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心得之读活出生命的意义有感
- 文档
- 2024-09-12
- 109热度
- 0评论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教师读书心得之读活出生命的意义有感,本文共14篇,希望大家喜欢!
读了《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我被弗兰克尔深深感动。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有的人活出了意义、活出了价值、活出了尊严,被人们理解、尊重和推崇,也有的人活出了无聊、活出了耻辱、活出了遗恨,被人们指责、抛弃和量刑,弗兰克尔虽经历了地狱的磨难,和死亡擦肩而过,但他还活着,活得让人敬佩和敬仰,这不是什么奇迹和特异功能,这是他心中一直坚守着“生命”信条:有生命才能做有意义的事!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人要活出有意义、有价值、有尊严才行,但也不是件易事,必须具备:一是态度要坚决,有没有决心干点正事、干点好事、干点有意义的事,态度决定未来;二是行为要坚定,干事有没有韧劲?有没有狠劲?有没有钻劲?朝令夕改、虎头蛇尾是不行的;三是生命要坚毅,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正像弗兰克尔所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是无法取代的,只要找到了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每当人“舒服”的时候就是“减寿”的时候,不能犯懒,不能萎靡不振,不能奢靡享受,要鼓足精气神,让生命活出价值、活出尊严、活出有意义,我感谢弗兰克尔,因为他给了精神动力,催促我继续努力完成好我的本职、继续用党员的标准站好先锋岗、继续坚守34年的跑步锻炼习惯,我始终认为:生命诚可贵,尊严价更高!
作者弗兰克博士,是一位精神医学家。弗兰克在现代存在分析上创见了“意义治疗法”(logotherapy),是指协助患者从生活中领悟自己生命的意义,借以改变其人生观,进而面对现实,积极乐观的活下去,努力追求生命的意义。他经常问遭逢巨痛的病人“你为什么不自杀?”,病人给出的答案为他提供了治疗的线索。弗兰克利用这些纤弱的细丝,为这些生活在绝望中的编织出了意义和责任。
我相信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你想了解那个人,就必须得慢慢地品读。或许别人能吸引我们,那可能就是他经历的事让我们震惊,无论是悲伤还是欢喜的。就像弗兰克一样,他的经历或许会让我们肃然起敬。他曾是集中营里的囚犯,漫长的牢狱生涯使得他除了一息尚存之外别无余物。他的双亲、哥哥、妻子不是牢里就是被送入煤气间。一家人全都死了,仅剩下他和妹妹。像这样一个失去一切、饱受饥寒凌虐,随时都有死亡之虞的人,怎么会觉得人生还值得活下去呢?一位曾经亲身经历过这种惨绝人寰遭遇的精神医学家,他的话必然值得我们洗耳恭听。他这种人,必然能够以睿智和悲悯的眼光来盱衡人类的处境。
意义治疗的理论,其根底是一种生命的哲学,它有三个互相连锁的根本信念:
意志的自由(thefreedomofwill),追求意义的意志(hewilltomeaning),生命的意义(themeaningof)。
生命的意义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最重要的是要明白个人生命在详细时间的详细意义。
上述三个根本假设构成了意义治疗的理论根底,三者缺一不可。意志的自由是意义的意志的一个心理学的前提,没有意志的自由,人就不可能对生活进展态度上的选择,只能被动的承受需要的支配;而求意义的意志那么是生命意义的`动力,人们对意义的追求和倾向,使人无论在何种生活环境下都要探究生命的意义。
他对生命意义的看法有四个要点:人性观、自由、责任、自我超越
他由人类行为经历的现象分析中指出生命的意义是会改变的,但永远不失其为意义,并归纳出发现生命意义的三种途径。他认为一般人可以藉由实现以下三种价值来获得生命的意义:创造的价值(creativevalues)、经历的价值(experientialvalues)、态度的价值(attitudinalvalues)。
在我前面看的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的那本书中,我也有去了解弗洛伊德,虽然了解到的只是皮毛,但是对于弗洛伊德与弗兰克博士之间的相似的地方还是让我很惊讶的。两位大师最关切的便是精神官能症的性质及治疗。但是出发点却不一样,弗洛伊德是根据矛盾与潜意识动机的焦虑中找出失调的症结,弗兰克那么是把精神官能症区分为几类,两位大师对于现代医学界的开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奉献。
一个题外话,对于两位大师的经历也有许多的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曾经遭受纳粹的毒害,家人都死于纳粹的毒害。对于犹太人,希特勒是极度的镇压,相信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他的行为到达哪一种令人发指的程度。但是我也不得不更加尊敬与佩服两位大师了,面对如此大的灾难与痛苦,依然投身于医学的国度,为人类作出了宏大奉献。
两位大师在如此宏大的痛苦面前都没有退缩,他们成为名人不是偶然,生活中也需要这样有坚强意志的人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即便成不了他们那样伟大的事业,我们至少应该在平凡的岗位上感受到生命的意义。生命不仅在于事业,还有家人、朋友,与自然为伴,心便可安静地思索,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急着叹息,活出意义就是最大的成功。
孔子主要是主张的就是“仁”即“仁者,爱人”。而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我认为首先需要的具备的就是“仁,爱”之心。孔子先生不仅仅是勤奋、乐观、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在述第七中的第二则中写道: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只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做到“诲人不倦”。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是不可能做到“诲人不倦”的,否则的话,“诲”也将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没有趣味、没有创新了,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应该去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心灵、人格、健康。“诲人不倦”,我的理解不单单是要为人谦逊更要乐教、善教,以仁爱之心施教。
