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影响教案
- 文档
- 2024-08-08
- 109热度
- 0评论
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解决问题》影响教案,本文共13篇,希望大家喜欢!
《解决问题》影响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2页。本节课是综合运用折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促销”问题,对不同的促销方式有更深入的认识。通过两种不同优惠方式的对比,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折扣的计算方法,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二)核心能力
通过分析、对比两种不同的优惠方式,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折扣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解决购物中的折扣问题,进一步巩固折扣的计算方法,能理解并正确计算不同优惠形式的折扣。
2.通过自行探索,分析对比,选择合理可行的方案,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学习重点
理解购物中多种优惠形式,并能正确计算出优惠后的金额。
(五)学习难点
能根据结果分析方案的合理性,并做出正确选择。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解决问题》名师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调查双十一期间,电商或者实体商场的一些促销方式。
【设计意图:打折销售,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并不感到陌生。通过课前实际调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搜集、提取、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同时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师: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全天成交额超过1682亿元。你知道商家有哪些促销活动吗?
师:有时,同一品牌在两个商场活动不同,需要我们通过对比选择其中更为划算的。红红妈妈就碰到了这样的情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选择更合理。
【设计意图:对于商场的促销,学生并不陌生,从生活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就在身边,具有现实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考查目标1】
2.问题探究
出示例5: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
①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②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1)阅读与理解
学生自主读题,理解题意。
师:这两个商场的活动各是什么?请说说你对这两个活动的理解。
重点分析以下问题:
A.打五折销售什么意思?
B.“满100元减50元”又是什么意思?
预设: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100元减去50元,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2)分析与解答
师:想想按两个商场的活动,在A、B两个商场买各付多少钱?哪个更省钱?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汇报
在A商场买的实际花费:230×50%=115(元)?
在B商场买的实际花费:230-50×2=230-100=130(元)
115<130
(3)回顾与反思
师:满100元减50元,也是打五折,怎么优惠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在什么情况下,这两种促销方式的结果是一样的?在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的结果相差的不多?在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的结果会相差很多呢?
小组里讨论后,交流汇报。
引导小结:打五折就是无论标价是多少,实际售价都是原价的50%,满100元的是50%,不满100元的也能按它的50%计算。而“100元减50元”就只能是原价中满了100元的部分能优惠50元,能打五折,而不满100元的部分就没有折扣了。如果商品的`售价刚好是整百元的时候,两种优惠结果是一样的。总价比整百元多一点点,两种促销方式的结果相差的不多;总价比整百元少一点点,两种促销方式的结果会相差很多。
师:不计算,你知道哪个商场更省钱吗?为什么?
师:在B商场买这条裙子,相当于打了几折?
130÷230×100%≈56.5%
小结:在商场促销活动时,通过对比、思考来选择更省钱的方案。数学在我们生活中还是大有用处的。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之前百分数应用上进行的,在分析解答时侧重对不同优惠形式的理解。在明确“满100元减50元”的含义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去完成,在此基础上,在回顾反思环节,提出问题,让小组讨论交流,进行分析、对比,选择合理可行的方案,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目标1、2】
3.巩固练习
(1)“五一”黄金周,甲商场以“打八折”的形式促销,乙商场以“满100元送20元购物券”的形式促销。爸爸买200元的裤子,在( )商场购物划算一些。
? A.甲? B.乙? C.甲、乙都一样
(2)A、B两家商店销售的某种商品定价相同,A商场“九折”优惠,B商场“买10件送1件”促销。若小明要买22件这种商品,去哪家商店更便宜?( )
? A. 相同 B.A商场 C.B商场??
(3)苏果超市和华联超市以同样的价格卖同一种品牌的洗发液。为了促销,两家超市打出优惠广告(如下图所示)。到哪家超市买比较便宜?说明理由。
4.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小结: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数学知识,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最终选择最佳方案。
(三)课时作业
1.一件衣服标价500元。滨江商厦:一律八折。友谊新天地:购物不足200元不予优惠;购物超过200元,超过部分七折优惠,去哪个商场买省钱?
