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说课稿
- 作文大全
- 2024-06-27
- 110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历史说课稿,本文共1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板书标题)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以及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4课的教学内容。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至为深远。本册教材特以一课的篇幅让学生了解科举制度,按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及科举制的影响。学习这一课对于学习隋唐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对历史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一方面带有儿童的特点,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饶有趣味,最怕空洞的说教;另一方面已具有接受较系统的知识,理解一些问题的能力,但看问题不深刻,不全面。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及本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或编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四、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
本课的重点是: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
本课的难点是: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五、教法与学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对本课的教材分析和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激励教学法等,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情境,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相联系,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主要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法、对比学习法、体验性学习法及联系实际法,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现实引入法,联系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通过高考制度引出古代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由此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1)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能由他人代替。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把握课本基础知识。
那么,如何设计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分为三个步骤:
A阅读课文——自主学习、以学为主
进入此环节后出示导学提纲,导学提纲的运用起到了有的放矢的效果。这些问题的提出是教师完成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手段.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结合地图自学教材。边掌握教材,边列出长征的路线,教师做随堂指导。
B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要求学生在初步掌握了长征概况后,针对阅读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疑问,提出问题,以纸条的形式,送递老师。
C探究讨论——合作探究、竞争意识
教师将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遍问题交由学生,组内合作交流,探究解决,小组再以成果的形式连同导学问题向全班展示。这一步骤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自学为主设计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针对重难点,精讲点拨
科举制的诞生
本目内容我是这样设计处理的:
1) 在自学的基础上大致把握科举制诞生的基本知识。继而进一步提问:
魏晋时期是采取怎样的方式选拔官员的?这样的选官方式合理吗?为什么?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出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的弊端。这样自然引出隋朝建立不久要废除旧的选官制度,而创立出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
2)然后进一步设问:在隋朝,科举制度是怎样诞生的?总结科举制创立的过程。通过这个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学生讨论:科举考试比原来的选官制度有什么进步?过将科举考试与原来的选官制度作比较,学生能加深理解“科举制度”,为后面学习科举制的影响作好铺垫。
紧接着思考讨论::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阶层人带来什么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这几个题目的设置,很自然地总结出科举考试诞生的意义,为以后的教学环节突破重难点奠定了基础。
科举制的完善
1)首先,为学生创设情境:如果你要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你讲考哪些科目?让学生了解朝的科举考试的科目。
2)然后引导学生重点掌握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为完善科举制所做的贡献。提出问题: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讨论并归纳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并运用图片展示科举的有关图片和具体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
这是本课的难点鉴于这一综合较强的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来提问):
设置问题:唐太宗、唐玄宗统治措施中的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引出科举制对选拔人才的影响。
对于唐太宗的贡献,让学生阅读P18的第二段内容,加以归纳。然后多媒体出示材料,组织学生讨论: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谁?
3)然后多媒体出示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指出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文学繁荣和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然后对科举制的影响,引导学生联系前两目所学的内容,得出结论。对后世的影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9第三段的内容。对外国的影响:引导学生阅读第 20页的有关小字内容,并多媒体出示第21页英国大百科全书中的相关内容和孙中山说的话,并让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3)课堂小结
板书形式的设计,清晰明了,重点突出,对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作了整理概括,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条理的理解这段历史。(在课堂小结的时候以板书作结。)
(4)检测反馈
以基础知识为依据,精选习题,由易到难,有梯度的加强难度,学生回答,教师点拨疑惑并指导解题方法。
总之,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教改精神;明确教师的职责和学生的任务,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所有问题都力争在课堂上解决,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一、教材分析:
本课出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本课和前几课联系紧密。中国在近代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国门被强迫打开,中国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社会风尚,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本课主要从“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这三个题目介绍清末民初社会的变迁,突出了社会生活也随着时代潮流不断进步的特点。内容丰富多彩,都属于实际生活的典型事例,理论性不强,意在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八年级学生无论在学习方法还是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初步的基础,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这个年龄的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但仍然相对较弱,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参与意识很强,但却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对生活习俗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而不会对其内涵和历史意义进行深度思考。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
1. 知道照相术,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2. 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的基本史实,并试分析出现的原因。
3. 了解中山装、旗袍的基本知识,尝试通过服饰的变化来确定社会发展变化。以此来培养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加工整理所收集的资料,组织开展主题活动汇报会,向全班同学汇报展示各小组探究的结果。
2、教师在学生汇报活动中,及时引导学生思考,透过表象看本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人类的生活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社会接受西方传入的照相和电影,剪发辫,改称呼以及服饰受西方影响发生变化等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
四.重点难点:
【基于对教学目标理解及学生实际的了解,我将本课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知道照相,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了解民国初年剪辫,改称呼,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难点:理解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尝试从服饰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这时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学习
(基于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与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的要求,确定此教学方法。)
六、教具选择:多媒体
七、课前准备:
1、将学生分成三组:科技组、礼仪组、服饰组。
2、教师帮助学生制定自学提纲。
3、教给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
4、推荐资料:《老照片》丛书、电影《西洋镜》
八、教学过程:
(一)导课: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二)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检测学习效果。
(三)成果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2、教师提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并总结深化。
(四)、归纳拓展:
学生讨论: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教师纠正或补充、深化,提升学生的认识。
九、练习:中考链接。
强化训练中考考点。
十、小结和板书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归纳知识、梳理知识的能力。
十一、反思:
优点: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交流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不足:时间安排前松后紧。
教学目标
1.概述孙中山为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主要史实: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领导辛亥革命,颁布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促成国共合作。
2.感受孙中山的革命精神:百折不挠,天下为公。
3.感受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指定本课教学目标的依据
1.吴老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争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课前预习,学讲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本课教学目标的制定如下:
1.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教学目标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必修已经学过,学生对比已较为掌握,教材其他的内容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或者大概听过,并没有充分的了解
2.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定教学目标
3.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制定教学目标
历史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孙中山精神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孙中山的美好精神
教的活动
首先,个人觉得吴老师作为新老师在讲《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这一课已经讲的不错了,尤其吴老师在小组合作探究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并且是这堂课的靓点。
吴老师利用一段有关孙中山先生的临终遗愿录音和观看照片导入新课,引出了今天上课的主要内容:孙中山一生为革命做了哪些贡献?还有哪些未完成的使命?他的革命精神和对他的评价。首先她对学生的预习进行了检测,之后很自然的讲解了孙中山先生为民主共和做出哪些斗争的知识,然后给出同学一两分钟思考时间,请同学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在维护共和中吴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斗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时候让同学从材料中获得有效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回答问题。讲解到孙中山一生最伟大的转变是什么的时候?着重突出了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这里是老师教学中应该突出的一个难点问题,一定要突出新三民主义新在什么地方,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不是很深。
吴老师利用了很多设问和提问的方法,请同学积极的回答,并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对学生回答有些吃力的方面加以引导。
最重要的是吴老师设计两个合作探究问题,学生共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八个人左右。每一个探究题给出十分钟左右的讨论时间。让小组交流,然后学生给出讨论结果。分别把他们组内的关键写在白板上,然后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这期间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可能就会发表自己很多的看法,但有一些同学还只是处于被转换的迷茫中,不知道这节课的重难点。
最后在学案上吴老师安排了课后检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
我觉得不足的是:①这堂课从开始到结束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对孙中山先生看法的任何异议之处,我们现如今的学习不就是辩证的看待任何事情。
②老师真的只是在引导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我觉的不是老师只是一节课并没有讲足够让学生知道的知识。其实学生没有老师那么足够的能力。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老师是否应该给出一些评价。
③学生课堂内讲的知识涉及到很深的层面,但是真正在现如今的高中教学模式下,真的会在实际教学中做到这些吗?
