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获奖范文
- 文档
- 2024-08-21
- 109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反思获奖范文,本文共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获奖感言
一:
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代表公共基础课赛课教师发言,回忆一个多月的参赛历程感慨万分,仿佛有许多话要说却不知从何说起,但我最想说的两个字是感谢,感谢学校领导组织了这届“龙华杯”课堂教学大赛,为我们中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在比赛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师德、师术和师艺,感谢同行们在参赛教师最困难时给予的无私关心和帮助,使我们能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能力。
回顾自己的参赛过程,我也曾有过犹豫和抱怨:自己在学工办从事学生工作,同时兼任09机电(1)班的班主任,每周还有14节课,平时的时间就很紧了,自己还有精力去认真准备吗?如果没上好会不会难看,会不会给部门抹黑?就在这时部门领导和同仁适时的给予了我许多鼓励和开导,让我懂得了,赛课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
思想上没有了顾虑,我便全身心投入其中。按照教学进度我上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来哲学原理就深奥晦涩,加上又是新课改第一年使用这本教材,可借鉴的东西非常有限,如何上好这节课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是我不愿轻言放弃。认真研读教学大纲,苦苦寻找教学素材,,耐心准备学生探究活动,细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哪怕是每个细小的过渡环节都经过反复斟酌思量。整节课我尝试着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来作为课堂的精髓贯穿其中,并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游戏以及同学们亲自动手制作的小创新小发明来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结合小组探究活动归纳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又把每年的省级创新大赛紧密的融入到了教学当中,尽量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也让公共基础课中饱含着许多专业知识,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更生动、更贴近专业。课堂上的我在快乐的教,学生在快乐的学。教育原本就该是快乐的,快乐是课堂永远的主题,我希望把我的快乐带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能健康、自信、向上,不断地进步,当他们进入社会时能成为一个好公民。
此刻的我心中总有一份不安,虽说这次比赛获得了一等奖,但我深深明白在教学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同行们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去学习,也需要自己不断的去在业务上刻苦钻研,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扎实。
经历过这届教学大赛,在不知不觉中,我的视线延伸了,我的视野拓宽了,我的教育视点也由此提升了。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我们的生活是忙碌的但绝不枯燥,工作是紧张的但绝不乏味。只有在努力进取中才能发展,成功其实就是自己在打磨自己,自己在超越自己。我深深的体会到一种团队合作氛围的重要性,只有在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和谐团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的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的书。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老师。”希望能和众多的年轻教师一起借助学校搭建的这个赛课平台,使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多一份志向、多一份精神、多一份素养、多一份品性,向“完美老师”拼搏努力。同时也祝愿学校的明天更美好!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能获得这个殊荣,我很高兴,也很激动。我想用三个词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第一个词是“感谢”。感谢区教委为我们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也感谢学校领导和同事以及家人对我们的信任、支持与鼓励。
第二个词是“成长”,
众所周知,一颗幼芽的茁壮成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离不开阳光的照耀,离不开雨露的滋养。从自身的经历中,我想说,一个教师的成长,尤其是专业成长,离不开专家的思想引领,离不开团队的行动支持,离不开与教育主体——学生的心灵碰撞。
第三个词是“行动”。今后,我将把这份荣誉化作更加饱满的教育热情,更加严谨求实的态度投入到教学教研中,勤学善思、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者!
二:
每参加一次比赛,对自己都是一种锻炼和磨砺。在锻炼中进步、成长。而获奖,对自己而言,则是一种额外的收获。 ——题记
这次我有幸获得了景洪市一小举办的“首届课堂教学竞赛语文组”一等奖,我是激动的,也是开心的,总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付出有了回报。欣喜的同时,还是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这样一个非常宝贵的展示自己、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感谢评委们这几天以来的辛勤工作。感谢我的搭档陆迎坤老师及本组的语文教师在我准备过程中提供的.帮助和支持。在此,除表达我对学校及老师们的感激之情外。我还想说的是,获得了奖并不意味着就达到了我们的目标而可以停滞不前。在人生旅途中,获奖只是一种助推器,而不是最根本的动力器。我们要如何前进?答案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所以,获奖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而是我们前进路途中的一股动力。我们应正确看待这种奖励和荣誉。不能因为一时取得好的成绩而骄傲,也不能因为成绩一时不理想而气馁。
与其说这是一场竞赛,倒不如说这是一个锻炼的契机,是一种鞭策我们进步的动力。从收集资料、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到课堂教学、课后反思,整个过程都让我收获颇多。倾听其它选手的讲课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通过这次比赛,让我看到了景洪市一小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的讲课水平和课件制作都各有千秋,非常出色,我从中也收获的不少。如: 罗忠琴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韩东书老师亲切的教态,马娟老师精美的教学设计,李瑞老师标准流利的普通话……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受益匪浅。这对我在今后教学中如何提升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很多的思路。所以,希望参与此次语文课竞赛的经历能促使我在教学方面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对于本次的竞赛课,我的态度可以用十六个字来说“重视—真心、准备—精心,体验—用心,操作—细心”,因为我认为“能上好学校的优质课,是能上好市级、省级乃至更高级别优质课的一个必要条件”, 虽说只有一天的时间来准备,但我很努力的设计着每一个教学环节。当我抽到要上的课题时,我就开始了全身心的准备阶段,首先是尽快把思路理清楚,把握好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随后在制作具有辅助作用的课件,一天的准备都是紧凑的,就在要上课的前几分钟里,我的准备工作都没有丝毫的松懈过。当伴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因为我看到了许多双渴求知识的双眼望着我,看到了听课教师用信任的目光望着我,我害怕我给不了他们那么多,更多的害怕是带给他们失望。还好这复杂的心理只持续了一小会儿,因为我又把它化作鞭策我的动力。课堂中我又莫名的兴奋着,兴奋着孩子们带给我那一次次精彩的表现。面对这么一群活泼可爱和有着极强表现欲望的孩子,我突然什么也不害怕了,因为一直以来,在教学上,我喜欢与学生共同成长,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设计课堂和开展教学,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来创造奇迹。这堂课,从孩子们的课堂表现中我看到,他们已经在我设计的舞台上尽情的发挥着,并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如:孩子们美美的读书声,孩子们的精彩回答……是孩子给了我力量,所以当时的我只是想着要尽我所能上好这堂课。也许它可能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至少我是努力的。上完这次竞赛课我还有更多的意外收获,那就是—自信,这种收获在平常是很难体验到的,它会让我在后面的路走起来更加有信心,所以我想说:追求着也并快乐着!同时我也悄悄都告诫自己:“注视、观察、思索、行动...... 做更好的自己,给学生更多的欣喜与收获。”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我们从中不仅可以感受到其外显的造型、色彩、线条、构图及材质等不同方面所呈现的美术元素,而且可以深入挖掘其中的内蕴,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心灵震撼的人文内涵。初中美术教育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学更应发挥它的社会作用;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提高审美意识,陶冶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的兴趣,将来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的绚丽多姿,五彩缤纷。那么如何上好美术课呢?我有几点感悟:
