limited? (List three of the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According to Huang Youyi's opinion, why should we stop using English abbreviations?(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Chinglish” in the last sentence mean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 more than 10 words)
Section C(25 marks)
为了迎接“元旦”佳节,学生会决定举办一次英语演讲比赛。你作为学生会主席,起草一份书面通知,写在学校的通知栏上,告知全体学生。通知的内容:
1.参赛者演讲不得超过8分钟。
2.参赛者于12月12日前上交报名表。
3.比赛于12月30日下午2:30(星期一)在学校大礼堂(auditorium)举行。
4.邀请了5个专家作裁判。当场宣布结果。
5.组织者:学生会
6.发布通知的日期为x年12月3日。
参考词汇:contest比赛 maximum值 participant参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 考查时态。句意:“猜猜看, 我们已经得到了今年夏天去英国的短期签证。”“太棒了, 你到时候将会感受到不同的文化。”从语境可知时间为将来,因此考虑选择将来时态,而D项表示将来完成,与语境明显不符,因此答案为A。
2.D 句意:有些人喜欢踢足球,而其他人喜欢看足球比赛。be fond of doing sth./enjoy doing sth.“喜欢做某事”。
3.B 考查短语用法。have difficulty (in) doing sth.是固定短语,意为“做某事有困难”;谋生用earn one's living表示。句意为:哈利已经失业六个月了,因此他谋生有困难。
4.B 考查devote one's time to doing sth.句式。句意:他在过去的十年中,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帮助残疾人身上。
5.C 先行词是the plan,且由级修饰,定语从句用that引导。
6.A 句意:“玛丽,你这些天在忙什啊”?“我在准备考试。”从前句可知需用进行时,而为……做准备应用prepare for搭配,因此,答案为A。
7.A make use of“利用”,use提到前面作先行词,make of改为定语从句的形式。we make of the used paper这个定语从句中,省去了关系代词which或者that。句意:——你难道没意识到我们在使用用过的纸吗?——不,我已经意识到了。
8.A 考查it作形式主语的用法。句意为:医生说对我说动手术可能是有必要的。此处it为形式主语,而不定式的复合结构为真正的主语。
9.D 考查定语从句。此处选用关系代词that在从句中作及物动词spend的宾语。
10.A 句意:过去它是一个多么令人愉快的小镇啊!但现在有这么多的工厂和污染。根据句意可知A项正确。used to do sth.表示“过去常常做某事”。be used to do表示“被用来……”;be(get)used to sth.,be used to doing sth.表示“习惯于(做)某事”。
11.C 考查状语从句。If “如果”; As “就如;因为”; Though“尽管”;Unless “除非”。句意:尽管有规律的运动很重要,但是在睡前运动不是一个好主意。由句意可知,这里应选C连接让步状语从句。
12.C 不定式作定语;she thought of是定语从句,修饰the way。本题容易受思维定势影响选B,认为是think of后面直接接doing,其实这里需要的是修饰the way的定语,意为“做某事的方法”。
13.B 句意:自从这次灾难以来,所有的人,不管他们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富有的还是贫穷的,都在尽自己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whether...or...是固定搭配,意为:无论是……还是……,不管是……还是……。
14.D 根据句意此处应该是“不仅仅”,more than正是此意。no more than“仅仅”,nothing but“只不过”,not more than“不超过”,都不合题意。
15.C 定语从句引导词的判断取决于先行词在从句中所作的成分,parts“零件”应从属于machine,故应选择whose,表示“机器的零件”。
【语篇解读】 这是一则委婉地谢绝客人的故事, 这也是我们平时很容易遇到的事。
16.B 根据下文have a lot of friends可以推断他们待人有礼貌(polite)。
17.A 他们帮助穷困的学生。
18.D 根据上文得知,别人都很喜欢他们。
19.C talk with表示聊天。
20.D 他们的家里总是充满了欢笑。
21.B 为了赶早班车他们不得不早起,故选get up。
22.D 他们正在为第二天的野餐准备食物和饮料。
23.B receive sb. 表示接待某人。
24.C 他们聊得很尽兴,以致于忘了时间,也就是忘了看墙上的钟。
25.A 这里指很短的时间。
26.A 表示时间已经不早了,客人们肯定着急要回家了。
27.C 丈夫向客人道歉,表示是自己忘了时间,这样客人就不会尴尬了。
28.a 29.as 30.if 31.whose 32.of 33.it
34.who 35.them
36.B 细节理解题。由第三段“Convenient,simple,and gentle on the joints,walking is perhaps the easiest form of exercise to maintain.”可知答案。
第一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1、公元前2070年建立
2、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
3、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国家机器,一般指历法、行政、司法等国家和社会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二、商代
1、公元前16建立
2、主要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政权特点):
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服联盟
②弥漫着神权色彩(与文化上甲骨文相联系)
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具体内容:要求了解)
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
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三、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政治)、宗法制(家族血缘)、礼乐制度(维护分封、宗法制度的工具)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
②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③层层分封
作用: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大宗;
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
②双重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
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作用:①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 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与原始笔记有所改动)
(3)礼乐制度 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二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春秋时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2、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 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
二、战国时期
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3、公元前2,秦统一六国
三、秦朝
(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
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特点:①皇权至上(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权力全部揽于自己手中)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职)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①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②相互关系: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九卿:三公以下的中央政府官职
3、郡县制(地方)
特征:①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与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区别)
②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贯穿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条主线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
一、西汉
(一)七国之乱
1、原因:①历史原因: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郡国并行,上次青岛市摸底考试有一个郡国并行的看图题)
②直接原因: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之势,贾谊、晁错等人上书,主张消减封国
2、过程: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接受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二)汉武帝改革
1、根本目的:为了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
2、措施:
①建中朝(“中朝”(内朝)是决策机构,由皇帝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职。原先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
【要点解析】
②设刺史(刺史是一种监察官员,负责监察地方)
③推恩令(解析: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儿子也可以获得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皇帝直接控制的郡守管辖。通过推恩令,消弱了地方实力,使中央
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3、作用:
①积极:巩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皇帝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
(注意与经济和文化相联系,文化上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上是由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所决定的;而经济上“重农抑商”也是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产生的。)
二、唐代
经过东汉末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动荡之后,隋唐实现了统一。
唐中叶发生了安史之乱,参与平叛安史之乱的唐朝大将和安史降将被封为节度使,他们拥兵自重,使唐中叶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三、五代十国
1、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2、特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3、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宋太祖改革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收精兵
统兵权 归“三衙”掌管(三衙由殿前司、侍卫步军司和侍卫马军司三部分组成)
调兵权 归枢密院掌管
使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兵权最终由皇帝掌握。
(2)削实权
兵权——枢密院
中央: 削弱了宰相权力 财权——三司使
行政权——中枢门下 (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地方: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下设通判,负责监察。
(3)制钱谷
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部分外,其余运往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2、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到北宋为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以中央的胜利而结束。)
第四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贯穿中国古代史的第二条线索: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隋唐时期)
①三省为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
②尚书省下设六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之间既互相配合,又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
