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后汉书邓禹传》阅读答案,本文共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后汉书邓禹传》阅读答案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数年归家。

及汉兵起,更始立①,豪杰多荐举禹,禹不肯从。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光武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 ,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何欲为?”禹曰;“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光武笑,因留宿闲语。禹进曰:“更始虽都关西,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三辅假号,往往群聚。明公②虽建藩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光武大悦,因令左右号禹曰邓将军。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

及王郎起兵,光武自蓟至信都,使禹发奔命,得数千人,令自将之,别攻拔乐阳。时任使诸将,多访于禹,禹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使别将骑,与盖延等击铜马于清阳。连大克获,北州略定。及赤眉西入关,更始使定国上公王匡、襄邑王成丹、抗威将军刘均及诸将,分据河东、弘农以拒之。赤眉众大集,王匡等莫能当。光武筹赤眉必破长安,欲乘机并关中,而方自事山东,未知所寄,以禹沉深有大度,故授以西讨之略。

显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居岁余,寝疾。帝数自临问,以子男二人为郎。永平元年,年五十七薨,谥曰元侯。

[注]①更始立:指刘玄登基。②明公:指刘秀。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更始虽都关西     建都

B. 莫如延揽英雄 邀请

C. 匡等莫能当

占据

D. 欲乘机并关中 兼并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邓禹有才能的一组是(  )(3分)

①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

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

③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

④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

⑤连大克获,北州略定

⑥以禹沉深有大度,故授以西讨之略

A. ①②④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④⑤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邓禹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在长安学习的时候,认识了光武帝刘秀,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人,于是和光武帝很亲近。

B. 汉兵兴起,刘玄登位,许多有见识的人都向刘玄推荐邓禹,邓禹不肯跟随刘玄,却想办法追随光武帝。

C. 见到光武帝后,邓禹陈述了自己的志向,分析了当下形势,并向光武帝进言献策,光武帝非常高兴。

D. 邓禹屡建功勋,深受光武帝信任,显宗即位后,依然得到特别的尊崇,得病后,显宗亲自探望,并让他的两个儿子请郎中治疗。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

(2)时任使诸将,多访于禹,禹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

参考答案

4.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解题思路] 当:抵挡。

5. 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①是写邓禹追随刘秀。③是写刘禹对刘秀的认识。

6. 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 “并让他的两个儿子请郎中治疗”错误。

7. (1)我只希望明公的威望和恩德广施天下,我能够为您尽一点力,在史书上流传功名罢了。

(2)(光武帝)当时委任、派遣各位将领,大都向邓禹每次举荐的人,(职位),光武帝认为(邓禹)能够了解人。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翻译的能力。

[参考译文]

邓禹字仲华,南阳郡新野县人。十三岁时,能背诵《诗经》,到长安跟人学习,当时光武帝也在京师求学,邓禹虽然年纪小,但他见到光武帝,就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人,于是和光武帝很亲近。几年后返回家乡。

等到 汉兵兴起,刘玄登位,许多有见识的人都向刘玄推荐邓禹,邓禹不肯跟随刘玄。等听说光武帝镇守河北,立即驱马向北渡过黄河,在邺县追上光 武帝。光武帝见到他非常高兴,对他说:“我可以独立任免官员,你从远方赶来,难道是想做官吗?”邓禹说:“不想。”光武帝说: “假如是这样,你想做什么呢?”邓禹说:“(我)只希望明公的威望和恩德广施天下,我能够为您尽一点力,在史书上流传功名罢了。”光武帝笑了,于是留他同住,私下交谈。邓禹提议说:“刘玄虽然建都关西,但现在山东没有安定,赤眉军、青犊军之类,动辄有上万人,三辅也自立名号,常常聚集兵力。明公虽然有建藩镇,辅助刘玄的功劳,但我还是怕您没有什么更大成就。当今之计,不如招纳英雄,努力取悦民心,建立高祖的功业,挽救百姓的性命。像您这样的人来谋划天下大事,不会费多少时间费多大力气便可平定天下。”光武帝非常高兴,于是让身边的人称邓禹为邓将军。邓禹常住在光武帝住处,一起商定计策。

等到王郎起兵,光武帝从蓟县到达信都,派邓禹募集奔命兵,共得到几千人,命令邓禹亲自率领这支队伍,另行攻取乐阳。(光武)当时委任派遣各位将领,大都向邓禹咨询,邓禹每次举荐的人,(职位)都能和才能相当,光武帝认为(邓禹)能够了解人。派他另外率领部队,和盖延等人在清阳攻打铜马军。连连大捷,北州大致平定。等赤眉军向西进入函谷关,刘玄派定国上公王匡、襄邑王成丹、抗威将军刘均以及各路将领,分别据守河东、弘农以抵挡赤眉军。赤眉军各部大举会集,王匡等人不能抵挡。光武帝算计赤眉军一定会攻破长安,想乘这个机会兼并关中,但他自己正进攻山东,不知该把这个任务托给谁,因为邓禹沉稳有度量,所以把西讨的计划交给他。

显宗登位,因为邓禹是先帝的大功臣,拜他为太傅,上朝见驾可以面向东方,很受皇帝的尊重和宠爱。过了一年多,卧病在家,显宗好几次亲自登门慰问,把他的两个儿子提拔做郎官。永平元年(58),邓禹年五十七岁去世。谥号元侯。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始虽都关西都:建都B.莫如延揽英雄延;邀请

C.匡等莫能当当:占据D.欲乘机并关中并;兼并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邓禹有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

③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④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

⑤连大克获,北州略定。⑥以禹沉深有大度,故授以西讨之略。

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④⑤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邓禹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在长安学习的时候,认识了光武帝刘秀,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人,于是和光武帝很亲近。

B.汉兵兴起,刘玄登位,许多有见识的人都向刘玄推荐邓禹,邓禹不肯跟随刘玄。却想办法追随光武帝。

C.见到光武帝后,邓禹陈述了自己的志向,分析了当下形势,并向光武帝进言献策,光武帝非常高兴。

D.邓禹屡建功勋,深受光武帝信任,显宗即位后,依然得到特别的尊崇,得病后,显宗亲自探望,并让他的两个儿子请郎中治疗。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5分)

(2)时任使诸将,多访于禹,禹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5分)

参考答案:

4、C当,抵挡。

5、D(①是写邓禹追随刘秀。③写的是邓禹对刘秀的认识.)