一、通过美术欣赏,让学生对美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确立、社会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候接受美术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初一美术课程安排第一节课的内容是《在美术的世界中遨游》。这是一节欣赏、评述课,课本列举了各种图片,并且每张图片都配有一个编号,画种较多,内容较多。怎样上好这一堂课,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为此后的教学打好基础呢?我认真钻研教材大纲,深入领会每幅画的含义,当我面对学生讲解时,注意难易程度,抓住重点,深入讲解评述,比如《秦始皇陵兵马俑》这幅作品,详细介绍了有关背景,作品的规模、人物形象的高超艺术,以及秦代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对世界造成的影响等等,进而由秦俑联想到以兵马俑为题材的其他艺术形象,如电影、舞蹈等等。我适时地把美术概念、不同的门类艺术特征介绍给学生。而对一些作品,也可以是课外美术作品,让学生从美术材料角度自己去分辨,去分析,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作品的理解。通过多次欣赏,逐渐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培养他们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博大胸怀。
二、必须严格严格执行美术学段教育的标准,不断增强美术教学的实效。
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层次上,必须根据不同的年级、素质和年龄等差异,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我做到认真学习国家教育部制订的“美术课程标准”,分门别类,区别对待,体现美术教学的多维性、多极性,以适应不同层次、个性、能力的学生,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表及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每个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材料,发展美术的构思和创作能力,传递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创作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
让学生有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和自然绘画的空间。如在绘画或做手工时,我让学生自由的想象和自由的画,站着或坐着都可以。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无拘无束,不停地变换姿势。有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绘画激情,我还在课堂上播放一些有助于绘画的音乐,宽松学生的创作氛围,增强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使他们能有一个自由的绘画心态,因此,画出的画大多很有灵气,很有创意。通过让他们观赏美术作品和自由讨论美术作品的形、色和质感,描绘其特色,以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欲望,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溶入大自然,溶入生活,让他们从心态和视觉上有所感悟,同时让他们再仔细用脑子想一想,大自然是如何的绮丽多姿,生活又是如何的丰富多彩,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兴趣地拿趣画笔去勾勒自然,描绘生活。
四、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确立良好的教学氛围。
作为美术老师,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师生观、也要善于和学生交朋友,在课堂不要一味板起“老虎脸”,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善待学生的各种问题,注意把“问题情景”生活化、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使美术与其它学科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把“问题情景”故事化,增强生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的趣味性,唤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学生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关系,使他们在自由、平等、和谐、互助的状态中,自主吸取所需要的能量,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透彻的理解能力及艺术的创造力。构建平等、和谐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以达到完美人格的更好塑造。
算起来,从事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至今也有了,算是基础美术教育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了。回顾自己所从事的美术教学工作,内心不免有点想法,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想来想去只好就我想到的几个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只当个人教学中的一点感悟和体会吧!
话题一 让人羡慕让人鄙视的美术课
从我读书起,课表上都有美术课了,到今天,小学至高中,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中,美术始终嵌入课表。
说到让人羡慕,是因为美术课在其他老师眼中历来被视为“豆芽”课,没有什么升学压力,上美术课的教师一定很轻松;另一方面,美术课是学生喜欢的课,学生学习兴趣高,故而令人羡慕。
为什么说美术棵又是让人鄙视的呢?从我记事至今,美术没有被任何部门以任何方式统一检测过,没有哪一个部门制订过美术检测方案,检测试题,更没有什么检测目标。故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豆芽”课。自然与升学考试的科目不在一个档次,当然,教授“豆芽”课的老师也就不那么入流了。在家长、领导、同行的心目中,自然是怀着鄙视的心情,故而,美术课让人鄙视也就不那么大惊小怪了。
对于以上两种态度,总的看来,美术课在学校教学中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又可惜的两难境地。作为美术教师的教学地位也就大打折扣了。由于有这种认识观点,美术教师激情显得不高,有的将课堂也教给了语文、数学等升学考试课程,美术课有和无也就无关紧要了。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犹为突出,这种现象到今天好象也没办法解决。
这让人羡慕,让人鄙视的美术课,何时才是你扬眉吐气的日子,作为我这个美术教师在我今后的教学生涯中能看到这一美好的愿望实现吗?我时刻盼望着,盼望着……
话题二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美术课
美术课,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它,有时侯,上其它课时,我还偷偷地在书本上乱涂乱抹。可见兴致之高远甚于语、数、外。在我当美术老师以来,我发现:只要是我的美术课,学生一定会很高兴,特别是我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以来,小学生对美术课的喜爱程度让其他老师羡慕。
学生为什么会喜欢美术课?特别喜欢我的美术课呢?冷静思考之后,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学生对直观事物特别感兴趣。自有人类以来,人们记事的方法先是实物图形,包括人类的文字都是从象形开始。可见图画是人类文化启蒙的先驱。长期以来,人类对图的印象远远大于抽象的其它东西。故喜欢美术课应该算是人们的本能反应了。其次,美术课没有什么升学压力,教师对学生的压力减少了,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学生自然轻装上阵,故而学生喜欢。何况无拘无束本来就是孩子们的天性。语、数课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孩子的这种天性,又怎能激起学生强大的兴趣呢?三是美术课要让学生喜欢,还需要一个他们喜欢的老师,任何课的老师都影响着他的学生,美术课虽说从本能上学生喜欢程度高,但要是遇到一个没有激情,没有能耐的美术教师,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大打折扣的。对于这一点我是有切身体会的。从我刚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到现在十七年的磨砺,使我就象一个歌星一样,从无人问津到“粉丝”追捧的阶段,当然,我的“粉丝”是那些活泼可爱的学生。