学的活动
吴老师将学生分为了6个小组,每组8-9人。小组讨论主要在合作探究活动时采用,在合作探究之前一直是不分小组活动。
这节课学生参与度很高,除小组探究外也是全程和老师互动频繁,学生主要活动和内容如下:
1、聆听孙中山临终遗愿录音和观看ppt上其照片
2、全班齐读ppt上的本课课标要求
3、预习检测时,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需填空处内容,3名同学皆准备充分,回答正确
4、浏览ppt图片,并据此回答孙中山为争取共和做出哪些努力,学生小声讨论后回答,与老师互动
5、回答ppt上的填空题,大多自己在下面报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之后认真听教师分析
6、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孙中山维护共和斗争失败原因”,发言同学归纳了几点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也认真听取并及时补充自己意见。
7、学生齐声回答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在“民权”部分有些卡,在教师帮助下重新理解
8、在回答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联系时,只有很少同学有反应
9、一起齐读孙中山名言,并且回答问题“从中感悟到哪些精神”,三名同学站起发言
总的来说:学生参与度很高,回答问题较积极,其余在听的同学也保存专注力在课堂;同时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也给予引导和启发,师生互动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频繁
小组合作探究部分
探究一:
问题一:孙中山历史评价问题,有人认为他与华盛顿和卢梭具有相似性,学生认同哪一种,5分钟讨论后,两个小组的代表发表他们的观点:
观点一:认为与华盛顿相似,学生分别将他们两者在三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做的事业性质进行对比,发现其具有一致性,同时总体概括其一世事业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都被誉为国父等等
观点二:认为与卢梭相似,学生回顾了卢梭的人民主权、契约论等主张,孙中山的理念中也体现了类似的观点。同时学生创造性的提出卢梭的浪漫主义在孙中山的个人性格中有很强的体现,尤其是孙中山对袁世凯抱有的幻想。
问题二:学生根据材料回答孙中山和华盛顿辞职的原因,并对其辞职做出评价,5分钟讨论后,两个小组代表发表他们的观点:
观点一:认为是孙中山的高风亮节,以及对袁世凯的幻想
观点二:补充另一个观点,认为是被迫无奈,从而点明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探究二:
学生就“最欣赏孙中山哪些地方”讨论,并将其写在白班上到讲台上向学生讲述
小组讨论后都在白板上写下了关键词,其中两位小组代表上台发言。
其一:讲述了孙中山好几点大家所不知的特点,如布衣总统,生活简朴、不贪恋权力等。
其二:以其爱国为总点,分别从其救国,不贪恋权力等方面展开论述都有自己的观点并且表达能力都不错。
总的来说: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很明显发言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而且看得出来课前做了功课,涉及很广。
但是就小组讨论环节来看,很多小组成员在讨论的时候并不积极参与,每组只有几个同学在讨论,有些同学都开始两两交谈明显不在讨论相关话题,显然每组回答问题已经指定好固定的人了,其他人就不做讨论的努力了
学会了什么
见习是一件非常令人愉快的一件事情,我们小组各有分工,我就将我的的部分谈谈。我的任务是学生学到了什么?除了课堂上的重点知识,孙中山的思想,贡献。评价。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
这是一个重点班,班级的气氛相当的活跃,我注意到,同学们除了教科书,事先都准备了厚厚的一叠参考资料。所以说不管课堂学到什么,课后同学们至少学会了如何就某一主题去查阅资料。
在课堂上,老师先是挖词填空,同学们争相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学到了如何去把握机会,展示自己。以及如何归纳课本上的知识。
其次,经过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讨论,部分同学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点,以及如何在别人反驳你的观点时,进行维护观点,改正观点。
在讨论之后的展示环节,同学们,一部分人学会了倾听,另一部分人学会了如何去表达自己,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更好的吸引人多眼球。
……
除此之外,我还想提的是,学生本可以学到什么。
第一,论从史出的思想方法,当一位男同学说他的观点,故事,老师可以因势利导,进行追问
第二,对于创新意识的重视,一位女同学提出孙中山的浪漫主义,老师应该在分析她的这一观点的同时,对她予以表扬,表扬她在课堂上提出了这个相对新颖的思想。
第三,书写能力,审美情趣,同学们上去写字,有的非常美观,有的很一般,老师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选手,我说课的课题是(写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根据新课标要求,中国古代史主题是以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为主要内容,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从夏朝国家的产生开始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变化发生巨大的变革,本单元是古代史上,中国开始走上国家社会的开端。本课重点讲述了夏商周三代的更迭,由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发展,为本单元后续朝代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
我所授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七年级学生,教师要做到育才施教,必要要做到了解学生、掌握学情。首先从认知能力上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归纳能力,而这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的方向;其次,从心里特点上分析,中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因素,认识到历史课时一门科学,学好历史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最后,从生理特点上分析,青少年活泼好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哎发表见解,爱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这生理特点,一方面,利用生动活泼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到课堂上,另一面,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勇于质疑,让学生热爱课堂。
三、说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关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紧密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并依据新课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通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四、教学重难点
纵览本课,由家天下的夏朝、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三个部分组成。由于学生在这一年龄段,思维能力有所局限,同时也是发展时期,因此我将通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作为本课重点;同时,初一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这一抽象概念的难以理解理解;公元纪年法中纪年与世纪的换算方法的'了解。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针对每课的内容采取适当的教法和学法,以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本课依据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线,以思维训练为中心,所采取的教法主要有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的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本课我使用复习导入法,通过设置问题:传说中的尧、舜、禹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做部落联盟首领的?这种方式叫什么?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即复习上一单元只是,同时引出禅让制,教师指出在大禹之后禅让制被破坏,导入今天所学新课。
2、教授新课
本课分为三个子目。
1)在第一子目“家天下”的夏朝中,
第一个部分,首先出示“大禹陵”的图片,设置问题:大禹陵的修建说明了什么?此问题主要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知识,认识到大禹由于治水成功,地位的提高。设置第二个问题,传说中的大禹还做了几件有助于提高其威望、巩固其地位的大事?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第一段,获得大禹“涂山会盟”和“制作九鼎”的信息。使学生认识到随着大禹的地位提高,进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其次,板书,夏朝的建立,让学生根据课本回答出夏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并且结合地图册,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地图,认识到夏朝的地理范围及阳城的具体位置,了解阳城是今天的哪个城市。通过设置问题: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通过学生的回答以及教师的简单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同时是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惟一没有中断的国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再次,通过提“禹死后,他的王位由谁继承了呢?”引出启继承王位,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启继承王位的经过,让学生讨论书中“想一想”问题,学生通过讨论,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同时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比较法,认识到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区别。
第二个部分,板书,夏朝的发展。指导学生观察《二里头宫殿复原图》及阅读文字,分析据此所获得的信息:筑有大型宫殿,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情况等。
这之后,教师通过问题,夏朝就这样一直繁荣下去了吗?过度到下一个子目的学习。
2)在第二个子目“商汤灭夏”中,
首先,结合书本,指导学生观察《“桀驾人车”汉画像石》,设置讨论问题:这是夏朝最后一位国王桀,你认为他的怎样一位国君,你能预见到他统治的结果吗?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桀已经失去民心,夏朝衰落即将灭亡。于此同时,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商族的强大,引导学生推断:商灭夏。接着,板书商的建立,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归纳商建立的时间、都城。
其次,观察《商朝形势图》,使学生认识到商代前期先后七次迁都,通过设置提问:商朝当时会因为什么原因而迁都?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认识到商代迁都的原因。板书:盘庚迁殷。通过地图册,使学生殷的地理位置。
再次,板书商代的发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归纳学生在国家机构上的建设。同时,指导学生阅读书本阅读部分,以及观察《商代石人和玉人》、《商代玉器》、《商代玉蚕》、《商代铁刃铜钺》,体会商代经济文化的进步。