6、D“并让他的两个儿子请郎中治疗”错。

7、(1)、(我)只希望明公的威望和恩德广施天下,我能够为您尽一点力,在史书上流传功名罢了。(“但、加、效、垂”各一分,句子通顺一分)(“但”译为“只、只是”“加”译为“施加、散布、广布”“效”译为“为……尽力、尽力、出力”等“垂”灵活译为“留下、流传”“垂功名于竹帛”灵活译为“名垂青史”也可以)

(2)(光武)当时委任派遣各位将领,大都向邓禹咨询,邓禹每次举荐的人,(职位)都能和才能相当,光武帝认为(邓禹)能够了解人。(“访、举、当、知”各一分,句子通顺一分)(“访”可译为“询问、咨询”等有“问”含义的词均可给分;“举”可译为“推举、举荐、推荐、荐举”等;“当”可译为“相当、相配、相抵、相称、符合”等;“知”可译为“了解、知晓、明了”等,“任使”译为动词凡是把“使”译为名词的扣一分)

参考译文:

邓禹字仲华,南阳郡新野县人。十三岁时,能背诵《诗经》,到长安跟人学习,当时光武帝也在京师求学,邓禹虽然年纪小,但他见到光武帝,就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人,于是和光武帝很亲近。几年后返回家乡。

等到汉兵兴起,刘玄登位,许多有见识的人都向刘玄推荐邓禹,邓禹不肯跟随刘玄。等听说光武帝镇守河北,立即驱马向北渡过黄河,在邺县追上光武帝。光武帝见到他非常高兴,对他说:“我可以独立任免官员,你从远方赶来,难道是想做官吗?”邓禹说:“不想。”光武帝说:“假如是这样,你想做什么呢?”邓禹说:“(我)只希望明公的威望和恩德广施天下,我能够为您尽一点力,在史书上流传功名罢了。”光武帝笑了,于是留他同住,私下交谈。邓禹提议说:“刘玄虽然建都关西,但现在山东没有安定,赤眉军、青犊军之类,动辄有上万人,三辅也自立名号,常常聚集兵力。明公虽然有建藩镇,辅助刘玄的功劳,但我还是怕您没有什么更大成就。当今之计,不如招纳英雄,努力取悦民心,建立高祖的功业,挽救百姓的’性命。像您这样的人来谋划天下大事,不会费多少时间费多大力气便可平定天下。”光武帝非常高兴,于是让身边的人称邓禹为邓将军。邓禹常住在光武帝住处,一起商定计策。

等到王郎起兵,光武帝从蓟县到达信都,派邓禹募集奔命兵,共得到几千人,命令邓禹亲自率领这支队伍,另行攻取乐阳。(光武)当时委任派遣各位将领,大都向邓禹咨询,邓禹每次举荐的人,(职位)都能和才能相当,光武帝认为(邓禹)能够了解人。派他另外率领部队,和盖延等人在清阳攻打铜马军。连连大捷,北州大致平定。等赤眉军向西进入函谷关,刘玄派定国上公王匡、襄邑王成丹、抗威将军刘均以及各路将领,分别据守河东、弘农以抵挡赤眉军。赤眉军各部大举会集,王匡等人不能抵挡。光武帝算计赤眉军一定会攻破长安,想乘这个机会兼并关中,但他自己正进攻山东,不知该把这个任务托给谁,因为邓禹沉稳有度量,所以把西讨的计划交给他。

显宗登位,因为邓禹是先帝的大功臣,拜他为太傅,上朝见驾可以面向东方,很受皇帝的尊重和宠爱。过了一年多,卧病在家,显宗好几次亲自登门慰问,把他的两个儿子提拔做郎官。永平元年(58),邓禹年五十七岁去世。谥号元侯。

后汉书邓禹传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数年归家。

及汉兵起,更始立,豪杰多荐举禹,禹不肯从。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光武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何欲为?禹曰;但愿明公威德如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光武笑,因留宿闲语。禹进曰:更始虽都关西,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三辅假号,往往群聚。明公虽建藩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光武大悦,因令左右号禹曰邓将军。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

及王郎起兵,光武自蓟至信都,使禹发奔命,得数千人,令自将之,别攻拔乐阳。时任使诸将,多访于禹,禹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使别将骑,与盖延等击铜马于清阳。连大克荻,北州略定。及赤眉西入关,更始使定国上公王匡、襄邑王成丹、抗威将军刘均及诸将,分据河东、弘农以拒之。赤眉众大集,王匡等莫能当。光武筹赤眉必破长安,欲乘机并关中,而方自事山东,未知所寄,以禹沉深有大度,故授以西讨之略。

显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居岁余,寝疾。帝数自临问,以子男二人为郎。永平元年,年五十七薨,谥曰元侯。

注:①更始立,指刘玄登基。②明公,指刘秀。

节选自《后汉书·邓禹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更始虽都关西 都:建都 B.莫如延揽英雄 延;邀请

C.匡等莫能当 当:占据 D.欲乘机并关中 并;兼并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邓禹有才能的一组是(3分)( )

①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

③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 ④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

⑤连大克获,北州略定。 ⑥以禹沉深有大度,故授以西讨之略。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邓禹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在长安学习的时候,认识了光武帝刘秀,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人,于是和光武帝很亲近。

B.汉兵兴起,刘玄登位,许多有见识的人都向刘玄推荐邓禹,邓禹不肯跟随刘玄。却想办法追随光武帝。

C.见到光武帝后,邓禹陈述了自己的志向,分析了当下形势,并向光武帝进言献策,光武帝非常高兴。

D.邓禹屡建功勋,深受光武帝信任,显宗即位后,依然得到特别的尊崇,得病后,显宗亲自探望,并让他的两个儿子请郎中治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2分)

(2)时任使诸将,多访于禹,禹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2分)

参考答案:

1、C当,抵挡。

2、D(①是写邓禹追随刘秀。③写的是邓禹对刘秀的认识.)