什么样的美术课,学生喜欢呢?根据我的观察和体验,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必备的条件:一是每节课必须有每节课的内容,不能漫无目标;二是教师要有过硬的美术功底,美术理论知识和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作铺垫。一句话,美术教师的基本素养必须要让学生信服你、佩服你、崇拜你才行。无能的教师,学生是会看不起你的,是会贬低你的,美术课堂教学你自然是不能驾驭好的。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对你和你的美术课产生厌恶感;三是要掌握学生心理特征,具备根据不同学生年龄阶段授课的能力。例如:小学一年级的美术课应以故事、儿歌等形式授课,教授绘画、手工制作以示范带动为主要形式,教师要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步骤、方法,要既简要、又直观;对于小学高年级,则需加大教学难度,在一定的难度中启迪学生思维,学习美术理论知识应比一年级学生要多得多,更多的是要展示老师的基本功,让深厚的基本功去说服学生,哪怕是一张自认为简单的示范作品都要老师精心准备,一点也不要马虎;四是美术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因为只有朋友才能做到无话不谈,做学生真诚的朋友,是拉拢、团结学生的最好方式,让学生解除对老师的恐惧感,有利于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但是,朋友之间也要体现老师的位置,老祖宗留下的尊师重教传统不能丢,这需要老师拿捏得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美术课堂教学任务,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美术知识,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和良好的审美能力;五是要经常展示学生美术成果,让学生在各种比赛中展示自我才能,让荣誉激发起不断学习美术的热情。教师要利用课堂展示学生习作,多用鼓励的话语评价学生习作,尽可能多的发现学生闪光点,尽量不去伤害学生的任何想法,美术作业评价与语文、数学不一样,它没有统一的标准,精确的答案,只是教师个人主观臆断,好与差只在老师的心目中存在,故美术习作评判最好不用“好”与“差”等字眼去衡量。用“我建议”、“我认为”、“如果这样就会更好些”等委婉的语言去评议,另外,通过成果展示,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比较,在比较中他们自然会去进行自我衡量,自然会调整自己认为不理想的地方。在这种不间断的展示、比较、评议、参观过程中,学生对美术课的喜爱就会持续下去,就不会出现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学习美术的劲头由热变冷的情况发生。
这就是我认为学生喜欢美术课的原因,也是我认为什么样的美术课学生才喜欢的经验小结。
话题三 如何进行绘画创作
美术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审美和形成自我创作的能力。创作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项目工程,作为一个画家,要达到真正的创作,是需要付出毕生精力的。当然,学生美术课堂中的创作虽无法与画家们相提并论,但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自我创作能力呢?根据我长期实践,发现有以下规律可循,现在说出来,不妨与大家共商榷。
半临摹半创作是最终进行创作的必经之路,任何学画者都有师古人、师老师、师他人的过程,这也是学画者最初经历的过程。在这一阶段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画者就有创作的冲动,但一提起笔,却又无从下手,这时候的办法就是半临摹半创作了。半临摹半创作就是一边临摹前人、他人作品,在临摹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而且是逐渐增加自己的想法,这样慢慢培养自己的创作灵感。
半临摹半创作到一定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叛逆思想,就会试着独立创作。不过,这时的独立创作往往有别人的影子在里面,而且这种影子就象着魔一样很不容易摆脱,如果你能摆脱这个魔,也许你真正的创作才算开始。
真正的创作开始了,往往不易被人接受,如果这一阶段你挺不过去,这一阶段的痛你不能承受,也许你永远不会成为什么画家了。 以上是我针对专业画家的创作历程感受而谈的,对于学生来说,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来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很重要,不要把美术课全部上成临摹课,若教师只让学生抄写课本上的范画,抄写自己的示范作品是根本不能培养学生创作思维的。最起码要达到半临摹半创作的水平才行。学生的想象力其实非常丰富,就看教师怎样去引导、去启发了。
当然,要创作。必须有一定的绘画功底。对于学生来说,这个功底并不需要太厚。让我们坚信,学生的创作力是无限的,学生是能进行自我创作的。
话题四 小组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是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重要目标内容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应算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美术教学中,特别是手工制作课,最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如果不恰当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将会一事无成,反而影响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要熟悉了解学生。熟悉了解学生就要从方方面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组织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在了解学生的这些 之后,在分组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做到分配协调一致,人员搭配合理,这才能有效的发挥小组合作能力。例如:每一个小组要有一个善于组织者,善于汇报者,善于协调者,动手能力强的和动手能力差的要协调分配,不能让小组成员显得某一方面特别强,某一方面又特别弱。同时,我反对在课堂中采用自由组合的形式进行小组合作。
二是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小组的成立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还要对小组进行分工。一般说来,要有一个小组长,一个汇报人员,一个材料工具保管员……最好是每人负责一项,达到互相牵制的
本人是农村中学的一名平凡的美术教师,今年已经是连续第8年参与美术教学工作了。
九年制义务教育准确地阐明了美术课是一门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修科目。
对于美术课与其说是学生对美术感兴趣,不如说他们是喜欢美术课的轻松气氛。的确有时候美术课被一些同学当成了放松课、调节课了。其实美术课的本质就是一种调节课,让学生在各种枯燥乏味的科目学习之余,有一个喘息的机会,有一个放松的环境。当然同时也是一个接受美术知识的过程,只是这种过程是在一种相对轻松的气氛中进行的。美术课的本质就是老师带着学生怎么玩、怎么放松自己、怎样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美术的过程。
我在明白了美术课的这个功能之后,于是心里面就有数了,什么时候可以让课堂气氛热烈一些,不要造成了冷场。什么时候又要把课堂气氛压制一下,不要让有些同学太过活跃了。同时又要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美术学习内容,这些都是在一种“妙不可言,无法言语”的气氛之中潜移默化进行的。我认为一名好美术教师应该是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境界的,当然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我目前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不过正在向这方面努力探索行进中。
美术课并不是纯粹陪着学生玩,还要把一些美术的基本知识巧妙地传达给他们的。
美术课当然一定是要绘画的,怎样才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绘画上面来,这是需要方法与技巧的。我发现很多学生对绘画还是很感兴趣的,可是这种兴趣一般都不能够持久,过一会儿就没有什么兴趣了。还有一些学生在画不好的时候,就感到很失望与沮丧。一般我遇到这种情况,首先会先告诉他们画不好是很正常的,如果你一下子就画好了那不就是了天才了吗?这时可以悄悄地把一些美术观察与绘画方面的小技巧告诉给他们。比如让学生怎么观察其所要绘画的对象,从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等入手观察。然后把自己对所要绘画之物的感受先用草稿的形式画出来,然后在草稿的基础上慢慢地完善其作品,当然如果有的学生嫌麻烦也可以直接绘画。
美术课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让学生对美术保持长久的新鲜感,这就需要对题材的慎重选择了。比如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对连环画比较感兴趣。于是我就顺势把学生对连环画的热情扩展到美术课上面了,我给学生介绍什么是连环画,什么是“小人书”。然后趁机告诉他们什么是连环画的基本特征,什么样子的连环画才算是一本好的连环画。你可以从那几个方面来判断这是不是一本好的连环画。