3)在第三个子目“武王伐纣”中,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设置提问: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一下纣王?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商纣的残暴。接着提问:昏庸残暴的统治将预示着怎样的结局?引出武王伐纣的事实。板书:西周的建立。学生归纳时间、都城。接着,通过书本议一议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培养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历史分析能力。
其次,板书西周的发展:指导学生阅读《诗经》节选及课文,提问:西周的土地如何分配?西周的农业和手工业还有哪些进步?学生讨论归纳西周在经济上的发展。教师指出,西周经济的繁荣同样也是平民的劳动者所创造的。
再次,板书东周的建立:学生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昏庸统治使其失去民心、预示着统治的灭亡。归纳知识点: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3、小结:指导学生将本课内容中的重大事件在自制的年代尺中标识出来。
4、〖巩固练习〗做配套填充图册中的相关内容。
教案点评:
本教案采用了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展示大量的文物图片,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历史情境。同时,教师还在教学重难点部分,为学生提供了讨论、讲故事等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由于本课的时间跨度较大,内容较多,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制大事记年表的方法,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美国历史是世界近现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内战》一课在继《美国独立战争》之后,介绍了独立后的美国领土的扩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及其激化,内战爆发概况及其结果。它的实现,为以后美国的飞速发展,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重要基础。美国内战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又一重要事件。学好本课不仅能够对美国历史进一步深入了解,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且对美国今天的发展也将有更深刻的认识。
2、教学目标
根据历史教学大纲,据对教材具体内容的分析和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
(1)基础知识:美国领土扩张;“西进运动”;南北矛盾的激化;林肯;《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内战的概况及其结果、美国内战的评价。
(2)思想认识:
①美国领土扩张不仅采取欺诈,战争和收买等种种卑鄙手段,而且也在驱逐、屠杀印第安人的过程中实现的,它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美国资本主义就是在贪得无厌的领土扩张及对印第安人的惨无人道大屠杀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②美国内战是在奴隶劳动制和自由劳动制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结果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加速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3)能力培养
①通过教师引导,采用辩论的方式分析内战前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并存所体现的在各个领域存在的矛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师生双主体的作用。
②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史料的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史料的和分析史料的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种经济制度间矛盾的演变
难点:美国内战前两种经济制度间的矛盾分析
二、说“学生”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在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从知识基础来看:
世界史内容,高二学生几乎没基础知识可言,只是在初中简单地触及到一些重大的事件。因此,讲课时我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落实。
2、从思维能力看:
高二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分析、概括和比较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除了落实基础知识外,本堂课我将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方法”
讲解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传授知识的过程。本节课我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采用了讲述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并辅助以图片、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以便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以“美国领土扩张动态图”作为导入
2、讲述新课: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不是教学的全部。我本着使教材内容线索清晰、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处理。我分三个大问题讲述:
第一个大问题是“美国内战爆发的背景”。这里我想学生讲清楚四方面内容:①美国领土的扩张②南北矛盾③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比较复杂和陌生。在此我借助于多媒体,通过多媒体展示在形、色、声、动等多方面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有助于他们对美国领土扩张过程的理解。对领土扩张的评价,作一定的史料分析。
“南北矛盾”是本课重点和难点,为此我设计用辩论的方式分析内战前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并存所体现的在各个领域存在的矛盾,活动程序为:创设历史情境―结合扩展材料学生展开辩论―教师补充总结。
首先,采用描述法创设情境:一个国家存在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势必会造成他们之间的矛盾,南北方到底存在什么矛盾呢?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时空,回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参议院。在这里我们看到代表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的参议员和代表北方大资产阶级的参议员,正在唇枪舌剑激烈地争论着四个问题(显示“南北矛盾”示意图)。他们在原料、劳动力、市场、关税和西部领土等方面产生矛盾。现在我把同学分成两组,一组同学代表北方大资产阶级,另一组同学代表南方大种植园主。让双方进行讨论如何在这几个方面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辩论过程中教师注意补充和揭示辩论成果,并得出总结,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是内战爆发的导火线。林肯是本节重要人物,不仅要讲清他于美国内战的关系,也要利用他的高贵品质对学生进行一定思想教育。
第二个大问题是美国内战的过程
在此环节中,我将把握两个原则:
1、线索清晰、过程简要――按照内战爆发、转折和结束讲述。
2、在内战转折方面作一定的停留和分析,具体讲就是解决两个问题“为何战争初期北方处于困境”和“北方如何有效地扭转了战局”。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我想充分利用P81两段材料的分析得出――战争初期北方幻想妥协,也为最后“美国内战对目前两岸关系的启示”作一定的铺垫。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其实就是突出《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民意顺应”作用。
第三个大问题是美国内战的评价问题。
关于对美国内战的评价,就内容本身而言不难,在此想强化对历史事件全面评价观点的掌握。通过谈话法和史料展示,使学生认识到美国内战的积极意义在于,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美国经济发展扫除了障碍,使经济得以腾飞,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局限在于没有彻底消除种族歧视。
3、课后小结:
通过讲述法小结本课,理清线索,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五、说“特色”
1、以史导论,论从史出
本堂课将力求通过大量史料的展示来得出或者印证重要的问题和结论:如P80“西进运动”为什么说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P82内战初期北方幻想妥协,战备松懈的原因;P83“美国内战为什么说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P83内战没有彻底消除种族歧视的表现”等培养学生严谨的历史思维观。
2、师生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用辩论的方式分析内战前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并存所体现的在各个领域存在的矛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师生双主体的作用。
3、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本课最后通过设问“美国内战对目前两岸关系的启发”一方面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以此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认识相似的现实,强化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的功能。
总之,《美国内战》一课的教学设计是我通过深入钻研教学大纲,认真分析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的,力求在教学中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元曲的主要剧作家及其主要作品,宋元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成就。
2.能力培养
(1)通过《资治通鉴》和《史记》的编写体例的比较,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词作品的不同风格特点及其历史背景的了解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3.思想教育
(1)通过宋元文学艺术成就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了解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的执着与严谨,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发愤努力的热情。
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宋元时期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成就。史学方面介绍了司马光及其著作《资治通鉴》。文学分两个方面作了介绍,一是宋词的形成和成就,二是元曲的形成和成就。史学和文学是本课的重点,突出反映了宋元文化面貌。本节课的难点则是元曲和风俗画产生的原因,这是当时城市经济发展在文化上的一种反映。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板书和放映资料片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主要有哪些突出成就?
