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改革进行到底》座谈发言材料
- 文档
- 2024-08-13
- 115热度
- 0评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将改革进行到底》座谈发言材料,本文共20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这是向全党上下、全国人民发出了动员令,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信念。
大国治理不易,治理当代中国更被国际上称为“世界上最艰难的任务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革故鼎新的魄力,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具体方式,是一个总揽全局的前进目标,也是一项极为宏大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必须充分理解、把握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制度自信与深化改革、价值体系与制度体系之间的关系,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开创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在研究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治国理政的关键问题上,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和政策方针体系;回顾我们的生动实践,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格局、大脉络日益清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等改革全面发力,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一系列重大战略如“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脱贫攻坚、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形成了我们党新时期的治国理政战略布局。
初心起于理想,信念源自担当。我们的治国理政的实践,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的使命、对方向的自信、对人民的责任、对世界的洞察,体现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战略转化为行动的强大执行力。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抉择,更是回应时代之问、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伟大征程。将改革进行到底,引领着破浪前行的中国航船冲过新的历史隘口,驶向更加辽阔光明的未来!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于7月22日晚8点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视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融入治国理政宏伟蓝图,从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到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再到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原动力。必须承认,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人民群众普遍富裕起来。但是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使我们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我国发展仍然面临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样的状况,必须下大气力扭转。强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凡此种.种表明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形成,为美丽中国构建了一幅生态蓝图。
春种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绿色发展”理念不仅一步步转化为各地各部门切实的行动,也真真切切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到,全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从3个增加到了84个,20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78.8%,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城市颗粒物浓度和重污染天数持续下降;年,全国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可以这样说,放眼中国,绿色发展底色日益亮丽,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美好家园的神州图景,正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良好的生态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美丽的绿色是人类共同向往的价值诉求和美好愿景。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我们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还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互助合作开展造林绿化,共同改善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尽管面临着来自国内经济转型等多重挑战,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以立说立行的实际行动为全球生态安全贡献力量。就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来说,中国承诺令世界惊叹:到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下降60%—65%,充分彰显出负责任大国的中国担当。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加快补齐生态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所必须攻克的难关,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所必须答好的考题。“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掷地有声的话语,体现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更担起了一份特殊的历史重任。有理由坚信,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良好生态环境定将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发展阶段发生重大跨越,改革的任务凸显“全面”。我国已从以满足人自身生存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生存型阶段进入到以追求人自身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发展型新阶段,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改革的重大任务不仅集中在经济领域,而且集中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任务更加全面。
第二,我国经济转型正处于关键时期,转型升级更加依赖于全面改革的突破。未来五年是我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工业转型升级、从规模城镇化走向人口城镇化的城镇化转型升级、从物质型消费走向服务型消费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转型直接依赖于改革的突破,这形成了全面改革的现实需求。
第三,新阶段全面改革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化,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心得体会相比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目标更加全面,涉及领域更多,是一场新的改革大考。考得好,我国就将走上公平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几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政治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四个全面”稳步推进。比如,在经济领域,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加快推进;在社会领域,反贫困、公共服务等力度不断加大;在行政领域,简政放权取得重要进展。这些改革都为公平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7月19日晚,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安康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妇联主席范静组织社区妇女群众,一起收看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三集《人民民主新境界》。
