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教学设计
- 文档
- 2024-10-06
- 117热度
- 0评论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毛遂自荐教学设计,本文共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能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解并熟记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3.在此基础上能对历史人物进行简单评价。
教学重点
1.掌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赏析情节的能力。
2.掌握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文中对人物的刻画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用“毛遂自荐”来比喻自己推荐自己,那么毛遂究竟何许人也,他究竟有何德何能,敢于冒着被人扣上“穷出风头”的恶名,自己推荐自己呢?今天就让我们循着司马迁的生花妙笔去结识一下这位具有超群的胆识和才能的毛遂先生吧。
二、介绍作者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的父亲任太史令多年,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天文、历法、诸子等无所不通,司马迁少年时代在父亲的指导下专心学习,后来又向著名学者孔安国学习《尚书》,向董仲舒学习《春秋》,受到良好的教育。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搜寻史料,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写《史记》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公元前1,司马迁担任太史令,4年之后开始撰写《史记》。公元前,李陵兵败投降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下狱,受宫刑。他极度愤懑,但为了著史,忍辱生活。出狱后曾任中书令(皇帝身边掌握机要的宦官),仍努力写史。公元前92年左右,司马迁完成了约53万字,130篇的不朽巨著《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留下的著作,除《史记》外,还有《报任安书》和《悲士不遇赋》等。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注意文章的节奏和人物的情感。
2.学生朗读,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字音和停顿。
四、翻译课文。
1.以教师翻译为主,注意具体实词的解释和通假字。
2.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五、布置作业。
1.请你以毛遂的身份讲述这个故事,注意要使用第一人称。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作业反馈。
1.抽查学生背诵课文第一段的情况。
2.考查部分字词、成语含义。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课文的三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1段可以看成是情节的开端,提出中心事件和有关的人物、地点及背景,写背景,用个“围”字,突出赵国处于困境,说明“合从于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平原君对随行人员的要求之高,反映完成任务的艰巨性。第2段可以看成是情节的发展、高潮和结局。记叙毛遂在平原君与楚王谈判极不顺利的情况下,用威胁与说服的手段,终于使楚王订下合纵之盟。第3段是尾声,写平原君引咎自责,向毛遂诚恳致歉,表现选拔人才的重要性。
2.毛遂是怎样获得出使楚国的机会的?
毛遂满怀自信,以自我推荐的方式获得了平原君的信任,从而出使楚国,崭露头角。
3.毛遂又是如何一步步让楚王定盟约的?
从“按剑而前……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这段文字能够看出毛遂示之以力,以武力相胁迫;从“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这句话可以看出毛遂示之以利,晓之以利害关系;从“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这句话可以看出毛遂示之以信,表明赵国的诚信。毛遂目的'明确,层次分明地表现出自己的立场,令楚王接受盟约。
4.文章以平原君对毛遂的报答和尊敬结束全文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表现出毛遂的成功,烘托出毛遂的义勇和胆识。而且这篇文章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从整体来看,平原君应该是主角,所以结尾还要扣到平原君这来。
5.你认为毛遂和平原君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毛遂面对国难挺身而出,有义勇精神。他因门客之间互相倾轧,而未有施展才能的机会。而现在他主动抓住机遇,对天下形势有独特高明的见解。他聪明并有外交才华,大智大勇,有斗争艺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之以利、明之以信,大义凛然,果敢严谨,是一个对政治形势了如指掌,见义勇为、慷慨纾难、智勇双全、有礼有节的门客形象。
平原君喜士养客,但蔽塞视听,对人才不能亲自考察,唯左右毁誉是从。可是他能引咎自责,勇于致歉,重视人才,是一个诸侯国里有权势、有见识的开明政治家形象。
6.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毛遂这一人物形象?