(二)导入新课:宋元时期的科技达到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文明的程度,而且它的对外传播又大大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就在同一时期,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也是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现在我们就一起学习《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二)――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成就》。
(三)学习新课
1.史学: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提问:中国古代有很多史学著作,你知道哪些?(要求学生思考交流,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请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出《资治通鉴》,多媒体显示此书)《资治通鉴》是一本史学巨著,价值很高,是谁写了这本书呢?(要求学生回答,引出作者司马光。显示司马光头像)
(1)作者:司马光
司马光是个什么人?你以前知道他吗?(要求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联系小学课本中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来活跃一下气氛)小时候的司马光是个聪明的孩子,长大后的司马光干什么呢?司马光长大后成为北宋时期杰出的史学家和著名的政治家。在政治上,司马光是保守的,反对变革,但在史学方面,他却是成就显著。他在史学方面的最重要成就就是主持编写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这本书的编写,耗费了司马光大量的心血,前后用了,他和助手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仅一部分草稿就堆满了两间屋子,而且每一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一丝不苟。那么,《资治通鉴》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要求学生看书回答)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什么叫编年体?什么叫通史?(要求学生思考,尝试回答,然后教师总结)编年体就是按时间顺序来记述历史的一种体例,也就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来写。通史就是从所能确知的最早时期到作者所在时代前的历史。《资治通鉴》就是按时间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13的历史,共294卷。我们了解了《资治通鉴》的体例,那么,在这之前有没有过编年体的史书?(教师帮助学生回忆《春秋》这本著作)《春秋》也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但它不是通史,它只写了鲁国的历史,所以它只是一部国别史。
司马光写了《资治通鉴》,中国古代还有一位姓司马的史学家,他是谁?他的著作是什么?(教师帮助学生回忆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写了《史记》。他是按什么体例写《史记》的呢?也是编年体吗?(要求学生回答)《史记》的体例是纪传体。纪传体是一种什么样的体例呢?它与编年体有哪些不同?我们来分析比较一下。(多媒体显示表格,各项内容逐次出现,师生在讨论分析过程中填充表格)
体例特点优点缺点代表作品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容易明白事件先后顺序和前后联系对人物生平、事件原委难以详尽、完善《资治通鉴》
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便于记载人物活动无法照顾时间顺序和事件联系《史记》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中心便于完整地记载历史事件事件间缺乏联系,难以描绘社会整体发展线索《通鉴纪事本末》
我们对纪传体和编年体作了比较。一个以人物为中心记述历史,一个以时间为中心记述历史,有没有以事件为中心来记述历史的体列呢?(学生思考后,教师点明为纪事本末体,讲解过程中补充上表)《资治通鉴》作为一本史学巨著,它到底具有哪些史学价值呢?(要求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后,教师简单总结)
首先,《资治通鉴》创立了编年体通史的体例,以时间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其次,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很多史书中都有篡改历史的现象,但司马光主张“直书”,就是真实地记录历史。所以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信史”。第三,《资治通鉴》给后人以大量的统治经验和教训。司马光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后人,特别是统治者能从以前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以资当政。因此,当写完此书后,他就呈给当时的皇帝宋神宗看,宋神宗认为这本书确实有借鉴的价值。因此赐名《资治通鉴》,即“鉴于往事,有资于政道”,意为通过对往事的借鉴,可以利于当今统治。此后的统治者以及一些文人志士都非常重视此书。第四,《资治通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司马光在撰写此书过程中,不仅显示出他卓越的史学才能,而且显示了他超人的文学才华。如书中一些战争的描写,生动具体,栩栩如生,而且条理清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文学:意境悠远的宋词
(要求学生读课本所附苏轼的词,认知词的形式。教师提问: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属于什么文学体裁?要求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念奴娇・赤壁怀古》不是一首诗,而是一首词。诗与词的不同在形式上表现为诗的句式很整齐,或五言,或七言,而词的句式长短不一,比较自由多变。宋朝是词最为繁荣的时期。
宋词
①词的形成。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词的产生是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出现的。唐中期以来,音乐发展较快,而句式整齐的诗较难配乐,因为音乐是灵活多变的。为了便于歌唱,人们便按乐曲节拍来填写歌词,出现长短不一的句式,这就是词。它在唐朝出现,五代得到发展,宋朝达到高峰,取得辉煌成就。
②成就。宋朝涌现大量的词人,仅《全宋词》著录的就有1300多人,词91900多首,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利用多媒体列表讲述三人成就及其特点)
A.(多媒体显示苏轼头像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苏轼是四川人,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皆具极高的文学才华。苏轼对词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在他之前的词大多拘泥于个人情感,格调不高。苏轼拓展了词的内容,既有关于个人情感、山水风景的,也有咏史、说理的,不拘一格。下面我们来欣赏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体会一下他的风格特点。(要求学生大声朗读,体会其风格。教师创造意境,给予指导)读这首词,犹如站在一个高高的山崖上,脚下是滚滚的江水,巨浪轰响地拍打着山崖,你昂首挺立,极目远眺,气定神闲地望着远处的山、远处的水和那无尽的天……你的心情会是怎样?(要求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景象雄浑壮观,心情豪迈奔放,这就是苏词的风格特点。
B.与苏轼的豪迈奔放不同,李清照的词则是另一番天地。(显示李清照头像及其代表作《如梦令》全文)
李清照,山东济南人,杰出的女词人,生活于两宋之交,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由于生活于动荡的两宋之交,生活不稳定,她的词风在前后期有所不同。前期清新、快乐,后期忧郁、多愁。我们来欣赏她的代表作《如梦令》。(要求学生低声吟读,体会其意境)这首词的含义是:昨天晚上雨小而风急,早晨醒来,余醉中寻问侍女,一夜的风吹雨打,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回答海棠依旧,词人不满地驳道,应该是绿叶多而红花少。(让学生回答自己的感受,教师点拨)与苏轼那种气势磅礴的豪迈奔放不同,李清照的词则给我们一种小桥流水般的清新与自然,而且通俗易懂,感情真挚,风格委婉,所以她被称为婉约派词人。
C.南宋虽然偏安江南,在词方面也颇有成就,其代表人物为辛弃疾。(显示辛弃疾头像及其代表作《破阵子》)辛弃疾为南宋杰出词人,山东济南人,生于南宋时期,一生关心抗金事业。曾参加过抗金义军,多次上书要求恢复中原,但未被采纳。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词。(要求学生朗读《破阵子》之后,教师解释其含义)这首词的含义是:醉酒时也不忘拨亮灯光来看心爱的宝剑,睡梦中也似乎听到雄壮的军号声,看见士兵正在吃肉,乐队正在演奏战歌,军队正在被检阅,骑着飞快的马,拉开强劲的弓,英勇作战,奋勇杀敌,恢复中原,实现祖国统一,赢得爱国的美名。只可惜我已是年老无力了。这首词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渴望驰骋沙场,恢复中原,统一祖国,却已不再有这个机会与能力。表现了有志报国而不得伸的悲愤,但仍可看出他那慷慨激昂,气势雄壮的豪迈风格。这与苏轼有相似之处。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词在宋朝的繁荣昌盛。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一般给予这样的总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突出成就,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元曲。
3.戏剧:“感天动地”的元曲
①元曲的形成。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要求学生看书了解)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元杂剧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歌唱、道白和舞蹈来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属于一种戏曲艺术。散曲是一种新诗歌,只有清唱,没有动作、道白,散曲在句式的长短表达上更为自由,更接近口语。元曲是一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形式,因为它不仅在内容上能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且其表演方式也通俗易懂。为什么元朝会出现这种接近人民的艺术形式呢?(设问引起学生思考,教师讲解)这是元朝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宋金以来,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在一些大城市中,工商业发达,人口众多,文化昌盛,为剧作家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同时也对文化生活提出需要,所以产生了这种来源于生活而又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