答案:滨江商厦:500×80%=400(元)
友谊新天地:200+(500-200)×70%=410(元)
400<410
?? 答:去滨江商厦买省钱。
解析:本题是分段收费的问题,学生需要明白超过200元的部分才打七折,同时不要忘记加上前边的200元。在这里可让学生初步体会函数思想。【考查目标1、2】
2.一种饮料,大瓶装每瓶1200ml,10元一瓶;罐装每罐200ml,2元一罐。现有三家商店出售这种饮料,并推出了不同的促销方式。
甲商店:买一大瓶,送一罐。
乙商店:一律九折。
丙商店:满30元即享受八折优惠。
问:①你喜欢到哪一家商店购买?说说你的想法。
②你们班共有多少学生?如果给每位同学配备200ml饮料,共需多少饮料?
③这些饮料,上哪一家商店购买可以使所花费的钱最少?请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购买方案。
答案不唯一。
解析:本题帮助学生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灵活的应用,同时考查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可行的方案。【考查目标1、2】
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完成P35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结果的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二、巩固练习,判断这几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P345如何处理结果?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说出理由,在交流中,自己发现不足校正。
4、P359(先说出解题思路,再解答)同上
5、P3510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法
6、小结,请学生说说感受。
三、拓展练习
教师可请学生编题,交换练习本解答。
《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31页。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我将课本中儿童商店里购物的情景替换成一群学生在公园游玩,以此为主线贯穿全课,并结合学生即将参与的春游活动,紧密联系学生喜爱的游乐活动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探究,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使学生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应用学生已掌握的表内乘除的知识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2.在学生会用分步列式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能列出综合算式进行解答,使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
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吧!(播放视频)
在这美丽的季节里,你最想做什么?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活动,我也很喜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播放课件)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
师:来听听他们说些什么?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他们要租6条船,10元钱可以租2条船)
我们来帮他们算算要多少钱,请写在随堂本上。
在学生写完后,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生:10÷2=5 5×6=30)
师: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还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吗?
(生:10÷2×6=30)
(如果班上没有列综合算式解答的,教师可引导:“能将6×4=24,24÷3=8合并成一个算式吗?”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用整体的'较为简洁的综合算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当然在这里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一定要列出综合算式来解。)
引导学生比较这二种列式:
师:像这种10÷2×6把两步运算合并到一个算式的式子,我们叫做综合算式。
师:这道题我们应该先算什么?象这样乘、除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从左往右依次来计算。
计算综合算式还有另一种格式,称为脱式计算,请大家注意看,老师是怎样做的。
边说边板书如下:
10÷2×6
=5×6 等号写在第二排算式的前一格,这时再计算什么?
=30 把乘号和6照写下来,计算5×6,所得的结果在下一行写等号及得数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象这样列综合算式,用这样的格式算一算。
(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体会,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
2、师:我们的同学真聪明,帮助他们解决了租船的问题,看,他们玩得多开心!(播放课件)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有6条船,每条船上有4个同学)
3、划完船后,他们还想去坐碰碰车。(播放课件:一群围在售票处前,门前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碰碰车,每辆坐3人。)
让每一位学生先观察两幅图,然后在组里说图意。
知道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在小组说题意的基础上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在每一位学生对题意有清楚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在学生列式的过程中,老师可做适当地提示,让学生主动尝试用综合式来解答。)
在巡视的基础上,指名一位学生上台列式。(在这个学生上台板演时,让其它的学生停下来,注意观察这个学生是如何列式解答的,特别是他的书写过程)
(三)、解决问题
1、师:精彩的木偶戏开始了!(播放课件:一个学生说:我们需要坐5排,另一个学生说:2排可以坐12个同学)
你能算出他们一共又来了多少人吗?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让学生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做的?