若要用一句话来归纳《论语》讲了什么,我理解的应该是做一个仁爱之人。它用了很多的实例来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仁爱之人。良好的品德会让一个人美丽、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见,培养仁德做一个仁爱之人是很重要的。未来的日子我将继续不断的深读《论语》,领悟精髓,学习孔子先生的为人之道,用运用到工作中,生活中,做人中。
以前刚接触那些“之乎者也”之类的词觉得枯燥乏味急了,当时即使老师给我们进行了具体的讲解,我们也是一知半解的,除了死记硬背还真是什么都没有学到。但是现在翻阅起来,随便一两句都觉得很有生活的哲理。不管是在生活上、学习上、交友上、为人处事上,还是孝顺父母方面等等都给了我们明确的指示。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包含在语录的字里行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因此,我们要向孔子学习,不能骄傲自大,要做一个谦虚有学问的人,并向孔子取长补短,让自己更完美!
再次翻开已经泛黄的《共产党宣言》,看着空白处记得密密麻麻的批注,当年在大学时挑灯夜读的情形又浮现在眼前。原本以为,书中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不复记忆,但再读之下,却发现“消灭私有制”、“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些句子已经渗透进自己的血脉,指引着自己的人生。在它的指引下,我在大学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它的指引下,我在团委书记的岗位上带领广大青年团员做党的后备军;在它的指导下,我成长为了一名基层的党务干部,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在全面从严治党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今天,再读《宣言》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准确地运用发展的、辩证的、全面的、非教条化的方法处理问题,才能推动各项工作。再读《宣言》使我密切关注世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并与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理论、观点相对比,从而提高我们思想上的坚定性、理论上的鉴别性,减少政治上的模糊性、实践上的盲目性。再读《宣言》,我们必须做到:不僵化、不教条,从经典原著中传承精髓、灵活运用,寻找新灵感、开创新思路。
作为一名学校基层的教育管理者,更加关注的《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教育思想对于今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所带来的启示和指导意义。“用心做教育,做心中有人的教育”也正是今天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内涵,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全面阐释。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在于培养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永远围绕人来展开的,教育要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视角上去认识(引自区教委顾成强主任在中高考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今天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是要将过去的教育没有从“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去发展,纠正到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传统、回归体验的教育。教育是社会活动,学校不是封闭的不与社会接触的场所,教育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脱离社会的教育绝对不是培养人的教育,也绝对不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施展才能的自由空间,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和今天深入开展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终极目标。无论是中高考命题改革,还是中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以及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变革,都是在体现公平的基础上,要体现学生的创造,激励学生去努力追求,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扬长避短,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去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这本书是是在读熊培云的老师的书《慈悲与玫瑰》中读到的,熊老师是相信”个人自救“的,即使在世界最坏的时候,外界环境最恶劣的时候,个人还是能够拥有内心的自由和作出相应的遵从内心的选择,他引用的便是书中的“即使在可怕的心理和生理条件下,人也能够保持一定的精神自由和意识独立”。
正是在熊老师的指引下,翻开了在好久前就下载在微信读书的这本书。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何时屯的这本书,但正是受到熊老师的召应,又一次接触了一个伟大的灵魂。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人,但能遇到拥有伟大的灵魂的机会少之又少。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去了解弗兰克尔的生平,才发现除了伟大的灵魂之外他更是一个有趣的人,六十八岁还在学习飞机驾驶,八十岁还去登山,从某种意义上,他对于生命的这种追求,符合了我心中的理想。