②成就。元曲是元朝文学的代表。出现了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剧本,当时知名的剧作家有79人,杂剧有136种,其中关汉卿的作品最为出色。
关汉卿生活在金末元初,著名剧作家,多才多艺,了解人民生活,熟悉民间语言,而且懂得舞台艺术,一生中创作大量剧本,保留至今的有15个,大多反映人民群众生活,同情人民疾苦,抨击压迫者的残酷。他最出色的作品是《窦娥冤》。谁知道《窦娥冤》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要求学生尝试介绍,教师补充)《窦娥冤》写了一个名叫窦娥的女子被冤枉的故事。窦娥3岁丧母,7岁被卖给蔡婆婆作童养媳,后又死了丈夫,生活悲苦。一天蔡婆婆外出讨债,遇见坏人,被地痞张驴儿和他的父亲相救。后来这两人以此为借口住进蔡家。张驴儿见窦娥貌美,非要娶她为妻,窦娥不肯。后来张驴儿想毒死蔡婆婆,不巧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诬陷窦娥并逼她顺从,窦娥不屈。张驴儿告到官府,官府见钱眼开,窦娥受了重刑,但为了年迈的婆婆免于受刑,屈打成招,在被押赴刑场的,窦娥对这个不公的世界大加控诉,并诅咒,如果她是冤枉的,她死后将出现三件奇事:鲜血飞链,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她死后,果然应验。在戏剧最后,窦娥的冤魂出场,让她的父亲为她报了仇。这个故事不可能是真实的,但它表达了作者的强烈爱憎,而且表现了人民群众申冤复仇的愿望。
元朝时期,著名的剧作家还有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等,另有一些著作《汉宫秋》、《西厢记》等。
宋元文学成就斐然,在绘画和书法方面也很出色。
4.艺术(选修)
(1)绘画。我国绘画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从东晋的顾恺之到唐代的吴道子,风格各异,各有所长,到宋元时,绘画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绘画,题材更为广泛,风格更为多样,技巧更为成熟,基本上分为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其中风俗画是一种新的形式。相对于山水画和花鸟画的高雅与深奥,风俗画直接表现大众生活,更为通俗易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画呢?(提示学生参考元曲产生的原因思考)风俗画出现的原因也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它的出现也构成了两宋绘画的一个重要特色。《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重要代表作。(显示画面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讲解)此画高24.8厘米,长528厘米,画面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展现了北宋晚期东京城郊的景色。宽阔的平原,嫩绿的树木,错落有致的农舍,一派清新自然的城郊风貌。第二部分描绘了汴河上的“虹桥”的景象,横跨汴河的大桥,急流中的运船,匆忙赶路的轿子和马等,表现了交通运输的紧张与繁忙。第三部分描绘了城市街景。林立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群,特色鲜明的人物,栩栩如生,反映了东京市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和城市面貌。整幅画内容丰富,但安排得错落有致,井然有序,浑然一体,犹如带你从城郊通过虹桥逛了一趟东京城,这幅画不仅艺术价值很高,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北宋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史料价值。我们课本上还有一幅《村童闹学图》的风俗画,描绘了村重课间嬉闹的场面,生动活泼,形象逼真,非常贴近生活。
宋元时期出现很多著名的画家,你能列举出几个?(要求学生回答)他们有荆浩、黄筌、徐熙、宋徽宗、顾宏中、赵孟等。宋徽宗在政治上软弱无能,为亡国之君,但在书画方面却很出色,是一流的书画家,画花鸟画相当出色。元朝的赵孟,在山水、人物、花鸟等方面,无不精细传神,他的作品被誉为“神品”。
(2)书法。书法在宋元时期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一项艺术,涌现出很多的书法家,你知道哪些?(要求学生回答)其中宋朝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宋四家”。元朝的赵孟也是著名书法家。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宋元时期不仅科技领先,而且文化灿烂。史学方面,司马光写了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文学方面,“词”和“戏曲”在这一时期发展成熟,并产生了许多精彩的作品;绘画与书法也是异彩纷呈,出现许多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共同描绘了宋元的历史画卷。面对这些成就,我们不禁为先人所折服,也不禁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祖国而自豪,但更重要的是,面对祖国优秀而悠久的文化与传统,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的责任与重担:奋发努力,振兴祖国。
(五)练习题
1.选择题
《资治通鉴》是一部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国别史
2.连线题
苏轼《破阵子》 清新委婉
辛弃疾《如梦令》 豪迈奔放
李清照《念奴娇》 豪放悲壮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新课程《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的第三课,介绍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
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头绪多,内容丰富。《洋务运动》是本章的第二节。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强化能;力培养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主。在师生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1、问题导读:教师依据教材,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
①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②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③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2、异同比较:
①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
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b、外国技术逐渐传入;
c、慈 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
d、总理衙门的推动 ②师生共同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a 、不同点:对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态度不一样;
d、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3)补充说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学生归纳:检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笔记,对洋务运动的“分期、口号和主要内容”是否完整归纳出来,并请学生简要回答:
(1)两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强”;70至90年代“求富”。
(2)主要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举办新式教育等四个方面。然后教师扼要地点明军事工业的性质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4、深入分析:依据教材内容的提示,要求学生结合已知知识,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四个原因展开分析,重点理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是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障碍。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图片,讲述:英国是怎样蕴含了超凡的能量改变了自己又影响了世界呢?导入课题。
二、新知探究
第一环节革命的起因
“新航路的开辟”
探究:这幅图片反映了什么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对英国有哪些重大影响呢?”
多媒体展示“英国资产阶级给国王的抗议书”。
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意识到:封建专制统治,既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也损害了劳动人民的利益,双方矛盾的激化程度。
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原因。
第二环节 革命的过程
让学生自主看书,了解大体经过;
借助历史插图和史料,对重要大事进行动态展示,强化重点。
1、阅读“第二目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归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经过。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是什么呢?为什么苏格兰人民起义成为战争的导火线?
3、时势造英雄。是谁呢?出示图片。谁能介绍一下?
4、思考讨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什么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其中哪个原因是主要的?为什么?
5、英国内战中取得的初步成果是什么?。
合作探究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怎样的特点呢?(长期性和曲折性)这也说明任何事物的发展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要经过长期复杂的发展过程。
2、请同学们动脑筋,思考两人对1688年政变的不同观点,分析讨论一下谁正确。
教师简单评价,鼓励学生形成好的思考学习习惯。
3、出示史学界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评价
(三)《权利法案》颁布
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过长期艰巨的斗争终于推翻了专制统治,怎么确立新的统治秩序呢?用多媒体展示《权利法案》的摘选内容。
提问:“通过内容可以看出,谁的权利受到约束,谁的权利得到保障? 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保证了议会所拥有的哪些权力?”