目前美术课我认为最大的困难是:有些美术课其实是需要大量前期工作的准备以及需要许多专业美术工具的。这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农村的学生是没有条件筹备这些专业的美术材料与工具的。所以有些美术课由于受条件所限,所以很难真正开展起来。我在综合考虑了农村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与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之后,我决定按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处理怎么上美术课的问题。
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喜欢新奇、有趣的新事物这一特征,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处理美术课的开设。
比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与多媒体下载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视频与图片供学生们欣赏与讨论。利用这些资源来吸引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然后迂回地导入这节课要学习的美术方面的课程内容,如此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会大增。我也察觉到这时学生注意力相当集中,也顺势解决了课堂气氛有时压抑,有时过于活跃的问题。于是一节美术课就在轻松愉快地节奏中完成了。
不过如果只有这一个方法是万万不行的,因为学生的兴趣来的快去的也快。每节课都要学生每时每刻都保持热情,确实是一件不容易完成的任务。对此我选择下课后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在与学生的聊天之中了解学生目前的心理状态与兴趣所在。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
在下一次的上课到来之时,我就会结合学生兴趣与美术课程要求去准备一些比较符合当前学生兴趣的课前准备了。
还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来进行美术教学,我所处的学校附近有许多的小丘陵,自然环境很好。这样遇到与之相符合的美术课程时,比如风景写生、描绘美丽的春天之类的美术课时,我都会把学生们带到校外或者是校园里面,先让学生观察感受身边的大自然,然后再让学生学会观察与取景,再逐渐的传授学生们一些风景写生方面的具体绘画技巧。这样学生感兴趣也觉得美术课很轻松、很愉快。
说了这么多感觉条理有点混乱,一点也不系统,很零碎,没有一个比较完整、条理清晰的美术课感悟。这应该是我平时没有及时对所教美术课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与归纳的原因。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尽量地给学生们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教学资源。让学生们在学习美术时感到一点快乐、一些轻松、一丝对美术的兴趣与热情,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以上就是我这8年对美术教学的一点小体会与小感悟。
我会继续在上好美术课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与尝试,同时与同行们多多交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哪怕前面的美术教学道路崎岖难行,我都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不会有一丝一毫地后退。
《祝福》教案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梳理故事情节。
2. 体会与分析肖像描写与人物悲剧命运的关系。
3. 品析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挖掘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学情分析:
执教班级为绩溪中学高一(2)班。该班大部分同学基础较好,学习热情高。他们更需要在知识的丰富多元性、思想的深刻性方面得到强化,新媒体教学恰好能给他们以帮助。
教学重难分析及解决措施:
1.通过肖像特别是眼睛的变化把握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2.品析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挖掘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3.措施:采用微课、学生利用新媒体分角色朗读、结合新媒体朗诵等方式深入文章深层,呈现出悲剧美学的震撼效果。
课前活动
学生利用新媒体对《祝福》片段进行分角色朗诵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我们今天的话题从“生”字开始:满清末年,在江南的一个乡村里,一个极为平凡普通的女孩降生了。这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父母也许无法抚养过多的孩子,于是,这个女孩很小就被送到一个叫祥林的男孩子家做了童养媳。后来,这对男孩女孩都长大了,他们于是成了亲。如果不出意外,这对小夫妻的人生轨迹将会怎样呢?(夫唱妇随、男耕女织、生儿育女、子孙满堂……)
是啊,如果没有意外,这个现在被叫作祥林嫂的青年妇女完全可以像这样生活:她的人生终点将是寿终正寝,无疾而终。这条的人生轨迹将是一条典型的时代轨迹。但是,是什么改变了她的一生?(丈夫死了)
死了丈夫,人生就彻底改变。今天失去丈夫的女子并不少,她们是不是就注定会如祥林嫂遭受诸多不幸?让我们看下:祥林嫂一生有几次重大的转折?再让我们思考一下:造成她的人生悲剧重大原因是什么?
二、祥林嫂际遇图
《祝福》教学设计
三、肖像描写
1、请按照文章的时间顺序找出全文中三次关于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并分析这些肖像描写分别反映了祥林嫂怎样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征?
①第一次 初到鲁四老爷家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二十六七岁,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手脚壮大,顺着眼。
点评:年轻守寡、营养不良、青春尚在,安分守己,好劳动力。
②第二次 再到鲁四老爷家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了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点评:年轻守寡、营养不良、青春早逝、精神上受到极大摧残。
③第三次 与“我”河边相遇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提着竹篮,一个破碗,空的;拉着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点评:空的,下端开了裂,这两个特写。倒装的方式,起到了强调作用。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摧残下,她乞讨无路,陷于绝境,精神完全麻木,已成为木偶人,濒临死亡的边界。
2、鲁迅先生说过:“要极者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请找出文章描写祥林嫂眼睛的地方,思考眼神的变化,表现她怎样的生活状态?完成表格。
(该部分问灵魂部分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揣摩人物心理。)
小结:祥林嫂眼神的变化过程就是她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生动具体地塑造一个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被践踏、被鄙视、被迫害,最终被旧社会吞噬的悲惨结局。
四、祥林嫂之死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冲茶的短工淡然地回答道:“还不是穷死的?”祥林嫂真的是穷死的吗?你怎么看?(学生分角色朗读“我”与短工的对话部分)
从表面上说,她是流落为乞丐后死去的,好像可以说是穷死的。但是她为什么会流落为乞丐呢?因为她丧失了劳动力,连记忆力也不行了,才被鲁家解雇了的。但她本来不是很健康的吗?不是顶一个男人使唤吗?
丁玲评价祥林嫂之死是这样说的:“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地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且看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都有哪些人?他(她)们是如何对待她的?(请同学们品味细节精要处,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谈谈那些给自己最深印象的细节的认识采用合作交流、旁批方式形成自己的认识)
鲁四老爷、四婶、鲁镇的民众、柳妈等人。
四叔:皱眉、不许祭祀,“谬种”
点评:败坏风俗。道德观:好女不嫁二夫。极端冷酷与自私。
‚四婶: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你放着罢,祥林嫂。
点评:对比这两句的变化,第一句多少还有些客套;第二句就很不客气,即使我很忙,也不用你摆,潜台词是你不是一个干净的人。
ƒ鲁镇的民众(重点品味细微精要处)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纷纷评论着。”
北大钱理群教授说,这是《祝福》中最惊心动魄的场面,给了我们心魂无尽的凄冷与痛楚。
1)狼吃阿毛,在祥林嫂是悲惨的遭遇,在镇上的人们那里,却只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故事。所以连有时不大上街的“老女人”,甚至还要“特意寻来”听。
2)陪出许多眼泪来,“纷纷评论着”
一个“陪”字,表明他们只感觉到故事的悲惨,却未体会到人的不幸。一个“评论”,兴味不减,意犹未尽。似给人一种超然的优越感,幸亏不是我。而这恰恰了表现了民众的愚昧和麻木。
3)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
点评:不是写哪一个女人,而是所有的女人的眼泪,居然会同时“停在眼角上”,只等到时候“一齐流下”,何等滑稽可笑又可悲!社会的冷漠,愚众的麻木,是何等可怕!