对弗兰克尔的介绍,一般都是说他是维尔纳第三势力学派“意义疗法与存在主义分析”,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并列。
三个学派到底有什么区别?我做的简单的归纳就是,心理分析是追溯过去,从人的过去中发现症结并解开,个体心理学重视参与现在,认为每个人都应从参与社会活动中寻找自己,而意义疗法学派这是面向未来,需要设定目标去完善自己。三个学派各有侧重,而针对的不同的心理缺陷。
而意义疗法对于患者而言,是最残酷的,因为他需要在治疗师的引导下,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在弗兰克尔眼中“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其主要的动机。这种生命的意义独特的,因为只是并且只能是由特定的某个人来完成。对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虽然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但是也是一种人类必需的合理的真正需要。”
正是基于这种假设,弗兰克尔提出了导致“意源性神经官能症”的两种可能“存在之挫折”和“存在之虚无”。所谓“意源性神经官能症”是相对于“心源性神经官能症”,主要不是因为心理因素导致的,而是由追寻意义的过程遇到了挫折和认为没有认可意义值得追寻,所以出现了诸如空心症和对生活各种不满意的症状。他们并不是心理疾病,但是患者却会深受困扰。
之所以出现“存在之虚无”,在弗兰克尔看来主要源于“人类本能的指导行为的安全感的丧失“和”前现代社会指导行为的传统的崩溃”,人们失去了行动的方向,只有要么跟从所有人走流行主义的路线,要么服从某个权威进入集权主义的牢笼,但在这个过程中人要么是焦虑,要么是厌倦。正如叔本华说的“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两极之间。”
要治疗意源性神经官能症,弗兰克尔认为只有靠个人自我去发现生命的意义“你不该追问抽象的'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而实现的途径在他看来有三条:
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
2.通过体验自然或文化或者一个人的独特性(爱)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采取某种态度
如果一本书,只讲到意义疗法的理论和相应的实践方法,它并不能使我信服,因为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的方法都太抽象,无法想象和实践。
但这本书的最大的可读之处是,弗兰克尔时奥斯威辛集中营中的那个1/28的幸存者,在书的前部分相当于他的集中营经历的自传,讲述了他如何在集中营那么恶劣的环境下存活下来。相对于那些无所顾忌的囚头,和那些完全失去自我变成工具一般的普通狱友,他是靠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找寻内心的自由来度过集中营的艰苦。
集中营每日的心理挑战是:我能否活下来?不能活下来,所受的苦难有何意义?失去活下去的勇气,意味着失去生命。
在集中营人只关注自己和亲人的生命,精神高度紧张,摧毁了所有的价值观念,怀疑一切。而失去自我价值,没有人的感情和自尊。就如真正的绵羊一样,等待着宰割。
弗兰克尔却能在集中营仍然从事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一,完成自己的专业书稿
二,回忆自己的深爱的妻子
三,黑色幽默面对苦难
四,欣赏偶尔的自然风光
五,寻找独处沉思的时间
正是集中营的生活,让他认识到:
在集中营,在活人实验室我们亲眼目睹有人像猪猡,
有人像圣人。人的内心里,这种都可能有。
最终表现出那一种,是决定的结果,而不是环境的产物。
他从中更是体会到苦难的意义,苦难是让人的精神升华,苦难是命运的选择让你找到生命的意义。
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讲:“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受过的痛苦”
同时他也批判了现代社会主流价值观,大家对于幸福的过度追求中,暗含着对不幸的一种蔑视和认为不幸是耻辱。
一个人的不幸从对社会做贡献的角度来讲意味着“没用”,诸如乞丐,残疾人等。
我们的社会尊崇成功,尊重对有社会贡献的人。但经常会将“人的有用”和“人的尊严”混淆。不是每一个人都对社会有贡献,但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人的尊严,有他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只认同人的有用,而忽略人的尊严,无异于希特勒的纳粹。那么用安乐死执行屠杀“慈善”地杀死因年迈、疾病、精神障碍或其他各种疾患而丧失社会有用性的人的黑暗时代就不远了。而人性是复杂的。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毒气室时人发明出来的,但是,心中默默祈祷着上帝而进入毒气室的也是人。”
正因为人性复杂,我们才更需要每一个个人的自救,即使再最恶劣的环境下,也要保持内心的自由。
读《生命的意义》有感:活出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
――读《生命的意义》有感
原创: 落叶无语
有道是女人一思考,上帝也发笑。近些日子混在稻读社科群,一星期一本牛津通识读本。近期看《人生的意义》一书。读完窃喜,竟然把书啃下来了。此书由英国当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家特里。伊格尔顿著。他用幽默轻松明快的方式来述说的。
说到人生的意义,粗略一想,感觉很伟大,就如小时候,我们常说的: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等等。但今天我要说的意义,是个体存在的意义,抛弃宏观概念,归根到人性的层面讨论人生的意义。我可不想绕来绕去的故作高深,只想直观简单地说说自已的感受。真如我的半百人生:简单朴实倒也起伏有序。
当然在认识人生的意义时,也要认识自已。只有清楚的认识自已,才知道我要什么,我要变成什么样的人,我能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意义是一种词语,只有依于事物才成为意义。我所理解的人生的意义是:存在,创造,爱。