2、讲述:这样,英国就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那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呢?结合自由阅读卡,请一名学生简明扼要的介绍一下。
三、拓展延伸
谁能说说在今天,英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是谁?除英国外,世界上还有不少国家不同程度地实行君主立宪制,你能举例说明吗?(日本、西班牙、丹麦、荷兰、瑞典等国)可见历史并没远去,而是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要继续关注这些国家的发展。
历史人教版历史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美国内战》一课在继《美国独立战争》之后,介绍了独立后的美国领土的扩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及其激化,内战爆发概况及其结果。其中领土扩张和内战是重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问题是难点。基于当今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我考虑采用以下教学程序及方式处理本课教材。
二、教学流程:
1、导入
忆
通过屏幕展示有关《美国独立战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在提问回忆的基础上,老师再继续追问,设置探究的问题情景,导入新课,这样通过旧的知识提出新的问题,既能让学生接受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探究
①读、探、议
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导入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即:独立后的美国在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中还存在着什么内部障碍?然后小组讨论,再让学生发言,交流讨论结果。通过该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归纳,获取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读全文,找障碍,这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书上没有明确的指出障碍是什么?这是要靠通过读全文,分析全文内容后才能得出结论的,这时安排小组讨论,既可以打破读书时沉闷的课堂气氛,更能加强学生的合件能力,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是很好,老师可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出独立的美国还存在着领土狭小,南北矛盾等障碍,培养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教材的能力。
②看
为了帮助学生弄清美国独立后领土扩张的方式和方向,教材上只有静面的图,我通过屏幕动画显示领土扩张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自己总结出扩张的方式和方向,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③评
关于“西进运动”的影响书上是通过小字和“血泪之路”的图出现的,但这个问题不能省略,我通过设计巧妙的过渡问题:“大批移民带着家产到荒漠的西部去干什么?是去旅游吗?qut;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去谈西进运动的.影响,学生的答案是多种的,只要说得有理老师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多思考,积极发言,最后通过图片、屏幕显示,老师小结,引导学生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并升华学生痛恨侵略的情感,为后面”升华“中的”对比“作铺垫。
④析、练 南北矛盾及内战爆发是全课的重难点,让学生细读本目、讨论分析南北存在着哪些矛盾问题─→学生发言,找出矛盾问题─→
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分析内战爆发的原因。
屏幕显示分析过程,再展示有趣的漫画,让学生通过分析漫画内容,加深对领土扩张,南北矛盾及内战爆发的关系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语言表达及知识迁移的能力。对于内战过程及意义比较简单,通过设问,让学生在问题中了解内战过程,与课前导入问题相呼应。
3、升华(逐步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①学
教材中对林肯的评价有正楷字部分、小字部分,课后有练习,再引导学生分析完内战的意文后,提出过渡问题(略),让学生通过对林肯的评价,认识到林肯一生的贡献及可贵的品质,不仅会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我们也应该学习他的优良品质。屏幕显示林肯像及马克思对林肯的评价,使学生在伟人的评价中使情感得到升华。
②结 屏幕显示押韵的本节课内容的小结,让学生在乐趣中巩固已学知识,也学会一种学习方法(如时间足够,可让学生分析小结所包含的内容)。
③比、评
屏幕显示美国”西进运动“及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图片,播放优美的反映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录相片断及江总书记关于西部大开发讲话的内容要点,让学生通过看图片、资料、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将美国的”西进运动“与我国的”西部大开发“进行对比。谈一谈自己的感想,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畅谈中体验教材与生活、课外与课内、自己与社会是紧密相联的,提高学生演泽知识、以使鉴
今的能力,引导学生挖掘历史学科中的内涵,内化良好的情感品质,并上升为学好历史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对学生的答案只启发不评价,以免来束缚学生的思维,不等结果如何学生能讨论、能思考、能发言就是收获。最后鼓励学生要关注与参与生活,为祖国的建设而努力学习,在学生畅谈、课堂气氛的高潮中结束本节课,让学生有一种学有余味,恋恋不舍的感觉。
三、教学意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以上各环节,设置一连串的问题,情景以及巧妙的过渡,有目的的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去探究,做到”读、看、听、想、议、说、记"。注重学法指导,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以致用、学能致用、学能创新。重视教学过程的参与性、探究性,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享受。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冷战局面的形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以及九年级学生学情,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七个方面展开我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冷战局面的形成》是冀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四单元的12课,主要介绍二战后国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美苏关系。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极具现实意义的政治关系史,对学生今后正确认识、分析复杂的国际关系的能力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课在世界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课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道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建立的事实
2、能简述冷战局面的形成过程,知道冷战的表现
3、能正确认识冷战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课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这是战后“冷战”的根源,同时也是学习本课乃至本单元的基础。
难点:对冷战的理解。这是因为九年级学生受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很难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
四、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现今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我根据“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主要采用:引用法、合作讨论法、图片展示法、问答法。
(二)学法
并根据九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使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一)巩固与提问(4分钟)
为了更好地巩固知识,利用课前5分钟给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然后提问重点问题,使学生迅速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二)导入新课(5分钟)
节选纪录片《突破柏林墙》为导入,通过震撼的画面,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一系列设问激发学生思考,并通过丘吉尔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幽默形象比喻,进一步过渡到本课学习。
(三)讲授新课(25分钟)
本节课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按照本课内容,我的新课讲授将分三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冷战政策(是本课重点)
1.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这一部分脉络框架,给学生两分钟时间,据此再次熟悉课本内容。然后由老师以组为单位抽选学生回答部分框架内容。通过此环节使学生熟悉课本内容,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2.框架补充完整后,我将引用两段文字材料,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冷战的原因。采取小组抢答的方法让学生回答,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完善。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用材料,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后自主归纳冷战具体内容,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归纳总结出第一部分具体内容。在此过程中老师巡视,参与讨论并个别指导。在学生归纳发言的基础上,着重讲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对美苏争霸意义的分析与启示的升华。
让学生讨论归纳(PPT)出美苏争霸的影响,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然后我再对美苏冷战的启示进行升华。
(四)小结巩固(5分钟)
依据本课的结构,通过知识框架表进行小结。我先把知识框架打出,学生看书。然后要求学生闭卷回答。这主要是考虑到短时记忆的效果比较好,再一次的回忆会让更多同学记住更多知识点。
(五)随堂检测(5分钟)
在PPT上依次显示五道选择题,一道材料分析题,根据题目难易层次,选择不同的学生回答,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并了解他们知识掌握情况。
(六)布置作业(1分钟)
通过适当的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查漏补缺,我通过批改作业认识到本节课教学疏漏处,于下节课开头进行复习巩固时可以完善。
六、板书设计
我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并要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七、教学反思
我以图文资料、创设情境等方法指导学生分析美苏关系的微妙变化,之后设置问题开展课堂讨论辩论,鼓励学生开放思路,并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然,在正式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不足之处,我会及时进行反思。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贞观之治》是人教版初级中学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第二节内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单元讲述了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等各方面的情况。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因此,是我国封建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时候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国文化对世界特别是亚洲产生了深远影响。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就是这时候形成。所以,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具体到本课,本课介绍的正是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的景象,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它上承隋朝文明,下启盛唐新气象,应该说,学好《贞观之治》是学好这一单元和整个唐朝历史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学习,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基本史实。
②掌握“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材料分析和历史故事,加深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认识,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多媒体展示影视图片,引导学生自主获得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 的道理。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2) 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3、教学重点:贞观之治
【依据】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因此,学生重点掌握这一内容有利于后面的学习和对整个唐朝历史的认识。以及这一时期我国文化在当时乃至现在世界特别是亚洲的重要地位的理解。
4、教学难点:对唐太宗的正确评价
【依据】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根据时代背景,实事求是的`评价一位历史人物有一定的困难,他们往往会带着感情色彩,单纯的从“好”和“坏”出发,不能客观的分析,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二、说教法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教学的共同体,应将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发展的空间与机会。同时,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材料分析法。
三、说学情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思维活跃,但知识积累较少,所以,
要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分析资料,自主获取信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课件演示,增加历史学习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课堂气氛。
课件演示:《武则天》的影视剧照
师:“影视剧里的武则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们所熟悉的武则天是怎样的一位皇帝?”