4)“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似笑非笑……这么大了?”
点评:一旦自己赏玩的痛苦变得重复和满足,不再有新的刺激,麻木的心灵便对外界不起任何作用,不但不起反应,甚至还生出“恶”来,即对别人的痛苦和不幸投以极端的冷漠和残忍。
5)两次叙述阿毛
我叫阿毛/我叫,‘阿毛’!(诵读体会)
点评:本来,祥林嫂是自觉不自觉地希望别人能够分担她的痛苦,如今她的希望完全破灭了。她只能在冷酷的世间“叹息”和“独语”,对一个不幸者,这是怎样的寂寞和悲哀啊!让人极度压抑。
④柳妈
柳妈是个仁慈的劳动妇女,但她却带给了祥林嫂最深的恐惧——魂灵说。
祥林嫂受的精神刺激太大了,她情感上太痛苦了,她痛苦的原因是:生而不能作为一个平等的奴隶,死而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鬼(阎王一分为二)。
更可悲的是,祥林嫂由于对损害她,摧残她的迷信观念缺乏认识而导致死亡。可以说,虽然有捐门槛的反抗行为,但总体上来说祥林嫂是死于愚昧,死于反抗的自觉性。真正的凶手也许不是哪个人,而是封建礼教和道德观。
五、结语
祥林嫂终于在无限的恐惧中死去了。我们沉痛地感觉到,在“无意识的杀人团”里,愚昧的民众,恐怕是最多的成员。
巴金先生在《家》中同样描写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对象——丫环鸣凤投湖的场景,让人触目惊心。ppt明天,小鸟在树枝上唱歌,朝日的阳光染黄树梢,在水面上散步无数明珠的时候,她已经永远闭上眼睛看不见这一切了。她想,这一切是多么可爱,这个世界是多么可爱,她从不曾伤害过一个人。
拄着长竹竿,四处游荡。将自己变成一堆白白的雪,以祝福为饵,埋在冬天的拐角,春天的门口。祥林嫂,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一块无字的碑。——《致祥林嫂》
一个个无辜的生命被扼杀,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悲伤、哀痛、悲愤……唉,浩然长叹一声。下课!
《祝福》反思
高中语文新教材几经变动,文本有删有增,而《祝福》却始终是保留篇目之一,自然有它独到的魅力,那么,如何让“老”教材焕发新意,也就成为我着力思考的问题。
在《祝福》的讲授过程中,除了让自己的教学理念体现“生本位”这一课改标志性的理念外,还强化了教学过程的多元性、思维过程的多维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尤其是注意做到把这一创设点延续到了课外,即让学生以“阿毛”的身份写一篇反映“母亲”不幸遭遇的文章。这样安排的目的,既能让学生清晰地、完整地把握小说的情节、明确小说的倒叙手法,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更能让学生通过角色的置换,进一步调动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审美热情。也许阿毛的存活,会降低文本悲剧性的感染力,但却能给学生宽广的空间去想象“母亲”——祥林嫂命运的悲惨,同情有如“祥林嫂”般的底层劳动妇女生存的艰难,进而让他们学着把视角放到自己周围乃至社会中的弱者身上,获得较为真实的生活体验,学会关怀,懂得珍惜。
之所以这样设计,还源于目前一些学生日益缺失的情感现状。
比如,在讲《包身工》时,读到包身工们“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他们会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公然在男人面前换衣服”时,有些学生往往会无所顾忌地大笑(个别学生还会窃笑),因为他们觉得笑的理所当然,把课文的悲剧气氛全给毁了。诚然,由于时空的距离,学生对这段生活的了解可能只是止于历史教材般意义的理解,缺少直觉得生活感受,对此不能一下子走进教材,不能与教者的意图产生共鸣,也有可理解之处,但不管怎样,这是一种缺失,一种被割裂了的、被刺痛的缺失。
面对这种情景,教者不可能无动于衷,但愤怒的指责毫无用处,而能奏效的,也许只能是理性的情感疏导。所以,对于此类文章,从教者一定要在关注学生特点和时代特色的基础上,思索如何施教,如何导学,能让学生悄然动容,心神慢慢凝重;能使每一种叙述都成为一种沉甸甸的语言,直接触及他们的心灵,引起他们灵魂的颤动,这应不失为一种哀婉、凄切、厚重的审美指向,这也是我们理应要达到的审美效果。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代表赛课教师发言。回忆参赛历程感慨万分,仿佛有许多话要说却不知从何说起,但我最想说的两个字是感谢,感谢县教育局领导组织了这次课堂教学大赛,为我们一线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感谢组织,评委老师和同学们的协同和配合,感谢同行们给予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使我们能够在比赛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师德和师艺,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回顾赛课的经历,从科组内赛,到全校内赛,再到县片组赛,最终到全县内赛,每一次赛课我都有深刻的体会,首先,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借助这次大赛来提升我的教学水平;其次,深刻地体会到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学校领导,老师给予的支持和鼓励;最后,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就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准备赛课过程中, 经过反复思考琢磨,我坚定了一个信念:每一堂课都上出自己的特色。教育原本就该是快乐的,快乐是课堂永远的主题,我希望把我的快乐带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能健康、自信、奋发向上.
虽说这次比赛获得了一等奖,但我深深明白在教学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同时我也从参赛的各位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
知识,感染到他们对教学事业的热爱和创新的思维及多姿多彩的课堂,无不让我佩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不断的提醒自己:只有虚心地学习,不断积累,才能真正提高和充实自己。
通过这次教学大赛,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我们教师的生活是忙碌的但绝不枯燥,工作是紧张的但绝不乏味。只有在努力进取中才能体验和发现:成功其实就是自己在打磨自己,自己在超越自己。体会到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的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的书。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老师。”我希望能和众多的教师一起借助县教育局组织搭建的这个赛课平台,使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多一份乐趣、多一份师德、多一份素养、多一份品行,向“完美老师”拼搏努力。我会把这次获奖看作一个新的起点,奋发向上,用创新的教学思维育人,为紫金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同时也祝愿紫金教育的明天更加美好!