(1)本文在故事的全过程中,只重点突出了自荐、歃盟、引咎三部分的内容,而其中又以歃盟为详写部分,极力表现出毛遂的性格特点:具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外交才华。文章不拖泥带水,集中凝练地刻画出毛遂的形象。
(2)故事从一开始就把毛遂和数千门客放在对比描写的氛围之中,以众门客的庸碌反衬毛遂的脱颖,用会盟前门客十九人的迟疑与焦急,给毛遂出难题,和“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的毛遂成功后的反唇相讥对比;把毛遂的智勇和楚王的色厉内荏相对比;把平原君对人才使用的前后态度作对比;这一系列的对比,使人物个性特征,特别是毛遂的个性特征栩栩如生了。
(3)作者刻画毛遂这个人物的主要手法,是言行描写。毛遂自荐时的雄辩语言,和楚王定盟时的智勇语言,均使对手折服;毛遂“按剑而前曰”的动作,“奉铜盘而跪进”的咄咄逼人的英气,“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的豪气,无不把这传奇人物写得活灵活现。
三、延伸扩展。
用投影仪投影或印发资料的方式让学生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完璧归赵》的故事,让学生自己总结蔺相如的人物形象。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学生的评价可以从多种角度,能围绕过人的胆识和雄辩的口才来评价蔺相如或者将蔺相如和毛遂放到一起进行评价也可以,但是要注意提醒学生,一定要充分阅读文本后结合文本进行人物的分析。
四、布置作业。
把《毛遂自荐》这篇课文改写成剧本,由学生自发组织排演课本剧《毛遂自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理解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并熟记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及成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阅读中注意体会文字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
1.掌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精读文本的能力。
2.理解毛遂的义勇和雄辩。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精 读文本的习惯和能力。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学《毛遂自荐》
要求如下:
①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生字并标记读音。
②读顺文,能够准确划分句子内部的停顿,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③读懂意,知道一些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并能够了解文章大意。
完成自学内容
一、 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二、字词 的音形意
1、易错字参考(抄写并注音)
2、重点词语的理解
3 、重点词句理解
三、体会主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 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以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后人无法超越也难以企及,这个人就是司马迁,这部史学著作就是《史记》。今天,我们就来管中窥豹,通过学习课文《毛遂自荐》来感受一下《史记》的魅力。
二、朗读课文。
1.学生朗读,注意引导学生互相点评。
2.力图通过朗读再现故事情境,展现人物性格。
三、翻译课文。
1.以学生逐句翻译为主,翻译不对、不准、不会的地方也可由其他同学补充完成,要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具体实词的解释和通假字。
2.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并当堂理解其含义。
四、布置作业。
1.学生整理文中出现的成语,并用这些成语造句。
2.以整理的成语为线索,复述故事,并背诵课文第一段。
第三课时
一、作业反馈。
1.考查成语的写法及含义。
2.抽查学生重点词句的翻译情况。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整体感知。
明确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合从于楚”这一重大事件的记叙,具体表现并高度赞扬了平原君的舍人毛遂的智慧、勇敢及勇于主动承担重任的精神。
2.细品文本。
(1)阅读文章,说一说,赵国处于什么样的困境,并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来解决?
“秦之围邯郸”用个“围”字,突出赵国处于困境,赵国要联合楚国对抗秦国,突出了“合从于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平原君对随行人员的要求之高,反映完成任务的艰巨性。
(2)平原君要“合从于楚”也是困难重重,他遇到了什么困难?
平原君要“约与食客”“二十人偕”,可是人数不够,说明平原君原来的乐观估计不符合实际,为毛遂自荐创造条件。
(3)平原君要带的二十人为什么要“有勇力文武备具者”?
平原君对随行人员的要求之高,反映完成任务的艰巨性。“文武备具”的“文”,说的是“合从于楚”的一种可能的方式。下文 说明,平原君的这一估计是不现实的。设想“合从于楚”的可供选择的另一种方式,与上文“文武备具”的“武”字相应。
(4)在这样的背景下,故事的主人公毛遂是怎样出场的?
毛遂的出场不同凡响。《毛遂自荐》可以说是一篇人物传记,但其开篇并未像一般的人物传记那样先交代人物的籍贯,而是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秦军大兵压境,赵国于是派平原君前往楚国订立联合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决定带二十个门客一起前往。但“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在这关键时刻,毛遂挺身而出,“自赞于平原君”,表现出一种过人的胆识。
(5)面对毛遂自荐,平原君和其他门客是什么态度?
平原君对毛遂的态度,先认为他“不能”,决定“先生留”,经过一番辩论,结果又“竟与毛遂偕”。“目笑之而未发”这句话写 出“十九人”的复杂的心理:一方面不相信毛遂真有才能,认为他在吹牛,因而忍不住讥笑;一方面碍于平原君的面子,又不好说出口来。“目笑”二字,还表现出十九人自负的神态,“未发”二字,又表现出他们的世故。
(7)毛遂是怎样一步一步展现自己的才华,促成了赵楚之盟的?