(二)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女皇武则天
1、在课前谈话基础上展示武则天画像,简介武则天经历,强调
唐朝的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出示探究问题:郭沫若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什么如此评价?
3、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走入学生当中了解情况并指导。
4、引导学生概括武则天的政绩: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5、教师简评并衔接新知识: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女政治家。“贞观之治”的局面出现在谁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治世局面呢?由此进入第二目的学习。
二、贞观之治
1、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然后出示探究问题:
(1)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
(2)你知道什么是“贞观之治”吗?
(3)你认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再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走入学生当中了解阅读情况并进行指导。
3、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因势归纳出四个方面:
A、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多媒体展示文献资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学生思考这段话的含义。
教师小结: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 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他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贞观年间的许多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开明思想而制定的。
B、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政策
学生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政策,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政治上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
通过历史故事,学生明白“成有勤俭,败由奢”的道理。
教师简述:这些开明的治国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C、唐太宗善于任贤纳谏
见贤思齐:在唐太宗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优点,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因接受他人正确意见而受益非浅呢?请举例说明。(让学生说身边的事情,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简述:唐太宗以其气度赢得贤才谏臣的支持,保证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对治世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样的道理,生活中,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4、治世局面的形成
多媒体展示两段资料:
“(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线,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学生讨论两段资料的含义,对比说明唐太宗治国政策所起到的作用,及治世局面的形成。
5、学生归纳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除了开明的政策外,还有哪些原因?
(设此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一步学生学习唐朝历史作铺垫。)
学生观察敦煌壁画“唐朝雨中耕作图”,感受经济繁荣景象,认识到治世局面的形成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作。
师:正是唐太宗实行的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才使得唐朝开始富强,你
是如何来看待唐太宗的统治呢?
三、试评价唐太宗的统治。
提出问题1:“通过学习,唐太宗给你们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说说你们的想法。”
四、教师小结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唐太宗的开明思想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武则天统治时期,仍然继续唐太宗的政策,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难怪郭沫若先生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五、课后探究
本课重点是“贞观之治”主要人物放在了唐太宗身上,对武则天的学习与探究相对不多,无法满足学生对武则天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课后布置一道探究题给学生。
1、出示图片:无字碑。武则天留了一块无字碑给后人,她认为她的千秋功过应由后人评说,你怎么看?
七、板书设计
一、女皇武则天
1、政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原因:(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2)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二、贞观之治
1、原因:(1)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2)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政策
(3)唐太宗善于任贤纳谏
(4)广大劳动人民的努力
2、内容: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
政治上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
3、影响:为唐朝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情境导入
要求学生观察其中再现了哪些历史人物?
指出《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小说不等同于历史。历史上的三国究竟怎样的?回答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疑激趣,导入本课学习。
新课导学[官渡之战]
1.看图说史:①东汉末年人们生活环境
②人们最大的愿望
③北方有实力的割据政权?并预测谁最有可能统一北方
2.明确学生任务:找到双方的优势劣势,分析出谁能取胜?
3.归纳出官渡之战的特点和作用并过渡
描述回答
思考认识
读图回答
认识袁、曹势力,引出二雄相争在官渡。
学生表演《官渡相持阶段的袁绍和曹操》
畅所欲言,完成任务
学生来叙述战争经过
出示诗句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及问题
出示任务
演示官渡之战概况
与语文联系,感性认识东汉末年人民的痛苦。
由此理性认识人民对和平统一的向往。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走进历史,通过情境再现,置疑导学,培养学生整理和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增强教材的直观性,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赤壁之战]
1. 读图说史:①“志”
②指导看图,曹操南下的两个对手
2.要求简介赤壁之战经过
3.点拨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回答并实现过渡。
读诗并回答
读图,理解“孙刘联合”战略
学生踊跃回答,合作扩大知识面
合作探究并回答 :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这个结果给三方带来的变化
曹操诗句《赤壁之战前的形势图》
播放电视剧片段
出示分组讨论题
加强与语文的联系
加强与地理的联系
赤壁之战,学生有较多的认知,还课堂给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以问题为中心,学方法,找原因求根源
看结果辨影响,提升分析能力
[三国鼎立的形成]
1.利用形势图讲解三国鼎立的形成。
2. 要求学生设计一张三国鼎立示意图
3. 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学经济
总结并设置悬念。
看图
学生动手绘制
兴趣十足地找家乡,并阅读三国经济发展情况。
探讨原因说说启示
三国鼎立形成图
展示成果
出示问题“找一找”“感悟论坛”
直观形象便于记忆。
整理归纳表现历史信息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身临其境,通过内心体验,理解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启发思维,古为今用
激发学生主动求知
线索梳理教师引领学生掌握看,记忆,学方法出示线索图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把握重点,理清思路。
活动探究组织学生探究听
辨
思
谈听一听
辩一辩
想一想
谈一谈文史联系,陶冶情操
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走出历史,人格培养
多思考,多学习,善表达
知识拓展留课下作业记出示要求培养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
板书设计
图文示意的板书设计,归纳了“一种局面、两大战役、三国鼎立、四个人物、五个时间”知识点,还形象地展示了历史的发展脉络,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高学生驾驭教材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意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历史教学,并加强学科间联系、加强与现实联系,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今后我还应该继续研究新课标,更深层次地挖掘教材,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探索网络型课堂教学,使历史教学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的需求!
