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练习六》教后反思
- 文档
- 2024-07-24
- 113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课文《练习六》教后反思,本文共16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六一 ”儿童节的活动还没有开展,《练习六》中的口语交际部分就暂时没上。我就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用字词句和读读背背上。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在学习《这儿真好》时就补充给了学生,教学时结合书上的插图,小朋友能理解三个词语的意思,对其中的“树大根深”还是不能理解,我就告诉小朋友,树干有多高地底下的树根就有多深。可能不是很确切,但小朋友在感到惊奇的同时,也理解了这个词语。
学用字词句部分是小朋友生活中常见的东西,除了屏风都能一一对应。我就在网上搜了一些屏风的图片帮助他们理解,并把屏风的用处告诉孩子们,这样一来再让他们指图上的就能找到了。但仅仅让学生认识这些家具我觉得还不够,就指导他们按顺序的介绍图上的摆设,又布置了写话的家作《我的`卧室》,从他们的写话中我觉得这样的指导还是有用的,大多数孩子都能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房间。
《练习六》的教学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小朋友们掌握的不错。“学用字词句”中都是学生生活中的词语,客厅卧室、门锁门铃什么的学生都很熟悉,毕竟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书橱玩具啊,电脑台灯啊,都是很常见的。但是对于“屏风”,他们还是不太懂。在图上有很多同学都找不出来。后来我把屏风的作用简单的说了说,终于有人明白屏风是什么玩意了。教学《读读背背》时也感觉比以前轻松了些,我让学生联系《这儿真好》这篇文章,学生有了一定的课文内容的理解,所以对这四个成语的理解还是很到位的,并没有花很长的时间,包括背诵。
另有一小小调整:因为六一还未到,所以把本次的口语交际暂时放在那儿,等六一过来再上这一课时。相信我们学校组织的那么多活动,一定会让他们有话可说。
课前,翻了教材,就觉得这节课容量很大。尤其第5、6、7题,估计、操作、探索融为一体,对孩子们来说,是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于是采取了“择优”政策,整合了第1题至第4题,这些是基础练习,难度系数较低,相信孩子们解决起来不会困难。
对于第5题,书上要求孩子们先估计哪张书签的金线最长,答案纷呈。我想也是,这三张书签的周长看似差不多,估计哪张书签用的金线最长实在不简单。所以我并没有强调孩子们非要一下估准,我反而认为这里的估计更注重的是培养孩子们一种意识,让孩子们感觉很难估计或者估计没把握时,就得赶紧去实际测量的动力。这不,当我下令:开始。孩子们的速度别提多快了,都急忙拿起准备好的细线开始工作。我去巡视,居然发现许多孩子在测量第三张长方形书签的时候,也是用线去围了再测的,这显然是思维定势了。经我提醒,孩子们才顿时醒悟。
对于第7题,孩子们在独立尝试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孩子都在小心翼翼地数格子,因为题目要求设计出周长为20厘米的花圃,呵呵,看他们一副虔诚的样子,我还真不忍心打搅他们。过了一会,有几个孩子完成了,我走近去看,发现好些都是设计了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我问他们:为什么?生1:因为20÷4=5(厘米)。很不错的思路,也是解决这道题的捷径!但是我想,光让孩子们掌握这一种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也就失去了这道题的价值。
其实这道题应该算是难题了,是五年级教材上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其中的例题就和这道题相似,要求孩子们将每一种围法都一一列举出来。那么对于我眼前这群三年级的孩子,我该怎样去教学呢?我仍然觉得应该让孩子们理解题目的本质,并感悟题目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于是,我继续等待孩子们的思考,我提示孩子们这道题的不唯一性,慢慢地,我收集到了另外几种,长8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等等,我有意识地将这些长方形按顺序写下来,直到说尽为止,然后让孩子们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许多孩子都举手了。有一个学生的回答比较有价值:这些长方形的长加宽都是10厘米。我顺着她的话问:那10厘米是什么意思呢?她说:一组长与宽的和。没等她说完,就有人补充了:我知道,是周长的一半。一语就中要害。接着,又说:接下去我们只要将10分一分,就能解决问题了!孩子们得出这一规律后,都异常兴奋地继续画起来。
之后又有学生把课本递到我前面,说:老师,我这样画可以吗?我一看,原来他还画了好几个不规则的图形,并且都是正确的。这个孩子,总能比别人想得多,想得远。我展示了他的方法,也请他给大家介绍了自己的画法,他还真是有窍门的,他说有两个类似阶梯状的不规则的图形都是从长方形上改画而成的!他这么一说,孩子们听得更仔细了,眼神里能思考到这些,真是不简单!