互相检查你们的书写格式,如果不对,请你?他指出来。
1、师:这次出来,他们还准备了一些好吃的东西(播放课件)你们带了些什么?(18根火腿,27根香蕉,36个苹果)(课件中的小朋友说:我们每人能分几根火腿呢?)你能帮他算算吗?
学生列式,可能会有如下列式出现:
18÷9
18÷3×3
18÷3÷3
18÷(3×3)
无论怎样列式,都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对于18÷3×3这样列式的学生,让其明白在先算3×3的情况下,要加上小括号。
师: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能列式解答吗?
1、师:还有一部分同学,他们来到了快餐店(播放课件)
师:他们选择了汉堡,如果是你,你想买什么?
师:如果让你来给小组的同学买另一种食品,需要多少钱?请你算一算。
(让学生自由选择,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说如何计算。)
课堂练习:见教学过程中。
作业安排:结合生活实际,自找作业。
附录(教学资源及资料):教师教学用书,课本,课件。
自我问答:
根据《标准》(第一学段具体目标)要求,本单元教学,应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或用学生身边的实例),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获得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机会,应用已掌握的表内乘除的知识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我将课本中儿童商店里购物的情景替换成一群学生在公园游玩,以此为主线贯穿全课,并结合学生即将参与的春游活动,紧密联系学生喜爱的游乐活动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探究,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使学生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课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例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能用画图策略帮助理解数量关系,从而解决比多少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比多少。
小猫吃了18个,小猴吃了9个,谁吃得多?多几个?
教师提示: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8个,小华套中12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
[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
你能把小华的分成两部分吗?(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和比小雪多的部分)
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4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4个。
6.想一想:小雪比小华少套几个?怎样解答?
[小华和小雪套的`圈相差几个?怎样解答?]
7、小结:无论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还是求两个数相差几,都要用减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
[小林家养了15只白兔和9只羊,兔比羊多几只?羊比兔少几只?]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12-7=5(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的摆一摆、画一画的过程中理解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的题意,确定了正确的计算方法,从而建立减法的模型,明确了要用减法计算的原因。
解决问题综合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的例3,练习十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意解答求相同加数的和的乘法应用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乘法和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讨论法。
学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常规练习,齐背8的乘法口诀。
(2)听算:
第一组:2×8,3×8,8×2,4×8,5×7
第二组:8×4,4×7,7×4,6×8,8×5
(3)课件演示:教材例3。
(小军和小红一起逛超市,在超市的文具专柜有许多的文具:文具盒每个8元,铅笔每枝3元,橡皮每块2元,日记本每个4元……)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同桌互相说一说。
全班汇报,交流。
(2)提出问题。
你能根据这幅图说出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文具盒每个8元,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元钱?
橡皮每块2元,买7块橡皮,一共多少钱?
铅笔3元一枝,要买5枝一共多少钱?
日记本每个4元,买6本,一共多少钱?
……
(3)解决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问题。
汇报学习过程。
三、练习巩固
(1)比一比,算一算。
出示练习十九的第2题:让谁算得又对又快。
(2)看图列算式。
出示练习十九第1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列出算式,再集体交流。
(3)每横排有6颗星,4排有几颗星?
每列有4颗星,6列有几颗星?
(3)第横排有7个圆,3排有几个圆?
每列有3个圆,7列有几个圆?
四、拓展学习
(1)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与同学们说一说。
(2)小兰买3块橡皮,每块橡皮3角钱,小兰一共花了多少钱?妈妈给了她1元钱,应该剩下多少钱?
分析:这是一道先乘后减的应用题,首先利用乘法口诀算出小兰花钱总数,再用妈妈给的钱数减花掉钱数求剩余。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板书设计
用乘法解决问题
文具盒每个8元,买3个文具盒,一共要多少元?
