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家乡春节,本文共9篇,希望大家喜欢!

家乡春节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的涡阳县,我们那里的春节习俗与别的地方不同,想知道吗?那我就告诉你吧!

在我们那里春节是老百姓最看重的节日。家家户户的锅内于除夕夜先兑好水,篦子上放包子、馒头,据说是不能空锅。不仅如此,妈妈每次都会在水缸里打满清水,还在水缸里放上大葱、蒜苗、还有菠菜,然后还要说一句吉祥话:“做人要诚实,守信,一青二白,清清白白。”

农历正月初一,要早起,开门放三声“大雷子”,谓开门炮。男人要先起,在中堂设香烛,给灶王爷上香,准备早饭。据说女人一年四季做饭做家务,很辛苦,今天晚起会儿享享福,所以这日早餐就交给了男人。

在太阳出来前不能倒水;当日不能扫地,否则老人常说会把好运与财运赶走的。也不能用剪刀,这些工具是“破”,也是破运,破财的意思,不吉利。家人起床不催叫,全家起来后换新衣,拜天地尊长。早上一定要吃一口蒜,一口馒头,寓意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平安。

早上不吃荤,吃“扁食”。扁食是我们那里对形状像月牙儿的素饺子的俗称,里面的馅儿是韭菜、鸡蛋、粉丝、麻花拌在一起的,放上佐料再加上香油,那味道真叫一个香。做的时候韭菜要切碎,鸡蛋要在锅里炒熟,粉丝要切碎,麻花要用擀面杖压碎,饺子皮要温水和面擀成的。

年初一吃完饭后要亲邻互相走动好给长辈拜年,行磕头礼,这是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会收到很多红包;初二开始走亲串友;初三走姑姑家;初四走岳丈家,这是爸爸的说法,其实就是跟着妈妈回姥姥家。这天妈妈的脸像花儿一样美,因为小公主要回家了;初五就不能走了。亲戚回过来拜年一般要相隔一日,否则被称为”拜跟脚子年。”

这就是我家乡过春节的习俗,不知道你家乡的习俗是怎样的?

我的家乡在海南乐东,每当到春节的时候,都会热闹非凡。

除夕前几天,浓浓的年味早就在大街小巷里了,大人和小孩都为了能更好的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忙得不亦乐乎,都在仔仔细细的清理房子,把不要的东西统统拒之门外,为的就是在春节前把所有的霉运统统赶出家门,引来欢悦的喜气。我们家也是一样,家里全民动员,各有各的责任-――我负责把地板扫干净,拖干净,还要把茶几里的东西一次又一次的整理一遍;爸爸负责把整个房间收拾得有条有理,还要再把纱窗拆出来冲洗一下;而妈妈负责把厨房和厕所擦干净。

过春节,年货是不可少的。可不是,除夕前一天,一大早,我就和妈妈高高兴兴地赶在人多之前的时候挑年货,但争先恐后的情景还是发生了,超市里挤满了人群,每个人的购物车里都装了大包小包的零食和年货。我也是一样,进了超市拿到车后,就迅速地仔细挑选,左挑一包右拿一包,几下就把购物车塞得满满当当的。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同欢喜共度过,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欢乐仍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

除夕那天,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欢天喜地地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荣景!。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妈妈的厨艺在我们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们一群小朋友,手里拿着鞭炮,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放鞭炮,在天上炸开时,一朵朵七色花钻出来,像彩虹一样,五彩缤纷;又像仙女撒花,送给人们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妈妈去看春节晚会。家家灯火通明,热闹极了。

在第二天,天没亮,妈妈就催促我快点起床,我起了,爷爷奶奶他们都起了。妈妈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盘子里,我们有说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会,天亮了,人们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去了。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妈妈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显得更英俊潇洒,妈妈变得更年轻美丽!“噼里啪啦”,阵阵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走着走着,我们来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见老奶奶就想跪下给老奶奶磕头,可是被老奶奶拦住了!“唉,你说你磕什么头呀!来快吃点瓜子,抽根烟!”“不用不用,我不抽烟!”。拜完老奶奶家,我们又去给大妈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们终于给各家各户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节就结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去上学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纷纷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标进发、努力了!

四年级:幸福小叶

照我们安徽砀山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在腊八这一天,我们都要喝腊八粥,而且还有“谁家喝的粥越早,谁家明年准是大丰收”的俗语呢!除此之外,我们小孩子在这一天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好吃的糖果、果冻、瓜子等等。第二件事是我们男孩子最喜欢的事,那就是买爆竹。第三件事就是买各种玩具了,风车、口哨、气球……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天还没亮呢就听见别人在放炮了,害得我连觉都没睡好,第二天眼睛四周黑黑的,都成熊猫眼了。

