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的故事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 文档
- 2024-09-04
- 114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老树的故事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本文共2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树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植物中的《老树的故事》。课本20-2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读课文,了解大树的一般知识,学会向老树提问题;借助课件,激发学生的想像力,理解课文内容;认识15个字。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和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大树的一般知识。
2、会认15个字。
3、掌握边阅读边想象边加动作的方法。
教具准备:
认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朋友,你们看(课件演示)他是谁?(老树)你们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老树爷爷的样子吗?
2、老树爷爷的年龄可大了,他懂得许许多多的故事,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听一听--老树的故事吧。(板书课题:老树的故事)
3、老树爷爷的脸上总带着笑容,可慈祥了。所以呢,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喜欢围着他问许多事情。小动物们都问些什么呢?(课件配乐,范读课文。)
二、质疑解难,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小动物们都向老树问了哪些问题?老树是怎样回答这些问题?
2、反馈交流情况。
3、过渡:小朋友们肯定也有不少的问题要向老树请教。不过,在提问题之前,老树爷爷想先了解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三、自学生字,读懂课文。
1、自主、合作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在文中划出要认的生字,自己读一读。还有不懂的请身边的同学教教你或请老师帮助。
(2)小组长抽读生字卡片,互相纠正字音。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这些字。
(4)检查自学情况,课件点击生字,指名读、比赛读、表演读等。
2、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谁字音。
(2)小组内互相帮助读课文。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4)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小组比赛读。
(5)请愿意读的小组都来读一读,教师加以指点。
(6)课件配乐,学生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强化感受。
1、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一人扮演老树,其他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向老树提问题。
2、请小组上台表演。
3、教师总结:老树爷爷经历了许许多的事情,同学们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少。其实呀,老树爷爷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呢!
五、丰富课外,巩固知识。
1、加上动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下来。
2、把今天上课了解到的关于大树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
[老树的故事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老树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植物中的《老树的故事》。课本20-2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复习要认的字;学写8个生字,会口头组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书写8个生字,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作好铺垫。
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二、指导朗读,问题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课文,并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2、学了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想对老树爷爷说些什么?
3、将自己对老树的喜爱读出来。
三、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1、把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读给同桌听,互相纠正读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并在小组中交流。
3、你认为自己识记哪个生字的方法最好,介绍给大家。
4、给生字组词,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5、教师重点指导“老、岁、安、家。”(课件演示)
(1)说说“老、岁”的笔顺,观察它们在田字格的位置,说说怎样写好这两个字?
(2)观察“安、家”,说说怎么写才好看。提示要写好下半部分的“女、豕”,写要匀称。教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
6、自己观察“故、百、唱”在田字格的位置,指名说说应该怎样写并板演,大家评议。
7、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8、在小组中比一比谁在田字格里写的字是最正确、最漂亮。
四、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写一写、记一记生字,并用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说话。
(2)看看课外书,了解其他植物的一些知识,并讲给同
[老树的故事2(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植物
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2篇主题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主题课文下面依次列识字表、写字表和供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语文天地”包括写字及拼音的要求和指导,巩固扩展主题课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练习。以及各种旨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语文活动。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2、初步了解大树和种子的一般知识。
3、掌握边阅读边想象边加动作的方法。
4、认字31个(最低),写字14个。
5、用普通话,积极的、有创造性的完成语文天地中的口语交际。初步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识。
6、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力、判断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大树和种子的一般知识。
2、掌握边阅读边想象边加动作的方法。
3、认字31个(最低),写字14个。
教学用具:
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
7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老树的故事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客人,你们看(出示挂图:老树),是老树爷爷,他呀,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森林里的小动物整天围着他问许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这节课,我们请来老树爷爷,同学们把自己不了解的一些问题向老爷爷请教好吗?我们先一起去看看小动物们都问些什么?
二、听录音,读课文:
1、先让学生说出自己以前已经认识的字。
2、放录音。
3、谁愿意再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人一段。)
要求:其他人认真听,想一想,老树会怎样回答小动物们的问题?
4、小组内互相学习读课文。
5、一组一段,讨论老树会怎样回答。
6、比赛:看哪个组学得最快最好。
7、你还能对老树提什么问题?
8、组内互议,互相解答。
三、巩固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学生来说一说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找出其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笔画。
这 百 吗 身 安 谈 礼 服 音 乐 告 诉 吧 所 童
学生观察后说说应注意什么?
作业设计:
制作生字卡片。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这 百 吗 身 安 谈 礼 服 音 乐 告 诉 吧 所 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本课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老树的故事》。
二、复习:
朗读《老树的故事》。
开火车读生字。
指五名学生分段读一读。读音请学生自己纠正。
学生读后说说学了这篇课文知道了些什么?
三、学写字:
1、出示生字卡,请学生来说一说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找出其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笔画。
2、你认为这个字怎样写好?
3、学生自由讨论字的笔顺师纠正并在田字格里示范:
老 故 百 岁 安 家 来 那
4、学生观察后说说应注意什么?在自己的本子上写。
四、师生沟通:
你对老树这样的植物感兴趣吗?课下留心身边的植物积攒一些有关它们的知识会很有用的。
板书设计:
老 故 百 岁 安 家 来 那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一粒种子》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春姑娘回来了,冬眠的小动物们都醒了,小朋友们也到处去玩了,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我们去看看小种子在做些什么?
二、新授:
1、(放音乐,老师朗诵课文)
要求:边听边看,标出你还不认识的字。
2、分组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3、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音。
4、找一个你记得最牢的生字,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5、谁想当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6、游戏:我说你对。
7、小组合作进一步学习生字。
谁能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生字的。(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字分析生字)
8、把自己当作一粒小种子,带着感情读读课文。
先练习,再指名读。
开火车读课文,小组比赛。
你能看着图画,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想一想,种子是怎样看到外边世界的?
9、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人一组:旁白、种子、蚯蚓。
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可以边读边表演。
作业设计:
回家把今天学习的课文读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泥 醒 和 挺 舒 声 钻
松 泉 热 闹 连忙 赶 光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本课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读生字卡片。
朗读课文。
分角色读课文。
二、学写生字:
1、读生字,纠正字音。
2、出示“渴、喝”,学生自己交流谈区别及书写规则。
3、结合语文天地中,描一描、写一写。
3、出示“声、音、赶、光”:
4、你能说出这些字的笔顺吗?
5、小组同学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6、你能把这些字写的漂亮吗 ?
7、学生自己独立写,然后小组评议。说说这些字的笔顺,先在小组中互相说说,再指名说说。
8、学生可就难写的字书空或描一描后再书写。
9、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检查指导。
作业设计:
在作业本上每个生字写2个,组一个词。
板书设计:
渴 喝 声 音 赶 光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语文天地中的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抄一抄:
齐背声母、韵母。
默写声母、韵母。
抄写zi ci si zhi chi shi ri
注意:抄写音节时字母要离的近一点。
同桌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好看。
二、读一读,选一个词语造句:
热闹 光明 赶快 高兴
童话 暖和 音乐 口渴
这些词语你都认识吗?