3、D并让他的两个儿子请郎中治疗错。

4、(1)、(我)只希望明公的威望和恩德广施天下,我能够为您尽一点力,在史书上流传功名罢了。(但、加、效、垂各一分,句子通顺一分)(但译为只、只是 加译为施加、散布、广布 效译为为尽力、尽力、出力等 垂灵活译为留下、流传 垂功名于竹帛灵活译为名垂青史也可以)

(2)(光武)当时委任派遣各位将领,大都向邓禹咨询,邓禹每次举荐的人,(职位)都能和才能相当,光武帝认为(邓禹)能够了解人。(访、举、当、知各一分,句子通顺一分)(访可译为询问、咨询等有问含义的词均可给分;举可译为推举、举荐、推荐、荐举等;当可译为相当、相配、相抵、相称、符合等;知可译为了解、知晓、明了等,任使译为动词凡是把使译为名词的扣一分)

参考译文:

邓禹字仲华,南阳郡新野县人。十三岁时,能背诵《诗经》,到长安跟人学习,当时光武帝也在京师求学,邓禹虽然年纪小,但他见到光武帝,就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人,于是和光武帝很亲近。几年后返回家乡。

等到汉兵兴起,刘玄登位,许多有见识的人都向刘玄推荐邓禹,邓禹不肯跟随刘玄。等听说光武帝镇守河北,立即驱马向北渡过黄河,在邺县追上光武帝。光武帝见到他非常高兴,对他说:我可以独立任免官员,你从远方赶来,难道是想做官吗?邓禹说:不想。光武帝说: 假如是这样,你想做什么呢?邓禹说:(我)只希望明公的威望和恩德广施天下,我能够为您尽一点力,在史书上流传功名罢了。光武帝笑了,于是留他同住,私下交谈。邓禹提议说:刘玄虽然建都关西,但现在山东没有安定,赤眉军、青犊军之类,动辄有上万人,三辅也自立名号,常常聚集兵力。明公虽然有建藩镇,辅助刘玄的功劳,但我还是怕您没有什么更大成就。当今之计,不如招纳英雄,努力取悦民心,建立高祖的功业,挽救百姓的性命。像您这样的人来谋划天下大事,不会费多少时间费多大力气便可平定天下。光武帝非常高兴,于是让身边的人称邓禹为邓将军。邓禹常住在光武帝住处,一起商定计策。

等到王郎起兵,光武帝从蓟县到达信都,派邓禹募集奔命兵,共得到几千人,命令邓禹亲自率领这支队伍,另行攻取乐阳。(光武)当时委任派遣各位将领,大都向邓禹咨询,邓禹每次举荐的人,(职位)都能和才能相当,光武帝认为(邓禹)能够了解人。派他另外率领部队,和盖延等人在清阳攻打铜马军。连连大捷,北州大致平定。等赤眉军向西进入函谷关,刘玄派定国上公王匡、襄邑王成丹、抗威将军刘均以及各路将领,分别据守河东、弘农以抵挡赤眉军。赤眉军各部大举会集,王匡等人不能抵挡。光武帝算计赤眉军一定会攻破长安,想乘这个机会兼并关中,但他自己正进攻山东,不知该把这个任务托给谁,因为邓禹沉稳有度量,所以把西讨的计划交给他。

显宗登位,因为邓禹是先帝的大功臣,拜他为太傅,上朝见驾可以面向东方,很受皇帝的尊重和宠爱。过了一年多,卧病在家,显宗好几次亲自登门慰问,把他的两个儿子提拔做郎官。永平元年(28),邓禹年五十七岁去世。谥号元侯。

《后汉书·邓训传(节选)》的原文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少有大志,不好文学,禹常非之。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

永平中,理摩沱、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太原吏人苦役,连年无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建初三年,拜训谒者,使监领其事。训考量隐括,知大功难

立,具以上言。肃宗从之,遂罢其役,更用驴辇,岁省费亿万计,全活徒士数千人。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议者戚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训日:“不然。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羌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日唯使君所命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羌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迷唐伯父号吾乃将其母及种人八百户,自塞外来降。

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将兵镇武威,宪以训晓羌胡方略,上求俱行。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四年冬,病卒官,时年五十三。吏人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羌俗父母死,悲泣,皆骑马歌呼。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日:“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遂家家为训立祠,每有疾病,辄此请祷求福。

(节选自《后汉书·邓训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训考量隐括 隐括:审度,查核 B.更用驴辇 更:复,再

C.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 原:推究,考察 D.悉驱群胡妻子内之 内:接纳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日/唯使君所命/

B.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日/唯使君所命/

C.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日/唯使君所命/

D.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日/唯使君所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邓训少有远志,礼贤下士。邓训是东汉官员邓禹的六儿子,他年轻时有远大志向,但他不喜欢文学,因此常常被父亲责怪;邓训喜欢施恩于人,士大夫大多归依他的门下。