范静是一名基层妇联干部,有着多年与群众打交道的经验,在看完《人民民主新境界》后,她感慨到:中央对群团组织越来越重视,在党的领导下,群团改革试点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打开了新的思路。
去年2月,范静所在的安康路社区完成了妇联的换届工作,设执委17名、主席1名、副主席2名,此次妇联组织改革,扩大了组织覆盖范围。范静告诉记者,妇联执委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通过共同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平安、和谐的大家庭,愿用辛勤与汗水,为妇联组织与群众搭建一座党群“连心桥”。
“《人民民主新境界》里提到,群团改革正是要让群团组织接通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这根‘地线’。”范静介绍,妇联执委每个人都负责一个网格妇女小组,利用晚上业余时间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家庭成员情况及服务需求。
现在,不管是社区里的老人还是妇女群众,只要有事,都会第一时间向社区妇联反映,而妇联执委们也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尽自己的能力为社区妇女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成为妇女群众的贴心人。范静说,下一步,社区妇联将继续坚持正确方向,强化妇女群众思想政治引领,坚持改革创新,在服务大局中打造特色品牌,联系服务好社区广大妇女群众。
《将改革进行到底》专题片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新中国发展历史为题,不偏不倚,不张不蔓,娓娓道来,中肯诚实,让人信服,给人力量。
通过观看此片不难看出,无论客观上,还是主观上,每到遇到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党都有进行改革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也只有改革才能化解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也坚信,在今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我们都能迎难而上,锐意改革,用改革的办法化解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
当前,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各项扶贫政策落地,推进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这是弯道取直、加速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各类矛盾集中凸现,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集中表现在: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三农改革阻力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触发矛盾以及极少数别有用心之人的挑唆串联等。
如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化解矛盾,迎接挑战,促进发展,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把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研判、脚踏实地推进、不断总结提高作为当务之急。
只要有一颗改革的心、一颗奉献的心、一颗担当的心,扎实推进以增收为目标、以产权为基础、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以共享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两个一百年目标必将实现。
我们都知道,一改革就会牵扯到很多人的利益,一改革总会有人反对,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已不在是单一的改革,
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既得利益者都不会轻易放弃到手的“汤圆”。正因如此,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如何改,怎么改,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不可盲目改革。
该片反映了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几年来,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政治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四个全面”稳步推进,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可行的政策,以更加扎实的行动量身定做、靶向治疗、对症下药,出实招、求实效,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畏困难、坚定信心,不甘落后、励精图治,众志成城、克难攻坚,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落实落地。
近几日,陆续播出的《将改革进行到底》,让我对深化改革有了新的认识。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改革勾画新的蓝图,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新中国发展的重要拐点,中央提出了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布局,进一步体现了“全面”二字。
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正处于关键时期,转型升级更加依赖于全面改革的突破。改革的任务重,时间紧,更要求我们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和恒心,常抓不懈,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改革上来,将工作重点聚焦到改革上来,才能确保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如期完成各项目标。
《将改革进行到底》展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理论、体制机制和实践成果,展示了各领域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关键突破,展示了各地方各部门推进改革落地、见效的积极作为,展示了改革背后的故事和攻坚克难的历程,展示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创新、奋斗,展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我国基本实现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性转变,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体制,各种体制和机制由此更加充满活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各方面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总体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使世界成为中国之世界。
从点滴做起,把党中央坚持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意志,中央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为国为民谋良策的良苦用心,走出一条信仰之路、光明之路、正党之路、伟大的兴国之路。
当前,改革的任务重,时间紧,更要求我们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和恒心,常抓不懈,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改革上来,将工作重点聚焦到改革上来,才能确保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如期完成各项目标。
“中央在追求公平正义方面,不仅决心很大,也把追求公平正义的位置放得很高。”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副院长王四新表示,公平正义是体现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现代化的基本之路,同时也是群众的基本需求。为了达到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十八大以来,中央把依法治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在司法体制改革方面,追究冤假错案上下了很大功夫,并取得显著成效。
王四新说,司法改革是确保人们追求公平正义的工作机制,是通向公平正义的基本方法。通过司法改革,如法官员额制,确立谁审案,谁判断,谁负责的机制,就可以形成对追求公平正义比较清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
