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修身养性的名言
- 作文大全
- 2024-05-26
- 115热度
- 0评论
古代修身养性的名言(通用240句)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名言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修身养性的名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5、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7、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9、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1、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
1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13、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14、学不可以已。——《荀子》
1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6、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17、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1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19、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20、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21、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2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25、知耻近乎勇。——《中庸》
26、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27、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30、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
3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3、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3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35、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3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3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38、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39、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4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41、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4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43、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44、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45、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4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4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4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49、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5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51、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5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53、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54、三思而后行。——《论语》
5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7、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58、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5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60、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6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6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6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64、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65、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66、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6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68、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关人赴安西》
69、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70、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71、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7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7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7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5、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7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77、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78、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7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8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8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82、士志于道,而耻粗衣劣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8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8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8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87、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增广贤文》
8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89、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9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93、言必信,行必果。
9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95、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96、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增广贤文》
9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98、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张岱》
99、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林则徐》
10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0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0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03、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104、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105、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106、百闻不如一见。
107、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0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10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110、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12、不可同日而语。
113、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11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15、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116、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17、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118、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
11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12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2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12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2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124、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12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126、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2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8、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2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3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31、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132、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3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4、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13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杜牧》
13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13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13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39、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40、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14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4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14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44、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14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14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4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4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49、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15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5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15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53、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54、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15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156、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5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5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159、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60、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16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162、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6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64、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刘义庆》
165、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运命论《
—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16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6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6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170、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资治通鉴《
17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72、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路史《
173、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174、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175、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17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17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78、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7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8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81、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18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
18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8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18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8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18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188、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18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19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9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19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19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9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9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196、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
19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198、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99、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20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201、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20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203、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魏书《
204、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205、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汉韩婴》
206、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
20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208、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0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21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21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21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13、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214、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21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216、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217、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218、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219、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2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22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2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2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224、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25、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22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27、疑则勿用,用则不疑。《陈亮》
22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229、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23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23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23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23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234、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235、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23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237、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23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39、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2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