B.邓训心系百姓,治理有方。肃宗任命邓训为谒者,派他监理漕运,邓训知道这件事难以成功,上报皇上,肃宗听从他的意见停止了漕运,因此保全和救活了服役的几千人。

C.邓训深明大义,以德立信。羌人迷吾的儿子迷唐为父报仇心切,欲胁迫小月氏胡人一起攻打邓训,在这关键时刻,邓训力排众议,下令打开城门并敞开家门,放胡人进城,派重兵保护。

D.邓训恩施异族,深受爱戴。羌胡人生病时,邓训找来医生为其治病,羌胡之人非常感动,前来归顺;邓训死后羌人以悼念父母的方式祭奠他并为之立祠。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o(5分)

(2)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5分)

参考答案

4.B 更:改换

5.C

6.D(选项中“以悼念父母的方式祭奠他”的说法是错的,原文说羌人父母去世,以悲哀哭泣为羞耻,都骑着马歌唱叫喊。等听说邓训去世,没有人不大吼长号。)

7.(1)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或希望)会有用处。(“因”“怀”“庶”各1分,句意2分。)

(2)邓训当初和马氏交情深,不被窦氏族人亲近,到窦宪被杀时,他因此没有遭受祸患。(“厚”“离”“为……所”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东汉官员大司徒邓禹第六子。邓训年轻时有远大志向,不喜欢文学,邓禹常常责怪他。汉显宗即位,最初把他任命为郎中,喜欢施恩于人,礼贤下士,士大夫大多归依他的门下。

永平年间,朝廷下令疏理虖沱河和石臼河,从都虑直到羊肠仓,想使这两地之间通漕运。太原的’官吏百姓苦于劳役,连续多年没有完成,漕运所经过的三百八十九个险要的地方,前后落水淹死的人不计其数。建初三年,肃宗任命邓训为谒者,派他监理此事。邓训经过考察测算,知道这件事难以成功,把情况全部汇报给肃宗。肃宗听从他的意见,于是停下这一工程,改用驴车运输,每年节省费用数以亿万计,保全和救活了服役的几千人。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杀烧当种羌迷吾等人,因此羌人各部落都非常愤怒,谋划想报仇,朝廷很担心这件事。大臣们推荐邓训替代张纡为护羌校尉。此前小月氏胡人散居在塞内,能作战的二三千骑兵,都骁勇健壮,每次和羌人交战,常常能够以少胜多。当时迷吾的儿子迷唐,来到塞下,不敢攻打邓训,先想胁迫月氏胡人。邓训加以保护阻碍,使双方不能交战。谋士们都认为羌人、胡人互相攻击,对汉朝有利,用夷人攻打夷人,不应该阻止他们交战。邓训说:“不对。现在张纡不讲信誉,羌人各部落大举行动。推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爱护和信誉不够。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或希望)会有用处。”于是下令打开城门以及他自己住处的园门,驱使所有的胡人的妻子儿女进来,派重兵守卫。羌人抢劫没有收获,又不敢逼近胡人各部落,于是就退兵离去。从此湟中的胡人都说“汉朝常想让我们相互争斗,现在邓使君用恩德信誉来对待我们,开门收容我们的妻子儿女,我们这才得以与父母团聚”。大家都高兴地叩着头说:“我们只听邓使君的命令。”于是邓训收养了几百个勇敢的年轻人,把他们作为随从。

羌人、胡人的风俗以病死为羞耻,每当病重到了危急关头,就用刀自杀。邓训听说有病重的人,就把他抓来绑好,不给他刀子,派医生用药治疗,治好的人很多,大人小孩没有不感激高兴的。迷唐的伯父号吾就带着母亲和八百余户族人,从塞外来投降。

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率兵镇守武威,窦宪认为邓训通晓对付羌胡人的方针策略,上朝请求派邓训与他同行。邓训当初和马氏交情很深,不被窦氏族人亲近,到窦宪被杀时,他因此没有遭受祸患。

永元四年冬,邓训因病死于任上,时年五十三岁。官吏百姓和羌人、胡人爱戴他,早晚来哭吊的每天有几千人。羌人习俗:父母去世,以悲哀哭泣为羞耻,都骑着马歌唱叫喊。等听说邓训去世,没有人不大吼长号,有人用刀子割自己,又杀死自己的狗、马、牛、羊,说“邓使君已死,我们也一起去死吧”。于是家家为邓训立祠位,每当有人生病,就在邓训祠位前祈祷求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军营犯法,率多相容    率:大多

B.恂遣谷崇以状闻        状:罪状

C.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相:代指贾复

D.恂奉玺书至第一         奉:通“捧”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寇恂“威望素著”的一组是(3分)          (    )

①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                          ②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

③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④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

⑤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⑥时人归其长者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攻打高峻时,寇恂违背光武帝旨意,擅自斩杀了高峻的使者皇甫文,但事如光武所愿,光武帝没有责罚寇恂。

B.寇恂明习经术,德行高尚。朝廷倚重,遐迩闻名;一生戎马,奋其智勇。可谓忠心耿耿。

C.他所得俸禄,往往厚施亲友、故旧和从征将士。他常说:“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

D.他屈己为国,顾全大局,人们无不景仰他的长者之风,认为他有宰相的器量和才能。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B(“状”解释为“有关情况”)、

5D(①句言其出身,而非关其威望;③言其宽容之心;④言其智谋超常)、

6A(“违背光武帝旨意”不当)、

7(1)大丈夫哪有被侵犯、有怨恨而不与之一决雌雄的呢?如果见到寇恂,我一定亲手用剑杀死他!(“侵怨”“决”“剑”各1分,大意正确1分)(2)从前蔺相如不怕秦王而在廉颇前受委屈,是为了国家大局。(“而”1分,“屈于廉颇者”的介词结构后置1分,大意正确1分)(3)放了他,则皇甫文的心计得逞,杀了他,则高峻丧胆,所以他们投降了。(“得其计”“亡”各1分,大意正确1分)

[参考译文]