我存在,我活着,便是意义所在。真如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说到存在,先想到上帝。“由于有了一个上帝,人生的意义问题就变得一清二楚。”这使存在变得有具体的指向。也如书中伊格尔顿说言:“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人生意义的一部分,就像我发表餐后演讲的时候不知道自已说了多少个字,这反而有助于我圆满地完成演讲。”
通常开朗的人活得轻松快乐,因为他们想的少,不会去纠结。就像人们常说的傻子不得大病一样。怎么样让自已活得轻松?不断的充实自已的人生,学习工作旅游读书,都是意义之所在。通俗些的说法就是折腾,人生在于折腾,折腾来折腾去,快乐踏实也就油然而生。最怕有些想的多但不做事的人,那再想怎么多也是空想,空则痛。空则无意义。
想到前阵子的自己,有位认识近二十年的朋友,她得知我的近况后一次次的约我去她店喝茶聊天,可我一次次的拒绝。因为身体之故,我远离了所有的'朋友。但是这朋友没有放弃,隔三差五的问候我,告诉我怎么样养身怎么样认识世界。记得有次了她发来一段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去感知去认识,你这样不走出去,空想有用?你以为我们在美国,就这么点路,你竟然一直拒绝……然后我去了她的店。老朋友相见分外亲热。品茶中我们感叹分开有十二年,都老了。
创造生命,创造奇迹。创造一切的一切。万物有灵。比如当二个俊男倩女经过恋爱相知相亲,孕育出一个小生命时,那是何等的奇妙。这也得以人类长久的延继下来。这其中有道德的层面,也有情感伦理在其中。当你看着自已的孩子一天天长大,长得像爸又像妈时,夫妻之间的感情更亲密牢固――有了共同的载体。
爱是人之本性。爱世上美好的人和事物。爱使我们的生命有了更深的牵挂不舍,才会有珍惜。爱分大爱和小爱。大爱可以是爱国家爱工作之类的,小爱可以细微到爱一个人或一朵小花。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滋润阳光,让生活变得有支撑有依靠。
记得以前上小学生作文培训时,几个漂亮的六年级小女孩,稚气地问我:老师什么是爱?你爱你老公之外还会喜欢另外一些男人吗?我笑着回答:爱老公,也喜欢长得帅气有才华的男子,那是欣赏。哗啦一下,孩子们嚷嚷开来:我要告诉你老公去,你怎么能再喜欢别人?!这回答让我满意。安静下来后我给他们讲了什么是大爱什么是小爱。因着这爱字,展开来讲了整整一节课。第二天家长反应还很好的。
伊格尔顿是位极富幽默感的人,他笔锋一转这样写道:“人生就像一篇华丽的演讲,看上去很有意义,实则了无趣味。人生又像一位演技拙劣的演员,看上去要表达什么,但能力不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人生的意义没有标准答案。正如我在稻读社科群,感知到读书的意义:快乐充实,自我丰富。有感想时码上一段读书笔记――写出来的都是美好、仪式感、成就感。真如陈老师所言:有输入才有输出。
再怎么灿烂的人生,最后都走向永远的静默。把握人生,过好每一天每一时,才是最真实的意义所在。
当《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又出现在我的眼前时,那个饱经风霜而又面带微笑的维克多-弗兰克尔仿佛又出现在我眼前时。我的感情复杂,又是怜悯,又是同情。终于合上了书的最后一页,我突然发现:成功只有有了生命才会充分体现。
当他走出集中营的那一刻,他知道他成功了,并且他用他的现实经历开创了意义疗法,造福了很多精神问题的人,在我看来这是因为他的智慧和乐观的精神,最主要的还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完美认知所造成的。
当我看见有人支撑不了现实中的困难而选择最惨烈的方式来逃避时,我认为这是胡闹,生活中永远不会一帆风顺,只有那些了解困难知难而进的人,那些人才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和生命比起来,这些困难又算什么呢,而且“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命还在,一切还有挽留的机会,一切皆有可能。
相反如果你成功了,也不要忘记生命对你付出的一切,因为成功只有有了生命才能充分体现。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我常常感叹生命现象的神奇,赞叹生命内在的神秘。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这又是每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断思考的问题。大概没有人在一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而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本身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可能每个人在不同的生命时期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也许这就是人不断追问这个问题的意义。
读这本书是因为它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10大图书之一,因为好奇它的影响力。作者是弗兰克尔,纳粹期间是纳粹集中营的囚徒。集中营的人生经历,促使他思考人性与人生问题。在集中营中能够存活下来的人寥寥无几,作者本身是一位心理医生,在纳粹集中营的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体察和思考人性深处的东西。
他把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的生命意义看做自己一生的使命,评论者说他并不是当年在集中营被编号为119104的待决 ,而是让人的可能性得以扩大的圣者,道理也就在这。他依靠寻找生命的意义疗法拯救人的生命。
人的生命真实一个奇特的东西,只要信仰、信念存在,生命便会表现出顽强的活力和生命力。一旦信念和信仰丧失,生命整个的精神就会垮掉,接着身体也会彻底垮掉。在那些艰苦的年代活下来的人,几乎都是对未来抱有信心,意志无比坚定的人。这样我想到了渣滓洞的江姐,也让我想到了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多次在危急时刻重复的类似的那句话“天之为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梁漱溟也有类似的人生经历,在有一些人看来,这些人有些狂妄自大了。但无疑这样一种自信,使得他们的生命显得与众不同。孔子和梁漱溟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人类的文明进程之中,是自己的生命与整个文明合为一体,其生命的力量也就因此变得强大。江姐把自己的生命和祖国的命运绑在了一起,也就有了无与伦比的坚强。从这些人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到生命的更大价值与意义,在与自然与文明的融合。这是大我生命体现出的意义。平日的时候,人的身体对疼痛的感觉一定会有一个极限,但有些人却能超越这样的极限,我们说这类人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信仰,就是因为他为坚守信念和信仰,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这也就是弗兰克尔所说的生命的意义。小我的生命意义在一个人、一件事上,因为责任与爱而引发了意义。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看,爱情也是一种信仰。