读一读。
分组交流造句,推选一个最好的,说给全班听。
评选最佳造句小组,奖励。
我来问,你来答:
外面是什么声音? 。
外面什么样儿? 。
? 。
同位练,再指名说一说。
小组同学再比一比,看谁说得好?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语文天地中的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假期里,你都学会了哪些儿歌?听过哪些故事?又多认了多少字?说给大家听一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几首课外的小儿歌,多认几个字。
二、读一读,认一认:
一首唱不完的歌
吃了大西瓜,瓜子种地下。
瓜子发了芽,藤儿地上爬。
藤儿开了花,结出大西瓜。
吃了大西瓜,种子种地下。
……
谁会读?会读的学生读一读。
从儿歌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认识这几个字吗?
根 茎(藤) 叶 花 果实(西瓜) 种子(瓜子)
4、你能继续编这首儿歌吗?
读一读:
画鸭
妈妈喂鸭,爸爸画鸭。
妈妈把鸭儿赶上架,
爸爸挂上那大画夹。
鸭儿上架嘎、嘎、嘎,
爸爸画鸭唰、唰、唰。
架上的鸭儿瞪着画上的鸭,
画上的鸭儿望着架上的鸭。
爸爸夸妈妈喂的鸭儿肥又大,
妈妈夸爸爸画的鸭儿活象鸭。
鸭儿、鸭儿叫嘎嘎,
爸爸、妈妈笑哈哈!
这些字你都认识吗?
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全班交流。
作业设计:
回家读课外阅读书中的课文。
板书设计:
画鸭
妈妈喂鸭,爸爸画鸭。
妈妈把鸭儿赶上架,
爸爸挂上那大画夹。
鸭儿上架嘎、嘎、嘎,
爸爸画鸭唰、唰、唰。
架上的鸭儿瞪着画上的鸭,
画上的鸭儿望着架上的鸭。
爸爸夸妈妈喂的鸭儿肥又大,
妈妈夸爸爸画的鸭儿活象鸭。
鸭儿、鸭儿叫嘎嘎,
爸爸、妈妈笑哈哈!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语文天地中的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齐读《老树的故事》。
二、扮演老树讲故事:
你能扮演老树,告诉大家所有的故事和童话吗?
分组活动:
每人都扮老树讲一个故事,每组推选一个最好的上台表演。
评选出最佳小组。
三、交流观察记录:
种一粒种子,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写一个观察记录。
四、金钥匙:
朗诵诗歌时,我按自己的想象加上了一些动作,大家都夸我朗诵得好。
你也来试试,读这个单元的课文。
作业设计:
回家把老树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老树的故事、一粒种子 教案教学设计]
《老树的故事》是一首儿童诗,短小精粹,简洁易懂,富有童真童趣,深受孩子喜欢。是孩子开始发现生命,关注自然的意识的流露。全诗以设问形式谋篇,在诗中,人与老树,人与小鸟,老树与小鸟彼此之间互相依存,和睦相处,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融相合,渗透环保意识。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1、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爱树的情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2、本课要求会写生字7个,会认生字15个。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初步了解有关树木的一般知识。
多媒体课件、老树爷爷头饰、学生字卡等。
一、情境导入,谈话激趣。
1、孩子们,你瞧谁来啦?<课件:老树爷爷>啊,老树爷爷,快打个招呼吧!
2、小朋友可真热情呀!那,你有什么话想对老树爷爷说呀?
3、是呀,老树爷爷经历了那么多的岁月,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每天都有小朋友围着老树爷爷问这问那。〈情景音乐〉你瞧,丁丁和老树爷爷那么高兴,他们在说什么呢?让我们快点儿走进课文,,一起来学习儿歌--《老树的故事》〈出示课题〉。
二、认读课文,初步感知。
(一)听认课文。
1、曹老师来读,伸出你的小手指。
2、丁丁向老树爷爷提了哪些问题呀?
(二)自主认读课文。
1、问题都在这首儿歌里,想自己读吗?那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2、那就试试读读课文吧。
3、齐读课文,老师听听是不是每个字音都能读正确。
三、自主学习,快乐识字。
(一)缩小语境识字。
1、游戏:摘苹果。〈课件〉你瞧,老树爷爷给我们送来又大又红的苹果,你能把苹果上的词语读准音,大苹果就会自己落下来。
2、学生认读,相机指导。
3、瞧,老树爷爷多高兴呀,你听……〈课件老树爷爷的笑声〉
(二)认识生字。〈课件出示游戏:争分夺秒。〉
1、你瞧,没有字朋友的帮助,现在还认识这些字宝宝吗?老师再给你一分钟时间,集中注意力,认读。
2、活动:小青蛙跳荷叶。
3、小青蛙既认了生字,又蹦蹦跳跳活动了身体,现在谁最有精神呢?
四、再读课文,角色表演。
1、你觉得自己哪一段读得最好?向大家展示展示。生生互评。
2、戴头饰分角色表演。老师相机告诉孩子有关“年轮”的知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五、拓展知识,课外延伸。
老树爷爷非常喜欢咱们班的小朋友,他还要给我们介绍几位树家族成员,我们一块儿来认识一下。〈课件〉
1、配乐欣赏:迎客松、柳树、枫树、榕树。
2、交流,激发爱树的情感。
喜欢吗?树,能美化环境,保护环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树木。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树?
六、重点识记要写的字。
〈课件:8个生字〉孩子们,现在的这些字宝宝,咱们不但要牢牢记住他们的长相,而且要学会正确书写.仔细瞧瞧,这里有多少是你的老朋友? 回忆回忆,咱们曾经在哪见过它?
1、同桌合作学习、交流。
2、集体交流。自主分析识记字形、交流记忆字形方法、组词。
3、课件演示:“事”字的书写过程,帮助记忆。
七、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书写“事”字。
1、小朋友认真观察,咱们怎么能把它写好看?要注意哪一笔?
2、学生自主研究、交流。
3、老师分步带写。讲清起笔位置,辅导笔画要点。
4、学生书写,老师帮助。
[老树的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认字:认识15个生字,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学习多音字“乐”。
2、写字:学习写7个字。
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4、在读书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鼓励学生将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带有树叶背景的生字卡、教学课件。
课前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一同去中山公园看古树,将师生与老树的合影做入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引入:上周六我们去哪了?看看都有谁?(出示课件中的照片,学生自由指认照片中的同学。)
2、出示课题:一周过去了,我们还沉浸在和老树爷爷在一起的快乐之中,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听一听――老树的故事吧!
二、了解情况,制定目标。
1、教师范读,学生可跟着老师读。
生:我觉得老师您“老树,老树,你怎么这么大,”这句读得好。
师:谢谢你夸我!
2、板画老树,进一步创设情景。
3、测读本课的生字字卡,把全班都会的放在一边,把不太会的贴在老师画的大树上,把个别学生不会的先处理。根据学生实际随机贴出:这告诉礼谈身所。
4、课件再现课文,其中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为红色,指读生字,把课文中学生已经认识的生字变回黑体。
三、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
1、两人合作学习生字。
步骤:
(1)互相帮助读读课文。
(2)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记这些字。
(3)摆字卡互相检查。
2、反馈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有两个字问题较多。(出示:“礼”和“谈”)谁愿意当小老师帮帮大家?