寇恂字子翼,上谷郡昌平县人,他家是世世代代是声望显赫的大族。光武往南平定河内时,更始帝的大司马朱鲔等人的大部队正据守洛阳。光武帝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呢?”邓禹说:“从前高祖任用萧何,把他放在关中,终于成就大业。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北边通往上党,南面接近洛阳。寇恂文武兼备,有统治百姓、驾御百官的才能,除了他,没有人可以派去守河内。”光武于是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代理大将军。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驻扎在汝南时,部将在颍川杀人,寇恂将这个人逮捕禁闭起来。当时,一切都在草创之中,军营中有人犯法,大多互相包容,而寇恂却将这个人杀死在街道上。贾复认为这事使自己受到了羞辱。他路过颍川时,对左右的人说:“我与寇恂都列为将帅,而现在被他陷害,大丈夫哪有被侵犯、有怨恨而不与之一决雌雄的呢?如果见到寇恂,我一定亲手用剑杀死他。”寇恂晓得了他的打算,不想跟他见面。谷崇说:“我谷崇,也是个将领,我可以带剑站在你侧边。如猝然有变故,我足可抵挡。”寇恂说:“不对。从前蔺相如不怕秦王而在廉颇前受委屈,是为了国家大局。小小一个赵国,还懂得这个道理,我怎么可以忘记国家大局呢?”于是命令各属县多备器具,储酒肉,待执金吾的军队进入郡界,给予每个人两个人的饮食。寇恂自己到路上去迎接,然后称病回府。贾复想带兵云追赶,但吏士们都醉了,便让他过去了。寇恂派谷崇把这些情况上告皇帝,皇帝征召寇恂回朝。寇恂到朝廷被接见时,贾复已先在座,想站起来回避。光武帝说:“全国尚未平定,两只老虎怎能为私隙而斗呢?今日我替你们调解。”于是两人并排坐着,言谈极欢快。

高峻占据高平,因害怕被汉军所杀而坚守城池。建威大将军耿弇等围攻高峻,一年内还未攻下。十年,光武帝打算派使者去劝他投降,便对寇恂说:“现在你替我去走一趟。如高峻不立即投降,将带耿弇等五营士卒攻打。”寇恂捧着玺书到达第一城,高峻派军师皇甫文出来见面,言辞与礼节都不卑恭。寇恂发脾气,准备杀了皇甫文。将领们劝说道:“高峻有一万精兵,大多拥有强劲的弓弩,(拦住了通往陇西的道路),连年不能攻下他们。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寇恂不听,于是杀了皇甫文。打发皇甫文的.副将回去报告高峻说:“军师不讲礼节,已经被杀了。你想降,就快点投降;不想降,就坚守吧。”高峻害怕,当天就打开城门投降。将领们都来庆贺,并说:“请问,你杀了来使却使全城投降,是什么缘故?”寇恂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是为他出谋划策的人。今天来言辞不恭顺,一定没有投降的打算。放了他,则皇甫文的心计得逞,杀了他,则高峻丧胆,所以他们投降了。”将领们都说:“你所考虑的,不是我们能想到的。”

寇恂通达经书,品德完美,名声在朝廷被人看重,他将所获得的官薪,大批地赠予朋友故人及跟从他的官吏士子。他常说:“我是从士大夫升到现在这个官职的,怎么可以独自享受呢?”当时,人们把他归为长者一类,认为他有宰相的气度。建武十二年死,谥为威侯。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颖川,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颖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坐极欢。

(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卿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铫期字次况,颍川郏人也。长八尺二寸,容貌绝异,矜严有威。父猛,为桂阳太守,卒,期服丧三年,乡里称之。光武略地颍川,闻期志义,召署贼曹掾,从 徇蓟。时,王郎檄书到蓟,蓟中起兵应郎。光武趋驾出,百姓聚观,喧呼满道,遮路不得行,期骑马奋戟,瞋目大呼左右曰“跸”①,众皆披靡。及至城门,门己 闭,攻之得出。行至信都,以期为裨将,与傅宽、吕晏俱属邓禹。徇傍县,又发房子兵。禹以期为能,独拜偏将军,授兵二千人,宽、晏各数百人。还言其状,光武 甚善之。使期别徇真定、宋子,攻拔乐阳、高禾、肥累。

从击王郎将皃宏、刘奉于巨鹿下,期先登陷陈,手杀五十余人,被创中额,摄帻②复战,遂大破之。王郎灭,拜期虎牙大将军。乃因间说光武 曰:“河北之地,界接边塞,人习兵战,号为精勇。今更始失政,大统危殆,海内无所归往。明公据河山之固,拥精锐之众,以顺万人思汉之心,则天下谁敢不 从?”光武笑曰:“卿欲遂前跸邪?”时,铜马数十万众入清阳、博平,期与诸将迎击之,连战不利,期乃更背水而战,所杀伤甚多。会光武救至,遂大破之,追至 馆陶,皆降之。从击青犊、赤眉于射犬,贼袭期辎重,期还击之,手杀伤数十人,身被三创,而战方力,遂破走之。

光武即位,封安成侯,食邑五千户。时,檀乡、五楼贼入繁阳、内黄,又魏郡大姓数反复,而更始将卓京谋欲相率反邺城。帝以期为魏郡太守,行大将军事。 期发郡兵击卓京,破之,斩首六百余级。京亡入山,追斩其将校数十人,获京妻子。进击繁阳、内黄,复斩数百级,郡界清平。督盗贼李熊,邺中之豪,而熊弟陆谋 欲反城迎檀乡。或以告期,期不应,告者三四,期乃召问熊。熊叩头首服,愿与老母俱就死。期曰:“为吏傥不若为贼乐者,可归与老母往就陆也。”使吏送出城。熊行求得陆,将诣邺城西门。陆不胜愧感,自杀以谢期。期嗟叹,以礼葬之,而还熊故职。于是郡中服其威信。