细细咀嚼,每道题都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或许,这就是数学的魅力所在!
今天课上得很顺,心情却实在无法好起来。
学生作业错,是预料之中的情况,素数和合数本身就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东西。只是心中却实在无法接受,如果是前几年前,我估计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发火了事。好在今天还算能够压抑住自己的火气。
一、两极分化
在课上时,我给学生十分钟时间先让他们自己完成练习六的一到五题,先完成的可以和别人先进行交流。这一放开,我就发现,学生交流的情况很是不错,基本上是能够根据别人的作业找到和自己意见不相同的地方,然后进行分析,取得统一。但是也发现,班级中两级分化的情况实在是太严重。大部分学生七八分钟就能够做定的事情,有一些学生直到十分钟时间到了还只磨到第4题。而我发现本该是最消磨时间的第4题学生做下来速度还可以,而反而是第一题学生的速度太慢。我把原因归结为:面对这么长的题目条件,读起来很费力,不明白题目要求他们做什么?一方面暴露了学生阅读能力的缺失,同时另一方面也感觉学生很重视题目的.要求,最起码不看懂要求不下手。那么,真是不知道是该表扬他们认真还是责备他们心读速度太慢 。
二、练习六第四题:
在□中填上一个合适的数字
48□,25□,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24□,37□,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10□,2□□,是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这一题,学生完成的正确率还是可以的。只是在交流时,我发现他们大多数采用的都是凭感觉办事的方法。我让学生上黑板解释自己的答案,基本上的思考都是无序的,都是硬拼的。我觉得这样很不好。事实上相关的方法我昨天是讲解过的。譬如第二题,先从2的倍数下手,那么一共有5种可能,即240,242,248、246、244.再从中找出3的倍数。第三题也可以同理推导。可惜这一种方法实在是无法被他们喜欢,对他们而言,可能硬拼比较直接吧。真是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才好。
三、数学也是需要背诵的。
2的倍数、5的倍数能够把握。3的倍数教的时候很清晰,()可是学生在练习中的自觉运用性并不是很好。而且时间一长很多学生混淆了。今天有两个学生居然告诉我:3的倍数个位上是3、6、9的倍数,个位上是7,或者各位上相加的和能被7整除。什么跟什么嘛。看起来,别看有些东西简单,有些相关又同类的概念学生的确容易混淆。那么我决定采取一种笨办法:给我背出来,然后背给组长听去。一如今天的50以内的素数的背诵。
今天学习《练习六》,本单元一共有5课时。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特征,第二课时认识周长,第三课时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第四课时就是今天所学的内容,是一节复习课。最后一课时是一节活动课,周长是多少。
今天这节课我分三个层次来教学。
第一层次基础知识梳理,完成1、2两题,让学生重新梳理一下长方形、正方形的名称、特点、周长。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如第一题引导学生把“先”“再”这两个字圈起来,提醒自己有两个工作要完成。
第二层次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变式学生提炼了两道周长方面的数学关系式,在变式中渗透数学的数量关系式,锻炼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5题要从方法上引导学生量周长,“围”“拉”“量”。
第三层次是动手操作,逐步优化,逐步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第6题拼图形,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标一标,算一算。孩子们都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他们的空间思维
得到发展。第七题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列表格的方法。最后一题是思考题,此题渗透了平移的思想,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平移在空间图形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今后学习几何图形有帮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我和学生都有很大的收获,掌握了画图,列表,平移的数学策略
练习六的教学,要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想象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在获得最真切体验和感受的同时,不断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练习中也多从生活入手,如“洗衣机视图”,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判断从不同位置看到的视图。
在“动手做”的环节中,题目设计了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一摆,使摆出的几何体的前面、右面、上面的视图都符合规定的图形。同时根据三幅视图摆出几何体,其思维要求与操作要求都比练习里的其他活动高一些。安排在《动手做》里面,学生有比较多的时间做做、想想,尝试着摆出几何体。
第二项内容,给出了三个几何体,先数出每个几何体各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再为各个几何体添若干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使几何体成为长方体。
怎样组织“动手做”呢?