生1:请大家跟我读“礼”。(全班齐读)谁能读一读?(指名读)谁知道我们学的哪个字跟它特别像?(乱)
生2:谁知道“谈”为什么是“言字旁”?(从问题的提出可以看出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师:你这个问题问得真有水平!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
师:这篇课文你们想怎么学?(组长汇报:读书、表演、写字、想看电脑)
师: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学习吧!
4、汇报学习:
小组1:汇报表演,学生在表演中加进了动作,想象、问题、解答等。其他小组评价。
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教师适时地插入课件,帮学生拓展思路,引发想象:“有多少鸟儿在你身上安过家?”“小鸟会和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
结合学生们看到老树的感受体会:“你怎么这么大?”
结合教学课件中的`漂亮的小鸟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礼服”?
鼓励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4、自由朗读,愿意背的也可以背。
四、练习书写。
练习描写字本。
你会写哪个字就把那个字再描一遍。
请“小老师”教书写。
五、课外拓展。
提问:要过新年了,你想对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
把老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你也可以再去找一些有关老树的资料。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渗透环保意识。
2、认识13个生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字卡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谈话激趣。
1、孩子们,你们瞧谁来啦?<课件:老树爷爷>啊,老树爷爷,快打个招呼吧!
2、小朋友可真热情呀!那,你有什么话想对老树爷爷说呀?
3、是呀,老树爷爷经历了那么多的岁月,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故事要讲给你们听,让我们赶快走进儿歌――《老树的故事》中去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两遍。
4、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2、指名读(2名差生)。
3、师范读,生手指字听。评价老师的读。(可详细说哪句读的好,好在哪。)
4、齐读。(两遍)
过渡:小朋友们真像小小朗读家,进步这么大,字宝宝也跑出来表扬大家了,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三、自主学习,快乐识字。
(一)出示认识的字,学生认读:
1、齐读生字,带拼音。(让生自己发现多音字“乐”,说说它的两个读音并组词,谁说出来,谁当小老师带读。大屏幕出现这个字的两个读音和组词)
2、同桌互读(或看书或看大屏幕)。
3、去掉拼音齐读,再指名读 (2生)。
4、小老师带读,带组词。
5、男女生赛读。
(二)看到大家学习这么认真,老树爷爷给我们送来了又大又红的苹果,你能把苹果上的词语读出来,就把苹果送给你:老树 一百岁 谈话 礼服 音乐 告诉 童话 故事 ( 谁读出来就带读两遍 )
过渡:字宝宝玩累了,想回家,快把他们送回家吧,我们再来读读这首优美的诗歌吧!
四、交流释疑
1、文中的小朋友很好奇老树有那些故事,所以向它提了好多问题。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小朋友对老树提出的问题。
一小节:向老树爷爷提问题该怎么读呢?(疑问语气)生试读――师生评议――指名读――齐读。(板书:树大――有百岁) 二、三小节:板书(鸟多――安家 歌唱) 问:这些身穿礼服的音乐家指谁?
2、小朋友们想知道的太多了,他们是怎么对老树爷爷说的呢?谁来读最后一小节。(指导“告诉”重读)
3、下面让我们美美的读一遍诗歌,带上自己喜欢的动作。(第二遍找动作好看的上台带,其他人都站起来)
4、其实老师知道同学们也有许多问题想问老树爷爷,你想对老树爷爷提什么问题(课件:老树,老树,你――――?学生练习说话)
5、同学们的问题真多,老师从你们的言语中听到了 小朋友们对老树爷爷的关心,是呀,老树是我们的朋友,小鸟是我们的朋友,相信人类能和所有动植物友好相处,共同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大园中。(板书:友好相处)
五、拓展知识,课外延伸。
老树爷爷非常喜欢咱们班的小朋友,他还要给我们介绍几位树家族成员,我们一块儿来认识一下。〈课件〉
1、配乐欣赏:迎客松、柳树、枫树、榕树。
2、交流,激发爱树的情感。
喜欢吗?树,能美化环境,保护环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树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乐”。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和方法:自主识字,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 点: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 点:自主识字,认识“讠”字旁的字,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
教法学法:三疑三探
教具学具:生字卡片、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自探(5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课件:老树)欢迎吗?快和它打
个招呼吧!(生和老树对话)
2.看图,介绍老树的样子。
3.板题,读题。
(二)出示初读课文自学要求。
预设:1、借助工具书自学完成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并组词。
2、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并学会带感情朗读。
二、自主解疑(15分)
(一)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二)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
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认字。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来读读这首诗歌,圈出你遇到的生字。 学生自由读文,圈出生字。
2、师生共同交流容易写错的生字。
“诉”“说”“话”
认识多音字“乐”。
3、出示词语。
百岁 身上 安家 谈话 礼服 音乐 告诉 所有 童话
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4、边读边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
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6、引导学生交流。
通过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甲:小鸟就像老树伯伯的孩子,老树伯伯和孩子们生活的很幸福。
学生乙:老树伯伯为小鸟唱歌,为小鸟遮风挡雨
7、理解词语。
理解“身穿礼服的音乐家”指的是谁?
三、熟读课文 (15分)
1、自由读课文,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注意表情。
2、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分节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完成练习。
四、运用拓展。(5分钟)
1、范写,明确注意。
2、重点指导难写的字和容易错的字。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用生词说话。
展示交流取长补短。
五、作业设计:
1.指导书写生字。
2.抄写生字新词。
六、板书设计:
老树的故事
讠 老 百 安 话 告 诉
七、教学反思:
1.成功做法:
2.存在问题:
3.改进措施:
教学要求:
1.认字:认识15个生字,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学习多音字“乐”。
2.写字:学习写7个字。
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在读书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
2.鼓励学生将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教学。课件
课前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一同去中山公园看古树,将师生与老树的合影做入。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引入:孩子们,上周六我们去哪了?(出示。课件中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课题:一周过去了,我们还沉浸在和老树爷爷在一起的快乐之中,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听听――老树的故事吧!
二、新课教学:
1.带读课文:老师大声读,请你小声跟着老师读。
2.教师画出老树。
3.测读字卡:读一遍本课的生字,将学生不会的生字贴在老师画的大树上。
4.指读课文中学生已经认识的生字。
5.合作学习生字:
(1)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学这些字。
(2)互相帮助读读课文。
(3)摆字卡互相检查。
6.师生合作学习生字:
(1)“小老师”教学在合作学习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2)同学们自主提问、相互解答。
7.四人讨论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你们想怎么学?(组长汇报)
8.四人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学习吧!
9.汇报学习:以下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而进行。
10.教师准备指导的教学重点:
(1)结合学生们看到老树的感受体会:“你怎么这么大?”
(2)引导学生想像:“有多少鸟儿在你身上安过家?”“小鸟会和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
(3)结合教学。课件中的漂亮的小鸟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礼服”?
(4)鼓励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11.练习背诵课文。
12.指导书写:
(1)练习描写字本。(前面合作学习时,选择学习写字的小组,下座位去指导别的同学。)
(2)你会写哪个字就把那个字再描一遍。
(3)请“小老师”教书写。(同学们可自主提问)
13.提问:要过新年了,你想对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
三、课后参与学习活动:把老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罢,你也可以再去找一些有关老树的资料。
[设计理念] “学贵有疑”,借助电教,用孩子好奇的眼睛来学习。引导他们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同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解疑。
[设计特色] 纯真的童趣,大胆的想象。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让学生读题后,谈一谈自己想知道些什么。以孩子的好奇心调动他们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导入新课。
二、初读诗歌,感知文意。
1、(动画课件)师范读。
2、学生试读(小组合作)。
3、全班齐读。
4、诗歌中,小朋友们向老树提了哪些问题?