王四新特别提到,司法改革的成就之一是切实解决“谁审案子谁负责”的问题,赋予法官更多的职权,把有些不作为法官清理出去,让法官肩负起维护每个案件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十八大后,中央还加大了纠正冤假错案的力度,许多看似不可纠正的、所谓的铁案,在此期间都得到了很好解决。
“法治对于其他各项改革有着基础的保障作用。”王四新表示,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法律为各项改革提供了稳定的操作规程和公平合理的程序。王四新同时认为,法治本身要解决改革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免走偏,会有“意外”,在此情况下,法律可以起到纠偏,扶正的作用,确保改革各项工作可以稳定有序的进行。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深入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成就,中央电视台制作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7月6日播出该专题片的1分钟宣传片,宣传片简要的展现了我国改革取得的重要成就。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20xx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曾指出:“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盘的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
曾经的中国,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封闭自己,不对外开放,不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造成国家落后、人民充满苦难,所以,事实证明,中国需要改革,改革才能使国家更加富强、民族更加自信、人民更加富裕。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伟大壮举,使我们国家逐渐强大起来,人民更加富裕,社会发展更加现代化,如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改革,把改革进行到底,为的是国家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发展。改革以来,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我们不满足于这些成绩,而是要大步向前,朝着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把改革进行到底,共同努力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看了央视《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一集《时代之问》,倍受鼓舞,纪录片展示了中国人民创造、创新、奋斗的历程。该片突出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高瞻远瞩、直面难题、勇于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智慧,特别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人民生活总体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使世界成为中国之世界。当前,我们改革的任务重,时间紧,更要求我们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和恒心,常抓不懈,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改革上来,将工作重点聚焦到改革上来,才能确保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如期完成各项目标。
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创作的《将改革进行到底》电视剧,正在各大荧屏热播。该剧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高瞻远瞩、直面难题、勇于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开启并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非凡历程。
深刻地反映了政府职能部门的懒政干部的问题,也代表了许多企业里“懒政干部”的通病。现代企业中,也存在许多懒政不作为的现象,主要体此刻以下四点:
一、监管缺位。领导干部对分管工作状况有时存在了解不及时、不深入的状况,工作监管有时不够到位,对分管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有时存在失察失管状况
二、庸懒无为。思想上压力感不足,进取心有待加强,学习自觉性不够高,工作不够严谨细致。
三、效率低下。一些事务办事程序复杂,制度规定不够透明、宣传解释不够到位;大局意识不够强,工作主动性不够、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工作任务。
四、纪律松弛。个别公司员工组织纪律自觉性不高,纪律松弛,存在迟到早退现象。
针对此类问题,我们也就应不断自我检查,自我提升: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坚持领导带头。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参加学习讨论,带头查摆问题搞好整改,带头深入一线解决问题,用实际行动为群众作出榜样。
二、强化监督,严肃问责。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对违纪行为严查快处,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公司职工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效率。
三、加强学习,增加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系统性,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用党的理论和政策武装头脑,争做勤奋学习的模范,要坚持学以致用,学有所成,学有所悟,切实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提高领导驾驭全局的潜力。
四、进一步发扬实干精神。培养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勤于思考,工作方法,创造性开展好本职工作。主动关注国家和省市重大政策和举措的实施,及时收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相关信息和外地的先进工作经验和做法,总结出日常材料的撰写思路和素材。坚持变化变革、务求实效,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改善工作、完善机制等措施,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切实提高实际工作潜力。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反腐电视剧的热播,生动展现了反腐败斗争的真实实践。透过观看也让个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方向更明确了,准则更清晰了,要真正做到时刻不忘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断加强自己的人生观改造,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修养,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高度一致。
将改革进行到底个人观后感
《将改革进行到底》这个片名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此前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曾在G20杭州峰会上发表题为《把改革进行到底》的主题演讲。毛泽东有著名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显然,“将改革进行到底”既是时代的主题,也是一种一脉相承的新的号召。
当前这种形势,强调“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十分必要及时的。虽然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但是还有不少领域需要完善。比如经济高质发展、鼓励创新共享、扩大就业、增加人们收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房价教育医疗改革等领域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在这样关键路径选取上,绝不能开倒车,唯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唯有改革到底,我们才能到达目的地。只有将改革进行到底,我们才能义无反顾,把我们的国家建好,把我们的家庭搞好,把我们的日子过好。
这部片子是“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权威、全景报道”,个性是“集中反映近年来全面深化改革各主要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而且“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该片的关键词,同时“展示了人们群众的创造、创新、奋斗”。这个片子的思想性和故事性很强,资料会让观众有收获,如同网络上颇流行的一句网语:我有思想,还有故事,你有酒吗?