从哲学层面探讨,没有信仰的生命的存在就是虚无,也即是生命虚无的存在。生命虚无的存在也就是我们所言的生命表现为空虚,无所事事。更为可怕的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空虚的生命会贪婪地吸纳负面的东西。在我感觉看来,信仰与意义基本同意,但信仰具有更多的情感坚定的意味,意义的寻找也要依赖于生命的情感。也就是说信仰直接与情感相连,而意义与情感是间接相连的。
对生命而言,存在的意义,就是活着的价值。所以,回到教育中来,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受教育者找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目前教育中普遍存在厌学的现象,从这里看其实就是学生生命意义的缺失所致。改变学生的厌学现状,需要教育者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意义。因而,改变一贯重视科学逻辑轻视道德情感的教育习惯已是势在必行。做好情感和道德教育能帮助学生寻找到生命的意义,进而促进对科学与理性的认识和把握。这就是“意义治疗法”带给我们教师的启示。从这个角度看,医生与教师的职业有着极为相似的一面。对意义与价值的探寻,本来是人文领域的内容,弗兰克尔发现了这个真理,并用于拯救生命。弗兰克尔断言“意义比逻辑深刻的多”,如此看来在人文与科学的对比中,似乎人文更具有价值。这也是我这几年思考的方向。弗兰克尔还注意到了工业社会人的生命存在的普遍无意义感,作者因此以自己的职业拯救这些生命。而我感到,真正能普遍彻底地拯救工业社会无意义感的现象最终还需要教育,需要人们认识到信仰、意义在生命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亲爱的读者,如果在您一生的阅读体验中,能够拥有这样一本书,它其中的某个篇章或者包含的某种思想不仅能触动您的灵魂并且能引领它与之共舞,甚至改变您的日常生活和命运,那这样的书您一定要常常翻阅,并像对待珍宝一样小心呵护。而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作为当代最伟大的著作之一,正是这样一部作品。”
我第三遍一字不漏地读完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后,对库希纳在前言中的推荐产生了深深的认同。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是二十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辉的见证。
这本书曾经感动千千万万的人。到今天,这部作品销售已达1200万册,被翻译成24种语言。
读完一本书,很少有连续读三遍的动力;读完一本书,很少有立即撰写读后感的冲动。这本书是一个例外。读完《活出生命的意义》,我的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情感表达欲望,又唯恐文字功底浅薄而违背弗兰克尔本意,因而迟迟不敢敲打键盘。第三遍读完后,终于可以鼓起勇气,向大家作一个相对理性的介绍。
弗兰克尔是奥地利一名精神科医师,1942年,被纳粹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先后辗转在四个集中营之间,历经坎坷,受尽折磨,命悬一线。他用生命写成的心理学书稿在集中营里被无情消毁。他坚信,只要一息尚存,就可以东山再起。他赋予生命至高无上的责任。集中营里的非人生活待遇和繁重体力劳动形成强烈的反差,有很多人没有等到解放的那一天。弗兰克尔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良好的运气,终于成为集中营里幸存者之一。当读到他为了和囚头搞好关系,耐心倾听囚头倾诉的故事后,联想到现实中的人和事,我即刻泪目。
《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共分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在集中营三年期间艰苦卓绝地与命运抗争,寻找生命意义的心路历程。第二部分是作者向大家介绍根据自己的感悟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意义疗法。全书10万多字,通俗易懂,没有心理学基础知识的读者也能够无障碍阅读。
第一部分是作者根据进入集中营的囚徒精神反应的收容、适应、释放与解放三个阶段为主线,以故事的形式向人们客观反映了集中营里的真实场景。充分揭示了纳粹的残忍和囚徒的悲惨。毒气室和焚烧炉是集中营囚徒生命的归宿。为了活下去,囚徒们不停地与囚头斗智斗勇,力争能够多活几天。根据史料记载,二战期间,集中营共有150万人死于非命。濒临死亡的囚徒,多数已丧失生命的动力,唯有深爱着亲人的人,唯有明确使命的人才能够不停地在死亡线上挣扎。
书中至少三次引用尼采的名言,其中有一句特别经典:“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弗兰克尔在书中告诉自己和朋友:“只要还活着,就有希望。健康、家庭、职业能力、财富、社会地位——所有这一切都有可能重新获得或者恢复原状。”弗兰克尔认为:“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和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
弗兰克尔在书的第二部分介绍了他根据自己的集中营经历感悟出的心理治疗方法——意义疗法。他说:“根据意义疗法,努力发现生命的意义正是人最主要的动力。”他认为:“人,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而活,甚至为此付出生命。”“人对意义的追寻会导致内心的紧张而非平衡。不过,这种紧张恰恰是精神健康的必要前提。”