腊月二十四必须大扫除,这一天我可累坏了,又是擦玻璃又是洗地板的,出了一身的汗。大人们则忙着备年货,把鸡肉、猪肉、鱼肉、青菜、年糕等年货准备充足。

最热闹的就是初夕,这天家家都忙着贴春联、贴年画。除夕夜必不可少的就是包饺子和放鞭炮。大人们围在一起,有的人在和面,有的人在擀皮儿,有的人在拌馅儿,有的人在准备烧火的柴火……包饺子时还要在饺子皮里放上钱和红枣。预示着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我则忙着放鞭炮,“霹雳”“啪啦”的声音不绝于耳。最热闹的就属晚上了,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烟花在天空不停地绽放,有的像一串串明亮的珍珠;有的像一朵怒放的花朵;有的像天女散花……,这些美丽的烟花刹那间把整条街都照亮了,整个村子的天空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大年初一是新年,这一天大家早早起来,吃完饺子就去给老人拜年,我们这儿叫串门。我可高兴了,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我就可以串亲戚,可以收到长辈们送的红包。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天晚上要吃元宵,我和村里其它孩子们则打着各色灯笼四处游玩,烟花又在此刻重新装点起美丽的夜空。一个个孔明灯就像天空中明亮的星星,带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消失在漆黑的夜空中。

家乡的春节在正月十五的香甜元宵中结束了,可我还沉浸在热闹、祥和的春节中。

三年级:冯海轩

“新春到了”。“新春到了”,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小朋友,穿着新衣服。拿着一串串炮竹,高兴得在大街上跑来跑去,好像有什么急事一样,正匆匆忙忙的跑去。

新春到了,超市里忙得不可开交,一个个手上拿着一袋袋鼓鼓的包装袋,在超市里急急忙忙的跑到这跑到那,急得像火锅上的蚂蚁,心里真怕年货被抢光,好像在抢座位一样,急匆匆的,一个个人之间摩肩擦踵,谁也不管哪一种商品价格低,哪一种商品价格高,只顾着七手八脚的抢年货。回家去招待客人,收银台和付钱的柜头,忙得手忙脚乱,简直看不见是怎样付钱,怎样把货物装进袋子里的,一个出一个进,不知道有多少人来过,人数多得不得了!

此同时,烟花店里,人多得比超市里还要多。烟花的花样也特别多,有长的,有短的,有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花样应有尽有,数也数不清。

新春,新的一年。

一年之中有许多节日,有端午节,有中秋节,有重阳节。但都没有春节热闹。

小时候我每年一个节一个节的盼,到了腊八,我就知道春节快到来了。腊八那天在我们家乡可算是一个惨不忍睹的日子。成百只猪的叫声在村子里回荡。不过喝碗腊八粥心情也就愉快多了。因为杀它们是为过年用的。

“腊八粥,喝几天,一晃就到二十三”,是啊,转眼就到了“灶神上天”的日子,也就是“小年夜”。在我们家乡所有人都要给灶神献供品,祈求他在天帝面前多说好话,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多福少灾。上完香献完贡品后,吃一顿丰盛的饭菜,以示来年每天都能吃到丰盛的饭菜。

在以后的几天置办年货。就这样新年的钟声慢慢的敲响了。直到除夕,五点的时候女人包饺子,男人贴对联,小孩子则在旁边放着大红炮。一切准备就绪了,该去接先人,给先人在新的一年献上好吃的贡品,以示活着的人对死者的怀念。接完先人后,端上热腾腾的饺子,全家人围在炕头吃着美味的饺子,看着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全家人说着.笑着,喜气洋洋,欢笑和歌声久久的回荡在屋里。一点整了,新年的钟声响了,在欢乐中迎来了新的一年。

初一和初二都休息,到了初三就开始走亲戚,直到十五。

一转眼到了元宵节,一说起元宵节我的话匣子就得打开了。元宵节真可谓是欢乐的海洋。正月十五吃过元宵后,去看烟花和花灯可真是别有一番滋味。烟花在天空中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有红的,有绿的,有黄的,五彩缤纷,看得人眼花缭乱。

到了十六,“游百病”过后,春节正式落下帷幕。大人们去工作,我们也该准备上学了,一切都恢复了原样。

我的家乡虽是乡下,但“年”的味道不亚于城市,而且更胜于城市。

我的家乡有许多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春节等等,这么多的节日,我最钟情于春节。

春节的习俗可多啦,吃饺子、放鞭炮、拜年……习俗这么多,准备工作自然就不会轻松了。不瞒你说,我最讨厌春节的准备工作了,多、乱、杂。

过小年时妈妈急着大扫除,把家里里外外全都打扫一遍。顿时家里灰尘四起,到处都是垃圾,以及打扫工具。哎!看着都烦,妈妈还拉着我一起打扫。擦窗户、扫地、拖地等等,我的任务是把大屋的窗户和我小屋的窗擦干净。蘸上水在窗户上按照一顺的顺序开始擦!一边擦一边哼“我是一个小帮手来帮擦窗户,擦过来呀擦过去,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稀里糊涂的大扫除结束了,准备迎接新年啦!