(设计分析:老师范读配上动画课件,让孩子对老树的形象有较具体的感知。孩子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扫清文字障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在初读诗歌后,将诗歌几小节的内容用一个个问号串起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一、抓住问题,分小节学习诗歌。
1、“老树,老树,你怎么这么大!你有一百岁了吗?
(1)[投影插图]看着画面,大胆地想象,老树有多大呢?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2)(生展开想象,小组内先交流。)
(3)生朗读,互评。
2、“有多少鸟儿,在你身上安过家,和你谈过话?”
(1)[播放《鸟的天堂》相关画面] “一起来数一数共有多少只鸟儿呢?”――数不清。
(2)小组朗读挑战赛。(互评)
3、“这些身穿礼服的音乐家,是从哪儿来的?唱的都是什么歌?”
(1)[播放各种鸟的叫声] “它是谁呀?正在说些什么呢?”
(2)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
(3)鸟儿唱歌可真好听,小朋友朗读也得精神点儿。(生朗读)
4、“老树,老树,告诉我吧,告诉我――所有的故事和童话。”
(1)你能向其他小朋友说一说关于老树的故事吗?
(2)生说。(不要求完整,鼓励加入更多的想象。)
5、全文感情朗读。(配乐)
(设计分析:利用电教设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孩子在学习的领空快乐地飞翔。)
二、课本剧表演。(准备头饰)
四人小组中一人为老树,其余为提出不同问题的小朋友。(鼓励“老树”回答小朋友的问题。
(设计分析:将诗歌的内容以表演的形式体现出来,符合低年级孩子表现欲强的特点。惟妙惟肖地为老树配音,更显出他们的天真可爱。让孩子真正动起来。)
三、你还想对老树提什么问题呢?
1、[幻灯出示句式] 练说。
老树,老树,告诉我吧,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有一天,老树变样了……”[简笔画――哭泣的树桩]
“发生了什么事呢?你又想问老树什么问题?”
3、你能找得到答案吗?(生想象,讨论。)
4、小结(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随文认字生字15个。
3、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爱树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谈话激趣。
1、孩子们,你瞧谁来啦?(出示老树图片)
2、仔细看看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3、是呀,老树爷爷经历了那么多的岁月,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故事,你们想去问问它吗?老树爷爷给我们提出要求(出示学习目标)你们能完成吗?让我们快点儿走进课文,,一起来学习儿歌——《老树的故事》〈出示课题〉。
二、认读课文,初步感知。
(一)听认课文。
1、师范读课文,生左手扶书,右手指字,边听边记。
2、自读课文,圈出不认的字,想办法解决。
3、同桌互读,分享读书成果。
(二)检查识字效果
1、出示课文,要认的字用红色标出。
2、指名认读红颜色的生字。(当小老师领读)
3、男女生赛读
4、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品读课文
1、这首儿童诗总共有几节啊?(四小节)
2、哪一桌同学愿意来读一读第一小节。(一桌同学读)
3、他们读的怎么样,谁来评一评?(读的很整齐声音很洪亮)
4、你能像他们那样读一读吗?
5、在这一小节中“这么”与标点符号“!”交朋友,“!”表示惊叹、赞叹。(齐读)
6、老树这么大!到底有多大,你能给我们介绍介绍吗?
生1:比楼房还大。师:你用了比一比的手法。
生2:比飞机还大。师:这是一棵高耸入云的大树啊!
生3:像这么大(双手做成圆状比划)师:你介绍的真清楚。
让我们亲眼看看这样大的树吧,出示PPT大树。(孩子们都发出“哇”的惊叹)这些树真大啊,如果我们站在树下,一定忍不住想说,(生读):老树老树,你怎么这么大!我们抬头仰望,忍不住赞叹,(生再读):老树老树,你怎么这么大!
师:这么大的树想知道他的年龄吗?女生来问一问,(读第一节)。
7、师:看着这么大的老树,我们还想知道(引读第二节:有多少鸟儿在你身上安过家,和你谈过话?)
8、对这些居住在老树身上的客人,我们很好奇,还想知道(读第三节:这些身穿礼服的音乐家,是从哪儿来的,唱的都是什么歌?)
师:这些身穿礼服的音乐家是谁啊?生:小鸟
师:瞧,他们穿着漂亮的礼服来了,他们的衣服美吗?(PPT出示各种漂亮的.鸟儿)生:美
师:他们这么美,我们忍不住想问,(读第三节)
师:小鸟身穿漂亮的衣服,唱着动听的歌,你们觉得自己的声音有小鸟的声音好听吗?那让老师听听看。(齐读第三节)
师:老师觉得你们读书的声音比小鸟的歌声还要动听呢。自信一点。
现在觉得自己声音也动听的孩子站起来试一试
师:读的真美啊,老师都陶醉了呢,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9、我们问了老树那么多问题,他都没有回答。因为每一个答案,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你们想听吗?生:想
师;那把你们的愿望告诉他吧(读最后一节)。
师:所有的故事哪能一下子讲完,智慧的老树爷爷把故事都装进了这本书里——《安徒生童话》。(PPT)会有些什么故事呢?问问老树,生齐读第四节
师:老树一定会告诉你,有小巧聪明的《拇指姑娘》想认识你(PPT出示相应的故事插图)
还会有什么故事,老树一定知道,生再读
老树说,有一群非同一般的《野天鹅》,(PPT故事插图)他们的故事不容错过!
还没听够故事的孩子,再问问老树,生再读
老树会告诉你,丑小鸭是怎样变成美丽的天鹅的。(PPT《丑小鸭》插图)
10、老树带来的故事,你们喜欢吗?生:喜欢
师:喜欢老树吗?生:喜欢
师:看,老树爷爷高兴的合不拢嘴了,相信他也一样喜欢你们呢。让我们把这首写老树的儿歌美美地读给老树爷爷听听吧。为他讲诉——老树的故事。(生齐诵读)
师:老树爷爷陶醉在你们的朗诵中了,我们伴随着音乐,想象着老树的模样,试着背一背,加上你们的动作,读到手上,读到脸上,朗朗的书声一定会久久地流淌在老树爷爷的心上。(生配乐背诵 )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儿童诗,四节文字都采用以儿童的口吻向老树提问的形式,一层一层不断追问,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和强烈的好奇心、
求知欲,表现了人与树、人与鸟、老树与小鸟,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和睦相处、自然相融的景象。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13个,掌握多音字“乐”,区分“白—百”。
2、会写生字6个,指导学生按笔顺写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教学重、难点
1、识字与写字。
2、在读书过程中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图片。
2、头饰
3、课前观察身边的老树。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朋友,你们看(出示挂图),用自己的话说老树爷爷的样子。
2、提示课题,板书课题。(老树的故事)
二、质疑解难,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回答:小动物们都问了哪些问题?