建武五年,行幸魏郡,以期为太中大夫。从还洛阳,又拜卫尉。期重于信义,自为将,有所降下,未尝虏掠。及在朝廷,忧国爱主,其有不得于心,必犯颜谏诤。帝尝轻与期门近出,期顿首车前曰:“臣闻古今之戒,变生不意,诚不愿陛下微行数出。”帝为之同舆而还。十年,卒。

①跸:占代帝王出行时,禁止行人以清道。指清道的吆喝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光武甚善之 善:友善 B.会光武救至 会:恰巧

C.将诣邺城西门 将:带领 D.自杀以谢期 谢:谢罪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铫期“骁勇善战”的一项是( )

①期骑马奋戟,瞋目大呼左右曰“跸” ②期乃更背水而战,所杀伤甚多 ③期还击之,手杀伤数十人④帝以期为魏郡太守,行大将军事 ⑤京亡入山,追斩其将校数十人 ⑥复斩数百级,郡界清平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铫期非常孝顺。父亲去世后,在乡里守孝三年,受到乡里的称赞,因此受到光武帝重用,光武帝到蓟地,受到百姓围攻,铫期击退他们。

B.铫期有胆识,审时度势。灭王郎后,劝说光武帝称帝,认为当前内外时机成熟,并占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强大的军队,足可震慑天下。

C.铫期为官讲究策略。在任魏郡太守时,发兵诛杀了反叛的更始将卓京;而对魏郡大姓的反复,则恩威并举,最后令其威服。

D.铫期作为将领,重信义,严明军纪,不准虏掠;在朝中为官,忧国爱主,敢于犯颜谏诤。

7.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期先登陷陈,手杀五十余人,被创中额,摄帻复战,遂大破之。

(2)或以告期,期不应,告者三四,期乃召问熊。

参考答案

4.A善:以……为善,意动

5.D①铫期为光武帝开道 ④说的是铫期所任官职和职能

6.A“受到百姓围攻,铫期击退他们”错

7.(1)铫期率先登上城池,攻破敌阵,亲手杀五十多人,受伤击中额头,整理头巾再战,于是大破敌军。(“陈”通“阵”,“被”译为“遭受”,“摄”译为“整理”,“帻”译为“头巾”。各1分,句意通顺1分 )

(2)有人把这件事向铫期告发,铫期没有回应(处理),有三、四个告发的,铫期才召来李熊,询问他。(“以告期”句式1分,“或”“应”“乃”各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铫期字次况,颍川郡郏县人。身长八尺二寸,容貌非常奇异,庄重严肃有威风。父铫猛,是桂阳太守,死后,铫期为其服丧三年,乡里都称赞他。光武攻占颍 川,听说铫期有志尚义,召来任署贼曹掾,跟从巡行蓟城。当时王郎檄书到蓟城,蓟城起兵响应王郎。光武立刻驾车出城,百姓聚集围观,喧呼着挤满了道途,车驾 不能通行,铫期骑马奋举长戟,怒目向左右大喊“跸”,众人纷纷退避。到城门时,门已关闭,攻破城门而出。行到信都,以铫期为裨将,与傅宽、吕晏都隶属邓 禹。巡行附近县邑,又完成了到房子县(今河北高邑县西南)去征兵的任务,邓禹以铫期有能力,独拜偏将军,授给兵卒二千人,傅宽、吕晏各数百人。回后向光武 报告情况,光武很赞赏他。使铫期另攻真定、宋子,攻下了乐阳、高禾、肥累。

铫期随刘秀与王郎大将皃宏、刘奉大战于巨鹿(今河北平乡县南)城下,铫期率先登上城池,攻破敌阵,亲手杀五十多人,受伤击中额头,整理头巾再战,于 是大破敌军。王郎灭后,拜铫期为虎牙大将军。于是乘机对光武说:“河北之地,与边塞接界,人们习于作兵,号称精勇。现在更始失政,汉的大统处于危急之中, 海内无所归往。明公据山河之固,拥精锐之众,以顺万人思汉之心,那么天下谁敢不从?”光武笑着说:“你想让你上次传跸之事成为事实吗?”当时,铜马数十万 众进入清阳、博平,铫期与诸将迎击,连战不利,铫期就更加背水而战,杀伤敌人很多。恰巧光武救兵到,于是大破敌军。追到馆陶,铜马都投降了。跟从击青犊、赤眉于射犬,贼兵袭击铫期辎重,铫期还击,亲手杀伤数十人,身上有三处受了伤,而战正勇,最终破敌并将其驱走。

光武即位,封为安成侯,食邑五千户。当时檀乡、五楼贼人进入繁阳、内黄、又有魏都大姓几次反复。而更始将卓京,正策划在邺城谋反。帝以铫期为魏郡太 守,行使大将军事务。铫期发郡兵攻击卓京,攻破,斩首六百余级。卓京奔到山中,铫期追斩其将校数十人,俘获了卓京妻子儿女。又进击繁阳、内黄,又斩首数百 级,郡界清平。督盗贼李熊,是邺中豪强,李熊弟李陆策划想在城中谋反以迎檀乡。有人把这件事向铫期告发,铫期没有做处理。等到连续三、四个人来告发,铫期 这才召来李熊,询问此事。李熊叩头自首服罪,愿与老母一起就死。铫期说:“做官吏如果比不上做贼快乐,你可以与老母回到李陆那里去。”派官吏送他出城。李 熊出城,找到李陆,带着他到邺城西门。李陆不胜惭愧感激,就自杀以谢铫期。铫期嗟叹,以礼安葬,而恢复李熊原来职务。于是魏郡中都心服其威信。