他在书中特别提出一个概念:存在之虚无。他引用叔本华的话:“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这两极之间。”他特别指出:二十世纪,有很多人具有存在之虚无这种现象。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世界范围,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严重问题。弗兰克尔在书中提出了的“预期焦虑”的概念,基本反映了比较严峻的社会现实。读书焦虑、就业焦虑、晋升焦虑、婚姻焦虑、生活焦虑......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需要对现实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人究竟怎么活着,才不辜负生命的本真?人,只有懂得生命的意义,才能有诗和远方。当务之急,是去除生命中的虚无主义,赋予生命意义,生活才会丰富多彩,五颜六色。生命对于每一个个体的意义,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我们要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感受生命的意义。即便是遍体鳞伤,也要去寻找疼痛本身的价值。按照弗兰克尔的观点,苦难和死亡也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应该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牢骚满腹、怀才不遇、求全责备和无病呻吟。
我们要对未来充满期望,即便出现暂时困难,也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自暴自弃,失去信心。要树立危机是化了妆的机遇的意识,善于从不利中寻找有利,才能最终成为人生的赢家。
弗兰克尔认为,“治疗师扮演的角色好比是眼科专家,而不是画家。画家试图向我们表达他自己所见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而眼科医生试图让我们自己去观察世界实际上是什么样子。意义治疗师的作用是拓展患者的视野,使他意识到其生命潜在的所有意义。”
弗兰克尔认为,“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人不是简单地活着,而是时时需要对自己的前途做出判断,决定下一刻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光说人有自由还不够。自由只是故事的一半,真理的一面。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极的一面,而积极的一面就是责任。实际上,如果人不能负责任地生活,那自由就堕落成放任。”
特别认同弗兰克尔在书中的一句话:“自我实现可能是自我超越唯一的副产品。”对比一下现实中那些天天期盼着成功的异常功利的人,我们是不是可以作为自己的一个镜像。自我超越是耕耘,自我实现是收获。真正的成功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收获一定是耕耘的副产品。
一千个读者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当下,我们有必要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一次认认真真的审视,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些许闲暇时间,将《活出生命的意义》认真读上一遍,也许您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本好书,我一定还会继续阅读,也一定会读懂生命的意义,读出生命的精彩。
教师读书心得:读简爱有感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的灵魂,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对某些人来讲,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作品并不很多。当我第二次再次阅读此书时,我内心时时犹如甘泉涌入心间 ,净化心灵 ,洗涤灵魂。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她是一个温柔,清纯,喜欢追求一些美好东西的女孩子,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父爱也很少,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美,从她的灵魂深处隐隐闪现很深的自卑,因而从她的性格上就表现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为她内心深处的自卑的补偿。《简爱》这部作品中就是作者自我价值的写照。在作品中主人公简爱就是作者的精神体现。
文中的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舅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的尊严的无情践踏,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她与主人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做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的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使得这位牧师深深地爱上了她。罗切斯特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这样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这是简爱告诉罗切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试问哪个女人能够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亲密的人所欺骗呢?简爱承受住了,而且还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在当今的现实世界里,人们都在疯狂地追求金钱和地位,并因此而淹没了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了“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了“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个体的`人格尊严而抛弃所有,并且义无返顾。也许当人们穷得一无所有时,他们才会去追求“真爱”。可是被铜臭熏过的精神还配拥有真爱吗?也许到了化繁为简,返朴归真的时候了。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时候,应该在生活中灌注一些真情和温情,追求一份本真的温馨、和谐和宽容。让我们也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不计得失的简化的爱情。纯净得像一杯水,缓缓地洒落人间。