第一项活动数几何体里的小正方体个数,有些几何体的各个小正方体都能很清楚地看到,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很容易;有些几何体的个别小正方体不容易看到,甚至看不到,数小正方体的个数,不能遗漏这些看不到或不容易看到的小正方体,要清楚地意识到这些小正方体的存在。教材主张学生一边摆、一边数,体会那些看不到、看不清的小正方体的客观存在,这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极好机会。
第二项活动,分别为三个几何体添若干个小正方体,使这些几何体都成为长方体。如果不规则几何体里的小正方体只有一层,把几何体补充成长方体并不难,只要“哪里有缺,就在那里补”;如果不规则几何体里的小正方体有两层,把几何体补充成长方体比较难,可以“分层补充”。一般先补下层,再补上层。学生一边补放小正方体,一边想象长方体,空间观念就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培养。
练习六,虽然是第三单元一部分知识的综合练习,但是涵盖的面较广,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有挑战性的。
练习六,可以分成三个知识板块进行。
第一部分,是练习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第1至第5题均属这个范围。第1题,在数轴上按顺序填数,孩子们是非常熟练的,而下面的两个问题,很值得孩子们讨论,通过讨论,让孩子们体会到:两个数是否接近,与它们在直线上的位置远近有关,也就是与它们相差多少有关。第2题,顺着、倒着数数,我们是集体练习的,孩子们兴致颇高,声音响亮,也较熟练。第3题给出的7个两位数中,有比50大的,也有比50 小的,要求孩子们分辨其大小,我相信孩子们是完全可以分辨的,只是,解题的方法值得一讲,一年级孩子的解题能力还需要逐步培养。于是,“逐一连线,有序比较”的方法,我在课上作了强调。第4题,是比较三个数的大小,很简单,孩子们全部过关。第5题,渗透着数的排列规律以及简单的推理过程,有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排列,从孩子们的作业情况看,很明显的是从大到小排列难于从小到大排列。
第二部分,是单数、双数的初步认识,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单数、双数的概念,孩子们接触过,也是有生活经验的,但是区分两位数中单数、双数并不是最容易的事,孩子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去关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导致进入判断的误区。第6、7题利用生活情境引出单数、双数,让孩子们在情境中感受什么样的数是双数,什么样的数是单数,丰富了孩子们对百以内数的认识,又体现了分类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部分,是理解“差不多”的含义。通过练习,让孩子们体会到:“差不多”既可以表示“多一些”,也可以表示“少一些”,“多一些”和“少一些”都可以用“差不多”来表达。课堂上,我还补充了一些“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练习,以让孩子们更好地区分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
歇后语属于语文与生活的范围,是练习3的教学重点。教学之前先让学生了解这些歇后语所包含的故事。再搜集一些歇后语。
上课时我先出示课本上的五条歇后语,让学生齐读几遍,熟读以后指名说说这些歇后语的故事。然后让学生理解这些歇后语所包含的含义,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同学们对于歇后语这样直白而又幽默的语言方式,非常感兴趣。这样学生从表面的词到故事再到内涵,有了深刻的印象,达到从文本到内化的过程。
拓展这个环节,充分地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歇后语,每个人都来说一说,激发他们的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的眼界,达到积累的目的。
课的最后,告诉学生写作的技巧:其实,像这一类歇后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到写作中去,会给文章增色不少。
本次口语交际有两项要求:
一是练习根据不同情景,使用恰当的语言,真诚赞美他人;
二是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引导学生真诚待人,陶冶情操。
课堂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生的思维平和而积极,表演的`同学都极为投入,有几个在平时中从没有表现过的同学在表演中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我深深意识到:我们的学生每一个都是最棒的!即使是那些看来并不出色的学生。课中的设计中,请同学说说自己平时怎么能获得快乐,然后告诉学生人获得快乐的方式有很多,想知道吗?调动了学生的情趣后请同学观看两个小品的表演,内容为一个同学会说赞美的话,而另一个内容为不会说赞美的话,从而会有不同的交往效果,让学生首先感知赞美的重要性。
接着,用卡耐基的话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欣赏和被欣赏的权利,让学生从赞美自己的同桌开始,从而使学生明白赞美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并通过对问题的回答懂得赞美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能及时的肯定。此时学生对赞美有了一定的理解,我又告诉学生其实赞美的方式有许多,用游戏的形式让每一个同学参与,用纸条写出你平时中欣赏但没有表达的赞美。游戏中,氛围热烈祥和,在学生互换纸条的时候让学生注意自己的礼仪是否规范?当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懂得了赞美的时候,请学生观看几个不同情况下的赞美他人的小品,使学生明白赞美固然重要,但也自有它的局限和规则,明白赞美不是泛泛的空话,而是要适时,适当,适度,更重要的是还要真诚、自然。否则赞美的效果也不理想,甚至适得其反。
《学会赞美》是要学生学会真诚的、发自内心地赞美别人。本课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教学开始时,我先以提问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让学生讨论:你喜欢赞美别人或者被别人赞美吗?那我们应该怎样赞美别人呢?学生对其十分感兴趣,都侃侃而谈,说出自己的理解与做法。通过讨论,学生对如何来赞美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赞美要真诚,要发自内心。可见课堂气氛的制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教学时,我主要以3个情境来引导学生说话:
1、在大扫除时,王凯同学表现非常出色。
2、在交流习作时,发现丁静同学的作文写得非常好,而且字也写得工整漂亮。
3、你放学回到家时,辛苦了一天的妈妈已经煮好了几道可口的小菜。
经过开始的讨论,这些情境对他们来说已经十分简单了,因此都争先恐后地要表达自己的赞美。但第三个情境表述得不是很好。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如何真诚得赞美同学都娴熟老练,但如何来赞美自己的长辈似乎心里没底,不知道怎么说才得体,如请学生赞美妈妈时,他们所表达的都是对妈妈的感激之情。针对这一情况,我想能令他们提高就是实际生活这一大课堂,让学习内容走进生活,提炼出学生曾经对爸爸妈妈说过的赞美的话。因此,我请学生好好回忆以前爸爸妈妈做的好时你是怎么说的。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让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平台上,进而使学生顺利地完成了第3个情境的练习。
在进行多次口语交际的教学之后我也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我经常发现我们班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时候能很好的说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较好的建议,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能做好。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在生活中应用,是为了使自己变成社会生活中合格的“人”。所以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就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一点一滴积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这一方面我还需要多化工夫。
练习三“读读背背”中有一项是歇后语的积累 ,在此之前,孩子们从来没接触过歇后语。我想课本适当安排一些读写、理解歇后语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认识歇后语,培养学生积累歇后语的兴趣和习惯。歇后语也是流传在人民群众口头上的一种固定的语句,是人民群众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说明,指出本意。运用时,往往只说前一部分,后一部分的解释不说出来,而让听的人去领会、猜想,显得意味深长。有时,前后两部分同时都说出来了。我把这些关于歇后语的知识告诉学生,他们颇感兴趣,学习起来也是津津乐道。后来我还让他们把课前收集到的一些歇后语拿出来交流,并说出它们的喻意,孩子们表现还不错,能够理解喻意,并能合理运用。
《练习5》教后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是指导学生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玩的游戏,课前与同组的两位老师讨论时,我们就觉得最关键的是如何把游戏的规则说清,可以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后再指导把游戏的过程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因此我们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说清游戏的规则上。
课堂上,我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出本次课题,说到游戏,学生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很多学生都介绍了各自喜欢的游戏名称,游戏规则,以及游戏时感受到的快乐,但游戏是怎么玩的.这部分确实存在难度,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逐步引导,指导学生用上“先――再――然后――”这样表示先后顺序的词,通过互相补充,引导学生表达清楚游戏的玩法。
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学生一起做了一个“贴鼻子”的游戏,先出示游戏的规则,再活动,课堂气氛特别活跃,而且活动后,学生的写话练习也完成得不错。
课文北京教后反思
《北京》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中以“热爱祖国”为主题选编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首都北京的美景,有庄严美丽的天安门城楼,有宽阔的广场,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有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和壮观的立交桥,还有许多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和风景优美的公园,使人感受到北京是一座美丽、可爱,令人向往的城市。
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对北京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对我所上的《北京》一课做以下自我反思。
首先,在这节课中,我积极倡导了新课程理念。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三个环节为重点的教学策略,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了自主探究,以学为中心,尊重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地学习。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教学四种因素(即教师、学生、教材、媒体)之间的关系。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多种教学情境,创设多次参与机会,让学生自由探索、自主探究,相互协作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其次我把阅读教学的朗读感悟落到了实处。通过看图读,抓住重点词语读、分句子读、个别读、比赛读、自主读、示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的导读练习,使学生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并在读中体会到了美,感受到了朗读的快乐,喜欢朗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同时也在语言环境中完成了课后词语积累的任务。