这个片子对于“获得感”的偏爱,令人惊喜,是实在之处。我们且不说这部片子是否有古人所说的“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这样来得实在,就是此刻的“我和烤乳猪之间只差一撮孜然”、“我和扇贝之间只差一粒大蒜”之类的网络流行语,也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是多么实诚可爱,更能够相信这部实在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政论片,当不会沉浸在“宏大叙事”里自我感觉良好或者不能自拔,见人见物见事见水准的获得感就说明了改革不是玩虚的,是实打实的好处。这个时代,谁再忽悠,谁必须会被疏远;谁再欺骗,谁必然会被抛弃。只有真实的改革创新,方得永远的支持和永恒的魅力,人气爆表,真爱到底。
生年不满百,人生常苦短,何必怀什么千岁忧,不如秉烛夜看。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我想《将改革进行到底》这部片子,就应是一壶美酒,足以慰风尘。
邓果明
从7月17日起,每晚8点,我就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认真收看中央一台的“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一集“时代之问”,第二集“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第三集“人民民主新境界”,感到很振奋、很激动、很开心。
这是一部大型政论专题片,每一集一个主题。第一集强调指出“不改革就没有前途,不全面深化改革就没有更高层次发展”的思想和理念,靠改革促发展、靠改革调结构,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三集主要讲了协商民主,7种协商渠道,特别是下围村用群众习惯的方式来解决群众问题,使上访大村转变为模范村,协商让下围村实现了由乱到治的华丽蜕变。联想到我们社区的县人大代表刘干健,密切联系群众、关注民生、为民为实事办好事;忠诚履职,为民代言受到好评,感到很欣慰。
第二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总目标,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开启并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非凡历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经济体制改革纲举目张、深入推进的生动面貌,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质量,正在经历的空前深度变革。中国经济形势大好,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改革开放成效举世瞩目,我为之欢呼!中国再不是以前的中国啦!中国正在崛起,东方巨龙正在腾飞,不是吗?欧洲七国都认为世界经济领导者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入地(地铁)上天(飞机),比历代帝王将相都强;隐身(网络)亮像(视频),集结了无数圣贤的智商!从年少时骑自行车出门,到如今坐汽车的美感,从乘坐飞机出门,到漂洋过海的旅游、还有虚无缥缈的微信、网游,我们的人生跨越了几千年、生活品质超过了无数代!这都是改革开放带给全中国人民的一个又一个巨大红利,这都是习总书记领导的好,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奔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所取得的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所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我们一定要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习主席,维护习总书记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全国人民一起努力,才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赢改革这场激战,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7月19日晚
7月17日,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开播,浮山农商银行组织安排全体人员每晚进行观看学习,该片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全景式、权威性的梳理总结,既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深度,又讲述了人民群众身边生动的改革故事。
1
将改革进行到底,就要学得更深、悟得更透,把思想共识聚得更牢。
将改革进行到底,必须恪守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和润物细无声的宣传引领,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能量。
2
将改革进行到底,要踏得更准、咬得更紧,把问题意识铭记在心。
将改革进行到底,必须始终把牢“问题”这一原动力,聆听时代的声音,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时时警惕防范老问题反弹回潮。在积极“向前看”的同时,不忘常杀“回马枪”,保持强烈的自省之心,切实将既有的改革成果巩固好。
通过观看了解改革的过程和背后的故事是艰辛的,但同时也体现出了党对改革的决心,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创新和奋斗。改革的任务依然很重,时间依然紧迫,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努力,确保浮山农商银行各项业务在改革的这场激战发展的又好又快!