分析:求3个文具盒的价钱总数,可以用1个文具盒的价钱乘买的个数。
解答:3×8=24(元)
答:买3个文具盒要24元。
课后反思
本节课充分让学生难过摆、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感知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理解数量关系。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了新知识的主动建构。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仅仅是教会的,而更应该是由学生自己摸会的。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五第6~9题和思考题,了解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在不断练习和反思中,感受运用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3.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了解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主要运用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转化和假设的策略)你们学会了吗?今天老师想考一考大家对这两个策略的运用情况,你们能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
二、练习应用
1.练习五第6题。
出示题目:要求先画图表示题意,再解答。
结合画的图进行分析:要求中、下层各放了多少本书?可以通过上层放书的数量100本,及所对应的份数5,先求一份的量是多少,再求中、下层各放了多少本书。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其他方面去思考,如把比转化成分数来解答。
2.练习五第7题。
结合图引导思考:根据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2∕3,可以想到相遇时货车行驶的路程也是客车行驶路程的2∕3,接着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并解答。
3. 练习五第8题。
学生读题,出示右图
先在图中表示出第二、三堆的白子和黑子。
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可能在第二、三堆中把白子和黑子平均分,可让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特殊情况。)
结合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二、三堆中的白子合起来正好是完整的一堆棋子,也就是60枚,再加上第一堆中白子的数量,这样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4. 练习五第9题。出示题目和表格。
先假设两种球分别投中的个数,再通过试验调整找出答案。学生独立完成。
5. 练习五思考题。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思考,独立解答。
6.课外了解。(第32页你知道吗)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数学,渗透国情教育,并思考解决。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策略在特定问题中的应用。
四、课堂作业
基础训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72~74。
教具、学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圆形5个,三角形10个,红花20朵。
教学设计
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高兴吗?王老师今天也非常高兴,现在咱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师生鼓掌欢迎。)
师:小朋友们,掌握很热烈,但不够整齐。请听一听,王老师是怎么拍的?拍了几下?(教师有节奏地拍4下)。小朋友学老师的样子,拍6下。
师:根据刚才拍的,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我们比老师多拍了几下?
师:你知道吗?
生1:我们比老师多拍了2下,因为6比4多2,列式:6-4=2。
生2:老师比我们少拍了几下?少拍了2下,列式:6-4=2。
生3:老师和小朋友一共拍了几下?6+4=10。
师:小朋友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今天咱们来研究第一和第二种情况。课件显示:
6下比4下多2下,6-4=2,
4下比6下少2下,6-4=2。
2.摆一摆。
a.请小朋友第一行摆5个○,第二行摆5个△。摆完后,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生:○和△同样多。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这样摆的:,这样一个○对着一个△,正好就看出它们同样多。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
b.请小朋友继续摆:第一行5个○,第二行摆7个△,如图:
看着你摆的图,谁能提出问题?
生1:△比○多几个?列式:7-5=2。
○比△少几个?列式:7-5=2。
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咱们来进一步学习这种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学生齐读。
[本节课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即兴创设教学情境,鼓掌欢迎听课领导的到来,由掌声到比较谁多谁少,导入新课,比较新颖、有趣,一下子调动了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探索学习
1.课件出示下图,教师讲解:同学们,这是前四周小组得红花情况的记录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看出了1组同学得红花最多,他们表现最好。
生2:3组表现差一点,得的红花数最少。
生3:我知道了1组共得了11朵红花,2组得了8朵,3组得了6朵,4组得了10朵。
教师边听边板书上每组得红花的数量。
生4:我看出了1组的红花比2组多3朵。
2.师:小朋友们观察的都非常仔细,下面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红花学具,摆出1组和2组的所得的红花情况,好好看一看1组比2组多得了几朵。
学生动手操作,摆出如下图形:
生:1组比2组多摆了3朵。从图上可以看出,1组得的红花左边部分与2组同样多,右边部分是比2组多的3朵,所以说1组比2组多摆了3朵。
师:你会列式吗?
生:11-8=3(朵)。
师:根据你自己摆的图,你还能提出问题吗?