2、小组讨论:老树爷爷想先了解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三、自习生字,读懂课文
1、自主、合作学习生字
①默读课文,在文中划出要认的生字,自己读一读,还有不懂的请身边的同学教教你。
②小组长抽读生字卡片,互相纠正字音。
③把认字卡片设计成叶子形状,背面写着字,贴在老树身上,指名来来选一片叶子,读一读生字,读对了,请全班同学跟读。
④教师抽选生字,全班齐读。
2、练读课文,加深理解。
①小组中读课文,可以齐读,也可以分段读。
②组内评议。
③愿意读的小组都来读一读,教师加认指点。
④和老师一起读,并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四、拓展延伸,强化感受
1、小组内分角色表演。一人扮演老树,其他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向老树提问题。
2、请小组戴上头饰,上台表演。
3、教师总结。
科 目 语 文 年 级 一年级 时 间 3月22日
学 校 住寨小学 地点 电 教 室
课题 《老树的故事》 教 师 李 爱 平
学 习 目 标 1、会写生字7个,会认生字15个。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的情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 1、会写生字7个。
2、朗读并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等。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 时 第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谈话激趣。
1、孩子们,你瞧谁来啦?<课件:老树爷爷>啊,老树爷爷,快打个招呼吧!
2、是呀,老树爷爷经历了那么多的岁月,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每天都有小朋友围着
老树爷爷问这问那。你瞧,丁丁和老树爷爷那么高兴,他们在说什么呢?让我们快点儿走进
课文,,一起来学习儿歌--《老树的故事》。
二、认读课文,初步感知。
(一)听认课文。
1、老师来读,伸出你的小手指。
2、丁丁向老树爷爷提了哪些问题呀?
(二)自主认读课文。
导学过程
1、问题都在这首儿歌里,想自己读吗?那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2、那就试试读读课文吧。
3、齐读课文,老师听听是不是每个字音都能读正确。
三、自主学习,快乐识字。
(一)小语境识字。
1、学生认读,相机指导。
2、瞧,老树爷爷多高兴呀,你听……〈课件老树爷爷的笑声〉
(二)认识生字。
你瞧,没有字朋友的帮助,现在还认识这些字宝宝吗?老师再给你一分钟时间,集
中注意力,认读。
四、再读课文,角色表演。
1、你觉得自己哪一段读得最好?向大家展示展示。生生互评。
2、分角色表演。老师相机告诉孩子有关“年轮”的知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五、拓展知识,课外延伸。
老树爷爷非常喜欢咱们班的小朋友,他还要给我们介绍几位树家族成员,我们一块
儿来认识一下。
1、配乐欣赏:迎客松、柳树、枫树、榕树。
2、交流,激发爱树的情感。
喜欢吗?树,能美化环境,保护环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树木。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树?
六、书写练习,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书写“事”字。
板书设计
老树的故事
一百岁
老树的故事 多少鸟 美丽
什么歌
告诉我
[北师大版《老树的故事》教学设计]
练习1
教学要求:
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
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学会在这个字的多个义项中理解这个字在一个词中的意思。
4.写好铅笔字,熟记4 条成语。
5.练习口头表达的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口头表达的训练。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指导。
⑴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⑵指名口头扩词。
拜:拜年 礼拜 结拜 拜师 拜访
廊:走廊 长廊 回廊 画廊
影:电影 倒影 影视 影集 影片 影响
秧:秧苗 秧田 瓜秧 树秧 秧歌 菜秧
箩:箩筐 稻箩 淘箩
萝:萝卜 藤萝 菠萝 胡萝卜
墓:公墓 墓地 坟墓 扫墓 墓碑 墓室
⑶观察每一个字的笔顺,自由说一说。
⑷你觉得哪一个字的笔顺较难,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重点指导:“拜、廊、鼻、饼”的笔顺。
⑸用铅笔描红,进一步熟悉、巩固笔顺。
⑹反馈,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 教学第五题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指导。
⑴指导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
相互听一听,纠正读音。
指名读。
⑵指导理解意思。
看图,说说人们在什么地方,环境怎样,大家在干什么,表情如何?
这4条成语都是描写节日欢乐、热闹景象的,你能说出哪一条成语的意思呢?
张灯结彩:悬挂着灯笼或各种彩灯,用彩色绸布、纸条或松枝结成美丽的装饰物。
欢聚一堂:快乐地团聚在一起。
普天同庆:天下的人一同庆祝,这里只唐人街的华人聚在一起欢庆佳节。
喜气洋洋:形容非常快乐的样子。
⑶指导运用。
借助图画练习说话,用上这4条成语。
⑷指导背诵。
自由背,相互背,指名背,齐背。
三、 作业设计。
1. 听写词语。
拜年 月饼 扫墓 画廊 象鼻 倒影 杨柳
秧苗 菠萝 竹篮 冻结 晾晒 温暖 瞄准
2. 写成语。
你能写出几个表示节日很热闹的,人们很高兴的成语吗?(越多越好)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二题
1.审题,指名读题。
2.指导。
⑴分角色朗读师生对话。
⑵教学部首查字的方法:一个字哪部分是部首就到哪个部首里去
查;如果两部分都是部首,那就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方法来提取部首。
⑶一般我们在读书看报时,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这时我们就可以
采用部首查字法知道它的读音和意思。
⑷小猴读童话时,有几个字不认识,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好吗?
⑸拿出字典,教师带领学生查“腔”。
先找出“腔”的部首“月”部;在部首检字表中,查找部首“月”后,再查除部首外的笔画数8画,去查找到“腔”字。
⑹学生自查“粮、酣、敲”3个字,看谁查得又快又准。
⑺填写表格,汇报交流。
二、教学第三题
1审题,指名读题。
2.指导。
指名读句子,看谁读得最通顺。
指导学生从字典中结合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集体交流。
(腔:动物身体内部空的部分;粮:粮食,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酣:尽兴畅快;敲: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
三、 教学第四题
1.审题,指名读题。
2.指导。
⑴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
⑵教师范写,教学写字要点。
拜:右边前三横短,最后一横长,横与横之间距离要适中。
鼻:笔画较多,上中下三部分之间要写得紧凑一些,尤其是最后一横,要写得长而平,把这个字托住;“瞄”写时注意长短变化。
⑶描红,练习写铅笔字,教师巡视指导。
⑷反馈,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
四、作业设计。
1. 查字典。
生字 应查的部首 总的笔画数 读音 组词
摸
删
躺
邪
2.结合句子说说带点字的意思。
几个人的技术水平,他都摸了底。
文章太长,发表时作了一些删节。
一棵大树横躺在路上。
这里的天气也真是邪门,一会儿冷,一会儿热。
2.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廊:
杨:
第三课时
一、审题,认读说话要求。
二、指导。
1. 自由读题目要求,边读边想。
2. 指名读题目要求,结合图想一想。
3. 指导看图1:
看图思考:图中的小朋友有在什么地方跟什么人说话?他们的姿势正确吗?为什么?
(一个女学生在教师办公室跟老师说话,说着说着,站成了“麻花腿”,一只手在搔头,另一个手在拽衣服的边。)
4. 指导看图2、3:
看图思考:图中的小朋友有在什么地方跟什么人说话?他们的姿势正确吗?为什么?