建武五年,光武巡行到魏郡,以铫期为太中大夫。跟从光武回洛阳,又拜卫尉。铫期重于信义,自从为将,常有降兵下城,但未尝虏掠百姓。在朝廷供职,忧 国爱主,如果遇到他认为不对的事情,必是犯颜诤谏。光武帝曾经想和铫期微服私访,铫期在车驾前叩头说:“臣听说古今的警戒,事变往往不能意料,实在不愿陛 下微行数出。”帝为之回车而还。建武十年,去世。

《贡禹传》语文阅读和答案

阅读下面韵文言文,完成4-7题。

贡禹字少翁,琅琊人也。以明经絜行著闻,征为博士,凉州刺史,病去官。复举贤良,为河南令,岁余,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禹曰:冠壹免,安复可冠也!遂去官。

元帝初即位,征禹为谏大夫,数虚已问以政事。是时年岁不登,郡国多困,禹奏言:今大夫僭诸侯,诸侯僭天子,天子过天道,其日久矣。承衰救乱,矫复古化,在于陛下。天于善其忠,乃下诏,迁禹为光禄大夫。

顷之,禹上书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天子报曰:朕以生有伯夷之廉、史鱼之直,守经据古,不阿当世,孳孳于民,俗之所寡,故亲近生,几参国政。今来得久闻生之奇论也,而云欲退,意岂有所恨与?后月余,以禹为长信少府。会御史大夫陈万年卒,禹代为御史大夫,列于三公。

自禹在位,数言得失,书数十上。禹以为古民亡赋算,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宜今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又言诸离宫及长乐宫卫可减其太半,以宽繇役。又诸官奴婢十万余人戏游亡事,税良民以给之,岁费五六巨万,宜免为庶人廪食,令代关东戍卒。

天子下其议,令民产子七岁乃出口钱,自此始。又罢上林宫馆希幸御者,减诸侯王庙卫卒省其半。余虽未尽从,然嘉其质直之意。禹又奏欲罢郡国庙,定汉宗庙选毁之礼,皆未施行。

为御史大夫数月卒,天子赐钱百万,以其子为郎,官至末郡都尉。

(删节自《汉书·贡禹传》)

[注]①赋算:人口税。汉制,自十五岁起,至五十六岁,每人每年出钱一百二十钱。②口钱:人口税。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年岁不登 登:五谷成熟。

B.意岂有所恨与 恨:遗憾

C.以宽繇役 宽:放宽。

D.税良民以给之 税:赋税。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贡禹耿直的一组是(3分)

①冠壹免,安复可冠也 ②数虚己问以政事

③天子过天道,其日久矣 ④今未得久闻生之奇论也

⑤宜免为庶人廪食 ⑥禹又奏欲罢郡国庙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贡禹为臣忠诚,心忧国事。他建议元帝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乱的礼制,恢复古代的教化,元帝欣赏他的忠诚并提拔了他。

B.贡禹遵循经义,据守古道。元帝称赞他有伯夷的廉洁,有史鱼的`刚直,认为他是当时世上少有的高尚贤良的人,值得亲近。

c.贡禹年事虽高,仍被倚重。元帝拒绝了他告老还乡的请求,为了挽留他,升任他做了长信少府、御史大夫,使他位列三公。

D.贡禹不屈世风,为民请命。他多次评论政事得失,曾经建议把赋算、口钱起征的年龄延后,但皇帝只延后了口钱起征的年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复举贤良,为河南令,岁余,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

(2)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聪明,非复能有补益,所谓污朝之臣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7—40题。

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也。其先出于鲁顷公,为楚所灭,迁于下邑,因氏焉。祖父匡,王莽时,为羲和,有权数,号曰“智囊”。父某,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卒官。时恭年十二,弟丕七岁,昼夜号踊不绝声,郡中赙赠①无所受,乃归服丧,礼过成人,乡里奇之。十五,与母及丕俱居太学,习《鲁诗》,闭户讲诵,绝人闲事,兄弟俱为诸儒所称,学士争归之。

太尉赵憙慕其志,每岁时遣子问以酒粮,皆辞不受。恭怜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母强遣之,恭不得已而西,因留新丰教授。建初初,丕举秀才,恭始为郡吏。

憙复举恭直言②,待诏公车,拜中牟令。恭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讼人许伯等争田,累守令不能决,恭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辍耕相让。亭长纵人借牛而不肯还之,牛主讼于恭。恭召亭长,敕令归牛者再三,犹不从。恭叹曰:“是教化不行也。”欲解印绶去。掾史涕泣共留之,亭长乃惭悔,还牛,诣狱受罪,恭贳不问。于是吏人信服。建初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③往廉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瞿然而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安。恭在事三年,会遭母丧去官,吏人思之。

其后拜为《鲁诗》博士,由是家法学者日盛。迁侍中,数召宴见,问以得失,赏赐恩礼宠异焉。迁乐安相。是时东州多盗贼,群辈攻劫,诸郡患之。恭到,重购赏,开恩信,其渠帅张汉等率支党降,恭上以汉补博昌尉,其余遂自相捕击,尽破平之,州郡以安。

恭在公位,选辟高第,至列卿郡守者数十人。而其耆旧大姓,或不蒙荐举,至有怨望者。恭闻之,曰:“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诸生不有乡举者乎?”终无所言。恭性谦退,奏议依经,潜有补益,然终不自显,故不以刚直为称。三年,以老病策罢。六年,年八十一,卒于家。

注:①赙赠:赠送财物给办丧事的人家。②直言:汉晋时期察举科目名,意为直言敢谏。③仁恕掾:官名;肥亲,人名。

3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尉赵憙慕其志                 慕:仰慕

B.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           谢:推辞

C.雉方将雏                       雏:幼鸟

D.或不蒙荐举,至有怨望者         望:责备

3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鲁恭“以德化为理”的一组是(    )