在美好富裕生活的诱惑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的个人尊严,这是简最具有个人魅力的地方。
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虽然我觉得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浮浅,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
《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午夜寂寞的灯光一层层把夜渗透,在这份安谧的光晕下,轻轻合上《简爱》的最后一页,所有的故事终于圆满地落下帷幕,我的心也变得充实丰满,静静回想这个并不出众的女人的一生,不知不觉产生很深的感触。
总的来说《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至宗教都采取了积极进取态度,敢于斗争,敢于勇敢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从世俗的喧嚣中脱离出来,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简爱》吧,去和简爱的灵魂对话。简爱就是一个童话,她让我们相信:拥有了独立人格并可以自尊、自爱、自信的女性,即使是一株野百合,也会有自己的骄傲,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永远幸福的春天。
教师心得之读书1000字
有什么能比乘一叶轻舟在浩瀚的大海上飘行更让人心醉驰骋,浑然忘俗?那满载思想的小舟便是书,它带着我飘过知识的海洋、智慧的溪流,驰向诱人的海岸、神秘的小岛、未知的远方。
书是一个奇妙的朋友,那上面一个个铅字就像一块块具有魔力的磁石,吸引着我的眼睛和灵魂,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书在手,都能常忘却世俗繁华,融入别样的人间仙境。捧一本《唐诗三百首》,在书香之中,倾听那自远古而来却清晰的声音,心也随着它飞跃大川深谷,可以看到唐诗在浔阳江头琵琶女伤感的眼神中停留,在霓裳羽衣的奢华中掠过,在哀鸿遍野的战场上空徘徊,在妙绝天下的名山大川中漫步。读唐诗恰似与古人的一次情感对话,可以在一霎那间抛离都市的繁华,在诗句垒起的世界里寻找一种别样的心境,灵魂的乐土。
读书让我遨游于历史的长河,轻吻着文学的碧波。朝谒曹子建;哀孟姜女寻夫哭长城;慕东坡铜琵铁板“大江东去”;慕柳永执红牙板“晓风残月”;让鲁迅的“呐喊”唤醒麻木的民众;叫北岛的“回答”撕去丑恶的灵魂。在书的海洋中,我尽情吸允前人留下的蜜汁,用知识的甘泉完美着我的灵魂。
读书,体会咀嚼书的味道,每一页都有春的繁华,秋的凄凉;每一页都有夏的燥热,冬的宁静。当孤独无聊时,读席慕容的散文《画在心中的彩虹》,成为我最好的伙伴;当愤懑与怀时,读林语堂的《生命的艺术》,将让我心平气和;当消极遁世时,读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则让我悄然顿悟。在读书中,我寻到了人类历久不衰的足迹,激起我对生活的珍惜和力求使生活变得更充实,使我在喧嚣的红尘中,沉寂自己、解脱自己,学会微笑着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读书足以冶情、足以中奖、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是书籍永远是新的。阅读动人心弦的高贵的作品,亲历伟大性灵的教化,会使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书是海,读书是游泳;书是山,读书是攀登;书是天,读书是飞翔;书是生命,读书就是走过人生。
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中奖,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肩上的重担,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内容最全面的一次课程改革。它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中体会到了课程改革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的冲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读书让我明白了很多,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
利用空余时间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它是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它是一本来自实践又能指导实践的书,它的每一条建议都源于对具体问题的研究。而且这本书包含着第一线教师的许多具体做法,又具有高度理论指导意义,并几乎囊括了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是一部教育的百科全书。
在这本书里介绍了关于差生的成因,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那是由智力低下、习惯不好、学习动力不够等造成的,但苏霍莫林斯基却为我们分析了差生的成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身为老师我们会经常去别人身上找原因,而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从教师自己身上找原因。
后进生在我们的心目中,学习能力真的太差了,对我们老师的心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这些学生连学习都学不好,又何谈阅读?因此往往很多时候剥夺了他们的阅读时间,忽略了学生内心真正的需要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那些学生需要用阅读来提高自己,需要用阅读来解决自己在学习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困难,老师也只能交给他们方法,但真正的落实,还是需要我们学生自己完成。