还有,在这节课中,我使用多媒体优化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北京》这一课,在朗读时,要带着对北京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读出北京的美丽、可爱。朗读和感悟本文的关键是使学生对北京的名胜古迹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有真切的感受,从而对北京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上课前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去过北京,少数几个去过,但对“北京”的'认知也是模糊的。所以我就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的直观图片,拉近了学生与北京的距离,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兴趣,感受到北京的美丽、可爱,并且在课的最后让学生谈北京的变化时,播放了一组北京正在和即将修建的奥运体育馆的效果图,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首都北京会越变越美丽,再次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首都的情感,使学生由衷地发出北京真美呀,我们爱北京,我们爱祖国首都的赞叹。
当然教学中也有着许多遗憾。有时没有及时捕捉大批学生传递的信息,没有更好地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课文《雪儿》教后反思
因为昨天我没有上课,今天就打算一天结束第五课《雪儿》的教学任务。因为是下雨天,早读以后的早操按照老规矩改为自习,这样我就利用这块也不算短的时间(40分钟)进行初读训练。首先我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雪儿,正在读书的学生都停了下来,我指了指课题,示意学生读一下。随后我就问学生对这一课的熟悉程度,结果所有的学生都读过一遍以上,我就直接提问学生:“雪儿是指的什么?”果然学生都能说出雪儿就是一只鸽子,一只白鸽。然后我就指名学生逐节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我让三名学生朗读过,主要是指导学生能有感情地读出最后一句话“冬天过去了,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因为第一个学生读时的语气太平淡。第二小节朗读时我抓住“我和爸爸给它洗了澡,敷了药,它变得雪白雪白的了,我便给它取名‘雪儿’。”这句话,首先让学生理解我为什么给它取这个名字?再让学生体会我从这句话中读出的感受。(关心呵护雪儿)最后从后面两句话中理解我和雪儿成为“好朋友”,让学生的感受到我对雪儿对感情越来越深的过程。
第三小节内容很简单,我就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再反复朗读中理解雪儿为什么会被人们称为“蓝天信使”?最后我看看时间不多了,就让学生自读课文最后两节,在书上做好标注。当然所有的生字词都是在学生初读时随课文识字的,在识字这一块,我上学期下了大功夫,学生基本上都能在预习时就能过关,第一课时教学时只是检查检查而已,同时我在第二课时必须做好听写这一关。
第二课时,我的任务就轻了许多,首先是读出第四小节的`语气——我位雪儿感到高兴。启发了三个学生朗读,发现效果并不行,最后我就索性自己范读、领读,学生做模仿中终于达到预期的领读效果。第五小节是读写结合,我利用练习册上现成的四步引导,让学生展开想像,说话我和雪儿的分别的两句对话,同座讨论后我让学生随即写在书上练习5的下方。
最后我对照了课后习题,发现学生基本完成了教材所要达到的要求,只有背诵一项任务我无法在课堂上完成,但我布置学生利用明天的早读去完成。因为当堂完成背诵任务,我发现只有少数学生能做到,中等学生也无法做到,所以我一般都是在早读课上督促和指导学生完成。
推荐理由:新哥这篇教育随笔比较真实的再现了新哥授课的过程,简单而又扎实。我们从中可以借鉴一下新哥的做法,对比自己的课堂,针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扎实的听说读写训练。
课文《夹竹桃》教后反思
学习每一篇课文,第一课时的预习任务首要就是把课文读上至少三遍。都说老师不读熟教材不开讲,学生不多读课文也不行。
扣题学习,观察图片,让学生联系《学会合作》一课中的“顾名思义”一词说句子:什么样的花是夹竹桃?顾名思义,就是叶片像竹,花朵如桃。引导学生读“作家卡片”,谈我课前读课文时的一个猜测:夹竹桃的故乡在印度,季老是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故而对夹竹桃情有独钟。师生一起读季羡林先生对大家的寄语:“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同伴和睦。”这里一句空话也没有,真的,学生们努力一下完全能做到。
读课文就是检查反馈,不是要扩大反馈面吗?一个学生读着,其他学生都得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听着。否则,随时会“换下一个”,如果轮着自己,不知道读到哪里,不就露出马脚了吗?如果正读着的这个同学读得不太好,就需要“小老师”来教他,让他读好了。大家都有可能成为这个“小老师”。
然后听写词语,这是以前老师们常用的一种方法。现在,我也常用,这一招能够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而且可以引出下面的环节,一是顺势指导写字,二是理解重点词语,三是“用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从整体上来理一理课文的结构,指导学生学习确定课文的重点。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看一看《夹竹桃》这篇课文是怎样的结构。我引导学生联系《广玉兰》来比较比较,学生们发现这两篇课文确实有不少相似之处。《夹竹桃》也写到了花色,结尾也提到了“爱”。但是《夹竹桃》一课中“分”这一部分,除了花色,还写到了什么呢?学生回答:夹竹桃的.韧性,作者由夹竹桃的影子引起的幻想。那三个材料中,作者把重点放在哪里呢?按照详细的程度来分,“夹竹桃的韧性”是重点,“幻想”也是重点。就拿昨天刚写的《给老师写一封信》这篇作文来说,什么是重点呢?这样一对照,不少学生明白了,信的准确格式是必须的,但这不是重点。与老师之间的这件事是重点,要说的真心话才是重点。
不提不知道,唐凯亮指出第3自然段似乎成了“摆设”。这真是“正瞌睡有人送枕头”。我说,对呀,我们来读一读,看看季先生家养成了哪些花。学生读完了,我说:美不美?学生异口同声:美!怎样的美呢?学生一起读写花美的词:哦,原来是如此之美。还有哪些写花美的词语呢?大家七嘴八舌地交流起来。我问:为什么第3自然段都没提到夹竹桃,还写了184个字?能删掉吗?学会了联系下文,有学生马上举手,这是用对比的方法来衬托夹竹桃的韧性可贵。那很显然,本课最重要的内容在哪里?就在第3、4自然段――夹竹桃的韧性。明天再来细细品一品这个“韧性”,这是不是“自上而下”地阅读理解呢?