完整的相权又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2、发展(宋朝)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
①中枢门下——负责行政
②枢密院——负责军事
③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负责财政
3、三省六部制的废除(元朝)
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二、明朝皇权的加强
1、明朝初年,沿袭元制,设中书省。
2、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①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专制皇权达到新的高度)
②由于事务繁忙,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
3、明成祖时期
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地位逐渐上升。
注意:“票拟”和“批红”
三、清朝专制皇权的加强
1、清朝初年:承袭明制,设立内阁。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军机处的设立
(1)时间:清雍正年间
(2)职责: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政务,但由于军机处官员品级不高,只能跪奏笔录
(3)影响: ①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②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
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 制度
汉代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 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一、古代中国的政
二、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与虎门销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鸦片。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1839年6月,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
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年代:1840-1842年,1856年—1860年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及其内容: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圆明园
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了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等
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英国侵占我国领土香港地区(条约及地图)
经过: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强行租借新界。
二、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856年发生天京内讧。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洪仁玕著《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②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①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②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③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三、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四、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内容之一是赔款4.5亿两白银。
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辛亥革命
中国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性质、纲领):1905年在东京成立。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性质:
1912年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分析其体现的民主精神: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建立责任内阁,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
1912年2月12日清朝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
辛亥革命的功绩:①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④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口号、中心、主力:1919和5月4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一阶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第二阶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指导作用。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①领导阶级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指导思想不同:(三民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前途不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条件: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阶级基础;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④陈独秀、李大钊开展早期建党活动——组织基础
标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形成。
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1926年;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陈独秀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七、国共的十年对峙
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27年“八七会议”结束陈独秀右倾错误领导
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遵义会议:1935年召开,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八、抗日战争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日寇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胜利。
抗战胜利原因:(1)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2)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3)中共及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4)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支持。
九、解放战争
重庆谈判:1945年8月底,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但人民军队、解放区的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与国民党的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五、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发。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在列宁的领导下,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全部
政权转归苏维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的民主建设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①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③大会决定以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根两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966年,主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三.祖国统一大业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隔绝状态。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香港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953年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954年,中国以五大国之一地位出席了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中国参加了亚非国家万隆会议。
二.外交新局面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样,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主张,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称为“冷战”。
“冷战”的主要表现:
(1)“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
(2)“马歇尔计划”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重要政策。
(3)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1949年,在美苏的主宰下,德国被分裂为东德、西德两个国家。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73年美军从越南撤军。
苏共党领袖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苏联改革走入了误区。
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剧变。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如何学好高中历史
怎样学好高中历史,我觉得对于历史来说,这是一门需要平时积累的科目,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历史学科首先要求你有很厚实的知识底子,之后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将你所打下的知识基础用在答题上。
如何学好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不像初中历史一样,高中历史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理解,不像初中历史一样,靠简单的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最好是每个星期复习一次,然后每一个月再总复习一次,这样有助于理解历史,关键是要反复多看书,在反复中提高自己的历史水平,书才是最根本的。比如说历史改革,我们可以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发生的改革总结在一起进行背诵,分析他们的异同点,和他们的内在联系,主要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版块去想。写在本子上以方便复习,虽然总结的时候很费时间,但是在最后的总复习上可以快速的通过笔记上的内容找到不清楚的历史知识点,这一做法会在总复习上剩了很多的时间。但历史绝不仅限于书本上,光是记住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历史的思维去思考事物,反复研究,探索时间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会从中找到乐趣。其次,多多练习历史题也很重要,做题的过程不仅仅是检验你所学过知识的过程,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历史题反复回顾思考的过程。高中的历史题,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考单纯的历史知识了,往往都是会考你通过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之前积累的功夫。
学霸教你如何学历史
例如做历史选择题时,常常会碰到一些问根本原因后者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系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历史的答题也是有得分技巧的,大部分人在答题的得分上经过高三的针对性训练都会集中在一个区间内,无法分出段次来。这时候选择题的得分就至关重要了。在大题的回答上,最好是分条阐述,一点写一行,关键点一定要写出。其实,历史是一门很有意思的科目,纵横古今,不用担心学不好它,只要用心,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历史就会变得很简单了。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