课件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破解生命起源之谜》是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七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第二课的内容,在进化论提出前,关于生命起源问题上主要有“神创造世界说”和“上帝创造世界说”两种不同的观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提出,则打破了传统的封建神学世观,揭示了生命起源之谜,推动了近代世界科学的进程,在生物学、社会学、思想界、宗教界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本课教材无论在本章还是整个世界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二)、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进化论思想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中外对比联系加以突破)
难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内容。(通过史实结合进行突破)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神创说、上帝创世说;细胞和细胞学说,早期生物进化思想;1859年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1871年发表《人类的起源》及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
2、理解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领域发生重大转折、取得革命性进展的原因;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对思想界、科学界、宗教界和社会革命和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能力目标:1、结合当时情况分析神创说和上帝创世说出现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2、通过理解进化论的影响,探究科学在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明确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重要意义
德育目标:1、使学生明白迷信、愚昧阻碍社会进步,社会落后滋生愚昧、迷信,进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通过进化论的创立,使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有科学家的顽强探索和不懈努力才赢得了科学的进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吃苦精神和毅力品质的目的。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启发式教学。)
1、有关达尔文进化论的知识,学生并不生疏,因此要注重教学上的情景设置和参与性:采用“学生阅读―教师设问―讨论回答―思考补充―教师总结”的教学模式
2、针对学生对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背景和意义的内容不易综合,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运用浅化机制和问题――发现教学法原理,采取“提出问题――阅读课本及材料――分析理解――得出结论”的方法。由浅入深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借助史料,“论从史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一步一步进入其历史活动的最佳状态。
学法:
高二学生已具备相当水平的文科知识和自学能力,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在生物学中已有所学习,感性认识较强,但发散思维、知识连贯性、学科迁移能力不够。
在学法上加强指导:学生先带问题预习,老师指导,学生掌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程序
1、用问题引入新课:地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目前已发现的生物中有100多万种动物,30多万种植物,10多万种微生物,那么这些生物的来源是什么呢?然后由学生讨论并阐述一些观点。接着再由教师进行总结:人类社会一直在探讨生命的起源,关于生命的起源的观点很多,主要有“神创造世界说”和“上帝创造世界说”和进化说。
2、再用问题引入第一部分内容:为什么会有“神创造世界说”和“上帝创造世界说”?这些说法科学吗?它们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让学生结合当时情况分析神创说和上帝创造世界说长期盛行的原因并结合教材和对神创说作出评价。
(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世界能力受很大限制,于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象征手法叙述人类的起源;影响:阻碍了生物学的发展,)
3、神创说并不能解释生命的起源,关于生命的起源在今天人们更多支持的是进化说。由此引出第二部分的内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基础,达尔文为什么能创立进化论?由此引出达尔文的进话论产生的背景,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理论基础和达尔文个人因素五个方面结合教材、阅读材料并联系当时特定的社会情况去分析、概括。(其中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引导学生结合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概括;理论基础反面结合课文和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进行概括;达尔文个人因素方面结合历史材料和自己的了解进行概括)
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到迅速发展;
政治基础:欧洲大陆通过不同方式建立代议制度,打击了封建势力和教会的力量
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洗礼,面向现实世界、崇尚礼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理论基础:细胞和细胞学说的创立、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
达尔文个人因素:对生物学有浓厚的兴趣,注重实地考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2)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主要观点又是什么?(培养阅读和概括能力)
标志――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
观点――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
(3)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引导学生从它对欧洲思想界、欧洲科学界和宗教界、中国思想界产生的影响去分析。
对欧洲思想界――冲击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生命界
对欧洲科学界和宗教界――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和激烈争论,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对中国思想界――宣传进化论,促进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
四、说板书设计和作业练习:
板书设计
一、谁是万物的创造者:
1、世界神创说(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世界能力受很大限制,于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象征手法叙述人类的起源;内容:信仰至高无上的创世神,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神创造的)
2、上帝创世说(原因:同上。内容: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用泥土按自己的形象造出了人。影响:阻碍了生物学的发展。)
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进化论诞生的条件和原因: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到迅速发展;
政治基础:欧洲大陆通过不同方式建立代议制度,打击了封建势力和教会的力量
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洗礼,面向现实世界、崇尚礼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理论基础:细胞和细胞学说的创立、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
达尔文个人因素:对生物学有浓厚的兴趣,注重实地考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2、进化论诞生的标志和内容:
标志――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
内容――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
3、进化论产生的历史影响:对欧洲思想界――冲击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生命界
对欧洲科学界和宗教界――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对中国思想界――宣传进化论,促进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
一、说教材
《商鞅变法》是高二历史选修1第二单元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重点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日后秦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学会全面思考问题,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学习分析事物因果关系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体会商鞅变法的过程和意义,对学生进行从小立志、追求理想、勇于改革、进取创新等良好品格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2)认识改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改革。从商鞅为改革而死的人生经历,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4、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能力。通
过情景再现和史料分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5、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兵强。
6、难点:商鞅变法特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商鞅变法的得失
三、说学生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选修历史的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较系统的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有一定的分析综合概括能力,因此在选修课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四、说教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导学,并采取讲授,讨论,学生课堂表演等教学方法,充分运用教材插图以及多媒体设计课件,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播放《走进新时代》这首歌。同时课件上显示这首歌的部分歌词,“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目的是营造课堂气氛,以便成功导入“改革”的教学内容)
(二)讲授新课(35分钟)
一、商鞅其人(生平简介)(5分钟)
1、展示“商鞅像”。请学生结合教材P22的内容及收集的相关资料介绍商鞅的生平,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阅读P23【学思之窗】的内容,谈谈秦孝公为什么对帝王之道不感兴趣,反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3、补充商鞅徙木立信,取信于民的历史小故事(提倡诚信的重要)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15分钟)
1、引导学生阅读P23―24教材内容,寻找落实知识点
2、老师逐一讲解;
(1)关于“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史料,结合教材,设置问题:为什么说“为田开阡陌封疆”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重农抑商“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认识,让学生讨论,教师适当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利用教材插图《奖励耕织》《商鞅铜方升》加深对商鞅变法相关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2)关于“奖励军功、加强集权”,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及收集的资料,组织学生分成奴隶主贵族守旧派和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派,展开宫廷辩论,加深对变法内容和评价的认识。
3、学生发言商鞅变法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这是见仁见智,没标准答案的,目的是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并且能加深学生对变法内容的印象)(2分钟)
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10分钟)
1、商鞅变法的作用
引导学生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几方面讨论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最后请学生阅读教材P27【资料回放】、插图和P28历史纵横概括总结商鞅变法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2、变法的历史局限
引导学生阅读P28教材内容和【学思之窗】,思考:商鞅变法有何历史局限性?怎样看待这些历史局限性?这些历史局限性与改革的指导思想(法家思想)有什么关系,与阶级属性有没有关联,从而对商鞅变法形成完整的、科学的认识。
3、商鞅变法的特点
引导学生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作用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
四、商鞅之死(对改革的感悟)(5分钟)
1、教师设计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守旧势力为什么强烈抵制和抗拒商鞅变法?他们是如何抵制和破坏变法的?导致商鞅之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2、组织学生讨论商鞅之死是否意味着变法的失败(一场变法的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4分钟)
3、启发学生,我们应当学习商鞅的什么精神?培养学生勇于变革、与时俱进的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堂小结(5分钟)
展示自制表格引导学生完成,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认识
领域措施作用局限
经济
政治
军事
思想文化
社会习俗
教师讲解说明: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习俗等领域进行了全面改革,促进了秦国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局限性。我们应一分为二地来评价商鞅变法。同时商鞅变法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的变革,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从商鞅身上,我们看到了改革家的崇高精神境界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任何一场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同学们应该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四)巩固练习(3分钟)
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设计一套练习题,利用多媒体展示完成。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的本课测评题
六、说板书设计
将本课要点设计成知识框架,直观明了。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