“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记述谈判的不顺利,不易成功,暗中与上文“文不能取胜”相应,又为下文写毛遂“上”铺垫。接着,毛遂针对楚王的恶声斥责,指出此时此地,他不 能依仗楚国人多势强,首先从利害方面威胁楚王,使他不敢再盛气凌人。“悬于遂手”,突出对楚王的轻蔑。他针对楚王所说“吾乃与而君言”,指出当着平原君呵斥毛遂,是对平原君无礼,这又从礼仪方面使楚王再不敢目中无人。毛遂与楚王针锋相对,显出他的“勇”和“武”。继而,毛遂将楚与商汤、周文王的条件进行比较,突出楚国有建立霸王之业的条件,目的使楚王树立合纵御秦的信心,侧重事理的分析。又专就楚国方面立言,“赵之所羞”也是楚的“百世之怨”,将赵人与楚王对此“百世之怨”的不同态度两相对比,使楚王无地自容,从而激发他报仇雪怨之情,到此才点出合纵。这是根据历史、分析楚秦关系得出的结论,目的在使楚王从 楚国自身的利害关系认识合纵御秦是理所当然。“吾君在前,叱者何也?”重复一句,强调楚王不应对前来订立有助于楚的合纵之盟的平原君如此无礼,进一步挫其骄横之气。最后,由毛遂安排,三个主要人物歃血于殿上。合纵于楚,至此大功告成。“于殿上”三字,与上文“胡不下”对照来看,韵味无穷。
总之,毛遂在平原君与楚王谈判极不顺利的情况下,用威胁与说服的手段,终于使楚王订下合纵之盟。
(8)与楚合纵成功 回到赵国之后,平原君在表示“胜不敢复相士”时,三句话中又三 用“毛先生”,即“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三个“先生”与第一段的三个“先生”有什么区别?
“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连用三“先生”,活现出平原君当时以主人的身份坚决拒绝毛遂的神态,表达出他盲目自信和瞧不起毛遂的心理。客气的称呼(先生)与毫不客气的言辞(无所有、不能、留),又反映出平原君这一贵公子所特有的风度。到了与楚合纵成功回到楚国之后,平原君在表示“胜不敢复相士”时,三句话中,又三用“毛先生”,其感激、钦 佩之情,溢于言表,与上文三称“先生”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
3.延伸扩展。
(1)课文是怎样精雕细刻出毛遂的义勇和雄辩的?
在赵国正处于危难之际,平原君欲赴楚定纵而又苦于不能得20人之时,毛遂挺身而出,不仅表现 了他勇于为平原君分忧、勇纾国难的义勇精神,而且反映了他的自信。在与平原君的辩论中,接过平原君“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的比喻,指出“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申述了尚未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不仅表现了他机敏善辩的才能,而且又一次反映了他的自信。
赵楚定纵的过程,以充分展开的详细的场面描写,把毛遂的智辩与义勇表现得淋漓尽致。楚是地方千里、持戟百万的大国。在楚朝廷之上,小小的毛遂竟敢面责楚王,用武力挟持定纵,足见其勇气非凡。毛遂是平原君的门客,地位低微,绝无与楚王对话的资格。他巧妙地用旁敲侧击的办法,“谓平原君曰:‘纵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纵,日中不决,何也’”,引出楚王的叱责,于是乘虚而入,反诘楚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得到了发言的机会,使楚王完全陷于被动,可见其机智善辩,超人一等。然后以汤和文王为例,引出“王天下”“臣诸侯”在于“据其势而奋其威”的观点。接着指出楚的“势”和数败于秦的事实,是“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言外之意是楚自应报仇雪恨,从而得出“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的结论。可见毛遂深知天下形势,赵楚利害一致的客观存在的事实。这正是毛遂雄辩的基础,也是毛遂自信的基础。
(2)有人说毛遂自荐是出风头,你怎么看的?说说你的看法。
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如自信是一种优秀品质;有胆量,勇纾国难,精神可嘉;有见识, 知天下,有辩才,实现了定纵奇迹均可,但要注意从正面来引导和肯定。
三、课堂练习。
班级要重新选举班委会,你要参加竞选演说,请你为自己写一段演说词,要求突出自己的优点,明确自己竞选的职位,字数100字左右。
四、课堂总结。
我们用一节课的时间品读了《毛遂自荐》,毛遂这个人物一定给 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胆识,他的才华,他的智慧,都令今天的我们深思,给我们很多启示,希望大家都能像他一样,勇于展示自己,勇于表现自己,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五、布置作业。
以《真正的勇敢》为题目,写一篇《毛遂自荐》的读后感,600字左右。
谭义专
[毛遂自荐 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
《毛遂自荐》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能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解并熟记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3.在此基础上能对历史人物进行简单评价。
教学重点
1.掌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赏析情节的能力。
2.掌握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文中对人物的刻画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用“毛遂自荐”来比喻自己推荐自己,那么毛遂究竟何许人也,他究竟有何德何能,敢于冒着被人扣上“穷出风头”的恶名,自己推荐自己呢?今天就让我们循着司马迁的生花妙笔去结识一下这位具有超群的胆识和才能的毛遂先生吧。
二、介绍作者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的父亲任太史令多年,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天文、历法、诸子等无所不通,司马迁少年时代在父亲的指导下专心学习,后来又向著名学者孔安国学习《尚书》,向董仲舒学习《春秋》,受到良好的教育。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搜寻史料,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写《史记》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公元前1,司马迁担任太史令,4年之后开始撰写《史记》。公元前,李陵兵败投降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下狱,受宫刑。他极度愤懑,但为了著史,忍辱生活。出狱后曾任中书令(皇帝身边掌握机要的宦官),仍努力写史。公元前92年左右,司马迁完成了约53万字,130篇的不朽巨著《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留下的著作,除《史记》外,还有《报任安书》和《悲士不遇赋》等。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注意文章的节奏和人物的情感。