生:2组比1组少得几朵?
师:谁会列式?
生2:11-8=3(朵)。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师:刚才小朋友们回答得都很好!现在请小朋友看着这四个小组的'红花图,现在我要请你当老师提出问题,你还可以找一名同学回答。
学生提问、回答、活动。
1.比较关系。
师:刚才的小老师当得好,学生做得也很棒!现在请小朋友们看板书,小组讨论:求1组比2组多几与求2组比1组少几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小结:1组比2组多几,2组就比1组少几,实际上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只是说的角度不同罢了。因此都用相同的方法计算。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小组内同学得红花的多少,来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学生学起来较轻松,比较感兴趣;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先让学生初步感知,再操作体会,层次性强。]
巩固拓展
1.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森林中发生的一件事(电脑出示):
2.在咱们学校体育节的跳绳比赛中,咱们绿队有两个小朋友表现非常出色,咱们一起看一看。(课件出示图。)
a.小清比小芳多跳了多少下?
b.小芳比小清少跳了多少下?
3.看到咱们比赛这这么好玩,小猫们沉不住气了,它们每人拿来一只小桶,一根钓杆,你猜它们要比什么吗?对,钓鱼比赛。现在看图,你能提出问题吗?小组比赛星级合作小组评选,看哪个组提的问题多?解答得好?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情况,教师及时评价鼓励,评选出星级合作小组。
[练习的设计穿插在故事中进行,让学生边听故事边学习,充满情趣,学习效果较好。]
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都可以用大数减去小数来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同的。
教学内容:P63~64例题和试一试、P65“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习有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画图和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提高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教具学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天,小明妈妈下班回家,正要开门时却发现钥匙掉了,你帮助小明妈妈想想办法,如何把打开?
(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哪些方法可取,比较好?
遇到问题如何解决,就要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这节课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出示场景
(1)说一说图中提供了哪些信息。
(2)根据提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出示问题:
(1)小华买5本需要多少元?
(2)小军用42元可以买多少本?
教学目标:
1、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631.0870.044
2、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
(1)某种学生的出油率是36%。
(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
(3)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
二、新授
1、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出示例2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
(1)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
(2)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
(3)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
(4)计划早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
2、让学生先解决前两个问提。解决这类问题要先弄清楚哪两个数相比,哪个数是单位1,哪一个数与单位1相比。
3、学生自主解决实际早林比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的问题。
(1)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的?(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与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相比的百分率,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是单位1。)
(3)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式计算出结果。
方法一:(14-12)12=2120.167=16.7%
方法二:14121.167=116.7%116.7%-100%=16.7%
(4)小结解题方法:像这样的百分数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决它时要注意什么?(这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问题,它的解题思路和直接求一个数是另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但是这里比较的两个量中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必须先求出。
(5)改变问题:问题如果是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该怎么解决呢?
学生列出算式:(14-12)14
(再次强调两个问题中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使学生体会到,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和用分数解决问题一样要注意找准单位1。)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课本第90页做一做的题目。
2、练习二十二第1、2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3、4题。
教学追记:
求相差率的应用题,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发展的。这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理解这一点,理解了这个道理,对于学生的解题起到了不小的帮助作用。同时,我紧扣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通过讨论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尝试,并理解两种不同解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解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师借助乘法计算解决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生活中哪些问题是需要乘法解决的?你能正确解答吗?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7.
师:每张门票8元,有29人参观,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要想知道带250元钱够不够,必须先知道29人卖门票共需多少元。也就是要先算出29×8得多少,然后和250元比较一下。
生:29×8我还没有学过,怎么办呢?
师:这道题只要知道29×8的结果比250大还是小就可以了,不必算出精确结果,因此我们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也就是
看29×8大约等于多少。
学生可以再小组内讨论,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到各小组巡视,及时指导、点拨学生。
集体交流:因为29接近30这个整十数,所以我们把29看成30,用30×8=240,所以29×8大约等于240.