每参加一次比赛,对自己都是一种锻炼和磨砺。在锻炼中进步、成长。而获奖,对自己而言,则是一种额外的收获。 ——题记
这次我有幸获得了景洪市一小举办的“首届课堂教学竞赛语文组”一等奖,我是激动的,也是开心的,总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付出有了回报。欣喜的同时,还是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这样一个非常宝贵的展示自己、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感谢评委们这几天以来的辛勤工作。感谢我的搭档陆迎坤老师及本组的语文教师在我准备过程中提供的帮助和支持。在此,除表达我对学校及老师们的感激之情外。我还想说的是,获得了奖并不意味着就达到了我们的目标而可以停滞不前。在人生旅途中,获奖只是一种助推器,而不是最根本的动力器。我们要如何前进?答案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所以,获奖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而是我们前进路途中的一股动力。我们应正确看待这种奖励和荣誉。不能因为一时取得好的成绩而骄傲,也不能因为成绩一时不理想而气馁。
与其说这是一场竞赛,倒不如说这是一个锻炼的契机,是一种鞭策我们进步的动力。从收集资料、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到课堂教学、课后反思,整个过程都让我收获颇多。倾听其它选手的讲课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通过这次比赛,让我看到了景洪市一小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的讲课水平和课件制作都各有千秋,非常出色,我从中也收获的不少。如: 罗忠琴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韩东书老师亲切的教态,马娟老师精美的教学设计,李瑞老师标准流利的普通话……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受益匪浅。这对我在今后教学中如何提升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很多的思路。所以,希望参与此次语文课竞赛的经历能促使我在教学方面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对于本次的竞赛课,我的态度可以用十六个字来说“重视—真心、准备—精心,体验—用心,操作—细心”,因为我认为“能上好学校的优质课,是能上好市级、省级乃至更高级别优质课的一个必要条件”, 虽说只有一天的时间来准备,但我很努力的设计着每一个教学环节。当我抽到要上的课题时,我就开始了全身心的准备阶段,首先是尽快把思路理清楚,把握好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随后在制作具有辅助作用的课件,一天的准备都是紧凑的,就在要上课的前几分钟里,我的准备工作都没有丝毫的松懈过。当伴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因为我看到了许多双渴求知识的双眼望着我,看到了听课教师用信任的目光望着我,我害怕我给不了他们那么多,更多的害怕是带给他们失望。还好这复杂的心理只持续了一小会儿,因为我又把它化作鞭策我的动力。课堂中我又莫名的兴奋着,兴奋着孩子们带给我那一次次精彩的表现。面对这么一群活泼可爱和有着极强表现欲望的孩子,我突然什么也不害怕了,因为一直以来,在教学上,我喜欢与学生共同成长,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设计课堂和开展教学,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来创造奇迹。这堂课,从孩子们的课堂表现中我看到,他们已经在我设计的舞台上尽情的发挥着,并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如:孩子们美美的读书声,孩子们的精彩回答……是孩子给了我力量,所以当时的我只是想着要尽我所能上好这堂课。也许它可能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至少我是努力的。上完这次竞赛课我还有更多的意外收获,那就是—自信,这种收获在平常是很难体验到的,它会让我在后面的路走起来更加有信心,所以我想说:追求着也并快乐着!同时我也悄悄都告诫自己:“注视、观察、思索、行动...... 做更好的自己,给学生更多的欣喜与收获。”
比赛之后是更多的反思,感受到离领导的要求,离构建有效课堂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使得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有了更明晰的目标和动力。所以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要以本次活动为起点,努力向先进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并不断地探索新方法,拓展新思维,寻找新路子,把书教好。
比赛已经结束,成绩已经属于过去,但在比赛过程中所获得的将是我人生最宝贵的经验,它会促我进步,催我奋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杨超,是机械电子工程系11206班的学生。我有幸作为选手参加了今年9月举行的“华兴杯”全省机械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车工工种的比赛。获得一等奖。
首先,我很感谢学院、系部对技能大赛的重视和大力支持,能让我们走出学校,到更高层次的舞台展现自我。对我来说,成绩的取得是对我在专业技能上的一种肯定,更是对我学习上的一种激励和鼓舞,让我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绽放自己,实现自己选择数控加工专业的初衷,是我向学院领导回报的最好礼物。
其次,我还要感谢辛勤培育我的老师,因为有了老师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今天的收获。如果没有老师的努力和汗水,我也不可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老师每天牺牲中午休息的时间,晚上总是忙到很晚才回家,和我们一起练习技能,发现问题总是能够及时给我们指出来,纠正错误的动作,改进更高效的加工工艺。对我们要求严格,一丝不苟。培养了我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再次,我要感谢所有的对手,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体会到了机械行业的规范与精益求精,体会到了细节决定成败,品质改变命运。通过这次的技能大赛,让我成长了很多,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的意志,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也让我真正体会“一份付出一份收获”的真正内涵。
最后,我想再一次对所有关心我们的学院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火红的证书和热烈的掌声是对我最大的褒奖。但我清楚的知道成绩只代表过去,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积极迎接新挑战,力争取得新成绩。以此报答教导我的老师们,以此回报培养我的学校。谢谢大家!
首先要感谢我的同事xx。因为我们是同龄人,她的参赛热情激励了我,让我决定挑战自我,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年龄偏大,正在失去竞争力。
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我参加了这次英语教学说课比赛。英语教学说课比赛不仅对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在30分钟的准备时间里,我对这篇文章做了结构分析,列出了文章的分段大意,挑选出几个需要讲解的疑难词汇,大致构思了几个导入话题,并设计出课外作业的写作话题,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写出来。自己在说课的时候基本上脱稿讲解,即兴发挥,差不多将主要内容流利顺畅地表达出来了,但自己在讲台上有点紧张,不够冷静,说课条理不够清晰。回答评委提问时,表现很不错,准确且完整。真是台上10分钟,台下功!