大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贴福字和对联,贴窗花和挂灯笼。中午去奶奶家吃米饭,白白的米饭放上几个大红枣,美味可口。晚上吃香喷喷的肉馅饺子,刚出过的饺子,还有些烫,就和奶奶说话,其乐融融,吃完饭回家看春晚守岁。

大年三十晚上是睡不着的,家家户户放鞭炮。凌晨五六点起床换上新衣服,向父母拜年父母会先给我和妹妹剥糖然后给压岁钱。一出门顿时一片红火,各种各样的灯笼像无数双眼睛一盏一盏的。天还没有亮就可以通过灯笼看清路上拜年的人,我们都笑眯眯的问好对方也问我们好。

妹妹这是十分高兴,眨着她那双天真的眼睛说“我最喜欢过年了,可以穿新衣服吃糖,还可以有压岁钱。”后来妈妈提醒她注意一下,到处都是人,也不怕别人笑话。我不禁笑了,小孩子始终是小孩子,难免兴奋。而我随着一个个春节早已脱去了稚气,一步步成熟起来。我的’成熟也伴随着时光流逝,父母也在我成长过程中变老。

糖果会变小,父母会变老,记得爱要趁早!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温岭人,出生在温岭,家人也都在温岭。在这个小康社会中,大家都在改变,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各种风俗了。

这各种风俗中,我认为最有意思的,莫过于除夕的那天晚上了。每年的那时,我们都会到爷爷家去吃团圆饭。记得前年的那一次……

我推开爷爷家沉重的木门,看见厨房里头爷爷和伯伯一家已经在准备了。爷爷蹲在炉子旁,拉着鼓风机,又不停地往炉子里塞小木条儿,眼睛还眯成一条缝儿,估计是被烟熏的吧;伯伯左手拿着一个白碗,右手捏着一块毛巾,正弯着腰低着头使劲儿地刷碗,都还没有注意到我们来了;伯母正站在炒锅前,身体微微后仰,用锅铲不断翻炒着锅中的食物;表哥坐在小板凳上,全神贯注地洗着面前的一颗菜,左洗洗右搓搓,有模有样的。

“喔!你们来啦!快来搭把手。伯母看见我们,两手在围裙上抹了几下,马上给我们安排了活儿,还不停地问来问去:“最近怎样啊。升职了没?听说你们买房了,怎么样?多少钱?”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多数时候得硬着头皮回答。而要是没有了这样特殊的“问候”却又觉得少了些什么。或许这才是年的味道吧。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老家的特殊仪式就开始了。在祖先的挂相前摆好桌子,再放好饭菜,我们轮流祭拜,意思便是请他们也一起来吃饭。完毕,我们也坐下来吃,但一定要留出几个空位,因为祖先们也要吃啊。就这样,几代人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的。

吃完以后我们再一起放烟花,在后院里挥舞着烟花条,在客厅看着春晚,可尽兴了。

其实春节并不是什么节日,只不过有个理由让人们团聚。家乡年俗和小康生活,他们是互相包含互相影响的。而年味也在随之改变。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个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日子。

早上,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各家各户都会在门口贴对联,挂灯笼、贴窗花,把家里装扮得漂漂亮亮的,听妈妈说:这是给家里带来吉祥和喜气的意思。小孩子们也穿上了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在院子里你追我赶,有的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事。

每年除夕这天,外婆外公都会邀请我们到他们家吃饭,外婆会准备一大桌丰盛的菜饭。有鸡肉、鱼肉、圆子汤、大炸蟹……看上去色香味俱全,让我吃了一口又想吃一口。家乡有这样的风俗,在吃年饭之前都要放一大串爆竹,我们只有等到噼里啪啦的爆竹声结束后,才能吃上香喷喷的团圆饭。

春节最有趣的事要算放烟火了。爸爸妈妈会为我买很多礼花和爆竹,有降落伞礼花、金旋风、小和尚、冲天炮、地雷、喷泉等等。到了晚上,小朋友们不约而同的来到院子里放烟火,我最喜欢的是放喷泉礼花,当我点燃引线后,一束五光十色的火花突然向上喷出,越喷越高,慢慢地由红变蓝,蓝变绿,绿变黄,就像一条金灿灿的大瀑布从天而降。最壮观的是大礼花,当你听到一声巨响后,天空中便呈现出一个接一个十分耀眼的礼花。这些礼花千姿百态,像一朵朵正在绽放的鲜花,当礼花就要消失的时候就好像无数小星星从天空中洒落下来,美丽极了。我真想用手去接,但是我刚要去接的时候它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过年了,我们小朋友收获可大了,不但能穿新衣,吃上很多好吃的东西,还能收到亲人们给的压岁钱,我们还可以参加很多娱乐活动,如逛庙会、看斗鸡、看陀螺比赛、拔河比赛、跳秧歌、舞龙,我们还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游园活动。大人们也停下了工作,到亲戚朋友家拜年。

我喜欢家乡欢天喜地的春节,在这里我听到了响亮的爆竹声,欢快的锣鼓声,人们的欢呼声。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