师:同学们想得很好。29×8大于等于240,“大约等于”写成数学符号就是“≈”,这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
所以29×8≈240
板书:29×8≈30×8=240(元)
生:通过估算得出了29×8的结果,和250比较后发现250元钱购买门票了。
2、教学例2.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道稍复杂一点的问题,然后说说你的想法。(课件出示第71页例8)
生1: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理解问题。
生2:求买8个同样的碗用多少钱,就需要先算一个碗多少钱,再算8个同样的碗多少钱。
生3:一个碗的价钱就是18÷3=6(元),8个同样的碗的价钱就是6×8=48(元)。
生4:也可以列成综合算式18÷3×8,结果仍然是8个碗48元钱。
只要学生讲解合理就要给予肯定表扬鼓励。
师:究竟算得对不对呢?你们检验了没有?
生:可以这样检验,买8个碗48元,说明一个碗的价钱是48÷8=6(元),这样3个碗的钱数就是6×3=18(元),说明
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师:对!我么一定要记住解答完之后要进行检验,才能有效提高我们解解题的正确率。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
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生:先算一个碗的价钱18÷3=6(元),再算30元里面有几个6元就可以买几个碗,列式为30÷6=5(个),所以说30
元钱可以买5个碗。
3、教学例9.
师:妈妈在买碗的过程中又遇到问题了,你能帮忙解决吗?试一试。(出示例9)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们的解答策略,说说你的想法吧。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首先是画线段图来表示题意的,这样就能比较直观地分析题意了。
生2:根据6元一个碗可以买6个,可以算出总价是6×6=36(元),那么36是9的几倍就可以买几个9元的碗,列式为36÷9=4(个)。
生3:可以列成综合算式6×6÷9,结果也是4个。
生4:我检验过了买4个9元的碗和买6个6元的碗,总价是相同的,都是36元,说明解答是正确的。
……
师:同学们,讲得有理有据,真棒!继续努力!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
四、课堂作业。
1、一个两位数与3相乘的积大约是180,那么这个两位数可能是多少?
2、张爷爷为了锻炼身体每天要绕圆形花坛步行3圈,每圈400米,如果还是步行相同的路程,绕操场就要步行2
圈,操场每圈多少米?
设计说明:
教材要求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为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要求,特从以下几方面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1、复习导入,引出新知。
本节课是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来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因此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导入中安排了相关的复习题,旨在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明确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做好铺垫。
2、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图中的信息表述出来,并指导学生如何在线段图上标出数据,根据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列方程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对信息的搜索、整理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创设不同层次的问题,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将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排列,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
3、课堂总结,学用结合。
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回顾这节课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与体会,并和全班同学交流与分享。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互相交流了心得与体会,更加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本节课的知识。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课堂活动卡
2、学生准备:练习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引出新知
师:以前我们学习过的行程问题中有几个量,分别是速度、时间和路程,你们还记得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师:今天我们就来应用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铺垫,使学生深入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巩固有关这几个数量关系的计算方法,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搜集信息。(课件出示例5)、
(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汇报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
(知道了总路程和两个人的速度,求相遇的时间)、
2、阅读理解,整理信息
(1)、教师指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师:为了帮助我们正确理解题意,你们有没有办法将题中的信息更加直观地表示出来?
预设 生:可以画线段图来表示。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了画线段图的方法,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试着画一画)、
师:题中还有很多其他信息,在线段图中又该怎样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自己先动手画一画,再与同学交流。
(学生按要求画图,并与同学交流画法)、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在黑板上完成线段图,并提示学生将单位统一之后再画。
3、分析题意,尝试解答。
(1)、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师:观察线段图,你能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吗?
(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
(2)、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250m=0.25km 200m=0.2km
解: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
025x+0.2x=4.5
0.45x=4.5
x=10
早上9:00出发,10分钟后是早上9:10。
答:两人在早上9:10相遇。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