很荣幸我顺利地进入前4名,将代表外国语学院参加全省英语教学大赛。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在此,我非常感谢院评委团给予我的信任与支持。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要求他的学生在每天上课之前都向上挥一下手。过了一个星期,他发现已经有一半的学生不在挥手了;过了一个月,他发现只剩下三分之一在挥手;过了半年,他再看,发现最后只剩下一个人在挥手,那个人就是柏拉图。柏拉图后来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其实任何一件事到最后都是“简单的重复和机械的劳动”。只要你做到了,你就有可能在一个领域做到名列前茅,甚至是numberone。
在这马拉松的赛场上,我们都坚持着,不在乎速度,大家都是人,体力、精力都有限,但坚持是无限的,耐力将是我们成功的最大保障。
通过参加这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我受益匪浅。 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这样一个非常宝贵的展示自己、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 这次课赛是一个锻炼的契机,是一种鞭策我们进步的动力。从收集资料、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到课堂教学、课后反思,整个过程都让我收获颇多。倾听其它选手的讲课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通过这次比赛,让我看到了思练小学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的讲课水平和课件制作都各有千秋,非常出色,我从中也收获的不少。
比赛之后是更多的反思,感受到离领导的要求,离构建有效课堂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使得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有了更明晰的目标和动力。所以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要以本次活动为起点,努力向先进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并不断地探索新方法,拓展新思维,寻找新路子,把书教好。 比赛已经结束,成绩已经属于过去,但在比赛过程中所获得的将是我人生最宝贵的经验,它会促我进步,催我奋进!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仁们:
大家好。11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第四届上海市民办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的复赛,获得了大赛语文组一等奖。前两天接到学校通知,让我在今天的大会上谈谈自己比赛的一些体会。接到这个任务我真是诚惶诚恐、惴惴不安。因为真不知道到底该说些什么。回顾为了准备比赛一路走来的历程,那么今天我就借此宝贵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赛前、赛中、赛后的诸多感触吧。
感触一:三尺讲台令无数英雄竞折腰,我们既要脚踏实地,更要充满自信。
我还记得,我们张校长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面带着微笑向我道恭喜,说这次凭借着《一碗阳春面》的教案和录像课打入了复赛,并贴心地嘱咐我要好好准备接下来的复赛等等相关事宜。我短暂的高兴和激动过后,心情却倏地变成了那天的天色――灰暗。因为前年――当时在高三年级任教的我就曾参加过第二届大奖赛,因为种种原因当时没能进入决赛。我们都知道,大奖赛是由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牵头,注重民办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和实际能力的一次考察青年教师业务功底的竞赛。赛会组织形式新颖,要求和规格都很高。一路比赛的辛苦是自己早就有所体会的,而且,这一次的参加,目标有点“远大”,摆明了要冲着一等奖去的。再加上当时正好也和职称评定的一些程序在时间上有些“撞车”,既要准备职称考试的笔试面试说课,还要准备职称考试的一堂公开课以及评定材料等。
时间紧迫,孰轻孰重?心里矛盾不已,万分挣扎。晚上回到家跟家人聊及此事,正在看天气预报的妈妈看似不经意的话语,却一下子就给了我勇气和信心。她说的是――明天天气多云转晴啊。已经多云了,表示离晴天不远了,不多云怎么会转晴呢?对啊,如果不是学校给了我这次比赛的机会,那么我自己连一等奖的门都摸不上,只有真正努力了,才有实现的可能。当下决定抛弃一切杂念,好好准备,加油实干。
感触二: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十年磨一剑,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
本次竞赛要求由学科组评委提前一周指定参赛内容,参赛教师到指定学校借班上课,并实地进行课后说课。赛前选手不准与学生见面,授课老师甚至无法了解教学进度,评委实行回避制度,竞赛组织相当规范而严格。学生不熟悉,课堂不好把握。总之,一切都是待定的,需要自己在这堂课的准备过程中去落实去丰富去完善。
正式比赛的前一周,我们拿到了参赛的课文标题――文言文篇目《病梅馆记》。苦苦构思寻求新意突破时,某电视台正播出热门节目《智勇大冲关》,这是一档全民体验竞技节目。节目利用参与者好胜争强的心理,极大地将参与者的潜能进行无限地发掘,一路过关斩将,经过“智”、“勇”的考验,使他们超越自我,成就梦想。我灵机一动,语文课上也可如法炮制,来场轰轰烈烈的“智勇大冲关”!于是我立即以最快的速度构思整个教案的宏观思路,在快速敲键输入的同时还要构思课堂引入的情景设置。一边琢磨重点内容的提炼,一边寻思难点内容的突破手段,在手脑并用的同时还要兼顾考虑课件制作的实现可能。
我的教学设计构思了3天,21号周一晚上才开始做课件,周三开始完善教案电子文档以及学生的学案,周三晚上我煎熬了六个多小时,最后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的理解过程剖分成四个层次,逐层递进,通过闯关涉险的方式,充分展示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也让学生能全程全体参与进来,并使学生的认知活动构建在连续的知识链条上,一气呵成。因为事先无法预知参赛班级学生的情况,所以原本的导学案
计划
只能搁浅。重新设计学生的学案,尽量做到由浅入深,从设计形式到内容都力求精巧有新意。周四上午在高一(1)班借班最后试讲了一次,再次连夜修改教案、学案以及课件的一些细化部分。周五赛课。比赛只花了40分钟,但设计构思这一节课到最后制作完成却耗费了整整7天。
教学目的: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境,体验情感,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
3、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
教学方式:诵读品悟情感体验探究学习对比阅读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
说到李清照,我们并不陌生,在初中我们就学过她的《醉花阴》。写的是重阳节,赵明诚在外地不能与她团聚,李清照借秋风黄花来表现彻骨的爱恋。大家还能背这首词吗?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这首词中大家觉得李清照的情绪若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哪个字?(愁),如果在这个“愁”前面加上定语的话,应该是怎样一种愁?(相思之愁,蜜甜的愁,闲愁),这是李清照的前期代表作《醉花阴》,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种闲愁,闺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李清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在这道词的字里行间她又表现出怎样的心绪呢?
二、鉴赏《声声慢》
1、解题
慢:
2、自由读词。思考: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当然也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愁)
看来李清照是个多愁善感的词人,今天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以“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这幅对联为线索,在这个“愁”字上做文章,看看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怎样入愁,缘愁选了哪些景,为何而生愁?
(一)怎样入愁(叠词运用,音韵和谐,悲苦愁绝。)
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种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齐读此词,带着一个任务:找出作者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
(1)提问学生: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动作恍惚):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李清照当时的境况怎样?
(老师明确: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可能在寻觅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若有所失的感觉。)
冷冷清清(环境冷清):她寻找到那些曾经失去的欢笑岁月了吗?
(老师明确: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应是轻读、降调。)
凄凄惨惨戚戚(心理悲伤):最后诗人的心理感受怎样?
(老师明确:这里是写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厉。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开头这句词定下了全诗悲苦愁绝的基调。刚刚在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十四个字都连用什么词?(叠词)如果我将此句改为“寻觅,冷清,凄惨戚”好不好?(不好,少了音韵美)。
(二)缘愁选景(触景生情,层层渲染,愁绪无限)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那么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
1、师范读。
2、大家一共从词中找出了哪些意象?