作者:李亚茹
如何在全省深化改革的前行征程中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笔者认为,作为党员干部理应走在全省改革的最前列,牢固树立进取、机遇、责任“三种”意识,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激发一切可以激发的活力,始终勇立改革潮头,与改革同行,与发展同步,为四川改革事业添砖加瓦,献智出力。
要树立敢为人先的进取意识。当前,全省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改革好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进取意识,带头解放思想,以思想的解放推动工作的创新,始终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在实际工作中要有敢下深水、敢涉险滩的闯劲,积极探索改革方法、勇于尝试改革模式,敢于啃下改革中的“硬骨头”,着力破除利益藩篱,推进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要树立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四川作为西部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在全国改革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可以说,四川正面临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机遇,机遇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面对发展良机,党员干部要带头树立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努力把机遇牢牢的抓在手上,力争改革先行一步,发展加快一拍,围绕改革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有计划有重点的推进,同时要善于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创新性推动各项改革工作,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效来检验改革成果。
要树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我省作为欠发达地区,依然面临着“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省情,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巨大。作为党员干部要树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全面深化的改革历史重任,面对改革任务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在推进改革时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主动作为勇担当,下定决心排万难,确保在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创新发展驱动体制机制等重点改革任务取得重大突破,在改革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四川探索、四川实践、四川经验,在巴蜀大地谱写出宏伟壮丽的改革新篇章。
在市局党委的正确指导下,我站认真按上级文件要求,“积极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年,争当全省山区科学发展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一年来,根据活动实施具体方案,我站顺利完成了学习讨论和深化改革阶段各个步骤的活动内容,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发展的工作思路、改革方案和制度措施,促进我站工作发展。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学习宣传,提高认识。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引导了全站工作人员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知晓政策、树立信心,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确保用科学理论武装全站工作人员,为活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加强学习。一年来,我站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局的统一要求,结合我站实际情况,加强领导,抓好学习宣传,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对“解放思想”活动的认识,为活动深入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以党报为主要学习材料,站内职员互相监督,对党报上刊登的重要内容,提醒大家都来学习。例如十七大会议精神,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胡的讲话等内容。
三、密切联系实际,制定改革方案,把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通过以座谈会、学习讨论的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结合我站专项调研分析结果,及时制定了改革方案。根据现在的生活水平,改变以住以接收旧衣物为主的工作方向,大力宣传温的“现在生活好了,捐给灾区的物资我们要新的”这一理念。同时完善捐赠物资出库的审批制度,防止乱用及挪用捐赠物资。
通过一年来我站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年”活动的各个阶段工作,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破除了束缚我站发展的传统观念,促进了我站工作科学发展,为今后社会捐助工作的开展打牢了坚实的基础。
《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第一集《时代之问》在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时,配合的织布画面生动鲜明深刻,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强调“全面”,就像织布一样,各部门各领域就像一条条丝线,必须紧密配合,才能早日织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匹美丽中国画布。对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触也很深,在指了方向,划了底线之后,怎么改,没有现成的案例。当你走在后面,可以效仿先进,现在我们国家就是改革领域先进的代表,所以我们必须开动脑筋,必须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听取民意,才能真正想出改革的实用办法。在农村干了7年活那一段还挺让我感动的,从基层出来的干部,才最能知道基础的需求。像我本人在乡镇政府工作了两年,经常与农民老百姓面对面交流,亲身实地地与他们交谈,才知道他们的所需所求,知道他们的问题所在。
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其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所以在基层的我们,要无条件支持中央领导的部署改革,坚定不移的为中央的改革之路做好垫脚石,精心为改革之路填石填瓦,尽到自己的全部力量,将改革真正的进行到底。