2.学生朗读,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字音和停顿。
四、翻译课文。
1.以教师翻译为主,注意具体实词的解释和通假字。
2.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五、布置作业。
1.请你以毛遂的身份讲述这个故事,注意要使用第一人称。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作业反馈。
1.抽查学生背诵课文第一段的情况。
2.考查部分字词、成语含义。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课文的三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1段可以看成是情节的开端,提出中心事件和有关的人物、地点及背景,写背景,用个“围”字,突出赵国处于困境,说明“合从于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平原君对随行人员的要求之高,反映完成任务的艰巨性。第2段可以看成是情节的发展、高潮和结局。记叙毛遂在平原君与楚王谈判极不顺利的情况下,用威胁与说服的手段,终于使楚王订下合纵之盟。第3段是尾声,写平原君引咎自责,向毛遂诚恳致歉,表现选拔人才的重要性。
2.毛遂是怎样获得出使楚国的机会的?
毛遂满怀自信,以自我推荐的方式获得了平原君的信任,从而出使楚国,崭露头角。
3.毛遂又是如何一步步让楚王定盟约的?
从“按剑而前……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这段文字能够看出毛遂示之以力,以武力相胁迫;从“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这句话可以看出毛遂示之以利,晓之以利害关系;从“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这句话可以看出毛遂示之以信,表明赵国的诚信。毛遂目的明确,层次分明地表现出自己的立场,令楚王接受盟约。
4.文章以平原君对毛遂的报答和尊敬结束全文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表现出毛遂的成功,烘托出毛遂的义勇和胆识。而且这篇文章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从整体来看,平原君应该是主角,所以结尾还要扣到平原君这来。
5.你认为毛遂和平原君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毛遂面对国难挺身而出,有义勇精神。他因门客之间互相倾轧,而未有施展才能的机会。而现在他主动抓住机遇,对天下形势有独特高明的见解。他聪明并有外交才华,大智大勇,有斗争艺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之以利、明之以信,大义凛然,果敢严谨,是一个对政治形势了如指掌,见义勇为、慷慨纾难、智勇双全、有礼有节的门客形象。
平原君喜士养客,但蔽塞视听,对人才不能亲自考察,唯左右毁誉是从。可是他能引咎自责,勇于致歉,重视人才,是一个诸侯国里有权势、有见识的开明政治家形象。
6.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毛遂这一人物形象?
(1)本文在故事的全过程中,只重点突出了自荐、歃盟、引咎三部分的内容,而其中又以歃盟为详写部分,极力表现出毛遂的性格特点:具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外交才华。文章不拖泥带水,集中凝练地刻画出毛遂的形象。(2)故事从一开始就把毛遂和数千门客放在对比描写的氛围之中,以众门客的庸碌反衬毛遂的脱颖,用会盟前门客十九人的迟疑与焦急,给毛遂出难题,和“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的毛遂成功后的反唇相讥对比;把毛遂的智勇和楚王的色厉内荏相对比;把平原君对人才使用的前后态度作对比;这一系列的对比,使人物个性特征,特别是毛遂的个性特征栩栩如生了。(3)作者刻画毛遂这个人物的主要手法,是言行描写。毛遂自荐时的雄辩语言,和楚王定盟时的智勇语言,均使对手折服;毛遂“按剑而前曰”的动作,“奉铜盘而跪进”的咄咄逼人的英气,“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的豪气,无不把这传奇人物写得活灵活现。
三、延伸扩展。
用投影仪投影或印发资料的方式让学生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完璧归赵》的故事,让学生自己总结蔺相如的人物形象。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学生的评价可以从多种角度,能围绕过人的胆识和雄辩的口才来评价蔺相如或者将蔺相如和毛遂放到一起进行评价也可以,但是要注意提醒学生,一定要充分阅读文本后结合文本进行人物的分析。
四、布置作业。
把《毛遂自荐》这篇课文改写成剧本,由学生自发组织排演课本剧《毛遂自荐》。
《毛遂自荐》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会写“荐、遂、锥、颖、晌、辱、慨”七个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善于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品质。
过程与方法:
引读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感悟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品质。
教学流程:
一、自由轻读,读得正确。
二、默读,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下一位默默无闻的食客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并以自己过人的胆识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三、指名朗读,其余思考文章的叙述顺序。
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先写毛遂自荐,后写毛遂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四、质疑问难,讨论解决疑难。
1.默读短文,勾画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字、词、句。
2.共同讨论几个问题
(1)平原君为什么阻止毛遂随他去楚国?