苏霍姆林斯基班上有个叫费佳的学生,在算术应用题的学习上障碍很大。“这孩子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他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他的思想刚刚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面对这种情形,苏氏专门为他编了一本习题集。习题集里约有200道应用题,主要是从民间收集来的一些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吸引了费佳,也开始引发了他的思考,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能求得答案。随后苏氏又为其搜集了一套专供他阅读的书籍,约100本,可供他从三年级读到七年级。这些书跟课堂上所教的内容有着直接的联系。到五年级时,这个孩子已经能像别的孩子一样解答同样的算术应用题。后来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如历史、文学,还遇到过困难,但每一次困难他都是靠阅读来克服的。苏氏告诫每位老师必须谨记:“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激发智力的刺激。”“学生思考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老师的我们,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这些东西,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对于我来说是新的收获。
其实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尽量地把这些学生考虑在内,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学好,有一种自己的阅读时间,通过阅读来解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总之,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我也希望与我的同仁共勉:在读书中自我提高,走近学生,我们都将是人生舞台中最重要的主角!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诸多素质和条件。我以为,以下几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用你的脚尖轻盈地点地,听脚步声在走廊里击起快乐的回响。那些特别的孩子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其次,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表述是贯穿于新课程标准的一条红线。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维,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
第四,要有丰富的学识。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开凿一眼泉,就是教师要终身学习。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护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如果教师能做到精通专业,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并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就能信手拈来,驰骋自如,找到偶发事件与教学任务之间的联系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书心得
“托马斯站在寓所的窗前,茫然地望着对面楼房的墙”。-----他在脑海里回忆着和特蕾莎相识的情景,并反复思忖着:究竟该选择什么?是接受特蕾莎来和她一起生活,背负起爱情之沉重责任,还是继续享受以往的自由轻盈?这是故事一开始作者为我们描述的场景。而且这一场景在小说中意味深长地反复出现了多次。
“人永远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所以,每当他面临生命中重与轻的抉择的时候,他都会这样茫然无措,犹豫不决。事实上,托马斯短暂的一生的确是在重与轻的抉择和倾轧之中渡过的.。他是布拉格的著名的外科医生,原本活得自由洒脱,自从爱上特蕾莎之后,身上便背负起一个女人全部的爱的重量和责任,这重量使他不堪重负,不断地下坠,下坠,像一片空中漂浮着的飞絮被雨水打湿,坠入地面,和大地融为一体。他的生命也因此被赋予了意义。在他的观念里,灵魂和肉体是截然分开的,他追逐众多女性的嗜好丝毫不会损害到他对特蕾沙独特而深刻的爱。一方面,他深爱着特蕾莎,认为特蕾莎是“漂在涂了油脂的篮子里的孩子,偶然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他对柔弱的特蕾莎有着深刻的同情和“无法表达的爱”。另一方面,他又不肯放弃以往自由不羁交往众多女友的生活方式,不断的背着特蕾莎和其他女友约会。他生活在特蕾莎因嫉妒无助而产生的痛苦的噩梦的缠绕中,穿梭在谎言和爱情之间,对自己不忠的内疚,对特蕾莎的同情怜悯以及深刻的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漩涡,把托马斯这叶自由飘荡的轻舟,一次次不断带入命运的深谷。
托马斯追随离家出走的特蕾莎从日内瓦回到祖国,应该是他继流亡瑞士之后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他在轻与重之间抉择的最为显著的例证。我在想,如果在特蕾莎出走之后,托马斯没有回布拉格找她,而是留在日内瓦继续“风流”他的“韵事”,享受自由甜美的生命之轻盈,那么他的命运一定会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图景。我们也就不会看到小说结尾的悲惨结局了。事实上,当他又一次徘徊在轻与重的十字路口,站在寓所的窗口茫然地望着对面楼房的墙,他内心深处却反复重复着一句贝多芬的乐句:非如此不可!为何“非如此不可”?这可能就是他灵魂深处的声音。在特蕾莎离开他的最初几天,他一个人流浪街头享受自由空间的短暂的甜美,但他无法再去接触任何一个女性,他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特蕾沙无限悲哀的眼神和痛苦的表情。他在心里感受并放大着特蕾沙的痛苦,他无法摆脱特蕾莎的柔弱对他精神和情感的强大控制,他无法承受离开特蕾莎之后的“生命之轻”。于是,他放弃了轻盈的生活,重新回到祖国,回到了特蕾莎身边――他选择了“重”。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