图2:一家人在吃饭,那个男孩把脚翘到了凳子上。
图3:上课时,一位男同学起来发言,他弯者腰,两个胳膊按在桌面上,连上还做着滑稽的表情。
三、情境表演。
1.上课时,老师请你发言。
2. 进办公室和老师说话。
四、 教师小结:
在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人说话,应当注意恰当的姿势。一般应做到大方、端正、不随便。
[练习1 教案教学设计]
课 时 备 课
【本学期总 3 课时】
【本单 元 第 3 课时】
【课 题】:夕照
【课 型】:新授课
【主 备 人】:好生镇中心小学杜建民
【教 学 目 标 】: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感悟作者恰当的比喻手法。
2、感受夕照的奇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重 难 点关 键】:
1.感受夕照的奇丽景象
2.理解最后两段中关键句子的含义。
【教 具 准 备 】:
学生:观察夕照的景象。
教师:夕照的录像片段、图片。
【教 学 内 容 】:
一、畅谈夕照,引入“迷人”
1、师谈话导入:最美不过夕阳红,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那景色是迷人的。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自己所观察到的夕照美景?(师生交流观察到的夕照)请学生欣赏夕照的录像,感知夕照的美。
2、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描写夕照的,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作者笔下那迷人的夕照吧。
3、板书课题,让学生依据课题感知课文可能会讲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迷人”
1、阅读课文。
自由要求:
(1)扫清字词障碍,读准、读顺课文;
(2)找出最能概括作者欣赏夕照的整体感受的词语(迷人),画出有关描写夕照“迷人”的语句,反复多读几遍;
(3)想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夕照的。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收获,提出疑难问题。师及时加以梳理,确定学习重难点。
三、精读课文,感悟“迷人”
1.想想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夕照是“迷人”的?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研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夕照的“迷人”的?并试着把作者所描绘的景象画出来。
3.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向对方展示自己的图画,并说清楚自己从中体会到什么?是怎样体会到的?
4.集体交流,着重指导。
(1)抓住色彩的变化体会夕照的迷人。
(2)抓住比喻的表达方法体会夕照的迷人。
指导学生体会比喻的表达方法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说说作者分别把夕阳比作什么;反复阅读比喻句,说说自己从这些比喻句中体会到什么。
(3)抓住最后两段中关键句子的含义的理解体会夕照的迷人。
对于倒数第二自然段的理解,可引导学生通过天色越来越暗,而太阳则变得越发的红这一事实进行比较,体会景色的迷人;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则要让学生联系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知识,体会迷人的夕照是每天都会有的
1、交流小组学习情况。
(1) 分享小组合作学习的收获。
(2) 填空。
开始,太阳从杨树上滑落下来,是( )色的,没有了( )的光芒。接着,它又向下溜了一截,颜色开始泛起( ),如( )一般,不一会,成了小姑良脸上的( )。后来,就像一只熟透了的( )。最后,天色越来越暗,太阳却越发的红,宛然( )。
2、向老师质疑。(教师适当解疑,从中选择关键问题作为下课时的备课重点。)
四、学习字词
五、布置作业
1、继续观察夕照的景象,将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本课的生词。
板书设计:
夕照
橘黄色--泛出微红--红色变深--渐渐变红……
【教 学 反 思 】:
[夕照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作者:李新风 文章来源:新沂市第二中学
教学目标:
1. 能熟练朗读课文,了解记者朱启平所写的通讯风格。
2. 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3. 通晓日本军国主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强烈意识。
教学重点:
1.“点”与“面”结合的写法;了解通讯的现场真实感。
教学难点:
1. 将阅读文本与民族责任感有机结合起来,将阅读与写作接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为了民族的生存与复兴,与凶残的日寇进行了长达8年的不屈不挠的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悲歌,在国际正义力量的援助下,终于让日本缴械投降。随着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唯一的中国随军记者朱启平的真实笔触,我们可以重温那个血与火的年代,为那次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的仪式激动吧!
本文就是直接记录日本投降的仪式的,具有现场的真实性特点。
二、文体介绍
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主要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展开式的叙述。它与消息是构成新闻报道的两种最常用的文体,运用通讯文体报道事实时,应“量体裁衣”,按照内容、主题的需要,灵活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
三、历史背景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四、把握结构
第一部分,总起,交代新闻来源,揭示事件的意义,初步勾描了现场氛围,为全文定下基调。
第二部分,着重写了会场布置和人物,特别是记者们的活动状况。
第三部分,写了受降仪式双方来到会场的情景。前半部分(第1-2段)写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和盟军最高统帅的到来,在众多的人物中突出中国代表。后半部分(第3段)写日本代表的出场。
第四部分,整个通讯的高潮。第1段,写麦克阿瑟宣读讲稿,接着写日本代表签字的状况。第2段,是写和日本作战的各国代表的签字。
第五部分,是尾声。写了三个小花絮,或者说是小插曲。第1段,借“投降书脏了”嘲弄日本人。第2段,写盟军空军组队参加受降仪式。第3-5段,是由一位年轻水手的话引发的联想和思考。
五、内容分析
1.开头,为什么要说“9时10分”呢?说道“离开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有什么作用?
生:提到“9时10分”,目的是体现这次投降仪式意义的重大,值得记入浩瀚的史册,因为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投降,二次大战才真正结束。同时也体现一种气势,收到庄严肃穆的效果。
生:提到具体的地点,目的是突出现场感与真实性。
2.文章接着写“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70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的作用是什么?
生: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扼要地点出新闻事件的意义,概括地表述了这个受降仪式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3.大家回答得不错。文章在描写投降仪式的时候,写了哪几次时间?请你找出来。
生:“天刚破晓”“7点多钟”“8点半”“8时50分”“9时整”“9时10分”“9点18分”这些时间的描写,突出了仪式的非同一般。
4.本文的特点是“点”“面”结合,请你从“点”和“面”结合的角度,选择一个场景或人物联系全文进行分析。
生:这篇文章采用了点面结合,步步推进,先用大背景作烘托,从“签字场所” C“代表到来”-“仪式开始”-“投降书脏了”,再像电影、电视镜头组接一样,镜头推前、推前,画面由远景-中近景-特写镜头。如:“身移影动时,只见中国代表身穿深灰黄军服……真是五光十色,目不暇接。”
5.分析得到位。朱启平的作品反映的题材重大,在以对政治、军事的观察和分析见长之外,还善于从对比描写入手。比如,他的作品中“全体签字毕,麦克阿瑟和各国首席代表离场……其此之谓欤!”那么,本文的对比有什么好处呢?
生:突出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规律,同时也表达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由于奴役亚洲人民而被钉进历史的耻辱柱上的欣喜之情。
6.在写到“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登梯时有人扶他”时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生:用的是细节和衬托的手法。衬托手法的运用表明了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的可怜与卑微,是罪有应得。
7.文章里提到“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怎么理解?
生:文章结尾的风趣语言,表达对日本投降的喜悦,对日本给中国及亚洲人民带来的伤害的愤恨,对日本毁坏人类文明的极度痛恨。“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既是实写,也是他们内心肮脏的写照。
8.同学们,日本的投降仪式分明在上午,为什么题目是“落日”呢?有独特的含义吗?