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每推进一步,党中央对抓督察促落实的要求就更进一步。这也是改革得以不断推进的关键所在。纵观中央深改组36次会议,从倡导领导干部做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到突破“中梗阻”,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从提出抓主体责任、抓督办协调、抓督察落实、抓完善机制、抓改革成效、抓成果巩固的“六个抓”要求,到部署“三督三察”的改革督察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改革方法论,坚持把抓落实放在深化改革的突出位置,为推进改革不断注入真抓实干的正能量。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是一部充满自信的大作。看完后,小布心中充满了对中华文化的荣耀感和对传承中华文脉的使命感。作为当代国人,我们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时代精神的践行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见证者,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延续中华文脉,凝聚长久屹立的复兴之魂。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四个自信”的提出,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他鲜明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作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一个从未间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如何得到深度发扬,发挥出巨大影响力,在继承中延续,在延续中发展,在发展中引领新的文明,这是每一个国人都避不开的问题。
必须承认,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但也要看到,制约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在延续中华“文脉”的道路上,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传承和创新中找到传统文化的新支点。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体制是保障,改革出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高度,回应时代关切,擎起改革这一最鲜明的旗帜,审议并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思路、主要任务和政策保障,细化为104个重要改革举措及工作项目,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布置了任务书。全领域、深层次的文化体制改革,用制度创新之力,不断巩固着13亿人的文化自信。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文化既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自12月《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印发以来,中央统一部署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创建,入法入规。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重要立法宗旨之一,并贯穿通篇。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它让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凝神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需要一个风清气正的舆论场。进入新千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互联网时代,整个舆论生态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建立健全有利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成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任务。205月,经中央批准印发《关于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的意见》,对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作出全面系统部署,网络内容建设全面展开,6月《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
面对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全新舆论格局,一批新型主流媒体抓住历史机遇,跟上时代潮流,坚定有力地投身于这场重大而深刻的媒体变革,中国传统媒体融合的脚步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回望过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体制改革攻坚克难、全面发力,一批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重大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重点改革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文化活力迸发,文化魅力生长。改革让文化更坚定,文化让改革更自信。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新兵中大学生比例将超过72%,比去年有所增长,其中北京市朝阳区逾九成入伍青年为大学生。这一信息告诉我们,大学生新兵比例连年攀升,士兵的整体素质越来越高了。作为曾经的一名大学生士兵,看到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士兵走进军营,倍感欣慰,在这里也给他们支几招,希望他们在军营这所人生“大学”里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早日实现人生抱负。
一是过好“心理” 关。大学生士兵从繁华的都市到基层部队,甚至分到戈壁大漠、边防哨所、远海岛礁,环境的巨变会产生孤独、甚至是思家心理。因此必须作好心理准备,参军入伍是人生中一件无比光荣的事,我们一人孤独换来的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团圆,要耐得住寂寞,人生只有经过淬火的锤炼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二是过好“角色” 关。大学生来到军营就是普通一兵,一切要从零开始,和普通士兵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部队是一个纪律严明的武装集体,违反条令条例就要受到处罚,工作没有做好就可能受到批评,可以说再也没有大学生的“光环”。
所以要尽快适应身份转换,让自己尽快从一名大学生向一名合格军人转变。
三是过好“体魄” 关。作为一名大学生士兵,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体能素质是合格军人的前提条件 。大学生士兵由于年龄偏大,自身身体基础薄弱,和普通士兵比起来有差距,所以应该主动给自己加压,笨鸟先飞,加强锻炼,努力掌握军事技能,强化体能素质,让自己少点书生气,多点兵味。
四是过好“吃苦” 关。苦与累是军人的一部分,战争的残酷性决定了军人苦与累,对于大学生士兵来说,苦与累是必修课。所以与其被动受苦,不如以苦为乐,在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中寻找乐趣。把吃苦当做一种勇气、一种素质、一种境界,当做部队赐予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五是过好“成才” 关。作为一名大学生,与普通士兵的最大区别在于文化水平高,思想活跃,要把这些优势在部队充分发挥出来,在军营中找到自己的专长与部队需求的结合点,比如可以协助指导员搞好连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计算机应用等特长,运用到军事训练科目中等等,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利用自身优势为部队服务,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在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