①闭户讲诵,绝人闲事

②恭怜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

③恭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辍耕相让

④不以刚直为称

⑤掾史涕泣共留之,亭长乃惭悔

⑥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

3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恭的祖先是鲁顷公,被楚国灭亡之后,迁居到下邑,于是改姓鲁。祖父鲁匡,王莽时担任羲和的官职。鲁恭的父亲,在建武初年,担任武陵太守,死在官任上。

B.太尉时常派儿子送酒和粮食给鲁恭,鲁恭拒不接受。鲁恭想先成就弟弟的功名,就推托自己生病,不肯做官。直到弟弟在建初初年考取了秀才,他才到州郡担任官吏。

C.鲁恭担任中牟令,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不施用刑罚,出现了令仁恕掾肥亲赞叹不已的“三异”局面:虫害不侵犯边境,德化及于禽兽,小孩子有仁爱之心。

D.鲁恭担任《鲁诗》博士时,东州一带盗贼横行,鲁恭选拔任用几十位官员,任命他们为汉地博昌县太尉,其余盗贼就进行捕杀,最终平定了盗贼。

4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岁时遣子问以酒粮,皆辞不受。

译文:

②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

译文:

③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诸生不有乡举者乎?

译文:

【参考答案】

3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 C解析 “雏”在这里用作动词,应解释为“孵雏”

3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鲁恭“以德化为理”的一组是( )

答案 C解析 ①是说鲁恭兄弟俩读书专心。②是说鲁恭体谅弟弟。④是说鲁恭性谦退

3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 D解析 “选拔任用官员”是在公爵位之时。

4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 ①每年时常派儿子送酒和粮食慰问他们,他们都推辞不接受。

②小孩子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个特异之处。我再长时间逗留,只会是干扰贤能之人了。

③学问不勤于研习,这是我所忧虑的啊。诸生(如能勤于研习)不是还有乡里可以推举吗?

【文言文翻译】

鲁恭字仲康,挟风平陵人。他的祖先是鲁顷公,被楚国灭亡后,迁居到下邑。因此就姓鲁。祖父叫鲁匡,王莽时担任羲和的官职,有机智善变的能力,被称为“智囊”。他的父亲,在建武初年,担任武陵太守,死在官任上。当时鲁恭十二岁,弟弟鲁丕七岁,兄弟俩整天整夜号哭不停,郡里赠送的财物一概没有接受,办完了丧事,礼数超过成年人,乡里人都啧喷称奇。十五岁的时候,和母亲及弟弟都住在太学里面,学习,闭门诵读。远离与自己无关的事,兄弟俩都受到儒生们的称赞,在学之士都争着归附他们。太尉赵亳仰慕他们的.志向,每年时常派儿子送酒和粮食慰问他们,他们都推辞不接受。鲁恭同情鲁丕年龄小,想先成就他的名声,推托生病不做官。州郡多次以礼相邀.他都谢绝不肯答应,母亲再三强求,鲁恭迫不得已才西行,到新丰做了教授的学官。建初初年,鲁丕被举荐了秀才,鲁恭才做了郡县的官吏。

赵嘉又向“直言”举荐鲁恭,在公车署里等待皇帝的诏令,被授予中牟令的官职。鲁恭一直把道德教化作为政理,不施用刑罚。许伯等人为田产打官司,多位太守和县令都不能决断,鲁恭替他们分析是非曲直,许伯等人回家自我检讨,停止耕种相互谦让。亭长放纵他人借牛却不肯归还,牛主人告到鲁恭那里。鲁恭召来亭长,再三责令他归还他人之牛,还是不肯听从。鲁恭叹息说:“这是教化不能施行啊。”要解开印绶辞官离古。掾史们

哭着挽留他,亭长于是感到惭愧后悔,归还了人家的牛,到刑狱接受处罚,鲁恭宽恕了他不再追究。于是官吏们很是信服他。建初七年,郡县蝗虫危害庄稼,犬牙相错环绕县界。就是不进入中牟县。河南尹袁安听说后,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派仁恕掾肥亲前去察看。鲁恭随行田问,一起坐在桑树下休息,有一只雉乌飞过,停留在他们身边。旁边有个小孩,肥亲问他:“你为什么不捕捉雉乌?”小孩说:“它将要生小鸟(不能害它)。”肥亲惊讶地站起身,和鲁恭诀剐说:“我之所以要来,是要看看你为政的情形。现在虫害不侵犯边境,这是第一个特异之处;德化能及于禽兽,这是第二个特异之处;小孩子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个特异之处。我再长时间逗留,只会是干扰贤能之人了。”回到府衙,把情况详细禀报袁安。鲁恭在位三年,适逢母亲去世,辞官,官吏-ff./~都很想念他。

后来被授予《鲁诗》博士,从此到他家求学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升任为侍中,皇上多次召见。向他询问政事得失情况,得到的赏赐恩遇礼节宠爱非同一般。升任乐安相。当时,东州一带有许多盗贼,他们一同劫略百姓,各郡县都深感忧虑。鲁恭到任后,加重悬赏,广施恩信,盗贼的统帅张汉等人带着党羽前来归降,鲁恭上书朝廷任命他们为汉地博昌县的县尉,其余的盗贼就进行捕杀,全部击破平定了盗贼,州郡于是得以安宁。

鲁恭在公爵之位,选拔征召才学优良者,大到各级卿相小到郡守多达几十人。那些年高而久负声望的大族,有的没能得到举荐,因而心有怨愤责备。鲁恭听说后,说:“学问不勤于研习。这是我所忧虑的啊。诸生(如能勤于研习)不是还有乡里可以推举吗?(哪里还要待三公征辟呢?)”最终没有人再说三道四。鲁恭性情谦恭礼让,奏议依据经书,对治理国家大有益处,但他始终不显耀自己,所以不因刚直著称。三年,因年老多病上书请求辞官。六年,八十一岁,在家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