生:象征日本就如同落日一样,风光不再了。
生:在强大的正义面前,日本军国主义就像没有生气的落日,激情全无。
师:日本的国名含义为“日出之国”,又有“樱花之国”、“火山地震之邦”的称号。日本的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用“落日”有另外一层含义---日本给人类带来的血腥杀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坏,战争的结果也使得法西斯这一人类社会的毒瘤被铲除。日本已经是一个被打败的癞皮狗,已经是一个没有还手之力的奄奄一息的杀人魔王,是没有生气的不再绚烂的落日。
六、布置作业
1.饱满的激情朗读课文,感受雪与火的年代的爱国情怀。
2.课外观看关于日本投降方面的纪录片或电影。
作者:李新风 文章来源:新沂市第二中学
教学目标:
1. 能熟练朗读课文,了解记者朱启平所写的通讯风格。
2. 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3. 通晓日本军国主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强烈意识。
教学重点:
1.“点”与“面”结合的写法;了解通讯的现场真实感。
教学难点:
1. 将阅读文本与民族责任感有机结合起来,将阅读与写作接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为了民族的生存与复兴,与凶残的日寇进行了长达8年的不屈不挠的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悲歌,在国际正义力量的援助下,终于让日本缴械投降。随着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唯一的中国随军记者朱启平的真实笔触,我们可以重温那个血与火的年代,为那次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的仪式激动吧!
本文就是直接记录日本投降的仪式的,具有现场的真实性特点。
二、文体介绍
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主要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展开式的叙述。它与消息是构成新闻报道的两种最常用的文体,运用通讯文体报道事实时,应“量体裁衣”,按照内容、主题的需要,灵活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
三、历史背景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四、把握结构
第一部分,总起,交代新闻来源,揭示事件的意义,初步勾描了现场氛围,为全文定下基调。
第二部分,着重写了会场布置和人物,特别是记者们的活动状况。
第三部分,写了受降仪式双方来到会场的情景。前半部分(第1-2段)写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和盟军最高统帅的到来,在众多的人物中突出中国代表。后半部分(第3段)写日本代表的出场。
第四部分,整个通讯的高潮。第1段,写麦克阿瑟宣读讲稿,接着写日本代表签字的状况。第2段,是写和日本作战的各国代表的签字。
第五部分,是尾声。写了三个小花絮,或者说是小插曲。第1段,借“投降书脏了”嘲弄日本人。第2段,写盟军空军组队参加受降仪式。第3-5段,是由一位年轻水手的话引发的联想和思考。
五、内容分析
1.开头,为什么要说“9时10分”呢?说道“离开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有什么作用?
生:提到“9时10分”,目的是体现这次投降仪式意义的重大,值得记入浩瀚的史册,因为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投降,二次大战才真正结束。同时也体现一种气势,收到庄严肃穆的效果。
生:提到具体的地点,目的是突出现场感与真实性。
2.文章接着写“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70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的作用是什么?
生: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扼要地点出新闻事件的意义,概括地表述了这个受降仪式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3.大家回答得不错。文章在描写投降仪式的时候,写了哪几次时间?请你找出来。
生:“天刚破晓”“7点多钟”“8点半”“8时50分”“9时整”“9时10分”“9点18分”这些时间的描写,突出了仪式的非同一般。
4.本文的特点是“点”“面”结合,请你从“点”和“面”结合的角度,选择一个场景或人物联系全文进行分析。
生:这篇文章采用了点面结合,步步推进,先用大背景作烘托,从“签字场所” C“代表到来”-“仪式开始”-“投降书脏了”,再像电影、电视镜头组接一样,镜头推前、推前,画面由远景-中近景-特写镜头。如:“身移影动时,只见中国代表身穿深灰黄军服……真是五光十色,目不暇接。”
5.分析得到位。朱启平的作品反映的题材重大,在以对政治、军事的观察和分析见长之外,还善于从对比描写入手。比如,他的作品中“全体签字毕,麦克阿瑟和各国首席代表离场……其此之谓欤!”那么,本文的对比有什么好处呢?
生:突出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规律,同时也表达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由于奴役亚洲人民而被钉进历史的耻辱柱上的欣喜之情。
6.在写到“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登梯时有人扶他”时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生:用的是细节和衬托的手法。衬托手法的运用表明了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的可怜与卑微,是罪有应得。
7.文章里提到“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怎么理解?
生:文章结尾的风趣语言,表达对日本投降的喜悦,对日本给中国及亚洲人民带来的伤害的愤恨,对日本毁坏人类文明的极度痛恨。“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既是实写,也是他们内心肮脏的写照。
8.同学们,日本的投降仪式分明在上午,为什么题目是“落日”呢?有独特的含义吗?
生:象征日本就如同落日一样,风光不再了。
生:在强大的正义面前,日本军国主义就像没有生气的落日,激情全无。
师:日本的国名含义为“日出之国”,又有“樱花之国”、“火山地震之邦”的称号。日本的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用“落日”有另外一层含义---日本给人类带来的血腥杀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坏,战争的结果也使得法西斯这一人类社会的毒瘤被铲除。日本已经是一个被打败的癞皮狗,已经是一个没有还手之力的奄奄一息的杀人魔王,是没有生气的不再绚烂的落日。
六、布置作业
1.饱满的激情朗读课文,感受雪与火的年代的爱国情怀。
2.课外观看关于日本投降方面的纪录片或电影。
本教案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教学目标:
1. 按笔顺写字。
2.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课程表;给句子加标点,再分角色朗读。
3.读读背背:读背成语,读背古诗。
4. 写铅笔字,认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5. 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认清笔顺”
1. 审题。
(1) 引导学生看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
(2) 组织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去完成?
(3)老师小结,明确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自学笔顺表,熟记生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2. 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1) 各自轻读,书空笔顺。
(2) 同桌交流说笔顺。
3. 指导。
(1) 指名认读生字,并书空笔顺,相机纠正。
(2)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相机出示生字(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 定)
(3) 强化记忆板书下来的生字的笔顺。
(4) 同桌互相抽查笔顺容易错的字。
(5) 教师小结。
4. 练习。
(1) 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 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5. 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 教学“写好铅笔字”
1. 审题。
(1) 练读题目。
(2) 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 弄清笔顺,练习描红。
(1) 认读生字。
(2) 提名说笔顺,教师同步师范描红。
(3) 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
(4) 学生完成描红练习,师个别辅导。
3. 点拨笔顺规则,仿影体会。
(1) 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发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2) 学生仿影体会。
4. 指导临写。
(1) 出示“干”,提醒学生注意“干”的第二笔横较长。
(2)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干”。
(3) 学生练习写一个“干”。
(4)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羊”和“草”。
(5) 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学用字词句”。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 学生分组练说本班的课程名称。
3. 提名说,其他人补充。
4. 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5. 检查认读,相机正音。
6. 学生质疑生字的笔顺,教师师范描红。
7. 明确描红要求,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习描红。
8. 反馈。
二、 学第二题。
1.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 投影空白课程表,教师示范填写纵横序数并讲解。
3. 学生在印发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数的填写。
4. 投影班级课程表,师生讨论填法。
5. 学生自选方法完成制表。
6. 利用自制课程表,相互询问,熟悉班级开设的课程。
7. 反馈。
三、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1) 指名读题目。
(2) 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加标点;分角色朗读)
2. 习学过的标点,讨论如何试用。
3. 学生各自试加标点,练习朗读。
4. 集体讨论,相机点拨。
(1) 出示第一句话: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课
(2) 指名读句子,并说出所加标点。
(3) 评判对错,再说出自己的理由,练习读出疑问的语气。
(4)依照第一句话完成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完成其余三句话的加标点和朗读练习。
(5) 教师小结。
5. 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巡视辅导。
6. 反馈。
(1) 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
(2) 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
(3) 教师小结。
7. 多种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 整体回顾,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先了解了所学课程名称,接着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最后通过朗读对话弄清了课程表的作用。希望你们积极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学的功课早知道,提前预习并做好学习准备。
第三课时
教学“读读背背”。
一、 读背成语
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 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 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
3. 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
4. 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
5. 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 映示图片,拨放录象,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2) 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
6. 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7. 反馈。
(1) 指名背诵说说记忆方法。
(2) 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8. 教师小结。
二、 读背古诗《村居》
1.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停一停吗?