(学生: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
3、探究性学习:
在这些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当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意象?请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
意象探究:
a、淡酒为何李清照喝了三杯又两盏的白酒还觉得酒淡,莫非她是李白再世,酒仙第二?在她一首《如梦令》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可见是酒醉而睡得沉啊!
老师明确: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b、秋风怎么理解“晚来风急”?秋风渲染什么情绪?
(老师明确:“晚”即可指晚上,也可指晚年,自喻晚年的凄苦悲凉。用秋风渲染愁情。)
c、过雁为何说雁是旧时相识?在李清照的那首词中也写到雁?李清照看到大雁南来北往,伤心些什么呢?
(老师明确:秋天大雁由北向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所以觉得大雁旧时相识,并且在一剪梅当中写过:“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尚且能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漂零困顿,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死,就算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所谓睹物思人,平添哀戚。)
诗人伤心之际,南飞的大雁横空而过,她抬眼望去,多么像在溪亭近旁,绣水江边时常见的那只呀?北来的鸿雁啊,家国可曾无恙?溪亭可免于战火?耦花还那样娇艳吗?可南飞的雁群却头也不回地飞走了。只留下我一人独自徘徊伤心。
d、黄花黄花是什么花?黄花象征什么?
(老师明确:黄花就是菊花。这里的堆积可以是绽放的花朵的堆积,也可能花飘零之后的堆积。秋风正急,也有可能是被吹落的花瓣的堆积。其实在里写菊花,也是暗示自己,以花来写人,写自己飘零而憔悴不堪之意。)
e、梧桐细雨梧桐细雨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经典的意象,梧桐细雨在一起通常象征什么?
白居易《长恨歌》中“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周紫芝《鹧鸪天》“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秋天的绵绵细雨打在这已经发黄梧桐叶上,梧桐叶随风慢慢地落下来。显得十分的凄凉,一种深秋的孤独与寂寞,所以梧桐细雨象征着哀伤、愁丝而且是到了黄昏,雨停后,雨在树上点点滴滴落下来,“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我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
师总结:
我们刚刚分析的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具体化了,无一字写愁,却处处惹愁。(师生合作诵读:师引读,男生、女生各一人领读,全班齐读)
(三)为何生愁
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尾句点愁,简单直白,反而更觉其神妙。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半世漂泊感生平”。
李清照的人生分为前后期,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也是她作品的分水岭。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经史学家;母亲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善于音律,能诗能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感情深厚,家庭美满幸福。前期词风天真、活泼,抒写闺愁、闲愁、相思。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全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丈夫赵明诚在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一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清照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她晚期最著名的作品。所谓“慢”,即慢曲,慢曲比较适合表现复杂曲折幽深的感情。
明确:国愁,家愁,情愁;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颠沛流离之苦。
三、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一剪梅》的“愁”?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如果说李清照后期是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沦落之苦的愁绪,那么的前期的愁是又是什么样的呢?(闲愁、闺愁、相思之愁)
2、李清照写愁情的词还有哪些?这些词中的“愁”与《声声慢》中的愁有何异同?
在《点绛唇》中写愁是:“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愁有长度了;
在《蝶恋花》中写愁是:“独抱浓愁无好梦”,愁有形体可以拥抱了;
在《生查子》中写愁是:“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愁竟成了一种容器,可以装盛泪水了;
在《一剪梅》中写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愁竟有脚,会爬行了;
在《武陵春》中写愁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重量,连舟都载不动了;
四、结语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词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教学目标:
1、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2、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内容,并领会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了解吴王为什么会听了少年的话,同时体会少年的计谋巧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群雄并立,出现了许多诸侯国,它们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这一天,吴王决定出兵攻打楚国却招来群臣的反对。那么大臣们的理由是什么呢?
二、引导学生研读故事的前因后果
1、(PPT出示课文1节)
(1)指名朗读,思考:
从这句话里,你们读懂了什么?你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
指导有感情的读。
(2)如果吴王是个理智的、开明的、民主的君王,他可能会怎么做?会怎么想?
(3)可事实上吴王是怎么说的?(出示相关句子)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2、结果怎样呢?(出示课文12节)指名读
“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他悟到了什么道理?从这个结局中你们读懂了些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将故事的“前因后果”对照起来看:你有怎样的疑问呢?
三、研讨故事的经过
1、请同学们自由学习课文第二至十一自然段,想想少年劝说究竟妙在何处,他说了那些话?可以圈圈画画,并简单地写上你的感受。
2、交流:
(1)妙在少年用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懂得了道理。
出示图文,指导学生观察。
这些话对于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描写得非常形象,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相信你会有很深的感受。指名同学再来读,师生评析。
(2)交流:
“蝉”: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蝉的心情如何,练读体会蝉的心情。
“螳螂”: “拱”、“举”;螳螂心里怎样想,读一读。
“黄雀”:“伸长”,黄雀心里怎样想,读一读
(3)现在,你觉得这件事有意思吗?有意思在哪里?
交流出示: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说说它们的利益分别是什么?祸患又是哪些?
(4)师小结:其实少年讲的这个就是的寓言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补上:“黄雀在后”)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吗?
(5)下面老师给你们看一幅地图,如果你是吴王,听了这个故事,看了这幅地图,会明白什么道理?引导学生与故事结合起来体会其中的道理。PPT出示。
这两个事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蝉(捕)螳螂(啄食)黄雀(打)少年
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其他诸侯
(6)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PPT出示)
四、合作探究
1、同样是劝说,为什么其他人的话吴王没有听,而少年的话却让他改变了主意了呢?指名交流。(友情提示;请注意提示语,想一想少年和吴王说话时是怎样的语气?当时有什么神态、动作?)由此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篇课文?
2、“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那三天中看到的趣事吗?
3、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类似的现象吗?
五、总结课文,巩固练习
1、今天通过我们共同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还认识了一位有勇有谋,智劝吴王的少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心里一定都有很多想说的话,老师就给你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吧!
(PPT出示练习)
我从吴王身上体会到了
我从少年身上体会到了
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
少年智劝吴王这件事让我想到了
3、那么如果请你给课文换一个题目,你会换什么题目?
六、布置拓展小练笔
(PPT出示练习)
1、我来编故事:
第二天,上早朝时吴王当即宣布:“攻打楚国一事暂缓不议。”众大臣听了大惊不已,议论纷纷。吴王扫视了一眼群臣,微笑着说:“事情是这样的……”
你知道吴王会怎么和大家说吗?动动你的小脑袋,回家把故事写完吧。
2、我会演节目:
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的。利用课余时间我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吧,相信你一定行!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蝉 (捕) 螳螂 (啄食) 黄雀 (打) 少年
楚国 (攻打) 吴国 (乘虚而入) 其他诸侯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