(2)毛遂是怎样据理力争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3)毛遂在楚王面前的表现如何?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3. 借助工具书,独立自学课文,不懂的地方可以与同学交流,也可以找老师帮助。如:
(1)“门客”指古代寄食在王公贵族家里,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办事的人。
(2)毛遂对平原君说的一段话:“我今天就是请求把我放到到布袋中啊。您若早把我放到布袋中,那我早就脱颖而出了,不光是露出那么点儿锥子尖呢!”要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联系上下文读懂。这句话借“锥子”“锥尖”比喻自己的潜能与才华,通过“若……那……不光……”假设与递进的句式,层层推进,说服对方。
五、理解成语的意思和比喻意义及用法。
1.成语“毛遂自荐”用来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的举动。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加深对“毛遂自荐”这个成语的理解。
六、课外拓展
把毛遂自荐的故事将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毛遂自荐》原文推荐:
秦国和赵国交战,秦国军队围住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谈判订立联合抗秦的盟约,请楚王发兵救赵。
平原君准备从自己的几千名门客中,挑选20名文武兼备的人一同前往。挑了19名,便再也挑不出来了。平原君正在为难的时候,忽然有一个门客走上前来自我推荐(jiàn),说:“我听说到楚国去谈判还缺一人,请君侯把我也算上吧!”
平原君一看,说话的是毛遂(suì),便问:“先生来我这里几年了?”“三年了。”毛遂回答道。
“人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就好像锥(zhuī)子放在布袋里,那锥子尖马上就会显露出来。先生来了三年了,我从来没听说您有什么才能。先生还是留下吧。”
毛遂马上说:“我今天就是请求把我放到布袋中呀。您若早把我放到布袋中,我早就脱颖(yǐng)而出了,不光是露出那么点儿锥子尖呢!请您今天就把我放到随行的人员中吧。”
平原君考虑再三,最终答应了毛遂的请求。
到了楚国,平原君向楚王提出联合抗秦的要求,但从早晨谈到中午,楚王仍没有答应。平原君的随从人员都在焦急地等待,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突然,毛遂用手按着佩剑把手,大步跨上宫殿的台阶。他对平原君说:“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能讲明白,现在快晌(shǎng)午了,为什么还没定下来?”
楚王见来人按着佩剑走上来,吃了一惊,忙问:“他是谁?”平原君回答说:“这位是我的门客。”楚王马上大声呵斥道:“还不快下去!我正与你的主人谈话,你来干什么?”毛遂手握剑柄,走近楚王说:“你耍什么威风!眼下你我只有几步距离,大王的性命就操在我的手中。我的主人在此,你呵斥谁?”
楚王被毛遂的气势镇住了,一时不知所措。
这时,毛遂放缓了语气,说:“当初商汤只有方圆七十里土地,统一了天下;周文王也不过方圆百里土地,最终做了帝王。现今楚国方圆五千里,军队上百万,这是称霸的优势啊!凭借楚国的强大,天下没有人能阻挡。”
楚王连连点头。毛遂话锋一转,说:“可是,秦国的大将白起不过率领几万军队,与你们楚国交战,一战就占领了楚国的国都,再战就铲平了楚王的祖坟,连楚怀王都死在了秦国。这真是奇耻大辱(rǔ)、百代仇恨啊!我们赵国都替你们害羞,难道大王你不感到羞耻吗?”
楚王满脸通红,不知如何回答。毛遂一见,抓住时机说:“联合抗秦,实际上是为你们楚国报仇,并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赵国啊!”
楚王被毛遂的话打动了,忙说:“先生说得对!我愿意尽全国之力与赵国共同抗秦。”
楚、赵两国终于订立了盟约。毛遂的一席话,帮平原君顺利地完成了使命,最终解了邯郸之围。平原君感慨(kǎi)地说:“毛先生的三寸之舌,比百万军队都管用啊!”
★
★
★
★
★
★
★
★
★
★