2. 映示古诗的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图意。
3.
揭示古诗《村居》,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 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
5. 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6. 学生再练读,直到读准音,读通句子。
7. 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1)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风光;儿童放风筝)
(2) 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
(3) 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
8. 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9. 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
教学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一、 观赏图片揭示话题
1. 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2. 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
二、 教师示范说话,明确要求
1. 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
“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环成花园2号楼201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售货员。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2. 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
(1) 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
(2)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3) 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本次说话的具体要求。
(4) 借助板书内容,教师提示说话要求。
三、 练习
1. 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
2. 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 提名说,对照要求评议。
4. 学生分小组练说,
教学后记:学生对练习一的学习很感兴趣,学习《村居》很乐学。
[练习1 教案教学设计]
课 题 识字1 课 型 识字课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宜 实 色 华、谷、金、尽、层、丰、壮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11个生字,会写生字6个。难点: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教时数 2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金秋时节的图画
分课时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宜 实 色 华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1、巩固生字11个,会写生字6 个。2、阅读带有本课生字的短文,或同步阅读上的短文。3、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说金秋1、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2、出示图画: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季节?这什么?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3、出示句子: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二、自由读课文1、复习春天的词语: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2、那么,秋天里你有什么好的词语来说说春天的景色。3、自由学习秋天的词语。4、指名读,纠正不正确的读音。5、同桌对读,四人小组轮流读。6、比赛读。齐读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三、朗读感悟。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交流,说说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你是听了哪个词语才有这样的画面?(估计学生会先听懂大雁南飞、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等比较感性的词,这时可以让学生对照图片找一找)2、自己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不太理解,需要向别人请教。3、交流有关词语,说说各自的理解,比如:秋高气爽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4、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四、认一认生字。1、出示生字,自主认读。2、开火车读生字。五、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巩固生字:1、生自由试读词语,读不出的问同座。2、分组互助读词语。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4、开火车 读生字。二、在读中巩固生字。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读一读。三、在应用中巩固识字。1、给生字找朋友。2、读带有生字的短文,巩固生字。四、写中巩固生字。自己看看这些学过的字,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教师示范写,说说还有哪里 不够好。
反馈信息记载
教后随笔
[识字1(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1
教学要求:
1、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丁、百”5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4、主动收集积累春天的词语。
5、认识并了解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使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你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随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二)读词识字
1.出示卡片“我会认”,激发学生自主说认识的字。
谁会认生字条中的哪些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学生复习已学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打开课本,让学生自主学词学字。
(1)拼一拼,读词语,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2)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看清韵母读:冰、丁、争、鸣(后鼻韵母)
看清声母读:苏、争(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3.出示词语卡片,领读。
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4.看图,照例句说句子、找词语、读字。(方法:一人描述说句,一人根据意思取词语字条认读。)
(1)出示例句:春天来了,大地好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找词语:万物复苏
认读生字:万 复 苏
(2)照样子说句,找词读字
句:春天来了, 。”
词:柳绿花红 (柳) 莺歌燕舞 (歌 舞)
冰雪融化 (冰) 泉水丁冬 (泉 丁)
百花齐放 (百 齐) 百鸟争鸣(争 鸣)
5.分析字形结构,记字。
偏旁联想识字:柳 冰 泉 鸣(想想偏旁跟字义有什么关系)
部件组合识字:歌(哥 + 欠) 百(一 + 白)
6.指导写字,巩固生字
(1)观察字形,让学生发现字的特点。
(2)老师范写,让学生看清笔画的位置。
“冬”和“齐”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撇笔和捺笔要舒展开。
“丁”的“亅”要写在竖中线上。
“万”字注意笔顺是“一、S、丿”;“丿”在竖中线上起笔。
“百”字的横写得长一点。
(三)读词想象
1.用适中的速度朗读词语。
2.读词语的韵味。
朗读时,每行的两个词语之间可接得紧些,读完末尾的“苏、舞、冬、鸣”后要稍作停顿,以显示韵脚。
3.看图,听老师读,感受词语描绘的情景。
4.自己读词语,想象词语描绘的情景。
(四)实践活动
出示课后的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说一说: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看见春天的色彩了吗?
画一画:美丽的春天图
找一找:春天在哪里呢?
[《识字1》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课前准备
1、草原风光图。
2、蒙古族音乐和民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想象美丽的草原
1、出示课题:草原。介绍作者老舍。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学生可以有个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比如:
(1)草原是辽阔的,一望无际……
(2)草原是美丽的,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
(3)草原是充满生机的……
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让学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
(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
(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
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理解草原的“绿”。
◇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
◇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②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草原的美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
◇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
◇作者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
③如果你当时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会低音一首怎样的小诗?试着写一首小诗。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抄写第一自然段中优美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感受热情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客人)
②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的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热闹、热烈、热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①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不停地握手。
◇听到了不停的欢笑。
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热情表现出来。
(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在回敬。”
①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洋溢的热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4)“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②理解“会心”,“会心的微笑”里包含着什么?
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香醇的奶酒、激跃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呀!可是夕阳西下,主客要分别了。如果这时你也在场,心情将是如何呢?
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大草原;“话斜阳” 是指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
②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蒙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离别呢?所以到了夕阳已经西落了,仍然谈兴正浓。
③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说什么?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心情和想对草原人民说的话。
三、回顾课文,感受热爱之情
1、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文章前面写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写了人情美,从风光美,从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因此整体都是围绕着“草原”来展开的。)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1草原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挂图,多媒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中国的“人间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大家知道吗?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理解词语
(4)齐读出示的词语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听写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节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读)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
这应该怎么读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找一找,读一读。
(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书:像巨龙)
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
引读:
万里长城动起……西到……
她是多么雄伟壮丽。几千年来她谱写了……
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生读)
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
(4)万里长城是这样一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河)
引读:运河像……(板书:像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
学生再读描写运河的这两句。
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5)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
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
(6)朗读全文
配图片,音乐欣赏朗读课文,激发情感。
(7)背诵全文。
三、作业
1、多音字组词
行 曲 折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奇迹 (像巨龙) 动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市 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像绸带) 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1长城和运河 教案教学设计]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