课文《石榴》教后反思
教学片段:
师:你们怎么知道石榴成熟了呢?
生:石榴先是青绿色的,然后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这样石榴就成熟了。
师:是吗?请你们读读课文里的这句话,想想跟你们表达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吗?(生自由读句子)
生:课文里不是用“然后”而是用“逐渐”这个词。
师:你们觉得那个词用得比较精确?
生:用“然后”这个词,好像是石榴一下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的,而“逐渐”就写出了它的渐变过程。
师:你真是一个会读书、会思考的孩子!
师:那能否把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进行交换位置呢?
生:不行。因为石榴先是青绿色的,长呀长呀,就变成青中带黄。过了一段时间,又变成黄中带红。
生:青绿色的石榴不会先变成黄中带红,再变成青中带黄的。它要由青渐渐变成黄,再由黄渐渐变成红,所以不能把这两个词语调换。
师:是啊,你说的对极了。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推敲,才把文章写得如此生动,用词如此准确,这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再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生齐读句子)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细读来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了学生学习,更让学生从中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为了让孩子们体会文章的条理,教师运用了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去思考,其实,也教会了孩子观察要仔细,写文章要有条理的重要性。
《草原》这篇文章叙述的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的情景,文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学习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在这里,教者主要谈谈教学草原美部分的反思和感受。
由于真正亲眼见到草原的人不多,对草原人们往往都存在一种向往之情。一上课,我就利用多媒体将搜集到的草原美图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配上德德玛演唱的草原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从视觉和听觉上刺激学生的感官,马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使学生很快陶醉在草原的美景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举手发言用词语或短语描述草原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我顺势要求他们结合刚才欣赏的图片完整地说说想象中草原的样子,这时学生很自然的就或引用、或模仿课文的句子,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优美语言,也为下一步指导感情朗读奠定了基础。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方式,并注重和珍视学生阅读时的独特感受。教学中,我还通过精心准备的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文本的语言美,感受内蒙古草原的景色美。再安排自读感悟、展开想象、品词析句、交流感悟、感情朗读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例如,在品读“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这句时,学生的理解让我刮目相看。我问:“为什么作者会说这儿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时,本来我的意图是按照教参上的提示引导学生抓住“那么……那么……”来体会就可以了。有学生这样回答:“作者是初次来到草原,猛然间换了一个环境,他不但看到了明朗的天空,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还看到了羊群、小丘、骏马,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美丽,所以他的心情格外愉快,看什么就都觉得可爱了。”也有同学说老舍生活在大城市,就像我们生活的城市一样,城市的天空自然没法和草原比,作者这样说是为了更加突出草原天空的美……学生的潜能真正被调动起来了。其实只要老师激发的好,学生的表现一定会超乎你的想象,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氛围中,教者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默读、集体读等形式,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并带着理解把本文的“美”字突出出来,也就是读出来。在读中,我尽可能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的互议和交流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朗读的把握更全面,同时也调动了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欣赏水平。
回首本节课,我做了很好的预设,但有的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学生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还不够丰富。此外,在教授“渲染”、“勾勒”时,凸显老师的素养也需加强。另外,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和方式上还要多下功夫。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钻研教材,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弥补不足,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